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0楼#
发布于:2016-02-23 20:26
@教官-深圳-林金兰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深圳-石丽申请签到 2015-02-22《黄帝内经》第18课时心得
肝阙阴,血归肝 五决气脉 肺法象天幕 脉诊要领 气色与災色 五脏别论 异法方宜论 移精变气论 汤液醪醴沦 缪刺法 玉版论要 阴阳循环平衡 诊要经终论 四季下针法 短刺针法 戴眼耳聋面黑腹胀 更正:短刺法 |
|
3721楼#
发布于:2016-02-23 21:5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九班韩松坡申请签到2016年2月23日《黄帝内经》第19课心得人要睡觉时,血会归于肝脏。
人有燥热,中医指的是阳明症。睡觉热感觉热,用空调或者冷风扇吹冷风。都是阳明症。 肝 主风 厥阴 主和,在晚上1点-3点,干藏魂,魂属阳,主力量。血归肝,魂藏起来。 有两种可能血不能归肝,(魂不能归肝 失眠) 1 肝脏里面长东西。 2 虚证 血回流力量不够。 肝开窍于眼目,中医认为左边主血,右边主气,肝血在眼睛上,我们才能看到东西,视力问题,从肝脏入手。 视力有两方面 阴 视力模糊,眼睛退化。 阳 没有退化。心脏与心包中间有一层清水,左边为血,管视力的横向的角度,右边为气,气升阳是纵向的角度,没有晃动的视力 是属于阴。。 肝主风 恶风,晚上睡觉血回肝脏。心是恶热,喜寒,治心脏病不要保暖。治肺病时候需要保暖。 头是六阳之会,不会感觉到冷,晚上睡觉身上一定要盖上东西,可以露脖子以上和脚踝以下。 人睡觉时候,血回肝,肝回到头,会产生热,如果身上没有盖东西,风会伤到筋脉。脚上有青筋,静脉曲张不是站的问题。而是晚上没有盖东西,恶风伤到筋脉,手能握,脚上有力,血能带来力量,筋和骨连在一起,是肝的问题。手指能受血,所以才会抓东西,风停留在皮肤表面,会造成血液循环不好,皮症,皮肤麻木,风停留在脉上,会气,停留在脚上,会冰冷,合谷和太冲是开四关,那是因为太冲是肝经。 头痛 癫痫病是下虚上实。病因是肾经和太阳经。如果没有治疗,会到肾脏。耳朵听不到,是虚证,病因是肝经和胆经。在深了,有经络到肝脏,肚子胀满,少腹胀满,是因为脾经和胃经,在严重进入脾脏。 咳嗽 上气,顶在心中,是因为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太阴肺经。 心烦头疼,病在隔中。是小肠和心。 滑、浮是阳脉,涩、沉是阴脉。 如肝脉的形状是弦,脉的气要很柔和,代表有胃气在里面。,要色脉合,摸脉时要同时看病人的气色,同时要知道现在的节气,如冬天脉沉,气色暗一点,冬天脸红脉浮是有病 |
|
3722楼#
发布于:2016-02-23 22:0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石丽申请签到,2016-2-23《黄帝内经》19课心得
五脏别论篇11 肝一厥阴一合 肝藏魂,1一3点,睡觉。 血不能归肝:一种实症,肝脏长东西; 另一种虚症,血回流力量不够。 肝开窍于眼睛,视力问题从肝治。 也有阴阳之分。 阴,视力模糊,眼睛退化。 阳,右主气主升管看竖的;左主血,血重,管看横。视物斜为气的问题,血不平衡视觉晃动。左右眼合在一起,横竖交错,立体的像。 肝恶风,所以睡觉要盖好身体。脚可以露出。心喜寒,恶热。脚是最远心脏的,受点寒强化心脏。被子要盖到脚踝裸的位置。头没有阴经,纯阳,故不怕寒。 人于睡眠时,血会大量聚 集在肝中,固表之气会退入体中,于此际如果被 褥没有盖好因而受风,如果风寒入皮中,则往后 血液无法透达皮表,此时会呈现出麻痹的症状; 如果风寒进入血脉,使血管的伸缩无法自如,则 血行必生滞,如果因此造成足部的血滞,则必生 足冷冰的现象。这以上都是因为血无法透速所有 的血脉末稍,因而产生的麻痹与足冷症状 。 全身共366个穴,这些部位都是固表之卫 气出入所在,是防卫身体的重要部位,也就是免 疫系统分布处所,同时也是病邪进入身体的地方。 肝弦,心洪,脾缓,肺浮,肾沉 (一)人之所以有头痛癫痫,因其下焦虚而 上焦实,其病因在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 严重时病会进入肾脏。 (二)目不明视力减退,身体摇晃不止,人 晕眩且耳生聋,此因下实而致上虚,病在足少阳 胆经与足厥险肝经,严重时,病邪入肝。 (三)小腹胀满,胃中亦胀,胁肋部位苦满, 乃因为血无法向下行入足,以致下体之冰寒反向 上延伸入腹所致,其病在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 经上。 (四)病人咳嗽且逆气不下,因寒在胸中, 胸为诸阳之聚所,今为寒居故如此,病在手阳明 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上。 (五)心情烦燥且头痛,此病生在胸膈的横 膈上,津液不足造成燥气,其病在手太阳小肠经 与手少阴心经上。 滑,浮为阳脉 涩,沉为阴脉 只要脉正常,色也正常,人能色、脉吻合, 必为一健康之人 。 心脉洪大如滚水而来,按之力强而坚, 病人必呈现出喘呜严重之状 。有时因饮食 不当引起,病名“心痹”,有时亦因病人思虑过 重心气损伤至虚,病邪乘虚而入造成的 。 |
|
3723楼#
发布于:2016-02-23 22:17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20班-河北-张华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3日学习《黄帝内经》17课心得 1如果说脉覆脉很厉害,病人就很快死掉 五脏生成篇第十 1能抑制心的就是肾脏,如果吃太咸,人就会脸色暗,如果吃苦太多,体毛就会太多,吃辣太多指甲就会伤到,吃酸太多会伤到筋,嘴巴会往上翘,吃甜太多骨痛,发落 2抽筋的时候吃甜的能缓解 3所有的脉都属于木所有的髓都属于脑,所有的筋都属于节,所有的血都属于心,所有的气都属于肺,筋和骨是相连的血脉有问题治心脏,气脉有问题我们要治肺脏 4手掌有八风,脚上有八邪,在末梢上气血不通的时候,在八风八邪上下针 |
|
3724楼#
发布于:2016-02-23 22:4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莉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3日《黄帝内经》第20课心得 脸上有一点点五脏透出的颜色为正常,若出现强烈的颜色,如过白、过黑等都是病态。因为小肠生化出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的营养,分别输送给肝、心、脾、肺、肾五个脏。若哪一脏出现问题,营养不能吸收就会反逆,在人的脸上表现出来。故望诊即可帮助判断病之所在。 面青,脉急如琴弦,脉象呈长条状(常脉1.9寸,同身寸),重按时左右弹出不止,此乃气血不通,胃、胸肋及臂有积气,名曰“肝痹”。病因久居寒湿之地,下焦寒且湿,与疝病同类,病人会腰痛、头痛、足冷。 面黄,脉大而中虚空,气血阻滞停聚少腹内,造成寒气停留,病名“厥疝”。病人会腹痛,四肢沉重倦怠。女人除腹痛外还会得妇科病,腹寒严重者不能受孕。此病因大汗后当风,风邪入肌肉所致。 面黑,脉盛大,按之脉上跳有力且粗大,气血停滞于小腹与会阴,名曰“肾痹”,此病得之于冷水沐浴后立刻上床睡觉至而致。 面以黄色为主,眼目呈现白、红、青、黑等色都不会死。因黄为土,说明胃气尚存。若病人面青眼袋红,或面红眼袋白,或面青眼袋黑,或面黑眼袋白,或面红眼袋青,说明其胃气已绝,必死之兆。还有一种不正常的颜色是灾色。病人目前身体正常,但脸上有灾色,多会有意外之灾祸。如春分时看到一人面有灾色,约两周内会有灾祸。 病人得腑病,治疗后胃气恢复一般在阳气最旺的中午。五脏疾病,治愈后往往在半夜二点多恢复胃口。无论何病,只要有胃气就没生命危险。 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脑、髓、骨、脉、胆、女人的子宫,为受地气之生养而产生,隐藏于阴中如大地一样,收藏营养生化而不宣泄,名曰“奇恒之府”。若里面有了硬块或淤血,就不能正常收藏了。男女相反,男怕脚肿女怕头肿,这都是凶兆。 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这五项禀天之阳气所生,其运动像天周而复始,动而不停,以排泄运输为主,不主收藏,其受纳五脏之废弃物并将之排出体外,又名“传化之府”。如肝、肺都和大肠相关联,治肝病和肺病时都要同时治大肠,通过疏通大肠排出肝、肺的浊物。 肛门好比五脏在外的使节,水和食物不会久留。脏收藏营养之精华,藏而不泄才能为人所用,正常是满而不实。精藏地满,脉象就像水管,很充盈。脉摸起来硬邦邦的就是实,属病态。腑一边消化食物吸收营养,一边把残渣废物排出体外,正常是实而不满。 为何寸口之脉可主五脏之气呢?因五味入胃后被磨碎交由小肠消化吸收,小肠再把营养供给各脏所需。这些营养首先会进入肺成为津液,再由肺输送给别的脏。所以肺是营养送达五脏的必经之路,而寸口是肺经所在,故五脏气脉于寸口可见。 天之五气由鼻入,藏于肺中,一旦心肺有病,鼻子会生异常。 治病应详细查问病人大小便的排泄情况,谨慎把脉,还要观察病人的精神、情志等方面,再确定病痛所在。 |
