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绍艳
新手
新手
  • UID2018758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0
15楼#
发布于:2015-11-10 15:1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0班-山东-姜绍艳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0日 《针灸大成》3.4课心得
1、针灸的急救方式
当有人发病昏迷,不管什么原因,按一下步骤进行:
1)先针“人中”,鼻下嘴上水沟处,上三分之一处下针,下针时,针要斜刺往上,若无针,则掐人中
2)若仍未醒,十宣放血,即十只手指头指尖放血。
3)若仍未醒,足十宣放血。
4)若仍未醒,下“涌泉”穴,这是急救大穴。
5)若仍未醒,“百会”放血。“百会穴”一般是放血用,不下针。当病人整个脸都是呈现红色时,就是刚中风,就在百会放血。
百会穴:从额头往上到顶,再由两耳尖直上,两线相交的一点,再往后半寸,会摸到一个凹洞,就是百会穴。放血时,注意让病人躺下头靠着床沿往下垂。
2、火罐的使用
火罐的功用:可以吸脓;可以吸淤血,吸淤血时,在痛点放血,颜色由黑变淡就起罐;常用于治疗外科急性扭伤,受伤时马上再扭到的地方上火罐;可以治疗痔疮,先用放血针刺,之后用火罐吸。
火罐禁忌部位:乳中,多汗的地方,头部。
第二章 针灸穴位丈量方法
同身寸:中指弯曲,两个横纹头,点与点之间距离定义为一寸;三指宽为两寸,四指宽为三寸,以连接手掌的指端位置为长度标准。
1、             针刺的深浅
季节性:春夏较浅,秋冬较深
中医观点:皮毛对应肺,肌肉对应脾,血脉对应心,骨骼对应肾。看病出在哪里,决定了下针的深浅如何
常识性:腹深似井,背薄似饼
2、             一般针刺入穴的方法
穴位位置有几个原则:
肌肉之间,肌骨之间,肌筋之间,筋筋之间,筋骨之间。绝对不会再肌、肉、筋、骨的上面。
3、             成人与幼儿的不同入穴方式
成人:成人留针,留20分钟,做补泻,像中风的病人,可以留3040,50分钟,一个小时都没关系。出针方式要注意,指头放在皮肤上,慢慢的平直拨出至体表的位置,停顿3秒钟,再慢慢拔出,不会出血。
幼儿:幼儿不留针,幼儿要单针,即针刺入捻一捻就出来,十四岁以下统一不留针
病人宜采用卧姿,防止因姿势不对导致晕针。姿势正确的晕针是正常现象,扎针时病人产生晕针,起完针,病人会感觉效果很好。《后汉书》记载“药不瞑眩疾弗繆”就是说一种治疗方式,没有产生瞑眩的话,这个病不会好。
4、             现代常用的针号概念
比如321532是针号,数字越大,越细;15是一寸半。平常多用32号,也会用28号(稍粗),在开刀后伤口变的很硬,或者脚肿,有淤血块,就用28号针扎。
一寸半的针用的最多,肌肉、四肢、身上
一寸的针一般用在手指头旁
三寸的针用来透穴
第三章 十二经纳天干地支与十二正经井荣俞原经合
1、             十二经纳天干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癸水。
2、             十二经纳地支歌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戍,亥焦子胆丑肝通。
马岩峰
新手
新手
  • UID20185703
  • 粉丝7
  • 关注24
  • 发帖数87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6楼#
发布于:2015-11-10 18:5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0班-山西-马岩峰申请签到

