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婷
会员
会员
  • UID2019898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5
3975楼#
发布于:2016-02-28 08:2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严婷申请签到  2016.2.27《黄帝内经》第22课学习心得
黄帝道:上古时代有学问的医生,制成汤液和醪醴,但虽然制好,却备在那里不用,这是什麽道理?岐伯说:古代有学问的医生,他做好的汤液和醪醴,是以备万一的,因为上古太和之世,人们身心康泰,很少疾病,所以虽制成了汤液,还是放在那里不用的。到了中古代,养生之道稍衰,人们的身心比较虚弱,因此外界邪气时常能够乘虚伤人,但只要服些汤液醪醴,病就可以好了。黄帝道:现在的人,虽然服了汤液醪醴,而病不一定好,这是什麽缘故呢?岐伯说:现在的人和中古时代又不同了,一有疾病,必定要用药物内服,砭石、针炙外治,其病才能痊愈。黄帝道:一个病情发展到了形体弊坏、气血竭尽的地步,治疗就没有办法见效,这里有什麽道理?岐伯说:这是因为病人的神气,已经不能发挥他的应有作用的关系。黄帝道:什麽叫做神气不能发生他的应有作用?岐伯说:针石治病,这不过是一种方法而已。现在病人的神气已经散越,志意已经散乱,纵然有好的方法,神气不起应有作用,而病不能好。况且病人的严重情况,是已经达到精神败坏,神气离去,荣卫不可以再恢复的地步了。为什麽病情会发展到这样的地步的呢?由于不懂得养生之道,嗜好欲望没有穷尽,忧愁患难又没有止境,以致于一个人的经气败坏,荣血枯涩,卫气作用消失,所以神气失去应有的作用,对治疗上的方法已失却反应,当然他的病就不会好。黄帝道:凡病初起,固然是精微难测,但大致情况,是先侵袭于皮肤,所谓表证。现在经过医生一看,都说是病已经成,而且发展和预后很不好,用针石不能治愈,吃汤药亦不能达到病所了。现在医生都能懂得法度,操守术数,与病人象亲戚兄弟一样亲近,声音的变化每日都能听到,五色的变化每日都能看到,然而病却医不好,这是不是治疗的不早呢?岐伯说:这是因为病人为本,医生为标,病人与医生不能很好合作(不相信医生,不遵守医嘱),病邪就不能制服,道理就在这里。黄帝道:有的病不是从外表毫毛而生的,是由于五脏的阳气衰竭,以致水气充满于皮肤,而阴气独盛,阴气独居于内,则阳气更耗于外,形体浮肿,不能穿原来的衣服,四肢肿急而影响到内脏,这是阴气格拒与于内,而水气弛张于外,对这种病的治疗方法怎样呢?岐伯说:要平复水气,当根据病情,衡量轻重,驱除体内的积水,并叫病人四肢做些轻微运动,令阳气渐次宣行,穿衣服带温暖一些,助其肌表之阳,而阴凝易散。缪刺方法在身体的末梢、井穴放血一滴,或者是腿上静脉曲张淤青点刺放血,能打开皮肤毛孔,让肠胃脏腑通畅,平衡五脏之气,只能治精神方面的病忧郁、焦虑、失眠但是不能治内科病如肝病、心病。针刺肿处,去水以恢复原来的形态。用发汗和利小便的方法,开汗孔,泻膀胱,使阴精归于平复,五脏阳气输布,以疏通五脏的郁积。这样,经气自会生成,形体也强盛,骨骼与肌肉保持着常态,正气也就恢复正常了。黄帝道:讲得很好。玉版论要篇十五《揆度》是权衡和度量疾病的深浅的。《奇恒》是说明异常疾病的。《五色》、《脉变》、《揆度》虽然所指不同,但道理只有一个,就是观察色脉之间有无神气。人体神机的运转是不回折的,若回折就不能运转,人也就失去了生机!这个道理是极其重要的,色脉的诊察虽然浅近,而微妙之处却在于察神机。把它记录在玉版上,以便与《玉机真脏论》参合应用。面色的变化,表现在上下左右不同的部位,应分别审察其主病的要领。若病色浅的,说明病情尚轻,可用五谷汤液食疗调治,十天可以治愈;若病色深的,说明病情较重,须用药剂治疗,二十一天可以治愈;若病色过深的,说明病情更重,必须用药酒治疗,一百天才能治愈;若面色枯槁不泽、颜面瘦削,为不治之症,到一百天就要死
蔡彩婵
侠客
侠客
  • UID2014470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5
3976楼#
发布于:2016-02-28 08:39
@教官-深圳-林金兰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 蔡彩婵申请签到
2016年02月27日《黄帝内经》第23课心得
诊要经终论篇
1.十二月天地人三气的循环
农历一二月,天阳地阴之气始生,人气在肝。三四月,天阳已规律运转,地阴气上升,人气在脾。五六月,天阳盛,地气升高,人气在头。七八月,阴气始杀(受损),人气在肺。九十月, 阴气始冰(寒冷),地气渐向下行,人气在心。十一十二月,寒冷之气与地阴之气合并,人气在肾(阴寒之处)。
