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楼#
发布于:2015-11-16 02:1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李彩云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5日《针灸大成》第13、第14课学习心得
手太阴肺经 一、肺的功能特点保养 1、肺为相傅之官: 岐伯说,君主之官就是心脏。那肺是“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所有身上的规矩节度是肺脏在管。肺藏魄。这个魄,就是白天见鬼,这个人看到不应该看到的东西,就是魄不守。看这个人在大白天,他不喜欢出来,怕见到阳光,躲在衣柜里面,看到你很惧怕,就是魄已失。 有这个魄在肺上,我们才知道治节,才知道进退,才知道客气、态度。这是魄的定义。诸位看书上面说,肺是气之本。我们中医很喜欢用气、血这两个字。真正气的定义,就是热气、蒸气。好像吐气吐出来,吐到玻璃上面,看到那个热气。气可以表现在很多地方,像头发出油,就是有气才会出油。快死掉的人,头发都蓬起来。有的人油太多了,有个女黑人,风吹来头发都不动的,一天要洗两次头,她气太旺了也不好,要把气用掉,多运动。所以头发出油也是气的表现。 2、肺主皮毛,也就是皮肤毛孔是肺在管。所以中医治皮肤病,在肺上面治疗。这个人皮肤好不好,也可以看肺好不好。西医跟中医不一样,西医只看到两个鼻孔,而中医是肺开窍在鼻。所谓开窍在鼻,鼻在呼吸,毛孔也在呼吸,通通是肺在管。 脸上的眉毛也是肺脏在管,所以眉毛跟头发、胡子不一样。把眉毛剃掉,不容易长,但头发很好长。 3、肺管治节,治节之官,治节,就是非常有规律,每天按步就班的这种人长寿。所以到了年纪大了,眉毛开始长,所以长眉等于长寿。那有的人眉毛掉了,就是魄不守,这个人一天到晚在忧虑。 4、肺主忧,因为有肺脏,所以我们人会忧,忧太过,就伤到肺。所以有个人咳嗽,不断咳,在咳的时候发生一件事情让他很担心,比如说担心小朋友考试考不好,在这个时候,咳嗽就不会好,会一直咳下去。 中医说,喜能胜忧,在五行时,木火土金水,木主肝;肝生怒;心主喜;脾主思;肺经主忧,肾管恐。情志上的问题,中医讲得很细。这个是相生的,我们可以有一点点怒、一点点喜、一点点思、一点点忧、一点点恐。但不能过怒、过喜、过思、过忧、过恐。太过就会伤到,一但伤到了,就要用情志去化解。化解就是用相克,忧能伤肺,所以用喜能胜忧。让病人很开心,咳嗽就慢慢好了。 5、肺在五音,主的是商声。肺是金,在五行里面呢肺属金。因为肺是阴经,所以是阴金。肺在干支里面是辛寅。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藏,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水。 6、五脏逼毒法 我们怎么把病毒逼掉?这个商声呢,叫呬,这个呬怎么发声,上唇,下唇,上牙,下牙,留个口,两个牙闭起来、舌头顶到这个齿间,嘴巴开一点,从两边拉开来。还要有动作配合。 人直立在那边,手往上抬,脚尖着地,手往上升时,肋骨会往上升,一上升就压到肺脏,然后那个呬的声音发出来,发到没有气了才是开始!不是结束!没气时,要把肛门提起来,最后发一个无声的气。如果最后一步没做,等于没练,最后一步很重要。 吸气的时候,正面看的时候,刚开始的时候脚是踏平的,到最后要提的时候脚才垫起。在做的时候,可以做五次、六次,我们在做逼毒的时候,会咳、吐,眼泪都出来,这都是好的。练功之前,就要把毒逼掉,身体会很干净,这样练功才能把大气的精华吸收进来,这是“呬”的动作。 7、肺属燥金。辛辣的东西,金会生水,肺是燥金。肺在声为哭,哭的声音是肺来的,在变动为咳。当肺有问题时,在变动上面为咳,在志为忧,忧能伤肺,喜能胜忧。热伤皮毛,人在过热的环境里面会伤皮毛。那这个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这个苦味一样是属于火。任何东西经过烧过就是苦味的,辛辣的东西,放苦的东西就不辣了。那蔬菜类都是微苦,淡淡的苦,那吃东西若太辣,放点蔬菜,它的辣就淡掉了,诸如此类。 二、阴经之井荣俞经合 肺经有十一个穴道,起于中府,终于少商。只要是阴经,从手肘以下、膝盖以下,是从井穴开始,就属木(井)火(荣)土(俞)金(经)水(合),这是相对的。手肘以下才有井荣俞经合,手肘以上没有。 这条经是多气少血,流注的时间是寅时,就是早上的三点到五点在这里。肺气是从左向右走。有个病人来找你,我每天四点半起来咳嗽。就是在肺脏的中间偏右出问题X。肺的下方是肝脏,肝脏这是一点到三点。比如说这是肝脏,晚上一点起来病在这,一清二楚。一点到五点都没有问题,代表这个区域没有问题。不要相信仪器,一定要相信你自己。人纪是人身上的纪律,有人类以来从没有改变过。所以说所有老百姓大家都知道内观,人人可以当自己的医师。 手太阴肺经,时间是三点到五点,如果说半夜醒来,就代表已经产生了病变,这是气血流注的部位。 那脉呢?居右侧,我们手上有大筋,我画的这手掌比较肥,左手的脉上面跟右手脉不太一样。这是手掌,这是手指头,左手的脉跟右手的脉不一样,手上都有个高骨,肺经有肺经的穴道,我等一下再介绍。 在这里先告诉诸位肺脉!什么叫肺主皮毛,你如果摸到脉,在秋天的季节,你摸它的脉气,这脉气会在皮毛上面,这样是正常的。当指头摸到脉的时候,摸的时候轻轻摸上去,像刀子正好到皮上面,人可以感觉到刀子,但是不会把皮割破。轻轻的你就可以摸到脉,这种脉叫浮脉。正常的肺脉是浮脉。人参非大剂不补,少则凝滞。大剂的人参,像独参汤,大剂的时候一两,二两这样用,补气时要大剂的人参才行,过食瓜果,会造成轻微的下利,静息二日。瓜果吃不是不好,吃得多会伤到肺,以薤白粥加羊肾空心补之。加羊肾来炖,没有羊肾时用猪腰来代,比独参汤还补! 三、肺法象天幕 秋当温足凉头。正常人要头面身体冷,手脚是热的,这是正常。《黄帝内经》有讲,肺脏法象天。整个天幕像肺脏,皮肤像天幕把人体所有的器官包起来。不管身体里面是大便、病毒、宿便,好的壤的全包在里面。肺主皮毛,天是冷的,所以皮肤、毛孔、头上通通是冷的,这是正常的,但手脚要是热的。 有一些老太太,七八十岁了,问她:“你脚热的冷的?”她说,我这一辈子没有想过。所以,她一辈子没有遇到好医生。 四、中府穴至经渠 肺经第一个穴道叫中府,歌诀是:“中府云门天府诀,侠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鱼际少商如韭叶。” 在肌肉跟锁骨下方这边的凹洞,就是云门穴。云门穴下一寸半,就是隔一个肋骨,就是中府穴。我们手按的时候,可以按到云门穴。那中府穴呢?在云门穴下一个肋骨。我们第一个穴道是中府,第二个穴道是云门。那云门下面这个穴道,是肺经的第一个大穴,中府穴。中府往后一寸六是云门,实际上由云门找中府较好找。我们可以看铜人,上面这是云门,但第一个是中府。我们平常下针,中府如果直刺,容易扎到肺。云门是肺的募穴,这两个穴道靠肺很近,用扁鹊针灸手法是一针透两穴。由中府透下去,针倒着往上刺,不是直刺,从中府刺到云门,不要刺到肋骨,所以不会碰到肺,而且扎得到穴道。所以一针透两穴,一般这个穴是治疗久咳 、气喘 。以后会介绍到俞募治疗,肺的募穴是云门穴。俞募治疗,取俞穴以及募穴。下针的方式,顺为补,逆为泻。那何时用补,何时用泻。有这两句话,“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也就是说虚症出现可以用补,如果是实症出现的时候,我们用泻。所以我们要分虚实。简单讲虚实,就是有东西没东西,实拒按,虚喜按。比如说我肩膀痛,帮我按一下,按的时候好舒服,就是喜按,也就是虚。