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陈敏
贫民
贫民
  • UID20185473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96
270楼#
发布于:2015-12-03 11:3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江陈敏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3日《针灸大成》第35课心得
一、肺俞穴
1.第三椎下旁开1.5寸。俞原为输,运输气血之意。俞穴治疗,不分虚实寒热。
2.俞募治疗法。肺主皮毛,变动在咳。咳血,气喘,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等,我们都可以用俞募治疗法。比如,肺经募穴,从中府穴下针到云门,再针肺俞穴,约20分钟。内科病用俞募治疗法,再痛就用会郗治疗法。经络用子母补泻疗法。忧郁症,肺主忧,用俞募治疗法。
3.按照五行木过土金水治疗,有种正治法,就是通过治疗,让五行相生就正常了。比如,木有问题,要先强土,再强肾。肺有问题,要先治疗肝,再治疗脾脏。让金必须去生水,让金没办法克木。这种我们称之为正治,当金生水了,相生的现象出现了,这就正常了。
二、厥阴俞与心俞穴
1.第四椎下是厥阴俞,又称为心包,心包经就落在心包上。可治疗心脏病。
2.第五椎下是心俞穴。当有心脏病时,按压第五椎会痛。压下去有闷痛,就是心虚,是虚证。剧烈痛,就是堵了,可能是有淤血。扎心之募穴巨阙穴,俞穴心俞募,心心脏有问题会影响到肺,此时还要扎肺俞穴。强金,不让再转移。
3.小儿心气不足,数岁不语。针、灸心俞穴。
4.健忘?因心藏神,神不守。在心脏上治疗会有帮助。
四、红斑性狼疮
脸颊上有足红色蝴蝶斑,是心脏有问题。治疗时下心俞穴,肺俞穴,肝俞穴。
五、督俞穴
第六椎下。专管督脉,督脉是诸阳之会。进床上,看血癌时,第六椎有压痛点。白血球增加那么多,是因为督脉得到不正常的营养所致。身上的痛点反应就是告诉我们一些健康讯息。
云南—保发容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05
  • 粉丝5
  • 关注0
  • 发帖数127
271楼#
发布于:2015-12-03 15:0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教官-孝感-郑其赛3班保发容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3日《针灸大成》第35课心得
一、肺俞穴(俞募治疗法)。风门下一个穴道,在三椎下,外开一点五寸,是肺俞。治疗气喘、咳血,不分寒热虚。俞募治疗法:用肺的募穴下针中府、云门配肺俞,留针20分钟。主治内科,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气喘、肺癌等。还可以用子母穴治疗,配合郄穴会穴合用灵活治疗。忧郁症可以用肺俞及募穴洽疗。五行相生相克治疗方法叫正治法。
二、厥阴俞与心俞穴。厥阴俞位于第四椎下旁开1.5寸,又称心包。可以灸,治疗心脏病。心俞穴位于第五椎下旁开1.5寸。可以邦助诊断指压痛点有心脏病。压痛点有闷痛,是的虚。有刺痛,剧痛时是瘀血,可以灸针,心俞配合募穴巨阙治疗叫做俞募治疗法。治疗心脏病,可以用克金法肺俞治疗,还可以针刺肺俞心俞䏏俞。
三、红斑性狼疮。诊断第五椎有压痛,大便,月经异常,伴关节肌肉痛,两颊发红,皮肤有红斑性狼疮。治疗针刺心肺肝俞穴。
四、督俞穴(血癌)。督俞穴位于第六椎下旁开1.5寸,专管督脉,诸阳之会。血癌时督俞穴有圧痈点。可针可灸。主要邦助诊断血癌。
莫维春
贫民
贫民
  • UID20185656
  • 粉丝2
  • 关注2
  • 发帖数49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72楼#
发布于:2015-12-03 17:2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 莫维春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 莫维春 2015年12月3日  针灸大成  第35课学习心得
1 肺俞穴(俞募治疗法)
第三椎下,外开一寸半,这个穴道叫做肺俞。 再下针在背面的肺俞,肺的募穴是从中府下针到云门。
约二十分钟。这个治疗法则,叫俞募治疗法。“肺瘘、皮肤痒欲自杀”,想去自杀,就是忧郁症。因忧会伤肺。不用抗忧郁的药。针灸用的时候,在肺的俞穴及募穴下针就可以了。正治法,就是通用的治疗方法。当我们发现木有问题的时侯,我们先去强土,再去强肾。就可以把病堵住了。
肾主二便,大小便是肾脏在管肺俞下针或灸,然后正面取它的募穴,就是俞募治疗法。

后溪都可以下针。


2 厥阴俞与心俞穴
第四椎下是厥阴俞。厥阴俞又称为心包,也是一样下针、用灸通通可以。可治疗心脏病。
第五椎下这个穴道是心俞。肺有问题时,压第三椎就可以感觉出来。真正有心脏病的人,在压第五椎都会有压痛点。
压痛点压下去有闷痛,这是心虚,就是虚症。当你压下去是刺痛,剧烈的痛时,那就是堵到了。心脏有问题,可能是有瘀血在那边。灸也可以,下针也可以。
压最痛的地方,左右各开一寸半。这个左右各开一寸半,下针的时候一定从一寸往一寸半的地方斜刺,下到两个肋骨中间,而不是扎到里面去。小孩不讲话,就是心气不足,用针、灸都可以。针心俞、灸心俞都可以。记忆不好,在心脏上治疗会有帮助的。
3红斑性狼疮
治疗心脏的时候,针灸下心俞、肺俞、肝俞,心脏在脸上是红色的。所以红斑性狼疮,给西医治疗是没有药的,就只能吃类固醇。 女人会得到红斑性狼疮,男人也会,但很少。人得到红斑性狼疮的很多都是墨西哥人,而且都是伤到心脏。
4督俞穴(血癌)
第六椎下,称之为督俞。督俞,专管督脉,督脉是诸阳之会。血癌的时候,在第六椎可以找到压痛点。是因为督脉得到不正常的营养所致。营养逆流从第六椎进入督脉,就叫做血癌。督俞可以下针,也可以灸。协调的时候,整个督脉找不到压痛点,不协调就会找到压痛点。

