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5楼#
发布于:2016-02-17 10:14
@教官-深圳-李焕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王雅斌申请签到。2016-2-16《黄帝内经》第11课心得。
1、西方是阴,右边是阴,左边是阳(阳有上升特性),所以左上部精气盛下部虚,左耳比右耳好。阴有下降特性,所以右手强过左手。当专心读书时,手脚就不够灵活,因为精气都在上面;手足很强时,耳目会不聪。弱的地方容易受病侵犯,上部右边,下部左边容易生病,阴阳不能两全。 2、人靠天地之间的气生养,天上的气与肺气相通,地气与喉咙相通,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是水注的地方,满就会溢,如口水、鼻水,大小便。 3、肺与皮毛在上方,属阳,寸脉;当病由表入里进入心肝脾肺肾,救回是半死半生,一半的几率。难经七十七难,上工治未病,如肝病先实脾,因肝有病会传到脾脏,先治脾。第七十五难,东方实,西方虚,泻南补北,让金平木,如肝病,大实,重病时,金虚没法制衡肝木,肝就更加严重,当肝太实补土生金,金力量还是不够,用泻南补北。北方是水,南方是火,把火一泻,肝会救火就由实变虚;水生木,肝已到极限不会让它更壮大;金生水,子能令母实,补水金气旺,金就制木,补水泻火,肝木会救火。当泻南补北出现时,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 4、病开始可以刺,病盛要等它衰下来,不要与病争,等它衰落要等时机,时机到下重手,胃口开赶快追击,病邪清用宣扬法,如发表、发汗。病重时减少,用固守方式,病盛时固元气,病衰弱时才进击,用补益方法使气旺盛。 脾脏王时,在夏季末秋季初,前后一个礼拜交接时,为脾最旺,天地都养着脾脏。 没胃口,大小便不通,开有胃口药,让小便排出,胃口开后,再下手,只攻一次,不能多。 病在高处,上焦、喉咙处,采汗法,吐法。 |
|
3346楼#
发布于:2016-02-17 11:18
@教官-石家庄-任红超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钟洁贞申请签到,2016年2月16日《黄帝内经》第11课学习心得。
1.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东方属阳,人面南而立,左边为东方,所以左侧也属阳,阴阳的路径是左边上升而右边下降,人体的阴阳路径也是左边升右边下降,人受自然的影响,自然和人体正正相加,所以人体左侧的精气上部较盛,相对而言,人体左侧的下部则精气较虚,所以人体左侧的耳目较右侧聪明,而腿脚不如右边的灵活。西方属阴,阴性下降,人体的阴阳路径也是左边升右边下降,因而在右边是阴气重叠于人体下部,所以人体右侧的精气是下部较盛,相对而言上部较虚。所以右侧的耳目不如左侧的聪明,但右侧的手脚要比左边的灵巧。因此,如果同样受到外邪的侵袭,如果在上部右侧的病情要严重,在下部是左侧的病情要严重。天地的阴阳之气不能处处均衡,总会有偏盛与偏弱的地方。同样,人体的左右两侧,也有上下左右的阴阳盛虚的区别,所以邪气能够乘虚而入,停留在虚弱的地方而成为疾病。 2、宇宙有无形的精气充满着,地面上处处具有生命,由于天体对地球的作用,才有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风、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气,地有东、南、西、北、中五方区域,并各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天地的阴阳相互作用才产生了地球上的万物。只有懂得这些道理的聪明人,才能做到在上部,仿效天气的轻清的性质来调养头部之气;在下部,仿效地气的沉静性质,来调养足部之气;在中部仿效人事之间的协调合作关系,来调养五脏之气。自然界的清气从鼻而入通于肺,地气是指水谷之气,通过咽而入胃,肝在天为风,在脏为肝,故风气通于肝,雷气是火之气,心为火脏,故雷气通于心,谷是山谷之气,能够存储很多东西,生万物,脾土也是存储很多东西,化生精微来自养全身,所以谷气与脾气相通。雨是水之气,肾是水脏,所以雨气通于肾。人体中三阴、三阳六条经脉运行的气血犹如地上的河流,而肠胃就犹如大海,容纳水谷,耳、目、口、鼻、和前后二阴上下九窍为水气流通的通道。满就会溢。 3、最好的医生在病之初皮毛就治愈,肺与皮毛在上方,属阳,寸脉;当病由表入里进入心肝脾肺肾,救回是半死半生,一半的几率。当泻南补北出现时,子能令母实(病因),母能令子虚(治疗法则)。 4、难经七十七难,上工治未病,如肝病先实脾,因肝有病会传到脾脏,先治脾。第七十五难,东方实(木),西方虚(金),泻南补北,让金平木,如肝病,大实,重病时,金虚没法制衡肝木,肝就更加严重,当肝太实补土生金,金力量还是不够,用泻南补北。北方是水,南方是火,把火一泻,肝会救火就由实变虚;水生木,肝已到极限不会让它更壮大;金生水,子能令母实,补水金气旺,金就制木,补水泻火,肝木会救火。 5、病开始可以刺,病盛要等它衰下来,不要与病争,等它衰落要等时机,时机到下重手,胃口开赶快追击,病邪清用宣扬法,如发表、发汗。病重时减少,用固守方式,病盛时固元气,病衰弱时才进击,用补益方法使气旺盛。 脾脏王时,在夏季末秋季初,前后一个礼拜交接时,为脾最旺,天地都养着脾脏。 没胃口,大小便不通,开有胃口药,让小便排出,胃口开后,再下手,只攻一次,不能多。 病在高处,上焦、喉咙处,采汗法,吐法。 |
