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0楼#
发布于:2016-02-17 18:5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郝文慧申请签到 2016年2月17日《黄帝内经》第12课心得 (6)实痛(持续的剧痛),用散法泻之,如子穴、按摩等;虚痛(隐隐作痛,有时痛有时不痛); (7)阳病治阴:阳有病而先固其阴。如便秘要先治阴,阻止病进; (8)阴病治阳:阴有病则先固其阳; 【病例】肝病便秘 【方法】先固阳,调大便,保持大小便通畅,阻止病进,再慢慢退阴。不能等到大小便都没了再去调,就晚了。 (9)血实宜决之:四肢的青筋瘀血,先放血再用药物去攻比较快,单用药慢。 (10)气虚宜胁引之:气不足用针灸导引,虚则补其母,补其经的母穴,使气血平衡。 第六篇阴阳离合论 1.人体中的阴阳 未出地的是阴中之阴,出地的是阴中之阳, 对于人体,横膈是大地,横膈上是阳,横膈下是阴。 2.三阴三阳之离合 离合:三阴与三阳是相互分开但是相互合作的整体。 太阳主开,人体与自然界交界的门户;少阳门枢,运输养份代谢废物排出之管道枢纽;阳明主合,闭合收敛,把自然界之食物收合分解各取所需之处所。阳明有问题时不能睡觉。 太阴为开,受纳由“阳明”进入之五谷精华;少阴为枢,主太阴与厥阴之传导输送;厥阴为合,为血之尽,为营养供应之最末端。 中药是博而勿沉,即治病而且在身体内不会沉积。自然界没有纯阴纯阳的东西,通过新陈代谢使其不会产生累积,但营养剂会因无法取代而在体内累积。如橘子和维生素片的区别。 第七篇阴阳别论(脉诊) 1.四经十二从 四经:心肝肺肾四经对应四时; 十二从:十二经络对应十二月。 2.脉诊 2.1脉之阴阳 (1)轻按为阳,重按为阴,能知晓阳者必知阴,反之亦然。 (2)阳脉分五种,各因春、夏、长夏、秋、冬不同而有异;阴脉为真脏脉,即弦、洪、缓、浮、沉五种脉,如阴脉全现则必死。 (3)脉越来越小、沉、迟者为阴脉,脉越来越大、浮、数者为阳脉。 (4)能辨别出阴脉气绝而现真脏脉者,可利用四季生克关系而预知患者的死期及愈后。能区分阳脉气之强弱的人,能预知病人生死之期。 (5)阳脉部位可从颈部人迎脉察知,而阴脉可从手部之寸脉察之。 (6)寸部为阳,尺部为阴。 (7)脉形欲去不留为阴,脉至有愈强之势为阳。 (8)脉静而微为阴,动而快速的为阳。 (9)脉迟缓无力者为阴,脉数而有力者为阳。 2.2脉诊 (1)常脉:坎卦,形是阴,阴把阳包住,阳不在多而要潜才能为身体受用。阳往外走的时候元气、力气就没有了。 (2)寸脉为阳,横膈以上,为君,力量比尺脉大,九分长。 关脉为阴阳交界,对应横膈。 尺脉为阴。横膈以下,为臣,力量比寸脉小,一寸长。 (3)左手血脉,右手气脉,诊脉时常用两只手同时按病人左右手比较。 女人主血,向下沉,女人常脉左手比右手大一些 男人主气,向上升,男人常脉右手比左手大一些。 (4)异常的脉:寸脉溢出腕横纹时,说明病人喉咙、上焦出问题;如果喉咙长肿瘤,脉会从旁边走,寸脉变成L形,脉的进退可以说明治疗效果。 (5)右手关脉对应胃阳,脉诊以胃脉为标准,与胃脉相抗的脏腑为病之所在。 胃脉的标准:正常脉一呼一吸之间跳5下(对应河图中脾五之数):吸入为阴,对应肝肾,跳2下;吐出为阳,对应心肺,跳2下;呼吸之间,对应脾,跳1下。 阳脉能察到胃肠消化系统的运作能力,即胃气。如果胃气与五臓之阴脉调和,表示五脏能吸收由胃中摄取之营养,为健康。当阳脉不正常时则可知何处无法受纳胃中之营养。如心脉与胃脉强度频率一样,心脉在上为阳,较浮,则是常脉;心脉是阳脉应该大于胃脉,如果小就说明心脏有问题;肝肾脉是阴脉应该深下去,如果大于胃脉,就说明肝肾有问题。 (6)真脏脉:溢脉与覆脉是真脏脉,是阴阳分隔的脉,是死脉。 如有遇脉形为真臓之脉即肝弦、心洪、脾缓、肺浮、肾沉如石等,如肝脉为弦至急者,十八日必死;心脉洪大而坚搏,则九日死;肺脉至浮如羽毛,则十二日死;肾脉至沉如河中之石,则七日死;脾脉若缓如雀啄屋漏,则四日内死。 |
|
3361楼#
发布于:2016-02-17 20:02
12,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何媛,2016年2月08《黄帝内经》第12课心得
12 续A,吐法:不是吃的药吐出来,而是吃了药有反应吐出来 B,下法——病在下,攻下。肚子满--攻下,从大小便排。 C,病在表,采取汗法。 D,剧痛,通风,来的非常有速度:按而收之,(下针后轻轻按摩循环几次) 虚痛:隐隐作痛,有时痛有时不痛 持续的痛:散而泻之 E,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如大肠便秘,先固阴,病不会再进。如肝病,先调大便,肝病不会再进,阳固好,再退阴。 2,手臂腿上很多血丝青筋——有时间有血丝,青筋的地方放血,没有则找大的放血,再吃药。气不足,针导引,补母穴,使气血恢复平衡。 阴阳离合论 3,阴阳区分大原则,地底下阴,出地者阴中之阳 例:人体的横膈膜如同地表,以下是肝脾肾,肾是水,水生肝木,肝木有树根,生筋膜为心。 第六篇 阴阳离合 一,三阳之离合 (1)太阳:膀胱经,井穴至阴,结于命门,阴中之阳,主开 (2)少阳:胆经,井穴窍阴,阴中之少阳,少阳为枢,为门栓,起输送功能。 (3)阳明:胃经,井穴厉兑,阴中之阳,主阖,到此为止的意思,有问题时不能睡觉。 (4)阳经都是从地下开始生。相辅相成时统称为一阳。 二,三阴之离合 1,太阴:脾经,井穴隐白,阴中之阴,太阴为开。 