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楼#
发布于:2015-11-14 21:46
@教官-南京-李宁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新疆-陈兴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4日《针灸大成》第9、10心得: 1、督脉:胸椎12腰椎5 。颈椎胸椎之间,大椎。陶道1,身柱3,神道5,灵台6,至阳7,消渴8,筋缩9,中枢10,脊中11,悬枢13少用,命门14,阳关16少用. 2、命门:肚脐正对面。剧烈的头痛,角弓反张,脑膜炎,针和灸都可以。 3、两个肩胛骨底端连线与脊椎相交,交点为第七椎。 4、脊中穴:只能下针,不可灸,治黄疸,便血; 5、筋缩:用针和灸都可以,在肝脏的后面,主一身之筋,治疗,精神问题多有便秘。 6、癫痫狂通过眼睛诊断,把眼角切开一分为二,①血丝在眼珠的上方,如鸡脚,好治②黑眼珠上下都有血丝,难冶,③血丝在下面,不治。 7、至阳:第七椎下,治腰脊痛; 8、消渴穴在第七椎与第九堆中间,是经外奇穴,糖尿病的人可以在这治疗,可下针可灸;可用于诊断治疗糖尿病。 9、灵台:第六椎下禁针,第六椎,压痛感是血癌的标志 10、神道:第五椎下,心脏病在此都有压痛感,神道一般下针不灸,用来诊断; 11、身柱:第三椎下,灸身柱可以使孩子长得高大强壮,不易感冒,如脊椎骨受伤瘫痪,只要第三椎没有裂掉,就有办法治好。 12、大椎:颈椎胸椎之间,大穴,手三阳,足三阳,督脉之会,发烧感冒用三菱针放血;也用在门牙燥,项强,心下痞硬者,眩冒。 13、风府:脑骨下方半寸,就是风府穴。下针对着舌根方向,下到已经到脊椎骨旁,已碰到头椎,病人舌头会吐出来,中风大穴,头项强痛; 14、啞门:风府下半寸就是哑门穴。专治声音发不出来,对面是廉泉,下针对着舌根方向,中风大穴。 15、百会:两个耳朵耳尖的地方往下到头顶中心点,再往后五分的地方有一个凹洞,往下一寸半就是后顶,后顶和前顶都是百会的辅助穴,以百会为主,百会是诸阳之会,百病皆治。中风时,百会是必取穴道。百会前一寸半,后一寸半,左一寸半,右一寸半,都是加强百会的效果。 16、神庭:额头沿督脉摸上去,进入发际内第一个凹点就是。 17、上星:上星和神庭只差五分治鼻炎,鼻窦炎。 18、素髎:在鼻头正中间,通常点刺放血治疗酒糟鼻。 19、水沟:人中,主治消渴饮水无度,晨起脸肿。20、龈交:上唇系带与上齿龈相交处。是督脉的最后一个穴道,针扑下去,捻一捻就出针,不留针,治疗牙龈肿痛,腐烂,牙周病。 |
|
271楼#
发布于:2015-11-14 22:19
@教官-南京-李宁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 8班-韩玲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4日《针灸大成》第11、12集心得 :1腰俞穴:督脉第二个穴道叫腰俞,脊柱骨在尾椎上成三角形,在尾椎上,在脊椎交接的地方,第十二椎是腰俞,可治月经不来。2命门穴:命门第十四椎,从侧面看,肚脐正对面的穴道是命门,可灸可针,可治疗剧烈头痛,脑膜炎。3阳关穴:从命门下两椎就是阳关,很少用到,针灸可治腰疼。4悬枢穴
在十三椎下,三焦经经过,治疗腰疼等。5:脊中穴:在第十一椎下,只能下针不可以灸,主治黄疸、便血。6筋缩穴:在第九椎下,治疗癫痫狂,可针可灸。7至阳穴:第七椎下,可针可灸,治疗腰脊痛。8灵台穴:第六椎下,灵台有压痛点代表得到过多的营养,是标准的血癌,禁针。9神道穴:在第五椎下,任何心脏病都可治。10身柱穴:在第三椎下,可灸治感冒,小孩灸身柱,可长高。11大椎穴:在第一胸椎之上,是真正的大穴。高烧时三棱针刺放血可退烧;手三阳、足三阳、督脉之会。12陶道穴:在第一胸椎下,是大椎的助手,是头椎和胸椎的区分点。13风府穴:用度骨法来丈量,脑骨下方半寸,是足太阳督脉阳维之会,可针不灸,是风之府很容易进风,是中风的穴道。14哑门穴:在风府下半寸,只有一点儿,专治声音发不出来,可针不灸,一灸就哑,是督脉的阳维之会。15后顶穴:强间后是后顶,百会往下一寸半,与前顶是百会的辅助穴,可治疗头痛;16百会穴:两耳尖的地方往下到头顶中心点再往后五分的地方有一个凹洞,是百会,手、足三阳经过百会,是诸阳之会,百病皆治。17前顶穴:百会穴前一寸半,可加强百会的效果。18顖会穴:前顶穴前一寸半。19上星穴:顖会穴前一寸半,用米粒灸,可治鼻窦炎,鼻炎,一般不用针。20素髎穴:在鼻头正中间,点刺放血,治酒糟鼻,鼻窦炎,鼻息肉。21兑端穴:上唇正中间,就近取穴。21龈交穴:门牙肉正中间,针刺方血,不留针,是督脉的最后一个穴道,治疗牙痛、牙周炎,牙龈肿痛,腐烂。 |
|
272楼#
发布于:2015-11-14 22:2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 8班-连永刚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4日《针灸大成》第11、12集心得