2.由上,不同时间扎针要领
现代针细,不如古时用针限制多。总结为春夏针浅,秋冬针深。春(肝)针至筋边,夏(心)针至血脉边,秋冬针至骨边。病在表针皮毛,病在骨针至骨边。
3.下针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按时节下针,因针粗,若不及则邪气未出,针口大则正气走,病邪趁乱入,致人厌食,少气;过则让人易惊易哭,邪气内藏令脏病不愈。
神分阴阳:阴~魄~静(针不及则生静),阳~魂~动(针过则生动)
针必避五脏,如误扎到心脏,一日死。扎到脾脏,五日死。扎到肾脏,七日死。扎到肺脏,五日死。扎到中膈,必损中气之管道,病虽愈,但不足一年必死。
4.关节肿胀,摇针柄,使气孔加大,让病邪顺之而出。凡经络穴道不可摇针。
(null)
会员
会员
  • UID2022421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36
3977楼#
发布于:2016-02-28 08:4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徐可怡申请签到2016年2月27日《黄帝内经》第22课学习心得:
1、酿酒,糯米是最好的,因为糯米的味道最完整,这种米能得到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它会完全按照季节走。我们一般挑中药,按照形色气味去挑,比如东方人吃稻米,毛就比较短,西方人吃麦多所以身上的毛比较长。
2、上古之人情志很淡,很恬淡,很少生病,不需要什么汤药。但当今之世,要内外,里面要攻药,外面要艾灸才行,因为人心乱了,我们有空气污染了,还有我们劳动会比较少,所以我们会针药还有汤药一起用。
3、给病人治病,病人一定要相信你,相信中药才能治,不然是治不好的。一方面不相信,一方面就是他本身的情智上面影响很大,所以人的力量达不到那个阶段。
4、刚开始生病的时候,都极微极精,一定刚开始入结于皮肤,现在的医生,都是等到病生成了,有病了再去说生病了,开始讲病名是什么,病在初时没有察觉到,病一开始会在表面的经络穴位上有酸痛,马上用针灸去治,这个时候不是病,是邪的初始,这就是上工。
5、有的病不是从皮毛进来的,有的是因为五脏里面阳气衰弱而产生的,五脏阳气不足,才会生病。所以我们要随时保持五脏的阳气很旺。
6、缪刺法——治精神方面的,阴阳隔距的病
脏器有不平衡的时候,人会一直瘦下去,但又不能具体到哪个脏的问题,临床上如忧郁症,失眠等,都是用缪刺法:就是12井穴放血,还有在四肢上面看到有淤青的地方,腿上多放,能够把鬼门打开来,把我们皮肤毛孔打开,让肠胃非常干净。
7、我们人身上气血从太阴肺经开始,走寅,一年的初始也是寅,12月始也是走寅。人体异常变化都在脸上呈现出来不同的色泽,脸上对应五行相声的颜色,颜色不对的时候,很浅,糖液主治,十天之内就能治好,颜色比较深的,20多天能治好。见大深者,这个时候一定要用酒去煮汤药,还有治,百日以上,如果是颜色退掉了,面色也脱掉就是非常危险,会随时死亡。所谓面脱就是油光没有了,脸上灰灰暗暗的,像灰尘一样。最明显的脱色以后,头发整个蓬起来,很干,没有油,就是阳气脱掉了,可能病人隔天就会死去。
8、一般来说面色脱了的话,百日里就会死。
昆明郭艳
会员
会员
  • UID2018248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98
3978楼#
发布于:2016-02-28 08:4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二班郭艳申请签到,2016年2月27日《黄帝内经》第22课心得
一古今治病法。
  1、五谷是指麦,黍,稷,稻,豆
2、古人恬淡无欲,满足于现状,即使有病也浅,为预防万一用水、米酒熬药。今人心乱,环境污染,必用强烈的药内用加针刺艾灸。病人不相信医生,不信中药的不要治。病在上肺部,病人会咳出,病在下肺部,病人会通过大肠腹泻出。
3.水肿治疗,正常人肺气主肃降,少腹中的津液很多,肺气被堵塞,无法下降,肺气会回逆到四肢,人就会水肿。用缪刺法,井穴放血一滴,体型大则两滴血,四肢末梢有静脉曲张处点刺放血,可开鬼门,打开皮肤毛孔,让阳气恢复,平衡五脏阳气,让肠胃干净,可治阴阳膈聚的病。肺主气,脏气不平衡时,人会一直瘦弱下去。
