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楼#
发布于:2015-11-10 20:0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21班李正岚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0日《针灸大成》第3、4心得:
一、针灸的急救法 当病人昏迷,可能心脏病、中风、溺水,不论什么原因 1、先下人中,下针时针要斜刺向上,没针掐人中;2、没醒,手“十宣”放血,把五个手指头一齐抓起来迅速刺完放血3、没醒,脚”十宣放血。4、没醒,针下涌泉穴一寸半5、没醒,百会放血(百会穴一般就放血用)。当病人整张脸成红色时是刚中风,让病人躺下头靠着床沿往下垂,在百会放血。 二、火罐的使用时机: 火罐一般用在外科急性扭伤、吸脓、活血化瘀、伤口化脓、痔疮、风寒束表等表症时。头部、乳中、多汗等不合适的地方不上火罐。 三、针灸穴位 1、针灸穴位的丈量方法:同身寸,以自己的手指度自己的穴位,三个指头是二寸,四个指头是三寸。同身寸主要用在四肢和经络之间,腹部和胸部另有独立的丈量方法。 2、针刺的深浅:春夏下针浅,秋冬下针深,因为春夏阳气浮于表,秋冬阳气潜藏在体内。瘦子下针浅,胖子下针深。中医讲:肺主皮毛、脾主肌肉、心主血脉、肾主骨、肝主筋,病在皮毛时针就下在皮毛,病在肌肉时针就下在肌肉,病在血脉时针就下在脉旁边,病在肾脏时就下到骨头旁边。虽说腹深似井、背薄如饼,要根据病情、穴位等规矩而定。 3、下针的穴位的位置: 1肌肉与肌肉之间;2肌肉和骨之间;3肌肉和筋之间;4筋与筋之间;5筋和骨之间。 4、成人与幼儿的不同下针方式: 成人,留针,根据病情决定留针的时间;十四岁以下为幼儿,单刺,针进去捻捻出来就可以了。 起针的注意事项:起针的时候不能用挑勾的方式,会把血带出来。指头放那,垂直慢慢拔出来,出毛孔时,稍停一下,这样不会出血。 病人要采用卧姿或坐姿,否则会因为姿势不对而产生晕针。 5、针号的概念 3215,“32”数目大,针细。15为一寸半。多用32,做手术后皮肤硬,用28, 肌肉、四肢和身上一般用一寸半针,手上用一寸针,透穴时用长针。 四、十二经纳天干歌 1、纳天干歌诀: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藏,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癸水。 2、纳地支歌: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己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戊,亥焦子胆丑肝通。 3、五行:木火土金水。木火土金水各分阴阳。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腑(阳、表):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脏(阴、里):肝、心、脾、肺、肾 |
|
16楼#
发布于:2015-11-10 20:5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1班王亚娜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0日《针灸大成》第3、4课心得
一、 针灸的急救法 当有人发病,可能是心脏病,昏迷过去时,也可能是中风,溺水。 第一先针“人中”,鼻子下方、嘴唇上方的水沟处,把它分三段,取上面三分之一处下针,下针时,针要斜刺往上,若没有针用手掐人中。 若还没醒来,第二就是十指放血,可以一次捉五个手指,一下子就刺完,一起挤放血。 若是还未醒,第三就是十个趾头放血,若还不醒,就在涌泉穴放血,将脚掌握起来,会看到人字纹,人字纹的纹头就是穴道。若还不醒,就在百会穴放血。这是我们的急救大穴 二、 火罐的使用时机 火罐一般用在外科急性扭伤,吸脓,活血化瘀的时候,比如膝盖扭伤,我们会在痛点放血,用火罐放血的时候看颜色,由黑变淡就起罐。 有些地方不能拨火罐,例如,乳中否则乳头会流黄水出来。多汗的地方不上火罐,头部也不用火罐。 西医的放血针做得很好,针尖呈三角型很锐利放完后可直接丢掉。 三、 针灸穴位丈量方法 同身寸:用自己的手指度自己的穴位,把中指头弯起来,这两个横纹头我们定义为一寸。三个指头这是两寸。四个指头是三寸。以连接手掌的指端为长度标准。 同身寸大部分用在四肢上面,还有经络之间的。而腹部跟胸部,另有独立的丈量方式。 1. 针刺的深浅讨论 一般而言,受季节的影响。在春天下针就要比较浅,秋冬的时候针下的比较深。 还有一句话:腹深似井,背薄似饼。腹部上扎针的时候,可深针,背上扎针,就不可以深针,否则会扎到内脏。还有胖瘦下针的深浅也不一样。 2. 一般针刺入穴方法 肌与肉之间 肌与骨之间 肌与筋之间 筋与筋之间 筋与骨之间 3. 成人与幼儿的不同入穴方式 成人与幼儿有非常大的不同。成人要留针,幼儿不留针,叫单刺。 留针留二十分钟,留针之后会做补泻,像中风的病人,留二十、三十、一两个小时都可以。 起针的时候很重要,慢慢的拨出来,出毛孔的时候,稍停一下三十秒,再慢慢出来,这样一滴血都没有。 下针时,病人采用卧姿。 针灸下针后有一种现象就是晕针。中医《后汉书》有一名话:药不瞑眩疾弗缪。就是说一种治疗方式,没有产生螟眩的话,这个病不会好。 4.常用的针号 常用的针,比如3215,32是针号,15是一寸半。数字越大,针越细。平常多用32,28号针。