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5楼#
发布于:2016-02-16 17:34
中医经典特训9班2月16日,王毅泓申请签到《黄帝内经》第12集
接上节课:吐法,吃的药反应出来也会有吐的现象。 汗法:病在表,用汗法,禁忌见于伤寒论,怎么发汗、如何发汗的用药见神农本草经。 泻法:病在下,攻下,使其排出。如中满,攻下,从大小便排出,会出现水痢等现象。 “其慓悍者,按而收之”,慓悍的意思是巨痛,病来得速度快,用推拿的方式。如痛风,手掌肿大,下针后,同时按摩手掌从身体向关节方向,起针,再下针,再按摩,如此反复。 实者,是持续的痛,剧痛,散而泻之,按也是散,针子穴也是散。虚痛和实痛不同,虚痛是断续的,隐隐的痛,喜按。实证是长了东西,所以持续的痛。 “阳病治阴”,如便秘,先治阴,不治阴的话阳会影响到阴。如肝病便秘之人,先调大便,病就不会进,先固阳,再培阴。 手臂上、脚上等有青筋,就是血实,要放血,将淤血放掉,再用药,效果就好。气虚要导引它,可用针灸,使气血恢复平衡。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阴阳正式区分,可以分为无限,原则:未出地者为阴处,是阴中之阴,出地者,为阴中之阳。如人体的横膈为地表,肝、脾、肾为地下,肾就像两颗种子,水生木,木生火,生心脏。横膈上心肺为阳。所有的物的生长是因春天,长大是因夏天,收藏是因秋冬,因为生长收藏,可计算人体的数。 三阴三阳之离合:伤寒论中的太阳篇、少阳篇、等的出处 人正面为广阳,后面为太冲,肾脏上面为太阳,足太阳膀胱经起于至阴穴,阳经生于地下,结于命门,称阴中之阳;从胸前上来后称广明,广明的下面是脾经,太阴的前面是阳明经,阳明起于历兑穴,称为阴中之阳;厥阴之表为肝经,是少阳,起于窍阴穴,是阴中之少阳。太阳、少阳、阳明三经互相相辅相成,统称为“一阳”。 太阳主开,阳明主阖,少阳主枢,自然界里、身体里主开门户的是太阳,少阳起运输的作用,因有少阳,阳明才能阖。简单的记忆方法:太阳升起,开始起床,做各样的事情是枢,晚上睡觉眼睛闭上是阖。 三阴:横膈膜下为太阴,太阴起于隐白,是阴中之阴,太阴的后面,是少阴,肾经起于涌泉,是阴中之少阴;少阴的前面,是厥阴(阴到极致),起于大敦穴,阴之绝阴,太阴、少阴、厥阴互相制衡,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看到皮肤,其实气在皮肤内行走,两者相辅相成。“搏而勿沉”,不能有东西积蓄在体内,这是最为重要的。中药服下后,不会在体内累积,尤其是中药中的毒药,一剂下去3小时就和病排出体外。但西药不同,可能会在肝脏内停留20余年。如自然界的桔子,有皮、有汁、有筋膜,一起吃下去有纤维,有水,不会是纯营养的东西。中医不主张吃营养剂,要吃天然的食物。 阴阳别论篇第七:主要讲诊脉 常脉:用易经来解释,坎卦,藏脉,阳要浅,才能被人体受用,阳往外走,人就无力,脉像阳是潜藏在阴内的。离卦,阴在内,阳在外。 除脾外,肝、心、肺、肾为四经,和四季相对应,十二就是十二经脉,脉也分阴阳,关上寸为阳,关下尺为阴,以人体而言,横膈膜上为寸为阳,下是尺是阴。 诊脉时,男人左为血,右为气,用两手同时按病人的左右手。女人不同,主血,以血为主,阳气旺时,奶水为白色化生成血,向下降成为月经。女人常人的脉左手的脉要比右手大。男人主气,往上升,和女人相反,右手要比左手强。阳为君,阴为臣,力量阳比阴大。如寸脉为9分,不过横腕线,如阳溢出过横纹,说明喉咙出了问题。假设喉咙部位长了肿块,脉会成“L”型,如经治疗后,脉越来越弯曲,说明错了。治疗后脉缩回,说明有效。右手脉的关为胃阳所在,看哪个和其相抗,病就是哪个脏腑。吸入为阴,为肝、肾,呼出为阳,为心、肺,吸呼间阴阳在更换,是脾。呼时脉跳2下,吸时脉跳2下,呼吸间停顿脉跳1下,正常脉是一次呼吸间脉跳5次。脾的数是5,呼吸间脉跳5次是最标准的。如何知道心脏有没有接收到胃气呢:如心脉和胃脉一样的速度一样的有力,在上,为阳,是浮脉,这是常脉。如心脉小、沉、深,是阴脉,出现问题了。胸腔为阳,内有心肺。正常阴脉是沉的,如跳的比胃脉还大,说明告急。溢脉和覆脉是真脏脉,摸到此脉就死定了。阳脉冲出横纹,是因阴气向上顶,当阴太盛时,阳就往外走,成溢脉。 |
|
3286楼#
发布于:2016-02-16 17:53
@教官-德阳-韩辉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18班-长沙-佘勇辉申请签到,2016-02-16《人纪-内经》第10课心得: 其以春气,藏精畜羊,病之在色,入本。其上其数五,,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在皮毛歧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于心。故病在五藏,其味苦,其类火,其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脉也。其音征,其数七,其臭焦。中央黄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臭香。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
