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荧
会员
会员
  • UID2018715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87
3450楼#
发布于:2016-02-19 00:5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张亮荧申请签到,2016年2月18日巜黄帝内经》第13课心得
 1、溢脉和覆脉都是真脏脉
溢脉:阴太盛,在下面顶到阳,阳被逼着往外走 超过九分。
覆脉:从阳覆盖过来超过一寸。真脏脉出现是阴阳分隔,关没了作用,危险的脉。

2、脉的阴阳
阴脉:摸脉时脉越来越小,脉静、缓慢。阳脉:脉越来越大,动而强力。
常人呼吸:呼,脉二至,吸,脉二至,共四至;一至则慢为阴,七八至则快为阳。

3、太阳主开,阳明主合,少阳主枢
如:人脸部中风治好后,眼睛合不上,治阳明经,阳明经主合,眼睛可以眨眼是少阳,睁不开眼睛为太阳症。皮肤毛孔打开是太阳,合是阳明。
太阳主外在表,感受外在风邪时一定先在太阳,皮肤表面和后背项强。人体与病邪抗争会有寒有热。病没有治好,进入身体,有两个选择(1)进入阳明,病到此为止,不会再进,是热症 不会传经。太阳与阳明区别是,太阳有寒热,阳明只有寒。(2)进入少阳(枢纽),转入阴经,会有阴症出现。

4、二阳(指阳明)之病发心脾(主血),有不得隐曲,阳明是肠胃,肠胃没有消化好,把食物化成血,会造成血虚现象,男子精少,女子月经停滞不前,再传经时会消瘦,呼吸要很用力,要脖子、肩膀的帮助。

5、三阳(太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太阳经在体外,人背上是寒的,所以太阳是寒水,肾在小肠后方,火在下面烧,水在上面煮,肾水源头是肺,金生水,水从肺进入肾以后,第一次气化,干净的水营养,进入膀胱经到脑,滋润骨髓,增长记忆,津液入经脉,残渣从肾脏进入膀胱。第二次汽化,膀胱靠着小肠再气化,好的回肝脏水生木,残渣再从小便排出来。膀胱就像热气球一样,当尿液达到400cc排出。一晚上很多次小便(老年人),滴水一样,无力是小肠冷下焦寒,用热药或艾灸。

6、膀胱经里面是寒水,外冷里热这样才能保持体温,若寒水遇到病邪不能透发,停在皮肤下,水比较重,沉在下面,腿脚就会出现问题(肿)。

7、太阳主开,当太阳受邪,太阳不开,汗水出不来,会脓疡生疮,肌肉抽筋,皮肤变粗糙,要想皮肤细腻要在夏天多出汗,出汗要看时节,冬天出汗会伤于寒,春必温病。孩子发发烧,吃药当天好,第二天又犯,有里寒,需先驱里寒。
中极是膀胱的募穴,上面是关元,中极穴把肠子顶在上面,膀胱经出问题,肠子会下坠疝气。

8、酸入肝胆,太过克木,胆汁的水分来自于膀胱(水生木)是肝脏的代谢物,心传热给小肠,心包和心之间有蒸水,不让心脏过热。心博动功能影响心包,心包与胆连着,胆汁出来速度和心脏一样。胆汁过多过少第一个影响心脏,少阳(一阳)问题吃不下东西。
治疗:一是让药进入少阳,打开胆汁。
二是加强心脏的力量,让胆喷射胆汁的力量加强,再用化石药。

9、二阳一阴发病,二阳指阳明,一阴厥阴,厥阴发病易惊骇、易怒,背痛,善噫善欠,这是风厥,因肝是风脏)
二阴二阳指,少阴(肾脏,心包)少阳(胆,三焦)合病时,会出现腹胀心满,吐气。
三阳三阴 太阳太阴同是受病,会半身身瘫痪,肌肉萎缩麻痹,四肢不举,四肢属阳,身体属阴。

10、鼓脉:摸上去像被顶到,正常的是平的。
周永燕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70
  • 粉丝1
  • 关注4
  • 发帖数168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451楼#
发布于:2016-02-19 01:1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周永燕申请签到,2016年2月18日《黄帝内经》第13课心得

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阴,真藏脉(溢脉和覆脉统称真藏脉),真藏脉出现就表示阴和阳分隔,关已经没有作用了,很危险)。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不论三阴三阳,理论只有一个,以手上的脉为主)。别于阳者,知病忌时。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谨熟阴阳,无与众谋(当阴阳很熟时不用其他医生参考,自己就能断诊)。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去者,当摸到脉越来越小就是阴脉;至者,当脉越摸越大就是阳脉)。静者为阴(阴脉很静很慢很缓),动者为阳(阳脉,动,强力)。迟者为阴,数者为阳(正常脉,吸2至,吐2至,共4至,若1至就太慢,若8.9至就是速度太快。)。凡持眞脉之藏脉者,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一般摸到真藏脉都是死脉,早晚而已)。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
注解:。能辨别出阴脉气绝而现真臓脉者,就可以利用四季生克关系,而预知患者之死期及愈后。身上阳脉部位可从颈部人迎脉察知,而阴脉可从手部之寸脉察之,部位虽异,其理则一也。
能区分阳脉气之强弱的人,能预知病人生死之期。医师能心领神会阴阳者,必能明确的治疗病人,不须与他人商议,也不会被不正确的学说所蒙蔽。所谓“阴阳”者,如仅用手脉来分析,可以说寸部为阳,尺部为阴; 脉形欲去不留为阴,脉至有愈强之势为阳;脉静而微为阴,动而快速的为阳;脉迟缓无力者为阴,脉数而有力者为阳。如有遇脉形为真臓之脉即肝 弦、心洪、脾缓、肺浮、肾沉如石等,如肝脉为弦至急者,十八日必死;心脉洪大而坚搏,则九 日死;肺脉至浮如羽毛,则十二日死;肾脉至沉如河中之石,则七日死;脾脉若缓如雀啄屋漏,则四日内死。

太阳主开,少阳主枢,阳明主阖。举例:脸部中风,其他都治好了,就眼睛闭不上,就在阳明经上治疗,因为阳明经主阖,说明阳明经气还不够。若眼睛不停的眨就是少阳经,若眼睛合上打不开就是太阳经。太阳主外,所有皮肤毛孔能开合,开是太阳合是阳明。当病邪在表是,外在的风邪进入身体一定是在太阳,在皮肤表面的一定是在太阳,太阳经从至阴一直到睛明穴,所有太阳受病一定是在后背项强处,因为病在最表,身体会抵抗外邪。当体力和病邪抗争时就会有热有寒的症状。若病在表没有治好,病进入身体有两个选择一个少阳,一个阳明。如果进到阳明就不会再进了,阳明主阖,阳明只有热症没有寒症,太阳有寒症,热证。若病进入少阳,因为少阳是枢纽会把病带入阴经,就会有阴症出现。