一寸半的针用得最多,通用在肌肉、四肢、身上都可以扎。手不像身体那么厚,通常用一寸针来扎。 针灸做得好立竿见影。做得不好就没有感觉,但也不会坏事。身上有非常多的穴道,都可以用透针,透的时候不但不伤筋,不伤骨,不伤血脉,连一滴血都看不到。 四、 十二经纳天干地支 1. 十二经纳天干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胃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癸水。 2. 十二经纳地支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中医的五行理论木火土金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在每一个行的中间,我们再分阴阳。 脏(藏)为阴,腑(消化系统)为阳。 阴木----肝,阳木-----胆; 阴火----心,阳火----小肠; 阴土----脾,阳土----胃; 阴金---肺,阳金----大肠; 阴水----肾,阳水----膀胱。 |
|
17楼#
发布于:2015-11-10 23:5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1班乔丽丽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0日《针灸大成》第3、4课心得
1 针灸急救 (1)针人中 斜刺往上,若没针,也可掐人中。 (2) 十宣放血 就是十只手指头的指尖放血。(3) 足十宣放血 将脚的十个趾尖放血。(4) 涌泉穴 这是我们的急救大穴。(5)百会穴 一般放血用。不下针。位置 从额头往上到顶,再由两耳尖直上,两线相交的一点,往后半寸,会摸到一个凹洞,就是百会穴。放血时让病人躺下头靠着床沿往下垂,在百会放血后,病人会感到一阵清凉,凉到嘴巴就可以讲话,凉到手脚,手脚就可以活动了。急救时也可以嘴对嘴人工呼吸。 2 火罐的使用 火罐一般用于外科急性扭伤、吸脓、活血化瘀、风寒束表等症。头部、乳中、多汗的地方不上火罐。 三、针灸使用方法 1.针灸穴位丈量方法:同身寸 把病人自己的中指头弯起来,这两个横纹头,点跟这个点之间定义为一寸就是同身寸。三个指头是两寸,四个指头是三寸,以连接手掌的指端为长度标准。同身寸主要用在四肢和经络,腹部和胸部另有独立的丈量方法。2.针刺的深浅 一般言,受季节影响,春夏下针浅,秋冬下针深;腹部上扎针,可深针,背上扎针,就不可以深针,否则会扎到内脏;胖瘦下针的深浅也不一样。3.一般针刺入穴方法 成人及14岁以上儿童留针,14岁以下不留针,单刺。起针方法 指头放在那,慢慢拔出来,出毛孔的时候,稍停以下,停30秒钟,在慢慢出来,这样一滴血都没有。下针是宜采用卧姿。 晕针 “药不暝眩疾弗繆”就是说一种治疗方式,没有产生暝眩的话,这个病不会好。晕针急救刺人中,叫病人不要怕,平躺,将胸腔的扣子打开,空气流通就会醒过来。4.常用针号 比如3215,32是针号指针的粗细,15是一寸半指针的尺寸。 四、十二经纳天干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癸水。 五、地支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戊,亥焦子胆丑肝通。 六、中医的五行理论 五行的属性是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每一行的中间又再分阴阳,脏(藏)为阴,腑(消化系统)为阴。 |
|
18楼#
发布于:2015-11-11 21:3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1班王亚娜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1日《针炙大成》第5、6课心得。
一、 十二经纳地支歌 肺→3:00--5:00点 大肠→5:00--7:00点 胃→7:00--9:00点 脾→9:00--11:00点 心→11:00--13:00点 小肠→13:00--15:00点 膀胱→15:00--17:00点 肾→17:00--19:00点 心包经→19:00--21:00点 三焦经→21:00--23:00点 胆→23:00--1:00点 肝→1:00--3:00点1点知道这些可以帮助我们做诊断。 阴阳五行的木火土金水,又可分成青赤黄白黑。肺属白,心属赤,脾属黄,肝属青,肾属黑。肺是白色的,心呢,火,赤色,肺比心脏大很多,很多的白加一点红,就是手掌的颜色粉红色,手掌表示是肚脐以上的颜色。肝为心之母,心脏的血液来自肝脏,肝脏是提供者。睡觉时肝脏是最忙的,代谢毒素,如果血是正常的,量好质也好,跟肺白合在一起,颜色是最好的。当有一天呢,你有肝硬化,肝囊肿,有东西在里面,中医称为实,反之为虚。有东西在里面的时候,代表空间变小了,空间少了但血流的量没变,毒素没完全代谢掉,大量的血又跑回心脏去了,红的增加,白的一样,所以表示颜色慢慢变黑了,肝病的人手就会变成暗红色。这两个时间,应该是最好的睡觉时间。如果你每天一点起来,三点以后才能睡觉,你的身体已经告诉你,肝脏有问题了。这时候西医的检验报告仍说你很好。中医的健康定义和西医不一样。西医的健康标准,是在这以上很正常,这以下就有病。中医分成三阶段,当你是正常的人,一得到症状的时候,身体马上就知道了。中医实:里面有东西中医虚:里面没有东西2.中医和西医的健康标准完成不一样。 中医分成三个阶段:正常、症、病人。