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丽苹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84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870楼#
发布于:2016-02-26 10:2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6226日《黄帝内经》第29课心得

第十八篇  平人气象论

黄帝问,正常人的脉象如何?
歧伯这,正常人每一次吐气,脉跳二次,每一次吸气,脉跳二次,因此一次呼吸脉跳四次;再次呼吸之间有停息叫作定息,此际脉又跳一次,因此呼吸加上定息一共跳五跳。维持此脉动的人,名曰“平人”,就是健康的人,没病的人。我们以健康的人为标准,来诊断病人,把病人的脉回复正常,这就是治疗。
如果医生吐一次气,病人脉跳一次,吸一次气脉跳一次,这就是阳气不足的现象,医师吐一次气,病人脉跳三次,吸一次气脉跳三次,有急躁的现象,如果尺部之皮肤较热,就是温病,也就是津液不足引起的热性病。如果尺之皮肤不热,脉虽速但感觉脉内气机有加速现象,此为风病,也就是外感病。如果同样如此而脉内出现流动不畅之感,也就是涩脉,则病人必有痹病,即麻木不仁也。人的一次吐气,脉跳四次以上者必死,脉已不跳动时亦死,脉形忽快忽慢者亦死。
人身上的阳气都源于胃,所以胃气的正常与否,就是人的健康与否所在。人一旦无胃气,就是“逆”,凡逆者必死。
诊断脉有无胃气,其法如下:
春季时为肝脏代谢最盛之时,脉稍弦状即表示有胃气,也就是正常人,如果脉多弦,表示胃气已少,就是有肝病人,再者,如果脉呈全弦状,表示胃气已无,病人必死。胃气之脉中如察觉到有如细毛一样的脉,这表示病人在秋季时会发病,如果毛脉已强,表示金气甚强,在春季为木,乃为金克木之象,即肝气不足而致金盛,故必肝有病。春季为肝气最盛之时,五脏皆禀受于肝,因所有脏腑内皆有筋膜,故正常之脉必带微弦。
夏季脉较洪大,若脉前微屈后又居之乃为钩象;洪中带微钩此为正常人,胃气充足,一旦钩甚表示胃气已少,就是心脏有病,脉呈全钩状乃示胃气已绝,病人已无生机。夏季胃气之脉如杂有石服,表示冬季必生病,如果脉皆呈石脉,则为水气甚强,夏季为火时,故火气弱以致水气过强,故为心脏病。夏季为心气最旺盛的时节。五脏皆禀气于心,五脏内之血脉,皆受于心,所以有胃气之脉必呈微钩状。
长夏季节为土时,胃气正旺,脉呈微软弱为正常之人。如果过弱乃胃气灭少现象,就是脾有病,此时节如果出现脉时有时无,断断续续状,则为死脉,因全无胃气也。如果软弱之脉杂有石沉之脉,表示病在冬季时发,微弱至比较严重时,为现在即有病。长夏之季,五脏之气禀受于脾,亦即脾,主五脏内之肌肉,脾脏气盛,则脉就呈现有微弱之土脉。
秋季时节,有胃气之服为微毛脉,也就是正常人之脉。如果毛脉盛多,则是胃气减少的现象,就是肺有病。如果脉呈全毛脉时,表示胃气已失,病人必死。如果呈微毛脉中杂有弦脉,则表示一到春天就会发病。当脉出现弦脉很盛时,表示现在肺就有问题,因为秋季为肺金之气,如果木气过盛,必是金气不足导致。体内五脏之气皆由最高之肺来布施,有了肺之气,所以全身血液能够畅达四肢末稍及脏腑之内也。
冬季之脉如果再现稍微沈下之象,此为有胃气人之脉,也就是正常人。如果沈脉较深,为胃气已少的现象,肾脏就生病了。如果沈脉已如石般坚残,就是已无胃气的现象,此人夏季必然犯病。如果钩脉甚为明显,则现在必已病矣。冬季时,五脏气皆禀受于肾气,因肾主骨髓:故脉为沈象。所以沈脉表示正常,也就是有胃气之脉。
胃的大络,又名“虚里”。其上贯穿横膈膜而与肺相连,再出表面居于左乳之下,其脉动甚而隔衣可见,这是宗气所聚之所,为气之总汇,也是胃气根之所在。一旦病人喘息剧烈,造成左乳下宗气脉位蛙常停止(现今之因气喘缺氧而造成心脏衰竭)就是病在胃之大格中,病邪聚此而积留不去造成的。如果宗气脉位停止搏动,即是心脏已停止,此人已死。因此,在乳下之搏动触及衣物,就是宗气在活动的表现。
要知道寸口之脉过与不及所表现出来的病,可以依照以下之规则来看:
(一)寸部脉出现短脉,此人必然头痛。因为寸口为胸阳之所在,如果脉短则胸阳不足,阳气不法入头,头是诸阳之会,今阳气不足,故头痛。
(二)寸脉如出现过长之脉,病人必有足胫之病,此阳盛于上而不下也。
(三)寸脉坚而搏出表面时,病人必有肩背痛,因背肩为胸阳之腑,此阳欲出不出受阻之象也。
(四)脉沈而坚实,其病在中在内部,此为阳气受阻于中无法出表之象。
(五)寸脉浮在皮表且盛大时,这是病在表也,因病人有表症,阳气尽出与之相抗也。
(六)寸脉沉而微弱状,表示病人里阳不足(即免疫系统较弱)就会有往来寒热(体能与病邪相抗,时胜时败),或肠子下坠或下腹疼痛。
(七)寸脉沉而左右两侧横跳,此必肠下有积聚不去,胸阳无法下达也。或出现腹中有瘀积凝阻之病。
(八)寸脉若沉而急缓不定,这也是往来寒热之表现,如第六条,都是胸阳不足造成的。
(九)手部的脉出现盛大且内滑而坚搏者,此病必在外,是阳气出表与病邪相抗之象。
(十)手部脉如出现小而坚实之状,此必病生内也,其邪阻阳不使出状。
(十一)手部脉呈小而微弱,重按之则四散,此病已久,病人已至气血两虚也。
何丽苹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84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871楼#
发布于:2016-02-26 10:3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6年2月26日《黄帝内经》第29课心得

