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丽苹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84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00楼#
发布于:2016-01-27 23:0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6127日《针灸大成》第90课心得
 
一、右眼弱视,视力不好,治疗手法跟治疗青光眼类似
1、合谷:止痛  2、养老:治疗眼睛视力退化   3、光明穴    4、头临泣:前五分斜刺到穴道  5、睛明穴  6、左后溪:治疗病人右肩痛。
 
二、病人腰下部痛
1、补委中  2、按类比法在承山附近找到压痛点下针,为天应穴
 
三、病人肠胃不好引起心脏跳动过快
1、巨阙  2、神门、内关  3、公孙  4、心俞
5、肝俞  
 
四、酒槽鼻
1、双侧合谷止痛  2、曲池:防止发炎  3、鼻头部位放血,一般的放一两次即可,严重的放三次左右会好。
 
韦陀献杵式:先放松,头往左右各转三圈,让大椎放松,再同时做其它三个动作,可让手三阴、手三阳、任脉、督脉的气血流畅,去瘀,促进新陈代谢。
何丽苹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84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01楼#
发布于:2016-01-28 20:5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6128日《针灸大成》第91心得
 
摘星换斗式:可以拉胃气,胃气够,长寿,如何让胃气动,如何运动到筋脉。
 
跨立,右手用力抬起,最后力量集中到手上,挥过头顶(尽量超过头),同时身体往左侧转,左脚随之左转,右脚踮起脚尖;换左手,交替做。

拔刀式:运动到足三阳,阴跷脉,阳跷脉。
 
  手背至腰部,右手背至颈后,右手像拔刀一样向上伸直。身体向左旋转90°,脚随身体向左转自然交叉,左腿压右腿,手心向下,右脚侧躺,右手碰右脚。吸气起,换左手,交替做。
三焦逼毒法:加速循环系统。
 
舌头顶着牙齿,微微张开嘴,断断续续发出嘻的声音,手同时向前推,当嘻发出没有声音的时候,踮起脚尖,把肛门提起来发一声无声的嘻,就好了。

拨云见日:上半身是阳,下半生身是阴,蹲马步阴会沉到下面,手臂晃动的时候阴升阳落,阳一直落到脚上面。
 
肩膀放松,踩半跨马步的姿势,手晃动的时候,肩膀不动,,如同甩绳子一样。
 
 

出爪亮翅式:目的是松,达到骨、筋、肌肉、关节全身放松,阳气就会运行到四肢末梢。
 
半跨马步,深吸气,手臂自然抬起微屈,手上下晃动像鸟拍打翅膀一样,手的振动会振动到脸上的肌肉和舌头,会听到很多声音,证明身体是真正的放松了。
 
 
倒拽九牛式:向前跨一步,右手握拳从后用力向前扯,左手从前向身后拽,左右交替扯,右手扯几下左手就扯几下。
 
 
何丽苹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84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02楼#
发布于:2016-01-29 20:5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6129日《黄帝内经》第1课心得
 
第一篇:上古天真论
中医定义,人的寿命是一百岁,而现代文明越来越发达,人的寿命却越来短。一是因为古人科技没那么发达,人民都会遵寻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二是因为古人生活比较清心寡欲,没有现代人那么多的欲望。三是因为现代的环境受到污染,食物发生变化。四是因为现代交通便捷,科技发达,很多人都缺少运动。
 
难经第十难—五邪
中医论的是道,阴阳的现象统称为道,阴阳具体化就是五行,金水木火土。
我们以心脏举例,当心脏发病时,为本经发病,称为正邪,当肝脏生病影响到心脏时称为虚邪,如果是脾脏有问题而影响到心脏,称为实邪,本身心脏的火克金,而现在肺有问题了,回逆回来影响到心脏,称为微邪,如果是肾脏有问题了,影响到心脏,称为贼邪。
所以中医有治疗法则: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还有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这一段很少人知道,比如肝病,实症,我们可以补肾,水一强就克到心脏的火,人身体有自救功能,这时候肝就会丢很多木头下去把火生起来。
中医认为,情绪可以有,但都不能太过,过则伤身。
 
