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红梅
侠客
侠客
  • UID20181765
  • 粉丝3
  • 关注6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750楼#
发布于:2016-02-24 19:4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红梅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4日《黄帝内经》第19课心得
1.血的功能与作用。
1)阳明燥热,晚上睡觉很热,肝主风,晚上睡觉时,人能睡着,肝——厥阴——主合。
2)人能睡觉,是因为血回到肝脏,在1-3点时,肝脏最忙,肝藏魂,魂属于阳,阳代表力量,晚上时魂回到肝脏,人才能睡觉。
血不能归肝有两种情况:一是实症,肝脏里面长东西了,血进不去;一是虚症,血回流的力量不够,会造成失眠。
3)肝开窍在眼睛,肝经络在眼睛后面,视力的问题要从肝脏下手。
视力问题也分阴阳,阴:视力模糊,眼睛退化;阳:眼睛本身没有问题,但是看东西时是反过来的。
血来自于水,肾水济心火生成血,保持心脏的动能,心脏和心包中间有肾水,保护心脏不会过热。
【原理】眼睛看东西是左血右气,左眼看水平面,右眼看垂直面,以保证看到三维立体空间。
【症状】视物始终向一个方向倾斜
【原因】即垂直面不对,是气的问题。
【症状】视物感觉有晃动
【原因】即水平面不对,是血的问题。
4)脚受血人能行走,血是力量的来源。
很多人晚上睡觉时身体燥热,是阳明症没治好。睡觉时不能因为热去吹风扇空调,因为肝为风木,主风,恶风。
晚上睡觉时血归肝,身体要盖好,就不会受寒,否则风会伤经脉,腿部会有静脉曲张;脚可以露到外面,脚离心脏最远让微寒刺激心脏,可以强固心脏,心恶热喜寒;头要露出来,头部有六条阳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头部耐寒。
治心脏病要保持病人冷一点,治肺的问题要注意保暖。
4)手掌受血能握东西,血带来力量,筋与骨是连起来的,肝脏出问题时,人不能握东西。手指受血能抓东西,手握的力量来自肝脏。
5)睡觉时血受风会凝滞,凝滞在皮肤上皮肤会麻木,凝滞在经脉里会瘀血,凝滞在脚部脚会冰冷。统称痹厥。
针灸治疗痹厥时用合谷、太冲开四关,太冲在肝经上,是血穴。

人有十二个俞穴(肝、胆、心、小肠、脾、胃、肺、大肠、肾、膀胱),全身穴道366个,是阳气会停留的地方,也是外邪所停留的地方,穴道痛是邪在表,这时针灸就可以治疗。

3.五决:根据五脏的脉来判断疾病。
正常时五脏的脉形不同,但脉气即脉的速度和力量都是柔和的。
肝——脉弦,肝为木,脉形像细细的树枝,像吉它弦。
心——脉洪,脉粗大有力。
脾——脉缓,脉柔缓、柔和。
肺——脉浮,肺主皮毛,浮脉手刚接触到皮肤就可以接触到,一按就沉下去了,像一根木头浮在水面。如果轻取浮、重按不下沉,就是病邪在表。
肾——脉沉,肾属水,按到骨边才可以按到肾脉。

4.病及病因、病重
1)头痛癫痫,头面的实症,上实下虚,病在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病重入肾脏。
2)耳聋眼昏,头面的虚症,上虚下实,病在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病重入肝脏。
3)腹部胀满,腹部的实症,病在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整个少腹由脾脏在管,肚子鼓胀是脾脏问题;四肢胀满,是阳气不足不能化水,用行气壮阳的药。
脾过实,用泻南补北,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
4)咳嗽喘急,胸部的实症,病在手阳明胃经和手太阴肺经。肺法像天,正常的肺是因为心火在下面,肺把心火包住。肺太冷,病人就会咳嗽,肺喜热不喜寒。
5)心烦头痛,病在中膈,津液不足造成燥气。病在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阴心经。心脏和小肠本身是火,心脏产生的动能和热,和肺一交合是温,温是常态,当心火下达到小肠,被堵到后,造成热气往上冲,就会心烦。
6)病除了五脏外就是病在三焦。

