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维春
贫民
贫民
  • UID20185656
  • 粉丝2
  • 关注2
  • 发帖数49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55楼#
发布于:2015-12-01 07:1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 莫维春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 莫维春 2015年12月1日  针灸大成  第33课学习心得
1 大杼穴(专治骨病)
督脉第一椎上叫大椎。督脉第一椎下叫做陶道。大杼穴是骨之会,全身的骨头会在大杼。《难经》、《灵枢》说骨病 治此。骨头有病,通通在这里治。 三个月的久痛下曲池,新痛下二间。所以用子穴、母穴是扎经络比较多,内科病或骨伤是用会郄比较多。做会穴治疗,无所谓补泻,引到气就好了。膀胱经下针的方式是用30度下针,五脏气乱,天柱大杼。五脏气乱,不补不泻”。五脏气乱就是一个人从高处跌下来,受了伤害,脉一摸很乱,这时候要把他的五脏给平下来。“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平常灸身柱,又灸大杼,也可以长得高大,骨头也很硬,肋骨也很硬,身体都会健康强壮。
2 风门穴(发背脓疽)

第二椎下方叫风门穴。风门在督脉外开一寸半紧接后脑的骨头,有个穴道,我们叫风府。胆经还有风池。脑后的穴道很多用风来定名。伤风感冒大部分都有项强的症状。

在野外,砍个竹子来,磨一磨,用火烧空气,也可以拔火罐。火罐可以通血,让毛孔张开来,就会流汗,痛就会去掉了。
背后治痈有三种,第一种,是脓块,白头,化脓了,这个脓块,是红色的,头是白的,有脓块在里面嘛。第二种,白色的,没有头。第三种是凹陷的。 遇到痈,长在身上四肢的都可以在风门上治,痛要灸到不痛。 无脓头,一般来说也是用灸。
陶圆红
新手
新手
  • UID20185733
  • 粉丝3
  • 关注9
  • 发帖数85
256楼#
发布于:2015-12-01 08:3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陶圆红申请签到,2015年11月30日《针灸大成》第32课时心得。
足太阳膀胱经,下午三点到五点。
膀胱是州都之官,膀胱在小肠后面,小肠属火,膀胱属水,肾水来自肺脏。
人的身体蒸馏两次,肺的水到达肾脏后,因为肾脏在小肠后面,小肠属火,肾脏的水就会汽化,顺着督脉到达脑部,属于第一次汽化。第二次汽化是水进入肝脏,肝属木,肝脏代谢的废物进入胆,胆分泌的胆汁就是肝脏的排泄物。人年纪大了,小肠的火不够,膀胱的水没有气化,就是冷水,水在下面所以尿频,可以灸中极穴、关元穴让小肠热起来。
足太阳膀胱经有67个穴道。
第一个睛明穴,下针的时候眼珠子拨开,在骨和眼球之间下针。起针要直进直出不会碰到血管,不然就会黑眼圈。此穴位可针不可灸。所有眼睛的病都可以在这里治疗。
攒竹穴,在眉头。攒竹常用于放血治疗。
四穴放血:增强视力。
攒竹、鱼尾、童子髎(太阳穴)、耳尖(耳朵折起来最尖端),眼睛累、角膜炎、结膜炎效果都很明显。
眉冲穴:眉毛直上进入发际五分,神庭、眉冲都可以治疗眼睛的问题。通天、迎香都是治疗鼻子的。
天柱穴与奇穴:安眠穴:
大筋和后脑骨交接处就是天柱,后项强痛可以下天柱,天柱外开一寸是失眠穴,不能揉天柱,天柱是膀胱经气会旺,越揉精神越好。
大柕穴:是骨之会,骨头有病通通在这里治疗。
江陈敏
贫民
贫民
  • UID20185473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96
257楼#
发布于:2015-12-01 14:3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江陈敏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日《针灸大成》第33课心得
一、大杼穴
1.大杼穴可检查是否骨裂。如突然扭到,大杼穴按压,病人大叫,表示骨裂了,没感觉,就是骨没裂。
2.会郗疗法    郗穴有消炎,清热,止痛,麻醉的作用。骨裂在哪条经络上,就在该经郗穴下针并加大杼穴。经络上用子穴,母穴比较多。内科病或骨病用郗穴比较多。
3.中医骨的观念     全身的骨骼都有个起点和终点。人的环跳骨,髋关节的地方是骨头的起点,到四肢的末梢是骨头的终点。每个人,每两年就有一套全新的骨骼。
4.五脏气乱,天柱大杼。五脏气乱,不补不泻。气血在十二经络上不断循环。中医观念,气走六寸,血才开始。
5.常灸身柱与大杼,身体会健康强壮。
二、风门穴(发背脓疽)
1.第二椎下方是风门穴。
2.痈有三种,一是白头红肿,二是无头红肿,三是凹陷。前两种都是凸起。第三种非常的凶险,直接灸。都可灸风门和患处治之。灸到痛到不痛和不痛到痛为止。上两种要用针把脓挑出后再灸。
3.褥疮要在风门上治,不能灸褥疮。
4.颈项强痛,可风门拔罐。
王淑芬
贫民
贫民
  • UID20184635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58
258楼#
发布于:2015-12-01 15:0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王淑芬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日《针灸大成》第33课心得。
大杼
会郄治疗法(郄穴消炎,止痛)
举例伤到手太阴肺经和大肠经之间。(大杼有压痛)如何治疗?
下针大杼,孔最,温溜。
如果经络痛(如手臂不能上抬)根据时间长短来补母泻子。
如果内科病或骨伤会用会郄治疗法比较多。
肾主骨。骨起于环跳,终于四肢末梢。每两年会更新一次。
如腿胫骨断裂后补充大量钙片,造成肾结石。但骨裂处骨头并没有再长出。
中医应对方法,针大杼,再针梁丘(胫骨所在阳明胃经郄穴)让骨头重生出来。
大杼不再有压痛,表明骨已经长好。
骨病之初为膝盖痛。病起于髋骨(环跳处),但是因为是膝盖在支撑身体,所以病起时病人一般都是膝盖先痛,且一般多是左膝盖。
会郄法无所谓补泻,针下去后引到气即可。
灸身柱,强骨健身。
气走六寸,血方动。
风门,

