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
会员
会员
  • UID2022049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
2745楼#
发布于:2016-01-12 08:57
是扣扣群号吗?找不到加不了165 1306 774
太子灸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1班 230931687  上海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2班 495259500  广西贵港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3班 190065008  新疆乌市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4班 375884894  上海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5班 372375562  河北任丘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6班 512225652  四川德阳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7班 517992714  四川乐山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8班 166150051  河南漯河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9班 527064627  河北邯鄲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0班 158207445  辽宁阜新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1班 414198574  广东深圳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2班 127768847  江苏苏州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3班 340646902  广东梅州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4班 518233749  河南漯河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5班 250549131  江苏苏州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6班 102158747  甘肃白银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7班 519213326  河南洛阳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8班 435180671  河北石家庄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9班 438292435  河北石家庄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0班 496382442  内蒙古包头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1班 437076708  河北石家庄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2班 527142241  辽宁营口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3班 529328060  宁夏中卫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4班 456063254  河南三门峡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5班 518405853  湖南株洲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6 班 232687194  河北邢台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7 班 526867001  山东济南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8班 27807663   山西运城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9班 156540409  河南漯河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0班 515853658  广东深圳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1 班 364974003  山西晋中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2班 526560144  河南南阳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3班 236545706  广东深圳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4班 526170741  广东深圳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5班 489272773  广东肇庆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6班 528708975  贵州贵阳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7班 295681987  广东深圳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8班 475236924  广东深圳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9班 151340347  北京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0班 482965680  河南安阳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1班 526814745  山西太原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2班 518255390  山西太原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3班 311746579  江苏南通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4班 451601417  广东深圳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5班 410013504  山东潍坊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6班 226451698  广东深圳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7班 419013639  山东临沂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8班 518669197  广东惠州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9班 1651306774 湖南长沙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10班 374229748  河北藁城       正在招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11班 374229748  广东中山       正在招生
慕利敏
新手
新手
  • UID20151503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97
2746楼#
发布于:2016-01-12 12:20
中医经典特训1班慕利敏申请签到
2016.01.11日内经第69集作业
*夹脊是督脉外开五分,外开一寸半是膀胱经,直针一寸半。
第十三椎外开三寸半是痞根穴,可导腹中的血,让血往下走,肚子热起来后,所有的肿瘤、积块才会消掉。
所有的积块全部来自寒,热到就好,常灸关元可长命百岁。
*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为疝。所有的疝通通是寒。可针刺少腹两股间和腰骨间的压痛点。
要保持下焦热。
*筋会阳明,筋病一定发在膝关节的地方,下针从阳陵泉透到阴陵泉。不是扎到筋之间,是透到肌肉之间。单独扎阳陵泉、阴陵泉和阳陵泉透阴陵泉是不一样的,透过去,阴阳才会交接,会恢复很快。
*筋痹,病在肌肉上面,肌肤会痛。湿会伤到脾,扎针时不能伤到筋骨,不要碰到骨头。
犹豫不决是胆瘅,不愿吃药不愿打针。
*骨痹,病在骨,无法举重物,则要深刺到骨边,发病时有发寒发热的症状。
*病在阳经扎阴经,病在阴经扎阳经。阳盛阴会虚,用阴把阳导下来。
狂症常在阴经上针刺。比如胃经病扎脾经。
*癫痫初发,一年发一次,没有治好一月发一次,还是没有治好,一月发四五次。
*针灸可以治好往来寒热,感冒风寒。
当病在大风,骨节重,眉毛鼻子都掉下来的时候,刺肌肉,刺骨旁,须深针。
皮部论第56篇
*阳明经浮络上有淤血、青筋部分在脚上、小腿和足背上最多。
多青是痛,黑是痹,脾是麻痹,黄赤是热,多白则寒,五色都有是寒热并见。
病在络,络盛时,会到经上。每一条经都会看到颜色,阳主外,阴主内,阴阳相辅相成。
十二经络病始于皮毛
*十二经脉流注的时辰---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按照五分法---寅卯属木主肝,巳午属火主心,申酉属金主肺,亥子属水主肾,辰戌丑未属土主脾。