2,少阴:肾经,井穴涌泉,阴中之少阴,少阴为枢,传导输送 3,厥阴:肝经,井穴大敦,阴之绝阴,厥阴为闔。 4,三阴相辅相成为一阴。 (1)阴阳气之往来,一昼夜为一周,气里形表,离合相成。 (2)中药吃下去在身体里面不会累积,尤其是毒药。 例,吃桔子纯天然的东西,有维C,纤维,有水可以把不需要的消化掉,排泄出来。但维C片不一样,会累积,慢慢滋染病 第七篇,阴阳别论篇 一,脉诊 1,常脉: (1)为坎脉,阳在中,阴在上下。阳不再多,要潜,潜伏在身体里面人才受其用,阳外散,人的元气力量就没有了。形为阴,阴把阳包住,潜于阴。 十二经络络十二个月 (2)寸脉为阳,尺脉为阴,关部为阴阳交接处。对应到身体上横膈膜就是阴阳交接处,以上为阳,以下为阴。 2,左手管血脉,右手管气脉。 摸脉左右手都要摸 (1)女人主血,肺气旺产生的奶水是白色,这就是阳气,阳气化生成血往下沉变成月经。 (2)男人主气,气轻就往上走。 (3)女人左手脉大于右手脉, 男人右手脉大于左手脉。 3,阳为君,阴为臣,所以阳脉(寸脉)的力量比阴脉(尺脉)大。 4,溢脉——上尺脉的阴太胜逼阳外走,脉穿过手横纹,一般喉咙有问题就产生此脉,如果颈部有肿块,脉气会向左或向右呈L形,治疗方法错误会越来越弯,对的话脉会退 5,覆脉——下寸脉的阳气太胜把阴往下逼。 注:这两种脉为真脏脉,都很危险。 6(1)呼吸是阴阳交换,呼气(阳心肺)脉跳两下,吐气(阴肝肾)脉跳两下,中间停顿(脾)脉跳一下,正常的脉一呼一吸脉跳五下,是标准,阴阳交换 (2)阳脉:浮表快——心脉,肺脉。 (3)阴脉:沉深慢——肝脉,肾脉。 例:以胃脉为例,看其他脏是否受用脾胃气,如果心脉和胃脉速度一样,是正常,如果心脉很小,就是有问题;如果肝脉肾脉跳的比胃脉快,也是肝肾告急,肝肾未吸收到营养 |
|
3362楼#
发布于:2016-02-17 20:2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二班郭艳申请签到,2016年2月17日《黄帝内经》第12课心得。
一,a,吐不一定用吐的药,吃的药反应出来有吐的效果。中满者攻下,可从大便或小便排出。 b,病在表采取汗法(有一些禁忌)。彪悍者就是有剧痛,病来得很快,比如说痛风,“按而收之"就是采取按摩推拿的方式, c,针刺方法,针下去以后从前方轻轻的按摩。然后起针,再接着下针,用同样的方式按摩再起针。 d,实者中的“实"是剧痛,持续的痛,虚是隐隐作痛,有时痛,“散而泄之”要把气散开,所谓散法,按也是散,下子穴也是散。 e,“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大肠便秘,先去治阴,否则马上会伤到阴,同样的阴有病会伤到阳,马上固阳,病就不会再进了,比如说肝病便秘,先调大便,病不会进,先固阳再治阴。 f,“血实宜决之"手脚有许多青筋淤血,是血实,要用针放掉血,如果不放掉,只靠药物治疗时间会比较长。气虚要用针灸去导引它,虚则补其母,经络上的气虚用他的母穴,补的手法来做,这是导引,使气血恢复到平衡。 二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1、阴阳的划分可以无限制地分,但有一个大的原则,未出地的为阴中之阴,出地的为阴中之阳。比如把人体的横膈当成地表,肝和脾在地表之下,再下是肾,两个种子埋在土下,水生木,木生筋,筋生心脏,横膈之上为阳,下为阴。 2、太阳主开,是身体和自然界的门户,阳明主合,是到此为止的意思,少阳是枢,是运输的意思。3个阳经相互搭配相辅相成,统称为一阳。 3、横膈以下称为太阴,脾经起于隐白,阴中之阴,足少阳肾经起于涌泉,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是厥阴肝经,起大敦,阴中之绝阳,名阴中之绝阴。三条不同的经络功能合在一起,太阴主开,厥阴主合,少阴为枢,传导运输的意思。中药不会堆积身体之内,而西药就不同,西药可抗生素可以在肝脏里堆积27年,就像橘子,自然界的东西没有纯营养,它有纤维和水份帮助排除体外,营养维他命片是纯的没有东西可以帮助排除,所以中医不赞成吃营养片。搏而勿沉是绝对不可以沉积的意思。 三 阴阳别论篇第七 1、脉分阴阳,常脉是阳在两个阴中间,阳不在乎多,要潜,阳要潜伏在里面,如果阳不潜伏,往外走,人的元气力气就没有了,形还在是阴,正常的阴把阳包住。 2、摸脉时阴阳相交为关,寸为阳脉,尺为阴脉,关在中间。如果把脉对应到人体上,人体的横膈对应关,那么横膈之上为寸,下为尺。左手为血脉,右手为气脉,女人主血,当肺气旺时,奶水白色,是阳气,阳气化成生成血,往下沉变成月经。男人主气,气清往上升。因为女人主血,所以左手脉比右手脉大,男人的右脉比左脉大。寸脉是阳是君,尺脉是阴是臣,所以寸脉的力量比尺脉大是常脉。寸脉九分,尺脉一寸,当寸脉溢出时,说明喉咙出现了问题,如长肿瘤脉气会弯曲,当治病以后脉气慢慢的回来了,就是说明病在渐渐的恢复了。 3、右手的关脉是胃脉,以胃脉做比较看哪一个和他相抗,就知道病在哪个脏腑。吸入为阴是肝肾,吐出为阳是心肺,中间是脾。呼的时候脉跳两下,吸的时候脉跳两下,中间增加一个,正常人一个呼吸脉跳5下。如果要知道心脏是否接受胃气的滋润。心脉在上为阳,应该较大,较浮,如果胃脉是正常的,心脉较小,就为不正常。阴脉应该沉,阴脉跳的比胃脉还大就说明肾脏出了问题。真脏脉:阳脉9分,当阴太盛时,冲到九分以上称为缢脉,尺脉大于一寸时叫覆脉。 |
|
3363楼#