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后项部风府,风池,背部风门处,是风邪易入的地方。当受风告冷,会有项强,脖子强硬,痛。 治脖子强硬,(针,灸,火罐都可以)
脖子为人体冷却系统,当肾中之精在小肠火下蒸腾
进入命门,命门之火加速让肾精沿督脉上冲,到脖子处,冷却,然后进去大脑来营养脑部。
男人背为阳,腹为阴。女人相反。河水里淹死的人,女人会胸腹朝上,男人会背部朝上。

背上痈疽(或四肢)都可以在风门上治
1.白头红块,三菱针挑破,吸脓,然后灸,痛灸到不痛。
2.白色无头,凸头,不痛,灸到痛为止。(烧针术)
3.凹陷,灸,不针,痛灸到不痛,不痛灸到痛。

瘫痪病人背部生褥疮,可以烧针,在风门上烧针。


周永燕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70
  • 粉丝1
  • 关注4
  • 发帖数168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59楼#
发布于:2015-12-01 18:4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周永燕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日《针灸大成》第33课心得
上接足太阳膀胱经---大杼穴
会郄治疗→用于内科病和骨伤;郄穴就是消炎,清热,止痛。郄穴是麻醉穴。如病人骨头裂,受伤处正好在手阳明大肠经跟手太阴肺经上,大杼又有压痛点。就找到手阳明大肠经郄穴温溜和手太阴肺经郄穴孔最,下针后痛止而且骨头也会恢复。
会穴治疗时,无所谓补泻,针下去会酸就说明引到气了,就好了。
经络病→多扎子穴、母穴。如五十肩,手不能抬。病在经络上,若三个月的久痛下曲池,新痛下二间。
肾主骨,全身的骨是肾脏在管,全身的骨骼都有起点和终点。骨头的起点:环跳骨(髋关节的地方);骨头的终点:到四肢的末梢。从髋关节到脚趾头及手指头间,一共要两年,所以每个人,每两年会有一套全新的骨骼。
若病人髋关节痛,排除车祸和外力引起的疼痛外,就说明骨质疏松了,骨病之初就是髋关节开始。刚开始有骨病时,病症会有膝盖痛,绝大多在左膝。
所有的骨病都可在大杼穴上治疗。若按压大杼穴有压痛感则说明骨有问题,治到没有压痛感就说明治好了。
东垣曰:“五脏气乱,天柱大杼。五脏气乱,不补不泻”。五脏气乱就是从高处跌落,受伤,脉象很乱,此时要先平五脏。经络是十二个时辰不断的循环。气和血,气走六寸,血才开始走。
◆平日常灸身柱和大杼,可以帮助长高,使骨头变硬,身体会健康强壮。
6、风门穴→治背脓疽
风门穴找穴→在督脉第二椎下旁开1.5寸的地方叫风门穴。
脑后的穴道多用“风”字命名。意为穴道常有风进来。例如:脑后的风府穴;胆经的风池穴。
风门穴治症→灸,拔火罐;下针。治疗脖子强硬。若在野外,没有任何用具的情况下,可用竹子处理一下制成火罐,拔火罐可以通血,让毛孔张开,流汗,痛去掉了。
痈→痈是指发生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背后治痈有三种:
第一种是脓块,白头,化脓了,脓块是红色的,头是白的,有脓块在里面。治法:用三棱针将皮挑破,把脓吸出来,然后在上面灸。原则:痛灸到不痛,不痛灸到痛即可。
第二种白色的,没有头。治法:一般情况下用灸。亦可用燔针术(烧针)。
第三种是凹陷的。凹陷是非常不好的症状,非常凶恶,不用针,直接用灸。凹陷有两种,
有的痛,有的不痛。同样法则,痛灸到不痛,不痛到痛。
若痈长在身上四肢时,都可以在风门上治(因为中医认为是风引起的),灸风门穴。
如背部的肿块、褥疮。治疗褥疮时,不可在褥疮上面烧(因为褥疮口很大,里面化脓很臭),要在风门上面烧。亦可用药物治疗。
常识:阴与阳:中医认为→淡侧、亮侧是阳,黑侧、暗侧是阴;女人→正面是阳,背面是阴(因为女人奶水是白色,胸部为阳);男人→背面是阳,正面是阴(男人胸部是阴)。因为天阳在上,地阴在下,所以河中溺水尸体,背朝上为男尸,面朝上为女尸。
张帆
新手
新手
  • UID20184716
  • 粉丝4
  • 关注0
  • 发帖数91
260楼#
发布于:2015-12-01 20:0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帆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日《针灸大成》第33课心得。
   足太阳膀胱经续

起点终点肾主骨,四肢末终环跳始,始至终点两年更,两年新骨七年人。

髋关节痛环跳伤,西医换骨中医忧。胫骨粉碎筋连旧,二寸镂空西医钙,

天天药片九个月,肾结石结无奈何。骨会大杼足阳明,胃经郗穴是梁丘,

会郗治疗三个月,骨牙互长骨断连,除却西医肾结石,还有消炎加止痛。

内在骨病现左膝,环跳骨大髋暂撑。会郗治疗无补泻,引气到位酸到场。

五脏气乱天柱杼,五脏气乱无补泻。高岗跌落脉络乱,气血流注五行无。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膀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气血流注大循环,无头无尾气先行,气走六寸血跟随,古大医者活体囚。

