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楼#
发布于:2015-11-10 08:59
请签到 灸法的禁忌:一般热症不用灸法。当感冒发烧,病人已经很热了,不要灸。流汗多的地方不灸,手掌汗比较多....
麻芙蓉: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班麻芙蓉申请签到,2015年11月9日《针灸大成》第1、2课学习心得。 |
|
16楼#
发布于:2015-11-10 09:00
请签到 灸的用途非常广。比如,毒蛇咬伤、蝎子、蜘蛛等,
宁亚涛: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班宁亚涛申请签到:2015年11月9日《针灸大成》第2课学习心得。 |
|
17楼#
发布于:2015-11-10 09:01
请签到 什么是病进:由四肢末梢往身上走。若病仍在进时,就表示处方、穴道错误,及时调整。
高少霞: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班高少霞申请签到,2015年11月9日《针灸大成》第1、2课心得。 |
|
18楼#
发布于:2015-11-10 19:5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班宁亚涛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0日学习的知识点:
1、 米粒灸:把艾绒捏成米粒大,用凡士林粘在穴位上进行施灸。治鼻窦炎、鸡眼。 2、 施灸的原则:痛灸到不痛止,不痛灸到痛止。 3、 针灸的急救方式:(不管是心脏病、中风、溺水只要是发病昏迷过去时)1、先针人中,2、十宣放血,3、十个脚趾头放血,4、涌泉放血,5、百会穴放血。 4、 火罐的使用:可以吸脓、淤血,膝盖扭伤,放血看到有黑变红,就要拔罐。乳中、多汗处、头部不用火罐。 5、 穴位丈量法:同身寸法,多用在四肢的丈量。 6、 针刺的深浅:春夏浅,秋冬深;根据病的部位下针,病在皮毛下在皮毛,病在肌肉下在肌肉。“腹深似井,背薄似饼”。 7、 穴道的位置:肉与肉之间,筋与筋之间,筋与肌之间,筋与骨之间,骨与骨之间等。 8、 成人与幼儿的区分:14岁为区分,成人留针一般20分钟,幼儿不留针,叫单刺。 9、 晕针:药不暝眩疾弗繆。晕针不会死的。 10、 针的型号:3215,32表示粗细,数目越大,针越细;15表示长度,一寸半。10表示一寸。 11、 十二经纳天干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如癸水。 12、 十二经纳地支歌: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13、 五行:木火土金水。天干的属性:甲乙是木,丙丁是火,戊己是土,庚辛是金,壬癸是水。 14、 五行的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15、 木代表肝,火代表心,土代表脾,金代表肺,水代表肾。这是五脏,五脏就是收藏,属阴。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腑是消化系统,属阳。所以,肝胆属木,肝是阴木,胆是阳木;心和小肠属火,心是阴火,小肠是阳火;脾胃属土,脾是阴土,胃是阳土;肺大肠属金,肺是阴金,大肠是阳金;肾膀胱属水,肾是阴水,膀胱是阳水。 16、 中医是物理医学:研究时间、速度、压力、温度。中医重点在“悟"。 |
|
19楼#
发布于:2015-11-10 21:1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班高少霞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0日《针灸大成》第3、4课心得。
二、针灸的急救法: 当人发病昏迷过去时,不管是什么原因,可能是心脏病、中风、溺水等。采取方法逐步如下: 1) 针“人中”:鼻子下方、嘴唇上方的水沟处分三段,取上面三分之二处下针,针要斜刺往上,若没针可掐人中。 2) “十宣”放血:握紧一手五根手指,拿针对准指尖一、二、三、四、五齐刺,同时挤压放血。 3) 足“十宣”放血:方法如手十宣放血。 4) “涌泉”放血:将脚掌起来,“人”字纹处就是穴道(双脚放血)。用一寸半针,刺入一寸即可。 5) “百会”放血:百会不下针,应放血。当病人脸呈现红色时,属刚中风,应及时在百会放血。病人应采取平躺、头靠床沿往下垂,放血后,病人会感到一阵清凉,凉到嘴巴会讲话;凉到手脚会活动。 6) 其它办法:人工呼吸法。 三、火罐的使用时机 针灸器具里包括“火罐”。过去用的是竹子制作的杯子状,拔力大,火烧下罩在要拔的地方。过去的郎中还在罐里放只蚂蝗,用来吸血、吸脓、并含有麻醉的功效。 四、气罐的使用: 气罐使用方便,气罐枪将空气吸出来就可。拔罐时,将尾部一拔,气就放出来了。 如:膝盖等部位扭伤,可在痛的地方点刺放血并拔罐。於血颜色由黑变淡就可以起罐。 被竹子刺或其它刺伤,都可用气罐来拔出。若遇痔疮一病,先用三菱针放血后拔罐 拔罐禁忌:乳房、多汗、头部等不能拔罐。 第二章 针灸穴位丈量法 什么是“同身寸”: 每个人的身高体格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寸都不一样。采取手中指弯曲,两个横纹头,点与点之间的定义为一寸,即同身寸。如:三根指头横放即二寸、四根指头横放即三寸,无论成年人还是小孩子切记以患者手指为准。 在生活中,同身寸多使用在四肢和经络。 一、 针刺的深浅讨论: 1、下针的“深”与“浅”。一般而言,需受季节的影响而变化。 如:春夏,下针要求浅。天气比较热,所以下针要浅。秋冬,下针要求深。好比 钓鱼一样,冬天的时候,鱼儿都在较深的地方活动,针就要下到骨髓去。 2、见病决定深浅: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脏腑主肌肉,心脏主血脉,肾主骨。 下针时如病在皮毛,针下皮毛;病在肌肉,下针到肌肉;病在血脉处,下针脉旁边;病在肾脏,从皮肤上面下针下在骨头的旁边,即看病在哪里来决定下针的深浅。 3、俗称:“腹深似井,背薄似饼”。背部深扎会伤到内脏。如扎到肺会引起肺气肿等。胖子和瘦子下针的深浅也不一样。穴道的深浅不同,下针需谨慎。 