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彩婵
侠客
侠客
  • UID2014470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5
3735楼#
发布于:2016-02-24 12:0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深圳 蔡彩婵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4日《黄帝内经》第20课心得
13.诊病应合脉、色以万全。脉之大小滑涩浮沉可手触而知,其中浮滑为阳脉(肺心),沉涩为阴脉(肝脾肾),膈、关处阴阳相和(胃)。脏象于表可类推;脏相音(长短清浊徐疾)以察五脏可意会;五色微诊可目察。
14.气色
外赤~脉喘而坚~病气积腹中,碍食,曰心痹~因思虑过而心虚,病邪入。
外白~脉喘而浮~积气胸中,喘(肺主肃降,气往上则喘)、惊、虚,曰肺痹~得寒热且醉后入房。
外青~脉长(常脉寸+尺=1寸9分)左右弹~积气心下(胃),拄两肋,曰肝痹~受寒湿引起,有头腰痛足冷等症。
外黄~脉大而虚~积气腹中,自觉逆气,曰阙疝(属寒症)~四肢过劳,出汗而受风邪。
外黑~脉下部坚而大~积气小腹与前阴,曰肾痹~凉水沐浴后即眠。
15.災色
脸色非常色,但人体运行正常,为横死之灾。生色之第二节气即死。
16.面色之常与非(胃气足与否)
凡相五色之奇脉,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也。注:胃其色在面为黄,黄则胃气足,故不死。
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无胃气,五脏色浮于面,死症也。
五藏别论篇
1.(水谷入口胃实肠虚,食下则肠实胃虚。即满而不实,实而不满之常态。)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六者。阴,地气所生,藏阴精,像地藏而不泻,满而不实。
传化之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魄门(肛门)六者。阳,天气所生,纳五脏浊气与食物残渣,象天泻而不藏,实而不满。
2.寸口脉(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
胃:水谷之海,六腑之源。五味~口~胃(磨碎)~小肠(分化营养供五脏之需)
寸口:手太阴肺经气之所,土生金,即脾。
五味~食物经胃肠消化吸收~入肺成津液,分配输送~入各脏~见五脏气于寸口。
五气~入鼻(肺主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不利。
3.治病必察其下(大小便)+查脉+观情志气色+问病痛所在。
拘于鬼神者,不宜谈医术高明。恶于针石者,不言针灸技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亦无功。
蔡彩婵
侠客
侠客
  • UID2014470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5
3736楼#
发布于:2016-02-24 12:0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深圳 蔡彩婵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4日《黄帝内经》第20课心得
13.诊病应合脉、色以万全。脉之大小滑涩浮沉可手触而知,其中浮滑为阳脉(肺心),沉涩为阴脉(肝脾肾),膈、关处阴阳相和(胃)。脏象于表可类推;脏相音(长短清浊徐疾)以察五脏可意会;五色微诊可目察。
14.气色
外赤~脉喘而坚~病气积腹中,碍食,曰心痹~因思虑过而心虚,病邪入。
外白~脉喘而浮~积气胸中,喘(肺主肃降,气往上则喘)、惊、虚,曰肺痹~得寒热且醉后入房。
外青~脉长(常脉寸+尺=1寸9分)左右弹~积气心下(胃),拄两肋,曰肝痹~受寒湿引起,有头腰痛足冷等症。
外黄~脉大而虚~积气腹中,自觉逆气,曰阙疝(属寒症)~四肢过劳,出汗而受风邪。
外黑~脉下部坚而大~积气小腹与前阴,曰肾痹~凉水沐浴后即眠。
15.災色
脸色非常色,但人体运行正常,为横死之灾。生色之第二节气即死。
16.面色之常与非(胃气足与否)
凡相五色之奇脉,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也。注:胃其色在面为黄,黄则胃气足,故不死。
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无胃气,五脏色浮于面,死症也。
五藏别论篇
1.(水谷入口胃实肠虚,食下则肠实胃虚。即满而不实,实而不满之常态。)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六者。阴,地气所生,藏阴精,像地藏而不泻,满而不实。
传化之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魄门(肛门)六者。阳,天气所生,纳五脏浊气与食物残渣,象天泻而不藏,实而不满。
2.寸口脉(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
胃:水谷之海,六腑之源。五味~口~胃(磨碎)~小肠(分化营养供五脏之需)
寸口:手太阴肺经气之所,土生金,即脾。
五味~食物经胃肠消化吸收~入肺成津液,分配输送~入各脏~见五脏气于寸口。
五气~入鼻(肺主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不利。
3.治病必察其下(大小便)+查脉+观情志气色+问病痛所在。
拘于鬼神者,不宜谈医术高明。恶于针石者,不言针灸技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亦无功。
何丽苹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84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737楼#
发布于:2016-02-24 12:3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6年2月24日《黄帝内经》第27课心得