风门二椎一寸半,风府风池皆脑后。肾脏津液小肠蒸,入得命门向上冲。

 女正阳来背部阴,男正阴来背部阳。尸殍面上是为女,尸殍面下是为男。

法医尸烂由面断,导演剪镜功力雄。近取针灸脖子硬,火罐通血毛孔汗。

有白有头一脓块,只白无头二脓块,背痈三陷风引病,一二针破把脓吸,

再行灸痛为不痛,灸得不痛变成痛。白色无头烧燔针,三陷凶险直接灸。

风门背治肿褥疮,褥疮脓臭药物可。风门灸替褥疮点,严重快攻中药灵。

待续……
易岚
侠客
侠客
  • UID20185163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29
261楼#
发布于:2015-12-01 20:0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易岚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日《针灸大成》第33集心得
会郄治疗。郄穴是麻醉穴,可以消炎、清热、止痛。病人骨头开裂,正好经过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太阴肺经,大抒上有压痛,郄穴下针,手了明大肠经郄穴温溜,手太阴肺经郄穴孔最,下针可止痛,同时骨头也会恢复很快。五十肩,病在经络,不用大杼,久痛下曲池,新痛下二间。
全身的骨骼有个起点,有个终点。环跳骨,髋关节的地方是起点,四肢末梢是终点。膝盖关节断掉,大骨头断了,中间的碎骨会被清理掉,西医会把钢架支撑,并让患者吃大量的钙片,结果没有好转并得上肾结石。中医的做法,骨会大杼,胃经郄穴梁丘,三星期后,骨牙长出来,三个月后,断骨全部长好。
刚有骨病时,病人会左膝盖痛。
做会穴治疗,无所谓补泻,引到气就可以了。
五脏气乱,天柱大杼,不补不泻。五脏气乱是一个人从高处跌下,受了伤害,脉很乱,这时要平五脏。
中医认为,气走六寸,血才开始走。
灸身柱,灸大杼,可让孩子长得高,健康强壮。
风门,第二椎外开一寸半。风门、风府、风池治疗伤风感冒。风门是身体的冷却系统。近取穴,脖子强硬,可灸可拔罐。火罐通血,让毛孔张开,流汗后痛就去掉了。治疗背发的肿块、褥疮。中风病人久躺后屁股会长疮,不能在褥疮上灸,要在风门上灸。
女性,胸为阳,背为阴。男性,背为阳,胸为阴。天为阳,地为阴,溺水身亡的女性在水里是面向天,男性是背向天。
长在四肢的痈,在风门上治,是风引起的。长在背上的痈,有很多的脓块,有三种,第一种,是红色脓块,白头。第二种,白色的没有头。第三种是凹陷的。前两种,刺破,吸脓,在上面灸。脓泡凸起,灸时会痛,痛灸到不痛。白色无脓头,灸时不痛,不痛灸到痛。第三个凹陷的,不用针,非常不好的症状,直接灸。凹陷的有痛也有不痛的,一样的法则。
张莉
侠客
侠客
  • UID20187482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198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62楼#