二、 针刺入穴法: 《针灸大成》里提到过去医生入针的方式,下针时要求患者咳嗽一下,针同时就下去了。因为,以前的针像火柴棒那么粗,扎针比较痛,用咳嗽一下,针就下去了,减少疼痛。现在有针管协助,轻松一拍针就进去了。 针下的位置?进针是有原则的。用手摸在皮肤上触摸质感。下针穴位:1)肌肉与肌肉之间。2)肌肉与骨之间。3)肌肉与筋之间。4)筋与筋之间。5)筋与骨。如:心包经,有两条经把它分开来,从这缝隙下进去,绝对不会在筋上面。也没有任何穴位在血管上。 三、 成人与幼儿的不同入穴方式: 1)入穴方式 : 成人及14岁以上青少年留针,14岁以下及幼儿不留针即“单刺”。 2)起针方法: 指头放针根,慢慢拔出,针头约在毛孔时,稍停约3、4秒钟,再迅速拔出,这样一滴血都没有。因针头很利,不能用挑勾拔针法,会把血带上来。宝宝发烧感冒或拉肚子,下针效果极快,用“单刺”针进人捻一捻就可以拔出来。根本不需要留针。 3)什么叫晕针?下针后出现不适之状属晕针。“药不暝眩疾弗繆”就是说一种治疗方式,没有产生暝眩的话,这个病不会好。 4)刺针时姿势:应采取卧姿。最好不要站着扎或坐着扎,以免引起晕针现象。 5)晕针的急救:先针刺人中,会很痛。晕针叫病人不要怕,平躺,将胸腔的扣子打开,空气流通就会醒过来。如没醒,手脚十宣放血。晕针没有生命危险。 四、现代常用的针号概念: 常用的针有32*15,数目字越大针约细,分一号、二号、三号、四号等;32*最细,15*是一寸半针,通常肌肉、四肢、身体都可以扎。 针刺扎的好是立竿见影的。做的不好也没有关系,(除特殊部位外)也扎不坏的。身体有很多的穴道都可以用针刺,扎时不但不伤筋不伤骨不伤血脉,针刺当场疼痛就减去了。 五、黄帝时代九珍形式: 《针灸大成》里有九针图,针的形状不同用途也不同。有金针和银针之分,金针软银针脆,且粗。现在用的不锈钢针,不宜折断。 第三章 十二经纳天干地支与十二正经井荣俞原经合 一、 十二经纳天干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gui)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葵水”。心包是葵、三焦是壬、甲是胆、乙是肝、丙是小肠。 二、 十二经纳地支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已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xu) ,亥焦子胆丑肝痛。 天干有十个,地支有十二个,干支合在一起,有六十个,成一甲子循环。 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属性。甲乙是木,丙丁是火,脾胃是土,庚辛属金。用纳天干取它的五行。中医的五行理论木火土金水,让人不宜懂。八纲辨证法,同样也要用阴阳五行,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在每个中间我们再分阴阳。阳木分阴木,阳火分阴火等,木火土金水全都分阴阳。 所以,有十个天干数,代表十个天干。木代表肝,心脏是火,脾脏是土,肺脏是金,水是肾脏,同样的,水又分阴阳,五行都有阴阳的现象。“脏”字好像收藏的“藏”。 五个脏,就是收藏,属阴。腑是消化系统,属阳。阴木就是肝,阳木就是胆,阴火是心,阳火是小肠。火有两个东西,心脏是一个另一个是小肠。脾土就是阴,脾是内脏和阳土相对就是胃。肺是阴脏,阳是大肠,水分羊水和阴水。脏是阴,腑是阳,所以肾脏就是阴,阳水就是膀胱。 中医把心脏定义为火,因为心一直在跳动产生热。心脏不断的搏动,一天大概十万次以上,假如心脏不断跳热不热,既然热,我们只好用“火”来代替,对吧!所以,体温来源自心脏,因心脏不断搏动,全身上下,就心脏不断地跳动。西医看到患者的瓣膜闭锁不全,就说人家是心律不整,心肌梗塞,动脉血管硬化,西医都是看结构上的问题,只是看到外形。所以,西医定的病名都是形没神。 小肠是阳火,主消化系统。食物到胃里面,再到小肠里面,小肠把食物消化掉。为什么把小肠定为“火”呢?因为心脏和小肠相表里。中医讲表即腑,里即脏。心脏和小肠通通被定义成“火”,小肠是认得第二个心脏,心脏产生的热,热往上走。你听过冷气球吗?只听过热气球上升吧!所以,“热”本升性是往上升的。光上升也不行,每天过热的话,会发烧,一旦发烧,脑袋会烧坏掉的。所以,又制造了肺,肺属金,在阴阳五行里面火克金,而两个相互制衡。 肺好像天空一样,天上都是寒冷的嘛?把心当成引擎的话,肺就是水箱,肺如果只有呼吸,那就太简单了!正常肺的功能是让热往下走,练气功的人是让气往下走,丹田是小肠的墓穴,让气往下走。以此小肠的温度就变得非常热。原来热的来源是心脏。 中医跟西医正好是相反的,西医是把病复杂化,中医不是要看多少书,而是要“悟”,“悟”字最重要。 心脏的火往小肠下导。所以,正常人的心脏和小肠是一样的速度,一样的温度,一样的压力。 中医是按照时间、速度、温度还有压力,人的身体就是一个小宇宙。这就是中医,站在外面可以看到里面。小肠因为有这个热,食物才会消化。小肠一但失去温度它就不会消化了。所以小肠被定义为火,食物消化以后,进入大肠,大肠会把食物的水拿走。大肠环绕着小肠,小肠是火,水子啊上面走,火在下面烧,大肠的水因为很热而气化。所以这个蒸气才能透过肠壁上升,大肠与肺相表里,水会再回到肺里面,变成正常的津液,残渣才会排出来,这个过程在二十四小时一定要完成,这是一个初浅的概念。 中医为何可以治疗癌症?听说过人死于乳癌、肺癌、淋巴癌、肝癌,却没有听说死于心脏癌?只有死于心脏病的。心脏为什么不会得癌?以为心脏很热,癌细胞经过心脏像飞蛾扑火一样。若把全身从头到脚变成像心脏一样,很热,癌细胞就没有了。 怎么能证明人的身体很热?冬天一吐气,若吐出来不是白色的蒸气,那个人就不是地球人,是从火球上来的。人都会有气,所以气是热的。中医的观念是热气,就是蒸气。 比如说水生木,膀胱在小肠前面,膀胱在里,小肠在外,在肾脏这边第一次气化,在小肠里面是第二次气化。小肠很热是火,当膀胱有400cc的尿液时,会把膀胱撑起来,膀胱变成热气球往上升,没有400cc容量的时候,我们不会有尿意,不会想小便。一到400cc满了,就急需要上厕所,小便排出后,阴膀胱的热气,才有办法产生速度、力度、压力、把小便排出后,在膀胱气化的过程中间是第一次蒸馏,在第二次气化时,浊水会排出来。而干净的水会交给肝,肝得到干净的水(水去生木),就可把毒排掉、再交给胆,化成胆汁。 