5.望诊、脉诊诊病位:
正常情况下,肝心脾肺肾、青赤黄白黑,这五色在外面只是看到一点光泽。
内脏出问题时,本来属于这个内脏的营养没法吸收,就会在脸上浮现此脏的很强、但没有光泽的颜色。
色脉与季节是相合的,例,冬季脸色一般比较暗,脉一般比较沉;
滑脉、浮脉属阳脉,在寸部;
沉脉、涩脉属阴脉,在尺部;
柔和的脉是中央脾胃,在关部。@教官-徐州-杨诚
陈丽娟
侠客
侠客
  • UID2018769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7
3751楼#
发布于:2016-02-24 20:0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陈丽娟申请签到
2016年02月24日 《黄帝内经》第19课心得
十、五藏生成篇第十
8. 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
a. 人能睡觉是因为足厥阳肝经主合(阖),肝经合血归着归肝,魄藏于肝。血不能归肝的原因是两种:一是肝里有实症(肝里长东西);二是有虚症,血回流的力量不够所致。
b. 肝开窍于目,视力的问题从肝经下手,视力的问题也有阴阳之分。阴症是视力模糊,眼睛功能退化;阳是眼睛本身没问题但看到的东西反过来或倾斜。因为左为血(血来自于水,心能生血是因为肾水在控制,在心和心包之间是一层清水保证其温度不至太高),血沉主水平的角度,气轻主垂直角度,双眼合并才能使得看到东西是立体的,血不平衡时视力会倾斜并不停的变化,气不平衡时神力倾斜但不会变化。
c. 血是力量的来源。肝恶风(心喜寒而恶热),血归肝后阳气会回到身体里,晚上睡觉不盖被会使身体受风。
d. 肝主筋,握的力量受肝控制。
e. 摄指抓东西。
f. 血停在皮肤表面时为痹,停于脉为泣,停于足为厥。太冲为血穴,所以开四穴包含太冲穴。
9. 人有大谷十二分,小谿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
a. 人体有三百六十六个穴,其中十二个俞穴(包含肺俞,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膀胱俞,三焦俞,大肠俞,小肠俞,厥经俞)。这些穴位是人体卫气停留的地方,也是邪气(风寒暑湿澡热)停留所在的地方。
b. 穴位处痛说明病在表面。
10. 诊病之始,五决之纪,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谓五决者,五脉也。
a. 五脉指肝、心、脾、肺、肾脉
b. 肝脉——弦脉(肝为木,脉似吉它的弦);心脉——洪脉(粗大有力);脾脉——缓脉(柔缓);肺脉——浮脉(浮在皮肤表面,重按后下沉,象是浮在水面的木头);肾脉——沉脉(按到骨边才能感觉到脉)
11. 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
头痛巅疾是实症,会有强烈的头痛,包括癫痫,由于阴阳虚实平衡,所以病在上治之在下,病因是出在足少阴和太阳经,严重的话会从经络进入脏腑即进入肾。
12. 徇蒙招尤,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
眼睛看不清楚,耳朵听不到,是头面部的虚症,则下面是实症,病因是出在足少阳胆经和足厥经肝经上,再严重的话会进入肝脏。
13. 腹满胀,支膈胠胁,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
a. 少腹胀满,胸胁苦满,问题出在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
b. 少腹胀满时为实症,是因为脾过实,采用第七十五难的泻南补北法,法则是“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
14. 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
厥在胸中指寒气在胸中,肺法天募,因为肺包着心脏,使得其温度较温和,所以肺喜温恶冷,当肺冷时会造成咳嗽。咳嗽上气,寒在胸中是因为问题出在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太阴肺经。
15. 心烦头痛,病在膈中,过在手巨阳少阴。
a. 心在肺的影响下其热往下送到小肠,当横膈膜有问题时,心火不能正常下达到小肠用于蒸化食物,而是向上走,造成心烦头痛。问题出在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阴心经。
b. 病在五脏之间时说明病出在三焦。
16. 夫脉之大小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藏之象,可以类推;五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a. 滑、浮脉为阳脉;涩、沉脉为阴脉,用于区分脉之阴阳。
b. 脉色可以吻合,就能万全。观察病人气色以及把脉,还有与当季节气都应相合。
17. 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
色红,脉洪大,同时病人有喘的现象而且脉形很坚硬,代表饮食太多。当吃东西时思虑过多造成心脏力量不够,邪气入体从而导致色红而脉洪。
18. 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
色白,脉浮,同时病人有喘而且脉很浮,是上虚下实的症状,是有气积在胸中造成喘的现象,喝酒后强力去行房所致。
郝文慧
侠客
侠客
  • UID20187371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0
3752楼#
发布于:2016-02-24 20:0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郝文慧申请签到
2016224日《黄帝内经》第19课心得
4.肝血的功能与作用
4.1肝血与睡眠
肝为厥阴,主合(闭合)。魂属阳,阳代表力量。晚上1点到3点时血归肝、肝藏魂,人能睡觉;反之,血不归肝、魂不归肝,则无法睡眠。
血不归肝原因:①是实证,肝藏里长东西,血进不去;是虚证,血液回流力量不够。
4.2肝受血而能视
肝主目:肝开窍于目,肝经络到眼睛后面,肝血到眼睛里人才能看东西,视力的问题都从肝脏下手。
辩证:阴是视力模糊,眼睛退化;阳是眼睛本身没问题,视物变形。
视物变形(阳):
【原理】眼睛看东西是左血右气,左眼看水平面(血沉),右眼看垂直面(气升),合并后可以看到三维立体空间。
【案例一】视物始终向一个方向倾斜,不晃动。
【分析】即垂直面不对,是气的问题。
【案例二】视物感觉有晃动。
【分析】即水平面不对,是血的问题。
心脏生血原因:血来自于水,肾水济火而生成血,保持心脏的动能,心脏和心包中间有肾水,保护心脏不会过热。
4.3足受血而能步
脚受血而能行走,血是力量的来源。
正确的睡眠方式:①肝恶风:晚上血归肝、阳气回肾,所以不管春夏秋冬,晚上睡觉都要盖被子,不能吹风扇,否则风会伤到经脉,导致经脉曲张。
②心恶热:脚可以露到外面,脚离心脏最远让微寒刺激心脏,可以强固心脏,心恶热喜寒;治疗心脏病时也要冷一点,治肺的问题要注意保暖。
③头是六阳之首:头部有六条阳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头部耐寒,所以被子盖到脖子即可。
4.4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血能带来力量,筋与骨相连,肝主筋,肝脏出问题时,人不能握东西,手指不能抓东西。
4.5痹厥
睡觉时血受风会凝滞,造成痹厥。
(1)凝滞在皮肤上,造成血液循环不好,出现皮疹、皮肤麻木的现象,为痹。
(2)凝滞在脉里会使血滞,为泣。
(3)凝滞在脚部脚会冰冷,为厥。
【治疗方法】针灸治疗痹厥时用合谷、太冲开四关。太冲在肝经上,是血穴。
5.穴位的作用
人身上有大经脉的俞穴共十二处,为五脏六腑气血与经络交会之大穴,分别是肺、心包,心、肝、胆、脾、胃、三焦、肾、大肠、小肠、膀胱等十二俞穴位;又全身上下共三百五十四穴的小穴,共计三百六十六穴,这些部位都是固表之卫气出入所在,是免疫系统分布处所,同时也是病邪进入身体的地方。
【引申】穴道痛是邪在表,针灸就可以治疗。
6.五决气脉
【意义】根据五脏的脉来判断疾病。
6.1五脏之常脉
正常时五脏的脉形不同,但脉气即脉的速度和力量都是柔和的。
肝脉弦,肝为木,脉形像细细的树枝,像吉它弦。
心脉洪,脉粗大有力。
脾脉缓,脉柔缓、柔和。
肺脉浮,肺主皮毛,手刚接触到皮肤就可以接触到,一按就沉下去了,像一根木头浮在水面。如果轻取浮、重按不下沉,就是病邪在皮毛。
肾脉沉,肾属水,按到骨边才可以按到肾脉。
6.2五脉病症解析
(1)头痛、癫痫、刚痉、柔痉
【症状】很强烈的头痛。
【辩证】头面的实症,上实下虚。