如每天凌晨三点醒来,不一定是肺有问题,是肺经有问题。在肺经上按摩即可改善。
*内脏病发时,在相同属性的时辰,病会起,此时不适合治病,要在病退时治疗。
*一旦络脉满盛则必入主经。
*全身十二经之络脉都在皮之表部,所以也是百病始生之所。病之始必在皮表,病邪始入于皮毛,皮是经络之气行走最上的一部分,病邪居在皮中,则使肌理打开,一开病邪会乘虚而入于络脉,络脉充斥病邪不去,继而入主经脉,一旦经脉盛满病邪,必再进入脏腑中,所以皮部各有其不同之区分。
一旦病在皮部未愈,必生大病矣。
 经络论第57篇
阴络(在四肢末梢)的颜色与其主经脉相应的。
艾灸爱好者
会员
会员
  • UID2014067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2
2747楼#
发布于:2016-01-12 14:13
没有湖北武汉的群
太子灸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2954
  • 粉丝54
  • 关注12
  • 发帖数2570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2748楼#
发布于:2016-01-12 14:26
526995377
上善若水:是扣扣群号吗?找不到加不了165 1306 774
徐淑娟。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9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88
2749楼#
发布于:2016-01-12 15:13
顶帖,你幸苦了。
灸友80733
会员
会员
  • UID2022073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0
2750楼#
发布于:2016-01-12 16:31
感谢楼主
张兴平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1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0
2751楼#
发布于:2016-01-12 17:40
中医经典特训一班张兴平申请签到。2016年1月12日《黄帝内经》第70节学习心得:    黄帝问:络脉表于外,它的五色各不相同,这是什么缘固?岐伯说:  经有常色,大的经脉的颜色都是固定的,络脉比较在身体的边沿,在四肢的末梢。经脉的常色是: 肝青,心赤,脾黄,肺白,肾黑。而络脉沒有常色,是变化着的。
    阴络的颜色与其经脉相应,而阳络的颜色就变化无常。它是随着季节的改变而变化的,寒冷过甚,血液就迟滞,因止呈现青黑的颜色。湿热过甚,血液就润泽,因止呈现黄赤的颜色。这都是正常的色泽,是无疾病的,假如五色都显露了,那是过寒或过热所引起的。
             气穴论      篇第五十八
  背部与胸部互相牵扯而痛,就是阴阳不交,背是阳,胸是阴,如果阴阳不交的时候,心痛会侧背,背痛会侧心。胃脘是上纪中脘穴,下纪就是关元穴。在扎天突,中脘,关元以后,在扎背后第十椎,这是专门治疗心痛侧背,背痛侧心的。这时,他前胸不痛了,但后背还痛,这是因为三焦气脉的会在这个地方。所以,把扎背后第十椎就不痛了。背胸胁系阴阳,背是阳,胸是阴,阴阳不交造成其病前后痛涩。造成胸胁痛而不得息,不得卧,上气喘息,呼吸短促,或者满闷作痛。
     孙络与三百六十五穴内外相会,也和一岁相应,孙络的作用是可以去邪气,如果邪侵入人体,造成血会停滯,气粗浊,血凝结,就会在外发热,在内短气,得赶快用针泻其邪气(就是放血),不能够怠缓,以使血气流畅,只要见到以上情况,就用泻法,是不必考虑其穴会的。
    肌肉的大会合外叫"谷",如合谷,阳谷。小的会合处叫“溪",如后溪,解溪。肌肉纹理之间,溪谷的会合之处,可以畅通荣卫,也可以舍止病气。如果外邪亢进,正气壅寒,脉热肉坏,荣卫不能通行,肌肉必定要肿脓。如果脓沒有消,就会入里到骨髓里面,在外面会破大的肌肉。所以,如果停在骨边会越来越严重,如果是寒累积在溪谷之间的时候,会造成人的肌肉萎缩,抽筋,因关节很硬,所以不能伸懒腰,这是因为里面有寒,骨痹一定是风,寒,湿三者加在一起。外面不仁,麻木,这是由于大寒留在溪谷之间。溪谷有365个穴道,也是应一岁,就是说全身有365个关节,每个关节中间都有溪谷,所以当寒停在溪骨的时候,就变成骨痹,肿起来了,关节变得很大,这种病在初始的时候,我们用灸法,或者用针短刺就是刺骨痹的。
    孙络之脉与经脉的分別,在于其血盛就能够泻注。所以虽也有365脉,但都贯注于络脉,再转注于十二经脉,它不仅与十四经络相贯通,就是骨解之中经络受邪,也能够内注泻于五脏之脉的。
刘艳娟
新手
新手
  • UID2019051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91
2752楼#
发布于:2016-01-12 19:0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刘艳娟申请签到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01班刘艳娟申请签到,201611270:经络论:五脏对应的五色: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脾经,脾的络应脾的颜色。阴络的颜色与其主经脉相应,阳络的颜色变化无常,随四季而变的。寒盛则使络脉凝固不行,一旦如此则色呈青黑。热盛则会使络脉盛满无泽,一旦如此则色呈黄赤色。但这都是正常的反应,表示无病状态,如果五色同时出现,表示有寒热互往的病。
