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0楼#
发布于:2016-02-16 21:5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戴春蓉申请签到 2016年2月16日《黄帝内经》第11课学习心得
一、西北方是阴,如同人左耳比右耳的听力好。东南方是地有低洼,阴不足而阳盛,所以东南方为阳方。阳就指敏 锐,动力,是能量。一般人左手不如右手强。 当人在专心注意在做事情的时候,手脚就不会灵活,因为精气在 上面。手脚很灵活的人,耳目不强。比较弱的容易受到病毒的侵入。上边容易受到病毒,左边容易受到病毒。阴阳不 能两全。 二食气,上古真人在菩提树下打坐,就是食天地之间的气。天上的气是跟人体的肺相通的,地气通于嗌,嗌就是喉咙。把人体跟自然界放 在一起。人有九窍,两个耳朵,两个眼睛,两个鼻孔,嘴巴一个,上面有七窍,下面大便 小便出来的地方加起来九窍。水柱的地方,满就会溢出来,所以我们常常流鼻涕流口水, 大沥小便就会出来。 天地下的雨就是于人体身上的汗一样。 人跟天地之间是相通的,所以治的方法任 何医学你如果治疗的方法不按照天之季,不按照地的道理,天有风寒湿热暑,地有五味酸 ~苦酸甘辛咸。如果邪风来的时候来的很快,最好的医生病一开始就治在皮毛上面,如果病人 只是皮毛的病,皮毛是肺,肺在人体的上方,人的上方通通是阳,手上的脉太渊寸,中间 是关,下面是尺的地方,上面是阳脉,下面是阴脉,皮在最表面的地方,一开始的时候病 在皮毛,我们用针灸的时候,用针在皮毛上刮一下,吓都吓出一身汗。当病从表一直到了 五脏以后,半死半生,治疗要十死九生。 中医的诊断方式是望,闻,问,切。治疗法则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最会诊断的擦色按脉,先看他的阴阳,看他的颜色也知道是哪个地方。比如说肺是青 阳所在,病人痰是黄色知道病在肺。望闻问切,眼睛看耳朵闻,可以知道判断这个人的病 <在什么地方。 浮和滑是阳脉,沉,涩(色)为阴,当手摸到阳脉就是浮,滑;当手摸到阴脉就是沉, 涩,好像摸到又好像没有摸到。如果摸到阳脉很沉,表明阳不足;如果摸到阴脉又浮又大 ,阴太盛了;阴和阳必须平衡,太过不行,不及也不行。真正的脉只有9分没有一寸,从关 下来就是正常的一寸距离,超过一寸就代表太过。 难经: 七十七难,上工治未病。如有肝病一开始时可以实脾。 七十五难,东方实,西方虚,东方是木西方是金,泻南( |
|
3301楼#
发布于:2016-02-16 22:0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刘炳环申请签到
2016年02月16号,《黄帝内经》第11课心得 人与天地的关系 人面南,左手为东,右手为西,上北下南,所以右手与头之间的区域为西北,左手与头之间的区域为东北,右手以下与中线之间为西南,左手以下与中线之间为西北;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东方为阳(敏锐力,动力),西边为阴,所以左耳听力会比右耳敏锐,左手不如右手灵巧。 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人的咽喉),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 最好的医师治未病(病在皮毛),其次治初病(病在腠理),再病在经脉,再病在腑,最差为病在脏始治疗,人病至五脏始治,生存机率只有一半,所以天气不正常必伤人五脏,水谷寒热不适则必害消化系统,地中湿气过盛,人感受之,则必损伤皮肉经脉。 善于诊断的医师,用阴阳五行之大法规矩来判断病在何处,能察气色按脉,区别阴阳之消长;细审清浊之走向正常否,而知病于何部;看病人之喘息,听其发出之声音如何;可知其为何所苦,即中医所言望闻问切。手按寸、关、尺之脉,察其为浮、沉、滑、濇等脉象之变化,而得知病之所生,从而治之,诊断不失则必无过。 浮、滑为阳,寸脉,如果摸寸脉感觉沉,则阳气不足, 沉、濇(se,也有涩的意思,力量不大,感觉好像有好像没有)为阴,尺脉,如果摸尺脉感觉很浮很大,则阴盛。 阴阳需要制衡。 难经七十七难讲,上工治未病。例:肝有病,则先治脾胃(木克土)。 难经七十五难讲,东方(木)实,西方(金)虚时,泻南(火)补北(水),目的金平木(内经讲一脏不平,所胜来平)。 例:肝不平,金克木(即所胜者),则用金来平木,母能令子虚(治法),子能令母实(病因)。当肝有实时,首先强土,治未病,同时,土生金,金克木,可以一定程度上平木,但是大实时,力量是不足的,此时难经七十五难,东方(木)实,西方(金)虚,泻南(火)补北(水),泻火,补水,水生木,水克火,木生火,火不足,肝木补救,木很实,水积存,则金存留(子能令母实),金盛克木,同时水盛克火催木泻(母能令子虚),即可泻掉肝实。 