【病因】病在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病重入肾脏。
【分析】人体的阴阳、虚实是平衡的,上实是因为下虚,所以病在上要治下。
(2)视力减退、身体摇晃不止、晕眩且耳生聋
【辩证】头面的虚症,上虚下实。
【病因】病在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病重入肝脏。
【分析】上虚是因为下实。
(3)腹部胀满、胁肋苦满
【辩证】腹部的实症。
【病因】病在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
【分析】脾主少腹,肚子鼓胀是脾脏的实症。
【治疗】脾过实,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
1)实则泻其子,脾子为肺金,泻肺金。
2)脾实说明肝木弱没法克脾土,所以要强肝,强肝方法有两个:
补肝母即补肾水,同时也可以防止土克水以截断病程;
补心火以减少肝木的支出(子能令母实),同时补心火以克制肺金(母能令子虚),可以推动脾土生金,从而由实转虚。
【引申】四肢胀满,是阳气不足不能化水,用行气壮阳的药。
(4)咳嗽、逆气不下、
【辩证】胸部的实症。
【病因】寒在胸中,病在手阳明胃经和手太阴肺经。
【分析】胸为诸阳之聚所,而寒在胸中,导致咳嗽上气。肺法象天,高冷,但下面有心脏提供热源,所以肺本身是温和的,肺受寒时人就会咳嗽。肺喜热恶寒。
(5)心烦头痛
【辩证】病在中膈。
【病因】病在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阴心经。
【分析】心火不下,回逆导致热气上冲,造成心烦头痛。
(6)脏腑之间的病属于三焦。
7.望诊、脉诊诊病位
7.1脉诊
(1)寸关尺的阴阳
寸关尺=阳央阴,央是阴阳交合的地方,合为央,是胃气的所在。弦洪缓浮沉是脉的形,但是脉的气(速度力量)是柔和的,是因为有胃气。
(2)脉象之阴阳
滑脉、浮脉属阳脉,在寸部;沉脉、涩脉属阴脉,在尺部;中央是脾胃,在关部。
(3)季节对脉象的影响
脉象与季节是相合的,冬季的常脉都比较沉,夏天的常脉比较浮,
7.2色脉相合
(1)常色及病色
正常情况下,肝心脾肺肾、青赤黄白黑,在外面只是看到一点光泽。内脏出问题时,颜色变得很强烈,就是病色。
【病理】食物经过小肠的生化成为五种颜色营养,分别收于五脏。脸的气色由胃气管,如果某个脏出现问题,那么本来属于这个脏的营养没法吸收,就会上浮在脸上。脸上是胃气的所在,就会看到这个脏的颜色,很强却没有光泽。
(2)赤脉之至也,喘而坚
【症状】面色赤红、脉洪大、形状坚硬,气喘
【病因】面红说明与心脏有关,是因为饮食太过造成心虚。胃正常时,脸色是脾胃的颜色,胃满后心阳下不来,到不了小肠,于是上浮到面部是红色。
饮食太过有两种:是吃的东西太多,但是很开心,胃是腑,腑可实不可满;忧愁烦恼导致不能专心地吃东西,心脏力量弱而食物不能消化。
文霞
贫民
贫民
  • UID2018455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3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753楼#
发布于:2016-02-24 21:1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1班文霞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4日《黄帝内经》第21课学习心得
异法方宜论第十二
医师治病时,同样的病,却有许多不同的方法,有时方法不同,但病人都会痊愈,这是因为各地方环境不同而造成的。例如:东方近海岸边,人民嗜食鱼类且嗜咸味,而鱼类贪物,能使人中焦气热,咸味能使血变粘稠,因此造成他们的皮肤黑且纹理粗糙,所得的病大都是痈疡之类的病症,用针灸就可以治愈。
西域是出产金属和玉器的地方,砂石居多,也是天阳地阴收隐之所。他们只能穿皮毛之衣坐在地上,喜爱食肉类与酥酪等物,造成脂肪层较厚,邪气外侵体内的病少,体内发生的病较多,只能用较强烈且带毒性的汤药内服医治。
北部地区,是天寒地冻,天阳地阴所闭藏的地方,人民乐于居住帐棚中,处野地上,以奶酪油脂类食物较多,人们常因寒气深入体内,面呈现胀满之病,以艾灸热熏方法治之。
南方人由于地势原因常年处在多雾及露水的环境下。食酸味及发酵后之食物较多,居民大多出现皮肤纹理细密,皮呈红色之日哂现象,多易发生痉挛麻痹的病症,用细针治疗比较好。
中央者,由于地平,以湿,天地所生万物也众,人们食杂而不劳,多发痿厥寒热之症,用导引按矫法治疗。
所以治病时能考虑到病人生活所居,环境状况,对不同病人施用不同之术,这才是高明医师。
移精变气论:
古代人居住野兽之间,利用运动来避免寒冷,在阴暗的地方避暑热,生活简单,思想单纯,而不过劳,欲望少,因此疾病少,根本不用喝汤药或针治。现代人思想过虑多,因取得生活所需极易,常反逆四季节令生长收藏规律,扺抗力差。病邪易侵体,对外易松散肌肉之间,对内易深入五脏六腑,—旦得小病都易变严重,—旦得大病易死。
最合乎自然的诊断方法是知晓病人面上气色和脉状。就是把木火土金水的五行,与四季春夏秋冬及八风及上下左右前后的六合,并成于色脉的诊断中,再知其正常规律如何,仔细观察出其间变化之奥妙。
中古时期,治疗各种风邪入皮肌肉麻痹之病,是以汤药十日为—个疗程来治,如—个疗程治不好,就利用药之根茎果贲炖成汤药内服,互相协力之下发挥药力作用,使病邪受制而病愈。近世治病不依四季生长收藏之定律,不知日月之盈亏,不去细察病人之生活起居状况,使病情再延误,此时体外用针,体内用汤药来治,任意施用攻法,终致病人旧病未复,新病又起。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细察病人之面色与脉象,并依此法则,不为病情所困惑,这才是治法大要。医生望病人的神时,如神足即今病重亦必生,神失则即今病轻亦会死亡。
昆明郭艳
会员
会员
  • UID2018248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98
3754楼#
发布于:2016-02-24 21:2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二班郭艳申请签到,2016年2月24日《黄帝内经》第19课心得
  1、人能够睡眠是血归于肝,肝可以藏魂,如果血不能归于肝,有两种原因,一是肝里面长东西了,是实症,血不能很好的进入肝脏解毒,二是肝的虚证,血液回流力量不够,不能回到肝,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人不能很好的睡眠。
  2、肝开窍于目,肝血到眼睛就可以看见东西,视力和肝有关系,肝又分阴和阳,视物模糊是肝阴的问题,倒过来是阳的问题,左边主血,右边主气,血是平的,气向上升,血来自于水,水进入心脏生血,肾水控制心脏,如果没有肾水,心脏的火会把心脏烧坏了,心脏外围是心包,心脏和心包中间都是水保护。左血衡热,在气升阳,有人看东西动是斜的,是血不平衡,没有晃动或看东西斜的问题都是肝阴的问题。
  3、血是力量的来源,肝主风木,肝不喜欢风,恶风,正常人睡觉要盖好被子,可以把脚露出来,如果常年这样,腿不会有静脉曲张,绝对是美腿。因心喜寒恶热,肺喜热恶寒。头是六阳之会,没有阴经上头,所以头是纯阳,冷天衣服穿的很厚,但头可以露在外面。
  4、睡觉时血归于肝,阳气也归于肝,如果不盖被子,风会伤到筋脉,风寒停在皮肤表面就会出现麻木,气血夹杂风寒凝在经脉上,导致气血凝滞不行,风寒之气在下肢凝结住了,气血通到不了下面脚就会凉。这3种情况都是气血回不到他应该走的地方,而产生的麻痹与足冷症状。
  5、肝为弦脉,就如同按到琴弦一样,绷得较紧,端直而长,直起直落,心为洪脉,脉来极大,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的脉象。脾为缓脉,脉来去均匀柔和,肺为浮脉,肺主皮毛所以轻轻碰到皮肤,就能摸到脉,如果重按就滑下去,说明病在皮毛。现为沉脉,按到骨边才能按到脉。
  6、头痛癫痫是下焦虚,上焦实,其病因在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严重时会进入肾脏,目不明,视力减退,身体摇晃不止,人眩晕且耳生聋,此因下实而至上虚,并在足少阴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严重时病邪入肝。小腹胀满,胃中也胀,气血无法下行入足,以致下体之冰寒反向上延伸入腹所致,
7.疾病在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上,病人咳嗽且逆气不下,肺喜热怕寒,肺太寒咯,病人就会咳嗽。因寒在胸中,胸为诸阳之聚所,病在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阳肺经上。心情烦躁且头痛,此病生在胸膈的横膈上,津液不足造成燥气,其病在手太阳小肠经与手太少阳心经上。