有人说不要碰!不要碰就是实。顺着经气走,中府,云门,顺气扎针,叫补,如果逆气扎就是泻。这是一种补泻的方式,我们补泻手法很多。慢慢会介绍给各位。书上说中府穴是肺的募穴,实际上云门才是肺的募穴,《难经》里面有讲。《针灸大成》第五页说,肺之募、手足太阴二脉之会。 那我们针灸书上讲的瘿瘤 ,包含我们的甲状腺肿瘤 、淋巴腺肿瘤 、腋下的肿瘤。千万不要只局限在甲状腺肿瘤。 中府云门,这两个穴道,我平时下针,一律是两个穴道一起用,穴性差不多。再来是天府穴,天府穴怎么找这个穴道?按照书本上,古人怎么用,用墨在鼻头素髎穴点一下,然后手过来,这样手臂上就有一个黑点。那有人很捣蛋啊,手会乱动,所以不是很好找。我们把衣服袖子拉起来,一拉小老鼠跑出来的地方,就是天府穴。一开始上课我就讲,穴道要找两个肌肉中间,包括下针的时候,也要把肌肉分开,直针进去。这个穴道专治流鼻血 ,左鼻右治,右鼻左治,采对称治疗。扎的穴道很正确,差不多五分钟就完全停掉了。两个鼻孔流就两边扎。过去有个病人,滴的像水龙头喷出来,到我这边来时,塞很多棉花啊。我把棉花拿掉,叫病人躺下来,两边天府下去,血就停了。最快的方法是袖子拉起来,这有个大筋,就是尺泽穴,大筋上面外侧,找到正中间压下去。天府专治流鼻血。 侠白在天府下一寸。扎天府就不用扎侠白。但我们有一种针法叫随寸针。比如说天府下去血没有止,再针侠白,因为差一寸像加强效果,变成两倍效果,增强它的效果。这两个主治都是流鼻血,我不管你是一般的流鼻血,还是鼻咽癌。不管里面的病,只要是流鼻血都可以下。十四岁小孩子,流鼻血是正常,可下可不下,大人流鼻血或外伤在天府治疗。 再下面的穴道,手肘上面有大筋,大筋的外侧,手弯曲的就是尺泽穴。按井荣俞经合,这是肺经的合穴,因为它是阴经嘛。下面一句话,肺实泻之。肺家的实症,在这个穴道上治。直刺就没有所谓的补泻。最简单泻的手法,肺的经气是向下,病人躺平,逆向下就是泻,同向下就是补,顺为补逆为泻。针进去逆了,引到气病人会酸麻胀,再往下推一点,就是泻上加泻,那这是老师傅的手法,把两种手法合在一起用。那肺家的实症,不单单是新咳,有的人咳嗽来找你,问咳多久啦,一个星期。仍属新病,刚开始的初病就是实症。久病呢?隔了好几个月了,为虚,就不能扎尺泽。因为尺泽是合穴,属性是水。所以,木、火、土、金、水,木生火,木是妈妈,火是儿子,但火跟土放在一起,火是妈妈,土是儿子,土跟金放在一起,土就是妈妈,金就是儿子,但金碰到水的时候,金是妈妈,金生水嘛,水是儿子。所以尺泽穴,又称肺经子穴。这个肺经除了内科病以外,还包括神经痛。比如,病人手痛来找你,痛在肺经,痛多久啦,五天,是实症,就结束了。经络上的痛是新病的话,一样是实症,症状判断的准,才会选择穴道。久病,一个星期以后,就是虚症,用母穴。 这个孔最,从尺泽下三寸,压下去在两个肌肉中间,就是孔最。孔最穴是肺经的郄穴。郄穴一般是发炎的时候用的。孔最在两个肌肉中间,可针可灸。一般在身体凹下去的地方(尺泽),因为多汗,针比灸好。因为灸怕造成有伤疤,这个地方又多汗,怕会发炎。而孔最针灸都可以。所以炎症时,肺经郄穴都可以用。 孔最有一个特别的治症,专治痔疮。有个病人找你,大便带血。问它先便后血,先血后便。病人说:“我不知道”。遇到这种病人好累,就直接找压痛点,压痛点可帮助我们诊断治疗。找到压痛点,就是病人“啊”的一声,就是告诉你:“给我一针”。下针后病人“啊!!!”,就结束了。现在大陆拿去了,变成阿是穴。他们阿是穴是那边痛扎那边。他们连阿是穴真正精神都不知道。那病人乳中痛怎么办,乳中禁针啊,阴道痛怎么办,眼珠后方痛怎么办?当初孙思邈的阿是穴不是哪边痛扎哪,而是说诊断的时候,要确定位置在哪。像孔最是三寸,有时在二寸半找到压痛点,有时是在三寸半找到压痛点,然后再在痛点下针,这才是“阿是”。不要死板板的都下在三寸,为什么会有这种误差,很简单嘛,有时痔疮长在里面一点(或)外面一点,又不是每个病人的痔疮都长在同一个位置。这才是阿是穴的精神。所以我们下针是这里痛,在痛的地方下针,我们下针是治这里痛?不是!是治痔疮。 平常咳嗽带血,咳血表示有炎症,很热嘛,舌苔都黄的,口渴,这些都可以用孔最穴。 再来是列缺,列缺找法是把手叉起来,这两个指头,食指尖到处是穴。当然不能用你的手,手掌大小不一样。所以列缺穴,还有一个找法。首先有个高骨在这,你摸,这有个高骨出来,高骨之下,我们叫经渠。经渠后五分叫列缺,经渠前靠近手横纹的地方,我们叫太渊。 五、太渊穴—手太阴肺经母穴 太渊呢又名脉之会,脉会太渊,气会膻中。列缺经渠太渊,这三个穴道是并列的。这是手上脉动的地方,秋天的时候一摸,是脉浮的。秋天得秋脉,是正常。在找列缺的时候,它是在高骨的下方。摸上去有个脉。这里有个特别的名称,寸关尺。上面叫寸,中间叫关,下面尺。 你用指甲拨也不要太大力,不然病人会痛。指甲不可以太尖或太细,这不是压痛点,会痛是因你指甲太利,这会误导诊断。太渊下针角度是斜下进针,用一寸针。用3210,三十二号一寸针。 列缺主任脉,任脉有问题下列缺。喉咙痛时针列缺。书上面说,列缺过来第三行,最上面那边,“阴茎痛 ”。什么地方不痛,痛在阴茎上面,你只要记得,列缺管任脉,喉咙到阴部都可以在列缺上治。素问说“实则手锐掌热,泻之,虚则欠,则便遗数,补之”。这个实热症泻之,如果是虚症,会小便频尿,我们补它。 在列缺上补泻的时候,这样是泻,这样是补,顺为补,逆为泻,这是手法。 虚症跟实症,虚症小便多,实症会手掌过热。《素问》说,直行的是经,旁出者谓之络。列缺是手太阴肺经的络穴。 经和经之间有络,这个络从手太阴肺经络穴络到手阳明大肠经。 六、反关脉与经渠穴 人会有寸关尺的脉不见,从列缺到阳溪见者,这是反关脉。从食指按到列缺,一摸,怎么脉没有了。这个脉很大,太渊脉没了,这是经,这是络。经脉气不够,络脉气很强,这叫反关脉。反关脉没有病的。有反关脉,非富即贵,这是象。那最近呢,病人尿毒洗肾的时候,为了洗肾方便。把动脉跟静脉接在一起,变成人人有反关脉,硬接上来的就不是象了。 再来是经渠穴,在高骨之下,是经穴,经渠属性是金,手太阴肺经就是阴金,碰到一个穴道刚刚好也是金,就是本穴。这个穴道跟这个经属性相同的,我们叫本穴。在本穴上可补也可泻。 尺泽,必须要实症才下,虚症不下。假设补泻没做好,针下在尺泽,也是泻,因为穴性就是泻。而本穴补泻都可以做。书上卷八第六页说“寸口动脉陷中,肺脉所行,禁灸”。脉上面是不灸的,灸的话会伤到血脉。 再来是太渊,太渊穴呢,《难经》说“脉会太渊”,寸口脉会太渊,太渊是俞穴。太渊属土。阴阳五行来说是土生金。既然是土生金,土是妈妈嘛,手太阴肺经的母穴就是太渊,手太阴肺经的子穴就是尺泽,本穴就是经渠。 每个经络都有子穴母穴,阴经就是木火土金水,阳经就是金水木火土。 太渊脉病治此。脉怎么会有病呢?这个脉跳跳停停,西医叫心律不整 ,可以在太渊治疗。你摸到脉后,先用指甲切一下,把脉切开,针再下进去。这个穴道刚好在筋和血脉的中间,不要扎到筋上面,扎到筋会很痛。一开始我就说过,穴道不会在筋上面,穴道都在两个中间,一定在缝隙里面。筋和血脉中间的地方,不用指甲去切的话,一扎下去就是脉,然后就会肿一块起来。 太渊是母穴,既然是母穴,所以肺虚,肺家的虚症在这治,久咳为虚,咳好几个月了,为虚症,在太渊下针。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我们是一路从身上往四肢走,穴道是按气血流注的方向来说的,所以太渊要补的话是对着大拇指方向为补。因为气是这样下来的,对着身体方向是泻。如果没有对到方向,平补平泻也可以,因为穴性是母穴,只要针扎到就是补。肺经里面很多到处都有咳嗽的治症,只要是久咳就是虚症,久咳为虚,都在太渊下针。 |
|
331楼#
发布于:2015-11-16 02:2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严婷申请签到 2015.11.15《针灸大成》第13 14学习心得