走路与健身    整本黄帝内经,都没有赞同人去跑步,只是赞同人去走路,走路是人最好的健身方法,跑步太过,会伤到身体。                                                        
何丽苹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84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03楼#
发布于:2016-01-30 23:3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6130日《黄帝内经》第2课心得
 
女性成长关键表征:
女子生命节律以七为一个阶段,中医认为,肾主骨,牙为骨之余,肾其华在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黄帝内经以七岁跟14岁为女人的生长过程,而现代因为物质生活太好,很多人会早熟,早熟就会提前衰老,影响到寿命减短。
我们脚上有三个脉,肝经有太冲脉,胃经有冲阳脉,肾经有太溪脉,人的乳头络到肝脏,太冲脉盛肝气旺时,就推动到心脏加速,奶水下到子宫,经过小肠加热,变成月经。
女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而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水的重要性、子宫肌瘤与月经:
中医认为,肾是水,水生万物,人体从受孕开始的第一个内脏是肾,肾生肝,肝生心,所以中医从头到尾非常注重水,肾脏决定一个人寿命的长短。
如果子宫里有肌瘤一直在长,天癸会受到影响延后,到五十四、五岁月经还是会每个月按时来,如果是良性肿瘤到卵巢萎缩时,肿瘤也会慢慢的萎缩。
 
男性成长关键期表征:
    男性的生长周期是八,男子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何丽苹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84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04楼#
发布于:2016-01-31 14:5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6年1月31日《黄帝内经》第3课心得

第二篇,四季调神阴阳调和论
四季,指春夏秋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季“发陈”万物始生,我们人的身体也要根据节气去调整,以免生病。春三月,我们要夜卧早起,就是晚睡早起,睡眠时间较短,起床后广步于庭,赏而不罚,不要乱发脾气。
春天要养肝,如果春天伤到肝脏,到夏天就会出现寒的症状。
夏三月称为蕃秀,夏天天地正在相交,很热,万物华实,也要晚睡早起,夏天一定要得汗,要让它透发,燥热之气才能散出,反逆会伤到心脏,到秋天就会出现咳嗽的症状,到冬天就会加重。
秋三月,称为容平,是收的时节,秋天属金,非常干燥,要早睡早起,和鸡同步,收剑神气使秋气平,反逆会伤肺,到冬天会出现下痢。
冬天,闭藏,早睡晚起,收收剑情志,保持身体温度,不适合出大汗,回逆伤肾,伤到肾会使肌肉萎缩,精神不振。
有心脏病的人,或是常年手脚冰冷的人,冬天可洗冷水澡,因为寒极生热,中医认为心喜寒,寒为水,强水时母能令子虚,则会有很多肝木进入心火,心脏功能则会加强。
人要顺着节气养生,当日月不明的天气,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同时保持好情志!
春夏养阳,让汗透发,秋冬养阴,不适合出汗,因为有阴,阴提供阳的能源,阳在外固表,如果阴虚,阳就会外浮,过剩,如果阳虚,阴就会向外散。
何丽苹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84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05楼#
发布于:2016-02-01 20:5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6年2月1日《黄帝内经》第4课心得

难经第三难—阴阳脉诊
我们的手掌横纹下有一高骨,叫作关,关上为寸,关下为尺,寸为九分,尺为一寸,关上为阳,关下为阴,寸脉正常长九分,太少为阳不及,太过为阳太盛,尺脉正常长一寸,太短为阴不及,太长为阴太盛,阴脉太盛,阴脉顶着阳脉向外散,使寸脉超过九分,称为溢脉,阴盛阳虚,当阴脉太虚,阳脉顶着阴脉向外散,使尺脉超过一寸,称为覆脉,即阳盛阴虚,溢脉及覆脉是阴阳相隔的脉,都是胃气已无的脉。
中医观念认为,吸入为肝肾,为阴,吐出是阳,是心肺,所以寸脉是阳,尺脉是阴,呼吸之间是脾胃。

