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楼#
发布于:2015-11-28 08:22
2015年11月27日17班-惠州-赖惠平《针灸大成》第29课心得
(接上) 心主喜,恐能胜喜,恐是水,恐是肾脏在管。过喜的时候,就用恐来治它。 心经有九个穴道: 1.极泉:不下针,不灸。 2.青灵:手肘上三寸。从少海上三寸,一般很少用。 3.少海: 心经合穴,属性是“水”。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荣,少海穴是心经的母穴,像心脏的虚症,就取它的母,当心气太过而不能睡觉,心气不足也不能睡觉。 虚和实,心脏是其华在面。其华在面,两颊这边就是心脏管的部分。当它赤红色的时候,就是心实。实症壮热时,我们病人就感到热,这种是赤红色、鲜红色。虚症,脸色很苍白,苍白没有血色就是虚症。心脏的虚症,我们可以取它的合穴,在少海穴下针。补的数是3.5.7.9单数。心脏比较虚,可以做9补,9次做完以后,再提一点点。 4.灵道:经穴,下直针。 5.通里:络穴,下真针。 6.阴郄:郄穴,下直针。 7.神门:手掌下面,有很粗的筋的内侧,跟手掌横纹交接的地方。是子穴.俞穴。下针时往少府方向下针。治疗失眠 ,惊悸,心脏动悸。心脏方面,情志方面,情绪不稳的,像动辄生气,还有心神不守的,常常见鬼发笑的,都可以下神门。神门是子穴,所以心脏发生的实症,可以在神门上下针。心脏的实症,可以在这下针。 8.少府: 握拳,手第四指和第五指指头之间的地方。心经的本穴。 心脏病的急救大穴。心脏急救的时候,你就下关元,巨阙,少府。涌泉、公孙,都可以治心脏病,而且是用在急救方面。 少府又名手解穴。而上半身的解穴是少府穴。可以治阴痛,因为心经跟小肠表里,所以下焦的病我们也可以用到。 9.少冲:小指的内侧指甲旁,这是心经的最后一个穴道。手少阴心经井穴,属木。所以书上写“心虚补之”。可以会在少海穴上做补泻。若在少冲上做插提、捻转会很辛苦。 心脏得到病就会死,一般的病都是在心包,包络着君主心脏,病都在心脏的周围,心脏本身根本就不受病,也不能受病。一旦受病就是死。心经只有九个穴道,是阴火。小肠经是阳火,而心跟小肠相表里,小肠的问题可以在心经上面治,同样心的问题可以在小肠经上治,这两个是相对的。 |
|
331楼#
发布于:2015-11-28 08:3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鞠文盈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7日《针灸大成》第29课学习心得 手少阴心经 1、心脏--君方之官 心脏在五音里是“徵",但练功时发出的声音是“喝"音。 撞墙功:打通血管阻塞。方法:一脚前一脚后,背与墙大约3寸的距离,撞的时候全身放松,用后背的两个肩胛骨去撞,吸气后,撞上去的同时,大力地把气吐出来,同时发出“喝"音,这就是徵音。心在志为喜,过喜可用恐来治疗。 2、极泉穴 【定位】在腋下的地方,上面正好是肩井穴,很少用,不针也不灸。 3、青灵穴 【定位】在肘上3寸的地方,也就是少海上3寸,很少用。 4、少海穴—合穴—水—母穴 【定位】屈肘举臂,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就是少海穴。 【主治】心脏的虚症在此治疗。心脏其华在面,两颊是心脏在管,当两颊红色的时候,就是壮热,心实,病人感觉到热,心脏本身有东西堵到,当脾送营养给心脏时,心脏本身不收来自脾的红色营养,就会反应在脸上,这种情况就是实证,反过来,脸色苍白,没有血色就是虚证。 5、神门穴—俞穴—土—子穴 【定位】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主治】心脏的实症可以在神门上下针。神门这个穴常用在治疗失眠,心悸,情绪不稳,动辄生气,心神不守。 6、阴郄穴--郄穴 【定位】神门穴再向上半寸就是阴郄穴。 7、通里穴--络穴 【定位】阴郄穴再向上半寸。 8、灵道—经穴—金 【定位】通里再向上半寸。 【主治】阴郄,通里,灵道下针时,是直针,但神门穴是对着手掌的方向,沿着心经的方向下针。也可以从灵道,通里,阴郄到神门刺过去,对失眠效果很好。 9、少府穴—荣穴—火 【定位】少府穴位于第四五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尖切在掌心横纹的地方。 【主治】少府穴是心脏的急救大穴,心脏跳动停止时,下关元,巨阙,少府。涌泉,公孙都可以治心脏病。 少府可以治疗阴痛,是因为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下焦的病可以用到。 10、少冲穴—井穴—木 【定位】少冲穴位于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旁0.1寸。 心经只有9个穴道,是阴火,小肠经是阳火,而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的问题可以在心经上面治疗,同样的,心的问题也可以在小肠经上治疗。 |