地支歌:寅时开肺时,凌晨三点到五点;大肠开卯时,五点到七点;胃开辰时,七点到九点;脾脏开巳,九点到十一点,心开午时,十一点到十三点;小肠开未时,十三到十五点;膀胱开申时,十五点到十七点;肾开酉时,十七点到十九点;心包开戊时,十九点到二十一点;三焦开亥时,二十一点到二十三点;胆开子时,二十三点到一点。 例如:某人脸色黄黄的,再看手掌暗红色,一句问诊:睡眠好不?在阴阳五行木火土金水中,又可分成青赤黄白黑。肺属白色,金属原色也是白色,正真的纯金也是白的,肺是白色心呢,赤红色红,肺比心脏大很多,很多的白的加一点红,就是手掌的颜色——粉红色。手掌表示肚脐的颜色。肝脏是心脏的妈妈,心脏的血来源自肝脏,肝脏是提供者。人在睡觉时,肝脏最忙,它把身体内所有毒素代谢掉,如果这血是正常的,量、质都好,跟肺白合在一起,颜色是最好的。 当有一天,肝硬化、肝肿瘤等有东西在里面时,中医称为实证。没有东西在里面,中医叫虚证。有东西在里面时,代表空间变小了,空间小了但血流的量扔是一样没变,还没把毒素完全代谢掉,大量的穴又跑回心脏去了,红的增加,白的一样,所以表示颜色慢慢变黑了,肝病的人手就会变成暗红色。这两个时间,应该是最好的睡眠时间。假如每天夜里一点起来,三点以后又睡去,说明你的身体告诉你,肝脏出问题了。 中医的健康分三阶段、当正常人一得到症状时,身体马上就知道。经过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李哥阶段,中医的高手在一动就知晓。 如:一个正常的人,早晨五点到七点就要起床去上大号,这是正常的身体。代表气血没有问题。一天二十四小时,有十二时辰,一个周天。早上一家人抢厕所,代表一家人都健康。 为何早上要上大号?按照地支歌,最早讨论就是时间或时机,时机很重要。当中医能掌握时机,可以帮助我们诊断、治疗、验证。肝病人,本来一点到三点不能睡,治疗后可以睡了能一觉到天亮就是肝病好了。 如:现有一个肺癌、乳癌的患者,问他,晚上睡的好不好?就可以了。这是地支歌,如果说,肝癌开刀、化疗患者睡得香,黄疸也退了,每天早起上大号。这样的话,我建议病人去治疗的。但是,本来一点到三点不能睡、又变成三点到五点不能睡,说明转到肺癌。晚上不能睡,白天都在睡。这样的话,用地支歌就可以用来诊断治疗、验证。 我们有专门时辰发病,下时辰针。把他治好,这也是地支歌的精神。 例子:每晚十二点一定醒来,说明他有一个很大的胆结石,发病在晚上十一点到一点。帮他治疗,怎么才知道治疗好了呢?很简单,问睡眠?不用照X光片。 |
|
20楼#
发布于:2015-11-10 21:5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班麻芙蓉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0日《针灸大成》第3、4课学习心得。
米粒灸,把艾绒搓成米粒大小,用凡士林涂抹穴道上,直接灸即可。如鼻窦炎、鸡眼等,用香点燃灸三个、五个、七个单数,原则是“痛灸到不痛止,不痛灸到痛止,”像“肿瘤”痛时,一直灸,直到不痛为止。最高明的医生就是把病治好了,又不伤元气。而西医的手术,即是宣称手术很成功,但这个刀开下去后的结果如何?需要慢慢去体会,若去开刀,可能还会有再长回来的可能。 针灸的急救法:当有人发病,昏迷过去时,可能是心脏病,也可能是中风,溺水。我们不管是什么原因,第一个先针“人中”,就是 鼻子下方、嘴唇上方的水沟处,把它分三段,取上面三分之一处下针,下针时,针要斜刺往上,若没有针在手上呢,掐人中。若仍未醒,第二个就是“十宣”放血。若仍未醒,再将脚的十个趾头尖放血。若还没醒,就再下“涌泉”穴。将脚掌一握起来, 会看到“人”字纹,人字纹的纹头就是穴道。若还不醒,就在“百会”放血。“百会穴”一般是放血用。我们不下针。当病人整个脸 都是呈现红色时,就是刚中风,就在百会放血。 火罐的使用:针灸的器具,还有火罐。火罐除了可以吸脓,还有瘀血,我们在活血化瘀的时候,比如膝盖扭伤 ,我们会在痛 点放血,用火罐放血的时候看颜色,由黑变淡,就起罐。被竹子刺到或海胆刺到,都可以抽 出来。有些地方不能拔火罐,例如乳中,否则乳头会流黄水出来。多汗的地方不上火罐,头部 也不用火罐。在外科急性扭伤的时候用的很多,受伤时马上在扭到的地方上火罐。还有痔疮,现在是用放血针,刺完以后,就用火罐把它吸出来。西医的放血针做得很好,针尖呈三角形, 很锐利,放完后就可以直接丢掉。 针灸穴位丈量方法:我们丈量的方法,第一个我们叫同身寸。所谓同身寸,因为每个人的高矮体格都不一样。每一个人的寸都不一样。怎么量这个寸,把中指头弯起来,这两个横纹头, 点跟这个点之间我们定义为一寸,这是同身寸。你不用去一个一个量,三个指头拿起来,这 是两寸,四个指头是三寸,以连接手掌的指端为长度标准。你看的时候要看病人的手,不能 看你的手,大概就可以了。我们在运用的时候,同身寸大部分用在四肢上面,还有经络之间的寸。而腹部跟胸部,另有 个独立的丈量方式。 针刺的深浅:在春天下针就要比较浅,秋冬的时候,针下的比较深,一般下针的时候,如果病在皮毛,我们针就下在皮毛,如果病在肌肉,我们下在肌肉, 病如果是在血脉上面,我们就扎在脉的旁边,如果病是在肾脏,我们会从皮肤上面下针下在 骨头的旁边去。看这个病情在那里,决定我们下针的深浅。“腹深似井,背薄似饼”。这指的就是针刺的深浅。腹部上扎 针的时候,可深针,背上扎针,就不可以深针,否则会扎到内脏。 一般针刺入穴方法:要知道穴位,知道大概的位置,针怎么进去,这是有原则的。你要用手去摸质感,这是 皮肤上的感觉,一般穴道绝对不会在肌肉上面,你摸两个肌肉中间穴位永远在肌肉、筋旁,你摸上去有两条,就在缝隙上下针,绝对不会在肌肉上面,没有这种穴道,穴道都在两条肌肉中,或者是肌肉和骨之间。穴道一定在血管旁边或在筋和筋之间、筋和肌之间、筋与骨中间。绝不会在骨上面。不 要看到一个骨头,硬要戳进去。所以说,穴道一定在筋和骨之间。筋骨之间的穴道我们常碰 到,像脚踝的地方,都是筋骨之间,不要直接扎在肌肉上面,也不要扎在骨头上面,也不要 扎在筋上面。当你们穴道位置找到以后,就用摸的,就知道哪个是正确的,针下进去就对了。这是我们基本上找穴,下针位置的取舍。 成人与幼儿的不同入穴方式:成人与幼儿有非常大的不同,成人要留针,幼儿不留针,幼儿我们有一个特别的名称,我们叫单刺。我们留针,留二十分钟,留针之后会做补泻,像中风的病人,留二十、三十、四十分钟、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都没关系。那小孩子用单刺。当小 baby 发烧感冒,拉肚子,下针效果很快,什么叫单刺?