肺主皮毛,在身体上半部,为阳,在脉,寸脉为阳,如果此次切脉时,手指仅是轻轻地碰触寸脉区域就能摸到脉,那就是病在皮毛,此时于针灸而言,不需要下深针,只需要用针在皮上轻轻刮刮即可。病在哪里,针就下到哪里,不需要太过。 善用针者,从阴中引阳出,能从阳中引阴出,利用健侧治患侧,以穴位的侦测而知其它病变,从四肢上的穴位而能探知内部脏腑之病变,即针灸中讲的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对称治疗(巨刺法)。 病轻则用发散之法,病重时减少用发散之法,以免阳过度流失,病势缓时则乘势而进。形衰弱者,用温药补其气,精神不足者,必以厚味来补其五脏,邪气在上者,用汗法发汗;邪居下者,则用攻下的利尿剂;邪居中部的,可用泻药攻内,使之尽出。始生之邪,则用汗法,因在皮毛,可一汗而尽出其邪。若病邪已盛达四肢,则可用按摩方式来缓和。遇邪坚实者,先击散再泻出体外。治病必细审阴阳之消长,分别其刚柔之性,务使邪尽而不伤正,阳有病而先固其阴,阴有病则先固其阳,不使病进,守定其气血之流畅,不令其离经叛道。血液阻塞成实体,则必放其瘀血,使其尽出,不生阻碍。气不足而产生循环障碍,则用针来作导引,使气足而恢复正常循环。 |
|
3302楼#
发布于:2016-02-16 22:1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钱蔚宏申请签到,2016年2月16日《黄帝内经》第11课心得:
天之纪、地之道 西北为高山峻岭,天势较低窄,阳必不足而阴生,所以西北方为阴,故人的右耳没有左耳敏感。 地在东南方为低洼之地,此必阴不足而阳盛,所以东南为阳方,故人之左手足不如右手足之强劲有力。 当人专心集中注意力时,因向上集中故能耳聪目明,察精密于微处,但此处耳目因清阳在上,下必不足故手足必不便;手足有力时,耳目必不聪。阳居上但左胜于右,阴居下但右胜于左,人一旦感邪在上部,则会因右侧,因为阳较弱的时候,邪比较容易侵犯,阴阳不能两全。 真人食气(天气、地气),人如树,天之阳气入通肺,地之阴气入通于咽(嗌),风气通肝,雷电通于心,山谷之气入通脾,雨气通于肾。把人体与自然界放在一起,人体九窍(头有七窍+二阴),水满而溢(水注之气)。人体流的汗,如同天地间下的雨。人之暴怒如天地间之雷。这些都是人体和天地之间的关系。 因人跟天地间的关系,所以治病之法如不遵循天地间之纪律,则灾祸必立至。 最好的医生,在病一开始的时候,治病在皮毛(肺->属阳->寸脉->手指轻碰病人皮肤即感觉到脉->病在皮毛,病在表,治疗也在皮毛,治疗要适度);病在肌肉,针下肌肉;病在经脉,针入经脉;再次入腑;最差入脏。病至五脏才治疗,生存机率只有一半,半死半生,上工治一死九生。 天气不正常必伤人五脏,水谷寒热不适则必害六腑,湿气损伤皮肉经脉。 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巨刺,对称治疗)。治疗要恰到好处,太过或不及都不好。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如肺为清扬所在,痰色为浊的话,病在肺,肺脉浮于表面。中医的“望闻问切”都要会,善诊。 阳脉(寸脉):浮、滑 阴脉(尺脉):沈(沉)、濇(音色、涩) 77难与75难经-肝癌治疗 75难:东方(木)实,西方(金)虚。治疗,泻南(火)补北(水),金(不)平木。脏不平,所剩来平。肝木盛,用金来平木。即母能令子虚(治疗法则),子能令母实(病因)。泻火时,木自然会生火,木即泄下;补水,肝木泻,金气强而制木,一举两得。 77难:上工治未病。如肝有病,先实脾。 治疗肝癌,77难可以制止病程,75难才可以治愈。 病之始生,刺之皮毛固元气;待病势盛时,唯可待其衰时方施治,此时下重手治疗。 治病时机很重要,如治疗脾,脾之王时是长夏,在长夏时候治疗不会伤到脾,时机一过,治疗效果不好。临症,时机未到,病又很盛时,只能先固住元气,等待时机一击而治。 形衰弱者,用温药补其气,精神不足者,必以厚味来补其五脏。 病在高者,病在上半身,用吐法、汗法。形法:病人治疗后吐掉。神法:病人治疗后,高者吐,下者泻。 |
|
3303楼#
发布于:2016-02-16 22:1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郭艳,申请签到2016年2月16《黄帝内经》第11课心得。
