李焕
侠客
侠客
  • UID2017588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0
2640楼#
发布于:2016-01-09 22:1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李焕申请签到,2016年1月9日《黄帝内经》第67课心得
1.少阴中有见腰痛者,因为少阴属肾。十月时节大地万物之阳气为寒所伤,所以会有腰痛。也有呕吐咳嗽,气上逆而喘的,这是因为阴气居下,阳气居上,阳浮不下,无所依从逆行致病的,所以会有呕吐咳嗽,气上逆而喘的现象也。所谓色色,其人无法久站久坐,一起身则目昏暗无所见,此因体内阴阳不居定位,无法主司其职而成的。犹如自然之中,秋季初临,地始结霜,此始杀万物之时节,而阴阳不合并拒外,反生内争,内敌外患,终至目昏暗无所见矣。也有看到短气易怒之人,此因阳气不治之故。阳气无法正常运作,必不得外出而居内,以致肝阴气无法运行,造成善怒也。此“善怒”,又名“煎厥”。也有见其人恐甚,此因秋气侮万物之阳,使无法尽去,造成阴气过少,阳气不出反入阴中,阴阳相争,此之所以生恐。有的症状是厌恶食物味道的,这是胃无气的表征。有见到面色黑暗如地之无光者,这是秋金肃杀之气内伤阳以致的,所以面色会变。也有产生咳中带血的,这是阳脉受伤也。阳之气不充于上但血脉却已饱满,阳气不足无法固外,血脉过满生咳,咳则见血于鼻,此其因。
2.厥阴有所谓癫疝者,也就是妇人家小腹肿胀,这是由于厥阴属辰,三月为辰月是阳中之有阴,今病邪居在阴中,故有癫疝少腹肿胀的症状。有所谓腰脊痛无法屈伸的,这是因为三月阳气振奋,万物茂盛,即令草木再盛,至顶时亦会下垂不直,这是就是腰屈无法伸直之因。有所谓癫癃疝肤胀者,就是女子腹胀,男子痛引睪丸,小便不利的现象,皮肤又胀满者,此因阳盛之时阴亦盛,以致脉胀满而不通利造成的.甚则嗌干热中者,此阳盛过热咽嗌干燥,里热盛的症状,此因阴阳相争而生热造成的,所以咽嗌干燥。
3.刺要论篇病有表里,刺法亦有浅深,各有依归之法则,切不可太过的施用或不及的刺法。针刺太过则生内伤,不及则反生外病,一旦如此则病邪必加重。针刺浅深不知,反生大害,五脏受其影响后,日久必生大病。所以说,有的病存在皮肤肌肉中的,就可分为只在皮肤的,有的在肌肉中,有的在血脉中,有的在筋上,有的在骨上,有的在髓中。因此知施用针刺此类病时,病在肌中,刺必不伤皮。皮肤受伤则会引响内部动到肺脏,肺因此伤则秋季易病温热之疟,表症是阵阵的恶寒。病在皮则刺皮不可伤肉,针刺太过伤及肌肉,必内影响脾脏。脾一旦受影响,则每季之最后十八日共七十二日之时,易病腹胀满心烦,没有食欲。病在肌肉,则针刺肉不可伤及血脉一旦太过伤血脉则内影响心脏。心伤则夏季生心痛之病。病在脉,针刺脉不可伤及筋一旦太过伤到筋,则内会影飨到肝脏。肝受牵引,则春季时节不病热症,则筋弛缓无力。病在筋,则刺筋不伤骨。骨伤则内会影响肾脏。肾脏受其影响,则冬季主肾之时会病胀满,骤痛。针刺骨病时,不可伤髓。髓一旦受伤,令人形消虚烦足膝酸而无力,全身疲劳而行走不得。
4. 刺齐论篇刺骨病时不可伤筋。刺筋病时不可伤肌肉。刺肌病时不可伤脉。刺脉病时不可伤皮。刺皮病时不可伤肌。刺肌病时不可伤筋。剌筋病时不可伤及骨。刺骨病无伤筋,就是下针到筋位即起针,不至骨位。刺筋病不伤肌者,针至肉乃起针,不深到筋位。针刺肌病不伤血脉,乃针深及脉时就起针,尚未至肌位也。针刺血脉病时不伤皮者,乃针至皮位而起针,不深及脉位。刺皮而不伤肉者,因病在皮中,深入皮部即可,再深则伤肌也。刺肌而不伤筋者,乃针入肌中即可,过深伤及筋位,即太过也。针刺筋病不伤及骨者,乃针至筋位即可不可中骨,过深则伤骨也。不及与太过,不及则病不去,太过则病邪更深入.
5.刺禁篇体内深藏有许多易伤之部位,吾人不可不知。肝脏在于左侧,肺脏在右侧。心脏脉络分布在四肢表面,肾司内里之水道系统。脾脏主司运送之功。胃为受纳选择五谷之部。胸膈之上,有如太阳的心与月阴之肺。背脊第七椎之侧有心之外包及心包络。针刺使其气血顺畅各司其职而不伤于内,病可痊愈,反逆则必生大害。
6.针刺深及心脏,主一日死。外症可见噫气不断。刺中肝脏,主五日死。外症可见独语不休。刺中肾脏,主六曰死。外症可见喷嚏不断。深刺伤及肺,主三曰死。外症可见咳嗽不止。深刺及脾,主十日死。外症为不断吞咽。深刺及胆,主一日半死。外症可见呕吐不止。针刺足背上,如针中大动脉而出血不止者亦死。针误刺面上之动脉位,易成为盲。针刺头面过深入脑,一旦入脑立刻死亡。针刺舌下若中动脉,太过两出血不止,会令人哑。针刺足部伤及动脤,血内出而生肿病.
贾付民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09
  • 粉丝3
  • 关注0
  • 发帖数110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641楼#
发布于:2016-01-09 22:1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贾付民申请签到 1月9日作业请审查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贾付民申请签到2016/1/09 67集学习心得:

1、  腰疼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扭伤,一种是少阴疼痛。肾阳不够就会疼痛,阳一定要下沉,要潜。眼花是阴虚,阳虚是看不到。
2、  少阴中有见腰痛者,因为少阴属肾。十月时节大地万物之阳气为寒所伤,所以会有腰痛。也有呕吐咳嗽,气上逆而喘的,这是因为阴气居下,阳气居上,阳浮不下,无所依从逆行致病的,所以会有呕吐欬嗽,气上逆而喘的现象也。有所谓“色色”者,其人无法久站久坐,一起身则目昏暗无所见,此因体内阴阳不居定位,无法主司其职而成的。犹如自然之中,秋季初临,地始结霜,此始杀万物之时节,而阴阳不合并拒外,反生内争,内敌外患,终至目昏暗无所见矣。也有看到短气易怒之人,此因“阳气不治”之故。阳气无法正常运作,必不得外出而居内,以致肝阴气无法运行,造成善怒也。此“善怒”,又名“煎厥”。也有见其人恐甚,犹人皆欲擂伤之恐,此因秋气侮万物之阳,使无法尽去,造成阴气过少,阳气不出反入阴中,阴阳相争,此之所以生恐也。有的症状是厌恶食物味道的,这是胃无气的表征。有见到面色黑暗如地之无光者,这是秋金肃杀之气内伤阳以致的,所以面色会变。也有产生欬中带血的,这是阳脉受伤也。阳之气不充于上但血脉却已饱满,阳气不足无法固外,血脉过满生欬,欬则见血于鼻,此其因也。
3、  厥阴有所谓“癫疝”者,也就是妇人家小腹肿胀者,这是由于厥阴属辰,三月为辰月是阳中之有阴,今病邪居在阴中,故有“癫疝”少腹肿胀的症状。有所谓腰脊痛无法屈伸的,这是因为三月阳气振奋,万物茂盛,即令草木再盛,至顶时亦会下垂不直,这是就是腰屈无法伸直之因也。有所谓“癫癃疝肤胀”者,就是女子腹胀疝气?男子痛引睪丸,小便不利的现象,皮肤又胀满者,此因阳盛之时阴亦盛,以致脉胀满而不通利造成的,故名“癫癃疝”也。有谓“甚则嗌干热中”者,此阳盛过热咽嗌干燥,里热盛的症状,此因阴阳相争而生热造成的,所以咽嗌干燥也。
4、  刺要论篇第五十:
5、  病有表里,刺法亦有浅深,各有依归之法则,切不可太过的施用或不及的刺法。针刺太过则生内伤,不及则反生外病,一旦如此则病邪必加重。针刺浅深不知,反生大害,五臓受其影响后,日久必生大病矣。所以说,有的病存在皮肤肌肉中的,就可分为只在皮肤的,有的在肌肉中,有的在血脉中,有的在筋上,有的在骨上,有的在髓中。因此知施用针刺此类病时,病在肌中,刺必不伤皮。皮肤受伤则会引响内部动到肺臓,肺因此伤则秋季易病温热之疟,表症是阵阵的恶寒。病在皮则刺皮不可伤肉,针刺太过伤及肌肉,必内影响脾脏。脾一旦受影响,则每季之最后十八日共七十二日之时,易病腹胀满心烦,,没有食欲。病在肌肉,则针刺肉不可伤及血脉一旦太过伤血脉则内影响心脏。心伤则夏季生心痛之病。病在脉,针刺脉不可伤及筋一旦太过伤到筋,则内会影飨到肝脏。肝受牵引,则春季时节不病热症,则筋弛缓无力。病在筋,则刺筋不伤骨。骨伤则内会影响肾臓。肾臓受其影响,则冬季主肾之时会病胀满,骤痛。针刺骨病时,不可伤髓。髓一旦受伤,令人形消虚烦足膝酸而无力,全身疲劳而行走不得也。
6、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7、  刺骨病时不可伤筋。刺筋病时不可伤肌肉。刺肌病时不可伤脉。刺脉病时不可伤皮。刺皮病时不可伤肌。刺肌病时不可伤筋。剌筋病时不可伤及骨。
8、  所谓刺骨病无伤筋,就是下针到筋位即起针,不至骨位也。刺筋病不伤肌者,针至肉乃起针,不深到筋位。针刺肌病不伤血脉,乃针深及脉时就起针,尚未至肌位也。针刺血脉病时不伤皮者,乃针至皮位而起针,不深及脉位也。
9、  所谓刺皮而不伤肉者,因病在皮中,深入皮部即可,再深则伤肌也。刺肌而不伤筋者,乃针入肌中即可,过深伤及筋位,即太过也。针刺筋病不伤及骨者,乃针至筋位即可?不可中骨,过深则伤骨也。
10、              此二者不及与太过,不及则病不去,太过则病邪更深入,皆达反针刺之法则也。
11、              刺禁篇第五十二:
12、              体内深藏有许多易伤之部位,吾人不可不知。肝脏在于左侧,肺脏在右侧。心脏脉络分布在四肢表面,肾司内里之水道系统。脾脏主司运送之功。胃为受纳选择五谷之部。胸膈之上,有如太阳的心与月阴之肺。背脊第七椎之侧有心之外包及心包络。针刺使其气血顺畅各司其职而不伤于内,病可痊愈,反逆则必生大害。
13、              针刺深及心脏,主一日死。外症可见噫气不断。刺中肝脏,主五日死。外症可见独语不休。刺中肾脏,主六曰死。外症可见喷嚏不断。深刺伤及肺,主三曰死。外症可见欬嗽不止。深刺及脾,主十日死。外症为不断吞咽。深刺及胆,主一日半死。外症可见呕吐不止。
14、              针刺足背上,如针中大动脉而出血不止者亦死。针误刺面上之动脉位,易成为盲。针刺头面过深入脑,一旦入脑立刻死亡。针刺舌下若中动脉,太过两出血不止,会令人哑。针刺足部伤及动脤,血内出而生肿病。过去的针粗大,现在的针细小,一般不会出现伤及内脏的现象。
张兴平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1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0
2642楼#
发布于:2016-01-09 22:26
