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楼#
发布于:2015-11-25 06:4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张倩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5日 《针灸大成》第27课心得
漏谷穴:从三阴交再上三寸,或从内踝裸上六寸的地方;是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连的地方,禁灸,脾经的络穴;
天地人三皇穴(阴陵地机 三阴交):按到脚内胫骨转弯的地方;从阴陵泉下三寸就是地机。 阴陵泉叫天皇,地机叫地皇,三阴交叫人皇,统称三皇穴。由于脾主四肢、主肌肉,脾主少腹,脾统血,脾主身上的湿热。阴陵泉是个大穴,可用来治疗膝盖风湿、水肿、像小便失禁、小便频数、中风的病人也可以用,包括摄护腺肥大,晚上会夜尿。男人从灸关元、足三里。 病人有水病,三阴交痛。 地机是脾经的地机是脾经的郗穴。郗穴就是消炎、镇痛穴;水肿腹坚、肚子胀满,女子癥瘕,女生腹部有肿瘤、硬块,都可以用。 水肿首先要强土;下针要双侧,左右两边,三阴交、地机、阴陵泉,专门治疗水肿。脾经这一条,我们又叫水道;其次脾主四肢腿没有力,也可以用三皇穴。 有水病压三阴交会痛;做治疗和诊断; 下针的深浅怎么定?从阴陵泉透到阳陵泉,大概一寸半就够了。病人腿水肿的很大就用三寸针下。病在皮针下在皮,病在中间下中间,病在骨头下深针到骨头,在内脏治肝病,治气喘,也下深针,在肠胃系统不用下很深; 痛经三穴:血海三阴交 中极,左手按犊鼻,手掌盖膝盖,大拇指尖到处是穴或者看肌肉最高点的地方便是;跟合谷一样,血海是全身最大的穴道,是妇科的名穴。血海、三阴交、中极,通治所有痛经,在痛发作时下针。 血海(脾经,髌骨内侧上肌肉最高点,全身最大的穴道,不能扎太深)、 三阴交(脾经,内踝尖上3寸)、 中极(任脉,曲骨上1寸) 治病的时机:痛症在痛的时候下针,痛立即止,效果非常明显,不痛时不治疗。 奇穴:百虫,血海穴往下一寸是奇穴百虫窝。 诊断身体里面有没有蛔虫、寄生虫。可下针; 箕门穴与冲门穴 :从血海穴直上五寸是箕门穴;从耻骨往上正中间是任脉的曲骨穴,外开四寸就是冲门穴。对阴部的病都有帮助,但很少用到;通常采用对称治疗法,扎脾经的子穴或母穴,常用云门。胎盘下不来,针冲门; 府舍穴至腹哀穴:曲骨上一寸再往外开四寸是府舍;四寸是脾经,二寸是胃经,再往里面半寸是肾经; 石门外开四寸,或者肚脐下二寸再外开四寸是腹结; 神阙外开四寸,或者神阙外开二寸(太阳经的天枢穴)再外开二寸就是大横。 建里外开四寸是腹哀; 以上穴位靠近腹部,近取穴原理,治疗腹部和治肠胃方面、大便不顺、胃不消化等; 食窦穴与天溪穴 乳中穴外开二寸就是天溪穴,在天溪下再跳一个肋间就是食窦; 乳房有硬块(长在足太阴脾经上面),根据经络走向选取它的穴道;关于下针方向肚脐以上肋骨之下可以直针不要下太深。而肋骨周围的穴道下针沿着肋刺,在两个肋中间夹缝中间取穴,所以天溪穴下针要在靠过来约五分之处; |
|
286楼#
发布于:2015-11-25 07:1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胡林波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5日《针灸大成》第27课心得
漏谷穴 三阴交上三寸,或内踝上六寸,脾经络穴,禁灸。是跟胃经相通的地方。 天地人三皇穴 天皇阴陵泉,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脾经合穴,属性水。可用来治疗膝盖风湿,水肿,小便失禁,小便频数,中风,前列腺肥大,夜尿等。 地皇地机,阳陵泉下三寸。脾经的郄穴。郄穴就是消炎,镇痛穴。水肿腹坚,肚子胀满,女子癥瘕,腹部有肿瘤硬块都可以用。 人皇三阴交,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病人只要有水病,压三阴交就有痛点。是诊断,治疗及判断转归的地方。 以上三穴统称三皇穴。 脾主四肢,主肌肉,主少腹,主统血,主身上湿热。 得水病时,是土不能治水。所以治疗水肿,除了消水以外,第一个就是强土。否则水肿退了还会再来。 三皇穴下针双侧,专治水肿。脾经这一条,又叫水道。起针后,三个穴道会出水。 脾主四肢,腿没有力,也可以用三皇穴。是强土的动作。 下针的深浅 要制水,水的地方深,下针要深,才能达到水的位置。 皮肤表面的病,针就不要下很深,一定下在皮肤表面。 所以深浅是按病人的需要决定的。病人是骨头的问题,下针要下很深,要到骨头。内脏的问题,治肝病,治气喘,也要深针,因为脏是收藏。腑是宣泄,所以肠胃系统不用下很深。 痛经三穴: 血海 三阴交 地机 血海穴 曲膝,大腿内侧,手掌包住膝盖骨,大拇指尖到处是穴。肌肉最高点是穴,会有一点压痛感。 女人痛经,滴漏不止或月经不来,都可以在血海上治。 在月经来时,痛的时候下针,效果立竿见影,这是针灸该有的效果,没做到是扎错穴道。 扎针进血海穴后,左右捻捻,无所谓补泻,用一寸针扎进去就可以了。 血海,地机,三阴交,专治痛经。 奇穴: 百虫窝 曲膝,血海穴直下一寸。 按到百虫窝有痛,就是有虫在里面,这是一种诊断的方式。可在此诊断治疗。 箕门穴 血海上五寸。近取穴,很少用。 冲门穴 曲骨外开四寸。 冲门痛,可下脾经的子穴或母穴,用对称治疗法可下云门穴。 产后胎盘不下,可下冲门穴。 府舍穴 中极外开四寸。 任脉外开半寸是肾经,外开两寸是胃经,外开四寸是脾经。 腹结穴 石门外开四寸。 大横穴 神阙外开四寸。 腹哀穴 建里外开四寸。 以上穴位都可治疗腹部,肠胃的问题。 食窦穴 天溪下一寸六,即天溪下一个肋间。 天溪穴 乳中穴外开两寸,两肋骨间。 治疗乳房硬块。 肚脐以上肋骨以下,可以直针,不要太深,一般大概下一寸。 肋骨周围穴道,下针不要穿到肋骨里面去,要在两肋中间。在夹缝中间取穴。 |