发布于:2015-12-01 20:4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莉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日《针灸大成》第33课心得


(接上集)

会郄治疗法。郄穴有消炎,清热,止痛之功效,还有麻醉左右。
例一:若病人刚好在手阳明大肠经跟手太阴肺经的交接点骨头裂了,大杼有压痛点,就先下大杼,再取手阳明大肠经郄穴温溜和手太阴肺经郄穴孔最下针,即止痛又促进骨头恢复。
例二:若病人五十肩,手不能抬,病在经络上。若久痛下曲池(合穴),新痛就下二间(子穴)。
由此可见,子、母穴是扎经络比较多,内科病或骨伤则多用会郄治疗,要根据具体病情使用不同的法则。
骨病都可在大杼治。这里有压痛点,代表骨有问题,压痛点没了说明骨头好了,故临床常用此穴帮助诊断骨病。
肾主骨。全身的骨骼都有起点和终点。起点是髋关节处的环跳骨,四肢末梢是骨头的终点。髋关节痛就是骨病之初的症状。
人生骨是从环跳骨到手指头和脚趾头,一共要长两年。每人每两年就有一套全新的骨骼。
平常多灸身柱,大杼,可长骨骼、健体魄。
实例:病人腿胫骨粉碎性骨折,西医把碎骨清掉后中间少了两寸,安装了支架,同时让病人每天吃1500㎎钙片。九个月后骨一点没长,反而发生肾结石。倪师在大杼和足阳明胃经的郄穴梁丘下针并辅以处方,三周后照X光骨牙已长出,三月后断骨全部长好,顺便还治好了肾结石。
骨病早期,病人都会膝盖痛,因为骨头很大,髋骨在上,膝盖在下,它对人体起支撑作用,故会先痛这里,且绝大数是左膝痛。
会穴治疗无所谓补泻,引到气至即可。
背上膀胱经下针方式:针与皮肤呈30角,左右两边都是从内向外下针,下好后呈八字形。
 古语“五脏气乱,天柱大杼。五脏气乱,不补不泻”。五脏气乱是指人受伤后脉很乱。十二经络按各自的时辰依次运行,气血不断流注循环,内脏就处于平衡状态,人就是健康的。中医认为气走六寸,血才开始走。
七、风门穴(发背脓疽)
风门是第二椎下,督脉外开一寸半处。
督脉紧接后脑骨处是风府穴。旁边胆经入脑处是风池。这些用风来命名的穴道,意为风易从此入,所以脖子又相当于冷却系统,伤风感冒大都会有项强症状,脖子发硬,疼痛等。
女人正面为阳,背面为阴,男人相反。因为中医认为淡侧、亮侧是阳,黑侧、暗侧是阴。女人奶水从前面出来,是白色,故胸部为阳。
天阳在上,地阴在下。比如水中的尸体,面朝上的是女人,背朝上的是男人。
风门是近取穴,治脖子强硬,可针,可灸,拔火罐也可以。
在野外脖子受伤时,可砍根竹子打磨平,做成简易的火罐,然后用火烧空气拔火罐。可通血,毛孔张开一流汗,痛就去掉了。
发背脓痈,分三种,1、白头红块;2、白色无头;3、凹陷的。
无论痈长在身上还是四肢,中医认为都是风引起的。包括背发的肿块、褥疮,均可在风门上烧。

