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
新手
新手
  • UID2014845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96
3030楼#
发布于:2016-01-26 09:0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李宁申请签到,2016年1月25日《黄帝内经》第83课学习心得:

一、《刺法论篇第七十二》
1.阴阳五行用针刺如何调整使其正
取其生化之源,太过时让其折散,不及时滋养其源,如此才能扶正,使五行生化正常。
2.疫病产生的原因及如何针刺
原因:节气过长才会生疫。
针刺手法:
(1)阳热之气过长,节气失正,必生疫病。足厥阴肝经之脉气必不正,肝气必阻塞于头部,针刺肝经行间穴。
(2)阴寒之节气过长,必使手少阴心经之脉气不正,心气阻塞于心胸中,针刺心包经劳宫穴。
(3)阴中之阳之冬季过长阻,必使足太阴脾经之脾气不正,脾土之气必阻中焦,刺脾经大敦穴。
(4)阳中有阴之长夏之气长,必使手少阳三焦之气阻塞不通,就像天地之间热欲下雨但不下,气机阻塞中焦,刺手少阳三焦经的液门穴。
(5)冷热无常,失其节令,必使阳明之气不正,阳明经气受阻,其气不向上入肺,可针刺手太阴肺经的鱼际穴。
(6)秋行夏令,足太阳之气不正,足少阴之气受阻,刺足少阴之然谷穴。
3.五运之气太过引起的疫病和针刺手法
(1)己亥之年,春行冬令,天数有余,必使足厥阴肝经经脉气过盛,如寒风劲急燥行于木上,必令木增燥成灾,针刺足厥阴肝经的合穴曲泉。
(2)子午之年,冬行春令,天数有余,热过盛于上,天气必热,上焦心包津液必伤,针刺手厥阴心包经合穴曲泽。
(3)丑未之年,夏季梅雨太过,天数有余,湿必盛于天,足太阴脾经湿过盛,针刺脾经合穴阴陵泉,使湿消散,不致湿留关节,造成病害。
(4)寅申之年,春行夏令,夏日过长少阳必盛,热过盛而上行,泻其有余之法,刺手少阳三焦的合穴天井,使少阳不过于热亢。
(5)卯酉之年,秋行夏令,夏日延后,阳明热过盛,金气逢热势,必终成燥,天干物燥,针刺手太阴肺经的合穴尺泽,去肺金之燥。
(6)辰戌之年,冬行秋令,天寒在上,地热在下,太阳之气不收敛反而盛大,水居天上不化布施,如人体之水上行而不下,针刺足少阴肾经之合穴阴谷,使过盛的太阳之水能内下于肾脏。
4.天干地支的变动失常引起疫病的原因和预防
甲丙戊庚壬:阳干,刚
乙丁己辛癸:阴干,柔
八字就指年、月、日、时都有干支。
(1)甲子之年,甲为刚干,其年己月时,甲己化土为常态。如果刚之甲干失其正位,己脾之土气必弱,肝木必相克胜,一旦如此,三年之中必有大病。
针刺预防:针刺肾俞穴用补法,以水生木。三日后再刺足太阴脾经俞穴太白,强土疏肝。
另一种情况是己土之柔干不至,甲干独守,如此三年必生脾土之大病,刺法补泻如同甲子之法。针刺后不可夜晚出行或去远方,七日沐浴斋戒后,元气自复。
肾有久病时,在寅时面向南立,去除杂念,凝神闭气不呼吸,伸颈咽气,如吞硬物入肚中,速续七咽,舌下必生很多津液,再用心念分三次把津液吞下入于丹田。这是离宫之水,又名玉泄,神水,可以补精益气。
(2)丙寅之年,丙为刚干,其年辛月时,丙辛合化水为常态。但是年刚干丙气失守其刚,令辛之柔干无法独主生化过程,水气生化之气机失常,水上行而有余,因上刚干失守,阳不足以气化,节令生变,三年后必生疫病。如果轻微的三年以后才生病;严重的三年前就生病。
针刺预防:针刺补法取心俞,使火盛水不侵犯,五日后再针刺肾经的合穴阴谷用泻法。针刺后不可大喜,节欲情志。如不知禁忌,正气必再失散,病将复发,至少安静七日。
另一种情况是会因甲子年之土运,辛己年之水运,其柔不济刚,失其常态,造成地运即土气虚弱,三年必生水病,刺法如上。
(3)庚辰之年,庚为刚干,其年乙月时,乙庚合化金为常态。如果其年刚干庚气失其刚位,柔干乙气无法与之相合,是年金气必无法司守其职,节气必不合,阴阳不调,天地失序,三
贾英然
新手
新手
  • UID20175452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03
3031楼#
发布于:2016-01-26 10:3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一班贾英然申请签到