|
|
3287楼#
发布于:2016-02-16 17:5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王玲萍申请签到,2016年2月16日《黄帝内经》第11课心得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西北地区天气比东南方寒凉,阴气偏盛,所以西北方属阴,耳目在上属阳,但“左右者,阴阳之道路",右侧属阴,因阳气不足所以右耳目不如左明。东南方地势低,气温偏热,因而东南方属阳,对于人体整体而言,耳目属阳,手足在下属阴,左侧为阴中之阳,阴不足,所以左手正不强,而右手足强。 ●帝曰:何以然?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黄帝问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岐伯答道:东方属阳,人面南而立,左边为东方,所以左侧也属阳,前面我们讲到阴阳的路径是左边上升而右边下降,人体的阴阳路径也是左边升右边下降,人受自然的影响,自然和人体正正相加,所以人体左侧的精气上部较盛,相对而言,人体左侧的下部则精气较虚,所以人体左侧的耳目较右侧聪明,而腿脚不如右边的灵活。西方属阴,阴性下降,人体的阴阳路径也是左边升右边下降,因而在右边是阴气重叠于人体下部,所以人体右侧的精气是下部较盛,相对而言上部较虚。所以人体右侧的耳目不如左侧的聪明,但右侧的手脚要比左边的灵巧。因此,如果同样受到外邪的侵袭,如果在上部右侧的病情要严重,在下部是左侧的病情要严重。天地的阴阳之气不能处处均衡,总会有偏盛与偏弱的地方。同样,人体的左右两侧,也有上下左右的阴阳盛虚的区别,所以邪气能够乘虚而入,停留在虚弱的地方而成为疾病。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理,故能为万物之父母。 所以宇宙有无形的精气充满着,地面上处处具有生命,由于天体对地球的作用,才有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风、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气,地有东、南、西、北、中五方区域,并各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天地的阴阳相互作用才产生了地球上的万物。 ●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 无形而轻清的阳气上升于天,有形而沉重的阴气下降于地,天地之所以能够不断地运动或者相对静止,都是由于阴阳变化所致。正是阴阳的升降沉浮才有了万物的生长收藏的变化,并且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 只有懂得这些道理的聪明人,才能做到在上部,仿效天气的轻清的性质来调养头部之气;在下部,仿效地气的沉静性质,来调养足部之气;在中部仿效人事之间的协调合作关系,来调养五脏之气。 ●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 自然界的清气从鼻而入通于肺,地气是指水谷之气,通过咽而入胃,肝在天为风,在脏为肝,故风气通于肝,雷气是火之气,心为火脏,故雷气通于心,谷是山谷之气,能够存储很多东西,生万物,脾土也是存储很多东西,化生精微来自养全身,所以谷气与脾气相通。雨是水之气,肾是水脏,所以雨气通于肾。 ●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 人体中三阴、三阳六条经脉运行的气血犹如地上的河流,而肠胃就犹如大海,容纳水谷,耳、目、口、鼻、和前后二阴上下九窍为水气流通的通道。 |
|
3288楼#
发布于:2016-02-16 17:59
●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
若以天地阴阳来类比人体,则人身阳气所化之汗,犹如天之降雨;人体中的阳气,好像天地间的疾风,来去迅速,流动不止;人怒气爆发就如同天之雷霆;自然万物的阳气是向上的,是热的,人体的火热之气上逆,故称逆气象阳。 ●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因此,调养身体,如果不效法天地间阴阳的变化规律,不懂得天有八个不同的节气变换,不同的地域阴阳分布不同,那么就容易发生疾病了。 ●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所以邪气侵犯人体,就如同暴风骤雨,不仅随时会引起疾病,而且病情常常很快就会发生变化,所以善于治病的医生能够抓住时机,在邪气刚侵入皮毛时就及时治疗;医术稍差一些的医生,要到病邪侵入到肌肤时才知道而后予以治疗;医术再差一些的医生要到病邪侵入到筋脉时才知道予以治疗;医术再差一些的医生要到病邪入侵到六腑的时候才知道予以治疗;医术再差一些的医生要到病邪入侵到五脏的时候才知道予以治疗。