治法:前二种都可用灸,先用三棱针把皮挑破,把脓吸出来再灸。灸时会痛,要灸到不痛为止。
白色无脓头还可用烧针,即燔针。这种不痛,要灸到痛为止。痛表示病气已经透出皮表了。
第三种是很凶恶的,有的痛,有的不痛。不用针,用灸。法则也是痛灸到不痛,不痛灸到痛。
云南—保发容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05
  • 粉丝5
  • 关注0
  • 发帖数127
263楼#
发布于:2015-12-01 21:4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教官-孝感-郑其赛3班保发容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日《针灸大成》第33课心得
一、大杼穴(专治骨病)。大杼穴位督脉第一椎叫大椎,督脉第一椎下叫陶道,陶道旁开一寸半,是骨之会,骨病治大杼穴。大杼穴有压痛点诊断脚扭伤,灸或针都可以治疗。会郄洽疗法,郄穴有消炎清热镇痛作用。病人骨折可以用手阳明大肠经郄穴温溜,手大阴肺经郄穴孔最,配合治疗止痛骨头恢复。五十肩治疗,下针大杼穴,三个月的久痛下针曲池,新痛下针二间。内科或骨伤用会郄穴。全身骨骼有起点和终点,起点如环跳骨,髖关节的地方,终点如四肢末梢骨头。骨折治疗骨会大杼穴。脚胫骨损伤治疗足阳明胃经郄穴梁丘。膝盖骨痛治疗用大杼穴。五脏气血流循环十二经,“肺寅大卬胃辰宫,脾已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十二时辰不断循环,气血流畅。大杼穴常灸健骨強身。
二、风门穴(发背脓疽)。风门穴位于第二椎下方,督脉外开一寸半。.风门紧接后脑的骨头叫风府。伤风感冒都有项强的症状。易感风寒。脖子弦硬灸风门拨罐都可以。背后治疗痈有三种,笰一种是脓块,白头化脓,是红色白头,有脓块。第二种是白色没头。第三种是凹陷的。治痈四肢的都治风门,三种痈治疗前两种用灸三棱针挑放脓。痛的灸到不痛为止,不痛的灸到痛为止。配合风门穴治痈疽效果好。化脓的也可以灸。
云南—保发容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05
  • 粉丝5
  • 关注0
  • 发帖数127
264楼#
发布于:2015-12-01 21:4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教官-孝感-郑其赛3班保发容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日《针灸大成》第33课心得
一、大杼穴(专治骨病)。大杼穴位督脉第一椎叫大椎,督脉第一椎下叫陶道,陶道旁开一寸半,是骨之会,骨病治大杼穴。大杼穴有压痛点诊断脚扭伤,灸或针都可以治疗。会郄洽疗法,郄穴有消炎清热镇痛作用。病人骨折可以用手阳明大肠经郄穴温溜,手大阴肺经郄穴孔最,配合治疗止痛骨头恢复。五十肩治疗,下针大杼穴,三个月的久痛下针曲池,新痛下针二间。内科或骨伤用会郄穴。全身骨骼有起点和终点,起点如环跳骨,髖关节的地方,终点如四肢末梢骨头。骨折治疗骨会大杼穴。脚胫骨损伤治疗足阳明胃经郄穴梁丘。膝盖骨痛治疗用大杼穴。五脏气血流循环十二经,“肺寅大卬胃辰宫,脾已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十二时辰不断循环,气血流畅。大杼穴常灸健骨強身。
二、风门穴(发背脓疽)。风门穴位于第二椎下方,督脉外开一寸半。.风门紧接后脑的骨头叫风府。伤风感冒都有项强的症状。易感风寒。脖子弦硬灸风门拨罐都可以。背后治疗痈有三种,笰一种是脓块,白头化脓,是红色白头,有脓块。第二种是白色没头。第三种是凹陷的。治痈四肢的都治风门,三种痈治疗前两种用灸三棱针挑放脓。痛的灸到不痛为止,不痛的灸到痛为止。配合风门穴治痈疽效果好。化脓的也可以灸。
邓小兰
侠客
侠客
  • UID2018701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1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65楼#
发布于:2015-12-01 21:5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邓小兰申请签到
邓小兰2015年12月1日《针灸大成》第33课心得
 