|
332楼#
发布于:2015-11-28 09:5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张倩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7日《针灸大成》第29课学习心得 手少阴心经 1、心脏--君方之官 心脏在五音里是“徵",但练功时发出的声音是“喝"音。 撞墙功:打通血管阻塞。方法:一脚前一脚后,背与墙大约3寸的距离,撞的时候全身放松,用后背的两个肩胛骨去撞,吸气后,撞上去的同时,大力地把气吐出来,同时发出“喝"音,这就是徵音。心在志为喜,过喜可用恐来治疗。 2、极泉穴 【定位】在腋下的地方,上面正好是肩井穴,很少用,不针也不灸。 3、青灵穴 【定位】在肘上3寸的地方,也就是少海上3寸,很少用。 4、少海穴—合穴—水—母穴 【定位】屈肘举臂,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就是少海穴。 【主治】心脏的虚症在此治疗。心脏其华在面,两颊是心脏在管,当两颊红色的时候,就是壮热,心实,病人感觉到热,心脏本身有东西堵到,当脾送营养给心脏时,心脏本身不收来自脾的红色营养,就会反应在脸上,这种情况就是实证,反过来,脸色苍白,没有血色就是虚证。 5、神门穴—俞穴—土—子穴 【定位】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主治】心脏的实症可以在神门上下针。神门这个穴常用在治疗失眠,心悸,情绪不稳,动辄生气,心神不守。 6、阴郄穴--郄穴 【定位】神门穴再向上半寸就是阴郄穴。 7、通里穴--络穴 【定位】阴郄穴再向上半寸。 8、灵道—经穴—金 【定位】通里再向上半寸。 【主治】阴郄,通里,灵道下针时,是直针,但神门穴是对着手掌的方向,沿着心经的方向下针。也可以从灵道,通里,阴郄到神门刺过去,对失眠效果很好。 9、少府穴—荣穴—火 【定位】少府穴位于第四五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尖切在掌心横纹的地方。 【主治】少府穴是心脏的急救大穴,心脏跳动停止时,下关元,巨阙,少府。涌泉,公孙都可以治心脏病。 少府可以治疗阴痛,是因为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下焦的病可以用到。 10、少冲穴—井穴—木 【定位】少冲穴位于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旁0.1寸。 心经只有9个穴道,是阴火,小肠经是阳火,而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的问题可以在心经上面治疗,同样的,心的问题也可以在小肠经上治疗。 |
|
334楼#
发布于:2015-11-28 16:0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红梅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8日 《针灸大成》第30课心得
1、受盛之官:小肠 小肠在肚脐少腹属阳火来自心脏,《黄帝内经》说心脏移热给小肠。 小便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从肾脏经输尿管传到膀胱里面。二是中医认为三焦是水道是脏腑之间的油网,三焦跟膀胱是连在一起。小肠跟膀胱贴在一起的时候,尿液累积在膀胱里面的时候,因为小肠很热,所以这个尿液是紧贴在火边,水就气化了,水一气化起来,膀胱就膨胀,就好像毛孔遇热打开一样,当膀胱一气化以后,膀胱会有很多小孔出现,这个小孔会排出来干净的水出来,这水会流到肝脏,帮肝脏来清肝脏,所以中医叫水生木。当肺受到外面的热,心脏受到热而心主火啊,所以两个火在相争,所以肺的水会变成汗排掉。如果没有变汗流掉,肺的津液,因金会生水,慢慢成入肾,进入肾后再排到膀胱出去,所以叫金生水。同样的,肾再排到膀胱以后,会经过第二次的气化,好的水会再回到肝脏,而浊水则会排到体外去。膀胱有上口也有下口,只有遇到热,才可以看出来上口。 2、少泽穴与前谷穴 【穴位】左手小指指甲旁边左边就是少泽穴。手握拳小指头下面的第一个横纹头是前谷穴,是心经的荣穴;。 【临床运用】少泽穴是小肠经的本穴,平常是下针放血用的。前谷穴用于奶水不足或者下午1点到3点精神不足,扎前谷穴比较痛,所以在俞穴后溪穴上治。 