五行有相生有相克取他的生化之源,太过的时候抑其郁,过和不及在脉和症上都可以看到,如果本来是冬天应有的寒冷时,阳过长或阴过长都不好,遇到这种情况刺行间穴,当一个节气过长时要想办法抑制他,气有余可用针灸让他通畅,针灸原则名不过为,当季行当季的令,即使病在秋天也不会跑到冬天去,遇到已亥月,天数有余春行冬令,故厥阴不退位病还在肝经上肝气有余,子午之年,冬行春令,热行于上,火余化布天,刺厥阴之所入,丑未之年,湿过于盛,雨化布天,刺足太阴的阴陵泉 ,寅申之年,春行夏令,春行夏令,春天时本来是该春暖花开,结果非常燥热,此热因过盛而上行,可用泻其有余之法,当剌手少阳三焦,经脉气之所入合穴天井,使少阳不过于热,可免疾病之生。卯酉之年,会秋行夏令扎肺经的合穴尺泽,可先去过燥之肺金,以防生变 辰戌之年,冬行秋令,天寒在上,地热在下,此令太阳之气不敛反盛,人体之水上行而不下,可刺足少阴肾经脉的合穴阳谷穴,使过盛的太阳之水能内下于肾脏,以免生病所以当天地之节气不正,阴阳逆行,必致民病,使用针法正确,可以预防疾病之发生肾有久病者,可以在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就是嘴巴,鼻子不要呼吸,脖子伸长,做7次咽口水的动作,这时,脖子好象有硬物更做,连做七遍后,会觉得舌下生很多津液。在把这精液分三次吞下去,直到丹田。然后在从复练习,这是养气练工很好的方法当我们肝有病,要先实脾,实脾除了药以外,平时我们不要吃太饱,少吃生冷的食物,吃饱饭时不要马上坐下来,要站起来走走,吃东西要带点甘味,淡味,这都是很好的实脾的方法如果我们要让肺强状,最好的方法是呼吸,  如果是心神因虚而离位,虚在体中,仍不至死,就是神不守舍胡言乱语,边时我们可以刺肝的俞穴。如有人说晚上经常看到鬼,就是心虚了。当心火不足时,肾水的气会跑到心脏来,就会看到黑色的鬼,这时我们可以剌阳池,再刺心俞 如果脾脏有病时,又适逢天时太阴之土运失守其位,因而重虚,土运过虚,再逄土运过虚之年,肝木必犯之,必令人昏厥,可针足阳明脉气之所过冲阳穴,再剌脾俞即可当肺有病,火会克金,这时会看见赤尸鬼,眼睛是红的,这时我们可扎合谷,在扎他的肺俞穴如果病人肾气虚,又逢天运太阳失守,水气更虚,此重虚之年再逢水运不足之年必发病,土来犯之,使人神魂不守,终至昏厥,吾人可剌足太阳脉气之所过京骨穴。再刺肾俞穴即 十二脏腑都有他的神守护,如果神失了,这时必令精气不利,很容易犯厥人如果受到惊吓,式过度的悲伤,使精神受搅都会造成人的神失其位,神如果失其位时,精气一定不守如果是心神不守,心是君主之官,神明出此,这时可扎阴心经的神门穴,针用补法,肺是相傅之官,治节出此,人体中之节律由此,可剌手太阴之原太渊穴,所以原穴可以让人的神留于脏里面,肝脏是中正之官,谋虑出此,肝虚则魂失其守,可针刺足厥阴肝经之原太冲穴,用衣剌手法即可胆是中正之官,决断出此,胆虚则令人疑虑不决,可剌足少阳胆经之原丘墟穴 膻中,是巨使之官,喜乐出此,膻中虚使人神志恍然,精神不聚,可针刺手厥阴心经脉气之原劳宫穴。脾脏,为谏议之官,智周出此,思绪太过脾气必伤,寸刺脾经脉气之原公孙穴,釆用补法来剌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此,人吃东西时暴饮暴食,胃气必伤,可刺胃经原穴冲阳大肠,为传导之官,变化出此,一旦失守,无法传导秽物,可刺原穴合谷穴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此,一旦失守,谷物之精华无法生化为体用,可刺小肠原穴腕骨穴。肾脏,作强之官,伎巧出此,一旦肾气虚,必使志竭,可剌肾经脉太溪穴三焦,决读之官,水道出此,一旦失守,水道决渎不利,可剌三焦脉气之原阳池穴,膀胱,是
太子灸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2954
  • 粉丝54
  • 关注12
  • 发帖数2570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3032楼#
发布于:2016-01-26 11:22
请签到
郑其赛:中医经典特训1班郑其赛报到
2016.01.21黄帝内经79课学习心得
 
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黄帝坐于明堂,召见雷公问道:你懂得医学的道理吗?雷公回答说:我诵读医书不能完全理解,有的虽能粗浅的理解,但不能分析辨别,有的虽能分析辨别...
太子灸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2954
  • 粉丝54
  • 关注12
  • 发帖数2570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3033楼#
发布于:2016-01-26 11:22
签到
郑其赛:中医经典特训1班郑其赛报到
2016.01.21黄帝内经79课学习心得
 