发布于:2016-02-17 21:0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莉申请签到
2016年2月17日《黄帝内经》第14课心得 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鼓阳胜急曰弦,鼓阳至而绝曰石,阴阳相过曰溜。 钩脉为心脉,毛脉为肺脉,弦脉为肝脉,石脉为肾脉,溜脉为脾脉。 阴盛相争时阳受扰于外。阴阳不和,肺中津液无法收藏则会流汗不止,四肢冰冷。阳气无法下降与阴和,必上浮至肺,令病人喘鸣不止。 上焦中肺金多,心火少,即白多红少。手掌代表人肚脐以上的部位,正常人手掌颜色为粉红色。当肝里长了东西,里面的空间变小,血液还来不及排毒就回流到心脏。回流到心脏里的血越多,手掌的颜色越深,故肝病患者手掌多为暗红色。治疗后手掌颜色变淡,说明方向对了。 五脏为阴,阴要和才好,阴和需要阳。阴盛时阳就变虚,阳不能制阴,阴就散掉了,如汗流不止、大小便失禁等。 脏主收藏,可满不可实;腑主消化、排泄,可实不可满。满是充满,实是里面有东西。意思是脏本来该阳气充满,里面不能长东西;腑里可装满食物,但不能累积残渣。 阴一旦消亡不出三日必死。阳过盛而阴竭,不出四日必死。肝木生心火为生阳;心火克肺金造成的肺衰竭为死阴;肺里的津液下降入肾生成肾津,为重阴;肾和脾都衰竭为辟阴。 身上有积水、水肿时,可强脾再利水。肾阳不足时,强脾比固精效更佳,因土能制水。 阳被截,人四肢会水肿;阴被截会便血。因脏藏血,脏被截,血进不去就回逆,于是便血。一脏被截,便血约一升(40cc)。阴被截的脏越多,便血愈多。有的从小便排血,有的从大便排血,还有的吐血。 阴阳同时受阻,阴盛阳弱时为死水,病人小腹肿胀,小便不出。阳明胃气过热无法宣泄,病人渴饮百杯不解渴,故称“消渴”,人会日益消瘦。小肠经和膀胱经同时被截,谓之“隔”,病人小便不出。太阴脾脏和肺脏受损为水,病人会水肿。肝经和胆经被截,会产生喉病,呼吸困难。 尺部阴脉主血。若阴脉跳动壮盛,阳脉分成两条,为怀孕之脉象。男左女右,孕妇左手有此脉象怀子,右手有此脉象怀女。紧邻神门外侧有少阴脉,若此脉内侧还有一脉也是怀孕之脉。 阴脉阳脉皆虚,病人又下痢,有生命危险。阴脉部位摸到阳脉,表示阴的津液向外走,会盗汗或汗流不止。阴脉极虚,阳脉又搏胜,名曰“崩”,病人会大出血。初摸有脉,摸到骨边又没有了,属阴脉虚。正常阴脉是到骨边,虚时会浮起来。 脾脉和肺脉搏而不沉,22日内半夜死。心脉、肾脉搏而不沉,13日内黄昏时死。肝脉与心脉搏而不沉,10日内必死。膀胱和小肠之脉气强烈搏动互不通让,3日内死。 脾、肺、膀胱和小肠,其脉皆搏盛,病人心腹胀满,大小便不通,坐卧不得,5日内必死。胃与大肠脉气相搏盛,病人必生热性病不见寒症,不出10日死。 |
|
3364楼#
发布于:2016-02-17 21:0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管琴歆申请签到
2016年2月17日《黄帝内经》第12课心得 一. 治疗方法 病在上用吐法;病在下用疏导法;病在中为胀满的用泻法;其邪在外表可用汤药浸渍以使出汗;邪在皮肤可用发汗,使其外泄;病势急暴下针。实症则用散法或泻法。 *手掌处痛风,下针后在手掌上轻轻慢慢按摩,按到下针处把针拿掉,重复几次,痛就可以后去掉。 实痛为持续的巨痛,用散法;虚痛为隐隐作痛,有时痛有时不痛 观察病在阴在阳,以辨别其刚柔,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肝病便秘,先调大便,保持大小便通畅,固好阳,阻止病进,再慢慢退阴。不能等到大小便都没了再去调。 确定病邪在气在血,更防其血病再伤及气,气病再伤及血,所以血实用泻血法。 四肢的青筋瘀血要先针刺拔罐放血去除瘀血,再用药物治。气虚用针灸导引,虚则补其母,使气血平衡。 二.阴阳离合论 未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 对应人体的阴阳以横膈为界线,横膈之上为阳,横膈之下为阴。肝脾肾为阴,心肺为阳。 三阳:太阳经是从地下升起来的,起于至阴,我们称为阴中之阳,太阳之前是阳明,就是足阳明胃经。阙阴之表为少阳,少阳根于窍阳,这三条阳经都的井穴都在脚上面,所以,大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阳明主收合,太阳主开,少阳是门枢运输,人体里面的阳气营养在运行的时候,因有少阳,才有开合,能够运输。 三阴: 人內者是阴,太阴是脾经,根取隐百,是阴中之阴,少阴是肾经,起于涌泉,是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为阙阴,根取于大敦,肝经是阴之阙阴,就是阴里到了极限的地方。太阴为开,阙阴为合,少阴为枢,少阴的传导输送,到了阙阴就到了最低限,只能合。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阳有问题先去治阴,这样病就在阳,不会进来。阴病也是同样的道理。 三、阴阳别论 常脉,阳在阴的中间,阳不在多而要潜才能为身体受用,形是阴,阴把阳包住。 寸为阳,横膈以上,为君,力量比尺脉大,大于九分为长。 关阴阳交界,对应横膈。 尺,为阴。横膈以下,为臣,力量比寸脉小,大于一寸为长。 左手血脉,右手气脉;女人主血,向下沉,女人常脉左手比右手大一些 男人主气,向上升,男人常脉右手比左手大一些。 寸脉到鱼际为溢脉,说明病人上焦出问题,如果脉变弯成左右不定,说明病情加重了,也可能是喉咙长了东西。 右手关脉对应胃阳,以胃脉为基础。 如果胃脉与心脉一样强度频率的跳动,就是常脉;脉很深很沉为阴脉,很浮很表很快是阳脉。 心脉是阳脉应该大于胃脉,如果小,就说明心脏有问题;肝脉是阴脉应该小于胃脉,如果大,就说明肝脏有问题。 溢脉与覆脉是征兆脉,是死脉。 |