|
287楼#
发布于:2015-11-25 07:5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黄萍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5日 《针灸大成》第27课心得
漏谷穴:从三阴交再上三寸,或从内踝裸上六寸的地方;是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连的地方,禁灸,脾经的络穴; 天地人三皇穴(阴陵地机 三阴交):由于脾主四肢、主肌肉,脾主少腹,脾统血,脾主身上的湿热。阴陵泉是个大穴,可用来治疗膝盖风湿、水肿、像小便失禁、小便频数、中风的病人也可以用,包括摄护腺肥大,晚上会夜尿。男人从灸关元、足三里。 病人有水病,三阴交痛。 地机是脾经的地机是脾经的郗穴。郗穴就是消炎、镇痛穴;水肿腹坚、肚子胀满,女子癥瘕,女生腹部有肿瘤、硬块,都可以用。 水肿首先要强土;下针要双侧,左右两边,三阴交、地机、阴陵泉,专门治疗水肿。脾经这一条,我们又叫水道;其次脾主四肢腿没有力,也可以用三皇穴。 痛经三穴:血海三阴交 中极,左手按犊鼻,手掌盖膝盖,大拇指尖到处是穴或者看肌肉最高点的地方便是;跟合谷一样,血海是全身最大的穴道,是妇科的名穴。血海、三阴交、中极,通治所有痛经,在痛发作时下针。 血海(脾经,髌骨内侧上肌肉最高点,全身最大的穴道,不能扎太深)、 三阴交(脾经,内踝尖上3寸)、 中极(任脉,曲骨上1寸) 治病的时机:痛症在痛的时候下针,痛立即止,效果非常明显,不痛时不治疗。 奇穴:百虫,血海穴往下一寸是奇穴百虫窝。 诊断身体里面有没有蛔虫、寄生虫。可下针; 箕门穴与冲门穴 :从血海穴直上五寸是箕门穴;从耻骨往上正中间是任脉的曲骨穴,外开四寸就是冲门穴。对阴部的病都有帮助,但很少用到;通常采用对称治疗法,扎脾经的子穴或母穴,常用云门。胎盘下不来,针冲门; 府舍穴至腹哀穴:曲骨上一寸再往外开四寸是府舍;四寸是脾经,二寸是胃经,再往里面半寸是肾经; 石门外开四寸,或者肚脐下二寸再外开四寸是腹结; 神阙外开四寸,或者神阙外开二寸 食窦穴与天溪穴 乳中穴外开二寸就是天溪穴,在天溪下再一个肋间就是食窦; 乳房有硬块(长在足太阴脾经上面),根据经络走向选取它的穴道@教官-徐州-杨诚 |
|
288楼#
发布于:2015-11-25 10:3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郝文慧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5日《针灸大成》第27课心得 g更年期综合征:三阴交、隐白、中极、巨阙都很好。人体的左侧主血,右边主气,女人进入更年期后,左侧卧睡。右侧卧睡,血在上气在下,可以让血归肝,强肝。更年期的妇女左侧卧就不会有潮热的现象。 h天、地、人三皇穴(双侧下针,专治水肿、腿无力):天皇:阴陵泉;地皇:地机;人皇:三阴交。 由于脾主四肢、主肌肉,脾主少腹,脾统血,脾主身上的湿热。①水肿:土能制水,土建好,水就会归位,土衰败了就会有水灾。人体也是一样,除了消水,第一个就是强土。不强土,还会再水肿。脾经又叫水道。水肿很厉害的时候,病人脚是绑紧,里面都是水,皮肤很亮,压力很大很痛。起针后,这三个穴道会出水。②腿无力:脾主四肢,,也可以用三皇穴,可以强土。 i下针深浅原则:①根据病症需要:水很深,要下针深才能制水,但不能太过,不是从阴陵泉透到阳陵泉,一般人一寸半就可以,小孩一寸。皮肤表面的病,针下在皮表上面。病在肌肉、筋就下到肌肉、筋。②是骨头和脏的问题,下针也要深。如肝病、气喘,因为脏是收藏,在看不到的地方。③腑是宣泄,所以肠胃系统,不用很深。 ⑧漏谷穴 【位置】三阴交上三寸。 【功用】脾经的络穴。和足阳明胃经有相通的地方。 【方法】禁灸。 ⑨地机穴 【位置】阴陵泉下三寸。 【功用】脾经的郗穴。消炎、镇痛穴。 【主治】水肿腹坚、女子癥瘕(腹部有肿瘤、硬块) ⑩阴陵泉 【位置】小腿内胫骨大头转弯的地方。 【功用】脾经的合穴,属水。 【主治】膝盖风湿、水肿、膝盖痛、便失禁、小便频数、中风、前列腺肥大(男人要多灸关元、足三里)。 【方法】不要贴着骨头下针,错开一些。 (11)血海穴 【位置】掌根按住犊鼻,手掌把整个膝盖骨盖住,拇指尖到处肌肉最高点处。 【功用】最大的穴道,有压痛感。 【主治】妇科的名穴。痛经、滴漏不止、月经不来。 