邓小兰
侠客
侠客
  • UID2018701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1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73楼#
发布于:2015-12-03 17:2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邓小兰申请签到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邓小兰申请签到
2015123日《针灸大成》第35课心得
肺俞
第三椎下外开1.5寸。肺主皮毛,变动为咳,背后所有的俞穴在治疗时不分症实寒热虚实。
俞募治疗法:运用于内科病(慢性的支气管、咳嗽、肺结核、皮肤痒、忧郁、肺癌),从肺的募穴(云门,从中府刺到云门)留针20分钟,然后下肺俞。可针可灸。
女人的奶水是心脏在管,在喂奶期间,心情好,奶水就会很通畅到达乳头,停止哺乳两周后奶水会往下通过月经排出。心情忧郁,卫气(阳)就会后退,奶水(阴)就会进入肺,咳出来的是很多白色的泡沫。所有女人肺癌的原因是奶水逆流到肺。
当压背部的脊柱骨时当按压第三椎下有强烈的痛感时,就要警惕。可通过肺经的俞募治疗,和情志(喜能胜忧)治疗,病也就好了。
金克木,抽烟不会出现肺癌往往会影响到肝, 治病要了解病的原因就可以预防病情恶化。
厥阴俞(心包俞)
第四椎下外开1.5寸。心脏不受病,病在心包上,是西药的后遺症。灸针均可。
心俞(针、灸都可)
第五椎下旁开1.5寸。可针可灸。第五椎下按压有闷痛为心虚症,按压有刺痛感,为心脏堵塞心里面瘀血。
使用俞募治疗法:背部下心俞、正面下巨阙不分先后顺序。五行相生相克,相生时火生土,相克时,心就会克金和木,所以治心脏病要强金和木,针灸心俞、巨阙双侧的心俞、肺俞、肝俞,共6针。
下针操作:从穴的前5分处30度角从身体内往外方向斜刺入两肋骨间不要进入到胸腔内。
小儿心气不足,则语迟,3-8岁还不会说话, 健忘(心藏神)。灸针心俞即可。
红斑性狼疮(SLE)在心俞压痛、便秘、月经不规则、失眠、关节肌肉痛(火生土,火出有问题会影响土,脾主肌肉)、面部蝴蝶状分布红斑(心其华在面)。针灸治疗同样取双侧的心俞、肺俞、肝俞,共6针。
周永燕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70
  • 粉丝1
  • 关注4
  • 发帖数168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74楼#
发布于:2015-12-03 17:5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周永燕申请签到,2015年12月3日《针灸大成》第35课心得
上接足太阳膀胱经
肺俞穴(俞募治疗法)
肺俞穴找穴→在第三椎下外开一寸半叫肺俞(俞意思是输,意为运输气血)。
所有的俞穴,在治疗时不分虚实寒热。
俞募治疗法→俞募治疗就是指在治疗是同时用到俞穴和募穴→大部分是用在内科、治内脏病。例如:咳;或是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气喘、肺癌等等都可以用俞募治疗;
子母穴治疗→用于经络痛或四肢痛。如肺经痛,新痛就用子穴(痛一个星期内),久痛就用母穴(痛好几个月)。
用俞募治疗法后,病人还会痛,就用郄穴及会穴合用的会郄治疗法。
针灸治忧郁症的方法→在肺的俞穴及募穴下针就可以了。因忧会伤肺,容易患忧郁症。
正治法→按照五行木火土金水治疗,如发现肝木有问题时→先强脾土→再去强肾水→就可以把病堵住了;如肺金有问题时→第一个会影响到肝木→所以先强肝木→再治疗脾脏→让肺金生肾水→让肺金不能克肝木。
治疗小儿龟背(龟背就是肺里面有很多痰在里面),可以在肺俞下针或灸,然后正面取它的募穴,就是俞募治疗法。
如妇女在喂奶期间,经常郁闷,情志不好,患上忧郁症。当肺正常时,肺气很当旺叫卫气。但因为忧伤到了肺,因为忧而奶水造成逆流,就是肺癌的源头。当按压脊椎骨第三椎身柱时,若按压很痛,就有肺癌的风险。这时就要赶快开始治疗,下肺俞穴、中府穴,再告知保持心情愉悦,不要生气,喜能胜忧。
8、厥阴俞与心俞穴
厥阴俞穴找穴→在第四椎下是厥阴俞。厥阴俞又称为心包,心包经就落在心包上面。
厥阴俞穴→下针、用灸都可以。可治疗心脏病。
心俞穴找穴→在第五椎下这个穴道是心俞。
心俞穴断症→当用手指头按压心俞穴,如果有心脏病,压第五椎就会痛。当压痛点压下去有闷痛,就是心虚是虚症。当压下去是刺痛,剧烈的痛时,那就是堵到了可能有淤血,就是实症。灸也可以,下针也可以。先扎心的募穴巨阙,背后就下心俞穴。就是俞募治疗。先正面先背面都可以。
在治疗心脏病时,一次下六针,心俞、肺俞、肝俞,治金完再去治木,心脏火就会生土,
火会被生,所以同时下针肺俞跟肝俞,多扎两针对病有好处,这是取穴的法则。
下针时用手按压脊椎,哪里最痛就在旁开1.5寸处找穴,下针时在穴位旁边一寸处斜刺正好针尖处到穴道。下到两个肋骨中间,而不是扎到里面去。
心俞治症→健忘(是因为心藏神,神不守);小儿心气不足、数岁不语。针心俞、灸心俞都可以。
9、红斑性狼疮→狼的脸有这种蝴蝶斑,是红色的蝴蝶斑,脸上的红皮退掉后,皮很硬是
红色的
西医叫红斑性狼疮(SLE)。症状:是第五椎心俞穴有压痛点。便秘,月经不好(月经有时不规则,有时会来好几天,有时很痛,出来的颜色也不好)睡眠不好会失眠。伴随关节肌肉
痛。(心火是脾土的妈妈,心脏有问题时,会影响脾土,脾主肌肉)
同时两个脸颊很红润似赤红色蝴蝶斑(心→其华在面),当有红斑性狼疮时,治疗心脏,针灸下心俞、肺俞、肝俞。西医治疗红斑性狼疮时吃类固醇。
患红斑性狼疮,女人多于男人。都是伤到心脏。
10、督俞穴(治疗血癌)→诸阳之会
督俞穴找穴→在第六椎下称之为督俞。督俞专管督脉,督脉是诸阳之会。
在患血癌时,在第六椎可以找到压痛点。男女都是痛在第六椎(意为督脉受到伤害)。西医解释血癌:白血球太高,高到十几万,就是血癌。中医解释血癌:白血球增高,是因为督脉得到不正常的营养所致,如果营养逆流从第六椎进入督脉,就叫做血癌。
督俞穴可下针,也可以灸。
易岚
侠客
侠客
  • UID20185163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29
275楼#
发布于:2015-12-03 19:2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易岚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3日《针灸大成》第35集心得
    肺俞,第三椎下旁开1.5寸。俞,运输气血。治疗咳嗽、气喘、咳血。所有的俞穴,治疗时不分寒热。俞募治疗法,用在内科,治疗咳、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气喘,肺癌。子母穴用在经络痛或四肢痛。
肺瘘、皮肤痒欲自杀,是抑郁症,中医不用药,在肺的俞穴和募穴下针。
正治法,是通用的治疗法。当木有问题时,先去强土,再去强肾,就可以把病堵在木上。当肺有问题时,第一个影响到木,先去强肝,再去强土,先治疗肝脏再治疗脾脏,让金必须去生水,金没有办法去克木。
奶水逆流是肺癌的源头,当肺俞按压痛时,会有风险,下肺俞、中府。
厥阴,第四椎下旁开1.5寸,又称心包。可针可灸。
心俞,第五椎下旁开1.5寸。有心脏病的按压会有压痛感。当压下是闷痛,是心虚。压下是刺痛,是堵到了,有瘀血。可针可灸。俞募治疗,背后下心俞,正面下巨阙。治疗心脏病:心俞肺俞肝俞。治疗小儿心气不足、数岁不语,可针可灸。治疗健忘。
SLE,红斑性狼疮。心俞有压痛点。西医用类固醇。中医治疗时下心俞、肺俞、肝俞。
督俞穴,第六椎下旁开1.5寸,专管督脉。有血癌时,在此处有压痛点。血癌,是白血球增加,督脉得到不正常的营养所致。可针可灸。
莫维春
贫民
贫民
  • UID20185656
  • 粉丝2
  • 关注2
  • 发帖数49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76楼#
发布于:2015-12-04 07:0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 莫维春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 莫维春 2015年12月4日  针灸大成  第36课学习心得