等到病了,经过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阙阴六个阶段,进入病西医才查到了。这就太慢了,中医的高手在一动就晓得了 。 二、 十二正经之井荥输原经合穴 十二正经有六阴经,六阳经。奇经八脉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桥脉、阳桥脉、阴维脉、阳维脉。十二正经每条经脉都有井荥输经合穴,手不过肘,足不过膝。每一条经脉都有他的络穴。阳经比阴经多一个原穴。阴经和阳经的每一条经,经上面都一个络,叫络穴。每一个穴道都有他的属性,都有他的功能所在。 三、 病在脏取井穴 四、 病变于色取荣穴 五、 病在时间者取俞穴 六、 病变于音者取经穴 七、 病取于饮食取合穴 八、 五脏不平衡时用原穴 九、与四季的关系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圣人、智者告诉我们,要随着节气定,春夏要多运动,不是秋冬不用运动,而是要收敛,包括房事要节制。。 |
|
19楼#
发布于:2015-11-12 19:5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1班王亚娜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2日《针炙大成》第7、8课心得。
任脉经穴中医八纲:是阴阳、表里、虚实、寒热。 任脉是阴,身上所有的阴。经络直走的通道为经,经与经之间的联系为络,所有的阴经像河流一样,总有一天会流入大海,阴经总有一天会回到任脉。任脉本身没有井、荣、俞、经、合。 气脉的流注叫后升前降。背后是督脉,前降是任脉。 平补平泻,针扎到身体里面去以后,我们左转右转就可以了。“酸、麻、胀”这三种感觉就是气至。在下针的周围,看到一圈粉红色的,就是气。有人扎下去没有红色,因为气很虚。 1. 膀胱之募穴——中极穴 中极穴又是膀胱的募穴。膀胱募,正在膀胱的上方,募就是开口的地方。 一个法则叫俞募治疗法。还有会郄、原络等治疗法。 中极穴针、灸都可以。成人留20分钟,小孩不留针。小便小不出来用这个穴道,小便太多也是用这个穴道。灸的目的多半是寒症。我们要的是辨证论治,不一定要了解病名,按症状开处方下穴道,不要被病吓到了 如何区分寒热:寒就是比较清淡,苍白,都是寒。燥热、鲜红的是热。热症时,小便很痛、膀胱很痛。 2. 小肠之募穴——状元穴 小肠是第二个心脏,是由关元来管。妇人妊娠时不下这个穴。平常保养身体男女都可以灸关元。女人如果月经痛,灸关元、中极,当场热气一进去就不痛了。 心脏管动脉,小肠管静脉。血液系统分成两个,一个上面以及在管,而从四肢流回的是小肠在管。心脏病,急救在关元。动脉血管堵塞的时候,先下大穴,病人一来就先下关元。心律不整,下关元穴。 肌肤甲错的位置在小腿这段,这段皮肤会像蛇皮一样,一开始还有东西掉下来;白白的灰掉下来。一般多半是内有瘀血,而且瘀血一般多半是左少腹的地方。 3. 三焦之募穴——石门穴、阴交穴 三焦,就是身上脏腑之间的油网,这个油网就是三焦。石门,妇人禁针灸,犯之绝子。在石门、关元穴的中间,有个奇穴,叫绝孕穴。在关元上灸,不断地生小孩,绝孕穴扎针或灸,就不会生小孩。 气海穴是脐下一寸半,书上说气海是男人生气之源,但实际上关元比气海好,关元是小肠的募穴,代表第二个心脏。 4.三焦之募穴---阴交穴 因为油网遍部全身,你在石门下针,阴交下针通通可以。不一定限制在哪里,募是开口的地方。小肠的病在关元上治,膀胱的病在中极上治,三焦的病在石门上治。 |
|
20楼#
发布于:2015-11-13 13:36
平晓莉11月12号学习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1班平晓莉学习心得2015-11-12 针灸篇第7,8课时学习心得一、八纲辨证 中医八纲为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除了可以帮我们了解脏腑之间的关系,协助诊断,也可以治疗,还可用于看病情是否好转,以及预测病情发展的结果。 二、任脉经穴 任脉是所有阴经汇集的地方,它本身没有井荣俞经合。 任脉为阴,身上所有的阴,经络直走的通通为经,经与经之间的联系称为络,所有的阴经,像河流一样最终要汇入任脉。 任脉上的穴位不能按照“同身寸”来找,它有个独立的寸,肚脐叫做神阙,耻骨的上方的第一个穴道,位于耻骨上方的骨缝中,叫曲骨,神阙连接到耻骨画一条直线,再把这条线平分成五段(4个点)每个点即是一个穴道。曲骨往上第一个点,我们称为曲骨上一寸,为中极穴,中极上一寸,为关元,关元上一寸为石门,石门上一寸为阴交穴,石门与阴交穴之间,也就是脐下一寸半,为气海穴。这是我们找任脉穴位最准确的方法。 1.中极穴-膀胱之募穴 中极穴是膀胱之募穴,在膀胱的上方,任何膀胱的问题都可以用中极穴治疗。 中极穴可针可灸。 用途:小便便不出或是小便太多都可以用这个穴道。 2.关元穴- 小肠之募穴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中医非常注重小肠,小肠是我们的第二个心脏。所有的腹部的问题,如小便不好,妇人妊娠时不下都可用关元。 禁忌:一般妇人怀孕时腹部不下针,以免伤及胎儿。 平时保养身体可以灸关元,如女人经痛,灸关元,中极,当热气一进去就不通了,因为此痛是寒引起。灸到双脚一热,子宫中的瘀血,血块就去掉了。 热会受到肺的影响,往下走,余热往手掌走,小肠的热往脚上走,血液回流到心脏要靠小肠,没有小肠的热,就没有办法到达脚,所以血液系统分为两个,一个心脏在管,一个小肠在管。 