1,西北方是右,右属阴,东北是左,左属阳,右耳没有左耳敏感,左耳属阳,阳指能量动力敏锐力 2.,东南,地不满东南,不平整,左手不如右手强.左撇子例外。 3.专心读书的时候,手脚不灵活,应敏锐力在头上。上身左边容易遭病毒,下半身右边容易遭病毒。弱的容易受到病毒,阴阳不能两全。 4,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喉咙 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骨气通于脾,语气通于肾。 5.人体和自然通一起,九窍,满就会溢出来,口水鼻涕 6.人跟天地相通,任何医学治疗方法不按四季节气,地五味灾害就会来。西药很多都是酸,伤肝。 好的医生应该一开始就治在皮毛上面(在表),针在皮毛上刮下,就会出汗。 7.天的邪气(传染病)害人五脏,水谷寒热(吃坏东西)伤六腑,地的湿气害皮肉筋骨。左病右治,右病左治。阴引阳,阳引阴。既(巨刺) 8.善诊着,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辩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判断病在什么地方。 如:吐黄浊痰,肺问题。 9.a,浮,滑——阳脉,b,沉,涩(好像有好像没有)脉很弱——阴脉 77难与75难经-肝病治疗 10.,a,难经七十七难,(上工治胃病)肝有病,先治胃病,肝有病会传到脾脾。 b,七十五难,东方实西方虚。东木,西金。泻南补北,金不平木也。一脏不平衡,要所剩的脏来平。子能令母实——病因,母能令子虚——治疗法则。 C,如:肝木有问题,大实,很虚,金没有办法制衡,泻南火补北水,泻火,肝自然会救火,肝会由实变虚。母能令子虚,木会往火丢,不断燃烧。水令金木实,肝木疏解,金旺治木。 D,如:肝病,肿瘤大,实脾,生金,能力有限,能不能治好,不一定,刚开始可以。病盛需要等它衰落下来,等时机。泻南补北。病轻而扬之,发汗发表的方法,病重而减之,固元气病衰弱再进击——处方常变动 E,如:治肝病,东方实,正好在长夏,王时,脾最旺,不管脾,脾不会受伤,狠狠清除。王时不开,很盛,胃口不好,大小便不通,养脾胃,固守,攻一次,不要太多。 11.形不足,温之以气。精不足,补之以胃。有开味的补药。 12.治病原则,病在喉咙上焦的地方,采取汗法,吐法(药一吃下去就吐——形)如并在上中下,补泻一起开。 |
|
3304楼#
发布于:2016-02-16 22:1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郭艳,申请签到2016年2月16《黄帝内经》第11课心得。
1,西北方是右,右属阴,东北是左,左属阳,右耳没有左耳敏感,左耳属阳,阳指能量动力敏锐力 2.,东南,地不满东南,不平整,左手不如右手强.左撇子例外。 3.专心读书的时候,手脚不灵活,应敏锐力在头上。上身左边容易遭病毒,下半身右边容易遭病毒。弱的容易受到病毒,阴阳不能两全。 4,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喉咙 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骨气通于脾,语气通于肾。 5.人体和自然通一起,九窍,满就会溢出来,口水鼻涕 6.人跟天地相通,任何医学治疗方法不按四季节气,地五味灾害就会来。西药很多都是酸,伤肝。 好的医生应该一开始就治在皮毛上面(在表),针在皮毛上刮下,就会出汗。 7.天的邪气(传染病)害人五脏,水谷寒热(吃坏东西)伤六腑,地的湿气害皮肉筋骨。左病右治,右病左治。阴引阳,阳引阴。既(巨刺) 8.善诊着,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辩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判断病在什么地方。 如:吐黄浊痰,肺问题。 9.a,浮,滑——阳脉,b,沉,涩(好像有好像没有)脉很弱——阴脉 77难与75难经-肝病治疗 10.,a,难经七十七难,(上工治胃病)肝有病,先治胃病,肝有病会传到脾脾。 b,七十五难,东方实西方虚。东木,西金。泻南补北,金不平木也。一脏不平衡,要所剩的脏来平。子能令母实——病因,母能令子虚——治疗法则。 C,如:肝木有问题,大实,很虚,金没有办法制衡,泻南火补北水,泻火,肝自然会救火,肝会由实变虚。母能令子虚,木会往火丢,不断燃烧。水令金木实,肝木疏解,金旺治木。 D,如:肝病,肿瘤大,实脾,生金,能力有限,能不能治好,不一定,刚开始可以。病盛需要等它衰落下来,等时机。泻南补北。病轻而扬之,发汗发表的方法,病重而减之,固元气病衰弱再进击——处方常变动 E,如:治肝病,东方实,正好在长夏,王时,脾最旺,不管脾,脾不会受伤,狠狠清除。王时不开,很盛,胃口不好,大小便不通,养脾胃,固守,攻一次,不要太多。 11.形不足,温之以气。精不足,补之以胃。有开味的补药。 12.治病原则,病在喉咙上焦的地方,采取汗法,吐法(药一吃下去就吐——形)如并在上中下,补泻一起开。 |
|
3305楼#
发布于:2016-02-16 22:20