3、后溪穴 【穴位】手握拳小指头下面的第二个横纹头是后溪穴; 【临床表现】后溪穴是一个大穴,小肠经的母穴(虚症久病)在此下针,针对脊椎骨痛、肩、项问题。后溪穴主督脉,任脉是列缺。一看是督脉,就下后溪; 4、腕骨穴与阳谷穴 【穴位】 手握拳靠近手腕有个骨头叫小天星骨。小天星骨跟第五掌骨中间是腕骨穴(是小肠经的原穴); 阳谷穴是手握拳骨头跟掌骨的中间有个大筋,在关节和筋的中间,从下方下针进去就是阳谷穴(是小肠经的本穴); 【临床运用】心主汗心脏有问题常年不出汗;腕骨穴虚症实症都可以治疗。阳谷穴要下很浅,一寸针。 5、养老穴(手不能扭毛巾) 【穴位】手按着这凸起弱骨头反过来才有养老穴。平常下针的时候手指去按它,再把它反过来下针;支正在手腕后五寸,从阳谷穴上五寸(是小肠经的络穴),虚实可治。 【临床运用】 A 可治老年人眼睛不好、视物不明,白内障、近视眼。手转过来用一寸针,半寸就下到; B 本身是小肠经的郄穴。我们有很有名的“养老透间使”。用透穴的方法,专治手肘扭伤、手不能扭毛巾。那间使穴就在心包经上面,在大陵的地方再上三寸,它在两筋中间。有伤口发炎下曲池。 6、奇穴:肠关肝关 心关 【穴位】手腕骨上三寸叫肠关,再上三寸叫肝关,再上三寸叫心关。 |
|
335楼#
发布于:2015-11-28 16:35
2015年11月28日17班-惠州-赖惠平《针灸大成》第30课心得
(接上) 手太阳小肠经 小肠,受盛之官,阳火。心脏产生的热能进入小肠,心脏遗(移)热于小肠。心与小肠相表里。 共有19穴: 1.少泽:井穴,属金。手小指端外侧。 2.前谷:荣穴,属水。手握拳头取穴。下针时不要巾骨边下针,下针时松握拳,下直针。乳汁不够可用。实证.按时间发病者可用。下针较痛,可用后溪替代。 3.后溪:管督脉,俞穴,属木。母穴,虚证治此。整个脊椎骨痛是督脉,就下后溪。小肠经的虚症,肩膀痛是小肠经的经络,所以肩、项有问题的时候,大部分都是用后溪。督脉的病没分虚实,但小肠经就分虚实。如果是小肠经的初痛,用小肠经的子穴。久病就用它的母穴。一穴可多治。 4.腕骨:手握紧拳头取穴。注意中医专有骨性标志:小天星骨。小天星骨跟第五掌骨中间就是腕骨。原穴,无所谓虚实。 5.阳谷:手握拳,骨头跟掌骨的中间有个大筋,筋的下方就是阳谷穴。在关节和筋的中间。下针时用一寸针,在两关节和筋之间下浅针,约0.5。 6.养老:郄穴。只有一个手势可取穴。手臂在胸前平放,手心向下,食指肚摸到这个高骨头然后一转,摸到一个凹陷的位置。养老穴治老年人眼睛不好。可治视物不明,白内障、近视眼都可养老穴要下浅,用一寸针,下0.5。 养老透间使:专治手不能扭毛巾。注意不要透出皮肤,平补平泻,不留针。 7.支正:络穴,虚证实证都可用。 8.肠关、肝关、心关 |
|
336楼#
发布于:2015-11-28 17:29
8. 手太阳小肠经
(1)小肠的功能 ①心和小肠相表里,小肠的问题可在心经上治,心的问题可在小肠经上治 ②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是赤肠,胃之下口。 ③流注时间为13-15点。按时间发病,如下午1-3点困,小肠有问题,不见得是病,而是小肠比较虚弱一点,取俞穴或荣穴都可以。下俞穴比较不痛,下荣穴比较痛,因为手上神经比身体多,越靠近四肢末梢就越痛。 ④小肠属火:阳火。阳火来自阴火、心脏。心脏产生的热能通过其下方的动脉血管传给小肠。小肠消化食物后变成水和残渣,残渣会到大肠。大肠里的水会回流到肺脏,成为唾液的来源。心主汗,心脏功能正常就会流汗,所以当你运动时会流汗,这汗是来自心,因为心脏正常。一接触到外面的热,毛孔就打开了,就流很多汗,汗水发了,水份就变少,小便自然而然也会变少。当肺受到外面的热,心脏也主火,两火相争,肺的水会变成汗排掉。如果没有变成汗,肺的津液就慢慢进入肾,再排到膀胱出去,金生水。 小便的来源:有两个。a是从肾脏经输尿管传到膀胱里面。b中医认为三焦是水道。三焦是脏腑之间的油网,跟膀胱连在一起。尿液累积在膀胱里面的时候,小肠很热,尿液的水就气化了,膀胱就膨胀,膀胱会有很多小孔出现,小孔会排出干净的水回流到肝脏,帮肝脏来清肝脏,水生木。如果小肠冷了膀胱也是冷的,水气就无法气化进入三焦系统。膀胱有上口也有下口,但上口必须在活的人体里受热于小肠时才能看到。上口就是三焦进入膀胱的地方。 (2)小肠经穴位 ①少泽穴 【位置】小指指甲外下侧旁边。 【穴性】井穴属金。 【方法】放血。 ②前谷穴 【位置】微握拳,小指指根尺侧横纹头。 【穴性】荣穴属水。 【主治】奶水不足(开谷导水)、可用在时症(13-15点)。 【方法】直针,下针时微握拳。 ③后溪穴 【位置】微握拳,手掌尺侧感情线横纹头。 【穴性】俞穴属木,母穴。督脉主后溪,任脉主列缺。 【主治】小肠经的虚症,如肩、项有问题。督脉痛,如整个脊椎骨痛。 【方法】针督脉病时无虚实,小肠经病时用补法。 ④腕骨穴 【位置】第五掌骨后方骨头间的凹陷处。掌骨后方的骨头叫小天星骨,武术名家在练劈掌的时候用的,非常强硬。 【穴性】原穴。 