【方法】一寸针,因为血海里面深的地方有个筋,不能深针。下针后捻针,无所谓补泻。 【临床应用】 痛经三穴:血海、三阴交、中极。 治病时机:病发时下针效果最明显,在痛时下针最好。立竿见影的,这是针灸应该有的效果。没有做到是你扎错穴道。 (12)百虫窝——经外奇穴 【位置】血海穴向大腿内侧一寸。 【功用】诊断蛔虫、寄生虫。 【主治】蛔虫。 (13)箕门穴 【位置】血海穴直上五寸。 【主治】阴部的病(近取穴) 【方法】很少用。 (14)冲门穴 【位置】曲骨旁开四寸。 【主治】生产后胎盘下不来。 【方法】对称治疗法:冲门痛,可以扎脾经的子穴或母穴,对称治疗用的是云门,以肚脐为对称。 (15)府舍穴 【位置】曲骨上一寸再旁开四寸。 腹部经络位置:任脉旁开四寸是脾经,二寸是胃经,半寸是肾经,根据痛点判断经络。 (16)腹结穴 【位置】石门旁开四寸。或脐下二寸,再旁开四寸。 【主治】绕脐痛(很少用,一般用神阙和天枢)。 (17)大横穴 【位置】神阙旁开四寸。 【功用】足太阴、阴维的交会穴。 【主治】肠胃病、泻利、拉肚子,采用近取穴。 (18)腹哀穴 【位置】建里旁开四寸。 【主治】腹部、肠胃的问题、大便不顺、胃不消化。 (19)食窦穴 【位置】天溪下一肋间。 【功用】 【主治】 【方法】 胸腹部下针方法:肚脐以上肋骨之下直针,根据肚子大小确定下针深浅,不要太深。一般人下一寸;肚子很大的下一寸半;肚子很瘦下五分;小孩子下三分。肋骨周围,是沿着肋刺,在两个肋骨夹缝中间取穴,不要穿到肋骨里。 (20)天溪穴 【位置】乳中穴旁开二寸。 |
|
289楼#
发布于:2015-11-25 19:2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陈丽娟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5日 《针灸大成》第27课心得 一、 足太阴脾经(阴土)——接上 i. 妇女平常可以多灸三阴交,是妇科的大穴。妇科的大穴还包括隐白,中极,巨阙穴。尤其女人到更年期时晚上向左边睡,可缓减晚上潮热的现象。 平常来说晚上向右边睡,是因为右边主血,左边主气,向右边睡可让血归肝,是最好的养生方法。 1. 漏谷穴:是脾经的络穴,与足阳明胃里相联络的地方,禁灸,位于三阴交穴上三寸。 阴陵泉位于胫骨内侧转弯处。阴陵泉下三寸为地机穴。 “天地人三皇穴”:阴陵穴为天皇,地机穴为地皇,三阴交为人皇。 因为脾主四肢,主肌肉,主少腹,主湿热,统血。五行中水有病,由于土克制水,当土建好了水就可以归位,当土衰败时水就会泛滥,人体与自然界类似,所以治水必先强土。 a. 双侧下针天地人三皇穴(三者合起来又称水道)专治水肿,。起针后会出水,尽量让水流出来。使用利尿剂,当停药时,退掉的水肿还会再出现是因为没有强土的功能。 b. 由于脾主四肢主肌肉,所以可治疗双腿无力、肌无力。 2. 地机穴:是脾经的郄穴,有消炎镇痛的作用,治疗腹部胀满,水肿,女子腹部肿瘤硬块。 3. 阴陵泉穴:是脾经的合穴,五行属水。治疗膝盖痛,风湿,水肿,小便失禁,尿频,中风的病人可以用,摄护腺肥大夜尿频促。有水病时在阴陵泉上会有压痛点。 下针深浅由症来定:水在深处,所以水病下针要深,一般一寸半即可,也要因人而异,腿粗的可以用三寸针下,小孩用一寸针即可;皮肤病在皮表下针即可;病在筋下针到筋的位置不要太深;骨的问题需要下针到骨头所在处;病在脏下针要深;病在腑一般下针也不会太深。 男人中年后容易夜中频尿,可以平常灸足三里和关元穴。 4. 血海穴:左手手掌置于左腿的膝盖骨(即犊鼻穴),大拇指尖到处即为血海穴;或者是手掌按到处膝盖高起处,是全身最大的穴位,是妇科的名穴,不管是滴漏不止或者是闭经,还是痛经均可在血海穴下针。血海穴一般不深针,用一寸针即可,无所谓补泻,引气即可。 痛经的三个重要穴位:三阴交、血海穴、中极穴。 下针的时机:在痛的时候下针,比如月经痛在不痛的时候下针效果不明显,痛的时候下针效果会很明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才是。 5. 百虫窝:经外奇穴,位于血海穴下一寸。用于诊断身体上有蛔虫,寄生虫等,有虫时在百虫窝有压痛点。 6. 箕门穴:血海穴直上五寸为箕门穴。按近取穴的方法用于治疗阴部的病,很少用。 7. 冲门穴:曲骨穴外开四寸。冲门痛采用对称治疗法可在对侧的云门穴下针。用于治疗产后胎盘不下。 8. 府舍穴:中极穴外开四寸。近取穴用于治疗腹部的治症。 9. 腹结穴:石门穴外开四寸。治疗绕脐痛。 10. 大横穴:神阙穴外开四寸,是足太阴、阴维的交会穴。用于治疗肠胃方面的治症,像泻利,拉肚子。 11. 腹衰穴:建里穴外开四寸。用于治疗腹部、肠胃的问题、大便不顺、胃不消化。 12. 食窦穴:天溪穴下一寸六即跳一根肋骨即是。 13. 天溪穴:乳中穴外开两寸。 肚脐以上肋骨下端的的腹部下针时一般下直针,肚子很大的下一寸半,肚子平的下一寸,肚子很小的下五分,小孩下三分即可。 |
|
290楼#