故吾人把脉必须依循一定之道理,本身又须安静心无杂念方可。春天的脉必须如鱼游在水面上一样浮,只须稍加一按即可得之。夏日脉必升于皮表,手指与皮肤接触即可得到。秋天摸脉时,须稍重压至里肉际方有脉,好像将冬眠之虫,即将入土不出状。冬天的脉,则须按至骨边才有脉跳,此脉附在骨边如冬藏之虫一样。以上是脉之常态,故吾人可知从内部诊断来判断病情时,必须仰赖脉法之规律,如果想从外面观察即知内脏有何问题,则须靠观察面部五色方可知的。如此六者为持脉察色之基本大法也。
又如心脏呈现搏动坚硬且脉形长者,此阳亢在上而无阴津,故病人必有舌卷不能说话的毛病,如果呈现脉软且形散状,则表示病人口渴饮食量大,然此类水温必自愈。
肺脉呈搏动坚硬且脉形粗大而长,此亦阳亢在肺,血热过盛必离经叛道,而病人则吐血。如果脉变成软弱而脉形分散状,则病人必已大汗出尽,今日则无汗可发了。
肝脉若搏动坚硬且长大,病人面色不青,必受坠伤或跌打内伤等,因血集结在胁下,造成病人喘息不止。若脉为软弱而形散,病人面色润泽者,必有溢饮之病。所谓“溢饮”就是因口渴而暴饮大量之水,水渗出在肌肉皮间及肠胃之外的病名。
如果胃脉现坚硬且形大,面色发赤红,此人必有骨盆如折断之痛,若脉为软弱无力且形散,就是胃阳不足,故而必消化不好,饮食停留胃中过久而痛或呕吐,
脾脉搏动如坚硬而形大且长,病人面色发黄,必然生喘息不止的病,如脉呈软弱无力状,面色又不润泽而黄黯,必足跗肿胀,好像水肿样。
若肾脉搏动强硬而形长,病人面色黄而赤杂,必然有严重的腰病,如果脉为软弱无力而形散,必有贫血现象且尚未复原。
黄帝问,如果按脉察出病人心脏的脉跳的很急,这是什么病?其病症有哪些?
歧伯回答道,这是“心疝病”,可在下腹部关元位按得硬块形。
黄帝问,为何知此呢?
歧伯回答道,心脏为里之脏,小肠是它的表腑,因其表里关系,脉数必有积故会在小肠募穴关元之处出现硬块。
黄帝问,如果按脉察觉脉形如胃之缓脉时,是何意呢?
歧伯回答道,如果脉形皆缓,一息四至,则脉如实而有物,则为胃肠胀满而便秘,如果出现虚脉,则必下痢。
黄帝问,如何去知道一旦病势已成其传变如何?
歧伯回答道,风邪之病形成,就会出现寒热的现象,如果内热不去,发展下去就会成为饮食再多仍会消瘦的“消中”病,手足厥冷的病不去,日久就演变为癫痫一样的疾病,长时居于风吹之处,必引起慢性下痢,风邪进入经脉中久而不去,则会成为皮肤粗糙化脓的疠病,因此病的变化是无法尽言的。
黄帝问,各种痈脓,肿胀,筋挛,骨节痛等,是因何而起的呢?
歧伯回答道,这是因为寒气久居不去而成的。始因都是由于四季风向异常变化而起的。
如何治呢?
歧伯回答道,这都是因季不同而发生的疾病,只要依据五行的法则,采用克制其时邪的方法,即可治愈。
黄帝问道,有久病在内脏中,其引起病人色脉失常与新得之病所引起色脉失常,我们如何去区分呢?
歧伯回答道,细察病人之脉,如见脉小面色仍正常者,此必新病。如果察肺正常,但病人面色已失其常,必为久病。如果检察到脉与气色俱失常,此亦为久病。察到病人脉与气色都属正常者,必是新病。如果诊脉发现肝弦与肾沉二脉并至,病人面色青又红,则必有内出血但外不见血,若是外伤有出血,病人如此,则必是病人伤后浴冷水以湿滞中焦不去也。
尺脉部位可分三处,尺之中部侧属胁肋位。关脉部位左右手不同,左手关部偏外是肝脏,关内侧是横膈膜位。右手关位外侧是胃,内侧为脾。寸脉左右手亦不同。右手寸脉外侧为肺,内侧为胸中。左手寸脉外侧为心脏,内侧为纵隔膜位。脉愈向前,则病前面,脉愈向后则病愈后。寸脉向鱼际位伸展为胸上喉咙位也,尺脉向尺泽位延伸超过一寸以上则必在少腹腔的底部或足胫部位生变。
脉呈粗大形,则必阴之津液不足,造成阳热有余,此为中焦有热的征候。脉形来时速去时慢,且寸脉实而有力,尺脉虚而无力,表示阳气盛于上,下焦阴却不足,这就是手足冰冷癫痫的疾病。脉来缓慢去时速,寸脉上弱尺脉强实,此人胸阳不足必会恶风也。所以人会厌恶风吹乃因阳不足也,所有的脉如果同事都出现沉而形细且数时,就是肾脏引起的手中冰冷症;若又出现脉散状,则必寒热并结。
出现脉浮而散,必生目眩而易倒的病。脉形俱浮但不见烦躁之脉,此病必属热症,且在消化系统或血脉中,如果有烦躁之脉,则病有手部。所有脉形细而沉骨,必病在里在脏,出现骨痛。如果脉属静者,则病在足。
脉形出现脉数有时又一停者,这是表示病在阳在腑,会有下便脓血的现象或或下痢。所有病症在脉中都可诊察出来,墙脉即是脉中气血有不流畅的感觉时,这是阳气有余,阴津不足也。脉呈滑动如珠转时,则为阴津有余的现象。阳气有余,则会感觉身体热但汗却不出,阴津有余,则必汗多身冷,阴阳皆太过时,病人会无汗且恶寒。
手按脉时,用手指推脉向外,但脉不动且附骨,此必胸腹中有积聚也。重按脉时,如向里推,脉会反弹朝外,此乃身有热病也。如寸口脉较尺部脉强,乃腰部以下发冷也;如寸脉不足尺脉反盛,病人必生头痛项强之病也。重按脉至骨边,脉出现无力感,此脉气不足象,病人必腰椎痛而且身体有麻木的现象。
罗飞燕
新手
新手
  • UID20182212
  • 粉丝2
  • 关注4
  • 发帖数97
3738楼#
发布于:2016-02-24 12:5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飞燕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4日《黄帝内经》第19课心得
1.血的功能与作用。
1)阳明燥热,晚上睡觉很热,肝主风,晚上睡觉时,人能睡着,肝——厥阴——主合。
2)人能睡觉,是因为血回到肝脏,在1-3点时,肝脏最忙,肝藏魂,魂属于阳,阳代表力量,晚上时魂回到肝脏,人才能睡觉。
血不能归肝有两种情况:一是实症,肝脏里面长东西了,血进不去;一是虚症,血回流的力量不够,会造成失眠。
3)肝开窍在眼睛,肝经络在眼睛后面,视力的问题要从肝脏下手。
视力问题也分阴阳,阴:视力模糊,眼睛退化;阳:眼睛本身没有问题,但是看东西时是反过来的。
血来自于水,肾水济心火生成血,保持心脏的动能,心脏和心包中间有肾水,保护心脏不会过热。
【原理】眼睛看东西是左血右气,左眼看水平面,右眼看垂直面,以保证看到三维立体空间。
【症状】视物始终向一个方向倾斜
【原因】即垂直面不对,是气的问题。
【症状】视物感觉有晃动
【原因】即水平面不对,是血的问题。
4)脚受血人能行走,血是力量的来源。
很多人晚上睡觉时身体燥热,是阳明症没治好。睡觉时不能因为热去吹风扇空调,因为肝为风木,主风,恶风。
晚上睡觉时血归肝,身体要盖好,就不会受寒,否则风会伤经脉,腿部会有静脉曲张;脚可以露到外面,脚离心脏最远让微寒刺激心脏,可以强固心脏,心恶热喜寒;头要露出来,头部有六条阳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头部耐寒。
治心脏病要保持病人冷一点,治肺的问题要注意保暖。
4)手掌受血能握东西,血带来力量,筋与骨是连起来的,肝脏出问题时,人不能握东西。手指受血能抓东西,手握的力量来自肝脏。
5)睡觉时血受风会凝滞,凝滞在皮肤上皮肤会麻木,凝滞在经脉里会瘀血,凝滞在脚部脚会冰冷。统称痹厥。
针灸治疗痹厥时用合谷、太冲开四关,太冲在肝经上,是血穴。