曰,二阳之病发心脾(二阳,第二个阳,阳明,心脾主血),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比如男人精少,女人月经停滞不前,贫血的现象,二阳是阳明,阳明是肠胃,肠胃没有办法将食物化为血,就会血虚)。其传为风消(血不够就会风消,人就会日益消瘦),其传为息贲者(呼吸很用力,要用脖子肩背帮助,贫血到后来就会这样),死不治(不好治)。曰, 三阳为病发寒热(第三个阳,外面的阳,太阳会病有寒热症),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腨□(为什么会臃肿,因为太阳经在体外,人身上背上是寒的,太阳是寒水,膀胱经是寒水,寒水停在里面保持身体的温度,外面是冷里面是热的,才能保证温度,若寒水遇到病邪,没有办法透发,所以脚会出问题,会生疮,会抽经。常人脚是热的)。其传为索泽(皮肤会粗糙,要想皮肤细腻常常保持汗出来,要新陈代谢,心汗换新汗,夏天出汗最好,冬天不要出汗),其传为颓疝(疝气)。曰,一阳发病(一阳,少阳, 酸入肝胆,酸过多影响脾;胆汁里的水来自膀胱,膀胱里的水因为小肠热让水气化传给肝脏,水清理肝脏后的残渣排个胆,就是胆汁。心脏产生的热传给小肠,心包如外膜包裹住心脏,心包有很多清水让心脏不能过热,心脏搏动的动能影响心包,心包和胆有一条经连到,胆汁喷射的速度与心脏的速度一样)),少气善欬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少阳发病就会影响到心脏,胆堵住了如胆结石时,无法吞下东西,要想办法把胆打开,然后增强心脏的搏动力量,胆汁就排出来了)。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二阳指阳明,一阴指厥阴肝经,肝脏主惊骇,肾主恐,怒会伤到肝,但肝发病时是发惊骇), 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背痛,哈欠,都是表症,肝是风脏)。二阴一阳发病(少阴和少阳同时发病时),善胀心满善气(肚子容易胀满,少阴是肾脏和心包,少阳是胆和三焦,腹胀,心满。只要跟胆有关系都很影响到心脏)。三阳三阴发病(太阳和太阴合并时),为偏枯痿易(会造成半身瘫痪和半身肌肉萎缩),四支不举(中医认为,按照身体来分阴阳,四肢属阳,身体属阴,四肢脾脏管,土生枝,脾土生四肢,脾主肌肉,脾有问题四肢就不举没有力量)。鼓一阳曰钩(鼓:就是鼓脉,寸部脉应有9分,若摸上去脉上有鼓出,顶上去,就是鼓脉,鼓一阳就是钩脉,钩脉是心脏的脉),鼓一阴曰毛(毛脉是肺,毛脉如同摸到羽毛上,旁边是平的的中间一条硬硬的就是毛脉。),鼓阳胜急曰弦。鼓阳至而绝曰石,阴阳相过曰溜(非常重、危险的脉。钩脉代表心脏正脉,心脏的脉正脉是红色的脉。钩代表心脏出问题了。鼓一阳和鼓一阴都在寸阳的位置能摸到,若摸到一个很大鼓钩脉,又摸到一条细细的毛脉)。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 人喘鸣。
注解:又说,如果阳明之胃气无法供给心臓、脾臓之营养,则必生有隐疾,以男人来说必精少,女 子来说必月经停滞。如再缠绵不愈,则必人体津 液耗损,日益消瘦,而时常如气喘一样的喘息短 气,到此程度病巳深,死期近也。又太阳经有病 变,表现出为发热恶寒或下半身痈肿,有时为肌 肉萎缩发冷,腿肚抽筋酸痛,如无明医治疗,则必延伸成皮肤粗糙,或肠疝气等症状。 又如为少阳受病,则病人呈现短气易咳下痢的现 象;如缠绵日久,其必导致心臌痛或食不下咽,大小便不利的现象。如为阳明胃气与厥阴肝臓有 病变,则病人呈现易惊、易怒、背痛,常生噫气、喜欠伸等症状,此名“风厥”。如是少阴、少阳合病时,则会出现胃脘胀满、四肢肿胀、心胸气 闷、常长嘘短叹的现象。如是太阳,太阴同时受病,病人必有半身不遂且肌肉萎缩麻痹、四肢不 听指挥之现象。脉之形如下,如全部寸,关、尺三部之脉如钩,其坚而搏,累累然如果子成串一 样,如外形为毛,则其状为大且虚而无力状,如 脉形成为琴弦一样绷紧而坚急如刀,就是弦脉。 又脉坚如石且坚而不变,轻按重按都一样,则名之石脉。阴阳之脉中,如流水一样,时阴时阳则 为溜脉。如里阴盛而起争,阳受扰于外,阴阳不 和时,必令肺中津液无法收藏,必汗流不止,造成四肢冰冷的现象。阳气无法下降与阴和,必上 浮至肺,令病人喘呜不止。
耿雪明
侠客
侠客
  • UID20182521
  • 粉丝1
  • 关注2
  • 发帖数215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452楼#
发布于:2016-02-19 01:1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耿雪明申请签到,2016年2月18日《黄帝内经》第14集心得:
上接第13集  阴阳别论篇第七:诊脉
钩脉:脉搏鼓动于指下,来时有力,去时力衰;是心脏脉;
毛脉:稍无力,来势轻虚而浮;是肺脏脉,摸上去好像鸡毛一样,旁边是平的,中间有硬硬的一条。
弦脉:有力而紧张,如按琴瑟的弦;肝脉;
石脉:脉挺在那里不动像石头一样,有力而必须重按,轻按不足;肾脉;
溜脉:阴阳相过,脉在关处来回晃来晃去,有时在寸脉处忽大忽小,有时在尺脉处忽大忽小,脾脉。
总结:心脉—钩,肺脉—毛,肝脉—弦,肾脉—石,脾脉—溜。
阴阳失去平衡,以致阴气争胜于内,阳气扰乱于外,汗出不止,四肢厥冷,下厥上逆,浮阳熏肺,发生喘鸣。
病例解析:正常人的手掌是粉红色的,肝病病人的手掌是暗红色的,因为肝脏有实—占位,血液不能全部在肝脏解毒就被大量的抛给心脏,心血多肺白少,手掌就变成暗红色的了。
正常人阴阳是平衡的。人体中阴的作用在于与阳和,如倘若阴气独盛,则阴盛阳必衰,寒湿偏胜,亦为刚柔不和,经脉气血亦致败绝。阳一旦失去作用,阴无阳在外面守,阴气亦必随之消亡。
属于死阴的病,不过三日就要死;
属于生阳的病,不过四天就会死。
所谓生阳、死阴:例如肝病传心,为木生火,得其生气,叫做生阳;
心病传肺,为火克金,金被火消亡,叫做死阴;
肺病传肾,以饮传阴,无阳之候,叫做重阴;
肾病传脾,水反侮土,叫做辟阴,是不治的死症。
肾属水,肾本身有真阳潜在水里,当有一天水肿和肾阳虛时,都可以强脾以治水。正常人的土是用来治水的。
邪气郁结于阳经,阳气受到阻力无法进入身体和阴相和时则四肢浮肿,以四肢为诸阳之本;
邪气郁结于阴经,则大便下血,以阴络伤则血下溢,初结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
阴经阳经都有邪气郁结,而偏重于阴经方面的,就会发生“石水”之病,少腹肿胀、小便不通;
邪气郁结于二阳(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则肠胃俱热,多为消渴之症;
邪气郁结于三阳(足太阳膀胱、手太阳小肠),则多为上下不通的隔症;
邪气郁结于三阴(足太阴脾、手太阴肺),多为水肿膨胀的病;