等到病邪侵入到五脏的时候才知道治疗,这时候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治愈的希望只有一半了。 ●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所以风寒燥湿暑五邪侵犯人体从皮毛由浅入深可深入五脏,作为医生在早期就要及时治疗。饮食寒热调配不当可以伤害到六腑;居住和工作环境的潮湿之气侵犯人体多伤害到人体皮肉和筋脉。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所以善于针刺治疗的医生,知道:病在阳经时针刺阴经,从而引出阳经的邪气;病在阴经时就针刺阳经,从而引出阴经的邪气,病在左则治于右,病在右则在左边治疗。根据正常人的生理状况来衡量病人的病理情况,从外表出现的症状去了解内部的病理变化。通过这种方法来观察分析病情是邪气太过的实证还是正气不足的虚症。即时病情轻微也知道病邪所在,如果能够这样诊断疾病,就不会发生错误。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所以善于治病的医生,无论是观察病人的颜色变化,还是为病人诊脉,首先要分辨是病在阴还是在阳,在分析颜色时要辨明是光泽明亮还是晦暗枯槁,通过观察脸部颜色变化及具体部位,而得知病变所在的脏腑;看病人喘息的情况,听病人所发出的声音,从而知道痛苦所在,诊察四时的色脉是否正常,就可以知道疾病主要原因是什么,按病人的尺寸脉象,了解脉象的沉浮滑涩而知道起病的原因。这样在治疗上就不会有失误,但是根本原因诊断上没有错误的原因。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 所以说:一般来说,在病初起的时候,可以用针刺的方法治愈;如果病邪很盛,尤其是周期性发作的疾病,要等到症状开始缓解,邪气开始消退的时候再进行针刺。 ●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 如果病邪的性质是轻清的,轻者附于表,附于上,可以用扬散的方法治疗;如果病邪的性质是重浊的,重者沉于里,沉于下,可以用逐步削减的方法治疗;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身体正气衰弱的,应该用补益的方法治疗,以使正气旺盛起来;阴精不足者(身体衰弱、怕冷、易感冒者)可以用温性药来补气;精虚血少的应该用厚味的药物来滋补。 |
|
3289楼#
发布于:2016-02-16 18:00
●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
根据邪气所在部位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若邪气在上部,可以用吐法使邪气从上部排出,邪气在下部的可以用泻法、利法使他从二便排出;邪气在中部胀满的,可用辛开苦降的方法,使之消于内。 ●难经七十七难中说,肝有病先实脾,补土生金,但金力量不够,克制不住木。难经七十五难中说,东方实,西方虚,泄南补北。东方是指木,西方是金,南方是火,北方是水。就是说当肝有病时,需要金来克治它,可是此时肝太实,金虚无法克制肝,这时泄火,木去生火,肝由实变虚,补水,水是金的子,子能让母实,金实去平木。 |
|
3290楼#
发布于:2016-02-16 18:2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郝文慧申请签到 2016年2月16日《黄帝内经》第11课心得 1.7方位与生理、病理的关系 人面南背北,左为东右为西,左为阳右为阴,上为阳下为阴。 阳居上但左胜于右,阴居下但右胜于左:西北为高山峻岭,阳虚阴盛,为阴。阴性沉降下,集中下部使下盛上虚,所以手足有力、耳目不聪。东南低洼,阴虚阳盛,为阳。阳气轻清浮于上,向上集中使耳聪目明、手足不便。 1.8病的转化 1.8.1病在皮毛 皮毛→肌肤→筋脉→六腑→五脏。 1.8.2病在皮毛 病一开始时在皮毛。肺主皮毛,肺在上方为阳,对应寸(阳脉)。 摸脉时,手刚接触到皮肤,就能感觉到寸脉,即可判断病在皮毛、在表。 治疗时,不用下针,用针轻刮皮肤,出汗则表症即解。如轻刮尺泽、外关、合谷。 1.8.3病在五脏 病在进五脏,生死各半。 天气不正常必伤人五脏,水谷寒热不适伤害消化系统。地中湿气过盛损伤皮肉经脉。 1.9巨刺 利用健侧治患侧,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1.10诊断 以穴位的侦测而知其它病变,从四肢上的穴位而能探知内部臓腑之病变。从而察知其间过与不及之理,知进退之机,始终如一的不怠慢。察气色按脉,区别阴阳之消长,细审清浊之走向正常否,而知病于何部。看病人之喘息,听其发出之声音如何,可知其为何所苦。用阴阳五行之大法规矩来判断病在何处。手按寸、关、尺之脉,察其为浮、沉、滑、濇等脉象之变化,而得知病之所生,从而治之。诊断不失则必无过矣 脉诊阴阳脉应该平衡,太过和不及都不好,通过浮滑沉濇可以判断病情。 浮滑是阳脉,在寸部摸到;如果寸脉很沉,则阳不足。 沉濇(涩)是阴脉,在尺部摸到;如果阴脉又浮又大,则阴太盛。 