气穴论:三百六十五穴来对应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背为阳,胸为阴,阴阳不交,会心痛澈背,背痛澈心,治法:扎天突,中脘,关元,第十椎。上纪:中脘,下纪:关元。为什么扎这里:很多络脉在身体里,这三个地方气脉是贯穿到的,前面三个是任脉,后面是督脉,本来阴阳是贯穿的,关元是小肠的募穴,气脉直接络到命门,命门是三焦的地方,所以灸关元很好。天突:气会膻中,气之海是脖子,让气通一下;中脘:让胃气往下走,这样阴气会往下走,阳气会上来,扎下去以后阳气上来,阴气往下走。
真正有堵塞的地方放血,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解溪、阳溪),肉与肉之间,溪谷之会,是营卫通行之处,也是与外气交会之所,如果邪很盛,会使气壅塞,肌肉不能太热,太热会烂掉。营卫无法流通,导致生脓,向内会伤及骨髓,向外会破损肌肉。
寒留在溪谷之间:营卫无法滋养,造成肌肉消瘦,胸肋与关节肘部无法屈伸,向内会引发“骨痹”,向外会使肌肉麻木不仁,这是不足,是大寒留在溪谷之间。溪谷共有三百六十五处,也对应于一年。寒气初始时用灸,针(短刺),在骨的旁边摩搓。
贾英然
新手
新手
  • UID20175452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03
2753楼#
发布于:2016-01-12 20:3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一班贾英然申请签到
络脉在手脚四肢末梢,青赤黄白黑各有不同,大经的颜色是固定的,络脉在四肢末梢,络脉的阴阳,络脉之色对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
背于心相控而痛,是阴阳不交,背是阳胸是阴,阴阳不交,心痛撤背背痛撤心,下针胃腕,关元,天突,在下背后第十椎专治,
背胸胁系阴阳,背是阳胸是阴,阴阳不交造成前后痛啬,胸胁痛,不得息,不得卧,上气,短气,偏痛,脉满起,络脉上边到天突,上边胁到肩,后边交际到第十椎,气脉贯穿前面三个任脉,后边是督脉,阴阳是贯穿的,关元是小肠的地方,直接络到命门,天突气汇檀中穴,气海在脖子,扎天突让气通扎胃腕上气往下,这样气会循环,阳气上来阴气往下沉,
孙络三百六十五穴汇,来对应一年,以溢其邪,以通荣卫,卫气稽留,卫散荣溢,气不足的时候血会停下来,外发为热,内发为少气,只要看到有堵塞的地方在堵塞的地方放血,针灸很多穴为都带谷小的会得地方为溪,肉分之间,溪谷之合,气都在肉和骨交接的地方,交接的地方再走会到大气,如果邪很盛的时候就会造成血雍塞,脉热的时候肌肉会坏就会化脓,脓会跑到骨髓里边,外边到皮肤上里边到骨髓里,寒累计在里面肌肉会萎缩,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麻木,溪谷有三百六十五个穴道也是应一岁,所有溪谷的意思是身体三百六十五个关节里面都有溪谷,所以寒停在骨里会变的肿大,就是风湿关节炎,寒气初使用灸加一点针短刺就会好
郑其赛
侠客
侠客
  • UID20143846
  • 粉丝1
  • 关注3
  • 发帖数12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754楼#
发布于:2016-01-12 21:21
中医经典特训1班郑其赛报到
中医经典特训1班郑其赛报到
2016.01.12黄帝内经70课学习心得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黄帝问道:络脉显露在外面,五色各不相同,有青、黄、赤、白、黑的不同,这是什麽缘故呢?岐伯回答说:经脉的颜色经常不变,而络脉则没有常色,常随四时之气变而变。黄帝说:经脉的常色是怎样的呢?岐伯说:心主赤,肺主白,肝主青,脾主黄,肾主黑,这些都是与其所属经脉的常色相应的。黄帝说:阴络与阳络,也与其经脉的主色相应吗?岐伯说:阴络的颜色与其经脉相应,阳络的颜色则变化无常,它是随着四时的变化而变化的。寒气多时则气血运行迟滞,因而多出现青黑之色;热气多时则气血运行滑利,因而多出现黄赤的颜色。这都是正常的,是无病的表现。如果是五色全部显露,那就是过寒或过热所引起的变化,是疾病的表现。黄帝说:好。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黄帝问道:我听说人体上的气穴有三百六十五个,以应一年之日数,但不知其所在的部位,我想听你详尽的讲讲。岐伯再次鞠躬回答说:你所提出的这个问题太重要了,若不是圣帝,谁能穷究这些深奥的道理,因此请允许我将气穴的部位都一一讲出来。黄帝拱手谦逊退让地说:先生对我讲的道理,使我很受启发,虽然我尚未看到其具体部位,未听到其具体的数字,然而已经使我耳聪目明的领会了。岐伯说:你领会的如此深刻,这真是所谓“圣人易语,良马易御”啊!黄帝说道:我并不是易语的圣人,世人说气穴之数理可以开阔人的意识,现在我向你所询问的是气穴的数理,主要是开发蒙昧和解除疑惑,,还谈不到什麽深奥的理论。然而我希望听先生将气穴的部位尽情地全都讲出来,使我能了解他的意义,并藏于金匮之中,不敢轻易传授于人。岐伯再拜而起说:我现在就谈吧!背部与心胸互相牵引而痛,其治疗方法应取任脉的天突穴和督脉的中枢穴,以及上纪下纪。上纪就是胃脘部的中脘穴,下纪就是关元穴。盖背在后为阳,胸在前为阴,经脉斜系于阴阳左右,因此其病前胸和背相引而痹涩,胸胁痛得不敢呼吸,不能仰卧,上气喘息,呼吸短促,或一侧偏痛,若经脉的邪气盛买则溢于络,此络从尻脉开始斜出,络胸胁部,支心贯穿横膈,上肩而至天突,再斜下肩交于背部第十椎节之下,所以取此处穴位治疗。