3.石门穴- 三焦之募穴 石门是三焦的募穴,三焦为身上脏腑之间的油网,妇人禁针灸石门,犯之绝子。三焦的病可以在石门上治,如阴囊缩入小腹,睾丸跑到小腹里面,奔豚、抢心等。 4.气海穴 气海穴是脐下一寸半,气海穴是男人生气之源。 5.阴交穴-三焦之募穴 脐下一寸,当膀胱上际,又是三焦之募,任脉少阴冲脉之会。 因为三焦是油网遍部全身。石门与阴交功功效一样,都是三焦之募。如“阴汗湿痒”表示在阴部有很多汗及津液,可能里面有寄生虫,或是温热很多,我们灸阴交穴就好了。 三、气脉流注 气脉的流注叫后升前降,气从督脉上升,从任脉下行。人的气血,从后面上去,从前面出来。 小肠属火,肾在小肠后方,肾脏是水,所以下焦是个水火同源的地方,小肠的火,源于心脏,心脏所产生的热,用金来控制,肺主降,把心脏的热气导入小肠,心脏和小肠中间有个大动脉,西医称主动脉。血及热,下到小肠,再下到四肢末稍去。 人的身体中心是最热的地方,热到小肠,小肠会把肾里的水气化,再将其通过督脉送至我们的脑部,在其进入脑部之前先到脖子,脖子会先将其冷却,以免太热伤及头脑。 四、针灸注意事项 1.曲骨穴部位体毛较多,所以不灸,可针,功用一样。 2.针有补泄,下针无论虚实寒热都可以治,用平补平泻,针下去后我们左转右转左转右转即可,转多少就要回多少,病人会感觉到酸、胀、麻为气至,你可以在下针的周围看到一圈粉红色,其为气,如是瘀血会是青黑色。气的大小会因人,因体质而异。有些人扎下去会没有粉红色,因气虚。 五、寒热证状区别 寒:清淡、苍白为寒;隐隐做痛手放上去有缓解为寒;切脉时,脉比较沉的为寒;过静儿为寒。 热:燥热、鲜红为热;比较痛、剧痛为热;比较洪大比较速的为热;过动儿为热。 一般情况,除了被虫蛇咬伤外,灸的方法多用在寒证。 |
|
21楼#
发布于:2015-11-13 13:36
平晓莉11月12号学习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1班平晓莉学习心得2015-11-12 针灸篇第7,8课时学习心得一、八纲辨证 中医八纲为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除了可以帮我们了解脏腑之间的关系,协助诊断,也可以治疗,还可用于看病情是否好转,以及预测病情发展的结果。 二、任脉经穴 任脉是所有阴经汇集的地方,它本身没有井荣俞经合。 任脉为阴,身上所有的阴,经络直走的通通为经,经与经之间的联系称为络,所有的阴经,像河流一样最终要汇入任脉。 任脉上的穴位不能按照“同身寸”来找,它有个独立的寸,肚脐叫做神阙,耻骨的上方的第一个穴道,位于耻骨上方的骨缝中,叫曲骨,神阙连接到耻骨画一条直线,再把这条线平分成五段(4个点)每个点即是一个穴道。曲骨往上第一个点,我们称为曲骨上一寸,为中极穴,中极上一寸,为关元,关元上一寸为石门,石门上一寸为阴交穴,石门与阴交穴之间,也就是脐下一寸半,为气海穴。这是我们找任脉穴位最准确的方法。 1.中极穴-膀胱之募穴 中极穴是膀胱之募穴,在膀胱的上方,任何膀胱的问题都可以用中极穴治疗。 中极穴可针可灸。 用途:小便便不出或是小便太多都可以用这个穴道。 2.关元穴- 小肠之募穴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中医非常注重小肠,小肠是我们的第二个心脏。所有的腹部的问题,如小便不好,妇人妊娠时不下都可用关元。 禁忌:一般妇人怀孕时腹部不下针,以免伤及胎儿。 平时保养身体可以灸关元,如女人经痛,灸关元,中极,当热气一进去就不通了,因为此痛是寒引起。灸到双脚一热,子宫中的瘀血,血块就去掉了。 热会受到肺的影响,往下走,余热往手掌走,小肠的热往脚上走,血液回流到心脏要靠小肠,没有小肠的热,就没有办法到达脚,所以血液系统分为两个,一个心脏在管,一个小肠在管。 3.石门穴- 三焦之募穴 石门是三焦的募穴,三焦为身上脏腑之间的油网,妇人禁针灸石门,犯之绝子。三焦的病可以在石门上治,如阴囊缩入小腹,睾丸跑到小腹里面,奔豚、抢心等。 4.气海穴 气海穴是脐下一寸半,气海穴是男人生气之源。 5.阴交穴-三焦之募穴 脐下一寸,当膀胱上际,又是三焦之募,任脉少阴冲脉之会。 因为三焦是油网遍部全身。石门与阴交功功效一样,都是三焦之募。如“阴汗湿痒”表示在阴部有很多汗及津液,可能里面有寄生虫,或是温热很多,我们灸阴交穴就好了。 三、气脉流注 气脉的流注叫后升前降,气从督脉上升,从任脉下行。人的气血,从后面上去,从前面出来。 小肠属火,肾在小肠后方,肾脏是水,所以下焦是个水火同源的地方,小肠的火,源于心脏,心脏所产生的热,用金来控制,肺主降,把心脏的热气导入小肠,心脏和小肠中间有个大动脉,西医称主动脉。血及热,下到小肠,再下到四肢末稍去。 人的身体中心是最热的地方,热到小肠,小肠会把肾里的水气化,再将其通过督脉送至我们的脑部,在其进入脑部之前先到脖子,脖子会先将其冷却,以免太热伤及头脑。 四、针灸注意事项 1.曲骨穴部位体毛较多,所以不灸,可针,功用一样。 2.针有补泄,下针无论虚实寒热都可以治,用平补平泻,针下去后我们左转右转左转右转即可,转多少就要回多少,病人会感觉到酸、胀、麻为气至,你可以在下针的周围看到一圈粉红色,其为气,如是瘀血会是青黑色。气的大小会因人,因体质而异。有些人扎下去会没有粉红色,因气虚。 五、寒热证状区别 寒:清淡、苍白为寒;隐隐做痛手放上去有缓解为寒;切脉时,脉比较沉的为寒;过静儿为寒。 热:燥热、鲜红为热;比较痛、剧痛为热;比较洪大比较速的为热;过动儿为热。 一般情况,除了被虫蛇咬伤外,灸的方法多用在寒证。 |
|
22楼#
发布于:2015-11-13 13:36