1.11治未病 1.11.1难经七十七难 【原则】肝病先实脾。 1.11.2难经七十五难 东方实西方虚,泻南补北。 【症状】肝非常实,金虚不足以平肝。 【方案】泻南补北。 【分析】肝病先强脾,脾一方面使病停止,一方面可以生金;某个脏不平衡时,用所胜的脏来平(金平木)。但是现在补金不足以平肝,肝会越来越实,所以采用泻南补北。 【原理】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泻火会使木生火,由实变虚。补水可以生木而克火,但肝木已经到达极限,所以水会推动木生火而不克金,肝木得以疏解的同时使金实。对于金来说,水是子、金是母,子能令母实,即补水也强金,让金直接克木。补水一举两得——疏肝强肺。 【总结】子能令母实是致病原因,母能令子虚是治疗方案。 1.12治疗时机 治病要抓住时机。 病初起,用针刺;病正盛,固守元气等待病情衰弱,当其衰弱时要进击;病轻用发表的药,病重用固守的方式。所以处方会经常变动。 【病例】肝的实症。 【时机】脾的王时:夏末秋初交接的地方(2周),此时脾气最旺,脾脏顺应天时,功能很强。治疗肝实症时,不用管脾脏,只管针对肝脏治疗;在这个时间窗口快关闭时停止治疗,绝对不会伤到脾胃。 非脾的王时:用固守。病势很盛时,没有胃口,大小便不通,设法开胃口、通便,而不去动肝;等胃口开了,才攻病,而且一次不能进攻太厉害。 1.13治疗法则: 形不足,温之以气;精不足,用厚味的药来滋补。 病在上,用汗法、吐法(①是开吐药,为形;②是药对症,吃药后该吐的吐,该泻的泻,为神);病在下,用泻法;肚子胀满,要攻下,从大便或小便排出; 病在表,用汗法,有禁忌;病来剧烈,按摩推拿,如痛风; 实痛(持续的剧痛),用散法,如子穴、按摩等;虚痛(隐隐作痛,有时痛有时不痛)。 【病例】手掌处痛风。 【方法】采用按摩推拿、针刺。 【方法】下针后,轻轻从针进入的上方向针慢慢按摩,按到下针处,把针拿掉,再反复重复几次,痛就去掉了。 |
|
3291楼#
发布于:2016-02-16 18:5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易岚申请签到
2016年2月16日《内经》第11集心得 人的左手对应东边,右手对应西边,西北方为阴,所以人的右耳不如左耳灵敏。地在东南为低洼之地,东南方为阳,所以人的左手足不如右手足强劲有力。皇帝说,为什么会这样?当人在专心读书或者想事情时,手脚就不会那么灵活,因为精气在上面。当手足很强时,耳目就不便。人弱的一面会受到邪气,在人的上部,右侧弱易受邪,在人的下部,左侧弱易受邪。这是阴阳不能两全。 人坐树下食气,把自己观想成树,地气和天气可以供养他,所以他可以不吃东西。 治病的方法如果不遵循天地间的纪律,灾祸就来了,现在西药都是合成的,是酸味,都会伤肝。如果病来的时后,速度很快,最好的医生,能治病之始在皮毛,用针在尺泽、外关、合谷轻刮,就会出汗。再次治肌肉,再次治筋脉,再次治六府,再次治五藏。病到藏后,救活是半死半生的几率。天气不正常伤人五脏,水谷寒热不适伤人六腑,地中湿气过盛伤人皮肉经脉。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对称治疗。善诊的医者,能察气色按脉,区别阴阳消长。细审清浊之走向是否正常,而知道病在何处。肺是清阳所在,吐浊痰是肺的问题。眼睛看,耳朵闻,知其痛苦。浮、滑是阳脉,沈、濇是阴脉。 肝病先实脾,是七十七难。七十五难,东方实,西方虚。东方是木,西方是金,金不平木也。一脏不平时,用所胜的脏来平,比如,肝木有问题,用金平木。母能合子虚,子能合母实。当肝有大问题时,金很虚,肝会越来越严重,这时去补土,土生金,但肝太实,力量不够,所以在七十五难中提出,东方实,西方虚,要泄南补北,金平木也,北方是水,南方是火,水是治火的,把火泻掉,肝自然就会去救火,肝会由实变虚,水旺会生木,肝最大,去壮不会更大,母能令子虚,肝木不断的往火里烧,肝会虚,对金和水来说,金是母,水是子,子能令母实,一个动作,一补水,肝的实就解掉了,金的气旺起来,而后能制木。如果是肝癌,肿很大,如果只实脾,土生金,金克木,很难治好。 如果才病时,可以刺之,病势盛要等衰时再治。病轻时用发表、发汗之法,病重时用固守的方式。 |
|
3292楼#
发布于:2016-02-16 19:49
@教官-深圳-李焕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王雅斌申请签到,
2016年2月15《黄帝内经》第12课心得。 阴阳离合论 一、为什么人体三阴三阳与天地不应合? 天地阴阳的范围,极其广泛,推演至万仍不外乎对立统一的阴阳道理。天地之间,万物初生,未出地面时,位居阴处,为阴中之阴;若已出地面了阴中之阳。有阳气,万物才能生长,有阴气,万物才能成形。 万物的发生,因春气的温暖;万物的盛长,因夏气的火热;万物的收成,因秋气的清凉,万物的闭藏,因冬气的寒冷。若四时阴阳失序,气候无常,天地间的生长收藏的变化就要失去正常。 二、三阴三阳在人体聚合互动的情况? 1、三阳:太阳为少阴之表,为阴中之阳。太阳经的下端起于足小趾外侧的至阴穴,上端结于晴明。阳明是消化传导系统,即胃气之源,其根在足背上第二足趾之端,名“厉兑”,阳明为阴中之阳,即阴阳交聚分合之所。“厥阴”乃阴之至极,与表阳相通之地即为少阳,少阳系统根源于足第四趾端之“窍阴”穴。 2、在外为阳,在内为阴;所以在里的经脉为阴经,行于少阴前面的是太阴,太阴经的根起于足大趾之端的隐白穴,称为阴中之阴。少阴经的根起于足心涌泉穴,为阴中少阴。少阴前面是厥阴,根起于中大趾端的大敦穴。 太阴为三阴之表为开,厥阴为三阴之里为阖,少阴位于太厥表里之间为枢。三者之间不能各自为政,而是相互协调紧密联系,所以合为一阴。 阴阳之气,运行不息,递相传注于全身,气运于里,形立于表,这就是阴阳离合、表里相成的缘故。 |