第十八篇  平人气象论

黄帝问,正常人的脉象如何?
歧伯这,正常人每一次吐气,脉跳二次,每一次吸气,脉跳二次,因此一次呼吸脉跳四次;再次呼吸之间有停息叫作定息,此际脉又跳一次,因此呼吸加上定息一共跳五跳。维持此脉动的人,名曰“平人”,就是健康的人,没病的人。我们以健康的人为标准,来诊断病人,把病人的脉回复正常,这就是治疗。
如果医生吐一次气,病人脉跳一次,吸一次气脉跳一次,这就是阳气不足的现象,医师吐一次气,病人脉跳三次,吸一次气脉跳三次,有急躁的现象,如果尺部之皮肤较热,就是温病,也就是津液不足引起的热性病。如果尺之皮肤不热,脉虽速但感觉脉内气机有加速现象,此为风病,也就是外感病。如果同样如此而脉内出现流动不畅之感,也就是涩脉,则病人必有痹病,即麻木不仁也。人的一次吐气,脉跳四次以上者必死,脉已不跳动时亦死,脉形忽快忽慢者亦死。
人身上的阳气都源于胃,所以胃气的正常与否,就是人的健康与否所在。人一旦无胃气,就是“逆”,凡逆者必死。
诊断脉有无胃气,其法如下:
春季时为肝脏代谢最盛之时,脉稍弦状即表示有胃气,也就是正常人,如果脉多弦,表示胃气已少,就是有肝病人,再者,如果脉呈全弦状,表示胃气已无,病人必死。胃气之脉中如察觉到有如细毛一样的脉,这表示病人在秋季时会发病,如果毛脉已强,表示金气甚强,在春季为木,乃为金克木之象,即肝气不足而致金盛,故必肝有病。春季为肝气最盛之时,五脏皆禀受于肝,因所有脏腑内皆有筋膜,故正常之脉必带微弦。
夏季脉较洪大,若脉前微屈后又居之乃为钩象;洪中带微钩此为正常人,胃气充足,一旦钩甚表示胃气已少,就是心脏有病,脉呈全钩状乃示胃气已绝,病人已无生机。夏季胃气之脉如杂有石服,表示冬季必生病,如果脉皆呈石脉,则为水气甚强,夏季为火时,故火气弱以致水气过强,故为心脏病。夏季为心气最旺盛的时节。五脏皆禀气于心,五脏内之血脉,皆受于心,所以有胃气之脉必呈微钩状。
长夏季节为土时,胃气正旺,脉呈微软弱为正常之人。如果过弱乃胃气灭少现象,就是脾有病,此时节如果出现脉时有时无,断断续续状,则为死脉,因全无胃气也。如果软弱之脉杂有石沉之脉,表示病在冬季时发,微弱至比较严重时,为现在即有病。长夏之季,五脏之气禀受于脾,亦即脾,主五脏内之肌肉,脾脏气盛,则脉就呈现有微弱之土脉。
秋季时节,有胃气之服为微毛脉,也就是正常人之脉。如果毛脉盛多,则是胃气减少的现象,就是肺有病。如果脉呈全毛脉时,表示胃气已失,病人必死。如果呈微毛脉中杂有弦脉,则表示一到春天就会发病。当脉出现弦脉很盛时,表示现在肺就有问题,因为秋季为肺金之气,如果木气过盛,必是金气不足导致。体内五脏之气皆由最高之肺来布施,有了肺之气,所以全身血液能够畅达四肢末稍及脏腑之内也。
冬季之脉如果再现稍微沈下之象,此为有胃气人之脉,也就是正常人。如果沈脉较深,为胃气已少的现象,肾脏就生病了。如果沈脉已如石般坚残,就是已无胃气的现象,此人夏季必然犯病。如果钩脉甚为明显,则现在必已病矣。冬季时,五脏气皆禀受于肾气,因肾主骨髓:故脉为沈象。所以沈脉表示正常,也就是有胃气之脉。
胃的大络,又名“虚里”。其上贯穿横膈膜而与肺相连,再出表面居于左乳之下,其脉动甚而隔衣可见,这是宗气所聚之所,为气之总汇,也是胃气根之所在。一旦病人喘息剧烈,造成左乳下宗气脉位蛙常停止(现今之因气喘缺氧而造成心脏衰竭)就是病在胃之大格中,病邪聚此而积留不去造成的。如果宗气脉位停止搏动,即是心脏已停止,此人已死。因此,在乳下之搏动触及衣物,就是宗气在活动的表现。
要知道寸口之脉过与不及所表现出来的病,可以依照以下之规则来看:
(一)寸部脉出现短脉,此人必然头痛。因为寸口为胸阳之所在,如果脉短则胸阳不足,阳气不法入头,头是诸阳之会,今阳气不足,故头痛。
(二)寸脉如出现过长之脉,病人必有足胫之病,此阳盛于上而不下也。
(三)寸脉坚而搏出表面时,病人必有肩背痛,因背肩为胸阳之腑,此阳欲出不出受阻之象也。
(四)脉沈而坚实,其病在中在内部,此为阳气受阻于中无法出表之象。
(五)寸脉浮在皮表且盛大时,这是病在表也,因病人有表症,阳气尽出与之相抗也。
(六)寸脉沉而微弱状,表示病人里阳不足(即免疫系统较弱)就会有往来寒热(体能与病邪相抗,时胜时败),或肠子下坠或下腹疼痛。
(七)寸脉沉而左右两侧横跳,此必肠下有积聚不去,胸阳无法下达也。或出现腹中有瘀积凝阻之病。
(八)寸脉若沉而急缓不定,这也是往来寒热之表现,如第六条,都是胸阳不足造成的。
(九)手部的脉出现盛大且内滑而坚搏者,此病必在外,是阳气出表与病邪相抗之象。
(十)手部脉如出现小而坚实之状,此必病生内也,其邪阻阳不使出状。
(十一)手部脉呈小而微弱,重按之则四散,此病已久,病人已至气血两虚也。
易岚
侠客
侠客
  • UID20185163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29
3872楼#
发布于:2016-02-26 13:1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易岚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6日《内经》第21集心得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为什么一种病有多种治疗方式,而且都能治愈?
那是因为各地环境不同而造成的。鱼者,使人热中,热中是阴不足阳有余,如果有人阴太盛,阳不足,多吃鱼。东方多鱼多盐,使人湿热重,易生痈疡,用针灸治疗,所以针灸的技术是东方民展来的。
西方者,砂石多,多风,水土坚硬。穿皮毛之衣,吃肉类和酥酪。邪气自外入体的病少,多因体内发生的病,宜用带有毒性的药内服。所以毒药来自西方。
北方在高山上,日光少,冷,居住在野外,寒气深入体内,出现胀满之病,用艾灸有效,所以艾灸来自北方。
南方天阳高广,万物茂盛,多水多雾,人们多食酸味和发酵的食物,多发痉挛麻痹之病,用细针治疗,所以九针之术,来自南方。
中央者,湿气适中,物产丰盛。人的食物多,劳动少,易得肌肉萎缩,往来寒热之症,治法宜用呼吸导引,活动四肢等功夫的方法。所以引导术和功夫出自此处。所以治病要因时因地制宜。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古人治病,使病人移转情志,用祝由之术可以治好。现在用强烈的汤药、针灸,有时可治好,有时治不好,是为什么?
古人居住在野兽之间,利用运动来避免寒热,无情志之忧,淡泊名利,病无法深入。用毒药、针灸就太过了。现在的人,人心患得患失,又无法顺应四季,病邪随时入侵身体,深入时可达五脏六府。所以光靠祝由是绝对不够。
要去诊察病人,怎样能把病情看得明了?
色脉。知道正常的色脉就能知道什么是不正常的色脉。肝,青,弦,当金克木时,能在肝上摸到肺的脉,春天脸上应该有一点青色,但是看到惨白就是不正常。
汤剂有外洗和内服,外洗用在皮肤病、汤药喝不下去时。
眼睛有神,病好治。眼睛无神,不好治。正常人眼睛无神时是愚笨不是病。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如何用麻、麦、米、黍、大豆等五谷,来制造药用这汤液及酿酒呢?
最合适的粳米即糯米,用火烧用稻草。
因为稻米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完全安照四时之顺序走。
文建宁
侠客
侠客
  • UID2018222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20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873楼#
发布于:2016-02-26 13:3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  文建宁申请签到,2016年2月26日《黄帝内经》第22心得:



《湯液醪醴論篇第十四》

稻穀是最符合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食物,而稻桿又是很堅韌的,煮飯或者做老酒的時候,可以用稻桿來做燃料。

上古的人會用稻穀來做酒,可他們并不用來治病。因為以前的人生活原生態,沒有太多的慾望,生病了調節一下情志就好了。而到了中古時期,病人身體虛弱、外邪入侵,此時吃點老酒,病也會好了。但是現在的人則不行,生活不規律,勞動又少,一旦生病,只喝點老酒,身體是不會好的,一定要再配合草藥或者針灸才可以恢復。

治療病人的時候,醫生和病人一定要配合,病人要相信醫生的水平,相信中醫理論,而醫生也要水平高超,不去胡亂治療,只有這樣,病人的病情才可能很快好轉。

如果病人的病灶在身體偏上部分,吃藥治療后會吐出來東西;如果病灶在身體的偏下部分,吃藥治療后會有下利的情況出現

病初入肯定在皮毛處,好的醫生會在病剛開始的時候就察覺了,開始調理。

如果少腹臟器的津液太盛或者有擁堵,就會造成肺氣無法順利下行,會反逆到身體四肢,肺藏魄,魄戶是肛門,肺和肛門也有表裡關係。

有的病會直接從內臟發生,症狀為津液虛空、精神枯寂,內裡精血虛損,外面衛氣耗散,形體消瘦,進而四肢拘急,中氣動搖;治療的時候要調和臟腑陰陽二脈,去瘀血,消積水,叫病人輕微活動四肢,使陽氣傳佈全身,然後用針灸的繆刺法,瀉水腫,使身體體型恢復;再想辦法使病人身體可以出汗,小便通利;并適時的給病人開點草藥吃。通過這些手法,就可以使病人精氣產生、形體強盛、骨骼肌肉若一相輔相成,病就好了

繆刺法:12個井穴放一滴血,四肢有青筋(靜脈曲張)處,點刺放血,打開皮膚毛孔,調和導致內臟不平衡的精神情志。

《玉版論要篇第十五》

黃曆的一月都是從寅月開始的,經絡也是從肺經開始,一年的開始也是從肺開始
揆度與奇恒:推測疾病的淺深、輕重、順逆、分辨常病與奇病的方法

人體的氣血,是永遠運轉而不回折的,如果回折了,就很難救活了
人臉對應五臟:鼻子脾、左肝下心右肺上腎
肚臍對應五臟:肚臍脾、左肝下心右肺上腎

臉色的變化,呈現在鼻子上下左右不同的部位。顏色淺的,說明病輕,可以用五穀湯液去食療調理,大約10天就好了;顏色深的,說明病情重,就需要吃些中藥來調理,大約21天也就好了;若是顏色很深或者晦暗無光澤,並且就更加嚴重了,一定要用藥酒治療,也需要100天左右的時間才能痊愈;如果面色枯薧無華,面容消瘦,此病不治;還有,如果診病時見到病人脈象短促無力或者溫病患者陰精枯竭的,也不治,是死症

面部病色的順逆:病色向上移為逆,向下移的為順;女子病色在右側的為逆,在左側的為順;男人的相反。
重陽重陰:男女病色變部位,反順為逆,對男子來說就是重陽,對女子來說就是重陰,非常容易死掉

如果病人的脈象和身體表現出來的病症相符的話,就可以正常醫治;如果脈癥不符的話,病就很難治療
脈搏擊于指下,為痺症,是寒熱之氣交加所致
脈見孤絕,叫逆,是陽氣損耗了
脈見虛弱,叫順,是泄利和脫血之癥