邪气郁结于一阴一阳(指厥阴和少阳)多为喉痹之病。  
喜脉:阴脉搏动有力,与阳脉有明显的区别,这是怀孕的现象;
尺脉主血,如果尺脉搏大壮盛,且寸脉之阳脉区分为两条,代表病人怀孕了。
男左女右:左手脉是男孩,右手脉是女孩。
同时,在神门穴下旁的少阴脉处会有摸到胎儿的心脉。
阴阳脉(尺脉、寸脉)具虚而患痢疾的,是为死症;
阳脉加倍于阴脉,在尺脉阴部脉摸到阳脉,表示阴之津液向外走,病人当有汗出;
阴脉极虚,轻按有,重按无,而阳脉搏胜,火迫血行,在妇人为血崩。
三阴(指手太阴肺、足太阴脾)之脉,俱搏击于指下,肺脉和脾脉,阴脉本当沉,现不沉反搏,大约到二十天半夜时死亡,因为半夜木气当旺,木克土,金不制木。
二阴(指手少阴心、足少阴肾)之脉俱搏击于指下,大约到十三天傍晚时死亡;
一阴(指手厥阴心胞络、足厥阴肝)之脉俱搏击于指下,而鼓动过甚的,三天就要死亡;
三阴三阳之脉俱搏,心腹胀满,阴阳之气发泄已尽,大小便不通,则五日死;
三阳(指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之脉俱搏击于指下,患有温病的,无法治疗,不过十日就要死了。
9班-河南-耿雪明《黄帝内经》第14集作业
薛绍展
侠客
侠客
  • UID20187774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53
3453楼#
发布于:2016-02-19 01:4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薛绍展申请签到
2016年2月18日、《黄帝内经》第13课心得:
1、六经发病的表现以及病理。
三阳 太阳(小肠、膀胱) 主开 三阴 太阴(肺、脾) 主开
二阳 阳明(大肠、胃) 主合 二阴 少阴(心、肾) 主枢
一阳 少阳(三焦、胆) 主枢 一阴 厥阴(心包、肝) 主合
    横膈膜以上属阳,上焦的开合问题,可以找阳经解决,例如眼睛睁不开,是太阳不能主开,可在小肠和膀胱上入手;眼睛闭不上,是阳明不能主合,可在大肠和胃上入手;眼睛不会眨,是少阳不能主枢,可在三焦和胆上入手。一直不出汗是太阳不开,汗一直出没法止是阳明不合。
    横膈膜以下属于阴,中下焦的开合问题,可以找阴经解决,例如便秘,是太阴不能主开,可能是肺气虚,在肺和脾上入手;小便滴漏不止,是厥阴不能主合,可在心包和肝上入手。
    太阳主外,外邪入表最先侵入太阳经,主要是足太阳膀胱经,所以太阳受症一定在后背、项部的地方。外邪入表时,身体与外邪抗争的时候会产生有寒有热的现象。如果没有治好,病会进入身体,入侵少阳或阳明。
    阳明主合,所以外邪进入阳明后就会停止,只出现热症。比如有人便秘五十年,阳明的问题可以时间很长也不会出问题。
    少阳主枢纽,所以外邪进入少阳会传经,可能转进阳明,或转入阴经。
2、日: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
    二阳为阳明大肠经和胃经,因为人食五谷化精滋养全身,全靠肠胃消化,阳明发病就会营养不良,无法供养心、肺所需,必生隐疾,如男人精子稀少,女人没有月经,时间长人会导致人日益消瘦、如果有喘息短气,就是死症。
3、日: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腨痛;其传为索泽,其传为颓疝。        
    三阳为太阳小肠和膀胱经,膀胱经里是寒水,使身体外冷内热,以保持身体的温度。如果太阳受外邪,水没办法透发,停在皮肤下,皮肤得不到清洗而干燥,下肢会水肿。常人脚是热的,汽化的水很快上升,太阳主开,运动时流汗后水很快补充回来,一直在交换。受到病邪后,太阳不能主开,汗水停滞久了就会产生脓疡、生疮。
    肾水的源头是肺,金生木,肺水下行进入肾脏后汽化,这是第一次蒸馏,干净的水会沿膀胱经进入脑,留下来的营养通过骨髓进入脑部增长记忆,残渣进入膀胱,膀胱里的水再次汽化,第二次蒸馏后进入肝脏去冲洗肝脏,这里水生木,冲洗肝脏的水进入胆变成胆汁(肝脏的代谢物),胆汁最后变成小便排出体外。
4、日: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
    一阳为少阳三焦和胆,胆络到胃,酸入肝胆,吃太多酸会克脾胃。胆汁是肝脏的代谢物,其中的水分来自膀胱,心包包在心脏外面,里面有水以平衡心脏的温度,心包与胆相连,心脏搏动时的动能把胆汁喷射出去,胆汁喷射速度与心脏搏动速度一样。胆有问题第一个就会影响到心脏,胆汁会回逆到心脏。当少阳堵塞时,如胆结石,会影响到胃,吃不下东西。治疗胆结石,药物化石、疏解胆,增加心脏的动能。
5、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日风厥。
二阳为阳明大肠和胃,一阴为厥阴心包和肝,肝病时主惊骇,肾病时主恐,肝为风脏。
6、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
二阴为少阴心和肾,一阳为少阳三焦和胆,跟胆有关的大部分都会影响到心脏。
7、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支不举。
    三阳为太阳小肠和膀胱,三阴为太阴肺和脾,脾主四肢肌肉,脾有问题后,肌肉就会出现问题。
徐淑娟。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9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88
3454楼#
发布于:2016-02-19 03:4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徐淑娟申请签到,2016年2月18日《黄帝内经》第13课学习心得:
一、1.从阳的位置(寸部)一直延长到尺部,比一寸的位置还长称,从阳覆盖下来,称覆脉。如果寸脉向上超,达到鱼际的地方是溢脉。这都是真藏脉,真藏脉再现时,是阴和阳分离了,关没有作用了,很危险的脉。真藏脉出现的时候,知道他什么时候死。2.一吸脉跳两下,一呼脉跳两下,一呼一吸脉跳五下为正常脉。脉迟缓无力者为阴,脉数有力者为阳。3.凡持真脉之藏者,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