第三篇  生气通天论
阳气论,阳气精绝症状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相通的,人吸气顺着督脉一路向下走,至命门,再到关元,吐气时从关元走任脉一路向上吸气,吐气一个周天一直是小腹振动。天阳进入身体会产生热。与人体肾脏的先天之本相应。
中医观念,食物进入胃里到小肠,因为小肠很热,食物的残渣与水进入大肠后,水就被汽化形成津液,进入肺,肺把津液分布到全身,所以全身的津液都来自大肠。同进阳气因而上,所以能卫外。
如果里寒很盛时(小肠的火温度不够)阳气就不能固表卫外,神气就会外浮。
如果热太盛,肺里津液不够。会话多,病都在阳明上,是阳明症。纯热症,大肠和胃都是阳明,起因因余热,清除掉干燥的食物残渣,津液就会疏布全身。
湿太盛,久坐湿地,湿太盛伤阳,诸阳之会是头,湿盛就会伤到头,长时间会伤筋,大筋缩短,肌肉萎缩,去湿气就会恢复。
伤到气时,形会肿,有些人是形先伤再伤到气。
阳气如果受到损害时,如过于操劳阳气损耗太多,或是受到伤,阳气会在身体里停滞下来,如果阳气精绝,五官的功能就会失去,但生理功能正常,只要恢复阳气,五官功能就能恢复。
生气时,阳气过分上逆,会产生昏厥的现象,所以很多人一生气就中风,一生气就发心脏病。
有的人阳气不足会伤到筋,会无法控制四肢,有些人阳气不足会汗流不止。

湿热与疣、阳气之开合
当流汗出来时遇到湿气,停留在皮肤表面会产生疣,吃太好的食物脚会生疔疮。
出汗后遇到湿生疣,遇到寒气会生红疹。
阳气称为卫,血称为营,营卫处于平衡状态,我们摸脉时,脉内是血,脉外是气,脉气以柔和最好,刚强不行。
何丽苹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84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06楼#
发布于:2016-02-02 21:5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622日《黄帝内经》第5课心得
 
神、魂、魄、四象—阴阳与时辰之关系
肺藏魄,肝藏魂,心藏神,魄和魂都由心来管。白天看到鬼为魄不守,就是肺有问题。
人体背部俞穴行阳,行脉募穴行阴,但阳出不来的时候会化成风,风是动的,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始,在治病时,反过来,风为百病之终。
人体内有脏腑,脏,用来收藏,为阴,腑来来排泻废物,为阳,当阳气受阻时,阳不行,阴就会累积,中医认为,24小时为一个周天循环,当阳气受阻时,就不会正常宣泄,就会累积。
阴阳协调,脏腑间才能互相制衡,阴不胜阳,就会发狂,阳不胜阴,五脏失调。
午阳阳极,生阴,为少阴,酉时到子时为太阳,子时阴及生阳,子时到卯时为少阳,卯时到午时为太阳,这就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伤寒论、五味与五肤、气色
春天伤于风邪,会发生泄泻,夏天伤于暑,到秋天会咳嗽,秋伤于湿,冬伤于寒,到春天会生瘟病。
寒分两种,一种是从身体里发出来的寒,因饮食不节造成,另一种是外在的,因为天气缘故。
五味入五脏,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过与不及,对身体都不好。过酸,肝气盛,克脾脏,过咸,骨质受伤,心气抑郁,过甜,心烦气喘,肾气受限,过苦,脾气受伤,过辛,伤筋伤神。
多吃青盐可预防肾结石,多吃酸可预防胆结石。
何丽苹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84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07楼#
发布于:2016-02-03 23:5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623日《黄帝内经》第6课心得
 
第四篇  金匮真言论

五封与八风,人身阴阳,脏之阴阳
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东南弱风,南大弱风,西南谋风,西北折风,北大刚风,东北凶风,东婴儿风。
春天生东风,病在肝,肩颈而入;夏天生南风,病在心,由胸胁入,秋天生西风,病在肺,由肩背风门肺俞入,反应在肩膀上。冬天生北风,病在肾,反应在四肢关节,从腰部肾俞穴入。长夏病在脾,反应在脊背。
男人胸为阴背为阳,女人胸为阳背为阴。脏为阴,腑为阳,里为阴,外为阳。
 
阴中之阴、阳中之阳,五脏对应形色气味。
下段横膈以上上焦肺心为阳,为清,横膈以下肝脾肾为阴,为浊。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肾为阳中之阴,肝为阴中之阳,脾为阴中之至阴。春冬有病在阴,秋夏有病在阳。
何丽苹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84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08楼#
发布于:2016-02-04 00:0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624日《黄帝内经》第7课心得
 