  二,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1、人体内异常的变化,都会在脸上呈现上下左右不同的颜色,这是一定的。若见到病色,是很淡的一种,则用汤药来治,10日内必痊愈。如颜色较深时,就必须备齐药材,这样可以在21日内痊愈。如果见病色范围已大且深而且色黯,则需要把药材与酿制的酒混合起来煮,用此治疗则需要百日左右方可痊愈,如果色己失,且精神不振,则必不冶,病人会在百日之内死亡。病人出现脉短若有若无且呼吸微弱,也是死症。病人燥热口渴不饮,不恶寒的外象,且其脉如中空一样极为虚弱,此乃色脉不合,也是死者。
  2、人体内的异常变化都会在脸上呈现上下左右不同色泽。五脏对应到人的脸上,左为肝,右为肺,下为心,上为肾,中为脾。脸上的气色以胃气为准。如果病色延展的方向是由下往上的,此为凶兆。如果病色由上往下发展,则是良性易治之病。女人面上病色如从左向右的方向进行,也是病加重之征,反之,从右向左延伸,则是病走浅的征兆。男人与女人正好相反,这是因为男人左阳右阴,女人左阴右阳的关系,。
  3、脉症不符:当摸脉洪大,浮,但病人却没有表症,内脏有病,摸到的脉是沉,但是症状却是表证,这称为脉证不符,死症。
  4、正常的脉长一寸九分,小于一寸九分的脉为短脉,阴脉形看起来长,但是气短,沉,阳脉形看起来短,但气长,浮,正常脉阳浮阴沉,阴阳反逆死。
焦艳春
贫民
贫民
  • UID2018773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9
3979楼#
发布于:2016-02-28 08:4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焦艳春申请签到2016年02月27日《黄帝内经》第23课心得
脉独盛于寸口,是阴气衰竭,独盛于尺就是阳气衰,孤脉。脉形中空无力,芤脉,失血,尺内青筋很多,贫血。虚脉好治,孤脉实脉难治。病治从实到虚,非常好。
诊断和治疗的要领,一二月份天气始发,地阴气开始上升,人气在肝。三四月天阳运转,人气在脾。五六月天气地气盛,人气在头。七八月开始肃杀,人气在肺。九十月天气变冷,地气往下走,人气在心。十一二月,阴寒合并,人气在肾。所有动物按节气走。
春天刺散俞穴,病位浅,浅刺出血就好,病在脏腑需要留针。夏天得病刺络俞穴,点刺出血,微出血病会除。秋冬刺的比较深,骨旁,下背后俞穴。春天刺到筋下面,夏天到血脉肌肉旁,秋冬天到骨,过与不及都不好,不及时产生症状是静,过时产生症状是动
心藏神,阴魄主静,为肺。阳魂主动,为肝。
凡刺胸腹者避开五脏,刺到心脏一天就死,刺到脾脏五日死,肾七天死,肺五天死,中膈者,病虽好了一年必死。十四椎以上斜刺。
手肿,形肿下八风出针时摇针泄气,经络上不可摇,脚踝肿,商丘透丘墟可以摇。内脏病,短刺,胸痹疼或胸上点痛,在痛点的,前胸和后背对应点同时下针,痛立去。
耿雪明
侠客
侠客
  • UID20182521
  • 粉丝1
  • 关注2
  • 发帖数215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980楼#
发布于:2016-02-28 08:5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耿雪明申请签到,2016年2月27日《黄帝内经》第23集心得: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诊病的重要关键:
重要点在于天、地、人相互之间的关系。如
正月、二月,天气开始有一种生发的气象,地气也开始萌动,这时候的人气在肝;
三月、四月,天气正当明盛,地气也正是华茂而欲结实,这时候的人气在脾;
五月、六月,天气盛极,地气上升,这时候的人气在头部;七月、八月,阴气开始发生肃杀的现象,这时候的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渐盛,开始冰冻,地气也随着闭藏,这时候的人气在心;
十一月、十二月,冰冻更甚而阳气伏藏,地气闭密,这时候的人气在肾。
由于人气与天地之气皆随顺阴阳之升沉,所以春天的刺法,应刺经脉俞穴,及于分肉腠理,使之出血而止,如病比较重的应久留其针,其气传布以后才出针,较轻的可暂留其针,候经气循环一周,就可以出针了。
夏天的刺法,应刺孙络的俞穴,使其出血而止,使邪气尽去,就以手指扪闭其针孔伺其气行一周之顷,凡有痛病,必退下而愈。
秋天的刺法应刺皮肤,顺着肌肉之腠理而刺,不论上部或下部,同样用这个方法,观察其神色转变而止。
冬天的刺法应深取俞窍于腠理之间,病重的可直刺深入,较轻的,可或左右上下散布其针,而稍宜缓下。
春夏秋冬,各有所宜的刺法,须根据气之所在,而确定刺的部位。
下针的原则:春夏浅,秋冬深。
如违背了四时下针的深浅原则,深度不足为不及,过深则为过;
