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灸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2954
  • 粉丝54
  • 关注12
  • 发帖数2570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2895楼#
发布于:2016-01-18 14:30
请签到
慕利敏:中医经典特训1班慕利敏申请签到
2016.1.17日内经第75集作业
*阴虚的人会内热。久病的人会阴虚内热。滋阴补虚的药可去内热。
阳气盛会外热,因为上焦不通,汗流不出来,皮肤表面会很热。不流汗的人是肺有问题,是儿时肺炎,或是出生时,羊水没...
灸友32264
会员
会员
  • UID20172264
  • 粉丝
  • 关注
  • 发帖数
2896楼#
发布于:2016-01-18 14:32
我怎么报中医经典摩鬼班,
灸友32264
会员
会员
  • UID20172264
  • 粉丝
  • 关注
  • 发帖数
2897楼#
发布于:2016-01-18 14:35
你好,我要报名,怎么样报
太子灸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2954
  • 粉丝54
  • 关注12
  • 发帖数2570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2898楼#
发布于:2016-01-18 14:45
284080447
灸友8946:我加了杭州等我学习群,没有被通过,而且这个群的名字有点奇怪,求帮忙,谢谢
郑其赛
侠客
侠客
  • UID20143846
  • 粉丝1
  • 关注3
  • 发帖数12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899楼#
发布于:2016-01-18 16:36
中医经典特训1班郑其赛报到
中医经典特训1班郑其赛报到
2016.01.18黄帝内经76课学习心得

P511邪气侵入手阳明经的络脉,使人耳聋,间断性(症状时好时坏间断性的为虚症)失去听觉,针刺手大指侧的次指指甲上方,距离指甲如韭菜叶宽那样远处的商阳穴各一针,立刻就可以恢复听觉;再刺中指爪甲上与皮肉交接处的中冲穴,马上就可听到声音。如果是完全失去听力(症状持续的为实症?真正的虚)的,就不可用针刺治疗了。假如耳中鸣响,如有风吹海螺声,也采取上述方法进行针刺治疗。左病则刺右边,右病则刺左边。
凡是痹证疼痛走窜,无固定地方的,就随疼痛所在(压痛点)而刺其分肉之间,根据月亮盈亏变化确定针刺的次数。凡有用针刺治疗的,都要随着人体在月周期中气血的盛衰情况来确定用针的次数,如果用针次数超过其相应的日数,就会损耗人的正气,如果达不到相应的日数,邪气又不得泻除。左病则刺右边,右病则刺左边。病好了,就不要再刺;若还没有痊愈,按上述方法再刺。月亮新生的初一刺一针,初二刺二针,以后逐日加一针,知道十五日加到十五针,十六日又减为十四针,以后逐日减一针。
P512邪气侵入足阳明经的络脉,使人发生鼻塞,衄血,上齿寒冷,针刺足中趾侧的次趾爪甲上方与皮肉交接处的兑穴,各刺一针。左病则刺右边,右病则刺左边。
P513邪气侵入足少阳经的络脉,使人胁痛而呼吸不畅,咳嗽而汗出,针刺足小趾侧的次趾爪甲上方与皮肉交接处的侠溪穴,各刺一针,呼吸不畅马上就缓解,出汗也就很快停止了;肺喜热,心喜寒。如果有咳嗽的要嘱其注意衣服饮食的温暖,年轻力壮的冼冷水澡(年老体弱的冷水泡脚)这样一天就可好了。左病则刺右边,右病则刺左边,疾病很快就可痊愈。如果仍未痊愈,按上述方法再刺。
邪气侵入足少阴经的络脉,使人咽喉疼痛,不能进饮食,往往无故发怒,气上逆直至咽喉之上,针刺足心的涌泉穴(为减少刺激,然谷穴放血同效)。
P514如果咽喉肿起而疼痛,不能进饮食,想咯(卡)吐痰涎又不能咯出来,针刺然谷周围的青筋络脉,使之出血,很快就好。左病则刺右边,右病则刺左边。
邪气侵入足太阴经的络脉,使人腰痛连及少腹,牵引至胁下,不能挺胸呼吸,针刺腰尻部的骨缝当中及两旁肌肉上的下尻穴,这是腰部的腧穴(白环俞),根据月亮圆缺确定用针次数,出针后马上就好了。左病则刺右边,右病则刺左边。
P515邪气侵入足太阳经的络脉,使人背部拘急,牵引胁肋部疼痛,针刺应从项部开始沿着脊骨两旁向下按压,在病人感到疼痛处周围针刺三针,病立刻就好。
邪气侵入足少阳经的络脉,使人环跳部疼痛,腿骨不能举动,以毫针刺其环跳穴,有寒的可留针久一些,根据月亮盈亏的情况确定针刺的次数,很快就好。
治疗各经疾病用针刺的方法,如果经脉所经过的部位未见病变,仅络脉有病,就应用缪刺法。耳隆针刺手阳明经商阳穴,如果不好,再刺其经脉走向耳前的听宫穴周边压痛敏感点。牙病疼痛刺手阳明经的商阳穴,如果不好,再刺其走入齿中的经络(牙龈旁的络脉上放血),很快就见效。
邪气侵入到五脏之间,其病变表现为经脉牵引作痛,时痛时止,根据其病的情况,在其手足爪甲上进行缪刺法,择有血液郁滞的络脉,刺出其血,隔日刺一次,一次不见好,连刺五次就可好了。阳明经脉有病气交错感传而牵引上齿,出现唇齿寒冷疼痛,可视其手背上经脉有郁血的地方针刺出血,再在足阳明内庭穴或者中趾爪甲上刺一针,在手合谷穴或者食指侧的爪甲上的商阳穴各刺一针,很快就好了。左病则刺右边,右病则刺左边。
邪气侵入到手少阴、手太阴、足少阴、足太阴、和足阳明的络脉,这五经的络脉都聚会于耳中,并上绕左耳上面的额角,假如由于邪气侵袭而至此五络的真气全部衰竭,就会使经脉触之正常,而形体失去知觉,就象死尸一样,有人把它叫做“尸厥”。这时应当针刺其足大趾内侧爪甲距离爪甲有韭菜叶宽那麽远处的隐白穴,然后再刺足心的涌泉穴,再刺足中趾爪甲上的兑穴,各刺一针;然后再刺手大指内侧距离爪甲有韭菜叶宽那麽远处的少商穴,再刺手少阴经在掌后芮骨端的神门穴,各刺一针,当立刻清醒。如仍不好,就用竹管吹病人两耳之中,并把病人左边头角上的头发剃下来(暴露出部位艾草着肤灸),取一方寸左右头发,烧制为末,用好酒一杯冲服,如因失去知觉而不能饮服,就把药酒灌下去,很快就可恢复过来。
大凡刺治的方法,先要根据所病的经脉,切按推寻,评审虚实而进行调治;如果经络不调,先采用经刺的方法;如果有病痛而经脉没有病变,再采用缪刺的方法,要看皮肤不是否有郁血的络脉,如有应全部把郁血刺出。以上就是缪刺的方法。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
厥阴之气过盛,就会发生阴痹;不足则发生热痹;气血过于滑利则患狐疝风;气血运行涩滞则形成少腹中有积气。少阴之气有余,可以发生皮痹和隐疹;不足则发生肺痹;气血过于滑利则患肺风疝;气血运行涩滞则病积聚和尿血。太阴之气有余,可以发生肉痹和寒中;不足则发生脾痹;气血过于滑利则患脾风疝;气血运行涩滞则病积聚和心腹胀满。阳明之气有余,可以发生脉痹,身体有时发热;不足则发生心痹;气血过于滑利则患心风疝;气血运行涩滞则病积聚和不时惊恐。太阳之气有余,可以发生骨痹、身体沉重;不足则发生肾痹;气血过于滑利则患肾风疝;气血运行涩滞则病积聚,且不时发生巅顶部疾病。少阳之气有余,可以发生筋痹和胁肋满闷。(湖北—郑其赛2016.01.18
贾付民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09
  • 粉丝3
  • 关注0
  • 发帖数110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900楼#
发布于:2016-01-18 18:2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贾付民申请签到 1月18日作业请审查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贾付民申请签到2016/1/18 76集学习心得:


1、          病邪如果停留在手旸明的络脉上,会使人耳聋,常不闻声音,吾人可刺手大指食指指甲侧的少商与商阳穴,立闻。如不痊愈,加刺中指指甲与肉相交之处,立闻,须注意耳时可闻时不可闻者不可针刺。耳中如有风声者,亦可如此刺,左病刺右,右病刺左。
2、          遇痛不定处之病,可在肉舆肉间刺其疼痛处,也是以月日之数来决定刺几次,用针之人,须谨察气之盛衰,来做刺数的标准,如杲刺得太过则伤气,不及其数则病邪无法尽出,左病剌右,右病刺左,病愈则止,不愈再重复刺,刺数之取法,用前条以日之数为准。
3、          病邪居于足阳明之经脉上,令人流鼻血,上齿生寒,可剌足次指与中指之指甲后方与肉交接之处所,两指各一,左病刺右,右病刺左。
4、          病邪居于足少阳之络脉上,会使人两胁肋痛,无法深呼吸,咳嗽且汗出不止,吾人可剌足小指与次指指甲后方与肉交接之处,两指各一刺,如此则无法深呼吸之症状立刻会好,盗汗也会好,咳嗽的人须多穿农服吃些食物,一日内会好。左病刺右,右病刺左,病可立愈,不愈则重复再刺。
5、          病邪如居足少阴的络脉上会使人咽痛,无法进食,无绿无故的生气,气会直冲上喉。可直刺足下涌泉穴,连刺三下,左右共六次。左病刺右,右病刺左。
6、          咽喉肿胀,无法呑口水,又常无法吐口水,可剌然谷穴之前青筋起处,血出立愈。左病刺右,右病刺左。
7、          病邪居于足太阴之络服上不去,会使,人腰痛,且痛引腹腔雨侧,无法伸腰,此时可刺腰后的腰俞二穴,即白环俞。以月之盈亏来决定刺之数,针出立巳。左病刺右,右病刺左。
8、          病邪居于足太阳经的络脉时,会使人抽筋,背急痛,痛延前胸肋位,刺法可从项背开始顺沿脊椎两侧五分处,一路用手按压,按到有压痛点时,下针刺三次,立可痊愈。
9、          病邪居于足少阳之络脉时,会令人大腿部的关节痛,无法抬举大腿。可针剌环跳,用细长之针,寒重之人须久留针以去尽寒气。针数以月之盈亏为准。可以立愈。
10、      举凡针刺所有主经脉之经过处附近有病,主经脉无病,就是明显的络脉病,即须用缪刺法。
11、      耳聋之人,可刺手阳明之经脉,如杲不愈,则须刺耳前出之通脉有历痛点即可
12、      牙齿痛时,剌手,明或足阳明不愈时,则刺其经脉入齿中之位血出立已。
13、      病邪居于五脏之间,造成的病,会引起经脉疼痛,有时痛有时不痛,此时须检视在何经上,再用缪刺法在手足指甲之侧,视瘀脉处放出血,隔日一刺,一刺不好,五刺之内必愈。
14、      如果由络脉传入引发上齿疼痛,齿与唇都有寒痛,则须视察手背血脉有青瘀处,放出血可愈,在足阳明经足中指指甲后肉际下一针,手大指与食指指甲肉,下针,可以立愈。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15、      病邪居于手足少阴大阴与足阳明交会之络脉处时,因为此五经之络脉都会在耳中,向上又络到额之左侧,如果五服之络都气血不足时,会使人全身肌肉血脉跳动不止,但外形呈昏迷状,其形如尸,但又没死,名之“尸厥”,此时可刺足大指内侧之隐白穴,再剌足心涌泉穴,再剌足中指指甲后肉际,后再刺手大指内侧之少商穴,再剌手少阴心经的少穴,足少阴然谷穴之骨突处各一剌,立刻会苏醒过来。如仍未醒,则用空管吹气入两耳,用剃刀取左额角发,方圆一寸,火烧炙后,用酒灌入口中,无法饮入时,强力灌之,病人会立刻苏醒过来。
16、      凡施剌时,决定用何法,都须先观察病在何经上,手指指甲切穴再进针,视虚实情形来做补泻,适当的调整才是。如仍未调理正常,再施予针剌。
17、      凡病人有病,而不在经脉上的,都采镠刺之法。
18、      只要看到皮表有瘀血络处,须尽放其血,以上都是缪剌的正确方法。
19、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
20、      厥阴有余之时必生阴痹之病,麻木不仁在阴侧,其不足之时必生热痹之病。肝脉呈滑脉表示病疝气,肝脉呈濇涩之脉必生小腹胀气之病。
21、      少阴太过时会病皮肤麻木且生隐疹,少阴不足会病肝气不足的病。少阴脉呈滑脉表示有肺受风则咳的病,少阴脉濇涩,必有膀胱积小便带血的症状。
22、      太阴太过时会有肉痹即肌肉不仁的病,如为寒所中,太阴必不足,此时必病脾脏运化无力。太阴之脉呈滑脉表示有脾主之肌肉时麻时止,太阴服如为濇脉,表示有积在腹中,常觉腹部胀满。
23、      阳明太过之时,会有脉速现象及身体时发热不止。验明不足时会病心痛。阳明脉呈滑脉,则有心痛时发时止的病。阳明脉呈濇脉,则表示有积在体中,令人时常易受惊吓。
24、      太阳太过时会有骨病,身沉重之感,太阳不足时则会生肾病。太阳脉呈滑脉表示肾有风邪之病(感冒病毒入肾),太阳脉呈濇脉时,会有积病在脉中,令人发癫痫。
蜡烛泽
圣骑士
圣骑士
  • UID20195969
  • 粉丝2
  • 关注4
  • 发帖数717
2901楼#
发布于:2016-01-18 19:05
学习心得专贴
刘艳娟
新手
新手
  • UID2019051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91
2902楼#
发布于:2016-01-18 19:1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刘艳娟申请签到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01班刘艳娟申请签到,201611876:病邪客于手阳明的络:耳聋(瞬间发的),针少商,商阳放血,还没好,中冲上放血。耳中听到有风声的也可以这样治疗。耳聋有时听得到有时听不到的不可放血治疗。痛会移动的,在分肉之间刺,在压痛点上刺,按日期刺针数,几号就刺几针,15号后递减,扎太多实症泻不出来。
病邪客于足阳明的络:令人流鼻血,上齿很冷,刺内庭。
病邪客于足少阳的络:两胁胀痛,刺侠溪穴,有咳的症状保持身体是温的,多加衣服。
病邪客于足少阴的络:咽痛,无法进食,善怒,下涌泉穴,涌泉穴很痛可以在然谷上放血。
咽喉肿胀,无法吞口水,可在然谷附近有青筋的地方放血。
病邪客于足太阴的络:腰痛,少腹痛,没办法仰身子,刺白环俞。
病邪客于足太阳的络:令人拘挛,背急痛,两胁痛,从项背开始沿脊椎两侧,一路手按下去,按到压痛点下针。
病邪客于足少阳的络:环跳痛,无法抬大腿,用细长毫针下环跳。
病邪客于五脏之间:此人气色很好,吃喝拉撒也好,手脚温热,这时身上痛就是脏之间的痛,在手指脚趾上有青筋的地方放血。
络脉跑到牙齿疼痛:在手背上有瘀血的地方放血,胃经上的内庭,合谷。
病邪客于足少阴太阴足阳明的络:五条络统统汇在耳朵里,上络左边的头角,如果五个络同时生病同,肌肉血脉跳动不止,外形呈昏迷状,其形如尸,但又没死,名叫“尸厥”。脚大趾隐白穴,足少阴肾经涌泉穴,足中趾趾甲的肉际,手大指少商穴,手少阴心经的少府穴,足少阴然谷之骨突处,应该会醒过来。如果还没醒过来,则用空管吹气入两耳,如果还没有醒把左额的头发剃掉,艾草烧起来烫下去,一杯酒灌下去。
主经没有生病那就是络病,则用缪刺法。
耳聋之人,可刺手阳明经放血,如果没好刺耳前压痛点。
牙齿痛,可刺手阳明和足阳明,如果不好刺牙齿中间肉的地方。
缪刺的法则:先看他的经脉,用指甲去切,顺从脉气下针,看他的虚实调之,如果还不行则经刺(即再做就好了)。
病人有痛但是经没有病,用缪刺法。只要看到表皮四肢末梢有瘀血的统统可以放掉。
四时刺逆从论篇:厥阴有余腿的内侧麻,不足则产生热痹。肝脉呈滑脉,表示疝气,肝脉呈涩则生小腹胀气之病。
少阴有余:脾的下方会发疹,不足:肺脏会有问题。少阴脉呈滑脉有咳,少阴脉呈涩必有膀胱积小便带血。
太阴有余:肌肉麻木不仁,太阴不足:脾运化无力,太阴脉呈滑脉有脾主肌肉时麻时止,太阴脉呈涩有积在腹中。
阳明有余:脉速现象,身体发热不止,阳明不足:心痛。阳明脉呈滑脉则有心痛时发时止的病,阳明脉呈涩表示有积在体中,令人时常易受惊吓。
太阳有余:骨病,身沉重,太阳不足:会生肾病,太阳脉呈滑肾有风邪之病,太阳脉呈涩会有积病在脉中,令人发癫痫。
吴泳茵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22
  • 粉丝3
  • 关注1
  • 发帖数103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903楼#
发布于:2016-01-18 21:0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吴泳茵申请签到2016年1月18日《黄帝内经》第76课笔记:
(以下每一条的取穴规则都是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8、病邪在手阳明的络脉上,会使人耳聋,常不闻声,可刺手大指食指指甲侧的少商与商阳穴,
