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以诺
贫民
贫民
  • UID2017806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6
360楼#
发布于:2015-10-25 13:30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1班以诺

以诺10月25号、67、68课作业、针灸治症
内脏出血
胸前外伤时巨痛:按经络取本穴下针上痛扎:先然谷 三毛 冲阳放血、再扎公孙、内关。       胃出血:只要是胃里出血、胃癌时出血都不扎本穴足三里,扎后经络气血会蠕动的更快,阳行的更快,出血会更多。可下针公孙,内关,胃的募穴中脘。
             如脾破裂出血:同样本穴太白不能用。可下针商丘,胃经的内庭。
       治腑病: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心经阳气一般是中午恢复时会饿。
        治脏病:肝 脾 肺 心脏 肾 表证感冒时、阳气一般是半夜恢复。
   朝食暮吐:胃的下方有个小袋子,会沉积一些宿食,所以人只要有水,七天可以不食。如果这个小袋子不蠕动,黄昏时会把早饭吐出、食不化。扎中脘、灸都可以导宿食。
       腹膜炎:胆病、胆堵了、急慢性盲肠堵到会被撑破、诊断症状:病人一动就痛,平时突然一下巨痛是破裂了、手摸腹部冰凉,如果有一块特别热,就是里面化脓的症状。
可在肘尖隔姜灸,灸到肠鸣,马上病人去排大便出来的都是脓血,血排出来就好了。
       糖尿病消渴症
脾管胃口,感觉饥饿,胰脏管味觉。下针天突,因为嘴巴的津液是小肠的火把大肠加热升发上肺的,所以下针或灸关元+大肠的天枢、这样水分就回到肺里肺受纳吸收才会有津液。还有特效穴如中府,云门,肺俞,第八椎开一寸半外至阳+阳池都是特效消渴大穴。
      痞块:肝硬化、肝病、胰腺癌、胃癌的痞块是凹凸不平不规则 很硬 粗糙的是恶性。 如边界圆滑 矩整是良性的脂肪瘤。
痞块就是累积的阴,只要行阳,加快阳气 气血的流畅、痞块就会消解。
痞块是没有消散的阴瘀积累而成的痞块、要固脾胃,同时行阳,气血流畅了,同时解除时晨病、能入睡就好了。
肝有痞块,在十三椎外开三寸半的痞根穴和脚后跟上三寸的消积穴可灸,可针。          肝病、肝结石、肝两肋间痛:扎肝关止痛,天枢 、太冲,下行间,肝俞,期门,俞募治疗。
肝结石:胆切掉以后一般在总胆管处会形成肝结石,两边肋间痛。下针肝关止痛,扎天枢,肝募箕门,胆募日月,肝俞,胆俞,期门。往下消导,让胆管慢慢变软。另可隔姜灸肝部天应、行阳。
郑其赛
侠客
侠客
  • UID20143846
  • 粉丝1
  • 关注3
  • 发帖数12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61楼#
发布于:2015-10-25 13:32
中医经典特训1班郑其赛报到
20151025日,湖北-郑其赛《针灸大成》67-68课心得
血症:
1)外伤出血:外部受伤突然出血,包括脑溢血、脑外伤。外伤止痛时,按经络取穴;整个胸痛时,公孙+内关
【治疗】然谷放血,如果胸痛,三毛放血;胸腔内出血昏迷,速以三棱针刺醒后,再针肩井+足三里(对侧,引气下行)。下利黑便即愈。
2)内脏出血:不用本穴,因为这样会增大出血量。 如胃出血不可用足三里穴,脾脏出血不可用太白。胃出血:公孙+内关+中脘(胃募)
3)脏病在半夜,腑病在白天中午。
小儿高热最好采取针刺耳尖、大椎等自然退烧。
胃下方底部留有宿食,可供人7天不进食能活。
若饮食伤脾胃,宿食不化则朝食暮吐 取中脘(热针寒灸)
胆结石瘀积 阑尾炎急性发作穿孔所致腹膜炎,右下麦氏点及周围皮肤高温。隔姜灸肘尖,直至有肠鸣音立即大便即愈。