一.相傅之官:肺 1.肺是“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所有身上的规矩节度是肺脏在管。 2.肺藏魄。魄就是白天见鬼。 3.肺主皮毛,就是皮肤毛孔是肺在管。皮肤病中医在肺上治。 4.中医说,喜能胜忧,在五行时,木火土金水,木主肝;肝生怒.心主喜.脾主思.肺经主忧,肾管恐。中医讲相生,就要用情志去化解。反之化解就用相克,忧能伤肺,所以用喜能胜忧。病人开心了,咳嗽就慢慢好了。 5.肺在五音,主的是商声。肺在五行属金。也是阴经。 二.五脏逼毒法: 1.肺的商音,叫呬,嘴唇留口,牙齿闭上,舌尖顶在两齿之间,嘴巴往两边拉开;上手上举,脚放平,然后发出呬的声音,发到没有气,把脚垫起,再把肛门提起来,最后发一个无声的气。做5.6次,把毒逼掉。 2.辛辣的东西,金会生水,肺是燥金。 三.阴经之井荣俞经合: 1.肺经有十一个穴道,起于中府,终于少商。 2.阴经从手肘以下、膝盖以下,从井穴开始,木(井)、火(荣)、土(俞)、金(经)、水(合),这是相对的。手肘以上没有。 3.肺气是从左向右走,凌晨三点肺气在左边,5点就在肺的右边,4点在肺的当中。 4.肝在肺下面,肝脏是从1点到3点,要是失眠就说明肝有问题了。 5.轻轻摸上去就能感觉到的脉叫浮脉。 6.没人参时用羊肾,猪肾来代替。 四.肺法象天幕 秋当温足凉头。正常人要头面身体冷,手脚热。 整个天幕像肺脏,皮肤像天幕把人体所有器官包围起来。 五.中府穴至经渠 肺经第一个穴道叫中府 肌肉跟锁骨下方这边凹洞,就是云门穴 云门穴下一寸半,隔一个肋骨,就是中府穴 中府是肺经第一个大穴,云门是肺的募穴;下针:一针透两穴。由中府透下去,针是倒着往上刺,从中府刺到云门,不要刺到肋骨,不会碰到肺,治疗久咳、气喘。 俞募治疗,取俞穴以及募穴。 下针的方式,顺着经脉为补,逆着经脉为泻。 简单讲虚实,就是有东西没东西,实拒按,虚喜按。 瘿瘤,包含我们的甲状腺肿瘤、淋巴腺肿瘤、腋下的肿瘤。 天府穴取穴:上臂中间的位置,两条肌肉中间。 天府穴专治流鼻血。左取右,右取左。双侧流取双侧。一针下去5分钟止住。 侠白在天府下一寸。需要要可以加强天府治疗流鼻血。 尺泽穴取穴:手肘上面有大筋,大筋的外侧,手弯曲的地方;肺经的合穴。 肺实泻之,肺家的实症,在尺泽穴上治。 刚开始的初病是实症,需泻;一个星期以上是久病,是虚症,需补,用母穴。 新咳,扎尺泽穴,久咳,不能扎尺泽穴,因为尺泽穴是肺经子穴。 孔最,尺泽下三寸。是肺经的郄穴。 孔最,专治痔疮。 平常咳嗽带血,咳血表示有炎症,舌苔都黄的,口渴,这些都可以用孔最穴。 经渠,高骨出来,高骨之下,我们叫经渠。 列缺,经渠后五分叫列缺。 六.太渊穴--手太阴肺经母穴 太渊,经渠前靠近手横纹的地方,我们叫太渊。脉之会,脉会太渊,气会膻中。 列缺经渠太渊,这三个穴道是并列的,寸关尺:上面叫寸,中间叫关,下面叫尺。 在针列缺经渠时,用指甲拨开动脉,下针到穴道后,会变点头针,针下的很好,针会点头。 太渊下针角度是斜下进针,用一寸针。用3210,三十二号一寸针。 列缺主任脉,任脉有问题下列缺。喉咙到阴部都可以在列缺上治。 实则手锐掌热,泻之,虚则欠㰦,则便遗数,补之。 列缺是手太阴肺经的络穴。 六. 反关脉与经渠穴 人会有寸关尺的 |
|
332楼#
发布于:2015-11-16 04:0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珂娜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5日《针灸大成》第13.14课心得。
1. 五脏逼毒法:肺的商音,叫呬;嘴唇留口,牙齿闭上,舌尖顶在两齿之间,嘴巴往两边拉开;直立手往上举,脚颠起脚尖着地,然后发出呬的声音,发到没有气,再把肛门提起来,最后发一个无声的气。做5、6次,把毒排掉。眼泪都会出来。肺是燥金,在声为哭,哭的声音是肺来的,变动为咳。热伤皮毛,苦胜辛。 2.阴经之井荣俞经合:肺经有十一个穴道,起于中府,终于少商。本经多气少血,流注时间是寅时3至5点, 肺气是从左向右走,凌晨三点肺气在左边,5点就在肺的右边,4点在肺的当中; 肝在肺下面,肝脏是从1点到3点,从右边往左走【人纪,就是人身上的纪律】。过食瓜果伤肺会下浰,薤白粥加羊肾煮之.人参,羊肾,猪肾作用相似。 3.肺法象天幕,是说整个天幕像肺脏,皮肤像天幕把人体所有的器官包起来。秋当温足凉头,是说正常人要头面毛孔身体冷,手脚温热。 4.云门是募穴,补泻顺为补,中府透云门治疗久咳、气喘、 瘿瘤,包含我们的甲状腺肿瘤、淋巴腺肿瘤、腋下的肿瘤. 5.天府穴治流鼻血特效。对称治疗。侠白在天府下一寸,随寸针。. 6.尺泽穴,肺经的合穴,属性为水,斜刺,顺补逆泻.因为多汗,针比灸好。 7.孔最,郄穴一般是发炎的时候用可针可灸,孔最阿是穴专治痔疮。常咳嗽带血,咳血有炎症,舌苔都黄的,口渴,这些都可以用孔最穴。 8.经渠穴在高骨出来,高骨之下,我们叫经渠。经渠后五分叫列缺,经渠前靠近手横纹处叫太渊。 9.太渊穴,手太阴肺经母穴,所以补肺虚。脉会太渊。列缺经渠太渊,并列称寸关尺,在针列缺经渠时,用指甲拨开动脉,下针到穴道后,会变点头针。太渊下针角度是斜下进针,用一寸针。 10.列缺主任脉,任脉有问题时下列缺。喉咙痛到阴部都可以在列缺上治。顺补逆泻手法。为络穴。 11.反关脉是象,非富即贵。是经脉气不够,络脉气很强。 12. 经渠穴,是经穴,属性是金,手太阴肺经就是阴金,碰到一个穴道刚刚好也是金。 |
|
333楼#
发布于:2015-11-16 08:4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冯羡群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5号《针灸大成》第13、14课学习心得
肺主忧,因为有肺脏,所以我们人会忧,忧太过,就伤到肺。所以有个人咳嗽,不断咳,在咳的时候发生一件事情让他很担心,比如说担心小朋友考试考不好,在这个时候,咳嗽就不会好,会一直咳下去。 喜能胜忧!五行中,木火土金水,木主肝;肝生怒;心主喜;脾主思;肺经主忧,肾管恐。情志上的问题,是相生相克的,用情志去化解。化解就是用相克,忧能伤肺,所以用喜能胜忧。让病人很开心,咳嗽就慢慢好了。所以宗教这时候很好,可以让情绪稳定。 肺在五音,主的是商声。肺是金,在五行中肺属金。因为肺是阴经,所以是阴金。肺在干支里面是辛寅。伤身。 肺在胸腔怎么练?五脏逼毒法之逼肺毒之法:肺在五音为商,为呬。发呬声时,两上下牙闭上留一个口,舌头顶着齿间,嘴巴开一点从两边拉开来。动作配合:人直立脚踏平,手往上抬,脚尖着地,手往上升时,肋骨会往上升,一上升就压到肺脏,然后那个呬的声音发出来,发到没有气时,要把肛门提起来(提谷道),最后发一个无声的气,做五、六次。会咳、吐,眼泪都出来,这都是好的。 阴经之井荣俞经合。 肺经有十一个穴道,起于中府,终于少商。阴经,从手肘以下、膝盖以下,是从井穴开始,就属木(井)火(荣)土(俞)金(经)水(合),这是相对的。这条经是多气少血,流注的时间是寅时,就是早上的三点到五点在这里。三点在这,五点在这,肺气是从左向右走。脉在右侧,轻轻的就可以摸到,叫浮脉。正常的肺脉是浮脉。 肺法象天幕:秋当温足凉头。正常人头面身体冷,手脚是热的, 肺经的第一个穴道:中府穴至经渠:天府俞门天府诀,侠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鱼际少商如韭叶。 俞门:肌肉跟锁骨下凹陷处。肺的慕穴。 中府:俞门下一寸半。针刺时从中府平刺到云门。 顺为补,逆为泄。虚则补之,实则泄之。虚喜按,实拒按。 俞是肺之募穴。中府俞门一般都是两个穴位一起用,叫俞募治疗。 