针 进去捻一捻就出来了,根本不留针。哪些穴道可以单刺,我们经络学再讲。小孩子穴道治疗 很快,所以你不能让小孩子留针二十分钟。幼儿的定义以十四岁做为标准,十四岁以下,单 剌不留针,十四岁以上,就留针。下针时,叫病人采用卧姿。针灸下针后有一种现象就是晕针 。若病人产生晕针的现象,起完针,病人会感觉效果很好。扎针最好不要让他站着扎,或坐着扎,都容易晕针,躺着扎最好。 现代常用的针号概念:常用的针,比如说 3215,32 是针号,数目字越大,越细,一号,二号,三号 四号,很粗就像螺丝刀一样,32 号已经很细了,15 是一寸半,号码小,粗一点,有 2815, 平常多用 32。也会需要 28 号针。有时候开刀后伤口变得很硬,针扎不进去。或还有一些脚 肿在那,有瘀血块,就用 28 号针扎进去。一寸半的针用得最多,通常用在肌肉、四肢、身上都可以扎。 十二经纳天干地支:1、十二经纳天干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癸水。2、十二经纳地支歌: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天干有十个,地支有十二个,干支合在一起,有六十个,成一甲子循环。最主要是它 的属性,就是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属性。甲乙是木,丙丁是火,脾胃是土,庚辛属金。我们 会用纳天干,就是取它的五行。中医的五行理论木火土金水,就是不易让他人了解。八纲辨证法,用别的方法还不行,仍要用阴阳五行,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在每一个 行的中间,我们再分阴阳。阳木,还有阴木,阳火,阴火,阳土阴土,木火土金水刚好都有 分阴阳。所以有十个天干数,代表十个天干。木代表肝,心脏是火,脾脏是土,肺脏是金,水是 肾脏,同样的,水又分阴阳,五行都有阴阳的现象。那我们讲的脏,就好像收藏的藏。五个脏,就是收藏,就是阴。腑是消化系统,就是所谓的阳,这里面阴木就是肝,阳木 就是胆,阴火就是心,阳火就是小肠,火有两个东西,心脏是一个,小肠是一个。脾土就是阴,脾是内脏,和阳土相对,就是胃。肺是阴脏,所以肺脏是阴,阳是大肠,水就有阳水跟阴水。如果我们讲脏的话,就是阴,腑的话就是阳,所以肾脏的话,就是阴,阳水就是膀胱。 中医就是物理医学,物理学非常注重,时间、速度、温度还有压力。中医就是按照时间、速度、温度还有压力,你的身体就是一个小宇宙。这就是中医,就是站在外面可以看到里面。 |
|
21楼#
发布于:2015-11-11 08:0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班 胡齐辉 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0日《针灸大成》第三、四课 学习笔记 大纲: 一、灸的两大原则 二、针灸急救法 三、针灸穴位的丈量法则 四、针刺的深浅讨论 五、一般针刺入穴方法 六、成人与幼儿的不同 七、现代常用的针号 八、黄帝时代的九针型式 九、十二经纳天干地支歌 一、灸的两大原则: 1、痛灸到不痛 为止 如脓泡,很痛。使用艾灸,当艾达到好的皮肤时,就不痛了。恰到好处的停止。 2、不痛灸到痛 为止 如脂肪瘤,本身不痛,用生姜灸,本来不痛,以艾灸,灸到患处,灸到根处,开始痛。 现在西医上的开刀,病好了,元气却伤了。 二、针灸的急救方式: 突然昏迷:无论什么原因(中风、心脏病、淹水),先施救。 1、针人中。人中分三段,取上面三分之一处下针,下针时要斜刺往上,也可以用手掐。 2、十宣放血。十指指尖放血。注意:将患者五个手指抓紧迅速进行放血。 3、足十宣。 4、涌泉穴。急救大穴。 5、百会穴放血。注意放血时需将患者后脑勺放在床沿处,头稍低。百会放血时患者会感到凉,凉到眼睛处,就能看得见,凉到嘴边,就能开口说话。 三、火罐的用法: 1、可用于吸脓、化淤血。 比如膝盖扭伤,在痛的地方放血,用火罐放血的时候看颜色,由黑变淡,就起罐。 被竹子或海胆刺到都可以用火罐抽出来。 2、不可用的地方 出汗多的地方,头上不上火罐。乳中不可用。 四、针灸丈量穴道的方法 同身寸。以患者本身去测量。把中指弯起来,两个横纹之间的距离就是一寸,患者的三个手指并齐,两寸。四指三寸。 小孩就用小孩的手去测量。 同身寸多用于四肢和经络之间。腹部胸部有独立的丈量方式。 五、下针的深浅: 1、分季节:春夏的时候下的浅,秋冬时期下的深; 2、分部位:皮毛管肺,肌肉管脾,血脉管心脏,骨是肾脏在管。意思就是病在肺,扎在皮毛。病在脾扎在肌肉,病在血脉灸扎脉的旁边,病在肾脏就扎得更深。 “背薄似饼,腹深似井。”腹部上扎针可以深一些,背上扎针不可用深针,容易伤到内脏。 3、分体质:胖瘦下针深浅不同 4、分穴位 五、一般针刺入穴方法 1、穴位在肌肉间而不在肌肉上。 2、肌肉和骨之间。 3、肌肉和筋之间。 4、筋与筋之间。 5、筋与骨之间。 六、成人与幼儿的入穴区别 1、成人留针:施针之后停留二三十分钟,中风病人留一两个小时也可以 出针的方式:垂直出针 2、幼儿单刺:针进去就出来,不留针。14岁以下采用单刺,14岁以上可以留针。 另外:站立或坐姿最好不扎针。施针病人要卧姿,防止晕针。晕针并不危险,所谓“药不暝眩疾弗繆”,就是说一种治疗方式,没有产生暝眩反应病是不会好的。 七、常用的针号: 数目越大的针越细,一号二号三号四号是很粗的,像螺丝刀。 比如:3215,32号是很细,15代表一寸五。常用。 比如粗一些的,2815,开刀后伤口变硬,针扎不进去或者脚肿有淤血块,用此型号的针。 比如3210,粗细不变,尺寸变。通常用在手指头旁 比如3230,32号三寸,多用来透穴。透穴不伤筋骨不伤血脉。脚扭伤,头疼等。针灸做得好的立竿见影,不好的就没感觉。 放血针。 8、 黄帝九针图: 9、 十二经纳天干地支歌 基础知识: 1、十二经纳天干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 庚是大肠辛属肺,壬系膀胱癸肾藏。 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癸方。 2、十二经纳地支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 申胱酉肾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 十二经纳天干地支歌主要是教我们看它的属性,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属性,甲乙是木,丙丁是火,脾胃是土,庚辛属金。 