消渴 上消口渴 针天突+关元(针/灸)+天枢(双向调节,可治腹泻/便秘)    中府+云门  胰俞+阳池
痞块(肝癌、乳腺癌、胃癌)针:痞根+消积+肝关+太冲+行间+肝俞+期门   养护胃气为先,确保睡眠。灸升阳气循环好。养胃行阳保睡眠。2-3周,8-12个月
胆不要随意摘除 会影响胆气。便秘  正常人的浊气只能到膈膜,如穿过横膈膜则会入脑致癫狂,发狂奔走 。
肝结石发作痛极 可针肝关(治任何肋间痛)+天枢+期门+日月+肝俞+胆俞 将时症除掉,让夜晚11-3点疼痛与失眠消失。也可以隔姜灸行阳气。(湖北-郑其赛)
任红超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44
  • 粉丝2
  • 关注2
  • 发帖数227
362楼#
发布于:2015-10-25 15:29
中医经典特训1班任红超报到

25日任红超67-68学习心得:
1、朝食暮吐:就是早上吃的食物,停留在胃下方的小袋子,堵到了,消导不下去,晚上的时候吐出来。
治疗方法:下针\ 中脘穴
在胃的下方有个小袋子,平时都有一些事物在里面,所以7天不吃东西没关系,只要能喝水人就没有问题。
一般大多数胃的治症,胃酸过多、胃胀、胃溃疡,处方上虽有点差异,但针灸是一样。只要记得寒症灸热症针。
2、腹膜炎感染的原因:一种是胆堵到了,胆汁排不出来,胆就破裂了;一种是阑尾,盲肠堵到了,最后也破裂。
治疗方法:肘尖穴上隔姜灸,灸到肠鸣,大便排出脓血。
3、脾脏管的是胃口,我想吃什么食物;胰脏管的是感觉食物的味道如何。
消渴治疗方法:下针天突+关元(灸)+天枢+中府+云门+肺俞+阳池
治病原理:嘴巴里面的津液来来自于大肠,把小肠的火加热,让津液发上来。
4、痞块:
治疗方法:灸痞根+消积+下针肝关+太冲+行间+肝俞+箕门  
治疗原则:如何先固病人的胃,让病人胃口好,同时行他的阳气,当气机流畅,就算病人肿块在那,病人晚上仍可以睡觉。
5、中医不赞成把胆拿掉,胆能拿掉,但总胆管因为跟肝连在一起,怕妨碍到动脉,不能拿掉,还是会有胆汁,慢慢累积在里面就形成肝结石,会肋间痛,发病在1点到3点。
治疗方法:下对面的肝关+天枢+箕门(肝募穴)+日月(胆募穴)+肝俞+胆俞
吴泳茵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22
  • 粉丝3
  • 关注1
  • 发帖数103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63楼#
发布于:2015-10-25 17:48
67-68课笔记:
血症:1、脏腑里面的出血,不管是胃出血还是胃癌,出血的时候,足三里不要扎,因足三里是本穴,让阳行的更快,出血会增加。公孙内关可以用,胃的募穴也可用。若脾脏破了,内出血,本穴太白也不能用,针商丘,胃经的内庭。
2、外伤病的出血,伤科病人,在然谷放血(脑溢血,脑部外伤,脑震荡可用此法),如还伴有胸痛在三毛上放血,冲阳脉放血,会看到青筋,表示里面有内出血,用三棱针放血出来,常用的是肩井,胸腔有内出血,针肩井时,一定要扎足三里,把阳气往下导,血出来,一定是由大便出来。 公孙,内关是很好用穴。小朋友用开天河水,开完天河水,用指头的针轻轻的摸,发烧的话,少商、商阳、大椎放血,放血后烧退。
腑,就是胆、小肠、胃、膀胱、女子胞,治腑病,中午的时候,白天的时候,会感到好饿。
脏,如肝脏,心脏,脾脏、肺脏,是半夜,治脏病一定是半夜醒过来,感到饿。
朝食暮吐与腹膜炎
有一种症叫朝食暮吐 ,正常的胃新的会把旧的导下去,新的食物取代旧的食物。如有一天,堵到了,每个时段吃的食物在那,出不来,胃的下方蠕动没有了,食物在下面的时候,就会造成标准的症状是朝食暮吐。 这种情形在中脘穴下针或灸。病人会感到胃开始动,多数胃的治症(胃酸过多、胃胀、胃溃疡)。记得寒热,分清用针还是灸便可。