|
3725楼#
发布于:2016-02-23 23:1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张亮荧申请签到2016-2-22《皇帝内经》第17心得
1、横隔上是心肺,肺属燥,小肠属火,脾在中间,两个火对一个土,火与土才能平衡,土不能太过,要木制衡土,若火生土,木又来制土,脾主湿(津液),湿很重会累积很多津液在小肠是正常,结果阳来了,小肠干掉,津液没了,很干燥,食物在小肠里排不出堵在里面,这就是内关,外格,覆脉。 正常脉四至五下最标准,到六是一倍,七是二倍,八是三倍,九是四倍,是关格的象,这是阴阳两个格距厉害。 2、五脏生成篇第十 心其主肾也,能抑制心脏的只有肾,治心脏常用肾脏药,如心生血,血不够(贫血)会加补肾药熟地,因为水控制心脏。 肺主心也,火克金,心脏管肺的问题,肺管肝的问题。 3、吃咸的太多,水会克火,血脉会凝结变色,人面色会比较暗。 吃苦味太多,火克金,则皮肤枯槁,体毛脱落。 辛辣吃太多,金克木,造成筋的拘急,指甲枯萎。 酸的吃太多,木克土,会肌肉萎缩,嘴巴向上翘起。 甜的吃太多,会造成骨痛、脱发,这是五味所伤。治病如骨头痛,肾主骨,补肾同时不要吃甜的。 4、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合也。 如:木克土,肝主筋,肝的畜是鸡,抽筋吃鸡肉可缓解,木克土,吃甜也可以。肝太强了会影响土,一强土,肝克不了土就会去生火,此时要实脾,如何实?子能令母实,土生金,食物是白色和辛辣入肺,如:杏仁、莲子等。 5、面色青如草,黄如枳实,黑如碳,赤如坏血,白如枯骨都是死症。 脸色青而光泽,红如鸡冠,黄如蟹黄,白如猪油,黑如羽毛都是生。 6、面色望诊 生于心,是红色,如白色娟裹住红色的朱砂。生于肺,如绢包裹浅红色的东西。生于脾,如白绢包裹楼实一样,白中带润黄的色。生于肾,如白绢裹住紫色一样。 7、眼睛望诊 诸脉者,皆属于目。第一圈瞳孔黑色属肾,瞳孔越小智慧越高,第二圈是脾脏(胰脏),占眼睛1/3,土控制肾脏,第三圈是肝(控制土)占眼睛2/3,眼白是肺,眼白多,笨(短命),眼白少聪明,眼珠大,眼白小好。 眼睛上白,下三白,四白都是凶恶相。眼袋是阳明胃经,脾胃,眼睛內眦是心脏。手电筒照眼睛,瞳孔变小,代表阳在里面,瞳孔变大或没反应是阳没了。如:眼睛脾区大,肝区小,土旺反侮木,是微邪。血脉有问题治心脏,气脉有问题治肺。 8、诸髓者,皆属于脑,所有骨里的髓都属脑部;诸筋者,皆属于节,筋都长在关节旁;诸血者,皆属于心 ,血在脉里都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所有的气因肺盛衰而盛衰。 9、手上有八风,脚上有八邪,四肢末梢,病初始之处,当被虫、蛇、狗咬到或扭伤、痛风、破伤风感染肿起来,在八风八邪疏通治疗,这是阴阳交会的地方,直接扎在骨缝。 |
|
3726楼#
发布于:2016-02-24 00:30
@教官-德阳-韩辉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18班-长沙-佘勇辉申请签到,2016-02-23《人纪-内经》第17课心得: 春之至,吾人以雨水之日做为基准,自该日起凌晨零之前,,此即提前在克土,必终至日之严土,结受病。克不足晓气至可预期五运之不正常,必终至病邪内生,而一发不可收拾。时,少阳气就开始生了。如果尚未到雨水提早发生阳气,天气温和,就是气至过早太过。例如春季为木气所盛之时节,如果冬日而至,金本为克木不使太过,但木气过旺,则金之气必遭反撃而受限制。再者,今木气过旺,土会受到更强盛的压力而受种因气太过产生的现象,称之“气淫”。师无法正确区分,则病邪内生而不自知无法控制。又反之,若该至而不至,名曰“不及”例如雨水日后,天气应温而未温,仍为冬寒,此即“不及”。如此一来,木本应克土,因木气不旺,土不受制而无节制的壮盛起果造成木本应生火,而今土过旺,火因而金本克木,今木气不旺,肺金之气必因所而致四散,此名“气迫”。所以要正确的知道气至,只有谨慎的观察天气之变化,即可知之时也。如能谨慎的观察俟时气之至,必疾病之变化。一旦失却时气之察,不知有不袭乎?