2015-11-10  《针灸大成》3、4课  心得

一、针灸的急救方式:
1、针灸的急救用到很多地方,如昏迷,可能是心脏病,也可能是中风,溺水等,这时不管原因,先针人中穴,针要斜刺往上,手上没有针就掐人中,掐人中时往上推。
2、人不醒就采用十宣放血,十宣是指手指头的指尖,还不醒就足十宣放血,若还不醒,就在下涌泉穴,1.5寸针刺入,还不醒就找百会穴放血,取平躺位,头部放低,针刺放血,清凉感随着到眼睛,鼻子嘴部人就开始苏醒,任何急救要放胆去做,这是救人救命,没什么好怕的。
二、火罐的使用
1、火罐可以吸脓,淤血,比如扭伤,在痛点放血用火罐吸看颜色,由黑变淡就起罐,被竹子,海胆,仙人掌刺到都可以吸出来。
2、有些地方不能用火罐,如,乳中穴,多汗的地方,头部等。
三、针灸穴位丈量方法
1、穴位丈量法则,同身寸,每一个人的寸都不一样,怎么量这个寸,把中指弯起来,两个横纹头,点对点之间我们定义为一寸,三个指头拿起来,这是两寸,四个指头是三寸,须看病人的手,不能看你的手,小孩要看小孩的手。
2、运用的时候,同身寸大部分用在四肢还有经络之间,其他基本上也以同身寸为主。
四、下针的深浅
1、下针有深有浅,一般言,我们受季节的影响,比如春夏下针比较浅,秋冬时下针比较深,这是一个观念。
2、中医认为,皮毛是肺在管,血脉是心脏在管,骨是肾脏在管,一般下针的时候,病在皮毛,针就下在皮毛,病在肌肉,针就下在肌肉间,病在血脉上,针就下在脉的旁边,病在肾脏,针就下在骨头的旁边,看这个病情在哪里,决定我们下针的深浅。
五、针刺入穴的方法
1、要知道穴位,针怎么下进去是有原则的,要用手去摸质感,皮肤上的感觉,穴道绝对不会在肌肉上面,你摸两个肌肉中间穴位永远在肌肉间,筋旁你摸上去有两条,就在缝隙上下针,或者肌肉和骨之间,筋骨之间,当穴位位置找到后就用摸,就知道那个是正确的,针下进去就对了,这就是基本找穴,下针位置的取舍。
六、成人与幼儿的不同入穴方式
1、成人---留针,幼儿---单刺,留针留十到二十分钟,留针之后会做补泻,像中风的病人,留针一两个小时都没关系。
2、起针的时候很重要,拔针的时候,指头放在那,慢慢拔出来,出毛孔的时候稍停一下,停个三十秒,在慢慢拔出来,这样一滴血都没有,这是起针的方式,不要一直用力拔出来。
3、小孩用单刺,当小孩发烧感冒拉肚子,下针效果很快,什么叫单刺,针进去捻一捻就出来,根本不留针。小孩穴道治疗很快,所以小孩不留针。定义为十四岁作为标准,十四岁以下单刺不留针。下针时,病人采取卧姿。
4、针灸下针后,有一种现象叫晕针,每次扎针病人产生晕针的现象,起完针,病人感觉会很好。
5、还有一种晕针现象,是因为病人姿势不对产生晕针,所以我们要让病人采取卧姿,站着,坐着都容易晕针,晕针后叫病人躺平,先下人中,将胸腔扣子打开,空气流通就会醒过来。
七、针号的概念
1、现在我们常用的针,比如3215,32是针号,数字越大越细,15是一寸半,平常最多用到3215的针。
2、针灸做得好是立竿见影的,做的不好就没有感觉,也不会坏事。断针,以前会有,现在因材质变化一般不会发生,断针一般在针与针柄的结合处,所以下针一般留一节针在皮肤上面,如断针,手压皮肤可轻松拔出。
八、十二经纳天干地支歌
1、甲肝乙胆丙小肠丁心戌胃巳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土属膀胱葵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葵水。
2、地支歌: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九、身体脏腑与阴阳五行
1、五行,木--火--土--金--水,分别代表,肝--心--脾--肺--肾,脏就是藏,属阴,归里。腑,消化系统,属阳,归表。对应五行,木--火--土--金--水,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2、阴阳五行,相互制约,相互制衡,天地宇宙才能正常运转,我们的身体同样是个小宇宙,所以我们的脏腑,如同阴阳五行,相互制约,相互制衡正常运转工作,身体才会健康,天干地支歌也就是我们脏腑的运行时间和规律。
朱素芬
新手
新手
  • UID20185422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9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7楼#
发布于:2015-11-10 22:3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20班朱素芬申请签到2015-11-10《针灸大成》第3、4课心得
一、针灸的急救法  
1、针人中   把人中分三段,取上面1/3处,针要斜刺往上;掐人中时,大拇指顶,上推。2、十宣放血    即十指尖放血。3、足十宣放血。4、针涌泉,穴道在足底人字纹的纹头。5、百会放血。
二、火罐疗法   (一)、火罐的使用       1、火罐可以用来吸脓,根据虫本身的天性,可以选择蚂蟥,置于火罐内。 2、还可以吸瘀血      比如膝盖扭伤,用火罐在痛点放血,血色由黑变淡,就起罐。3、外科急性扭伤、痔疮都可用火罐疗法。(二)、火罐使用的 注意事项    乳头、多汗的部位、头部禁用火罐。
三、针灸(第二篇)
(一)、穴位的丈量法则    1、同身寸    常用于四肢。把被施针者的中指弯曲,两个测量方法:横纹的起点连接的线段长度为一寸,中间的三指并拢为两寸,四个指头并拢,以连接手掌的趾端为三寸。2、均等法   常用于腹部。 (二)、针刺深浅的讨论   春夏下针浅,秋冬下针深。背薄似饼,腹深似井。 (三)、一般针刺入穴方法    找到穴位后下针位置的取舍。1、在肌肉间;2、 肌骨间;3、肌筋之间;4、筋与筋之间;5、筋与骨之间。 (四)、成人与幼儿的不同    成人与幼儿最大的区别是入穴方式:成人/留针,幼儿/单刺。留针之后要补泻。 单刺就是针进去之后捻一捻就出来了。多用于幼儿感冒发烧、腹泻,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十四岁一下单刺,以上留针。
          取针的方法:中指站立,支撑作用,然后食指和大拇指捏住针后,缓缓拔针,出皮肤的时候,稍停留三十秒,再慢慢出来,这样一滴血都没有。禁忌以勾挑的方式出针。
        针灸体位一般采用卧位。“药不瞑眩疾弗缪”而有时候是因为体位产生的眩晕。急救方式为掐人中。
(五)、现代常用的针号概念         号          号越大针越细。如常用的3215号针,32号,一寸半,一寸半的针常用于肌肉四肢身上。3210,一寸针,常用于手指头旁。28号针常用于术后结蹄组织增生部位、肿、有瘀血的部位。 透针常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如妇女手腕疼,用透针,即可见效。 (六)、黄帝时代的九针形式   其中毫针用得最多。 银针容易断。针柄处易断,下针时要留一部分针身在外面,若有一段断在里面,两指同时下压针旁边的肌肉,针就出来了。
       预习并背诵十二经纳天干歌,十二经纳地支歌。附上内容:
十二经纳地支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十二经纳天干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戌胃巳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葵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葵水。
[朱素芬于2015-11-11 09:34编辑了帖子]
晋艳杰
贫民
贫民
  • UID2018548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4
  • 社区居民
18楼#
发布于:2015-11-11 00:56
@教官-邢台-郑永丽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20班晋艳杰申请签到
2015-11-10《针灸大成》第3、4课心得
一、针灸的急救法
针灸不仅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而且具有
可靠的急救作用。临床上针灸急救范围较广,具有方法简便,
起效迅速,经济实用等特点。常用急救穴位有:(1)用针斜
刺人中穴,无针时,掐人中。(2)十宣放血,即十只手指尖。
必要时配合脚的十个趾头尖。(3)涌泉穴(4)百会穴。
二、火罐法,除针灸的器具外,还有火罐,1、其特点是:以罐为工
具,利用燃烧、抽吸、挤压等方法排出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
之吸附于腧穴或相应体表,产生刺激,使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
淤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方法。2、不宜拔罐部位:乳中、多
汗的地方、头部及心脏大血管分布部位等。有自发性出血倾向疾
患、高热、抽搐等禁止拔罐。
三、针灸穴位丈量方法:1、同身寸法,量病人的手,把中指弯
曲,两个横纹头跟这个点之间为一寸,三个指头为两寸,四个
指头为三寸。此法常用于四肢和经络之间。
三、针刺深浅的讨论及刺穴方法:针身刺入人体内的深浅度数,
针刺的深浅必须得当。应结合患者的体质、年龄、病情、部位等
具体情况加以确定。比如:1、年龄:年老体弱、小儿不宜深刺,
中青年、身体强壮者可以适当深刺。2、体质:形瘦体弱者宜浅刺,
形盛体强者宜深刺。3、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
深刺。4、部位:头面、胸腹及皮薄肉少处宜浅刺,四肢、臀、及
肌肉丰满处宜深刺。5、季节:春夏宜浅、秋冬宜深。
针刺的角度和深度相互关联,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刺、平刺。
四、常用针号:比如3215,32是针号,数字越大越细,15是一寸半,
号码小,粗一点,平常最多用到32、28的针。
五、十二经纳天干地支歌 :甲肝乙胆丙小肠丁心戌胃巳脾乡,庚属
大肠辛属肺,土属膀胱葵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葵水。
六、十二经纳地支歌: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
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刘桐清
贫民
贫民
  • UID2018528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59
19楼#
发布于:2015-11-11 01:1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0班-广州-刘桐清 申请签到2015-11-09 《针灸大成》3、4课心得:

米粒灸
把艾绒捏成一点点的像米粒样大,用凡士林涂在要灸的穴位上,将它放在上面灸,用在哪些方面呢?比如鼻窦炎,鸡眼,用米粒灸,壮数灸到由痛变得不痛,不痛处灸到痛,就是当你碰到患处病根的时候,那儿就产生了痛,再灸到不痛就停止。
针灸的急救方法
针灸的急救法可你用在很多地方:当有人发病,昏迷时,不管是中风, 心脏病等什么原因,第一个先针“人中”,九十。鼻子下方,嘴唇上方的水沟处,把它分为三段,去上面三分之一处下针,斜刺往上,如没有针在手上,可掐人中。若还未醒来,第二个就是“十宣”放血。仍不醒再将脚的十个指头尖放血。再不行,在放涌泉穴。如病人整个脸都是呈现红色就是刚中风,需在百会穴放血。百会穴一班是放学用,不下针。让病人躺在床沿,往下垂。在等会放门上后,病人会感到一阵青凉, 凉到嘴巴,就可以讲话了。
火罐的使用时机
针灸的器具还有火罐大小不同。
火罐的使用
火罐除了可以去脓还有淤血,还有一些我们在活血化瘀的时候,比如膝盖扭伤,会再痛点放血。用火罐放血的时候,看颜色由黑变淡就起罐,有些地方不能拔火罐如乳中,多汗的地方,不上火罐,头部也不用。
第二章  针灸穴位丈量方法
多采用同身寸,每个人的寸都不一样,在运用的时候同身寸大部分用在四肢上面,腹部跟胸部, 另有独立的丈量方法。

针刺的深浅讨论
我们下的有深有浅,有受节季节的影响。比如冬天下针要深,春天下针要浅,中医认为。病在皮毛,下针在皮毛,病在肌肉,针下在肌肉,病在血脉,就下在脉的旁边,腹部上针的时候可深扎,背上插针,就不可深。

一般针刺入穴方法
过去医书,如《针灸大成》,提到入针的方法,有病人咳嗽一声,针就下去了。美国政府规定,针只能扎一次,如中风病人要扎多针就要咳很多次, 所以就不用咳嗽下针了。
要知道穴位大概的位置,怎么进去是有原则的。有用手去摸质感,穴道绝对不会在肌肉上面,你摸两个肌肉之间穴位永远在肌肉,筋旁,你摸上去有两条,就在缝隙上下针,穴道在两条肌肉中或者是肌肉与骨之间。
穴位一定在血管旁边,或在筋和筋之间,筋和肌之间,筋与骨之间,这是我们基本找穴,下针位置的取舍。

成人与幼儿不同入穴方式
成人针灸要留针二十分钟,幼儿不留针, 幼儿叫单刺。针灸下针后会有一种现象是晕针,产生晕针,起完针,病人感觉效果很好,出现晕针叫病人不要怕。先让病人躺平,空气流通,就会醒过来,不醒可放血十宣。

现代常用的针号概念
现在常用的针,一号,二号,三号,四号,数字越大,针超细,15是一寸半,用的最多。

黄帝时代九针型式
《针灸大成》里看到的九针,手工做的毫针用的最多。为了避免断针,所以下针都会留一点针身在外面。
十二经纳天干歌与十二经纳地支歌
十二经纳天干: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葵肾脏,三焦亦向中寄,心包同归入葵水。

十二经纳地支歌: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
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最主要是它的属性,木火土金水,八纲辨证法仍要用五行。五行与五脏: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
刘桐清
贫民
贫民
  • UID2018528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59
20楼#
发布于:2015-11-11 01:2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0班-广州-刘桐清 申请签到2015-11-10《针灸大成》3、4课心得:

米粒灸
把艾绒捏成一点点的像米粒样大,用凡士林涂在要灸的穴位上,将它放在上面灸,用在哪些方面呢?比如鼻窦炎,鸡眼,用米粒灸,壮数灸到由痛变得不痛,不痛处灸到痛,就是当你碰到患处病根的时候,那儿就产生了痛,再灸到不痛就停止。
针灸的急救方法
针灸的急救法可你用在很多地方:当有人发病,昏迷时,不管是中风, 心脏病等什么原因,第一个先针“人中”,九十。鼻子下方,嘴唇上方的水沟处,把它分为三段,去上面三分之一处下针,斜刺往上,如没有针在手上,可掐人中。若还未醒来,第二个就是“十宣”放血。仍不醒再将脚的十个指头尖放血。再不行,在放涌泉穴。如病人整个脸都是呈现红色就是刚中风,需在百会穴放血。百会穴一班是放学用,不下针。让病人躺在床沿,往下垂。在等会放门上后,病人会感到一阵青凉, 凉到嘴巴,就可以讲话了。
火罐的使用时机
针灸的器具还有火罐大小不同。
火罐的使用
火罐除了可以去脓还有淤血,还有一些我们在活血化瘀的时候,比如膝盖扭伤,会再痛点放血。用火罐放血的时候,看颜色由黑变淡就起罐,有些地方不能拔火罐如乳中,多汗的地方,不上火罐,头部也不用。
第二章  针灸穴位丈量方法
多采用同身寸,每个人的寸都不一样,在运用的时候同身寸大部分用在四肢上面,腹部跟胸部, 另有独立的丈量方法。

针刺的深浅讨论
我们下的有深有浅,有受节季节的影响。比如冬天下针要深,春天下针要浅,中医认为。病在皮毛,下针在皮毛,病在肌肉,针下在肌肉,病在血脉,就下在脉的旁边,腹部上针的时候可深扎,背上插针,就不可深。