治胆病的时候,身上有两个地方,最容易传染腹膜炎 ,一个是胆堵到(胆汁排不出,胆破掉了)。另一个是阑尾。如果盲肠破掉(食物的残渣、粪便,就会跑到腹腔里面)感染了腹膜炎,盲肠破掉就是化脓了。遇到破裂化脓,用经外奇穴(肘尖穴),隔姜灸,三焦经过的地方,灸到肚子里面肠鸣,开始叫为止,排出来的都是脓血,血一排出来,就好了。
消渴、痞块与肝结石治症
脾脏管的是胃口;食物吃到嘴巴,感觉味道如何,是胰脏在管。
糖尿病会消渴,一般在天突下针。可灸可针关元灸,大肠的天枢穴(下利时或便秘时针天枢灸天枢都可以,因为穴道自己会有调节的做用)。中府,云门,肺俞及第八椎至阳外开一寸半(糖尿病的特效穴),手上的阳池穴(特效穴),可用来治疗消渴 、口渴。
遇到痞块,正面上可以摸到硬块、肿瘤,它是不规则,像岩石一样硬。有痞块的时候,中医的观念认为阴会累积,所以要行阳,加快阳的速度。肝有痞块在背后的第十三椎外开三寸半的痞根穴及脚后跟上三寸的消积穴上灸。用隔姜灸,然后下针。还有痛的话,下肝关、太冲。如痛得很厉害,可以下行间、背后的肝俞、正面的箕门。痞块出现的一个原则,固胃,让胃口好,同时行阳气。 胆在肝脏的下方,下腹到大肠的交接的地方。全身的血管都有瓣膜,可预防血液回逆,有一条血管,只有这个血管没有瓣膜,它允许血进入这边,肝和大肠,金和木之间的关系。
如有病人胆没了,可总胆管是拿不掉,因为跟肝连在一起,以后慢慢累积胆汁在里面,变成肝结石 。任何肋间痛,都可以下对面的肝关(止痛),针天枢、肝募箕门,胆募穴日月,肝俞、胆俞,正面的期门、往下消导下来,发病时是一点到三点,针荣穴把时症去掉,如果痛得很厉害,拿生姜灸一定要是行阳。
贾英然
新手
新手
  • UID20175452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03
364楼#
发布于:2015-10-25 18:1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一班贾英然报到
血症,脏腑里面出血病的出血,外伤造成的出血,踢伤,撞伤摔伤时里面出的血,受伤时出的血在然谷,三毛上放血,冲阳脉放血,伤着醒过来后有痛表示内出血,下针肩井穴,足三里,把血导出来,病人会排黑色的大便,内脏病造成的出血,不针本穴,如胃出血不能针足三里,会出血更多,可以下针公孙内关,脏跟腑不同腑大部分是中午,腑就是胆小肠胃膀胱,女子包三焦心包,治腑病一定是白天中午的时候会感到很饿,脏是半夜治脏病如肝脏,心脏,脾脏,肺脏,病人恢复时一定是半夜醒过来感到很饿,要吃东西,表示阳气回来了,脏病通常在半夜,腑病还有表症,像感冒发烧第二天就回复了,小孩子发烧,少商穴商阳穴,大椎放血,,退烧后胃气恢复就是好了,用自然的方法治疗最好,胃的下方有个小袋子吃的新的食物会把旧的实物取代会就一些在胃的下方因此七天只喝水不吃东西不会死,朝食暮吐:就是早上吃的食物,停留在胃下方的小袋子,堵到了,消导不下去,黄昏的时候吐出来,下针或灸中脘穴大多数胃的治症,胃酸过多、胃胀、胃溃疡,处方上虽有点差异,但针灸是一样。只要记得寒症灸热症针。腹膜炎感染的原因胆堵到造成的胆汁破裂,盲肠堵到,慢性盲肠炎,急性盲肠炎造成的盲肠破裂。刚开始痛的地方不痛了,但是不能动一动就痛,手脚温热,全身凉,病灶部分温热,治疗方法:经外奇穴肘尖穴上隔姜灸,灸到肠鸣,大便排出脓血。消渴燥渴的治疗方法:下针天突关元(灸)天枢中府云门肺俞阳池,痞块:肝硬化,肝癌,脾脏癌恶性肿瘤,不规则,像岩石一样,良心肿瘤光滑圆润,阴会累计造成痞块,所以要行阳,加快阳的速度,肝有硬块治疗方法:灸痞根,消积,下针肝关,太冲穴,行间穴,肝俞,箕门 穴,痞块出现时先固胃,胃口好,同时行他的阳气,当气机流畅,就算病人肿块在那,病人晚上仍可以睡觉。中医不赞成把胆拿掉,胆能拿掉,但总胆管因为跟肝连在一起,不能拿掉会很危险,胆拿掉还是会有胆汁,慢慢累积在里面就形成肝结石,会肋间痛,发病在1点到3点失眠,胆结石的痛下针肝关可止痛,天枢,箕门穴日月穴,肝俞,胆俞,,发病时间一点到三点下针肝的荣穴把时症去掉,