五脏对应形色气味:
东方、春天,青色,味酸,肝脏,肝开窍于目,肝藏魂,肝主筋,病发惊骇,其畜鸡,其谷麦,像木,数8,音为角,水果为李,其味骚。
南方,赤色,心脏,开窍于耳,心藏神,心脏病会影响到其它内脏,病在血脉,其畜羊,其谷黍,数7,音为徵,水果为杏,其味焦。
中间,黄色,脾脏,开窍于口,脾藏意,病在舌根,味甘,其畜牛,其谷稷,主肌肉,数5,其音宫,水果为枣。其味香。
西方,白色,肺脏,开窍于鼻,肺藏魄,病在肩背,味辛,其畜马,其谷稻,主皮毛,数9,其音商,水果为梨。其味腥。
北方,黑色,肾脏,开窍于二阴,管大小便,肾藏志,病在关节,味咸,其畜黑猪,其谷豆,主骨,数6,其音羽,水果为坚果-粟,其味腐。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二生火,地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天四生金,地九成之,五十为土。
九为阳之及,八为阴之极。
青黑为痛,赤黄为热,白色为寒,五味以自然之味为好,人工加工过的食品分子较小容易深入身体,容易上隐。
何丽苹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84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09楼#
发布于:2016-02-04 00:0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6年2月5日《黄帝内经》第8课心得

第四篇  阴阳应像大论
阴阳生极
清阳在上,浊阴在下是常态,比如煮水,如果拿一瓶脏水来煮,煮成清气会慢慢的往上升
人是圆形的,阴阳要平衡,一个不平衡就会影响到其它。
阴极生阳,阳极生阴。如人体的四肢末梢是阴经和阳经的交汇处,阴经到极点的时候就生阳,就到了阳经,阳经到极点的时候就到阴经。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在身体里呆太久就会生浊,所有的肿瘤、癌症都是寒累积起来的。热气生清,清气在下会泻痢,浊气在上会鼓胀。
寒的人形较瘦,热的人形较胖。
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走妯娌,浊阴走五脏,所以我们说四肢为阳,身体为阴,脏为阴,腑为阳。
阳为气,阴为味,蔬菜味淡为阳为气,归精,肉食味厚为阴为味归形,气溥发汗发表,味厚则泄,发热。
常年累月热伤气,寒伤血。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盛阳病,阳盛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纵寒则热,纵热则寒。
何丽苹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84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10楼#
发布于:2016-02-04 00:0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6年2月7日《黄帝内经》第10课心得

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有痛是气通不过去,肿是形伤,又肿又痛是形和气都伤。
风太过则生动,热盛则肿,燥盛则干,寒胜则浮,湿盛则洞泄。
风盛则动,以肚脐为中心,左边动悸,为肝,下方为心脏,右边为肺脏,上方为肾脏,一个眼睛在动是肝风内动,因为肝主目,动为风。

治病法则、阴阳调和
五脏化五气,有两个因素会导致人生病,一是外界的燥热暑湿风寒,二是内在的情志会使人生病。过怒伤肝,过喜伤心,过思伤脾,过忧伤肺,过恐伤肾。忧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冬伤于寒,春必瘟病,春伤于风,夏生泻痢,夏伤于暑,秋必咳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月为打嗝,产生打嗝的原因是病人的脾胃里有陈寒,新食物吃下去时没有办法消化,新食跟陈寒碰在一起,就会打嗝。治疗的方法,去陈寒,或是去新食,去新食要很注意。脾为后天之本。
湿胜恐,过寒伤血,过热伤气,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阴在内是因为阳固外,阳固外是因为有阴在内。如果阳热太盛,皮肤毛孔不发汗,会很难呼吸,可用发表的药,为汗解法。如果没有药,或没有用,就洗冷水,因为寒极生热。会得到汗解。
阴盛生寒,里寒时流汗是清澈的汗,能夏不能冬。
人四十岁阴阳各半,超过五十岁阳慢慢衰,阴慢慢生,六十岁阳气大虚。
人要按照四季生长收藏来调理身体。
中医治病同症同治,不论病名。
何丽苹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84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11楼#
发布于:2016-02-04 00:0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6年2月8日《黄帝内经》第11课心得