立闻。如不痊愈,加刺中指指甲与肉相交之处,立闻,须注意实症是持续的,虚症是耳有时闻声有时不闻,这种情况下就不可针刺。耳中如有听到嗡嗡风声者,亦可这样刺。左病刺右,右病刺左。
9、遇到不定处的病,可在肉与肉间刺它的疼痛的地方。不要刺太过会伤气,如刺不及病邪无法尽出。
10、病邪在足阳明的络上,会流鼻血,上齿生寒,可刺足次指与中指的指甲后方与肉交接的地方。
11、病邪在足少阳的络上,会两胁痛,无法深呼吸,咳嗽且汗出不止,可刺足小指与次指指甲后方与肉交接的地方,同时咳嗽的人须多穿衣服和适当吃食物。
12、病邪在足少阴的络上,会咽痛,无法进食,无故生气,气会冲上喉,可刺足下涌泉三下,左右共六次。
13、咽喉肿胀,无法正常吞吐口水,可刺然谷穴周围的青筋处,血出就愈。
14、病邪在足太阴的络上,会腰痛,且痛引腹腔两侧,无法伸腰,可刺腰后的腰俞二穴即白环俞。
15、病邪在足太阳的络上,会使人抽筋,背急痛,痛延前胸肋位,从项背开始顺沿脊椎两侧五分处一路按压,有按到压痛点的,就下针刺三次。
16、病邪在足少阳的络上,会令人大腿部的关节痛,无法抬举大退。可刺环跳,用毫针。
凡针刺所有主经脉之经过处附近有病,主经脉无病,就是明显的络脉病,即须用缪刺法。
耳聋之人,可刺手阳明之经脉,如不愈,用圆头的筷子去点查痛处,刺耳前出之通脉有历痛点。
牙齿痛时,剌手阳明或足阳明,不愈时刺其经脉入齿中之位血出立愈。
病邪居于五脏之间造成的病,会引起经脉疼痛,有时痛有时不痛,此时须检视在何经上,再用缪刺法在手足指甲之侧,视瘀脉处放出血,隔日一刺,五刺之内必愈。当吃喝拉睡脉都正常时,没病却体内痛这便是脏里的痛。
如果由络脉传入引发上齿疼痛,齿与唇都有寒痛,则须视察手背血脉有青瘀处,放出血可愈。
在足阳明经足中指指甲后肉际下一针,手大指与食指指甲肉下针,立愈。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牙齿找大溪穴)
病邪的手足少阴大阴与足阳明交会的络脉处时,因为此五经之络脉都会在耳中,向上又络到
额之左侧,如果五经之络都气血不足时,会使人全身肌肉血脉跳动不止,但外形呈昏迷状,
其形如尸,但又没死,名之“尸厥”,此时可刺足大指内侧之隐白穴+剌足心涌泉穴+刺足中指指甲后肉际+刺手大指内侧的少商穴+刺手少阴心经的少穴,足少阴然谷穴的骨突处各一刺,尸厥病人就会苏醒过来。如果这样下刺还没有,可有空管吹气入两耳,用剃刀取左额头发,剪圆一寸位,用火烧炙后,用酒灌入口中,无法饮入时,强力灌入,病人会立刻苏醒。
凡病人有病,而不在经脉的上,都采缪刺法,络靠近哪个经就属于哪个经的络。只要看到皮表有瘀血络处,须尽放其血。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
主要从六经辩症去看病况,病生于寒而出温病。
1、厥阴有余生阴痹,麻木不仁在阴侧,厥阴不足生热痹。肝脉呈滑脉有疝气,呈濇涩生腹胀。
2、少阴太过会皮肤麻木且生隐疹,少阴不足会肝气不足病。少阴脉呈滑脉是肺受风有咳病,呈濇脉是膀胱积小便并带血的病。
3、太阴太过时会有肉痹即肌肉不仁的病,如为寒所中,太阴必不足,此时必病脾脏运化无力。(因为脾有阳,所以可以运化食物)。脉呈滑脉表示有脾主之肌肉时麻时止,脉呈濇脉,表示有积在腹中,常觉腹部胀满。
4、阳明太过之时,会有脉速现象及身体时发热不止。验明不足时会病心痛。脉呈滑脉,则心痛时发时止的病。脉呈濇脉,则表示有积在体中,令人时常易受惊吓。阳明有分经热(口渴不止);腑热(消化系统,大便不通)。
5、太阳太过时会有骨病,身沉重,太阳不足时则会生肾病(太阳经与肾是表里)。太阳脉呈滑脉表示肾有风邪之病(感冒病毒入肾),太阳脉呈濇脉时,会有积病在脉中,令人发癫痫。
6、少阳太过时会有筋的病,胸胁胀满,少阳不足时会令肝病。脉呈滑脉表示肝风内动,少阳脉呈濇脉则有积病,常令人抽筋及眼痛。
春季时阳气聚在经脉上:
夏季时阳气聚在孙络上:
长夏时节阳气聚在肌肉上:
秋季时阳气停在皮肤上:
冬季时阳气潜藏入骨髓中:
徐佩凤
贫民
贫民
  • UID20144282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04
2904楼#
发布于:2016-01-18 21:4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01班徐佩凤申请签到,2016年01月18日《黄帝内经》第76课学习心得。〈1〉病在大肠经的络脉上,会使人耳聋,常不闻声音,可刺少商,商阳。如不痊愈,加刺中指指甲与肉相交之处,立闻。须注意耳时可闻时不可闻者不可针刺。耳中如有风声者,亦可如此刺,采用对称法。〈2〉遇痛不定处之病,可在肉与肉间刺其疼痛处,也是以月,日之数来决定刺几次,用针之人,须谨察气之盛衰来做刺数的标准。如刺得太过则伤气,不及其数则病邪无法尽出,采用对称法,病愈则止,不愈再重复刺。〈3〉病在胃经的络脉上,令人流鼻血,上齿生寒,可刺足次指与中指之指甲后方与肉交接之处所,采用对称法。〈4〉病在胆经的络脉上,会使人两胁肋痛,无法深呼吸,咳嗽且汗出不止,可刺足小指与次指指甲后方与肉交接之处,两指各—刺。咳嗽的人须多穿衣服吃些食物。采用对称法,不愈则重复再刺。〈5〉病在肾经的络脉上会使人咽痛,无法进食,无缘无故的生气,气会直冲上喉,可直刺涌泉穴,连刺三下,左右共六次,左病右刺,右病左刺。〈6〉咽喉肿胀,无法吞口水,又常无法吐口水,可刺然谷穴之前青筋处,血出立愈,采用对称法。〈7〉病邪在脾经的络脉上不去,会使人腰痛,且痛引腹腔两侧,无法伸腰,可刺白环俞,以月之盈亏来决定刺之数,采用对称法。〈8〉病在膀胱经的络脉时,会使人抽筋,背急痛,痛沿前胸肋位,刺法可从项背开始顺沿脊椎两侧五分处,—路用手按压,按到有压痛点时,下刺三次,立可治愈。〈9〉病在胆经之络脉时,会令人大腿部的关节痛,无法抬举大腿,可针刺环跳,用细长之针,寒重之人须久留针以去尽寒气。针数以月之盈亏为准,可以立愈。〈10〉举凡针刺所有主经脉之经过处附近有病,主经脉无病,就是明显的络脉病,即须用缪刺法。耳聋之人,可刺大肠经之经脉,如不愈,再在耳前找历痛点刺之。牙齿痛时,刺大肠经或胃经不愈时,刺牙龈白肉处出血即可。〈11〉如—个人能吃能睡能拉,手脚是温热的,头面是生冷的,大小便正常,气色也好,但他就是感觉身体里痛,这就是五脏病,在手掌,足掌找青筋放血。〈12〉如果由络脉传入引发上齿疼痛,齿与唇都有寒痛,在手背青筋处放血。再在胃经的足中指指甲后肉际下针,手大指与食指指甲肉下针,采用对称法。〈13〉病邪在心经,肾经,肺经,脾经,胃经交会之络脉时,因为此五经之络脉都会在耳中,向上又络到额之左侧,如五脉之络都气血不足时,会使人全身肌肉血脉跳动不止,但外形呈昏迷状,其形如尸,但又没死,名为“尸厥”,治时先刺隐白穴,到涌泉穴,再刺足中指指甲后肉际处,后再刺少商,少冲穴,然谷穴之骨突处各—刺,如未醒则用空管吹气入两耳,用剃刀在左额角取—寸宽的头发,烧成灰末,用酒送服,如无法饮入时,强力灌之。
贾英然
新手
新手
  • UID20175452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03
2905楼#
发布于:2016-01-18 22:17
手阳明的络病,会突发耳聋,在少商,商阳放血,如果还没好在中聪放血,同时可以治疗耳朵里有风声,
有时能听到有时听不到是虚症,不能放血,实症是持续的症状,来回移动的痛在分肉上刺,以月的始数为下针次数,如果病邪在足阳明的络上,令人流鼻血,上边的牙齿冰冷,刺内庭穴,病邪在少阳的络上,令人胁痛不得息,咳而汗出,下针侠溪穴,病在足少阴的络会令人喉咙痛,下针列缺,照海,下针涌泉可用然谷代替,
咽喉肿,不能吞咽可以在然谷周围的青筋放血,病邪在足太阴脾经的络上面的时候,令人腰痛,少腹两边痛,呼吸的时候没办法仰身,刺夹脊的两片肉上的白环俞,病邪在足太阳的络上面,令人抽筋背会很紧,隐胁而痛,从项开始在背部夹脊有压痛的地方下针,邪客于足少阳的络,令人环跳痛,不能抬大腿,用毫针刺环跳,病邪客于手少阴,足少阴,手太阴,足太阴和足阳明,之络都汇到耳朵里,上面络到左边的头角,这五个络同时生病会造成人昏厥,但是全身的脉皆动,是尸厥,刺隐白穴,涌泉穴,少商穴,下完后如果病人还不醒,拿根竹管对着耳朵吹,让气流给耳朵里的气压造成压力让气散出来,如果还没醒用烧汤的针或是艾草烫一下,再给他美酒一杯,不能喝的就灌进入,
有青筋的地方要把血放掉,虚病用补法实症用泄法,在正经上用巨刺,在小的络上用缪刺法,
厥阴有余会产生阴痹,腿的内测麻难治,不足会产生阳痹,如果脉啬,病人少腹积气,脉滑病人狐疝风, 少阴有余脾的下方会发疹,不足肺脏会有问题少阴脉呈滑脉有咳,少阴脉呈涩必有膀胱积小便带血太阴有余肌肉麻木不仁,太阴不足脾运化无力,太阴脉呈滑脉有脾主肌肉时麻时止,太阴脉呈涩有积在腹中。阳明有余脉速现象,身体发热不止阳明不足心痛阳明脉呈滑脉则有心痛时发时止的病,阳明脉呈涩表示有积在体中,令易受惊吓,太阳有余骨病,身沉重,太阳不足会生肾病,太阳脉呈滑肾有风邪之病,太阳脉呈涩会有积病在脉中,令人发癫痫