|
|
3727楼#
发布于:2016-02-24 01:1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耿雪明申请签到,2016年2月23日《黄帝内经》第19集心得:
18集目录: 肝厥阴,血归肝 五绝气脉 肺法像天幕 脉诊要领 气色与災色 第11篇 五脏别论 第12篇 五異法方宜论 第13篇 移精变气论 第14篇 汤液醪醴论 缪刺法 第15篇 玉版论要 阴阳循环平衡 第16篇 诊要经终论 四季下针法 短刺针法 戴眼、耳聋、面黑、腹胀 更正—短刺法 19集 ★当人睡眠时,血归藏于肝,魂固守肝位故能眠。 阳明经症:燥热,入睡时不能盖被子,还要吹冷风。 失眠:血不归肝,造成魂不归肝,就会失眠; 血不归肝有2种情况:如有实证,肝有占位,魂不能归肝;肝有虚证,血归肝的力量不足,血不归肝,影响睡眠。 肝因能受纳血化浊血为清血, 故目清能视物; 肝开窍于目,肝经络于目,视力问题的治疗要从肝入手。 阴证:视力模糊、退化;阳证:斜视、倒视等。 左主血,右主气,血气不平衡可造成斜视、晃动等视力问题;血有问题可出现视物模糊、视物不平等;气有问题出现视物角度不动。 足得血之充润故有力,就能行走; 手掌得血之养,就能握物; 手掌血足且力贯指尖,故手指能抓物有力。 全身上下都因有血的贯输,而能随心所欲的活动。 ★人睡眠时,血会大量聚集在肝中,固表之气会退入体中,如果被褥没有盖好而受风,或刚刚睡醒就外出受风,血液的循环就要凝滞。 热时脚可以在被褥外,因心喜凉,脚离心最远,脚上稍寒,可调节心脏。睡觉时脖子以上要露出来,头为六阳之首,阳经都到头,头是最为耐寒的。四季睡觉都应盖着,哪怕只是薄床单,可以免于受寒、受风。 静脉曲张就是受风造成。 风寒凝于肌肤的,血液会无法透达皮表,发生痹证; 风寒凝于经脉的,血管的伸缩无法自如,则血行必生滞; 风寒血滞凝于足部的,该部发生厥冷。 这三种情况,都是由于气血运行不能返回组织间隙的孔穴之处,无法透达所有的血脉末稍,因此造成麻痹与足冷症状。 ★人身上有大经脉的俞穴共12处,为五脏六腑气血与经络交会之大穴,分别是肺、心包,心、肝、胆、脾、胃、三焦、肾、大肠、小肠、膀胱 等12俞穴位; 人全身上下共354穴的小 穴,共计366穴;这些都是固表之卫气出入的地方,是防卫身体的重要部位,是免疫系统分布处在,同时也是邪气客居之所,是病邪进入身体的地方。 一旦病邪进入身体时,停留于穴位上,可用针灸促使卫气运行(免疫系统),使病邪离开身体。 治病时,可循着这些部位施以针石,以祛除邪气。 诊病的根本,要以五决为纲纪。想要了解疾病的要关键,必先确定病变的原因。 所谓五决,就是五脏之脉,以此诊病,即可决断病本的所在。比如头痛等顶部疾患,属于下虚上实的,病变在足少阴和足太阳经,病甚的,可内传于肾。 头晕眼花,身体摇动,目暗耳聋,属下实上虚的,病变在足少阳和足厥阴经,病甚的,可内传于肝。 腹满瞋胀,支持胸膈协助,属于下部逆气上犯的,病变在足太阴和足阳明经。 咳嗽气喘,气机逆乱于胸中,病变在手阳明和手太阳经。 心烦头痛,胸膈不适的,病变在手太阳和手少阴经。 脉象的小、大、滑、浮、沉等,可以通过医生的手指加以鉴别; 五脉之象:肝—弦、心—洪、脾—缓、肺—浮、肾—沉。 五脏功能表现于外,可以通过相类事物的比象,加以推测;五脏各自的声音,可以凭意会而识别,五色的微小变化,可以用眼睛来观察。 诊病时,需要将色、脉两者及节气合在一起进行分析。 如冬天脉沉,气色暗一点,是色脉和。 冬天脸红脉浮即有病。 只要脉、色正常,人能色、脉吻合, 必为健康之人。 9班-河南-耿雪明《黄帝内经》第19集作业 |
|
3728楼#
发布于:2016-02-24 06:5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深圳-魏小芳申请签到 2015-02-23《黄帝内经》第19课时心得