人有十二个俞穴(肝、胆、心、小肠、脾、胃、肺、大肠、肾、膀胱),全身穴道366个,是阳气会停留的地方,也是外邪所停留的地方,穴道痛是邪在表,这时针灸就可以治疗。

3.五决:根据五脏的脉来判断疾病。
正常时五脏的脉形不同,但脉气即脉的速度和力量都是柔和的。
肝——脉弦,肝为木,脉形像细细的树枝,像吉它弦。
心——脉洪,脉粗大有力。
脾——脉缓,脉柔缓、柔和。
肺——脉浮,肺主皮毛,浮脉手刚接触到皮肤就可以接触到,一按就沉下去了,像一根木头浮在水面。如果轻取浮、重按不下沉,就是病邪在表。
肾——脉沉,肾属水,按到骨边才可以按到肾脉。

4.病及病因、病重
1)头痛癫痫,头面的实症,上实下虚,病在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病重入肾脏。
2)耳聋眼昏,头面的虚症,上虚下实,病在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病重入肝脏。
3)腹部胀满,腹部的实症,病在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整个少腹由脾脏在管,肚子鼓胀是脾脏问题;四肢胀满,是阳气不足不能化水,用行气壮阳的药。
脾过实,用泻南补北,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
4)咳嗽喘急,胸部的实症,病在手阳明胃经和手太阴肺经。肺法像天,正常的肺是因为心火在下面,肺把心火包住。肺太冷,病人就会咳嗽,肺喜热不喜寒。
5)心烦头痛,病在中膈,津液不足造成燥气。病在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阴心经。心脏和小肠本身是火,心脏产生的动能和热,和肺一交合是温,温是常态,当心火下达到小肠,被堵到后,造成热气往上冲,就会心烦。
6)病除了五脏外就是病在三焦。