命门穴 十四椎,肚脐正对面;治头痛,。 阳关穴 十六椎,治腰痛,可针可灸。 悬枢穴 十三椎,治腰痛;三焦经会经过。 脊中穴 十一椎,脾正后方,治黄疸、便血;可针,禁灸; 筋缩穴 九椎, 肝正后方,肝主筋;治疗癫、痫、狂,可针可灸; 肩胛骨下角连线与脊椎的交点是第七胸椎, 癫、痫、狂眼诊法:看眼珠 1、上半部分有三个血丝,三个血丝穿到黑珠,易治; 2、上、下都有三个血丝,难治; 3、血丝在下半部分,不治。 精神问题,绝大多数会便秘。 至阳穴 七椎,治疗腰脊痛,可针可灸。血癌病人有压痛点。 灵台穴 六椎,助诊断,禁针。灵台有压痛点是标准的血癌,营养过多,白血球增加。 神道穴 五椎。任何心脏病在此会有压痛点,宜针。主要用来诊断心脏病; 身柱穴 三椎,小孩灸身柱,可长高,不感冒。 大椎穴 第一胸椎上。放血可退烧; 陶道穴 第一胸椎下 风府穴 后脑脑骨(枕骨)下方半寸;中风、头项强痛,可针不可灸;下针时对着舌尖方向; 哑门穴 风府下半寸,下针时对着舌尖的方向,扎到位时,病人的舌头会吐出来。专治声音发不出来,可针不可灸。 百会穴 两耳尖连线中点后半寸的凹点,百病皆治(中风、癫痫),可针不可灸;针时:在百会穴前半寸向后斜刺半寸达百会穴; 诸阳之会;六阳经,手三阳,足三阳。阴经只到脖子不碰头。 后顶穴 百会下一寸半,后顶和前顶是百会的辅助穴,可治疗头痛; 前顶穴 百会穴前一寸半,下针斜刺,不能直下 顖会穴 前顶穴前一寸半; 上星穴 顖会穴前一寸半,治鼻窦炎。用米粒灸, 神庭穴 上星前半寸,可灸不可针, 脑部穴位,大都治疗精神病,就近取穴 素髎穴 鼻头正中间,不针不灸,针点放血,治酒糟鼻,鼻窦炎,鼻息肉。 水沟,即人中,水沟平没小孩,没儿子。 兑端穴 上唇正中间,就近取穴 龈交穴 门牙肉正中间,针刺方血,治疗牙龈肿、腐烂、牙周病; 手太阴肺经 肺为相傅之官,肺藏魄,心藏神,肝藏魂。 肺,气之本,主皮毛,开窍在鼻 长眉长寿 |
|
273楼#
发布于:2015-11-14 22:31
@教官-南京-李宁
@教官-南京-李宁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丽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4日《针灸大成》第11、12课心得。 尾椎21椎,尾椎最尾端呈三角形,最上的点叫腰俞。 肚脐相对是命门是14椎,生命之门,(练功时关元命门观想成一条线,吸气时下沉会阴,吐气时上升到顶后,提肛把最后一口气提出来)运动下焦长命长寿.阳关是16椎. 悬枢三焦经经过的地方水谷不化,腰痛. 11椎下脊中能针不灸.周围是脾,黄疸. 背肩胛骨下第七椎至阳,九椎是筋缩,抽筋. 抖肉.吐白沫. 癫痫狂之眼诊法.上有三条鸡脚似们血脉入黑眼球.易治. 上下都有鸡脚形血脉入黑眼球.难治. 下面有鸡脚形血脉入黑眼球.不治. 便秘 七椎和九椎中间是消渴穴. 十四椎以下带脉的病,上面横上韦脉的病。六椎下是灵台穴. 七椎血会的地方、灵台有压痛是血癌.第五椎下是神道穴,诊断用. 第三椎是身柱穴,断了会瘫痪治不了。灸身柱长高,不易感冒. 3.9椎是至阳的穴位. 大椎与陶道穴。 在颈部第一胸椎上大椎,督脉之会,大椎轻刺放血退高烧. 第一椎下陶道穴. 哑门跟风府。 先找风府,(发根后面长是忠诚)用度骨法,脑骨下方风府,下半寸哑门穴.对舌根下针治不语,风府跟哑门一样。都不灸可针.风府中风大穴. 突骨下方是脑户,上方是强间. 头顶中心点约五分的凹处,百会穴.(顺转头旋同性,反之异性)阳经才上头,百会百病皆治. 虢国太子昏迷,扁鹊(秦越人)扎百会.扁鹊治疗法则。 头针下针扎头皮和头骨 .洞前五分斜刺. 百会上下左右各一寸加强百会治疗头痛. 前顶.聪会与上星。 聪会就是小孩子慢慢长满的那个涡。从督脉摸上去碰到第一个凹点是神庭.百会往前一寸半是前顶,再一寸半是聪会,再往前一寸半是上星,上星跟神庭只差五分.上星治鼻窦炎用米粒灸,会感觉麻麻的到鼻子.神庭不针只灸.近取穴 、头部的穴位治精神方面的疾病。 素髎、兑端穴与龈交穴。 素髎穴在鼻头的正中间与女人的会阴对到的,(处女是一片骨头,不是是两片骨头)点刺放血治疗酒糟鼻很好.不针不灸. 水沟,是人中,喝水.消渴.饮水无度,面肿.近取穴.可治. 上唇正中间点是兑端.米粒灸。 嘴唇拉开来门牙的中间肉是龈交穴放血,治牙相关病. 十二经络之手太阴肺经。 传导之官-肺.治节出焉. 魄-白天见鬼.(心藏神,肝藏魂)肺气之本,气乃热气,蒸气.油就是气.油多气旺.肺主皮毛.肺开窍在鼻. |
|
274楼#
发布于:2015-11-14 22:3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刘凌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4日《针灸大成》第11、12集心得。
2)腰俞穴 1. 取穴:脊椎骨在尾椎上是成三角形,在尾椎骨上,在脊椎交接的地方,第21椎处 2. 穴位很少用到 3)命门与阳关穴 1.取穴:肚脐正对面的穴道是命门,命门下两椎是阳关。 2. 命门穴针和灸都可以 3. 剧烈的头痛,中医讲的角弓反张就是脑膜炎,在命门上都可以治疗 4.平时小便,等饱满了去,大力排出,养成习惯,相当于运动下焦,长命百岁。 4)悬枢穴 1. 取穴:第十三椎下(摸背会有凹凸,凸的才是椎下) 2. 跟阳关差不多,治腰痛,三焦经经过。 5)脊中与筋缩穴 1.取穴:第十一椎下脊中 2. 只针不灸。 3. 十一椎周围是脾脏,主要是治黄疸、便血。因为它在脾的正后方 4. 取穴:第九椎是筋缩穴(背面肩胛骨底部划线,与脊椎骨相交的是第七椎,往下数两椎) 5. 全身上下,肝主筋,全身的筋是肝脏在管 6.督脉穴道除了治病,还可以帮助诊断 7.筋缩穴可针可灸 8.筋缩穴可以治癫痫狂 癫痫狂是三个不一样的病;看眼睛区分;眼角一分为二,癫:血丝在眼珠的上面,容易治;痫:上下都有黑丝,难治;狂:血丝在下面,不治; 只要精神上有问题,百分之九十九都有便秘。把燥粪去掉之后,再来会有很多种治疗方法。 在筋缩可以治疗,任何的抽筋,吐白沫,发狂奔走都可以治 6)至阳、灵台、神道、身柱 1.取穴:第七椎下,至阳穴。 2. 第八椎是消渴穴,治疗糖尿病,治到压消渴穴不疼了,糖尿病就好了,可针可灸,也可用来诊断。 3. 至阳穴,治腰脊痛。 4. 腰脊痛,以十四椎为分野,脐下痛是带脉。脐上横的痛,是阳维脉;在督脉上面,上面就是至阳,下面就是阳关;近取穴。 5. 灵台穴,第六椎下。 6.灵台穴和至阳穴都可以诊断用。至阳穴是血会的地方,血癌时,在第七椎至阳穴会有压痛点。灵台有压痛点,代表得到过多的营养,实际就是西医讲的白血球增加,灵台穴会有过实的现象,会有压痛感,血癌。