二、1.大阳主开,少阳主枢,阳明主合。如治疗脸部中风,眼睛一眨一眨表示少阳很好,眼睛合不起来,就是阳明的问题,从阳明经上去治疗。如果眼睛闭起来,打不开了,是大阳症。同样以此类推,太阳主皮毛孔打开,能合起来是阳明。当病邪在表的时候,感受外在的风邪,一开始是太阳受病,所以在皮肤表面的时候一定是太阳。全身最大的太阳经从脚的至阴穴一路到整个背,头部眼睛的睛明穴。所以太阳受病的时候,一定在后背项强的地方。由于病邪在表,身上的正气抗邪的时候,就会产生有寒有热的现象。如果大阳病没有治好,病进入身体有两种途径,一是少阳,二是阳明。如果进入阳明就会到此为止,不会再进了,阳明是热症,不显寒症。少阳是枢纽,有开有合,所以病邪进入少阳会有寒症有热症。2.阳明发病在心脾,心脾主血,有的人患病后不好讲,如男人精子比较少,女人月经停滞不行等贫血的现象。阳明(胃)在消化食物的时候不能食物的精华转化成血,因此会有血虚的现象,再传经的时候,因为血不够,就会风消,人日益消瘦下去,呼吸时就要由脖子和肩膀去帮助他用力的呼吸,这种症状叫息闭,很危险。3.三阳(最外面的阳,太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太阳经本身是在体外的,大也称寒水)。年老体衰膀胱里的水不会被气化掉,所以会尿贫。有的老年人一晚上上七八次厕所,下焦寒,小肠冷,下热药,这是秉天之纪,地之理。4.如果膀胱经有病变,寒水是平常藏在里面的,里面是热外面是冷的这样能保持我们的身体温度,当寒水遇到病邪时,寒水无法透发,停在皮肤里,就沉在下方,所以下腿会出问题,脚是冰凉的。5.为什么常人脚是热的,因为气化后的水经经络到小腿。如果气化的水循环很快,如果是冷水就会停在哪里不动,脚就会长脓疡生疮,肌肉会抽筋。皮肤会变的很粗糙。要按作四时的节气来流汗,那么皮肤就是光滑水润。膀胱经募穴中极,当膀胱经出问题时,由于筋脉的力量不够,小腹会下坠,疝气,肠疝都有。6.一阳(少阳)发病,少气善欬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膈。(胆汁里的水份源头来自膀胱,膀胱里的水之所以进肝脏是因为小肠的热。胆汁等于是肝脏的代谢物。心脏产生的热进入小肠,心胞是心脏的外膜把心包住了,心和心包之间有很多清的水,防止心脏过热,心脏搏动时产生的动能就会影响到心胞,心胞和胆有经络连着。胆汁排出的速度和心跳的速度一样,胆汁排泄量过多过少都会影响到其它的脏-心包心脏。有胆结石胆就会肿大,加速心脏的博动力量再加化石的药就可以了)7.二阳(阳明)一阴(厥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厥阴是在胃和肝中间的地方,肝脏本身就是惊骇,肾脏是恐,怒伤肝,肝脏发病时不是怒,而是惊骇。发脾气容易伤到肝,而不肝受伤了才会发脾气。)8.二阴(少阴)一阳(少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少阴(肾和心胞),少阳(胆,三焦)同时发病时,肚子容易涨满,心满。9.三阴(太阴)三阳(太阳)同时发病时会造成半身瘫痪,肌肉萎缩。中医认为,四肢属阳,脾在管,脾主肌肉,四肢不举没有力量。身体为阴。10.
黄萍
贫民
贫民
  • UID20182741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164
3455楼#
发布于:2016-02-19 06:24
@教官-徐州-杨诚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黄萍申请签到
  2016年02月18号,《黄帝内经》第13课心得
       阴脉,乃所谓真脏脉也,真脏脉就是溢脉(阴太盛导致寸脉过长)和覆脉(阳过盛导致尺脉过长)。即弦、洪、缓、浮、沉五 种脉,如阴脉全现此种完全之脉,则必危矣,其果必死。一般出现真脏脉就是阴阳完全分隔了,关已经失去作用了。
       身上阳脉部位可从颈部人迎脉察知,而阴脉可从手部之寸脉察之,部位虽异,原理相同。所谓“阴阳”,如仅用手脉来分析,可以说寸部为阳,尺部为阴;脉形欲去不留为阴,脉至有愈强之势为阳;脉静而微为阴,动而快速的为阳;脉迟缓无力者为阴,脉数而有力者为阳。如有遇脉形为真臓之脉即肝弦、心洪、脾缓、肺浮、肾沉如石等,如肝脉为弦至急者,十八日必死;心脉洪大而坚搏,则九日死;肺脉至浮如羽毛,则十二日死;肾脉至沉如河中之石,则七日死;脾脉若缓如雀啄屋漏,则四日内死上述数字,只需要知道就好,因为病人的真脏脉不一定一发即可摸到,但凡摸到,即时日无多。
        太阳主开,少阳主枢,阳明主阖,如果眼睛睁不开,则为太阳症,合不上,阳明症。毛孔同理,太阳主外,皮肤毛孔打开归太阳,合上为阳明,病在表,外邪一来,即太阳受之,太阳受病,一定在后背,有寒热之分,其前进有两路:其一,病进到阳明就会到此为止,不会再前进,阳明只会是热症,可能会持续很多年的便秘,可能持续很久都不会太严重,所以往往不被重视;其二,进入少阳,少阳为枢,会进入阴经,就会出现阴症。
        如果阳明之胃气无法供给心脏、脾脏之营养,则必生有隐疾,以男人来说必精少,女子来说必月经停滞。如再缠绵不愈,则必人体津液耗损,日益消瘦,而时常如气喘一样的喘息短气,到此程度病巳深,死期近也。又太阳经有病变,表现出为发热恶寒或下半身痈肿,有时为肌肉萎缩发冷,腿肚抽筋酸痛,如无明医治疗,则必延伸成皮肤粗糙,或肠疝气等症状。
       太阳产生病变,则膀胱经里面为寒水,遇到病邪时,寒水无法透发,停留在皮肤下,水又比较重,就会下沉,导致腿出问题。
         常人腿是热的,如果水是热水,会一直不停的交换,如果是寒的,太阳不热,水无法蒸发,就停留在那里,然后就会出现脓疡等问题,皮肤就会变得很粗糙。想要皮肤细腻,那么就当时节(夏天)出汗,不能不分时节,尤其是冬天,冬伤于寒,春必发温病。
        中极穴在,肠子就被顶在上面,当膀胱经出问题时,经脉的力量不够大时,肠子就会下坠。
        少阳受病,则病人呈现短气易咳下痢的现象;如缠绵日久,其必导致心臌痛或食不下咽,大小便不利的现象。如缠绵日久,其必导致心臌痛或食不下咽,大小便不利的现象。
        如出现胆结石,一用药调少阳,化石;二加强心脏的力量,加强胆汁喷射的力量,使其通开。
         阳明胃气与厥阴肝脏有病变,则病人呈现易惊、易怒、背痛,常生噫气、喜欠伸等症状,此名“风厥”。怒伤肝,但肝生病时表现易惊。
        少阴(肾脏和心包)、少阳(胆和三焦)合病时,则会出现胃脘胀满、四肢肿胀、心胸气闷(跟胆相关的大部分会影响到心脏)、常长嘘短叹的现象。
        太阳,太阴同时受病,病人必有半身不遂且肌肉萎缩麻痹、四肢不听指挥之现象。中医认为,以身体分,身体属阴,四肢属阳,四肢又归脾脏,脾主肌肉,所以如果出现问题,则肌肉萎缩,四肢不举。
          平时摸到脉是平的,鼓脉就是摸上去是突出如鼓起凸包状。脉之形如下,鼓一阳为钩脉,心脏的脉,如全部寸,关、尺三
胡林波
贫民
贫民
  • UID2017752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2
3456楼#
发布于:2016-02-19 07:1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胡林波申请签到
2016年2月18日《黄帝内经》第13课心得