5.望诊、脉诊诊病位:
正常情况下,肝心脾肺肾、青赤黄白黑,这五色在外面只是看到一点光泽。
内脏出问题时,本来属于这个内脏的营养没法吸收,就会在脸上浮现此脏的很强、但没有光泽的颜色。
色脉与季节是相合的,例,冬季脸色一般比较暗,脉一般比较沉;
滑脉、浮脉属阳脉,在寸部;
沉脉、涩脉属阴脉,在尺部;
柔和的脉是中央脾胃,在关部。
贵阳-李广合
侠客
侠客
  • UID2015068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3
  • 社区居民
3739楼#
发布于:2016-02-24 14:3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贵阳-李广合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3《黄帝内经》第20课心得
五藏生成篇第十(三)
序号 病名 面部颜色 症状 致病原因
1 心痹 赤 脉搏湍急而坚实,病人呈喘呜严重之状,诊断为病气积聚中腔,有时是因饮食不当引起 思虑过度,使心气虚弱,病邪乘虚而入。
2 肺痹 白 脉浮无力,喘患不止,上虚下实,受惊后积气于胸中,气右喘虚弱,有忽冷忽热之状。 大醉后行房
3 肝痹 青 脉如琴弦,长而左右弹指不止,有病气笑口积滞于心下,胸肋部位。 受了寒湿,病理与疝气同理,所以有腰痛、足冷、头痛等症状。
4 厥痹 黄 脉大而中空,气血阻滞少腹,有逆气产生。女子也有这种情况。 多由四肢剧烈的运动,汗出当风所诱发。
5 肾痹 黑 脉实而大,病气积于小腹和前阴 冷水沐浴后立刻卧床睡觉引起。
总之,观察五色的脉象:面黄目青、目赤、目白、目黑者,因有黄色胃气犹存,都不是死症。如面色青而眼袋赤与黑,面色赤红而眼袋白与青,面色黑而眼袋白,胃气已绝,不见黄色必死之候。
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一、奇恒之腑和传化之腑
   1、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和女子子宫,这六个器官,都是受地气滋养而生的,都能够贮藏阴精,和大地一样能够藏化万物,所以能够具备藏而不泻的功能。
   2、传化之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这五个器官,都是受天气的滋养而生的,如同天一样,所以泻而不藏,它们接受五脏的浊气。
接收水和粮食的浊气后不久便排出,肛门行使排泄之职。
3、 五脏贮藏精气而不排泄,总是充满精气,而六腑的作用是把食物消化、吸收、运送出去,所以是实而不满。
 二、寸口为何主五脏?
人的胃是水与食物聚合的地方,饮食五味入口,留在胃中,经足太阴脾经的运化传输而供养五脏之气。脾为太阴经,主输布津液,气口为手太阴肺经过之处,也属于太阴经脉,主朝百脉,所以五脏六腑的水谷精微,都出自胃,反映于气口的。而五气入鼻藏于心肺,所以心肺有了病变,鼻必生异也。
凡治病必查问病人的排泄情况,详细辨明脉象,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及所表现的症状。如果是迷信。不喜欢针石、或不愿接受治疗的的人,就不要与其直言医道,强行治疗也收不到应有的功效。
徐淑娟。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9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88
3740楼#
发布于:2016-02-24 14:4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徐淑娟申请签到,2016年2月24日《黄帝内经》第19课学习心得:
一、(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痺。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痺厥也)人之所以能睡眠是因为厥阴肝经主合,晚上血归肝,魂回到肝脏里。晚上1到3点是是睡眠最熟,肝脏最忙的时候。肝藏魂,魂属阳,阳代表力量,魂晚上能回到肝脏里面,就会睡眠,这是常态。反之血和魂没有归肝造成不能睡眠,有两种原因:1肝上长东西了,实症。2虚症,血回流的力量不够。肝开窍眼目,肝经落在眼睛的后面,肝血到眼睛,我们才能能看到东西,视力的问题要从肝经入手。视力问题也有阴和阳,阴是视力模糊,眼睛退化。阳是眼睛本身没有问题,但看东西是反过来的,因为人体右边眼是气,左边是血,左眼看的东西是平的,血来自于水,水能济心脏,心血才能生成,才能保存一生的动能,心脏的周围(心胞)和心脏中间都是一层清水,所以心火就不会过热,保持温昀的温度。血管视力的角度是横的平视角度,血不平衡会造成视力模糊,气是向上升仰的角度,气不平衡会造成看东西来回晃。了解病因后知道怎么诊治。血是力量的来源,如果晚上睡觉时,肝主风,肝恶风,血归肝,阳气也回到身体里面,这时候正常人睡觉时要把身体盖好,脚可以露在外面,因心恶热喜寒,脚是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脖子露出来,因头是六阳之首,头部是纯阳的。感不到冷,阴经只到脖子的地方就回头。因为心喜寒,恶热,让寒刺激它巩固我们的心脏,所以治心脏病时,病人要保持冷一点。治肺的时候要保持暖和。很多女士腿上有静脉曲张,瘀血,都认为是站着工作的原因,其实是晚上睡觉没有盖东西腿受风了。骨和筋是连在一起的,握的力量是肝在管,肝出问题了握的力量就没有了。脚有没有力量走路也是肝的问题。睡觉的时候吹到的风如果停留在皮肤表面,就会造成血液循环不是很好,出现皮肤麻痹的现象。如果凝固在血脉里为泣,如果凝于足者为厥(冰冷)。这三个都是血行受到影响,统称为痺厥。我们针灸时用合谷,太冲来开四关,太冲(血穴)在肝经上。
  二、全身366个穴位,都是卫气和阳气停留的地方,也是外感六邪邪气所在的地方,所以哪个地方有问题就看在什么位置取穴治疗。
  三、五脏的气脉:肝为弦脉,摸上去像树枝,细细的。心为洪脉,摸上去比较粗大有力。脾为缓脉。摸上去非常柔和。肺为浮脉,肺主皮毛,就是手指轻轻碰到皮肤说压没压摸到的脉就是浮脉,稍微动一下它就沉下去了。就像一个树木轻轻漂在水面上轻轻摸还在,一按它就沉下去了这是常脉,如果按它没有沉下去,就是病在皮毛。肾为沉脉,按到骨边才触摸到脉的现象。这些都是正常的脉。1.头痛癫痫,它发是实症,就下虚上实,病因是在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病严重时会入肾脏。2.目不明视力减退,身体摇晃不止,人晕眩而且耳朵听不到,此因下实而致上虚,病在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严重时病邪入肝。3.小腹胀满,胃中亦涨,脇肋部位苦满,是因为血无法下行入足,以致下体之寒反向上延伸入腹所致,其病在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上面。脾主腹,如果肚子不涨是四肢在涨是阳不足,不能气化水液。小腹鼓涨,实涨是实病(实是看的到的形状,硬硬的)用泻南补北法,即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4.肺法像天(天幕),肺在高处是冷的,正常的肺因为心在下面,肺把心火包住,心不断的给肺受热,肺本身是温和的,如果肺太冷了,病人就会咳嗽,因为肺喜热不喜寒。病在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上。5.心情烦躁且头痛,此病生在胸隔的横隔上,津液不足造成燥气,其病在手太阳小肠经与手少阴心经上。
文建宁
侠客
侠客
  • UID2018222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20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741楼#
发布于:2016-02-24 15:5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  文建宁申请签到,2016年2月24日《黄帝内经》第20心得:


望色+切脈 ,結合來診斷病情:

3、面泛青、脈搏長而弦並且左右彈指:病氣積在心下,撐住兩脇,此病稱為“肝痹”;致病原因:受了寒濕,症狀和疝氣一樣,並且有腰痛、足冷、頭痛等症狀
4、面蠟黃,脈搏大而虛,病氣積在腹中,自己感覺有逆氣,此病稱為“厥疝”,女人有此況的治病原因:四肢過勞,出汗后受了風的侵襲
5、面黑、下部脈堅而大,病氣積在小腹和前陰,此病稱作“腎痹”;治病原因:用涼水沐浴后就睡覺

心下=胃
五色不死之征象:面黃目青、面黃目赤、面黃目白、面黃目黑--》胃氣足,不會致命死;胃氣一般半夜兩點回來,肚子餓
五色必死之征象: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   --》目:眼睛周圍的顏色

《五臟別論篇第十一》

男人頭腫關係不大,腳腫會要命;女人頭腫會要命,腳腫沒關係
腦,有瘤,實症,有東西,無法收藏營養,命危


腦、髓、骨、脈、膽和子宮,是感受地氣而生的,藏精血的,稱為“臟”
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是感受天氣而生的,瀉而不藏,稱為“腑”

腸胃:不只是簡單的排出食物的殘渣,也會把五臟的廢物排出
精:是最好的東西,不會放的時間長就壞掉的;臟臟精不瀉,如果臟裡邊有了濁物,就會變成實,就會生病
軟的水管,摸上去硬但有彈性,是滿;把水管凍起立,摸上去硬邦邦,沒有彈性,就是實

胃是水谷之海,六腑的源泉。所有五味入口后,都儲留在胃裡,經過脾的運化,來榮養臟腑氣血。由於土生金,所以胃的變化會表現在手太陰肺經的氣口脈上。肺一旦有病,鼻子的功能也就變差了。所以診療病人時,首先要問明病人的大小便情況

