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60楼#
发布于:2016-02-28 00:3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九班罗红灵申请签到2016年2月27日《黄帝内经》第23集心得
女人病色向右时,表示阳上加阳,重阳症,或者病色向左发展,表示阴上加阴,重阴症,生机已绝,故必死 脉独盛于尺,表示阳气已衰之象,也叫做孤脉,危症,脉独盛于寸口,表示阴气已消减。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诊断与治疗的要领 农历一月二月,天阳之气始变,地阴之气始生,此时人气在肝脏。 三月、四月,天阳已规律运转,地阴之气向上升,人之气聚于脾 五月、六月,天阳之气正盛,地气亦升高,人之气聚在头 七月、八月,阴气始受损,人之气在肺中 九月、十月,阴气开始变冷,地气渐向下行,人之气在心脏 十一月、十二月时,寒冷之气与地阴之气合并,人之气在肾脏 春夏下浅针,秋冬下深针,深浅随着季节的变幻而不同。春天,浅针刺络脉处。夏季得病,刺孙铬至微出血 秋季得病,顺着皮肤腠理空隙而刺。冬季,背部俞穴针刺。病轻下浅针,病重深针。 心藏神,神分阴阳,阴为魄,阳为魂,魄为静,魂为动 针刺时熟悉五脏膈位,针胸腹时才能避开五脏,以免伤其脏者性命不保。 刺法之道:凡针刺肿病的时候 摇动针柄使针孔加大,使病邪顺之而出。刺经络上则不可摇动。 |
|
3961楼#
发布于:2016-02-28 00:4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周永燕申请签到,2016年2月27日《黄帝内经》第22课心得 汤液醪醴(laoli)论篇第十四 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 黄帝问道,如何用麻、麦、米、黍、大豆等 五谷,来制造药用之汤液及酿酒呢? 歧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稻米指的是粳米就是甜糯米,酿酒用糯米最好)。 注解:歧伯回答道,要制造所说的汤液及酒,最合适的为粳米即糯来,取火燃烧的材料直用稻草。 因为糯米的毂味最完整,而稻梗是很竖硬的,适合燃烧来用。 歧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 注解:歧伯回答道,稻米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完全合于天地四时之顺序,其身首向阳,根在水中, 是火水调和之物,本身又具五味中之甘味,营养丰富,于秋季收割,梗于冬季时受寒霜浸结,所以是至坚之物。 帝曰,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为而不用何也? 注解:黄帝问道,那古之圣人制造出汤液及酒,为何很少使用? 歧伯曰,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做好以作备用)。夫上古作汤液,故为而弗服也。中古之世, 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 注解:歧伯答道,古时虽制作出汤液及酒,因其时之人恬淡无欲,满足于现状,所以很少有过度伤神之事,即令有病,亦必甚浅,所以病人不多,圣人制造它,只为预防万一也。中古时期,人们道德颓丧,纵欲过度,且繁杂事多,一旦中病邪,必易深入,故非汤蘖,则无济于世。 帝曰,今之世不必已何也? 黄帝问道,那今世之人服用汤药,但并非所有病皆能痊愈,又是为何呢? 歧伯曰,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镵石针艾治其外也。 歧伯答道,今世因人心已乱,环境污染,病邪必盛,一般轻剂必不能治病,必须综合强烈之 蘖混合使用,内攻病人体内,再加上针刺艾灸在外方可也。 若用强烈之猛药进攻病邪,而病邪未逍,反而造成病人血虚形衰,这又是为何?神不使也。因病人并不相信,开药给他吃也不相信你。例如:肺,肺从中间分开,若痰在肺的上部,药下后痰就咳出来了,若痰在肺的下部,那么药下后痰会随大便排出。但是若不相信的人就算是药的作用他也不会相信。神不顺从是何意呢? 歧伯曰,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 敌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荣卫不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荥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一方面不相信,一方面情志很差,所以病不好) 注解:歧伯答道,针灸之道理,是要把不正常的气 血,回归于正常,但如病人精神状态不佳,意志 上又不完全配合治疗,所以病无法愈。故一旦精 力已衰神志又不能接受治疗,以致荣卫不调,而 无法收拾也。造成此因,最主要是病人嗜好欲望 无穷,又时怀忧伤悲哀之心情,造成精气耗损, 血枯气衰,这就是神去之而病不愈之意。 帝曰,夫病之始生也,极微极精,必先入结于皮肤。今良工皆称曰病成名曰逆,则针石不能 治,良药不能及也。今良工皆得其法,守其数。 亲戚兄弟远近音声日闻于耳,五色日见于目,而 病不愈者,亦何暇不早乎?(人身上有12个俞穴,和354个小穴道,一共366个穴道。身体的酸痛不舒服用针灸马上就能治好,这不是病,是邪的初始都在表,这称之为上攻。) 黄帝说,病之初犯人体时,是很微小面不易 察觉的,且病开始是在皮肤上结聚的。但现代被 认为是很高的医师,却都是在病已深入体内,且 已严重的状态时才发现,只能说已患病且病名为 何,却难施治了,针药都不及矣。现在的医师们, 都学有现代的医卫,依据其所学来治病。而亲近 如兄弟父母,远的如病人的朋友们,他们每日都 在接触,医师每天都听到他们的声音,看到他们 的气色,却无法在病之初就发现两治疗,都是病深入后才发现,所以病都不能完全治好,这为什 么呢? 歧伯曰,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此之谓也。(因为自己的亲人不相信你的医术;再有一个医师本身的程度不够,不能很好的掌握治病) 歧伯回答道,病是本,医师是标,标与本必 须相符合方是至圣之医师,如果医术与病情不合,病邪必不愈,这就是原因。 帝曰,其有不从毫毛而生,五藏阳以竭也。 津液充郭,其魄独居,孤精于内,气耗于外,形不可与衣相保。此四极急而动中,是气拒于内,而形施于外。治之奈何? 