1 膈俞穴(贫血、瘀血)
两个肩胛骨,把肩胛骨底端画条线,跟脊椎骨交接的地方,就是第七椎下。就是膈俞。
到血症的时候,你不管是用灸,用针通通可以。久病必瘀的道理。很久的病一定有瘀血在,所以要用活血化瘀来治疗。 就是五脏气乱了啊,就下天柱、大杼,让气平衡,这就是最传统、正统的方法。
2 经外奇穴:消渴穴
第八椎下经外奇穴,叫消渴穴。下针或灸的都可以。消渴分上消、中消、下消。一样用针、用灸都可以。上消是渴饮百杯不能止渴,饮百杯还是不能止渴。肚脐到胸膈是中消,中消是饥饮百碗不能解饥,吃了半天还是饿。下消男人会阳不举,女人则完全没有性欲,变性冷感。
3、肝俞与胆俞穴(胆结石、肺痨)
第九椎下一寸半的距离叫肝俞。肝俞顾名思义,就是肝脏的部位,就是肝脏的后方。
肝有痛,肝病治此,同样可用俞募治疗,下肝经的募穴,再下肝经的俞穴,任何的脏腑都有募穴与俞穴。俞穴可以用灸的,也可以用针,在左、右两侧外开一寸半。下针的时候或灸的时候,都是两边一起灸,一起下,不管是肺、心、肝,都是两边一起做,不是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四肢上取穴的时候,才有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治疗中风,我们下针的时候,一定是先扎好的地方,再扎患侧。所以医书上写先针健侧,再扎患侧。