如果没有压痛感了,血癌就好了。一般四周一个疗程。 7. 灵台禁针。 8. 身柱,第三椎。 9. 脊椎骨受伤产生的瘫痪,如果是第三椎裂掉,就完全没办法治。 10. 灸身柱可以让长高大,身体壮,不容易感冒。 7)大椎和陶道穴 1.大椎取穴:第一椎之上(头椎是会转动的,但胸椎不动。所以在动骨和不动骨之间的就是大椎穴) 2. 陶道穴取穴:第一椎之下。是大椎的助手 3. 大椎:发烧感冒时,用三棱针放血,挤一点血出来烧就退。(原因:它是手三阳、足三阳、督脉之会) 8)哑门和风府穴 1. 度骨法是用骨头来丈量 2. 风府穴取穴:后脑摸到脑骨,在脑骨下方半寸 3. 哑门穴取穴:风府下半寸。 4. 下针:两个穴位都是对着舌根的方向 5. 哑门跟风府都不灸,灸哑门的话,一灸就哑 6. 风府,旁边有风池,下面风门,,风很容易进去的地方,脖子是冷却系统。 9)后顶与百会穴 1. 百会取穴:两个耳朵耳尖的地方往上到头顶中心点,再往后五分的地方有一个凹洞。 2. 所有的阳经都会经在百会 3.后顶取穴:百会往下一寸半 4. 后顶跟前顶都是百会的辅助穴,我们以百会为主。一般来说,都是治疗头痛 5. 百会穴百病皆治,百会是诸阳之会。六条阳经,手有三阳足有三阳。而阴经只到脖子,不到头。 10)前顶、顖会、上星穴 1. 前顶取穴:从百会往前找一寸半就是前顶 2. 百会前一寸半,后一寸半,左一寸半、右一寸半,都是加强百会的效果 3. 百会下针:摸到百会有个凹洞,往这凹洞的前五分,在这个地方斜刺,刺到百会穴 4. 上星;治鼻窦炎、治鼻子发炎时,在上星灸。上星是用米粒灸;灸的时候,会麻麻的一条直接到鼻子,效果不错 11)素髎、兑端、龈交穴 1. 素髎取穴:鼻头的正中间是素髎。 2. 素髎穴跟女人的会阴穴是相对的. 3. 素髎穴放血治酒糟鼻。不针不灸,多是放血治疗 4. 兑端取穴:上唇上面正中间 5. 龈交取穴:门牙肉正中间 6. 龈交穴,治牙痛,牙周病。扎针上去,捻捻针就出针,一出针血就出来,不留针。 四、手太阴肺经 1)相傅之官:肺 1. 君主之官就是心脏。 2. 肺是“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所有身上的规矩节度是肺脏在管。 3. 肺藏魄。肺是气之本。 4. 肺主皮毛,也就是皮肤毛孔是肺在管 |
|
275楼#
发布于:2015-11-14 22:3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 8班王岩龙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4日《针灸大成》第11、12课心得
1.命门在第十四椎,与肚脐正对。命门顾名思义是生命之门,治疗剧烈头疼,脑膜炎的角弓反张。可针可灸。【练功:关元与命门成一条线,下沉到会阴,上升到顶端时吐最后一口气,再提肛】【从小要懂得养生:小便饱满后再尽量排】 2.腰阳关,在十六椎,治腰痛,可针可灸,很少用。 3.悬枢穴在十三椎,效同腰阳关治腰痛。 4.脊中,只针不灸,在第十一椎下,周围是脾脏,治黄疸。 5.筋缩,在第九椎下,肝的后方。(两肩胛骨下端连线与脊椎的交点是第七椎)可针可灸,治疗筋病、癫痫狂都可以。癫、痫、狂眼诊法。看眼珠。(1)上半部分有血丝,如鸡的脚,易治。(2)上、下两部分都有血丝,难治。(3)只有下半部分有血丝,无法治。(4)精神病一般都有便秘,先去燥粪再治疗。 6.第八椎,奇穴,针灸均可,用来诊断和治疗糖尿病,局部压痛 7.至阳穴,第七椎下,可针可灸,辅助治疗腰脊痛。是血会的地方,血癌病人这里有压痛点。【腰脊痛脐上横的痛是阳维脉病,脐下痛是带脉病,督脉上取至阳下取腰阳关】 8.灵台穴,第六椎下。灵台的旁边是督俞,诸阳之会。灵台有压痛点是标准的血癌,压痛点消失血癌就好了(一般疗程四周,小儿两周)。灵台禁针。 9.神道,在第五椎下。任何心脏病在此都会有压痛点。主要用来诊断心脏病。 10.身柱,第三椎下。脊椎骨受伤产生的瘫痪,如果第三椎裂掉,无法治愈,245椎坏了有3椎就好治。小孩保健隔姜灸身柱 11.陶道,是大椎的助手。 12.大椎穴,是大穴。高烧时放血可退烧。是手足三阳和督脉之会。小柴胡汤证用大椎。 13.风府,用度骨法定位,在后脑骨下方半寸。可针不灸。 14.哑门,在风府下半寸一点点。风府哑门下针时,对着舌根的方向,进针到骨旁,扎到位时,病人的舌头会吐出来。哑门专治声音发不出来。可针不灸。一灸就哑。【中风舌强头项强痛均是近取穴,正面廉泉,背面哑门】【哑门是督脉阳维之会,风府是太阳督脉阳维之会】 15.风府往上走是脑户、强间。很少用,可针禁灸,灸会失音。 16.百会百病皆治,百会是诸阳之会。中风时,百会是大穴,必取。【头旋的顺逆有说法】百会前后左右的一寸半的地方都是加强百会的效果,下针要斜刺。后顶和前顶是百会的辅助穴,可治疗头疼。 17.扁鹊典故 18.上星,治鼻窦炎。用米粒灸。 19.素髎,跟女人的会阴相对,如果是处女,素髎是一片骨头,如果不是,就变成两片骨头。不针不灸,点刺放血,治酒糟鼻,鼻窦炎,鼻息肉。酒糟鼻放血效果最好。 20.人中,治疗癫痫、不识尊卑、胡说八道、妇人早上起来面肿。【有人没有水沟平平的代表没有小孩,没有儿子】 21.龈交,治牙痛、牙周病,牙龈肿、腐烂。捻捻就出针,不留针。放血对消炎很好。 22.手太阴肺经。肺是“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所有身上的规矩节度是肺脏在管。肺藏魄,肺是气之本,肺主皮毛,肺开窍于鼻。 |
|
276楼#
发布于:2015-11-14 22:51