十个天干数,代表十个天干,木代表肝,心脏是火,脾脏是土,肺脏是金, 五个脏就是收藏,就是阴。腑是消化系统,是阳。阴木就是肝,阳木就是胆,阴火是心,阳火就是小肠。脾土就是阴,脾是内脏,和阳土相对就是胃。 肺是阴脏,肺脏属阴, 阳是大肠,水就是阳水阴水。所以脏就是阴,腑就是阳,肾脏就是阴,阳水是膀胱。 比如中医把心脏定义为火。因为全身就心脏一直跳动产生热。是体温的来源。 把小肠定义为火。小肠是阳火,是消化系统,食物到胃里面,到小肠里面被消化掉。心脏和小肠互为表里关系。中医讲表就是腑,讲里就是脏。小肠是第二个心脏。心脏小肠都是火,心脏产生的热向上走,但是只上升会把人烧坏,所以有肺,肺属金,火克金。两者相互制衡。肺是冷的,会让热往下走。 中医就是物理学,注重时间速度温度和压力。身体就是一个小宇宙,中医根据时间速度温度压力来来知道身体的状况,因此可以站在外面看到里面。 |
|
22楼#
发布于:2015-11-11 16:4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班高少霞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1日《针灸大成》第5、6课心得。
中医为何可以治疗癌症?听说过人死于乳癌、肺癌、淋巴癌、肝癌,却没有听说死于心脏癌?只有死于心脏病的。心脏为什么不会得癌?以为心脏很热,癌细胞经过心脏像飞蛾扑火一样。若把全身从头到脚变成像心脏一样,很热,癌细胞就没有了。 怎么能证明人的身体很热?冬天一吐气,若吐出来不是白色的蒸气,那个人就不是地球人,是从火球上来的。人都会有气,所以气是热的。中医的观念是热气,就是蒸气。 比如说水生木,膀胱在小肠前面,膀胱在里,小肠在外,在肾脏这边第一次气化,在小肠里面是第二次气化。小肠很热是火,当膀胱有400cc的尿液时,会把膀胱撑起来,膀胱变成热气球往上升,没有400cc容量的时候,我们不会有尿意,不会想小便。一到400cc满了,就急需要上厕所,小便排出后,因膀胱的热气,才有办法产生速度、力度、压力、把小便排出后,在膀胱气化的过程中间是第一次蒸馏,在第二次气化时,浊水会排出来。而干净的水会交给肝,肝得到干净的水(水去生木),就可把毒排掉、再交给胆,化成胆汁。 地支歌:寅时开肺时,凌晨三点到五点;大肠开卯时,五点到七点;胃开辰时,七点到九点;脾脏开巳,九点到十一点,心开午时,十一点到十三点;小肠开未时,十三到十五点;膀胱开申时,十五点到十七点;肾开酉时,十七点到十九点;心包开戊时,十九点到二十一点;三焦开亥时,二十一点到二十三点;胆开子时,二十三点到一点;肝开丑时一点到三点。 例如:某人脸色黄黄的,再看手掌暗红色,一句问诊:睡眠好不?在阴阳五行“木火土金水”中,又可分成“青赤黄白黑”。肺属白色,金属原色也是白色,正真的纯金也是白的,肺是白色,心呢,赤红色红,肺比心脏大很多,很多的白的加一点红,就是手掌的颜色——粉红色。手掌表示肚脐的颜色。肝脏是心脏的妈妈,心脏的血来源自肝脏,肝脏是提供者。人在睡觉时,肝脏最忙,它把身体内所有毒素代谢掉,如果这血是正常的,量、质都好,跟肺白合在一起,颜色是最好的。 当有一天,肝硬化、肝肿瘤等有东西在里面时,中医称为实证。没有东西在里面,中医叫虚证。有东西在里面时,代表空间变小了,空间小了但血流的量扔是一样没变,还没把毒素完全代谢掉,大量的血又跑回心脏去了,红的增加,白的一样,所以表示颜色慢慢变黑了,肝病的人手就会变成暗红色。这两个时间,应该是最好的睡眠时间。假如每天夜里一点醒来,三点以后又睡去,说明你的身体告诉你,肝脏出问题了。 中医的健康分三阶段、当正常人一得到症状时,身体马上就知道。经过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个阶段,中医的高手在一动就知晓。 如:一个正常的人,早晨五点到七点就要起床去上大号,这是正常的身体。代表气血没有问题。一天二十四小时,有十二时辰,一个周天。早上一家人抢厕所,代表一家人都健康。 为何早上要上大号?按照地支歌,最早讨论就是时间或时机,时机很重要。当中医能掌握时机,可以帮助我们诊断、治疗、验证。肝病人,本来一点到三点不能睡,治疗后可以睡了,能一觉到天亮就是肝病好了。 如:现有一个肺癌、乳癌的患者,问他,晚上睡的好不好?就可以了。这是地支歌,如果说,肝癌开刀、化疗患者睡得香,黄疸也退了,每天早起上大号。这样的话,我建议病人去治疗的。但是,本来一点到三点不能睡、又变成三点到五点不能睡,说明转到肺癌。晚上不能睡,白天都在睡。这样的话,用地支歌就可以用来诊断治疗、验证。 我们有专门时辰发病,下时辰针。把他治好,这也是地支歌的精神。 例子:每晚十二点一定醒来,说明他有一个很大的胆结石,发病在晚上十一点到一点。帮他治疗,怎么才知道治疗好了呢?很简单,问睡眠?不用照X光片。 “人纪”就是站在外面就知道里面,前提需要“地支歌”的原因。 三、 十二正经—— 井 荣 俞 原经 合 正经有十二条、奇经有八脉。 十二正经:每一条经络,阴经、阳经各有六条经,共十二条。 十二正经里包括阴阳经都会介绍到“井荣俞(运输)经合”,下针都是手不过肘,足不过膝。 1)井穴: 阴经五行排列:木、火、土、金、水。即:井穴——木;荣穴——火;俞——土;经穴——金;合穴——水。 阳经五行排列:金、水、木、火、土。即:井穴——金;荣穴——水;俞穴——木;经穴——火;合穴——土。 四、 病在脏取——井穴 病在越深的地方,取井穴,井穴通在手指头和脚趾头指头末梢,非常敏感。如:足阳明胃经的井穴“厉兑”,位在第二个脚趾头。下针时“井主心下满”。临床上,动脉血管堵塞,用一寸针扎下去,病人就会有凉凉的、通畅感觉,速度就是这么快。|所谓堵塞(西医讲动脉血管堵塞),中医讲心剧烈的疼痛,这一针下去,痛马上就去掉了,所谓“实症”。 五、 病变于色取——荣穴 《黄帝内经》指病变的颜色,青色主肝,红色主心,脾主黄色,肺主白色,肾主黑色。当有颜色的病出现时,我们选取穴道用——荣穴。 肺——鱼际;肝——行间;心包——劳宫;肾——然谷;心——少府;大肠——二间;脾——大都;三焦——液门;小肠——前谷;胆——侠溪;胃——内庭;膀胱——通谷; 六、 病在时间者取——俞穴 凡按照时间发病的,如每晚上十二点起来,病是发在胆经上,取胆经的俞穴。夜里三点醒来,五点才能睡,我们要下肺穴,都按地支歌去判断。(亲人取俞穴,荣穴比较痛,俞穴和荣穴效果一样)。 