  7、滑浮是阳脉,沉涩是阴脉,关上为阳,关下为阴,关为脾胃,肝为弦脉,要柔和,色脉要和,心脉洪大,按之力强而坚,面色红赤者病人必呈现喘鸣严重之状,因有多余之积气停滞胸中不去,有时因饮食不当引起,病名“心痹”,有时也因病人思虑过重,心气损伤致虚,病邪乘虚而入造成的。病人面色苍白,脉浮无力。上虚下实。
黄旭红
会员
会员
  • UID20149616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57
3755楼#
发布于:2016-02-24 21:2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黄旭红申请签到,2016年2月23日《黄帝内经》第19课心得:
一、人能睡覺是因为血归肝,魂亦固守肝位。肝能化浊血为清血,人全身上下因有肝血的灌输,故手能握,足能行,手指能抓重物。人在睡眠的時候,血会大量聚集在肝中,固表之卫气会退出体内。如果此时沒有盖好被子,因而受风,如果风寒入皮中,则以後血液无法透达皮表,皮肤会呈现出麻痹的症状。风寒进入血脉,使血管的伸缩无法自如,则血的運行必生滞,假如是造成足部的血滞,则会有足部冰冷和下肢静脉曲张。(静脉曲张和久站沒有关系,是因为风寒进入血脉所至)血不能归肝引起的失眠分两种!一种是因为肝實,肝里有東西,血进不去肝脏,反逆出來引起的失眠。第二种是因为肝虛。血回流的力量不夠,无法进入肝脏引起的失眠。眼睛疾病~肝开窍在眼,肝经络在眼睛的后面,肝血进入眼睛,眼睛才能看東西。~眼睛的阳症引起的,视力模糊,眼睛退化。第二是眼睛的阴症,肝的本身沒有問題,但是看東西是反过来的。中医认为人的身体左血右气,所以左眼血重下沉,看出去是水平樣横的角度。右眼是气,气是上升的,看出去是水平樣竖的角度。当两个眼睛一起看世界的時候就会呈现出三度空间。有前有后。一只眼睛看到的東西是平面的。<有的人看東西左右斜,是因为右眼气不平衡造成的。有的人看东西是左右晃动是左眼血不平衡引起的。
二、人身有大的经脉俞穴共十二处,为五脏六腑氣血与经络交会之大穴。人身还有三百五十四和小穴,共计三百六十六和穴位。这些穴位都是固表之卫气出入之所在,同时也是病邪进入身体的地方。一旦病邪进入身体,停留在穴位上,穴位会痛這是病在表,可以用针灸促使卫气運行,使病邪离开身体,以免病邪进一步进入体内。
三、人之所有的头痛癫痫(实症的头痛都是很强烈的头痛)皆因下焦虛上焦實,其病因在足少阴肾經与足太阳膀胱经,严重时病会进入肾脏。目不明,视力减退,身体摇晃不止,人晕眩且耳生聋,此因下實而致上虛,病在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严重时病邪入肝脏。小腹胀满,胃中亦胀,胁肋部位苦满,乃因为血无法向下行入足,以致下体之冰寒反向上延伸入腹所致,其病在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經。脾主少腹主四肢,四肢胀是阳,腹肚鼓胀是脾實是阴。脾过實时我们用泻南补北法,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病人咳嗽且逆气不下,因寒在胸中,胸为诸阳之聚会,今为寒居故如此,病在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太阴肺经。<肺向天幕,肺在上心在下,因为有心不断的給肺提供热源,肺才会温热(肺喜热不喜寒)。当有一天肺太冷的時候,病人就会咳嗽。心情烦闷且头痛,此病生在胸膈的横膈上,津液不足造成燥气,其病在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阴心经。心热和肺凉合起来会产生温热,肺同时把心火向下导进入小肠,当有一天横膈被堵到,热气向上冲,肺的津液就会变少,造成心烦头痛,其病就在中膈的地方。
四、脉相 正常的脉相是肝脉玄(摸上去像树枝一样)心脉洪(摸上去比較粗大一点)肺脉浮(手轻轻的放在皮肤上就会感覺到脉的跳动,重按却会沉,不沉是病在皮毛)肾脉沉(按到骨边才有脉)脾脉缓(摸上去很柔很缓)人的脉有大小,滑~涩~浮沉。滑浮是阳脉,涩沉是阴脉。<寸为阳,尺为阴,关为央(阴阳交会的地方)。摸脉时要同时看病人的气色,同时要知道现在是什麼节气,比如冬天脉沉,气色暗一点,這是色脉和。冬天脸红脉浮這是有病。<看病时一定要用手指摸病人的脉,用理论推演五脏的现象,用耳朵仔细听五脏发出的声音,用眼睛仔细观察五色细微的变化,脉色和为健康之人。
张莉
侠客
侠客
  • UID20187482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198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756楼#
发布于:2016-02-24 21:2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莉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4日《黄帝内经》第21课心得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同样的病用不同的方法最后都可治愈,是因地势不同。东方盛产鱼盐,人多食之。嗜鱼会热中,即阴不足阳有余。多盐则咸入肾,故渔民面黑,皮肤粗糙,易得痈疡,用针灸可治。针灸就是从东方发展而来。
西方砂石多,盛产金属、玉器,风多水少石坚硬。人住山上,穿皮毛厚衣,喜食肉类和酥酪,以抵御风寒。故西方人被外邪所致病少,内发的病较多,需用有强烈毒性的汤药医治。很多毒药都从西域传来,内科病多用之。
北方地势高,山陵多阳光少,天寒地冻。人们住野外帐篷,多食奶酪油脂类食物。因寒气深入体内,多得胀满之病,以艾灸热熏方治之。艾灸热熨就是从北方传来,适合寒症。
南方阳盛,地势低洼雨水多,土质柔软湿润,常年多雾和露水。人多食酸味及发酵类食物,故其皮肤纹理细密,面红,易得痉挛麻痹之症,适合针灸,九针术就是从南方传入。
中原地势平坦,温度适中,物产丰富。人吃的食物较杂,劳动量少,多得肌肉萎缩,往来寒热之症,适合用导引术及各类运动、功夫加以调治。
圣人因地而异,结合病人的症状采用适合当地的方法治病,故同样的病用不同的方法均可治愈。所以能考虑病人的生活起居,环境状况,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的医治方法,才是高明的医生。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上古之人,居住在野兽之间,多以运动避寒,蛰居阴地避暑。内无情志之忧,外无功名之患,故病较浅易治。现代人生活条件改善了,物质丰富易取致四体不勤,饮食不节,又常逆反四季节令,贪恋虚荣,欲望不止,故抵抗能力下降,随时都会被病邪入侵。一旦邪入体内,也较深重,光靠祭祀祈福无用,要依赖针灸和汤药方能除之。
歧伯说,医生要知晓病人面上气色与脉象, 这是最合乎自然的诊断方法。色靠望诊,脉是脉诊。把五行与四季、六合、八风并用在色脉诊断中,再熟知人之常态,从而能觉察出细微变化,知病之所在,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色和脉。
气色对应日,属阳;脉的变化对应月,属阴,知此二法之妙即可知万物生与死。脸上气色的变化配合四季寒暑之脉形,这完全合乎自然之道,可依此保养身体,治疗疾病。
中古之人,病至而治,用汤药以十天为一疗程,可治风邪所致的肌肉麻痹之症。治不好就再用药的根茎炖成汤药内服,可使病邪受制而愈。
汤剂有外洗、内服两种。病在皮表,如皮肤病,瘙痒、外伤等,或病人口不能服,适宜熏洗。
治病之要法在细察病人色与脉,依此法并不为病情所困。观察病人色脉,简单讲就是看病人有无神气。有神易治,无神难治。
望诊时,需注意保护病人隐私,单独耐心询问,观察病人意识神情,仔细分析病情,这样才能 “得神。”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做汤液和酒,最合适的是粳米(糯米),烧稻草。因粳米谷味最完整,稻梗够坚硬,适合燃烧。
郭新
会员
会员
  • UID2018753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213
3757楼#
发布于:2016-02-24 21:5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九班郭新申请签到2016-02-24《黄帝内经》第20课心得
1脉诊
心痹,心脉洪大如滚水而来,按之力强而坚,面色红赤者,病人必呈现出喘鸣严重之状,诊断时可说此因有多余之积气停滞胸中不去,有时因饮食不当引起,病名心痹,有时亦因病人思虑过重,心气损伤至虛,病邪乘虚而入造成的。
当胃消化很好的時候,心脏的火才能下到小肠,胃消化不好,心火会被堵在上面。