一、肝脏 1.肝能化浊血为清血,人全身上下因有肝血的灌输,故手能握,足能行,手指能抓重物。 2.人能睡觉是因为血归肝,魂亦固守肝位。在睡眠中的時候,血会大量聚集在肝中,固表之卫气会退出体内。 a.如果此时没有盖好被子,因而受风,如果风寒入皮中,则血液无法透达皮表,皮肤会呈现出麻痹的症状。 b.如果风寒进入血脉,使血管伸缩无法自如,则血的运行必生滞,假如是造成足部的血滞,则会有足部冰冷和下肢静脉曲张。注:静脉曲张和久站沒有关系,是因为风寒进入血脉所至。 3.血不能归肝引起的失眠分两种:一种是因为肝实,肝里有东西,血进不去肝脏,反逆出来引起的失眠。第二种是因为肝虚。血回流的力量不夠,无法进入肝脏引起的失眠。 4.眼疾 肝开窍在目,肝经络在眼睛的后面,肝血进入眼睛,眼睛才能看東西。 第一,眼睛的阳症引起的眼睛问题有视力模糊,眼睛退化。 第二,眼睛的阴症。肝的本身没有问题,但是看东西是反过来的。 中医认为人的身体左血右气,所以左眼血重下沉,看出去是水平横的角度。右眼是气,气是上升的,看出去是水平竖的角度。当两个眼睛一起看世界的時候就会呈现出三度空间,有前有后。一只眼睛看到的东西是平面的。有的人看东西左右斜,是因为右眼气不平衡造成的。有的人看东西是左右晃动是左眼血不平衡引起的。 二、人体穴位 人体有大的经脉俞穴共十二处,为五脏六腑气血与经络交会之大穴。人体还有三百五十四个小穴,共计三百六十六和穴位。 这些穴位都是固表卫气出入之所在,同时也是病邪进入身体的地方。一旦病邪进入身体,停留在穴位上,穴位会痛這是病在表,可以用针灸促使卫气运行,使病邪离开身体,以免病邪进一步进入体内。 三、病症分析 1.人之所有的头痛癫痫(实症的头痛都是很强烈的头痛)皆因下焦虚上焦实,其病因在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严重时病会进入肾脏。 2.目不明,视力减退,身体摇晃不止,人晕眩且耳生聋,此因下实而致上虚,病在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严重时病邪入肝脏。 3.小腹胀满,胃中亦胀,胁肋部位苦满,乃因为血无法向下行入足,以致下体之冰寒反向上延伸入腹所致,其病在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脾主少腹主四肢,四肢胀是阳,腹肚鼓胀是脾实是阴。脾过实用泻南补北法,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 4.病人咳嗽且逆气不下,因寒在胸中,胸为诸阳之会,今为寒居故如此,病在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太阴肺经。 肺法向天幕,肺在上心在下,因为有心不断的给肺提供热源,肺才会温热(肺喜热不喜寒)。当有一天肺太冷的時候,病人就会咳嗽。 5.心情烦闷且头痛,此病生在胸膈的横膈上,津液不足造成燥气,其病在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阴心经。心热和肺联合起来会产生温热,肺同时把心火向下导进入小肠,当有一天横膈被堵到,热气向上冲,肺的津液就会变少,造成心烦头痛,其病就在中膈的地方。 四、脉相 1.正常的脉相是肝脉玄(摸上去像树枝一样);心脉洪(摸上去比较粗大一点);肺脉浮(手轻轻的放在皮肤上就会感觉到脉的跳动,重按却会沉,不沉是病在皮毛);肾脉沉(按到骨边才有脉);脾脉缓(摸上去很柔很缓); 2.人的脉有大小,滑涩,浮沉。滑浮是阳脉,涩沉是阴脉。 3.寸为阳,尺为阴,关为央(阴阳交会的地方)。 4.摸脉时要同时看病人的气色,同时要知道现在是什么节气,比如冬天脉沉,气色暗一点,這是色脉和;冬天脸红脉浮這是有病。 注:看病时一定要用手指摸病人的脉,用理论推演五脏的现象,用耳朵仔细听五脏发出的声音,用眼睛仔细观察五色细微的变化,脉色和为健康之人。 |
|
3729楼#
发布于:2016-02-24 07:0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张瑞芝申请签到,2016年2月23日《黄帝内经》第19课心得