【主治】实虚皆可。 心主汗:心脏有问题则出汗不正常,心脏无法把汗发到身上,治疗后出汗表示心脏的力量恢复。 ⑤阳谷穴 【位置】握拳,尺骨小头骨缝中筋的下方取穴。 【穴性】经穴属火,本穴, 【方法】下针浅,一寸针。 ⑥养老穴 【位置】当小臂竖直向上,掌心朝向身体时,手腕处的凸骨的内侧会出现一个骨缝,骨缝处为养老穴。 【穴性】小肠经的郄穴。 【主治】老年人眼睛不好,如视物不明、白内障、近视眼 【方法】下半寸。养老透间使。 养老透间使(病侧):专治手肘扭伤、手不能扭毛巾。下针时,用三寸针先下养老穴,捻针引气至,然后提针穿刺到间使穴,不要透出来,手摸可以感觉到针尖位置。左右捻捻、平补平泻,不留针。间使穴在心包经上,大陵上三寸,两筋中间。 ⑦支正穴 【位置】阳谷穴上五寸手壁的上面取穴。 【穴性】小肠经的络穴。 【主治】虚实皆可。 ⑧肠关 肝关 心关——经外奇穴 【位置】手腕骨上三寸为肠关,再上三寸为肝关,再上三寸为心关。穴位在骨头的下方(心经一侧)。 |
|
337楼#
发布于:2015-11-28 19:3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飞燕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8日 《针灸大成》第30课心得 九、手太阳小肠经
1、受盛之官:小肠
小肠属阳火,阳火来自阴火,来自心脏。“水谷于是分焉”。
小便的来源有两个。1.西医认为是从肾脏经输尿管传到膀胱里面。2.中医认为三焦是水道。这个三焦是脏腑之间的油网,三焦跟膀胱是连在一起。当小肠跟膀胱贴在一起的时候,尿液累积在膀胱里面的时候,因为小肠很热,所以这个尿液是紧贴在火边,水就气化了,水一气化起来,膀胱就膨胀,膨胀起来后,就好像毛孔遇热打开一样,膀胱也是一样。平常不遇热,毛孔是不会打开的,所以当膀胱一气化以后,膀胱会有很多小孔出现,这个小孔会排出来干净的水出来,这水会流到肝脏,帮肝脏来清肝脏,所以中医叫水生木。如果小肠冷了,这个水就变冷的,膀胱也就是冷的,水气就无法气化进入三焦系统。 2、少泽穴与前谷穴
手太阳小肠经(属火)
原穴和络穴没有虚实寒热之分。 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1个腧穴,称之为络穴(Luo-connecting point),又称“十五络穴”。“络”有联络、散布之意。十二经脉各有一络脉分出,故各有一络穴。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 十五络穴表:
络穴的治疗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络穴各主治其络脉虚实的病证。如手少阴心经别络,实则胸中支满,虚则不能言语,皆可取其络穴通里治疗。②络穴可沟通表里两经,故有“一络通两经”之说,不仅能治本经病,也能治相表里的经脉的病证。如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列缺,既能治肺经的咳嗽、喘息,又能治相表里的手阳明大肠经的齿痛、头项疼痛等疾患。③凡有急性炎症时,刺络穴出血,亦有良好的效果。④络穴在临床应用时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相表里经的原穴配合,称为原络配穴法。(摘自百度) “郄”有空隙之意,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十二经各有一个郄穴,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也各有一个郄穴,一共16个郄穴。除足阳明胃经的梁丘外,都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临床上郄穴多用于治疗急性病。
井穴:下针放血用。 前谷穴——手握拳时,横纹头处。下针时,直下在骨和肉中间,下针时候也要握拳。 3、后溪穴——握手取穴。 荣穴也可以用在时症,下午一点到三点可以用。扎前谷穴比较痛,所以我们常用在俞穴后溪穴上治。后溪穴主督脉,身上的督脉是后溪在管。 小肠经有虚实,如果小肠经的初痛,用小肠经的子穴,如果是久病就用母穴。 后溪本身是小肠经的俞穴,它属木,小肠经是火经,本身属火,木生火,所以就变成后溪穴除了管督脉以外,本身又是小肠经的母穴,因为是母穴,所以小肠经的虚症在这治疗。 4、腕骨穴与阳谷穴 腕骨穴——小天星骨跟第五掌骨中间。 阳谷穴——手握拳,这个骨头跟掌骨的中间有个大筋,从这个筋的下方下针,从下方下针进去,就是我们的阳谷穴。在关节和筋的中间。阳谷穴要下很浅,一寸针。 5、养老穴(手不能扭毛巾) 养老穴——治疗眼科的名穴。养老可治视物不明,白内障、近视眼都可以。 养老穴要下浅,且要把手转过来下针,用一寸针,半寸就下到,这是针养老的方法。