发布于:2015-11-25 20:1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刘炳环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5号,《针灸大成》第27课心得 1、三阴交 女人进入更年期后,晚上是血,晚上睡,为了让血归肝,所以要往右躺,血在上气在下,这样肝才会很强,但更年期的妇女要反过来,这样不会有潮热的现象。 三阴交是天、地、人三皇穴中的人皇。 2、漏谷穴 漏谷,从三阴交再上三寸,或从内踝裸,上六寸(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连的地方,阳经都是表经,阴经都是里经,阴和阳一定有个表里),脾经的络穴,禁灸。 3、天地人三皇穴(阴陵 地机 三阴交) 阴陵泉,左腿胫骨内侧有个大骨头,用手去摸,按到内胫骨转弯的地方,天皇穴,脾经合穴,属水。下针不要贴到骨边下,会很痛。治疗:膝盖风湿、水肿、小便失禁、小便频数、中风、包括摄护腺肥大,晚上会夜尿。 “年轻一个晚上可以两三次,老了两三次上厕所”。所以男人要多灸关元、足三里,不然中年开始两三次上厕所。 地机,从阴陵泉下三寸,地皇穴,脾经的郗穴,消炎、镇痛,可治水肿腹坚、肚子胀满,女子癥瘕,女子腹部有肿瘤、硬块。 病人只要有水病,压三阴交就有痛点。 三皇穴可治: 1)水肿,脾经又称水道,消导水、强土(治水),一针下去起针后,这三个穴道会出水。 2)腿无力,脾主四肢,强土。 下针深浅: 1)看水的深浅,针下去要到达水的位置。 2)看腿的粗细 3)病症所在,骨头、内脏的问题要下深针,比如肝病、气喘,腑是宣泄,腑的问题浅针,比如肠胃问题。 4、痛经三穴:血海 三阴交 中极 血海,用左手,按在犊鼻,手掌正好把整个膝盖骨盖住,大拇指尖到处是穴,即是手按上去以后,肌肉的最高点,一压,会有一点点压痛感,是全身最大的穴位,妇科名穴,妇人痛经,不管是滴漏不止或是月经不来,都可以在血海上治,治疗妇科的时候,在痛时下针最好。 针血海时,用一寸针扎,不能太深,一寸半都不用(因血海里面深的地方有个筋在里面,扎太深病人会跳起来,那就说明扎错穴道了)扎进血海以后,把针左右捻一捻,无所谓补泻。 5、奇穴:百虫窝 百虫窝,血海穴往下移动一寸,用来诊断身体里面有没有蛔虫、寄生虫。按到百虫窝,病人有痛,就是有虫在里面,治疗到不痛了就是好了。 6、箕门穴与冲门穴 箕门穴,血海穴直上五寸叫箕门穴,对阴部的病有用(近取穴),很少用到,知道就好。 冲门穴,从耻骨往上,正中间是任脉的曲骨穴。从曲骨外开四寸就是冲门穴,分娩后胎盘不出,针冲门,效果很好。 冲门,对称治疗法,冲门痛,针云门。 7、府舍穴至腹哀穴 府舍,从曲骨上一寸再往外开四就是,可以治疗腹部的问题,近取穴。 腹结,石门外开四寸,即肚脐下二寸,再外开四寸,很少在腹结上治疗,但要知道经络的走向。 大橫,神阙外开四寸,近取穴,治肠胃问题,泻痢、拉肚子,都可以在这附近取穴。 腹哀,建里外开四寸是腹哀,治症:腹部、肠胃的问题、大便不顺、胃不消化。 8、食窦穴与天溪穴 天溪,乳中穴外开二寸,在两个骨头中间, 食窦,从天溪跳过一个肋骨,即一寸六。 肚脐以上肋骨之下,可以直针,直针不要太深,一般一寸,肚子很大,可以下一寸半,小孩子的话,三分,要看肚子大小来决定深浅。 |
|
291楼#
发布于:2015-11-25 20:3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巩菲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5号,《针灸大成》第27课心得 1. 三阴交---人皇 是妇科的大穴,可以经常艾灸。中医认为,人体左侧为血,右侧为气,女性进入更年期以后,身体潮热,所以可以向左侧卧。年轻的时候,为了让血液归肝,可以朝右侧卧,让血慢慢流向肝脏。 天地人三皇穴: 2.漏谷 三阴交穴上三寸。 禁灸。 本身为脾经的络穴,与足阳明胃经相通。 3. 地机---地皇 阴陵泉穴下3寸为地机穴。为脾经的郗穴,郗穴都是消炎,镇痛用的。 脾主四肢,主肌肉,脾统血,脾运化水湿。 五行中,当水有病的时候,土能够治水,意思是脾脏强大的时候,脾土可以使水归位。当有水肿的病人,治水的同时,也要强土(强健脾胃) 下针双侧的阴陵泉,地机,三阴交,专门治疗水肿。小腿脾经又称为“水道”,当病人水肿厉害的时候,小腿会肿胀很厉害,当在这三个穴位取针的时候,会出现流水的现象。 又由于脾主四肢,主肌肉,当双腿无力的时候,也可以用三皇穴。 4. 阴陵泉—天皇 为脾经的合穴。属性为水。 阴经为木火土金水。阳经为金水木火土。 膝盖痛,风湿,中风后小便失禁,可用此穴。 病人只要有水病,压阴陵泉的时候,会很痛,就可以在此下针。 下针的深浅:如果治疗水的病,因为水都在里,所以一般下针要根据病人的肢体情况下深一点。如果是皮肤表皮的病,就可以下浅一点,如果是抽筋,可以下到筋的地方。如果是肌肉的问题,就下到肌肉的地方。 脏主收藏,一般治疗脏病下针深。腑主宣泄,下针较浅。 5. 血海 手掌盖住膝盖骨,按住,肌肉的最高点,就是血海。血海穴是全身最大的穴位。是妇科的名穴。针对女性月经的疾病,都可以下血海。 血海不深针,一般用1寸针。 当月经来时,痛的时候,下针血海穴效果最好。左右捻转就可。提前扎效果不好。 6. 百虫 血海穴往腿后方向1寸的地方,是百虫窝。 如果小孩子腹部很大,但是查看下牙龈没有白点,眼睛看不清楚,就可以点按百虫窝,如果很痛,说明有虫。 7. 萁门 血海穴上5寸的地方。不针。 8。冲门 曲骨穴外开4寸为冲门穴。 对称治疗法:对于不方便扎冲门穴的,可在对称的云门穴下针。 对于产妇胎盘下不来的时候,可在冲门穴下针。 9. 府舍 中极穴旁开4寸为府舍穴。 了解经络的走向,可知道疾病所发生的原因,在经络上治疗。 10. 腹结穴 石门穴外开4寸为腹结穴,可治疗绕脐痛。 11.大横 肚脐外开4寸。治疗腹部疾病,对拉肚子等都可在此治疗。 12. 腹哀 建里穴外开4寸,为腹哀穴。 13。天溪 乳中穴外开2寸为天溪穴。 14.食窦 从天溪穴下跳一根肋骨,为食窦。 肚脐以上,肋骨下沿的地方,可直刺,但不要深针。 |
