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序华
贫民
贫民
  • UID2018788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
15楼#
发布于:2015-11-08 14:3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湖北-罗序华
@教官-孝感-郑其赛
 
 2015-11-7学习心得:
 一、古法养生
    艾是一种效用特殊的草,在我国南北方的田间地头一片一片生长。在我国南北方用艾根煲汤祛寒辟邪祈福,艾叶泡水熏蒸达到理气血祛寒湿的作用。古代书籍提到艾灸这种治疗方法“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保命之法,灼艾第一”。艾灸是一种无毒副作用绿色原生态疗法,是中国古代医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然环保无污染没有毒副作用 。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去调理人体已经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治病祛病的目的。
 二、艾灸为何能治病
     人体是阴阳对立的统一整体,疾病的发生都是阴阳失调,疾病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有某种病理产物的积滞,这种积滞的病理产物,如果能找到出路,病势必然痊愈。中医认为所有人身上都有经络,并总结为十二经络三百六十五穴,是人体脏腑各官能之间互相传递信息的驿站和通路,而这些经络穴位之间息息相通的。
     艾灸和针灸一样都是在人体的信息通路上选择相应的部位,以特定的因子、人工激发感传作用,使良性循环得以恢复和巩固,恶性循环得以折断或者阻滞,从而达到防病和治病的效果。艾灸的作用从补泻意义上讲是补多泻少,先补而后泻,在提高正气的情况下,让邪气自除。
 三、艾灸适应症
    体弱病久的慢性病人.体壮病新的急性患者,热性病患者均可灸治。肾虚、失眠、虚胖、贫血、各种慢性妇科病、慢性肾病、类风湿等对于西医来说的不治之症通过灸穴位可治愈
      人体自有大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成为“募穴”,六脏六腑共有募穴12个,艾灸募穴可以治疗本脏腑的病症。比如感冒可以取灸大椎穴,灸到皮肤发红、发潮为佳,每次操作做到微微出汗效果最好。可以用温和灸的方式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来预防感冒。一般性肠胃问题可以艾灸足三里、神阙、关元,不论胃热胃寒,都可以灸中脘。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关元、中脘、足三里、命门,长期温灸之,就能达到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的作用。
 四、艾灸养生的注意事项
     灸后一小时内最好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灸后要比平时多喝一些温开水,以协助排毒。
     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以及极度衰竭五自制能力者。一些特殊部位以及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于颜面部位,也不要灸。
     艾灸后为什么有些人会出现疾病加重的反应,口干舌燥,这是正邪交战,当身体内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正气,邪气就自动排出体外了。如有肝区、胃脘部不适,有可能因为肝有隐患或胃脘部有疾病,艾灸会主动调整。如灸关元,也许会反应生殖系统方面的疾患。
 五  艾绒的选择  
     《本草纲目》记载:艾叶需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
  六   如何分辨艾绒的优劣
       依艾的绒、色、味、烟来分辨艾的优劣。新艾发青、暗,点着后火力强烈,燃烧时烟气发青、发黑,比较呛人。好的陈艾则颜色土黄或金黄,烟的颜色是淡白,不浓烈,燃烧后烟雾由下而上缭绕,气味温和有艾香,不刺鼻。渗透力强。
    七  现代的温和灸疗法
         手持移动法,手持艾条,对准穴位或患处一定熏烤,可上下左右等,病人可长期自灸。
         工具支持法,各种各样的现代温灸器,手持的,绑缚的目的均是为了缓解直接灸的烧灼痛与手持法的疲劳。
         艾灸的疗法广泛转播世界并造福世界人民。今天我们通过艾灸能让自己和家人朋友真阳充足脏腑强健 享受生活!
戴艺英
会员
会员
  • UID20187428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4
16楼#
发布于:2015-11-08 19:01
广州-戴艺英
艾灸知识学习心得
一、古法养生-艾灸,是一种无毒副作用的原生态疗法,是中国古代医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艾是一种特殊的草,它神奇又普通。一般生长在中国南北方的农村田头野地,端午节前后,人们用于辟邪求福。艾草根煲汤祛风暖胃,艾草泡水洗澡或熏蒸理气血,逐寒湿,焚烧艾草还可以驱赶蚊蝇。
艾灸是通过点燃艾条产生艾热剌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会的活动去调整人体已经紊乱的生理化功能,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艾之火是纯阳之火,被人们称为地之阳。艾热之热,非其他发热的物质所能比拟的,艾在燃烧时产生的特殊的短红外线的渗透力是普通长红外钱的3到4倍,能够激活细胞的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免疫力。作用于穴位,直达病灶。
二、针灸和艾灸都有扶正驱邪作用,只不过从补泻意义上讲,艾灸的作用是补多泻少,针灸的作用是泻多补少,针灸主通经脉,不能补元阳,艾灸是先补而后泻,在提高正气的情况下,让邪气自除。“以溢奇邪,以行营卫”,“有余可泻,不足可补”,《医学入门》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三、艾灸能治哪些病?慢性病、急性病、热性病都可艾灸。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失调,疾病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有某种病理产物的积滞,穴位气孔是宣泄这种积滞的病理产物的天然渠道和缺口。
“保命之法,灼艾第一”。元气虚弱的人一般胃功能吸收差,服药治疗很难吸收消化药物,有时必须耗用元气才能发挥作用,长期服药更伤元气。艾灸法可以不经过肠胃而直接将热力作用于经脉以培补能量。感冒灸大椎穴,灸到皮肤发红发潮为佳,微微出汗效果更好。预防经常性感冒用温和灸的方法艾灸中院、关元、足三里。一般性肠胃问题艾灸足三里、神阙、关元,不论胃热胃寒都可以灸中院。人体四大养生要穴:中脘、关元、足三里、命门,长期温灸之,就能达到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疼痛,也可以直接艾灸于痛点,哪里痛灸哪里这就是阿是穴或叫天应穴,或在患处就近取穴。
四、艾灸注意事项。1.艾灸后至少1小时内最好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2.比平时多喝一些温开水,以协助排毒,但绝对不能喝冷水冰水。3.孕妇、极度疲劳、过饱过饥、酒醉、大汗淋漓,以及极度衰竭、无自制能力者不适宜艾灸。4.一些特殊部位以及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5.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五、为什么有些人艾灸后会出现疾病加重的反应?如很多人艾灸后出现口干舌燥,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艾灸中脘会有肝区不适,或会有胃脘部不适,这有可能因为肝有隐患或胃脘部有疾病,艾灸会主动帮我们调整,艾灸关元穴会反映出妇科,前列腺方面或生殖系统的一些疾病,艾灸的通窜功能就是在告诉我们人体自我调整的功能。每个人有不同的艾络敏感度,所以灸感不同,青少年比老年人灸感强和快,女性比男性灸感高。
六、如何分辨艾绒艾条的优劣。主要从绒、色、味、烟四个方面入手。
1.新艾的颜色发青暗,点着以后火力强,燃烧时烟气发青,发黑,比较呛人。
2.好的陈艾则颜色土黄或金黄,烟的颜色是淡白,不浓烈,燃烧后烟雾由下而上缭绕,气味温和有艾香,不刺鼻,渗透力强,久治效果比较好。
七、温和艾灸疗法:1.手持移动法,2.工具支持法。
古法艾灸不仅我国深受重视,而且被多个国家追捧应用,日本、韩国、德国,还有拿破仑时代的法国。
灸友47170
贫民
贫民
  • UID20187170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6
17楼#
发布于:2015-11-08 19:0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 湖北柯林2015年11月7月学习“艾灸知识”的心得
    艾草,是一种效用特殊的草,样貌普通,在中国南北方的农村是随处可见的。在南方,广东客家人喜欢用它的根煲汤暖胃,北方人却喜欢用它泡的水洗澡或熏蒸,达到理气血,逐寒湿。在夏天,用它焚烧来驱赶蚊蝇。  