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黄帝坐于明堂,召见雷公问道:你懂得医学的道理吗?雷公回答说:我诵读医书不能完全理解,有的虽能粗浅的理解,但不能分析辨别,有的虽能分析辨别...
太子灸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2954
  • 粉丝54
  • 关注12
  • 发帖数2570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3034楼#
发布于:2016-01-26 11:22
请签到
徐佩凤:中医经典魔鬼特训01班徐佩凤申请签到,2016年01月21日《黄帝内经》第79课学习心得。〈—〉着至教论篇第七十五。三阳并至;三阳是阳中的至阳,—旦相并则产生易惊之症。病势发如疾风,漫延很快,如雷似的急剧,会令人全身九窍闭塞不通,阳气不在正...
太子灸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2954
  • 粉丝54
  • 关注12
  • 发帖数2570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3035楼#
发布于:2016-01-26 11:22
签到
刘艳娟:中医经典魔鬼特训01班刘艳娟申请签到,2016年1月21日79:着至教论篇:三阳并在一起,力量非常大,速度也来得非常快,病瞬间即发,冲到头顶上,发癫痫。发到身体里造成下痢不止,小便失禁。
三阳是阳中的至阳,一旦相并则产生易惊之症,会令全身...
太子灸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2954
  • 粉丝54
  • 关注12
  • 发帖数2570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3036楼#
发布于:2016-01-26 11:22
请签到
贾付民: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贾付民申请签到2016/1/21 79集学习心得:
 
1、  着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2、  天地之间不离阴阳表里关系,上下对流,雌雄互交之相应法则。真正的医道必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此医之道方可以长久相传...
太子灸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2954
  • 粉丝54
  • 关注12
  • 发帖数2570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3037楼#
发布于:2016-01-26 11:23
签到
慕利敏:中医经典特训01班慕利敏申请签到
2016.01.21日内经第79集作业
著至教论第75篇
*所有的中医是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相互应和的道理,医学必须上通天文 ,下通地理。
三阳并至,三阳是阳中的至阳,一旦相并则产生易惊之症。病势发如疾风,漫延...
太子灸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2954
  • 粉丝54
  • 关注12
  • 发帖数2570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3038楼#
发布于:2016-01-26 11:23
请签到
吴泳茵:*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吴泳茵申请签到2016年1月21日《黄帝内经》第79课笔记:
因为古书的遗失,第六十六到七十四章没有记录。
着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这里是黄帝与刚出道的医者雷公的知识问答。
二皇:是指伏羲,神农。
真正的医道必能上知天文下...
太子灸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2954
  • 粉丝54
  • 关注12
  • 发帖数2570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3039楼#
发布于:2016-01-26 11:23
签到
任红超: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任红超申请签到2016年1月19日黄帝内经第77节学习心得:
四时刺逆从论篇
1.脉气为何会随四时生长收藏
 a、 春天:天气开始,地气开始泄,冻土也解,冰也融化,水流行而河道通,所以与这相 应,人身之气也在经脉。
 b...
太子灸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2954
  • 粉丝54
  • 关注12
  • 发帖数2570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3040楼#
发布于:2016-01-26 11:23
请签到
韩辉: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韩辉申请签到,2016年1月21日《黄帝内经》第78、79集学习心得:
(第六十六到七十四篇已遗失)
第七十五篇  著至教论
1、三阳为天,三阳(太阳、少阳、阳明)并,力量大,速度快,三阳并在一起,人会瞬间发病,发...
太子灸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2954
  • 粉丝54
  • 关注12
  • 发帖数2570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3041楼#
发布于:2016-01-26 11:23
签到
杨诚:2016年1月17日,《黄帝内经》75课心得:
13.针法之补泻
阴、阳、气、血的偏聚形成疾病,针刺这些疾病,取经脉上的穴位。
气的病变治疗于气,用浅刺法;血的病变治疗于血,用深刺法。同时根据病人的胖瘦强弱及四时变化经,决定针刺的穴位...
太子灸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2954
  • 粉丝54
  • 关注12
  • 发帖数2570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3042楼#
发布于:2016-01-26 11:23
请签到
张兴平:中医经典特训一班张兴平申请签到。
2016年1月21日《黄帝内经》第79节学习心得:        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所有中医的精神都是:  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相互联系,相互感应的道理。而真正得道要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知人...
太子灸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2954
  • 粉丝54
  • 关注12
  • 发帖数2570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3043楼#
发布于:2016-01-26 11:23
签到
李宁: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李宁申请签到,2016年1月21日《黄帝内经》第79课学习心得:

一、《着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1.《黄帝内经》65到74篇丧失了,此部分原文来自宋代王滨所补;内经第72篇刺法篇非常好,来自《二十二子》;上古圣人伏羲著有...
太子灸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2954
  • 粉丝54
  • 关注12
  • 发帖数2570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3044楼#
发布于:2016-01-26 11:23
请签到
郑其赛:中医经典特训1班郑其赛报到
2016.01.22黄帝内经80课学习心得
 
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黄帝说:深远啊!道之远大幽深,好象视探深渊,又好象迎看浮云,但渊虽深,尚可以测量,迎看浮云,却不到其边际。圣人的医术,是万民学习的榜样,...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