|
3347楼#
发布于:2016-02-17 12:1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易岚申请签到
2016年2月17日《内经》第12集心得 治疗法则。中满者,写之于内。肚子满,攻下会从大、小便排出。病在表,采汗法。彪悍,来的快有痛者,痛风,用按摩推拿的方法。实痛,持续的痛,用散法泻之。虚痛是隐隐作痛。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有病而先固其阴,阴有病则先固其阳。阳有病,大肠便秘,先去治阴,病就停在阳不会进到阳。同样,阴有病,先治阳,病不会过到阴。肝病,大便不好,先调大便,肝病不会再进。肝病到最后大、小便都没有了,这时再通大、小便,就不会有效果,所以一开始就应该通大、小便,先固阳,再推阴。腿上身上很多青筋,是血实,统统放掉,但是太多时,选大的放。气虚用针灸导引,使气血恢复平衡。 阴阳分的时候可以分很细,但是有一个大原则,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人中间的横膈比作地表,肝脏和地表在同一平面像土一样,肾脏在下像两颗种子一样,水生木,长出筋膜,再生出心脏。所有的东西会生长是因为春天。因为有生长收藏,在人体中,可以算到人体的变化。 三阴三阳在人体内聚合互动的情形:一个人面南而立,前面的空间名为“广明”,后面是“太冲”,肾脏的上面,称为太阳,足太阳膀胱经的井穴是至阴,结于命门,称为阴中之阳。身体前方为广明,广明下方是太阴,太阴之前是阳明,阳明是消化传导系统,根起厉兑,为阴中之阳,即阴阳交聚分合的地方。少阳起于窍阴,名日阴中之少阳。三阳太阳、少阳、阳明,三个相辅相成时统成一阳,太阳管大门的开合,少阳管门栓能运输,阳明主收合,合是到此为至。 三阴,在外的属阳,在内的属阴,因此在内的经脉为阴经,循行在少阴前面的叫做太阴,太阴起于隐白,被称为阴中之阴。太阴的后面,是少阴,起于足心的涌泉,少阴被称为阴中之少阴。少阴的前面,是厥阴,厥阴的起点是大敦,被称为阴之绝阴。所以三阴的离合情况分别是:太阴一三阴之表为开,厥阴为主阴之里为阖,少阴介于表里之间为枢。三者为互相协调关系,合称为一阴。搏而勿沉,中药不会在身体中累计,西药一颗抗生素也许会在身体呆几十年。 阴阳别论篇第七 人有四经十二从,是指什么? 正常的脉,是阳潜在阴中。 四经对应四个季节,十二月对应十二经脉。脉有阴阳之分。 左手管血,右手管气。妇人主血,肺气旺,男人主气,肺气轻。女人的脉,左手脉重。男人的是右手脉重。手一的寸脉溢出横纹,代表喉咙有问题。 右手关脉,是胃脉,以胃脉为标准,来比较哪个一它相靠,就知道病在哪个地方。吸入为阴,吐出为阳,正常的脉是一个呼吸跳五下。 阴盛会把阳脉冲到手掌的位置,是溢脉。 |
|
3348楼#
发布于:2016-02-17 13:4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二班孙恒超申请签到,2016年02月17日《黄帝内经》第12课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二班孙恒超申请签到,2016年02月17日《黄帝内经》第12课心得
治疗方法:汗法、吐法、下法。 中满(肚子满)要攻下。 病在表用汗法。 痛风下针后轻轻按摩,按到下针的位置把针拔掉,然后再下针再按摩,以此做几次。 虚痛是隐隐作痛,有时痛有时不痛。实痛是二十四小时都在痛。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例如肝病,肝病的人大便不好,所以一开始就要先调大便。 有青筋淤血的,尽量全放掉,没时间就挑大的放。 气不足的人用针灸来导引。 太阳主开,少阳主枢,阳明主合。 维他命类药品不易排出体外。 常脉为坎卦,阳要潜。 关上为阳,关下为阴,关上为寸,关下为尺。对应到人体上,关相当于横膈膜,膈膜上为寸,膈膜下为尺。左手主血,右手主气。女人主血,男人主气。 寸脉超过横纹说明喉咙有问题。脉变成L形是有肿瘤。 脉诊时摸关脉(胃脉)看哪个脉和他相抗就可判断病在哪个脏。 吸入为阴(肝、肾),突出为阳(心、肺),呼吸间为脾。呼吸间脉息四至,中间间隙一个脉,正常人呼吸间脉跳五次。 脉深、沉属于阴脉,脉浮、表、快属于阳脉。 真脏脉包括溢脉和覆脉,出现真脏脉,人就死定了。阴盛逼得阳往外走称为溢脉,阳脉往下盖过阴脉称为覆脉。真脏脉出现是阴阳分隔,关已经不起作用。 |
|
3349楼#
发布于:2016-02-17 14:3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二班王玲萍申请签到,2016年2月17日《黄帝内经》第12课心得。
吐不一定用吐的药,吃的药反应出来有吐的效果。中满者攻下,可从大便或小便排出。病在表采取汗法(有一些禁忌)。彪悍者就是有剧痛,病来得很快,比如说痛风,“按而收之"就是采取按摩推拿的方式,如针刺方法,针下去以后轻轻的按摩。其实者中的“实"是剧痛,持续的痛,虚是隐隐作痛,有时痛,“散而泄之”要把气散开,所谓散法,按也是散,下子穴也是散。“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大肠便秘,先去治阴,否则马上会伤到阴,同样的阴有病会伤到阳,马上固阳,病就不会再进了,比如说肝病便秘,先调大便,病不会进,先固阳再治阴。“血实宜决之"手脚有许多青筋淤血,是血实,要用针放掉血,如果不放掉,只靠药物治疗时间会比较长。气虚要用针灸去导引它,虚则补其母,经络上的气虚用他的母穴,补的手法来做,这是导引,使气血恢复到平衡。