中医经典特训一班张兴平申请签到。2016年1月9日《黄帝内经》第67节学习心得:    阳明的络脉上属于心,所以阴气侵犯心经,就会发生嗳气的症状,吃了食物而呕吐的,是因为食物不能消化,胃气盛满,向上溢出,所以就要呕吐。脾主少腹,脾主湿,当热来时,热会把湿从大便排出去,如里是寒湿堵在里面就不能排掉了。就会把胃热气往回逆,造成心脏发生噫症。
   少阴所谓腰痛者,腰痛有两种,一种是扭你的腰痛,还有是腰沒有扭伤,腰就自然痛,这就是少阴的痛,少阴者肾也。因为肾有肾阳在里面,十月份时是阳气最低的时候,这时因为节气的关系,造成天地之间的阳不足,身体里的肾阳又不足,所以会产生腰痛。因为肾主冬天,到了冬天就是阳哀到极点了的时候,腰就开始痛,在五、六月的时候,也会腰痛。阳一定要往下潛,如阳气浮起来的时候,阳气无所依附,就会发生呕吐咳嗽气逆而喘,不能久立,坐起则眼花绰撩缭乱,看不清东西的。当眼睛看不到东西的时候,是阳虚了,眼睛看得到,但是有花花的感觉,就是阴虚了。花花的就是阳,阳就是各种不同的颜色。所以阴虚阳就在上面,那阳虚就没有了,就是看不到东西了。从这里我们就可以断定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了。
    当万物未有所生,而秋天肃杀之气己来,微霜开始下降,万物因之凋零,人体阴阳之气在内相争,正和这种情况相同,所以眼睛模糊,什么也看不清了。所谓少气多恕的,是由于阳气失掉作用,少阳经气不能外出,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所以容易发恕。由于秋气初降,万物的阳气还未尽去,阴气未寒,阳气在內阴阳相摩,所以经常害怕,如厌恶食物气味的,是由于胃腑失去了消化功能,所以就厌恶闻到食物的气味。所谓面黑如炭色的,是由干秋天之气耗散内藏精华,所以面色就变黑了。如咳则有血的,是由于上部的络脉受了损伤,阳气充盛于上,血液充满了脉管,而上部脉滿就会咳嗽,所以就发生咳嗽从及鼻出血的症状。
   比如,三月是天地的气,妇人的少腹应该是热的,但里面是冷的,就是有寒在里面,就会造成肿瘤,硬块,肌瘤,等等。我们只要保证小腹是温热的,就不会有这些病产生。只要是脚冷的,小腹里就是寒冰的。阴盛是因为阳虚了。我们只要把阳补回去,因为阳是热,但是如果阳进去以后,潜伏不了,就会进去以后又会出来。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阴太盛了,里面就会长东西。有的人咽炎很干,很燥,很热。这是阴阳相博而嗌。
            刺要论篇第五十
黄帝说:   希望听听针剌方面的要点?岐伯说:  疾病有轻重的分別,刺法有深浅的不同,治病要达到应刺的深浅度,而不能超过应刺的准则,刺得过深了,就会內伤五脏,刺得过浅,又达不到病所,使外面气血壅滞,这样邪气就会乘机侵入,所以针刺的深浅,如不恰当,反有很大的危害,在内里会伤害五脏,要生大病的。这是因为,疾病有病在毫毛和腠理的,有病在皮肤的,有病在肌肉的,有病在脉的,有病在筋的,有病在骨的,有病在髓的。如果该深针,你扎的浅,病不去,病如果不就及时去掉,病会再往里跑,该浅如扎深,病在外面沒有去,却伤到正气了,病在外面没有去,结果病往里去了。所以深浅一定要拿的很准。
    如果刺毫毛腠理,千万不要损伤皮肤,如伤到皮的活,会内动到肺,因肺主皮毛,肺脏功能受到影响后,到秋天就会生咳,发为战粟怕冷的症状。
   如果是内病,就不要伤到血脉,就是不要损伤肌肉,如肌肉受伤,就会影响内部的脾脏,脾脏功能受到影响后,就会在每季最后十八天当中,发生腹胀烦满,不想吃东西的症状。
    剌肌肉,不要损伤脉,如脉受伤,就会影响内部心脏,心脏功能受到影响后,到夏天就会发生心痛的病。
   刺脉,不要损伤筋,如筋受伤,就会影响内部肝脏,肝脏功能受到影响后,到了春天就会发生热性疾病,筋也会松弛的。
   刺筋,不要损伤骨,如骨受伤,就会影响内部的肾脏。肾脏功能受到影响后,到冬天就会发生腹胀腰痛的症状。
    刺骨,不要损伤髓,如髓受伤,髓便日渐消枯,以到胫发酸,身体倦怠无力,不原行动了。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帝问:  希望听听刺法里深浅的分別。岐伯说:   应深刺的,是说针刺骨的,不要伤害筋,针刺筋的,不要伤害肌肉,针刺肉的,不要伤害脉,针剌脉的,不要伤害皮肤,应浅刺的,是说针刺皮肤,不要伤害肌肉,针剌肉的,不要伤害筋,针刺筋的,不要伤害骨。病在皮肤里,就针入皮肤,不可针刺太过,而伤害肌肉,所谓针剌肌肉不要去伤害筋。就是只可针入病变的肌肉里,太过就会伤害筋,所谓针剌筋不要去伤害骨,就是只可针入病变的筋上,太过就伤害骨,这些都是针剌不正常的情况。
    刺足面上,如误伤高骨间动脉,就会血出不止而死亡。剌面部,如误中溜脉,会使人遭受眼瞎。剌头部,如误伤脑户穴,很快会死,刺舌下廉泉穴,如中经脉太深,就会血流不止,会失音不能说话。如误伤了足下散布的络脉,血流不出来,就会发肿。刺委中太深,误伤大脉,会使人晕倒。面色变白,剌气街穴,误伤血脉,血流不出来,就瘀结为肿。剌脊骨间隙,误伤脊髓,会发生背曲的病变,刺乳中穴,伤及乳房,就会肿起来。
李宁
新手
新手
  • UID2014845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96
2643楼#
发布于:2016-01-09 22:3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李宁申请签到,2016年1月9日《黄帝内经》第67课学习心得:

一、《脉解篇第四十九》
4、太阴症
病症3:食则呕
病因:十一月万物之气皆藏于中,太阴之清气,上出则为噫,太阴之浊气,上溢则为呕。

病症4:得后与气
病因:十一月一阳初生,十二月阴气下衰阳气起,浊阴就以大便放屁的方式排出。脾主湿,湿遇到热。就会以大便排出,如果是寒湿,就没法排出,热气上逆,心脏就发噫症。

5.少阴症
少阴之气主九月十月为首。
病症1:腰痛
病因:腰痛一种是腰扭伤所致;一种是少阴腰痛,十月阳气最低,天地阳不足,如果肾阳不足,就会腰痛。

病症2:呕咳而且喘
病因:上下阴阳之气不相交,少阴寒水在下,心火之气在上,水火不相交,阳气上浮,就会呕咳。

病症3:眼睛看不清东西
病因:肾主瞳孔,肾阳虚了,所以看不清。

病症4:少气善怒
病因:肝是肾之母,肾阳辅助肝,如果肾阳虚了肝阳也就虚了,肝阳不足人就善怒,阴阳相和情志才能稳。

病症5:恐惧
病因:任何恐惧都是阴阳失去平衡造成的。阴阳相搏,少阴厥阴之气皆伤,肝气虚则恐。

病症6:闻恶食臭
病因:胃气不足了。

病症7:面黑如地色
病因:秋天阴气正出,内夺其所藏之阴,阴气上成所致。

病症8:咳则有血
病因:肺的津液是阴,肺能收缩的动能是阳,咳的太厉害,肺阳收缩太快,阳脉就伤到了。血之所以能行,是因为脉管里有阳,才能控制住,血管破裂都是阳虚了。

6.厥阴症
厥阴木火主气,主三月四月之交。
病症1:少腹肿
病因:正常女人腹部是热的。如果下焦温热,就不会长肿瘤在里面。之所以会长东西,是因为有寒,有瘀积,血块累积了就会被纤维裹住,因为身体不受纳,就形成肿瘤。如何判断下焦温热?就是手脚是热的。小肠管脚的温度,子宫和卵巢都和小肠挨着,小肠足够热,子宫卵巢就热,就不会长东西。心是管手的温度。对于中药,桂枝管手,白芍管脚,如果手冷脚热,桂枝加一倍;如果手热脚冷,白芍加一倍。

病症2:腰脊痛不可俯仰
病因:三月阳气振发,万物荣华,草木繁茂,枝叶下垂,人如树木,唯俯不可仰。

病症3:阴气肿不得小便
病因:肝经络阴器,厥阴之气盛于外,阴盛脉胀不通,所以发此证。

病症4:嗌干
病因:阳是热,要潜于阴才正常,如果阳虚阴就盛,上焦阴阳相抗,阳上走,阴下行,就会嗌干。
注:糖尿病人如果食疗,头面还是冷的,脚还是热的,如果一吃降血糖或是胰岛素,脚就冷了。西药就是会让阴阳相搏。