会郄治疗法适合于内伤及骨伤病。郄穴具有消炎、止痛、麻醉功效。手腕上桡骨受伤,骨裂疼痛难忍可先按压背后大杼穴,如果有明显压痛即针刺大杼穴,然后在手阳明大肠经郄穴温溜、肺经郄穴孔最下针止痛,让骨头恢复。
肩周炎手臂膀无法上抬,久痛3个月可针曲池;新痛针二间。
肾主骨。中医认为骨之起点在髋部环跳穴股骨头,终点在四肢末。新骨自起点生长代谢到终点,正常需要2年时间。人工关节置换不可取。小腿胫骨或腓骨骨折针大杼、梁丘。三个月后缺少的骨头全部长好。骨有问题绝大多数左膝痛,针下有酸感即停,倾斜30度角下针。气为血之帅,气走六寸血始行。
常灸身柱+大杼,则骨硬身高。
大杼+骨折处所属经络的郄穴可消炎镇痛并促进骨的生长。
风门穴在第二胸椎下外开1.5寸。
男人前阴后阳,女人前阳后阴。
发背脓疽:1.白头红块;2.白色无头;3.陷下。
1种情况灸的时机是痛灸到不痛;
2种用火针速刺或灸。灸的时机是不痛灸到痛。
3种陷下直接用灸。痛灸到不痛;不痛灸到痛。
陶圆红
新手
新手
  • UID20185733
  • 粉丝3
  • 关注9
  • 发帖数85
266楼#
发布于:2015-12-02 00:0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陶圆红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日《针灸大成》第33课时心得。
郄穴是消炎、止痛、麻醉穴。大柕穴有压痛点就在郄穴下针,手阳明肺经郄穴是孔最,下针后可以止痛,如果有病人五十肩手抬不起来,就是病在经络上,若是三个月的久痛下曲池,新痛下二间,子穴、母穴多是扎经络。郄穴多用于骨伤和内科。全身的骨都是肾脏在管,骨头有起点、终点,环跳骨,髋关节就是骨头的起点,四肢末梢就是终点。
每个人,每两年就有一套全新的骨骼。病人有骨病的时候都会膝盖痛,因为这里是支撑身体的地方,而且是左膝盖痛。
五脏气乱,天柱大柕。五脏气乱,不补不泄。五脏气乱就是人从高处跌落,受伤后脉很乱。
骨会大柕,平时灸身柱穴、灸大柕穴,可以长得高大。骨头很硬,肋骨很硬,身体会很健康强壮。
女人正面是阳,背面是阴,男士正面是阴,背面是阳。因为中医是淡侧,亮侧是阳。女人奶水是白色,在前面出来,所以女人前面是阳。男人相反,前面是阴。
痈:背上很多脓块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脓块,白头,化脓了,这个脓块是红色的,头是白的,就是有脓在里面;第二种是白色,没有头;第三种是凹陷的。
遇到痈在背后或者四肢都可以在四肢治疗,前两种用灸的话,用针挑开,把脓吸出来,在上面灸,痛灸到不痛,不痛灸到痛为止。白色没有脓头的也是灸,用烧针,蟠针,不痛灸到痛,说明艾草的气已经透出皮肤表层。第三个凹陷同样是灸,痛到不痛,不痛灸到痛。褥疮也可以在风门治疗。
张帆
新手
新手
  • UID20184716
  • 粉丝4
  • 关注0
  • 发帖数91
267楼#
发布于:2015-12-03 08:3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帆申请签到,2015年12月3日《针灸大成》第35课心得。

