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5楼#
发布于:2016-02-04 22:5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李焕申请签到,2016年2月4日《神农本草经》第4课心得
1、六淫主治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
2、五行相生──人之五藏应五行,子母相生,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如肾为肝母,心为肝子,故入肝者并入肾与心。肝为心母,脾为心子,故入心者并入肝与脾。心为脾母,肺为脾子,故入脾者并入心与肺。脾为肺母,肾为肺子,故入肺者并入脾与肾。肺为肾母,肝为肾子,故入肾者并入肺与肝。此五行相生子母相应之义。 十、五行相克──酸伤筋,辛胜酸;苦伤气,咸胜苦;甘伤肉,酸胜甘;辛伤皮毛,苦胜辛;咸伤血,甘胜咸。因为酸主收敛,敛则筋缩,苦能泻气,辛能疏散肌理,咸能渗泄。 3、五病所禁酸走筋,所以筋有病不要吃太多的酸。苦走骨,所以骨有病不要吃太多苦味的。甘走肉,所以肌肉有病不要吃太多的甜食。辛走气,所以气病不要吃太多辛的东西。咸走血,血病少吃咸味的东西。西药的阿司匹林是酸性的,有收敛作用,长期吃阿司匹林的打点滴找不到血管,因为酸主收敛。血很浓病人表现口渴,可以吃甜的东西如甘蔗。气病不要吃辣的东西。肾脏有问题表现为口渴。 4、五味所伤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消皮厚而唇开。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5、药的命名:以形命名的:人参狗脊;以色命名:黄连黑参;以气命名:豨莶香薷;以味命名:甘草苦参;以质命名:石膏石脂归身归尾;以时命名:夏枯草款冬花;以功能命名:何首乌骨碎补。 6、药之为物,各有其形性气质,其入诸经,有因形相类者,有因性相从者,有因气相求者,有因质相同者,自然之理,可以以意得也。药有以形名者,人参狗脊之类是,有以色名者,黄连黑参之类,有以气名者,稀签香薷之类,有以味名者,甘草苦参之类,有以质名者,石膏石脂归身归尾之类,有以时名者,夏枯款冬之类,有以能名者,何首乌骨碎补之类。 7、凡药火制四,煨炙炒煅也。水制三,浸泡洗也,水火共制二,蒸煮也,酒制升提,姜制温散。入盐走肾而软坚。用醋注肝而收敛。童便制,除劣性而降下,米泔制,去燥性而和中,乳制润枯生血,蜜制甘缓益元。 |
|
3196楼#
发布于:2016-02-04 23:2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吴泳茵申请签到2016年2月4日《神农本草经》第4课笔记:
八、六淫主治:风、热、湿、火、燥、寒。 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配以的意思)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风的症状是游走不定会移动的,一种病痛会移动的都是由风引起的。)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内热重会口干舌燥,体热不捂被,用寒药如石膏,犀牛角去热。热不能去时用咸药,因为咸药多为阳药。热极生寒,阳极生阴,阴极生阳。) 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关节上的是寒湿,体内脏的是湿热。) 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舌苔黄且干是有火,舌苔黄且湿是热,热与火是有区别的。) 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 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 以上的治以凉,寒,热,冷,温这些都是指药性的气性。 九、五行相生:人之五脏应五行,子母相生,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 对肝--肾为肝母,心为肝子,故入肝者并入肾与心。 对心--肝为心母,脾为心子,故入心者并入肝与脾。 对脾--心为脾母,肺为脾子,故入脾者并入心与肺。 对肺--脾为肺母,肾为肺子,故入肺者并入脾与肾。 对肾--肺为肾母,肝为肾子,故入肾者并入肺与肝。 十、五行相克: 酸伤筋(酸主收敛,敛则筋缩),辛胜酸(辛能疏散肌理); 苦伤气(苦能泻气),咸胜苦(咸能渗泄); 甘伤肉,酸胜甘; 辛伤皮毛,苦胜辛; 咸伤血,甘胜咸。(例:肾脏功能差会常感口渴,原因是血太浓,血本为咸,长吃咸物所致。这时可以用天然的甘蔗汁化之,因甘胜咸。) 十一、五病所禁: 酸走筋,故筋病勿多食酸,筋得酸则拘急。 苦走骨,故骨病勿多食苦,骨得苦则阴溢盛,令人重而难举。 甘走肉,肉痛勿多食甘,肉病得甘则壅气,臃肿溢甚。 辛走气,气病勿多食辛,气得辛则散,而溢虚。 咸走血,血病勿多食咸,血得咸则凝涩,而口渴。 