李焕
侠客
侠客
  • UID2017588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0
365楼#
发布于:2015-10-25 18:51
中医经典特训班李焕报到
10月25日67-68集学习心得
一、朝食暮吐朝食暮吐,是早上吃的早餐,要到黄昏会很恶心呕吐,在中脘穴下针。
二、腹膜炎 原因 ,第一个是胆堵到了,胆汁排不出来,胆破掉了;还有一个是盲肠破掉,用经外奇穴肘尖穴隔姜灸,灸到他肚子里面肠鸣。
三、消渴 胰脏归在脾里面,胃口感觉肚子饿,是脾脏在管;食物吃到嘴巴,感觉味道如何,是胰脏在管。糖尿病会消渴,病人燥渴时,用天突,关元,天枢,下针天枢、关元,这个水分就往上回到肺里面去,肺受纳吸收这个水,水才会上来,中府,云门,肺俞及糖尿病的特效穴,手上的阳池穴也都是特效穴,可用来治疗消渴
、口渴。
四、痞块 阴会累积,有东西累积在那里,会造成痞块。因为阴会累积,所以要行阳,加快阳的速度。肝有痞块在痞根穴及消积穴上隔着生姜灸,下肝关、太冲,痛得很厉害,下行间、肝俞、期门。再去强土,治疗肝硬化,一点到三点可以睡觉,阳气开始运行了,痞块可能还在那,就不会恶化,会慢慢好起来。
五、肝结石 中医不赞成把胆拿掉,胆是中正之官,把胆拿掉了,总胆管拿不掉,慢慢累积胆汁在里面,变成肝结石,治疗要针对面的肝关,天枢、肝募期门,胆募日月,肝俞、胆俞,往下消导下来,让它慢慢软化。发病时是一点到三点,针荣穴把时症去掉。
杨诚
侠客
侠客
  • UID20147989
  • 粉丝10
  • 关注2
  • 发帖数100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66楼#
发布于:2015-10-25 19:1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徐州杨诚报到
2015年10月25日,徐州-杨诚《针灸大成》67、68课心得:
1. 朝食暮吐与腹膜炎
1)朝食暮吐:是因为胃下方的没有蠕动导致,针或灸中脘,食物会向下走。一般的胃的治症针灸都在中脘,只要分清寒热用针或灸
2)腹膜炎:胆囊破裂、盲肠破裂导致,灸肘尖穴(奇穴,三焦经经过的地方),灸到肠鸣排脓血。
破裂前都会很痛,一旦破裂反而不感觉到剧痛了,这是压力减轻的原因。此时用手摸会感到患处热,其他地方温度低。

2.消渴、痞块、肝结石
1)消渴:病人烦渴。天枢+关元+中府+云门+肺俞+膈俞+阳池
中医把胰脏包括在脾脏里,脾脏管胃口,饿不饿,想不想吃,想吃什么;胰脏管吃到嘴里的味觉如何。
病人燥渴,针天突,止渴
因为嘴里的津液是由小肠加热大肠蒸发上去的,所以要提高小肠温度,所以用关元,针灸都可
天枢恢复大肠蠕动速度,无论是便秘还是下利,都可以用天枢,中医是一个平衡的状态。
增加肺的功能:中府+云门+肺俞
糖尿病特效穴:第八椎下旁开1.5寸消渴穴,诊断治疗糖尿病,针、灸均可
             阳池透大陵,治消渴。
2)痞块:表面光滑是良性的,不规则、像岩石一样硬是恶性的;阴会累积,行阳化积。先固胃再行阳
肝有痞块:灸痞根(第十三椎外开三寸半)+消积(脚后跟上三寸)+肝关+太冲+
         止痛:行间+肝俞+期门。
3)肝结石:不要把胆拿掉,胆是中正之官,把胆拿掉了,总胆管留在那儿,十五年后慢慢累积的胆汁,变成肝结石,会很痛。
