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斌
新手
新手
  • UID2018492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4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705楼#
发布于:2016-02-23 09:25
@教官-深圳-李焕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15班王雅斌申请签到,2016月2月22日《黄帝内经》第17课心得。
治心脏会用肾脏的药,心生血,如,血不够,贫血会加些熟地之类补肾的药去补血。水制心脏,所以心脏跳得太快也是肾虚在管。肝是肺在控制,脾脏好坏由肝脏控制。
色与味和五脏的关系,白色,辛味相当于肺,红色苦味相当于心脏,青色酸味相当于肝脏,黄色甘味相当于脾脏,黑色咸味相当于肾脏,所以血脉为赤色,筋为青色,肉为黄色,骨为黑色。所有经脉必上会于眼目,所有骨中髓皆入于脑,所有的筋皆附属在关节上,所有的血都受心之管柬,所有气皆因肺盛衰而盛衰。
张宏
侠客
侠客
  • UID20183025
  • 粉丝0
  • 关注1
  • 发帖数192
3706楼#
发布于:2016-02-23 09:2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张宏申请签到,2016年2月23日《黄帝内经》第19课心得
五脏生成篇第十

入睡时,血归肝,人有燥热没有治好,入睡时不盖被子仍然热,还要吹风,这是阳明经证。肝主风,厥阴主合,人能睡眠是因为夜间血归肝,而肝藏魂,夜间魂归肝,因此有睡眠。反之血不归肝,会造成魂不归肝,人就会失眠。肝如有实证,魂也不能归肝,因有东西占去了地方;肝有虚证,血归肝的力量不足,人也会不好睡。肝开窍于目,肝经络于目,视力的问题要从肝下手。属阴证是视力模糊、退化,阳证是斜视、倒视等。人左主血,右主气,血气不平衡是造成斜视、晃动等视力问题的原因,血有问题是出现模糊、视物不平整等,气有问题是出现视物角度不动。
血是力量之源。
肝恶风,晚上睡觉时,要盖好被子以避风,但脚可以在外,因心恶热,脚离心最远,脚上有一点寒,可以调节心脏。睡觉时脖子要露出来,头乃六阳之首,阳经都到头,因此头是最为耐寒的。睡觉时盖被子,可以让自己不会受寒,受风,静脉曲张就是因为在睡觉时因为有热不盖被子,造成受风。
风在皮为痹,在脉为凝,造成气血运行阻滞;在足部为厥,造成双足冰冷。因此在针灸时开四关,其太冲穴就属肝经,全身366穴位,是卫气停留的地方也是六淫之气停留的地方,穴位痛,代表病在表。
五脉之象肝为弦、心为洪、脾为缓、肺为浮、肾为沉。
头痛、癫痫都是实证,是上实下虚,病因是在肾经和太阳经。耳聋、视力不好,是虚证,上虚下实,其病因在肝胆经。腹满填胀、胸胁苦满出在脾经、胃经,腹部胀满是脾,肚子不胀,四肢发胀,是阳不足,腹胀、四肢胀均有要一起治。鼓胀出现都是实证。咳嗽气踹,气机上逆,病在肺经、大肠经,心烦头痛,病在横隔或心经、小肠经,病因是心火上逆。
脉诊的要领是抓住浮滑涩沉:浮滑为阳涩沉为阴,可分阴阳。诊断时,要气色、脉象、节气相合,如春季脉洪大而浮,是心有疾。脸红之人,脉洪大,且坚硬而又气踹,代表饮食爱国,心阳不下,故色红。喘而浮,色白,是上虚下实。
张洪玮
贫民
贫民
  • UID20179351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50
3707楼#
发布于:2016-02-23 09:49
@教官-石家庄-任红超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张洪玮申请签到,2016年2月22日学习《皇帝内经》第17课心得。