太过者伤气血,并把病邪引入体内;
不及者病邪无法尽出体外。
心藏神,神分阴阳,阴为魄,阳为魂,魄为静,魂为动。
明辨阴阳非常重要。
短刺止痛法:胸痹疼痛,可在痛点处假想一条直线,在前后各下一针,用短针即可。
天冷下针要注意保温。
遇到肿证出针时要摇针,此为泻法;
但经络上的穴位不可摇。
如果春天刺了夏天的部位,伤了心气,可使脉乱而气微弱,邪气反而深入,浸淫于骨髓之间病就很难治愈,心火微弱,火不生土,有使人不思饮食,而且少气了;
春天刺了秋天的部位,伤了肺气,春病在肝,发为筋挛,邪气因误刺而环周于肺,则又发为咳嗽,病不能愈,肝气伤,将使人时惊,肺气伤,且又使人欲哭;
春天刺了冬天的部位,伤了肾气,以致邪气深着于内脏,使人胀满,其病不但不愈,肝气日伤,而且使人多欲言语。
夏天刺了春天的部位,伤了肝气,病不能愈,反而使人精力卷怠;
夏天刺了秋天的部位,伤了肺气,病不能愈,反而使人肺气伤而声不出,心中不欲言,肺金受伤,肾失其母,故虚而自恐,惕惕然好象被逮捕的样子;
夏天刺了冬天的不位,伤了肾气,病不能愈,反而使精不化气而少气,水不涵木而时常要发怒。
秋天刺了春天的部位,伤了肝气,病不能愈,反而使人血气上逆,惕然不宁,且又善忘;
秋天刺了夏天的部位,伤了心气,病不能愈,心气伤,火不生土,反而使人嗜卧,心不藏神,又且多梦;
秋天刺了冬天的部位,伤了肾气,病不能愈,凡使人肾不闭藏,血气内散,时时发冷。
冬天刺了春天的部位,伤了肝气,病不能愈,肝气少,魂不藏,使人困倦而又不得安眠,即便得眠,睡中如见怪异等物;冬天刺了夏天的部位,伤了心气,病不能愈,反使人脉气发泄,而邪气闭痹于脉,发为诸痹;冬天刺了秋天的部位,伤了肺气,病不能愈,化源受伤,凡使人常常作渴。
凡于胸腹之间用针刺,必须注意避免刺伤了五脏。
假如伤了心脏,经气环身一周便死;
假如伤了脾脏,五日便死;
假如伤了肾脏,七日便死;
假如伤了肺脏,五日便死;
假如伤隔膜的,皆为伤中,当时病虽然似乎好些,但不过一年其人必死。
刺胸腹注意避免中伤五脏,主要是要知道下针的逆从。
所谓从,就是要明白膈和脾肾等处,应该避开;
如不知其部位不能避开,就会刺伤五脏,那就是逆了。
凡刺胸腹部位,应先用布巾覆盖其处,然后从单布上进刺。如果刺之不愈,可以再刺,这样就不会把五脏刺伤了。
在用针刺治病的时候,必须注意安静严肃,以候其气;
十四椎以上斜刺;
手肿,形肿下八风出针时摇针泄气;
如刺脓肿的病,可以用摇针手法以出脓血;
经络上不可摇;
脚踝肿,商丘透丘墟可以摇;
这是刺法的一般规矩。
内脏病,短刺;
胸痹疼或胸上点痛,在痛点的,前胸和后背对应点同时下针,痛立消。
9班-河南-耿雪明《黄帝内经》第23集作业
丁保华
贫民
贫民
  • UID2018829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35
3981楼#
发布于:2016-02-28 08:59
@-石家庄-任红超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丁保华申情签到        2016年2月27日《黄帝内经》第22课学习心得
1.古代人做汤液醪醴却不用是为了备用。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气时至,就是服之万全。当今之世,必奇毒药攻其中。磐石针艾治其外。因为现代人不如当初人那么简单了。形弊血尽而功不应者,神不使也。
2. 神不使也的原因是一方面不相信,另一方面是人本身情志上面影响很大。
3.刚开始得时候都很精微,一开始在皮肤。马上用针灸去治。日病成,名日逆,则针石不能治,良药不能及也。
4.其有不从毫毛而生,五脏阳以竭也。五脏阳气不足,才会生病。那我们阳气很旺就不会生病了。
5.缪刺法,是在身上所有的井穴放血,放一滴,还有在四肢末梢在腿或者手臂,小腿的不分看到有青筋就是有血脉了。五脏能够平衡的一个方法就是缪刺法。只治精神方面的,阴阳格距的病,如果真的内脏有问题则没有用。
6.农历的一月通通是属于寅月。
7.脉短气绝死。脉症合都好治。脉症不和都是比较难治的。如果是浮脉,如果病人没有表症,那就是内脏的阳气往外浮。所以我们真脏脉摸得时候,不管是肝心脾肺肾不管是溢脉还是覆脉,通通是浮大
陶原
侠客
侠客
  • UID2018322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79
3982楼#
发布于:2016-02-28 09:0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陶原申请签到
2016227日《黄帝内经》第22课学习心得:
 