|
3365楼#
发布于:2016-02-17 21:1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郭新申请签到2016-02-16《黄帝内经》第13课心得
1脉诊 溢脉和覆脉都是真脏脉,表示病人陰陽隔离,时日不多了。 去者为阴。至者为阳。 当我们摸脉时,感覺脉越来越小,是阴脉。感覺脉越来越大是阳脉。 静者为阴,动者为阳。 脉静缓是阴,脉强劲有力是为阳。 迟者为阴,数者为阳。 一呼一吸之间脉动五次,当小于這個数时,就是脉的速度慢了,为阴脉。 脉的速度很快超过五数,是阳脉。 摸到真脏脉后,因肝病18日死,因心病9日死,因肾病7日死,因肺病12日死,因脾病4日死。 2病的传变 太阳主开,少阳为枢,阳明主阖。 太阳病变在表,身体和疾病抗争时会产生有寒有热的症状。 太阳病沒有及时治好,病进入身体有两个选择,第一阳明,第二少阳。 当病进入阳明时,病就会停,不會再进一步发展,阳明病是热症,阳明病不传经。 当病进入少阳时,治疗不及时就会传入阴经。 一阳发病 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其传为隔。缠绵日久,必导致心膨痛或食不下咽,大小便不利的现象。 二阳发病 当阳明胃气无法供给心脏营养时,必生隐疾(男子精少,女子月经停滞等)如缠绵不愈,则人体津液耗损,日益消瘦,喘息短气,到此程度病以深,死期近也。 三阳为病 发寒热,或下半身臃肿。 太阳经病变,发热恶寒,或下半身臃肿,有时为肌肉萎缩发冷,腿肚抽筋酸痛,如沒有及时治疗,则必延伸成皮肤粗糙,或肠疝(中级是膀胱之募穴,当膀胱經虚弱时,肠子就会下坠,形成肠疝)等。 举例:肺水下降到肾,在肾进行第一步气化,好的营养上输給脑,差点的交给膀胱进行第二次气化,膀胱把水液再一次气化后,好的营养交给肝脏,差的排出体外。肝脏接受膀胱的水,清洗肝脏,好的营养交给心,残渣交给胆,胆络到胃,同时胆和心包连到(心包外膜把心脏包住,心包和心脏之间有很多清的水,预防心脏过热),所以胆汁排出的速度和心跳一致。 太阳寒水在外,保护阳气不外散,假如有一天身体发生病变,水停在那里,下肢就会水肿,(太阳起于至陰,阳气不能化水)水堵在腿里,汗水出不来,就会发生抽筋皮肤粗糙等现象。 3二阳一阴发病。(指肝脏和胃一起病时)主惊骇背痛,容易惊和怒。善膈,善欠,名曰风厥。 二阴一阳发病(肾和胆)则会出现胃脘胀满,四肢肿胀,心胸气闷,长吁短叹,的现象。 三阴三阳发病(太阴太阳同时发病)为偏枯萎易,四肢不举,半身不遂,且肌肉萎缩麻痹,四肢不听指挥等现象。 4脉诊 鼓一阳曰钩,是心脏脉。是说寸脉的位置本来應該为九分,现在却只有二三分,摸上去还有東西鼓在上面。 鼓一阴为毛,是肺脏脉,摸上去好像鸡毛一样,旁边是平的,有硬硬的一条在中间,是为毛脉。 |
|
3366楼#
发布于:2016-02-17 21:1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1班文霞申请签到
2016年2月17日《黄帝内经》第15课学习心得 灵兰秘典论篇 心脏,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属火,火焰烧的时候中间是空的,所以人事上中虚为明。心藏神,里面是真水,心神,源头来自肾脏。肺法相天幕,如君主的老师,肺如岐伯,负责呼吸循环;肝者,将军之官,肝主目,肝有问题,视力会退化,视力、飞蚊症是肝在管;胆是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囊翻过来视物会反;膻中,是臣使之官,传达心脏的喜怒哀乐,好比古代宫里里的太监,歌妾。脾胃是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好比农业局。大肠,为清理之官,管食物中水份之吸收,并排出残渣于体外。小肠者,为宫中管金库堆积之官,为吸收食物营养精华所在。肾,为能源制造之官,如发电厂,因人之精力来源充足,则必生巧艺智慧。三焦者,为管理江河之官,源头在13椎,横膈以上上焦,横膈和肚脐之间为中焦,肚脐以下为下焦。脏腑之间的油网联系是三焦,三焦的油来自脾脏,当脾脏有问题的时候,油沒有了,水就会堵在三焦里了。心脏心要清,主要明,如果主不明,心脏出问题就会影响到其它十二个脏腑。膀胱是州都之官,是水液集聚的地方,负责气化把水排出体外。 六节藏象论篇 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是校正天上日月运行的加减法,天上运行法度,就是以日月运行法度为制度,而气数则为万物生长收藏之变化进行。天干10个,地支12个,最小公倍数为60,故60日为一甲,六甲循环为一岁。天的度数,60乘6=360,就是一年360天,日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为一年,但月亮日行十三度多,有大小月之分,多余的天数,就用4年合在一起变成闰月。地之气通于人之九窍,人与天地交接的地方是九窍。人的头手足身及五脏合于天地之九数。生命的构成有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而成,气之数有三,分别是表,半表半里,里三部分。365天分成24个节气,5天为一候,3候十五日为一气,6个节气为一个季节,4个季节为一年。 春(肝)胜长夏(脾),长夏胜冬(肾),冬胜夏(心),夏胜秋(肺),秋胜春。治疗法则:一脏不平,治疗所胜之脏。木克土,肝气旺害到脾,脾有问题要去治肝。 |