注解:黄帝说,有的病是由毛皮入里,有的是因为五臓阳气衰弱而生的,所以随时保持五脏的阳气充足就不会生病。如果当一个人,其体内津 液充满在胸腹之内,而肺阳不足,无法分配津液 到五脏各部去,肾臓的精独守于内,无法供应动能给各脏能源,致肺之阳气从皮表出日渐消耗, 身体日渐消痩,衣服成为宽松。造成这种因肺阳气不下而反散出体外,肾阳不上升反隔拒于内,阴阳相隔,上下不交,此时是如何去治疗呢?(常人,肺气主速降;当少腹中间的津液过多,肺气被堵塞不能下降,肺气会回逆到四肢上,原因是因为少腹的津液太多。魄就是肺,魄户是肛门,所以肛门与肺也有关系。) 脏病的治疗—情志方面的病: 歧伯曰,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微动四极, 温衣缪(mo)刺其处,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府,精 以时服。五阳已布,踈涤(shudi)五藏,故精自生,形自 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 注解:歧伯回答道,此治法讲求的是让病人精神舆 生理的平衡,把郁结阻塞之处疏通。为确定全身上下无阻碍之处,首先须使四肢末稍皆能活动, 再使全身周围温暖起来,以助气血之流畅,再利 用缪刺法来疏通有瘀血或有阻碍之处,使全身上 下气血加速流走,毛孔打开,使能正常的发汗,再促进肠胃及膀胱作用,使腑内无浊物堆积,这 时脏内的精气就会趋于稳定,俟五脏之阳能受肺 之润泽,而布达四肢时,利用汤药,调理五脏之通与不及,其同时清除脏内堆积之代谢物,助其 恢复正常功能,使精气自生,肌肉外形因而壮盛起来,骨肉筋节亘相配合面有力,阴阳相隔拒的现象方可去除弥平。 缪刺法:肺主皮毛;缪刺,是在身体的井穴放血,放一滴血,若身体胖的放两滴。四肢关节末梢放血。青筋,静脉曲张,就在静脉上点刺放血和井穴放血。原因是:能开鬼门,鬼门就是皮肤毛孔。五脏的气,肺主气,脏气有不平衡时,人体形就会消瘦,内脏本身没有问题,例如忧郁症,失眠等等;让他脏气平衡就能好了。让五脏气平衡的办法就是在12经井穴放血,在四肢青筋处放血。这个放血方法主要治疗情志精神方面阴阳割据的病。若是内脏的病用缪刺法没有效果的)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黄帝问曰,余闻揆度(kuidu)、奇恒,所指不同,用 之奈何? 黄帝问道,揆度、奇恒二书,其记述之诊断 法有所不同,为何呢?应以什为标准? 歧伯对曰,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 言奇病也。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 至数之要,迫近以微。着之玉版,命曰合玉机。 岐伯回答道,揆度者,主要是教人如何度量诊断病之深浅的书;而奇恒者,是一部专论特殊 奇病的书。如果用道的极点来看,五色之判断及 诊脉之变化,在揆度与奇恒中,其理是一致的。 人体中生命的现象是运转不停的,随四季节气而 顺其自然,不可有相逆的色脉出现,一旦色脉与 节气不合,则表示生命现象有所缺失,此际即可 治疗。如俟病深入内脏,治病之时机已失,必令 病人危殆。这些要法,很是精妙细微,且相近之 处颇多,易使学习人士发生误解,所以我决定把 它刻在玉石上,命名为“合玉机”。 揆度:粗分:春夏秋冬,生长收藏。细分:揆度是,渐月,如寅月做渐月,农历的一月开始都是寅月。渐月从寅字开始,人身上气血刚开始走就是手太阳肺经,所以讲十二经络时是从肺经开始介绍,因为是天之始,一年的初始也是寅,身体的初始也是寅就是肺。 容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其色见,浅者(颜色不对,很浅时), 汤液主治,十日已(治病时间:从开药那天开始算十天)。其见深者,必齐主治二十一日已。其见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用酒煮汤药,而且要百天以上)。色夭面脱不治(面脱就是油光都没有了;最明显的脸色脱掉,头发蓬起很干稀疏没有油,这种象就不好,头顶是阳气的地方,阳气没有了就很危险了,隔天死)。百日尽已。脉短气绝死。病温虚甚死(温虚表现为燥热口渴却不想喝水)。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为逆,下为从。女子右为逆,左为从。男子左为逆,右为从。易,重阳死,重阴死。阴阳反他,治在权衡相夺,奇恒事也,揆度事也。 注解:人体内异常的变化,都会在脸上呈现上下左右不同色泽,这是一定的。若见到病色,是很淡 的一种,则用汤药来治,十日内必痊愈。如颠色 较深时,就必须备齐药材,亘相配合来治疗,这样可以在二十一日内痊愈。如果见病色范圃已大且深而色黯,则需把药材与酿制的酒混合来煮,用此治病则需百日左右方可痊愈。如果色己失掉,病人面如麈无油光,且精抻不振,则必不治,病 人会在百日之内死亡。又且病人出现脉短若有若无而呼吸微弱,也是死症。又如见病人燥热口渴不饮不恶寒的外象,而其脉如中空一样极为虚 弱,此乃色脉不合,也是死症。面部的气色到处可见,它有一定法则的。如果病色延展的方向是由下往上的,此乃凶兆;如 果病色是由上往下发展,则是良性易治之病。女人面上病色如从左向右的方向进行,也是病加重 之征;反之,从右向左延伸,则是病走浅的征兆。男人与女人正好相反,这是因为男人左阳右阴,女人左阴右阳的关系。所以女人病色向右时,表示阳上加阳,名之“重阳”,此即为亢进之象必 死。如果女人病色向左发展,此为阴上加阴,名 之“重阴”,生机已绝,生命机能停顿下来,故 必死。阴阳产生不平衡的现象时,其使阴阳能平 衡,就是治疗法则,这就是奇恒所陈述的,也是 揆度所说明的。 面诊:气色:人的脸,对应四季方位左东-春-肝、右-西-肺、上北-冬-肾、下南-夏-心、中间长夏-脾;对应脸:左脸肝,口下心,右脸肺,额头肾,中间鼻脾;肚脐对应五脏,肚脐中间脾,左肝右肺,上肾下心。整个脸上的胃气在管。脸上的气色往额头上走就是逆气就是凶。 阴阳平衡:揆度和奇恒主要就是讲的天地之间的阴阳平衡。一年有24个节气,有12个月,人体有12经络,对应12个月。有阴和阳的平衡才会四季不停循环。头面本身是阳,常态:阳到顶时会生阴,会往下走。若反逆,气色往上走,就是凶。例如在心脏的位置(口下面下巴处)看到黑色肾脏的颜色。若治病,看到颜色慢慢从头顶往下退就说明治病的方向是对的。若气色从下巴往头顶发展则说明治病方向不对。举例:女人脸左为阴,又为阳,若看到左边的肝青颜色往右边走,就是阳上加阳重阳。相反若看到右边的肺白往左边走就是重阴,这都是逆症,不好。例如:人身体的:皮(阳)+肥肉(阴)+瘦肉(阳)。两个阳包裹一个阴,这就是阴阳平衡。 短脉:意思就是寸部和尺部脉很短一点点。超过就是长脉。 |