阴瘤,包括甲状腺肿瘤、淋巴腺肿瘤、腋下的肿瘤。 天府:肩膀内侧与肘中间,专治流鼻血,快速止血。 侠白:侠白穴在天府下一寸,扎天府就不扎侠白。 天府和侠白都治流鼻血。左鼻右治,右鼻左治。若刺天府无效,再加刺侠白效果更佳。 尺泽:手肘上面的大筋,大筋的外侧,手弯曲就是尺泽穴。肺经的合穴 顺为补逆为泻。新症为实,久病为虚。虚症小便多,实症会手掌过热。 孔最:尺泽下3寸。两个肌肉中间,肺经郄穴,郄穴一般是发炎的时候用的。可针可灸。专治痔疮,平常咳血、有炎症、舌苔黄、口渴可以用孔最穴。也是阿是穴的精神。 列缺:把双手交叉,食指尖到处是列缺,穴手腕内侧高骨之下为经渠穴,经渠穴下5分是列缺,经渠穴之前靠近手横纹是太渊穴。不能直接扎在脉上,要用指甲拨开动脉下针。列缺主任脉,任脉有问题下列缺,如喉咙痛。实热症泻之,虚症,小便频尿,补之。列缺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 太渊:脉之会。三个穴道是并列的。一摸得脉,秋脉是浮的。经渠前靠近手横纹的地方,手太阴肺经母穴。脉会太渊,气会膻中。下针时用指甲拨开动脉,到穴道后,会变点头针, 反关脉:有人会寸关尺脉不见,从列缺到阳郄见,这是反关脉。有反关脉,非富即贵 脉上不灸。手太阴经的母穴是太渊,子穴是尺泽,本穴是经渠 |
|
334楼#
发布于:2015-11-16 17:1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 张鑫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5日《针灸大成》第13.14课心得。
1.手太阴肺经:肺:藏魄,气之本,主皮毛,开窍在鼻,主忧,忧过伤肺,主商音,主金,阴金,主秋,;木主肝;肝生怒;心主喜;脾主思;肺主忧;肾管恐,喜胜忧,所以忧时可以通过强心来解忧。肺是燥金,过热伤皮毛.苦辛辣 2.五脏逼毒法:肺:上下齿闭上,舌尖顶在两齿之间,嘴向两边拉开;直立双手上举,脚点起,然后发出呬的声音,没有气时,提肛,发一个无声的呬。做5、6次。 3.井荣俞经合位于肘下。病在脏取井(位于指头末梢),病在色取荥,病在时间取俞,病于音取经,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于合,五脏不平衡取原穴。 俞:土,太渊穴,脉会太渊,母穴。寸脉。不灸,治心律不齐、久咳。 经:金,经渠穴,本穴,可补可泻。,不灸。 合:水,尺泽穴,子穴,不灸。 4. 秋天,脉象为浮脉, 浮脉:脉气会在皮毛上面,轻轻摸上去就能感觉的脉。 5.肺法象天幕,皮肤是冷的。寅肺:晚上3:00-5::00肺气由左向右走形,此时睡不好说明有肺病 6. 中府云门天府诀,侠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鱼际少商如韭叶。起于中府,终于少商,有十一个穴。肺经多气少血。寅时气血流通。 7.锁骨下窝是云门穴,云门穴下一寸半,是中府穴。肺经第一个穴道叫中府,云门是肺的募穴。下针:由中府上刺到云门,不要刺到肋骨、肺,治疗久咳、气喘。顺着经脉为补,逆着经脉为泻。 8.实,由东西,拒按,泻;虚,没东西,喜按,补。 9.瘿瘤:甲状腺肿瘤、淋巴腺肿瘤、腋下的肿瘤。 10.天府穴:上臂中间的位置,治流鼻血,对称治疗。侠白:天府下一寸,天府穴的辅穴。 11.尺泽穴:手肘上大筋的外侧,肘窝的地方。治肺实症。孔最:尺泽下三寸,肺经的郄穴,治痔疮(阿是穴),抗炎。 12.经渠:高骨之下,关脉。列缺:经渠后五分,尺,主任脉,手太阴肺经的络穴,治阴茎痛、手掌心热、尿频。太渊穴:经渠前五分,寸。 13.人会有寸关尺的脉不见,从列缺到阳溪见者,这是反关脉,非富即贵 。寸关尺三穴下针时要用指甲拨开动脉,1寸针斜向下刺入 |
|
335楼#
发布于:2015-11-16 18:41
12015年11月7日 马鞍山-丁敏学习心得
艾灸后一小时不沾冷水,多喝温开水排毒,不喝冷冰之物。所有人都适合艾灸。 孕妇,极 是否 1·艾灸是一种原生态疗法无毒副作用,煮根喝祛风暖胃,煮水洗理气逐寒湿,傍晚烧驱蚊蝇。艾灸能续命补肾,渗透力强,补充阳气通达病位,打通阻塞,自动调节阴阳的升降,起壮阳,养生,治病的效果。 2. 艾灸能治病 :艾灸找相应的部位,以特定的因子人工激发感传,恢复良性循环,阻断恶性循环,达到防治作用。针灸艾灸都有扶正祛邪的作用。艾灸补多泄少,先补后泻,补正气时让邪气自除。 3.四大养生穴位:关元、中腕、足三里、命门。 4·艾灸能治病,如体弱病久的慢性病,体壮病新的急性病,热性病,元气虚弱,胃功能差,肾虚,失眠,虚胖,贫血,各种慢性妇科病,慢性肾病,类风湿,脊柱炎等。 。 5 艾灸有什么讲究, 艾灸后一小时不沾冷水,多喝温开水排毒,不喝冷冰之物, 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极度衰竭,无自制力的人。一些特殊部位,大血管处,心脏部位,眼球不要灸。艾灸后不适,如口干舌燥,是正邪在交战,灸中脘,脏胃不适是有疾病,灸关元反应妇科,前列腺,生殖系统疾病。 6 灸感.青少年灸感大于老人,女人大于男人。 7 (本草纲目)记载用陈艾,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筋脉 8 如何分辨艾条艾绒的优劣 从绒,色,味,烟四方面。新艾色青,暗,点着后火力强,燃时烟气发青,发黑,比较呛人。好的沉艾,色土黄金黄,烟色淡白不浓烈。燃后烟雾由下而上缭绕,味温有艾香,不刺鼻渗透力强效 &n |
|
336楼#
发布于:2015-11-16 18:5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 丁敏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5日《针灸大成》第15 16课学习心得
太渊呢又名脉之会,脉会太渊,气会膻中。列缺经渠太渊,这三个穴道是并列的。 脉跳跳停停,西医叫心律不整,可以在太渊治疗。你摸到脉后,先用指甲切一下,把脉切开,针再下进去。太渊要 补的话是对着大拇指方向为补。肺经里面很多到处都有咳嗽的治症,只要是久咳就是虚症,久咳为虚,都在太渊下 针。 列缺管任脉,喉咙到阴部都可以在列缺上治。 鱼际呢,是荣穴,属火。中医讲乳痈就是乳癌,治乳痈。 少商穴也就是井穴。1少商穴平常是点刺放血,放血用的。2少商也有下针,十三鬼穴,第一个是人中,第二个是少 商。3主要的治症是治扁桃腺发炎。我们点刺放血,少商商阳放血,大椎也放血,几乎所有的烧都可以去掉。扁 桃腺也可以治,但主症是在退烧方面。 井穴一定在指头旁边,所以井荣俞经合,从指头到手肘。 手阳明大肠经,我们遇到阳经的时候,我们的五腧穴属性就改变了,变成金(井)水(荣)木(俞)火(经)土(合)。五腧穴的阴阳五行的性改变了,叫做金水木火土。 肺在上方,肺是三点到五点。大肠经是上午的五点到七点,在卯时的时候,气血流注到这边。 大肠经第一个穴道是商阳。商阳穴是大肠经的井穴。大肠经是金,跟那个井穴的属性相同,都是金。 二间大肠经的荣穴,我们叫二间。由于大肠经这个经络五行是属于金,荣穴是属水,因为大肠经是阳金。所以,二间变成是大肠经的子穴。大肠经的子穴,也就是说治大肠经实症。大肠有实症时,在这泻它。 所谓实症,大肠经的经穴走向是由手走头。例如,我们抬手有三个动作,第一个是手没办法前抬,就是大肠经。手不能梳头了,是三焦经。手不能往后摆是小肠经。我们手上面有三条阳经,手三阳控制三个动作。西医说五十肩,就在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上面治疗,而虚实要看病多久,在该经的子穴、母穴上下针即可。 