|
3367楼#
发布于:2016-02-17 21:3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郭玉斐申请签到,2016年2月17日《黄帝内经》第12课心得
病在表时,以发汗治疗。巨痛病疾时,按而收之,实则散而泻之,散,按摩是散,用子穴也是散。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以使病停。血淤时放血使其通畅,气不足时用针来导引。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阴阳区分,地上为阳,地下为阴,人体膈膜为地,上为阳,下为阴,出地者为阴中之阳,未出地者这阴中之阴。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 三阴三阳之离合,人面南而站,三阳经井穴在脚上,太阳主开,人与自然界的门户,少阳主枢,运输运化管道枢纽,阳明主合,到此为止。三阴,太阴为开,少阴为枢,厥阴为合。搏而勿沉,不能在身体里累积任何东西,中药会代谢出去。自然界无纯阴阳的东西,故不累积,但西药或营养素提取后为纯阴阳的东西,会在身体累积。 阴阳别论篇第七 常脉,坎两阴包一阳,阳要潜,离两阳包一阴。关上为阳寸,下为阴尺,脉为寸关尺,在人以膈膜为关,左为血脉,右为气脉,女人主血,男人主气,诊女,左脉大,诊男,右脉大。寸脉不过腕横纹。右手脉,关为胃脉,吸入为阴,吐出为阳,吸入为肝肾,吐出为心肺,中间为脾,吸跳两下,吐跳两下,中间一下,一呼吸脉五下,脉深沉为阴,脉浮轻为阳脉,以胃脉为标准诊其他脉。溢脉覆脉为真脏脉,必死,溢脉,冲出腕横纹,覆脉,穿过尺脉很长。 |
|
3368楼#
发布于:2016-02-17 21:4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吴静
2016—2—17学习《黄帝内经》第12课心得。 吐不一定用吐的药,吃的药反应出来有吐的效果。中满者攻下,可从大便或小便排出。病在表采取汗法。散法,按也是散,下子穴也是散。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阴阳的划分可以无限制地分,有一个大的原则,未出地的为阴中之阴,出地的为阴中之阳。 脉分阴阳,常脉是阳在两个阴中间,阳不在乎多,要潜,正常应阴把阳包住。 摸脉时阴阳相交为关,寸为阳脉,尺为阴脉,关在中间。左手为血脉,右手为气脉,男人主气,女人主血,所以左手脉比右手脉大,男人的右脉比左脉大。寸脉九分,尺脉一寸,当寸脉溢出时,说明喉咙出现了问题,如长肿瘤脉气会弯曲。 右手的关脉是胃脉,吸入为阴是肝肾,吐出为阳是心肺,中间是脾。心脉在上为阳,应该较大,较浮,阴脉沉,阴脉跳的比胃脉还大就说明肾脏出了问题。阳脉9分,当阴太盛时,冲到九分以上称为缢脉,尺脉大于一寸时叫覆脉。 |
|
3369楼#
发布于:2016-02-17 21:4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刘炳环申请签到
2016年02月17号,《黄帝内经》第12课心得 邪气在上者,用汗法发汗;邪居下者,则用攻下的利尿剂;邪居中部的,可用泻药攻内,使之尽出。吐不一定是用吐的药,而是吃的药反应出来的;治疗法则中的汗法、吐法、下法均来自此。始生之邪,则用汗法,因在皮毛(在表),可一汗而尽出其邪;若病邪已盛达四肢,则可用按摩方式来缓和;遇邪坚实者,先击散再泻出体外(散法)。 阳有病而先固其阴,阴有病则先固其阳,不使病进,守定其气血之流畅,不令其离经叛道。 例:肝病,大便不好,先调大便,保证大小便通畅,使病不会再进,再去培阴。 阴阳离合论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天阳无所不覆,地阴能受纳万物之承载,万物因此而能生长。凡世上万物在地中的皆属阴,故可名之为“阴中之阴”。从地中出来的,可命名为“阴中之阳”。 例:人体横膈膜为地表,其上为天阳,其下为地阴。 所以大自然中,万物能生,则因春季之时令所成;万物能长大,则因夏季之阳盛;万物之收敛,乃因秋季之肃杀;万物之藏晦,乃因感受冬季之酷寒。 三阳之离合 以一个人面向南站立为标准,面前的空间名“广明,因其受阳最足,背后之部位可称为“太冲”,因此处为阴阳相聚冲激之地,又可名“少阴”。在少阴以上的部位,名为“太阳”,而太阳乃如木之枝叶茂盛,其根出之地下,在人体双足小趾之端,此位名“至阴”,由至阴到背部第十四椎处即命门处,如根会结于树木之始出地之位,故名为“阴中之阳”。身体前方为“广明”,“广明”之下方即为“太阴”。“太阴”之前部,即是“阳明”。阳明是消化传导之系统,即中医之“胃气之源”,其根在足背上第二足趾之端,即“厉兑”穴位,阳明为“阴中之阳”,即阴阳交聚分合之所也。“厥阴”乃阴之至极,其与表阳相通之地即为“少阳”。少阳系统拫源于足第四趾端之“窍阴”穴,又可名为“阴中之少阳”。