@教官-徐州-杨诚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黄萍申请签到 2016年2月16日《黄帝内经》第11课心得 中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地多天少,东南天多地少,人呈靠北朝南位如上图:左侧靠东,阳者其精并于上;右侧靠西,阴者其精并下。左耳目获得精气大于右耳目,故人右耳目不如左明;右手足获得精气大于左手足,故人左手足不如右强。 西北地多天少,所以西北方属阴,而人的右耳也不及左边的聪;东南方的天多地少,所以东南方阳,而人的左手足也不及右边的强。黄帝问道,为何会这样呢?歧伯说:东方属阳,阳性向上,所以人体的精神集合于下部,集合于下部则下部强盛而上部虚弱,所以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利。如果左右同样感受了外邪,邪如果在上部,则身体的右侧会较重,如果邪在下部,则身体的左侧较重,这是天地阴阳之所不能全,而人身亦有阴阳左右之不同,所以邪气就能乘虚而居留了。 所以天有精气,地有形体;天有八节之纲纪,地有五方的道理,因此天地是万物生长的根本。无形的清阳上生于天,有形的浊阴下归于地,所以天地的运动与静止,是由阴阳的神妙变化为纲纪,而能始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终而复始,循环不休。 懂得这些道理的人,他把人体上部的头来比天,下部的足来比地,中部的五脏来比人事以调养身体。天的轻清通于肺,地的水谷之气通于咽喉,风木之气通于肝,雷火之气通于心,溪谷之气通于脾,雨水之气通于肾。 六经犹如河流,肠胃犹如大海,上下九窍以水津之气贯注。如以天地来比类人体的阴阳,则阳气发泄的汗,象天的下雨;人身的阳气,象天地疾风。人的暴怒之气,像天有雷霆;逆上之气,象阳热的火。所以调养身体而不取法于自然的道理,那么疾病就要发生了。 外感致病因素伤害人体,急如疾风暴雨。善于治病的医生,于邪在皮毛的时候,就开始治疗;技术较差 的,至邪在肌肤才治疗;又更差的,至邪在五脏才治疗。假如病邪传 入到五脏,就非常严重,这时治疗的效果,只有半死半生了。所以自然界中的邪气,侵袭了人体就能伤害五脏;饮食之或寒或热,就会损害人的六腑;地之湿气,会损害皮肉筋脉。所以善于运针法的,病在阳,从阴以诱导之,病在阴,从阳以诱导之;取右边以治疗左边的病,取左边以治疗右边的病,以自己的正常状态来比较病人的异常状态,以在表的症状,了解里面的病变;并且判断太过或不及,就能在疾病初起的时候,便知道病邪之所在,此时进行治疗,不致使病情发展到危险的地步了。善于诊治的医生,通过诊察病人的色泽和脉搏,先辨别病症的属阴属阳;审察五色的浮泽或重浊,而知道病的部位;观察呼吸,听病人发出的声音,可以得知所患的病苦;诊察四时色脉的正常是否,来分析为何脏何腑的病,诊察寸口脉,从、沉、滑、涩,来了解疾病所产生之原因。这样在诊断上就不会有差错,治疗也没有过失了。 77难和75难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金、木、水、火、土,当更相平。东方木也,西方金也。木欲实,金当平之;火欲实,水当平之;土欲实,木当平之;金欲实,火当平之;水欲实,土当平之。东方肝也,则知肝实;西方肺也,则知肺虚。泻南方火,补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胜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故泻火补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病在初起的时候,可用刺法而愈;及其病势正盛,必须待其稍微衰退,然后刺之而愈。所以病轻的,使用发散轻扬之法治之;病重的,使用消减之法治之;其气血衰弱的,应用补益之法治之。形体虚弱 |
|
3306楼#
发布于:2016-02-16 22:2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陶原申请签到
2016年02月16日 《黄帝内经》第11课心得 人面南背北,左东右西,西北方阴,右边阴,左边阳,阳指敏锐、动力和能量,所以右耳比左耳灵明。东南方的地比较平坦,不够完整,一般人的左手不如右手强。 当专心读书或做事情时精力集中于头脑上,所以耳目聪明但手足不够灵活。当手足很强时耳目会不便。 上面右边弱,下体左边弱,容易受到病邪,阴阳不能两全。 天气与肺相通,地气与喉咙相通,风气与肝相通,雷气与心相通,谷气与脾相通,雨气与肾相通。人体与自然界相类比。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九窍指耳目口鼻目及二阴。水注之处当满则会溢。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也。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热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病在皮毛,肺在管,通过摸手腕处的寸脉,手指轻搭在皮肤表面即可感知脉动,即病在皮毛。治皮毛时不需要深针,在皮表刮一下即可。