第十椎外开一寸半是胆俞。按时间的时症,晚上十一点到半夜一点,它有问题,可以在胆俞穴上下针。


4、四花灸(膈俞、肝俞)
肺痨不容易好,我们在胆经上可以治疗。因为金克木,杏仁把肺壁包着,结核病就好了。光吃杏仁一味病就好了。治结核病的时候,压到痛点,这就是下针的地方,你也可以扎两边的俞穴。

四花灸就是两个胆俞,还有第七椎外开一寸半的膈俞,这四个穴道同时在灸。我们称为四花灸。

5 、脾俞穴与胃俞穴


第十一椎下,外开一寸半,叫做脾俞。脾主四肢,四肢上的问题,不管是肌肉,还是关节痛、风湿痛都可以在脾俞下针。用灸、用针都可以,效果都会很好。由于脾主肌肉,主四肢。
第十二椎,是胃。第十二椎开在胃上面,胃病治此。西医讲的胃溃疡、胃出血、胃下垂都没关系。扎胃俞,用俞募治疗,胃的募穴是中脘穴。扎正面的中脘,再扎胃俞就是俞募治疗。
假设有胃痛,足三里、梁丘郄穴可以止痛。足三里也可以止呕。


6、三焦俞与肾俞穴
第十三椎外开一寸半是三焦俞,第十四椎命门。正面是肚脐,背后是命门穴。第十四椎外开一寸半是肾俞,第十三椎下是三焦俞。
三焦俞,三焦的募穴,就是肚脐下二寸的石门穴。石门是三焦的募穴。可以用俞募治疗。整个膀胱经上面,督脉外开一寸半,是诸阳统会。所有阳的统帅是督脉。
石门穴是三焦经的募穴。肾俞,肾脏管耳朵。耳鸣、耳聋、听力不好,通通是肾脏在管。肾又管记忆。糖尿病分上消、中消、下消。下消就是在肾脏方面着手。肾管大小便,不单单是管小便,而且管大便。用灸的,是腰痛的近取穴,很多人肾俞这里痛,怕针的话,我们用灸。
陶圆红
新手
新手
  • UID20185733
  • 粉丝3
  • 关注9
  • 发帖数85
277楼#
发布于:2015-12-04 07:3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陶圆红申请签到,2015年12月3日《针灸大成》第35课时心得。
手太阴肺经,肺主皮毛,变动在咳,俞穴治疗时,不分虚实寒热。
俞募治疗法,大部分用于内科,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气喘、肺癌等都用俞募治疗法,子母穴是治疗经络痛或者四肢痛。
肺有问题时,会有忧郁症,寻自杀,在肺的俞穴或者募穴下针。
按照五行,木火土金水,治疗方法中,一种是正治法,发现木有问题就去强土,再去强肾,可以把病堵住,肺有问题时,首先影响到木,先去强木,要先治疗肝再去治疗脾,让金生水,就是正治法。金生水就是正常的相生现象。
哺乳期间心情郁闷,有忧郁症,这时候会影响到肺,心脏在管奶水,心情好,奶水会不断出来,断奶的时候如果心脏功能很好,奶水大约两周就可以下去,月经就来了。
厥阴俞:第四椎下,是心包,针、灸都可以,心脏不受病,有病都是在心包上面。
心俞穴在第五椎下,有心脏病,按压第五椎会痛。心脏有问题,会影响到肺。
心俞,心气不足,小孩不说话。针、灸都可以。针心俞、灸心俞都可以。
红斑性狼疮,都是第五椎压迫,都会月经不好,红斑性狼疮会有红色蝴蝶斑,脸上红皮退掉。因为本该进入心脏的营养进不去,跑到脸上,所以脸就是红色的,女性得此病较多,因为女性奶水在上面,离心脏最近。
督俞穴,是专管督脉,督脉是诸阳之会,血癌在第六椎会有压痛点,治疗好了就不会有压痛。可针、可灸,阴阳协调的时候督脉就不会有压痛点。
云南—保发容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05
  • 粉丝5
  • 关注0
  • 发帖数127
278楼#
发布于:2015-12-04 12:0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教官-孝感-郑其赛3班保发容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4日《针灸大成》第36课心得
一、督俞穴(血癌)。督俞穴位于第六椎下旁开1.5寸,专管督脉,诸阳之会。血癌时督俞穴有圧痈点。可针可灸。主要邦助诊断血癌。
二、膈俞穴(贫血瘀血)。膈俞穴位于第七椎下旁开1.5寸,在两肩胛骨底端画条线,跟脊桩交接的地方。血会膈俞有压痡点。八大会穴:血会膈俞、骨会大杼、腑会中脘、脏会章门、气会膻中、脉会太渊、筋会阳陵、髓会绝骨。血会膈俞,治疗贫血、瘀血、大小便出血、痔疮等出血症。
三、经外奇穴:消渴穴。位于第八椎下旁开1.5寸。可治消喝病上消、中消、下消。上消百杯不喝,中消百碗不能解饥,下消男人会阳不举、女人性冷淡。灸或针治疗。
四、肝俞与胆俞(胆结石、肺痨)。肝俞位于第九椎下旁开1.5寸。肝病治疗可用俞募法疗。诊断压痛点肝俞。胆俞位于第十椎下旁开1.5寸。时辰应晚上11-1点,诊断有压痛点,尤其是诊断胆结石。
五、四花灸(膈俞、肝俞)。肺痨在胆经上可治,因金克木。杏仁治疗黄胆、肺痨。膈俞胆俞灸或针治疗。四花灸就是膈俞胆俞两边灸,治疗肺痨比较好的穴道。
六、脾俞与胃俞穴。脾俞位于十一柱下旁开1.5寸。脾主四肢,治疗四肢关节病灸或针。胃俞位于第十二椎下。冶疗胃病用胃俞配中脘叫俞募治疗,还可配足三里梁丘治疗胃病。
七、三焦穴与肾俞穴。三焦穴位第十三椎下旁开1.5寸,正面是肚脐,后面是命门。石门肚脐下2寸是石门,三焦是水道,治疗时用俞募治疗三焦配石门通调水道、水肿、消化不良等。肾俞位于第十四椎下l.5寸。肾主骨、藏志、开窍于耳、主水、司二阴。治疗肾所在的疾病如肾气虚、耳呜、耳聋、阳痿、大小便不利、消渴、骨关节病等。
易岚
侠客
侠客
  • UID20185163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29
279楼#
发布于:2015-12-04 15:1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易岚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4日《针灸大成》第36集心得
膈俞,第七椎下旁开1.5寸。血会膈俞,血的会穴,血病治此,血癌除外,治疗贫血、淤血、内伤打击造成的内脏出血,尿血,便血。膈俞上面是肝,下面是心,心生血,肝藏血,膈俞统领全身的血。可针可灸。当人口渴又不想喝水时,是身体里有淤血。淤血不是肿瘤,不会表现在X光上,但是淤血块会造成很多特殊的怪病,膈俞可活血化瘀。从马上掉下,被踢到乳中,有淤血就下膈俞。胃经上痛也可下胃的郄穴梁丘。刚补踢到下内庭。摔下,五脏气乱,下天柱、大杼,让气平衡。
消渴穴,第八椎下旁开1.5寸,经外奇穴。可针可灸。
肝俞,第九椎下旁开1.5寸,肝有痛,肝病治此。俞募治疗,下肝经的募穴,再下肝经的俞穴。可针可灸,下针时,左右两边同时做。在四肢上取穴时,才有左病右治。冶中风时,先针好的一侧,再扎患侧。全身只有一条经络经过男人的阴器睾丸,女人的阴部,就是肝经。阴部有病,可在肝俞上下针,治睾丸疝气。治疗肝部肿瘤,硬块。
胆俞,第十椎下旁开1.5寸,有结石时会很痛。
肺结核,肺痨,病人发黄,在胆经上治疗,因为木克金,取胆俞、膈俞四个穴位,称为四花灸。吃生杏仁。
脾俞,第十一椎下旁开1.5寸。脾主四肢,治四肢上的问题,肌肉痛、关节痛、风湿痛,可针。土治水,冶腹部水肿,可针可灸。脾主开胃,胃口不好灸脾俞。
胃俞,第十二椎下旁开1.5寸。胃痛治此,胃溃疡、胃出血、胃下垂。俞募治疗,胃的募穴是中脘。会郄治疗加上俞募治疗治胃病:腑会中脘,郄穴梁丘;胃俞,募穴中脘,再加上足三里。
三焦俞,第十三椎下旁开1.5寸。三焦是水道,水的问题如下利、大便带水、排水、水肿、吃东西不消化。俞募治疗,三焦的募穴是石门。
肾俞,第十四椎下旁开1.5寸。肾主骨,肾藏志。
王淑芬
贫民
贫民
  • UID20184635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58
280楼#
发布于:2015-12-04 18:0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王淑芬申请签到,2015年12月4日《针灸大成》第36课心得。