天之纪、地之道:
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天为阳,阳不足则必阴生,西北方属阴,所以人的右耳不及左耳敏感,而人的左手足也不及右边的强。因为东方属阳,阳性向上,所以人体的精气神集合于上部;如果精气神集合于下部则下部强盛而上部虚弱,此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利。如虽左右同样感受了外邪,但在上部则身体的右侧较重,在下部则身体的左侧较重,这是天地阴阳之所不能两全,而人身亦有阴阳左右之不同,所以邪气就能乘虚而居留了。
    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火之气通于心,溪谷之气通于脾,雨水之气通于肾。
所以天有精气,地有形体;天有八节之纲纪,地有五方之道理,因此天地是万物生长的根本。无形的清阳上生于天,有形的浊阴下归于地,所以天地的运动与静止,是由阴阳的神妙变化为纲纪,而能始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终而复始,循环不休。我们把人体上部的头来比天,下部的足来比地,中部的五脏来比人事以调养身体。天的轻清之气通于肺,地的水谷之气通于嗌,六经犹如河流,肠胃犹如大海,上下九窍以水津之气贯注。如以天地来比类人体的阴阳,则阳气发泄的汗,象天的下雨;人身的阳气,象天地疾风。人的暴怒之气,像天有雷霆;逆上之气,象阳热的火。所以调养身体而不取法于自然的道理,那麽疾病就要发生了。
    如因外感致病因素伤害人体,急如疾风暴雨。善于治病的医生,起初邪在皮毛的时候,就给予治疗,病在表者,如风寒束表伤阳,用针在外关或者合谷表面浅刺或者刮刮,汗出即愈;技术较差的,至邪在肌肤才治疗;又更差的,至邪在五脏才治疗。假如病邪传入到五脏,就非常严重,这时治疗的效果,只有半死半生了,只有50%成功治愈把握。
    所以自然界中的邪气,侵袭了人体就能伤害五脏;饮食之或寒或热,就会损害人的六腑;地之湿气,感受了就能损害皮肉筋脉。
    所以善于运针法的,病在阳,从阴以诱导之,病在阴,从阳以诱导之;取右边以治疗左边的病,取左边以治疗右边的病,以自己的正常状态来比较病人的异常状态,以在表的症状,了解里面的病变;并且判断太过或不及,就能在疾病初起的时候,便知道病邪之所在,此时进行治疗,不致使病情发展到危险的地步了。
所以善于诊治的医生,通过诊察病人的色泽和脉搏,先辨别病症的属阴属阳;审察五色的浮沉或重浊,而知道病的部位;观察呼吸,听病人发出的声音,可以得知所患的病苦;诊察四时色脉的正常是否,来分析为何脏何腑的病,诊察寸口的脉,从它的浮、沉、滑、涩,来了解疾病所产生之原因。

难经77难与75难—肝癌治疗:
77难:上工治未病。肝病先实脾。
75难:东方实(肝木)则西方虚(肺金);泻南补北。内经云:一臓不平,所胜来平。如肝木不平,可用肺金平之。治法:母能令子虚,子能令母实。
所以说:病在初起的时候,可用刺法而愈;及其病势正盛,必须待其稍微衰退,然后刺之而愈。所以病轻的,使用发散轻扬之法治之;病重的,使用消减之法治之;其气血衰弱的,应用补益之法治之。
治病当看天时与肝脏相应之机。如每当季节变换点的前后各1周为脾脏之王时,此时脾气最旺,不用担心脾胃之气受伤。可以大胆攻伐病盛之脏所患邪气。
形体虚弱的,当以温补其气;精气不足的,当补之以厚味。如病在上的,可用吐法;病在下的,可用疏导之法;病在中为胀满的,可用泻下之法;其邪在外表,可用汤药浸渍以使出汗;邪在皮肤,可用发汗,使其外泄;病势危急的,可用按得其状,以针收而制伏之;实症,则用散法或泻法。虚痛隐隐作痛。观察病的在阴在阳,以辨别其刚柔,阳病应当治阴,阴病应当治阳;确定病邪在气在血,更防其血病再伤及气,气病再伤及血,所以血实宜用泻血法,如果全身气虚宜用针灸补之导引法。
何丽苹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84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12楼#
发布于:2016-02-04 00:0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6年2月9日《黄帝内经》第12课心得