二、《刺要论篇第五十》
针灸在黄帝内经之前就有。
针灸大原则:不可过或不及。
如果该浅但下针深了,就是太过,会伤到正气,表病会入内。
如果该深但下针浅了,就是不及,病没有及时去掉,病会深入。
1.病的深浅
从表到里:毫毛腠理-皮肤-肌肉-脉-筋-骨-髓
2.下针太过的后果
(1)刺毫毛腠理伤到皮:会内动到肺气,肺动则秋病温疟,寒毛会竖起来。
(2)刺皮肤伤到肉:会内动到脾气,脾动则四季月会腹胀,烦满不想吃饭。
(3)刺肉伤到脉:会内动心,心动则夏病心痛。
(4)刺脉伤到筋:会内动到肝。肝动则春病热而筋松弛。
(5)刺筋伤到骨:会内动肾,肾动则冬病胀,腰痛。
(6)刺骨伤到髓: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头晕眼花,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三、《刺齐论篇第五十五》
此篇论针刺之不及。
刺骨无伤筋,刺筋无伤肉,刺肉无伤脉,刺脉无伤皮。

四、《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针刺不可扎到脏。古代的针都很粗,所以扎胆要害处会很危险,现在的针很细,只要该斜刺的地方斜刺,一般不会出问题。
1.刺到心,一日死,其动为噫。
2.刺到肝,五日死,其动为语。
3.刺到肾,
阳光明媚
会员
会员
  • UID2019943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3
2644楼#
发布于:2016-01-09 23:08
要入69班,邯郸,如何加入
阳光明媚
会员
会员
  • UID2019943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3
2645楼#
发布于:2016-01-09 23:09
527064627
慕利敏
新手
新手
  • UID20151503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97
2646楼#
发布于:2016-01-09 23:40

中医经典特训01班慕利敏申请签到
2016.01.09日第67集作业
*脾主湿主少腹,治疗心脏时病人胃不好,开胃药,胃好心脏也就能好。十二月阴衰阳气慢慢升,胃阳就不会往上走了,节气到了,阳气盛,把浊阴排掉,脾湿排掉,会放屁。
少阳腰痛,十月阳气最低,天地之间阳不足,身体里阳不足,肾阳不足产生腰痛。
阳一定要下沉,要潜阳浮起来时,造成上焦呕吐、气喘、咳嗽,目涩,眼睛看不清东西,无法久站久立这是阳虚。(阴虚时眼花)
肝是肾之母,肾阳要辅助肝脏,所以病人会善怒,肝阳不足会动怒,肝主筋,脚抽筋时阴症开始出现。
人恐、怒都是阴阳失去平衡造成的。
胃气不够味时,再香的菜闻起来也是不舒服的。一直咳会伤到阳。
*血之所以能在血脉里走,是因为外面有脉管,脉管里面有阳,才能把血控制住,如果没有阳这血管就破裂了,脉管里的阳除了有动能还有水。
动脉血管破裂、脑溢血、不该破的破掉都是阳虚。
*三月是辰月,阳里面带有阴,阳很盛。
*女人肚子里应该是热的,所以人要保持下焦是热的,这样就没有肿瘤会累积在里面,瘀积是因为有寒在里面,有血块在里面,血块停太久会有纤维把它包起来,包成一块就变成肿瘤了。
*心脏管的是手,小肠管的是脚,手冷与心脏有关可以用桂枝,脚冷与小肠有关可以用白芍,白芍让静脉回流。如果手是温的,脚是冷的,白芍加倍。如果手是冷的,脚是温的,桂枝加倍。
*阳虚时阴盛,阴寒时肚子会长东西,咽很干很燥热,这是阴阳相搏,本来肾的津液会上来产生唾液,现在上焦太热,阳热往上走了。糖尿病人,血糖高时头面热脚也热,但吃西药后脚凉了,阴阳相博了。
*刺要论
针刺的要领,不可过,也不可不及。
病在表,针浅一点,如果很表,在皮肤上刮刮就好。
如果在肌肉,针下在肌肉里。
如果在筋上,扎在筋旁边。
如果在骨边,扎在骨边。
春夏下针比较浅。
秋冬下针比较深。
如果夏天一个病人是阴症,下针也要深,是根据病情来决定深浅的。该深扎得浅病不会去,病没有去掉会再往里面跑,病浅扎太深,会伤到正气,病在外面没有去掉会往里面跑,深浅一定要拿捏得很准。
如果一个人风疹,下针要浅。
膝盖痛,下针针针到骨边。
当病人是肌肉毛病,结果下针很深下到大筋旁边,伤到筋,当时不会有事,但是病会延伸,会伤到肝,肝脏伤到,到春天的时候会得到热病,筋就会有问题。
皮肤红疹的时候我们只要用梅花针扣就可以了。
*刺齐论
刺骨针就要到骨,刺筋针就要到筋,刺皮针就要到皮,刺肌肉针就要到肌肉。不及与过都不行。
*刺禁篇
扎针不可以扎到内脏,扎到内脏会伤到。
刺到心脏会噫气,一天死。
刺到肝脏会讲话不断,五天死。
刺到肾会打喷嚏,六天死。
刺到肺会咳嗽,三天死。
刺到脾会不断吞东西,十天死。
刺到胆会恶心,一天半死。
扎督脉可以直针,扎督脉旁边的第十四椎以上最好采用斜刺,宁可扎得浅一点也不要扎太深。
扎冲阳,血出不止,死。现在针细就算扎到动脉,手按一下血也会止住,就是会肿一块。
刺到脸上动脉就容易造成盲,针细眼睛不会瞎。
刺头部深入脑立刻死。刺头部一定要在皮骨之间,刺百会一定在上五分的地方开始下针。
刺舌下中动脉,会令人哑。
冬天不冷
会员
会员
  • UID2021924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4
2647楼#
发布于:2016-01-10 03:22
您好 我是吉林长春人  我叫贾鹏 非常想学习您的课程  请问如何报名 18166829819
冬天不冷
会员
会员
  • UID2021924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4
2648楼#
发布于:2016-01-10 07:54
你好 怎么报名 贾鹏
无邪
会员
会员
  • UID2021926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5
2649楼#
发布于:2016-01-10 08:15
罗艳
会员
会员
  • UID2021933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
2650楼#
发布于:2016-01-10 10:03
想加入上海的,怎么报名?
灸友79487
会员
会员
  • UID2021948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4
2651楼#
发布于:2016-01-10 14:50
楼主怎么报名呀?
冬天不冷
会员
会员
  • UID2021924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4
2652楼#
发布于:2016-01-10 18:01
你好  在吗  怎么报名
太子灸
 百班齐放   入群须知
报名截止日期:2016.02.03,开课时间:2016.02.04(立春)
要么坚持,要么出局!!!要求很严格,入群需谨慎!!!有缘人进!中医五大经典魔鬼特训,完全免费学习平台,自始至终没有任何利益关系,并遵循丛林生存法则淘汰制。进群后静待开课,开课后,所有班级群将关闭,不再接受任何插班生,实行封闭淘汰制,所有人只准出不准进。  
    不要问我们为什么免费,正因为免费,所以我们的严格要求才理所当然。所有的教官都是在义务做这件事情。我们只是在为推广中医做一些我们能够做到的一点儿微不足道的事情,使人人有机会系统的学习中医经典,知道真正的疾病根源,并能通过刻苦的学习和实践掌握为全家人以及大众的健康保驾护航的中医养生和治疗手段。从而远离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远离没有钱就看不了病,有钱也看不好病的医院,远离错误的教育方式和治疗方法。
学习内容有《针灸大成》、《黄帝内经》、《神农本草》、《伤寒论》、《金匮要略》慢慢讲,细细品。每天更新,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积少成多共提高。
加群必备条件:
1:全年无休,没有任何借口的完成任务,要么坚持,要么出局!
2:全部实行实名制,进群需立即严格按照格式修改群名片:
  各班级分群群名片格式为:城市-真实姓名,例:深圳-XXX
  特训班总群群名片的格式为:班级-城市-姓名。例:03班-深圳-XXX。
  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错,队伍保持一致。需身份证上的名字,不接受其他任何非真实姓名格式,未按要去修改群名片者,出局!!!
3:每日必须在规定时间段内完成当日之学习任务,并按照规则发表当日之学习心得,经教官审核后完成签到流程。累计三次未按规则完成学习任务者,出局!!!
4:作业不符合教官要求者,需无条件重新整理,不按教官要求修改者,按未交论处!!!