膈俞(肩胛骨下作一直线为第七椎)
第七椎下旁开1.5寸。
血会膈俞。贫血,瘀血,内伤造成内脏出血,小便,大便出血,都可治此。
病人口渴不欲饮,体内必有瘀血,久病之人也必有瘀血。
膈俞有活血化瘀作用。
如果病人胸部被踢到,出血。被打击处在胃经上。
下针膈俞,梁丘(止痛)。刚刚被踢到,再针内庭(实证泻荣)。
消渴穴(经外奇穴)
第八椎下旁开1.5寸。
上消干渴,中消饥,下消性冷淡。可针可灸消渴穴。
肝俞(筋缩平齐)
第九椎下旁开1.5寸,肝病治此。(肝病在此穴有压痛)可针可灸。俞募治疗法
下针时,针四肢是先健侧,后患侧,有右病左治左病右治的治法。背部是左右两穴都针。
全身只有肝经环绕阴器。所以阴部病肝经治。都可以针肝俞。(小肠疝气可针肝经子穴,井穴,同时可以针脾经隐白)。
胆俞
第十椎下旁开1.5寸
时间发病,胆病胆俞有压痛。都可针胆俞。
痨病,全身发黄,眼珠都黄,可针胆俞。
肺痨生吃杏仁。
四花灸
两膈俞+两胆俞 治肺结核。
脾俞
第十一椎下旁开1.5寸。全身肌肉痛,风湿,腹部水肿,少腹胀,痛,都可灸或针脾俞。(强土治水)
脾有问题人会感觉身重,无胃口(正常人,全身水呈气化状态,不会身重)。
胃俞
第十二椎下旁开1.5寸,所有胃病都可治
俞募治法+会郄治法。
胃俞,中脘,梁丘,足三里。治一切胃病。
三焦穴
第十三椎下旁开1.5寸。先确定命门再确定三焦穴。
三焦募石门。三焦是行水道的地方,三焦病,下利,水肿,大便带血,肚子涨满都可以用到,俞募治疗法。
督脉统帅全身脏腑,所以不能让督脉受伤。
肾俞
第十四椎下旁开1.5寸。(与肚脐相对的命门旁开。)肾主骨,藏志。其华在发。