假如病人迷信鬼神,就無須向他說明醫療理論;假如病人害怕針,就沒必要給她講針刺的好處;假如病人不願意接受治療,就不用勉強;否則,事倍功半。


五臟:藏精神人體不瀉,雖然常常充滿,卻不像腸胃那樣,要由水谷來充實它
六腑(實而不滿,有東西,但沒有撐滿):要把食物消化、吸收、輸瀉出去,雖然常常是充實的,卻不能像五臟那樣被充滿。若真的充滿,就撐壞了。
陶原
侠客
侠客
  • UID2018322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79
3742楼#
发布于:2016-02-24 15:5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陶原申请签到
2016224《黄帝内经》第19课学习心得:
 
 1.血和肝的功能与作用。

1)肝是厥阴,主阖,藏魂,魂是阳,主力量,人睡眠时,血归肝,肝藏魂,魂才归肝,人才能睡觉。
如果1-3点失眠,血不归肝失眠的原因:第一是实证,肝藏里长东西,血进不去;第二是虚证,血液回流力量不够,燥热阳明症,就是虚证失眠。
2)肝受血而能视:因为肝开窍在目,视力也有阴阳。阳症是眼睛退化了,视力模糊了;阴症是视物反了,或是视物斜,晃动。因为左血右气,血来自肾水,肾水济心火,因为心包和心火之间有层清水,有水控制心脏,心火就不过热,心脏的动能才能持续。
眼睛看东西是左血右气,左眼看水平面,右眼看垂直面,以保证看到三维立体空间。
a视物始终向一个方向倾斜即垂直面不对,是气的问题。
b视物感觉有晃动 即水平面不对,是血的问题。
 
3)肝主握:所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足受血而能步。
肝恶风,晚上睡觉时血归肝,身体要盖好,就不会受寒,身体受风就会伤到经络,青筋,静脉曲张就是受风所致。脚可以露到外面,脚离心脏最远让微寒刺激心脏,可以强固心脏,心脏喜寒恶热。很多人晚上睡觉时身体燥热,是阳明症没治好。睡觉时不能因为热去吹风扇空调,因为肝为风木,主风,恶风。 头要露出来,头是部有六条阳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头部耐寒。 治心脏病要保持病人冷一点,治肺的问题要注意保暖。
 2.风症的表现

     出汗见风,睡觉时血受风会凝滞,凝滞在皮肤上皮肤会麻木,凝滞在经脉里会瘀血,凝滞在脚部脚会冰冷。统称痹厥。

针灸治疗痹厥时用合谷、太冲开四关,太冲在肝经上,是血穴。 人体366个穴位,就是卫气和六邪之气所停留处。 穴道痛是邪在表,针灸就可以治疗。
 
 2.诊断之始,五决(五脉)为纪
五决:根据五脏的脉来判断疾病。五脉指五脏的气脉
正常时五脏的脉形不同,但脉气即脉的速度和力量都是柔和的
 
肝为弦脉,肝是木 如细枝,如吉他弦。
 
心为洪脉,脉粗大有力
 
脾是缓脉, 柔缓、柔和
 
肺是浮脉,肺主皮毛,浮脉手刚接触到皮肤就可以接触到,一按就沉下去了,像一根木头浮在水面。轻摸就有,重按则无,如果轻取浮、重按不下沉,就是病邪在表。
肾是沉脉,肾属水,按到骨边才可以按到肾脉。

3.病症及诊断
 
1)头痛癫症:头面实症,上实下虚,病在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病重入肾脏。,病在上治之则下。
 
2)目冥耳聋:头面虚症,上虚下实,病在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病重入肝脏。  
 
3)腹部胀满,腹部实症,病在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整个少腹由脾脏在管,肚子鼓胀是脾脏问题;四肢胀满,是阳气不足不能化水,用行气壮阳的药。 脾过实,用泻南补北,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
 
4)咳嗽喘急,胸部实症,病在手阳明胃经和手太阴肺经。 是厥(寒气)在胸中,肺法象天,肺本身是冷的。因为有心火在下,所以肺是温和的热,如果肺太冷就会咳嗽。肺恶寒喜热。
 
5)心烦头痛:病在中膈,病在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阴心经。心火下到小肠,心脏和小肠的温度速度才一致,如果心火下不去,心火上逆,就会头痛。
6)病除了五脏外就是病在三焦。
 
 4.望诊、脉诊诊病位:
     摸脉的大小滑涩沉浮,类推五脏的象,相到五脏的音,知道五脏的色,把握这四方面,就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正常情况下,肝心脾肺肾、青赤黄白黑,这五色在外面只是看到一点光泽。内脏出问题时,本来属于这个内脏的营养没法吸收,就会在脸上浮现此脏的很强、但没有光泽的颜色。
 
色脉与季节是相合的,例,冬季脸色一般比较暗,脉一般比较沉;
 
滑脉、浮脉属阳脉,在寸部;沉脉、涩脉属阴脉,在尺部;柔和的脉是中央脾胃,在关部。
 
1赤脉:心脏的脉,面色赤红、脉洪大、形状坚硬,气喘, 症状为脸红脉坚,原因是饮食太过或吃饭时想心思,思虑过重。
 
饮食太过,病在心脾。面红说明与心脏有关,
 
饮食太过有两种:一种是很开心地吃,整个吃的量多了,胃是腑,腑可实不可满;一种是有压力、或者不专心地吃东西,无论吃得多少,胃都会被堵到。
 
胃正常时,脸色是脾胃的颜色,胃满后心阳下不来,到不了小肠,于是上浮到面部是红色。
 
2白脉:肺的买,症状为呼吸喘急。原因是喝酒过量,气上逆。面色苍白、浮脉,上部脉虚、下部脉实。 面白说明与肺脏有关。得病的原因是醉酒后行房造成。吸气会喘。
 
正常的肺的营养进入肾脏(金生水),如果肺不肃降,就会积在胸中,造成吸气时喘。
 
3)面色发青,脉长、且左右弹。正常寸脉长9分,尺脉长1寸,正常的脉总长19分,比19分长是长脉,比19分短是短脉。
 
脉左右弹代表有积气在心下(胃),是由于受寒湿,还会腰痛、头痛及两脚冰冷。
 
4)面色发黄,脉大而虚(正常脾脉是缓脉)
 