六经
一阳指少阳(胆,三焦)
二阳指阳明(胃,大肠)
三阳指太阳(膀胱,小肠)
一阴指厥阴(肝,心包)
二阴指少阴(肾,心)
三阴指太阴(脾,肺)
       脉去者为阴,近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
      真脏脉  肝十八日,心九日,肺十二日,肾七日,脾四日。
      病先入太阳,太阳受病,一定在后背,所以会有项强,病与邪抗争则寒热往来。
      太阳病一条路传阳明则止,阳明病只见热症。不会传经。
      第二条路传入少阴,则下传。
      阳明病在心脾,心脾主血,会有男子精少,女子不来月经,贫血,血虚,因为血少。精血两虚,热盛生风,人就会日益消瘦,贫血到最后就会转为息贲。

       三阳就是太阳(膀胱,小肠)
       太阳为病发寒热,人身上背上膀胱经都是寒水,所以人背是凉的。
       肾脏在小肠的后方,小肠主火,肾水源自肺,小肠火使肾干净的水从膀胱经入脑部,津液进入筋脉,残渣入膀胱,膀胱的水再气化一次,进入肝,残渣从小便排出。
       膀胱经的寒水保持人体正常的温度,受到病邪时,没办法透发,停在肌表,寒水较重,那腿,脚会出问题。所以要让汗水代谢,让水循环,皮肤也会好。
        膀胱经脉出问题,经脉力量不够时,肠子会下坠。