   一、艾灸的特点:不用服药,无毒副作用,渗透力强,是一种绿色原生态疗法。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燃烧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去调整人体已经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艾是纯阳之火,故而中国古人把太阳称为天之阳,把”艾“称为地之阳。艾热之热,非其他发热的物质所能比拟。”艾“燃烧时产生特殊的短红外线,渗透力是普通长红外线的3到4倍,能够激活细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免疫力。      艾灸同时具有自动找病位和通经脉的功能。艾火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身体的皮肤表层透达体内,通达病位,打通阻塞,自动调节身体内部阴阳的升降,从而达到壮阳,养生,治病的功用。    
   二:为什么能治病    人体本是阴阳对立的统一整体疫病的发生,都是由于阴阳失调,疾病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有某种病理产物的积滞。这种积滞的病理产物,如果能找到出路,病势必然受到顿挫而走向痊愈,所有人身上都有一种经络现象,就像在一台运转的发电机身上,在金属导线上有电压和电流。十二经络和三百六十五穴是人体脏腑各官能,官与官之间互相传递信息的驿站和通路。健康的身体状态,内脏器官通过经络体系与身体表面的穴位气孔息息相通。在病理状态下,穴位气孔又是宣泄病理产物的天然渠道和缺口。艾灸和针灸一样,都是在人体内部的信息通路上选择相应的部位,以特定的因子,通过人工激发感传作用,使良性循环得以恢复和巩固,恶性循环得以遮断和阻滞,从而达到防病与治病的效果。针灸和艾灸都有扶正祛邪的作用。从补泻意义上讲,艾灸是补多泻少,针灸是泻多补少。针灸主通经脉,不能补元阳。艾灸是先补而后泻,在提高正气的情况下,让邪气自除,”以溢奇邪,以行营卫“”有余可泻,不足可补“是艾灸疗法对这些中医基本的灵活运用        
  三:艾灸能治哪些病    艾灸适应范围广泛,既适宜体弱病久的慢性病人,也适于体壮病新的急性患者,对热性病患者也可以灸治。肾虚,失眠,虚胖,贫血各种慢性妇科病,慢性肾病,类风湿,脊柱炎等等,都可以通过重灸关元等穴位来治愈。  如:日常感冒,可以取灸大椎穴,预防经常性感冒,可以用温和灸额方式,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也很有效果。肠胃问题,可艾灸足三里,神阙和关元穴。不知道穴位时,哪里不舒服就灸哪里,也可以在患处附近或里患处不远处取穴,称为“就近取穴”。四大养生穴:关元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和命门穴,长期温灸能达到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四:艾灸养生有什么讲究   1, 艾灸后至少1小时内最好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2,艾灸后要比平时多喝一些温开水,以协助排毒,但绝不能喝冷水冰水   3,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以及极度衰竭,无自制者不适宜艾灸   4,一些特殊部位以及大小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有些人灸后出现口干舌燥,局部不适等现象,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逐渐艾灸,当体内累积了足够多的正气,病邪就会逐渐出离体外了。因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经络敏感度,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也非常大。一般年轻人的灸感比老年人强和快,女性的感传也容易比男性高。      
  五:如何分辨艾条和艾绒的优劣    主要从绒,色,味,烟四个方面入手。新艾的颜色发青,暗,点着以后火力强烈,燃烧时烟气发青,发黑,比较呛人。好的陈艾,则颜色土黄或金黄,烟的颜色是淡白的,不浓烈,燃烧后烟雾有下而上缭绕,气味温和,有艾香,不刺鼻,渗透力强,灸治效果比较好      
  六:现代的温和灸疗法    1,手持移动法,点燃艾条,手持艾条对准穴位或患处,通过上下或左右移动手法进行灸治。此法操作简便,病人可长期自灸。2,工具支持法,目前有各种各样的温灸1器,如手持的,绑缚式的等,借助工具减轻直接灸的烧灼痛和手持的疲劳。即使隔着衣服灸,也能使渗透力源源不断的作用。  
  希望通过艾灸,能让自己和家人或朋友们真阳充足,脏腑强健,保持健康的体魄,享受美好生活。
戴艺英
会员
会员
  • UID20187428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4
18楼#
发布于:2015-11-08 19:03
广州-戴艺英
艾灸知识学习心得
一、古法养生-艾灸,是一种无毒副作用的原生态疗法,是中国古代医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艾是一种特殊的草,它神奇又普通。一般生长在中国南北方的农村田头野地,端午节前后,人们用于辟邪求福。艾草根煲汤祛风暖胃,艾草泡水洗澡或熏蒸理气血,逐寒湿,焚烧艾草还可以驱赶蚊蝇。
艾灸是通过点燃艾条产生艾热剌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会的活动去调整人体已经紊乱的生理化功能,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艾之火是纯阳之火,被人们称为地之阳。艾热之热,非其他发热的物质所能比拟的,艾在燃烧时产生的特殊的短红外线的渗透力是普通长红外钱的3到4倍,能够激活细胞的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免疫力。作用于穴位,直达病灶。
二、针灸和艾灸都有扶正驱邪作用,只不过从补泻意义上讲,艾灸的作用是补多泻少,针灸的作用是泻多补少,针灸主通经脉,不能补元阳,艾灸是先补而后泻,在提高正气的情况下,让邪气自除。“以溢奇邪,以行营卫”,“有余可泻,不足可补”,《医学入门》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三、艾灸能治哪些病?慢性病、急性病、热性病都可艾灸。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失调,疾病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有某种病理产物的积滞,穴位气孔是宣泄这种积滞的病理产物的天然渠道和缺口。
“保命之法,灼艾第一”。元气虚弱的人一般胃功能吸收差,服药治疗很难吸收消化药物,有时必须耗用元气才能发挥作用,长期服药更伤元气。艾灸法可以不经过肠胃而直接将热力作用于经脉以培补能量。感冒灸大椎穴,灸到皮肤发红发潮为佳,微微出汗效果更好。预防经常性感冒用温和灸的方法艾灸中院、关元、足三里。一般性肠胃问题艾灸足三里、神阙、关元,不论胃热胃寒都可以灸中院。人体四大养生要穴:中脘、关元、足三里、命门,长期温灸之,就能达到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疼痛,也可以直接艾灸于痛点,哪里痛灸哪里这就是阿是穴或叫天应穴,或在患处就近取穴。
四、艾灸注意事项。1.艾灸后至少1小时内最好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2.比平时多喝一些温开水,以协助排毒,但绝对不能喝冷水冰水。3.孕妇、极度疲劳、过饱过饥、酒醉、大汗淋漓,以及极度衰竭、无自制能力者不适宜艾灸。4.一些特殊部位以及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5.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五、为什么有些人艾灸后会出现疾病加重的反应?如很多人艾灸后出现口干舌燥,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艾灸中脘会有肝区不适,或会有胃脘部不适,这有可能因为肝有隐患或胃脘部有疾病,艾灸会主动帮我们调整,艾灸关元穴会反映出妇科,前列腺方面或生殖系统的一些疾病,艾灸的通窜功能就是在告诉我们人体自我调整的功能。每个人有不同的艾络敏感度,所以灸感不同,青少年比老年人灸感强和快,女性比男性灸感高。
六、如何分辨艾绒艾条的优劣。主要从绒、色、味、烟四个方面入手。
1.新艾的颜色发青暗,点着以后火力强,燃烧时烟气发青,发黑,比较呛人。
2.好的陈艾则颜色土黄或金黄,烟的颜色是淡白,不浓烈,燃烧后烟雾由下而上缭绕,气味温和有艾香,不刺鼻,渗透力强,久治效果比较好。
七、温和艾灸疗法:1.手持移动法,2.工具支持法。
古法艾灸不仅我国深受重视,而且被多个国家追捧应用,日本、韩国、德国,还有拿破仑时代的法国。
邓小兰
侠客
侠客
  • UID2018701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1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9楼#
发布于:2015-11-08 19:37
广州-邓小兰2015年11月7日《艾灸知识》学习心得
 