 
一、《汤液醪醴论》
 1.汤液在不同时期的功效

 
上古圣人做汤液备用;中古之人道德虽衰,精神还不至于坏,所以服汤药也可痊愈;今之人世风日下,精神颓败,要毒药攻其内,针艾砭石攻其外,才能治愈。
 
注:对于不信中医的人不要治,也治不好。因为情志上的力量也是很大的。如肺上有病,如果药对症,就会把痰水吐出去,如果肺下有病,就会随大便排出。但如果病人不信,他觉得吃了医生的药让他上吐下泻,就会适得其反。
 2.病之深浅与治法

 
1)病之始也是邪之始,上医治未病。但是有时病人不信,或是医生医术不高,也就治不好。所以病为本,医生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
 
2)五脏阳气衰
 
常人肺气主肃降,如果少腹津液太多,肺气就会回逆到四肢。
 
脏病的治疗法则:缪刺法
 
即在十二井穴放血,一滴或两滴即可,四肢有青筋,静脉曲张处点刺放血。如此能开鬼门,即皮肤毛孔打开,洁净府,指肠胃膀胱才能通畅。如果脏气不平衡,如忧郁症,失眠等精神方面的阴阳隔离症,都是内脏没有问题,但人会一直消瘦下去,用缪刺法。
 
 
二、《玉版论要篇》
 1.揆度,奇恒是两本书,讲的是阴阳平衡,12经络对应12个月。农历的一月都是寅月,天之数起于寅月,人体的气始于肺经。

 2.色诊之要

 
肝:春,东方,对应到脸部为左脸,对应到腹部为肚脐左边。
 
心:夏,南方,对应到脸部为下巴处,对应到腹部为肚脐下方。
 
脾:长夏,中央,对应到脸部为鼻部,对应到腹部为肚脐。
 
肺:秋,西方,对应到脸部为右脸,对应到腹部为肚脐右边。
 
肾:冬,北方,对应到脸部为额头,对应到腹部为肚脐上方。
 
面色浅,汤液主治,十天就可以治愈。
 
面色深,齐毒药攻之,21天可以治愈。
 
面色大深,酒煮汤药,百日可治愈。
 
色夭面脱,即脸上油光散落,面灰,就会脉短气绝死。
 
正常的脉是阳脉较浮,形短气长,阴脉较沉,形长气短。如果阴阳脉反逆,就是凶脉。脉症符,好治;脉症不符,死症。表症脉一般都会有皮肤表面的症状,真脏脉一般都很宏大。
 2.面色之气

 
正常的面气是从上往下走,因为头为阳极,阳极生阴就会下走。如果气由下往上走,就是凶。
 
如脸是黑的,治疗时如果黑色满慢退去方法就是对的。如果心部是黑的,治疗下来黑的到鼻子了,治疗方法就是错的。
张亮荧
会员
会员
  • UID2018715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87
3983楼#
发布于:2016-02-28 10:3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张亮荧申请签到2016年2月27日《黄帝内经》第22课心得
1、汤液醪醴用糯米作原料,稻秸做燃料。因为稻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符合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

2、病人不相信医生,如肺中有痰水:在上肺部,治疗后会吐;病在下肺部,治疗后会腹泻。不信医者这些症状会使病人误解。
病的性质及病人的精神心理是“本”,医生是“标”,标本相辅病人配合、医生的程度够。

3.病之始,微小不易察觉,在表面的穴道上,会有一些酸痛症状,是邪的初始,采用针灸的方法治疗。

4.五脏不平衡导致的精神问题,是五脏阳气衰弱引起,不是内脏本身的问题。脏气不平衡引起的身体日渐消痩、燥郁、忧虑等精神方面的问题。

5、肺气主肃降,当体内津液充满在胸腹之内,而肺阳不足时,肺气被堵塞、肺气无法下降,无法分配津液到各处,会回逆到四肢。导致肾臓的精独守于内,无法供应动能给各脏能源,而肺之阳气从皮表出日渐消耗。肺主气,脏气不平衡时,人会一直瘦弱下去。

6、缪刺法:十二井穴放血一滴(体形大的放两滴血);四肢静脉曲张、淤血点刺放血。开鬼门(打开毛孔)能正常的发汗,洁净府(肠胃膀胱通畅)使腑内无浊物堆积,这时脏内的精气就会趋于稳定,五脏之阳能受肺之润泽而布达四肢;再用汤药,调五脏平衡,其同时清除脏内堆积之代谢物,恢复正常功能。只治疗精神方面、阴阳隔距的疾病。

7、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揆度》《奇恒》讲天地之间的阴阳平衡。 揆度:教人如何度量诊断病之深浅。奇恒:专论特殊奇病。
天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月,对应人有十二经络,节气一直循环,阳极生阴、阴极生阳,阴阳一直循环成一个大循环,一个周天。