五脏各有井荥输经合五输穴,五五二十五输,左右共五十穴;六腑各有井荥输原经合六输,六六三十六输,左右共七十二穴;治热病的有五十九穴,治诸水病的有五十七穴。在头部有五行,每行五穴,五五二十五穴。五脏在背部脊椎两旁各有五穴,二五共十穴。环跳二穴,犊鼻二穴,听宫二穴,攒竹二穴,完骨二穴,风府一穴,枕骨二穴,上关二穴,大迎二穴,下关二穴,天柱二穴,上巨虚,下巨虚左右共四穴,颊车二穴,天突一穴,天府二穴,天牖二穴,扶突二穴,天窗二穴,肩井二穴,关元一穴,委阳二穴,肩贞二穴,殷门一穴,神阙一穴,胸腧左右共十二穴,大杼二穴,膺俞左右共十二穴,分肉二穴,交信、跗阳左右共四穴,照海、申脉左右共四穴。治诸水病的五十七穴,皆在诸经的分肉之间;治热病的五十九穴,皆在精气聚会之处;治寒热之俞穴,在两膝关节的外侧,为足少阳胆经的阳关左右共二穴。大禁之穴是天府下五寸处的手五里穴。以上凡三百六十五穴都是针刺的部位。
黄帝说道:我已经知道气穴的部位,即是行针刺的处所,还想听听孙络与溪谷是否也与一岁相应呢?岐伯说:孙络与三百六十五穴相会以应一岁,若邪气客于孙络,溢注于络脉而不入于经就会产生奇病,孙络是外通于皮毛,内通于经脉以通行营卫,若邪客之则营卫稽留,卫气外散,营血满溢,若卫气散尽,营血留滞,外则发热,内则少气,因此治疗时应迅速针刺用泻法,以通畅营卫,凡是见到有营卫稽留之处,即泻之,不必问其是否是穴会之处。黄帝说:好。好象听听溪骨之会合是怎样的。岐伯说:较大的肌肉与肌肉会合的部位叫谷,较小的肌肉与肌肉会合的部位叫溪。分肉之间,溪谷会合的部位,能通行营卫,会合宗气。若邪气溢满,正气壅滞,则脉发热,肌肉败坏,营卫不能畅行,必将郁热腐肉成脓,内则消烁骨髓,外则可溃大肉,若邪留连于关节肌腠,必使髓液皆溃为脓,而使筋骨败坏。若寒邪所客,积留而不去,则营卫不能正常运行,以致筋脉肌肉卷缩,肋肘不得伸展,内则发生骨痹,外则肌肤麻木不仁,这是阳不足的症候,乃由寒邪留连溪谷所致。溪谷与三百六十五穴相会合,以应于一岁。若是邪在皮毛孙络的小痹,则邪气随脉往来无定,用微针即可治疗,方法与刺孙络是一样的。黄帝乃避退左右起身再拜说道:今天承你启发,以解除了我的疑惑,应把它藏于金匮之中,不敢轻易拿出传人。于是将它藏于金兰之室,提名叫做“气削所在”。岐伯说:孙络之脉是属于经脉支别的,其血盛而当泻的,也是与三百六十五脉相同,若邪气侵入孙络,同样是传注于络脉,复注于十二脉络,那就不是单独十四络脉的范围了。若骨节之中经络受邪,亦随时能够向内注泻于五脏之脉的。(湖北—郑其赛2016.1.12)
郑其赛
侠客
侠客
  • UID20143846
  • 粉丝1
  • 关注3
  • 发帖数12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755楼#
发布于:2016-01-12 21:21
中医经典特训1班郑其赛报到
中医经典特训1班郑其赛报到
2016.01.12黄帝内经70课学习心得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黄帝问道:络脉显露在外面,五色各不相同,有青、黄、赤、白、黑的不同,这是什麽缘故呢?岐伯回答说:经脉的颜色经常不变,而络脉则没有常色,常随四时之气变而变。黄帝说:经脉的常色是怎样的呢?岐伯说:心主赤,肺主白,肝主青,脾主黄,肾主黑,这些都是与其所属经脉的常色相应的。黄帝说:阴络与阳络,也与其经脉的主色相应吗?岐伯说:阴络的颜色与其经脉相应,阳络的颜色则变化无常,它是随着四时的变化而变化的。寒气多时则气血运行迟滞,因而多出现青黑之色;热气多时则气血运行滑利,因而多出现黄赤的颜色。这都是正常的,是无病的表现。如果是五色全部显露,那就是过寒或过热所引起的变化,是疾病的表现。黄帝说:好。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黄帝问道:我听说人体上的气穴有三百六十五个,以应一年之日数,但不知其所在的部位,我想听你详尽的讲讲。岐伯再次鞠躬回答说:你所提出的这个问题太重要了,若不是圣帝,谁能穷究这些深奥的道理,因此请允许我将气穴的部位都一一讲出来。黄帝拱手谦逊退让地说:先生对我讲的道理,使我很受启发,虽然我尚未看到其具体部位,未听到其具体的数字,然而已经使我耳聪目明的领会了。岐伯说:你领会的如此深刻,这真是所谓“圣人易语,良马易御”啊!黄帝说道:我并不是易语的圣人,世人说气穴之数理可以开阔人的意识,现在我向你所询问的是气穴的数理,主要是开发蒙昧和解除疑惑,,还谈不到什麽深奥的理论。然而我希望听先生将气穴的部位尽情地全都讲出来,使我能了解他的意义,并藏于金匮之中,不敢轻易传授于人。岐伯再拜而起说:我现在就谈吧!背部与心胸互相牵引而痛,其治疗方法应取任脉的天突穴和督脉的中枢穴,以及上纪下纪。上纪就是胃脘部的中脘穴,下纪就是关元穴。盖背在后为阳,胸在前为阴,经脉斜系于阴阳左右,因此其病前胸和背相引而痹涩,胸胁痛得不敢呼吸,不能仰卧,上气喘息,呼吸短促,或一侧偏痛,若经脉的邪气盛买则溢于络,此络从尻脉开始斜出,络胸胁部,支心贯穿横膈,上肩而至天突,再斜下肩交于背部第十椎节之下,所以取此处穴位治疗。