十二、五味所伤: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多食酸,则肉消皮厚而唇开(嘴向前尖)。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易秃头)。 药之为物,各有其形性气质,其入诸经,有因形相类者,有因性相从者,有因气相求者, 有因质相同者,自然之理,可以以意念去分析该药物的性质和功效。 药有以形名者,人参狗脊之类的。 有以色名者,黄连黑参之类的。 有以气名者,稀签香薷之类的。 有以味名者,甘草苦参之类的。 有以质名者,石膏石脂归身归尾之类的。 有以时名者,夏枯草款冬之类的。 有以能名者,何首乌骨碎补之类的。 药,火制的四种方法,煨、炙、炒、煆。1、煨:把沙土炒热,把药放在沙土里面,像烤地瓜一样操作。2、炙:常用蜂蜜炒之,颜色变红便炒好。如生甘草为黄入脾;炙甘草可入心。3、炒:直接去炒,用红土或黄土炒,各有不同的功效。4、煆:用火烤它。 药,水制的三种方法,浸、泡、洗。 药,水火共制的二种方法,蒸、煮。如熟地要九蒸九晒,让它粘稠,取它的性入药。 酒制升提:如酒制大黄,目的是取它升提往上走的作用。 姜制:温散,如生姜炒半夏,可解药物的毒,有温散的作用。 入盐:走肾而软坚。可以攻坚肿瘤。 用醋:注肝而收敛。 童便制:用童子尿,目的是去毒性,去燥烈性,除劣性而降下。 米泔制:即用洗米的水,去燥性而和中。 乳制:牛奶制,目的润枯生血。 蜜制:甘缓益元。 课外记录:大便有血分三种,1、先血后便,原由是内痔;2、便后擦到血,原因是外痔;3、便血一起出,原因是西医所讲的大肠炎,即体内有火。以上都会有一天几次的下痢问题。 咖啡的酸会影响脾胃。 心脏积水多以形来化之,用蕃茄不管红或绿都可助力。凡是淡味的天然食物多用来做营养食品,很少入药。 大自然的果实,放在水里是浮的都是无毒的。 |
|
3199楼#
发布于:2016-02-05 08:2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贾付民申请签到 2月4日作业请审查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贾付民申请签到 2016/02/04 04集学习心得:
1、 肺最讨厌气往上逆,正常的人气应该往下沉。用苦味降气。肺喜收,用酸味收,用辛来泻。 下痢或汗出不止可以用酸味来收。 2、 肾喜湿热,如果津液不够,会燥。肺为肾之母,是水的上源,一旦燥,就开水的上源,用辛来润燥。肾属水,不能太干,需要泡在水里。用咸味宣泄,用苦味补。在治疗肾脏病时,用咸味的药,如龙骨、牡砺、附子来泻,用苦味的药来补,如黄柏。
补肾精的药,菟丝子、覆盆子等中药都很苦。苦味的药补精。 中药用悟的形式去了解,不要去死记名称。用药要活,要理解,可以用多种替代。 3、 六淫主治:判定风在体内,风症疼痛呈游走性,痛无定处。治宜辛凉加苦甘。取辛香发散,甘以缓之。
内热:内热重者常口干舌燥,卧不盖被,用咸寒。如石膏等寒药不效,可以用咸附子。道理是热极生寒,阳极生阴。 葛根汤可治温病,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热用咸寒,火用咸冷。 临床火热的区分。如舌苔黄而干裂,为上火,如果苔黄而湿为热。 4、 中医大便带血三种情况: 1先血后便为内痔;2.先便后血为外痔3.混合在一起为大肠火(西医名肠炎)。
燥 用苦温。 内燥治以辛苦甘润之药。 5、 肝心脾肺肾五脏相生相克,入肝的药,对心和肾都有作用。存在子母关系。酸能补肝,但太酸可加辛味克之,如酸辣汤。苦味的药可加咸。蔬菜类淡苦,可利尿。淡味多做食物。甜味太多伤肉;咸味太过水克火伤心,可吃甜味,如蔗糖解之;苦能泄气、辛能疏散肌理、咸能渗泄。中药非常灵活,非常简化。 6、 五味禁忌酸味入肝主筋,筋有病禁食酸;骨病禁苦味;甘走肉,胖人腹胀严重禁甜味;辛走气,气虚气喘咳嗽禁辛辣;咸走水,血友病少吃盐。阿斯匹林味酸主收敛,血液过浓粘稠易口渴。咸味入肾,吃药后舌底口水如泉涌表示中药对症效果好。血太浓口渴吃自然甘味(甘蔗汁或糖/糯米饴糖)即可调理好。 7、 五味所伤 饮食过咸则血脉浓稠色变;饮食过苦则皮皱毛发枯槁;过食辛辣筋急而爪枯;吃酸太多肉消皮厚唇外翻;吃甜太多则骨痛而发落。饮食五味要均衡。 8、 药之为物,各有其形气质。有些药因形相类;因性相重;因气相求;因质相同;自然之理,可以用易来得。神农本草给我们选择药物的原则,观察药物的形气质,尝味道,用常识意念即可明了药物的功能主治。中草药入水中浮起者无毒。比如蕃茄红色入心,淡味渗泄利水,可治心脏积水。黄色人参。 9、 药物命名 以气命名如Xi豨薟Lian(用于伤科);以气命名如香橼露;以味道命名如甘草、苦参;以质命名如石膏、归身归尾;以形命名如当归;以时节命名如夏枯草、款冬花;以功能命名:何首乌、骨碎补; 10、 凡药用火制作的有四种:煆Xia、煨、炙(生甘草入脾脏;蜂蜜炒制炙甘草入心)、炒(草药生用药性猛,炒熟药性黄土炒白术入脾、红土炒入去湿); 11、 药用水制作的三种:浸、泡、洗; 12、 水火共制有两种:蒸、煮如熟地九煮九晒 13、 其它:酒制、姜制(以生姜炒生半夏,起解毒与温散之效;姜半夏与生半夏功效完全迥异)、盐炒(软坚攻下)、醋制(收敛)、童便制去燥烈及毒性、洗锅水制和中去燥性、自然鲜牛奶羊奶(无人工合成雌激素)乳制润燥。
|
|
3200楼#