所以三阳之互动关系,吾人可说“太阳”即“开”,也就是人体与自然界交界之地;“阳明”为“阖”,也就是把自然界之食物收合分解各取所需之处所。“少阳”又叫“枢”,就是运输养份代谢废物排出之管道枢纽。此三阳经互相生化,各有其动,不得损一,否则必失其动能,其三阳之相搏而不相悖,又可名为“一阳”。 三阴之离合 人之外表为阳,体内为阴。以阴内为论,人身之中位为阴。横隔以下部位为“太阴”。“太阴”之根源于足大趾之“隐白”穴,此为“阴中之阴”。其后为“少阴”。少阴根源于足底之“涌泉”穴,为“阴中之少阴”。在少阴之前为“厥阴”,厥阴之根源于“大敦”穴,此为“阴中之至阴”,其绝无阳气,故名“绝对之阴”。这是三阴进退聚合之法则,“太阴”为司开之能,受纳由“阳明”进入之五谷精华,“厥阴”为“阖”,为血之尽,为营养供应之最末端,故为“阖”。而“少阴”为枢纽,主司太阴与厥阴之贯通能量之源也。此三阴互相帮助,不可失一也。其相搏而不相失,故可以“一阴”为名。阴阳互相来往,生生不息,运行身体周而复始。气行在里而形之于表,相辅相成也。 自然界中不存在纯营养,因为纯营养会累积,所以,中药不会累积,但是西药会,人应该进食自然的东西,而不是提炼出来的精纯营养,比如维生素,是个纯营养,会产生累积,一旦产生累积就会成病。 例:人吃橘子,有水,有营养,有维生素C,有纤维,吃进去后,有东西代谢出来,而不是纯维生素C。 阴阳别论第七 四经与十二从 坎卦,即常脉,阳在两阴中间,手能摸到脉在皮下,阳不在多,要潜,才能为人所受用,阳如果往外走,则阳流失,人就会无力。 离卦,是火,中虚,阴在两阳中间, 肝、心、肺、肾为四经,其与自然界中的春、夏、秋、冬四季相同;十二从为十二经脉,即人体中手足之各三阴三阳十二经脉,就如同一年之十二个月。 以左手为例,关上为阳,寸脉,关下为阴,尺脉,关为阴阳相交。反应到身体上,横隔为关,上部为寸脉,阳,下部为尺脉,阴。 一般而言左手为血脉,右手为气脉,脉诊时一般会用时诊左右手,以进行对比。女人与男人不同,女人主血,以血为主,肺气比较旺盛时,就会化成白色的奶水,是阳气。因为女人主血,所以阳气会化生成血,血比较重,然后往下走,变成月经;男人主气,气比较轻,往上升。所以,诊脉时,女人的左手脉重一些,男人右手的脉大一些。 寸脉为君,尺脉为臣,常脉中前者应该比后者大一些。寸脉九分,尺脉一寸,寸脉不能超过手腕横纹,否则就是进到喉部了,就说明喉部出问题了,当其肿块越来越大时,人迎脉被挡住,就会在手腕横纹以上拐弯而行(或左或右),此处也可用于辩证治疗的方案是否正确,如果治疗过程中,脉越来越弯,则说明治疗方案有误,如果慢慢回转,则说明患者在恢复。 脉也分左阴右阳,轻按为阳,重按为阴,能知晓阳者必知阴,反之亦然。因为阴阳关系紧密切合,必须全盘知晓。凡阳脉分五种,各因春、夏、长夏、秋、冬不同而有异,如再严格区分,则可分二十五脉。 阳脉也就是能察到胃肠消化系统的运作能力,也就是胃气。如果胃气与五臓之阴脉十分调和,表示五脏能吸收由胃中摄取之营养,此必为健康之人。当阳脉不正常时,则可知何处无法受纳胃中之营养,故知其必生病变。 以后手为例,关即为横隔处,即胃脘的位置,即胃阳所在,所以病人右手的关,为病人的胃脉,以其为主,来做比较,来看哪一个与其相抗,那么病就在哪一个脏腑。 胃脉标准:吸入为阴,吐出为阳,吸入时为肝肾,吐出时为心肺,中间为脾。正常脉一个呼吸跳五下,呼吸各两下,中间一下。以胃脉为标准诊脉时,心肺之脉应该一样大而且浮一点,肝肾之脉应该沉一点,否则就是有问题。 而阴脉,乃所谓真脏脉也,真脏脉就是溢脉(阴太盛导致寸脉过长)和覆脉(阳过盛导致尺脉过长)。 |
|
3370楼#
发布于:2016-02-17 21:54
@红超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程璐静申请签到,2015年2月18日第12课心得。
1,病在下的,可用疏导之法;病在中为胀满的,可用泻下之法;其邪在外表,可用汤药浸渍以使出汗;邪在皮肤,可用发汗,使其外泄;病势急暴的,可用按得其状,以制伏之;实症,则用散法或泻法。观察病的在阴在阳,以辨别其刚柔,阳病应当治阴,阴病应当治阳;确定病邪在气在血,更防其血病再伤及气,气病再伤及血,所以血适宜用泻血法,气虚宜用导引法。 2,脉有阴有阳,能了解什麽是阳脉,就能知道什么是阴脉,能了解什么是阴脉,就能知道什么是阳脉。阳脉有五种,就是春微弦,夏微钩,长夏微缓,秋微毛,冬微石。五时各有五脏的阳脉,所以五时配合五脏,则为二十五种阳脉。所谓阴脉,就是脉没有胃气,称为真脏脉象。真脏脉是胃气已经败坏的象征,败象已见,就可以断其必死。所谓阳脉,就是指有胃气之脉。辨别阳脉的情况,就可以知道病变的所在;辨别真脏脉的情况,就可以知道死亡的时期。溢脉与腹脉都属于真脏脉,为阴阳分隔。 3,左手为血脉,右手为气脉。 |
|
3371楼#
发布于:2016-02-17 22:2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游南申请签到,2016年02月17日《黄帝内经》第12课心得