有寒气在腹中,是寒疝。是汗出当风所至。
 
最忌汗出当风:太阳主开,阳明主合,少阳主枢。汗在表,吹风时,风邪在经络,没正确治疗会一直向内脏深入。
 
5)面色发黑,脉浮(肾脏常脉是沉),是肾痹,是由于洗冷水澡后睡觉受寒湿。
蔡彩婵
侠客
侠客
  • UID2014470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5
3743楼#
发布于:2016-02-24 16:34
@教官-深圳-林金兰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深圳 蔡彩婵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4日《黄帝内经》第20课心得
13.诊病应合脉、色以万全。脉之大小滑涩浮沉可手触而知,其中浮滑为阳脉(肺心),沉涩为阴脉(肝脾肾),膈、关处阴阳相和(胃)。脏象于表可类推;脏相音(长短清浊徐疾)以察五脏可意会;五色微诊可目察。
14.气色
外赤~脉喘而坚~病气积腹中,碍食,曰心痹~因思虑过而心虚,病邪入。
外白~脉喘而浮~积气胸中,喘(肺主肃降,气往上则喘)、惊、虚,曰肺痹~得寒热且醉后入房。
外青~脉长(常脉寸+尺=1寸9分)左右弹~积气心下(胃),拄两肋,曰肝痹~受寒湿引起,有头腰痛足冷等症。
外黄~脉大而虚~积气腹中,自觉逆气,曰阙疝(属寒症)~四肢过劳,出汗而受风邪。
外黑~脉下部坚而大~积气小腹与前阴,曰肾痹~凉水沐浴后即眠。
15.災色
脸色非常色,但人体运行正常,为横死之灾。生色之第二节气即死。
16.面色之常与非(胃气足与否)
凡相五色之奇脉,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也。注:胃其色在面为黄,黄则胃气足,故不死。
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无胃气,五脏色浮于面,死症也。
五藏别论篇
1.(水谷入口胃实肠虚,食下则肠实胃虚。即满而不实,实而不满之常态。)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六者。阴,地气所生,藏阴精,像地藏而不泻,满而不实。
传化之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魄门(肛门)六者。阳,天气所生,纳五脏浊气与食物残渣,象天泻而不藏,实而不满。
2.寸口脉(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
胃:水谷之海,六腑之源。五味~口~胃(磨碎)~小肠(分化营养供五脏之需)
寸口:手太阴肺经气之所,土生金,即脾。
五味~食物经胃肠消化吸收~入肺成津液,分配输送~入各脏~见五脏气于寸口。
五气~入鼻(肺主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不利。
3.治病必察其下(大小便)+查脉+观情志气色+问病痛所在。
拘于鬼神者,不宜谈医术高明。恶于针石者,不言针灸技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亦无功。
管琴歆
侠客
侠客
  • UID20183087
  • 粉丝5
  • 关注6
  • 发帖数13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744楼#
发布于:2016-02-24 17:0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管琴歆申请签到
2016
224日《黄帝内经》第19课心得
1.肝是厥阴,主阖,藏魂,魂属阳,主力量,人睡眠时,血归肝,如人在晚上13点,血不能归肝,就会出现两种情形。
A. 实证,肝里面长有东西,血进不去
B. 虚证,因血回归力量不够,血不能归肝。
肝开窍于眼目,视力问题从肝下手。视力也有阴阳,阴就是视力模糊,退化了。阳就是视力没问题,但视物为反。
中医认为人的左边是血,右边是气,所以左眼看出去的时候,血是平的,血来自于水,水能够济心脏,肾水控制心脏,才会生血,所以真正的心脏周围,心包和心脏中间都是清水,所以心脏里面的火才不会过冷过热,都以温形的温度。当我们的血归左边时,是横的,右边是气,是升阳,所以有人视物是斜的,就是气血不平衡之故。血是力量的来源,肝主风,是恶风,是风的来源,所以治心脏病时,要病人稍微冷点,不需保暖,治肺才需要保暖。
心脏病晚上睡觉,被子盖身上,足要外露,脖子要露出来(因为头是胆,肝,胃,膀胱,三焦,小肠这六阳之首,头是纯阳的),如晚上不盖好被子,身体受到寒气入侵,会伤到经脉。很多太太小姐得静脉曲张,瘀血很多,原因是本身有热,外出吹风睡觉时保暖不当造成的。所以足得血濡养就能走路,手掌得血濡养就能握物,手指得血能拿取,如刚睡醒就外出受风,血液的循环就要凝滞于肌肤,发生痹证,凝于经脉,发生气血运行的滞涩,凝于足部就发生厥冷。这些都是气血运行不能返回组织间隙的孔穴之处,造成的痹厥等症。全身有大谷十二处,小溪三百五十四处,这里面减除了十二脏腑各自的逾穴数目,这些都是卫气留止的地方,也是邪气客居之所,治病时,可循着这些部位施以针石,以袪除邪气。
2.诊断病情必须以五决(五脉之气脉)为方法。
A.头痛癫痫:下焦虚上焦实,病因在肾经和膀胱经,严重时病进肾脏。
B.目不明,视力减退,身体摇晃不止,人晕眩目,耳生聋:因下实上虚,病在胆经和肝经,严重时,病入肝。
C.小腹胀满,胃中亦胀,胁肋部位苦满:因血无法向下行入足,以致下体冰寒反向上延伸入腹所致。其病在脾经和胃经。D病人咳嗽且逆气不下,因寒在胸中,脾为诸阳之聚所,今为寒居故如此,病在大肠经和肺经。
E.心情烦燥且头痛:此病生在胸膈的横膈上,津液不足造成燥气且病在小肠经和心经上。
3.痹症:
A.心痹 症状一洪脉,按之力强而坚,面色红赤,病人呈现喘鸣严重之状。
病因:有多余之积气停滞胸中不去,有时因饮食不当引起,有时因病人思虑过重,心气损伤至虑,病邪乘虚而入造成
B.肺痹 症状病人面色苍白且脉浮又无力,喘患不止,此为下实上虚,上气不足,病人易惊,且喘而虚弱。因血无法灌入胸中产生的,有忽冷忽热之状。
病因在大醉之后强入房而产生的。
C肝痹 症状:病人面色青,琴脉,脉象呈长条状且重按时左右弹出不止,病人腰痛足冷头痛。
病因:因气血不通,积滞于臂部及胸肋位,因久居寒湿之地。
D厥疝 症状:病人面黄且脉出现大而中虚空,女人造成妇科问题,四肢沉重倦怠。
病因:气血不通,阳滞停聚少腹内,造成寒气停止。大污后当风,风邪入肌肉所致。
E肾痹 症状:病人面黑且脉盛大,按之脉上跳有力又粗大,此必气血停滯于小腹与会阴之所。
病因:得之于冷水淋浴后立即卧床睡觉而致。
4面诊:
A病人呈现面色黄,眼目发青,或面色黄,眼目发赤红,面色黄,眼目白色,面色黄,眼目发黑等气色,病人必不死。
B黄为土,色黄胃气犹存,如病人面色青而眼袋赤,面色赤红而眼袋白,面色青而眼袋黑,面色黑而眼袋白,面色赤而眼周围呈青色时,胃气已绝,必死无疑。
王玲萍
侠客
侠客
  • UID20176952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219
3745楼#
发布于:2016-02-24 18:2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二班王玲萍申请签到,2016年2月24日《黄帝内经》第19课心得
  1、人能够睡眠是血归于肝,肝可以藏魂,如果血不能归于肝,有两种原因,一是肝里面长东西了,是实症,血不能很好的进入肝脏解毒,二是肝的虚证,血液回流力量不够,不能回到肝,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人不能很好的睡眠。
  2、肝开窍于目,肝血到眼睛就可以看见东西,视力和肝有关系,视物模糊是肝阴的问题,左边主血,右边主气,血是平的,气向上升,血来自于水,水进入心脏生血,肾水控制心脏,如果没有肾水,心脏的火会把心脏烧坏了,心脏的周围都是水保护心脏。左血衡热,在气升阳,有人看东西动,是血不平衡,看东西是斜的是气,没有晃动或看东西斜的问题都是肝阴的问题。
  3、血是力量的来源,肝主风木,肝不喜欢风,恶风,正常人睡觉要盖好被子,可以把脚露出来,因心喜寒恶热,肺喜热恶寒。头是六阳之会,没有阴经上头,所以头是纯阳,冷天衣服穿的很厚,但头可以露在外面。
  4、睡觉时血归于肝,阳气也归于肝,如果不盖被子,风会伤到筋脉,风寒停在皮肤表面就会出现麻木,气血夹杂风寒凝在经脉上,导致气血凝滞不行,风寒之气在下肢凝结住了,气血通不过去下面脚凉为厥。这3种情况都是气血回不到他应该走的地方,而产生的麻痹与足冷症状。
  5、肝为弦脉,就如同按到琴弦一样,绷得较紧,端直而长,直起直落,心为洪脉,脉来极大,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的脉象。脾为缓脉,脉来去均匀柔和,肺为浮脉,轻轻按即得,重按脉络,表示病在表,在皮毛,现为沉脉,按到骨边才能按到脉。
  6、头痛癫痫是下焦虚,上焦实,其病因在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严重时会进入肾脏,目不明,视力减退,身体摇晃不止,人眩晕且耳生聋,此因下实而至上虚,并在足少阴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严重时病邪入肝。小腹胀满,胃中也胀,气血无法下行入足,以致下体之冰寒反向上延伸入腹所致,疾病在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上,病人咳嗽且逆气不下,因寒在胸中,胸为诸阳之聚所,今为寒居在此,病在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阳肺经上。心情烦躁且头痛,此病生在胸膈的横膈上,津液不足造成燥气,其病在手太阳小肠经与手太少阳心经上。
  7、滑浮是阳脉,沉涩是阴脉,关上为阳,关下为阴,关为脾胃,肝为弦脉,要柔和,色脉要和,心脉洪大,按之力强而坚,面色红赤者病人必呈现喘鸣严重之状,因有多余之积气停滞胸中不去,有时因饮食不当引起,病名“心痹”,有时也因病人思虑过重,心气损伤致虚,病邪乘虚而入造成的。病人面色苍白,脉浮无力,喘不出,此为下实上虚之症,上气不足,病人易惊,且喘而虚弱,此名“肺痹”,因血无法灌入胸中产生的,有忽冷忽热之状,其病困在大醉之后强行入房而产生的。
祁峰
侠客
侠客
  • UID20185808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68
3746楼#
发布于:2016-02-24 19:0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祁峰申请签到,2016年2月24日《黃帝内经》19课学习心得:
人在睡眠时,血归于肝,魂回肝,厥阴主合,故可入眠。血,魂如不归肝,都可造成失眠。
肝开窍于目,故眼睛的疾病都可从肝而治。
在心与心包之间充盈着真水,可制约心火不至于过热。
在气血不平衡之时,都可使眼睛视力同样不平衡,出现斜视。
心恶热喜寒,肺恶寒喜热,肝最恶风,晚上睡觉避热而近寒最不可取。
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
肝弦,心洪,脾缓,肺浮,肾沉为五脏主脉,为常脉。
癫痫头疼都为实症,上实下虚,严重者可入肾。
耳聋,眼视物不明,为虚证。上虚下实,严重者可入肝。
腹胀,胸胁苦满为实证,脾主少腹,故可从脾治,用泻南补北。
咳嗽上气,病在肺与大肠,与肺寒有关。
心烦头痛,在膈中与小肠。
滑浮为阳,沉涩为阴,关上为阳,关下为阴,脾土居中,为阴阳交汇之处。
脉,色,季相合顺,为可全。如不相合为逆,为不可全。
朱素芬
新手
新手
  • UID20185422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9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747楼#
发布于:2016-02-24 19:1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20班朱素芬申请签到
2016-2-24《黄帝内经》第19课心得