邓小兰2015117《艾灸知识》学习心得


艾草,一种在农村很常见样貌普通却功用特殊的野草。南方人常用艾根煲汤暖胃,北方人喜欢用它泡澡、熏蒸。在夏天的农村,用它焚烧来驱赶蚊蝇是常见的景象。
艾灸,因为具有“不用服药,无毒副作用,渗透力强,疗效好”等特点,历来被医所推崇而流传至今。古籍云:“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许多针药之疾,艾灸霍然而愈。“艾灸”古法养生因之令人倍感神奇。
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燃烧时能产生艾热,进而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经气的活动去调理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艾之火为纯阳之火。艾热散发出来的热量非其他发热物质所能比拟。其燃烧时产生的特殊红外线,其渗透力是普通红外线的34倍,能够激活细胞激活素,提高人体免疫力。
艾灸具有自己找病位和通经络的功能。我国古代的医者早就了解到,每个人身上都有经络现象。十二经络与三百六十五穴是人体脏腑官之间互相传递信息的驿站和通路。病理状态下,穴位气孔又是宣泻病理产物的天然渠道和孔穴。艾灸就是在人体内部的信息通路上选择相应的部位,以特定的因子,通过人工激发感传作用,使良性循环得以恢复和巩固,恶性循环得以遮断和阻滞,从而达到防病和治病的效果。
艾灸扶正祛邪的作用。从补泻作用上讲,艾灸是补多泻少,先补而后泻。而针则是泻多补少,这是值得注意的地方。(此处有争议,关键在术者手法)
艾灸疗法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既适宜体弱病久的慢性病人,又适宜体壮病新的急性患者。对热性病患者也可以灸治。
肾虚、失眠、虚胖、贫血、多种慢性妇科病、慢性肾病、类风湿、脊柱炎等等,通过重灸关元等穴位,都可以治愈。
如:日常感冒,可以取灸大椎穴,效果非常快。预防经常性感冒,可以用温和灸的方式,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也很有效果。一般性肠胃问题,可艾灸足三里、神阙和关元穴。不论胃热、寒,都可以灸中脘穴。
不知道穴位时,哪里不舒服就灸哪里。也可以在患处附近或离患处不远处取穴,称之为“就近取穴”。
一般人只要记住四大养生要穴——关元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和命门穴,长期温灸之,就能达到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艾灸养生的注意事项:
一、艾灸后至少1小时内最后不要用冷水洗手洗澡;
二、要比平时多喝些温开水,以协助排毒,但绝不能喝冷水、冰水;
三、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怒、大汗淋漓,以及极度衰竭,急性传染病,精神病或者无自制能力者,不宜艾灸;
四、特殊部位大血管处、毛发多汗多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也不能灸。
有些人艾灸后出现口干舌燥,局部不适等现象,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逐渐艾灸,当体内累积了足够多的正气,病邪就会逐渐被驱离体外了。因每人有着不同的经络敏感度,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也非常大。一般而言,青壮年人的灸感往往比老年人强和快,女性的感传也容易比男性高。
艾条和艾绒的选择上,历代医家都强调选择陈艾。好的陈艾颜色土黄或金黄,点着后烟呈淡白色,烟雾自下而上缭绕,气味温和有艾香,不刺鼻,渗透力强,灸治效果比较好。
现在常用的温和灸疗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手持移动法:点燃艾条,手持艾条对准穴位或患处,通过上下或左右移动等诸多手法进行灸治。此法操作简便,病人可长期自灸。一种是工具支持法。目前已有各种各样的温灸器,如手持的,绑缚式的等,借助于工具减轻直接灸的烧灼痛和手持的疲劳。即使隔着衣服灸,也能使渗透力源源不断地作用。
阳气是生命的根本。养生贵在养阳。现代人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快节奏,加之喜食冷饮,贪图寒凉等诸多不良习惯,很容易过快损耗自身阳气。艾灸凭其“以溢奇邪,以行营卫,”“有余可泻,不足可补”的灵活性和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7世纪,艾灸疗法传到了欧洲,造福于更多的世界人民。衷心希望每一个现代人都能够认识并实践这种神奇的古法,让自己、家人和朋友真阳充足,脏腑强健,保持健康的体魄,畅享生命的美好。
柯林
贫民
贫民
  • UID20187170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6
20楼#
发布于:2015-11-08 20:06
湖北柯林2015年11月7月学习“艾灸知识”的心得
   艾草,是一种效用特殊的草,样貌普通,在中国南北方的农村是随处可见的。在南方,广东客家人喜欢用它的根煲汤暖胃,北方人却喜欢用它泡的水洗澡或熏蒸,达到理气血,逐寒湿。在夏天,用它焚烧来驱赶蚊蝇。  
    一、艾灸的特点:不用服药,无毒副作用,渗透力强,是一种绿色原生态疗法。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燃烧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去调整人体已经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艾是纯阳之火,故而中国古人把太阳称为天之阳,把”艾“称为地之阳。艾热之热,非其他发热的物质所能比拟。”艾“燃烧时产生特殊的短红外线,渗透力是普通长红外线的3到4倍,能够激活细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免疫力。      艾灸同时具有自动找病位和通经脉的功能。艾火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身体的皮肤表层透达体内,通达病位,打通阻塞,自动调节身体内部阴阳的升降,从而达到壮阳,养生,治病的功用。    
    二:为什么能治病    人体本是阴阳对立的统一整体疫病的发生,都是由于阴阳失调,疾病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有某种病理产物的积滞。这种积滞的病理产物,如果能找到出路,病势必然受到顿挫而走向痊愈,所有人身上都有一种经络现象,就像在一台运转的发电机身上,在金属导线上有电压和电流。十二经络和三百六十五穴是人体脏腑各官能,官与官之间互相传递信息的驿站和通路。健康的身体状态,内脏器官通过经络体系与身体表面的穴位气孔息息相通。在病理状态下,穴位气孔又是宣泄病理产物的天然渠道和缺口。艾灸和针灸一样,都是在人体内部的信息通路上选择相应的部位,以特定的因子,通过人工激发感传作用,使良性循环得以恢复和巩固,恶性循环得以遮断和阻滞,从而达到防病与治病的效果。针灸和艾灸都有扶正祛邪的作用。从补泻意义上讲,艾灸是补多泻少,针灸是泻多补少。针灸主通经脉,不能补元阳。艾灸是先补而后泻,在提高正气的情况下,让邪气自除,”以溢奇邪,以行营卫“”有余可泻,不足可补“是艾灸疗法对这些中医基本的灵活运用        
   三:艾灸能治哪些病    艾灸适应范围广泛,既适宜体弱病久的慢性病人,也适于体壮病新的急性患者,对热性病患者也可以灸治。肾虚,失眠,虚胖,贫血各种慢性妇科病,慢性肾病,类风湿,脊柱炎等等,都可以通过重灸关元等穴位来治愈。  如:日常感冒,可以取灸大椎穴,预防经常性感冒,可以用温和灸额方式,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也很有效果。肠胃问题,可艾灸足三里,神阙和关元穴。不知道穴位时,哪里不舒服就灸哪里,也可以在患处附近或里患处不远处取穴,称为“就近取穴”。四大养生穴:关元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和命门穴,长期温灸能达到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四:艾灸养生有什么讲究   1, 艾灸后至少1小时内最好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2,艾灸后要比平时多喝一些温开水,以协助排毒,但绝不能喝冷水冰水3,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以及极度衰竭,无自制者不适宜艾灸4,一些特殊部位以及大小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有些人灸后出现口干舌燥,局部不适等现象,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逐渐艾灸,当体内累积了足够多的正气,病邪就会逐渐出离体外了。因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经络敏感度,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也非常大。一般年轻人的灸感比老年人强和快,女性的感传也容易比男性高。        
   五:如何分辨艾条和艾绒的优劣    主要从绒,色,味,烟四个方面入手。新艾的颜色发青,暗,点着以后火力强烈,燃烧时烟气发青,发黑,比较呛人。好的陈艾,则颜色土黄或金黄,烟的颜色是淡白的,不浓烈,燃烧后烟雾有下而上缭绕,气味温和,有艾香,不刺鼻,渗透力强,灸治效果比较好      
   六:现代的温和灸疗法    1,手持移动法,点燃艾条,手持艾条对准穴位或患处,通过上下或左右移动手法进行灸治。此法操作简便,病人可长期自灸。2,工具支持法,目前有各种各样的温灸1器,如手持的,绑缚式的等,借助工具减轻直接灸的烧灼痛和手持的疲劳。即使隔着衣服灸,也能使渗透力源源不断的作用。  
    希望通过艾灸,能让自己和家人或朋友们真阳充足,脏腑强健,保持健康的体魄,享受美好生活。
张莉
侠客
侠客
  • UID20187482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198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1楼#
发布于:2015-11-09 07:3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莉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9日《针灸大成》第1、2课心得