三 间 很有名的三间透劳宫,手掌的中心是劳宫,,三间穴下到劳宫穴主治风湿关节炎的肿痛。三间也可以透到后面的穴道,也就是合谷 合谷 把病人手一握,虎口高起来的地方,最高点就是合谷。阳经有原穴,阴经没有原穴。合谷穴就是阳经的原穴,原穴没有井荣俞经合属性。前面我们有治疗法则就是原络治疗法。 实症呢,就是痛,差不多一周之内。超过一周以上,病人会实带虚,就是痛多酸少。再久一点变虚中带实,酸多痛少。如果说纯虚症,就不痛,只有酸。实症很简单,用子穴去泻它。实中带虚就先泻后补,因为痛比较多嘛,后补,后面补它。虚中带实,先去补它,再去泻它。纯虚症,用补的手法。所以,病人是纯实症或纯虚症时,有的时候用一个穴道就好。 有酸有痛时。我到底要先下子穴还是母穴呢?痛比较多酸比较少时,先泻后补。第二种呢,扎原穴,扎病经。 1灸合谷,没事用生姜灸,用在脸上青春痘很多,效果最好 。 2大肠的脉是走到上面的牙齿,所以上牙痛在大肠经治,我们下合谷穴。右边上牙痛。我们会扎左边,因为左病右治嘛。左边牙齿痛,下右边。正好门牙痛,两边都下。牙龈肿胀很大,龈交放血,刺破放血出来。下针也可以,一般是针刺下去,血出来就好 3合谷穴妇人怀孕时不可以下针。你们就记得合谷穴,怀孕不可下针,可泻不可补 如果是肩抬不起来,痛在这边,针扎到合谷穴引到气后,把它提起来,提到皮肤表层,再逆着大肠经的经下针,这是泻。如果痛没了,还有酸,就再提起来到皮肤表层,再顺着大肠经下针,酸就去掉了。 中医在接生小孩的时候,摸产妇的脉,中医是看孕妇肚子在阵痛,如果合谷有脉在跳,一路跳到食指这边,表示要生了。如果只有阵痛而脉没有浮跳起来,就是假性的阵痛。马上可以知道是不是要生了,因为合谷是气脉之所在。 这是大肠经走的地方,看食指,这是左食指,我们用在小儿科,我们叫风关、气关、命关。 曲池 是人身上的大穴。将手肘弯起来,曲池一定是拱手取,在这个纹头与肘骨中间,曲池的穴性,在大肠经的阴阳五行里属于金,那土生金,而合穴是土穴。变成曲池这个穴道呢,是大肠经的母穴。所以大肠经的虚症在这补之。什么是大肠经的虚症,我肩膀痛,痛半年了、痛三四个月了,就是虚症。在曲池下针,本身就有补的效果。。曲池穴除了是大肠经的母穴以外,曲池也是上半身,肚脐以上的消炎穴。曲池也可以治皮肤病。 |
|
337楼#
发布于:2015-11-16 19:39
@教官-南京-李宁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沈莉红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6日《针灸大成》第15、16课心得: 一、手太阴肺经 1、鱼际是荣穴,治乳痈,乳痈就是乳癌。 少商是肺经最后一个穴位,是井穴,在拇指的指甲旁。少商点刺放血,小孩扁桃体发炎、高烧,同时大椎、少商也放血也治高烧。 扁桃腺也称乳蛾,扁桃腺发炎可以扁桃腺放血,再下列缺、照海,然后少商放血。 注:当时症发生时可以扎俞穴,也可以扎荣穴。 二、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为阳经,五腧穴属性就改变,井荣俞经合,变为金水木火土。 1、商阳穴 大肠经第一个穴道,是井穴,和大肠经属性同属金,配合少商、大椎放血,几乎所有的烧都可去掉。扁桃腺也可以治。 2、二间和三间 二间是大肠经的荣穴,荣穴是水,是大肠经的子穴,有实症在这泻之。 三间是大肠经的俞穴。三间透劳宫主治风湿关节炎的肿痛,手不能握拳、针20分钟,起针就可以握了。 补充:手不能前抬,在大肠经,手不能平抬,三焦经,手不能后摆,小肠经。根据虚实症,在子、母穴补泻。 3、合谷穴 合谷是大肠经的原穴,膈姜灸合谷治青春痘,面部出油多,美白。孕妇不可针,可补不可泻,泻了落胎。 原络治疗法:原为病经的原穴,络就是表经或里经的络穴,大肠经病,可取合谷、列缺。 虚实症的诊治:纯虚症,补母穴,纯实症,泻其子,虚中带实,根据虚实的状况,先泻后补,或先补后泻,或采用原络治疗法。 合谷穴后有个特别的穴道,叫牙痛合谷,可采用对称治疗法在此下针,门牙痛,两边都下。 小孩食指从下往上三节分别称风关、气关、命关,病时有一条青筋,从下往上示病的轻重。 4、阳溪穴 阳溪穴是经穴,属性火,很少用。 5、四关穴 当病人全身痛时,扎双合谷,双太冲(四关穴),病人立刻明确痛处,即在病经治疗。合谷越大越高,气越足,反之则弱。 6、偏历和温溜穴 偏历是手阳明的络穴,和手太阴肺络穴列缺相通。 偏历可以治疗肩痛,牙痛、耳鸣。虚则补之,用补法。 偏历上两寸为温溜,是大肠经的欷穴,大肠炎症可以用它。 7、曲池和手三里穴 曲池是大肠经的合穴,是母穴。虚则补其母,肩膀痛很久用此穴。除了母穴,曲池也是肚脐以上的消炎穴。上半身痒可合谷曲池同下,效果好。 捻转针手法:很快过去,很慢回来,补取阳数,泻取阴数。常补五泻六。 迎随法:顺经为随,逆着经气血为迎。 |
|
338楼#
发布于:2015-11-16 20:1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黄旭红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6日《针灸大成》第15、16课心得:
手阳明大肠经 一、大肠为传导之官,消化系统,属阳(揉腹部时顺时针重按,可通便(肺经则轻按、抚摩) 肺与大肠相表里,呼-肺 吸-肾,通过病患呼与吸的不适可帮助诊断病变的脏器。 二、手阳明大肠经的五行属性:井(金)-荥(水)-俞(木)-经(火)-合(土) 三、主要穴位 1、商阳 多用于放血治疗,如商阳、大椎、少商同时放血,退烧效果好,也可用于扁桃腺发炎。 2、二间 阳经的荥穴,属性为水,二经为大肠经的子穴,用于治疗实症。(抬手困难经脉病源的诊断:不能平、侧举,大肠经上的病;不能梳头,三焦经上的病;不能反手背抬,小肠经上的病。 3、三间 针刺透入劳宫,治疗手掌风湿性关节疼痛,也可由三间透到合谷。 4、合谷 原穴 (阳经上才有原穴),原为病经,络为表或里经;实症--痛,一周之内,用子穴泄;超过一周的,实中带虚,痛多虚少,先泄后补;虚中带实--酸多痛少,先补后泄;虚--酸, 补,用母穴;虚实并有时,可用“原络治疗法”,原穴虚实都可治疗) 灸合谷可治疗油性皮肤、青春痘,妇女灸之有美白功效;牙痛合谷治疗牙痛--右上痛刺左手牙痛合谷,左上痛刺右手牙痛合谷,中间痛,左右都刺,龈交肿--针刺放血;孕妇不可刺,另孕妇针刺原则为可泄不可补(手三阳经气血循行的方向都是四肢末梢往上走,顺针为补,逆针为泄) 合谷可见气的兴衰,穴位处高高隆起为气足,反之则气不足。 (小孩疾病轻重诊断--左手食指三关的正面 青筋在风 病浅;在气 病深;在命 无治)。 5、阳溪 经穴 6、关穴 双合谷 双太冲(脚合谷) 开四关,帮助寻找病经。 7、偏历 为手阳明络穴 治疗肩疼、喉疼;牙疼、耳鸣等实症可用此穴进行治疗;虚则齿寒,可在此穴上作泄。 8、温溜 为大肠的郗穴 治疗大肠经上的炎症。 9、曲池 为大肠经的合穴(母穴),可治疗虚症,肚脐上的消炎穴,上半身皮肤痒,最好用于治疗的穴位是合谷和曲池,同时下针。 捻转针手法 刺入后,顺时针快速转过再慢慢回转,补(阳数后再上提);补泄(阴数后再下入少许),不适合用“迎随法”时可用此手法,如二、三间的刺穴便用捻转。 迎随法:迎就是逆着气血的流注,随就是顺着它。 上半身皮肤痒扎合谷和曲池,效果非常快。(肺主皮毛,大肠和肺相表里的原理)。 |
|
339楼#