肺痹
病人面色苍白且脉浮又无力,喘息不止,此为下實上虛之症状,上气不足,病人易惊,且喘而虚弱,此名肺痹,因血无法落入胸中产生的,有忽冷忽热之状,其病因在大醉之后强力入房而产生的。
肺主肃降,肺的津液下降进入肾脏为正常,当肺不能肃降津液就会停在上咳喘,是上虛下實之症

肝痹
病人面色青,脉又像琴弦一样劲急,脉像程水条状且重按时,左右弹出不止,此乃氣血不通,积滞于臀部及胸肋位,病名肝痹,此因久居寒湿之地,下焦寒且湿,此与疝病同类,病人必腰痛足冷头痛。
心下指的是胃部。
正常脉为一寸九分,超过此数是长脉,小于此数是短脉。

厥疝
病人面黄,且脉出现大而中虚空的時候,此必氣血阻滞停聚少腹内,造成寒气停留,病名为厥疝,女人也和男人一样会腹部寒冷造成妇科問題,比如不能怀孕。得到此病,必四肢沉重倦怠,病因是大汗后当风,风邪入肌肉所致也。
大汗后吹风,首先太阳受病,再然后会传入阳明或少阳。

肾痹
凡是病人面黑且脉盛大,按之脉上跳有力又粗大,此必氣血停滞于小腹与会阴之所,名曰肾痹,此病得之于冷水沐浴后立刻卧床睡覺而致。

3我们观察人之五色变化,只要病人面色黄,不管眼袋出现那种颜色,代表病人还沒有生命危险,因为黄为脾胃之颜色,代表胃气犹存,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如果病人出现,面青眼袋赤,面赤眼袋白,面青眼袋黑,面黑眼袋白,面赤眼袋青,代表心气和胃气已绝,這是必死之侯。
一般來说面部出现什麼颜色就代表哪個脏腑有病变。
但是还有一种情况是 灾色。病人身体并没有毛病,脸上却反逆出颜色,這是病人近期会有灾难了。時間已每个节气的开始到這個节气的结束,为两周時間。

4五脏别论篇11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必六者,皆地气之所生,皆隐藏于阴中,如同大地一样,收藏营养生化而不宣泄,我们称之为奇恒之腑,属阴,性藏而不泄。
藏而泄者和不藏者都是有問題。
男女的氣血運行相反,男人脚肿代表身体病的厲害,头肿問題不大。
女人脚肿問題不大,头肿病的比較严重。

人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這五项乃秉天之阳气所生,其運行是周而复始,以排泄运输为主,此五项受纳五脏所不要的废弃物,将之排出体外,故又名傅化之腑。
人的肛门如同五脏之在外使节一样,饮水食物必不久居于此。

总的来说。五脏功能藏而不泄,能满不能實。
六腑功能泄而不藏,能實不能满。

肠胃不仅是食物残渣排泄的通道,也是五脏之浊气排出的通道。
肺和大肠相表里,肺的浊气会进入大肠排出体外。
肝有一血管连到大肠,肝脏的浊物也会通过大肠排出体外。所以治肝病时,一定要治疗大肠。否则肝气会一直上冲。

5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
饮食入胃,经过胃的初步消化进入小肠,小肠吸收食物的精华营养交给脾,脾把营养上输于肺,然後由肺统一分配給身体各个脏腑,肺脏是五脏吸收营养精华的必经之路,故可见五脏气于寸口。
灸友50150
侠客
侠客
  • UID2019015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1
3758楼#
发布于:2016-02-24 22:0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惠州-赖惠平2016222日《黄帝内经》第17课心得:
五脏生成篇第十
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荣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
 