发布于:2016-02-05 09:01
中医经典特训1班慕利敏申请签到
2016.02.04日《本草》第4集学习心得 肺喜收不可上逆 肺气上逆可用苦味,肺主皮毛,与大肠相表里,有问题时,大肠会下痢,流汗多。可用酸补,辛泻。 肾苦燥,肾喜湿热,津液不够会燥热,肺是肾之母,一旦肾有问题,可用辛味的药。肾是水,太干不行。肾病可用咸味的药附子等。苦味来补如菟丝子、覆盆子均是补精的。 六淫主症 有风症的时候会移动,风产生的症状都是游走不定。可用辛凉配合苦甘的药,发散。 如果内热重,可用咸寒药。石膏、犀牛角都是寒药。 用附子热极生寒,可热到极致,退到寒凉。当热很重,用寒凉的药退不下来,可用热药。因为人(太极)是圆形的,大气一转,热就下去了,到了极限就会回头。 热极生寒,寒极生热,阳极生阴。 癌症的人,里寒都会很盛,不用去里寒的药,延误病机就会出现实症。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可用葛根汤。 风一般都是游走在肌肉里面的,可用辛甘之药发散。 如果是热在里面太热,可用石膏咸味的药。 热很盛时汗流不止,可用酸味的药收敛。 病在里面需要发散,可用苦味的药。 药性是温的,寒热温凉。 去湿可用苦味和热的药,出现湿的时候都是寒湿。 湿热在内脏,寒湿在关节。 苦味的药辅助酸味和淡味药燥起来,有利于排湿。 火和热是有差异的。病人舌苔黄而干为火,黄而湿为热。 火用咸味和寒凉的药,苦味和辛味的药辅佐。酸味的药都是收敛的药。 中医大便大血分先血后便为内痔。 血和便混在一起是大肠炎,火症。 先便后血为外痔。 如果内部太燥,要润燥,可用苦味的药攻下来泻,用辛味的药发散燥气,辅佐用苦辛,咸味的药可泻寒酸、苦、甘、辛、咸、淡味。 五行相生,肝心脾肺肾,入各脏的药对相生的脏都会有好处。 五行相克,如酸味入肝,肝主全身的筋,吃酸的东西对肝很好,但太过会伤到筋。 五行金克木,所以辛味的药会影响到肝脏。酸辣汤互相相克,可抵消一部分。 中药苦味的药,蔬菜类都是微苦,淡味的是食物,重味的是药。 脾土是甜,过食甜食会伤到肌肉,酸味可制甜。 苦能制辛,肺主皮毛,开苦味的药可恢复皮毛,火克金。 吃太多的咸味,会伤血。心主血,水会克火。咸味吃太多,会造成血太浓,土克水,可吃甜的东西,最好吃天然的。 苦味的药,可让气往下走。 风邪病在皮肤腠理之间,可用辛辣的药。 小便排不出来,可吃咸味。精盐会积水,海盐可利水。 五味主病 酸味入肝,肝主筋,筋有病的人,不要吃酸的。 苦味走骨,骨病不要吃苦味的药,五脏得苦味病会越来越盛。 甜味走肉,肉病如太胖不宜吃甜食,甜太多,腹胀会严重。 辛走气,咳嗽、气喘不宜吃辛辣。肺得辛,气会散,病人会气虚。 咸走血,血有病的人,盐药少吃,因为血得盐会凝涩。阿司匹林是酸味的药,酸主收敛,病人打针时会找不到血管。 口渴不渴可知人血的浓度。 咸味的入肾,肾脏功能回复的时候,嘴巴里面会感觉有水冒出来,像吃了春药。 肾病会恶心、呕吐。 血太浓,可吃甜味(蔗糖)。酸味木克土。咖啡、冰淇淋都是酸味的东西,会影响到脾胃。 发扬中医是为了下一代,西药的危害是在下一代。 气病少吃吃辣的东西,因为肺主气,辛辣的会伤到气。 咸的吃太多,人的血脉会暗,血会浓稠。 辛辣吃太多,指甲会枯掉。 酸的吃太多,肉消皮厚。 甜的吃太多,骨痛而发落。 吃东西五味要均衡。 番茄是红色的入心脏,但是淡味的,心脏积水吃番茄很好。绿番茄入肝等。 *中药的命名形色质气味 有用形状定名的如人参、枸杞等。 有颜色命名的有黄连。 有气来命名xi豨莶。 有用形来命名如当归。 有味道命名的有苦参。 有以时节命名的有夏枯草。 有以功能命名的有何首乌。 *凡是药,用火来制作的有煆、煨、制、炒四种 |
|
3201楼#
发布于:2016-02-05 11:09
中医经典特训一班张兴平申请签到。
2016年2月4日《本草》第4集学习心得: 如果喘的太过可用甘来缓之,如肌肉痛,痉挛,手不能申直,都可用甘来缓它。 每个脏性都不一样,有的定以相克的来补,有的是相同性的来补,如脾是甘,就是用甘来补。 肺最讨厌气往上逆,正常人的气应该往下沉的,当气不下沉而反逆,变得短气。可用苦味来降气,苦以泄之。肺喜欢收,可用酸来收。以酸补之,以辛泻之。 肾苦燥,肾最喜欢湿,当肾的精液不够的时候,变得会燥热,这时可用辛来润燥。在治疗肾脏病的时候,用咸味的药来宣泻,用苦味的药来补它。 风症的时候,风原于内,风产生的症状是游走不定,会移动的,就可用辛凉的药,配合一些苦甘的药,以甘来缓之,用辛味来散它。 风营于内,以辛凉为主,以甘缓之,以辛散之,因为风营于内时,都是游走性的,在肌肉里面,可用发散的方,辛,甘是阳,如果是热,我们治以咸塞,如果去里热时下寒的药没好,我们就要挽咸味的药下去。一般咸味的药都是阳药,药力很强,就会出现热极生寒的现象。辅左的有甘味,苦味的药,以酸味的药收,以苦味的药发。如果身体里有过湿的人,可用苦味的药,因苦味的药能够燥,苦味的药性是温的。中药的药性有寒、热、温、凉,这么代表的是气。所以去湿的药要加苦,热性的药进去。 一般来说出现湿的时候,大部分会看到寒湿在关节里面,湿热都在身体的内脏。因为去湿的药是苦味的,在加上去寒的药,所以要用苦、热的药来去寒湿,辅佐的有,酸味和淡味的,因为酸是收剑,苦味的药能燥。这是选用药物的原则。如果身体里火很盛,至以咸味的药与寒凉的药,辅佐是苦味,辛味的药。同样是以酸来收,以苦来发。 如有大便排血,是大肠有淡症,就是大肠里有火,有淡症。