五脏各有井荥输经合五输穴,五五二十五输,左右共五十穴;六腑各有井荥输原经合六输,六六三十六输,左右共七十二穴;治热病的有五十九穴,治诸水病的有五十七穴。在头部有五行,每行五穴,五五二十五穴。五脏在背部脊椎两旁各有五穴,二五共十穴。环跳二穴,犊鼻二穴,听宫二穴,攒竹二穴,完骨二穴,风府一穴,枕骨二穴,上关二穴,大迎二穴,下关二穴,天柱二穴,上巨虚,下巨虚左右共四穴,颊车二穴,天突一穴,天府二穴,天牖二穴,扶突二穴,天窗二穴,肩井二穴,关元一穴,委阳二穴,肩贞二穴,殷门一穴,神阙一穴,胸腧左右共十二穴,大杼二穴,膺俞左右共十二穴,分肉二穴,交信、跗阳左右共四穴,照海、申脉左右共四穴。治诸水病的五十七穴,皆在诸经的分肉之间;治热病的五十九穴,皆在精气聚会之处;治寒热之俞穴,在两膝关节的外侧,为足少阳胆经的阳关左右共二穴。大禁之穴是天府下五寸处的手五里穴。以上凡三百六十五穴都是针刺的部位。
黄帝说道:我已经知道气穴的部位,即是行针刺的处所,还想听听孙络与溪谷是否也与一岁相应呢?岐伯说:孙络与三百六十五穴相会以应一岁,若邪气客于孙络,溢注于络脉而不入于经就会产生奇病,孙络是外通于皮毛,内通于经脉以通行营卫,若邪客之则营卫稽留,卫气外散,营血满溢,若卫气散尽,营血留滞,外则发热,内则少气,因此治疗时应迅速针刺用泻法,以通畅营卫,凡是见到有营卫稽留之处,即泻之,不必问其是否是穴会之处。黄帝说:好。好象听听溪骨之会合是怎样的。岐伯说:较大的肌肉与肌肉会合的部位叫谷,较小的肌肉与肌肉会合的部位叫溪。分肉之间,溪谷会合的部位,能通行营卫,会合宗气。若邪气溢满,正气壅滞,则脉发热,肌肉败坏,营卫不能畅行,必将郁热腐肉成脓,内则消烁骨髓,外则可溃大肉,若邪留连于关节肌腠,必使髓液皆溃为脓,而使筋骨败坏。若寒邪所客,积留而不去,则营卫不能正常运行,以致筋脉肌肉卷缩,肋肘不得伸展,内则发生骨痹,外则肌肤麻木不仁,这是阳不足的症候,乃由寒邪留连溪谷所致。溪谷与三百六十五穴相会合,以应于一岁。若是邪在皮毛孙络的小痹,则邪气随脉往来无定,用微针即可治疗,方法与刺孙络是一样的。黄帝乃避退左右起身再拜说道:今天承你启发,以解除了我的疑惑,应把它藏于金匮之中,不敢轻易拿出传人。于是将它藏于金兰之室,提名叫做“气削所在”。岐伯说:孙络之脉是属于经脉支别的,其血盛而当泻的,也是与三百六十五脉相同,若邪气侵入孙络,同样是传注于络脉,复注于十二脉络,那就不是单独十四络脉的范围了。若骨节之中经络受邪,亦随时能够向内注泻于五脏之脉的。(湖北—郑其赛2016.1.12)
郑其赛
侠客
侠客
  • UID20143846
  • 粉丝1
  • 关注3
  • 发帖数12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756楼#
发布于:2016-01-12 21:21
中医经典特训1班郑其赛报到
中医经典特训1班郑其赛报到
2016.01.12黄帝内经70课学习心得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黄帝问道:络脉显露在外面,五色各不相同,有青、黄、赤、白、黑的不同,这是什麽缘故呢?岐伯回答说:经脉的颜色经常不变,而络脉则没有常色,常随四时之气变而变。黄帝说:经脉的常色是怎样的呢?岐伯说:心主赤,肺主白,肝主青,脾主黄,肾主黑,这些都是与其所属经脉的常色相应的。黄帝说:阴络与阳络,也与其经脉的主色相应吗?岐伯说:阴络的颜色与其经脉相应,阳络的颜色则变化无常,它是随着四时的变化而变化的。寒气多时则气血运行迟滞,因而多出现青黑之色;热气多时则气血运行滑利,因而多出现黄赤的颜色。这都是正常的,是无病的表现。如果是五色全部显露,那就是过寒或过热所引起的变化,是疾病的表现。黄帝说:好。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黄帝问道:我听说人体上的气穴有三百六十五个,以应一年之日数,但不知其所在的部位,我想听你详尽的讲讲。岐伯再次鞠躬回答说:你所提出的这个问题太重要了,若不是圣帝,谁能穷究这些深奥的道理,因此请允许我将气穴的部位都一一讲出来。黄帝拱手谦逊退让地说:先生对我讲的道理,使我很受启发,虽然我尚未看到其具体部位,未听到其具体的数字,然而已经使我耳聪目明的领会了。岐伯说:你领会的如此深刻,这真是所谓“圣人易语,良马易御”啊!黄帝说道:我并不是易语的圣人,世人说气穴之数理可以开阔人的意识,现在我向你所询问的是气穴的数理,主要是开发蒙昧和解除疑惑,,还谈不到什麽深奥的理论。然而我希望听先生将气穴的部位尽情地全都讲出来,使我能了解他的意义,并藏于金匮之中,不敢轻易传授于人。岐伯再拜而起说:我现在就谈吧!背部与心胸互相牵引而痛,其治疗方法应取任脉的天突穴和督脉的中枢穴,以及上纪下纪。上纪就是胃脘部的中脘穴,下纪就是关元穴。盖背在后为阳,胸在前为阴,经脉斜系于阴阳左右,因此其病前胸和背相引而痹涩,胸胁痛得不敢呼吸,不能仰卧,上气喘息,呼吸短促,或一侧偏痛,若经脉的邪气盛买则溢于络,此络从尻脉开始斜出,络胸胁部,支心贯穿横膈,上肩而至天突,再斜下肩交于背部第十椎节之下,所以取此处穴位治疗。