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1、阴阳的划分可以无限制地分,但有一个大的原则,未出地的为阴中之阴,出地的为阴中之阳。比如把人体的横膈当成地表,肝和脾在地表之下,再下是肾,两个种子埋在土下,水生木,木生筋,筋生心脏,横膈之上为阳,下为阴。 2、太阳主开,是身体和自然界的门户,阳明主合,是到此为止的意思,少阳是枢,是运输的意思。3个阳经相互搭配相辅相成,统称为一阳。 3、横膈以下称为太阴,脾经起于隐白,阴中之阴,足少阳肾经起于涌泉,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是厥阴肝经,起大敦,阴中之绝阳,名阴中之绝阴。三条不同的经络功能合在一起,太阴主开,厥阴主合,少阴为枢,传导运输的意思。搏而勿沉是绝对不可以沉积的意思。 阴阳别论篇第七 1、脉分阴阳,常脉是阳在两个阴中间,阳不在乎多,要潜,阳要潜伏在里面,如果阳不潜伏,往外走,人的元气力气就没有了,形还在是阴,正常应阴把阳包住。 2、摸脉时阴阳相交为关,寸为阳脉,尺为阴脉,关在中间。如果把脉对应到人体上,人体的横膈对应关,那么横膈之上为寸,下为尺。左手为血脉,右手为气脉,女人主血,当肺气旺时,奶水白色,是阳气,阳气化成生成血,往下沉变成月经。男人主气,气清往上升。因为女人主血,所以左手脉比右手脉大,男人的右脉比左脉大。寸脉是阳是君,尺脉是阴是臣,所以寸脉的力量比尺脉大是常脉。寸脉九分,尺脉一寸,当寸脉溢出时,说明喉咙出现了问题,如长肿瘤脉气会弯曲,当治病以后脉气慢慢的回来了,就是说明病在渐渐的恢复了。 3、右手的关脉是胃脉,以胃脉做比较看哪一个和他相抗,就知道病在哪个脏腑。吸入为阴是肝肾,吐出为阳是心肺,中间是脾。呼的时候脉跳两下,吸的时候脉跳两下,中间增加一个,正常人一个呼吸脉跳5下。如果要知道心脏是否接受胃气的滋润。心脉在上为阳,应该较大,较浮,如果胃脉是正常的,心脉较小,就为不正常。阴脉应该沉,阴脉跳的比胃脉还大就说明肾脏出了问题。真脏脉:阳脉9分,当阴太盛时,冲到九分以上称为缢脉,尺脉大于一寸时叫覆脉。 |
|
3350楼#
发布于:2016-02-17 14:4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教官-孝感-郑其赛3班保发容申请签到2016年2月16日《黄帝内经》第12课学习心得 阴阳应象大论第 邪居中部,可用泻药把邪逼出。始生之邪,则用汗法,因在皮毛,可汗除尽其邪。若病邪达四肢,则可用按摩方式来缓和。遇邪实的,先击散再泻出体外。治病必细审阴阳之消长,分别其刚柔之性,务使邪去不伤正,阳有病先固其阴,阴有病先固阳,不使病进,守定其气血之流畅,不念其离经叛道。血液阻塞成实体,则必放其瘀血,使其尽出,不生阻碍。气不足则产生循环障碍,则用针来作引导,虚则补其母,使气足而恢复正常平衡。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我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历法上有大小月之分,共有三六六十天,而为一年,人也应相同于天地间的纪律。但人体上的阴阳分布,并非对应于外界的阴阳,如天阳在上,为阳中之阴,地阴在下,为阴中之阴,出地者阴中之阳,但人上身有阴经,也有阳经。天地人不对应为什么?如人以横隔为界,上为天,下为地,上是心肺,下是肝脾肾。会生长是因春天,长高是夏天,秋天收,冬藏。自然界失常,会造成天地阴阳不交流而阻塞。人与自然一样,可明确的区分出来。 三阳的离合,圣人说人南面而立为标准,面前为广明,背后为少阴,又名太冲,在少阴以上为太阳,乃如木的枝叶,其根在地下,在人体双足小趾端,叫至阴,由至阴到第二腰椎为命门,如根会结于树木之出地的地方,为阴中之阳,身体前方为广阳,阳明下为太阴,太阴前方为阳明,阳明是消化传导的系统,即中医的胃气之源,其根在足背上第二足趾端即厉兑穴位,阳明为阴中之阳,是阴阳交聚分合的部位。厥阴,是阴之至极,其与表阳相通的地方,即为少阳,少阳系統根于足第四趾端为窍阴穴,为阴中之少阳。所以三阳的互动关系,可以说是太阳开,是人体与自然界交界之地。阳明为阖,是人体把自然界食物收合分解各取所需的处所。少阳又叫枢,是运输养份代谢废物排出的管道枢纽。此为三阳互相生化,各有其动,不得损一,否则必失其功能,其三阳之相搏而不相悖,又可叫为一阳。 三阴,外为阳,内为阴,以阴为论,人身之中位为阴。其下部为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叫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叫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叫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叫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中之至阴,其绝无阳气,故名为绝对之阴。故三阴的离合,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阴者。不得相失。搏而勿失,叫一阴。阴阳运循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辅相成。生活中尽量吃天然食品,不要吃合成品。 阴阳别论篇第七 人体有四经与十二经,如何解释? 易经讲脉诊,首先了解常脉,两阴夹一阳为圯卦为潜。两阳夹一阴为离卦为火。