|
3293楼#
发布于:2016-02-16 19:5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红梅申请签到2016年2月16日《黄帝内经》第11课心得:
1.不同方位人的生理、病理特点: 人面南背北,左为东右为西,左为阳右为阴,上为阳下为阴。 东南方,天阳足、地阴不足,所以东南方人上部、左侧阳气充盈,下部、右侧阳气虚弱;于是东南方人左边耳目比右边耳目聪明,而左边的手脚不如右边的手脚灵巧;如果感受外邪,上部右侧、下部左侧容易发病 西北方,天阳不足、地阴足,所以西南方人上部、左侧阳气虚弱,下部、右侧阳气充足;于是西北方人右边耳目比左边耳目聪明,而右边的手脚不如左边的手脚灵巧;如果感受外邪,上部左侧、下部右侧容易发病。 人要顺应自然养生、治病。 2.最好的医生当外邪在皮毛时就开始治疗 病在皮毛,摸脉时,医生的手刚接触到皮肤,就感觉到寸脉,即判断病在皮毛、在表;不用下针,只要用针轻轻在皮肤上刮一刮、不用刮破皮肤,就可以吓出汗来,表症即解。 病在进五脏,半死半生,治疗这到这个标准很简单,最好医生要做到十病九生。 天的邪气容易伤人五脏(传染病害五脏),饮食的寒热伤人六腑,环境的湿气伤害皮肉筋脉。 3.巨刺 左病右治,右病左治,过与不及都不好,要先鉴别阴阳,看清浊知道是哪个地方(正常痰是清,现在浊说明病在肺),望闻问切判断病在什么地方 4.脉诊:阴阳脉应该平衡,太过和不及都不好,通过浮滑沉涩可以判断病在什么地方。 浮滑应该是阳脉,应该在寸部摸到;如果寸脉很沉,则阳不足 沉涩应该是阴脉,应该在尺部摸到;如果阴脉又浮又大,则阴太盛。 5.上工治未病;东方实西方虚,泻南补北 【病例】治疗肝实 【分析】因木克土,所以要先截断病程,要强土;同时东方实会西方虚,因为东方木反克西方金,应该强金以克木, 【方案】肝病先实脾(因木克土),强金以克木;泻南补北(泻南方火,补北方水),一个脏不平衡时,用所胜的脏来平。 【解析】如果东方实(肝木有问题),即西方虚,金没办法制衡木,会让木越来越实; 肝病先实脾(补土,一是截断病程;二是令土生金),但肝木太实,补土生金的力量太微弱,可以忽略不计; 泻南方火时,肝木主动去救心火,肝木就会由实变虚; 补北方水时,肾水生肝木,本来肝木是最大、是极限,水生木力量太微弱可以忽略不计;但母能令子虚,补水令水之子木虚(因为补水令火降低,木自然就会去救火,木也会由实变虚,即补水让木虚,让肝木加速生火),肝木得以疏解;对于金来说,水是子、金是母,子能令母实,即补水也强金,让金直接克木。补水一举两得——疏肝强肺 【总结】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是根据五行相生的治疗方案。 6.治病原则:治病像作战,要抓住时机 病初起,用针刺; 病正盛,固守元气等其衰弱下来; 病邪退,赶快追击; 病轻用发表的药,病重用固守的方式 所以处方会经常变动。 治病要抓住时机。例,在夏末秋初长夏的季节(2周的时间),是脾的王时,脾脏顺应天时,功能很强。治疗肝实症时,不用管脾脏,只管针对肝脏治疗;在这个时间窗口快关闭时停止治疗,绝对不会伤到脾胃。 如果没有进入王时,用固守。病势很盛时,即病得厉害,没有胃口,大小便不通,就开药护脾胃,而不去动病位;等胃口开了,才进攻病位,而且一次不能进攻太厉害。 |
|
3294楼#
发布于:2016-02-16 20:5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徐淑娟申请签到,2016年2月16日《黄帝内经》第11课学习心得。
1.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西北为高山峻岭,天势较低窄,阳必不足而阴乃生,所以西北方为阴。(右耳)阳是指敏锐力,动力和能量,所以右耳比左耳听力强。地不满东南(东南方比较平坦,有海和很多湖泊河流),故东南方阳也。所以左手不如右手强劲有力也。但左撇子例外。 2.当你专心注意在做事情或者是读书的时侯,手脚就不够灵敏了,因为精气在上面;如耳目不聪明那么手足就会灵敏许多,因为精并于下。“故倶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 3.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真人坐在菩提树下食气。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嗌:咽喉,喉咙),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这一节把人体和自然界放在一起。