 8、脸上气色,以鼻为中央,左颊为肝、下巴为心、鼻为脾、右颊肺、印堂肾。
腹部,以脐为中央,左肝、下心、肚脐脾、右肺、上肾。
面色诊断:颜色浅,病轻,用汤药十天治愈。
颜色深,病情较重,用药剂二十一天治愈。
颜色深且晦暗,病情严重,用药酒煮药治疗百日才能好。
色已失(面脱),病人面无油光,脸色灰暗,就是不治之症,一百天气血枯竭人就会死亡。如果头发干掉没油蓬起来,说明阳气已脱(头顶是阳气所在),人很快去世。
脸的气色属于胃,胃气方向从下往上走,病色由下巴向上延伸,为逆,病情日益严重;病色如果向下延伸并渐渐变成浅色,为顺,病情日益减轻。
 男女不同,女子右为逆,左为从:女人左阴右阳,如果面上病色如从左向右的方向进行,也是病加重之征;反之,从右向左延伸,则是病走浅的征兆。
男子左为逆,右为从,男人左阳右阴,与女子相反。

9、正常情况下阳脉浮(气长)、阴脉沉(气短),若阳脉沉、阴脉浮,是凶脉。脉短若有若无而呼吸微弱,气绝死。
脉症不符时病难治,如浮脉却自述没有表症(皮肤痒或痛,肌肉关节痛,发烧等)即为真脏脉,溢脉或覆脉。
如果是沉脉却出现表症,是阴阳反逆的症,难治。如很燥热又不想喝水。
王毅泓
会员
会员
  • UID2018246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9
3984楼#
发布于:2016-02-28 10:38
中医经典特训9班2月27日,王毅泓申请签到《黄帝内经》第23集

接上篇:
女人左脸为阴,右脸为阳,看气色如肝青色从左脸一直向右脸,为重阳;如从右脸——左脸,为重阴;阳上加阳,阴上加阴,都是逆症。举例:肝内有阴有阳,如阳往外走,阴就累积成阴实。阴阳要平衡,如人身上的肥肉为阴,瘦肉为阳,肥肉包着阴,皮为阳。
4、诊脉:寸脉为阳,尺脉为阴,如阴脉越来越小,阳越来越大,说明阳要出来了。即搏脉,会引起手足不遂;当人收到外邪时,表阳相抗不争时,内在的阳会相抗,出现寒热交替。如只有在寸口摸到脉,尺没有,说明阴气衰竭;反之,独盛于尺,是阳气衰竭。
  孤脉:血不足时,脉型会变大,因为里面是中空的,如葱身。孔脉代表失血。如手臂,从关到尺泽处青筋很多是贫血的表现。看气色:面色暗,苍白,看不到胃气,表面无法化生成血。
  虚脉:易治脉,代表里面没有东西,如从实脉治成虚脉说明正确。病人在好转前呈虚证的现象是正常的,就好比一辆汽车经修理后,需加油,水箱加水才能正常。
人体按阴阳平衡的道理走,和揆度、奇恒一致。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一、季节和疾病
1、正月二月,天气开始,地气始发,阴气上升,人气在肝脏。三月四月,天气运转,地气由下向上升,人气随着节气走,人气在脾;5、6月天气盛,人气在头;7、8月肃杀,人气在肺;9、10月,天气变冷,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寒气合并,人气在肾。
2、春季时得病,是刚开始,病在皮肤、腠理的交界处,浅刺出血即可。夏天得病,至络俞,微刺出血即可。秋天顺着皮肤腠理;冬季得病深,以背部俞穴为主。
3、春天刺到筋的部位,若不到位在血脉,则不及,造成血脉混乱、食欲不振;春刺秋分上,下到骨边,导致受到惊吓,易哭;春刺冬分,刺到骨,会把病引入体内;病人腹胀满,病不会好。以前是因为针粗,所以才如此讲究,现代用毫针,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及讲究。
4、夏刺春分,伤到正气,病邪无法排出。
神管阴——魄——静,如大白天不去外面玩,害怕,是肺;讲话少,无斗志都是阴。
神管阳——魂——动,如梦游,考虑是肝的问题;话讲的多,亢奋是阳。
5、夏季用秋季的刺法,气伤,出现懒于言语,易受惊。夏季用冬季的刺法,气血皆伤,呼吸浅促。
6、凡刺胸腹者,不能伤到五脏,刺中心脏一日死;刺到脾脏、肺脏五日死;刺到肾七日死;中膈者,病虽好,一年内死。从——膈与脾肾之间,不知者反之。下针度量方法,以膈为标准,肋骨上要斜刺,而不能直刺,从肚脐到十四椎下才能直刺。
7、短刺法:在痛的正面、对面下针,痛立刻去除,不能刺太深。进针后阴阳就相通。
8、古代天气冷时,隔布施治,现代不能隔布扎针,开空调后调节温度后下针。
针刺:严肃,精神集中。遇到肿病,针出时要摇针;刺在经络上的穴位时,不可摇动针炳。
何丽苹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84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985楼#
发布于:2016-02-28 10:5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6年2月28日《黄帝内经》第31课心得