平晓莉11月12号学习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1班平晓莉学习心得2015-11-12 针灸篇第7,8课时学习心得一、八纲辨证 中医八纲为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除了可以帮我们了解脏腑之间的关系,协助诊断,也可以治疗,还可用于看病情是否好转,以及预测病情发展的结果。 二、任脉经穴 任脉是所有阴经汇集的地方,它本身没有井荣俞经合。 任脉为阴,身上所有的阴,经络直走的通通为经,经与经之间的联系称为络,所有的阴经,像河流一样最终要汇入任脉。 任脉上的穴位不能按照“同身寸”来找,它有个独立的寸,肚脐叫做神阙,耻骨的上方的第一个穴道,位于耻骨上方的骨缝中,叫曲骨,神阙连接到耻骨画一条直线,再把这条线平分成五段(4个点)每个点即是一个穴道。曲骨往上第一个点,我们称为曲骨上一寸,为中极穴,中极上一寸,为关元,关元上一寸为石门,石门上一寸为阴交穴,石门与阴交穴之间,也就是脐下一寸半,为气海穴。这是我们找任脉穴位最准确的方法。 1.中极穴-膀胱之募穴 中极穴是膀胱之募穴,在膀胱的上方,任何膀胱的问题都可以用中极穴治疗。 中极穴可针可灸。 用途:小便便不出或是小便太多都可以用这个穴道。 2.关元穴- 小肠之募穴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中医非常注重小肠,小肠是我们的第二个心脏。所有的腹部的问题,如小便不好,妇人妊娠时不下都可用关元。 禁忌:一般妇人怀孕时腹部不下针,以免伤及胎儿。 平时保养身体可以灸关元,如女人经痛,灸关元,中极,当热气一进去就不通了,因为此痛是寒引起。灸到双脚一热,子宫中的瘀血,血块就去掉了。 热会受到肺的影响,往下走,余热往手掌走,小肠的热往脚上走,血液回流到心脏要靠小肠,没有小肠的热,就没有办法到达脚,所以血液系统分为两个,一个心脏在管,一个小肠在管。 3.石门穴- 三焦之募穴 石门是三焦的募穴,三焦为身上脏腑之间的油网,妇人禁针灸石门,犯之绝子。三焦的病可以在石门上治,如阴囊缩入小腹,睾丸跑到小腹里面,奔豚、抢心等。 4.气海穴 气海穴是脐下一寸半,气海穴是男人生气之源。 5.阴交穴-三焦之募穴 脐下一寸,当膀胱上际,又是三焦之募,任脉少阴冲脉之会。 因为三焦是油网遍部全身。石门与阴交功功效一样,都是三焦之募。如“阴汗湿痒”表示在阴部有很多汗及津液,可能里面有寄生虫,或是温热很多,我们灸阴交穴就好了。 三、气脉流注 气脉的流注叫后升前降,气从督脉上升,从任脉下行。人的气血,从后面上去,从前面出来。 小肠属火,肾在小肠后方,肾脏是水,所以下焦是个水火同源的地 方,小肠的火,源于心脏,心脏所产生的热,用金来控制,肺主降,把心脏的热气导入小肠,心脏和小肠中间有个大动脉,西医称主动脉。血及热,下到小肠,再下到四肢末稍去。 人的身体中心是最热的地方,热到小肠,小肠会把肾里的水气化,再将其通过督脉送至我们的脑部,在其进入脑部之前先到脖子,脖子会先将其冷却,以免太热伤及头脑。 四、针灸注意事项 1.曲骨穴部位体毛较多,所以不灸,可针,功用一样。 2.针有补泄,下针无论虚实寒热都可以治,用平补平泻,针下去后我们左转右转左转右转即可,转多少就要回多少,病人会感觉到酸、胀、麻为气至,你可以在下针的周围看到一圈粉红色,其为气,如是瘀血会是青黑色。气的大小会因人,因体质而异。有些人扎下去会没有粉红色,因气虚。 五、寒热证状区别 寒:清淡、苍白为寒;隐隐做痛手放上去有缓解为寒;切脉时,脉比较沉的为寒;过静儿为寒。 热:燥热、鲜红为热;比较痛、剧痛为热;比较洪大比较速的为热;过动儿为热。 一般情况,除了被虫蛇咬伤外,灸的方法多用在寒证。 |
|
23楼#
发布于:2015-11-13 13:47
平晓莉11月12号作业 2015-11-12 针灸篇第7,8课时学习心得
一、八纲辨证 中医八纲为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除了可以帮我们了解脏腑之间的关系,协助诊断,也可以治疗,还可用于看病情是否好转,以及预测病情发展的结果。 二、任脉经穴 :任脉是所有阴经汇集的地方,它本身没有井荣俞经合。 任脉为阴,身上所有的阴,经络直走的通通为经,经与经之间的联系称为络,所有的阴经,像河流一样最终要汇入任脉。 任脉上的穴位不能按照“同身寸”来找,它有个独立的寸,肚脐叫做神阙,耻骨的上方的第一个穴道,位于耻骨上方的骨缝中,叫曲骨,神阙连接到耻骨画一条直线,再把这条线平分成五段(4个点)每个点即是一个穴道。曲骨往上第一个点,我们称为曲骨上一寸,为中极穴,中极上一寸,为关元,关元上一寸为石门,石门上一寸为阴交穴,石门与阴交穴之间,也就是脐下一寸半,为气海穴。这是我们找任脉穴位最准确的方法。 1.中极穴-膀胱之募穴 中极穴是膀胱之募穴,在膀胱的上方,任何膀胱的问题都可以用中极穴治疗。中极穴可针可灸。 用途:小便便不出或是小便太多都可以用这个穴道。 2.关元穴- 小肠之募穴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中医非常注重小肠,小肠是我们的第二个心脏。所有的腹部的问题,如小便不好,妇人妊娠时不下都可用关元。 禁忌:一般妇人怀孕时腹部不下针,以免伤及胎儿。 平时保养身体可以灸关元,如女人经痛,灸关元,中极,当热气一进去就不通了,因为此痛是寒引起。灸到双脚一热,子宫中的瘀血,血块就去掉了。 热会受到肺的影响,往下走,余热往手掌走,小肠的热往脚上走,血液回流到心脏要靠小肠,没有小肠的热,就没有办法到达脚,所以血液系统分为两个,一个心脏在管,一个小肠在管。 3.