|
3962楼#
发布于:2016-02-28 00:52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君娴申请签到,2016年2月27日《黄帝内经》第22课心得:
四、汤液醪(lao)醴(li)论篇第十四续 上古的人恬淡无欲,满足于现状,很少有过度伤身之事,即使有病也只是在表,汤药也只是预防用的。所以病人不多。圣人制造它是为应急之时用的。中古时期,人们道德颓废,纵欲过度,繁杂事多,欲望多。一旦中病邪很容易会深入,是需要用水或米酒来熬药治疗的。 现在的人有病服汤药也不一定都会好。其中的原因是今世之人,人心很乱,压力很大。环境污染严重,体力劳作少,运动量达不到。一般病来就会严重,要内服药,外针灸,艾灸一起配合治疗才可以。有时给病人用猛药去治,病人还没有好,还造成血虚形衰,其原因是:病人不相信,如病在肺上部分,药入后会吐,在肺下半部分,药入后会泄,外面看来是严重,实则是好转反应,可是病人不信时就会觉得越来越严重。反而会来找麻烦,说药不对症。忘记原本病痛已经在改善。 针灸的道理就是要把不正常的气血,回归正常,但如病人精神不佳,意志又不配合治疗,就很难好。一旦精力不足又不治疗的话,就会越来越严重。造成这个主要原因病人嗜好欲望无穷,又时怀忧伤悲哀之心情,造成精气耗损,血枯气衰,这就是神去之而病不愈的意思。 上工治未病,初病在皮肤,人体有366穴位,在酸痛时就治疗,病就不会在进。现在被认为很高的医生,却都是在病已深入体内,严重状态才发现,却只会说病名如何,针灸用药都很难治愈了。就是身边的人每天看到气色在变,一些是因为相信西医病例报告,不相信中医治未病之说,等发现时已经深入,不好治疗,还有一些是医生本身的医术不够,治疗不来。只有病人配合,医生高明才可以标本都治。疾病进入人体的是先由皮毛而入,而后五脏阳气衰弱产生的,如人身津液充满,但肺阳不足,无法分配营养到五脏里去。正常人肺主肃降,在人体少腹津液很多,肺气无法下降时,气会向四肢走,造成气居于内,日渐消瘦。肺主皮毛,治疗时用缪刺法,在全身所有的四肢井穴放血,或在四肢有青筋处点刺放血,此为开鬼门,可让肠胃、膀胱通畅,阳气通畅全身,使其自愈。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揆度是教人如何度量诊断病之深浅的书,揆度法把天分成24个节气,12个月。12个月对应到人体12经络。节气是周而复始无限循环的。人体也一样人的经络,也是周而复始无限循环的。奇恒是一部专门讨论特殊疾病的书。五行图东南西北中对应肝心脾肺肾,可以用在很多地方。如果把人的头部也看成一个五行图的话。左面为肝,右面为肺,上面是肾,下面是心,中央是脾。从肚脐上看也是对应的, 人体内气血的变化都可以在脸上显现出來,若见病色浅,淡,用汤药十日可愈。病色较深,就必须用很多药材配合來治疗,可以在二十日之内愈。病色深而暗,则需要把药材和酿制的酒來煮,百日左右方可愈。病人面如尘,面部无油光,且精神不振,则必不治,病人百日之内死。病人出现脉短,是死症。寸关尺,寸脉为阳为九分,尺脉为阴是一寸。当寸脉小于九分,尺脉小于一寸时,称为短脉。当寸脉大于九分,尺脉大于一寸时,称为长脉。寸脉为阳,阳性浮,气比较长,尺脉为阴,摸上去沒有脉,气比较短。阳脉浮阴脉沉是正常,阴脉浮而阳脉沉,是阴阳反逆,病人烦躁口渴,却不喜饮水,不恶寒,其脉如中空一样极为虚弱,此乃色脉不和,脉症不符就难治,死脉。表症脉,病人会有皮肤病等表症。脸上的气色以胃气来说,由下往上走,为凶,阳之极,阳极生阴,气向下降,头面是冷的,为正常,女人右主左,要是病从左往右就是病加重,反之就是病退。男人左主阳,正好相反。 正常的脉是阳浮阴沉所以阳脉长,阴脉短,要是脉整符合 |
|
3963楼#
发布于:2016-02-28 00:5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李水华申请签到,20160227《皇帝内经》第22课心得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古时候制造的汤液或者酒,用的就是糯米,取火用的是稻草,远古人恬淡无欲,满足于现状,很少有过度伤神之事,即使生病不必吃汤液治病。中古人纵欲过度,繁杂事多,—旦得病极易深入,要吃汤液调理治病。现代人杂念多,环境污染,病邪必盛,—般轻剂汤药不能治病,必须综合强烈的药混合使用内攻病人体内,结合针刺艾灸。有些病人用强烈的猛药医治病邪,病情反而发展到形体弊坏,气血竭尽的地步。因为病人不懂得养生之道,嗜好欲望,以致于—个人的经气败坏,容血枯涩,卫气作用消失,所以神气失去应有的作用,对治疗上的方法以失去反应。病人初病时,只是表证,甚至有些医生和患者是兄弟姐妹,每日从他们的声音,五色变化都可以看出病人是初病,应该很好治,病情的发展和预后都不好。原因是病人为本,医生为标,病人与医生不能很好合作,病情不能控制好。有的病是由皮毛入里,有的病是因为五脏阳气衰弱而生的。如有的病人是因肺阳气不下而反散出体外,肾阳不上升反隔拒于内,阴阳相隔上下不交。治疗这种病的方法是:先使病人的四肢未稍皆能活动,再使病人全身周围温暖起来以助气血之流畅,再利用谬制法,在身上所有的井穴放血,四肢上有青筋的地方放血,来疏通有瘀血或有阻碍之处。使全身上下气血加速流走,毛孔打开,使能正常的发汗,再促进肠胃及膀胱作用,使腑内无浊物堆积,这时脏内的精气就会趋于稳定,使五脏之阳能受肺之润泽而布达四肢,利用汤药调理五脏之通与不及,其同时清除脏内堆积之代谢物,助其恢复正常功能,使精气自主肌肉外形,因而壮盛起来,骨肉筋节互相配合有力,阴阳相隔拒的现象方可除去弥平。撰度是教人如何度量疾病的深浅,奇恒是专治疗疾病的书。人体神机的运转是不回折的,若回折就不能运转,人也就失去了生机,色脉的诊断虽然浅近,而微妙之处却在于察觉。 病人面色的变化:病色浅的用五谷汤液调治十天可治愈。病色较深时,必须备齐药材,互相配合治疗,在二十—曰内治愈。病色过深而色黯。用药酒治疗—百天治愈。面色枯槁不泽,颜面瘦削,到—百天就死亡。脉象短促而阳气虚脱或温热病而正气极虚,都是死症。病色表现的部位是审察其主病的要领。病色以上移为逆,下移为顺。女子病色在右侧的为逆,左侧为顺,男子病色在左侧的为逆,右侧为顺,如果病色变顺为逆,在男子则为阳,在女子则为阴,皆是死证。若阴阳相反,应尽快权衡病情的轻重,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使阴阳趋于平衡,这就是奇恒,揆度的目的。脉搏动很盛大时,是表示寒热交合相争的状态。脉独盛于寸口,表示阳气已消减,盛于尺,则表示阳气已衰,这两种是危症。脉形大又中虚空且软弱无力,表示血失不足,这种虚脉易治症。奇恒,揆度都以手太阴肺经寅时为气行之始,周而复始,—旦气行之处无法通过则为逆,逆盛必死。只要气血能贯注依时而行,不为病邪所阻,则可生存。自然界有八方吹来的风,依循四季变换而改变方向,如此能周而复始,则万物必生。人体同自然界一样,如果一旦倒行逆施,则万物受损,伤害很大。 |