病在肌针下在肌,病在筋针下在筋。当病进入五脏时,治病是半生半死的机率。 天之邪气指传染病,感则害人五藏水谷之寒热指吃坏食物,喝不干净的水等,伤六腑。邪来自地之湿气,会伤皮肉筋脉。 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对称,称为巨刺。过与不及均不好。 善诊者,通过察色按脉先分辨阴阳,再通过辨别颜色来确定患处。例:黄浊的痰可知病在肺,再通过摸脉知脉浮在表面即可确认。视喘息,听音声。脉浮滑为阳脉,沉涩为阴脉。尺脉沉涩时为阴,寸脉浮滑。当尺脉浮滑时表示阴过盛,寸脉沉涩时表示阳不足。 七十七难:上工治未病。例:当肝有病时先实脾。 七十五难: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东方木,西方金,金平木,例:当肝有大实时,金也很虚无法来制衡肝木,肝实会越来越严重。此时补土生金的力量不够无法解除肝实。正确的治法是泻南(火)补北(水),补肾水时心火会变弱,肝木自然会来救心火从而使自身变虚;壮肾水时由于肝木已是最大无法再大,母能令子虚,使得肝木只能生火使自身变虚;对肺金来说,子能令母实,壮肾水会旺肺金。子能令母实是病因,母能令子虚为治疗法则。壮肾水有两个作用:泻肝木,强肺金。例:肝癌时,再实土(脾),土生金,作用有限。 病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去治,当病很盛时,要等待时机,不要与病争。当时机到时下重手,当病衰胃口开时赶快追急。病轻时要宣扬的手法,病重时要采用固守的方式,病衰弱时要采用加进的方式。例:利用土的王时治疗东方实。在夏末秋初时节,脾气最旺,下手治疗时不会伤到脾。当未进入王时时,采用固守的手法,使其开胃口通大小便待到王时再治疗,攻一次即可,不要太多。 形不足,温之以气;精不足,用厚味的药来滋补。病在靠近喉咙,上焦的地方,采用汗法和吐法,开吐药,为形。药对症,吃药后该吐的吐,该泻的泻,为神。 |
|
3307楼#
发布于:2016-02-16 22:3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游南申请签到,2016年02月16日《黄帝内经》第11课心得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1、西北方是阴,造成右耳没有左耳敏感(阳指敏锐力、动力,所以左耳比右耳好); 2、地不满东南,东南方地不平整(低洼之地),东南方是阳,造成人左手不如右手强有力; 3、东方阳也,精气并于上;当你专心做事或读书时,你的手脚就不够力活,因为精气在上面; 4、西方阴也,精气并于下;当你手足很强时,耳目就会不便,因为精气在下面; 5、人会感于邪,比较弱的地方如意受到病侵犯;感邪在上部,则右侧容易受到病毒(邪气);感邪在下部,则左边容易受到病毒(邪气);所以阴阳不能全; 6、贤能之人,能知道天道之运行一如人之头部,养头而顺天道;下足如地,以养地之道来养足; 7、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咽喉),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 8、六经为川,肠胃如海;九窍是水注的地方,满了就会溢出来; 9、天地下的雨和人的汗(属阳)一样,阳的气像天地的疾风,暴气像雷,逆气象阳(阳向上升如同阳一样); 10、人跟天地相通的,如果治病不按照天地规律来治疗,则会灾害就来了; 11、病来了,如疾风来的很快,最好的医生一开始治在皮毛上面(肺主皮毛,肺在上属阳,摸脉时,轻碰皮肤就会有脉),下针就轻刮皮毛即可; 12、当病从皮肤,肌肉、六腑,进入五脏时,人就半死半生; 13、天地的邪气(如病毒等传染病)害人五脏,食物(吃到不干净食物)伤害到六腑;如果邪气来于湿的话就会害到皮肉筋脉; 14、善于用针的人,能从阴中引出阳,从阳中引出阴;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巨刺:对称治疗); 15、善于诊断的,察色按脉,先看阴阳看清浊知道病变部位;眼睛看,耳朵闻知道病人病在哪儿; 16、手摸脉:寸关尺;浮、沉、滑、瀒(色);浮、沉为阳;滑、瀒为阴;摸脉象变化,可以知道病的原因; 17、《难经》七十七难:上工治未病,肝病先治脾(脾实) 18、《难经》七十五难:东方实,西方虚;东方木,西方金;治疗:泻南补北,金平木也; 19、一藏不平衡时,要用所胜的脏来平它;如肝(木)有问题,用金来平它; 20、母能令子虚,子能令母实; 如果肝(木)有问题(肝大实,重病时),因为金很虚没有办法制衡肝木,肝木就会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实;可以补土生金,可是肝太实,再怎么生金也是力量不够;所以七十五难提出:泻南(火)补北(水),五行中水制火,泻火就会使木救火,这样肝木就会转虚,补水(肝木已经最实,不会再大;水是木之母:母能令子虚)可以令木虚,金生水,补水可以令金实(子能令母实);金旺起来后可以制木; 21、病刚开始可以刺,如果很盛,可等到其衰弱下来,等待时机,时机到了下重手;所以病轻时用发散之法,病重时减少用发散之法,以免阳过度流失,病情缓时要程胜追击;(病就如打仗,病盛时固元气,病缓时乘胜追击); 22、形衰弱者,用温药补其气,精神不足者,用厚味的药;病在高的地方(如喉咙)用汗法发汗;病在下面,可以攻下利尿;病在中满的,可以泻药攻内,使之尽出; 23、形:本身开吐药,会吐; 神:开的处方对症时,上中下都有病,使该吐的吐,该泻的泻; |