石门穴- 三焦之募穴 石门是三焦的募穴,三焦为身上脏腑之间的油网,妇人禁针灸石门,犯之绝子。三焦的病可以在石门上治,如阴囊缩入小腹,睾丸跑到小腹里面,奔豚、抢心等。 4.气海穴 气海穴是脐下一寸半,气海穴是男人生气之源。 5.阴交穴-三焦之募穴 脐下一寸,当膀胱上际,又是三焦之募,任脉少阴冲脉之会。 因为三焦是油网遍部全身。石门与阴交功功效一样,都是三焦之募。如“阴汗湿痒”表示在阴部有很多汗及津液,可能里面有寄生虫,或是温热很多,我们灸阴交穴就好了。 三、气脉流注 气脉的流注叫后升前降,气从督脉上升,从任脉下行。人的气血,从后面上去,从前面出来。 小肠属火,肾在小肠后方,肾脏是水,所以下焦是个水火同源的地方,小肠的火,源于心脏,心脏所产生的热,用金来控制,肺主降,把心脏的热气导入小肠,心脏和小肠中间有个大动脉,西医称主动脉。血及热,下到小肠,再下到四肢末稍去。 人的身体中心是最热的地方,热到小肠,小肠会把肾里的水气化,再将其通过督脉送至我们的脑部,在其进入脑部之前先到脖子,脖子会先将其冷却,以免太热伤及头脑。 四、针灸注意事项 ,曲骨穴部位体毛较多,所以不灸,可针,功用一样。 2.针有补泄,下针无论虚实寒热都可以治,用平补平泻,针下去后我们左转右转左转右转即可,转多少就要回多少,病人会感觉到酸、胀、麻为气至,你可以在下针的周围看到一圈粉红色,其为气,如是瘀血会是青黑色。气的大小会因人,因体质而异。有些人扎下去会没有粉红色,因气虚。 五、寒热证状区别 寒:清淡、苍白为寒;隐隐做痛手放上去有缓解为寒;切脉时,脉比较沉的为寒;过静儿为寒。 热:燥热、鲜红为热;比较痛、剧痛为热;比较洪大比较速的为热;过动儿为热。 一般情况,除了被虫蛇咬伤外,灸的方法多用在寒证。 |
|
24楼#
发布于:2015-11-13 19:2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1班王亚娜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3日《针炙大成》第9、10课心得。
(1)神阙,神阙禁针,艾灸神阙可补人身之元气。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神阙与心蔽骨连线的中点为中脘。中脘与神阙的中点为下脘。下脘与神阙中点为水分,治疗水肿。我们喝的水在胃里汽化进入全身,变成汗和尿液。只有食物中的水才能进入小肠。水在大肠中汽化入肺到口里变成津液。 (2)下腕,下腕内应胃下口,是足太阴任脉之会,主治胃病。 (3)中脘为胃之暮,腑会中脘,治疗胃府诸病和六腑、消化系统疾病。梅花灸,以中脘为中心,上下左右各一寸。隔姜灸。治疗胃病,但是胃出血不可用。 印堂痛针中脘效果好。下腕、上腕、建里辅助中脘治疗一切胃病。 (4)巨阙心之暮,关元、巨阙、天突三穴治疗所有心脏病。尤其对背痛彻心、心痛彻背效果显著,三针下去病就去了,心气泻出来的时候,气会聚到第十椎下,我们在脊椎骨上把气导出来就行了。 (5)鸠尾穴,巨阙再上一寸是鸠尾,鸠尾还没有到心蔽骨。鸠尾穴不可以 重击,是练功夫的大穴,一打会内出血,是一个危险的穴道。不可灸,可以针。 (6)天突穴近取治疗各种喉咙病。 (7)廉泉穴,大拇指指尖顶到下巴处是穴,大拇指指尖去压它,指尖到处是穴。穴道下针很特殊的角度,针下去的时候,要对着舌根,不会伤到 食道,这个穴要下一寸、一寸半就够了,治疗舌强不语 。廉泉是阴维任脉之会,治舌头的病,因为是近取穴。近取穴的 定义,病发在这边,只要是附近的穴道,都有它一定的功能。 (8)长强穴,是治痔疮的根本,尾椎骨和肛门的中间,斜刺 。痔分内外,先血后便不痛是内痔,先便后血很痛是外痔。外痔,用三凌针放血,小罐拔出痔疮抽出脓血。 . 针灸手法:1、平补平泻2、补泻手法,进针气至后往前推一点是泻,向上提一点是补。 14岁小儿流鼻血是正常现象,流鼻血释放掉来自身体的压力,是一个很好的人体自我调节能力。 |
|
25楼#
发布于:2015-11-17 11:05
2015年11月16日《针炙大成》第15、16 课学习心得
6、反关脉经渠穴 经脉气不够,络脉气很强,这叫反关脉。 经渠穴,在高骨之下,是经穴,经渠属性是金,这个穴道跟这个经属性相同的,我们叫本穴。在本穴上可补也可泻。 尺泽,必须要实症才下,虚症不下。针下在尺泽,也是泻,因为穴性就是泻。而本穴补泻都可以做。脉上面是不灸的,灸的话会伤到血脉。 太渊是俞穴。太渊属土。阴阳五行来说是土生金。既然是土生金,土 阴阳五行来说是土生金。手太阴肺经的母穴就是太渊,子穴就是尺泽,本穴就是经渠。 每个经络都有子穴母穴,阴经就是木火土金水,阳经就是金水木火土。 心律不整,可以在太渊治疗。 太渊是母穴,既然是母穴,所以肺虚在太渊下针。 7、鱼际穴与少商穴 鱼际呢,是荣穴,属火。在鱼际上面,治乳癌。 少商穴是井穴。少商穴平常是点刺放血。少商也有下针,十三鬼穴,第一个是人中,第二个是少商。主治扁桃腺发炎。 手阳明大肠经 1、商阳穴 大肠经第一个穴道是商阳。商阳穴是大肠经的井穴。 少商跟商阳都是井穴。少商商阳放血,大椎也放血,几乎所有的烧都可以去掉。扁桃腺也可以治,但主症是在退烧方面。 2、二间与三间穴 二间是大肠经的荣穴。也是大肠经的子穴,大肠有实症时,在这泻它。 手上面有三条阳经,第一个是手没 办法前抬,就是大肠经。手不能梳头了,是三焦经。手不能往后摆是小肠经。手三阳控制三个动作。 三间穴下到劳宫穴主治风湿关节炎的肿痛。当手不能握拳,针下去,二十分钟,起针,就可以握了。三间也可以透到合谷穴。 3、合谷穴 阳经有原穴。阴经没有原穴。合谷穴就是阳经的原穴,原穴没有井荣俞经合属 性。实中带虚就先泻后补,虚中带实,先补再泻。 