|
3964楼#
发布于:2016-02-28 06:0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胡林波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7日《黄帝内经》第22课心得 汤液醪醴篇第十四 做汤药及酿酒 用糯米做原料,用稻梗烧火,因稻米完全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时规律生长。 古人用酒熬药,上古人是熬出备用。中古之人道德稍衰,需要酒和汤药熬服。现代人不是吃汤药就能好的,要里面攻药,外面扎针艾灸,因为人心乱了,劳动少,环境污染。用强药攻病,病邪没退反而造成气血衰退,因病人不信,开药给他也没有用。因为精神不进,志言不治,故病不治。 病一开始是在表面穴道处,这时不是病,是邪。 周围亲人每天都看气色但不能治疗是因为病为本,医者为标,病人相信医生的程度不够,没办法把病气掌握好,所以身边人也治不好。 有的病不是从皮毛而生,是五脏阳气不足,反过来说就是随时保持五脏阳气足就不会生病。 常人肺气主肃降,如果少腹津液很多,肺气没办法肃降,会回到四肢之间,因为中间的津液(湿)太多,肺就独居。 脏病治则: 由于肺主皮毛,缪刺法在身上所有井穴放一滴血,形体大者放两滴,在四肢看到有青筋(静脉曲张)点刺放血,可以开鬼门,即皮肤毛孔打开,肠胃,膀胱能通畅,要阳气在全身分布,内脏没有问题,但病人有忧郁焦虑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平。 缪刺法可以使五脏平衡,打开鬼门,让肠胃干净。 这种只治精神方面的阴阳格拒的病。内脏问题,缪刺法没用。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揆度》讲的是天度,从农历一月为寅月,肺法幕天,为天之始,一年初始为寅,最后络到十二经络。 人体的异常变化,都在脸上可以看出。 颜色见浅者,汤液主之,十天就可以好,颜色深者要二十一天。见大深者,要用酒煮汤药,要百日以上。颜色尽失,随时会死亡。 面脱 一种情况是油光不见,象脸上有灰尘一样,第二种就是牢狱之灾人脸色也是灰的。 最明显的气色脱掉,头发会蓬起来。干干的没油,说明气脱掉了,很快就死掉了,一般百日内死。 脉短气绝死 阳脉一定长,阴脉一定短。以脉形来说,阳九分,浮是气,阴是沉,气短是常脉。重按阳脉短,阴脉浮上来,为凶脉,阴阳脉是反到的,气绝死。 病瘟,虚甚死。 瘟即燥热口渴,但不想喝水,脉症是和,好治,脉症不符,难治,为死症。 脸上气色以胃气来说,如果胃气是从下往上走,是凶,因头为阳之极,阳极生阴,是逆气,病色是由上往下发展的话是退,病会好。 男子左为逆,右为从,女子右为逆,左为从顺。 揆度,奇恒讲的是天地间阴阳平衡,24节气分12个月,人有12经络对应12月,从春夏秋冬不断循环,到极点时要生阳,阴极生阳。对应身体,头面是阳,阳到极就会生阴,往下走是常,现代人气色从下往上走是逆,主凶。治病如人下巴是黑,治到鼻子黑了是逆,整个脸是黑的治到光下巴黑了是顺。@教官-徐州-杨诚 |
|
3965楼#
发布于:2016-02-28 06:1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徐淑娟申请签到,2016年2月27日《黄帝内经》第22课学习心得:
一、1.过去的人用水去熬药,重点的用酒熬药,可以用米酒,不能用红酒。上古圣人因恬淡无欲,满足于现状,所以很少有人过度伤神,即使有病,都病得很浅,所以病人不多。制造汤液和酒,只是以防万一而备用的,做了并没有吃。中古时期,人们道德颓废,纵欲过度,且繁杂事多,一旦中病邪,很容易就深入了,所以需要一些汤、酒和药放在一起煮。现在的人服用汤药,但并不是所有的病都能痊愈,是因为人心已乱,环境污染,劳动比较少,取得食物也很便宜,病邪必盛,药下轻了不能治,必须综合强烈之药混合使用,内攻病人体内,再加外在针刺艾灸才可。 2.(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歧伯曰神不使也。)若用猛烈之药进攻病邪,若病人神未能顺从,也无法医治。即病人心存疑虑,不相信中医,反而会造成病人血虚形衰。(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敌病不可愈。)因为针灸的道理是要把不正常的气血,回归于正常,但如病人精神状态不佳,意志上又不完全配合治疗,所以病无法治愈。(今精坏神去,荣卫不复收。)所以一旦精力已衰神志又不能接受治疗,以致荣卫不调,而无法收拾。(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荥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原因是病人嗜好欲望无穷,又时怀忧伤悲哀之心情,造成精气耗损,血枯气衰,这就是神去而病不愈之意。 3.病之初犯人体时,很微小,不易察觉,且病开始是在皮肤上结聚的。但现代被认为医术很高明的医生,却是病已深入体内,且已严重时才发现生病了,(前面的章节,我们学过有十二个俞穴,366个穴位统统是在身体表面,病一开始统统在这表面的穴位上,当有些酸痛的时候马上用针灸治疗,这个时候不是病,是邪的初始易治),却很难医治了,连针药也不及了。就算他们很亲近的,每天都能看见他们的气色,听见他们的声音,却没有预防于先,没有办法把他们的病治好。如果医生技术不够好,就算每天见也治不好。 4.病是本,医生是标,标与本必须相符合方是至圣之医生,如果医术与病情不相合,病邪必不愈,这就是原因。 5.有的病不是由皮肤毛孔进入的,是因为五脏阳气衰弱而生。(津液充郭,其魄独居,孤精于内,气耗于外,形不可与衣相保。此四极急而动中,是气拒于内,而形施于外,治之奈何?)这里讲的是一个症状,常人肺气主肃降,如果一个人体内的津液(少腹)很多,肺气堵塞没有办法下降,肺气会回逆到四肢,无法分配津液到五脏各部去,肾脏的精独守于内,无法供应动能给各脏能源,致使肺之阳气从皮表日渐消耗,身体日渐消瘦。造成肺阳气不下而反散出体外,肾阳不上升反隔据于内,阴阳相隔,上下不交。 6.(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其处,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已布,踈涤五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这个是一个藏病的治则。缪刺法就是在身上所有的井穴放血,放一滴,形体比较大的,放两滴;还有在四肢末梢手或者小腿处有静脉曲张处或是有青筋的地方点刺放血,这样做的原因,就是开鬼门,鬼门就是我们的皮肤毛孔。洁净腑就是让。肠胃通畅。(此是此治法应该让病人精神与生理平衡,把郁结阻塞之处疏通,为确定全身上下无阻碍之处,先应让四肢末梢皆能活动,再使全身温暖,以助气血流畅,再用缪刺法疏通有淤血或有阻碍之处,使全身上下气血加速流走,毛孔打开,使能正常的发汗,再促使肠胃及膀胱,使腑内无浊物堆积,这时脏内的精气就会趋于稳定,五脏之阳能受肺之润泽,到达四肢时,再用汤药调理五脏之通与不及,同时清除脏内堆积的代谢物,助其恢复正常功能,使精气自生,肌肉外形因壮盛起来 |