一,人睡觉是血归肝,魂固守肝,能入眠。 血不能归肝干的原因:1,肝长东西,为实证 2,虚症,血不能回流造成失眠 二,睡眠是阳气潜藏,血入肝脏,如风寒入皮肤后血液无法透达表皮出现麻痹,如风寒侵入血脉,血管伸缩受限,血必滞,血无法透达末梢产生麻痹与足冷症状 三,肝受浊血化为清血,肝主血,开窍于目,故能视, 视力退化从肝入手 1,阴,视力模糊,退化 2, 阳,力量没问题,看东西反过来, 人体左主血,右主气,气血不平衡可造成斜视,晃动等问题,血有问题可出现视物模糊,视物不平等,气有问题,可出现视物角度不同 足得血充润故有力 能行走,手掌得血之养能握物,手掌血足 且力惯指尖指故能握物有力,全身因血惯输而能随心所欲活动 四,人体12俞穴,是脏腑和经络交会穴,人共有366穴,是防卫身体重要部位,同时也是病邪进入身体地方,一旦进入可用针灸促使免疫系统运行,使病邪离开身体 五,五决,就是五脉,五脏之气脉 1,人发头疼癫痫,因下焦虚上实,其病在肾膀胱经,严重时进入肾脏 2,视力减退,身晃耳聋头眩,因下实上虚,病在肝胆经严重时入肝 3,腹满胃胀,胁肋满,是因血无法下行到脚,致下体冰寒,延伸所致,病在脾胃经 4,咳嗽且逆气不下,咽因寒在胸肋,胸是清阳之所,因有寒在,病在肺和大肠经 5,心情烦躁,且头疼,病在胸膈的横格上,津液不足,形成燥气,病在心和小肠经 六,五脉 脉象有滑,涩,浮,沉 滑 浮是阳脉,是寸脉 涩 沉是阴脉,是尺脉 1,肝脉:弦脉,肝是木比较细微 脾脉:缓脉,柔缓 心脉:强而有力,洪脉 肾脉:沉脉,到骨边才有脉 肺脉:浮脉,手触皮肤可摸到脉,重按着会沉下去 诊断时用手指的脉感,用理论推断五脏现象,观察五色变化,只要脉正常,色正常色脉吻合,人必健康 |
|
3730楼#
发布于:2016-02-24 07:5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丁伊申请签到,2016年2月23日《黄帝内经》第19课心得
《五藏生成篇第十》 “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 很多人有燥热,中医指的阳明症,睡觉热,燥热,喜吹凉风都是阳明热。肝主风,正常人肝厥阴主合,凌晨一点~三点血归肝,肝藏魂,魂为阳,魂归肝,人能睡觉,肝脏代谢毒物。血不能归肝有两种情况:一是肝里长东西;二是虚证,血回流力量不够。魂不归肝失眠。 肝开窍于目,肝血到眼睛能视,视力问题从眼睛下手,视力有阴和阳,阴是视力模糊,眼睛退化;阳是看东西反过来的,没有退化。人左边主血,右主气是升,气不平衡是造成斜视、晃动等视力问题的原因,血不平衡是出现模糊、视物不平整等。血是力量之源。 肝主风恶风,晚上睡觉时,要盖好被子,但脚可以露外面,因心恶热,心喜寒,治心脏,要保持冷一些,治肺要保暖。脚离心最远,脚上有一点寒,强固心脏。睡觉时脖子要露出来,头乃六阳之首,阳经都到头,阳经不上头,头纯阳,头不怕寒。睡觉时盖被子,不会受寒,不盖被子风就会伤到经脉。静脉曲张是因为在睡觉时因热不盖被子,造成受风。 筋和骨是练到的,肝主筋。手能握,脚有力,手指受血才会抓东西,力量都来自肝脏。睡觉时受到风,停在皮肤上出现皮肤麻痹症状;停在脉造成气血运行阻滞;在足部为厥,造成双足冰冷。所以在针灸时开四关,太冲穴就属肝经。 人身上有大经脉的俞穴共十二处,为五脏六腑气血与经络交会之大穴,分别是肺,心,心包,肝,胆,脾,胃,三焦,肾,大肠,小肠,膀胱十二俞穴位;全身上下共366穴,是胃气、阳气、外邪停留的地方,这些部位都是固表之卫气出入所在,是防卫身体的重要部位,也就是免疫系统分布处所。针灸促使卫气运行,使病邪离开身体。 “诊病之始,五决为纪。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谓五决者,五脉也。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拘蒙招尤,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腹满瞋胀,支鬲胠胁,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心烦头痛,病在鬲中。过在手巨阳少阴。” 诊断病情的开始,必须以“五决”为方法规范。要知道病之所在,必须先彻底了解什么是正常状。所谓“五决”者就是“五脉”,五脏之脉。 