6.至阳穴 第七椎下的穴道是至阳穴, 适应症:腰脊痛可分几种,脐下痛都与带脉地方,脐上痛是阳维脉的地方。采近取穴上是至阳穴,下是阳关穴。 消渴穴 第七椎、第九椎中间经外奇穴。 适应症:糖尿病,(治到压它的着痛点不痛时就是好)可针灸。 7.灵台、神道、身柱 第六椎是灵台穴。 第六椎、第七椎可诊断。 第七椎是血会的地方,诊断 血癌。灵台旁边是督俞,诸阳之会,灵台有压痛点,代表得到过多的营养。治疗表准是按压痛点不痛,血癌就好了。成人治疗四周,小孩二周。 神道 神道:是在第五椎,用来诊断,下针很少用。 适应症:治疗多汗症要下针,心脏病都会有压痛点。 第四椎没有穴道,第三椎叫身柱穴。只要第三椎没有被伤坏到,其它几椎骨都有办法救回。适应症:小儿增高,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可用炙法。 8.大椎穴与陶道穴 大椎:在第一椎之上; 陶道穴:在第一椎之下。 大椎与陶道的区分 手按着骨头,头椎是会转动,胸椎不动,动与不动之间是大椎穴。大椎穴适应症:感冒发高烧放血,头项強痛,心痞硬者。 8.哑门穴与风府穴 风府穴:按度骨法找,在我们的后脑骨下方半寸。 哑门:风府穴下半寸,只有点点。 下针手法:对着舌根的方向,下到已经到脊椎骨旁到位时,病人舌头会吐出来,专治声音发不出。 中风舌强正面下针廉泉,趴过来下针哑门。哑门与风府下针都样,不可灸,哑门一炙会变哑。 中风的穴道、头项强痛的穴道都是近取穴。风府旁有风池穴。 后脑突骨上方与下方各有一个穴道,脑户穴,强间穴禁灸,一灸喉咙失声,可针法。 9.后顶与百会穴 百会穴:两个耳尖的地方往下到头项中心点,有再往往后五分的地方有个凹洞,凹洞可以摸到。 从百会往下一寸半就是后顶穴。 后顶与前顶都是百会穴辅助穴。 百会穴是诸阳之会,百会六条阳经过的地方,百病皆治是大穴。采斜刺角度下针。 10.前顶、聪会与上星穴 百会往前走一寸半,就是前顶穴。 前顶再往前寸半,就是聪会穴。 上星与神庭只差五分,这些穴道比较少用。 上星穴治疗鼻窦炎、治鼻子发炎。以米粒炙,炙十一壮,炙通了会麻麻一条直接到鼻子。 脑部与头部的穴道采用近取穴治疗精神病人。 11.素髎、兑端、龈交穴 素髎:在鼻头的正中间,与女人的会阴穴相对。 禁忌:禁针禁灸,治疗鼻窦炎鼻息肉、酒糟鼻。 水沟即是人中。 适应症:癫疯病、面肿。 兑端:在上嘴唇上面正中几间处,近取穴可放血。 龈交穴是督脉最后一个穴位,可针可放血,治疗牙痛,牙周炎,牙龈肿。 1.水分穴 在心蔽骨,一手按肋骨,一手按神阙穴,正中线的地方是中晥穴,神阙穴上一寸是水分穴。 正常人喝再多的水,也不会进入小肠,只有混杂食物的水才有办法进入小肠,到了小肧以后,小肠很热会不断的蠕动,热得食物煮烂掉,然后吸收掉等食物进入大肠后,只剩残渣跟水。正常人不浪费滴水,都在循环,这水在大肠走的时候,被水汽化掉,再回到肺,肺与大肠相表里,这个水上来以后,就是嘴里的津液。 适适症:肠鸣腹泻、水肿、 用于针灸。 糖尿病,中医称“消渴”,有三种,上消的主要症状口渴渴而不解,喝多少水,排多 少水;中消肚子饿,会不断的吃;下消阳不举。 十四岁以下小孩,流鼻血不用去治它,鼻血流,热就纾解掉,不会再发高烧。超过十四岁以上,才要治疗。 2.下脘穴 位于神阙与中腕穴的中间称之下脘穴。 下脘穴为太阴、任脉之会。痛的观念:来自于压力和温度。 3.胃之募穴一中脘 运用丈量腹寸法,心蔽骨与神阙穴的正中间。手阳明、少阳、还阳明任脉之会,胃的募穴,腑会中院。 我们身上有八会穴,腑会中脘、脏会章门、筋会阳陵泉、气会膻中。 每经都有一个 |
|
277楼#
发布于:2015-11-14 22:58
6.至阳穴 第七椎下的穴道是至阳穴, 适应症:腰脊痛可分几种,脐下痛都与带脉地方,脐上痛是阳维脉的地方。采近取穴上是至阳穴,下是阳关穴。 消渴穴 第七椎、第九椎中间经外奇穴。 适应症:糖尿病,(治到压它的着痛点不痛时就是好)可针灸。 7.灵台、神道、身柱 第六椎是灵台穴。 第六椎、第七椎可诊断。 第七椎是血会的地方,诊断 血癌。灵台旁边是督俞,诸阳之会,灵台有压痛点,代表得到过多的营养。治疗表准是按压痛点不痛,血癌就好了。成人治疗四周,小孩二周。 神道 神道:是在第五椎,用来诊断,下针很少用。 适应症:治疗多汗症要下针,心脏病都会有压痛点。 第四椎没有穴道,第三椎叫身柱穴。只要第三椎没有被伤坏到,其它几椎骨都有办法救回。适应症:小儿增高,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可用炙法。 8.大椎穴与陶道穴 大椎:在第一椎之上; 陶道穴:在第一椎之下。 大椎与陶道的区分 手按着骨头,头椎是会转动,胸椎不动,动与不动之间是大椎穴。大椎穴适应症:感冒发高烧放血,头项強痛,心痞硬者。 8.哑门穴与风府穴 风府穴:按度骨法找,在我们的后脑骨下方半寸。 哑门:风府穴下半寸,只有点点。 下针手法:对着舌根的方向,下到已经到脊椎骨旁到位时,病人舌头会吐出来,专治声音发不出。 中风舌强正面下针廉泉,趴过来下针哑门。哑门与风府下针都样,不可灸,哑门一炙会变哑。 中风的穴道、头项强痛的穴道都是近取穴。风府旁有风池穴。 后脑突骨上方与下方各有一个穴道,脑户穴,强间穴禁灸,一灸喉咙失声,可针法。 9.后顶与百会穴 百会穴:两个耳尖的地方往下到头项中心点,有再往往后五分的地方有个凹洞,凹洞可以摸到。 从百会往下一寸半就是后顶穴。 后顶与前顶都是百会穴辅助穴。 百会穴是诸阳之会,百会六条阳经过的地方,百病皆治是大穴。采斜刺角度下针。 10.前顶、聪会与上星穴 百会往前走一寸半,就是前顶穴。 前顶再往前寸半,就是聪会穴。 上星与神庭只差五分,这些穴道比较少用。 上星穴治疗鼻窦炎、治鼻子发炎。以米粒炙,炙十一壮,炙通了会麻麻一条直接到鼻子。 脑部与头部的穴道采用近取穴治疗精神病人。 11.素髎、兑端、龈交穴 素髎:在鼻头的正中间,与女人的会阴穴相对。 禁忌:禁针禁灸,治疗鼻窦炎鼻息肉、酒糟鼻。 水沟即是人中。 适应症:癫疯病、面肿。 兑端:在上嘴唇上面正中几间处,近取穴可放血。 龈交穴是督脉最后一个穴位,可针可放血,治疗牙痛,牙周炎,牙龈肿。 1.水分穴 在心蔽骨,一手按肋骨,一手按神阙穴,正中线的地方是中晥穴,神阙穴上一寸是水分穴。 