     1、阳要进又不能进,在脉上会呈现覆脉的现象。横膈上有心肺,肺本来要燥,小肠里是火,脾在中间,二个火对一个土,火和土取得平衡,土太过靠木来制衡,脾主湿,湿很重,就会累积在小肠里面,所以小肠里面有很多津液在里面,这是正常。结果阳来了,小肠的津液没有了,非常干燥,食物到了小肠里面排不出来,这就是内关外格,就是覆脉。如果脉数跳的很快,正常脉是一息四到五下,到了六就是一倍,七就是二倍,八就是三倍,九就是四倍,是关格的象。是死脉。
     2、心气所聚合之处为血脉,其表现在外形上为面上之气色。肺气所聚合之处是皮肤,而体毛是其表征,受制于心脏。肝气所聚合之处在筋上,指甲是其表征,受肺脏之牵制。脾气所聚合之处在肌肉,其变现在唇上,受肝脏的牵制。肾气所聚合之处为骨骼,其发于表在头发上,受制于脾脏。根据五行相克来来推断出五脏之间的牵制关系,治疗心脏的时候多用肾脏的药来治疗;血不够贫血,会加一些补肾的药如熟地来补血。心脏跳的大快也是肾脏来管。吃咸太多,肾水就克火,血脉就会凝气而变暗色。吃苦太多,火克金皮肤就会枯槁,体毛就会脱落。吃辣过多,金克木全身的筋就会拘急,指甲就会枯萎。吃酸过多,木克土肌肉会萎缩,嘴巴往上翘。吃甜过多,土克水骨头会痛,头发脱落。这就是五味之所伤。筋急甘缓之,抽筋吃甜的食物可缓解。
   3、 面青如青草一样,暗黄如枳实,面黑像煤炭一样,面赤如坏血一样的暗红色,面白如枯骨一样都是死色。黄如蟹黄 ,白如猪油一样的油光 , 黑如羽毛般黑亮,这些是正色。正常的心如白绢包裹红色朱砂。正常的肺如白绢包裹浅红色一样。正常的脾如白绢包裹栝蒌实一样,黄中带润黄。正常的肝如白绢包裹紫色一样式,这都是光鲜亮丽。
   4、看眼睛诊断法:第一圈瞳孔:肾 ,黑色; 第二圈:脾,黄色 ,组织比较密,因土比较扎实;第三圈:肝,青,位置在疏松,因木纹路比较疏松;眼白:肺 ,白,眼白越多的越笨,越少的越聪明。晴明穴是心,眼袋是脾胃。瞳孔越小,智慧越高,越集中,肾越能收藏。拿手电筒照眼睛,瞳孔马上缩小,代表有肾阳;没有反应,代表肾阳没了。让瞳孔变小,让肾脏能潜藏阳,就是让第一圈的脾变大,把第二圈缩小就可以了。上白、下三白、四白都是凶相,不会善终。脾区很大,肝区很小,示土旺,会反侮到木,是危邪。血脉有问题治心脏,气脉有问题治肺脏。
  5、四肢的未稍是病初始的地方,是阴经阳经交会的地方。吃药药到病所很远,可以下针。受伤肿大形受伤,直接扎两个骨缝中间,如果肿得很大,可在骨节中间再下一次针;手脚受伤都可以用此方法。如果手已经不肿但还疼,是气没有通。
文建宁
侠客
侠客
  • UID2018222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20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708楼#
发布于:2016-02-23 10:0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  文建宁申请签到,2016年2月23日《黄帝内经》第19心得:


五绝气脉、肺法象天幕、脉诊要领、气色与灾色

第十一篇:五藏别论
  男女水肿之别、奇垣之府、脏腑排泄/满实
第十二篇:异法方宜论:热中、方位与治病
第十三篇:移精变气论:
  论良医、辨色脉、观生死之法
第十四篇:汤液廖体论
  易经之象数、缪刺法
第十五篇:玉版论要
 天度、建月、短脉
 女性面颊观阴阳、虚实脉、孤脉

正常的人,在晚上丑时,血归于厥阴肝脏、魂归肝、厥阴合,人就好睡觉。生病的人、肝实、里边长了东西、血不能归肝,人就睡不着;或者是肝虚症、回流血的力量不够,人就失眠。