肝脉:弦脉,肝是木,細; 心脉:洪脉、粗大有力; 脾脉:缓脉,柔缓; 肺脉:浮脉,肺主皮毛,手指头,刚接触皮肤不压下去就可以摸到脉,重按就沉下去。象木头浮在水面,一按就下去了; 肾脉:沉脉,按到骨边才能按到脉。 头痛,癫痫症,是实证,下虚上实,病在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上,病甚,进入到肾脏, 头晕眼花,身体摇动,目暗耳聋、视力不好,是虚证,上虚下实,病在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上;病甚,进入肝、胆脏。 腹满填胀、胸胁苦满,病在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上,脾主少腹,肚子胀脾管。四肢胀,四肢是阳,是阳不足,不能把水气化掉。一般气胀、鼓胀出现都是实证。 咳嗽气踹,气机上逆,病在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上,因寒在胸中。 心情烦燥且头痛,胸膈不适,此病生在胸膈的横膈上,津液不足造成燥气,其病在手太阳小肠经与手少阴心经上。 |
|
3731楼#
发布于:2016-02-24 08:0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河南-王会玲申请签到,2016年2月23日《黄帝内经》第19课心得
五脏生成篇第十 肝厥阴、血归肝: 人睡眠时,血会大量聚集在肝中,血不归肝,造成魂不归肝,就会失眠;血不归肝有两种情况:肝有实证,位被占,魂不能归肝;肝有虚证,血归肝的力量不足,血不能归肝,影响睡眠。肝开窍于目,肝经络于目,视力问题的治疗要从肝入手。肝因能化浊血为清血, 故目清能视物。肝阴会造成视力模糊、退化;阳证会斜视、倒视等。左主血,右主气,血气不平衡可造成斜视、晃动等视力问题;血有问题可出现视物模糊、视物不平等;气有问题出现视物角度不动。足得血之充润故有力,就能行走;手掌得血之养,就能握物;手掌血足且力贯指尖,故手指能抓物有力。全身上下都因有血的贯输,而能随心所欲的活动。 肝恶风:人入睡 ,如被褥没有盖好而受风,血液的循环就要凝滞。热时脚可以在被褥外,因心喜凉,脚离心最远,脚上稍寒,可调节心脏。睡觉时脖子以上要露出来,头为六阳之首,阳经都到头,头是最为耐寒的。四季睡觉都应盖着,哪怕只是薄床单,可以免于受寒、受风。静脉曲张是因受风造成。风寒凝于肌肤的,血液会无法透达皮表,发生痹证;风寒凝于经脉的,血管的伸缩无法自如,则血行必生滞;风寒血滞凝于足部的,该部发生厥冷。这三种情况,都是由于气血运行不能返回组织间隙的孔穴之处,无法透达所有的血脉末稍,因此造成麻痹与足冷症状。 五脏六腑气血与经络交会之大穴,分别是肺、心包,心、肝、胆、脾、胃、三焦、肾、大肠、小肠、膀胱 等12俞穴位; 人全身上下共354穴的小 穴,共计366穴;这些都是固表之卫气出入的地方,是防卫身体的重要部位,是免疫系统分布所在,同时也是邪气客居之所,是病邪进入身体的地方。一旦病邪进入身体时,停留于穴位上,可用针灸促使卫气运行(免疫系统),使病邪离开身体。 治病时,可循着这些部位施以针石,以祛除邪气。 诊病要以五决为纲纪。了解疾病,必先确定病变的原因。五决就是五脏之脉,以此诊病,即可决断病本的所在。比如头痛等顶部疾患,属于下虚上实的,病变在足少阴和足太阳经,病甚的,可内传于肾。头晕眼花,身体摇动,目暗耳聋,属下实上虚的,病变在足少阳和足厥阴经,病甚的,可内传于肝。腹满瞋胀,支持胸膈协助,属于下部逆气上犯的,病变在足太阴和足阳明经。咳嗽气喘,气机逆乱于胸中,病变在手阳明和手太阳经。心烦头痛,胸膈不适的,病变在手太阳和手少阴经。 五脉之象:肝—弦、心—洪、脾—缓、肺—浮、肾—沉。脉象的小、大、滑、浮、沉等,可通过医生的手指加以鉴别。只要脉、色正常,人能色、脉吻合, 必为健康之人。 请教官审核! |
|
3732楼#
发布于:2016-02-24 08:2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2班-山东-姜绍艳申请签到