 
心气所聚合之处即为血脉,其表现在外形上为面上之色,能抑制心脏的是肾脏,肺气所聚合之处是皮肤,而体毛是其表征,受制于心脏,肝气所聚合之处在筋上,指甲是其表征,受肺脏之牵制,脾气所聚合之处在肌肉,其表现在唇上,受肝脏的牵制,肾气所聚合之处为骨骼,其荣在发,受制于脾脏。
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面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所以多食咸会造成血管中的血变粘稠,脉形涩滑,气色失去光泽,多食苦皮肤会变得枯槁,体毛脱落,多食辛会造成筋的拘急,指甲的枯萎,多食酸会肌肉萎缩,嘴唇上卷,多实甘会造成骨痛发落,这是饮食不知节制所造成。
 故心喜苦味,肺喜辛味,肝喜酸味,脾喜甘味,肾喜咸味,这是五味分别于五脏之气相合的对应
五脏之气,故色见青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如者死,赤如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此五色之见死也。
看见病人面色如枯萎的青草为死症,深黄而没有光泽为死症,黑暗无光维为死症,赤如坏死的血为死症,白如枯骨为死症,都是没有生机的颜色,
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膏者生,如乌羽者生。此五色见生也。生于心,如以缟裹朱;生于肺,如于缟裹红;生于肝,如以缟裹绀;生于脾,如以缟裹栝楼实;生于肾,如以缟裹紫。此五脏所生之外荣也。
相反面色青如翠绿的羽毛,赤如鸡冠,黄如蟹腹,白色如猪油,黑色如光亮的羽毛,这些都是生的颜色。  凡生于心气所产生的颜色,如用白绢裹着红色一样,生于肺气的颜色,如用白绢包浅红色一样,生于脾气,如用白绢包裹着栝楼那样,白中带润黄之色,生于肾的气,则会出现像用白绢包裹住紫色一样,这是五脏所生精气荣华于体外的表现。
 
色味当五脏。白当肺、辛,赤当心、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当肾、咸。故白当皮,赤当脉。青当筋,黄当肉,黑当骨。
 诸脉者皆属于目,诸髓者皆属于脑,诸筋者皆附属关节,诸血者皆归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此四支八奚之朝夕也。
灸友50150
侠客
侠客
  • UID2019015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1
3759楼#
发布于:2016-02-24 22:0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惠州-赖惠平2016224日《黄帝内经》第19课心得:

 
故人卧血归于肝。目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卧出面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凝于脉 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人有大谷十二分,小谿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
人能睡觉是因为足厥阳肝经主合(阖),肝经合血归着归肝,魄藏于肝。血不能归肝的原因是两种:一是肝里有实症(肝里长东西);二是有虚症,血回流的力量不够所致。肝开窍于目,视力的问题从肝经下手,视力的问题也有阴阳之分。阴症是视力模糊,眼睛功能退化;阳是眼睛本身没问题但看到的东西反过来或倾斜。因为左为血(血来自于水,心能生血是因为肾水在控制,在心和心包之间是一层清水保证其温度不至太高),血沉主水平的角度,气轻主垂直角度,双眼合并才能使得看到东西是立体的,血不平衡时视力会倾斜并不停的变化,气不平衡时神力倾斜但不会变化。血是力量的来源。肝恶风(心喜寒而恶热),血归肝后阳气会回到身体里,晚上睡觉不盖被会使身体受风。血停在皮肤表面时为痹,停于脉为泣,停于足为厥。太冲为血穴,所以开四穴包含太冲穴。人体有三百六十六个穴,其中十二个俞穴(包含肺俞,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膀胱俞,三焦俞,大肠俞,小肠俞,厥经俞)。这些穴位是人体卫气停留的地方,也是邪气(风寒暑湿澡热)停留所在的地方。
诊病之始,五决之纪,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谓五决者,五脉也。
五脉指肝、心、脾、肺、肾脉,正常情况下:
肝:弦(肝为木,脉似吉它的弦);
心脉:洪(粗大有力);
脾脉:缓(柔缓);
肺脉:浮(浮在皮肤表面,重按后下沉,象是浮在水面的木头);
肾脉:沉(按到骨边才能感觉到脉)
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徇蒙招尤,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腹满胀,支膈胠胁,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心烦头痛,病在膈中,过在手巨阳、少阴,甚则入心。。
头痛巅疾是实症,会有强烈的头痛,包括癫痫,由于阴阳虚实平衡,所以病在上治之在下,病因是出在足少阴和太阳经,严重的话会从经络进入脏腑即进入肾。
眼睛看不清楚,耳朵听不到,是头面部的虚症,则下面是实症,病因是出在足少阳胆经和足厥经肝经上,再严重的话会进入肝脏。少腹胀满,胸胁苦满,问题出在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少腹胀满时为实症,是因为脾过实,采用第七十五难的泻南补北法,法则是“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厥在胸中指寒气在胸中,肺法天募,因为肺包着心脏,使得其温度较温和,所以肺喜温恶冷,当肺冷时会造成咳嗽。咳嗽上气,寒在胸中是因为问题出在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太阴肺经。
心在肺的影响下其热往下送到小肠,当横膈膜有问题时,心火不能正常下达到小肠用于蒸化食物,而是向上走,造成心烦头痛。问题出在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阴心经。病在五脏之间时说明病出在三焦。
夫脉之大小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藏之象,可以类推;五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色脉,可以万全。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
滑、浮脉为阳脉;涩、沉脉为阴脉,用于区分脉之阴阳。脉色可以吻合,就能万全。观察病人气色以及把脉,还有与当季节气都应相合。色红,脉洪大,同时病人有喘的现象而且脉形很坚硬,代表饮食太多。当吃东西时思虑过多造成心脏力量不够,邪气入体从而导致色红而脉洪。色白,脉浮,同时病人有喘而且脉很浮,是上虚下实的症状,是有气积在胸中造成喘的现象,喝酒后强力去行房所致。