一般针刺入穴方法
过去医书,如《针灸大成》,提到入针的方法,有病人咳嗽一声,针就下去了。美国政府规定,针只能扎一次,如中风病人要扎多针就要咳很多次, 所以就不用咳嗽下针了。
要知道穴位大概的位置,怎么进去是有原则的。有用手去摸质感,穴道绝对不会在肌肉上面,你摸两个肌肉之间穴位永远在肌肉,筋旁,你摸上去有两条,就在缝隙上下针,穴道在两条肌肉中或者是肌肉与骨之间。
穴位一定在血管旁边,或在筋和筋之间,筋和肌之间,筋与骨之间,这是我们基本找穴,下针位置的取舍。

成人与幼儿不同入穴方式
成人针灸要留针二十分钟,幼儿不留针, 幼儿叫单刺。针灸下针后会有一种现象是晕针,产生晕针,起完针,病人感觉效果很好,出现晕针叫病人不要怕。先让病人躺平,空气流通,就会醒过来,不醒可放血十宣。

现代常用的针号概念
现在常用的针,一号,二号,三号,四号,数字越大,针超细,15是一寸半,用的最多。

黄帝时代九针型式
《针灸大成》里看到的九针,手工做的毫针用的最多。为了避免断针,所以下针都会留一点针身在外面。
十二经纳天干歌与十二经纳地支歌
十二经纳天干: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葵肾脏,三焦亦向中寄,心包同归入葵水。

十二经纳地支歌: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
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最主要是它的属性,木火土金水,八纲辨证法仍要用五行。五行与五脏: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
张华
侠客
侠客
  • UID2018789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15
21楼#
发布于:2015-11-11 10:01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20班-河北-张华申请签到
2015-11-10《针灸大成》第3、4课心得
一、针灸的急救法  
1、针人中   把人中分三段,取嘴唇三分之一处,针要斜刺往上;掐人中时,大拇指掐住斜着往上推。
2、十宣放血    即手十指尖放血。
3、足十宣放血即脚十指尖放血。
4、针涌泉,穴道在足底人字纹的纹头。
5、百会放血。
二、火罐疗法   1、火罐的使用       :火罐可以用来吸脓 、还可以吸瘀血      比如膝盖扭伤,用火罐在痛点放血,血色由黑变淡,就起罐。外科急性扭伤、痔疮都可用火罐治疗疗。
2、火罐使用的 注意事项    乳头、多汗的部位、头部禁用火罐。
三、针灸
1、穴位的丈量法则    :
同身寸   :手指并拢3指为2寸,四指为3寸、常用于四肢。
均等法  , 常用于腹部。
2、针刺深浅,春夏下针浅,秋冬下针深。一般背上下针浅,腹部下针深
3、穴位一般都会在:在肌肉间、 肌和骨之间;肌和筋之间;筋与筋之间;5、筋与骨之间。 (四)、成人与幼儿的不同    成人与幼儿最大的区别是入穴方式:成人要留针,幼儿采用单刺法。留针之后有补泻。
 单刺就是针进去之后捻一捻就出来了。多用于幼儿感冒发烧、腹泻,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标准是14岁以下的单刺,以上留针。
 五, 取针的方法:中指直立接触皮肤起到支撑作用,然后食指和大拇指捏住针后,缓缓拔针,快出皮肤时,稍停做停留,再拔出来。禁忌以勾挑的方式出针。
        针灸体位一般采用卧姿。因为体位不对时产生的晕针用掐人中来急救。
六、现代常用针的型号:       号          号越大针越细。如常用的3215号针,32是号,15表示一寸半,一寸半的针常用于肌肉四肢身上。3210,一寸针,常用于手脚指头旁。28号针常用于术后结蹄组织增生部位、肿、有瘀血的部位。 透针常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七、十二经纳天干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癸水。
十 二经纳地支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姜绍艳
新手
新手
  • UID2018758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0
22楼#
发布于:2015-11-11 21:4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0班-山东-姜绍艳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1日 《针灸大成》5.6课心得
第三章 十二经纳天干地支与十二正经井荣俞原经合
1、 十二经纳天干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癸水。
五行,木----水,分别代表,肝----肾,脏就是藏,属阴,归里。腑,消化系统,属阳,归表。对应五行,木----水,胆-小肠--大肠-膀胱。
阴阳五行,相互制约,相互制衡,天地宇宙才能正常运转,我们的身体同样是个小宇宙,所以我们的脏腑,如同阴阳五行,相互制约,相互制衡正常运转工作,身体才会健康,天干地支歌也就是我们脏腑的运行时间和规律。
2、 十二经纳地支歌(主要强调时间,时机)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戍,亥焦子胆丑肝通。
代表:肺-寅时3-5AM,大肠-卯时5-7AM,胃-辰时7-9AM,脾-巳时9-11AM,心-午时11-1PM,小肠-未时1-3PM,膀胱-申时3-5PM,肾-酉时5-7PM,心包-戍时7-9PM,三焦-亥时9-11PM,胆-子时11-1AM,肝-丑时1-3AM
3、 十二正经之井荣俞经合穴
 正经有十二条,六阳经和六阴经;奇经有八条,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蹻、阴蹻、阳维、阴维。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和阴经都会介绍井荣俞经合,井荣俞经合都是手不过肘,足不过膝。
 井荣俞经合,阴经对应的五行排行是“木火土金水”,而阳经对应属性排行是“金水木火土”。两条经不相交,中间以络连接,有络穴。另外阳经比阴经多了原穴。
4、 不同病取穴原则
病在脏取井穴:病在越深的地方,我们要在指头末梢取穴,井穴通通在手指头或脚趾头的末梢,非常的敏感。比如,足阳明胃经的井穴,我们叫厉兑,在第二个脚趾头。“井主心下满”,临床上,西医讲动脉血管堵塞,中医讲心剧烈的疼痛,针一下去,痛马上去掉,这就是所谓的实证。
病变于色取荣穴:《黄帝内经》指出病变颜色,青色主肝,红色主心,黄色主脾,白色主肺,黑色主肾。遇有颜色出现,我们选取荣穴。
病在时间者取俞穴:这个俞穴用于治时间的病,每条经都有他的俞穴所在,凡按时间发病的都取俞穴,按地支歌去判断。也可用荣穴,区别是荣穴比较痛。
病变于音者取经穴:每条经都有他的经穴,声音即从此处发出。如感冒至声音变了,就用经穴来治疗。
病起于饮食取合穴:饮食不当,暴饮暴食,胀满的病就用合穴治。一年四季保持7,8分饱就好,可以不断训练你的胃气。治病时,只要病人知道饿,有一点胃气,就救回来了。
五脏不平衡时取原穴:原穴安五脏,在五脏不平衡时用。阳经都有原穴。
5、 与四季的关系
脏主冬,冬天的时候刺井穴,井荣俞经合五穴,都在手肘以下或膝盖以下,四肢上取穴很安全,不会出问题。
若夏天出问题,取俞穴。声音主长夏(季节在转换或交换的一个月)
合穴,《针灸甲乙经》指出,味主秋(嗅觉,嘴巴),有味道的问题用合穴。
中医观念,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何为阴阳?阴是能看到的,有形的;阳是无形的。春夏要多运动,秋冬则要收敛。
6、 五行
 中医所谓阴阳五行,生和克,生为:木→土→金→水→木,正常人都应该是生的状态运行。当器官有病变时不是这样走,而是:木→土→水→火→金→木,就是克。
 中医讲究,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指的是发现一个器官病变,首先想到的是去强健它克的器官,即肝脏有问题,赶快强土,土是脾;肺有问题,先去强肝
第四章
十二经络与奇经八脉简介