任红超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44
  • 粉丝2
  • 关注2
  • 发帖数227
2906楼#
发布于:2016-01-18 22:1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任红超申请签到2016年1月17日第74节学习心得:
11、阴阳寒热之别
a、阳虚则外热:上焦(阳)应该是不断循环的,肺里的阳到四肢肌肉皮肤上去,如里上焦不通利,造成皮肤很密,汗流不出来,腠理闭寒,玄府不通,卫气不得不能发泄外越,所以就会感觉外热。
b、阴虚生内热:身体有寒泄不出去,会造成心脏的热会降下来,造成心脏的博动力量减缓,造成血会凝固,血行的速度会受到影响,这会造成脉会盛大,涩久病的人会有此证。可用滋阴补虚的药去内热。
c、血与气,胸腔就是血,肺就是气。
阴与阳并,气血相互并在一起,造成病都在发生异常的经脉上做就行了,如果是血就扎在血气上,如果是气就扎在卫上。
d、泻实的方法:是在邪气盛时进针,使针与气一起入內,从而开放邪气外泄的门户,把针扎在孑穴上面,下针后在起针的时候,可以摇大针孔,让他气流出来。如果做补法时,就闷针。
 补虚的方法 :应先定神定志,等待病人呼气之时下针,呼气出而进针,这样,针孔四围紧密,使精气沒有地方泄去,待气正实的时候,迅速把针拨出,气入而针出,这样,针下的热气不能随针而出,等于堵住了散失之路,而邪气就会散去,人的精气就得以保存了。
e、全身痛,但又不清楚具体痛在哪,可以在蹻脉上面下针;如果是身形有痛,但三步九候的脉都沒有问题,我们用缪剌。
巨刺与缪剌的共同点是: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不同点:巨刺是在经上,缪刺是在络上,比如手太阴肺经的虚证,可以在对则的太渊穴上下针,刺在络上是缪刺。