一、针灸的使用时机
     1、气血大虚时不针;2、刚行完房事后不针;3、运动大汗后不针;4、醉酒后不针。
一个基本的大原则:人在很虚时,元气不够时不下针。
二、灸法的分类
      灸的用途非常广。比如毒物(毒蛇、蝎、蜘蛛)咬伤,破伤风,都可以用灸。针灸可以治很多的病,过去称之为“针医”。
      艾,其性向下,生命力强。古代军队曾用燃艾的方式寻找水源。故艾灸可以保健治病。
      艾灸有以下几种:
       1、隔姜灸。这是最普遍的一种灸法。方法如下:拿一块新鲜的生姜,切成薄片,然后用牙签在上面戳几个小洞。再拿一撮艾绒,放在手心里,搓成两头尖、中间粗的形状。用手从中间掐断,所得的每一小段称为“一壮”。把一壮艾绒放在姜片上,用打火机或香点着,旁边放一盛水的碗。灸到皮肤感到温热就好,剩下的艾绒随时丢到碗里,再换另一壮。灸的过程中只要姜片不干不需要换。 因艾本性是纯阳的,所以只灸阳数,即单数。
      如遇重病,可灸膏盲穴。灸到口干舌燥为止,几百壮也没关系。如果灸后起了水泡,可用消过毒的针,沿着皮肤从旁边把泡刺破,用手慢慢挤出水,这样做能很快结痂,而且不留疤痕。
      2、隔盐灸。比如灸肚脐,即神阙穴时,可把盐巴炒熟(但要用青盐,不能用精盐),待凉至温热,用其覆满肚脐,再拿艾绒来灸。
不管寒痢、热痢,灸神阙穴都可以。如何区分寒痢和热痢呢?寒痢的显著特点是大便中食物不消化,没有什么味道;热痢的话味道会很臭。一般以寒痢居多。
       3、隔蒜灸。要用独蒜(只有一个独瓣的蒜头)。去皮切片待用。如久咳时,可以用此法。先把舌头伸出来,上面放一片蒜,再放艾绒来灸。蒜,色白,辛辣。而舌为心表。当舌头往外神,心脏力量会加强,这样灸就会好。
       4、米粒灸。把艾绒撮成米粒大小,固定在穴位上面灸(一般用凡士林固定),主要用于如鼻窦炎、鸡眼等小部位的灸治。
      三、如何知道病情越来越严重还是快要好了?既如何判断“病进”还是“病退”?一般有两个原则:当病沿着四肢往身体方向走,为病进;反之则为病退。当病退时,处方不能改,针灸的穴位也不能改,直到病好为止。当病进时,说明医法错了,要另寻他方。
      四、举例:带状疱疹的治疗。首推隔姜灸。在疱疹的头尾灸,待其萎缩些,继续灸头尾,以此类推。其次,可用蜘蛛网平摊在疱疹上面,点火瞬烧,专治如米粒大小,很疼的那种疱疹。无蜘蛛网也可用干棉花代替。先把干棉花拉平,铺在疱疹上,然后点火瞬烧。还可以把全蝎烤干至金黄色。因其味道很腥,可将干全蝎磨成粉制成胶囊,一次服8—10粒。
      五、注意事项:一般热症不灸,流汗多的地方,如鼻子、头顶、腋下、眼睛等不灸,阴部不灸。
      六、针灸禁忌:有歌诀如下——“针而勿灸,灸而勿针,针经为此常叮咛。针灸并施,徒施患者炮烙刑。”历代医家一直强调,要把针和灸分开来用。
     《针灸大成》中则有“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一说。
易岚
侠客
侠客
  • UID20185163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29
22楼#
发布于:2015-11-09 09:2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易岚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9日《针灸大成》第1、2集心得
     针炙禁忌:大病未愈、气血虚弱没元气不下针;行房后不下针;时机不好、运动后、出大汗不下针;酒后,体力不够不下针。
针可以用在所有的疾病上,从感冒到癌症。不论是什么病,灸膏肓穴百壮,无所不疗。针是中医的一个独立部门,在学习和施救时,做到不谈中药只谈针炙。相反在学习中药时一样忘掉针炙。
灸有向下找水的特性,当针力不足的地方,就会用到灸,气血大虚时,可以用灸的方式处理。
灸法一——隔姜灸。最普遍的灸法。切大小厚溥适中生姜一片,扎几个洞。把艾绒搓成金字塔状,放在生姜片上,这叫“一壮”。灸的时候,感到湿热,不用很烫时可以换下一壮,不用换生姜。燃烧的艾绒丢进装水的容器,以防发生危险。
艾灸取数:灸单不灸双,艾为纯阳,取阳数。
艾灸起泡的处理办法:贴着皮肤最近的地方用消过毒的针扎破,按压排水。不要撕掉皮肤,会留下伤疤,可以撒硫磺粉和大黄粉。
灸后反应:口干舌燥,小便会有艾灸味。是正常反映。
灸法二——隔盐灸。在炙的时候,用盐巴填满神阙,再放艾绒。盐要选用青盐,炒热,温度适中再放在神阙上,防烫伤。古病人下利时不管是寒利或热利,灸神阙就可以了。
灸法三——隔蒜灸。当久咳不愈时,伸出舌头,把蒜放在舌头上灸。舌为心表,把舌头往外伸,灸后心脏力量加强。心和肺最接近。因蒜是白色,辛辣白色,能入肺。灸后咳嗽会好。
灸法四——米粒灸。把一点点艾灸,捏成米粒大小。用凡士林先涂穴位上,再把米粒样的艾绒放在上面灸,用香点燃。用于鼻窦炎、鸡眼等疾病。
灸的用途非常广,比如被毒蛇、蝎子、蜘蛛等毒物蛟伤,破伤风都可以灸。比如破伤风病人,手指头红肿,从手指头一路红到手上,就在头尾灸两壮,灸完后就可以看到红色慢慢退到掌心。我们怎样去区分灸后是在好转还是变严重?当病进时,是由四肢往身上走;病退时,就会由身上往四肢走。比如,病在肩,灸后第二天,肩不痛,转到手臂上痛,这就是病在退。病在退时,处方不能改,所针的穴道也不能改,等到病好了为止。当病仍在进时,就表示处方和穴位错了,应该及时想其它办法解决。一般人有破伤风会去打疫苗,实际上没什么帮助,用灸就可以很好的起作用。
疱疹、腰蛇、锦蛇的处理办法。方法一:取头、尾两处隔姜灸,隔几天就会变短,继续取头、尾两处,把疱疹包围起来,直到痊愈。方法二:用干棉花扯成蜘蛛网状,上面放点凡士林,放在患处燃烧。棉花不能多,会烧伤皮肤。方法三:去药店买蝎粉,装入胶囊中,吃八到十颗。
艾灸几不灸:感冒发烧不灸。流汗多的地方不灸。津液多的地方不灸,比如眼睛、阴部。痔疮是热,不能灸。
针灸禁忌:“针而勿灸灸勿针,针经为此常叮咛。庸医针灸一齐施,徒施患者炮烙刑”。古有名训,针就是针,灸就是灸,要分开使用,像针上头放个艾绒的做法,会让病人更痛苦。《针灸大成》云: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易岚于2015-11-12 21:37编辑了帖子]
云南—保发容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05
  • 粉丝5
  • 关注0
  • 发帖数127
23楼#
发布于:2015-11-09 11:0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保发容申请签到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教官-孝感-郑其赛3班保发容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9日《针灸大成》第1、2课心得
本节课重点掌握:1、针灸的起源慨念。2、针灸的使用时机。3、灸的几种方法:隔姜灸、隔盐灸、隔蒜灸、米粒灸等。4、针灸的注意事项及针灸禁忌。
一、针灸的使用比中药早一千年。针灸以针刺、艾灸防治疾病的方法,中医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或施术部位,运用手法,以调整营卫气血;灸法是用艾绒搓成艾条或艾炷,点燃以温灼穴位的皮肤表面,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目的。针灸是我国医学上的宝贵遗产。
二、针灸的使用时机
   1、气血大虚时不针灸;失血过多不针灸。2、元气不够时、刚行完房事后不针;饥饿、饮食过多、醉酒后不针灸。3、运动大汗后不针灸;4、针灸可以用在所有的疾病上面,从感冒到癌症都可以,针灸的用途非常广。比如毒物(毒蛇、蝎、蜘蛛)咬伤,破伤风,都可以用灸。古人称为“针医”。艾,其性向下,生命力强。古代军队曾用燃艾的方式寻找水源。故艾灸可以保健治病。
三、艾灸有以下几种:
  1、隔姜灸。这是最普遍的一种灸法。方法如下:拿一块新鲜的生姜,切成薄片,大小0.5厘米左右,然后用牙签在上面戳几个小洞。再拿一撮艾绒,放在手心里,搓成两头尖、中间粗的形状。用手从中间掐断,所得的每一小段称为“一壮”。把一壮艾绒放在姜片上,用打火机或香点着,旁边放一盛水的碗。灸到皮肤感到温热就好,剩下的艾绒随时丢到碗里,再换另一壮。灸的过程中只要姜片不干不需要换。
因艾本性是纯阳的,所以只灸阳数,即单数。如遇重病,可灸膏盲穴。灸到口干舌燥为止,几百壮也没关系。如果灸后起了水泡,可用消过毒的针,沿着皮肤从旁边把泡刺破,用手慢慢挤出水,这样做能很快结痂,而且不留疤痕。
  2、隔盐灸。比如灸肚脐,即神阙穴时,可把盐巴炒熟(但要用青盐,不能用精盐),待凉至温热,防止烧烫伤,用其覆满肚脐,再拿艾绒来灸。不管寒痢、热痢,灸神阙穴都可以。如何区分寒痢和热痢呢?寒痢的显著特点是大便中食物不消化,没有什么味道;热痢的话味道会很臭。一般以寒痢居多。
 