|
3966楼#
发布于:2016-02-28 06:4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钱蔚宏申请签到,2016年2月27日《黄帝内经》第22课心得:
古人用水用米酒熬药。 古时虽制作出汤液及酒,因其时之人恬淡无欲,满足于现状,所以很少有过度伤神之事,即令有病,亦必甚浅,所以病人不多,圣人制造它,只为预防万一也。中古时期,人们道德颓丧,纵欲过度,且繁杂事多,一旦中病邪,必易深入,故非汤蘖,则无济于世。今世因人心已乱,环境污染,病邪必盛,一般轻剂必不能治病,必须综合强烈之蘖混合使用,内攻病人体内,再加上针刺艾灸在外方可也。 若用强烈之猛药进攻病邪,而病邪未退,反而造成病人血虚形衰,因病人之神未能顺从也,病人不相信则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针灸之道理,是要把不正常的气血,回归于正常,但如病人精神状态不佳,意志上又不完全配合治疗,所以病无法愈。故一旦精力已衰神志又不能接受治疗,以致荣卫不调,而无法收拾也。造成此因,最主要是病人嗜好欲望无穷,又时怀忧伤悲哀之心情,造成精气耗损,血枯气衰,这就是神去之而病不愈之意。 病之初犯人体时,是很微小面不易察觉的,且病开始是在皮肤上结聚的。但现代被认为是很高的医师,却都是在病已深入体内,且已严重的状态时才发现,只能说已患病且病名为何,却难施治了,针药都不及。现在的医师们,都学有现代的医卫,依据其所学来治病。而亲近如兄弟父母,远的如病人的朋友们,他们每日都在接触,医师每天都听到他们的声音,看到他们的气色,却无法在病之初就发现两治疗,都是病深入后才发现,所以病都不能完全治好。病是本,医师是标,标与本必须相符合方是至圣之医师,如果医术与病情不合,病邪必不愈,这就是原因。 缪刺法:在所有井穴放一二滴血,在四肢看到青筋点刺放血,可开鬼门(皮肤毛孔)。 有的病是由毛皮入里,有的是因为五臓阳气衰弱而生的。如果当一个人,其体内津液充满在胸腹之内(堵到肺的肃降),而肺阳不足,无法分配津液到五脏各部去,肾臓的精独守于内,无法供应动能给各脏能源,致肺之阳气从皮表出日渐消耗,身体日渐消痩,衣服成为宽松。造成这种因肺阳气不下而反散出体外,肾阳不上升反隔拒于内,阴阳相隔,上下不交。 治法讲求的是让病人精神舆生理的平衡,把郁结阻塞之处疏通。为确定全身上下无阻碍之处,首先须使四肢末稍皆能活动,再使全身周围温暖起来,以助气血之流畅,再利用缪刺法来疏通有瘀血或有阻碍之处,使全身上下气血加速流走,毛孔打开,使能正常的发汗,再促进肠胃及膀胱作用,使腑内无浊物堆积,这时脏内的精气就会趋于稳定,俟五脏之阳能受肺之润泽,而布达四肢时,利用汤药,调理五脏之通与不及,其同时清除脏内堆积之代谢物,助其恢复正常功能,使精气自生,肌肉外形因而壮盛起来,骨肉筋节亘相配合面有力,阴阳相隔拒的现象方可去除弥平。 脏气有不平衡时,内脏没有问题,但是会使人体消瘦。一般为精神情志方面的病症,例如忧郁症、失眠等。 第十五篇:玉版论要 揆(kui)度、奇恒二书:天地间的阴阳平衡,阴极生阳,阳极生阴,循环往复形成周天。 揆度:教人如何度量诊断病之深浅的书 奇恒:一部专论特殊奇病的书。 天度:罗经,罗盘 寅月:天之始,农历一月都是寅月 建月:从寅开始,人体气血从肺经开始,建月从寅月(一月)开始 如果用道的极点来看,五色之判断及诊脉之变化,在揆度与奇恒中,其理是一致的。人体中生命的现象是运转不停的,随四季节气而顺其自然,不可有相逆的色脉出现,一旦色脉与节气不合,则表示生命现象有所缺失,此际即可治疗。如俟病深入内脏,治病之时机已失,必令病人危殆。这些要法,很是精妙细微,且相近之处颇多,易使学习人士发生误解,所以我决定把它刻在玉石上,命名为“合玉机”。 人体内异常的变化,都会在脸上呈现上下左右不同色泽,这是一定的。若见到病色,是很淡的一种,则用汤药来治,十日内必痊愈。如颠色较深时,就必须备齐药材,亘相配合来治疗,这样可以在二十一日内痊愈。如果见病色范圃已大且深而色黯,则需把药材与酿制的酒混合来煮,用此治病则需百日左右方可痊愈。如果色己失,病人面如尘无油光,且精抻不振,则必不治,病人会在百日之内死亡。又且病人出现脉短(短脉:短于一寸九分脉,阴脉。相对长脉为阳脉)若有若无而呼吸微弱,也是死症。又如见病人燥热口渴不饮不恶寒的外象,而其脉如中空一样极为虚弱,此乃色脉不合,也是死症。 正常脉:阳脉浮,阴脉沉。 面部的气色到处可见,它有一定法则的:鼻为脾中,上为肾,下为心,左为肝,右为肺。五脏对五色。 如果病色延展的方向是由下往上的,此乃凶兆;如果病色是由上往下发展,则是良性易治之病。女人面上病色如从左向右的方向进行,也是病加重之征;反之,从右向左延伸,则是病走浅的征兆。男人与女人正好相反,这是因为男人左阳右阴,女人左阴右阳的关系。所以女人病色向右时,表示阳上加阳,名之“重阳”,此即为亢进之象必死。如果女人病色向左发展,此为阴上加阴,名之“重阴”,生机已绝,生命机能停顿下来,故必死。阴阳产生不平衡的现象时,其使阴阳能平衡,就是治疗法则,这就是奇恒所陈述的,也是揆度所说明的。 |
|
3967楼#
发布于:2016-02-28 07:2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2班-山东-姜绍艳申请签到