一阳就是少阳 (胆,三焦)
       胆汁是肝脏的代谢物,排出来跟心脏的速度是一样的。
       一阳发病,胆汁过多或过少,会影响到排泄,第二个影响到心,因心跟胆是相连的,胆汁会回逆到心。所以胆堵到后要疏通,增加压力,就要强心,舒肝,再加些化湿药。

        二阳(阳明)一阴(厥阴)发病,厥阴在胃和肝之间,主惊骇,怒伤肝,发脾气易伤到肝,不是肝伤到才会发脾气。
        背痛,善嗌,善欠,为风厥。

       二阴(少阴)一阳(少阳)发病,易腹胀,因少阴是肾与心包,少阳是胆与三焦,只要跟到胆有关系的病发部分会善气,善太息。

      三阳(太阳)三阴(太阴)发病,病人会半身瘫痪,肌肉萎缩,
四肢不举。四肢属阳,脾在管,脾主肌肉。身体属阴。

       鼓一阳为钩,鼓是心脏的脉,心脏本为洪脉,如现钩脉,代表心脏出问题了,鼓一阳鼓一阴都是在寸的位置摸到。
@教官-徐州-杨诚
魏小芳
侠客
侠客
  • UID2017985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24
3457楼#
发布于:2016-02-19 07:2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深圳-魏小芳申请签到 2015-02-18《黄帝内经》第14课时心得
一、脉象
心脉钩,肺脉毛,肝脉弦,肾脉实,脾脉溜。鼓一阳曰钩,心脉;鼓一阴曰毛,肺脉;鼓阳盛急曰弦,肝脉;鼓阳至而绝曰石,肾脉,脉挺在那里不动像石头一样;阴阳相过曰溜,脾脉(脉在关处来回晃来晃去,有时在寸脉处忽大忽小,有时在尺脉处忽大忽小,是溜脉);
二、“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肢冰冷,人喘鸣”。当五脏之气不相生而相克,在体内互相牵扯争斗,阳会扰于外,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必令肺中津液无法收藏,而流汗不止,阳气无法下降于阴和,必上浮于肺,然后就会造成四肢冰冷,令人喘鸣不止。
三、正常人的手掌是粉红色的。肝病病人的手掌是暗红色的,因为肝脏有实,血液来不及消化吸收就被大量的抛给心脏,心脏就接受太多的血,这是心血多肺白少手掌就变成暗红色的了。
四、正常人是阴要和,阴之所以会和是因为阳在里面。当有一天阴盛时阳必衰。
1.肝之心谓之生阳。肝生心,当肝阳太盛时,心脏会跳的非常快;
2.心之肺谓之死阴。心和肺本来是相互制衡的,当有一天肺里的津液不够,而心火一直在烧,身体就会过热,是死阴;
3.肺之肾谓之重阴。肾本身收纳来自肺脏的营养,当有一天肾脏有病时,肺还是继续把营养交给肾這样就加重了肾的压力,是重阴;肾之脾谓之绝阴,死不治。肾属水,肾本身有真阳潜在水里,当有一天水肿和肾阳虚时,我们都可以强脾來治水。正常人的土是用来治水的。
五、阴阳相结之症状
1.“结阳者,肿四肢”。当阳气受到阻力无法进入身体与阴相和时,人的四肢就会肿胀;
2.“结阴者,便血一升”。五脏心肝脾肺肾,当有一天脏的阴被结到外面,脏无法收纳血液时,血液就会通过大便或小便或吐,排出体外,一脏被结,便血一升,二脏被结便血二升,三脏被结便血三升。
3.“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死水,少腹肿”。阴阳同时受阻,如呈现阴盛阳衰,称之为死水,病人会小腹肿胀小便不通。
4.“二阳结谓之消”。当阳明胃气被结到,食物和水就无法向下,一直向上,胃气过热而无法宣泄,称之为消,病人渴饮而消瘦。
5.“三阳结谓之隔”。如果太阳(小肠膀胱)被困,病人的污不出便也不出,称之为隔。
6.“太阴(肺脾)称之为水”。正常人身上有许多的气当太阴结气温就下降,气就会变成水,病人会出现水肿。
7.“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当厥阴少阳不通时,则生喉痹,呼吸困难。
8.“阴搏阳别谓之有子”。尺脉主血,如果尺脉搏大壮盛,且寸脉之阳脉区分为两条,代表病人怀孕了。左手脉是男孩右手脉是女孩。同时在神门穴下旁的少阴脉处会有小孩子的心脉。
9.“阴阳虚,阳辟死”。阴阳脉皆虚,病人又有下利,津液不守的现象乃必死之症。
10.“阳加于阴,谓之汗”。如果在尺脉阴部脉摸到阳脉,表示阴之津液向外走,病人出汗不止。
11.“阴虚阳搏,谓之崩”。如果尺脉极其虚弱(轻轻摸可以摸到脉,重按脉又沒有了)而阳脉又搏盛,其名为崩,乃大量出血之侯。
12.“三阴俱搏,二十日夜半死”。肺脉和脾脉,阴脉本当沉,现不沉反搏,必在二十日夜半中死去,因为半夜木气当旺,木克土,金不制木。
13.“二阴俱搏,十三日夕阳西下死”。如果少阴心和肾出现不沉反搏之脉,则会在十三日内,黄昏的時候死去。
14.“一阴俱搏,十日死”。如果厥阴肝和心包脉搏而不沉,十日内必死。
15.“三阳俱搏且鼓,三日死”。如果太阳小肠和膀胱之脉出现强烈的搏动,互不通相让,则三日内必死。
16.“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当太阴和太阳(肺脾小肠膀胱)其脉皆呈现搏盛之状,必造成病人心腹胀满,大小便不通,但坐不得卧,五日内必死。
丁伊
会员
会员
  • UID2018193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9
3458楼#
发布于:2016-02-19 07:3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丁伊申请签到,2016年2月18日《黄帝内经》第14课心得
         “鼓一阳曰钩”心脉;
         “鼓一阴曰毛”肺脉;
         “鼓阳盛急曰弦”肝脉;
         “鼓阳至而绝曰石”肾脉,脉挺在那里不动像石头一样。
         “陰陽相过曰溜”脾脉,脉在关处来回晃来晃去,有时在寸脉处忽大忽小,有时在尺脉处忽大忽小,是溜脉。
         “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阴阳失去平衡,阴气争胜于内,阳气扰乱于外, 不知道該往哪裡走,必令肺中津液无法收藏,而流汗不止,阳气无法下降与阴和,必上浮于肺,然後就会造成四肢冰冷,令人喘鸣不止。 正常人的手掌是粉红色的。肝病病人的手掌是暗红色的,因为肝脏有實,血液来不及消化吸收解毒就被大量的抛给心脏,心脏就接受太多的血,心血多肺白少,手掌就变成暗红色的了。
        “阴之所生,和本曰和。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正常人阴阳是平衡的。人体中阴的作用是与阳和,阴之所以会和是因为阳在里面。如阴气独盛时阳必衰。寒湿偏胜亦为刚柔不和,经脉气血亦致败绝。阳一旦失去作用,阴无阳在外面守着,阴气亦随之消亡。
        五脏可满不可實,六腑可實不可满。
        “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死。”
        “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肝生心,当肝阳太盛时,心脏会跳的非常快。
        “心之肺谓之死阴,”心和肺本来是相互制衡的,当有一天肺里的津液不夠,而心火一直在烧,身体就会过热,是死阴。
        “肺之肾谓之重阴,”肾本身收纳来自肺脏的营养,当有一天肾脏有病时,肺還是继续把营养交给肾這樣就加重了肾的压力,是重阴。
        “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治。肾属水,肾本身有真阳潜在水里,当有一天水肿和肾阳虛时,我们都可以强脾來治水。正常人的土是用来治水的。
        “结阳者,肿四肢,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当阳气受到阻力无法进入身体和阴相和时,人的四肢就会肿胀。人的五脏心肝脾肺肾,当有一天脏的阴被结到外面,脏无法收纳血液时,血液就会通过大便或小便或吐,排出体外,一脏被结,便血一升,二脏被结便血二升,三脏被结便血三升。