七、 病变于音者取——经穴 至于经穴,病变于音者。相法中,女人面大声沙骨粗者——孤单到老。如果是感冒引起的声音变了,就用经穴来治疗。 八、 病起于饮食取——合穴 当饮食不节,暴饮暴食就用合穴。“饿”“饱”没有定义。正真对身体最好的,吃到七、八分饱就好。因为这样不断训练人的胃气。临床上没有患者是饿死的,有吃不下,假如有一点胃气,病人就能就回来。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的,还有胀满的病,都可以选用合穴来治疗。 九、五脏不平衡时用——原穴 “原穴”五脏不平衡时用的。阳经才有原穴。 十、与四季的关系: 井穴主冬天、脏主冬、冬天刺井穴。春夏养阳,秋冬(主收)养阴;春夏多运动,秋冬要收敛(包括房事节制)。如果按照节气走,不违逆节气,寿命会延长,且不宜生病。 十一、 五行 中医所谓的阴阳五行,就是讲“生”“克”。 当器官有病变时就是——克。如:从心脏克到肺脏,肺脏克到肝脏,肝脏克到肾脏,最后克回到心脏,人就会走掉。 “克”就是越来越坏的意思。因“上工治未病”。当发现脸有点黄,手掌有点红热,半夜无法睡觉,诊断已经结束。再问,胃口好不好?赶快去强土,土是脾。还没有得到病前,先去强脾,病就不会再前进了,会停止下来。上工治未病,而不治已病。看到就先去治未病,先把病停住了,病就不会再进。如:肺有问题,得到肺癌,有咳嗽,晚上三点到五点不能睡,口吐白沫,已经不行了。当发现肺癌初期,就先去强肝,病就停在肺上。如:中医在治肾脏病时,心脏好的人可以睡通宵,问手脚温不温热?温的。就是心脏没问题。治疗肾时,要先去顾心脏,先把心脏顾好。肾就不会恶化。一但肾脏不好,就快挂了,会头晕,恶心想吐,肾是胃之关,胃的关口,一个人站不起来目眩想吐,就知道快衰竭了,这时,中医下手,先去强心脏。先问睡的好不好?再问手脚冰不冰冷,因为手脚是四肢末梢,手脚冰凉表示心脏的血液没有办法压到四肢末梢。若心脏很好,手脚也温热。就动手去强肺,强肺方式很多。从情志上,忧能伤肺,也能告诉病人担忧会伤到肺脏。 第四章 十二经络与奇经八脉简介 一、 任脉与督脉 任,女子——“妊”也。女人会怀孕是靠任脉。 找穴道要从任、督二脉为基准,就可以很快找到穴道。 任脉是所有阴汇积的地方。而督脉是诸阳之会!全身的动能、能量、都在督脉上面。常讲的一句话就是,无论如何不要让别人碰你的脊椎骨,督脉不能碰,脊椎骨像龙骨一样,有人椎间盘凸出,去开刀,开完刀反而更坏。MAS根本就是疫苗引起的。造成一开始脊椎就弯的,疫苗可以把所有阳气所在的督脉都打烂,即减少寿命。如:“天柱倾”,脖子歪过去,这样的人命在旦夕。不久就走了。 任脉有三八二十四个穴道,任脉三八起会阴,道家练打坐时,把会阴往上提。急救时也用会阴。溺水时,患者胸腔里面,肺里面全都是水,呼吸都停止了,气脉没有了,人工呼吸也不行,怎么办???会阴下针(三寸针)!让患者采用趴着姿势,小腿跪着,腹在下,针进入会阴时要对着心脏方向下针。一针下去患者会喷水出来。(会阴下针建议急救时用)。 处理会阴痛?如果不是鬼附身,用“十三鬼针”。对侧治疗,称“对称治疗”。百会跟会阴相通,会阴痛扎百会。男士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等扎百会。记住原理,一通百通。 |
|
24楼#
发布于:2015-11-11 20:3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班宁亚涛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1日《针灸大成》第5、6课心得体会:
今天听的5、6课程对我来说比较难消化。那就先记住主要的吧! 1.中医的观念是热气,就是蒸气。人都会有气,所以气是热的。比如说水生木,膀胱在小肠前面,膀胱在里,小肠在外,在肾脏这边第一次气化,在小肠里面是第二次气化。小肠很热是火,当膀胱有400cc的尿液时,会把膀胱撑起来,膀胱变成热气球往上升,没有400cc容量的时候,我们不会有尿意,不会想小便。一到400cc满了,就急需要上厕所,小便排出后,因膀胱的热气,才有办法产生速度、力度、压力、把小便排出后,在膀胱气化的过程中间是第一次蒸馏,在第二次气化时,浊水会排出来。而干净的水会交给肝,肝得到干净的水(水去生木),就可把毒排掉、再交给胆,化成胆汁。 2. 地支歌:寅时开肺时,凌晨三点到五点;大肠开卯时,五点到七点;胃开辰时,七点到九点;脾脏开巳,九点到十一点,心开午时,十一点到十三点;小肠开未时,十三到十五点;膀胱开申时,十五点到十七点;肾开酉时,十七点到十九点;心包开戊时,十九点到二十一点;三焦开亥时,二十一点到二十三点;胆开子时,二十三点到一点;肝开丑时一点到三点。 3,中医的健康分三阶段、当正常人一得到症状时,身体马上就知道。经过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个阶段,中医的高手在一动就知晓。 如:一个正常的人,早晨五点到七点就要起床去上大号,这是正常的身体。代表气血没有问题。一天二十四小时,有十二时辰,一个周天。早上一家人抢厕所,代表一家人都健康。 为何早上要上大号?按照地支歌,最早讨论就是时间或时机,时机很重要。当中医能掌握时机,可以帮助我们诊断、治疗、验证。肝病人,本来一点到三点不能睡,治疗后可以睡了,能一觉到天亮就是肝病好了。 我们有专门时辰发病,下时辰针。把他治好,这也是地支歌的精神。 例子:每晚十二点一定醒来,说明他有一个很大的胆结石,发病在晚上十一点到一点。帮他治疗,怎么才知道治疗好了呢?很简单,问睡眠?不用照X光片。 “人纪”就是站在外面就知道里面,前提需要“地支歌”的原因。 4.十二正经—— 井 荣 俞 原经 合 正经有十二条、奇经有八脉。 十二正经:每一条经络,阴经、阳经各有六条经,共十二条。 十二正经里包括阴阳经都会介绍到“井荣俞(运输)经合”,下针都是手不过肘,足不过膝。 5.井穴: 阴经五行排列:木、火、土、金、水。即:井穴——木;荣穴——火;俞——土;经穴——金;合穴——水。 阳经五行排列:金、水、木、火、土。即:井穴——金;荣穴——水;俞穴——木;经穴——火;合穴——土。 6. 病在脏取——井穴 病在越深的地方,取井穴,井穴通在手指头和脚趾头指头末梢,非常敏感。 7. 病变于色取——荣穴 《黄帝内经》指病变的颜色,青色主肝,红色主心,脾主黄色,肺主白色,肾主黑色。当有颜色的病出现时,我们选取穴道用——荣穴。 肺——鱼际;肝——行间;心包——劳宫;肾——然谷;心——少府;大肠——二间;脾——大都;三焦——液门;小肠——前谷;胆——侠溪;胃——内庭;膀胱——通谷; 8.病在时间者取——俞穴 凡按照时间发病的,如每晚上十二点起来,病是发在胆经上,取胆经的俞穴。夜里三点醒来,五点才能睡,我们要下肺穴,都按地支歌去判断。(亲人取俞穴,荣穴比较痛,俞穴和荣穴效果一样)。 9 病变于音者取——经穴 至于经穴,病变于音者。相法中,女人面大声沙骨粗者——孤单到老。如果是感冒 |