这时泄痢不止,可用酸味的药来收它,如果是里面太燥了,这时我们要润燥,苦味的药能够攻下,能泻它。在用些药去滋润它,如甘味的药,辛味的药来发散。辅佐的药是苦味与辛辣的药。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如肝、心、脾、肺、肾。如这个药入肝,同样对肾,对心都有帮助的,入心的药,对肝、脾都有帮助,这就是五形相生的情形。原则上还是以青赤黄白黑为主。 五形相克,肝是木,心是火,脾是土,肺是金,肾是水。金克木,所以辛辣的药会影响酸味。吃苦味的东西能伤到气。咸能够胜苦,因为水能够克火。甜味吃太多了会伤到肉,酸可以制甜。吃辛辨太多了会伤到皮毛,可吃苦味来解。吃太过的咸味,会伤到血,可用甜味来解。苦能泄气,辛能舒散机理,咸能够胜泄。 五病所禁,酸味入肝,肝主筋,所以如果筋有病的人不要吃酸的,筋得酸会抽的更严重。苦味走骨,所以骨病,不要吃苦味的药。甜味走肉,如肉有病要少食甜食。辛走气,气病不要吃辛味的。咸走血,血有病的人咸要少吃。 五味所伤,如吃咸太多,人的脸色变得很暗,血会浓稠。吃苦味太多,皮槁而毛拨,吃辛辣太多,筋急而爪枯,吃酸太过会肉消皮厚,嘴唇会大,象吹火嘴一样。甜吃多了骨病,会发落。所以五味要均衡,不能太过。 有的药类是因形相类,有的因性相从,因气相求,因质相同,这是自然之理。 凡是药用火来制作的,有四种,煆、煨、制,炒四种。 水制有三种,一种是寖,一种是泡,一种是洗。水火共制有两种,蒸和煮。 用酸来制过的,酸是酸味,主收剑,如用童便制的目的是去它的毒性。用淘米水来制药,就是取药的燥性而合中。用乳制过的药,目的是滋润它枯委的东西。很干燥的药用时先用奶制。 |
|
3204楼#
发布于:2016-02-05 22:0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刘艳娟申请签到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刘艳娟报到:2016年2月5日5:陈壁土:以前的泥土墙上刮下的土。去穰(禾茎)的免胀,去心者除烦,如果心不去掉,病人会更加烦燥。
真正的好药是原样最好,越原始越好。柴胡最好的在四川。 神农本草分为上经、中经、下经。上经都是没有毒的,养生延年的。 丹砂又名朱砂,以辰川的最好。朱砂沉水里,把上面的水倒掉,去掉一些杂质,这样做三次以后,沉在水底的朱砂风干、晾干。沉水底的都是有毒的。 朱砂颜色红色,性味甘,微寒。具有安神作用(主要用于心神不宁,长期受到惊吓)。 禁忌:只可生用不可煮,煮的话汞有毒。 炮制:取朱砂打碎,选去夹石,用磁石吸尽铁屑。研成粉末,加入适量清水研磨成糊状,然后再加入清水搅拌,使之沉淀,倒出悬浮液,只取下沉粉末,如此反复多次。至手捻之细腻则止,倒出水后,将粉末晒干即得。瓦罐装,置干燥处。 吃草木类药寿如草木,吃坚石类药寿同坚石。 云母:产于四川,属玉类。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补肺下气,补中坚肌,除邪气,安精神。石头类药对眼睛好,滋补作用。 炮制:取净生云母,置铁锅内,煅至火红透,取出,冷却研粉即得。 玉泉:玉为阳精之纯者,食之以御水气。产山中,我国西南深山中有。 性甘平,无毒。 主治:清热解渴,安神养肌。 炮制:取净生玉,置砂罐内,煅至火红透,取出,冷却研粉即得。 石钟乳:产地:中国日本都有,生于山中石洞穴中,我国以广西陕西等省多此洞。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主治:补阳益精要药,主治肺气虚损,咳逆上气,明目利窍,补髓疗弱,消渴引饮。 禁忌:石药性悍,不宜久服。 炮制:拣去杂质,洗净晒干,置铁锅内煅透,取出放凉,研粉即得。 矾石:产地:我国四川陕甘。 性味:味酸性寒无毒,筋有抽搐的人不能吃,寒的体质人不能吃。 主治:收湿解毒止血要药,功能除湿化痰,追延坠浊,主明目坚齿,除风杀虫,蚀恶肉,生好肉,治蛇虫咬伤。 禁忌:虽可常用无所忌,但不可多服。 炮制:取净生白矾,研粉即得。 麝香矾石散:麝香:枯矾=1:50。 硝石:产地:东印度埃及等热带地方及我国西北。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主治:硝石主清积热利小便,治五淋。 禁忌:忌火。 炮制:拣去杂质即可。 朴消:即芒硝。 产地:生于盐卤之地,四川有很多。 性味:味咸辛苦,性寒无毒。 主治:软坚化积,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清热泻下,外用消食化积。 禁忌:辛香走窜,不宜多用。 炮制:拣去杂质即可。 大黄:去实。 大便干燥先用芒硝打碎掉,再用大黄去实,还要配合其他药。 |
|
3205楼#
发布于:2016-02-05 22:3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吴泳茵申请签到2016年2月5日《神农本草经》第5课笔记:
陈壁土制:藉土气以补中州。治肠胃问题,以前用的是纯正的黄土。 面裹曲制:抑酷性勿伤上膈。红曲或白曲制过的面皮。 黑豆甘草汤渍:并解毒致平和。 羊酥猪脂涂烧:咸渗骨容易脆断,好让比如牡蛎的壳,龙骨的骨容易脆断。 去穰者:免胀,比如是禾茎类的药品去里面的穰。 去心者:除烦,比如是去掉莲子的芯。 真正的好药是原样的。 壹、上经 上药共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皆无毒多服久服而不伤人,轻身益气不老延年益寿。 一、丹砂(又名朱砂) 性味甘,微寒无毒(属气),主治身体五脏百病,可以养精神安魂魄(心神不灵,长期受惊吓所用)。益气明目,杀精魅邪恶鬼,久服通神明。以辰州品为最佳(辰砂),属石类。 主治:安神要药。通血脉,止烦满,消渴,益精神,悦泽人面。除中恶腹痛,毒气疥廔诸疮。镇心,主抽风传ㄕ(传尸即基因遗传,几代人均死于这种疾病便称传尸)痨痵等。润心肺,治疮痂息肉,可外涂之。生用,不可煮。 用量:一般水飞用以拌合他药,单服时可用二,三分(常只用尾指甲多少)。以至钱许。禁忌:丹砂只可生研水飞用。火炼则为水银而有毒。不可用,多服丹砂因其性质重坠,使人神定目呆。因其色红,内合真汞之水,属火中有水之药性,故其象心之性,而其性属微寒,得治心病所必须之寒性,服之使人心神内敛神守,故能安眠。为补心之要药。即朱砂,由天地自然熔铸而成,阳中含阴,外露火色,内含水阴,具硫磺水银之相合之性,因属火体中含有水气,故丹砂能入心,益阴以安神,养血安神为之最。有阳中之阴药称,与人参南北称王。一般言北方属水,故多气分之药,南方属火,故多血分之药。 炮制:取朱砂打碎,选去夹石,用磁石吸尽铁削。研成粉未。置砵内,加入适量清水研磨成糊状,然后再加入清水搅拌,使之沉淀。倒出悬浮液。只取下沉粉末,如此反复多次。至手捻之细腻则止,倒出水后,将粉末晒干即得。瓦罐装,置干燥处。 二、云母(大理石的一种) 味甘平,无毒,主身皮死肌,中风寒热,古时在车船上可以除邪气,安五脏,益子精,明目,久服轻身延年,又名云华,云英,云液,云沙,磷石。产四川及各省山中,种类甚多,有黑云母及白云母等,白者良,属玉类。 主治:云母主补肺下气,补中坚肌,除邪气,安精神。下气坚肌,续绝补中,疗五痨七伤,虚损少气,止痢,久服悦泽不老,耐寒暑。主下痢肠澼,补肾冷。生产不下(即难产),用云母细末,调酒涂于阴门。 用量:一般内服数分起。 禁忌:古称云母治百病,服食无忌,但制炼须慎,不可过量服食。 炮制:取净生云母,置铁锅内,煅至火红透,取出,冷却研粉即得。 三、玉泉(是玉,朴玉即是没有加工过的玉才有药效) 味甘平,无毒。主五脏百病,柔筋强骨,安魂魄,长肌肉益气,久服耐寒暑,不饥渴。 产山中,我国西南深山中多有之,以钟山蓝田产者最良,于阗国之白玉最好。 主治:清热解渴,安神养肌。除胃中热,喘息,烦满,止渴,明耳目。润心肺,助喉声,滋毛发。 炮制:取净生玉,置砂罐内,煅至火红透,取出,冷却研粉即得。 四、石钟乳 味甘,性温,无毒。主咳逆上气,明目益精,安五脏,通百节利九窍,下乳汁(选黄色的石钟乳),又名虚中。其下垂象天,石又属金,故主镇降肺气。生于山中石洞穴中,我国以广西陕西等省多此洞。 主治:石钟乳为补阳益精要药,主治肺气虚损,咳逆上气,明目利窍,补髓疗弱,消渴引饮。益气补虚损,疗脚弱疼冷,下焦伤竭,强阴。主泄经,寒嗽,壮元气,益阳事,通声。补五劳七伤。补骨髓,治消渴引饮。入肺降逆,利窍下乳。 用量:普通水飞用,五分至一钱。 禁忌:石药性悍,不宜久服。不可生食。 炮制:拣去杂质。洗净晒干,置铁锅内煅透,取出放凉,研粉即得。 五、涅石 味酸寒,无毒,主寒热,泄利白沃,阴蚀恶创,目痛,坚筋骨齿,炼饵服之轻身不老,增年寿。 久服伤人骨。产我国四川陕甘,我国南省诸山亦多有之,色白净者为明矾。 主治:矾石为收湿解毒止血要药,功能除湿化痰,追延坠浊,主明目坚齿,除风杀虫,蚀恶肉,生好肉,治蛇虫咬伤。除固热在骨髓,去鼻中息肉。除风去热,消痰止渴,暖水脏。治中风失音,和桃仁葱汤浴可出汗。生含咽津治急喉痹。疗鼻漏鼻血,瘰疬疥癣。 敛气固精,杀虫止利。枯矾可与麝香合用,因为麝香无孔不入,配合之则可去脑鼻之间的风寒与瘀伤。 用量:普通内服数分至一钱,外用无定量。 禁忌:虽可常用无所忌,但不可多服。 炮制:取净生白矾,研粉即得。 枯矾:炮制--取净生白矾,置炽锅内,煅至全部泡松呈白色蜂巢状,取出放凉研粉即得。二矾极酸,变为涩味,酸则收而引津,涩则止而不流。 胆矾:生铜中,有酸木之味,正得铜中金收之性,金性缓,能平木气。 六、硝石(做炸药的材料) 味苦寒,无毒,主五脏积热,胃张闭(吞不下东西),涤去蓄结饮食,推陈致新除邪气,炼之如膏,久服轻身。产于东印度埃及等热带地方及我国西北。投入火中则爆鸣,立即燃烧而发鲜明之焰。 主治:硝石主清积热利小便,治五淋。疗五脏十二经脉中百二十疾,暴伤寒,腹中大热,止烦满消渴利小便,及瘘蚀疮,能化七十二种石。破积散坚,治腹胀,破血下瘰疬。泻得根出。含咽治喉痹。黑疸,周身皮肤眼目俱现黑色,为疸症之最重者。消积解癖。 用量:普通五分至一钱。生用, 禁忌:忌火。不可有碰撞的物体。 炮制:拣去杂质即可。 七、朴消 味苦寒,无毒。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能化七十二种石,炼 饵服之轻身神仙。生于盐卤之地,凡煎炼水硝,结出细芒者为芒硝(不煮),结出马牙状者为马牙硝,其凝于底成块者,通为朴硝。出处一样,各有不同。 主治:朴消主软坚化积,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清热泻下,外用消食化积。治腹胀,大小便不通,女子月经不通。通泄五脏百病,及症结,天行热疾,头痛消肿毒,排脓润毛发。