        “陰陽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陰陽同时受阻,如呈现阴盛阳衰,称之为石水,病人会小腹肿胀小便不通。
        “二阳结谓之消”当阳明(大肠)胃气被结到,食物和水就无法向下,一直向上,胃气过热而无法宣泄,称之为消,病人渴饮而消瘦。
        “三阳结谓之隔”如果太阳(小肠膀胱)被困,病人的污不出便也不出,称之为隔。
        “三阴结谓之水”太阴(肺脾)称之为水。正常人身上有许多的气当太阴结气温就下降,气就会变成水,病人会出现水肿。
        “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当厥阴少阳不通时,则生喉痹,呼吸困难。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尺脉主血,如果尺脉搏大壮盛,且寸脉之阳脉区分为两条,代表病人怀孕了。左手脉是男孩右手脉是女孩。同时在神门穴下旁的少阴脉处会有胎儿的心脉。
        “阴阳虛肠辟死”陰陽脉皆虛,病人又有下利,津液不守的现象乃必死之症。
        “阳加于阴谓之汗”如果在尺脉阴部脉摸到阳脉,表示阴之津液向外走,病人出汗不止。
        “阴虛阳搏谓之崩”如果尺脉极其虚弱(轻轻摸可以摸到脉,重按脉又沒有了)而阳脉又搏盛,其名为崩,乃大
罗飞燕
新手
新手
  • UID20182212
  • 粉丝2
  • 关注4
  • 发帖数97
3459楼#
发布于:2016-02-19 07:3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飞燕申请签到
2016年2月19日《黄帝内经》第14课心得
1.脉象:
弦脉——像琴弦,在尺脉摸到,是肝脏的症脉。
石脉——像石头,在尺脉摸到,是肾脏的症脉。
溜脉——在关上下时大时小晃,是脾脏的症脉。
关上为阳,关下为阴。
2.正常人,阳在表,阴在里面,阴和阳在身体里是互相帮忙和支撑的,而不是相争的。
正常人,火克金,当两个平衡时,心脏的火是进入小肠,肺里面的津液会向下进入肾脏金生水。大肠的水被小肠汽化上升变成肺里的津液,心脏里的血源头来自心脏。
正常的手掌是白带一点点红,是粉红色,白色+红色,肺白+心红,肺大心小,白多红少,手掌是阴。
正常的肝脏,木生火,当肝实时,肝藏血量少,大量未经清洗的血进入心脏,心脏本来心中是一滴血,现在血多,红多白少,肝有问题的,手掌暗红,病越进颜色越深越暗,病越退,颜色越浅。
3.正常的阴,阴要和,如果阴太盛,阳会虚(阴盛阳虚),万物来自于水,没有水,没有东西可以生存。中西医最大的不同是,中医是看水(体内80%是水),西医看血。
阴气过盛,阳会虚。没有制阴则阴气也消亡(阴散的方式:流汗、大小便失禁)。
肝,如果是阴盛,脏主收藏,可满(充满)不可实(实实在在的东西),腑可实不可满。如果胃,吃了很多东西,消化后进入小肠,胃空,小肠就实了。
肝实时,肝阳会上亢,肝木进入心,心跳会越来越快。(心跳一息五至正常,太过与不及都不正常,离五越远越危险;治疗时,让心跳离五越近就是正确治疗方向,反之治疗方向错误)。
肾本身受纳,来自肺的营养,当肾有病时,肺仍旧按正常的方式输送营养,会增加了肾脏的负担;肾和脾正常人,脾脏是土,肾脏是水,正常人的土是制水的。
土制水的理解:一是体内有积水,强脾以排水(基本想法);二是肾本身有肾阳,是靠脾土的制约才能潜在肾(寒水)里面,肾阳不固时,也要强脾(传神的想法),土能制水。
心和肺本身是金和火,当肺里面的津液不够时,心火仍按正常方式运作,肺就会出问题,肺就像水箱水不够,心脏引擎仍旧运行,引擎会被烧坏。
4.结脉
阳气郁结,四肢水肿,因为四肢是阳,阳是走四肢的;身体为阴,阳虚阴盛;
阴气郁结,而阴藏血、血就没法藏、血就会逆,如果一个脏郁结,出血一升(40CC),两个脏郁结,出血二升,三个脏郁结,出血三升。排血途径:便血、尿血、吐血
阴阳都被外邪郁结,而阴经的郁结比阳经的郁结多,则被称为石水,会少腹肿。
二阳(胃气)即阳明郁结,胃气郁结,没办法向下散,胃热只能向上,饮水入胃很快就被汽化,这是消渴。
三阳即太阳郁结,即小肠与膀胱郁结,小便就没有,被称为隔。
三阴即太阴郁结,脾脏与肺脏郁结,就会水肿。因为正常人全身的水是汽化的状态,如果寒结在内,应该汽化的水不能被汽化,全身就水肿。
少阳、厥阴郁结,肝胆受病,就会发生咽喉问题。
5.脉象
孕脉:阴脉特别大,阳脉变成二条,左男右女,神门旁手少阴心经动脉的搏动是小孩子的脉。
死脉:阴脉与阳脉都是虚症,并且此时病人在下痢,是死症。但医生不能放弃,要放手一搏,搏的时候只有经方能一搏。
汗脉:阴脉从下向上到阳脉的位置被摸到,病人在汗流不止,而正常人是在运动后流汗,而不是随时流汗。
崩脉:如果尺脉虚、寸脉搏,病人在大量出血
虚脉:轻轻摸有脉,摸到骨边就没有脉。正常的脉是摸到骨边的,人虚时阴脉会浮起来,摸到有一点点,按下去就没有了。
6.死症脉诊
三阴即足太阴和手太阴的脉搏动异常,脾脏(土)肺脏(金)受病,大约在二十天后半夜里死亡。半夜木气相旺。
二阴即足少阴和手少阴的脉搏动异常,肾脏心脏受病,大约在十三天后的傍晚死亡。
一阴即足厥阴和手厥阴的脉搏动异常,肝脏心包受病,大约在十天后死亡。正常的阴脉要沉,要隐。
三阳即足太阳和手太阳的脉搏动异常而且摸起来是鼓起来,膀胱小肠受病,大约在三天后死亡。
三阴三阳即手足太阳和手足太阴的脉搏动异常,脾肺膀胱小肠受病,大约在五天后死亡。
二阳即足阳明和手阳明的脉搏动异常,胃大肠受病,如果得温病,大约在十天后死亡。
石丽
侠客
侠客
  • UID2018729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39
3460楼#
发布于:2016-02-19 07:4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石丽申请签到,2016-2-18《黄帝内经》13课心得
真臟脉
脉往上长超过寸脉(9分),为溢脉。
脉往下长超过尺脉(一寸),为覆脉。
溢脉和覆脉为真臟脉,真臟脉出现一般是阴阳分隔了,可知道什么时候死。
真臓之脉即肝 弦、心洪、脾缓、肺浮、肾沉如石。
肝脉为 弦至急者,十八日必死;
心脉洪大而坚搏,则九日死;
肺脉至浮如羽毛,则十二日死;
肾脉至沉 如河中之石,则七日死;
脾脉若缓如雀啄屋漏, 则四日内死。
太阳主开,少阳为枢,阳明主合。
太阳受病通常在后背。有寒热。
阳明没有寒热,只有热症。阳明不传经,到此为止。
阳明胃气与厥阴肝臓有 病变,则病人呈现易惊、易怒、背痛,常生噫气、 喜欠伸等症状,此名“风厥 ”。
少阴、少阳 合病时,则会出现胃脘胀满、四肢肿胀、心胸气 闷、常长嘘短叹的现象。如是太阳,太阴同时受
病,病人必有半身不遂且肌肉萎缩麻痹、四肢不 听指挥之现象 。
脉之形如下,如全部寸,关、尺 三部之脉如钩,其坚而搏,累累然如果子成串一 样。
如外形为毛,则其状为大且虚而无力状,如 脉形成为琴弦一样绷紧而坚急如刀,就是弦脉。
罗红灵
侠客
侠客
  • UID2018227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3
3461楼#
发布于:2016-02-19 08:4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九班罗红灵申请签到2016年2月18日《黄帝内经》第14课心得
肾脏有病,石脉,鼓阳至而绝
脾脏有病,溜脉,阴阳相浮,溜来溜去。
勾为心,旋为毛为肺,石为肾,溜为脾。
正常人有阳在表,可把皮肤毛孔合起,阴在里,五行相生,也相制衡。阴阳不和时,
阳扰于外,魄(肺)汗卫常,阳往外散,手脚会冰冷,精液丧失,肺干燥,会造成病人喘呜不止现象。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正常手掌的正常颜色是粉红色,代表肺白与心赤,白多于红,
若哪天出现肝硬化或者肝癌,则呈暗红色,治时暗红色日渐消淡则向好的方向发展。
人体中75%以上是水,25%左右是血,西医只有验血报告绝对不行。