五脏各有井荥输经合五输穴,五五二十五输,左右共五十穴;六腑各有井荥输原经合六输,六六三十六输,左右共七十二穴;治热病的有五十九穴,治诸水病的有五十七穴。在头部有五行,每行五穴,五五二十五穴。五脏在背部脊椎两旁各有五穴,二五共十穴。环跳二穴,犊鼻二穴,听宫二穴,攒竹二穴,完骨二穴,风府一穴,枕骨二穴,上关二穴,大迎二穴,下关二穴,天柱二穴,上巨虚,下巨虚左右共四穴,颊车二穴,天突一穴,天府二穴,天牖二穴,扶突二穴,天窗二穴,肩井二穴,关元一穴,委阳二穴,肩贞二穴,殷门一穴,神阙一穴,胸腧左右共十二穴,大杼二穴,膺俞左右共十二穴,分肉二穴,交信、跗阳左右共四穴,照海、申脉左右共四穴。治诸水病的五十七穴,皆在诸经的分肉之间;治热病的五十九穴,皆在精气聚会之处;治寒热之俞穴,在两膝关节的外侧,为足少阳胆经的阳关左右共二穴。大禁之穴是天府下五寸处的手五里穴。以上凡三百六十五穴都是针刺的部位。
黄帝说道:我已经知道气穴的部位,即是行针刺的处所,还想听听孙络与溪谷是否也与一岁相应呢?岐伯说:孙络与三百六十五穴相会以应一岁,若邪气客于孙络,溢注于络脉而不入于经就会产生奇病,孙络是外通于皮毛,内通于经脉以通行营卫,若邪客之则营卫稽留,卫气外散,营血满溢,若卫气散尽,营血留滞,外则发热,内则少气,因此治疗时应迅速针刺用泻法,以通畅营卫,凡是见到有营卫稽留之处,即泻之,不必问其是否是穴会之处。黄帝说:好。好象听听溪骨之会合是怎样的。岐伯说:较大的肌肉与肌肉会合的部位叫谷,较小的肌肉与肌肉会合的部位叫溪。分肉之间,溪谷会合的部位,能通行营卫,会合宗气。若邪气溢满,正气壅滞,则脉发热,肌肉败坏,营卫不能畅行,必将郁热腐肉成脓,内则消烁骨髓,外则可溃大肉,若邪留连于关节肌腠,必使髓液皆溃为脓,而使筋骨败坏。若寒邪所客,积留而不去,则营卫不能正常运行,以致筋脉肌肉卷缩,肋肘不得伸展,内则发生骨痹,外则肌肤麻木不仁,这是阳不足的症候,乃由寒邪留连溪谷所致。溪谷与三百六十五穴相会合,以应于一岁。若是邪在皮毛孙络的小痹,则邪气随脉往来无定,用微针即可治疗,方法与刺孙络是一样的。黄帝乃避退左右起身再拜说道:今天承你启发,以解除了我的疑惑,应把它藏于金匮之中,不敢轻易拿出传人。于是将它藏于金兰之室,提名叫做“气削所在”。岐伯说:孙络之脉是属于经脉支别的,其血盛而当泻的,也是与三百六十五脉相同,若邪气侵入孙络,同样是传注于络脉,复注于十二脉络,那就不是单独十四络脉的范围了。若骨节之中经络受邪,亦随时能够向内注泻于五脏之脉的。(湖北—郑其赛2016.1.12)
郑其赛
侠客
侠客
  • UID20143846
  • 粉丝1
  • 关注3
  • 发帖数12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757楼#
发布于:2016-01-12 21:27
中医经典特训1班郑其赛报到
中医经典特训1班郑其赛报到
2016.01.12黄帝内经70课学习心得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黄帝问道:络脉显露在外面,五色各不相同,有青、黄、赤、白、黑的不同,这是什麽缘故呢?岐伯回答说:经脉的颜色经常不变,而络脉则没有常色,常随四时之气变而变。黄帝说:经脉的常色是怎样的呢?岐伯说:心主赤,肺主白,肝主青,脾主黄,肾主黑,这些都是与其所属经脉的常色相应的。黄帝说:阴络与阳络,也与其经脉的主色相应吗?岐伯说:阴络的颜色与其经脉相应,阳络的颜色则变化无常,它是随着四时的变化而变化的。寒气多时则气血运行迟滞,因而多出现青黑之色;热气多时则气血运行滑利,因而多出现黄赤的颜色。这都是正常的,是无病的表现。如果是五色全部显露,那就是过寒或过热所引起的变化,是疾病的表现。黄帝说:好。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黄帝问道:我听说人体上的气穴有三百六十五个,以应一年之日数,但不知其所在的部位,我想听你详尽的讲讲。岐伯再次鞠躬回答说:你所提出的这个问题太重要了,若不是圣帝,谁能穷究这些深奥的道理,因此请允许我将气穴的部位都一一讲出来。黄帝拱手谦逊退让地说:先生对我讲的道理,使我很受启发,虽然我尚未看到其具体部位,未听到其具体的数字,然而已经使我耳聪目明的领会了。岐伯说:你领会的如此深刻,这真是所谓“圣人易语,良马易御”啊!黄帝说道:我并不是易语的圣人,世人说气穴之数理可以开阔人的意识,现在我向你所询问的是气穴的数理,主要是开发蒙昧和解除疑惑,,还谈不到什麽深奥的理论。然而我希望听先生将气穴的部位尽情地全都讲出来,使我能了解他的意义,并藏于金匮之中,不敢轻易传授于人。岐伯再拜而起说:我现在就谈吧!背部与心胸互相牵引而痛,其治疗方法应取任脉的天突穴和督脉的中枢穴,以及上纪下纪。上纪就是胃脘部的中脘穴,下纪就是关元穴。盖背在后为阳,胸在前为阴,经脉斜系于阴阳左右,因此其病前胸和背相引而痹涩,胸胁痛得不敢呼吸,不能仰卧,上气喘息,呼吸短促,或一侧偏痛,若经脉的邪气盛买则溢于络,此络从尻脉开始斜出,络胸胁部,支心贯穿横膈,上肩而至天突,再斜下肩交于背部第十椎节之下,所以取此处穴位治疗。