1、 任脉与督脉
任脉是所有阴汇积的地方,督脉是诸阳之会,脊椎骨上面。任督二脉会在鼻子人中处,讲话时任督二脉是开的,闭口时舌头顶着上颚时,任督二脉是通的,此时脑筋会很清楚,阴电阳电相通。
 任脉有三八二十四个穴道,任脉三八起会阴。会阴位置,男人在肛门和睾丸下方的中间,女人在阴道和肛门的中间。在溺水急救时会在会阴下针。日常治疗一般采取对侧治疗,也称对称治疗,百会跟会阴正好是相通的,会阴痛时下百会治疗。
 
晋艳杰
贫民
贫民
  • UID2018548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4
  • 社区居民
23楼#
发布于:2015-11-12 01:2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0班-河南-晋艳杰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1日 《针灸大成》5.6课心得
第三章 十二经纳天干地支与十二正经井荣俞原经合
1、 十二经纳天干歌
 天干配脏腑是“纳干法”的基础之一,在逐日开穴时,
按照井、荥、输(原)、经、合的流注次序,根据当时
的天干,依次取所属脏腑腧穴。应记住下列口诀:甲胆
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
膀胱癸肾脏,三焦阳府须归丙,包络从阴丁火旁。阳干
宜纳阳之府,脏配阴干理自当。五行:木-火-土-金-
水。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小肠-胃-大肠
-膀胱-三焦。 五行运用生克制化理论来说明脏腑生理
机能的内在联系。即五脏六腑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
相互制约的关系,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六腑之间的资生
关系,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六腑之间的制约关系,以五
行制化说明五脏六腑之间的协调平衡。
2、 十二经纳地支歌: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
申胱酉肾心包戍,亥焦子胆丑肝通。地支配脏腑,是以一天
十二地支与脏腑相配。人身气血运行,从中焦开始,上注于
肺经,经过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
焦、胆、肝,再流注于肺。这个流注是从寅时开始,记住歌
诀,便能运用自如。
3、 十二正经之井荣俞经合穴:人体的经络系统由经脉、络
脉继其连属部分组成。 正经有十二,奇经八脉是十二经脉以
外的重要经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蹻、阴蹻
、阳维、阴维。五输穴是指十二经脉各经位于肘膝关节一下的
五个腧穴,称为井、荥、输、经、合。《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
时》云: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取荣穴:病在时间者取输穴
病变于音者取经穴: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饮食不节得者,
取之合。《难经.六十八难》中补充:“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
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4、经脉的气血运行和流注与季节和每日时辰的不同有密切关系。即:
“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输,秋刺经,冬刺合”。
5、五输穴具有五行属性,即“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
刘桐清
贫民
贫民
  • UID2018528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59
24楼#
发布于:2015-11-12 01:4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0班-广州-刘桐清申请签到 2015-11-10 《针灸大成》5、6课心得:

地支歌:肺3-5点
              大肠5-7点
胃7-9点   脾9-11点
心11-13点  
小肠13-15点
膀胱15-17点
肾17-19点
心包19-21点
三焦21-23点
胆23-1点   肝1-3点

五行:木火土金水对五色:青赤黄白黑

十二正经之井荣腧原经合穴
正经有十二条,六阳经,六阴经。奇经有八条,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蹻、阴蹻、阳维、阴维。十二正经中所有的阳经和阴经都有井荣兪经合,这些都是手不过肘,足不过膝,所以下针在手肘膝盖以下。任何阴经的井穴通通是木,荣穴是火,每条阴经和阳经上都有络穴,阳经比阴经多一个原穴,每个穴位有它的属性和功能。

病在脏取井穴
井穴都在指头末端,病越深取井穴,比如动脉血管阻塞,取足阳明胃经脚趾末端井穴厉兑很好用。

病变于色取荣穴
《皇帝内经》指出病变在颜色上,我们取荣穴治疗。

病在时间者取腧穴
按时间发病的,比如每天晚上十二点起来,病是发在胆经上,取胆经腧穴。

病起于饮食取合穴
当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还有胀满的病,取合穴,合理饮食七八分饱即可,能不断训练胃气。

五脏不平衡时用原穴
原穴是五脏的,五脏不平衡用原穴。

与四季的关系
井穴主冬、脏主冬,冬天刺井穴,如出现问题时是夏天取腧穴,只要有味道的问题治疗在合穴,主秋。
为什么要去春夏秋冬呢?中医观念: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要随着节气定,春夏多运动,秋冬少运动多收敛,就会健康长寿,反着就会有病。

五行
五行的相生关系,正常人应该是按规律的,当器官有病变时就不这样了,而是相克,所以克就是越来越坏的意思,因为中医知道上工治未病的观念,当我们发现肝病的时候,会看到面色有点黄,手掌有点热,半夜无法睡,诊断就出来了。