足太阳膀胱经续

肺俞风门三椎下,肺主皮毛手太阴,变动之象是在咳,气喘咳血支管炎。

肺俞中府透云门,不分虚实寒热补,内科结核重肺癌。二十分钟俞募法。

内脏俞募经子母,经络四肢补泻法。俞募备胎会郗法,灵活运用得道行。

肺瘘皮痒欲自杀,俞募针治忧郁症。正治方法是通用,木恙强土再强肾。

肺金强木再强土,金好生水相生现。肾主二便不通畅,治肝治脾肺恢复。

孕婴龟背肺积痰,肺俞针灸正面募。太阳少阳一并病,项强痛加如结胸,

针刺太阳肺肝俞,头项后溪针大杼。哺乳忧郁肺自杀,心管奶水上下通。

肺忧卫气阳气伤,奶水返逆阴水进。肺收脾营大肠津,白物津水顺乳头。

回逆咳吐奶水泡,奶水逆流癌源头。初期肺癌三两年,还可加验身柱痛。

风险预警下肺俞,中府募喜莫忧虑。抽烟伤金当克木,不是肺癌主原因。

厥阴俞四称心包,荷尔蒙胸婚变癌,瓣膜闭锁维他命,关节止痛药伤心。

心俞诊断第五椎,失眠整晚压心俞,断其心脏病因起,闷痛心虚刺痛堵。

瘀血犹在针灸可,针下心俞找募穴,心之募穴是巨阙,募俞治疗运分明。

五行心火伤肺金,强金肺俞加一针,生火求得针肝俞,外开五分斜下针。

心气不足童不语,转身健忘记忆病。心藏神却神不守,针灸心俞所为帮。

红斑狼疮五椎俞,便秘月经也不好,心火土妈脾土症,关节肌肉痛随后。

心华在面润或疮,红色硬皮蝴蝶斑,针灸心肺肝三俞,红营返逆上表脸。

男人奶水下女上,女人多得斑狼疮。墨西哥人抗生素,不禁多得伤心脏。

督俞六椎旁一半,督脉诸阳之会穴。血癌痛点督俞穴,可针可灸四礼拜。

阴阳协调无痛点,解读讯息中医本,预防断诊加治疗,广济众生道至简。

待续……
王淑芬
贫民
贫民
  • UID20184635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58
268楼#
发布于:2015-12-03 08:3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王淑芬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日《针灸大成》第35课心得。

肺俞
身柱旁开1.5寸。第三椎棘突下旁开三寸。
咳嗽,气喘,咳血。不分虚实寒热都可以治疗
俞募治疗法(针中府,肺俞)大部分治内科的病,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肺癌等。痛用肺经郄穴孔最止痛。
忧郁症,针,灸肺俞都可以(肺主忧悲)
正治法,如金病,要强木,强土,不可以让金克木,必须让金往生水的方向走。

哺乳期忧郁症
奶水是肺在心火的作用下输布给乳房的津液,如果因为心情不畅,忧悲伤到肺金,肺卫气弱,奶水会返流或留滞于肺部。久之则咳,(半夜3到5点)痰液为白色泡沫状,然后为肺癌。这就是女性肺癌成因。
如果哺乳期心情舒畅,在断奶后两周左右,奶水会顺冲脉而下,月经会来。
诊断,按压第三椎棘突下,会有剧痛则有风险
下针,或艾灸肺俞,中府,然后让心情舒畅(喜能胜忧)
厥阴俞
第四椎下为厥阴俞,也叫心包俞。治心脏疾病。
心俞
第五椎下。心脏病人此处有压疼。
病人失眠,压此处有痛可以帮助确诊心脏问题。
压痛,钝痛,闷痛,心虚
压痛,尖锐痛,刺痛,动脉血管有瘀血。可灸,可针。
俞募治疗法,心俞和巨阙。
治心脏病时必须还要强木和强金。(避免火克金),所以下针要下心俞,肺俞和肝俞。
可针可灸
小朋友语迟,灸心俞
红斑性狼疮。
第五椎压痛,且月经不好,失眠。
火生土,所以红斑性狼疮的病人四肢肌肉关节会痛(脾主四肢)。又因心之华在面,狼疮病人会在脸上大面积红斑。针心俞治疗时,关节痛和脸上红斑会消退。(红色营养心脏不能吸收,返回到脸上,呈红色)。
抗生素滥用易伤心脏。男人得红斑狼疮少,因男人的奶水在下。女人得病的多。(奶水在上,逆流伤心)
督俞(督脉俞穴处)
第六椎旁开1.5寸。
血癌,第六椎有压痛点。过多营养通过督俞进入督脉。督脉病,血癌。
血癌病愈则第六椎无压痛点。
可灸可针。