全身的血管都有瓣膜,防止血液回流。唯独肝脏的下方到大肠交接的地方有一条血管,没有瓣膜,允许血进入到大肠,这就是金和木的关系。正常时,膈膜分清浊,胸腔是清气,浊气只到膈膜。吸气的时候,肺扩张,隔膜下降,肝脏的血从这条血管流入大肠,大肠得到这个血,就有力蠕动,会把宿便排出去;你吐气时,隔膜上升,血就回流到肝脏。
肝关(肋间痛)+天枢+期门+日月+肝俞+胆俞。
行间去时症,可针可灸。
灸也可以,行阳止痛。
黄旭红
会员
会员
  • UID20149616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57
367楼#
发布于:2015-10-25 19:17
10月25日学习内容:
一 朝食暮吐 早餐到晚上吐出来,在中脘下针或灸。
二 病人燥渴时,一般天突下针,在关元针或灸都可以,针天枢。针中府 云门 肺俞和阳池,是糖尿病特效穴。
   痞块(肝硬化 肝癌 脾脏癌 胃癌)
   良性的圆滑,肿瘤则不规则,很硬,治症要行阳,用灸或针都可以。
   肝有痞块 隔姜灸痞根穴和消积穴,然后下针,仍然有痛时,下肝关 太冲,虚症或病很久。如果痛很厉害,可以下行间 肝俞 期门,再去强土。
   痞块治疗,先固胃行阳。
    中医不赞成把胆拿掉,胆在肝脏下面,下腹到大肠交接的地方,有条血管,可预防血液回逆。若浊气冲上来,人会发狂奔走~精神错乱。如果胆没了~胆汁会逐渐累积在肝胀,变成肝结石,很痛,针肝关 天枢 期门 日月 肝俞 胆俞,往下消导,让它慢慢的软化下来。
 三 腹痛~瘀血与便秘
    瘀血一般会在左腹,关元外开三寸有压痛点代表有瘀血,主要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如果是便秘造成的腹痛,寒则为没有蠕动,几天不上厕所都不觉得难过,如果是热实,一两天不大便就很难过。小肠堵,会放屁很多,针关元。大便干燥,针关元 巨阙 章门,另照海和支沟都是治疗便秘的名穴。太白也可用。如果是寒实,灸比针好,灸关元 中脘四花灸 足三里 支沟 照海。
黄旭红
冯慧
会员
会员
  • UID2017545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22
368楼#
发布于:2015-10-25 19:41
67.68学习心得
1.针灸可以止痛,可以按照经络来决定。
2.内脏出血,跟外伤没关系按照经络来决定。不要扎本穴。如胃出血,一般不扎足三里,因为会让胃蠕动更快。但是可以选择募穴俞穴,公孙内关都可以。
3.腑是阳,脏是阴,治腑病一般会在中午恢复,而脏病一般在半夜恢复。
4.朝食暮吐一般下针中脘。
5.身上两个地方最容易感染腹膜炎,一个是胆囊,一个是阑尾处。怎么诊断,病人不动不疼一动就疼,身上是凉的,但是破解那块是热的。可以用肘尖穴艾灸。灸到肚子肠鸣,排出来的都是脓血。
6.脾脏是胃口,胰脏是味道。消渴,可以针天突,关元,天枢,中府,云门,肺俞。第八椎外开一寸半,糖尿病特效穴,还有阳池穴。
7.肝脏有痞块可以针13椎外开3.5寸的痞根穴。还有脚后跟上三寸的消积穴。
8.痞块出现以后有一个原则就是先护住胃气,然后行阳气。
张兴平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1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0
369楼#
发布于:2015-10-25 20:03
中医经典特训1班张兴平报到
67节学习心得:   朝食暮吐与腹膜炎,胃的下方有个代子,平时都有宿食在里面,就是每次胃消化的时候都留点在这个代子里,等下次新食物进来的时候,旧的消化掉,新的存下来。有这个食物在里面我们人七天不吃东西都可以,只要喝水就行。

如果有一天这里堵了,就是这个地方沒有蠕动了。人的症状就是朝食暮吐,这样我们可下针中脘(可灸),有胃胀,胃溃疡的下针一样,只要分辨寒热,可用针,灸都行。