正常人喝再多的水,也不会进入小肠,只有混杂食物的水才有办法进入小肠,到了小肧以后,小肠很热会不断的蠕动,热得食物煮烂掉,然后吸收掉等食物进入大肠后,只剩残渣跟水。正常人不浪费滴水,都在循环,这水在大肠走的时候,被水汽化掉,再回到肺,肺与大肠相表里,这个水上来以后,就是嘴里的津液。 适适症:肠鸣腹泻、水肿、 用于针灸。 糖尿病,中医称“消渴”,有三种,上消的主要症状口渴渴而不解,喝多少水,排多 少水;中消肚子饿,会不断的吃;下消阳不举。 十四岁以下小孩,流鼻血不用去治它,鼻血流,热就纾解掉,不会再发高烧。超过十四岁以上,才要治疗。 2.下脘穴 位于神阙与中腕穴的中间称之下脘穴。 下脘穴为太阴、任脉之会。痛的观念:来自于压力和温度。 3.胃之募穴一中脘 运用丈量腹寸法,心蔽骨与神阙穴的正中间。手阳明、少阳、还阳明任脉之会,胃的募穴,腑会中院。 我们身上有八会穴,腑会中脘、脏会章门、筋会阳陵泉、气会膻中。 每经都有一个 |
|
278楼#
发布于:2015-11-14 22:58
6.至阳穴 第七椎下的穴道是至阳穴, 适应症:腰脊痛可分几种,脐下痛都与带脉地方,脐上痛是阳维脉的地方。采近取穴上是至阳穴,下是阳关穴。 消渴穴 第七椎、第九椎中间经外奇穴。 适应症:糖尿病,(治到压它的着痛点不痛时就是好)可针灸。 7.灵台、神道、身柱 第六椎是灵台穴。 第六椎、第七椎可诊断。 第七椎是血会的地方,诊断 血癌。灵台旁边是督俞,诸阳之会,灵台有压痛点,代表得到过多的营养。治疗表准是按压痛点不痛,血癌就好了。成人治疗四周,小孩二周。 神道 神道:是在第五椎,用来诊断,下针很少用。 适应症:治疗多汗症要下针,心脏病都会有压痛点。 第四椎没有穴道,第三椎叫身柱穴。只要第三椎没有被伤坏到,其它几椎骨都有办法救回。适应症:小儿增高,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可用炙法。 8.大椎穴与陶道穴 大椎:在第一椎之上; 陶道穴:在第一椎之下。 大椎与陶道的区分 手按着骨头,头椎是会转动,胸椎不动,动与不动之间是大椎穴。大椎穴适应症:感冒发高烧放血,头项強痛,心痞硬者。 8.哑门穴与风府穴 风府穴:按度骨法找,在我们的后脑骨下方半寸。 哑门:风府穴下半寸,只有点点。 下针手法:对着舌根的方向,下到已经到脊椎骨旁到位时,病人舌头会吐出来,专治声音发不出。 中风舌强正面下针廉泉,趴过来下针哑门。哑门与风府下针都样,不可灸,哑门一炙会变哑。 中风的穴道、头项强痛的穴道都是近取穴。风府旁有风池穴。 后脑突骨上方与下方各有一个穴道,脑户穴,强间穴禁灸,一灸喉咙失声,可针法。 9.后顶与百会穴 百会穴:两个耳尖的地方往下到头项中心点,有再往往后五分的地方有个凹洞,凹洞可以摸到。 从百会往下一寸半就是后顶穴。 后顶与前顶都是百会穴辅助穴。 百会穴是诸阳之会,百会六条阳经过的地方,百病皆治是大穴。采斜刺角度下针。 10.前顶、聪会与上星穴 百会往前走一寸半,就是前顶穴。 前顶再往前寸半,就是聪会穴。 上星与神庭只差五分,这些穴道比较少用。 上星穴治疗鼻窦炎、治鼻子发炎。以米粒炙,炙十一壮,炙通了会麻麻一条直接到鼻子。 脑部与头部的穴道采用近取穴治疗精神病人。 11.素髎、兑端、龈交穴 素髎:在鼻头的正中间,与女人的会阴穴相对。 禁忌:禁针禁灸,治疗鼻窦炎鼻息肉、酒糟鼻。 水沟即是人中。 适应症:癫疯病、面肿。 兑端:在上嘴唇上面正中几间处,近取穴可放血。 龈交穴是督脉最后一个穴位,可针可放血,治疗牙痛,牙周炎,牙龈肿。 1.水分穴 在心蔽骨,一手按肋骨,一手按神阙穴,正中线的地方是中晥穴,神阙穴上一寸是水分穴。 正常人喝再多的水,也不会进入小肠,只有混杂食物的水才有办法进入小肠,到了小肧以后,小肠很热会不断的蠕动,热得食物煮烂掉,然后吸收掉等食物进入大肠后,只剩残渣跟水。正常人不浪费滴水,都在循环,这水在大肠走的时候,被水汽化掉,再回到肺,肺与大肠相表里,这个水上来以后,就是嘴里的津液。 适适症:肠鸣腹泻、水肿、 用于针灸。 糖尿病,中医称“消渴”,有三种,上消的主要症状口渴渴而不解,喝多少水,排多 少水;中消肚子饿,会不断的吃;下消阳不举。 十四岁以下小孩,流鼻血不用去治它,鼻血流,热就纾解掉,不会再发高烧。超过十四岁以上,才要治疗。 2.下脘穴 位于神阙与中腕穴的中间称之下脘穴。 下脘穴为太阴、任脉之会。痛的观念:来自于压力和温度。 3.胃之募穴一中脘 运用丈量腹寸法,心蔽骨与神阙穴的正中间。手阳明、少阳、还阳明任脉之会,胃的募穴,腑会中院。 我们身上有八会穴,腑会中脘、脏会章门、筋会阳陵泉、气会膻中。 每经都有一个 |
|
279楼#
发布于:2015-11-14 23:20
@教官-南京-李宁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君娴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4日《针灸大成》第11、12心得: 一、督脉经穴 1、督脉:昨天学习了长强穴(主治痔疮)和腰俞(可治妇人月经不来),下面是督脉的其它穴位。 2、命门与阳关穴:命门第十四椎,肚脐正对面,为大穴,可针可灸,可治疗脑膜炎(角弓反张),阳关在十六椎下。针灸都可,主治腰痛。 3、.悬枢穴:在十三椎下。主治腰痛。 4、脊中与缩筋穴:脊中在十一椎下,只针不灸。主治黄疸,便血。在第11椎下外开一寸半是脾俞。第九椎是筋缩,可针可灸。穴在肝后方,肝主筋,抽筋,癫痫狂可找此。可针可灸。 5、癫 痫 狂症,看眼睛,把眼角切开一分为二,①血丝在眼珠的上方,如3个鸡爪,好治②黑眼珠上下都有血丝,难冶,③血丝在下面,不治。一般精神上有问题,一般都有便秘。 消渴穴:靠大椎第7与第9椎之间为经外奇穴,即消渴穴,是糖尿病诊断穴,可针可灸; 6、至阳,近取穴,治疗腰脊痛。 7、灵台:在第六椎下,此穴可用诊断血癌',禁针,可灸。灵台处有压痛点的人,证明营养过多,西医所讲是白血球增加,灵台穴有过实、压痛的感觉就是标准的血癌。 