是小肠经的郄穴。 “养老透间使”——治疗“手不能转巾,不能捻巾”。下针时,手指头先按到间使,用三寸针把针提起来这个角度,从里面穿刺到间使穴,手先按到间使穴这边来,会感觉到针尖到这边来了,你不要透出来,感觉针到了就是到了。针穿过去以后,左右捻捻、平补平泻。左右捻捻叫平补平泻,平补平泻完了后,不留针,针马上抽出来,这样就好啦! 支正穴——支正在手腕后五寸,从阳谷穴上五寸是支正。支正是小肠经的络穴,阳经取穴的时候,阳经是在手肘的上面,下面都是阴经。 6、奇穴:肠关肝关 心关 手上有三个奇穴。以左手为准,看左手。手腕骨上三寸,有个穴名叫肠关,再上三寸叫肝关,从这个地方再上三寸,这个穴道叫心关。 内急如何处理?——男左女右,这左手是肠关,拿右手压肠关,压到时心里同时要想我不想上厕所,大概想三次,便意就没有了,就不会想上厕所了。 肠关穴下针防止下利。少腹的痛,像肠绞痛,三阴交下去,因三阴交主腹。如果三阴交下去,公孙,关元,中极也下去,但腹部还痛。就下肠关,肠关下去,痛当场就去掉了,就是那么快。 肝关穴——像肝癌到后来非常的疼痛,西医会开吗啡止痛,如果痛右边,就下左边的肝关,针下去平补平泻,痛就慢慢去掉了。如果是右边的痛,可能是被马踢到、摔到等等,或肋间痛,可以在对侧的肝关下针。正好在胸胁的地方,都可以下肝关。肝病也可以下肝关。 经外奇穴,所以无所谓补泻,平补平泻。心关就是治心脏病的,也无所谓虚实,不管是心脏的虚症或心脏的实症,都可在心关下针。
|
|||||||||||||||||||||||||||||||||||||||||||||||||||||||||||||||||||||||||||||||||||||||||||||||||||||||||
338楼#
发布于:2015-11-28 20:3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刘炳环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8号,《针灸大成》第30课心得 1、受盛之官:小肠 小肠属阳火,来自阴火,来自心脏。小肠消化食物和营养以后变成水和残渣,残渣到大肠,小肠的火在大肠下面烧,水在上面煮,水会回流到肺脏,就是口中唾液的来源。 心主汗,心脏功能很正常就会流汗,所以当你运动时会流汗。 小便的来源:1)是从肾脏经输尿管传到膀胱里面;2)中医认为三焦是水道,三焦跟膀胱是连在一起,尿液累积在膀胱里时,受小肠之热产生气化,膀胱打开很多小孔,干净的水经其气化回到肝脏,帮其清肝脏,即是中医所言水生木。如果小肠冷了,水气就无法气化进入三焦系统。 当肺受到外面的热,心脏受到热,而心又主火,两火相争,所以肺的水会变成汗排掉,如果没有变汗流掉,金生水,肺的津液慢慢入肾,进入肾后再排到膀胱。 膀胱有上口也有下口,但上口(三焦)看不到,只有在人活着时,小肠的热在的时候,热胀冷缩的小孔才会出现,就像流汗的毛孔。 2、少泽穴与前谷穴 少泽穴,手背小指外侧指甲后面,井穴,属火,本穴,用于下针放血, 前谷,手握拳时,拳头外侧靠近小指掌端的横纹头,荣穴,下针时,病人握拳,但不要握太紧,压一下肉,尽量下在骨和肉的中间(贴骨边或肉,不但找不到穴位,而且很痛),直针入。 前谷,荣穴,属水,可治奶水不足,也可用于时症,因扎前谷比较痛,所以经常针后溪(俞穴)。 3、后溪穴 后溪穴,手握拳时,拳头外侧前谷穴后面的横纹头,俞穴,属木,母穴,虚症治此,脊椎骨痛,肩、颈问题。 主督脉,身上的督脉是后溪在管(奇经八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蹻、阳蹻、阴维、阳维,每一个奇经都有一个穴道在管)。 4、腕骨穴与阳谷穴 腕骨,小天星骨跟第五掌骨中间,经穴,属火,原穴,虚症实症均可治此。 阳谷,手握拳,拳头外侧手腕处的骨头跟掌骨的中间有个大筋,筋的下方,经穴,属火,本穴,本穴治疗。 5、养老穴(手不能扭毛巾) 养老,手按病人手腕外侧的凸骨,将其手翻转,手心面向身体,手指朝上,即可摸到凹下的骨缝,郄穴,浅针,一寸针,下半寸即可。 可治老年人眼睛不好,视物不明,白内障、近视眼。 “养老透间使”,专治手肘扭伤、手不能扭毛巾,针法:手按间使穴,三寸针,下养老,捻一捻,气到了之后,针提起来,按照两穴连线的角度,透到间使穴(不透出,手感觉到针尖到了即可),左右捻捻、平补平泻,之后将针抽出,不留针。 支正,在手腕后五寸,从阳谷穴上五寸是支正,络穴,虚症实症均可治此。 6、奇穴:肠关 肝关 心关 手侧放,后内侧,骨头下面(上面是小肠经),腕骨上三寸是肠关,再上三寸是肝关,再上三寸是心关。 |
|
339楼#