手太陰肺經的寸口脈:
脈搏見了不勝的現象,叫逆,就要死亡
脈搏見了所勝的現象,叫順,可活

如果四時節氣氣候時常,就不能再依據以上的常理來推斷診療了

第十六篇:診要經終論
  十二節氣與氣血變化、四季下針法、短刺針法、搖針:治種病、十二刺法
第十七篇:脈要精微論
  陰陽調和、脈診、五臟五色、紅斑性狼瘡、常人氣色、臟氣強弱、關格之病、節氣與陰陽變化、夢知陰陽:災色
焦艳春
贫民
贫民
  • UID2018773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9
3874楼#
发布于:2016-02-26 14:5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焦艳春申请签到2016年02月26日《黄帝内经》第22课心得
给病人治病时,病人要相信医生,配合医生的治疗,医生也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这样病情才能很快好转。病在上要催吐,病在下要下利。病在皮毛,就察觉了,来治疗,病好的快。有的病是从皮毛入里,有的病是五脏阳气衰弱引起。五脏阳气足则不生病。缪刺法:十二经井穴放血一滴。青筋 (静脉曲张)的地方,点刺放血,是开鬼门(汗孔)洁净府,来调理五脏。人体内的异常变化,会在脸上呈现上下左右不同的色泽,是一定的。人脸对应五脏,鼻子脾、左肝下心右肺上肾。肚脐对应五脏,肚脐脾、左肝下心右肺上肾。颜色浅的,说明病轻,可以用五谷汤液来调理,约10天就好了;颜色深的,病情重,就需要吃些中药来调理,21天也就好了;胃气从下往上走,面色从下往上走,是逆气,乃凶兆。病色从上往下走,是良性易治之病。女人面上病色从左向右方向进行,是病加重。反之,从右向左,是病走浅。男人与女人正好相反。男人左阳右阴,女人左阴右阳。女人病色向右,表示阳上加阳,名“重阳”,亢进之象必死。如女人病色向左发展,为阴上加阴,名“重阴”,必死。阴阳不平衡的现象时,使阴阳平衡,是治疗法则。脉证相符,病易治,脉证不符,病难治。使用“奇恒、揆度”之法,都以手太阴肺经寅时为气行之始,周而复始,一旦气行之处无法通过,则为“逆”,逆盛则必死。只要气血贯注依时而行,不为病邪所阻,则可生存。人体同自然界一样,要阴阳平衡。
钟洁贞
侠客
侠客
  • UID2017690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44
3875楼#
发布于:2016-02-26 15:26
@教官-石家庄-任红超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钟洁贞申请签到,2016年2月25日《黄帝内经》第20课心得
五色与五脏
中医的五色:青色,红色,白色,黄色,黑色分别对应五脏:肝脏,心脏,肺脏,脾脏,肾脏,
在外面只是看到一点光泽是正常的,当内脏出问题的时候,颜色变的很强烈并且没有光泽,那就是病色,原色就浮出在脸上,脸上是胃气的所在,所以看到原色。如肺白色营养进不去,上升到脸上,看到白色,这种情况是有积气在胸中,是醉酒后强力行房造成。肺不能肃降让金生水,停在上焦造成喘,气下不去,一吸就喘,是上虚下实。
1、病人面色青,脉如琴弦一样劲急,脉象成长条状且重按左右弹出不止(正常脉是一寸九分,比一寸九分长为长脉),诊断为有气积在心下,甲木上逆则头痛,乙目下陷则腰痛,火根于水,火泄水寒,则足冷清,名曰“肝痹",因寒湿伤其脾肾,肾水寒,肝木不生,脾土湿,肝木不长,此与疝气同法。
2、脾为黄色(正常的脾脉是缓脉)脉大而虚,虚脉是脉摸上去没有力量,黄色代表脾胃是少腹,说明肚子里有东西堵住,有寒气,少腹正常的应该是热,有寒气就会痛,女孩子有这种问题也就是腹冷,女孩腹冷除了腹痛还会造成不孕,最忌汗当风,可艾灸关元中极。
3、肾主黑,肾脉应是沉脉,现病人脉大,脉有力上跳又粗大,诊断为气血停滞于小腹与会阴之所,名曰“肾痹",此病的原因是沐浴后立刻睡觉,卫气内盛寒气通于孔窍,进入伤及肾脏所致。
4、凡是看病人的五色之变化脉象,脸色黄有光泽的都不死症,黄色是胃气,有胃气生,无胃气死,其它五色皆为死症,病人治疗后,腑病会在中午阳气最足时胃口回来,脏病会在半夜胃口回来。还有一种灾色。死之前面色会发青色,望灾色很简单,详问大小便睡眠等情况都正常,这个时候的气色是灾色,灾色出现的时候是以节气来定的,如一个节气是二周。冷不过五,热不过五是常态。治病时,先查胃气。病重时只要有胃气就能治好,无胃气难治。
五脏别论篇第十一
1.(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6项受地气生养而产生的,都隐藏于阴中如同大地一样,其收藏营养生化而不宣泄,成为“奇恒之府"。脑藏而不泄,所以当脑袋里长了东西,不藏了,脑会积水,头撞伤有淤血是实证。女子头肿非常危险,男子好治,女子脚肿没有事,男子脚肿就很危险,大限将至,活不活六个月,男怕穿靴女怕戴帽,这是因为阴阳不同的原因。
2、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就是阳气所生,其性主动主泄,所以象天,功能主泄而不主藏。接受五脏运化产生的浊气,不只是水谷糟粕之气,再由五腑传化传导排泄出去,所以又称为“传化之腑"。因为是传化之府,浊气在内不能久留,必须是传化传导运输排泄,这五者都有津游,津液要输布,他们是糟粕不能久留。人的肛门也是为五脏服务的,五脏之气正常,魄门启闭才能正常,魄门正常启闭,才能使五脏气机正常出入,肛门排出的水谷糟粕不能久留。
3、五脏就是能够收藏营养之精华,不使之流出体外,其功能满而不能实,精气要充满,但没有水谷糟粕充实在里头,六腑是传导化物,分别出精微和糟粕而不藏,因此它是实而不能满,有水谷充实但达不到精气的满,五脏是满而不实的。
4、肺与大肠相表里,肺藏而不泄,当攻肺痰时会进入大肠,腑受五脏之浊气,肝和大肠之间有一血管相连,没有瓣膜,肺吸气时横膈下降,金克木挤压肝脏,肝血进入大肠,大肠受血而能蠕动,金木相互牵制,治肝病一定要治大肠。
5、寸口之脉可以主五脏之气,因为胃盛化水谷最多,故称为水谷之海,而水母能够化生精微,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胃又是六腑的源头,饮食五味入口藏于胃,经过胃的腐熟进入小肠再消化吸收产生的精微之气散布全身,供养五脏之需,而寸口位于手太阴肺经,肺经来源于脾胃,土生金,五脏六腑精气皆来自于脾胃,“之味"经过变化表现在气口上,因为气口是属于手太阴肺经的,肺经起于中焦的脾胃。五气入鼻藏于心肺,肺司呼吸在上焦,心肺都在上焦,所以心肺有病,心肺功能失常,就可以出现嗅觉失灵,鼻塞不畅的现象,治病时还要观察下窍的变化,必问大小便排泄情形。测一测脉象。仔细观察病人的情志动怒、怯、恐惧、害怕,就可以查到病的所在。
王玲萍
侠客
侠客
  • UID20176952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219
3876楼#
发布于:2016-02-26 16:2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二班王玲萍申请签到,2016年2月26日《黄帝内经》第21课心得
  异法方宜论篇第12
  1、黄帝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是因为各地方环境不同造成的,东方是日出之地,天地阴阳始生之地,海滨傍水,所以当地人习惯吃鱼和咸,吃鱼多会导致人中焦气热,阴不足阳有余。吃咸会导致血变粘稠,所以导致当地人皮肤黑且粗糙,因湿热导致大多数人生痈疡之类的病症,可以用砭石治疗,所以砭石技术就是自东方发展而来的。
  2、西域地方出产金属玉石,沙石居多,日落之地,天地阴阳收隐之所,人民居住在山陵上而多风,土质水分少而坚硬,穿皮衣而喜坐在地上,喜欢肉类与奶酪等食物造成脂肪厚,故邪不能自外侵入身体,体内发生的病较多,内科病宜选用有毒性的汤药治疗,所以强烈性的毒药是从西方传来的。
  3、北方者,天寒地冻,天阳地阴闭藏的地方,地高陵居,人们乐于居住帐篷中野地上,而以奶酪油脂类食物较多,寒气深入体内而生胀满之病,治病宜釆取艾法热燻,所以艾灸热燻之法皆传自北方。
  4、南方天地所长养,阳气最盛的地方,该地区处在地势低洼,土质柔软且湿润,水份多,常年多雾及露水多的地方,人民喜欢酸味及发酵后的食物,所以居民大多数皮肤细腻,皮肤呈红色日晒现象,因此易发生痉挛麻痹的症状,这种情况适合用细针治疗,所以九针之术来自南方。
  5、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以生万物多而复杂,居民食杂而劳动较少,所以多出现肌肉萎缩往来寒热之病,治疗这类病,宜采取呼吸导引活动四肢等功夫方法,所以引导术及按蹻功夫皆自从中央地区来,故圣人知此因,混合各地方之术用于治疗。视病人情况各取所宜,所以出现治疗方法不同而病皆愈,所以治病要考虑病人生活起居,环境状况不同,病人采取不同方法。
  移精变气论篇第13
  1、黄帝问曰,余闻古人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岐伯对曰,上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官之形,此恬憺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行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
  2、人之气色,对应于日属阳,脉之变化对应于月属阴,气色于面之变化配合于四季寒暑之脉形,这是天地至尊之法,完全合于自然,金克木,谓之贼风,看气色春天脸本应有青色,但看到的是惨白色,摸肝脉本应弦脉,但摸到的是肺脉,脉色和节气不符,又如夏天时脸色应红,但现在脸黄,摸心脉本应洪脉,却摸到了脾脉,是实邪,脾反侮心脏。
  3、治病之要法,再细查病人之面色与脉象,并依此法则,不为病情所困惑,此为治法之大要也,一旦违反此法则必失病情之要,终导致危亡,因此去掉不正确之医术,提倡合于自然之医术。
管琴歆
侠客
侠客
  • UID20183087
  • 粉丝5
  • 关注6
  • 发帖数13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877楼#
发布于:2016-02-26 16:4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管琴歆申请签到
2016
226日《黄帝内经》第21课心得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不同地方的人,同病而采取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
东方:气候温和,盛产鱼和盐的地方。人们以鱼盐为美食。鱼性属火会使人热积于中,过多的吃盐,咸能走血会耗伤血液,所以该地的人们大都皮肤色黑,肌理松疏,多发痈疡之类的疾病。对其治疗,大都宜用砭石刺法。
西方:自然环境象秋令之气,有一种收敛引急的现象。人们依山陵而住,其地多风,水土的性质刚强,饮食都是鲜美酥酪骨肉之类,因此体肥,外邪不容易侵犯他们的形体,他们发病大都属于内伤类疾病。对其治疗,宜用药物。
北方:自然气候如同冬天的闭藏气象,地形较高。人们依山陵而居住,经常处在风寒冰冽的环境中。该地的人们,喜好游牧生活,四野临时住宿,吃的是牛羊乳汁,因此内脏受寒,易生胀满的疾病。对其治疗宜用艾火炙灼。
南方:自然界万物长养的气候,阳气最盛的地方,地势低下,水土薄弱,因此雾露经常聚集。该地的人们,喜欢吃酸类和腐熟发酵的食品,其皮肤腠理致密而带红色,易发生筋脉拘急、麻木不仁等疾病。对其治疗,宜用微针针刺。
中央之地:地形平坦而多潮湿,物产丰富,所以人们的食物种类很多获取容易,生活比较安逸少操劳,这里发生的疾病多是痿弱、厥逆、寒热等病,这些病的治疗,宜用导引按跷的方法。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古人只要对病人移易精神和改变气的运行,病就可以好了。因为古人生活简单,处在一个安静淡泊、不谋功利,没有贪念的意境里,邪气不能进入身体内。
现在的人用药物治其内,针石治其外,疾病还有好,有不好。因为现代人内心常为忧患所牵累,外则为劳苦所形役,又不能顺从四时气候的变化,常常遭受到虚邪贼风的侵袭,正气先馁,外邪乘虚而客袭之,内犯五脏骨髓,外伤孔窍肌肤,这样轻病必重,重病必死。
肝青弦    心赤洪  脾黄缓  肺白浮 肾黑沉  
春天面带青色为常色脉弦为正脉,面色惨白则为贼邪。
治病:根据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日月阴阳色脉的关系,细察病人生活环境作息起居之状况,辨别病情的顺逆综合判断。
罗红灵
侠客
侠客
  • UID2018227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3
3878楼#
发布于:2016-02-26 19:0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九班罗红灵申请签到2016年2月26日《黄帝内经》第22课心得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酿酒时用糯米,燃烧的材料用稻草,因稻米是完全顺应四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生长,稻梗坚硬,适合燃烧
上古之人淡泊明性,用酒酿做汤液,很快就可以好病。今人受环境,人心欲望所影响,病用轻剂得再配合针灸。
 看病除了具有高明医术外,还得让病人完全遵从医师的吩咐,是故,中医也常有十不治之训。