缪刺论篇
1、邪气从皮毛进入五脏的顺序:病邪入侵人体的久形时,一定会聚在皮毛中间,如果在皮毛不好进入孙络,孙络不好,进入络脉,络脉不好进入经脉。经脉与五脏相连先入阳经,在从阳经跑到阴经上来,在內连到五脏,分散到肠胃,这样来,阴阳交互偏盛,五脏就要受伤,这就需要进行缪剌。
2、病邪在足少阴肾经的络上,令人突然发心痛,同时腹胀,胸胁部撑满,平时没有这病,是突然发的,这时可以在然谷前面找青筋上放血,病刚开始发时,连剌5天就好,因为病之初在络上好治疗,在较浅的青筋处点刺便可。
3、病邪在手少阳之络脉中,会有喉痛,舌向上卷,口中干燥,心烦且手臂外廉痛,手无法抬到头部等症状。可针刺手中指及手次指指甲侧的中冲及关冲穴放血,身体本来是强壮的会立刻就好,年老者须过片刻时间才好。
4、病邪在足厥阴肝经的络脉上,突然发生的暴痛,这种络病来的很快,这时可刺大敦穴,男子马上就好了,女子稍等一刻就好了,剌的方法,就是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5、病邪在足太阳的络脉上,会有头项强痛,肩膀痛。可刺足小指甲正后方与肉交接之处,左右各有一穴,针后立愈。如未愈,则外踝下之申脉穴,左病治右,右病治左,只须片刻间即可痊愈。
6、病邪在手阳明的络脉上,会有胸中气满,气喘且胸助向上提升,胸中大热的症状。可刺手大指及食指指甲侧的少商与商阳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7、病邪在臂掌之间,使手肘无法伸屈,可刺足踝后方,先用手指按出痛点,再用针刺,以刺到病愈为终。
8、病邪在足阳蹻的络脉上,会使人发生眼病,这种疼痛是从眼内角开始的,这应当刺申脉穴,左右各二次,也是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一时辰后会好。
人若由高处坠落,瘀血留体内,造成腹中胀满,无法大小便则,先喝桃核承气汤,这是因为上面伤到足厥阴肝经络脉,下面伤到足少阴络脉。可刺内踝下,然谷穴前,从青脉部位放血而出,再刺足背的冲阳穴,如果还没有愈,就在足大指三毛位上放血,血出即愈,还是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贾英然
新手
新手
  • UID20175452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03
2907楼#
发布于:2016-01-18 22:19
手阳明的络病,会突发耳聋,在少商,商阳放血,如果还没好在中聪放血,同时可以治疗耳朵里有风声,
有时能听到有时听不到是虚症,不能放血,实症是持续的症状,来回移动的痛在分肉上刺,以月的始数为下针次数,如果病邪在足阳明的络上,令人流鼻血,上边的牙齿冰冷,刺内庭穴,病邪在少阳的络上,令人胁痛不得息,咳而汗出,下针侠溪穴,病在足少阴的络会令人喉咙痛,下针列缺,照海,下针涌泉可用然谷代替,
咽喉肿,不能吞咽可以在然谷周围的青筋放血,病邪在足太阴脾经的络上面的时候,令人腰痛,少腹两边痛,呼吸的时候没办法仰身,刺夹脊的两片肉上的白环俞,病邪在足太阳的络上面,令人抽筋背会很紧,隐胁而痛,从项开始在背部夹脊有压痛的地方下针,邪客于足少阳的络,令人环跳痛,不能抬大腿,用毫针刺环跳,病邪客于手少阴,足少阴,手太阴,足太阴和足阳明,之络都汇到耳朵里,上面络到左边的头角,这五个络同时生病会造成人昏厥,但是全身的脉皆动,是尸厥,刺隐白穴,涌泉穴,少商穴,下完后如果病人还不醒,拿根竹管对着耳朵吹,让气流给耳朵里的气压造成压力让气散出来,如果还没醒用烧汤的针或是艾草烫一下,再给他美酒一杯,不能喝的就灌进入,
有青筋的地方要把血放掉,虚病用补法实症用泄法,在正经上用巨刺,在小的络上用缪刺法,
厥阴有余会产生阴痹,腿的内测麻难治,不足会产生阳痹,如果脉啬,病人少腹积气,脉滑病人狐疝风, 少阴有余脾的下方会发疹,不足肺脏会有问题少阴脉呈滑脉有咳,少阴脉呈涩必有膀胱积小便带血太阴有余肌肉麻木不仁,太阴不足脾运化无力,太阴脉呈滑脉有脾主肌肉时麻时止,太阴脉呈涩有积在腹中。阳明有余脉速现象,身体发热不止阳明不足心痛阳明脉呈滑脉则有心痛时发时止的病,阳明脉呈涩表示有积在体中,令易受惊吓,太阳有余骨病,身沉重,太阳不足会生肾病,太阳脉呈滑肾有风邪之病,太阳脉呈涩会有积病在脉中,令人发癫痫