3
、隔蒜灸。肺的问题,我们要用隔蒜灸。当久咳的时候,用独蒜切成5毛硬币大小放在舌上,再上面艾灸。因蒜是白色的,辛辣色白,才能入肺;因为舌为心表,把舌头往外伸,灸后心脏力量加强,这样灸就会好。
  4、米粒灸。把艾绒捏成像米粒一样大。用凡士林先涂在欲灸的穴道上,将它放在上面灸。如鼻窦炎、鸡眼,我们用香来点,灸三个、五个,就看病有多深,就可以了。
 四、如何知道病情越来越严重还是快要好了?既如何判断“病进”还是“病退”?一般有两个原则:当病沿着四肢往身体方向走,为病进;反之则为病退。当病退时,处方不能改,针灸的穴位也不能改,直到病好为止。当病进时,说明医法错了,要另寻他方。例如:带状疱疹的治疗,首推隔姜灸。在疱疹的头尾灸,待其萎缩些,继续灸头尾,以此类推。其次,可用蜘蛛网平摊在疱疹上面,点火瞬烧,专治如米粒大小,很疼的那种疱疹。无蜘蛛网也可用干棉花代替。先把干棉花拉平,铺在疱疹上,然后点火瞬烧。还可以把全蝎烤干至金黄色。因其味道很腥,可将干全蝎磨成粉制成胶囊,一次服8—10粒,效果很好。
 五、注意事项及针灸禁忌:一般热症不灸,流汗多的地方,如鼻子、头顶、腋下、眼睛等不灸,阴部不灸。针灸禁忌:有歌诀如下——“针而勿灸,灸而勿针”。历代医家一直强调,要把针和灸分开来用。《针灸大成》中则有“左病右治,上病下治” 意思就是叫对称治疗。
戴艺英
会员
会员
  • UID20187428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4
24楼#
发布于:2015-11-09 13:1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戴艺英申请签到,2015年11月9日《针灸大成》第1、2课心得。
针灸的使用比中药早了约一千年。从古到今,中医的针灸在施治上有几个大原则。
一、针灸的使用时机
1.遇到气血大虚、重病、刚刚失过很多血、病患完全没有元气的时候,这时候我们不下针。
2.刚做完爱,行完房事后,也不下针。
3.时机不好,运动过后、大汗后也不针。
4.喝酒后,不针。
5.体力不够,不针。
针可以用在所有的病上面,从感冒到癌症都可以。针灸及中药都是可以独立成为中医的一个部门的。灸呢?就是久下加一个火字,用灸时就必须用艾绒。为什么要灸?当针力不足的地方,我们就会用到灸,气血大虚时,可用灸的方式处理。
二、灸的方法
1.隔姜灸,是最普遍的灸法。隔姜灸就是切一片生姜,先戳多个小洞,拿艾绒捏成金字塔状放在生姜上面灸,这样一个单位叫一壮,连续灸五壮。灸膏肓穴灸百壮,无所不疗。
2.隔盐灸,用盐放在神阙穴隔着灸。用海盐或青盐,不管是寒利或热利,灸神阙就可以了。
3.隔蒜灸,久咳时用蒜放在舌上灸。肺的问题用蒜灸。
4.米粒灸,把一点点艾绒捏成米粒大,用凡士林涂在穴位上灸。如鼻窦炎、鸡眼,一般灸三、五壮。灸的大原则,痛灸到不痛为止,不痛灸到痛为止。
三、灸的用途非常广。如被毒蛇、蝎子、蜘蛛咬伤,任何毒物咬伤,破伤风,还有疱疹、腰蛇、锦蛇都可以灸。
四、灸法注意事项,一般热症不用灸法,当感冒发烧,病人已经很热了,不要灸,流汗多的地方不灸,手掌汗多也不灸,津液很多的地方不灸,阴部不灸,病人有痔疮时不灸。
针灸有些禁忌,有一个歌决,“针而勿灸,灸勿针。针经为此常叮咛。庸医针灸一齐施,徒施患者炮烙刑。”就是针就是针,灸就是灸,分开使用。
《针灸大成》: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意思就是叫我们对称治疗。