5:如有犯小错误的,教官会额外布置罚抄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逾期者按未交作业论处!
6:剽窃作业者,坚决出局!!!
7:本群禁止闲聊,只准发学习心得和签到。  
张兴平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1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0
2653楼#
发布于:2016-01-10 18:04
中医经典特训一班张兴平申请签到。2016年1月10日《黄帝内经》第68节学习心得: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黄帝问:   怎么辨他的虚实?  岐伯说:  气实,形实,气虚,行虚,这是常人,与此相反的,就是病态。比如一个人体格很壮,但原气沒有了,就是生病了。胃口好的人气盛,胃口不好的人气虚,脉实,血实,脉虚,血虚,反过来就是病态了。
   黄帝问:  怎样算是反常呢? 岐伯说:气虚的人身冷,因气是阳,如果气虚的人身热这就是反,是病态。饭吃的很多,但原气还是不够,讲话还是没有力量,这就是反。如吃不下东西,而气很多,这也是反症,脉盛,但血少,就是脉很大,却血亏。有的人气盛生寒,就是气旺盛而身上寒冷,这是受了寒邪的伤害。气不足而身体发热,这是受了暑热的伤害,吃东西多而气反少的,这是由于失血之后,湿邪聚于下部的原因,吃东西少而气反有余的,表明邪气在胃并达到了肺脏。脉小而血多,面有赤色,是饮酒多而中焦有热,脉大而血反少,脉有风气,任何的脉大者,脉浮起来都是属于风脉。实症代表气入,虚者代表气出,实者一定是热,气虚者一定是寒。
               针解篇第五十四
  黄帝问:   想知道九针的虚实之道?如何运用这九针?岐伯说:  针治虚征必须用补的手法,如针下有热感,那正气就算实和了。针刺实证必须用泻的手法,如针下有凉感,那邪气就算虚和了。血分有郁积己久的邪气,应该放出恶血,针刺邪盛的病人,出针以后,不要按闭针孔而应使邪气外泄。。。运用虚实的主要关键,是要灵活运用九针,因为九针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病证。 掌握补泻的时候,用针应该与气的天阖相配合。所谓九针,是说针有九种名称,形状各不相同,这九针是根据或补或泻而发挥其作用的。
    黄帝问:  九针与天地四时阴阳是相应合的,希望听你讲讲其中的道理,使其流传后世,而做为治病的常规。岐伯说: 第一是天,皮肤,"地"主的是肉,“人”主的是脉,“四时”主的是筋,“五音”主人的声音,“六律”主的阴阳合气,“七星”就是七窍,“八风”指的气的出入,“九野”就是身上的九窍,所以有九种针,来对应身上九个地方的刺法。
      长刺节论篇      第五十五
 精于针术的医生不用诊脉,用望闻问也经很足够了。如果膜脉与我们望闻问,得出的不同答案,我们就舍脉取症。如病人诉病在头部,痛得很厉害,就刺到骨边就好了。不伤及骨肉和皮,皮是针的出入道路,更要注意別损伤。阴刺的手法,即中间直刺一次左右钭针四次,可以治寒热的疾患,病邪深入,而专攻于脏的,可针剌五脏,邪气迫近五脏的,应该刺背俞,是因为背俞为脏气聚会的,所以,针刺时,以腹中寒热己去为止,针刺的要点是,拨针时稍微出点血。
杨诚
侠客
侠客
  • UID20147989
  • 粉丝10
  • 关注2
  • 发帖数100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654楼#
发布于:2016-01-10 19:1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杨诚报到
2016年1月10日,《黄帝内经》68课心得:
3.禁刺
禁刺大醉之人(否则气血紊乱)、大怒之人(否则气逆)、疲劳过度之人、刚吃饱饭之人、过饥之人、极渴之人、刚受惊吓之人。形瘦之人(否则排正气留病气)