杨诚
侠客
侠客
  • UID20147989
  • 粉丝10
  • 关注2
  • 发帖数100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908楼#
发布于:2016-01-18 22:2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杨诚报到
2016年1月14日,《黄帝内经》72课心得:
第六十篇    骨空论

骨空,即周身骨骼间的孔隙。人全的腧穴多位于骨空之中。


1.风邪:风为百病之始,表风进入身体的途径:孙络→主经→腑→脏,也是依次发病的顺序。
太阳→少阳→阳明(病止)
        ↓(因为少阳为枢)
       太阴→少阴→厥阴
1)【症状】风邪从外侵入人体,使人寒战、汗出、头痛、身重、恶寒
*汗出与不汗的区别:汗出是伤于风;无汗是伤于寒(毛孔因寒闭锁、才会无汗)。
身重:脾主四肢主肌肉,中风后,风入肌肉,表汗流出,表阳虚无法固表;脾里的津液没法照顾四肢。津液在身体里被称为阴,津液顺行、流畅无阻的力量是阳。现在津液无法流畅、受到阻碍,所以全身会重。
【治疗】针刺风府,正气不足的虚证用补法,邪气有余的实证用泻法。
2)【症状】受严重的风邪而汗出、汗出不止。
水分在肌肉里不会散失是因为有表阳,表阳足毛孔闭住,现在表阳不够,汗会一直出。
【治疗】灸譩譆穴(用手指按压,病人会感觉疼痛而发出譩譆的声音,此时医生手指下会有跳动感)
3)【症状】见风怕风,头痛(可能是攒竹痛、或太阳穴痛)
【治疗】哪儿头痛在哪儿放血,刺攒竹穴或太阳穴放血


2.【症状】颈项疼痛,落枕
【治疗】刚感觉到落枕时,让病人在床上平躺,慢慢移动身体、使头慢慢移出床面自然下垂三五分钟就会好。
落枕时间长时,已经伤到,痛的那只手尽量向后抬、手肘向翻,到不能向后为止,病人手中指指向脊柱的那个点就是灸点。


3.【症状】两胁痛、带着少腹痛而胀
【治疗】刺譩譆穴


4.【症状】腰痛不能转身,痛引到阴部
【治疗】刺八髎穴和疼痛处。


5.【症状表现】鼠瘘病寒热往来
鼠瘘病:其病发于鼠膝部,同时还会伴有下肢轻而上肢重的感觉,此外患者还常常会感到下肢酸软无力
【治疗方案】刺寒府穴、即阳关穴(膝盖外侧骨缝中)。
【取穴方法】凡取膝上外侧孔穴时,要使病人身体弯曲,跪取。


5.任脉
【循行路线】起于中极穴之下,上行至毛际,再循腹部、经关元到咽喉,上頣循面入于眼中
【病变症状】男子见腹内结为各种疝病(即积痛,固定不动的痛,是累积而来,一般寒症累积),女子则为带下和瘕聚(即肚子和腹中的痛)。