九窍(两眼两鼻孔两耳一嘴加排大小,便的地方共为九窍)为水注之气(水注的地方满就会溢出来,所以常有流鼻水,口水,大便,小便等)。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天地之间下的雨就像我们人身上的汗一样)。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用天地来比喻人体内的阴阳作用,阳的气化如同天地间疾风一样)。暴气象雷,逆气象阳(均是人和天地之间的关系)。 4.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因为人和天地之间的气是相通的,任何的医学,如果治病之法,如不遵循天的五味地的四季节气等之间的纪律,则灾祸必立至,我们目前的西药厂就不按照这个纪律来做,人工合成的西药绝大多数都是酸味,如阿司匹林,酸的入肝,伤到肝)。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大治者,治皮毛(最好的医生,一开始就治在皮毛上面。皮毛表示疾病在表。使用针灸手法的时侯,可以在表皮轻刮,不需要深针,不用大过,治法恰到好处,使病人出一身汗病就好了,尤其在治疗小孩的时侯,如在肺经上的尺泽,或外关,或者是合谷上做均可以),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当疾病从表慢慢传入脏的时,按照黄帝内经说半死半生救过来,一半的几率。半死半生是很宽松的标准,如十死九生才是上工)。 5.故天之邪气,感再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左病右治,右病左治--针灸中的巨刺)。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濇,而知病所生以治。(浮和滑是阳脉,沉和濇是阴脉,濇也同涩,力量不大,摸脉时感觉脉好象有又好像没有。如在寸部摸到沉脉,示阳不足,在尺部触摸到又浮又大,阴大盛了,阴和阳一定要相互平衡,制衡,大过或不及均不行。寸部的脉实际上只有九分的距离,尺部的脉的距离是一寸,如果超过了是大盛)。 6.难经的七十七难中指出上工治末病,知肝有病先实脾,肝有病的时候会影响到胃,先去治脾。七十五难讲东方实,西方虚,东方是木(肝),西方是金(肺),泻南(心、火)补北(肾、水),金(不)平木也,中医的观点认为,有一个脏腑不平衡的时候,用所胜的脏来平他。母能令子虚(治则)。子能令母实(病因)。如肝病很重的时侯,金很虚,不能制衡肝木,肝木就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实,去补土生金,力量还不够,继续用泻南补北的治法,泻了南方的火之后,肝木自然而然去救火,肝木就由实变虚,水一旺的时候,水去生木,肝木是极大的时候,使肝木不断去 |
|
3295楼#
发布于:2016-02-16 20:5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郭新申请签到2016-02-16《黄帝内经》第12课心得
1形体衰弱者,用温药补其气。 精神不足者,用厚味來补五脏。 邪气在上或者在表者,用汗法来发汗。 邪气居于下者,则用攻下的利尿剂。 邪气居于中者,可用泻药攻内,使邪气尽出。 刚开始有病的時候邪在皮毛,可用汗法尽出其邪。 当病邪到达四肢或身体剧痛时,可用按摩方式來缓和。 当邪气坚實者,先把邪气击散,在泄出体外。 2当阳有病时我们要先固其阴,阴有病时先固其阳,這樣病就不会再进一步发展。 比如当肝有病时。一定要先通其大便,然後再治肝。 当身体血實时,必須先把淤血通通放掉。 3陰陽离合论6 我们把人体的横膈比喻成地面,横膈以上为地上,横膈以下为地下。 地上为阳,地下为阴,刚出地面者为阴中之阳。 三阳之离合 当圣人面南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又名少阴也就是肾脏。 少阴之上是太阳也就是膀胱。太阳根起于至陰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 中身之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也就是脾脏。 太阴之前名曰阳明也就是胃,阳明根起于历兑穴。 厥阴之表(肝和胆相表里),名曰少阳也就是胆,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阳中之少阳。 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太阳指身体于自然交接的门户。 少阳是门栓,是运输养分和代谢废物的通道。 阳明是到此为止关门的意思,我覺得是吸收营养之地。 三阴之离合 外为阳,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 太阴(脾)根起于隐白穴,名曰阴中之阴。 太阴之后名曰少阴(肾),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 少阴之前名曰厥阴(肝),厥阴根起于大墩,名曰阴之绝阳,是阴到极限的意思。 