2.误刺症状
1)误刺足下散布的络脉,血液不出,就会形成局部肿胀。
2)刺委中穴,如果刺得过深,误伤大血脉,会使病人晕倒、面色苍白。
3)误刺气街上的动脉,血液不出,鼠蹊部位就会肿胀。气街在胃经、脾经大腿的部位。
4)误刺脊髓,会造成伛偻背弯的病证。
5)针刺乳中,如果误刺乳房,会使乳房肿胀,从内部腐蚀溃烂。
6)针刺缺盆,进针太深,会伤及肺脏,使肺气外泄,出现喘息、咳逆、呼吸困难的症状
7)针刺手上鱼际穴,进针太深,会形成局部肿胀。
8)误刺大腿内侧大血脉,血流不止,就会死亡
9)针刺客主人穴时,如果进针过深,误伤经脉,会产生耳底生脓、耳聋
【穴位名称】客主人穴、上关穴
【穴位位置】位于头面部侧面,耳前,下关直上,当颧弓的上缘凹陷处,张口取之。
【功能主治】头痛,耳鸣,耳聋,聤耳,口眼喎斜,面痛,牙痛,惊痫,瘛疭。
【功能作用】升清降浊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湿水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凉湿水气冷降下行交于听会穴,小部分凉湿水气吸热上行。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10)针刺膝盖,使关节腔液外流,会导致跛足
11)针刺手太阴肺经时,如果误伤血脉,出现失血过多情况,就会立即死亡
12)针刺足少阴肾经时,若病人肾脏素来虚弱,再有误伤出血造成虚损,双重虚损会使舌头僵硬不灵活,语言困难。


5.针刺过深
1)针刺胸部过深,会使气凝聚于局部而不能运行,损伤肺腑,产生气喘、呼吸困难,身体随呼吸而前后俯仰
2)针刺肘弯过深,会使气凝聚于局部而不能运行,手臂不能屈伸,
3)针刺大腿内侧下三寸过深,会造成小便失禁
4)针刺腑下胁肋之间太深,会使人咳嗽
5)针刺少腹太深,会使膀胱大河坎,小便流入腹腔,会产生少腹胀满的症状
6)针刺小腿肚过深,则局部发生肿胀
7)针刺眼眶而损伤到眼的络脉,会流泪不止,甚至失明。
8)针刺关节太深,会使关节腔中的液体外流,造成关节屈伸功能障碍。




第五十三篇    刺志论
1.人体常态与病态
常态:气实形实、气虚形虚;谷盛气盛,谷虚气虚;脉实血实,脉虚血虚
病态:气盛身寒;气虚身热;谷盛气虚;谷虚气盛;脉盛血少;脉小血多。


2.病态的原因
气盛身寒:气盛(很强壮的人)但感觉身体寒冷,是受到寒邪的伤害
气虚身热:气虚但感觉身体发热,是受到热邪的侵害,伤于暑气
谷盛气虚:食量大但气反而少,是失血后或湿邪聚居下部
谷虚气盛:食量小但气反而盛,是邪气在胃和肺
脉盛血少:脉搏大但血少(血亏,脸色青暗,没有力量,手前臂看到青筋),是风邪侵犯血脉和饮食不进造成。(脉浮是风症)
脉小血多:脉搏小而血多,是饮酒产生内热的表现