第四章  十二经络与奇经八脉简介
任脉,走在前面,是所有阴汇集的地方,督脉是阳气汇集,走在后面,全身的运动能量都在督脉上,任督二脉交会在鼻子人中这边,讲话是任督分开,舌头顶着上顎时,任督是通的,阴电阳电相通。
任脉有二十四穴位,起会阴,这个穴很少针和灸,会阴痛时用百会治疗。
张华
侠客
侠客
  • UID2018789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15
25楼#
发布于:2015-11-12 08:3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0班-河北-张华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1日 《针灸大成》5.6课心得
第三章 十二经纳天干地支与十二正经井荣俞原经合
1、 十二经纳天干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癸水。
脏就是藏,属阴,归里。五行,木-火-土-金-水,分别代表,肝-心-脾-肺-肾;腑,消化系统,属阳,归表。对应五行,木-火-土-金-水,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2、 十二经纳地支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戍,亥焦子胆丑肝。
主要强调时间和时机,地支歌代表:
肺-寅时3-5点AM,
大肠-卯时5-7点AM,
胃-辰时7-9点AM,
脾-巳时9-11点AM,
心-午时11-1点PM,
小肠-未时1-3点PM,
膀胱-申时3-5点PM,
肾-酉时5-7点PM,
心包-戍时7-9点PM,
三焦-亥时9-11点PM,
胆-子时11-1点AM,
肝-丑时1-3点AM
3、 十二正经之井荣俞经合穴
 正经有十二条,六阳经和六阴经;奇经有八条,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蹻、阴蹻、阳维、阴维。
井荣俞经合都是手不过肘,足不过膝。
 井荣俞经合,阴经对应的五行排行是“木火土金水”,而阳经对应属性排行是“金水木火土” 。 。阴经和阳经的每一条经,经上面都有一个络,叫络穴,什么叫络穴,这两条不交接,平行,是经,光这
样不行,人就是散了。所以,每一条经都一定要有它的络穴。阳经比阴经多一个东西,就是原穴。
4、 不同病取穴原则
病在脏取井穴;
病变于色取荣穴:《黄帝内经》指出病变颜色,青色主肝,红色主心,黄色主脾,白色主肺,黑色主肾。遇有颜色出现,我们选取荣穴。
病在时间者取俞穴:这个俞穴用于治时间的病,每条经都有他的俞穴所在,凡按时间发病的都取俞穴,按地支歌去判断。也可用荣穴,区别是荣穴比较痛。
病变于音者取经穴:
病起于饮食取合穴:
五脏不平衡时取原穴:原穴安五脏,在五脏不平衡时用。阳经都有原穴。
5、 与四季的关系
脏主冬,冬天的时候刺井穴,若夏天出问题,取俞穴。声音主长夏(每个季节在转换的前后两个礼拜) 取合穴,《针灸甲乙经》指出,味主秋(嗅觉,嘴巴),有味道的问题用合穴。
6、 五行
 中医所谓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生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正常人都应该是生的状态运行。当器官有病变时不就会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中医讲究,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指的是发现一个器官病变,首先想到的是去强健它克的器官。
第四章
十二经络与奇经八脉简介
1、 任脉与督脉
找穴位要以任督二脉为基准。任脉是所有阴汇积的地方,督脉是诸阳之会,脊椎骨上面。任督二脉交会在鼻子人中处,讲话时任督二脉是开的,闭口时舌头顶着上颚时,任督二脉是通的,此时脑筋会很清楚,阴电阳电相通。
 任脉有三八二十四个穴道,任脉三八起会阴。会阴位置,男人在肛门和睾丸下面的中间,女人在阴道和肛门的中间。在溺水急救时会在会阴下针。日常治疗一般采取对侧治疗,也称对称治疗。
马岩峰
新手
新手
  • UID20185703
  • 粉丝7
  • 关注24
  • 发帖数87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6楼#
发布于:2015-11-12 09:3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0班-山西-马岩峰申请签到

2015-11-11 《针灸大成》5、6课  心得
一、十二正经之井荣俞经合
1、人体正经有十二条和奇经八脉。十二正经分六阳经,六阴经加起来十二条,奇经八脉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蹻、阴蹻、阳维、阴维。
2、井荣俞经合都是手不过肘,足不过膝,我们下针的时候,在手肘以下,膝盖以下下针。
3、阴经,井荣俞经合对应五行木火土金水,他的井穴通通都是木,任何荣穴都是火,俞穴是土,经穴是金,合穴是水。
4、阳经,井荣俞经合对应五行金水木火土。
5、络穴,什么叫络穴?两条不交接平行是经,经上面都有一个络,叫络穴。每一条经都一定要有他的络穴。阳经比阴经还多出一个原穴。每一个穴道都有它的属性。
二、病在脏取井穴
1、井穴都在手指脚趾的末梢,所谓病在脏取井穴,就是病在深的地方,肾脏,肝脏,脾脏都可以用井穴。
三、病变于色取荣穴

1、病变在颜色上,肝是青,心是红,脾是黄,肺是白,肾是黑。
2、当有颜色的病出现,脸色发黑是肾病,发白是肺,发红是心。我们选取穴道的时候用荣穴。
四、病于时间取俞穴
1、按时间发病的,如有人每天晚上因发气喘起来或晚上3点钟起来5点才能睡,要下肺经的俞穴,按地支歌去判断。
五、病变于音取经穴
1、病变于声音,如果是感冒,声音变了,就用经穴来治疗。
六、病于饮食取合穴
1、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还有胀满的病,大部分选用合穴来治疗。
七、五脏不平衡用原穴
1、原穴是安五脏的,五脏不平衡时用原穴。
八、穴位与四季
1、井穴主冬天,脏主冬,冬天的时候刺井穴。
2、若问题出在夏天,取俞穴,味道的问题治在合穴,味主秋。
九、五行、任脉与督脉
1、中医所谓阴阳五行,所谓的生,所谓的正常人应该是这样,当器官有病变时就不是这样了,而是克,例如从心脏克到肺脏,肺克到肝,肝克到脾,脾克到肾,肾在克回心脏,人就死掉了,克就是越来越坏的意思。
2、中医上工治末病这个观念,当心脏有问题时,先去强肺,肺脏病变时,先去强肝病就停在肺上,所以说上工治末病。
3、任脉与督脉,找穴道以任督二脉为基准,找到标准,就能很快找到穴道。
4、任脉是所有阴汇聚的地方,而督脉是诸阳之会,全身的动能,能量都在督脉上面。
5、任脉有三八二十四个穴道,任脉三八起会阴,会阴很少会痛,遇到怎么处理,我们一般为对侧治疗,也叫对称治疗,百会跟会阴正好是相通的,会阴痛时下百会治疗,这是对称取穴的方法。
朱素芬
新手
新手
  • UID20185422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9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7楼#
发布于:2015-11-12 10:2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20班朱素芬申请签到2015-11-11《针灸大成》第5、6课心得
      , 这里用到了阴阳五行,八纲辨证法。
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相互制衡,维持着事物之间的平衡。
脏是藏,属于阳,归里;
腑是消化系统,属于阴,归表。
木(阴肝阳胆)火(阴心阳小肠)土(阴脾阳胃)金(阴肺阳大肠)水(阴肾阳膀胱)。。