|
25楼#
发布于:2015-11-11 20:3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班宁亚涛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1日《针灸大成》第5、6课心得体会:
今天听的5、6课程对我来说比较难消化。那就先记住主要的吧! 1.中医的观念是热气,就是蒸气。人都会有气,所以气是热的。比如说水生木,膀胱在小肠前面,膀胱在里,小肠在外,在肾脏这边第一次气化,在小肠里面是第二次气化。小肠很热是火,当膀胱有400cc的尿液时,会把膀胱撑起来,膀胱变成热气球往上升,没有400cc容量的时候,我们不会有尿意,不会想小便。一到400cc满了,就急需要上厕所,小便排出后,因膀胱的热气,才有办法产生速度、力度、压力、把小便排出后,在膀胱气化的过程中间是第一次蒸馏,在第二次气化时,浊水会排出来。而干净的水会交给肝,肝得到干净的水(水去生木),就可把毒排掉、再交给胆,化成胆汁。 2. 地支歌:寅时开肺时,凌晨三点到五点;大肠开卯时,五点到七点;胃开辰时,七点到九点;脾脏开巳,九点到十一点,心开午时,十一点到十三点;小肠开未时,十三到十五点;膀胱开申时,十五点到十七点;肾开酉时,十七点到十九点;心包开戊时,十九点到二十一点;三焦开亥时,二十一点到二十三点;胆开子时,二十三点到一点;肝开丑时一点到三点。 3,中医的健康分三阶段、当正常人一得到症状时,身体马上就知道。经过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个阶段,中医的高手在一动就知晓。 如:一个正常的人,早晨五点到七点就要起床去上大号,这是正常的身体。代表气血没有问题。一天二十四小时,有十二时辰,一个周天。早上一家人抢厕所,代表一家人都健康。 为何早上要上大号?按照地支歌,最早讨论就是时间或时机,时机很重要。当中医能掌握时机,可以帮助我们诊断、治疗、验证。肝病人,本来一点到三点不能睡,治疗后可以睡了,能一觉到天亮就是肝病好了。 我们有专门时辰发病,下时辰针。把他治好,这也是地支歌的精神。 例子:每晚十二点一定醒来,说明他有一个很大的胆结石,发病在晚上十一点到一点。帮他治疗,怎么才知道治疗好了呢?很简单,问睡眠?不用照X光片。 “人纪”就是站在外面就知道里面,前提需要“地支歌”的原因。 4.十二正经—— 井 荣 俞 原经 合 正经有十二条、奇经有八脉。 十二正经:每一条经络,阴经、阳经各有六条经,共十二条。 十二正经里包括阴阳经都会介绍到“井荣俞(运输)经合”,下针都是手不过肘,足不过膝。 5.井穴: 阴经五行排列:木、火、土、金、水。即:井穴——木;荣穴——火;俞——土;经穴——金;合穴——水。 阳经五行排列:金、水、木、火、土。即:井穴——金;荣穴——水;俞穴——木;经穴——火;合穴——土。 6. 病在脏取——井穴 病在越深的地方,取井穴,井穴通在手指头和脚趾头指头末梢,非常敏感。 7. 病变于色取——荣穴 《黄帝内经》指病变的颜色,青色主肝,红色主心,脾主黄色,肺主白色,肾主黑色。当有颜色的病出现时,我们选取穴道用——荣穴。 肺——鱼际;肝——行间;心包——劳宫;肾——然谷;心——少府;大肠——二间;脾——大都;三焦——液门;小肠——前谷;胆——侠溪;胃——内庭;膀胱——通谷; 8.病在时间者取——俞穴 凡按照时间发病的,如每晚上十二点起来,病是发在胆经上,取胆经的俞穴。夜里三点醒来,五点才能睡,我们要下肺穴,都按地支歌去判断。(亲人取俞穴,荣穴比较痛,俞穴和荣穴效果一样)。 9 病变于音者取——经穴 至于经穴,病变于音者。相法中,女人面大声沙骨粗者——孤单到老。如果是感冒 |
|
26楼#
发布于:2015-11-11 23:04
请签到
宁亚涛: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班宁亚涛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1日《针灸大成》第5、6课心得体会: |
|
27楼#
发布于:2015-11-12 12:4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班高少霞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2日《针灸大成》第7、8课心得:
第四章 十二经络与奇经八脉 二、任脉经穴 所谓“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可看出病情的好坏及预测病情的发展)。 任脉是讲阴。 经络直走的通通为“经”;经与经之间的联系称为“络”。(阴经像河流,总会流入大海,所以阴经总有一天回到任脉)。 第二大穴:“神阙”。 下面耻骨的上方骨缝为“曲骨”,曲骨与神阙链接成一线,中分四点五段,往上一点中极、关元、石门、阴交,两穴之间为气海(脐下1.5寸)、 脖子——为“冷却枢纽”。身体热气进入脑之前,就要把热气冷却下。如:冬天冷,脖子一缩就暖和些,证明把冷却关掉了。因为有了脖子所以大脑才不怕烧坏。当人的“冷却”出问题了,人就发烧了。这个水就是我们的气,,然后再回到小肠,关元,所以是后升前降的道理。 ——曲骨穴,不方便灸就下针(进取穴法),功治:赤白带、小便、膀胱、尿道等的炎症。 虚实寒热都可以治称——平补平泄法。 刺针后,患者有“酸”、“麻”、“胀”的感觉是气到了。再看下针的周围有粉红一圈就是“气”。扎到血管是青黑色,如没有红的是气虚,红一大圈是身体很好症状。 1、 膀胱之募穴——中极穴 “募”就是开口的地方。位膀胱上方。任何膀胱有管的疾病都可找中极穴治疗。可采用针(留针20分钟)或灸均可。 寒症——灸的目的多半是寒症。 寒热的区分:“小便的颜色?”寒、比较清淡、苍白。鲜红属燥热。比较痛属热证。隐痛,比较舒服是寒。幼儿动属热症,静属寒症,适合用灸。 ——中极。位于“关元下一寸,脐下四寸,膀胱之募,足三阴任脉之会”。 2 、小肠之墓穴——关元穴 肚脐下一寸,曲骨上二寸,为关元穴。 