张帆
新手
新手
  • UID20184716
  • 粉丝4
  • 关注0
  • 发帖数91
281楼#
发布于:2015-12-04 18:0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帆申请签到,2015年12月4日《针灸大成》第36课心得。

 足太阳膀胱经续

隔俞第七椎下旁,肩胛骨低两点连,交接脊椎七椎下,隔俞旁开一寸半。

血会隔俞骨大杼,腑会中脘脏章门,气会膻中脉太渊,筋阳陵泉髓悬钟。

血病非是指血癌,贫血瘀血内伤血,大小便血肾肠癌,痔疮见血血病治。

隔俞上心下肝俞,统领运化周身血。血症特异怪现象,瘀血口渴不喝水。

瘀血片无非肿瘤,唐容川写血证论,活血化瘀久病瘀,隔俞司责此要职。

打击胸部马跌落,乳中胃经足阳明,瘀血隔俞胃经痛,郗穴梁丘新内庭。

落马摔乱五脏气,天柱大杼气平衡,正统手法皆传统,吾辈身责乱传承。

八椎奇穴消渴穴,上消渴饮愈百杯,中消饥食愈百碗,下消不举无性欲。

针灸不渴血糖下。肝病专家肝癌死,超音波长断其命,中医诊断绿手指。

九椎下侧一寸半,肝俞肝病俞募法,针灸双下无左右,四肢左右右左治。

中风下针先健侧,再寻患侧来下针。诊断治疗和复诊,肝胆脾胃三焦肾。

肝经唯一阴部过,阴部病治在肝经。睾丸疝气小肠坠,脾经隐白肝经井,

初病痛缩效果显,旧病老师未例行。积聚痞痛肝肿瘤,硬块治症肝俞疗。

胆俞十椎一寸半,夜半当令胆结石。肺痨黄色布体表,小便眼黄胆经疗。

金克木来胆上走,药压不咳被包肺,强盗多食鲜杏仁,杏包肺壁肺痨好。

胆俞痛点针胆俞,明令给针病在身。隔俞胆俞四点灸,肺结核治一疗法。

脾俞十一椎下开,脾主少腹主四肢,脐下少腹腹肿胀,肌肉关节风湿痛。

强脾治肾土治水,脾病表症身子重。常人气升周身气,脚温身热热水瓶。

脚热无癌快热脚,脾主开胃灸脾俞,小孩高大灸脾俞,外加聪明待后续。

胃俞旁开十二椎,溃疡出血胃下垂,俞募中脘再会郗,胃痛梁丘足三里。

三焦旁开十三椎,肾俞旁开十四椎,度骨肚脐命门对,一七十四区隔出。

脐下石门三焦募,督脉外开一寸半,诸阳统会膀胱经,脊柱涉广切莫伤。

三焦水道管水恙,下利便水和排水,水肿胀满不消化,俞募治疗找石门。

肾脏一对红番薯,肾藏志来有管骨。胸无大志肾不足,其华在发乌黑发。

肝脏生发化疗断,肾管耳朵管记忆,记忆脑部头发病,听力骨头无大志。

下消肾管大小便,肾衰功退多稀便,肾阳不足阳不举,积水恶劣下半身,

水脏在管肾主水,双脚脚踝关节肿,心脏问题心脏医,腰部怕针就用灸。

待续…...
江陈敏
贫民
贫民
  • UID20185473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96
282楼#
发布于:2015-12-04 18:4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江陈敏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4日《针灸大成》第36课心得
一、膈腧穴(贫血,淤血)
1.第七椎下旁开1.5寸。血会膈腧。血病治此。这里的血病指贫血,淤血,内伤打击造成内脏出血。出血的病都可以找膈腧。
2.久病必瘀。膈腧是活血化瘀的穴道。病人被踢到乳中穴,此时下膈腧和胃之郗穴梁丘穴,刚被踢到就下内庭穴。摔下来,五脏气乱就下天柱穴和大杼穴。
二、经外奇穴  消渴穴
第八椎下。分上中下三消。上消在胸膈以上,所以病人渴饮百杯而不能止渴。中消是肚脐到胸膈,所以病人饥饮百碗而不能解饥。下消在下焦,男人养不举,女人完全没有性欲。治发都是一样的。针和灸都可以。
三、肝俞穴与胆俞穴
1.第九椎下旁开1.5寸。此穴在肝脏的后方。左右两边都要针,先针健侧,再针患侧。全身只有高经会经过男人的睾丸,女人的阴部。所以阴部有病,可针肝俞穴。
2.第十椎下旁开1.5寸是胆俞穴。
四、四花灸(膈腧,肝俞)
肺痨可以在胆经上治。两个膈腧,两个胆俞穴同时灸治疗肺结核非常好。
五、脾腧穴与胃俞穴
1.第十一椎下旁开1.5是脾腧穴。主治肌肉关节痛风湿痛,水肿。脚是热的就没有癌症。身重灸脾腧穴。