一、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1、病在下,要攻下;中满者(腹部胀满),泻之于内,攻下大便排出、水痢; 2、病在表,发汗法;病来快巨痛如痛风,用按摩推拿的手法; 3、实者的痛是巨痛,而且持续,要把气散掉泻掉;虚症隐隐做痛; 4、阳病治阴,阴病治阳;阳有问题,会影响到阴,先去固阴,病就不会进到阳;阴有问题会影响到阳,先去固阳,病就不会进到阳;如肝病人便秘,先调整大便,病就不会进,先把阳固好,病就不会再进了; 5、血实:青筋瘀血,看到血实要统统放掉;气虚,用针灸来导引它,让气血恢复到平衡; 二、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1、阴阳可以无限量地分的很细,其大原则是:未出地者,为阴中之阳;出地者为阴中之阳;如人体横膈为地表,横膈以下肝(木)、脾(土)、肾(水)为阴中之阴; 2、如果人正面是广明,后面是太冲,肾脏上面是太阳;太阳经井穴是至阴,至阴从地下开始生,横膈以下都是地下,所以阳经都是地下开始生; 3、太阳根从至阴结于命门;阳明根从厉兑,少阳根源于窍阴,为阴中之少阳; 4、三阳相辅相成时统一称为一阳; 5、太阳主开:人身体的一面与自然界之间的门;少阳主枢(运输):人身体里面的阳气因为有少阳,才会有开合运输;阳明主合:到此为止的意思; 6、太阴根起于隐白,为阴中之阴;少阴根起于涌泉,为阴中之少阴;厥阴根起于大敦,为阴中之绝阴; 7、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厥阴为合是血之尽,为营养供应之最末端;三阴互相帮助,其相搏而不相失,为一阴; 8、阴阳互相来往,生生不息,运行身体周而复始;气行在里而形之于表,相辅相成; 9、自然界不存在纯阴阳的东西,纯阴阳是累积; 三、阴阳别论篇第七 1、常脉如坎卦,阳要潜;阳潜在阴里面;阴把阳包住; 2、肝、心、肺、肾应四时春、夏、秋、冬;脾为长夏;十二经脉对应十二月,脉分阴阳; 3、脉分阴阳:以关为界,寸为阳脉九分,尺为阴脉一寸;左手血脉(阴),右手气脉(阳),女人主血,男人主气;所以女人左手脉比右手脉大,男人右手脉比左手脉大; 4、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知道阴的位置就知道阳的大小); 5、例右手:关即横膈(胃在管)为胃脉;吸入为阴(肝肾),吐出为阳(心肺) 6、真藏脉即溢脉和覆脉; 溢脉:阴脉太盛使阳脉溢出(超过九分); 覆脉:阳脉太盛覆盖到阴脉使阴脉延长(超过一寸); |
|
3372楼#
发布于:2016-02-17 22:2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王芝申请签到2016年2月17《黄帝内经》第13心得
6、真脏脉:必死无疑。 包括:溢脉(寸>9分)和覆脉(尺>1寸),可预测病人死期。 7、阴脉: 越来越小、静而微,迟。 阳脉:越来越大、动而快、数。 二、三阳受病 1、太阳主开,少阳主枢,阳明主合。如眼睛,能睁开不能闭,病在阳明。如皮肤,毛孔打开为太阳,合为阳明。风邪入侵,在表,在太阳,受病在后背、脖子项强处。 2、太阳有寒症和热症。阳明只有热症。太阳症会向少阳或阳明进入,进入阳明不会再进,到此为止,如长年便秘。少阳会向阴经发展。 3、阳明(二阳)受病,胃无法给心和脾供血,引起男人少精、女人月经停滞,再发展人体精液耗损,消瘦、呼吸气短,死期将至。 4、水经肾脏一次气化,气化的水到脑,其余进入膀胱,再次气化,气化的水进入肝脏,膀胱内可有400cc尿液。小肠冷,下焦寒,老上厕所。因膀胱经在体外,是寒水,为保持正常的体温,病后寒水往下沉,停滞久留,故病于下肢生脓疡、脓疮等。汗水出不来,皮肤会变得粗糙。 5、太阳(三阳)受病,发热恶寒,下身臃肿,肌肉萎缩发冷,腿肚抽筋酸痛,未治则皮肤粗糙,疝气。 6、酸入肝胆,膀胱水蒸化到肝,到胆(肝脏的代谢物)。心包包住心,心包和心中间有水,不让心过热。因心,胆汁喷射而出。治胆结石,用药化石,再加强心脏的力量。 7、少阳(一阳)发病,短气易咳下痢,日久,其会心臌痛或食不下咽,大小便不利。 8、二阳一阴发病,是阳明胃和厥阴肝,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 怒傷肝,经常发脾气会伤到肝,不是肝有问题才会发脾气。肝脏发病不是怒,是惊骇。 9、二阴一阳发病,是少阴和少阳同时发病,胃脘胀满、四肢肿胀、心胸气闷、常长嘘短叹。 10、三阳三阴发病,太阳、太阴同时受病,半身不遂且肌肉萎缩麻痹、四肢不听指挥。 11、四肢为阳,身体为阴,脾主四肢、肌肉,脾有问题,四肢会萎缩。 |
|
3373楼#
发布于:2016-02-17 22:3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惠州-赖惠平2016年2月17日《黄帝内经》第12课心得: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 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身体以膈比喻为地表,膈上面的为阳,膈下面为阴。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 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方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帝曰:愿闻三阴。 