3.虚实寒热
实:邪气侵入人体后的亢盛状态(徐文兵:不该有的有了是实)。
虚:正气外泄后的状态(徐文兵:该有的没有是虚)。
寒:气虚多为寒,平时感觉到冷
热:气实多为热,平时感觉到热
刺实:用泻法,拔针时不要封闭针孔,使邪气外泄
刺虚:用补法,拔针时封闭针孔,不使正气外泄。
气喘病人若吸入正常、吐气有问题,是虚证。

第五十四篇    针解篇

1.针法之补法
针刺治疗虚性疾病用补法,要使病人觉得针下有发热的感觉才拔针,如果不热再捻捻针。感觉发热是因为虚则实之,即通过针刺正气充实,所以才会有发热的感觉;出针时“徐而疾则实”是补法,缓慢出针,出针后迅速按闭针孔,使正气不得外泄。


2.针法之泻法
针刺治疗实性疾病用泻法,要使病人觉得针下有发凉的感觉才拔针,因为针刺后邪气衰退,所以才会有发凉的感觉;出针时“疾而徐则虚”是泻法,针刺邪气亢盛疾病用,出针后不要按闭针孔,使邪气得以外泄。
*瘀血大部分停留在下半身经络上,因为瘀血为阴,人上半身为阳,下半身为阴,上半身的瘀血基本是受外伤所至。有瘀血要先放血。
病例:胃痛,先不辨虚实,下胃经本穴足三里,平补平泻,无论虚实都会好。如果是实证,病人会感觉凉;如果是虚证,病人会感觉热,即寒去掉。


3.针法之虚实补泻:
虚实补泻是指经气来时病人对针下寒温感觉的多少。对寒温感觉不清的人,是气至迅速而不易察觉,不细心体会就感觉不到。
即热是实,寒是虚。


4.针刺注意事项:
1)仔细分辨疾病的虚实,正确利用补泻方法,充分灵活运用九针的大小形状特点,根据不同的的病情选择不同的针,同时配合经气的开阖;同时根据疾病的部位决定针刺的深浅。
2)针刺时要如临深渊、手如握虎,集中精神、专心致志,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精神,通过注视病人双眼控制其情绪,使经气容易运行。
病例:膀胱经痛,经络痛下针很浅,一寸针下一半
单刺,右痛扎左,
导引:先下痛处,一寸针,再下委中,全神贯注、手如握虎,远近如一,重症(瘫痪)可用。两针深度一样,捻转方向、动作一样,气很快就到。
腹部肿瘤时,透过腹部脂肪肌肉碰到肿瘤但不可以扎到肿瘤里面,一针在下面导引,帮助病人恢复。做导引一天只能做几个人。人多时需要留针,要关灯是让病人静下来自己恢复。


5.九针
一天主皮;二地主肉;三人主脉;四时主筋;五音主人的声音;六律主阴阳合气;七星主脸上五官;八风主气的出入;九野主九窍



第五十五篇   长刺节论



精通针刺技术的医生,可以不受诊脉的限制,而是在听取病人的自诉病情后,就可以针刺治疗。用望闻问也经很足够了。如果摸脉与我们望闻问,得出的不同答案就舍脉取症。


1.病在头部且头痛剧烈,可针刺头部穴位至骨边,病可痊愈。但针刺的深浅要适当,扎到皮骨中间,不能伤及骨肉与皮。


2.治疗寒热病用阳刺,即在主症穴位中间直刺一针,上下左右一寸处刺四针。出针时稍微出点血,使邪气随血泄出。
例如:怕冷,感觉是体表冷,也就是皮毛冷,肺主皮毛,扎肺俞,第三椎下身柱,同进在身柱上下左右一寸处下四针,寒就会散掉。如果摸脉,应该是浮脉
病人会很清楚地描述自己的感觉,例如还有一种怕冷,感觉是从骨头里冷出来,这是肾的原因肾主骨,找肾经。(感觉此时应该灸肾俞)


3.膀胱经少气多血,治脏病(气喘、肺癌、肝癌……)可以在当经的俞穴上放血。因为背部是内脏之气会聚之处,针刺背部俞穴可以驱除逼近五脏的邪气。膀胱经是少气多血的经,治脏病,扎在当经俞穴放血出来,如果病人元气虚,不可以放血,否则病人会更虚、邪会更深入;只有当病人有力量与病邪抗争时才放血,病邪会向外走。
针刺直到腹中的寒热邪气消除即止。


4.浮肿化脓,可以直接扎在痈肿处,视痈肿的大小、深浅来刺:把痈肿捏起来,进针,针扎到脓里是空的,把针扎到底就会感觉到有阻力。把脓放出来必须用粗一点的针,同时把针孔摇大一些,如果还有脓,可以用火罐。不用辨阴阳表里虚实寒热。


5.少腹积聚,针刺腹部要摸到硬块,穿过皮下脂肪、肌肉、到痞块上面为止,后背针刺华佗夹脊(督脉外开5分,用一寸针直下)第四椎两旁和膏肓穴,再刺痞根穴,以导引上焦热气下行导向少腹,积聚就会消散。
经外奇穴痞根穴:第十三椎外开三寸半(第十四椎是命门),是痞块之根,诊断检查有没有肿瘤及治好了没有,同时也可以在这穴道下针,把根断掉。
*病进途径:“百病风之始”,风伤皮毛,在表面没治好,就进入孙络、再进入主经、再进脏腑
所有积块全部是来自寒,灸关元可以做为预防和治疗手段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