第二种扎原穴,扎病经。原络治疗法。 上牙痛在大肠经治,我们下合谷穴。右边上牙痛下左边,左边牙齿痛,下右边。门牙痛,两边都下。牙龈肿胀很大,龈交放血。 合谷穴,怀孕不可下针,可泻不可补 4. 阳溪穴 阳溪是足阳明胃经的经穴,属火。 在临床,阳溪很少用,除非对方有对称的痛点。 5、四关穴 我们身上有四个关很重要。合谷两个穴,脚上两个太冲穴。当病人不知道什么地方痛时,就可以下四关。 6、偏历与温溜穴 偏历穴是手阳明的络穴,与肺经的络穴列缺是通的。偏历穴治症:肩痛,牙齿痛、耳鸣。 温溜穴就是偏历上两寸。是大肠经的郄穴。大肠经的炎症,我们可以用它。 7、曲池与手三里穴 曲池就是大肠经的合穴。也是大肠经的母穴。所以大肠经的虚症在这补。像肩膀痛 补是采阳数,泻是采阴数,常用补五下,泻六下。 曲池是肚脐以上的消炎穴。所以皮肤痒,可以合谷和曲池同时下针。 |
|
26楼#
发布于:2015-11-17 11:08
2015年11月16日《针炙大成》第15、16 课学习心得
6、反关脉经渠穴 经脉气不够,络脉气很强,这叫反关脉。 经渠穴,在高骨之下,是经穴,经渠属性是金,这个穴道跟这个经属性相同的,我们叫本穴。在本穴上可补也可泻。 尺泽,必须要实症才下,虚症不下。针下在尺泽,也是泻,因为穴性就是泻。而本穴补泻都可以做。脉上面是不灸的,灸的话会伤到血脉。 太渊是俞穴。太渊属土。阴阳五行来说是土生金。既然是土生金,土 阴阳五行来说是土生金。手太阴肺经的母穴就是太渊,子穴就是尺泽,本穴就是经渠。 每个经络都有子穴母穴,阴经就是木火土金水,阳经就是金水木火土。 心律不整,可以在太渊治疗。 太渊是母穴,既然是母穴,所以肺虚在太渊下针。 7、鱼际穴与少商穴 鱼际呢,是荣穴,属火。在鱼际上面,治乳癌。 少商穴是井穴。少商穴平常是点刺放血。少商也有下针,十三鬼穴,第一个是人中,第二个是少商。主治扁桃腺发炎。 手阳明大肠经 1、商阳穴 大肠经第一个穴道是商阳。商阳穴是大肠经的井穴。 少商跟商阳都是井穴。少商商阳放血,大椎也放血,几乎所有的烧都可以去掉。扁桃腺也可以治,但主症是在退烧方面。 2、二间与三间穴 二间是大肠经的荣穴。也是大肠经的子穴,大肠有实症时,在这泻它。 手上面有三条阳经,第一个是手没 办法前抬,就是大肠经。手不能梳头了,是三焦经。手不能往后摆是小肠经。手三阳控制三个动作。 三间穴下到劳宫穴主治风湿关节炎的肿痛。当手不能握拳,针下去,二十分钟,起针,就可以握了。三间也可以透到合谷穴。 3、合谷穴 阳经有原穴。阴经没有原穴。合谷穴就是阳经的原穴,原穴没有井荣俞经合属 性。实中带虚就先泻后补,虚中带实,先补再泻。 第二种扎原穴,扎病经。原络治疗法。 上牙痛在大肠经治,我们下合谷穴。右边上牙痛下左边,左边牙齿痛,下右边。门牙痛,两边都下。牙龈肿胀很大,龈交放血。 合谷穴,怀孕不可下针,可泻不可补 4. 阳溪穴 阳溪是足阳明胃经的经穴,属火。 在临床,阳溪很少用,除非对方有对称的痛点。 5、四关穴 我们身上有四个关很重要。合谷两个穴,脚上两个太冲穴。当病人不知道什么地方痛时,就可以下四关。 6、偏历与温溜穴 偏历穴是手阳明的络穴,与肺经的络穴列缺是通的。偏历穴治症:肩痛,牙齿痛、耳鸣。 温溜穴就是偏历上两寸。是大肠经的郄穴。大肠经的炎症,我们可以用它。 7、曲池与手三里穴 曲池就是大肠经的合穴。也是大肠经的母穴。所以大肠经的虚症在这补。像肩膀痛 补是采阳数,泻是采阴数,常用补五下,泻六下。 曲池是肚脐以上的消炎穴。所以皮肤痒,可以合谷和曲池同时下针。 |
|
27楼#
发布于:2015-11-17 11:10
2015年11月16日《针炙大成》第15、16 课学习心得
6、反关脉经渠穴 经脉气不够,络脉气很强,这叫反关脉。 经渠穴,在高骨之下,是经穴,经渠属性是金,这个穴道跟这个经属性相同的,我们叫本穴。在本穴上可补也可泻。 尺泽,必须要实症才下,虚症不下。针下在尺泽,也是泻,因为穴性就是泻。而本穴补泻都可以做。脉上面是不灸的,灸的话会伤到血脉。 太渊是俞穴。太渊属土。阴阳五行来说是土生金。既然是土生金,土 阴阳五行来说是土生金。手太阴肺经的母穴就是太渊,子穴就是尺泽,本穴就是经渠。 每个经络都有子穴母穴,阴经就是木火土金水,阳经就是金水木火土。 心律不整,可以在太渊治疗。 太渊是母穴,既然是母穴,所以肺虚在太渊下针。 7、鱼际穴与少商穴 鱼际呢,是荣穴,属火。在鱼际上面,治乳癌。 少商穴是井穴。少商穴平常是点刺放血。少商也有下针,十三鬼穴,第一个是人中,第二个是少商。主治扁桃腺发炎。 手阳明大肠经 1、商阳穴 大肠经第一个穴道是商阳。商阳穴是大肠经的井穴。 少商跟商阳都是井穴。少商商阳放血,大椎也放血,几乎所有的烧都可以去掉。扁桃腺也可以治,但主症是在退烧方面。 2、二间与三间穴 二间是大肠经的荣穴。也是大肠经的子穴,大肠有实症时,在这泻它。 手上面有三条阳经,第一个是手没 办法前抬,就是大肠经。手不能梳头了,是三焦经。手不能往后摆是小肠经。手三阳控制三个动作。 三间穴下到劳宫穴主治风湿关节炎的肿痛。当手不能握拳,针下去,二十分钟,起针,就可以握了。三间也可以透到合谷穴。 3、合谷穴 阳经有原穴。阴经没有原穴。合谷穴就是阳经的原穴,原穴没有井荣俞经合属 性。实中带虚就先泻后补,虚中带实,先补再泻。 第二种扎原穴,扎病经。原络治疗法。 上牙痛在大肠经治,我们下合谷穴。右边上牙痛下左边,左边牙齿痛,下右边。门牙痛,两边都下。牙龈肿胀很大,龈交放血。 合谷穴,怀孕不可下针,可泻不可补 4. 阳溪穴 阳溪是足阳明胃经的经穴,属火。 在临床,阳溪很少用,除非对方有对称的痛点。 5、四关穴 我们身上有四个关很重要。合谷两个穴,脚上两个太冲穴。当病人不知道什么地方痛时,就可以下四关。 6、偏历与温溜穴 偏历穴是手阳明的络穴,与肺经的络穴列缺是通的。偏历穴治症:肩痛,牙齿痛、耳鸣。 温溜穴就是偏历上两寸。是大肠经的郄穴。大肠经的炎症,我们可以用它。 7、曲池与手三里穴 曲池就是大肠经的合穴。也是大肠经的母穴。所以大肠经的虚症在这补。像肩膀痛 补是采阳数,泻是采阴数,常用补五下,泻六下。 曲池是肚脐以上的消炎穴。所以皮肤痒,可以合谷和曲池同时下针。 |