8、神道:在第五椎下,是任何心脏病的压痛反应点。下针少,可近取穴,如旁边膀胱经的穴道。 9、身柱:第三椎是身柱,脊椎骨受伤产生瘫痪,如果第三椎断裂,则不治,如第三椎完好,可治。小孩常灸,增强体质,不易感冒,有助于身高增加, 10、大椎:第一胸椎之上。大穴,陶道穴是大椎的助手,手三阳,足三阳,督脉之会,发烧感冒用三菱针放血;也用在门牙燥,项强,心下痞硬者,眩冒。 11、哑门:用度骨法,风府下半寸(仰躺,对准舌根方向斜刺),专治声音发不出来,对面是廉泉,下针对着舌根方向,中风大穴。禁灸,灸就哑了。 12、风府:脑骨下方半寸,足太阳督脉阳维之会,风之府。对着舌根的方向下针,治中风、头项强痛,近取穴。禁灸。 13、脑户:突骨上方与下方之间一个为脑户一个为强间,都不灸,灸失声,可针。 14、百会:诸阳之会,头部是六阳之首,百病皆治!中风时,百会是必取穴道。百会前一寸半,后一寸半,左一寸半,右一寸半,都是加强百会的效果。后顶穴在强间穴之后,后顶和前顶都是百会的辅助穴。前顶:百会前一寸半,治疗头痛。顖会:前顶前一寸半 15、上星:顖会前一寸半,上星和神庭只差五分治鼻炎,鼻窦炎。米粒灸七壮、九壮、十一壮,治鼻窦炎。神庭:上星前五分,额头顺督脉上行,发际附近,最凸点手感凹点。一般不针,灸比较多。扎头针,从穴位前五分下针,斜刺入穴,针入头皮头骨间。 16、素髎:鼻头处点刺放血治酒糟鼻。 17、水沟:即人中,主消渴饮水无度。主治;口歪眼斜、癫痫、不识尊卑、胡说八道、面肿。有儿子,水沟深。 18、兑端:上唇上面正中间。 19、.龈交:上唇系带与上齿龈相交处。是督脉的最后一个穴道,针扑下去,捻一捻就出针,不留针,治疗牙龈肿痛,腐烂,牙周病。 总结很多病症都可以从相关穴位找出压痛点,以此诊断对应各脏腑的病灶或是病变,并且在治疗中随着这些压痛点痛感的逐渐消失来判断是否有效或康复~很多敏感或不宜针灸的穴位,可通过近取穴的方法来补充和完善治疗 二、手太阴肺经 十二正经第一条经是手太阴肺经。肺为“传导之官”(岐黄之术)所有身上的规矩节度是肺脏在管。肝藏魂,心藏神,肺藏魄。肺是气之本。气-热气、蒸气。头发出油是气的表现。肺主皮毛。肺开窍在鼻,鼻和毛孔都呼吸,都是肺在管。脸上的眉毛也是肺脏在管,长眉等于长寿。中医说喜能胜忧,在五行中,木火土金水,木主肝,肝生怒,心主喜,脾主思,肺主忧,肾管恐。用喜能胜忧可以化解情绪,达到治病功效。 |
|
280楼#
发布于:2015-11-14 23:25
@教官-南京-李宁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珂娜申请签到。 1、命门,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别称属累。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间。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腰动脉后支及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腰神经后支内侧支。主治虚损腰痛,遗尿,泄泻,遗精,阳痿,早泄,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胎屡坠,汗不出等。直刺0.5~1寸;可灸。 2、百会,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三阳五会”。属督脉。在背部,后发际正中上7寸,当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位于帽状腱膜中;有左右颞浅动、静脉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及额神经分支。主治头痛、目眩、鼻塞、耳鸣、中风、失语、脱肛、阴挺、久泻久痢等。平刺0.5~0.8寸,可灸。
3、素髎、兑端、龈交穴 素髎:在鼻头的正中间,与女人的会阴穴相对。 禁忌:禁针禁灸,治疗鼻窦炎鼻息肉、酒糟鼻。 水沟即是人中。 适应症:癫疯病、面肿。 兑端:在上嘴唇上面正中几间处,近取穴可放血。 龈交穴是督脉最后一个穴位,可针可放血,治疗牙痛,牙周炎,牙龈肿。 4、水分穴 在心蔽骨,一手按肋骨,一手按神阙穴,正中线的地方是中晥穴,神阙穴上一寸是水分穴。 正常人喝再多的水,也不会进入小肠,只有混杂食物的水才有办法进入小肠,到了小肧以后,小肠很热会不断的蠕动,热得食物煮烂掉,然后吸收掉等食物进入大肠后,只剩残渣跟水。正常人不浪费滴水,都在循环,这水在大肠走的时候,被水汽化掉,再回到肺,肺与大肠相表里,这个水上来以后,就是嘴里的津液。 适适症:肠鸣腹泻、水肿、 用于针灸。 糖尿病,中医称“消渴”,有三种,上消的主要症状口渴渴而不解,喝多少水,中消肚子饿,会不 胃之募穴一中脘 运用丈量腹寸法,心蔽骨与神阙穴的正中间。手阳明、少阳、还阳明任脉之会,胃的募穴,腑会中院。 我们身上有八会穴,腑会中脘、脏会章门、筋会阳陵泉、气会膻中。 每经都有一个郄穴,身上每听腑包含胆,消化系统小肠、胃、大肠、膀胱、子宫、胞户。脏肝、心、脾、肺、肾。中脘穴是大穴,应用广泛。如印堂痛,在中脘穴针下去病就去掉,胃有问题产生的头痛,怀孕了其间出妊娠恶心想吐,肠胃方面用针灸都可以治疗。 5、心之募穴一巨阙穴 从心蔽骨,两个正中线的地方称为巨阙穴。 适应症:治疗一切胃病用梅花灸,以中脘为主上下左右各一寸成梅花型。如胃岀血,禁炙。 治疗心脏病。 6、补泻手法提豆许 补法下刺时气到了,往上一拉一点、提一点。 泻法下刺时气到往前推点。 如孕妇气会往上冲导致昏倒。应针下巨阙穴、补合谷、泻三阴交。 肺与心脏中间有一个横隔膜,心脏有问题时,会有穿心痛。主要症状叫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是因为痰饮的滑动所造成的。 7、鸩尾穴 可灸可针,但不可以重击。 膻中与天突 天突:喉咙那有个洞,用指尖按凹处。 适应证:咽喉痛 8、膻中穴:在天突与鸠尾正中间。 应用症:肺痛、吐脓、呕吐、妇人乳变少。 治疗心脏病用三针 上面天突十中间是心募巨阙十下面关元肠募穴 小肠与心脏表里关系。 9、廉泉穴 用大拇指指尖顶到下巴,指尖压的地方,近取穴法。 适应症:舌强不语,可针不可灸。 10、承浆穴 是嘴唇凹进去这一个点称为承浆穴。 适应症:面部中风、牙齿痛。 |