第十篇    五脏生长
5、肝厥阴,血归肝。
夜里1:00----3:00之间,魂归肝,血归肝,深眠。肝里有东西或者虚症都会导致失眠。
肝不喜风。心恶热,喜寒。肺喜暖。
穴道痛,在表,针灸即可祛。
6、五绝气脉
即五脏的气脉。
肝血脉,心洪脉,脾缓脉,肺浮脉,肾沉脉。
(1)、头痛、癫痫都是实症。
下虚上实,病在太阳,肾经上。
(2)、少腹胀满,胸胁苦满,足太阴脾,胃有问题。
四肢胀是阳,要行阳。腹胀一般是实症,用泄南补北法,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
(3)、咳嗽,寒气在胸中。肺本身喜热,在手阳明大肠经。
(4)、心烦咳嗽,病在手阳明大肠,太阴肺。
肺,天幕,冷,温是常态。
(5)、心烦头痛,病在膈中,在手太阳,少阴。
7、脉诊要领
滑、浮,阳脉。涩、沉,阴脉。
正常冬天,脉沉,面色暗。如果脉洪、浮,则心脏有问题。
易岚
侠客
侠客
  • UID20185163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29
3748楼#
发布于:2016-02-24 19:3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易岚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4日《内经》第19集心得
睡觉时,血会归肝。肝是厥阴,主合,人能睡觉是血在1-3点能回到肝脏,肝藏魂,魂是阳,阳是力量,血归肝、魂归肝人就能入睡。血不能归肝,一是实,里面长东西了,血进不去。一是虚,虚是血不能回逆。肝主目,左血是横的角度,右气是升扬,左右眼同时看时就是三度空间,当一只眼看就是平面。血归肝时,常人要盖好被子。心脏恶热,治心脏时让病人冷一点。肝主筋,筋和骨是连着的,肝有问题会失去握的力量。合谷、太冲开四关,太冲在肝经上。
肝为弦脉,心为洪脉,脾为缓脉,肺为浮脉,肾为沉脉。
肺因小肠变得温润,如果太冷会咳嗽,肺喜热不喜寒。
心烦头痛,病在鬲中。过在手巨阳少阴。心和小肠是火,心火不下时往上冲,会头痛。
滑、浮是阳脉,涩、沉是阴脉。关上是阳,关下是阴。色、脉合,眼观,手摸脉,要综合起来用。
饮食思虑时,心脏的力量会变弱,心气损伤至虚。
罗红梅
侠客
侠客
  • UID20181765
  • 粉丝3
  • 关注6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749楼#
发布于:2016-02-24 19:4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红梅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4日《黄帝内经》第19课心得
1.血的功能与作用。
1)阳明燥热,晚上睡觉很热,肝主风,晚上睡觉时,人能睡着,肝——厥阴——主合。
2)人能睡觉,是因为血回到肝脏,在1-3点时,肝脏最忙,肝藏魂,魂属于阳,阳代表力量,晚上时魂回到肝脏,人才能睡觉。
血不能归肝有两种情况:一是实症,肝脏里面长东西了,血进不去;一是虚症,血回流的力量不够,会造成失眠。
3)肝开窍在眼睛,肝经络在眼睛后面,视力的问题要从肝脏下手。
视力问题也分阴阳,阴:视力模糊,眼睛退化;阳:眼睛本身没有问题,但是看东西时是反过来的。
血来自于水,肾水济心火生成血,保持心脏的动能,心脏和心包中间有肾水,保护心脏不会过热。
【原理】眼睛看东西是左血右气,左眼看水平面,右眼看垂直面,以保证看到三维立体空间。
【症状】视物始终向一个方向倾斜
【原因】即垂直面不对,是气的问题。
【症状】视物感觉有晃动
【原因】即水平面不对,是血的问题。
4)脚受血人能行走,血是力量的来源。
很多人晚上睡觉时身体燥热,是阳明症没治好。睡觉时不能因为热去吹风扇空调,因为肝为风木,主风,恶风。
晚上睡觉时血归肝,身体要盖好,就不会受寒,否则风会伤经脉,腿部会有静脉曲张;脚可以露到外面,脚离心脏最远让微寒刺激心脏,可以强固心脏,心恶热喜寒;头要露出来,头部有六条阳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头部耐寒。
治心脏病要保持病人冷一点,治肺的问题要注意保暖。
4)手掌受血能握东西,血带来力量,筋与骨是连起来的,肝脏出问题时,人不能握东西。手指受血能抓东西,手握的力量来自肝脏。
5)睡觉时血受风会凝滞,凝滞在皮肤上皮肤会麻木,凝滞在经脉里会瘀血,凝滞在脚部脚会冰冷。统称痹厥。
针灸治疗痹厥时用合谷、太冲开四关,太冲在肝经上,是血穴。