肝开窍于目,眼睛视力有问题,要治肝。阴:视力模糊,视力退化;阳:力量没有退化,看到的东西是反的、斜的。

心和心包的中间有一层清水,如果没有水来克心火的话,心的火很快就烧尽了,正是因为有水的存在,心才可以跳动上百年

心恶热喜冷,心热的话睡觉要把脚、脖子都要楼在被子外面;所有阴经没有上头的,头上只有阳经,所以不怕冷

晚上睡觉的时候,血归肝、阳气入肝,此时要盖被子,否则会静脉曲张、腿上长青筋

人睡觉起来,走到屋外,被风吹了,则血凝结在皮肤表上就会发生痹症;如果血凝在经脉里,就会使血行迟滞;如果血凝在脚上,就会发生下肢厥冷的“厥”病

在人身上,有大谷12处,小谿354处,还有12个分布在脊背的六脏六腑的俞穴,这些都是卫气留止的地方,也是邪气容易侵袭留止的处所,弱国受了邪气的侵袭,就需要用针刺或砭石治疗去掉。

開始診病時,要把五臟之脈作為綱紀。想要知道病是從哪個臟腑開始發生的,就要先考察那一藏脈的胃氣。

五決:五臟之脈
肝脈:弦脈、細;心脈:洪脈、有力; 脾脈:緩脈;  肺脈:浮脈、象木頭浮在水面,一按就下去了;腎脈:沉脈

頭頂痛:頭痛、癲癇是實症,下虛上實,病在足少陰腎經和足太陽膀胱經兩條經脈;如果病勢加劇,就會從經絡傳入臟腎臟。

眼花搖頭且發病急、眼睛視力減弱耳朵失聰且時間較長:下實上虛,病在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兩條經脈;如果病勢加劇,就會從經絡傳入臟肝臟

腹滿脹起、胸隔脇間撐住、下體厥冷、上體眩暈,病是在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

咳嗽逆喘、胸中有病,病是在手陽明大腸經和手太陰肺經兩條經脈

胸中痛、腰脊扯疼,病是在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陰心經

脈搏表象:大小、滑(陽)澀(陰)、浮(陽)沉(陰)
五音:宮商角(jue)徵(zhi)羽 ,五音與五臟相關,通過分析病人的音色,來認識五臟的功能狀況

望色+切脈 ,結合來診斷病情:

1、面泛紅,脈搏躁數而且堅實:病氣積聚在腹中,會影響飲食,稱此病為“心痹”;此病原因:過思過慮傷了心氣,病邪乘虛而入
2、面發白、脈搏躁數而且浮大:上虛下實,病氣積聚在胸中,氣喘而且虛驚,此病稱為“肺痹”;致病原因:由於寒熱,並且在醉後行房事
何丽苹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84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709楼#
发布于:2016-02-23 10:2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6223日《黄帝内经》第26课心得