一、十二经纳天干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
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葵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葵水。
 
二、十二经纳地支歌: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
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首先讲天干歌: 这里用到了阴阳五行,八纲辨证法。
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相互制衡,维持着事物之间的平衡。
脏是藏,属于阳,归里;
腑是消化系统,属于阴,归表。
木(阴肝阳胆)火(阴心阳小肠)土(阴脾阳胃)金(阴肺阳大肠)水(阴肾阳膀胱)。这个是循环的,解释了人体的新陈代谢的过程,这个过程24小时一定完成。 比如:心脏是火,是体温的来源。小肠是阳火,因为跟心脏互为表里。心脏的火往小肠下导。而肺是金,在阴阳五行里,火是克金的,两个相互制衡,身体才能得以平衡。藏为里腑为表,阴阳五行的运转规律相生相克,人体页才能像机器一样得以正常运转,才能是一个正常的人。
首先讲天干歌: 这里用到了阴阳五行,八纲辨证法。
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相互制衡,维持着事物之间的平衡。
脏是藏,属于阳,归里;
腑是消化系统,属于阴,归表。
木(阴肝阳胆)火(阴心阳小肠)土(阴脾阳胃)金(阴肺阳大肠)水(阴肾阳膀胱)。这个是循环的,解释了人体的新陈代谢的过程,这个过程24小时一定完成。 比如:心脏是火,是体温的来源。小肠是阳火,因为跟心脏互为表里。心脏的火往小肠下导。而肺是金,在阴阳五行里,火是克金的,两个相互制衡,身体才能得以平衡。藏为里腑为表,阴阳五行的运转规律相生相克,人体页才能像机器一样得以正常运转,才能是一个正常的人。
其次是地支歌。地支歌主要讲的是时间,地支歌主要用来诊断治疗疾病以及验证疾病的康复状况。 祥解为:肺寅(3:00-5:00)大卯(5:00-7:00)胃辰(7:00-9:00)宫,脾己(9:00-11:00)心午(11:00-13:00)小未(13:00-15:00)中,申(15:00-17:00)胱酉(17:00-19:00)肾
心包戌(19:00-21:00),亥(21:00-23:00)焦子(23:00-1:00)胆丑(1:00-3:00)肝通。
比如:每天一点起来,三点以后才睡觉,,身体状况提示肝脏有问题; 大肠开早,所以起床先大便,说明身体正常。
三、十二正经之井荣俞原经合穴
(一)、正经有十二条(六阴六阳)奇经有八条(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qiao、阳qiao、阳维、阴维)。十二正经中,所有的经都会介绍到井荣俞经合,俞就是运输。 (二)1、井,井穴是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指或足趾的末端处。病在脏取井穴,比如说,足阳明胃经的井穴,在第二个脚趾头,井主心不满。(阴木阳金,病在藏取之)。2、荣,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足部的远端。青肝红心脾黄肺白肾黑。有颜色出现,选荣穴。(阴火阳水,病在色取之)。3、俞,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或足部。(阴土阳木,病在时取之)。4、经,五俞之一,位于腕、踝关节附近及臂、胫部。每一条经都有它的经穴,(阴金阳火,病于音取之,声音主长夏,)。 5、合,当饮食不节,暴饮暴食就用合穴。 吃饭七八分饱,可以训练胃气,只要有胃气,病人就能救回来。(阴水阳土,病于络,取之,) 6、原,原穴安五脏,五脏不平衡时用原穴。 (三)、井荣俞原经合与四季的关系。井穴主冬,脏主冬,冬天刺井穴。夏天取俞穴,声音主长夏(长夏:四季循环各取每个季节的首尾15天,合在一起为长夏,是节气在转换或季节的交换。)秋天,味主秋,选合穴。
      阴就是有形的,比如肌肉,皮肤,血管。阳,无形的,比如力量。
冬,要收敛,养阴。
四、五行
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正常人应该如此,而病人所谓的克,从心脏克到肺,再到肝,再到肾,最后克回心脏,生命就终结了。所以克就是越来越坏的意思。比如脸黄,半夜无法入睡,就要强土,土是脾,,病就不会再往下发展了。上工治未病,而不治已病。再比如治疗肾的时候,先顾心脏,肾就不会恶化,一旦肾不行,肾是胃之关,站不起来想吐,肾也就快衰竭了。
下一节,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
朱素芬
新手
新手
  • UID20185422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9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8楼#
发布于:2015-11-12 20:1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20班朱素芬申请签到2015-11-12《针灸大成》第7/8课心得
第四篇   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
一、任脉与督脉
找穴道要以任督二脉为基准。1、任脉是所有阴汇集的地方,阴之海,女人怀孕全靠任脉。任脉有三八二十四个穴道,任脉三八起会阴穴。会阴穴在阴道和肛门的之间。如溺水急救的时候,针会阴穴,让病人取趴位,用三寸长针对心脏的方向进针,一下针病人会喷出去。我们又十三鬼针和回阳九针。遇到会阴痛,对称治疗,会阴↔百汇。进针要进到中心,比如,下针手上的少商穴、鱼际穴,而病人没有指头,这时候就要从不同的角度进到中心,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2、而督脉是所有阳汇集的地方全身的能量都在督脉,督脉不能碰。讲话时,任督二脉是开的,简单说,当舌头顶到上颚的时候,任督二脉是通的。
二、任脉经穴
    中医有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这八钢用来了解脏腑之间的关系,协助诊断、治疗,以及恢复状况的测评。
    任脉是阴,和身体处在同一水平直走的是经,经与经之间的联系为络。
    肚脐叫神阙穴。那在耻骨的上方,第一个穴道骨缝的位置叫曲骨穴。神阙和曲骨的连线,可以看腹部看到有条隐隐约约的黑线,这条线就是任脉。把这条线等四个点五条线段,那么从曲骨穴往上一寸就叫曲骨上一寸,就是中极穴,以此法类推至神阙,依次为:曲骨穴、中级穴、关元、石门、阴交、神阙。从神阙至石门和阴交中间的点叫肚脐下一寸半,这个点叫气海穴。扎腹针的时候,病人平躺,施诊者一手找肚脐一手找曲骨,用观想的方式按照比例来找穴道。
    我们以正经十二经为主,重点在气血的流注。气脉的流注叫后升前降(前降是任脉,后升是督脉)。道家练气功时候,打坐关元。我们一般针的时候近取穴,比如生殖系统疾病取曲骨穴,下针时不管虚实寒热都可以治,,平补平泻(进针后,左转右转左转右转,左转多少要右回多少),当病人有酸、麻、胀的感觉时就是“气至”了。再下针的周围看到一圈粉红色就是气,当扎到淤血时是青黑色,没有红色是气虚,红圈一大圈是身体很好。
   1、膀胱之募穴——中极穴 任何膀胱的问题都可以在中极穴,选它的俞穴及募穴( 募是开口俞是运输)灸多用于寒症。清淡苍白都是寒症,燥热鲜红都是热,比较痛的大部分是热证,隐隐作痛按到了比较舒服的是寒症。切脉时,热脉洪大。我们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要辩证论治。
   2、小肠之募——关元穴   关元是大穴。 用途: 平时保养身体可以灸、痛经 时、里寒、心脏病急救在关元,怀孕不能灸。转fu不得尿用中极穴。肌肤甲错时多半内有淤血。
   3、三焦之募穴——石门穴  三焦是油网。在石门和关元的中间有一奇穴——绝孕穴。平常石门是禁针禁灸的。
   4、三焦之募穴——阴交穴   募是开口的地方,三焦是油网遍布全身,在石门阴交下针都可以。阴汗潮湿,灸阴交穴。
    未完待续
马岩峰
新手
新手
  • UID20185703
  • 粉丝7
  • 关注24
  • 发帖数87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9楼#
发布于:2015-11-12 21:3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0班-山西-马岩峰申请签到