|
281楼#
发布于:2015-11-14 23:29
针灸大成11 12课学习笔记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王进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4日、针灸大成第十一、十二课学习笔记
一督脉经穴篇之腰俞穴 腰俞穴位于脊椎与尾椎交接的地方,第二十一椎。可以治月经不来。 二命门与阳关穴 命门位于:肚脐的正对面就是命门,第十四椎处。 阳关穴:命门下两椎骨即阳关穴、位第十六椎。 腰痛时阳关穴可针可灸。 命门穴:脑膜炎时剧烈头痛,在命门穴可针可灸。 练功的人在关元穴与命门之间,先观想一条线, 吸气时线往下沉到会阴,吐气时线往上升,到顶时再吐最后一口气时,再提肛。 平时小便时等到便意受不了的时候,再去小便。 要大力地尽量排,每天都运动下焦,就延年益寿。 三 悬枢穴 在第十三椎下,可治腰痛,三焦经会经过。 四 脊中与筋缩穴 脊中在第十一椎下,只针不灸,因在脾的正后方,主治黄疸 便血。 病人趴倒且手肘上举,在两肩胛骨低端画一条线与后正中线相交的点就是第7椎。往下是第8椎第9椎,第9椎就是筋缩穴,在肝的后方,肝主筋,可针可灸,可治癫 痫 狂。 第7椎下是至阳穴。 第7椎与第9椎的中间是消渴穴,又糖尿病时压到很痛,治到压它不痛就好了,可针可灸。 五 至阳 灵台 神道 身柱 至阳可治腰脊痛 横腰肚脐以下是带脉选阳关命门。 脐上横着的痛是维脉的病选穴至阳。 第6椎下是灵台穴,这里如有压痛,就是有血癌的可能。灵台禁针。 神道在第5椎下任何的心脏病,这里都有压痛点。 身柱位于第3椎。如脊柱受伤瘫痪,只要第3椎没有受伤,都还可以挽救。 经常就身柱可使身体长高 强壮。 六 大椎与陶道穴 大椎:在第一胸椎之上,感冒发烧的时候在大椎穴上放血,挤出一点血烧就退了,因为它是手三阳 足三阳 督脉之会。 第一胸椎下就是陶道穴。 七 哑门与风府 风府:用渡骨法在后脑正中线,摸到脑骨,在脑骨的下方半寸就是风府。风府下半寸就是哑门穴。 下针时病人面朝下,对着舌根的方向,下到脊椎骨旁,到位时病人的舌头会吐出来。主治声音发不出来。 病人中风舌强,正面针下廉泉穴,背面针下哑门。哑门风府都补灸。 八 后顶与百会穴 百会往下一寸半就是后顶,百会穴百病都可以治,因为是诸阳之会。中风时百会穴是必取的大穴。 九前顶 顖会 与上星穴 百会穴往前一寸半是前顶,再往前一寸半是顖会,再往前一寸半就是上星。上星与神庭差5分,在上星用米粒灸可治疗鼻窦炎。 十素髎 兑端 齦交穴 素髎在鼻头的正中间,跟女人的会阴是相对的,如果是处女这里是一片骨头。通常是点刺放血治疗酒糟鼻。 兑端位于上嘴唇的正中间。 齦交穴嘴巴张开提起上嘴唇,在两门牙中间上面的肉,治牙痛 牙周病。 |
|
282楼#
发布于:2015-11-14 23:3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 梁玉英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4日《针灸大成》第11、12课心得
1.腰俞穴:督脉第二个穴道,可治疗月经不来用的较少。 2.命门与阳关穴:命门就是第十四椎下,与神阙前后对应,可针灸,治剧烈头痛,生命之门,每天运动下三焦可延长寿命。阳关穴:命门下两椎,可针灸,治腰痛。用的少 3,悬枢:第13椎下,治腰痛,三焦经会经过 4,脊中:第11椎下,不灸,可针,治黄疸,便血。缩筋穴:第9椎下,肝的中间,肝主筋,督脉穴道还可用于诊断,可针灸治癫痫狂。 5,癫 痫 狂之眼诊法:第一种,血丝在眼珠上面,有3个血丝穿到黑珠,易治;第二种,眼睛,眼珠上下都有血丝,难治;第三种,血丝在下面,不治。精神有问题,多有便秘。任何抽筋,奔走,吐白沫,发狂都可以用筋缩治疗。 6至阳 灵台 神道 身柱:至阳穴是近取穴 治腰脊痛。灵台是第六椎下,禁针。神道:第5椎下,主治心脏病,压痛时说明有心脏病,可针。身柱:第3椎下,伤到终身瘫痪,小孩灸身柱,个子可长高,且预防感冒。 7,大椎和陶道穴:大椎穴是大穴在第1胸椎上,感昌退热时用三棱针放血。是手三阳,足三阳,督脉之会。陶道穴是大椎穴的助手 8,哑门与风府穴:风府穴位于脑骨下,中风大穴,下半寸为哑门穴,二穴不灸。脑户与强间:一个位于枕上,一个位于枕下,不灸,少用。 9,后顶与百会:强间后是后顶。百会,脑正中后五分,百病皆知,阳经之会,中风时必取大穴。后一寸为后顶,前一寸为前顶,皆为百会辅穴。 10,前顶 顖会 上星穴:前顶前一寸半,上星:顖会前一寸半,治鼻窦炎,米粒灸。神庭:上星前五分,可灸不针 11素髎,兑端 龈交穴: 素髎在的正中间,鼻头正中间,与会阴相对,放血,治酒糟鼻,鼻窦炎。兑端:上唇正中间。龈交:门牙肉中间。治牙痛、牙周病,牙龈肿、腐烂 |
|
283楼#
发布于:2015-11-14 23:3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梁海霞申请