黄帝问,脉依四季不同而产生变化,如何说明呢?如何测知病之所在呢?又如何察知病是由内而起的呢?如何知道病是由外而入的呢?
歧伯回答道,这必须从天地之运转,与人体之变化,产生互动关系的角度来看。所有动植物之体外,上下左右前后六合之内,就是天地间变化之所,也是自然界阴阳消长之处也。天地间在春季时会呈现暖和之气候,夏季时会很炎热,秋季时会有肃杀之感,冬季时大地会冰冷无情。此四季气候之变化,把它配合到人体之寸口脉时,以春季来言,人于此频率必缓和如春暖一样,夏季来临时,脉亦须配合夏季而出现强有力状。秋天时,脉出现如秤之尾部一样,稍重按即退状,冬天时,脉必须像沉河底之石一样沉,这是正常的状态。在节气中从冬至以后的四十五日中,是自然界中阳气微出,阴气微退的状态,从夏至以后的四十五日中,是阳气微退,阴气微出的状态。此阴阳变化消长完全与人体的脉是吻合的,一旦节气已变,脉不配合,则知病之所在,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能区分清楚,则可以诊断出病人的死期于何时。至微至妙都在脉与节气之配合,医师必须明此。明察的方法是有规矩的,其必从阴阳之消长来测定的,判断时必依五行之生克来作依归,凡脉能符合四季时节之变化而变化,必为一健康长寿之人。
治病时,有余则泻,不足则补,必以二十四节气之变化为依据,以符合天地之大道。高明之医师能知天、人、地三者实为一体密不可分,从而诊断出病人之死生。所以人之声须与五音相同,面上的气色须合于五行,手上的脉必须合于阴阳之消长。因此乃知阴气盛易梦如涉大川且不时惊醒,阳气过盛之人则梦见大火烧身炙热之感。一旦阴阳皆盛大时,则会梦两人相杀受伤。上焦气盛,则会梦到空中飞行,下焦气盛,则会梦到如坠深谷。肺气过盛,则梦悲哭。腹中短虫较多,则梦人聚。如腹中长蛔虫较多,则梦人互殴伤害。
A01钱老师中医养生17717
会员
会员
  • UID2024024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
3710楼#
发布于:2016-02-23 10:39
如何进班?
蔡彩婵
侠客
侠客
  • UID2014470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5
3711楼#
发布于:2016-02-23 12:01
@教官-深圳-林金兰
补交目录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深圳 蔡彩婵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2日《黄帝内经》第18课心得
*肝阙阴,血归肝
*五决气脉
*肺法象天幕
*脉诊要领
*气色与災色
*五脏别论
*异法方宜论
*移精变气论
*汤液醪醴沦
*缪刺法
*玉版论要
*阴阳循环平衡
*诊要经终论
*四季下针法
*短刺针法
*戴眼耳聋面黑腹胀
*更正:短刺法
蔡彩婵
侠客
侠客
  • UID2014470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5
3712楼#
发布于:2016-02-23 12:0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深圳 蔡彩婵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3日《黄帝内经》第19课心得
9.肝阙阴,血归肝
1-3am,肝经行,血归肝,阳回流,魂(阳)归肝,人“合”需睡觉,此为常态。若血不归肝则魂不归,分两种情况。“实”因肝脏有物,睡着就醒了;“虚”因血回流力量不够而睡不着。肝受血而能视,血不归则不能视物,一是“阴”视力模糊退化,二是“阳”视物反之。左主血,血为平面故视物可平衡;右主气,气上升,故视物能上下。左右合作故人能视物为三维形态。
血是力之源,肝恶风,心热而喜寒(脚踝受风以平心热),天热睡眠应盖身体露脖子与脚踝以下。
10.人有大谷(正经)十二分,小溪(经络)三百五十四名,不包括十二俞(十二关),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可用针灸或砭石治除。
11.五决气脉
常脉:肝脉~弦脉如琴弦枝木细而绷,心脉~洪脉,脾脉~缓脉柔和,肺脉~浮脉,主皮毛,轻触皮表即有脉,按下脉亦往下,肾脉~沉脉沉于肾水,摸到骨边才有脉。
12.脉诊要诀
诊病之始五决(五脏脉)为纪,欲知病之始,先懂脏脉胃气如何。
*头痛等巅疾,下虚(足少阴肾经虚)上实(足太阳膀胱经实),甚则入肾。
*头晕眼花,目冥耳聋,下实(足少阴肾经实)上虚(足阴阙肝经虚),甚则入肝。
*腹满胀,胸膈撑,下厥(足太阴脾经冰冷)上冒(足阳明胃经眩晕)。
*咳嗽逆喘,病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
*心烦头痛,腰脊牵扯痛,过在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阴心经。
13.脉之大小滑涩浮沉可手触而知,其中浮滑为阳脉(肺心),沉涩为阴脉(肝脾肾),膈、关处阴阳相和(胃)。
郭新
会员
会员
  • UID2018753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213
3713楼#
发布于:2016-02-23 13:2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郭新申请签到2016-02-23《黄帝内经》第19课心得
1人能睡覺是因为血归肝,魂亦固守肝位。
肝能化浊血为清血,人全身上下因有肝血的灌输,故手能握,足能行,手指能抓重物。
人在睡眠的時候,血会大量聚集在肝中,固表之卫气会退出体内。
如果此时沒有盖好被子,因而受风,如果风寒入皮中,则以後血液无法透达皮表,皮肤会呈现出麻痹的症状。
如果风寒进入血脉,使血管的伸缩无法自如,则血的運行必生滞,假如是造成足部的血滞,则会有足部冰冷和下肢静脉曲张。(静脉曲张和久站沒有关系,是因为风寒进入血脉所至)