发布于:2015-11-16 20:2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梁海霞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6日《针灸大成》第十五、第十六课心得 1.鱼际穴与少商穴 手像鱼肚子,骨头和肌肉中间,叫做鱼际穴。是荣穴属火,治疗乳腺癌。 少商穴:是手太阴肺经最后一个穴道,是井穴,左右拇指指甲旁边。 常用放血,也有是下针。十三鬼穴(第一人中,第二少商),井穴一定在指头旁边,所以井荣俞经合,从指头到手肘。 治疗扁桃体发炎、退烧(也可加上大椎放血) 下针三寸长时针往前推,把柄弯起来,针就不会往后跑。扁桃体放血完,再下列缺、照海喉咙就不痛。 当有时症发生时,可扎俞穴、鱼际穴,因为它们都是荣穴都有效果。 2.手阳眀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遇到阳经时,我们的五腧穴属性改变,变成金(井)水(荣)木(俞)火(经)土(合) 金水木火土 肺经凌晨3:00~5:00寅时 大肠经5:00~7:00卯时大肠经是属脏又属阳。 商阳穴是大肠经的大穴,大肠经是属金,跟那个井穴的属性相同都是金。肺与大肠表里关系,一个阴金,一个阳金。吸气是肾脏,呼气是肺脏管。正常人吸气时,横隔会下降,会挤压肝脏,一压肝脏的血就出来。肝与大肠中间有个管,肝脏就从而进入大肠。大肠受到这血会产生力量蠕动才把大便排出,二十四小时不断地进行。 第二.大肠是白肠,小肠把食物吸收以后,食物跟水就进入大肠,因为小肠是火,会把大肠里面的水气化,像热气往上升,就形成天上的云,所以肺脏的来自大肠,大肠来自地上很热,形成一个循环。小肠火在下面烧,热气上升到肺,肺有水气形成津液,就不会口渴。 商阳+少商都是井穴+大椎都是放血治疗退烧、扁桃体发炎的。 3.二间三间 二间:指头弯起的横纹头,是大肠经的荣穴。大肠经在五行属金,荣穴是属水,大肠经是阳金,二间是大肠经的子穴,下针手法:不能下,要弯曲指头一压肉会比较多肉,不会那痛。 从二间穴进入手掌有个关节缝,这个缝叫三间穴。 下针角度:三间透劳宫是治疗,风湿关节炎的肿痛,如手不能握拳,针二十分钟,起针,就好了。 4.合谷穴 手一握,虎口高起的地方就是合谷穴。大穴 阳经有原穴,阴经没有原穴。原穴没有井荣俞经合。原穴没有井荣俞经合属性,那原络治疗,是指“原”就是病经,“络”就是指表经或里经的络穴。 5.虚实之诊断 合谷原穴,痛感一周之内的属于实症;痛感一周之外的属于虚症。 实中带虚→痛多酸少→先泻后补 虚中带实→酸多痛少→先补后泻 病人纯实纯虚时,用一个穴道就好,扎原穴,把病经。针原穴就像跟你身体讲话,病在大肠上面,这肘扎肺经的络穴,表里经的络穴,肺经络是列缺,合谷(原穴)再下表经或里经的络穴,病就去掉,这就是原络治疗。 合谷可治疗出油性皮肤,暗疮性皮肤,靓肤,牙痛。 孕妇不可针,可泻不可补。 合谷脉点,中医在接生小孩时,如果合谷会有脉在跳动,一路跳到食指旁边,表示要生了,如果只有阵痛而脉没有浮跳,是假性阵痛,因为合谷是气脉之所在。 儿科诊断 左食指叫风关,气关,命关 小孩左食指有黑的青筋,病在浅表好治;到了风关时,病比较重,到了命关,命在危旦之中。 4.阳溪穴 与握起来,这里有个凹洞,有两个筋的凹洞,这个凹凹洞叫阳溪。 5.四关穴 四个关,手上两个合谷穴,脚上太冲穴。合谷穴是气穴,合谷越大越高,气愈足。如果久病的患者合谷内没肉,从中可以看出气的兴衰。 6.偏历与温溜穴 偏历穴是手阳明的大肠经的络穴,与肺经的络穴列缺相通的,这是反关脉处。 偏历治疗牙齿痛,耳鸣,虚则齿寒,怕冰冷风寒,要补。 络穴原穴可补泻。 偏历穴上两寸就是温溜穴,下针要从骨缝扎。温溜穴是大肠经郄穴。 曲池与手三里穴 曲池在手肘横纹头与肘骨中间,下针一直进。曲池是大肠经合穴,属性金 |
|
340楼#
发布于:2015-11-16 20:2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 张鑫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5日《针灸大成》第15 16课学习心得
1.太渊穴:经渠前五分,寸。脉会太渊,俞穴,土,脉病治此,治肺虚证,久咳。鱼际穴:大鱼际与第一掌骨中间,荣穴,火,治乳痈。少商穴:大拇指指甲斜下外侧,井穴,木,点刺放血治扁桃体炎。十三鬼穴,第一个是人中,第二个是少商。时症发生时俞穴、荣穴皆可扎。 2.手阳明大肠经:阳经,有原穴。井(金)荣(水)俞(木)经(火)合(土)。卯大肠,5:00-7:00气血流注。 3.商阳:大肠经第一个穴,位于食指指甲斜下外侧,井穴,属金,本穴,配合少商、大椎放血,可退热,本身也治扁桃体炎(点刺放血)。 4.二间:荣穴,子穴,大肠经有实证时可刺此穴泻。三间:俞穴,透至劳宫可治风湿性关节炎的肿痛,手不能握拳、针20分钟即可。 5.抬手三动作:大肠经主手向前抬,三焦经主梳头,小肠经主手向后摆。 6.合谷穴:双穴,后有牙痛合谷,原穴,虚实证皆可治。灸合谷治青春痘(油性皮肤),美白,牙痛(对称治疗)。妊娠禁针。 7.虚实之分:实:痛一周以内,子穴泻。 虚:酸,母穴补。 实中带虚:痛多于酸,先泻后补。 虚中带实:酸多于痛,先补后泻。 8.阳溪穴:经穴,火,很少用,位于鼻烟窝。 9.四关穴:治双合谷,双太冲。开四关:不确定痛点时针四关穴,随后就知痛点。可作诊断用。 10.偏历穴:络穴,位于列缺的背侧,可补泻。温溜穴:偏历穴上二寸,郗穴,抗炎。 11.曲池穴:合穴,母穴,大肠经虚证皆可补,上半身止痒以合谷、曲池最有名(同时下针)。曲池也可抗炎(上腹部消炎)。 12.捻转针手法:快速过去,慢慢回来,补取阳数(单数),泻取阴数(双数)。 |
|
341楼#
发布于:2015-11-16 20:3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梁海霞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6日《针灸大成》第十五、第十六课心得 1.鱼际穴与少商穴 手像鱼肚子,骨头和肌肉中间,叫做鱼际穴。是荣穴属火,治疗乳腺癌。 少商穴:是手太阴肺经最后一个穴道,是井穴,左右拇指指甲旁边。 常用放血,也有是下针。十三鬼穴(第一人中,第二少商),井穴一定在指头旁边,所以井荣俞经合,从指头到手肘。 治疗扁桃体发炎、退烧(也可加上大椎放血) 下针三寸长时针往前推,把柄弯起来,针就不会往后跑。扁桃体放血完,再下列缺、照海喉咙就不痛。 当有时症发生时,可扎俞穴、鱼际穴,因为它们都是荣穴都有效果。 2.手阳眀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遇到阳经时,我们的五腧穴属性改变,变成金(井)水(荣)木(俞)火(经)土(合) 金水木火土 肺经凌晨3:00~5:00寅时 大肠经5:00~7:00卯时大肠经是属脏又属阳。 商阳穴是大肠经的大穴,大肠经是属金,跟那个井穴的属性相同都是金。肺与大肠表里关系,一个阴金,一个阳金。吸气是肾脏,呼气是肺脏管。正常人吸气时,横隔会下降,会挤压肝脏,一压肝脏的血就出来。肝与大肠中间有个管,肝脏就从而进入大肠。大肠受到这血会产生力量蠕动才把大便排出,二十四小时不断地进行。 第二.大肠是白肠,小肠把食物吸收以后,食物跟水就进入大肠,因为小肠是火,会把大肠里面的水气化,像热气往上升,就形成天上的云,所以肺脏的来自大肠,大肠来自地上很热,形成一个循环。小肠火在下面烧,热气上升到肺,肺有水气形成津液,就不会口渴。 商阳+少商都是井穴+大椎都是放血治疗退烧、扁桃体发炎的。 3.二间三间 二间:指头弯起的横纹头,是大肠经的荣穴。大肠经在五行属金,荣穴是属水,大肠经是阳金,二间是大肠经的子穴,下针手法:不能下,要弯曲指头一压肉会比较多肉,不会那痛。 从二间穴进入手掌有个关节缝,这个缝叫三间穴。 下针角度:三间透劳宫是治疗,风湿关节炎的肿痛,如手不能握拳,针二十分钟,起针,就好了。 4.合谷穴 手一握,虎口高起的地方就是合谷穴。大穴 阳经有原穴,阴经没有原穴。原穴没有井荣俞经合。