发布于:2015-11-28 20:5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巩菲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8号,《针灸大成》第30课心得 手太阳小肠经 小肠经和心经互为表里。心经为阴火,小肠经为阳火,阳火来自于阴火,来自于心脏。心脏搏动产生的热传给了小肠。 小肠的生理活动: 小肠消化食物和营养以后,变成了水和残渣,残渣到了大肠,小肠的火在下面烧,蒸发了大肠中残渣里的水,水会回流到肺脏,最终变成了口中的唾液。 汗为心之液,心脏功能正常就会流汗。 小便的来源: 1.西医的概念,由肾脏经输尿管传导膀胱里面。 2.中医认为是由三焦渗透到膀胱中的。因为三焦主水道。 中医为什么说水生木? 小肠和膀胱贴在一起,膀胱里有尿液的时候,因为小肠的热,尿液就气化了,水一气化,膀胱就要膨胀起来,膀胱上就会出现许多小孔,这时,干净的水会从小孔排出,留到肝脏,帮助肝脏清理肝脏,所以叫水生木。膀胱里剩下的浊水就会排出体外。 中医为什么说金生水? 1. 少泽穴 小指尺侧,指甲角旁。就是少泽穴。 少泽穴是手太阳小肠经的井穴。 2.前谷穴 前谷穴为小肠经的荥穴,穴性属水,治疗产妇的奶水不够,可在此下针。因为扎前谷穴很痛,所以一般在后溪穴上下针。 3. 后溪穴 握拳,小指尺侧横纹头的顶点,就是后溪穴。穴性为木。又因为小肠经为阳火,木生火,所以后溪穴也是小肠经的母穴。小肠的虚证可以在此治疗。 后溪穴为小肠经的腧穴,主管身上的督脉。身上的任脉是列缺在管。 如果整个脊椎骨痛,就要后溪,如果肩膀痛,是小肠经的经络,也可以下后溪。 4. 腕骨穴 为小肠经的原穴,阳经都有原穴,阴经没有原穴。小肠经的虚证,实证都可以在这里治疗。 人体从不流汗到能流出汗,说明心脏的力量恢复了。 5. 阳谷穴 阳谷在手掌骨根部,关节和筋的中间。 阳谷穴是小肠经的经穴,穴性为火,也是小肠经的本穴。 阳谷穴下针要浅,用一寸针。 6. 养老穴 可治老年人眼睛不好,治疗眼睛视物不明,白内障,近视眼等。 在养老穴下针,用一寸针,下半寸就可以。 养老穴是小肠经的郗穴。 养老透间使---专治手肘扭伤,手不能扭毛巾。在痛处的同侧下针。 7. 支正穴 手腕后5寸为支正穴。也是从阳谷穴上5寸。 支正穴是小肠经的络穴。 奇穴:肠关、肝关、心关 肠关穴可以止腹痛,防止下沥:少腹痛的时候,如果在三阴交(主少腹)、公孙、关元、中极穴都下针后,痛还不止,就可以在肠关下针,痛当场就去掉。 肝关可止肝痛:例如肝癌后来的疼痛,要在疼痛的对侧下针。 肝病也可以在肝关下针。 心关:可治心脏的疾病。 |
|
340楼#
发布于:2015-11-28 21:07
@教官-徐州-杨诚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黄萍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8日 《针灸大成》第30课心得
1、受盛之官:小肠 小肠在肚脐少腹属阳火来自心脏,《黄帝内经》说心脏移热给小肠。 小便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从肾脏,二是三焦气化膀胱这水会流到肝脏,帮肝脏来清肝脏,所以中医叫水生木。 2、少泽穴与前谷穴 少泽穴是小肠经的本穴,前谷穴用于奶水不足或者下午1点到3点精神不足,扎前谷穴比较痛,所以在俞穴后溪穴上治。 3、后溪穴 小肠经的母穴(虚症久病)在此下针,针对脊椎骨痛、肩、项问题。后溪穴主督脉 4、腕骨穴与阳谷 心主汗心脏有问题常年不出汗;腕骨穴虚症实症都可以治疗。阳谷穴要下很浅,一寸针。 5、养老 老年人眼睛不好。用养老透间史的方法,专治手肘扭伤、手不能扭毛巾 6肠关肝关心关@教官-徐州-杨诚 |
|
341楼#
发布于:2015-11-28 21:3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陈丽娟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8日 《针灸大成》第30课心得 一、 手太阳小肠经(阳火,流注时间是下午1:00-3:00) 1. 小肠:位于肚脐少腹处,五行属火,属阳火,阳火来自阴火,即小肠的火来自心脏,《黄帝内经》说:“心脏遗(移)热于小肠”,所以心脏和小肠是表里经。 a. 金生水的过程:小肠消化食物和营养以后变成水和残渣,残渣汇到大肠。小肠的火在大肠下面烧,大肠里的水气化回流到肺脏成为肺的津液,一部分做为口中唾液的来源;当肺受到外面的热和心脏的火的影响肺里的津液会变成汗排掉,如果没有变汗流掉,这部分津液因金生水慢慢流入肾再排到膀胱里,这就是金生水的过程。 b. 汗与尿的关系:心主汗,全身会流汗是因为心脏功能正常,运动时流的汗来自心脏的正常功能。当外界热的时候毛孔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会打开汗液流出,汗流的多,水份自然就变少,小便自然而然也会变少。 c. 小便的来源:有两个,一是从肾脏经输尿管传到膀胱里面;二是来源于三焦,三焦是水道是脏腑之间的油网,三焦跟膀胱是连在一起的。 