主软坚,治心下痞坚,心下石鞭,小腹急结,结胸燥屎,大便鞭,旁治宿食腹满, 小腹肿痞,诸般难解之毒。如食不洁物,可令胃吐肠泻。 咸味虽重,尚未至于极,故犹有寒水石之性,能大下其火。凡盐味之咸。内皆有火热之性,而水中之火即是命门之火也。微咸之味者,皆能引火下行。大咸者能助火升发也。 芒硝得水中阴凝之性,味咸能软坚,下气分之热,以其得水之阴味,未得水中之阳气,故降而不升,能降气分之热,是治热要药,与大黄入血分治火要药不同。 用量:普通三五分。 禁忌:辛香走窜,不宜多用。 炮制:拣去杂质即可。 课外笔记:四川是产中药最多的地方。大黄又名川军,产于四川,多用此药。(又有一种叫锦纹大黄是产于甘肃岷州中寺的,但这种药是不常用也不必用到)。 坚石类的药主要是攻下的,因其性沉,没毒,味甘性平,治重症,治五脏百病,对肺,对眼睛的效力也很高。 |
|
3206楼#
发布于:2016-02-05 22:53
中医经典特训一班张兴平申请签到。2016年2月5号《本草》第五节学习心得: 有好药性非常强烈,就要用面,曲来制,如牵牛,很多攻坚的药。肺里有积水,又怕它伤到上隔,我们会用制过的药去缓它的药性。所以先用曲来制过。如黑豆,甘草。汤制过的都是解毒,如用动物的脂肪来涂过,目的是让药能够断裂开来。穰是,禾茎,就是稻谷的茎,把茎去掉,只取他的花果根,中间的茎不用,目的是怕燥,病人本来就腹胀了,所以要把茎拿掉。
去心者,象连子,连子里面有连心,病人本来就烦躁,如果心不拿掉,会更烦躁。这是在炮制上面各所宜。用药要用原始的药,经过泡制过的药,药性就大减了。 《神农本草》分上经,中经,下经。上经都是沒有毒的,上经的药可以常吃,是养生延年的的。 第一味药是丹沙,就是一般用好硃沙,是辰卅产的,品质最好,最好的硃沙象箭的头。一片一片的,用时就要打粹。在用水漂过,最好的硃沙是沉在水底的。硃秒不要过火,用火一烧就变成水银了,就有毒了。所以硃沙只能用水漂过以后,在用风干,晒干,干后的硃沙很滑,颜色是红色的,味甘,微寒,主要是安神用的。当心神不宁,常期受到惊吓。我们在安眠的时候放点硃沙下去,硃沙只能用一点点,没有经过火的硃沙沒有毒,所以硃沙是安神的要药,只能生用。 很多病西医说是遗传,中医说是饮食行为的相同而造成的。 第二,云母,是大理石的一种,偏近于石头。石头类的药遇重症时可用,因为它的质比较重,下沉的力比较强,所以可以安五脏,可以让人定心定神,产地在四川,平时是写大黄。有的中医是写川军,很凶,所以,川军就是大黄。还有人写锦纹大黄,是甘肃产的,不是川军。一般金石类的药是无毒的,味道是甘,性是平,可以吃的,主肺下气。我们只要看到白色的,都是主肺。质很重,就是往下沉的,下气。 金石类药泡制的方式,生的云母都是放铁锅里,段制,生烤,烤成红色以后,在放冷,打成细粉入药。这时质会很轻很细,这就明目,一般来说石头类药,对眼睛都很好,都是滋补类药。 玉,食玉,玉石甘平,主五脏百病,药用玉是毛玉,不能用加工过的,制玉时,是把玉放在沙灌里面用火烤,变成透红以后,方冷打粉用。 石钟乳,可下奶水,这是用它的象,黄色的石钟乳最好。石钟乳是补阳益精的要药。精石类的药对肺都非常好。 白色的矾石,就是明矾,矾石味酸,所以有抽筋的人不能吃,它性寒,体寒的人不能吃,无毒。 枯矾,就是烧过后的明矾,枯矾可去鼻息肉,去痰,喉咙有病也可用。 硝石: 专治五脏积热,不能吞东西 硝石遇火会爆炸,无毒,不能泡制。用量不要多,一般是用5分到一钱,都是生用。 朴硝: 就是芒硝,味比较咸,咸味能软坚,可以攻坚,所以是攻坚的药。 大黄,是去实用的(大黄是去实,芒硝是攻坚),攻坚都是腑(小肠、大肠、膀胱,胆,胃)上用的,比如当大便很干燥,很硬的时候,必须要用芒硝。如果沒有用芒硝,只是去实,是排不出来的,只有用芒硝才能把大便变软。所以在治疗大便不下的时候,要芒硝,大黄一起用。如里在脏上就不能用了,它可主六腑的积聚。芒硝不能煮,煮就没药力了,都是冲吃的。在诊断时,如果大便不硬就不要用芒硝,用大黄去实就排出来了。 凡是有咸味的,都有火热的性在里面,芒硝是微咸,微咸能够引火下泻,大咸是助火升发,象硝石都是大咸,芒硝能降气分之热。 |
|
3207楼#
发布于:2016-02-05 23:2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杨诚报到
2016年2月5日,《神农本草经》05课心得: 《神农本草经》分上纪、中纪、下纪。上纪都是没有毒、可以长期服用 上纪
1.丹砂:很难替代 【颜色】红 【别名】朱砂 【产地】以湖南辰州(今沅陵)为最佳,故又号辰砂,属石类。 【外形】一片片像箭簇,一掰就断。 【性质】有毒(沉底,不要过火) 滑(涩药加朱砂就可以滑) 性味甘(阴) 微寒(气阳)无毒 【炮制】水飞 1)先去除药品表面灰尘、杂石,再打碎成粉末,用吸铁石吸走铁削。 2)放容器内,加清水搅拌,沉淀后,倒出浮在上面的尘土液。飞水三次后沉淀的粉末,放在深容器里晒干(防止被风吹走)。瓦罐装,置干燥处。 【内服】安神,主治心神不宁,心神丧失。当心神不宁时会看到不对的东西,吃朱砂后就看不到了。 丹砂没有经过火制,红色是火,真水隐藏其中。 【外用】口红,额头点一下(镇心), 【用量】冷用、一点点。一斤的药丸在带盖的容器里,需要用丹砂附在药丸外面,以小手指甲长出来的那一点为量器挑一点,放在容器里,一震,所有的药丸外面都会均匀地附着丹砂,药丸全是红色。 【禁忌】丹砂只可生研水飞用,火炼则为水银而有毒、不可用。