五脏各有井荥输经合五输穴,五五二十五输,左右共五十穴;六腑各有井荥输原经合六输,六六三十六输,左右共七十二穴;治热病的有五十九穴,治诸水病的有五十七穴。在头部有五行,每行五穴,五五二十五穴。五脏在背部脊椎两旁各有五穴,二五共十穴。环跳二穴,犊鼻二穴,听宫二穴,攒竹二穴,完骨二穴,风府一穴,枕骨二穴,上关二穴,大迎二穴,下关二穴,天柱二穴,上巨虚,下巨虚左右共四穴,颊车二穴,天突一穴,天府二穴,天牖二穴,扶突二穴,天窗二穴,肩井二穴,关元一穴,委阳二穴,肩贞二穴,殷门一穴,神阙一穴,胸腧左右共十二穴,大杼二穴,膺俞左右共十二穴,分肉二穴,交信、跗阳左右共四穴,照海、申脉左右共四穴。治诸水病的五十七穴,皆在诸经的分肉之间;治热病的五十九穴,皆在精气聚会之处;治寒热之俞穴,在两膝关节的外侧,为足少阳胆经的阳关左右共二穴。大禁之穴是天府下五寸处的手五里穴。以上凡三百六十五穴都是针刺的部位。
黄帝说道:我已经知道气穴的部位,即是行针刺的处所,还想听听孙络与溪谷是否也与一岁相应呢?岐伯说:孙络与三百六十五穴相会以应一岁,若邪气客于孙络,溢注于络脉而不入于经就会产生奇病,孙络是外通于皮毛,内通于经脉以通行营卫,若邪客之则营卫稽留,卫气外散,营血满溢,若卫气散尽,营血留滞,外则发热,内则少气,因此治疗时应迅速针刺用泻法,以通畅营卫,凡是见到有营卫稽留之处,即泻之,不必问其是否是穴会之处。黄帝说:好。好象听听溪骨之会合是怎样的。岐伯说:较大的肌肉与肌肉会合的部位叫谷,较小的肌肉与肌肉会合的部位叫溪。分肉之间,溪谷会合的部位,能通行营卫,会合宗气。若邪气溢满,正气壅滞,则脉发热,肌肉败坏,营卫不能畅行,必将郁热腐肉成脓,内则消烁骨髓,外则可溃大肉,若邪留连于关节肌腠,必使髓液皆溃为脓,而使筋骨败坏。若寒邪所客,积留而不去,则营卫不能正常运行,以致筋脉肌肉卷缩,肋肘不得伸展,内则发生骨痹,外则肌肤麻木不仁,这是阳不足的症候,乃由寒邪留连溪谷所致。溪谷与三百六十五穴相会合,以应于一岁。若是邪在皮毛孙络的小痹,则邪气随脉往来无定,用微针即可治疗,方法与刺孙络是一样的。黄帝乃避退左右起身再拜说道:今天承你启发,以解除了我的疑惑,应把它藏于金匮之中,不敢轻易拿出传人。于是将它藏于金兰之室,提名叫做“气削所在”。岐伯说:孙络之脉是属于经脉支别的,其血盛而当泻的,也是与三百六十五脉相同,若邪气侵入孙络,同样是传注于络脉,复注于十二脉络,那就不是单独十四络脉的范围了。若骨节之中经络受邪,亦随时能够向内注泻于五脏之脉的。(湖北—郑其赛2016.1.12)
杨诚
侠客
侠客
  • UID20147989
  • 粉丝10
  • 关注2
  • 发帖数100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758楼#
发布于:2016-01-12 21:3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杨诚报到
2016年1月12日,《黄帝内经》70课心得:
第五十八篇    气穴论
1.圣人易语,良马易御。学会分辩、学会选择,需要学习、需要修行!


2.胸痛彻背、背痛彻胸的发病症状、原因及治疗方法
【发病症状】背部和胸部互相牵引而疼痛;发病时可以出现前胸后背部疼痛而感觉到闭塞,胸胁部位疼痛得不能吸、不能平卧,呼吸急促,气上逆喘息,或者偏于一侧疼痛,经脉胀满。
【发病原因】背部属阳,胸部属阴,背部和胸部互相牵引疼痛是因为阴脉和阳脉互相牵引造成的。
胸背部的经脉斜着连系前后左右,其向下连着尾骶部,再连着胸胁部,其分支脉入心而连续到膈,并上出达到天突,又向下斜行经过肩而交会于背部十椎之下。
【治疗方法】天突穴+中脘穴+关元穴+中枢穴(背部第十椎下),
这三个地方是任脉,阴阳气脉是贯穿的;关元是小肠募,气脉直接络到命门,是三焦火的地方;气会膻中,脖子是气海,天突管;中脘是让胃气向下走。阳气向下阴气向上循环起来,病痛就会减轻。


3.孙络有驱邪外出的作用,如果邪气侵入人体,造成营气和卫气运行凝滞不通,使卫气消散到处面而虚损,营气内溢到体内而停留于局部,出现既有发热,又有气虚的症状。在有血液停留而局部络脉颜色改变的地方(堵塞的地方)针刺泻除邪气(真正的针灸刺得很浅),使营气和卫气通达畅通,不必受是否是穴位的限制。
例:小孩发烧,商阳、少商、大椎放一点点血就可以退烧。


4.谿谷
人体较大肌肉的会合之处叫“谷”(合谷、阳谷),较小肌肉的会合之处叫“谿”(后谿、解谿、阳谿)。肌肉之间就是谿谷的会合之处。可以通行营气和卫气,即气血通行的地方,但也可以停留邪气。
1)如果邪气侵犯人体,使人体的正气壅塞,不能正常运行,就会产生血脉中发热,肌肉腐烂败坏;营气和卫气不能运行,最终也将腐败成脓肿,向内深入可以使骨髓腐败,向外蔓延则可以使大肌肉也消瘦破溃;如果邪气停留在关节,将造成筋骨败坏等更严重的病变。
2)如果寒邪侵犯人体,停留不去,则使营气和卫气不能正常运行,就会造成肌肉萎缩,筋脉拘急,不能伸展四肢和肋部(伸懒腰),在身体内部造成骨痹(风寒湿三者造成痹),在身体表面引起皮肤感觉麻木不仁。这是由于阳气虚损不足、大寒之气停留在谿谷所造成的病证。
谿谷和三百六十五气穴相对应,也对应人的三百六十五关节。
如果是较轻微的邪气所造成的小痹,邪气沿脉来往不定,可用微针治疗,与一般刺孙络方法相同。


5.孙脉是经脉分出来的别支,如果孙络血盛满应该用泻法。
孙脉有三百六十五脉,都能回流入络脉,络脉再回流入十二经脉。
孙脉虽然不是与十四络脉相通,实际上已经包括在其中了,即使是深入到骨缝中的络脉,受邪后也可传入五脏的经脉之中。
雨路
会员
会员
  • UID2022093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
2759楼#
发布于:2016-01-12 21:42
怎么申请加入呀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