|
292楼#
发布于:2015-11-25 21:0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黄萍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5日 《针灸大成》第27课心得 一、 足太阴脾经(阴土) i. 妇女平常可以多灸三阴交,是妇科的大穴。妇科的大穴还包括隐白,中极,巨阙穴。尤其女人到更年期时晚上向左边睡,可缓减晚上潮热的现象。 平常来说晚上向右边睡,是因为右边主血,左边主气,向右边睡可让血归肝,是最好的养生方法。 1. 漏谷穴:是脾经的络穴,与足阳明胃里相联络的地方,禁灸,位于三阴交穴上三寸。 阴陵泉位于胫骨内侧转弯处。阴陵泉下三寸为地机穴。 “天地人三皇穴”:阴陵穴为天皇,地机穴为地皇,三阴交为人皇。 因为脾主四肢,主肌肉,主少腹,主湿热,统血。五行中水有病,由于土克制水,当土建好了水就可以归位,当土衰败时水就会泛滥,人体与自然界类似,所以治水必先强土。 a. 双侧下针天地人三皇穴(三者合起来又称水道)专治水肿,。起针后会出水,尽量让水流出来。使用利尿剂,当停药时,退掉的水肿还会再出现是因为没有强土的功能。 b. 由于脾主四肢主肌肉,所以可治疗双腿无力、肌无力。 2. 地机穴:是脾经的郄穴,有消炎镇痛的作用,治疗腹部胀满,水肿,女子腹部肿瘤硬块。 3. 阴陵泉穴:是脾经的合穴,五行属水。治疗膝盖痛,风湿,水肿,小便失禁,尿频,中风的病人可以用,摄护腺肥大夜尿频促。有水病时在阴陵泉上会有压痛点。 男人中年后容易夜中频尿,可以平常灸足三里和关元穴。 4. 血海穴:左手手掌置于左腿的膝盖骨(即犊鼻穴),大拇指尖到处即为血海穴;或者是手掌按到处膝盖高起处,是全身最大的穴位,是妇科的名穴,不管是滴漏不止或者是闭经,还是痛经均可在血海穴下针。血海穴一般不深针,用一寸针即可,无所谓补泻,引气即可。 痛经的三个重要穴位:三阴交、血海穴、中极穴。 5. 百虫窝:经外奇穴,位于血海穴下一寸。用于诊断身体上有蛔虫,寄生虫等,有虫时在百虫窝有压痛点。 6. 箕门穴:血海穴直上五寸为箕门穴。按近取穴的方法用于治疗阴部的病,很少用。 7. 冲门穴:曲骨穴外开四寸。冲门痛采用对称治疗法可在对侧的云门穴下针。用于治疗产后胎盘不下。 8. 府舍穴:中极穴外开四寸。近取穴用于治疗腹部的治症。 9. 腹结穴:石门穴外开四寸。治疗绕脐痛。10. 大横穴:神阙穴外开四寸,是足太阴、阴维的交会穴。用于治疗肠胃方面的治症,像泻利,拉肚子。 11. 腹衰穴:建里穴外开四寸。用于治疗腹部、肠胃的问题、大便不顺、胃不消化。 12. 食窦穴:天溪穴下一寸六即跳一根肋骨即是。 13. 天溪穴:乳中穴外开两寸 @教官-徐州-杨诚 |
|
293楼#
发布于:2015-11-25 22:3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陶原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5日 《针灸大成》第27课心得 足太阴脾经 三阴交: 妇科的大穴,妇科的大穴还包括隐白,中极,巨阙穴。右边是气左边是血,晚上向右睡,让血归肝,血在上气在下,这样肝才会很强,但更年期的妇女要反过来,这样不会有潮热的现象。 “天地人三皇穴”:阴陵穴为天皇,地机穴为地皇,三阴交为人皇。 漏谷穴: 三阴交上三寸,或从内踝裸上六寸,是脾经的络穴,与足阳明胃里相联络的地方,禁灸。 因为脾主四肢,主肌肉,主少腹,主湿热,统血。五行中水有病,由于土克制水,当土建好了水就可以归位,当土衰败时水就会泛滥,人体与自然界类似,所以治水必先强土。 双侧下针天地人三皇穴(三者合起来又称水道)专治水肿,。起针后会出水,尽量让水流出来。使用利尿剂,当停药时,退掉的水肿还会再出现是因为没有强土的功能。由于脾主四肢主肌肉,所以可治疗双腿无力、肌无力。 地机穴: 阴陵泉下三寸脾经的郗穴,消炎、镇痛穴。治女生腹部有肿瘤、硬块。 阴陵泉穴: 胫骨内侧转弯处脾经的合穴,我们的五腧穴,都是井荣俞经合,手不过肘、足不过膝。阴经是木火土金水,合穴是水,阴经从四肢末梢,木火土金水。治疗膝盖风湿、水肿。像小便失禁、小便频数,中风,包括摄护腺肥大,晚上会夜尿。有水病时在阴陵泉上会有压痛点。 血海穴: 左手手掌置左腿的膝盖骨(即犊鼻穴),大拇指尖到处即为血海穴;或者是手掌按到处膝盖高起处,是全身最大的穴位,是妇科的名穴,治滴漏不止或者是闭经,痛经。一般不深针,用一寸针即可,无所谓补泻,引气即可。 痛经的三个重要穴位:三阴交、血海穴、中极穴。 百虫窝:经外奇穴,位于血海穴下一寸。