2015-11-12   7、8课学习心得


 一、任脉经穴
1、中医有八纲辨证,八纲的观念是,阴阳、表里、虚实、寒热,阴分表、虚、寒。阳分里、实、热。八纲除了能帮我们了解脏腑之间的关系,协助诊断治疗,可看日后病人好转没有,病情转好转坏,以及预测这个病现在不治的话将来会怎样,这些都可以用八纲来做。
2、任脉是讲阴,身上所有的阴,经络直走的通通为经,经与经之间的联系称为络,所有阴经像河流一样汇入大海,就是回到任脉,任脉本身没有井荣俞经合,任督为标杆,这样选穴会非常准。
3、肚脐叫神阙,正中往下到耻骨,第一个穴道骨缝的位置叫曲骨穴。每个人的相不同,有人腹比较长,有人短有人胖等所以不能用同身寸。
4、神阙到耻骨连线,之间分成五段,四个点,空间是五段,四个点切入要用观想,曲骨往上第一段就叫曲骨上一寸,就是我们的中极穴,中极穴在上一寸就是关元穴,关元上一寸是石门穴,石门往上一寸是阴交穴,石门和阴交这两个穴中间脐下一寸半的地方我们叫气海穴。
5、找穴道最标准的一个方式,病人平躺,一个手找肚脐一个手找曲骨,在用观想按比例来找穴道。
6、 以正经十二经为主,其它都是锦上添花,气脉的流注是后升前降,后升是背后的督脉,前降是任脉,人的气血从后面上去,从前面下来,所以叫后升前降。
7、脖子是热的一个冷却系统,热气上升因为脖子在这,所以不会把脑部烧坏,当冷却系统有问题时,人就发烧啦。
8、曲骨穴,一般我们不灸,可以下针,治疗一般的赤白带,小便、膀胱、尿道发炎等,也是所谓的就近取穴。
9、平补平泻,针扎到身上以后,左转右转,左转右转就好,左转多少就右转回来多少,病人感觉,酸、麻、脹这三种感觉就是气至,针下去以后气会到,气到后病人产生酸麻胀的感觉,下针的周围可以看到一圈粉红色,粉红色就是气,扎到淤血是青黑色不是粉红色,红的大小看病人的部位和身体状况,没有红色,是因为气很虚。
二、膀胱的募穴---中极穴
1、中极穴又是膀胱的募穴,募就是开口的地方,有治疗法则,其中一个法则叫俞募治疗法。
2、中极穴针灸都可以用,下针不要太深,肚子很大的可以深一点,肚子平坦的,针就比较浅。留针会留二十分钟,小孩不留针,小便不出或小便多都用这个穴道。
3、简单分析一下寒热,小便清淡,苍白就是寒,鲜红是热,比较痛的大部分是热症,隐痛按着比较舒服的是寒,切脉时,寒的脉比较沉,热的脉比较洪大比较快,热症时小便很痛,膀胱也痛,也许发炎,也许其它不管什么原因,我们要的是辩证,按症来开处方下穴道。
三、小肠的募穴---关元穴
1、中级往上一寸,就是脐下三寸,曲骨上二寸,这就是关元穴,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中医非常注重小肠,因为小肠是第二心脏。
2、男女都可以灸关元,女人如果月经痛,灸关元中极穴,当场热气一进去就不痛了,我们有热痛和寒痛,但痛经都是因为寒。
3、用灸把寒去掉,关元上通通可以做,关元是大穴,因为心和小肠是表里,临床上心脏病急救,心律不齐,心脏快停了,针一下去,一摸脉,脉就起来了,平常灸灸关元,最好隔姜灸。只有在孕妇怀孕的时候,不要动关元。
四、三焦的募穴---石门穴
1、石门穴,关元上一寸,脐下两寸是石门穴三焦经的募穴,什么叫三焦?中医三焦的观念,身上脏腑之间的油网,这个油网就是三焦。
2、石门穴,妇人禁针灸,犯之绝子。在石门穴和关元穴的中间有个奇穴,叫绝孕穴,绝孕穴扎针或灸,就不会生小孩,但务必穴道要找对。
3、小肠的病可以在关元上治,膀胱的可以在中极上治,三焦的病可以在石门上治。
五、三焦的募穴---阴交穴
1、阴交穴,脐下一寸,当膀胱上际,又是三焦之募,任脉少阴冲脉之会。怎么两个三焦之募呢?因为三焦是油网遍布全身,石门阴交下针都可以,不限制在哪,募是开口的地方。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