d. 水生木的过程:因为小肠跟膀胱贴在一起,累积在膀胱里的尿液因为小肠火的作用而被气化,膀胱也跟着膨胀,膨胀后的膀胱和毛孔遇热打开一样也会有很多的小孔出现,膀胱里干净的水就从这些小孔排出流到肝脏用于清理肝脏,这就是水生木的过程。 2. 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共19个穴位。 a. 少泽穴:是小肠经的井穴,五行属金,位于小指指甲外侧旁边的地方。 b. 前谷穴:是小肠经的荣穴,五行属水,取穴时采用握拳取穴法,位于小指与手掌交接的第一个横纹头处。采用导引法治疗奶水不足。也可用于时症,但会比较痛,一般会在俞穴下针。 c. 后溪穴:是小肠经的俞穴,五行属木,是小肠经的母穴。取穴时采用握拳取穴法,位于小指与手掌交接的第一个横纹头处。后溪穴主督脉。用于治疗小肠经的虚症。脊椎骨痛、肩胛骨痛、肩项有问题下后溪。 d. 腕骨穴:是小肠经的原穴,位于小天星骨与第五趾掌骨的交界处。小天星骨很硬,武术练劈时一般是劈在小天星骨处。原穴没有虚实寒热之分,虚症实症都可以治。 心主汗,心脏有问题的人出汗不正常。 e. 阳谷穴:是小肠经的经穴,五行属火,是小肠经的本穴。取穴时手握拳,位于手腕高起的骨头与掌骨间的大筋下方。下一寸针且下很浅即可。 f. 养老穴:是小肠经的郄穴,取穴时反转手掌心朝向患者在骨缝间。用于治疗老年人的眼睛的视物不明,白内障,近视眼。用下一寸针下半寸即可,不深针。 “养老透间使”专治手不能扭毛巾。间使穴位于心包经大陵穴上三寸,用三寸针从养老透到间使,左右捻针,引气即可,不留针。 g. 支正穴:是小肠经的络穴,位于阳谷穴上五寸。虚实都可以治。 h. 经外奇穴:肠关、肝关、心关:从后往前看,手腕骨上三寸为肠关,肠关上三寸为肝关,肝关上三寸为心关。 |
|
342楼#
发布于:2015-11-28 23:4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孙钦粉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8日《针灸大成》第30课心得: 小肠经: 小肠是受盛之官,流注时间是下午1点到3点。小肠虚弱表现为流注 时间内很累,乏力,昏沉。可以下荣穴或俞穴。 心脏移热给小肠,小肠属阳火,阳火来自阴火心脏。 小肠消化食物和营养后变成水和残渣,水会汽化上升回到肺, 变成口中津液,残渣入大肠。 心主汗。小便的来源一是从肾脏经输尿管传到膀胱里,中医认为三焦是水道。 三焦是脏腑之间的油网,三焦跟膀胱连在一起。小肠跟膀胱贴在一起, 尿液通过小肠的热,水就会汽化膀胱会膨胀,出现很多小孔排出干净的水, 流到肝脏,帮助肝脏清肝脏,所以水生木。 当肺受到外热,心脏受到热生火,两火相争,肺的水会变成汗排掉,如果没有排掉,就会慢慢入肾,再排到膀胱出去,所以金生水。 膀胱有上口也有下口,上口看不到,上口就是三焦进入膀胱。如同毛孔一样,冷缩热胀。 小肠经一共有19个穴道。 少泽: 少泽是井穴,位于小拇指指甲旁侧。是小肠经的本穴,与小肠经属性相同。 握拳时横纹头是前谷。下直针。 后溪穴: 前谷后溪都要握手取,后溪管督脉。任脉是列缺/ 前谷是心经荣穴,属水,奶水不足可以针前谷。 奇经八脉每一个奇经都有一个穴道在管。 后溪是小肠的俞穴,它属木,小肠是火经,属火,木生火。 所以又是小肠经的母穴。虚症治此。 如脊椎骨痛下后溪,肩膀痛在小肠经。 肩颈的有问题,大部分是后溪。督脉没有虚实,小肠经有。 小肠经初痛用小肠经的子穴,久痛用母穴。 腕骨与阳谷: 第五掌骨后方骨头间的凹陷处,是腕骨。 小肠经穴,属火,原穴。虚症实证均可治此。 心主汗,可以通过症状判断病人是在进步还是退步。 阳谷:是经穴,属火,是小肠经的本穴。 手握拳,在骨头跟掌骨中间大筋下方。 下浅针,一寸左右。 养老穴: 手臂竖起来,掌心朝面,骨缝处事养老穴。 小肠的郄穴 。 老年人眼睛不好、视物不明、白内障、近视眼。 养老透间使:治手肘扭伤,不能扭毛巾。下半寸。 手指先按间使,用三寸针提针从里面穿刺到间使,不要露出针尖,感觉针到了就到了。 左右捻捻,平补平泻,不留针。当场就好。 奇穴:肠关、肝关、心关 上臂手腕骨上三寸,是肠关,再上三寸是肝关,再上三寸,叫心关。 下针时病人躺在床上,手平摆。 |
|
343楼#
发布于:2015-11-29 00:0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薛绍展