焦艳春
贫民
贫民
  • UID2018773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9
3760楼#
发布于:2016-02-24 22:3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焦艳春申请签到2016年02月24日《黄帝内经》第20课心得
春季脉洪大而浮,是心有疾。脸红的人,脉洪大,且坚硬有气喘,饮食不当,心阳不下,故色红。喘而浮,色白,是上虚下实。肺主肃降,金生水,水停上焦,会喘。病人面色青,脉左右弹出不止,是气血不通,积于胸胁。因久居寒湿之地,下焦寒湿,病人会腰痛、足冷、头痛。心下是胃。正常脉为一寸九分。正常脾脉是缓脉,如脾脉大而虚(脉大没有力量)是有寒气留于腹中。女人腹部寒冷不能怀孕。汗出当风:在出汗时受风。太阳主表,主开,出汗时,太阳经打开毛孔,风邪入肌肉所致也。大汗后吹风,首先太阳受病,再然后会传入阳明或少阳。脸色发暗,脉坚而大,是气血停于小腹。肾脉主沉主里,如浮脉说明肾有问题。诊病先诊查病人有无胃气,又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如果病人出现,面青眼袋赤,面赤眼袋白,面青眼袋黑,面黑眼袋白,面赤眼袋青,代表心气和胃气已绝,是必死之侯。一般來说面部出现什麼颜色就代表哪個脏腑有病变。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皆地气之所生,藏于阴,收藏营养生化而不宣泄,称之为奇恒之腑,属阴,藏而不泻。脑主收藏,脑部有实证,男女不同。如脑受撞击有积液,男子较安全,女子危险。反之如脚肿,男子危险而女子较安全。五脏的浊物,要靠腑来排泄。五脏要满而不实,有浊物停留,就会造成实证,腑要实而不满。腑是浊物所在地,可实而不能满。肠胃是食物残渣排泄的通道,也是五脏之浊气排出的通道。肺和大肠相表里,肺的浊气会进入大肠排出体外。肝脏的浊物也会通过大肠排出体外。所以治肝病时,一定要治疗大肠。脉属手太阴肺经,属金,脾胃属土,土生金,脾胃经气表现在肺的气脉上,是由脾土之气化生而来,而五脏六腑之气均由胃气化生,故此肺部是胃肠吸收营养交给五脏所需必经之路。可见五脏气于寸口。
王毅泓
会员
会员
  • UID2018246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9
3761楼#
发布于:2016-02-24 22:37
中医经典特训9班2月24日,王毅泓申请签到《黄帝内经》第20集
五色:在外面看到光泽是正常的,当有病时,颜色过甚则病,根据脏器病变而呈现不同的颜色。
原因:食物进入小肠后,化生成五种颜色的营养,为五脏所用,当脏器出现病变时,营养不受,则外发于脸上。
脾痹:正常肺主肃降,异常反升,引起喘息,为上虚下实症状。
肝痹:面青,脉弦急,脉长>1寸9分,积滞于胸肋及臂部,病人腰痛足冷头痛。中医的心下即胃。
厥疝:面黄,正常脾脉为缓脉,现脉大,中虚实,没有力量,气血瘀滞于少腹,寒气停留。表现为痛,腹冷,女子还不易受孕,四肢沉重倦怠。
肾痹:汗出当风,太阳主开,阳明主阖,少阳主枢,在流汗时风入身体,邪气入侵,起初经络—肌肉——腑——脏。病人面黑,脉盛大浮(正常为沉脉),原因:洗完冷水澡后就休息。
四、望五色之变化
眼袋周围有黄色说明胃气存,不至于死,腑病胃气恢复一般在午时;脏病胃气恢复在凌晨2时左右,经治疗后胃气首先恢复,若不恢复就要自省是否用错药或剂量不够。再重的病都要查胃气。
灾色:人若面有青色,但大小便、饮食等均正常,就是灾色。
五脏别论第十一
一、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等,地之所生,属阴,性是藏而不泄为正常。如藏而泻或不藏均出现问题。(如脑肿瘤后出现脑积水就是不藏)男女不同,阴阳是相反的,男人头肿不易死,脚肿易死;女子头肿易死,脚肿不易死。
六腑: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天气之所生,泻而不藏,脏腑的代谢物也是从肠胃排。
举例:肺和大肠互为表里,当肺有积水或积痰时,攻坚后会从肠道排出浊物。肝为木,大肠为金,肝脏的代谢产物——胆——大肠排出,肝脏和大肠间还有一根血管直接相通,无瓣膜,当吸气时,肺克木,挤压肝脏,血液从肝脏到大肠,使大肠有力量排出大便。故中医治肝时一定会治大肠,使肝脏的代谢物排出,否则会往心脏跑,肝脏要清。
魄门即肛门亦是五脏的大使,起宣泄的作用。
五脏:因藏精气而不泄,内脏是满而不实,如果有浊物在内就实变,治疗应清浊。六腑应实而不能满,随时要宣泄,否则不易排出浊物。
二、脉 寸、关、尺的部位是手太阴肺经的经脉所在,由于是胃脾(土)生金,土的精气表现在肺的气脉上,是脾土化生,故能代表五脏之气脉。
心肺有病,表现在鼻,凡治疗1)查大便;2)查脉;3)病人的精神状态与病痛。
郭玉斐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3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85
3762楼#
发布于:2016-02-24 22:4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郭玉斐申请签到,2016年2月24日《黄帝内经》第19课心得
肝-厥阴-合,1-3点为肝时,肝藏魂,魂为阳,代表力,晚上血归肝魂归肝,人才能睡觉,这是常态。病态血不能归肝,魂不能归肝,就会失眠。肝开窍于目,阴病为视力模糊退化,阳病为看东西会反过来、会斜或晃动,左血右气,正常时两眼能看到三维空间。肝不喜风,有风为恶风,如晚上血归肝后应盖好被子,脚可在外,因为心喜寒恶热,脚是离心最远的地方,如脚热而受风寒就会静脉曲张。手脚的力量都来源于肝血。
人身有三百六十六穴,这是防卫的地方与是病邪入侵的地方。
诊病之始,五决为纪,五决就是五脉,肝脉为弦脉,细;心脉为洪脉,粗大;脾脉为缓脉,柔和;肺脉为浮脉,刚触皮肤在,一按就沉下为常脉;肾脉为沈脉,在水底的,深脉。
头痛癫痫,头面实症,下焦虚而上焦实,病在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严重时进入肾脏。
视力不好头晕耳鸣,头面虚症,下实而致上虚,病在足少阴胆经和足厥阴肝经,严重时进入肝脏。
小腹胃胀满,胁肋苦满,因血无法下行至脚,下体之寒反向上延伸入腹所致,病在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脾主少腹,四肢为阳,如四肢肿,要开行阳的药。腹胀一般为实症,泻南补北,子能令母虚来治。
咳嗽胀气,因寒在胸中,病在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肺不喜寒喜热,寒则咳。
心情烦燥且头痛,病生在横膈,津液不足造成燥气,病在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阴心经上。心火上走,造成头痛。
脉之滑浮为阳,涩沉为阴。色脉合,为常人。
面赤脉洪气喘,饮食不当,或过或思虑过度食积。
面白脉浮气喘,上虚下实,喘而虚,因血无法入胸而致,病因大醉后行房而生。
王岩龙
贫民
贫民
  • UID20183244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98
3763楼#
发布于:2016-02-24 22:48