2016-2-27《黄帝内经》第21课心得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不同地方的人,同病而采取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 东方:日出之地,天地阴阳始生,气候温和,盛产鱼盐。鱼性属火会使人热积于中,咸能走血会耗伤血液,所以该地的人们大都皮肤色黑,肌理松疏,多发痈疡之类的疾病。多以针治。 西方:日落之地,盛产金属玉器,自然环境象秋令之气,收敛引急。依山陵而住,多风,多食肉,体肥,故形不伤,疾病多发于体内。治疗宜用带毒汤药。 北方:天地闭藏之域,自然气候如同冬天的闭藏气象,依山陵居住,风寒冷冽,多食乳制品,故多内脏受寒,生胀满的疾病,治疗宜用艾火炙灼。 南方:长生所在,自然界万物长养的气候,阳气最盛,地势低下,水土薄弱,因此雾露经常聚集。喜食酸类和腐熟发酵的食品,其皮肤腠理致密而带红色,多发痉挛,麻痹等疾病,治疗宜用微针针刺。 中央之地地平以湿,天地万物所生,物产丰富,所食杂,安逸少劳,多发痿弱、厥逆、寒热等病,治疗宜用导引按跷的方法。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现代人相较于古人,药物治内,针石治外,而不能全部治愈。因古人生活简单,欲求少,邪气不能入体,而现代人内心忧患、多欲求,不顺四时,常受“虚邪贼风”侵袭,内犯五脏骨髓,外伤孔窍肌肤,这样轻病必重,重病必死。 色脉诊治,合于五行四时八风六合。正常的脉,肝青弦 ,心赤洪 , 脾黄缓 , 肺白浮 ,肾黑沉。 春天面带青色为常色脉弦为正脉,面色惨白则为贼邪(金克木)。 |
|
3968楼#
发布于:2016-02-28 07:3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丁伊申请签到,2016年2月27日《黄帝内经》第23课心得
当我们从侧面看脉时,寸关尺的部位脉是慢慢斜下来的,这就是阳浮阴沉。当寸脉浮的厉害,尺脉沉的厉害时,是内脏中的阳气向外走的表现,脉独盛于寸,为搏脉。阳主关节主四肢,当搏脉很盛大时,阳向外走,手足就会不遂,身体出现寒热交合相争的状态。人受的外邪时,皮肤表面阳来抵抗外邪,当表阳的力量不够时,身体里脏腑的阳气来抵抗,就会产生寒热交合相争的现象。若脉独盛于寸,表示阴气消减。 若脉独胜于尺,则表示阳气已衰,为孤脉,孤脉形大中虚空且软弱无力,表示血气不足了。血不足时,脉会摸着很大,但里面是空的。孤脉是危证,难治,虚脉好治。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诊断和治疗的要领 “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正月二月,天阳之气始变,地阴之气始生此时人气在肝脏。三月四月,天阳已規律运转,地阴之气向上升,人之气聚在脾。五月六月,天阳之气正盛,地气亦升高,人之气聚在头。七月八月,阳气开始受损,此时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渐盛,地气开始向下行,此时人气在心脏。十一月十二月,寒冷之气与地阴之气合并,人之气在肾。 “故春刺散俞,及与分理,血出而止,甚者传气,闭者环也。夏刺络俞,见血而止,尽气闭环,痛病必下。秋刺皮肤,循理,上下同法,神变而止。冬刺俞窍于分理,甚者直下,闲者散下”春季时得病,可用针刺络脉之处及皮肤上肉之交界处,只要浅刺出血即可停止。病势严重的会传入脏中,气者即环绕在针刺部位,不会深入也。夏季得病,则用针刺更细的孙铬,微出血即止,病邪就会消除,气血循环就会正常。秋季得病,则须顺着皮肤腠理的空隙而剌,全身上下都一致如此,病人神色变为正常即停止。冬季得病必深,故刺法必以背部俞穴为主,病势重者针下必深及病处,病轻者,则针下亦浅,用散剌法即可。 春夏下针浅,秋冬下针深。 下针要恰到好处,不能太过和不及。 太过伤气血,并把病邪引入体内,产生症状是动;不及,病邪无法尽出体外,产生症状是静。心藏神,神管魂魄,肺藏魄为阴,是静;肝藏魂为阳,是动。 下针时,要避开五脏。扎到心脏,一日死。扎到脾脏,五日死。扎到肾脏,七日死。扎到肺脏,五日死。扎到中膈者,必损中气之管道,病虽愈,但不足一年必死。 刺肿病,必摇动针柄,使针孔加大,病邪顺之而出,如形肿:手肿下八风、脚踝肿商丘透丘墟,出针时摇动针柄,是泻法。刺经络上的穴道下针时不可摇动针柄。 |
|
3969楼#
发布于:2016-02-28 07:58
@教官-石家庄-任红超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张洪玮申请签到,2016年2月27日《黄帝内经》第22课心得。
1、古人恬淡无欲,满足于现状,即使有病也浅,为预防万一用水、米酒熬药。今人心乱,环境污染,必用强烈的药内用加针刺艾灸。病人不相信医生,不信中药的不要治。病在上肺部,病人会咳出,病在下肺部,病人会通过大肠腹泻出。 2、水肿治疗,正常人肺气主肃降,少腹中的津液很多,肺气被堵塞,无法下降,肺气会回逆到四肢,人就会水肿。用缪刺法,井穴放血一滴,体型大则两滴血,四肢末梢有静脉曲张处点刺放血,可开鬼门,打开皮肤毛孔,让阳气恢复,平衡五脏阳气,让肠胃干净,可治阴阳膈聚的病。肺主气,脏气不平衡时,人会一直瘦弱下去。 3、奇恒揆度是讲天地之间的阴阳平衡。天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月,对应人有十二经络,节气一直循环,阳极生阴、阴极生阳,阴阳一直循环成一个大循环。 4、面部与腹部各部位代表的五脏,以鼻为中央,左颊肝、下巴心、鼻脾、右颊肺、印堂肾。以肚脐为中央,左肝、下心、肚脐脾、右肺、上肾。人体内异常的变化,都会在脸上呈现上下左右不同色泽。病色很淡,五谷汤药治,十日内必愈。色较深,用药材,二十一日内愈。病色范围大且深色黯,药酒,百日可愈。色已失,病人无油光,精抻不振,不治。病人脉短,若有若无而呼吸微弱,死症。阳脉长阴脉短,阳浮阴下为正常,反之则死。燥热口渴不饮不恶寒的外象,脉亦极为虚弱,色脉不合,死症。真脏脉时是浮大的。正常情况下阳脉形长,因为气长而浮阴脉形短,按上去摸不到脉,气较短而沉。阳脉沉、阴脉浮,浮脉无表症,沉脉却有表症是凶脉。病色向上延伸为逆病情加重,病色向下延伸变浅病情好转。 |
|
3970楼#
发布于:2016-02-28 08:0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深圳-魏小芳申请签到 2015-02-25《黄帝内经》第21课时心得