   腹膜炎:   胆堵到了,胆汁排不出来,胆破了,还有种是阑尾炎,当肓肠被堵到了,破了,也会感染腹膜炎,这时我们可用经外奇穴,叫肘尖穴,用隔姜灸,这里是三焦经过的地方,灸到肚子里面肠呜为止,去厕所排出脓血就沒事了。
   胰脏:  中医把胰归在脾里,严格来分,脾管胃口,胰管味道。中医认为糖尿病会消渴,可在关元上灸和针,天枢,中府、云门,还有糖尿病的特效穴,第八椎至阳外开一寸半,阳池等都是特效穴。
    如有痞块,如肝硬化,肝癌,胰脏癌,胃癌时,中医的观念是,阴(看得到的东西)会累积,我们就要行阳,让阳循环的速度加快,就不会累积了。可下针痞根穴,消积穴,可在痞块上隔姜灸。如是肝上可下肝关,太冲,虚症,很痛可下行间,肝俞,箕门,俞募治疗法。完了在去强土。就是一定要记住一个原则,就是如何去先固它的胃,同时行他的阳气。当气机一流畅,病人能吃能睡就好了。
    少腹是个很复杂的地方,中医是不赞成把胆拿掉的,胆是"中正之官"。如果人胆沒了,15年以后他的总胆管会累积很多胆计在里面,变成肝结石,我们可用针扎对面的肝关,天枢,肝的募穴,期门,胆的募穴日月,背后肝俞,胆俞,就可以把肝结石往下消导下来,如果晚上1~3点发病的,可先下荣穴把时症去掉,在舒大便。用生姜灸也行,反正行阳。
郑永丽
贫民
贫民
  • UID2018114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43
370楼#
发布于:2015-10-25 21:5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郑永丽报到
胸腔内出血治疗方式:
有两种血症~1脏腑里面出血,这是病的出血。例如,胃生病了,胃癌里面破掉,这是内脏出血。2外伤病的出血,例如被马踢到,被车撞到,高楼上掉下来,里面出血。
本来好好的,突然这样,我们都是在然谷放血,不单单是脑溢血,对脑部外伤、脑震荡都好,然谷放血不够还有胸痛的时候在三毛上放血,可以在胃经的冲阳脉放血。醒过来如果有痛表示里面有内出血,我们常用的是肩井,一定要扎足三里把气往小导,血出来一定由大便出来。
内脏出血,一般不扎本穴。
不管是单纯的的胃出血还是胃癌,出血的时候不扎足三里,足三里会让阳行的更快,出血会增加,公孙内关可以用,胃的募穴也可以用。
腑~就是胆、小肠、胃、膀胱、女子胞。大部分是中午,白天的时候会感到好饿。腑病还有表症像感冒、发烧,第二天中午胃口恢复。
脏~如肝脏,心脏,脾脏,肺脏。是半夜,治内科病的时候病人恢复时一定是半夜醒过来,感到饿的早死,想吃东西,表示病人阳气回来了。
小孩子在开完天河水,用指头的针,轻轻的摸,而不是很用力,第二天小孩子说要吃东西就救回来了,第二天没好继续做。
发烧的话少商、商阳、大椎放血,放血后烧开始退。
朝食暮吐~胃的下方有个小袋子,这宿食新的会把旧的导下去,但有一天堵到了,胃的下方蠕动没有了,食物在下面的时候就会造成标准的症状,朝时暮吐。在中脘下针或灸,针一下去胃就开始蠕动,非常好用。
大多胃的治症,无论是临床上的胃酸过多、胃胀、胃溃疡处方上虽有差异,但只要记的寒热,什么时候用针什么时候用灸就可以了。
治胆病的时候身上有两个地方最容易传染腹膜炎,1胆堵到了,胆汁排不出来,胆破掉了。2阑尾,盲肠被堵到,无论慢性还是急性盲肠炎都没问题,但如果还没到我们手上盲肠就破掉会感染腹膜炎。
诊断放式~我这里痛,突然破掉了就不痛了,用手去摸会感到哪一块特别热,就是遇到破裂化脓了。用经外奇穴肘尖穴隔姜灸,灸到他肚子里肠鸣时病人会跑厕所,排出来的是脓血。
脾脏~管的是胃口。
胰脏~感觉味道如何是胰脏在管。
病人燥渴时,一般在天突下针,在关元灸针都可以。嘴巴里的津液来自于大肠,把小肠的火加热让津液发出来。在关元灸合针都可以。
下利时针天枢灸天枢,便秘也可以在天枢做,它有调节的作用。下针天枢关元水分就往上回到肺里,肺受呐吸收水,水才会上来。