人有肝、心、肺、肾为四经,与自然界中的春、夏、秋、冬四季相同。十二经脉,即人体中手足三阴三阳左右十二经脉,如同一年十二个月。脉分左阴右阳,轻按为阳,重按为阴,能知阳者必知阴,反之亦然。因为阴阳关系紧密切合,必须全盘知晓。难经三难,以左手为例,中间为关,上为寸为阳,下为尺为阴。以人身为例,横隔上为阳,下为阴。左手管血,右手管气。女人相反,以血为主,当肺气旺盛时,奶水为自色为阳气,气化生下降为月经。女孩左手脉气大,男人右手脉大。脉上为君,下为宦。常脉寸脉稍大,尺脉稍小,寸脉9分,起过为溢,上焦出问题如咽喉痛,往左在发展,成丫字型说明病再发展,缩小为好转,尺脉1寸。阳脉分五种,各因春、夏、长夏、秋、冬不同而有异,如再严格区分,则可分二十五脉。 右手脉也有寸关尺,关为胃为阳,吸入为阴肝肾,吐出为阳心肺,中间为脾。即弦、洪、缓、沉五种脉,如阴脉全现此种完全之脉,则必危,其果必死。出现阳脉察到胃气,为健康之人。当阳脉不正常时,胃气不足必生病。能辨别出阴脉气绝而现真臟脉者,溢脉与腹脉称真脏脉,就可利用四季生克关系,预知死期及愈后。 |
|
3351楼#
发布于:2016-02-17 17:08
中医经典特训9班2月17日,王毅泓申请签到《黄帝内经》第13集
覆脉是阳的位置一直向下走,到尺,从阳覆盖到尺,使尺脉的位置>1寸,称覆脉。如尺脉长,超过关,到鱼际,而且是直直的,硬邦邦的,是溢脉,是很危险的脉,说明阴和阳分隔。“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一手掌的脉为主。脉越来越小,为阴,刺激后越来越大为阳脉。静者为阴,脉很安静,很慢;迟者为阴,一次呼吸<5次为阴,如一次呼吸跳了8、9次,脉太快。摸到真脏脉就是死脉。 复习:太阳主开,少阳主枢,阳明主阖,如治疗面部中风,其他都好了,眼睛不能闭合,说明阳明经的阳气不够,治阳明;眼睛睁不开是太阳症,闭不上是阳明的问题,眼睛眨动是少阳经的作用。以此类推,到毛孔也是如此,太阳主毛孔的开,阳明主毛孔的闭合,皮肤表面为太阳,太阳经是最长的,从脚趾到眼睛,易于感受风邪,太阳受病一定是在后背项强的部位。由于其在表,在与疾病的抗争中,产生寒热的现象。如病未治好,进入少阳或阳明,如病入阳明,病就停,阳明表现为只见热症。如便秘N年。进入少阳后会进入阳经,出现阳证。 “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二阳指阳明,当胃气无法供给心脏、脾脏营养时,则必生隐疾,男人精少,女人月经停滞,病人出现血虚的现象,在传为风消,息贲,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等现象,死期将至。 三阳是太阳,发病为寒热,下为痈肿,因膀胱经在体外,本是寒水,从肾脏到膀胱的是已经气化过一次了的水,其气化的营养经膀胱经到脑部供应其营养。膀胱内的尿液再次气化,好的气化的水进入肝脏,膀胱内残留400ml尿液,可以使人安睡一夜不用上厕所。如一夜上厕所7、8次,小肠冷,下焦寒。为天之纪,地之理。膀胱经是寒水,正常为保持正常的体温,保持体温不丧失。因其病后寒水往下沉,停滞久留,故病于下肢生脓疡、脓疮等,皮肤会变得粗糙。女孩子若要皮肤细腻,要保持汗出,从毛孔的里面清出毒素来,用新的汗液来替代旧的汗。流汗有时节,不要冬天流汗,要夏天出汗,“冬受于寒,春必温病。” “颓症”,膀胱经出问题时,肠就下坠,出现疝气等。一阳为少阳,胆络到胃,酸入肝,但也注意不要过度,否则反侮水,胆汁进入小肠,心脏产生的热进入小肠,心包和心脏间有水,防止心脏过热,起降温的作用。少阳发病,胆汁过多或过少,首先影响到心脏,治疗胆结石1是用进入少阳的药,打开胆管;2是增强心脏的力量,再加化石药,胆结石就排出了。 二阳一阴发病是阳明和厥阴,肝脏主惊骇,肝病病人发脾气是怒伤肝,不是肝受伤后发怒,肝是风脏,成风厥。 二阴一阳,少阴(肾、心包)少阳(胆和三焦)同时发病,出现胃脘胀满,四肢肿胀,心胸气闷。 三阳三阴发病,病人半身瘫痪,肌肉萎缩,四肢不举,中医认为四肢属阳,身体为阴,脾在管四肢(土生枝),脾主肌肉,出现四肢不听指挥的现象。 鼓一阳曰钩,寸为9分,现在可能就剩2分,脉上就鼓到了。平常摸着是横的,现在摸着是鼓的,钩脉是心脏出现问题了。“鼓一阴曰毛“,此为肺脏,摸脉就像摸到鸡的羽毛,旁边是平的,中间摸到是硬硬的一条,就是毛脉,是肺脉。 |
|
3353楼#
发布于:2016-02-17 17:1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 文建宁申请签到,2016年2月17日《黄帝内经》第13心得:
溢脈:陽蓋陰超過一吋 覆脉:陰蓋陽超過一吋,阴阳分隔,關已經失去作用,属真藏脉,人快死了 去脉:摸上去越来越小 太阳:开,眼睛合不起来,少阳:枢,眼睛忽闪忽闪,阳明:合,眼睛睁不开 太阳:在人体最表的地方,病最初发生的地方;如果病从太阳进入阳明,病就止了,太阳有寒热,阳明只有热;如果病从太阳进入少阳,病就加重了。 贫血到后来吸气很困难,需要扭脖子怂肩膀来帮助呼吸。 二锅头:蒸酒时第二次气化时的产物,没有第一次蒸馏的好 肺水下沉到肾(金生水),然后小肠的火烧肾水,蒸馏气化后沿膀胱经上升到脊髓和脑部补充营养,残渣进入膀胱,完成第一次气化。此时小肠再二次气化膀胱内的水,蒸馏后进入肝脏(水生木),膀胱的残渣变成尿排出。正常人的膀胱可以容纳400 cc的尿液,可以支撑一个人从睡觉到醒来,中间不用起夜尿尿。但人老肾气弱的时候,尿液还不到400CC就已经有尿意了,要起床尿尿了。当膀胱内的水气化将膀胱膨胀到400CC大的时候,会有很多的热气充满膀胱,此时尿尿力量很大,很急。否则,尿细长无声。 