2016-2-23《黄帝内经》第17课心得 五脏生成篇第十 五味对五脏,酸苦甘辛咸对肝心脾肺肾。咸入肾,过咸人脸色会暗,克心(水克火);苦入心,过苦皮肤会枯槁,体毛脱落,克肺(火克金);辛入肺,过辣,筋会拘急,指甲会伤到,克肝(金克木);酸入肝,过酸会伤到筋,嘴巴会往上翘,克脾(木克土);甘入脾,过甜会骨痛,发落,克肾(土克水)。 五色五味对五脏,青赤黄白黑,酸苦甘辛咸,对肝心脾肺肾。颜色黯淡无光,为死色;颜色油光鲜亮为正色。 看眼睛诊断法:第一圈瞳孔:肾 ,黑色,肾为阴赃,内藏阳; 第二圈:脾,黄色 ,组织比较密,因土比较扎实,占1/3;第三圈:肝,青,组织疏松,因木纹路比较疏松,占2/3;眼白:肺 ,白。 瞳孔越小越好,代表肾藏阳,让脾约束好肾。若光照眼睛,瞳孔不回缩,代表肾阳没有了。 眼袋是阳明之所在,脾胃管。睛明穴是心。 脾区很大,肝区很小,示土很旺,会反侮到木,此为微邪。土为脾胃,主糖尿病消渴。 血脉有问题治心脏,气脉有问题要治肺脏 八风八邪,四肢的未稍是病初始的地方,是阴经阳经交会的地方。吃药药到病所很远,可以在八风八邪上下针(掌上八风,脚上八邪)。形伤肿,气伤痛。直接扎两个骨缝中间,如果肿得很大,可在骨节中间再下一次针;手脚受伤皆可用。 |
|
3734楼#
发布于:2016-02-24 12:0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深圳 蔡彩婵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4日《黄帝内经》第20课心得 13.诊病应合脉、色以万全。脉之大小滑涩浮沉可手触而知,其中浮滑为阳脉(肺心),沉涩为阴脉(肝脾肾),膈、关处阴阳相和(胃)。脏象于表可类推;脏相音(长短清浊徐疾)以察五脏可意会;五色微诊可目察。 14.气色 外赤~脉喘而坚~病气积腹中,碍食,曰心痹~因思虑过而心虚,病邪入。 外白~脉喘而浮~积气胸中,喘(肺主肃降,气往上则喘)、惊、虚,曰肺痹~得寒热且醉后入房。 外青~脉长(常脉寸+尺=1寸9分)左右弹~积气心下(胃),拄两肋,曰肝痹~受寒湿引起,有头腰痛足冷等症。 外黄~脉大而虚~积气腹中,自觉逆气,曰阙疝(属寒症)~四肢过劳,出汗而受风邪。 外黑~脉下部坚而大~积气小腹与前阴,曰肾痹~凉水沐浴后即眠。 15.災色 脸色非常色,但人体运行正常,为横死之灾。生色之第二节气即死。 16.面色之常与非(胃气足与否) 凡相五色之奇脉,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也。注:胃其色在面为黄,黄则胃气足,故不死。 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无胃气,五脏色浮于面,死症也。 五藏别论篇 1.(水谷入口胃实肠虚,食下则肠实胃虚。即满而不实,实而不满之常态。)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六者。阴,地气所生,藏阴精,像地藏而不泻,满而不实。 传化之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魄门(肛门)六者。阳,天气所生,纳五脏浊气与食物残渣,象天泻而不藏,实而不满。 2.寸口脉(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 胃:水谷之海,六腑之源。五味~口~胃(磨碎)~小肠(分化营养供五脏之需) 寸口:手太阴肺经气之所,土生金,即脾。 五味~食物经胃肠消化吸收~入肺成津液,分配输送~入各脏~见五脏气于寸口。 五气~入鼻(肺主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不利。 3.治病必察其下(大小便)+查脉+观情志气色+问病痛所在。 拘于鬼神者,不宜谈医术高明。恶于针石者,不言针灸技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亦无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