|
3308楼#
发布于:2016-02-16 22:3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6年2月16日《黄帝内经》第19课心得
通常人在睡觉时,大部分的血会进入肝,魂固守肝位故能眠。肝因能受纳血化浊血为清血,故目清能视;足因能受血之充润故有力而能行;手掌因有血入而能握物,血足且力贯指尖,故手指能抓物有力。因此全身上下都因为血的贯输,而能随心所欲的活动。人于睡眠时,血会大量聚集在肝中,固表之气会退入体中,于此际如果被褥没有盖好因而受风,如果风寒入皮中,则往后血液无法透达皮表,此时会呈现出麻痹的症状;如果风寒进入血脉,使血管的伸缩无法自如,则血行必生滞,如果因此造成足部的血滞,则必生足冷冰的现象。这以上都是因为血无法透速所有的血脉末稍,因而产生的麻痹与足冷症状。 人身上有大经脉的俞穴共十二处,为五脏六腑气血与经络交会之大穴,分别是肺、心包,心、肝、胆、脾、胃、三焦、肾、大肠、小肠、膀胱等十二俞穴位;又全身上下共三百五十四穴的小穴,共计三百六十六穴,这些部位都是固表之卫气出入所在,是防卫身体的重要部位,也就是免疫系统分布处所,同时也是病邪进入身体的地方。所以一旦病邪进入身体时,停留于穴位上,此际可用针灸促使卫气运行(免疫系统),使病邪离开身体。 诊断病情的开始,必须以“五决”为方法规范。要知道病之所在,必须先彻底了解什么是正常状。所谓“五决”者就是“五脉”,就是五脏之气脉也。 一、人之所以有头痛癫痫,因其下焦虚而上焦实,其病因在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严重时病会进入肾脏。 二、目不明视力减退,身体摇晃不止,人晕眩且耳生聋,此因下实而致上虚,病在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严重时,病邪入肝。 三、小腹胀满,胃中亦胀,胁肋部位苦满,乃因为血不向下行入足,以致下体之冰寒反向上延伸入腹所致,其病在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上。 四、病人咳嗽且逆气不下,因寒在胸中,胸为诸阳之聚所,今为寒居故如此,病在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上。 五、心情烦燥且头痛,此病生在胸膈的横膈上,津液不足造成燥气,其病在手太阳小肠经与手少阴心经上。 |
|
3309楼#
发布于:2016-02-16 22:41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20班-河北-张华申请签到
2016年2月16日学习《黄帝内经》11课心得 1东方,人体右边也就是西边为阴,左边也就是东边为阳,西方阴在下方,阳就在上方 2人有九窍,水住的地方满就会溢出来 3当病在皮毛时,针灸治疗时不可以太过针在皮肤上剐蹭就可以 4天的邪气会害人五脏,例如传染病,髓骨的邪气伤害六腑,比如喝到坏了的水吃到坏的东西会伤到小肠胃大肠膀胱的等,地的湿气会伤到人的脾和筋脉 5把脉,浮和滑就是阳脉,沉和瀒为阴脉,阴和阳要平衡 6在难经里面,七十七难说肝病实脾,七十五难说,东方实西方虚,泻南补北,一脏不平,所剩来平 7治病时机很重要 8病在高的地方也就是靠近喉咙的地方我们就采用吐法 |
|
3310楼#
发布于:2016-02-16 22:4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惠州-赖惠平2016年2月17日《黄帝内经》第11课心得: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本文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人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人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所以贤人常于树下打坐食气。此段说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嗌:指咽喉。九窍:七窍加二阴为九窍。 