若是有悟性,只要耳朵听,就可以明白很多的事情,聰明不如聽明。人要多聽。 若聽到有人說自己一夜起五次,就可以診斷出病人是小腸冷,下焦寒。可以直接下熱藥給病人吃,艾灸關元穴。這就是人之紀,地之理。若是西醫來診斷的話,就稱之為:“括約肌鬆弛”,需要開刀治療,病人很慘。 人運動的時候,小腸經和膀胱經兩條太陽經主開,人會出汗,舊的水出去,新的水會補充到人體。如果人體太陽不夠熱的話,人體底部的水無法氣化上升,汗水無法排除體外,就會積累在人體的內部,形成各種不好的東西,皮膚變的很粗糙。人體要皮膚細嫩的話,要保持經常出汗。但冬天不適宜出汗,所以要在春天夏天抓緊出汗。 人受風寒感冒的話,會發生里寒,此時不能只是吃降熱的要,而是要想辦法把里寒去掉。 中極穴為膀胱的募穴,當小腸和中極不夠熱的話小腸會下沉,形成疝氣等病。 膽汁是肝臟的代謝物,如果小腸不夠熱的話,不能氣化膀胱內足夠多的水道肝臟,肝臟就不能完全的清洗乾淨。 心臟搏動產生的熱進入小腸,心臟和心包之間含有一部分清的水,心包可以控制心臟的溫度,心包和膽連接在一起,讓膽汁噴射的頻率和心臟保持一致。 少陽=一陽,手少陽心包經,足少陽三焦經。如果手少陽出問題,會形成膽結石。治療膽結石,可以開藥通過少陽,增加心臟的搏動,讓膽汁排出。 厥陰,手厥陰心經,足厥陰肝經,在胃和肝中間, 怒會傷肝,但是肝有病的時候會發驚駭。經常發脾氣會傷到肝,而不是肝有問題才會經常發怒。 腎發恐 經常喜歡對別人說“是”“好”,這樣就會讓肝很好 少陰(心包和腎)和少陽(三焦和膽)同時發病的時候,肚子會發漲。膽有問題會影響到心臟。 太陽(小腸和膀胱)和太陰(肺和脾)合併發病的時候,病人會半身癱瘓,半身肌肉萎縮,四肢不舉。 四肢(枝)屬陽,身體屬陰。脾屬土,樹枝是土生長來的。脾管身體四肢,主肌肉,脾不行就四肢無肉 第七篇:陰陽別論: 五種脈象,手之正常色、臟腑之滿實、陰盛陽虛證、懷孕之脈 第八篇:靈蘭秘典論:十二臓象、心臟與三焦 第九篇:六節藏象論: 天干與地支、24節氣、五行之氣、五臟之五味、臓象 第十篇:五臟生成: 五味之所傷、藥物/食物之選擇、望診、眼辨五臟健康狀態、八風八科 轂脈、溝脈:肺和心對應的病脈,轂一陽轂一陰都在寸的地方摸到 毛脈:很淺很浮在表面,很容易摸到,中間一條,旁邊是平的 |
|
3354楼#
发布于:2016-02-17 17:4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红梅申请签到2016年2月17日《黄帝内经》第12课心得:
1.治疗法则: 形不足,温之以气;精不足,用厚味的药来滋补 病在上,用汗法、吐法,吐是吃药后的反应要吐;病在下,下满,用泻法; 病在表,用汗法;病来剧烈,用按摩推拿; 实痛(持续的痛),用散法;虚痛(隐隐作痛,有时痛有时不痛) 【病例】手掌处痛风 【方法】采用按摩推拿、针刺, 【操作】下针后,轻轻从针进入的上方向针慢慢按摩,按到下针处,把针拿掉,再反复重复几次,痛就去掉了。 阳病治阴 【病例】大肠便秘 【方法】先治阴,阻止病进 阴病治阳 【病例】肝病便秘 【方法】先调大便,保持大小便通畅,固好阳,阻止病进,再慢慢退阴。不能等到大小便都没了再去调,就晚了。 四肢的青筋瘀血,需要先针刺拔罐放血,再用药物去攻。 气不足用针灸导引,虚则补其母,补其经的母穴,使气血平衡。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阴阳与三阴三阳 未出地的是阴中之阴,出地的是阴中之阳, 对于人体,横膈是大地,横膈上是阳,横膈下是阴。 太阳主开,人体与自然界交界的门户;少阳门枢,表里之间的运输;阳明主合,闭合收敛 太阴为开,与表交界;少阴为枢,传导输送;厥阴为合. 三阴与三阳是相互分开但是相互合作的整体,搏而勿沉。 中药是博而勿沉,即治病并不在身体内沉积,自然界没有纯阴阳的东西,所以不会沉积,但营养剂会在体内累积。 阴阳离合论篇第七 脉诊 四经,心肝肺肾四经对应四时;十二从,十二经络对应十二月 脉诊,分阴阳 常脉,坎卦,阳在阴的中间,阳不在多而要潜才能为身体受用,形是阴,阴把阳包住。 寸脉,阳,横膈以上,为君,力量比尺脉大,九分长。 关脉,阴阳交界,对应横膈。 尺脉,阴。横膈以下,为臣,力量比寸脉小,一寸长。 左手血脉,右手气脉,医生用两只手同时按病人左右手比较 女人主血,向下沉,女人常脉左手比右手大一些 男人主气,向上升,男人常脉右手比左手大一些。 寸脉到鱼际为溢脉,说明病人上焦出问题,如果脉变弯成L形,一方面说明病更严重了,另一方面也可能喉咙长东西。 右手关脉对应胃阳,以胃脉为基础,与胃脉相抗的病就在那一脏。 一呼一吸正常脉跳5下:吸入为阴,对应肝肾,2下脉;吐出为阳,对应心肺,2下脉;呼吸之间,对应脾,1下脉 如果胃脉与心脉一样强度频率的跳动,就是常脉;脉很深很沉为阴脉,很浮很表很快是阳脉。 心脉是阳脉应该大于胃脉,如果小,就说明心脏有问题;肝脉是阴脉应该小于胃脉,如果大,就说明肝脏有问题。 溢脉与覆脉是真脏脉,是阴阳分隔的脉,是死脉。 脉越来越小、沉、迟者为阴脉,脉越来越大、浮、数者为阳脉。 |
|
3355楼#
发布于:2016-02-17 17:4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红梅申请签到2016年2月18日《黄帝内经》第13课心得:
1.六经发病 太阳(开)少阳(枢)阳明(合),眼睛打不开,是太阳症;眼睛合不起来,是阳明症;汗毛孔打不开是太阳症,汗一直在出没法止是阳明症;外邪入表最先侵入太阳经,太阳受症一定在后背、项强的地方,在抗争的时候会产生有寒有热的现象 外邪进入阳明,只见热症,而且不会传经 外邪进入少阳,右转进阳明,左转进入阴经就会有阴症出现。 二阳即阳明,病发在心脾,心脾主血,男人精子少、女人月经少,因为阳明主血,肠胃消化能力差,病人就会有血虚的现象,就会日益消瘦,是血症, 三阳即太阳,病发寒热,生痈肿,因为太阳是寒的,肾水的源头是肺,肺水进入肾脏后汽化进入脑,残渣进入肾脏膀胱,膀胱里的水再次汽化进入肝脏去冲洗肝脏,进入胆变成胆汁(肝脏的代谢物),然后变成小便排出。 如果太阳受外邪,水没办法透发,停在皮肤下,下肢会出问题,皮肤变得粗糙,(夏天流汗最好,从里面向外清洗皮肤),小肠会下坠,形成肠疝 一阳即少阳,病发气短无力回逆到心脏,当胆结石大时,吃不下东西。可以用化胆结石的药疏解胆,也可以增加心脏的动能。心脏搏动时的动能把胆汁喷射出去,胆汁喷射速度与心脏搏动速度一样。 阳明与厥阴发病,肝脏主惊骇(发脾气容易伤肝),肾病时主恐,背痛,肚胀,心满、吐气 少阴与少阳发病,腹部与两胁胀满。 太阳与太阴发病,半身肌肉萎缩,四肢不能动(脾主四肢) 2.脉象 鼓脉,摸上去圆圆的集中在一起,手指像被顶到,而不像正常时是平的。 钩脉,像钩子,在寸脉摸到,是心脏的症脉,心脏本来是洪脉 毛脉,像羽毛,在寸脉摸到,是肺脏的症脉, 弦脉,像琴弦,在尺脉摸到,是肝脏的症脉, 石脉,像石头,在尺脉摸到,是肾脏的症脉。 溜脉,在关上下时大时小晃,是脾脏的症脉。 |
|
3356楼#
发布于:2016-02-17 18:4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二班-徐淑娟申请签到,2016年2月17日《黄帝内经》第12讲
一.其下者,引而竭之(病在下的,用攻下的药的利尿剂,内经确定了治疗法则在这里,如汗法,吐法。下法等都是从这里出来的)。中满者(肚子满),泻之于内(攻下后可以从大便或者是小便排出水利等现象)。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病在表的时侯,采用汗法)。其慓悍(有剧痛,病来的速度很快,如痛风)者,按而收之(按摩推拿的方式,如痛风整个手掌肿起来的时侯,下针进去后,从手的近端向下针的部位来按,再把针拔出来,再下针,再按摩,连续几次,痛就去了)。其实(实者的痛是剧痛,而且是持续性的痛)者,散而泻之(用散法把那个气散掉,按,下子穴也是散法)。实和虚的痛不一样,虚痛是隐隐作痛,有时候痛,有时候不痛,实症的痛是24小时持续性的疼痛。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当阳有病的时候,如大肠便秘了,我们先去固阴,如果不补充阴。便秘久了会影响到阴,病就不会进一步发展,只停留在阳的地方),阴病治阳(如肝病的人便秘,先调他的大便-是固好阳的措施,病就不会再进,再治肝病,如肝病大小便都没有了,再去治肝病就大晚了)。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在手臂上,脚上看到的许多青筋-静脉曲张的现象就是血实,在施针灸的时侯,可以先大的放血再加上药物治疗会事半功倍)宜决之,气虚宜脇引子。(气虚用针来导引他,用当经的母穴补法来治疗,你气血恢复到平衡) 二、阴阳离合论第六。1.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细数阴阳,可推演至千万种,没有确定的范围,但是有个大原则)。2.未出地(在人体中把横膈当做地,地下肝木脾土肾水是阴,地上肺金心火是阳)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声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故在人者,亦数之可数。(会生长因为春天的关系,长高因为夏天,……所以在人体中可以推演它的规律)。 3.三阴三阳在人体内聚合互动的情形:人的正面是广明,后面是太冲。肾脏在后背部,叫做少阴。在少阴经上面的经脉,名叫太阳,太阳经的下端起于足小趾外侧的至阴穴,其上端结于睛明穴,因太阳(足太阳膀胱经)为少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阳。再以人身上下而言,上半身属于阳,称为广明,广明之下称为太阴,太阴前面的经脉,名叫阳明,阳明经的下端起于族大指侧次指之端的历兑穴,因阳明是太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阳。厥阴为里,少阳为表,故厥阴精之表,为少阳经,少阳经下端起于窍阴穴,因少阳居厥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少阳。因此,三阳经的离合,分开来说,太阳主表为开,阳明主里为阖,少阳介于表里之间为枢。但三者之间,不是各自为政,而是相互紧密联系着的,协调统一合作起来称为一阳。三阴的离合情况:在外的为阳,在内的为阴,所以在里的经脉称为阴经,行于少阴前面的称为太阴,太阴经的根起于足大指之端的隐白穴,称为阴中之阴。太阴的后面,称为少阴,少阴经的根起于足心的涌泉穴,称为阴中之少阴。少阴的前面,称为厥阴,厥隐经的根起于足大指之端的大敦穴,由于两阴相合而无阳,厥阴又位于最里,所以称之为阴之绝阴。因此,三阴经之离合,分开来说,太阴为三阴之表为开,厥阴为主阴之里为阖,少阴位于太、厥表里之间为枢(传导,输送的作用)。但三者之间,不能各自为政,而是相互协调紧密联系着的,所以合作起来称为一阴。 4.阴阳之气,运行不息,递相传注于全身,气运于里,形立于表,这就是阴阳离合、表里相成的缘故。 5.自然界在天地六合之内没有一样纯阴或者纯阳的东西,因为有新陈代谢,纯阴或纯阳会累积在身体里面,如 |
|
3357楼#