用于诊断身体上有蛔虫,寄生虫等,有虫时在百虫窝有压痛点。 箕门穴:血海穴直上五寸为箕门穴。按近取穴的方法用于治疗阴部的病,很少用。 冲门穴:曲骨穴外开四寸。冲门痛采用对称治疗法可在对侧的云门穴下针。用于治疗产后胎盘不下。 府舍穴:中极穴外开四寸。近取穴用于治疗腹部的治症。 腹结穴:石门穴外开四寸。治疗绕脐痛。10. 大横穴:神阙穴外开四寸,是足太阴、阴维的交会穴。用于治疗肠胃方面的治症,像泻利,拉肚子。 腹哀穴:建里穴外开四寸。用于治疗腹部、肠胃的问题、大便不顺、胃不消化。 食窦穴:天溪穴下一寸六即跳一根肋骨即是。 天溪穴:乳中穴外开两寸,两个骨头中间,所以穴道一定是在骨头中间或肌肉和骨之间、肌肉和筋之间,没有直接在骨上、肌肉上或筋上的。 肚脐以上肋骨之下,可以直针,直针下去不要下太深。一般大概下一寸。肚子很大,可以下一寸半,小孩子的话,很浅的,三分就到了。要看他肚子大小来决定深浅。 |
|
294楼#
发布于:2015-11-25 22:57
2015年11月25日17班-惠州-赖惠平《针灸大成》第26课心得:
(接上) 6.三阴交 人皇穴 是妇科大穴,更年期可配合巨阙.中极.隐白。正常人睡右边为佳,但更年期的妇女要反过来,这样不会有潮热的现象。 7、漏谷。 从三阴交再上三寸,或从内踝裸上六寸(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间的络穴,禁灸。 8. 阴陵泉,胫骨内侧有个大骨头,用手去摸,按到内胫骨转弯的地方,天皇穴,脾经合穴,属水。下针不要贴到骨边下,会很痛。治疗:膝盖风湿、水肿。水肿病人此处会有压痛,下针时视病人体形深浅不一。不同病证下针深浅也不一样。 9、地机,从阴陵泉下三寸,地皇穴,脾经的郗穴,消炎、镇痛,可治水肿腹坚、肚子胀满,女子癥瘕,女子腹部有肿瘤、硬块。 三皇穴可治: 1)水肿 2)腿无力 10、血海,用左手按在左犊鼻,手掌正好把整个膝盖骨盖住,大拇指尖到处是穴,即是手按上去以后,肌肉的最高点,一压,会有一点点压痛感,是全身最大的穴位,妇科名穴,妇人痛经,不管是滴漏不止或是月经不来、月经过多都可以在血海上治,治疗痛经在痛时下针最好。 针血海时,用一寸针扎,不能太深,扎进血海以后,把针左右捻一捻,无所谓补泻。 11、奇穴:百虫窝 血海穴往下移动一寸,用来诊断身体里面有没有蛔虫、寄生虫。按到百虫窝,病人有痛,就是有虫在里面,治疗到不痛了就是好了。 12、箕门穴与冲门穴 箕门穴,血海穴直上五寸叫对阴部的病有用(近取穴),很少用到。 13、冲门穴,从曲骨外开四寸就是冲门穴,分娩后胎盘不出,针冲门,效果很好。 冲门不方便下针时可针云门。 14、府舍穴至腹哀穴 府舍,中极再往外开四就是,可以治疗腹部的问题,近取穴。 腹结,石门外开四寸。 大橫,神阙外开四寸。 腹哀,建里外开四寸。 以上几穴治症:腹部、肠胃的问题。 15、食窦穴与天溪穴 天溪,乳中穴外开二寸,在两个骨头中间, 食窦,从天溪上一肋,即一寸六。 肚脐以上肋骨之下,可以直针,直针不要太深,一般一寸,要看肚子大小来决定深浅。 |
|
295楼#
发布于:2015-11-25 23:1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孙钦粉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5日《针灸大成》第27课心得: 漏谷穴与天地人三皇穴: 漏谷:三阴交上三寸,内裸上六寸。禁针。是脾经的络穴。 三皇穴:阴陵 地机 三阴交 脚内胫骨转弯的地方是阴陵泉,阴陵泉下三寸是地机。 阴陵叫天皇、地机叫地皇、三阴交叫人皇。 脾经主四肢,主肌肉,主少腹,统血,主身上湿热。 得水病时,是土不能制水,如水肿,消水以后要强土,不强土退了以后还会水肿。 下针要下双侧三皇穴,专治水肿,扎针后三个穴道会流水,不会发炎,也是强土。 地机是脾经的郄穴,消炎、镇痛。治水肿、腹部硬块、肿瘤。 阴陵泉可以治疗膝盖风湿、水肿、小便失禁、小便频、中风、摄护腺肥大、夜尿。 病人只要有水病,压三阴交就有痛点。 下针的深浅:根据病人所需,病人体格决定。 如制水,水在的地方很深,大概一寸半,针下的浅没用。 如皮肤表面的病,针就不要太深,下在表皮上。 病的是骨头,也要下很深,下到骨头,如果是内脏,治肝病、气喘,要深针,因为脏是藏, 那腑是宣泄,所以治肠胃系统也不用很深。 血海: 肌肉最高点就是血海,血海是全身最大的穴道,是妇科名穴。 痛经、滴漏不止、或月经不来都可以用血海治。 痛经三穴:血海、三阴交、中极。 治疗妇科的时候,痛时下针最好,立竿见影。除非扎错穴道。 血海不用深针,扎太深很痛。 百虫窝: 血海往下一寸是百虫窝。常用于诊断身体里有没有蛔虫、寄生虫。 如果有痛点,表示有疣虫、蛔虫。治疗到百虫窝不痛了,就好了。 其门穴与冲门穴: 血海直上五寸是其门。靠近阴部,对阴部的病有帮助,很少用到。 曲骨外开四寸是冲门。 冲门有一个对称治疗法,当然可以扎脾经的子穴或母穴。跟冲门对应的是云门穴。 胎盘下不来,也可以用冲门。胎盘不出来,病人会大量失血。 府舍穴至腹哀穴: 曲骨上一寸再外开四寸,是府舍。治疗腹部的病。 石门外开四寸是是腹结,神阙外开四寸是大横,都是治疗肠胃方面,如泻利、拉肚子。 建里外开四寸是腹哀,治腹部、肠胃问题,大便不顺、胃不消化。 食窦穴: 乳中外开两寸,是天溪,从天溪跳一个肋骨是食窦。 肚脐以上肋骨以下,可以直针,不能正面下针,一般下一寸, 看病人的肚子大小决定深浅。 |