2.胃俞穴在第十二椎下旁开1.5寸处。胃病治此。扎胃俞穴和中脘穴,可治胃病。再加上梁丘穴,足三里可治一切胃病。(俞募治疗加会郗治疗)
五、三焦俞与肾俞穴
1.第十三椎下旁开1.5寸是三焦俞。石门是三焦的募穴,三焦是水道。像水的问题,下利,大便带水,排水,水肿 ,吃东西不消化都可以用到三焦。肚子胀满也可用三焦。
2.第十四椎下旁开1.5寸是肾俞穴。肾主骨藏志。耳鸣,耳聋,听力不好,记忆,骨头不好,胸无大志都在肾上治。肾司二便。多便,阳不举,下半身积水属肾管。两只脚平均的肿起来是肾的问题。腿没肿,就脚踝踝关节肿是心脏有问题。腰痛可以灸肾俞穴。
周永燕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70
  • 粉丝1
  • 关注4
  • 发帖数168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83楼#
发布于:2015-12-04 20:3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周永燕申请签到,2015年12月4日《针灸大成》第36课心得
上接足太阳膀胱经
11、膈俞穴→治疗贫血、瘀血
膈俞找穴→在第七椎下,旁开1.5寸就是膈俞穴。(把肩胛骨底端画条线,跟脊椎骨交接的地方就是第七椎下)。
膈俞穴→叫做血会膈俞。身体八大会穴:府会中脘、脏(藏)会章门、筋会阳陵泉、髓会悬钟、血会膈俞、骨会大杼、脉会太渊、气会膻中。
膈俞穴→血的会穴→血病治此。血病:是指贫血,瘀血,内伤打击造成内脏出血;大便有血(大便可能是大肠癌或是痔疮);小便有血(小便出血可能是肾脏癌)。出血的病、贫血、瘀血通通可以用膈俞穴。
膈俞穴上面是心俞,下面是肝俞。心生血,肝脏血,所以膈俞穴在中间统领全身的血。
治疗血症时,膈俞穴可灸可针。血症特定的现象:①如说,病人口渴却不想饮水,说明体内有淤血。“唐容川《血证论》提出久病必瘀的道理”。很久的病一定有瘀血在,所以要用活血化瘀来治疗。膈俞就是活血化瘀的穴道。②如病人胸部痛正好是在乳中穴(可能是造打击,或从马上掉下来,或者被踢到胸部产生的疼痛),根据经络正好是在足阳明胃经上,有瘀血,就下膈俞。胃经上痛也可下胃的郄穴梁丘。如刚受伤,就下内庭。如有人从马上摔下来,就是五脏气乱了,这种情况就下天柱、大杼,让气平衡,这就是最传统、正统的方法。
12、经外奇穴:消渴穴
消渴穴找穴→在第八椎下旁开1.5寸就是经外奇穴→消渴穴。此穴下针或灸都可以。
消渴分三种:
上消:上消是渴饮百杯不能止渴,在胸隔以上,所以病人会渴,但饮百杯还是不能止渴
中消:肚脐到胸膈是中消,中消是饥饮百碗不能解饥,吃了半天还是饿,这是中消
下消:下消男人会阳不举,女人则完全没有性欲,变性冷感。
13、肝俞→治疗肝病;胆俞穴→治疗胆结石、肺痨
肝俞找穴→在第八椎下一寸半叫肝俞。
肝俞穴→在肝脏的部位,在肝脏的后方。肝痛,肝病治此(肝有病势按压第九椎肝俞穴会痛),用俞募治疗,下肝经的募穴,再下肝经的俞穴,任何的脏腑都有募穴与俞穴。
肝经→会经过男人睾丸(或经过女人的阴部)。
肝俞穴治症:①所以阴部有病,可以在肝俞下针;②睾丸疝气,可以在肝俞下针;小肠坠下去时,下脾经的隐白和肝的井穴大敦穴,因在针井穴时,疝气、坠肠的地方会抽一下,脱肠都会缩回去;③“积聚痞痛”,就是指肝里面有肿瘤,有硬块,都可以在肝俞上面治疗。
胆俞穴找穴→在第九椎下旁开1.5寸时胆俞穴。按时辰发痛时(23:00-01:00)可以在胆俞穴上下针。
胆有病时在第十椎会有压痛点,尤其是胆结石时,压的会很痛。治疗过后没有压痛点了就说明治好了。
★背部治疗方法:下针时,两侧穴道一起下针。灸的时候也同样两边一起灸。
在四肢上取穴的时候,才有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治疗中风,下针的时候,一定是先扎好的一边,再扎患侧。

14、四花灸→两处膈俞、两处肝俞→治疗肺结核
四花灸就是两个胆俞,两个膈俞,四个穴道同时灸,称为四花灸。用在治疗肺结核。
痨瘵(肺痨)常称肺结核。症状:病人会发黄,全身是黄的,小便也黄,眼睛也黄。可在胆经上可以治疗。因为金克木,会在胆上面走。
新鲜的杏仁可以治疗肺结核病。