病有些除了情志产生,毛皮入里之外,还有些是五脏里面阳气衰弱而产生,是故随时保持五脏阳气很旺就不会生病了。
肺阳不足时,无法分配津液去五脏,如果少腹津液很多,肺气堵塞,会回逆,。人会一直消瘦下去,像忧郁症,失眠,焦燥,精神类的病,用
缪刺法:在十二井穴放血一滴或者在四肢关节末梢有青筋的地方,放血治疗,原因,可以开鬼门,让皮肤毛孔打开,肠胃干净,五脏之阳受肺润泽。。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揆度,教人如何度量诊断病之深浅,奇恒,专论特殊奇病的书。
人体随四时节气现象周而复始运转,黄历的一月都是从寅月开始,气血始在手太阴肺经。不可有相逆的色脉出现,一旦色脉与节气不合,不治时病深入内脏,就很难治了。
人体内异常变化,在脸上对应五脏,鼻子为脾,左肝右肺上肾下心,肚脐为脾,也是左肝右肺上肾下心。病色淡,汤药十日治,病深,备齐药材,二十一日愈。、
病深且色暗,药材与酿酒混和,需百日方愈。色已失,面无油光,头发蓬起,代表胃气已绝,百日内死。
脉短气绝死,出现炽热口渴不饮不恶寒象,脉如中空极虚,为色脉不和,死症。、