血不能归肝引起的失眠分两种
一种是因为肝實,肝里有東西,血进不去肝脏,反逆出來引起的失眠。
第二种是因为肝虛。血回流的力量不夠,无法进入肝脏引起的失眠。

眼睛疾病
肝开窍在眼,肝经络在眼睛的后面,肝血进入眼睛,眼睛才能看東西。
第一,眼睛的阳症引起的。
视力模糊,眼睛退化。
第二,眼睛的阴症。
肝的本身沒有問題,但是看東西是反过来的。
中医认为人的身体左血右气,所以左眼血重下沉,看出去是水平樣横的角度。
右眼是气,气是上升的,看出去是水平樣竖的角度。
当两个眼睛一起看世界的時候就会呈现出三度空间。有前有后。
一只眼睛看到的東西是平面的。
有的人看東西左右斜,是因为右眼气不平衡造成的。
有的人看东西是左右晃动是左眼血不平衡引起的。

2人身有大的经脉俞穴共十二处,为五脏六腑氣血与经络交会之大穴。
人身还有三百五十四和小穴,共计三百六十六和穴位。
这些穴位都是固表之卫气出入之所在,同时也是病邪进入身体的地方。一旦病邪进入身体,停留在穴位上,穴位会痛這是病在表,可以用针灸促使卫气運行,使病邪离开身体,以免病邪进一步进入体内。

3人之所有的头痛癫痫(实症的头痛都是很强烈的头痛)皆因下焦虛上焦實,其病因在足少阴肾經与足太阳膀胱经,严重时病会进入肾脏。

目不明,视力减退,身体摇晃不止,人晕眩且耳生聋,此因下實而致上虛,病在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严重时病邪入肝脏。

小腹胀满,胃中亦胀,胁肋部位苦满,乃因为血无法向下行入足,以致下体之冰寒反向上延伸入腹所致,其病在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經。
脾主少腹主四肢,四肢胀是阳,腹肚鼓胀是脾實是阴。
脾过實时我们用泻南补北法,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

病人咳嗽且逆气不下,因寒在胸中,胸为诸阳之聚会,今为寒居故如此,病在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太阴肺经。
肺向天幕,肺在上心在下,因为有心不断的給肺提供热源,肺才会温热(肺喜热不喜寒)。当有一天肺太冷的時候,病人就会咳嗽。

心情烦闷且头痛,此病生在胸膈的横膈上,津液不足造成燥气,其病在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阴心经。
心热和肺凉合起来会产生温热,肺同时把心火向下导进入小肠,当有一天横膈被堵到,热气向上冲,肺的津液就会变少,造成心烦头痛,其病就在中膈的地方。

4脉相
正常的脉相是肝脉玄(摸上去像树枝一样)
心脉洪(摸上去比較粗大一点)
肺脉浮(手轻轻的放在皮肤上就会感覺到脉的跳动,重按却会沉,不沉是病在皮毛)
肾脉沉(按到骨边才有脉)
脾脉缓(摸上去很柔很缓)