原穴没有井荣俞经合属性,那原络治疗,是指“原”就是病经,“络”就是指表经或里经的络穴。 5.虚实之诊断 合谷原穴,痛感一周之内的属于实症;痛感一周之外的属于虚症。 实中带虚→痛多酸少→先泻后补 虚中带实→酸多痛少→先补后泻 病人纯实纯虚时,用一个穴道就好,扎原穴,把病经。针原穴就像跟你身体讲话,病在大肠上面,这肘扎肺经的络穴,表里经的络穴,肺经络是列缺,合谷(原穴)再下表经或里经的络穴,病就去掉,这就是原络治疗。 合谷可治疗出油性皮肤,暗疮性皮肤,靓肤,牙痛。 孕妇不可针,可泻不可补。 合谷脉点,中医在接生小孩时,如果合谷会有脉在跳动,一路跳到食指旁边,表示要生了,如果只有阵痛而脉没有浮跳,是假性阵痛,因为合谷是气脉之所在。 儿科诊断 左食指叫风关,气关,命关 小孩左食指有黑的青筋,病在浅表好治;到了风关时,病比较重,到了命关,命在危旦之中。 4.阳溪穴 与握起来,这里有个凹洞,有两个筋的凹洞,这个凹凹洞叫阳溪。 5.四关穴 四个关,手上两个合谷穴,脚上太冲穴。合谷穴是气穴,合谷越大越高,气愈足。如果久病的患者合谷内没肉,从中可以看出气的兴衰。 6.偏历与温溜穴 偏历穴是手阳明的大肠经的络穴,与肺经的络穴列缺相通的,这是反关脉处。 偏历治疗牙齿痛,耳鸣,虚则齿寒,怕冰冷风寒,要补。 络穴原穴可补泻。 偏历穴上两寸就是温溜穴,下针要从骨缝扎。温溜穴是大肠经郄穴。 曲池与手三里穴 曲池在手肘横纹头与肘骨中间,下针一直进。曲池是大肠经合穴,属性金 |
|
342楼#
发布于:2015-11-16 20:3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刘凌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6日《针灸大成》第15、16集心得。
7. 脉跳跳停停,西医叫心律不整,可以在太渊治疗。摸到脉后,先用指甲切一下,把脉切开,针再下进去。 8. 太渊是母穴,肺虚,肺家的虚症在这治,久咳为虚,在太渊下针。 9. 太渊穴性是母穴,只要针扎到就是补 7)鱼际穴与少商穴 1. 鱼际,是荣穴,属火。治乳痈。中医讲乳痈就是乳癌。 2. 少商穴,经穴,右手拇指,指甲左下角处。 3. 少商穴,点刺放血。少下针,但是十三鬼穴,第一个是人中,第二个是少商穴。 4. 井穴一定在指头旁边,所以井荣俞经合,从指头到手肘。 5. 少商穴,主要治扁桃腺发炎。 6. 在大椎放血,少商也放血,这可以退烧。 7. 扁桃体发炎,可在扁桃腺放血。扁桃腺一放血后,旧的血、脏的血会出来,新的血会进去。扁桃腺放血完,再下列缺、照海,喉咙就不痛 五、手阳明大肠经 1. 五腧穴属性就改变了,金---井、水---荣、木---俞、火---经、土---合 2. 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又云白肠 3. 揉丹田的时候,是顺时钟的方向揉,顺着大肠的方向推,可帮助排便。 1)商阳穴 1. 商阳穴是大肠经的井穴。大肠经是金,跟那个井穴的属性相同,都是金 2. 肺跟大肠是表里,一个是阴金,一个是阳金。肺脏是里,大肠是表,这两个互为表里 3. 病人气喘,吸气困难,是肾的问题,吐气困难,是肺的问题。 4. 少商、商阳、大椎放血,几乎所有的烧都可以去掉 2)二间与三间穴 1. 二间,荣穴属水,大肠经是阳金。所以,二间是大肠经的子穴。大肠经的子穴,也就是说治大肠经实症。大肠有实症时,在这泻 2. 抬手有三个动作,第一个是手没办法前抬,就是大肠经。手不能梳头了,是三焦经。手不能往后摆是小肠经。手上面有三条阳经,手三阳控制三个动作。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 上面治疗,而虚实要看病多久,在该经的子穴、母穴上下针即可,实症用子穴,虚症用母穴。 3. 三间穴下到劳宫穴主治风湿关节炎的肿痛 3)合谷穴 1. 合谷是非常大的穴道。阳经有原穴。阴经没有原穴。合谷穴就是阳经的原穴,原穴没有井荣俞经合属性。 2. 原络治疗法:取它当病经的原穴。我们合谷穴就是大肠经的原穴,那所谓的原络治疗,这个“原”就是病经,“络”就是指表经或里经的络穴 3. 虚实症之诊治:实症----痛------一周以内-----用子穴泻 实中带虚----痛多酸少----先泻后补 虚中带实----酸多痛少----先补后泻 虚症-----酸-----补的手法 又酸又痛时,也可以扎原穴,扎病经 病在大肠上面,这时候扎肺经的络穴,表经跟里经的络穴,肺经的络是列缺 下原穴,再下表经或里经的络穴,病就去掉。这样就是原络治疗 4. 隔姜灸合谷穴:治青春痘;皮肤出油多;皮肤好; 5.牙痛合谷:大肠的脉走上面的牙齿,牙痛合谷治上牙痛,对称治疗;有脉,要用指甲切一下;不要太靠近骨边,会伤到骨膜 6. 牙龈肿痛:龈交放血,下针也可 7.合谷穴妇人怀孕时不可以下;孕妇在合谷上可泻不可补(因补了会落胎)。 8.肩抬不起来,痛在这边,针扎到合谷穴引到气后,把它提起来,提到皮肤表层,再逆着大肠经的经下针,这是泻。如果痛没了,还有酸,就再提起来到皮肤表层,再顺着大肠经下 针,酸就去掉了。 9.大肠经经过食指,在小儿科,食指三节分别为叫风关、气关、命关。如果食指上有黑的青筋,在风关,病在浅,在表,好治。到了气关,病就比较重。到了命关,小孩子就走人( 但是不要放弃)。 10.合谷是气穴,合谷穴越大越高,气愈足。 4)阳溪穴 1. 阳溪是足阳明胃经的经穴属火。 2. 目风赤烂,寒热疟疾,往来寒热 5) 四关穴 1. 人体有四个关:合谷两个关,脚上太冲穴(在脚大指跟二指中间)两个关。 2. 有病人来找你,你问病人“你哪里痛?”,病人回答,“我到处都痛”。我们有十二经络,病人不说那个经络痛,要怎么下针呢?这时,就下合谷、太冲、下四关。下完以后,病 人就会说,现在我知道了,我的痛在什么地方。 6)偏历与温溜穴 1. 偏历穴是手阳明的络穴,与肺经的络穴列缺是通的 2.温溜穴就是偏历上两寸 3. 手肘,肺经一定在骨头的阴侧,而大肠经在骨头的外侧 4. 温溜穴是大肠经的郄穴,可以治大肠经的炎症 7) 曲池与手三里穴 1. 曲池,大肠经的合穴,合穴是土穴,土生金,大肠经是金,所以曲池是大肠经的母穴,可以治大肠经的虚症(肩膀痛了三四个月,虚症) 2. 捻转针手法: 针下去,感到酸就是气到了。气到了开始做补泻,我们可以用捻转法。方向是这样子过去,很快的过去(往身体外侧旋转),很慢回来(往身体内侧旋转),很快的过去, 很慢回来。不要一直过去,一直过去也不好,针会卡在那边。针卡住,上下一寸各下一针,这样就可以出来。 捻转法,是用在不好用迎随(逆顺,迎就是逆着它、迎就是气血这样来,逆着扎就是泻。随就是顺着)。 补是采阳数,泻是采阴数,所以我们常用补五下(捻5次后,往外提一下),泻六下(反方向捻6次,往下插一下)。 3. 曲池穴除了是大肠经的母穴以外,曲池也是上半身,肚脐以上的消炎穴。 4. 皮肤痒,因大肠与肺(管皮肤)表里,下曲池,而合谷是气穴,所以上半身的皮肤痒,最好的治疗是合谷和曲池同时下针。因为曲池也有消炎的做用,皮肤痒时,针下去约二十分 钟后,病就好了。 |
|
343楼#
发布于:2015-11-16 21:0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钱蔚宏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6日《针灸大成》第15、16课心得:
一、手太阴肺经:太渊->鱼际->少商 太渊:脉病治此。治疗心律不齐。摸到脉后,先用指甲把脉切开,再下针。这个穴道刚好在筋和血脉的中间。是肺经的母穴,可治久咳(虚症)。太渊对着大拇指方向为补,对着身体方向是泻,平补平泻也可以,因为穴性是母穴,只要针扎到就是补。 鱼际:大鱼际中间,下针在骨头和肌肉的缝中,是荣穴,属火。治乳痈(乳癌)。 少商:右手拇指指甲左侧旁边,是井穴,属木。十三鬼穴之一(第二个)。点刺放血用,主治扁桃腺发炎。小儿退烧:大椎、少商同时放血。 扁桃腺发炎,可直接用针在扁桃腺放血,用新鲜血液改变发炎的环境;再下列缺、照海,喉咙就不痛了;然后少商再放点血。 手太阴肺经从中府、云门一直到少商穴,十一穴,走完少商以后,气血会回到大肠经上面。 当有时症发生,可以扎俞穴,也可以扎荣穴,两个都有效果。 肺经的募穴:云门 肺经的井穴:少商,木 肺经的荣穴:鱼际,火 肺经的俞穴:太渊,土,母穴 肺经的经穴:经渠,金,本穴 肺经的合穴:尺泽,水,子穴 肺经的络穴:列缺 肺经的郄穴:孔最 二、手阳明大肠经 阳经的五腧穴属性:金(井)水(荣)木(俞)火(经)土(合)。 《内经》曰:“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又云白肠”。 大肠经:上午的五点到七点(卯时)气血流注到此。大肠是阳经,可以重按;顺着大肠,顺时针揉丹田,助排便。肺是阴经,肺主皮毛,因此,按肺部皮肤,气血就流动起来,无需重按。 大肠经的经穴走向是由手走头。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脏是里,大肠是表;一个是阴金,一个是阳金。 机理; 第一,中医认为吸气是肾脏在管,吐气是肺脏在管。正常人吸气的时候,横膈会下降,一下降,会挤压肝脏,这肝脏一压到,肝脏的血就出来;肝脏的血从肝脏和大肠中间的血管进入大肠,大肠受到这个血会产生力量蠕动,把大便排出来。 第二,小肠把食物吸收以后,食物跟水进入大肠,因为小肠是火,把大肠里面的水气化,水气上升到肺,肺的水气形成津液。 1、手阳明大肠经:商阳->二间->三间->合谷 商阳:左食指指甲右侧旁,大肠经第一个穴道,是大肠经的井穴,属金。主症退烧,点刺放血。 二间:食指根关节近指尖处,横纹头上面一点点。大肠经的荣穴,属水,大肠经的子穴,治大肠经实症,用泻法。此处扎针很痛,因此扎针时要弯曲手指,压肉减轻痛感。 三间:食指根关节近手掌处,直针下。三间透劳宫,主治风湿关节炎的肿痛。三间也可以透合谷穴。 合谷:手一握,虎口高起来的最高点。合谷穴就是大肠经的原穴,原穴没有井荣俞经合属性。虚症或实症都可以治疗。灸合谷(生姜灸):治青春痘、女人美白、牙痛等。怀孕时禁针,可泻不可补?(因补了会落胎)。如果是肩抬不起来,针扎到合谷穴引到气后,把它提起来,提到皮肤表层,再逆着大肠经的经下针,这是泻;如果痛没了,还有酸,就再提起来到皮肤表层,再顺着大肠经下针,酸就去掉了。 合谷是气脉之所在。在接生小孩时,孕妇阵痛,如果合谷脉动,表示要生了;如果只有阵痛而脉没有浮跳起来,就是假性的阵痛。 牙痛合谷:顺着合谷所在两指骨向手腕处的尽头。上牙痛,下牙痛合谷;右边上牙痛,扎左边,左边牙齿痛,下右边,正好门牙痛,两边都下;牙龈肿胀,龈交放血。 手三阳控制三个动作:手没办法前抬-大肠经;手不能梳头-三焦经;手不能往后摆-小肠经。 原络治疗法:“原”就是病经,“络”就是指表经或里经的络穴。先下原穴,再下表经或里经的络穴。如大肠经又痛又酸,先下左手合谷(大肠经原穴),再下右手列缺(肺经的络,肺与大肠相表里)。 虚实症之诊治: 实症 - 痛,差不多一周之内,用子穴泻法。 实中带虚 - 痛多酸少,先泻后补,可以先下子穴再下母穴,也可以扎原穴,即扎病经。 虚中带实 - 酸多痛少,先补后泻。 虚症 - 不痛,只有酸,母穴补法。 小儿科,食指外侧大肠经,自指根至指尖三节,分别叫风关、气关、命关。小孩生病时,大肠经表现有一个黑的青筋。如果筋在风关,病在浅、在表,很好治;到了气关,病就比较重;到了命关,小孩子就危险了。(古医书记载如此,但实际不到最后关头,决不能轻言放弃。) 四关穴:手上合谷+脚上太冲。太冲就是脚的合谷,在脚大指跟二指中间。开四关目的:不知道哪个经络痛的时候,就下合谷、太冲,下四关。下完以后病经就出来了,就会知道痛在什么地方,然后再看经络取穴道。 合谷可以看到气的兴衰。因合谷是气穴,所以合谷穴越大越高,气愈足。病人久病的时候,合谷肉都没了,凹进去了。 2、手阳明大肠经: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 阳溪:大拇指指筋根部,靠近肺经处的凹处。经穴属火。 偏历:手阳明大肠经的络穴,也是反关脉的地方,由于有络穴存在,所以阴阳是互相平衡的。治症:肩痛、喉痛、牙齿痛、耳鸣等。虚则齿寒,怕冰冷、怕风吹,补之。所以络穴和原穴都可以做补泻。 温溜:偏历上两寸,是大肠经的郄穴,所以治大肠经的炎症。 曲池:将手肘弯起来,在这个纹头与肘骨中间,直针下,是大肠经的合穴,土穴,是大肠经的母穴。所以大肠经的虚症在这补之,如肩膀痛半年了或三四个月了。曲池也是上半身,肚脐以上的消炎穴。 捻转针手法:针下去,感到酸就是气到了;气到了开始做补泻,可以用捻转法。很快的过去,很慢回来。如果针被卡住,上下一寸各下一针,就可以出来。捻转法,补是采阳数,泻是采阴数,如:常用补五下,泻六下。捻转法一般用在不方便使用迎随的地方。 迎随针手法:逆顺。曲池不适用。迎就是逆着它、迎就是气血这样来,逆着扎就是泻。随就是顺着它。 插提针手法 上半身的皮肤痒最好的治疗是合谷和曲池同时下针。 大肠经的募穴:天枢(胃经) 大肠经的原穴:合谷 大肠经的井穴:商阳,金,本穴 大肠经的荣穴:二间,水,子穴 大肠经的俞穴:三间,木 大肠经的经穴:阳溪,火 大肠经的合穴:曲池,土,母穴 大肠经的络穴:偏历 大肠经的郄穴:温溜 [钱蔚宏于2015-11-16 22:13编辑了帖子]
|
|
344楼#
发布于:2015-11-16 21:0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韩玲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6日《针灸大成》第十五、第十六课心得 1鱼际穴:手像鱼肚子,骨头和肌肉中间,叫做鱼际穴。是荣穴,属火,治疗乳痈就是乳腺癌。2少商穴:是井穴,指甲旁边就是穴道,平时常用放血,是手太阴肺经的井穴,主要治疗 治疗扁桃体发炎。3手阳眀大肠经:我们遇到阴经的时候五腧穴属性就改变了,变成金(井)水(荣)木(俞)火(经)土(合)。4大肠经:《内经》曰“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蔫,又云白肠”是在上午5:00-7:00,在卯时,属腑,属阳,顺着大肠的方向推可帮助排便。5商阳穴:大肠经的第一个穴道,是大肠经的井穴,点刺放血可治扁桃体炎。6二间:大肠经第一个穴道的荣穴,属水,是大肠经的子穴,治疗大肠经实证,需泻。指头弯起的横纹头,是大肠经的荣穴。7三间:从二间穴进入手掌有个关节缝,这个缝叫三间穴。下到劳宫穴主治风湿关节炎的肿痛,也可透到合谷穴。8合谷穴: 手一握,虎口高起的地方就是合谷穴。是大穴,是阳经的原穴。9虚实之诊断:实证,痛感一周,用子穴去泻;超过一周以上的会带虚,痛多酸少,先泻后补;再久一点变虚中带实,酸多痛少,先补后泻;纯虚,就不痛,用补法。孕妇不可下针。10阳溪穴:手握起来,这里有个凹洞,有两个筋的凹洞叫阳溪。是足阳明胃经的经穴,属火,很少用。11四关穴:四个关,手上两个合谷穴,脚上太冲穴。12偏历:是手阳明的络穴,与肺经的络穴列缺相通的,可治疗牙齿痛,耳鸣。13温溜穴:偏历穴上两寸就是温溜穴,是大肠经的郄穴。可用于大肠经的炎症。14:曲池:是大肠经的合穴,属金,是大肠经的母穴,可用于大肠经的虚症。15手三里穴:曲池穴往下两寸叫手三里,另一个名称是扭伤穴,可治疗腰扭伤,落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