|
28楼#
发布于:2015-11-17 11:3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1班王亚娜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6日《针炙大成》第15、16课心得
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又云白肠。大肠经气血流注的时间是早晨5点至7点,干支庚卯,气血流注方向从右向左,所以平时我们揉腹时要顺着大肠方向推动,可以帮助排便。阳经的井荣俞经合属性依次是金水木火土。 1、商阳穴 大肠第一个穴道是商阳。商阳穴位于人体的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大肠经的井穴,属性属金,大肠经也是金,是本穴,肺与大肠相表里。肺脏是里,是阴金,大肠是表,是阳金。当人吸气时横膈膜下降,气的力量透达到下面,会挤压肝脏,肺和大肠共同作用挤压肝脏,肝和大肠中间有个血管,肝脏的血进入大肠,大肠受到这个血会产生力量,所以会蠕动,两金在克木,所以木要长得好,要看肺和大肠的互动。大肠是白肠,小肠把食物吸收以后,食物和水进入大肠,因为小肠是火,会气化大肠里的水,水象热气上升,回到肺,所以说肺与大肠相表里。少商和商阳都是井穴,我们在少商和商阳点刺放血,再加上大椎放血,几乎所有的烧都能退掉。 2、二间与三间 二间是大肠经的子穴,治大肠的实症。大肠有实症,泻它。 大肠经的经穴走向是由手走头。 西医说五十肩,就在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上治。 手掌的中心是劳宫,三间穴下到劳宫穴主治风湿关节炎的肿痛。 3、合谷穴 把病人手一握,虎口高起来的地方,最高点就是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合谷穴虚实都可以治疗。 合谷用法多:一是没事用生姜灸,用在脸上青春痘很多,效果最好。二是用在油性皮肤上,灸合谷。三是女人美白,也灸合谷。 合谷穴妇人怀孕时不可以下针。你们就记得合谷穴,怀孕不可下针,可泻不可补 4、阳溪穴 阳溪是足阳胃经的经穴属火。很少用。 5、四关穴 我们身上有四个关很重要。合谷是两个关,脚上还有两个穴道,就是太冲穴。 病人到处痛:就下合谷、太冲四关。然后病人就知道哪痛了。 合谷还可以做诊断用,因合谷是气穴,所以合谷越大越高,气愈足。 6、偏历与温溜穴 两虎口垂直,当中指端位于前臂背面,指端下有一凹陷,就是偏历穴,偏历穴是大肠经的络穴,与肺经的络穴列缺相通,偏历穴治症很多,象牙痛,耳鸣,虚症齿寒,怕冰冷、怕风吹,就用原穴和络穴做补泄,一个穴道就可以做补泄。阳溪六与曲池穴连线的中点,向下一横指,腕横纹上5寸,就是温溜六,是大肠经的郄穴,大肠经的炎症都可以用它治疗。 7、曲池穴 大肠经合穴。合,汇合、聚合也。本穴物质为手三里穴降地之雨气化而来,在本穴处是聚集之状,为大肠经经气最强盛之穴,故为大肠经合穴。 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物质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地之上部的雾露之气,受脾部之热而气散于天,有土的不动之义和对金气的长养之性,故其属土。 曲池穴除了是大肠经的母穴以外,也是上半身,肚脐认上的消炎穴,上半身痒时最好的治疗是下合谷和曲池,效果好。 捻转针手法:很快过去,很慢回来,补取阳数,泻取阴数。常补五泻六。 |
|
29楼#
发布于:2015-11-17 14:15
2015年11月17日学习心得
面部中风的时候,先下合谷。合谷有麻醉作用。 曲池穴往下两寸,叫三里。也叫手三里,另外一个名称叫扭伤穴。落枕或脖子突然不能动,针手三里。 8、肘髎至巨骨穴 在阳明经上可以治疗乳痹、硬块,或手臂的问题、手臂的病。 肘髎可以下针,打网球受伤,也可以放血,用火罐吸一点血。 肘髎穴往上三寸,就是五里穴。禁针,因为有大动脉在。 臂臑,从肩髃穴下两寸,就是臂臑,臂臑是手阳明络手足太阳阳维之会,是几个经络会到的地方,主瘰疬、臂痛不得举等。 肩髃,中风的大穴。百会,肩髃穴,曲池穴,这都是大穴。手整个弯起来,针下合谷,一路透到后溪,用三寸针,风府穴,舌强不语,突然不能说话,这都是中风大穴。 肩膀的问题,肩髃穴非常好。肩髃穴 是中风的大穴。肩髃透极泉治疗狐臭。 巨骨穴很好找,是手阳明阳蹻之会,跟肩髃一样。禁针,因为下面是肺。 9、天鼎、扶突穴 像扶突穴用的不多,除非是很严重的喉咙肿胀。 10、禾髎与迎香穴 禾髎穴,左右各两个。鼻旁开五,叫迎香穴。迎香穴是大肠经最后一个穴道。 禾髎穴可治鼻子的问题,如鼻窦炎、鼻子不通。 禾髎要下很浅,下约五分。外迎香透内迎香鼻窦炎时效果非常好。透迎香时,对侧合谷先下一针。一个鼻孔不通,同侧透一边就好了。 六、足阳明胃经 1、头维穴 头维,足阳明胃经的第一个大穴。这穴很少下针。 正常人的脉息是一息四至。所谓一息四至是医生正常的一呼一吸,病人脉跳四下,四至到五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