人的脉有大小,滑涩,浮沉。
滑浮是阳脉,涩沉是阴脉。
寸为阳,尺为阴,关为央(阴阳交会的地方)。
摸脉时要同时看病人的气色,同时要知道现在是什麼节气,比如冬天脉沉,气色暗一点,這是色脉和。
冬天脸红脉浮這是有病。
看病时一定要用手指摸病人的脉,用理论推演五脏的现象,用耳朵仔细听五脏发出的声音,用眼睛仔细观察五色细微的变化,脉色和为健康之人。
贵阳-李广合
侠客
侠客
  • UID2015068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3
  • 社区居民
3714楼#
发布于:2016-02-23 15:1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贵阳-李广合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3《黄帝内经》第19课心得
五藏生成篇第十(二)
睡眠时,血归肝、魂守肝方能眠;肝受纳并化浊血为清血而目则能视物;阴证时视力模糊、退化,阳证时斜视、倒视等。人左主血,右主气,血气不平衡是造成斜视、晃动等视力问题的原因,血有问题是出现模糊、视物不平衡,气有问题是出现视物角度固定。 足得血之濡养,就能行走;手掌得血之濡养,就能握物;手指条件血之濡养,就能拿取。卧出而受风,血液循环就凝滞:凝于肌肤的发生痹证;凝于经脉的就发生气血运行的滞涩;凝于足部的该部发生厥冷。此三种都是由于气血运行的不能返回组织间隙的孔穴之处,所以造成痹厥等症。
人身三百陆拾陆穴,是固表之卫气所在,也是病邪进入身体的的地方。
五诀即五脉,五脏之气脉,诊病的根本要以五诀为纲纪:
一、 头痛癫痫:因下虚上实,其病因在足少阴肾与足太阳膀胱经,严重时病会入肾脏。
二、 头晕眼花、身体摇动、目暗耳聋:因上虚下实,其病因在胆、肝经,严重时病入入肝脏。
三、 小腹胀满、胃中亦胀,脇肋部位苦满:因血无法下行入足,以致下部冰寒逆气上犯所致,其病在脾、胃经上。
四、 咳嗽气喘且逆气不下,因寒在胸中,病在大肠与肺经上。
五、 心烦头痛:因病生胸膈上,津液不足造成燥气,其病在小肠与心经上。
脉像大小可以过滑涩浮沉来区分,五脏的功能可通过相类似事物推理,五色的变化可以用眼睛观察,色脉吻合,才是健康。 诊断时,要气色、脉象、节气相合,滑、浮为阳,涩沉为阴。
魏小芳
侠客
侠客
  • UID2017985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24
3715楼#
发布于:2016-02-23 15:5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深圳-魏小芳申请签到 2015-02-22《黄帝内经》第18课时心得
肝阙阴,血归肝
五决气脉
肺法象天幕
脉诊要领
气色与災色
五脏别论
异法方宜论
移精变气论
汤液醪醴沦
缪刺法
玉版论要
阴阳循环平衡
诊要经终论
四季下针法
短刺针法
戴眼耳聋面黑腹胀
更正:短刺法
焦艳春
贫民
贫民
  • UID2018773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9
3716楼#
发布于:2016-02-23 16:1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焦艳春申请签到2016年02月23日《黄帝内经》第19课心得
肝主风,厥阴主合,人能睡眠是因为1-3点血回到肝脏,肝藏魂,夜间魂归肝,因此有睡眠。反之人就会失眠。肝如有实证,魂也不能归肝。肝有虚证,血回流肝的力量不够,人会失眠会不好睡。肝开窍于目,视力的问题要治肝。人左主血,右主气,血气不平衡是造成视力问题的原因,血有问题是出现模糊、视物不平整等,气有问题是出现视物角度不动。肝恶风,晚上睡觉,要盖被子,因心恶热,脚离心最远,脚上有寒,可以调节心脏。头为六阳之首,阳经都走头,因此头是最耐寒。静脉曲张是在睡觉时有热不盖被子,造成受风引起的。风寒入皮,会出现麻痹;风寒进入血脉,会造成双足冰冷。因此在针灸时开四关,其太冲穴就属肝经。五脉之象肝为弦、心为洪、脾为缓、肺为浮、肾为沉。头痛、癫痫是头面实证,是上实下虚,病因是在肾经和太阳经。耳聋、视力不好,是头面虚证,上虚下实,其病因在肝胆经。小腹胀满、胸胁苦满是在脾经、胃经,腹部胀满是脾,肚子不胀,四肢发胀,是阳不足,腹胀、四肢胀均有要一起治。咳嗽气喘,气机上逆,寒居胸中,病在肺、大肠经。心烦头痛,病在横隔或心经、小肠经,病因是津液不足,心火上逆。
脉诊的要领是浮滑涩沉:浮滑为阳,涩沉为阴,可分阴阳。诊断时,要气色、脉象、节气相结合。
王芝
侠客
侠客
  • UID20182266
  • 粉丝0
  • 关注2
  • 发帖数149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717楼#
发布于:2016-02-23 17:3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王芝申请签到2016年2月23日《黄帝内经》第19课心得