中府,云门,肺俞及糖尿病的特效穴,第八椎至阳外开一寸半,手上的阳池穴也都是特效穴可以用来治疗消渴,口渴。
肝硬化,肝癌,脾脏癌,胃癌,正面上可以摸到的硬块、肿瘤,它是不规则的,像岩石一样硬。
如果是很圆滑,则可能是良性的,可能是脂肪瘤。
有痞块的时候要行阳,加快阳的速度,所以针灸都可以。肝有痞块在背后的十三椎外开三寸半的痞根穴和脚后跟上三寸的消积穴上隔姜灸。还痛的话虚病或病很久下肝关、太冲。如果痛的很厉害可以下行间、背后的肝俞、正面的箕门。用俞募治疗再去强土。
胆在肝脏的下方,下腹到大肠的交接的地方,有一天血管,全身的血管都有瓣膜,可预防血液回逆,只有这个血管没有瓣膜,它允许血进入这边。
人有隔膜,隔膜是分清浊的地方,吸气时隔膜会下来,浊气往下导。你吸气吐气时横隔就上,下,血就回到肝脏,一直循环。
任何肋间痛,对面的肝关都可以下,肝关可以治痛,针天枢、肝募箕门,胆募日月,肝俞、胆俞,正面的期门,日月往下消导下来,让它慢慢软化。
如果一到三点发病,针荣穴把时症去掉,同时亦可止痛,再把大便舒畅一下,让它慢慢消掉,如果痛的厉害隔姜灸,行阳。
韩辉
侠客
侠客
  • UID20178008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25
371楼#
发布于:2015-10-25 21:53
 第67、68集学习心得:朝食暮吐是因为胃下方的袋子,即宿食没有蠕动,导致堵塞。可针或灸中脘,食物会向下走。一般的胃的治症针灸都在中脘,只要分清寒热,什么时候用针或灸。胆囊破裂、盲肠破裂可致腹膜炎。破裂前都会很痛,一旦破裂反而不感觉到剧痛了,这是压力减轻的原因。此时用手摸会感到患处热,其他地方温度低。灸经外奇穴肘尖穴,灸到肠鸣排脓血。 脾脏管的是胃口,食物吃到嘴里感觉味道如何,是胰脏在管。 糖尿病会消渴,一般在天突下针。可灸可针关元灸,大肠的天枢穴,下利时或便秘时针天枢灸天枢都可以,因为穴道自己会有调节的做用。中府,云门,肺俞糖尿病的特效穴及第八椎至阳外开一寸半,手上的阳池穴也是特效穴,可用来治疗消渴 、口渴。遇到痞块,正面上可以摸到硬块、肿瘤,它是不规则,像岩石一样硬。良心肿瘤光滑圆润,有痞块的时候,中医的观念认为阴会累积,所以要行阳,加快阳的速度。肝有痞块在背后的第十三椎外开三寸半的痞根穴及脚后跟上三寸的消积穴上灸。用隔姜灸,然后下针。还有痛的话,下肝关、太冲。如痛得很厉害,可以下行间、背后的肝俞、正面的箕门。痞块出现的一个原则,先固胃,让胃口好,同时行阳气。 中医不赞成把胆拿掉,胆能拿掉,但总胆管因为跟肝连在一起,不能拿掉会很危险,胆拿掉还是会有胆汁,慢慢累积在里面就形成肝结石,会肋间痛,发病在1点到3点失眠。全身的血管都有瓣膜,可预防血液回逆,有一条血管,只有这个血管没有瓣膜,它允许血进入这边,肝和大肠,金和木之间的关系。正常时,膈膜分清浊,胸腔是清气,浊气只到膈膜。吸气的时候,肺扩张,隔膜下降,肝脏的血从这条血管流入大肠,大肠得到这个血,就有力蠕动,会把宿便排出去;你吐气时,隔膜上升,血就回流到肝脏。 胆结石的痛下针肝关可止痛,天枢,箕门穴日月穴,肝俞,胆俞,往下消导下来,让它慢慢软化。发病时间一点到三点下针肝的荣穴把时症去掉。 灸也可以,行阳止痛。
秦战强
会员
会员
  • UID2017602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42
372楼#
发布于:2015-10-25 23:37
第67-68讲:
1、朝食暮吐朝食暮吐,是早上吃的早餐,要到黄昏会很恶心呕吐,在中脘穴下针。
2、腹膜炎 原因 ,第一个是胆堵到了,胆汁排不出来,胆破掉了;还有一个是盲肠破掉,用经外奇穴肘尖穴隔姜灸,灸到他肚子里面肠鸣。