小肠是第二心脏。有关元来管。进取穴,所有腹部疾病找关元。 男女都可多灸关元穴。起保养身体的作用。如月经痛灸关元、中极当场热气已进入就不痛了。因痛就是寒。 热力受到肺的影响,热力往下走,余热才往手掌走,小肠的热往脚上走,所以,热力是往下走,气是往下沉到脚。心脏是管动脉,小肠管静脉。有动就有静,这个血液有流回到了心脏,是要靠小肠。没有小肠的热、火,就没有办法下达到脚。 所以,血液循环系统分成两点:上面心脏管,而从四肢流回来是小肠再管。建议长做腹式呼吸增加小肠的热力。 ——肌肤甲错!位于小腿下段,会出现蛇皮一样,有白白的灰掉落,一般多半是体内有淤血,淤血多半位于左小腹。 3、三焦之墓穴——石门穴 关元上一寸,脐下两寸——石门。属三焦的募穴。 “石门”像石头门关住了。从此不生孩子,此穴很强,称“绝孕穴”。 4、三焦之募穴(二)——阴交穴 位于:“脐下一寸,当膀胱上际,又是三焦之募,任脉少阴冲脉之会”。 如:阴部有“阴、汗、湿、痒”等,很多津液在那边就会痒,原因可能里面有很多寄生虫,湿热很多起立的,灸阴交即可。 |
|
28楼#
发布于:2015-11-13 15:0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班高少霞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3日《针灸大成》第9、10课心得:
第四章 十二经络与奇经八脉 5、神阙穴: 即大穴,禁针。适合隔盐灸。中风、肠炎、肠鸣都可以灸。 6、水分穴: 水分穴道,针灸通通可以。 位于:神阙上一寸或神阙跟蔽骨中间是中脘,中脘的下面是建里、下脘、水分。 中医观念:饮入的水到胃以后,再到水分,水会气化,气化后进入全身,流出来的是汗,小出来的是小便,这是水分开的地方。食物里面含有大量的水,混杂在食物的水才有办法进入小肠,小肠很热会不断的蠕动,热去煮食物烂掉,然后吸收掉,等食物进入大肠后,就只剩下残渣和水。这属正常人。 人体的构造非常紧密,正常人不浪费一滴水,都在循环。水在大肠走的时候,因小肠很热,所以水被大肠气化掉,再回到肺,肺跟大肠相表里,这个水上来以后就变成津液。 如果小肠的温度不够,水和大便混在一起,用灸去解决。要把小肠热起来病才会好,所以要去管心脏。水若不在水分处分开,会直接进入小肠,造成肠鸣腹泻、水肿。 糖尿病:中医称“消渴”。分三种、上消:症状,口渴(饮百杯不止渴,喝一杯就等于小便一杯),中消:肚子饿、不断吃;下消:阳不举。 水分穴“主水病,腹坚如鼓,”是个很好灸的地方。 7、下脘穴: 位于:神阙跟中脘的正中间。胃的下口,小肠的上口,为少阴任脉之会,这个下脘穴由于是胃的下口,常常容易发炎。 8、胃之募穴——中脘 属大穴,胃病治此。腹病通通治中脘。中脘下针病就去掉,胃有问题会产生头痛。 9、心之募穴——巨阙穴 位于心蔽骨正中间。 巨阙是心之募,是心脏的墓穴。 ——上脘穴。属络穴。灸法称“梅花灸”,以中脘为主,上下左右各一寸,成梅花型,统治一切胃病。吐血不能灸,因吐血时会增加温度的,血量增加。外面吐血,里面可能是胃癌,所以吐血不要灸。 补泻手法 10、鸠尾穴:练功大穴。下针不灸。 11、膻中穴与天突穴:腑会中脘,气会膻中。气病都选膻中治。 天突下针一寸不直刺(易刺伤肺)。 12、廉泉穴:下针对着舌根,直刺易伤食道。治疗舌头病取近穴。 13、承浆穴:中风时脸歪之人,下针、施灸此穴都可。 三、 督脉经穴篇 督脉是所有阳气之会。阳气在流行完全身之后,就会回到督脉。阳气像河流,最后会流到大海,督脉就像大海。 1、 长强穴(主治痔疮) 督脉第一大穴——长强穴。是痔疮的根本。位于肛门与尾椎骨的中间。下针需采斜刺。下针不宜太深一寸左右,治疗痔疮。 痔分两种:内痔和外痔。 内痔:中医定义它,先血后便,不痛。 外痔:是先便后血,很痛。 采取针、灸、中药都很好治疗。 外痔时,肿的很大,用三;棱针来刺它放血,放血后,用小号气罐将脓血抽出来,把痛去掉,通就是淤血累积才会有痛。很多穴道都可以治痔疮,长强是大穴,内痔效果也很好。 2、 腰俞穴:督脉第二穴道。可治疗月经不来。 |
|
29楼#
发布于:2015-11-14 12:3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班高少霞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4日《针灸大成》第11、12课心得:
命 门:生命之门户。针、灸都可。(剧烈头痛,即脑膜炎) 阳关穴:“针、灸都可。 (平常小便饱满时,再排;排时用大力排出,成为反射动作,大力地尽量排,养成习惯,等于每天都在运动“下焦”,日久可达长命百岁。男女均可)。 悬枢穴:第十三椎下。下针要在软骨下,治疗腰痛。 筋 缩:全身上下,肝主筋,全身的筋是肝脏在管。针、灸都可。 脊中穴:脊中穴只能下针不易灸。周围是脾脏。治疗黄疸、便血。 癫、 痫、 狂——眼诊法: 癫、痫、狂三个是不一样的东西,在诊断上要看“眼睛”。即眼珠,眼角切开来分一半看:1)看到血丝在黑眼珠的上面,如鸡爪,三条血丝穿到黑珠。(易治疗) 2)眼睛黑珠上下都有血丝。(难治疗) 3)眼睛血丝在下面。(不治) 一般来讲,只要精神上有问题百分之九十九都是便秘。把燥便去掉之后,即有很多种办法治疗。 身柱穴:位于第三胸椎下,假如:脊椎骨受伤产生的裂掉,即瘫痪,完全没办法治疗。(小孩长个,壮,提高免疫力,不宜感冒) 大椎穴:大穴。头项强痛或眩晕,发烧、感冒时,用三菱针放血,挤出点血烧就退了。 哑 门:专治声音发不出来。(不灸,易哑巴) 风 府:风之府,风很容易进去的地方。是中风的大穴。(不灸) 后 顶:百会穴后一寸半。(头旋:顺时针转为同性,逆时针为异性) 百会穴:百病可治。称六阳之首。头部属阳经。 下针:需在百会前五分地方斜刺到百会穴(放血是直刺),下针到骨头与骨头之间。梅花针:即百会穴和前、后、左、右各一寸半处下针,加强效果。 上星穴:治疗鼻窦炎、鼻子发炎时可米粒灸,涂抹凡士林后灸阳数,会有麻麻的的感觉直通鼻子。效果不错! 脑部或头部的穴道,大部分都是治“精神病”。 素 髎:鼻正中间。通常点刺放血治疗酒糟鼻、鼻窦炎、鼻息肉,效果非常好,不扎不灸可放血。 水 沟:同“人中”。喝一杯小一杯出来。没有人沟者,表示无小孩。脸肿者可下针。 兑 端:督脉最后一穴。上唇里面正中间。取近穴,治牙痛、牙周病、牙龈肿、腐烂、扎针后捻捻针就出针,不留针,放血就好了。放血对消炎效果很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