阳虚阴盛,死因不过三日而死,阳过盛而阴竭,也不出四日必死。
五脏与六腑,脏本身收藏,可满不可实,腑可实不可满,基本的原则是满是充满而已,实为有东西在。
比如说胃吃东西很多是实,消化以后跑到小肠
变成小肠是实,胃才是空的。
便秘堵到,七天,已经满在那里还在吃会变成过满。


肝阳过亢,会造成心脏跳动过快,象数五跳为正常,如原来跳七下治成到五,或者从三治到五,都表明好转,
心脏有病肺脏会衰竭,谓之死因,肺脏津液生肾津,谓之重阴,如肾衰竭脾脏受损,谓之辟阴。必死不治、
有水肿时要去治脾,肾阳不固也要去治脾,
阳气受阻结,阴累积致使四肢会肿胀,阴气受阻结时,血会回逆,现出血现象。排血可从二便和吐血出。阳阳同时受阻,为死水,病人出现少腹肿胀,小便不出。


二阳结,即消渴,三阳结,排便不出。三阴结,出现水肿。一阴一阳结,喉咙痛,呼吸困难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摸脉时阴脉大,阳分两条,怀孕象。左脉男孩,右脉女孩。同时神门内侧大筋的旁边出现少阳搏动为小孩子的心脉
如阴脉皆虚,又呈现下痢津液不守象,必死这候,尺部阴脉摸到阳脉,表示阴向外走,出汗之症。
尺部阴脉极弱,阳脉又搏胜,名崩,大出血症,太阴脾脉,肺脉搏而不沉,二十二日内半夜死亡
少阴肾脏、心脏出现搏而不沉之脉,十三日内黄昏必死。厥阴之肝与心包脉搏而不沉,十日内必死。
太阳脉指膀胱、小肠脉气出现强烈搏动,三日内死。太阴之脾与肺和太阳之膀胱和小肠,脉气强烈搏动,坐不得卧,五日内死。、
阳明之胃与大肠相搏盛,必生热性病不见寒症,为死症,不出十日死。
严婷
会员
会员
  • UID2019898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5
3462楼#
发布于:2016-02-19 08:4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严婷
2016年2月18日《黄帝内经》第13课学习心得
1.常人之脉,一呼二至,一吸二至,一呼少与二至则慢,为阴数,多与二数为阳数。溢脉,阴太盛,阳被逼外外走,超过了九分(寸脉向上,达到了鱼际的位置)。覆脉,从阳的位置(寸部)覆盖过来超过了一寸。这都是真脏脉,是阴阳分离,关不起作用了,是很危险的脉,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
2.太阳主开,少阳主枢,阳明主合。如治疗脸部中风,眼睛闭起来打不开,是太阳症。合不起来,是阳明症,眼睛一眨一眨,是少阳症。
3.太阳主表,太阳受病,后背项强,病邪在表,正气抗邪,就会感觉有寒有热。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循经入里,一入阳明经,到此而止,出现热症,不出现寒症。二是入少阳经,有开有合,故有寒有热,可以转为阴症。
4.阳明发病胃与大肠,不能输精与心脾,故男人少精,女人无月事。
5.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一阳为病,少气而叹息。传为心掣,传为膈。二阳(阳明)一阴(厥阴)发病,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风厥。二阴(少阴)一阳(少阳),善胀心满善气。三阴(太阴)三阳(太阳)为病,半身瘫痪,肌肉萎缩。
6.钩脉,是心脏的脉。在寸脉摸到。
张瑞芝
会员
会员
  • UID2019755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88
3463楼#
发布于:2016-02-19 08:5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张瑞芝申请签到,2016年2月18日《黄帝内经》第14课心得
32.
1,鼓脉很急是肝脏,脉不动,石脉是肾脏
2,溜脉,忽大忽小,阴阳相过(跨过脾脏位置)
3,阴着于内,阳着于外,各脏都处于平衡状态是正常,如内脏间相互克制,津液就会往外散,手脚会冰冷津液丧失,肺会喘
33
1,心脏血来自肝脏,如有肝实,血不能正常排毒,脏血会进心脏,手颜色会深红,治疗后颜色变浅是病退
2,阴在体内是因为有阳,若阴盛阳会虚,没有阳制衡阴会散
3,脏可满不可实,腑可实不可满,实是长东西,满是充满,若肝实会使心脏心跳加速,肝阳很抗,会造成一息八九下
4,肾受纳来自肺的津液,若肾病肺会照常供给营养,增加肾脏压力,阴会重
 5,肾有阳在内可举重物,肾阳固守要靠土,脾治水,想要强肾,就先强脾
6,实阳是金和火,肺津液不够时,心火在烧,肺容易出问题
34,结阳和结阴
1,阳气受阻被结,四肢会肿,阳主四肢,阴主身体
2,一脏被结,会排出400cc血,二脏被堵排800.
3,阴阳同时被结,,会造成阴盛阳弱,称为石水,少腹会肿
4,一阳被结,胆三焦,多阴少阳
5,二阳结,大肠胃,热气无法往下走,会往上升,会使喝下去的水,直接被气化就是消渴症
6,三阳结,膀胱小肠,谓隔,小便会不出,太热
7,三阴结,是脾肺,正常人身体有很多气,因被结,汽化之水会变成冷水,造成水肿
8,一阴一阳结,肝胆,会产生喉闭
刘婷
会员
会员
  • UID2018252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58
3464楼#
发布于:2016-02-19 09:0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刘婷2016年2月18日《黄帝内经》第13课学习心得:
一、1.一吸脉跳两下,一呼脉跳两下,一呼一吸脉跳五下为正常脉。脉迟缓无力者为阴,脉数有力者为阳。
2.凡持真脉之藏者,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
二、1.大阳主开,少阳主枢,阳明主合。如治疗脸部中风,眼睛一眨一眨表示少阳很好,眼睛合不起来,就是阳明的问题,从阳明经上去治疗。如果眼睛闭起来,打不开了,是大阳症。同样以此类推,太阳主皮毛孔打开,能合起来是阳明。当病邪在表的时候,感受外在的风邪,一开始是太阳受病,所以在皮肤表面的时候一定是太阳。全身最大的太阳经从脚的至阴穴一路到整个背,头部眼睛的睛明穴。所以太阳受病的时候,一定在后背项强的地方。由于病邪在表,身上的正气抗邪的时候,就会产生有寒有热的现象。如果大阳病没有治好,病进入身体有两种途径,一是少阳,二是阳明。如果进入阳明就会到此为止,不会再进了,阳明是热症,不显寒症。少阳是枢纽,有开有合,所以病邪进入少阳会有寒症有热症。
2.阳明发病在心脾,心脾主血,有的人患病后不好讲,如男人精子比较少,女人月经停滞不行等贫血的现象。阳明在消化食物的时候不能食物的精华转化成血,因此会有血虚的现象,再传经的时候,因为血不够,就会风消,人日益消瘦下去,呼吸时就要由脖子和肩膀去帮助他用力的呼吸,这种症状叫息闭,很危险有的老年人一晚上上七八次厕所,下焦寒,小肠冷,下热药,这是秉天之纪,地之理。
3.如果膀胱经有病变,寒水是平常藏在里面的,里面是热外面是冷的这样能保持我们的身体温度,当寒水遇到病邪时,寒水无法透发,停在皮肤里,就沉在下方,所以下腿会出问题,脚是冰凉的。
4.为什么常人脚是热的,因为气化后的水经经络到腿。如果气化的水循环很快,如果是冷水就会停在哪里不动,脚就会长脓疡生疮,肌肉会抽筋。皮肤会变的很粗糙。要按作四时的节气来流汗,那么皮肤就是光滑水润。膀胱经募穴中极,当膀胱经出问题时,由于筋脉的力量不够,小腹会下坠,疝气,肠疝都有。
5.一阳(少阳)发病,少气善欬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膈。(胆汁里的水份源头来自膀胱,膀胱里的水之所以进肝脏是因为小肠的热。胆汁等于是肝脏的代谢物。心脏产生的热进入小肠,心胞是心脏的外膜把心包住了,心和心包之间有很多清的水,防止心脏过热,心脏搏动时产生的动能就会影响到心胞,心胞和胆有经络连着。胆汁排出的速度和心跳的速度一样,胆汁排泄量过多过少都会影响到其它的脏-心包心脏。有胆结石胆就会肿大,加速心脏的博动力量再加化石的药就可以了)
6.二阳(阳明)一阴(厥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厥阴是在胃和肝中间的地方,肝脏本身就是惊骇,肾脏是恐,怒伤肝,肝脏发病时不是怒,而是惊骇。发脾气容易伤到肝,而不肝受伤了才会发脾气。)
7.二阴(少阴)一阳(少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少阴(肾和心胞),少阳(胆,三焦)同时发病时,肚子容易涨满,心满。
8.三阴三阳同时发病时会造成半身瘫痪,肌肉萎缩。中医认为,四肢属阳,脾在管,脾主肌肉,四肢不举没有力量。身体为阴。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