@教官-南京-李宁@助教-中山-吴泳茵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王岩龙申请签到2016年02月24日《黄帝内经》第19课学习心得【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1.通常人在睡觉时,大部份的血会进入肝,魂固守肝位故能眠。肝因能受纳血化浊血为清血,故目清能视;足因能受血之充润故有力而能行;手掌因有血入而能握物,血足且力贯指尖,故手指能抓物有力。因此全身上下都因有血的灌输,而能随心所欲的活勋。2.人于睡眠时,血会大量聚集在肝中,固表之气会退入体中,于此际如果被褥没有盖好因而受风,如果风寒入皮中,则往后血液无法透达皮表,此时会呈现出麻痹的症状;如果风寒进入血脉,使血管的伸缩无法自如,则血行必生滞,如果因此造成足部的血滞,则必生足冷冰的现象。这以上都是因为血无法透速所有的血脉末稍,因而产生的麻痹与足冷症状。【经文: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经文:诊病之始,五决为纪。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谓五决者,五脉也。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拘蒙招尤,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腹满胀,支鬲胠胁,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心烦头痛,病在鬲中。过在手巨阳少阴。】1.诊断病情的开始,必须以“五决”为方法规范。要知道病之所在,必须先彻底了解什么是正常状。所谓“五决”者就是“五脉”,也就是五脏之气脉。2.人之所以有头痛癫痫,因其下焦虚而上焦实,其病因在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严重时病会进入肾脏。3.目不明视力减退,身体摇晃不止,人晕眩且耳生聋,此因下实而致上虚,病在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险肝经,严重时,病邪入肝。4.小腹胀满,胃中亦胀,胁肋部位苦满,乃因为血无法向下行入足,以致下体之冰寒反向上延伸入腹所致,其病在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上。(整个腹胀是脾实,用泻南补北法治疗,子能令母虚,如果是四肢或手足胀,是阳不足,用行阳的药或行气的药)5.病人咳嗽且逆气不下,因寒在胸中,胸为诸阳之聚所,今为寒居故如此,病在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上。6.心情烦燥且头痛,此病生在胸膈的横膈上,津液不足造成燥气,其病在手太阳小肠经与手少阴心经上。【P70】【经文:夫脉之大小,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藏之象,可以类推。五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脉色、可以万全。】【经文: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朐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痹。得之寒湿,与疝同法。腰痛足清头痛。黄脉之至也,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支,汗出当风。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有积气在小腹与阴,名曰肾痹。得之沐浴清水而卧。凡相五色之奇脉,面黄目青,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1.心脉洪大如滚水而来,按之力强而坚,面色赤者,病人必呈现出喘呜严重之状,诊断时可说此因有多余之积气停滞胸中不去,有时因饮食不当引起,病名“心痹”,有时亦因病人思虑过重心气损伤至虚,病邪乘虚而入造成的。2.病人面色苍白且脉浮又无力,喘患不止,此为下实上虚之症状,上气不足,病人易惊,且喘而虚弱,此名“肺痹”,因血无法灌入
何媛
贫民
贫民
  • UID20176951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75
3764楼#
发布于:2016-02-24 22:51
19,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何媛申请签到,2016年2月24日《黄帝内经》第19课学习心得:
一、
1,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痺。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痺厥也
(1)睡眠常态:人之所以能睡眠是因为厥阴肝经主合,晚上血归肝,魂回到肝脏里。晚上1到3点是是睡眠最熟,肝脏最忙的时候。肝藏魂,魂属阳,阳代表力量,魂晚上能回到肝脏里面。
(2)失眠:血和魂没有归肝
(3)两种原因:
A,肝上长东西了――实症
B,虚症,血回流的力量不够
2,视力
(1)肝开窍眼目,肝经络在眼睛的后面,肝血到眼睛,才能视物
(2)阴和阳
A,阴:视力模糊,眼睛退化
B、阳
a,眼睛本身没有问题,反过来看东西
b,人体右边眼是气,左边是血,左眼看的东西是平的,血来自于水,水能济心脏,心血才能生成,才能保存一生的动能,心脏的周围(心胞)和心脏中间都是一层清水,所以心火就不会过热,保持均匀温度
(3)血管视力的角度是横的平视角度,不平衡则视力模糊
气是向上升仰的角度,不平衡会则看东西来回晃。
(4)血是力量的来源,
例:晚上睡觉时,肝主风,肝恶风,血归肝,阳气也回到身体里面。正常人睡觉时要把身体盖好,脚可以露在外面――心恶热喜寒,脚是离心脏最远的地方,头纯阳
注:心喜寒,恶热,让寒刺激它,巩固我们的心脏,治心脏病,病人要冷一点。治肺反之
(5)静脉曲张,瘀血
A,原因:晚上睡觉没有盖东西腿受风了
B,骨和筋是连在一起的,肝管握拳的力量和走路的力
C,a,皮肤麻痹:睡觉的时候吹到的风如果停留在皮肤表面,就会造成血液循环不是很好
泣:凝固在血脉里
厥(冰冷):凝于足者为厥
b,原因:血行受到影响,统称为痺厥。
c,针取穴:合谷,太冲开四关,太冲(血穴)在肝经上。
  二、全身366个穴位――卫气和阳气停留,外感六邪邪气所在的地方――哪个地方有问题看在什么位置取穴治疗
  三、五决(五脉)诊断
肝为弦脉,摸上去像树枝,细细的
心为洪脉,摸上去比较粗大有力
脾为缓脉,摸上去非常柔和
肺为浮脉,肺主皮毛,就是手指轻轻碰到皮肤说压没压摸到的脉,稍微动一下它就沉下去了,没有则病在皮毛
肾为沉脉,按到骨边才触摸到脉的现象
四,病名及其病因
1.头痛癫痫:实症,下虚上实,病在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病严重时会入肾脏。
2.目不明视力减退:身体摇晃不止,人晕眩而且耳朵听不到,因下实而致上虚,病在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严重时病邪入肝。
3.小腹胀满,胃中亦涨,脇肋部位苦满――是因血无法下行入足,以致下体之寒反向上延伸入腹所致,其病在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脾主腹,如果肚子不涨是四肢在涨是阳不足,不能气化水液。小腹鼓涨,实涨是实病(实是看的到的形状,硬硬的)――泻南补北法,即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
4.肺法像天(天幕):肺在高处是冷的,正常的肺因心在下面,肺把心火包住,心不断的给肺受热,肺本身是温和的,若冷令人咳嗽,因肺喜热不喜寒。病在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上。
5.心情烦躁且头痛――病生在胸隔的横隔上,津液不足造成燥气,病在手太阳小肠经与手少阴心经上。
  四、脉之大小,滑涩浮沉
1,滑、浮脉是阳脉;涩、沉是阴脉。中央是脾胃是阴和阳交会的地方。要色脉和,帮助病人诊断时看他的气色再摸他的脉,同时要知道节气(春夏秋冬)是什么,才能准确判断
(1)赤脉:心脉,症状为脸红脉坚――饮食太过或吃饭时想事,思虑过重。
(2)白脉:肺脉,症状为呼吸喘急――喝酒过量,气上逆。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