3、消渴 胰脏归在脾里面,胃口感觉肚子饿,是脾脏在管;食物吃到嘴巴,感觉味道如何,是胰脏在管。糖尿病会消渴,病人燥渴时,用天突,关元,天枢,下针天枢、关元,这个水分就往上回到肺里面去,肺受纳吸收这个水,水才会上来,中府,云门,肺俞及糖尿病的特效穴,手上的阳池穴也都是特效穴,可用来治疗消渴 、口渴。
4、痞块 阴会累积,有东西累积在那里,会造成痞块。因为阴会累积,所以要行阳,加快阳的速度。肝有痞块在痞根穴及消积穴上隔着生姜灸,下肝关、太冲,痛得很厉害,下行间、肝俞、期门。再去强土,治疗肝硬化,一点到三点可以睡觉,阳气开始运行了,痞块可能还在那,就不会恶化,会慢慢好起来。
5、肝结石 中医不赞成把胆拿掉,胆是中正之官,把胆拿掉了,总胆管拿不掉,慢慢累积胆汁在里面,变成肝结石,治疗要针对面的肝关,天枢、肝募期门,胆募日月,肝俞、胆俞,往下消导下来,让它慢慢软化。发病时是一点到三点,针荥穴把时症去掉。
曾从芬
贫民
贫民
  • UID20175427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44
373楼#
发布于:2015-10-26 00:04
六十七课  血胸的人 下针肩井穴 足三里  就会排出血便  止痛的话可以按经络去做  比如公孙  出血的症 不下足三里可下公孙内关 胃的募穴可以用   脾脏问题不能下太白   可下商丘 胃经的内庭   脏病恢复时候晚上容易饿 小孩子发烧  开天河水  第二天就好了  也可在大椎少商放血   朝食暮吐  与腹膜炎   胃的底部有个宿食的地方 如果胃蠕动不好  会早上吃晚上吐  下针中腕
盲肠炎 破裂 引起腹膜炎  用手摸是热的 灸肘尖  隔姜灸  灸到肠鸣  就会排便  排便就好了
糖尿病消渴  中医把胰归纳
胡林波
贫民
贫民
  • UID2017752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2
374楼#
发布于:2015-10-26 07:54
胡林波67课
   血症,外伤病人醒过来后如果有痛,是有内出血,针肩井,一定要加足三里,把血导下去,血导出来一定是由大便出来。
    内脏的出血,一般不扎本穴,扎后出血会更多,实证一样,实则泻其子。治腑病的时候一定是中午,胃气回复,脏病通常在半夜。
   朝食暮吐
   朝食暮吐者在中脘穴下针,针一下去或灸,病人会感到胃开始动。大多数胃证,只要记得寒热,何时针何时灸就可以了。
   治胆病时,有两个地方最容易传染到腹膜炎,一是胆堵一是阑尾盲肠被堵。诊断时,摸到哪一块特别热就是化脓了,用经外奇穴肘尖穴,隔姜灸,灸到肠鸣为止。
   消渴痞块与肝胆结石症
   脾脏管胃口,吃到嘴里的胃道是胰脏在管。
    病人消渴时,下天突,加热小肠火关元灸或针,针天枢让大肠蠕动的速度正常。中府,云门,肺俞以及糖尿病的特效穴,第八椎至阳外开一寸半,阳池穴,用来治疗消渴,口渴。
    痞块时,隔姜灸痞根及消积,有痛的话下肝关,太冲。痛的厉害下行间,肝俞,期门。痞块出现的原则是先固胃,同时行阳气。十二经络的气血流注是阳气的循环,阳气没堵住,可以睡的很好,在治疗肝硬化,一点到三点变成可以睡觉。
    隔膜是一个分清浊的地方,上面是清下面是浊,若浊气冲上去,人会奔走发狂。浊气沼气到隔膜为止,这是正常的。吸气的时候,肺扩张,隔膜下降,肝脏的血从这到大肠,大肠得但得到这个血,就有力量蠕动,就会把宿食排出去。
   胆切除后,肝总管累积胆汁,形成肝结石,会很痛,针灸的话,下肝关(可以止痛,任何肋间痛,对面的肝关都可以下)针天枢,肝募期门,胆募日月,肝俞胆俞。发病时间是一点到三点,针荥穴把实证去掉,同时亦可止痛,再把大便通畅一下即可。痛的厉害,拿生姜灸也可以,只要行阳就行。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