2015年11月28日、 《针灸大成》第30课心得: 九、手太阳小肠经 小肠是“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手太阳小肠经,它流注的时间为下午一点到三点。如果下午一点到三点都在打瞌睡,针下荣穴或俞穴,下荣穴比较痛,因为越靠近四肢末梢就越痛。 1、受盛之官:小肠 小肠消化食物和营养以后变成水和残渣,残渣会到大肠。小肠的火在大肠下面烧,水在上面煮,所以这水会回流到肺脏,就是口中唾液的来源。心主汗,我们全身会流汗,心脏功能很正常就会流汗,所以当你运动时会流汗,这汗是来自心,因为心脏正常。一接触到外面的热,热胀冷缩嘛,毛孔就打开了,流汗就流很多了,流汗流很多,汗水蒸发多了,水份就变少,小便自然而然也会变少。 2、少泽穴与前谷穴 小肠经一共有十九个穴道,第一个穴道少泽。是井穴,井穴的穴性跟阳经的关系是火,所以少泽穴是小肠经的本穴, 第二个穴道前谷是荣穴,有沟谷山林的穴道名称,要留意一下。当你握拳的时候,这个横纹头,就是我们的前谷穴。前谷穴是心经的荣穴,穴性是水,用在很多地方,像妇人奶水不够,用前谷穴。现在讲针灸的导引术,奶水不足时,我们要找谷出来,水都在山谷里面,我们在奶水不够的时候可以用。它是荣穴也可以用在时症,下午一点到三点可以用。 3、后溪穴 后溪穴主督脉,督脉是后溪,任脉是列缺。后溪本身是小肠经的俞穴,它属木,小肠经是火经,本身属火,木生火,所以就变成后溪穴除了管督脉以外,本身又是小肠经的母穴,小肠经的虚症在这治疗。 后溪管整个督脉,而小肠经有绕过后面的肩膀。所以肩、项有问题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后溪。我们针督脉时候没有虚实,小肠经有虚实。如果是小肠经的初痛,用子穴。久病就用它的母穴。后溪穴是一个大穴。 4、腕骨穴与阳谷穴 腕骨是小肠经的经穴,本身是相火的。所以腕骨穴是小肠经的原穴,原穴无所谓实症、虚症,两个都可以治。 阳谷穴是我们的经穴,属火,阳谷也是小肠经的本穴。本穴就是属性相同的穴。腕骨穴是小肠经的原穴。 5、养老穴(手不能扭毛巾) 养老穴本身是小肠经的郄穴。不是养老的病都可以扎。可治老年人眼睛不好。在治眼科的穴道中,养老穴很有名。养老可治视物不明,白内障、近视眼都可以。 我们有很有名的“养老透间使”。用透穴的方法,专治手肘扭伤、手不能扭毛巾。 养老下来是支正。支正在手腕后五寸,从阳谷穴上五寸是支正。支正是小肠经的络穴。 6、奇穴:肠关肝关 心关 手上有三个奇穴。手腕骨上三寸,有个穴名叫肠关,再上三寸叫肝关,从这个地方再上三寸,这个穴道叫心关。 肠关顾名思义,就是把肠关掉,内急又找不到厕所时,男左女右,压肠关,压到时心里同时要想我不想上厕所,大概想三次,便意就没有了。 再上三寸叫肝关。肝癌到后来非常的疼痛,如果痛右边,就下左边的肝关,针下去平补平泻,痛就慢慢去掉了。 心关就是治心脏病的,不管是心脏的虚症或心脏的实症,都可在心关下针。 |
|
344楼#
发布于:2015-11-29 00:5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陶原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8日《针灸大成》第30课心得 手太阳小肠经 小肠 消化食物和营养以后变成水和残渣,残渣会到大肠。小肠的火在大肠下面烧,水在上面煮,所以这水会回流到肺脏,就是口中唾液的来源。心主汗,我们全身会流汗,心脏功能很正常就会流汗,所以当你运动时会流汗,这汗是来自心,因为心脏正常。一接触到外面的热,热胀冷缩嘛,毛孔就打开了,流汗就流很多了,流汗流很多,汗水蒸发多了,水份就变少,小便自然而然也会变少。 少泽穴 小肠经十九个穴道之第一个穴道,井穴,井穴的穴性跟阳经的关系是火,所以是小肠经的本穴, 前谷穴 握拳的时候的横纹头,心经的荣穴,穴性是水,治妇人奶水不够,可以用在时症,下午一点到三点可以用。 后溪穴 大穴,主督脉,督脉是后溪,任脉是列缺。是小肠经的俞穴,属木,小肠经是火经,本身属火,木生火,所以就变成后溪穴除了管督脉以外,本身又是小肠经的母穴,小肠经的虚症在这治疗。管整个督脉,小肠经有绕过后面的肩膀。所以肩、项有问题都是用后溪。我们针督脉时候没有虚实,小肠经有虚实。如果是小肠经的初痛,用子穴。久病就用它的母穴。 腕骨穴 小肠经的经穴,本身是相火的。所以是小肠经的原穴,原穴无所谓实症、虚症,两个都可以治。 阳谷穴 经穴,属火,阳谷也是小肠经的本穴。本穴就是属性相同的穴。腕骨穴是小肠经的原穴。 养老穴 小肠经的郄穴。不是养老的病都可以扎。可治老年人眼睛不好。治眼,视物不明,白内障、近视眼。 “养老透间使”。用透穴的方法,专治手肘扭伤、手不能扭毛巾。 支正穴 手腕后五寸,从阳谷穴上五寸是支正。支正是小肠经的络穴。 奇穴:肠关,肝关,心关 手腕骨上三寸叫肠关,再上三寸叫肝关,再上三寸,叫心关。 肠关,就是把肠关掉,内急又找不到厕所时,男左女右,压肠关,压到时心里同时要想我不想上厕所,大概想三次,便意就没有了。 再上三寸叫肝关。肝癌到后来非常的疼痛,如果痛右边,就下左边的肝关,针下去平补平泻,痛就慢慢去掉了。 心关治心脏病,虚症或实症,都可下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