发布于:2016-02-17 18:4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陈丽娟申请签到
2016年02月17日 《黄帝内经》第12课心得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27.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病在表采用汗法。汗法有禁忌,见神家本草经。 慓悍指巨痛,指病来得很快,如痛风,采用按摩推拿法。 实症是巨痛而且是持续地痛,要采用散法,按、子穴均是散法。虚症是隐隐作痛。 当阳有病时,如果不治好会影响到阴,所以先固阴阻止阳进。肝病的人大便一定不好,所以先调大便,先固阳阻止病进再治肝。 28. 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身上、手臂上有很多青筋,是血实,应该先放血。时间不够时找大的青筋放血,再吃药。 气不足时采用针灸导引,有“虚者补其母”之说,经络的气虚使用当经的母穴进行补。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 岐伯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 阴阳可无限细分,但有一原则,未出地者为阴中之阴,出地者为阴中之阳。 将人体的横膈定义为地表,横膈以上为阳,横膈以下为阳。 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因为有生长收藏,所以可算到人体的数即确定人体各部分的阴阳。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 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阳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抟而勿浮,名曰一阳。 张仲景的伤寒论来自于此段。 人的正面是广明,背面为太冲。肾位于背后是少阴。少阴的上面是太阳,太阳经起于足部的至阴穴,终止在命门,称为阴中之阳。到胸前往上为广明,广明之下为太阴为脾。太阴之前为阳明,起于足部的厉兑,又称为阴中之阳。厥阳为肝经,其表经为少阳经,少阳经起于窍阴,少阳经又称为阴中之少阳。 三阳经是相符相承的,统称为一阳。太阳管大门的开合,阳明管门栓,阳明主收合。延伸意义为:太阳主开,是沟通人与自然;少阳主枢,是身体内的运输;阳明主合,是到此为止之意。 帝曰:愿闻三阴。 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抟而勿沉,命曰一阴。阴阳中中,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横膈以下称为太阴,太阴是脾经,起于隐白,是阴中之阴。少阴是肾经,起于涌泉,又称阴中之少阴。太阴这前是厥阴,起于大敦,是阴之绝阳,又称为阴之绝阴。 离合指不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又是相互合作的。 少阴起传导输送的作用,厥阴在最里面,与阳明经相表里。 中中指气的往来,气跟着皮表在里面走。 抟而不沉,绝不可以有东西沉积在里,中药不会沉积,西药会沉积。 自然界没有一样的东西是纯营养的。纯营养的东西会在身体里沉积可能会滋养病毒,比如营养片。 阴阳另论篇第七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 |
|
3358楼#
发布于:2016-02-17 18:4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陈丽娟申请签到
2016年02月17日 《黄帝内经》第12课心得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27.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病在表采用汗法。汗法有禁忌,见神家本草经。 慓悍指巨痛,指病来得很快,如痛风,采用按摩推拿法。 实症是巨痛而且是持续地痛,要采用散法,按、子穴均是散法。虚症是隐隐作痛。 当阳有病时,如果不治好会影响到阴,所以先固阴阻止阳进。肝病的人大便一定不好,所以先调大便,先固阳阻止病进再治肝。 28. 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身上、手臂上有很多青筋,是血实,应该先放血。时间不够时找大的青筋放血,再吃药。 气不足时采用针灸导引,有“虚者补其母”之说,经络的气虚使用当经的母穴进行补。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 岐伯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 阴阳可无限细分,但有一原则,未出地者为阴中之阴,出地者为阴中之阳。 将人体的横膈定义为地表,横膈以上为阳,横膈以下为阳。 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因为有生长收藏,所以可算到人体的数即确定人体各部分的阴阳。