一、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圣人治病因时因地视病人具体情况而治疗。 1.东方之地,乃日出之地,是天地阴阳始生之地,靠近海岸,人们的食物以鱼和盐居多。a.食鱼多使人中焦气热。中焦热指阴不足阳有余,吃鱼多容易如此。b.食盐多容易伤血,使血液变得粘稠,盐入肾,水克火,肾主黑。所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皮肤黑且纹理粗糙,所得病大部分是痈疡之类的病症,适合用针灸治疗。 2.西方之地为日落之地。天阳地阴始收之所,出产金玉,沙石居多,人们住在山岭上,多风吹,穿皮衣吃肉类较多,所以脂肪层较厚(表比较实),外邪不能伤其身体,多的内发病。适合用中药饮片来治疗。 3.北方之地,天地闭藏之所,地势较高,日光较少,天寒地冻,人们居住在帐篷中,饮食上多食奶类和肉类,容易的藏寒生满病,适合用艾灸來治疗。 4.南方之地,天高地广,万物茂盛。其地柔软湿润,常年多雾多露水,人们喜食酸,及发酵之食物,所以人们大多皮肤细腻,皮肤成赤色,易的痉挛麻痹之症,适合用九针来治疗疾病。 5.中央者,其地平和湿,物产丰富,人们食杂而不劳,故多病厥寒热,适合用导引按摩来治疗。 二、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1.上古之人劳逸结合,无欲无求,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就算身体有病症的出现,只要用祝由之数,转移情致,然后加强锻炼,身体很快就好了。 2.今时之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不知持满,患得患失,不顺应四季的生长收藏,不锻炼身体,内忧外患,一旦病邪数至,就会深入人的身体,甚至到达内脏,所以虽服用强烈的汤药,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3.诊病 a.看病一定要观察病人的色和脉。色也就是望诊,脉指摸脉。 (肝心脾肺肾—青赤黄白黑—玄洪缓浮沉)如病人面色青而脉玄时,脉色和是肝脉;如果病人肝脉区出现浮脉,面色白,代表金克木,对于肝脏来说是贼邪;肝区出现心脉,面色红,代表火太过,累及木,对于肝来说是实邪;肝区出现沉脉,是肾脉,代表水不能生木是虚邪。 b.看病一定要观察病人的神,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
|
3971楼#
发布于:2016-02-28 08:0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深圳-魏小芳申请签到 2015-02-26《黄帝内经》第22课时心得
一、上古,中古,今时之人治病 1.上古之人情志恬淡,很少有过度伤神伤津之事,制造酒和汤液只是预防。 2.中古之人道德稍衰,纵欲过度,繁杂事多,人一旦感染病邪,必很深入,必须用汤药治之。 3.今世之人,人心以乱,环境污染,违逆四时,日夜颠倒,很少锻炼。染病必须用药攻其中,艾灸治其外。 二、不予治病给不信医者 用强药攻病时,病邪未消,反而造成病人血虚形衰,这是因为病人不配合医生所致。治病之理,是要把不正常的气血回归正常,如果病人精气不足,意志上不配合,就会造成疾病无法治愈。 以肺病为例:医生辨证用药时,如果病在肺的上半部分,病人就会产生吐的现象;如果病在肺的下半部分,病人就会产生泄的症状。病人不明所以,又不相信中医,认为治疗不对,就会放弃。 三、缪刺法(只治精神上面,阴阳割据的病) 病入先是皮毛,穴位,而后腑,再脏。 如人体因肺阳不下,反散体外,肾阳不升,反隔俱于内,阴阳相隔,上下不交的症状。因肺主肃降,少腹积水淤堵太多就会造成肺气不下。 用缪刺法,在十二经络之井穴放血,在身体有青筋处放血,使气血运行畅通,肠胃和膀胱无垃圾堆积。这时阳气通达全身,五脏气平,五脏皆能受肺的润泽,五脏功能就能回复正常,精气自生。 四、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1.东南西北中央—春夏秋冬长夏—肝心肺肾脾 人脸对应的五行五脏:左面为肝,右面为肺,上面是肾,下面是心,中央是脾。 腹部对应的五行五脏:肚脐最中心,肚脐是脾,左肝右肺上肾下心。 2.人体气血变化都可以在脸上显现,若病色浅、淡,用汤药十日可愈。若病色较深,就必须用很多药材配合治疗,可在二十日之内愈。若病色深而暗,则需要把药材和米酒一起煮,百日左右方可愈。若病色以失。病人面如尘,面部无油光,头发干枯,精神不振,则必不治,病人百日之内死。 3.寸关尺,寸脉为阳为九分,尺脉为阴是一寸。a.当寸脉小于九分,尺脉小于一寸时为短脉。若病人出现脉短,呼吸微弱,是死症。b.当寸脉大于九分,尺脉大于一寸时为长脉。c.寸脉九分指寸脉的形,寸脉为阳,阳性浮,气比较长。d.尺脉一寸指尺脉的形,尺脉为阴,摸上去沒有脉,气比较短。 e.阳脉浮阴脉沉是正常,如果阴脉浮而阳脉沉,這是阴阳反逆,不治。 4.如病人烦躁口渴,却不喜饮水,不恶寒,其脉如中空一样极为虚弱,此乃色脉不和,是死症。 5.头部为阳之极,阳极生阴,气应下降,故头面部是冷的。观察面部气色时,如果病色的发展的方向,是由下向上,表示病情正在恶化。如果病色是由上向下发展,则是易治,身体向好的方向发展。 |
|
3972楼#
发布于:2016-02-28 08:0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深圳-魏小芳申请签到 2015-02-27《黄帝内经》第23课时心得
一、重阳重阴 女性面部左为阳,右为阴。左面为肝,右面为肺。观察病人气色时,如果肝的青色一直从左向右边去,是阳上加阳,为重阳;若右面肺的白色一直从右向左边去,是阴上加阴,为重阴。 二、脉诊 1.寸关尺的部位应该是慢慢斜下来的,是阳浮阴沉。当寸脉浮,尺脉向下沉时,这是内脏中的阳气向外走的表现,脉独胜于寸,称之为搏脉。阳主关节四肢,当搏脉很盛大时,阳向外走,手足就会不遂,身体是寒热交合相争的状态。 2.若脉独胜于尺,则表示阳气以衰,称之为孤脉,孤脉形大中虚,空且软弱无力,表示血气不足了。血不足时脉表面上摸着很大,里面是空的。 3.孤阴之脉和孤阳之脉都比较难治。实证比虚症要难治!如果能把实症治成虚症就是病治好了。虚是里面没有东西,滋补下就行了。 三、疾病进入身体时,先是表阳和疾病做斗争,当表阳的力量不够,脏腑的阳气就会来助阵,身体寒热相争是身体的正气在和疾病做斗争,热是身体胜,寒是病邪胜。 四、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1.正月二月,天阳之气始变,地阴之气始生,此时气在肝脏。 2.三月四月,天阳已规律运转,地阴之气向上升,气在脾。 3.五月六月,天阳之气正盛,地气亦升高,此时气聚在头。 4.七月八月时,阳气开始受损,此时气在肺。 5.九月十月,阴气渐盛,地气开始向下行。此时气在心脏。 6.十一月十二月,寒冷之气与地阴之气合并,此时气在肾。 五、四季针刺要领 1.春天下针要下到筋,夏天要下到血脉,秋冬下到骨边。 2.春夏病在表者下针浅,秋冬病在脏者下针深。 3.病在表者针下至皮毛,病在骨者针下到骨边。 4.下针要恰到好处,不能不及和太过。不及者会致气乱,伤到正气,病邪趁乱入,会导致人不想吃东西,少气;太过者会让人受到惊吓容易哭,邪气内藏令人脏病不愈; 5.下针时,必避开五脏之心肝脾肺肾,如误扎到心脏,一日死。扎到脾脏,五日死。扎到肾脏,七日死。扎到肺脏,五日死。扎到中膈者,必损中气之管道,病虽愈,但不足一年必死。 6.关节肿胀,摇针柄,使气孔加大,让病邪顺之而出。 |
|