是故三阴之离合,太阴为开,少阴为枢,厥阴为阖。 三阴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 4陰陽别论篇7 人有心肝肺肾,应春夏秋冬。 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人正常的脉相应像坎卦,上下为阴中间为阳,阳不在乎多,但一定要能潜,才能为身体所用。如果阳一直向外走,人的力气就没我了。 寸关尺 寸脉属阳,尺脉为阴,关脉是陰陽交接的地方。 人左手的寸关尺主血脉,右手的寸关尺主气脉。 男子主气,气轻向上,所以男子的左手脉应比右手脉大一点。 女子主血,血性下沉,所以女子的右手脉应比左手脉大一点。 阳性刚为君,阴性柔为臣,所以寸脉应比尺脉的力量稍大一点。 横膈为关,膈上为寸,膈下为尺。 寸脉一直向上是溢脉,尺脉一直向下为覆脉。 寸脉是阳,为9分。当寸脉阳一直向上超出手横纹时,表示喉咙有問題了。 寸脉向上冲时会被人迎脉挡到,就会右拐或者左拐,治病时当脉越来越弯,表示方法不对,脉慢慢缩回来,表示处方正确,病人正在回复当中。 吸入肝和肾,呼出心和肺,一吸一吐治疗的停顿是脾。 右手的关脉处是胃所主,阳之所在。 我们摸脉时,以胃脉做标准,观察其它脉,看哪一个脉和胃脉相亢,就知道是哪個脏腑有问题了。 溢脉和覆脉,不管是一个出现還是同时出现,就叫做真脏脉。 真脏脉的出现表示陰陽隔离,病人时日不多了。@教官-伊犁-慕利敏 |
|
3296楼#
发布于:2016-02-16 21:2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1班文霞申请签到
2016年2月16日《黄帝内经》第14课学习心得 鼓脉,摸上去圆圆的集中在一起,手指像被顶到;钩脉,像钩子,在寸脉摸到,是心脏的症脉;毛脉,像羽毛,在寸脉摸到,是肺脏的症脉;弦脉,像琴弦,在尺脉摸到,是肝脏的症脉;石脉,像石头,在尺脉摸到,是肾脏的症脉;溜脉,在关上时大时小晃,是脾脏的症脉。 正常的人,心脏的火下来到小肠,肺里的津液到肾,金生水,肺里的津液来自大肠,肝木生火,心脏里的血源头来自肝脏。正常的人手掌颜色应该是粉红。肝有问题时,手掌会变成暗红。治症时,如果病人越治疗颜色越暗,表示错了,颜色越来越淡,表示对了。 中医注重水,认为万物来自水,没有水一切不能生存。西医则注重看血。阴气过盛,就会阳虚。阴散的方式很多,主要有流汗,大小便失禁。 脏主收藏,可以满不可以实,腑,可以实不可以满。如:胃可以实,不可以满,大肠便秘也是实,此时不可以再满了。肝脏,如果实了,就表示里面长东西了。 脾是土,肾是水,土克水,也称土制水,这是因为肾里面有阳,阳要固守在里面,就需要有土,脾能制水,肾阳乖乖在里面。肺好比汽车的水箱,心脏好比汽车的发动机,水箱正常,发动机才不好过热。 结就是捆住,结阳就是阳气运行不通,病人必四肢肿胀。结阴,血无法进入脏腑,血结于外,造成血管破裂。一个脏结住了一般会出40毫升的血,判断几个脏结,通常从出血量来判断,出血的方式有三种:吐血、小便尿血,大便拉血。阴阳同时受阻到了,会出现阴盛阳弱,小腹肿胀,小便不出的现象。二阳结,胃气被结到了,胃气过热无法宣泄,称消渴。三阳结,小肠膀胱被结,病人污不出便也不出。太阴受损,病人会水肿,厥阴少阳不通,病人会出现呼吸困难,咽喉部痛。 孕脉,尺中阴脉主血,如博动壮盛,寸脉阳脉分为两条。阴脉阳脉都虚,并出现下痢的现象,是很不好的脉象。在尺部阴脉的地方摸到阳脉,表示阴津外泄,出汗的症像。正常的阴脉应该是沉缓。 三阴即足太阴和手太阴的脉搏动异常,脾脏肺脏受病,大约在二十天后半夜里死亡。 二阴即足少阴或手少阴的脉搏动异常,肾脏和心脏受病,大约在十三天后傍晚死亡。 一阴即足厥阴和手厥阴的脉搏动异常,肝脏心包受病,大约十天后死亡。 三阳即足太阳和手太阳的脉搏动异常,而且摸起来是鼓起来,膀胱小肠受病,大约在三天后死亡。 三阴三阳即手足太阴和手足太阳的脉搏动异常,脾肺膀胱小肠受病,大约五天后死亡。 二阳即足阳明和手阳明的脉搏动异常,胃大肠受病,如果得温病,大约十天后死亡。 |
|
3297楼#
发布于:2016-02-16 21:30
@教官-石家庄-任红超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袁小玲申请签到2016年2月16日《黄帝内经》第11课学习心得 1、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2、何故: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故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些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 3、天之阳气入肺,地之阴入咽,风气通肝,雷电通心,山谷之气通脾脏,雨气通肾。体内三阴三阳经络为之河川,肠胃如大海之能受纳,人之九窍乃溢出之地。 4、治病之法要遵循天地间之纪律。最好之医师,能治病之始在皮毛,再次之医师是待病入肌肉方察觉而施治,更次的则邪入经脉方去治疗,再次是邪入腑方察觉治疗,最差的是病入脏再去设法补救的。 5、用阴阳五行之法来判断病在何处。手按寸、关、尺之脉,察其为浮、沉、滑、色等脉象之变化,而得知病之所生,从而治之。浮、滑为阳,沉,色为阴。七十五难中:东方实,西方虚;东是木,西是金,泻南,补北,金平木也,脏不平,所腑来实(母能令子虚,子能令母实)。七十七难:如肝病先治脾,肝有问题先补土,再泻火,本由实变虚,水旺,水生木,木烧旺,变虚(母能令子虚),水旺,金则实,金生木(子能令母实)。肝病,补水一举两得。 6、病之始生,若病轻则用发散之法,病重时用固守之法。 |