第六篇:阴阳离合
三阳与三阴之离合
     天地之间,万物初生,未长出地面的时候,叫做居于阴处,称之为阴中之阴;若已长出地面的,就叫做阴中之阳。有阳气,万物才能生长,有阴气,万物才能成形。
人面向南方站立,前方名叫广明,后方名叫太冲,行于太冲部位的经脉,叫做少阴。在少阴经上面的经脉,名叫太阳,太阳经的下端起于足小趾外侧的至阴穴,其上端结于睛明穴,太阳为少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阳。再以人身上下而言,上半身属于阳,称为广明,广明之下称为太阴,太阴前面的经脉,名叫阳明,阳明经的下端起于族大指侧次指之端的历兑穴,因阴阳是太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阳。厥阴为里,少阳为表,故厥阴精之表,为少阳经,少阳经下端起于窍阴穴,因少阳居厥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少阳。因此,三阳经的离合,分开来说,太阳主表为开,阳明主里为阖,少阳介于表里之间为枢。三者之间相互协调,统一称为一阳。
在外的为阳,在内的为阴,所以在里的经脉称为阴经,行于少阴前面的称为太阴,太阴经的根起于足大指之端的隐白穴,称为阴中之阴。太阴的后面,称为少阴,少阴经的根起于足心的涌泉穴,称为阴中之少阴。少阴的前面,称为厥阴,厥隐经的根起于足大指之端的大敦穴,由于两阴相合而无阳,厥阴又位于最里,所以称之为阴之绝阴。因此,三阴经之离合,分开来说,太阴为三阴之表为开,厥阴为主阴之里为阖,少阴位于太、厥表里之间为枢。三者互有联系,统称一阴。
    阴阳之气,运行不息,递相传注于全身,气运于里,形立于表,这就是阴阳离合、表里相成的缘故。

第七篇:阴阳别论
男女正常脉、三阳之病
脉像有两种卦,一种是阴在两阴之间,为坎卦,为常脉,另一种是阴在两阳之间,为离卦。离为中虚。阳不在乎多少,要替在里面身体才能够受用,阳浮的人无气就没有了。
人有四经十二从,四经指心肝肺肾应四季,春夏秋冬,脾应长夏。十二个月应十二条经脉。
人体横膈以上为寸脉,横膈之下为尺脉,横膈为关脉。脉分气血,在手为血右手为气,诊脉时可同时诊二只手的脉做比较。女人主血,血较重,所以左手脉应该比右手大一些,男人主气,所以右手脉会大一些。
寸脉为君,尺脉为臣,所以寸脉要在一些。
寸脉过长,溢到手掌上称为溢脉,表示喉咙出问题了,如果喉咙里长肿瘤,脉会弯曲着向上溢。在治疗时溢出的脉越来越弯,表示治疗方法错误,慢慢回来则表示治疗方法正确。
脉关为脾胃,吸入为阴,为肝肾管,吐出为阳,心肺管,呼吸之间为脾胃。正常脉一个呼吸跳五下。
把脉时,我们以胃脉为标准,别于胃脉的则表示其脏腑出现问题。
溢脉表示阴盛,为真藏脉,覆脉,为阴不足,也为真藏脉。一般真藏脉现是很危险的脉,表示阴阳已经分隔了。
手脉寸部为阳,尺部为阴,脉形欲去不留为阴,动而快速的为阳,脉迟缓无力者为阴,脉数而有力者为阳,脉形为真藏之脉即肝弦、心洪、脾缓、肺浮、肾沉如石等。如肝脉为弦至急者,十八日必死,心脉洪大而坚搏,则九日死,肺脉至浮如羽毛,则十二日死,肾脉至沉如河中之石,七日死,脾脉若缓如雀啄屋漏,四日内死。
苹果肌
新手
新手
  • UID2018572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65
313楼#
发布于:2016-02-04 11:07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6班黄萍申请签到2016年2月4日《黄帝内经》第5课学习心得: 中医认为,肺藏魄(白天看到鬼就是肺不好,魄汗是肺未流透的汗)、肝藏魂、心藏神,魄魂都是属于心在管。人体背部的俞穴都是阳气行的地方,正面的募穴是阴气行的地方,所以阴阳才可以制衡。阳动阴沉,汗本要发出来,如果毛孔闭住,汗不出易风动手抖。中医认为,风善动,为百病之首(伤寒金匮都是如此说) 所以治脏腑病变时,风易导致表症,心静则不易受邪,如果病已经很久则难治,做医生的要尽力去治。 阴气和阳气的定义: 脏:多收藏 腑:多宣泄 这都是靠阳气才能生长收藏。浊物排,营养收,都是靠阳气行才可以。如果阳不行,阴累积太久则会肿瘤病变。所以大家每天要运动就是这个道理。 便秘也是阳不行(大肠为腑),但要搞清是和哪个脏的关系,最基本的是把她从不正常调整为正常,在保持心情愉快。 风易伤肝,所以有风则会树叶抖动,肝为风脏,吃太饱筋则无力则会生痔疮; 喝太多伤气,强用力则伤肾骨。 春伤风,夏伤暑,秋伤咳,冬伤于寒,所以冬天不要出大汗,不要受风寒,否则到春天易生温病(温病底子都是寒)。寒就是两种:一是里寒因于饮食,二是外寒。 饮食中:肝酸、心苦、脾酸、肺辛、肾咸。 过与不及都不好。如甜太盛则会伤肾,见面黑,其他如此类推。 正常的饮食过淡,而治病则会味厚重。 东方肝木,所以江浙一带爱吃酸醋无胆结石;西方苦寒吃咸青盐五肾结石。
何丽苹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84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14楼#
发布于:2016-02-10 13:3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6210日《黄帝内经》第13课心得
 