3973楼#
发布于:2016-02-28 08:0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教官-孝感-郑其赛3班保发容申请签到2016年2月27日《黄帝内经》第22课学习心得 汤液酿酒论篇第十四 如何用麻、麦、米、沗、大豆等五谷,来制造药用汤液及酿酒? 最合适的粳米即糯米,因稻米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完全合于四时顺序,其身首向阳,根在水中,是火水调和之物,又具五味之甘,营养全,秋收割,梗于冬季时受寒霜浸结,所以为至坚之物。 那古之圣人制造出汤夜及酒,为何很少使用? 自古圣人之汤液及酒,以为备耳。夫上古之作汤液。恬淡无欲,满足现状,只为预防万一用。中古之世,道德颓丧,纵欲过度,且繁杂亊多。一旦中病邪,必易深入,故非汤药,则无济于世。 今世之人服用汤药,但并非都能治病,又是为什么? 今世因人心已乱,环境污染,病邪必盛,轻剂不能治,必须综合强烈的药混合使,内功外守,再加上针刺艾灸在外方可。 我们用強烈之猛药进攻病邪。而病邪未退,反而造成病人血虚形衰,这又是为何? 因病人不相信你,开药给他也行,以后你们会遇到。如我们把肺分上下两段,病在上用药会吐,在下会泻,是很好的处方,因病人不相信出现上吐下泻,停药,病人根本不会治好。病人不相信中医的不要治。还有是情志影响而不好治。 病人之初入体时,是很轻微的易察觉,且病开始是在皮肤上结聚的。但现代被认为是很高的医师,病已入体内,且已严重的状态时才发现,才说患某病,却难施治,针药无济。现代的医生,都是学西医的,用西医方法治病。而亲朋好友,父母兄弟等,都再日在接触,听声音,看气色,却无法在病之初发现而治疗,都是病入深部才发现,所以不能全部治好,这是为什么? 病是本,医是标,标本相合是至圣医师,如果医术与病情不合,病邪必不愈,这就是原因。 有的病是由皮肤入里,有的是因为五脏阳气衰弱而生的。如果当一个人,其体内津液充满在胸腹之内,而肺阳不足,无法分配津液到五脏各部去,肾脏的精独守于内,无法供应动能给各脏能源,到使肺的阳气从皮表出,日渐消耗,身体日渐消瘦,衣服成为宽松。造成这种因肺阳气不下而反散出体外,肾阳不上升反隔拒于内,阴阳相隔,上下不交。此吋是如何去治疗? 此治法讲求的是让病人精神与生理平衡,把郁结阻塞之处疏通。为确定全身上下无阻碍之处,首先须使四肢末稍皆能活动,温起来,以助气血流畅,再利用缪刺法来疏通有瘀血或阻碍之处,用针放井穴血,使气血加速㳘走,毛孔打开,使能正常发汗,再促胃肠及膀胱作用,使腑内无浊物堆积,这时脏内的精气就会趋于稳定,使五脏之阳能受肺之润泽,而布达四肢时,利用汤药,调理五脏之通与不及,同时清除脏内堆积之代谢物,助其恢复正常功能,使精气自生,肌肉外形因而壮盛起来,骨肉筋节相配合而有力,阴阳相隔拒的现象方可去除弥平。 脏病治法。肺主皮毛,缪刺法在十二井穴放一滴血,在四肢末梢有青筋地地方放血,可让鬼门打开,皮肤毛孔打开,促进肠胃及膀胱作用,使府内无浊物堆积。可治精神抑郁症。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揆度、奇恒这两本书的诊断法有所不同。揆度讲如何度量诊断病之深浅,奇恒,专论特殊奇病。如果用道的极点来看,五色的判断及脉症变化,其道理是一致的。 人体异常,能在脸上表现出不现的色泽。根据不同的色泽可判断治疗的时间。 |
|
3974楼#
发布于:2016-02-28 08:15
@教官-徐州-杨诚 @教官-徐州-杨诚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红梅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7日《黄帝内经》第22课心得 汤液醪醴论: 制造汤液及酒的米是燸米,燃料是稻草。远古人恬淡无欲,满足于现状,很少有过度伤神之事,即使生病不必吃汤液治病。中古人纵欲过度,繁杂事多,—旦得病极易深入,要吃汤液调理治病。 现代人杂念多,环境污染,病邪必盛,—般轻剂汤药不能治病,必须综合强烈的药混合使用内攻病人体内,结合针刺艾灸。 有些病人用强烈的猛药医治病邪,病情反而发展到形体弊坏,气血竭尽的地步。因为病人不懂得养生之道,嗜好欲望,以致于—个人的经气败坏,容血枯涩,卫气作用消失,所以神气失去应有的作用,对治疗上的方法以失去反应。 病人初病时,只是表证,甚至有些医生和患者是兄弟姐妹,每日从他们的声音,五色变化都可以看出病人是初病,应该很好治,病情的发展和预后都不好。原因是病人为本,医生为标,病人与医生不能很好合作,病情不能控制好。有的病是由皮毛入里,有的病是因为五脏阳气衰弱而生的。如有的病人是因肺阳气不下而反散出体外,肾阳不上升反隔拒于内,阴阳相隔上下不交。治疗这种病的方法是:先使病人的四肢未稍皆能活动,再使病人全身周围温暖起来以助气血之流畅,再利用谬制法,在身上所有的井穴放血,四肢上有青筋的地方放血,来疏通有瘀血或有阻碍之处。使全身上下气血加速流走,毛孔打开,使能正常的发汗,再促进肠胃及膀胱作用,使腑内无浊物堆积,这时脏内的精气就会趋于稳定,使五脏之阳能受肺之润泽而布达四肢,利用汤药调理五脏之通与不及,其同时清除脏内堆积之代谢物,助其恢复正常功能,使精气自主肌肉外形,因而壮盛起来,骨肉筋节互相配合有力,阴阳相隔拒的现象方可除去。 玉版论要: 《撰度》是权衡和度量疾病的深浅,《奇恒》是说明异常疾病的,《五色》,《脉变》,《揆度》虽然所指不同,但道理都是观察色脉之间有无神色。人体神机的运转是不回折的,若回折就不能运转,人也就失去了生机,色脉的诊断虽然浅近,而微妙之处却在于察神机。 病人面色的变化: 病色浅的用五谷汤液调治十天可治愈。病色较深时,必须备齐药材,互相配合治疗,在二十—曰内治愈。 病色过深而色黯。用药酒治疗—百天治愈。面色枯槁不泽,颜面瘦削,到—百天就死亡。脉象短促而阳气虚脱或温热病而正气极虚,都是死症。病色表现的部位是审察其主病的要领。病色以上移为逆,下移为顺。女子病色在右侧的为逆,左侧为顺,男子病色在左侧的为逆,右侧为顺,如果病色变顺为逆,在男子则为阳,在女子则为阴,皆是死证。若阴阳相反,应尽快权衡病情的轻重,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使阴阳趋于平衡,这就是《奇恒》《揆度》的目的。脉搏动很盛大时,是表示寒热交合相争的状态。脉独盛于寸口,表示阳气已消减,盛于尺,则表示阳气已衰,这两种是危症。脉形大又中虚空且软弱无力,表示血失不足,这种虚脉易治症。《奇恒》《揆度》都以手太阴肺经寅时为气行之始,周而复始,—旦气行之处无法通过则为逆,逆盛必死。只要气血能贯注依时而行,不为病邪所阻,则可生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