吃太多了会让人呆呆的。 朱砂比海洛因好! 【别录】通血脉,止烦满,消渴,益精神,悦泽人面。除中恶腹痛,毒气疥廔诸疮。 【甄权】镇心,主抽风、传尸痨痵等。 传尸,与西医的遗传形一样,神不一样,是指行为的传承,如睡前吃东西。 【大明】润心肺,治疮痂息肉,可外涂之。 【灵贻】入心镇怯,定魂除邪。 2.云母 【颜色】 【别名】大理石的一种。 【产地】四川湖南等山中。四川是我国产药大省。 *很多药以地名命名:如川军即大黄。锦纹大黄是产于甘肃岷州的大黄。(不要卖弄自己的知识,故意用生僻的名称) 【外形】六方形的片状晶形 【性质】无毒 补肺下气(白色) 补中坚肌,除邪气,安精神。 【炮制】金石类药放在铁锅里锻制,烤成红色变冷打碎成粉。 【内服】金石类的药对眼睛很好 偏方:治难产。 【外用】 【用量】 【禁忌】偶尔吃,不可久服。 3.玉泉 【颜色】越清脆、敲起来金属的声音玉越好。 【别名】即璞玉,玉桃 【产地】兰田、和田 【外形】 【性质】味甘平,主五脏百病(金石类药重,把五脏百病向下压)。 柔筋强骨,安魂魄,长肌肉益气,久服耐寒暑,不饥渴,不老神仙。 人临死服五斤,三年色不变。 【炮制】金石类药放在铁锅里锻制,烤成红色变冷打碎成粉。 【内服】可内服,吃没加工过的与石头混在一起的璞玉,打成粉。 【外用】面身瘢痕,真玉日日磨之则自灭 【用量】 【禁忌】 4.石钟乳 【颜色】入药最好的是黄色的。真正的钟乳石在洞里很好看,但拿出来后颜色白白黄黄的,参差不齐,不好看。好看的基本都是假造的。 【别名】钟乳石 【产地】山中石洞穴 【外形】 【性质】味甘,性温,无毒 【炮制】金石类药放在铁锅里锻制,烤成红色变冷打碎成粉。 【内服】主咳逆上气,明目益精,安五脏,通百节利九窍, 下乳汁(形似奶水) 【外用】 【用量】 【禁忌】金石类药物性悍,不宜久服。 5.涅石 【颜色】 【别名】 【产地】 【外形】 【性质】味酸,抽筋的人不能吃 性寒,体质寒的不能吃 无毒。 【炮制】白矾直接磨粉即可。 枯矾炮制:放锅里烧,会冒泡,最后成灰,取出放凉研粉即可。 麝香矾石散比例为枯矾:麝香=50:1。枯矾可以去鼻子里的息肉,麝香无孔不入,两者配合,鼻子里再多再深的痰都会打喷嚏清出来。 【内服】收湿解毒、止血要药,功能除湿化痰,追涎坠浊(浓痰), 主明目坚齿,除风杀虫,蚀恶肉,生好肉,治蛇虫咬伤。 【外用】喉痹。 【用量】 【禁忌】 6.硝石(做炸药的硝石) 【颜色】 【别名】 【产地】 【外形】 【性质】味苦寒,专治五脏积热,胃里东西吃不下去。 丢到火里会爆 无毒。 大咸助火生发 【炮制】用竹筷拣去杂质即可,切不可用金属物品,以免有火星爆炸。 【内服】硝石矾石散,治疗病人全身及眼部周围很黑、很危险的状态。 含在喉咙里治喉痹 【外用】 【用量】普通五分至一钱,生用。 【禁忌】忌火 7.朴硝 【颜色】白色(入大肠,大肠是白肠) 【别名】芒硝 【产地】四川,生于盐卤之地,凡煎炼水硝,结出细芒者为芒硝,结出马牙状者为马牙硝,其凝于底成块者,通为朴硝。 【外形】 【性质】主软坚,治心下痞坚,心下石鞭,小腹急结。 芒硝、大黄使用的区别:芒硝味咸软坚(攻坚用,用在六腑,如大便干燥、摸上去很硬,可以把大便打散),大黄去实(大便干燥时推大便向前)。 *很多病是因为累积的宿便,造成神昏、发狂奔走、胡言乱语,都可以用芒硝清除。 微咸(一钱的芒硝感觉不算咸,但一钱的盐喝下去马上就想吐),可引火下行 *命门在第十四椎处,是水里的火,是生命的源头。 *经方常用解毒法:汗法、吐法、下法。在肠胃里用吐法,在肠子里用泻法。 *如果心下痞、心下有硬像鞭,可以用芒硝攻坚。 【炮制】拣去杂质即可。 【内服】生用取其峻下 【外用】 【用量】普通三五分 【禁忌】不用煮,直接冲服。 |
|
3208楼#
发布于:2016-02-05 23:2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韩辉申请签到,2016年2月5日《本草》第5集学习心得:
药性非常的强烈,如千牛是攻坚的药,要先用白曲制过。黑豆、甘草制过是为了解毒。香木里面有白粉,可以做面包吃。莲子去心是因为病人有烦躁。原药虽然不好看,可药力最好。如黄芪、柴胡经过炮制过后很漂亮,但药力已经没有了。要在过磅的时候要原过磅(即需要炒制的药要炒过、制过再过磅)。 一、上经 上经都是没有毒,可常吃养身延年的。 1、丹砂,即朱砂。原产地辰州产的最好,拿出来看起像剑杵。打碎后,拿到手上是一片一片的,可以看到金属铁,用磁铁把铁吸了后,放进水里,会沉下去,连过水三次后,得到的是纯朱砂,黏黏的。没过火的朱砂是没有毒的,火炼为水银而有毒。眼科的药很涩,可加朱砂可以融化。常拌合他药做丸衣。 朱砂是红色的,性味甘,微寒(阳,五毒),主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消除幻觉,主要用在安眠的药里。丹砂可同血脉,止烦满,消渴,益精神,悦泽人面。除中恶腹痛,毒气诸疮。 可将丹砂附在药丸外面。丹砂只可生研水飞用。朱砂很难取代。朱砂炮制的方式是水飞。 对于西医所说的遗传,中医用行为、环境和饮食习惯相同解释。 2、云母,是大理石的一种。用于表面肌肉的坏死、中风寒热。云母是金石类的药。产地四川。石头类的药都没有毒性,味甘。 道家说吃草木类药可寿百年,吃金石类的药可寿千年。 金石类的药大部分可安五脏,定心、定神。 川军是四川的大黄。