2015年11月14日《针灸大成》心得 1.腰俞穴 督脉第二穴道,在脊椎骨上成三角形,在尾椎骨与脊椎交接的地方,第二十一椎就是腰俞穴。 适应症:治疗月经不顺、不来症。 2.命门与阳关穴 命门:肚脐正对面的穴道第十四椎。 阳关穴:是从命门下两椎。 命门适应症:头痛、角弓反张即是脑膜炎,可针灸。 阳关穴适应症:治腰痛。 3.悬枢穴 在督脉第十三椎下,在触诊摸背后,会摸到一个凸,这个凸才是推不,就是悬枢穴。 4.脊事与筋缩穴 脊中穴:在第十一椎,适应症:治疗黄疸、便血,可针不可炙。 筋缩穴是在第九椎,可针灸。 适应症:治疗癫痫狂病、抽筋、吐白沫。 5.癫痫狂病 在诊断要看眼诊 我们把眼角切开来一半看,第一种,可以看到血丝在眼珠的上面,如鸡足,这三个血丝串穿到黑珠,容易治。 第二个,黑珠上都有血丝,难治疗。第三种,血丝在下面,没法治疗。 6.至阳穴 第七椎下的穴道是至阳穴, 适应症:腰脊痛可分几种,脐下痛都与带脉地方,脐上痛是阳维脉的地方。采近取穴上是至阳穴,下是阳关穴。 消渴穴 第七椎、第九椎中间经外奇穴。 适应症:糖尿病,(治到压它的着痛点不痛时就是好)可针灸。 7.灵台、神道、身柱 第六椎是灵台穴。 第六椎、第七椎可诊断。 第七椎是血会的地方,诊断 血癌。灵台旁边是督俞,诸阳之会,灵台有压痛点,代表得到过多的营养。治疗表准是按压痛点不痛,血癌就好了。成人治疗四周,小孩二周。 神道 神道:是在第五椎,用来诊断,下针很少用。 适应症:治疗多汗症要下针,心脏病都会有压痛点。 第四椎没有穴道,第三椎叫身柱穴。只要第三椎没有被伤坏到,其它几椎骨都有办法救回。适应症:小儿增高,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可用炙法。 8.大椎穴与陶道穴 大椎:在第一椎之上; 陶道穴:在第一椎之下。 大椎与陶道的区分 手按着骨头,头椎是会转动,胸椎不动,动与不动之间是大椎穴。大椎穴适应症:感冒发高烧放血,头项強痛,心痞硬者。 8.哑门穴与风府穴 风府穴:按度骨法找,在我们的后脑骨下方半寸。 哑门:风府穴下半寸,只有点点。 下针手法:对着舌根的方向,下到已经到脊椎骨旁到位时,病人舌头会吐出来,专治声音发不出。 中风舌强正面下针廉泉,趴过来下针哑门。哑门与风府下针都样,不可灸,哑门一炙会变哑。 中风的穴道、头项强痛的穴道都是近取穴。风府旁有风池穴。 后脑突骨上方与下方各有一个穴道,脑户穴,强间穴禁灸,一灸喉咙失声,可针法。 9.后顶与百会穴 百会穴:两个耳尖的地方往下到头项中心点,有再往往后五分的地方有个凹洞,凹洞可以摸到。 从百会往下一寸半就是后顶穴。 后顶与前顶都是百会穴辅助穴。 百会穴是诸阳之会,百会六条阳经过的地方,百病皆治是大穴。采斜刺角度下针。 10.前顶、聪会与上星穴 百会往前走一寸半,就是前顶穴。 前顶再往前寸半,就是聪会穴。 上星与神庭只差五分,这些穴道比较少用。 上星穴治疗鼻窦炎、治鼻子发炎。以米粒炙,炙十一壮,炙通了会麻麻一条直接到鼻子。 脑部与头部的穴道采用近取穴治疗精神病人。 11.素髎、兑端、龈交穴 素髎:在鼻头的正中间,与女人的会阴穴相对。 禁忌:禁针禁灸,治疗鼻窦炎鼻息肉、酒糟鼻。 水沟即是人中。 适应症:癫疯病、面肿。 兑端:在上嘴唇上面正中几间处,近取穴可放血。 龈交穴是督脉最后一个穴位,可针可放血,治疗牙痛,牙周炎,牙龈肿。 1.水分穴 在心蔽骨,一手按肋骨,一手按神阙穴,正中线的地方是中晥穴,神阙穴上一寸是水分穴。 正常人喝再多的水,也不会进入小肠,只有混杂食物的水才有 |
|
284楼#
发布于:2015-11-14 23:48
@教官-南京-李宁
中医经典魔鬼培训8班-沈莉红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4日《针灸大成》第11、12集心得 一、督脉 1、腰俞穴 在第二十一椎,可治月经不来。很少用此穴。 2、命门于阳关穴 肚脐正对面的穴道是命门,是第十四椎,命门下两椎是阳关。阳关针灸都可以,治疗腰痛,但很少用。 命门针和灸都可以,剧烈的头痛,脑膜炎在命门都可以治。 3、悬枢穴 在十三椎下,治腰痛等,三焦经会经过。 4、脊中和筋缩穴 脊中在第十一椎下,只能针不能灸,治疗黄疸、便血,旁开1.5寸是脾俞。 第九椎是筋缩,用针和灸都可以,象治疗癫、痫、狂。 癫、痫、狂之眼诊法:第一种,血丝在眼珠的上方,好治,第二种,上下都有血丝,难治。 第三种,下面有血丝,不治。 第七、第九椎中间,是消渴穴,糖尿病在刺治,可针可灸。 5、至阳、灵台、神道、身柱 第七椎下是至阳,治疗腰脊痛。 第六椎下是灵台穴,灵台有压痛,标准的血癌,禁针。 第五椎下是神道,任何的心脏病会有压痛点,一般做诊断,下针很少。 第三椎下是身柱,小孩子常灸身柱,可以长高,身体壮实,不易感冒。 6、大椎和陶道穴 第一胸椎之上是大椎,大椎是手三阳、足三阳、督脉之会,高热时可以放血治疗。 陶道在第一胸椎之下,是大椎的助手。 7、哑门和风府穴 脑骨下方半寸,是风府穴,中风、头项强痛的穴位,不灸。 风府下半寸为哑门,下针为病人面朝下,下针对着舌根方向,到位的时候,病人舌头会吐出来,治疗声音发不出来。 在后脑有个枕骨,有点突出的一块骨头,骨头上方是脑户,下方为强间。一般不灸,此两穴很少用。 8、后顶与百会穴 两耳尖的地方往下到头顶中心点,再往后五分有一个凹洞,这是百会穴。百会是诸阳之会,所以百病皆治,中风、癫痫等。 百会往下一寸半是后顶,后顶前顶都是百会的辅助穴,一般来说都是治疗头痛。 9、前顶、聪会与上星穴 百会前1.5寸是前顶,前顶前1.5寸是聪会,聪会前1.5寸是上星,上星前5分是神庭。平常这些穴道很少用,我们在治疗鼻窦炎、鼻炎时会用米粒灸在上星。神庭一般不针。脑部或头部的穴道大部分治疗精神病。 10、素髎:点刺放血治疗酒糟鼻。 兑端,在上嘴唇的正中间,就近取穴,很少用。 龈交穴治疗牙痛、牙周病,这是督脉的最后一个穴位,治疗牙龈肿、腐烂、牙周病,放血就好。 二、手太阴肺经 1、相傅之官:肺 所有身上的规矩节度是肺脏在官。肺藏魄,有魄在肺上,人才知道治节,进退。肺是气之本,头发过油,是气太足的表现。肺主皮毛,中医治疗皮肤病都在肺上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