第十九篇  玉机真藏论

黄帝问道,请问春季时,常人之脉为何如弓弦一样呢?
歧伯回答道,春脉就是肝脉,是肝气最旺之时,其属东方属木,天地万物自春季始生也。因为生之始,故其气较软而虚滑轻松,形如弓弦一样较长且直,故名弦脉。与此相反之脉,则为病脉。
黄帝问,所谓反者,是什么样的脉?
歧伯答道,如果脉气来时坚实且强,这就是太过了,病生体外。如果脉气来时空虚而微小,这就是不及,表示体内有病。
黄帝问,春之脉如果太过或不及,又代表什么病状呢?
歧伯回答道,脉呈太过表示病人善忘,头脑不清昏昏然,眼目发黑而晕厥。如为不及,会令人胸痛牵引背部,向下发展为两膝位胀满等症状。、
那夏天是钩脉,其脉形如何呢?
歧伯回答道,夏季为心脉也,心属南方属火,万物因热而盛长,所以脉气必来时盛大去时衰弱,此为钩脉。与此相反表示有病也。
黄帝问,所谓“反脉”是什么呢?
歧伯曰,如果脉来盛大,去时亦大,这就是太过了,病生于外,如脉来不盛,去时反盛,这就是不及,也可说是寸脉微弱,尺脉盛大亦同,其病在体内也。
黄帝问,夏脉呈过与不及时,其病症如何呢?
如果太过时,令人全身发热而皮肤痛,甚而出现皮广化脓红肿的浸淫疮(丹毒)。不及时,会令人尽情烦躁,热上入肺则生咳嗽吐涎,热向下则生气泄或下血等症。
黄帝说,那秋季脉为浮脉,何为浮脉呢?
歧伯对曰,秋季之脉为肺脉也,肺属西方属金性,此时为天地万物收成之时节也,故此脉气来时必轻浮于皮表,且其势来急去而散也,这就是浮脉之意,与此直反者病也。
黄帝问,如何是与它相反的脉呢?
歧伯回答道,其脉来如按羽状,中央坚硬旁边空,这就是太过了,病生体外,脉形如羽毛一样但应手则微弱,这是不及也,病在体中。
黄帝问,当秋季之脉出现“太过”与“不及”时,病人有何症状?
歧伯回答道,出现“太过”的秋脉,病人会气上冲胸而背痛,胸中不舒服而欲吐。若是“不及”的秋脉,则会发生气喘。呼吸急促且咳嗽不断。气若上冲不止,会咳血,气若下降则病人会气喘咻咻不止。
黄帝说道,而冬脉就像耕田一样,为何会如此呢?
歧伯回答道,冬脉为肾之脉,肾属北方属水,天地万物收藏之所,因此冬季之脉必深沉且搏动有力,如像耕田一样,故名为“营”,凡脉状与此相反者为病。
黄帝问,何谓相反的脉呢?
歧伯回答道,脉气来时如石弹一样圆圆硬硬的,就是太过的脉,病生体外,脉气去时如同数种细脉相聚在一起者,此为不及之脉,病在体内。
黄帝问,当冬季之脉出现太过与不及时,病人症状如何?
歧伯回答道,太过之脉病人出现极易疲劳的症状,背脊痛且呼吸很浅,病人不喜发言。若是不及之脉,则会令人胸中空空如悬,好像饥饿一样,腰部寒冷,脊椎酸痛下腹胀满,小便淅沥不畅。
黄帝说,对于春、夏、秋、冬四季会出现四季不同之常脉与病脉已有了解,但对脾脉并未说明,请为之说明。歧伯曰,脾脉是中央土也,位四脏之中央,主要功用在对肝、心、肺、肾脏贯注胃气,这是动能之源。
黄帝说,那脾的状况,可否从脉中察出来呢?
歧伯回答说,脾脏正常时,为人之常态,一般无法知道;但脾一旦失去作用,则脉会明显的反应出来。黄帝问,有病的脾脉又如何呢?
歧伯答道,脉会出现像流水一样,连续状而不停止,这是太过之脾脉,主病生体外。如脉现如鸟之啄物,跳跳停停的,就是不及之脉,这是指病在体内。
黄帝问,老师说脾是孤脏,位于中央,像土一样营养四周脏腑,如果脉现太过或不及又有哪些症状呢?
歧伯答道,脉呈太过状,表示病人四举且有沉重感,若呈不及状,则病人的五官及大小便必丧失功能闭塞不通,会使五脏之气混乱,又名“重强”。
黄帝道,我听闻了脉法的重点,天地间的真理,五色的脉及变化,及揆度、奇恒的道理,知其道本一也。人的生体运转不休,不舍回头,其生命的代谢一旦受到阻力,必须即早使它通顺,俟病已至,方才察觉而去治疗,时机已失也。这此奥妙的重点,相差极微,必须刻在玉版之上,收藏大内府之中,每日清晨来阅读它,我为其立名为“玉机”。五脏气之源于其所生之脏,五脏有病时,如未能治好,会传到所胜之脏中,这是依阴阳五行之法而来推演的。生命之元气会居于其所生之脏,会断绝于所无法传之脏处,生病之人之所以会死,其初必先传到其所不能胜之脏处,于是病乃致死。也就是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就是顺行所生。如果气是逆行的状况,病人乃死。肝气足乃生心气,再传到脾脏,这是正常;如果肝气反居于肾,又逆传到肺中,病人必死。心脏气旺乃生脾气,再传给肺,这是相生故吉,一旦心之气居于肝中不传,反逆行到肾脏,则病人亦死。脾气足则传入肺,再进入肾脏,这是顺气;如果气居于心不传脾,反逆传给肝,则主死亡。肺气足则传入肾脏,再顺传给肝,这是相生;如果气反居于肾,更逆传入必,此乃死兆。肾气足则传之入肝,再顺传给心,此为顺治;若气反居于肺中,更逆传给脾时,病人必死。这都是因为气逆走而致死的。一日一夜十二时辰,吾人可将之分为五区,各主脏气之流注时间,吾人可用此断出生死之早晚也。