锦文大黄是甘肃的。 白色的通通入肺,如云母。生的云母直接放在铁锅里生烤,冷了后打碎,炮制后很轻,很细,很好吞。可明目,一般石头类的药对眼睛都好,都是滋补的。 女孩子生产不下,难产,可将云母涂在产道。金石类的药,都是提炼后吃比较好,偶尔吃吃可调补身体。 3、玉泉,味甘平,主五脏百病,柔筋强骨,安魂魄。长肌肉益气,久服耐寒暑。 安眠药吃多了会忧郁。 玉敲下去的声音越清脆越好,还没加工的璞玉才能吃,加工后的玉石不能吃。可润心肺、助喉声,滋毛发。净生玉,置砂罐内,煅至火红透,取出,冷却研粉即得。 4、石钟乳,味甘,主咳逆上气,明目益精,安五脏,通百节利九窍,下乳汁。 石钟乳是碳酸钙,就像奶水一样,最好入药的石钟乳是黄色的。为补阳益精要药,主泄经,寒咳嗽,壮元气,益阳事,通声。益气补虚损,疗脚弱疼冷,下焦伤竭,强阴,补五劳七伤,补骨髓,治消渴引饮。石药性悍,不宜久用。煅过以后使用。 5、涅石,味微寒,主寒热,泄利白沃,阴蚀恶创,目痛,坚筋骨齿。又叫矾石,白色的涅石很亮。 寒性体质不宜吃。除湿化痰,追涎坠浊,主明目坚齿,除风杀虫,蚀恶肉,生好肉,治蛇虫咬伤。除固热在骨髓中,去鼻中息肉。除风去热,消痰止渴,暖水脏。治中风失音,和桃仁葱汤浴可出汗。 白矾可直接抹粉。 枯矾在铁锅里烧过,会有很多灰。可与麝香以50:1的比例合用,因为麝香无孔不入,配合则可去脑鼻之间的风寒与瘀伤。 喉病,嘴巴有问题通通可以用。 胆矾有酸木之味,正得铜中金收之性,金性缓,能平木气。 6、消石,味苦寒,主五脏积热,胃张闭,涤去蓄结饮食,推陈制新除邪气,炼之如膏,久服轻身。又叫芒消。 消石忌火,不能煅制,捡去杂质就好。生用,含在嘴里的时候,喉咙会撑开。 7、朴硝,就是芒硝,味咸,能软坚。大黄是去实用的。大便很干燥必须用芒硝才能碎。便秘一定要用大黄和芒硝。 大黄可以煮,芒硝生用。 白色的,大肠又叫白肠,小肠又叫赤肠。芒硝色白,入肺、入大肠。大便很重要,六腑积聚都可以用芒硝。很多的疾病都是因为大便不畅累积而成。 盐卤之地,凡煎炼水硝,结出细芒者为芒硝,结出马牙状者为马牙硝,凝与底成块,通为朴硝。 巴豆比芒硝 |
|
3209楼#
发布于:2016-02-05 23:5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01班徐佩凤申请鉴到,2016年2月5日《本草》第5课学习心得。〈—〉朱砂(丹砂):性味甘,微寒无毒,它的样子像箭触。朱砂以辰州为最佳。制作时先把朱砂上面的灰打掉,然后打碎,会有铁在里面,用磁石把这些铁吸出来,把朱砂放入水里,好的朱砂沉底,水上面有很多灰浮在水面,把水倒掉,重新放水进去,反复三次,然后把朱砂的水沥干后,上面是粘巴巴的,要把它风干或晒干,要用高、深的锅哂朱砂,以免被风吹走,晒干的朱砂非常细,用手指捏它会感觉很滑。朱砂不能过火,不能加热,—烧就变成水银。常用于心神不宁,长期受到惊吓时,在安眠时放点朱砂进去。朱砂还可以通血脉,治消渴,益精神,抽风,传尸(传尸的意思是这种病会相传)。—斤的药丸,用瓶子装好,放—小指甲的朱砂进去,药丸就已全部变红了,—次吃十颗或二十颗,最大的量是三十颗,因为朱砂没有经过火制过,外面是红色,汞隐藏在里面,是没有毒性的。朱砂也可以外用,古代的女性都是用朱砂当口红用。当小孩受到惊吓时,晚上会突然像见到鬼—样大哭起来,就用—点朱砂点在小孩的印堂上,这样可以起到镇惊作用。〈二〉云母:味甘平,主身皮死肌,中风寒热安五脏,益子精,明目,久服轻身延年,主治补肺下气,补中坚肌,除邪气,安精神。古时女人难产,就把云母涂在产道里面调产。古称云母治百病,服食无忌,但制炼须慎,不可过量服食。炮制时取净生云母,置铁锅内,不加油盐,简直像生烤那样,煅至火红透,取出,冷却研粉即得。〈三〉玉泉:味甘平,主治清热解渴,安神养肌,除胃中热,喘息,烦满,止渴,明耳目,润心肺,助喉声,滋毛发。炮制如云母。〈四〉石钟乳:味甘,性温,无毒,为补阳益精要药。主治:肺气虚损,咳逆上气,明目利窍,补髓疗弱,消渴止饮。疗脚弱疼冷,下焦伤竭,补五劳七伤。主泄经,寒咳,壮元气益阳事,通声,入肺降逆,利窍下乳。用量是水飞用,五分至—钱,不宜久服。炮制时拣去杂质,洗净晒干,置铁锅内煅透,取出放凉,研粉即得。〈五〉涅石:〈1〉味酸性寒无毒,为收湿解毒止血要药。功能除湿化痰,追延坠浊,主明目坚齿,除风杀虫,蚀恶肉,生好肉,治蛇虫咬伤,除固热在骨髓,去鼻中息肉,除风去热,消痰止渴,暖水脏,治中风失音,和桃仁葱汤浴可出汗,生含咽津治喉痹,疗鼻漏鼻血,瘰疠疥癣。敛气固精,杀去止利。枯矾贴嵌甲牙缝中治血出如衄。〈2〉普通内服数分至—钱,外用无定量,但不可多服。〈3〉枯矾研细用做敷扑良,渗小儿脐眼,防腐收湿。矾石配黄蜡二倍,溶化研细,外用亦可内服,治—切疮痈恶毒,或为蛇虫所伤。枯矾和鹿香合用,可去脑鼻之间的风寒与瘀伤。〈4〉炮制:取净生白矾,研粉即得。枯矾炮制:取净生白矾,置炽锅内,煅至全部泡松呈白色蜂巢状,取出放凉研粉即可。二矾扱酸,变为涩味,酸则收而引津,涩则止而不流。胆矾:生铜中,有酸木之味,正得铜中金收之性,金性缓,能平木气。〈六〉消石:味苦性寒,无毒。主清积热利小便。治五淋,暴伤寒,腹中大热,止烦满消渴利小便及瘘蚀疮,能化七十二种石,破积散坚,治腹胀,破血下瘰疠,泻得根出,含咽治喉痹。用量:普通五分至—钱,忌火。炮制拣去杂质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