五藏生成篇第十
六、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
1、很多人有燥热,就是阳明症,燥热,吹风,肝主风。正常人肝厥阴主合,1-3点血归肝,肝藏魂,魂为阳,魂归肝,人能睡觉,肝脏代谢毒物。血不能归肝有二种情况、:一是肝里长东西;二是虚证,血回流力量不够。
2、肝开窍于目,肝血到眼睛能视,视力问题从眼睛下手,视力有阴和阳,阴是视力模糊,阳是看东西反过来的。人左主血,右主气是升,气不平衡是造成斜视、晃动等视力问题的原因,血不平衡是出现模糊、视物不平整等。血是力量之源。
3、肝恶风,晚上睡觉时,要盖好被子,但脚可以露外面,因心恶热,心喜寒,治心脏,要保持冷一些,治肺要保暖。脚离心最远,脚上有一点寒,强固心脏。睡觉时脖子要露出来,头乃六阳之首,阳经都到头,阳经不上头,头纯阳,头不怕寒。睡觉时盖被子,不会受寒,不盖被子风就会伤到经脉。静脉曲张是因为在睡觉时因热不盖被子,造成受风。
4、筋和骨是练到的,肝主筋。视、步、握、摄的力量来自肝脏。
5、睡觉时受到风,停在皮肤上出现皮肤麻痹症状;停在脉造成气血运行阻滞;在足部为厥,造成双足冰冷。所以在针灸时开四关,太冲穴就属肝经。
七、人身上有大经脉的俞穴共十二处,为五脏六腑气血与经络交会之大穴,分别是肺、心包,心、肝、胆、脾、胃、三焦、肾、大肠、小肠、膀胱十二俞穴位;全身上下共366,是胃气、阳气会停留的地方,也是风寒暑湿燥的外邪会停留的地方,这些部位都是固表之卫气出入所在,是防卫身体的重要部位,也就是免疫系统分布处所。针灸促使卫气运行,使病邪离开身体。
八、诊病之始,五决为纪。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谓五决者,五脉也。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拘蒙招尤,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腹满胀,支鬲胠胁,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心烦头痛,病在鬲中。过在手巨阳少阴。
1、诊断病情的开始,必须以“五决”为方法规范。要知道病之所在,必须先彻底了解什么是正常状。所谓“五决”者就是“五脉”。
2、肝脉:弦脉,肝是木,細;
心脉:洪脉、粗大有力;
脾脉:缓脉,柔缓;
肺脉:浮脉,肺主皮毛,手指头,刚接触皮肤不压下去就可以摸到脉,重按就沉下去。象木头浮在水面,一按就下去了;肾脉:沉脉,按到骨边才能按到脉。
3、头痛,癫痫症,是实证,下虚上实,病在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上,深入进入到肾脏,
4、耳聋、视力不好,是虚证,上虚下实,病在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上;深入进入肝、胆脏。
5、腹满填胀、胸胁苦满,病在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上,脾主少腹,肚子胀脾管。四肢胀,四肢是阳,是阳不足,不能把水气化掉。一般气胀、鼓胀出现都是实证。
6、咳嗽气踹,气机上逆,病在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上。,因寒在胸中。
7、心情烦燥且头痛,此病生在胸膈的横膈上,津液不足造成燥气,其病在手太阳小肠经与手少阴心经上。
九、诊脉要领:夫脉之大小,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藏之象,可以类推。五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脉色、可以万全。
滑、浮是阳脉,涩、沉是阴脉。
如肝脉的形状是弦,脉的气要很柔和,代表有胃气在里面。,要色脉合,摸脉时要同时看病人的气色,同时要知道现在的节气,如冬天脉沉,气色暗一点,冬天脸红脉浮是有病。
罗红灵
侠客
侠客
  • UID2018227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3
3718楼#
发布于:2016-02-23 18:3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九班罗红灵申请签到2016年2月23日《黄帝内经》第19课心得
正常人在睡觉时,血入肝,魂固守肝位而能眠,肝受血化浊为清,故目清能视。视力模糊,看问题反过来,都是肝脏的问题、手掌因血入而能握
足因受血有力而能行,血是力量的来源,肝是最恶风不喜风的,血归肝,阳气会回到心脏去,心恶热喜寒,夜卧保持身体盖好而脚露外面,脚受点风刺激它的心脏而强固。
反之,不盖被会让风伤到筋脉,腿上长青筋与静脉曲张,产生麻痹现象与足部冰冷。所以开四关时同时下合谷与太冲。
  