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阳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阴阳 ,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岐伯对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所谓阴者,真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另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别于阳者,知病忌时;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谨熟阴阳,无与从谋。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正常的脉象,用易经的卦象比喻:两阴夹一阳为卦,两阳夹一阴为离卦,为常脉 ,常 脉 阳气要潜。以左手寸、关、尺脉为例:以关为界,关上为阴,关下为阴。寸脉为君,尺脉为臣,所以正常 情况下应寸脉 强于尺脉,寸脉约9分,尺脉约1寸。人身体左为血,右为气,妇人以血为主,所以女人左手脉强于右手脉,男人反之。 右手关脉为胃阳所在,正常情况下,吸入为阴(肝肾),呼出为阳(心肺),呼吸之间为脾。 溢脉,覆脉 是真脏脉。 |
|
3374楼#
发布于:2016-02-17 22:3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陶原申请签到
2016年02月17日 《黄帝内经》第12课心得 形不足,温之以气;精不足,用厚味的药来滋补。病在上,用汗法、吐法,吐是吃药后的反应要吐;病在下,下满,用泻法. 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病在表采用汗法。汗法有禁忌,见神家本草经。慓悍指巨痛,指病来得很快,如痛风,采用按摩推拿法。实症是巨痛而且是持续地痛,要采用散法,按摩、子穴均是散法。虚症是隐隐作痛。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有病时,如果不治好会影响到阴,所以先固阴阻止阳进。肝病的人便秘,所以先调大便,先固阳阻止病进再治肝。 四肢的青筋瘀血,血实,先放血再用药物去攻比较快,单用药慢。应该先放血。时间不够时找大的青筋放血,再吃药。 气不足时采用针灸导引,有“虚者补其母”之说,经络的气虚使用当经的母穴进行补。 阴阳离合论 第六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未出地者,阴处,阴中之阴,则出地者,阴中之阳。人体的横膈定义为地表,横膈以上为阳,横膈以下为阴。 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因为有生长收藏,所以可算到人体的数,即确定人体各部分的阴阳。 人南面而立,正面是广明,背面为太冲。肾位于背后是少阴。少阴的上面是太阳,太阳经起于足部的至阴穴,终止在命门,称为阴中之阳。到胸前往上为广明,广明之下为太阴为脾。太阴之前为阳明,起于足部的厉兑,又称为阴中之阳。厥阳为肝经,其表经为少阳经,少阳经起于窍阴,少阳经又称为阴中之少阳。三条阳经都起于井穴。三阳经是相符相承的,抟而勿浮,统称为一阳。太阳管大门的开合,少阳管门栓,阳明主收合。太阳主开,是沟通人与自然;少阳主枢,是身体内的运输;阳明主合,到此为止。 外者为阳,内者为阴。横膈以下称为太阴,太阴是脾经,起于隐白,是阴中之阴。少阴是肾经,起于涌泉,又称阴中之少阴。太阴这前是厥阴,起于大敦,是阴之绝阳,又称为阴之绝阴。离合指不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又是相互合作的。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少阴起传导输送的作用,厥阴在最里面,与阳明经相表里。中中指气的往来,气跟着皮表在里面走。抟而不沉,绝不可以有东西沉积在里,中药不会沉积,西药会沉积。自然界没有一样的东西是纯营养的。纯营养的东西会在身体里沉积可能会滋养病毒,比如营养片。 阴阳另论篇第七 脉诊,脉分阴阳。易经:常脉(坎:阳位于二阴之间)(离中虚:阴位于二阳之间,火)。阳不在多在于潜,潜指潜伏在内而不往外走为人体受用。阳往外走时伤元气。 四经指除脾经以外的其他四经(心肝肺肾),对应四时,春夏秋冬,脾为长夏。十二经络对12月,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 第三难:以关的位置来看,在关以上找阳对应寸,关以下找阴对应尺。人体横膈对应关,横膈以上对应寸脉,以下对应尺脉。脉分气和血,左手管血脉,右手管气脉。女人主血,男人主气,刚好相反。女人左手脉比右手脉稍大,男人反之。寸脉为君,尺脉为臣,寸脉的力量要大于尺脉。寸脉九分,尺脉一寸。当寸脉出现溢脉时,代表上焦出问题即喉咙可能长肿块,如果肿块越来越大时,脉气将会往左或右转,脉越大时表示病进,脉小时表示病退。所以可用于判断病势的发展趋势。 右手脉的关对应横膈对应胃脘,以胃阳为准用于衡量哪个脏与其相抗,可确定病之处。吸入为阴由肾和肝所主,吐出为阳由心和肺所主。在吸吐中间为阴阳的交换由脾所主。常脉正常一呼一吸间跳五下。5为土,生万物。脉浮表为阳脉,深沉为阴脉。 真脏脉:包括溢脉和覆脉,代表死期将至。阳脉出现溢脉是因为阴过盛。出现真脏脉时代表阴阳分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