江陈敏
贫民
贫民
  • UID20185473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96
25楼#
发布于:2015-11-09 13:44
@教官-孝感-郑其赛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江陈敏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9日《针灸大成》第1、2课心得
针灸使用之时机
一、针之时机
针灸的使用比中药早了约一千年。针灸的使用是需要讲究时机的。在某些状态下不宜针,如:气血大虚、重病、刚失血过多、完全没有元气、房事后、时机不好、运动后、大汗后、酒后、体力不够时。其中,酒后、体力不够时,不下针。个人认为也是对医者的一个要求。
二、艾灸之时机
针可以用在从感冒到癌症所有的病上。当药之不及,针之不到时,宜用艾灸之。特别是气血不足,元气大伤时,用艾灸之更为行之有效。因艾草生命力强,随处可寻,取材方便,又因其性向下,纯阳,故而能逐寒湿、补元阳。
三、灸法
1、隔姜灸    新鲜生姜切片,用牙签戳几个洞,艾绒形成塔,放于姜片上。灸时,不用更换生姜片,烧至温热时,就更换艾柱。灸时壮数取单数,单数为阳数。水泡的处理:用消毒针,针刺水泡外围,压出水液后洒上硫磺粉、大黄粉、艾灰等均可。
2、隔盐灸     用炒熟的温热的青盐(自青海,色淡青)或海盐填满神阙穴,再放艾绒上去灸。不能用精盐。
3、隔蒜灸     蒜切片,放一壮艾绒于上灸之。灸一个就是一壮。
4、米粒灸     先用凡士林涂抹于要灸的穴道上,再把艾绒捏成像米粒大小,放于上面灸。灸时用香点。
四、灸之原则    
痛灸到不痛止,不痛灸到痛为止。所谓“不痛灸到痛为止”就是一直灸到当你碰到患部病根时,那儿开始产生了痛,就表示到了;“痛灸到不痛止”,在痛的地方一直灸,直到不痛的地方就停住。
五、病例
1、不论是什么病,膏肓穴灸百壮,无所不疗。灸到口干舌燥都没关系,小便都会有艾草味。
2、久咳。用隔蒜灸。因蒜色白,其味辛,入肺。灸时,放于舌上,因舌乃心表,舌头外伸,灸后心脏力量加强。心与肺最接近,这时去灸,咳嗽就会好。记住:肺的问题,用隔蒜灸。
3、下利,无论寒利(食物未消化)或热利(其味很臭)均可用隔盐灸的方式灸神阙。
4、被任何毒物咬伤,如毒蛇,蝎子,蜘蛛,可用灸。
5、破伤风用隔蒜灸。
6、疱疹、腰蛇、锦蛇。长一圈,看起来红红的一小粒,比米粒还小,像五味子,粉红色,很痛。有两种方式烧。1、隔姜灸其头尾,当疱疹变短,依然在其头尾灸,慢慢灸,反正就是把疱疹包围起来灸。2、古人用蜘蛛网平摊于疱疹上烧,瞬间就烧掉,烧完后,五天到一周,疱疹就好了。今人用棉花上放点凡士林烧后,再吃全蝎粉(可将粉装于胶囊)。一般吃八到十颗,疱疹就好了。
六、针灸禁忌
1、一般热症不用灸法,如感冒发烧,痔疮。流汗多的地方,手掌汗比较多,津液很多的地方,眼睛,阴部不灸。
2、“针而勿灸灸勿针,针经为此常叮咛,庸医针灸一齐施,徒施患者炮烙刑。”古有名训,针就是针,灸就是灸,我们要分开使用。在救治上,应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七、问
?今人针灸同施是否因今人之生活方式多损耗元阳,体内环境多寒湿瘀阻而采此法