|
296楼#
发布于:2015-11-25 23:1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飞燕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5日 《针灸大成》第27课心得 三阴交——妇科大穴。是人皇。 几乎所有的妇科的病都可以用三阴交。三阴交下去腹部不痛了,但滴漏认不止,那就下隐白。中医认为血无止法,生病时没有止血的药,只有消导的药,让血自然停。 经期禁同房,经血下行,行房会影响月经往下走。 水肿,脚积水,小便不利,可以用三阴交。 7.漏谷穴——禁灸。是脾经的络穴。络穴就是跟足阳明胃经有相通的地方,它们是表里经。阳经都是表经,阴经都是里经。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连的地方就是漏谷。 [位置]三阴交再上三寸,或内脚踝上六寸。 8.天地人三皇(阴陵 地机 三阴交) 阴陵泉——天皇。脚内胫骨转弯的地方。是脾经的合穴。可治疗膝盖风湿,水肿,小便失禁,小便频数。 地机——地皇。阴陵泉下三寸。是脾经的郄穴。郄穴就是消炎,镇痛穴。 三阴交——人皇。 脾主四肢,主肌肉,主少腹,统血,主身上的湿热。 治疗水肿的方法——除了消水外,第一个就是强土。得水病时,是水不能治土。下针要下两侧,左右两边, 阴陵,地机,三阴交,专门治疗水肿。脾经又叫水道。有水病额,压三阴交有痛点。 下针深浅由哪些决定?1.按病人的需要决定。2.病人是骨头问题,下针要深,下到骨头。3.内脏问题,治疗肝病,气喘也要深,因为脏是收藏。腑是肠胃系统,不用下很深。 9.痛经三穴:血海 三阴交 中极 血海——腿部肌肉最高点。是全身最大的穴道。是妇科名穴。治疗妇科时,痛时下针最好,立竿见影。血海不深扎,用一寸针即可。 10.奇穴——百虫窝 按百虫窝,病人有痛,就是有虫在体内。这个穴主要用于诊断。 11.箕门穴与冲门穴 箕门穴——血海穴直上五寸。靠近阴部,对阴部的病有帮助。 冲门穴——曲骨外开四寸。其对称治疗是云门。 12.府舍穴至腹哀穴 府舍——曲骨上一寸再外开四寸。近取穴,可治疗腹部问题。 任脉旁四寸是脾经,二寸是胃经,半寸是肾经。 腹哀——建里外开四寸。治疗腹部,肠胃问题,大便不顺,胃不消化。 13.食窦穴与天溪穴 食窦——天溪下一寸六,就是跳过一个肋骨。 天溪——乳中穴外开二寸。 穴道:在骨头中间,肌肉和骨头之间,肌肉和筋之间。 |
|
297楼#
发布于:2015-11-25 23:2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飞燕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5日 《针灸大成》第27课心得 三阴交——妇科大穴。是人皇。 几乎所有的妇科的病都可以用三阴交。三阴交下去腹部不痛了,但滴漏认不止,那就下隐白。中医认为血无止法,生病时没有止血的药,只有消导的药,让血自然停。 经期禁同房,经血下行,行房会影响月经往下走。 水肿,脚积水,小便不利,可以用三阴交。 7.漏谷穴——禁灸。是脾经的络穴。络穴就是跟足阳明胃经有相通的地方,它们是表里经。阳经都是表经,阴经都是里经。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连的地方就是漏谷。 [位置]三阴交再上三寸,或内脚踝上六寸。 8.天地人三皇(阴陵 地机 三阴交) 阴陵泉——天皇。脚内胫骨转弯的地方。是脾经的合穴。可治疗膝盖风湿,水肿,小便失禁,小便频数。 地机——地皇。阴陵泉下三寸。是脾经的郄穴。郄穴就是消炎,镇痛穴。 三阴交——人皇。 脾主四肢,主肌肉,主少腹,统血,主身上的湿热。 治疗水肿的方法——除了消水外,第一个就是强土。得水病时,是水不能治土。下针要下两侧,左右两边, 阴陵,地机,三阴交,专门治疗水肿。脾经又叫水道。有水病额,压三阴交有痛点。 下针深浅由哪些决定?1.按病人的需要决定。2.病人是骨头问题,下针要深,下到骨头。3.内脏问题,治疗肝病,气喘也要深,因为脏是收藏。腑是肠胃系统,不用下很深。 9.痛经三穴:血海 三阴交 中极 血海——腿部肌肉最高点。是全身最大的穴道。是妇科名穴。治疗妇科时,痛时下针最好,立竿见影。血海不深扎,用一寸针即可。 10.奇穴——百虫窝 按百虫窝,病人有痛,就是有虫在体内。这个穴主要用于诊断。 11.箕门穴与冲门穴 箕门穴——血海穴直上五寸。靠近阴部,对阴部的病有帮助。 冲门穴——曲骨外开四寸。其对称治疗是云门。 12.府舍穴至腹哀穴 府舍——曲骨上一寸再外开四寸。近取穴,可治疗腹部问题。 任脉旁四寸是脾经,二寸是胃经,半寸是肾经。 腹哀——建里外开四寸。治疗腹部,肠胃问题,大便不顺,胃不消化。 13.食窦穴与天溪穴 食窦——天溪下一寸六,就是跳过一个肋骨。 天溪——乳中穴外开二寸。 穴道:在骨头中间,肌肉和骨头之间,肌肉和筋之间。 |
|
298楼#