6.督脉
【循行路线】起于少腹下横骨中央,
在女子刚内系尿道外端。从此处分出一别络,循阴户会合于会阴部,绕行于肛门外侧,再分支别行绕臀部到少阴,与太阳经的中络相合。不经从肌内后廉而上,穿过脊柱而连属肾脏,又与太阳经起于目内眦,上行至额,交于巅顶,内入联络于脑,复还出循项下至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内循膂络于肾而止。
男子循阴经,下至会阴,从少腹直上,穿过脐中央,再向上贯心入喉,上行至頣,环绕,再上行系于两目之下。
【病变症状】气从少腹上冲至心而疼痛,不能大小便,称为冲疝。
如在女子,不孕或小便不利,或痔疮、或遗尿、嗌干等
脊柱反折。
【治疗方案】督脉生病,从督脉进行治疗,轻者治曲骨穴,重者取脐下阴交三寸关元穴。
灵台:督脉第六椎下;灵台外开一寸半是督俞,
道家在练内功的时候,会假想从脊柱上的命门到腹部的关元有一根弦,吸气时弦沉到会阴,吐气时弦升到中膈。打坐时一呼一吸是一,有数呼的、有数吸的。


7.冲脉(公孙内关胃心胸)
【循行路线】起于气街,与足少阴肾经相并,侠脐左右上行,到胸中散。
【病变症状】气逆上冲,腹内拘急疼痛。
有两个气街:一个是胃气气街,从大腿内侧伏兔、梁丘一路上来。另一个是肾气气街。




8.【症状】气逆喘息有音
【治疗】针天突穴


9.【症状】逆气上冲于喉部
【治疗】大迎


10.膝关节病症
可以循经补泻,找母穴或子穴,无法辨别虚实时,用原穴上,或用主客治疗即原络治疗,主经是病经,客经是表里经。
1)【症状】膝关节能伸不能屈
【治疗】阳关
2)【症状】坐下时膝疼痛
【治疗】巨髎,膝五针也可
3)【症状】站立时感到骨缝似裂而有热痛感(是因为有寒,天热时舒服、天冷时难过)
【治疗】膝关、阳关(是寒府,可去寒)
4)【症状】膝部疼痛,牵引至拇趾
【治疗】委中
5)【症状】坐下来,如有东西藏在膝盖中
【治疗】膝五针、阳关承扶
6)【症状】膝痛不可屈伸
【治疗】背部足太阳经俞穴
7)【症状】疼痛连小腿如折断者
【治疗】陷谷
8)【症状】膝痛如内骨肉分离
【治疗】通谷(太阳经荥穴)、然谷(阳明经荥穴)
9)【症状】膝、胫部酸痛无力,不能久立
【治疗】光明(足少阳胆经络穴)


11.治疗水肿病的五十七个穴位
1)尻上五行,每行五穴
2)伏兔上各有两个,每行各五穴
又左右各一行,每行五穴
足内踝上各一行,每行各六穴


12.骨空:骨病都在骨空上治疗
髓空在脑后三分——脑户
颅骨边际锐骨之下——风府
有一孔在龂基的下面——大迎
有一孔在项后复骨的下面——哑门
有一孔在脊骨上孔的风府穴上面,脊髓最上面的空。
脊骨下端之孔,在尻骨下面的髓孔,即长强穴
在面部侠鼻两旁——巨髎
有在口下通于两侧肩骨的大迎
两肩髆骨空在肩髆的外侧——臑俞。
臂骨的骨空在臂骨的外侧,距手踝四寸处两骨的中间——三阳络
股骨上面的骨孔,在股骨的外侧膝上四寸的地方——中渎
胻骨的骨空在辅骨的上端——绝骨
股际的骨孔在阴毛中的动脉下面——曲骨
尻骨的骨孔在髀骨的后面相去四寸——环跳
坐骨有血脉渗灌的纹理,没有髓孔,其渗透腠理的功能依靠血脉完成,所以没有髓孔。


13.灸寒热:不管是什么病,只要症状是寒热,都可以用这个方法。
先灸项后大椎穴,并根据患者的年龄决定艾灸的壮数,多少岁灸多少壮;
次灸尾骶骨的尾闾穴,根据患者的年龄决定艾灸的壮数;
观察背俞(膀胱经上)的凹陷处灸之;
举臂肩上凹陷处(肩髃穴)灸之;
两侧季肋下章门穴灸之(脏会章门);
足外踝绝骨(悬钟)可灸之
足小趾和足四趾之间的侠谿穴可灸之
委中下合阳穴可灸之(小腿腓肠肌下面凹陷处的承山穴可灸)
足外踝后的昆仑穴可灸
缺盆上用手按,如有结块,坚硬如筋而疼痛的,可在疼痛的局部灸,灸后就可以软。(拉单杠动作、全身自然下垂也可以),
胸骨上凹陷处天突穴可灸
常横骨下的阳池穴
脐下三寸关元穴
下毛际两旁动脉跑去的地方即气冲穴
膝下三寸骨肉之间的足三里
足阳明经在足背上动脉处的冲阳穴
头顶上的百会穴
伤食引发寒热的,也可灸之,如果灸后病情不好转,就在阳邪过于亢盛的经脉上放血(哪个经脉痛哪个经络阳邪亢盛),同时配合药物治疗。
*被狗咬伤,在咬伤处灸三壮外,也可以在以上穴位灸。



第六十一篇    水热穴论

水热穴,指治疗水肿病和热病的穴位。


1.为什么少阴主管肾,肾为什么主管水
在阴阳属性分类中,人体上半身属阳,下半身属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肾在人体下部,为阴中之阴,所以称为至阴之脏。水属至阴,所以肾脏是人体中主管水的内脏。
在和气候阴阳的关系中,肺脏和太阴相对应,肾脏和少阴相对应,少阴之气在冬季最旺盛,冬季与水相对应,而足少阴肾经之气在冬季最旺盛,少阴经脉起源于肾脏,其末端分支入肺,所以水肿病根本在肾,标在肺,如果肾脏或肺脏功能失常,都可能造成体内水液停聚而形成水肿病。
横膈是地表,心肺在地上、为阳,肾在地下为阴。肾为本、是树根,肺为末、为树叶,肾水气上肺滋养其生长。肾与肺都是会积水的地方。


2.为什么肾脏能使水液停聚而造成病变呢?
肾主前后二阴,如果肾脏发生病变,就会造成二便不利,而二便的正常与否,又直接影响到胃的功能。所以,肾脏好像是胃的闸门,肾脏功能异常,则水液代谢失常,就像闸门失灵了。水液排泄不畅,停留在体内四处泛滥,到皮肤中就形成了浮肿。所谓浮肿,其实就是水液停聚而产生的病变。
肾水过满会反逆到胃。胃为谷之海,像水坝;水太满,肾像闸门,打开排水,水就被放出去了。肾功能失常,就相当于闸门开关不利,胃里水多却不开闸门,所以患者口渴却不敢喝水,越喝越水肿。寒水都在横膈以下没法气化成津液,就不能被吸收。