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皮毛:指病轻,按寸脉时轻轻触及皮肤即感到脉。 故天之邪气,感而害人五脏:常多指传染病。 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多指因食不洁食物而致。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经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风微得巡,用之不殆。 治病时要:左病右治,右病左治。过和不及都不好,要恰到好处。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妯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浮滑是阳脉,沉涩是阴脉。《难经》里七十五难:东方实,西方虚;东方木。西方金;东方治南,西方补北,金不平木也。一脏不平,所胜来平。母能令子虚,子能令母实。如肝病时,补土效果不强时,可泻南(南方为火,即泻火),火不足,肝木去补,则肝实变虚;补北(北方为水,即补水)时肝木疏解。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在病很盛时,要待时机才下手。治病好像作战,所以处方常会变动。 |
|
3311楼#
发布于:2016-02-16 22:4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郭玉斐申请签到,2016年2月16日《黄帝内经》第11课心得
人体上北下南左东右西,东南为阳西北为阴,阳者精于上而虚于下,阴者下盛而上虚,故右耳不如左耳敏锐,左手足不如右手足。 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配地以养足,人与天地一样。故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西药大部分为酸味,伤肝。皮毛之病,肺主皮毛,脉在表,针在皮毛上过就可以出汗。 如病在肌肉就下至肌肉,如病在脏时半死半生,上工要做到九生。 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左治右,以右治左。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如肺为清,痰为浊,则肺的问题。 脉诊:浮滑为阳脉,沈濇为阴脉。难经七十七难,上工治未病,如肝病,先实脾。七十五难东方实西方虚,东为肝木,西为肺金,泻南补北,金平木也。一脏不平,所胜来平。如肝木有问题,金胜木,所以用金平木。肝木盛时,母能令子虚,子能令母实,金就被虚,强土,土生金,肝太实,要泻南补北,北为水,南为火,泻火,木去救火,肝就虚下了,补水,母能令子虚,肝木就会疏,子能令母实,则金为水之母,金就会旺,就会去制木。这是治症的原则,其他治法也一样。 病之始可刺之,盛时待其衰,轻而扬之,重而减之。长夏之时为脾之王时,脾气最旺,治病时不需管脾脏,可下重手,在时机关时收手,所以治病的时机很重要。 形不足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病在高时,催吐,病在下时,泻之,病在中时,上吐下泻。 |
|
3312楼#
发布于:2016-02-16 22:5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张亮荧申请签到2016-2-16《皇帝内经》第11课心得
1、西北方是阴,造成人右耳没左耳敏感,人面南而坐,右边是阴,左边是阳(阳有上升特性),所以左上部精气盛下部虚,左耳比右耳好。 2、地不满东南,右侧为阴,阴有下降特性,所以右手强过左手。 3、当专心读书时,手脚就不够灵活,因为精气都在上面;手足很强时,耳目会不聪。弱的地方容易受病侵犯,上部右边,下部左边容易生病,阴阳不能两全。 4、人靠天地之间的气生养,天上的气与肺气相通,地气通于嗌(喉咙),地气与喉咙相通,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是水注的地方,满就会溢,如口水、鼻水,大小便。 5、最好的医生在病之初皮毛就治愈,肺与皮毛在上方,属阳,寸脉;当病由表入里进入心肝脾肺肾,救回是半死半生,一半的几率。 6、难经七十七难,上工治未病,如肝病先实脾,因肝有病会传到脾脏,先治脾。第七十五难,东方实(木),西方虚(金),泻南补北,让金平木,如肝病,大实,重病时,金虚没法制衡肝木,肝就更加严重,当肝太实补土生金,金力量还是不够,用泻南补北。北方是水,南方是火,把火一泻,肝会救火就由实变虚;水生木,肝已到极限不会让它更壮大;金生水,子能令母实,补水金气旺,金就制木,补水泻火,肝木会救火。当泻南补北出现时,子能令母实(病因),母能令子虚(治疗法则)。 7、病开始可以刺,病盛要等它衰下来,不要与病争,等它衰落要等时机,时机到下重手,胃口开赶快追击,病邪清用宣扬法,如发表、发汗。病重时减少,用固守方式,病盛时固元气,病衰弱时才进击,用补益方法使气旺盛。 脾脏王时,在夏季末秋季初,前后一个礼拜交接时,为脾最旺,天地都养着脾脏。 没胃口,大小便不通,开有胃口药,让小便排出,胃口开后,再下手,只攻一次,不能多。 病在高处,上焦、喉咙处,采汗法,吐法。 |