*最高明的医者,是把病治好了,又不伤病人的元气。
杨丽丽
贫民
贫民
  • UID2018807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3
26楼#
发布于:2015-11-09 14:38
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杨丽丽申请签到,2015年11月9日《针灸大成》第1、2课心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杨丽丽申请签到,2015119日《针灸大成》第12课心
一、针灸的使用时机
1不下针:
气血大虚、重病、刚刚失过很多血、病患完全没有元气的时候,行完房事后,剧烈运动大汗后后、,喝酒后
针可以用在几乎所有的病,从感冒到癌症都可以。
2艾的神奇
艾的特性是看起来烟是向上走的,实际上它的药性是向下,找水,古代的军队在行军到无水的地方,会堆起艾来,燃烧,把方圆五里的地方清出来,然后,看到地面哪个地方有烟冒出来,哪个地方就能挖出水来。所以,人们利用艾的这个特性,来“找水”,找身体上的水。
3:艾灸可以补针之不能,比如上述不能下针的地方。、
二:几种艾灸法
隔姜、盐、蒜灸和米粒灸
1     隔姜灸:生姜切片,用牙签戳洞,把艾绒搓成塔状,一个小塔叫“一壮”,放在生姜上,。在灸的时候,烧到温热可换一壮,未烧完的艾要丢在有水的容器里,否则会烧破。灸单不灸双,1.3.5这样的阳数,因为艾是纯阳的,所以把它放在门口可以辟邪,病入膏肓可以灸百壮;姜干掉了可以换片姜;有人灸时一直灸到艾点完,这样容易灸后起水泡,用消毒的针,刺水泡靠近皮肤的地方,用手安着把水慢慢排出,这样水泡和皮肤会合在一起,不会留疤迹。
故意的疤痕灸是另外一件事
2     隔盐灸:神阙穴(肚脐)用盐巴(炒变色,精盐不能用,要用海盐或者青海的盐,放温了)填满,再放艾绒灸。不管是寒还是热痢疾(食物没有消化就是寒,热利的话味道会腥臭),都可以灸神阙穴,但是用于寒症的比较多
3     隔蒜灸:蒜切片;久咳用隔蒜灸。蒜(蒜是白色的,辛辣,色白,入肺)放在舌头上;舌头往外伸,因为舌为心表,把舌头往外伸,灸后心脏力量加强,心肺最接近,这样去灸,咳嗽会好;肺的问题要用蒜灸。
备注:(1)什么是病进,从身体的四肢末梢向身体心脏方向发展
什么是病退:反之。当病退时,处方不能改,针灸的穴位也不能改,直到病好为止。当病进时,说明医法错了,要另寻他方。
蛇蝎蜘蛛咬伤,被扎的破伤风,咬了手的时候,会看到有粉红色的血从手指经过手掌往身体方向走,时候用艾在血线的向身体走方向的最里头的部分炙,可以看到血线慢慢往手指方向退。带状疱疹,不官泡向哪个方向发展,那么灸两头(隔姜灸),把疱包围。其次,可用蜘蛛网平摊在疱疹上面,点火瞬烧,专治如米粒大小,很疼的那种疱疹。无蜘蛛网也可用干棉花代替。先把干棉花拉平,铺在疱疹上,然后点火瞬烧。还可以把全蝎烤干至金黄色。因其味道很腥,可将干全蝎磨成粉制成胶囊,一次服810粒,效果很好。
备注(2)出汗多的地方不能灸,比如脸部,腋下,手牚心,头顶
发热的时候不能灸。阴部不能灸,热症不能灸,比如痔疮
备注(3)针灸有些禁忌,有一个歌决,“针而勿灸,灸勿针。针经为此常叮咛。庸医针灸一齐施,徒施患者炮烙刑。”就是针就是针,灸就是灸,分开使用。
《针灸大成》: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意思就是叫我们对称治疗。
4.米粒灸
    将艾绒捏成米粒一样大,涂凡士林在穴位上,将米粒放在上面灸,如鼻窦炎、鸡眼,一般灸三、五壮。灸的大原则,痛灸到不痛为止,不痛灸到痛为
王淑芬
贫民
贫民
  • UID20184635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58
27楼#
发布于:2015-11-09 15:3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王淑芬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9日《针灸大成》第1、2课心得

针,灸使用时机
1.气血大虚,重病,刚失血过多,无元气者,不针
2.刚行房者不针
3.运动过后,大汗淋漓者不针
4.酒后不针
5.体力不够不针
灸,用灸必用艾。古时行军打仗,利用艾草本性向下的特性寻找水源。
什么情况下用灸?
针力不足者,气血大虚者。

灸法分类
1.隔姜灸
将姜片切成一元硬币大小的薄片,在片面上扎几个洞,然后将艾绒捏成金字塔状,置于姜片上施灸。这样一个单位为一壮。灸时姜片不换,灸几壮就换几个艾柱。因艾为纯阳,故而灸单,不灸双。
灸后出水泡,用消毒针从皮肤旁刺个小洞,慢慢挤出水。不可撕破皮肤,避免留疤。然后撒上硫磺粉。
艾灸膏肓百壮治百病。

2.隔盐灸
将青盐(或者海盐 不可用精盐)炒热,放温后填满肚脐,放艾绒施灸。治疗寒热下利病。
3.隔蒜灸
同隔姜灸类似。蒜味辛辣,色白,入肺。可在舌头上隔蒜灸,一加上心脏功能,二治咳嗽。

艾灸可治
毒蛇,蝎子,蜘蛛等毒物咬伤。
破伤风

各种疱疹。
方法一,在疱疹头尾处隔姜灸,防止蔓延,慢慢灸至痊愈。
方法二,用蜘蛛网黏在患处上(可以用棉花取代蜘蛛网),火烧。然后吃八到十颗全蝎粉制作的胶囊。

如何判断病人病情好坏?
当病进时,由四肢末梢走身体,当病退时,由身体走四肢末梢。可以由此判断病情。

艾灸禁忌
热症不灸,流汗多不灸,津液多处不灸。眼部,阴部不灸。

“针而勿灸灸勿针,针经为此常叮咛,庸医针灸一齐施,徒施患者炮烙刑。”古有名训,针就是针,灸就是灸,要分开使用。在救治上,应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米粒灸
先用凡士林涂抹于要灸的穴道上,再把艾绒捏成像米粒大小,放于上面灸。如鼻窦炎,鸡眼,灸三到五个。痛灸到不痛,不痛灸到痛为止。