人身上有肺、心包、心、肝、胆、脾、胃、三焦、肾、大肠、小肠、膀胱等十二俞穴,为五脏六腑气血与经络交会之大穴
加上全身上下354小穴,共366穴,免疫系统分布处,受五气与时节的影响也是病邪进入身体的地方。一旦开始进入,用针灸可以取穴治之


诊断病情的开始,以五决也就是五脏之气脉表现
1,人有头痛癫痫,实症,下虚上实,治在下,病因在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严重时会入肾脏
2,目不明视力退,身体摇晃不止,人晕眩且耳生聋,此因下实致上虚,病在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严重时,病邪入肝、
3,小腹与胃胀满,胸胁苦满,血无法下行以致下体冰寒反向上延入腹,病在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
脾主腹,腹胀水肿,可以下些行阳的药、壮阳的药或行气的药去水肿,脾过实,会水肿,用泻南补北的方法,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的法则治之、
4,手阳明大肠与手太阴肺经上,会造成咳嗽,因寒在胸中,肺喜热不喜寒。
5,心情烦燥且头痛,病生在胸膈的横膈上,病在手太阳小肠经与手少阴心经上


诊断要理,脉象有滑、涩、浮、沉,其中滑、浮为阳,涩、沉为阴,手指区分到的,肝脉是弦脉,心脉为洪脉,脾脉为缓脉,肺脉为浮脉,肾脉为沉脉。
五脏听音,五色察微,脉常色常,同时配合顺应当季时节变化,则为腱康人。
脉诊时,关上为阳,关下为阴,正中间是胃气,脾土,阴和阳交和的地方,摸脉时肝脉,形是弦脉,速度力量都是柔和的,故色脉能和
朱素芬
新手
新手
  • UID20185422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9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719楼#
发布于:2016-02-23 20:1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20班朱素芬申请签到
2016-2-22、23《黄帝内经》第17、18课心得

第十篇    五脏生长
1、五味之所伤
吃太咸,人色暗,水克火,影响心。
吃苦多,毛脱落,火克金,影响肺。
吃辛多,金克木,影响肝。
吃酸多,木克土,影响脾。
吃甜多,骨痛发脱落,土克水,影响肾。
2、药物食物的选择
青肝酸,赤心苦黄脾甘,白肺辛,黑肾咸。
比如:筋急,食甘,甜味可缓,肝畜为鸡,亦可食鸡肉。
比如:肺白,白色食物入肺,肺是脾之子,子能令母实,所以可实脾。
3、望诊-----眼辨五脏健康状态
正常色:
青如翠羽,赤如鸡冠,黄如蟹黄,白如猪油,黑如鸟羽。
暗无光泽为实,光鲜亮丽为旺。
瞳孔,黑色,肾水。第二圈脾土,占眼的1/3,第三圈肝木占2/3,眼白肺金,眼袋,阳明经,脾。
肾收藏,瞳孔越小,藏的越多,反之。
睛明穴旁边,眼白的脉,看心脏问题。
血脉有问题治心脏,气有问题治肺。
4、手有八风
手有八风,脚有八邪
末梢气血不通,可在八风八邪治疗。直接下针于骨缝,没有穴道。
扭伤时,立即下针,第二天肿即消。
肉出血都是形,脚肿下针脚缝。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