面部气色诊断法则:
病色延展由下往上,凶兆。由上往下则是良性易治之病,女人面上病色从左→右进行,病加重,男人左阳右阴,相反。
女人病色向右时,表示阳上加阳,名之重阳,女人病色向左发展,阴上加阴,名重阴,生机已绝
孙恒超
新手
新手
  • UID20180257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9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879楼#
发布于:2016-02-26 19:0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二班孙恒超申请签到,2016年02月26日《黄帝内经》第21课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二班孙恒超申请签到,2016年02月26日《黄帝内经》第21课心得
吃鱼太多会热中(阴不足阳有余)。
东方之地,乃日出之地,是天地阴阳始生之地,近海岸边,也为鱼盐生产之地。居此之民嗜食鱼类且嗜咸味,人民皆安居此处,且对此食物满足而习惯。鱼类贪物,能使人中焦气热,咸味能使血变粘稠,所以人民因过食鱼类与咸味,造成皮肤黑且纹理粗糙,其所得的病大都是痈疡之类的病症,此际治法直靠针灸,所以针灸的技术就是自东方发展来的。
西方之地,是出产金属和玉器的地方,砂石居多,是日落之地,也就是天阳地阴收隐之所。人民居在山陵之上,多风吹,土质水份少而坚硬,人民不穿细丝绸做的衣服,穿皮毛之衣而坐在地上。人民喜食肉类与酥酪等物,造成脂肪层较厚,所以邪气自外入侵身体内的病较少,体内发生的病较多,此时治病之药宜用较强烈且带有毒性的汤药内服入体内,是故强烈的毒药皆自西方传来。
北部地区,乃天寒地冻之所,天阳地阴所闭藏的地方。地势较高,处处山陵,因日光较少,天寒地冻,人民乐于居住帐棚中,处野地上,而以奶酪油脂类食物较多,人们常因寒气深入体内,面呈现胀满之病,此时必治以艾灸热熏方有效,所以艾灸热熨皆自北方传来。
南方地域是天阳高广,万物茂盛之地,该地区处于水份多且地势低洼之处,土质柔软且湿润,常年多雾及露水,人民食酸味及发酵后之食物较多,所以居民大多出现皮肤纹理细密,皮呈红色之日晒现象,因此多易发生痉挛麻痹的病症,此际较适合使用细针治疗较为妥当,所以世传九针之术,是由南方傅入的。
位居中央地区之人民,因地势平坦,湿气适中,物产丰盛,是天地交气最和之地,故物产也多而复杂,人民居此因食物较杂,劳动较少,所以多出现肌肉痿缩、往来寒热之病症,治法就宜用呼吸导引活动四肢等功夫方法,所以导引术及按蹻功夫皆自此生。因而圣人知此因,就混合各地之方术用以治疗,视病人状况各取所宜,所以有出现治疗方法不同,而病却痊愈的现象。故治病时能考虑到病人生活起居、环境状况之酱师,对不同病人施用不同之术,乃是知道治疗方法之高明医师也。
色与脉之规律合于自然且能明确的诊察,把木、火、土、金、水的五行,与四季春、夏、秋、冬,及八方吹来的风,及上、下、左、右、前、后方的六合,并成于色脉的诊断中,再知其正常规律如何,故能仔细观察出其间变化之奥妙,如此择出其重点,唯色与脉而已。人之气色,对应于日属阳,脉之变化是对应于月属阴,所以能察觉出此二法之妙要,即可如日月之明一样,洞烛万物之生与死。气色于面之变化配合于四季寒暑之脉形,这是天地间至尊之法,完全合于自然,故此凡能远离死亡,近趋生机知道生命之道理的。
贵阳-李广合
侠客
侠客
  • UID2015068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3
  • 社区居民
3880楼#
发布于:2016-02-26 19:2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贵阳-李广合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5《黄帝内经》第22课心得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一、不同时期疾病的治疗方法
  1、上古先人制汤液醪醴而不用:上古人很注重养生,医生制汤液是以备万一。
  2、中古时代以不像以前那样养生,当身体受外邪服汤液就可痊愈,也起到预防的作用。
  3、现代人不注重养生,一生病就内服药物、外用针石才能治好。
二、疾病治不好的原因
  1、神气衰微、意志散乱,甚至精神败坏、神气涣散、营卫无法再恢复就治不好。
  2、引起以上这种情况的原因:欲望过多、忧愁萦心,以致精气衰败、营气枯涩、卫气消失。神气失去作用、病就治不好了。
  3、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服,治不好病。
三、五脏阳气衰竭所的疾病的治疗
  针刺支淤血、消积水、多活动、加衣使身体温暖,阳气渐开后用缪刺使形体恢复健康。再用法发汗、通小便,适时给药。等五脏郁积疏通了,精气自然产生,形体、骨骼和肌肉也会正常,正气也就恢复了。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揆度:是判断疾病深浅的书。
奇恒:是介绍那些特殊出奇的疾病的书。
一、 诊病的根本道理:察五色和脉象的变化。
二、 气色
  容色浅:病轻,五谷汤液调理,十天可愈。
  容色深:病重,汤剂21天可痊愈。
  容色过深:病严重,药、酒治疗百天可愈。假如色赤、面瘦,病不能治愈;如色非赤、面瘦,百天可以治愈。
  病人脉气短促、阳气虚脱的,必死;温热病而阴血极虚的,也是死症。
  病色呈现在面部的上下左右,区分:病色向上移为逆,向下移为顺。女子病色呈现在右侧为逆,左侧为顺。男子左侧为逆,右侧为顺。如果男女病色变易部位,反顺为逆,结于男子而言就是重阳,女子则是重阴。二者都是容易死的。
张莉
侠客
侠客
  • UID20187482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198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881楼#
发布于:2016-02-26 20:5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莉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6日《黄帝内经》第23课心得