一吸脉跳两下,一呼脉跳两下,一呼一吸脉跳五下为正常脉。脉迟缓无力者为阴,脉数有力者为阳。
 
太阳,主开,主外,主皮肤毛孔,太阳受病时一定在项颈的地方。体积在跟外在的病抗挣时,就会产生有寒有热的现象。
    
少阳主枢,输送。眼睛一眨一眨表示少阳很好。
 
阳明主合,治疗脸部中风,治好了但眼睛合不起来,就是阳明的问题。如果脸部中风没有治好,那么病进入身体有两种途径,一是少阳,二是阳明。如果进入阳明就会到此为止不会再进了,进入阳明就是热症。
    
少阳有寒症有热症,阳明只有热症。进入少阳会有阴症出现,
 
阳明发病在心脾主血会有精子少或月经不调等不好言语的病症。阳名在传精的时候因血不够,这个人就会风消下去,呼吸时就要由脖子和肩膀去帮助他用力的呼吸,这种症状很危险。
 
三阳,最外面的阳,太阳,太阳经本身是在体外的。
    
年老体衰膀胱里的水不会被气化掉,所以会尿贫。一个老先生跑来说,一晚上上七八次厕所,下焦寒,小肠冷,下热药,这是秉天之纪,地之理。
    
如果小肠经有病变,寒水是经常藏在里面的,里面是热外面是冷的这样能保持我们的身体温度,当寒水遇到病邪时,寒水无法透发,就沉在下方,所以下焦寒,脚是冰凉的。为什么常人脚是热的,因为气化后的水经经络到小腿。如果气化的水循环很快,如果是冷水就会停在哪里不动,会有腿抽筋。水出来能气化皮肤变的很粗糙。膀胱经募穴中极,当膀胱经出问题时,由于筋脉的力量不够,小腹会下坠。
    
胆汁里的水份源头来自膀胱,膀胱里的水之所以进肝脏是因为小肠的热。胆汁等于是肝脏的代谢物。
    
心脏产生的热进入小肠,心胞是心脏的外膜把心包住了,心和心包之间有很多清的水,防止心脏过热,心脏跳动时会影响到心胞,心胞和胆连着。胆汁排泄量过多过少都会影响到其它的脏。有胆结石胆就会肿大,加速心脏的博动力量再加化石的药就可以了。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