人有十二个俞穴(肝、胆、心、小肠、脾、胃、肺、大肠、肾、膀胱),全身穴道366个,是阳气会停留的地方,也是外邪所停留的地方,穴道痛是邪在表,这时针灸就可以治疗。

3.五决:根据五脏的脉来判断疾病。
正常时五脏的脉形不同,但脉气即脉的速度和力量都是柔和的。
肝——脉弦,肝为木,脉形像细细的树枝,像吉它弦。
心——脉洪,脉粗大有力。
脾——脉缓,脉柔缓、柔和。
肺——脉浮,肺主皮毛,浮脉手刚接触到皮肤就可以接触到,一按就沉下去了,像一根木头浮在水面。如果轻取浮、重按不下沉,就是病邪在表。
肾——脉沉,肾属水,按到骨边才可以按到肾脉。

4.病及病因、病重
1)头痛癫痫,头面的实症,上实下虚,病在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病重入肾脏。
2)耳聋眼昏,头面的虚症,上虚下实,病在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病重入肝脏。
3)腹部胀满,腹部的实症,病在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整个少腹由脾脏在管,肚子鼓胀是脾脏问题;四肢胀满,是阳气不足不能化水,用行气壮阳的药。
脾过实,用泻南补北,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
4)咳嗽喘急,胸部的实症,病在手阳明胃经和手太阴肺经。肺法像天,正常的肺是因为心火在下面,肺把心火包住。肺太冷,病人就会咳嗽,肺喜热不喜寒。
5)心烦头痛,病在中膈,津液不足造成燥气。病在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阴心经。心脏和小肠本身是火,心脏产生的动能和热,和肺一交合是温,温是常态,当心火下达到小肠,被堵到后,造成热气往上冲,就会心烦。
6)病除了五脏外就是病在三焦。

5.望诊、脉诊诊病位:
正常情况下,肝心脾肺肾、青赤黄白黑,这五色在外面只是看到一点光泽。
内脏出问题时,本来属于这个内脏的营养没法吸收,就会在脸上浮现此脏的很强、但没有光泽的颜色。
色脉与季节是相合的,例,冬季脸色一般比较暗,脉一般比较沉;
滑脉、浮脉属阳脉,在寸部;
沉脉、涩脉属阴脉,在尺部;
柔和的脉是中央脾胃,在关部。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