女人的脸是左阴右阳。当阴阳不平衡时,左边肝的青色一直往右走就是“重阳”。若肺的白色一直往左走就是“重阴”。“重阳”和“重阴”都是重症。如肝内有阴有阳,阴阳本来是平衡的。若肝阳往外发散,阴就会在肝里累积,日久就会出现阴实症,危险。再如,人身上的瘦肉是阳,肥肉是阴,外面的表皮又是阳,阴阳总是互相制衡的。
常脉的走向是从外侧向内倾斜。因阳脉浮潜,阴脉下沉。若阴脉渐小,阳脉渐大,欲浮出表皮,此为搏脉,说明脏的阳气正往外走,寒热就会相争。脉搏盛大,会手足不遂。出现此现象因为表。本来体表就有阳,若这个阳气够,足以抵抗外邪入侵,人不会生病。若体表的阳气不足,体内的阳会出来与外邪相抗,人就会出现寒热交合相争的状态。赢了就会热,输了就会寒。
脉独盛于寸口,即只有阳脉无阴脉,是阴气已消减;脉独盛于尺,只有阴脉无阳脉,是阳气已衰。孤阴和孤阳都是孤脉,脉大而虚空软弱,是血不足了,危症。尺部到尺泽这一段,若青筋很多就是贫血了,脸色暗黄也是血不足。
脉虚症易治,脉实难治。脉虚说明体内没长异物,实脉一般都是重病。人从病除到恢复正常的阶段都是纯虚症,以滋补为上。
肺经寅时是气行之始,循环不断。气行不通就会逆,逆盛则死。只要气血能依时流畅巡行,人就不会为病邪所犯。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诊断和治疗的要点:农历一月、二月天阳之气始变,地阴之气始生,此时人气在肝脏。三月、四月,天阳已规律运转,地气向上升,人气聚于脾。五月、六月,天阳正盛,地气升高,人气在头。七月、八月,阴气开始受损,此时人气在肺。九月、十月天变冷,地气下行,人气在心脏。十一月、    十二月寒气与地阴之气合并,人气在肾。
春天得的病一般在皮肉交接处,用针浅刺出血即可停止。严重者会传入内脏,气只是环绕在针刺部位,不会深入。夏天得病刺更细的孙络,微出血即止。秋天初病须顺着皮肤腠理的空隙而剌,全身都如此,待病人神色变正常而止。冬天得病必深,针刺背后俞穴为主,病深重者下针深及病灶,病轻者下针亦浅,用散刺法。
春夏秋冬四时不同,刺法亦有别。春夏浅针,秋冬深针。春用夏刺法必不及且伤元气。病邪会因毛孔大开侵入骨髓,使病人血脉混乱,食欲不振,呼吸短促。春用秋刺法,病邪无法尽出,病人会抽筋,挛急,气逆,咳嗽,还会有易惊,爱哭症状。春行冬刺法,会把病邪引入体内深处附于脏内,造成腹胀满,多话。一般治地不及病人会静,治地太过病人多动。
现在的针都很细,临床操作本着春夏浅,秋冬深的原则,但也不用过于计较深浅。
夏用春刺法,因邪无法尽出滞留体内,病人会无力,怠惰懒散。夏用秋刺法,病人气伤,会少气懒言,易惊。夏用冬刺法,病人气血皆伤,呼吸短浅,精神萎靡,易怒。
神分阴阳。阴主魄,阳主魂。魄有病,人静,话少,治肺,用阴药;魂有病,人动,亢奋话多,治肝,用阳药。
秋用春刺法,病邪无法散尽,病人健忘。秋用夏刺法会伤气,病人嗜睡常做噩梦。秋用冬刺法,病人伤及气血,阵发恶寒。
冬用春刺法,损失表气,病邪日深,病人有想睡又无法入眠之虚烦症状。冬用夏刺法,表阳之气四散,病人会手足麻痹。冬用秋刺法,会伤及欲收藏之津液,病人极易口渴。
胸腹部下针,一定要避开内脏。古时针粗,刺中心脏1日即死,刺中脾脏5日死,刺中肾脏7日死,刺中肺脏5日死,刺中膈膜1年死。故临床下胸背部针都是斜刺,14椎下才直刺。
施针需专注严肃。治肿病要摇针,使针孔加大,病邪尽出。刺经络上的穴道不可摇针。
郭新
会员
会员
  • UID2018753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213
3882楼#
发布于:2016-02-26 21:0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九班郭新申请签到2016-02-26黄帝内经22课心得
1上古之人少有过度伤神伤津之事,即使有病,亦必很浅,用祝由之术即可治愈,圣人制造酒和汤液只是為了预防萬一。
中古之人道德秃废,纵欲过度,且繁杂事多,人一旦感染病邪,必很深入,必須用汤药治之。
今世之人,人心以乱,环境污染,违逆四时,日夜颠倒。必須用毒药攻其中,砭石针艾治其外,否则不能治愈。

2用强药攻病时,病邪未消,反而造成病人血虛形衰,這是因为病人不相信醫生和醫生本人医术太差造成的。

针灸之理,是要把不正常的氣血回归正常,如果病人精神不佳,意志上又不配合,就会造成疾病无法治愈。
比如:当病在肺,醫生辯證用药时,如果病在肺的上半部分,病人就会产生吐的现象,如果病人病在肺的下半部分,病人就会产生泄的症状,病人不明所以,又不相信醫生,就会放弃治疗。

3疾病进入人体的是先由皮毛而入,而后五脏阳气衰弱产生的。
比如人身津液充满,但肺阳不足,无法分配营养到五脏各部去。
再比如肾的津液独守于内,无法供应动能給各脏腑能源。
以致肺的阳气不下。而反散出体外,人体日渐消瘦。
这种因肺阳不下,反散体外(肺主肃降,少腹积水淤堵太多就会造成肺气不下)。肾阳不升,反隔俱于内,阴阳相隔,上下不交的症状。第一,我们用缪刺法,在十二经络之井穴放血,在身体有青筋处放血,使氣血運行畅通。
第二促进肠胃和膀胱的作用,使腑沒无垃圾堆积。
第三,让精神和生理平衡。
这时五脏气平,五脏皆能受肺的润泽,五脏功能就能回复正常,精气自生。


4玉版论要篇15

揆度是教人如何度量诊断病之深浅的书,揆度法把天分成24个节气,12个月。12个月对应到人体12经络。节气是周而复始无限循环的。人体也一样人的经络,也是周而复始无限循环的。