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 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阳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抟而勿浮,名曰一阳。 张仲景的伤寒论来自于此段。 人的正面是广明,背面为太冲。肾位于背后是少阴。少阴的上面是太阳,太阳经起于足部的至阴穴,终止在命门,称为阴中之阳。到胸前往上为广明,广明之下为太阴为脾。太阴之前为阳明,起于足部的厉兑,又称为阴中之阳。厥阳为肝经,其表经为少阳经,少阳经起于窍阴,少阳经又称为阴中之少阳。 三阳经是相符相承的,统称为一阳。太阳管大门的开合,阳明管门栓,阳明主收合。延伸意义为:太阳主开,是沟通人与自然;少阳主枢,是身体内的运输;阳明主合,是到此为止之意。 帝曰:愿闻三阴。 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抟而勿沉,命曰一阴。阴阳中中,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横膈以下称为太阴,太阴是脾经,起于隐白,是阴中之阴。少阴是肾经,起于涌泉,又称阴中之少阴。太阴这前是厥阴,起于大敦,是阴之绝阳,又称为阴之绝阴。 离合指不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又是相互合作的。 少阴起传导输送的作用,厥阴在最里面,与阳明经相表里。 中中指气的往来,气跟着皮表在里面走。 抟而不沉,绝不可以有东西沉积在里,中药不会沉积,西药会沉积。 自然界没有一样的东西是纯营养的。纯营养的东西会在身体里沉积可能会滋养病毒,比如营养片。 阴阳另论篇第七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 岐 |
|
3359楼#
发布于:2016-02-17 18:5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陈丽娟申请签到
2016年02月17日 《黄帝内经》第12课心得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27.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病在表采用汗法。汗法有禁忌,见神家本草经。 慓悍指巨痛,指病来得很快,如痛风,采用按摩推拿法。 实症是巨痛而且是持续地痛,要采用散法,按、子穴均是散法。虚症是隐隐作痛。 当阳有病时,如果不治好会影响到阴,所以先固阴阻止阳进。肝病的人大便一定不好,所以先调大便,先固阳阻止病进再治肝。 28. 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身上、手臂上有很多青筋,是血实,应该先放血。时间不够时找大的青筋放血,再吃药。 气不足时采用针灸导引,有“虚者补其母”之说,经络的气虚使用当经的母穴进行补。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 岐伯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 阴阳可无限细分,但有一原则,未出地者为阴中之阴,出地者为阴中之阳。 将人体的横膈定义为地表,横膈以上为阳,横膈以下为阳。 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因为有生长收藏,所以可算到人体的数即确定人体各部分的阴阳。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 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阳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抟而勿浮,名曰一阳。 张仲景的伤寒论来自于此段。 人的正面是广明,背面为太冲。肾位于背后是少阴。少阴的上面是太阳,太阳经起于足部的至阴穴,终止在命门,称为阴中之阳。到胸前往上为广明,广明之下为太阴为脾。太阴之前为阳明,起于足部的厉兑,又称为阴中之阳。厥阳为肝经,其表经为少阳经,少阳经起于窍阴,少阳经又称为阴中之少阳。 三阳经是相符相承的,统称为一阳。太阳管大门的开合,阳明管门栓,阳明主收合。延伸意义为:太阳主开,是沟通人与自然;少阳主枢,是身体内的运输;阳明主合,是到此为止之意。 帝曰:愿闻三阴。 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抟而勿沉,命曰一阴。阴阳中中,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横膈以下称为太阴,太阴是脾经,起于隐白,是阴中之阴。少阴是肾经,起于涌泉,又称阴中之少阴。太阴这前是厥阴,起于大敦,是阴之绝阳,又称为阴之绝阴。 离合指不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又是相互合作的。 少阴起传导输送的作用,厥阴在最里面,与阳明经相表里。 中中指气的往来,气跟着皮表在里面走。 抟而不沉,绝不可以有东西沉积在里,中药不会沉积,西药会沉积。 自然界没有一样的东西是纯营养的。纯营养的东西会在身体里沉积可能会滋养病毒,比如营养片。 阴阳另论篇第七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 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