15、脾俞穴与胃俞穴
脾俞穴找穴→在第十一椎下外开一寸半叫做脾俞。
脾俞治症→用灸、用针都可以。①脾主四肢。四肢上的问题,不管是肌肉,还是关节痛、风湿痛都可以在脾俞下针。②脾主少腹,少腹指肚脐以下,腹部的水肿胀,可以用脾俞,用强土来治水。③脾主开胃,小孩子不吃东西,可以灸脾俞,再灸身柱,小孩会肌肉发达,长的又大又高。
由于脾主肌肉,主四肢。所以脾脏有病时很明显的表症就是身重,身体会感觉非常沉重。
胃俞穴找穴→在第十二椎下旁开1.5寸就是胃俞穴。
胃俞穴→第十二椎开在胃上面,胃病治此。如果胃有病,如胃溃疡、胃出血、胃下垂。都可以扎胃俞,用俞募治疗(扎正面的中脘,再扎胃俞)胃痛时用足三里(可以止呕)、梁丘郄穴可以止痛。会郄治疗(胃的会穴是中脘,再下胃经的梁丘穴郄穴)。
16、三焦俞与肾俞穴
三焦俞找穴→在第十三椎外开一寸半是三焦俞。
三焦俞→三焦俞是三焦的俞穴,石门穴(肚脐下二寸)是三焦的募穴。
在整个膀胱经上→督脉外开一寸半→是诸阳统会→所有阳的统帅是督脉。
三焦有问题时,可以用俞募治疗。用三焦俞跟正面的石门穴。
三焦俞治症→也是水道。如水的问题,下利、大便带水、排水;水肿,吃东西不消化、都可以用三焦俞;肚子胀满,三焦俞也用得很多。用俞募疗法,三焦俞穴俞穴募穴石门穴(神阙下二寸)。
肾俞穴找穴→在第十四椎命门(正面是肚脐,背后是命门穴)。第十四椎外开一寸半是肾俞,
临床上扎背针,叫病人趴着,手从肚子摸下去,摸到肚脐,然后前后找到穴道。
肾主骨,骨头生长肾脏管。
肾藏志。所谓藏志,就是当肾气很旺时,人就有志向。
肾其华在发,所谓其华在发,就是发容华。华就是花。头发会很油鲜光亮很黑。
张莉
侠客
侠客
  • UID20187482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198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84楼#
发布于:2015-12-04 20:4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莉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4日《针灸大成》第36课心得


(接上集)
十二、膈俞穴(贫血、瘀血)
在两肩胛骨底端连线,跟脊椎骨交接点是第七椎,膈俞就在第七椎下外开一寸半处。
身上八大会穴:血会膈俞,骨会大杼,腑会中脘,脏会章门,气会膻中,脉会太渊,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悬钟)。
血会膈俞,故血病如贫血,瘀血,受伤导致的内脏出血,大、小便带血等所有血病治此,灸,针均可。
临床上病人觉得口渴但又不想喝水,其实是因体内有瘀血之故。
久病时体内一定有瘀血,但X光看不到。瘀血会造成很多怪病,要用活血化瘀来治。
膈俞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如病人有瘀血痛在足阳明胃经,就下膈俞。痛在胃经可下胃之郄穴梁丘。初痛下内庭。
十三、经外奇穴:消渴穴
第八椎下有一经外奇穴叫消渴穴,针灸此穴可糖尿病。
消渴分上消、中消、下消。上消是渴饮百杯不止渴,在胸隔以上;中消是饥饮百碗不解饥,在肚脐到胸膈间;下消男人阳不举,女人性冷淡。
治后不口渴了,代表血糖降低了。如手脚温热,头面身体冷,能睡通宵,每天都大便,说明病好了。
十四、肝俞与胆俞穴(胆结石、肺痨)
第九椎下外开一寸半是肝俞,在肝脏后方。
肝病如肝有肿瘤,硬块,都可在此穴治。也可用俞募治疗,下肝经的募穴和俞穴。
俞穴可灸,可针,要在左、右两侧同时下针。四肢取穴时才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治疗中风,下针时先扎健侧,再扎患侧。
有肝病时在第九椎肝俞会有压痛点。
全身只有肝经经过男人睾丸,或女人阴部,故阴部的病可在肝经下针。如睾丸疝气,小肠下坠,下脾经的隐白及肝经井穴大敦,马上就痛得缩回去了。
第十椎下是胆俞。总在晚上十一点到一点发病就是胆经有问题,可在胆俞下针。诊断时在第十椎会有压痛点,尤其是胆结石,按压会很痛。
十五、四花灸(膈俞、肝俞)
病人得肺结核(肺痨)会全身发黄,可在胆经治疗。
传说杏仁可治结核病。也可在压痛点下针,或扎两边的俞穴。
最常用四花灸,即取两胆俞和两膈俞,四穴同灸治肺结核效果好。
十六、脾俞穴与胃俞穴
脾俞在第十一椎下外开一寸半处。
脾主四肢、肌肉。关节痛,风湿痛都可在脾俞下针。
土治水,脾主少腹(肚脐以下),故腹部肿胀可用脾俞,通过强土解决水的问题。灸、针都很好。
脾脏有问题时,显著表症是身重。正常人气是往上升,所以站立不会感觉到体重。
当全身都在气化时,脚虽在最底下但却是温热的。全身充满气时就像个热水瓶,就不会得癌,所以要想办法把脚热起来。
脾主开胃,灸脾俞、身柱,小孩会胃口好,长得高大,肌肉发达,骨头硬朗。
第十二椎下外开一寸半是胃俞。胃病治此,如胃溃疡、胃出血、胃下垂等,都可扎胃俞,用俞募治疗(扎募穴中脘和胃俞)。
胃痛时,扎足三里和郄穴梁丘可止痛。足三里还止呕。会郄治疗也可,下中脘和胃经的梁丘。
俞募治疗,会郄治疗,加上足三里,合治胃病好地快。
十七、三焦俞与肾俞穴
第十三椎外开一寸半是三焦俞。
第十四椎外开一寸半是肾俞。
第十四椎下命门正对前面的肚脐。
扎背针找穴位要让病人趴着,先找到肚脐,然后再找与其相对的命门(十四椎),也可从第七椎找,这样能快速定位穴道。
三焦又叫水道,三焦问题即水的问题,如下利、大便带水、排水、水肿、吃东西不消化、肚子胀满,都可在三焦治,可用俞募治疗(用三焦俞跟募穴石门)。
督脉是阳之统帅,所以一定要保护好脊椎骨,伤到了很难治。
肾主骨,藏志。所谓藏志,就是当肾气很旺时人有大志。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