张莉
侠客
侠客
  • UID20187482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198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69楼#
发布于:2015-12-03 11:1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莉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3日《针灸大成》第35课心得


(接上集)
八、肺俞穴(俞募治疗法)
肺俞在第三椎下外开一寸半处。
肺主皮毛,变动在咳,如气喘,咳血,治疗时不分虚实寒热。
肺有问题,压第三椎会痛。治肺病可选肺俞和肺的募穴中府同治,即俞募治疗。此法多用在内科,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气喘、肺癌等。
若肺经痛,新痛用子穴(尺泽),久痛就用母穴(太渊)。子母穴大部分用在经络痛或四肢痛。
用俞募治疗法后,若病人还痛,就用会郄治疗法。
治病通用正治法。当肝木有问题时,先强土再强肾。当肺金有问题时,先强肝再治脾。想办法让病克不到下一环,称之为正治。
肾主二便。当肺功能恢复时,大小便也会随之正常。
小儿龟背(肺里有很多痰),可在肺俞下针或灸,再取募穴,用俞募治疗。
心脏管奶水。喂母乳时心情好,奶水就多。断奶时若心脏功能很好,大约两周奶水就会下行,月经就来了。产后抑郁症会减少乳汁分泌,可针灸治之。
过忧伤肺。肺本来是吸收脾脏的营养和大肠的水,把奶水从肺渗透到乳房再排出去,结果因忧伤肺造成奶水回逆停滞在肺里。所以奶水反逆是肺癌的源头。肺癌初期咳出来的痰呈白色,很多泡,这其实就是奶水,且晚上三点到五点会醒,差不多前二年都这样。
压第三椎身柱时很痛会有患肺癌的风险。要从生理和情志上同时调治,下肺俞、中府,让病人少生气,保持开心。因喜能胜忧,心情好了,肺功能才能改善和恢复。
抽烟会影响肝,但跟肺癌没有太大的关系。
九、厥阴俞与心俞穴
第四椎下外开一寸半是厥阴俞,又称心包。此穴针、灸均可,治心脏病。
现在的心脏病很多是西药造成的后遗症,如关节止痛药、减肥药、维他命E、女性荷尔蒙,都会损伤心脏。
第五椎下外开一寸半是心俞。心脏病以及心脏不好造成的失眠,压第五椎都会痛。
按压痛点,闷痛为虚症;刺痛、剧痛,可能是心脏有瘀血。
心俞治心病,灸、针均可。扎心之募穴巨阙和背后的心俞(俞募治疗),先扎正面或背面都行。
心脏有问题会影响肺,用正治法来治。如火已克金,下心俞时还要下肺俞,赶紧强金,让病不再前进,然后再治肝,让木去生火,火生土,土再生金,回到环环相生的良性循环。
所以治心脏病最好一次下六针,心俞肺俞肝俞一起治效果更好。
方法:让病人躺床上,一椎一椎去找。按压看那一椎最痛,就扎外开一寸半的穴位,两边都下针。
注意:针要从前面一寸处斜刺入穴,下到两肋骨中间,而不是扎到胸腔里。
如小儿心气不足、好几岁还不会说话,就可在心俞治,针、灸都行。
记忆力差,健忘,也可在此治。
十、红斑性狼疮
临床表现:第五椎有压痛点,大便、睡眠或月经不正常,火克到土时还会关节肌肉痛。心脏有问题,两脸颊会很红润,脸上长红色蝴蝶斑。可针灸心俞、肺俞和肝俞来治。
女人得红斑性狼疮的几率比男人大地多。因为男人的奶水在下面,女人的在上面,离心脏较近。
十一、督俞穴(血癌)
第六椎下外开一寸半为督俞,管督脉,可针,也可灸。
血癌在第六椎有压痛点,因为督脉得到不正常的营养受到了伤害。其实是吃太多,过剩的营养逆流从第六椎进入督脉了,长期这样就成了血癌。
治疗后压痛点消失了,说明病已好。
督脉是诸阳之会。当阴阳协调时,督脉不会有压痛点,不协调才会有痛。身上痛点其实是健康报警的信号。及时解读信号,找对病因,才能有效地治疗或预防疾病的发生。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