3.所有的水肿病都是由肾脏病变引起的吗?
肾脏是阴脏,凡是人身由下部上升的水气,都是由肾气的蒸腾而化生,就像地气上升为云一样,也和肾都属于阴,所以称肾为至阴。
如果有人自恃身强力壮,过度劳力或房事过度,就会造成大汗淋漓,这种出汗与肾脏有关,是肾汗。
肾汗出时受到风邪侵袭,汗孔猛然关闭,里面的汗还在向外出,但没法出到皮肤外。水气既不能返回到内脏,又不能向外排泄,于是留在汗毛孔中,在皮肤中流动,就形成了跗肿。这种病的根源在肾脏。
*为什么刚开始会跗肿?因为水在人体中是气化的,所以水是向上升的,现在水是冷的,所以向下沉,脚是人体最低的地方,所以水肿先从脚肿。
李焕
侠客
侠客
  • UID2017588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0
2909楼#
发布于:2016-01-18 23:0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李焕申请签到,2016年1月18日《黄帝内经》第76课心得
1.病邪如果停留在手阳明的络脉上,会使人耳聋,常不闻声音,可刺手大指食指指甲侧的少商与商阳穴,立闻。如不痊愈,加刺中指指甲与肉相交之处,立闻,须注意耳时可闻时不可闻者不可针刺。耳中如有风声者,亦可如此刺,左病刺右,右病刺左。遇痛不定处之病,可在肉与肉间刺其疼痛处,也是以月日之数来决定刺几次,用针之人,须谨察气之盛衰,来做刺数的标准,如杲刺得太过则伤气,不及其数则病邪无法尽出,左病剌右,右病刺左,病愈则止,不愈再重复刺,刺数之取法,用前条以日之数为准。
2.病邪居于足阳明之经脉上,令人流鼻血,上齿生寒,可剌足次指与中指之指甲后方与肉交接之处所,两指各一,左病刺右,右病刺左。
3.病邪居于足少阳之络脉上,会使人两胁肋痛,无法深呼吸,咳嗽且汗出不止,吾人可剌足小指与次指指甲后方与肉交接之处,两指各一刺,如此则无法深呼吸之症状立刻会好,盗汗也会好,咳嗽的人须多穿农服吃些食物,一日内会好。左病刺右,右病刺左,病可立愈,不愈则重复再刺。
4.病邪如居足少阴的络脉上会使人咽痛,无法进食,无绿无故的生气,气会直冲上喉。可直刺足下涌泉穴,连刺三下,左右共六次。左病刺右,右病刺左。咽喉肿胀,无法呑口水,又常无法吐口水,可剌然谷穴之前青筋起处,血出立愈。左病刺右,右病刺左。
5.病邪居于足太阴之络服上不去,会使,人腰痛,且痛引腹腔两侧,无法伸腰,此时可刺腰后的腰俞二穴,即白环俞。以月之盈亏来决定刺之数,针出立巳。左病刺右,右病刺左。
6.病邪居于足太阳经的络脉时,会使人抽筋,背急痛,痛延前胸肋位,刺法可从项背开始顺沿脊椎两侧五分处,一路用手按压,按到有压痛点时,下针刺三次,立可痊愈。
7.病邪居于足少阳之络脉时,会令人大腿部的关节痛,无法抬举大腿。可针剌环跳,用细长之针,寒重之人须久留针以去尽寒气。针数以月之盈亏为准。可以立愈。
8.针刺所有主经脉之经过处附近有病,主经脉无病,就是明显的络脉病,即须用缪刺法。耳聋之人,可刺手阳明之经脉,如杲不愈,则须刺耳前出之通脉有历痛点即可牙齿痛时,剌手,明或足阳明不愈时,则刺其经脉入齿中之位血出立已。病邪居于五脏之间,造成的病,会引起经脉疼痛,有时痛有时不痛,此时须检视在何经上,再用缪刺法在手足指甲之侧,视瘀脉处放出血,隔日一刺,一刺不好,五刺之内必愈。
9.如果由络脉传入引发上齿疼痛,齿与唇都有寒痛,则须视察手背血脉有青瘀处,放出血可愈,在足阳明经足中指指甲后肉际下一针,手大指与食指指甲肉,下针,可以立愈。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10病邪居于手足少阴大阴与足阳明交会之络脉处时,因为此五经之络脉都会在耳中,向上又络到额之左侧,如果五服之络都气血不足时,会使人全身肌肉血脉跳动不止,但外形呈昏迷状,其形如尸,但又没死,名之“尸厥”,此时可刺足大指内侧之隐白穴,再剌足心涌泉穴,再剌足中指指甲后肉际,后再刺手大指内侧之少商穴,再剌手少阴心经的少穴,足少阴然谷穴之骨突处各一剌,立刻会苏醒过来。如仍未醒,则用空管吹气入两耳,用剃刀取左额角发,方圆一寸,火烧炙后,用酒灌入口中,无法饮入时,强力灌之,病人会立刻苏醒过来。
11.凡施剌时,决定用何法,都须先观察病在何经上,手指指甲切穴再进针,视虚实情形来做补泻,适当的调整才是。如仍未调理正常,再施予针剌。凡病人有病,而不在经脉上的,都采镠刺之法。只要看到皮表有瘀血络处,须尽放血,以上都是缪剌的正确方法。
12.四时刺逆从论厥阴有余之时必生阴痹之病,麻木不仁在阴侧,不足之时必生热痹之病。肝脉呈滑脉表示病疝气,肝脉呈涩涩之脉必生小腹胀气之病。少阴太过时会病皮肤麻木且生隐疹,少阴不足会病肝气不足的病。少阴脉呈滑脉表示有肺受风则咳的病,少阴脉涩涩,必有膀胱积小便带血的症状。太阴太过时会有肉痹即肌肉不仁的病,如为寒所中,太阴必不足,此时必病脾脏运化无力。太阴之脉呈滑脉表示有脾主之肌肉时麻时止,太阴服如为涩脉,表示有积在腹中,常觉腹部胀满。阳明太过之时,会有脉速现象及身体时发热不止。验明不足时会病心痛。阳明脉呈滑脉,则有心痛时发时止的病。阳明脉呈涩脉,则表示有积在体中,令人时常易受惊吓。太阳太过时会有骨病,身沉重之感,太阳不足时则会生肾病。太阳脉呈滑脉表示肾有风邪之病,太阳脉呈涩脉时,会有积病在脉中,令人发癫病。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