奇恒是一部专门讨论特殊疾病的书。

但是这两部书之中的道理是一致的。

五行图东南西北中对应肝心脾肺肾,可以用在很多地方。

如果把人的头部也看成一个五行图的话。左面为肝,右面为肺,上面是肾,下面是心,中央是脾。
再比如我们把肚脐看成是五行的最中心,那么同理,肚脐是脾,左肝右肺上肾下心。

人体内氣血的变化都可以在脸上显现出來,若见病色浅,淡,用汤药十日可愈。
如病色较深,就必须用很多药材配合來治疗,可以在二十日之内愈。

如病色大,且颜色深而暗,则需要把药材和酿制的酒來煮,百日左右方可愈。

如病色以失。病人面如尘,面部无油光,且精神不振,则必不治,病人百日之内死。

如病人出现脉短,若有若无,呼吸微弱,也是死症。
寸关尺,寸脉为阳为九分,尺脉为阴是一寸。当寸脉小于九分,尺脉小于一寸时,我们称之为短脉。
当寸脉大于九分,尺脉大于一寸时,我们称之为长脉。
寸脉九分指寸脉的形,寸脉为阳,阳性浮,气比較长。
尺脉一寸指尺脉的形,尺脉为阴,摸上去沒有脉,气比較短。
阳脉浮阴脉沉是正常,如果阴脉浮而阳脉沉,這是阴阳反逆,不治。

如病人烦躁口渴,却不喜饮水,不恶寒,其脉如中空一样极为虚弱,此乃色脉不和,也是死症。
脉症和,易治。
脉症不符,难治。

头部是六条阳经路過的地方,为阳之极?阳极生阴,气向下降,所以头面部是冷的。
我们观察面部气色时,如果病色的发展的方向,是由下向上,表示病情正在恶化。
如果病色是由上向下发展,则是易治,身体向好的方向发展。
王芝
侠客
侠客
  • UID20182266
  • 粉丝0
  • 关注2
  • 发帖数149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883楼#
发布于:2016-02-26 21:1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王芝申请签到2016年2月26日《黄帝内经》第22课心得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一、汤液及酒,最合适的为粳米即糯来,取火燃烧的材料直用稻草。因为糯米的毂味最完整。稻米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完全合于天地四时之顺序,其身首向阳,根在水中,是火水调和之物,本身又具五味中之甘味,营养丰富,于秋季收割,梗于冬季时受寒霜浸结,所以是至坚之物。
二、古人恬淡无欲,满足于现状,很少有过度伤神之事,即令有病,亦必甚浅;现在人道德颓丧,纵欲过度,且繁杂事多,一旦中病邪,必易深入,故非汤蘖,则无济于世。
三、现在人服用汤药不能痊愈,在于病人不相信和病人的情志影响很大。
如肺分上下,病在上,痰水高,吃药病人会吐;病在肺下,从大便排出来。
四、病是本,医师是标,标与本必须相符合方是至圣之医师,如果医术与病情不合,病邪必不愈。
五、病生原因:从毛皮入里或五脏阳气衰弱。所以随时保持五脏阳气很旺就不会生病。
当胸腹津液太多,而肺阳不足,无法分配津液到五脏各部去,肾臓的精独守于内,无法供应动能给各脏能源,致肺之阳气从皮表出日渐消耗,身体日渐消痩。
六、繆刺法:在十二经络的井穴和在四肢有淤血青筋的地方放血。治疗忧郁症、失眠,五脏不平衡。原因是能开鬼门,鬼门是皮肤毛孔,让肠胃、膀胱通畅。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一、揆度,是教人如何如何度量诊断病的深浅的书。奇恒,是专论特殊奇病的书。
人体中生命的现象是运转不停的,随四季节气而顺其自然,不可有相逆的色脉出现,一旦色脉与节气不合,则表示生命现象有所缺失,此际即可治疗。  
东,春,肝,青;南,夏,心,红;西,秋,肺,白;北,冬,肾,黑;
二、人体内异常的变化,都会在脸上呈现上下左右不同色泽。若见到病色,是很淡的一种,则用汤药来治,十日内必痊愈。如色较深时,就必须备齐药材,亘相配合来治疗,可以在二十一日内痊愈。如果见病色范围大且深而色黯,则需把药与酒混合来煮,需百日左右方可痊愈。如果色己失,面如尘无油光,且精抻不振,则必不治,病人会在百日之内死亡。又且病人出现脉短若有若无而呼吸微弱,也是死症。又如见病人燥热口渴不饮不恶寒的外象,而其脉如中空一样极为虚弱,此乃色脉不合,也是死症。
1、人体内的脏在脸上对应,两眉上是肾脏,左眼下是肝,右眼下是肺,鼻子上是脾,嘴下是心。在人体上对应肚脐的位置是脾,上是肾,下是心,左是肝,右是肺。
2、正常:阳脉长,阴脉短。阴脉位置看着长,摸起来短。阳脉行是9分,浮气比较长;阴脉是沉的,皮肤表面摸不到脉,气的位置比较短。温虚,表现烦躁口渴,不思饮食。
3、面部的气色到处可见,它有一定法则的。如果病色延展的方向是由下往上的,此乃凶兆;如果病色是由上往下发展,则是良性易治之病。因头为阳之极,阳极生阴,正常气是从上往下。
4、女人面上病色如从左向右的方向进行,也是病加重之征;反之,从右向左延伸,则是病走浅的征兆。男人与女人正好相反,这是因为男人左阳右阴,女人左阴右阳的关系。所以女人病色向右时,表示阳上加阳,名之“重阳”,此即为亢进之象必死。如果女人病色向左发展,此为阴上加阴,名
之“重阴”,生机已绝,生命机能停顿下来,故必死。阴阳产生不平衡的现象时,其使阴阳能平衡,就是治疗法则。
丁敏
侠客
侠客
  • UID20187671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40
3884楼#
发布于:2016-02-26 22:23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18班 -丁敏申请签到,2016-02-19《黄帝内经》第21课心得
同样的病治疗方法不同,要根据各地方环境、地域不同来治疗。
上古之人淡泊名利,无欲求,病邪无法深入,生病不用汤药,只需转移情志,加强体力就能抗病邪。而现今人人患得患失,懒于顺从四季节令生长收藏,因此病邪易入人体内,到五脏及骨髓。
治病之要法,细察病人之面色与脉像,不为病情所困惑。此为治法之大要,一旦违反此要法,则必失病情之要。
制造药用之汤液及酿酒最合适的为糯米,因为糯米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完全合于天地四时之顺序。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