发布于:2015-11-26 02:2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薛绍展
2015年11月25日、 《针灸大成》第27课心得: 漏谷穴――禁灸,三阴交上三寸,脾经的络穴,跟足阳明胃经相通,阳经都是表经,阴经都是里经。 阴陵泉――(天皇)内胫骨转弯的地方, 地机――(地皇)阴陵泉下三寸,三阴交叫人皇,统称三皇,脾主四肢,主肌肉,主少腹,脾统血,主身上的湿热。得水病时,是水不能制土,把土建立起来水就归位了,土强了水自然不会乱跑,除了消水,首先要强土。三阴交、地机、阴陵泉专门治水肿,脾经又叫水道,水肿厉害的时候,针这三个穴道,都会出水,但不会发炎。脾主四肢,腿没力,也可用三皇,是强土。地机是脾经的郗穴,女人腹部有肌瘤都可用,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属水,可治疗风湿,水肿,小便失禁,中风的病人也可用。只要有水病,压三阴交就有痛点。针灸的观念,要根据病人的身体定针下的深浅,腿很粗用三寸针,小孩腿细用一寸针,根据腿的粗细定深浅。如果病人是骨头的问题,要下针到骨头,如果是内脏的问题,也要深针。肠胃系统不总下很深。 痛经三穴血海――妇科名穴,女人痛经、滴漏不止、月经不来都可在血海上治。血海、中极、三阴交治所有痛经。不深针,要浅,治病时机――在痛的时候治效果好,痛当场就去掉,如果扎的很好,下次就不痛了,如再痛就再扎。 百虫窝――血海下一寸,如果安压痛是有虫,下针,治到百虫窝没痛了就好了。 箕门――血海上五寸,很少用近取穴。从血海穴直上五寸叫箕门穴。针灸箕门穴对阴部的病有帮助,但很少用。 冲门――曲骨外开四寸,冲门有一个对称治疗法,在治病时,要因时因地治宜。可以扎脾经的子穴或母穴。生完小孩后,小孩子生出来了,胎盘下不来,冲门穴可以打开让胎盘下来。一般来说,胎盘不出来的话,病人会大量的失血,很危险。所以胎盘要快点下来。 府舍――曲骨上一寸,外开四寸,很少用。外开两寸是胃经,四寸是脾经。 腹结――石门外开四寸。 大横――身阙外开四寸,治疗泻利,拉肚子。 腹哀――建里外开四寸,治腹部的问题。食窦――天溪下一寸六, 天溪――乳中外开两寸是天溪。天溪穴在两个骨头中间,再跳一个肋间就是食窦。针灸除了了解穴性以外,要了解经络的走向,同时要了解井荣俞经合,原穴、络穴、郄穴的选择,如虚实寒热搞不清楚,原穴都可以治疗。天溪穴治乳房硬块,乳癌。 |
|
299楼#
发布于:2015-11-26 05:5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管琴歆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6日《针灸大成》第28课心得 肋骨周围的穴道下针要沿着肋刺,在两个肋骨夹缝中取穴。所以下天溪穴一定要在天溪穴偏任脉方向上约五分的地方沿着肋刺斜下针。 天溪穴治足太阴脾经上面乳房硬块。乳水累积在里面坏死了就化成脓,就是乳癌。 治疗乳房硬块,要看它在哪条经络上,根据硬块在经络位置选取的不同穴位。 2、胸乡穴与周荣穴 中府穴跳一个肋骨是周荣穴。周荣穴再跳一个肋骨是胸乡穴。 初期硬块出来的时候灸比针好,因为灸是“久火”。因为艾绒的性是往下,是找水。我们讲奶水奶水,奶里面一定有水。艾一点它就着火,表面看是烟往上,但气是往下的。热就能化,所以灸比针好。 但在天应上有硬块针比灸好。 3、全身脉络之主管:大包穴 胳肢窝下方的穴道,我们叫极泉,极泉下三寸叫渊液。极泉下六寸,就是大包穴。 大包穴总统全身大络。经与经之间都有络,所以才会有表里的现象出现,经和脏也有络,脏腑交接也有络,所以络是布满全身的,主干道是经,次要是络。 所有的络是大包在管,这个穴道过去是武术家攻击敌人的穴道。攻击这个点,会造成对方全身瘫痪,。 大包穴是脾之大络。脏腑之间不能沟通时,要大包让他协调。所以大包是常用的穴道,阴经、阳经的络都是他在管。 小肠消化吸收后,把营养转到脾,会有各种营养。中医是讲五种颜色,有青、红、白、黄、黑。 脾经上的大包穴把黑色的送到肾脏,白色的送到肺脏,红色的送到心脏,青色的送到肝脏,黄色就留在脾。而脾主肌肉,就会跑到肌肉里面去。 病人脸色发黄,就是黄疸。是肝胆、脾胃有问题,木克土,就没胃口,胃气就少了。小肠给脾胃的黄色营养它不能收。所以会散发出来,脸上都是黄色。所以你看到脸色发黄,这本来是脾胃的营养,但肝有问题,顶到脾胃,而脸色发黄。所以,依此类推看到脸是黑的就是肾脏病。 凡是绷紧的都是实,松开来的称虚。 大包穴虚实都可以治。像中风的人,手不能拉平是大包,不能握拳还是大包。 脾经到了大包穴,是脾经的终点。 二、手少阴心经 1、心脏---君主之官 心开午时(11-13点),心属阴火。音为徵。心脏本身是“君主之官”,它本身不受病,心脏会有病,是心包膜有病,病在心包上。 心脏管月经要想尽办法保护心脏,要心平气和。 心藏神,如果神不守,气就不会聚在一起,少气少气,命就会少。整个晚上不易入眠这是心脏的问题。病人没有黄疸、没有咳、没有气喘,还是不好睡就是心脏不好。要想心脏好睡眠要好。 心跟小肠是表里的。心脏在管人的体重,管人的腰围。过胖是心脏的问题,减肥要强心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