针灸急救法

  当病人发病昏迷时,可能是心脏,也可能是中风,溺水,不管如何,先针人中穴。下针时,针要斜刺往上。在没有针,可掐人中,再“十宣”放血,十宣就是十指尖,若还是未醒,连脚趾头也放血。涌泉,百会都可放血,这是急救方式。





柯林
贫民
贫民
  • UID20187170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6
28楼#
发布于:2015-11-09 15:5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柯林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9日《针灸大成》第1、2课心得
   一、针灸的使用时机
    由于人在很虚,元气不够时,不能针灸,  以下情况都不适宜针灸: 1、病人气血大虚;2、刚行完房事;3、激烈运动过后;4、醉酒后。 针可以用在所有的病上面,从感冒到癌症都可以。针灸及中药都是可以独立成为中医的一个部门的。灸时就必须用艾绒,因为艾是属阳的,艾性是向下、找水源,温热、纯阳。当针力不足的地方,就会用到灸,气血大虚时,可用灸的方式处理。
   二、灸的方法
     1、隔姜灸(最常用):切一片铜钱大小的新鲜生姜,用牙签撮几个洞,拿一些艾草放在手掌心搓成金字塔状,揪一小段(这样一个单位为一壮),放在生姜上,用火点燃,感觉温热,用钳子拿下放在盛水的碗里,在灸的过程中,姜片干了就换一片。因艾是纯阳,所以要取阳数(单数),灸的时候是灸单不灸双。如果灸后起了水泡,就从皮肤旁边用消毒过针刺一个小洞,把水慢按压出来,这样不会留疤痕。
    2、隔盐灸:一般使用于肚脐(神阙穴)。盐是需要炒过后的青盐(不能用精盐),等盐变温后,放在神阙穴上,再将艾 草放在盐上燃烧进行灸。一般治疗沥症,不管是寒症(食物不消化)还是热症(话味道会很臭)都可以灸神阙穴。
   3、隔蒜灸:一般使用于舌(肺)。当咳嗽严重的时候,用独蒜切成片放在舌上,再在上面灸。因蒜是白色、辛辣入肺,舌为心表,把舌头往外伸,灸后心力量加强。
   4、米粒灸:一般使用于鼻窦炎、鸡眼。将艾绒揉成米粒大小,在要灸的地方涂上凡士林,再将其放在上面进行灸。
   灸的用途非常广泛:比如被毒蛇、蝎、蜘蛛等咬伤,或是破伤风都可以用灸。
   三、针灸的原则
   1、针而勿灸,灸勿针,针经为此常叮咛,针灸并施,徒施患者炮烙刑。历代医家一直强调,要把针灸分开来用。
   2、一般下针是左病右治,右病左治。要对称治疗,但像带状疱疹当然是在天应穴上灸。
   3、灸的原则:痛灸到不痛止(在痛的地方一直灸,直到不痛的地方就停住了),不痛灸到痛止(一直灸到当你碰到患部病根的时候,那里开始产生了痛,就表示到了)。
   4、病进:病沿着四肢的末梢向躯干、心脏走;病退:病从心脏、躯干走向四肢的末梢。当病在退的时,处方不能改,所针的穴道也不能改,要等它病好了为止。若病仍在进时,就表示你的处方、穴道错了!这时你就应该想想怎么去解决它。当这个病在进时,用隔蒜灸。
    像 带状疱疹、腰蛇、锦蛇,长这样一圈,看起来红红的一小粒,长疱疹的时候,我们有两种烧它的方式,1、在疱疹的头尾隔姜去灸他,它就不会再蔓延了,反正就是把疱疹包围起来。2、干棉花,不要用有酒精的棉花。古代用蜘蛛网盖住泡疹点之(一周左右愈); 现在可用干绵花代替蜘蛛网,涂凡士林固定,点火; 我们可以去药房买来全蝎粉放到胶囊里面去,可以吃八到十颗。
   四、针灸的禁忌
        热症不灸(感冒、发烧、痔疮),多汗的地方不灸(头、脖、腋下、手掌、眼睛、阴部)。  一般热症不用灸。当感冒发烧,病人已经很热了,不要灸。流汗多的地方不灸,手掌汗比较多,也不灸。津液很多的地方不要灸,眼睛不要灸,阴部不灸。病人有痔疮时,已经是热了,也不能灸。
张帆
新手
新手
  • UID20184716
  • 粉丝4
  • 关注0
  • 发帖数91
29楼#
发布于:2015-11-09 21:2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帆申请签到,2015年11月9日《针灸大成》第1、2课心得。

机缘,本原亲近,非是乎?结缘于此,大医讲坛,幸甚!

中医道法,本在自然。阴阳易理,一气周流。万物依理,人物依理。人体气血相辅,针灸中药补泻可得,大有自在。针灸并重于中药,各自体系,溯之渊源久远矣,与之同见奇效。两者皆为重金医法,而然,用针莫可用药,学针莫可读药。谨记:医者一时不可同法,病者一时不可同求。

今,学针灸,不读药。

针灸,离散其意即为针刺艾灸双法。针灸其用不可滥,概之:气血大虚、重症、初见失血甚多、元气未见恢复、房事后、运动后、大汗后、酒后及体力不支皆不可针灸;感冒发烧热症不可灸;汗液分泌处如掌,如腋下不可灸;眼不可灸,眼为纯阳之物,只可阴补;痔疮其为热症不可灸。仅且为气血大虚,针力不足以求艾。

艾灸隔灸法有三,各表医历,以验其效。其一,隔姜灸。小病可治,大病可去。膏肓穴百壮艾,无所不疗。闻之,振奋不已。其二,隔盐灸。青盐炒熟至温热于神阙,可治下利,无论寒热之利。其三,隔蒜灸。原于辛辣色白之蒜可入肺,蒜灸于舌尖必去咳。另类单米粒灸。艾绒取状如米粒置于穴,香火燃之。尤为鸡眼、肿瘤,止于“痛灸不痛,不痛灸痛”之境。

加附诸多案例,存法丸于悬壶乐以救世。毒物所伤,如是毒蛇,蝎子,蜘蛛或破伤风,可取隔蒜灸皆可痊愈。疱疹、腰蛇、锦蛇,二法可伏魔。首当,火燃以为其干瘪。古方燃蜘蛛网,今方燃棉花片,内加凡士林。次之,全蝎粉胶囊吞服。疱疹轻松治愈。

针灸医者歌诀种种,禁忌歌诀紧要:针而勿灸灸勿针,针经为此常叮咛。庸医针灸一齐施,徒施患者炮烙刑。

病之进退循其行迹,末与本向是为病进,本与末向是为病退。病进善改其法,病退守持施法,加佐以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之训,若非能立见奇效,亦可能拨云见日哉!

待续……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