|
3298楼#
发布于:2016-02-16 21:3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山西吴静
2016—2—16学习《黄帝内经》第11课心得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 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理,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 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 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 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 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天之邪气,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 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在病初起的时候,可以用针刺的方法治愈;如果病邪很盛,尤其是周期性发作的疾病,要等到症状开始缓解,邪气开始消退的时候再进行针刺。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身体正气衰弱的,应该用补益的方法治疗,以使正气旺盛起来;阴精不足者,可以用温性药来补气;精虚血少的应该用厚味的药物来滋补。 根据邪气所在部位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若邪气在上部,从上部排出,邪气在下部的可以用泻法、利法从二便排出;邪气在中部胀满的,可用辛开苦降的方法。 肝有病先实脾,补土生金,但金力量不够,克制不住木,子能让母实。 |
|
3299楼#
发布于:2016-02-16 21:5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戴春蓉申请签到 2016年2月16日《黄帝内经》第11课学习心得
一、西北方是阴,如同人左耳比右耳的听力好。东南方是地有低洼,阴不足而阳盛,所以东南方为阳方。阳就指敏 锐,动力,是能量。一般人左手不如右手强。 当人在专心注意在做事情的时候,手脚就不会灵活,因为精气在 上面。手脚很灵活的人,耳目不强。比较弱的容易受到病毒的侵入。上边容易受到病毒,左边容易受到病毒。阴阳不 能两全。 二食气,上古真人在菩提树下打坐,就是食天地之间的气。天上的气是跟人体的肺相通的,地气通于嗌,嗌就是喉咙。把人体跟自然界放 在一起。人有九窍,两个耳朵,两个眼睛,两个鼻孔,嘴巴一个,上面有七窍,下面大便 小便出来的地方加起来九窍。水柱的地方,满就会溢出来,所以我们常常流鼻涕流口水, 大沥小便就会出来。 天地下的雨就是于人体身上的汗一样。 人跟天地之间是相通的,所以治的方法任 何医学你如果治疗的方法不按照天之季,不按照地的道理,天有风寒湿热暑,地有五味酸 ~苦酸甘辛咸。如果邪风来的时候来的很快,最好的医生病一开始就治在皮毛上面,如果病人 只是皮毛的病,皮毛是肺,肺在人体的上方,人的上方通通是阳,手上的脉太渊寸,中间 是关,下面是尺的地方,上面是阳脉,下面是阴脉,皮在最表面的地方,一开始的时候病 在皮毛,我们用针灸的时候,用针在皮毛上刮一下,吓都吓出一身汗。当病从表一直到了 五脏以后,半死半生,治疗要十死九生。 中医的诊断方式是望,闻,问,切。治疗法则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最会诊断的擦色按脉,先看他的阴阳,看他的颜色也知道是哪个地方。比如说肺是青 阳所在,病人痰是黄色知道病在肺。望闻问切,眼睛看耳朵闻,可以知道判断这个人的病 <在什么地方。 浮和滑是阳脉,沉,涩(色)为阴,当手摸到阳脉就是浮,滑;当手摸到阴脉就是沉, 涩,好像摸到又好像没有摸到。如果摸到阳脉很沉,表明阳不足;如果摸到阴脉又浮又大 ,阴太盛了;阴和阳必须平衡,太过不行,不及也不行。真正的脉只有9分没有一寸,从关 下来就是正常的一寸距离,超过一寸就代表太过。 难经: 七十七难,上工治未病。如有肝病一开始时可以实脾。 七十五难,东方实,西方虚,东方是木西方是金,泻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