|
3313楼#
发布于:2016-02-16 23:1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九班罗红灵申请签到2016年2月16日《黄帝内经》第12课心得
一,阴阳离合论第六篇 1,形衰以温药补气,神虚则以厚味补五脏,邪气犯上用吐法,发汗法,邪居下用攻下利尿剂,邪居中部用泻药催出,阳病固阴,阴病固阳,有淤血先泻掉,以达气足循环正常 气虚用针灸导引,虚痛与实痛不同,前者为隐隐作痛,后者是不停的痛,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如肝病兼便秘,要先调大便,畅通后病才不会再进,阳固好时才能治肝的病 2,阴阳可无限量分,简单的讲则是在地者属阴,为阴中之阴,从地中出来的为阴中之阳,为此,大自然中,万物能在春生,夏长,秋收,冬蒇 3,三阴三阳经在人体内聚合互动的关系,面南而站的时候面前受阳最足,名广明,背后为少阴, 三阳之离合,互相生化,不能损害其中之一,否则动能萎乱 太阳经主开,人体与自然交界之地,从至阴到命门处,为阴中之阳, 少阳经主枢,运输养分代谢废物排出之管道枢纽。根起窍阴,为阴中之少阳、 阳明经主收合,把自然界之食物收合分解在各取所需之处所,从厉兑开始,为阴中之阳, 三阴之离合,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三者相互相生,不得相失。 4,中药吃下去不会累积,但是西药不同,抗生素,和纯营养的东西吃下去会累积在里面,所以维它命.高营养之类的东西不能吃。 二,阴阳别论篇第七 5,阳脉因四季而各不同,加起共有25种。正常脉用易经解释,坎卦(☵),阳要潜伏在阴里面才不会外泄 人体四经十二从,除脾经外,四经为肝心肺肾应四时,十二月为十二经络,用脉诊分左阴右阳,轻按为阳,重按为阴,关上寸为阳,关下尺为阴 男人左为血,右为气,右手脉跳比左手强,女子反之,寸脉不超九分,尺脉不过一寸,如寸脉溢出横纹,喉咙出问题, 假如喉咙长肿块,脉会呈现“L”型走向,治时会缩回为有效,反之加重。 6,关为胃,是横膈膜为界的地方,为阳,以胃脉为准,看它与哪个脏腑相抗衡,则是此病之位,吸入是肝.肾为阴,吐出是心.肺为阳, 呼时脉跳2下,吸时跳2下,呼吸间更换停顿跳1下,是脾,脾数是5,呼吸间脉跳5次是标准。 7,溢脉和覆脉是真脏脉,单个或者同时出现,摸到此脉命将不久矣。 |
|
3314楼#
发布于:2016-02-16 23:1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焦艳春申请签到2016年02月16日《黄帝内经》第12课心得
中满:肚子胀满,用泻法。虚症:隐隐作痛,有时痛有时不痛;实症:一直痛,剧痛,持续的痛。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便秘的话,不是马上去治大肠,而是治阴;治疗肝病,先把大便给治通了,不让病进。淤血,血实:放血效果比较快。导引:通过针灸按摩调节气血平衡。病在表,用汗法,吃药或者扎针让人出汗。阴阳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有阳气,万物才能生长,有阴气,万物才能成形。万物的发生,因于春气的温暖;万物生长,是因为夏气的炎热;万物收成,是因于秋气的清凉,万物的闭藏因于冬气的寒冷。三阳经的离合,太阳主表为开,阳明主里为闺,少阳介于表里之间为枢。三者之间,相互紧密联系,合起来称为一阳。横膈膜以下为太阴,开,少阴,枢,厥阴,合;三者紧密联系合为一阴。中药,阴阳合一的,吃下去不会在身体累积;西药,纯阳或纯阴,吃下去会在体内积累。脉诊:用易经的方式讲解,常脉、坎,两阳夹一阴,手腕:寸(阳、横隔以上、君)、关(中间、横隔)、尺(横隔以下、阴、臣),手腕竖起来可以参考人的喉咙、横隔。左手的脉主诊血;右手的脉主诊气;女人主血,阳气会化为血,变为月经;男人主气,气会上升,长胡子;男人的脉右手比左右强;女人的脉左右比右手强。右手:关对应的是胃脘所在,及胃脉。呼吸:吸入为阴(肝肾),吐出为阳(心肺),脉深沉,都是阴脉;脉浅浮,是阳脉。以胃脉为主,心脉要比胃脉浮一些才是正常,如果比胃脉沉,则代表心脏出了问题。其他以此类推。如是阴脉比胃脉大,则是脾肾出了问题。 真脏脉:辨别真脏脉的情况,就可以知道死亡的时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