黄帝说,人体中五脏都互相运贯,且依其相生的顺序而运作。五脏中,一旦某一脏有病,会影响到被其所克的脏,如果无法施予正确之治疗,常态时有三个月,有时则六个月,急性病的短则三日,慢则六日,其传入五脏不治而死。这是因病而致脏间以榜上相克的方式传弟所致了。
易岚
侠客
侠客
  • UID20185163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29
3986楼#
发布于:2016-02-28 12:4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易岚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8日《内经》第23集心得
女人左脸是阴,右脸是阳,左边的肝青一直往左边走,是重阳,右边的肺白一直往右边走,是重阴,都是逆症。
人体的皮是阳,皮下的肥肉是阴,肥肉下的瘦肉是阳,一是层阳包着一层阴,是平衡的状态。
寸脉是阳,脉贴着皮肤走。尺脉是阴,离皮肤远一点的地方走。当阴脉越来越小,阳脉越来越大,是阳要出来,这是博脉。
血不足时脉会变大。芤脉,失血时会变成空脉,小臂内侧青筋多代表人贫血。脸色暗黄,没胃气,也是血不足。
虚脉,里面没长东西,好治。实脉,不好治。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诊断与治疗的要领在哪里?农历一月、二月,天阳之气始变,地阴之气始生,此时人气在肝脏。三月、四月,天阳已规律运转,地阴之气向上升,人之气则聚于脾。五月、六月,天阳之气正盛,地气亦升高,此际人之气聚在头。七月、八月,阴气开始受损,此时人之气在肺中。九月、十月,阴气开始变冷,地气渐向下行,此时人之气在心脏。十一月、十二月,寒冷之气与地阴之气合并,此际人之气在肾。
所以春季得病,病在皮肤,浅刺出血就可好。夏天得病,用针刺更细的孙铬,微出血即止,病邪就会消除,气血循环就会正常。秋季得病,顺着皮肤腠理的空隙而刺,病人神气正常即可。冬天得病,下针深。
四季不同,刺法也不同。春天针下在血脉上,不及,影响正气,病邪会乘乱而入,病人会呼吸困难,食欲不振。春天刺到秋天,到骨边,太过,使人病邪不出,病人易惊、无事而哭。春天刺以冬天,太深到骨边,病人腹胀、多话。不及的症状是静,例:少言。过的症状是动,例,话多。以前计较的太多,是因为针粗,现在已经没有这么多的禁忌。秋冬深针,春夏浅针。
针下在胸腹部时,一定要避开五脏。如果刺到心脏一日便死,刺脾脏五日死,刺到肾脏七日死,刺肺五日死。刺到隔膜,病治好,但不足一年会死。
胸口痛时,在前胸痛的地方和背后对应的地方下针,用镭射灯的光线定位,短刺,一扎阴阳就通了。
摇针在肿病时用。在经络上穴道下针,不可摇针。
文建宁
侠客
侠客
  • UID2018222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20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987楼#
发布于:2016-02-28 13:1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  文建宁申请签到,2016年2月28日《黄帝内经》第24課心得:

下針三皇穴的時候,下針可以搖針,出針后不出血,而是在出水。

十二條經脈氣絕時候病人的症狀:

太陽經脈氣絕:兩目上視、上翻露出很多眼白、眼球不能轉動,身背反折、手腳抽搐、面色發白、出油后死
少陽經脈氣絕:耳聾、全身骨節鬆懈、兩眼目視前方、目系斷絕、面上出現青白色,然後死
耳聾原因與治療:1、少陽虛導致耳聾 2、突然聲音大,導致耳聾,是實症;可以再回到原地,讓再聽聲音,讓聲音慢慢變小
陽明經脈氣絕:口兒張大、害怕、言語錯亂、面色發黃,死
迴光返照:蠟燭或油燈在最後快熄滅的時候,會突然火苗變大,然後就滅了;人也一樣,快死的時候會迴光返照
少陰經脈氣絕:面黑、牙齒變長、積滿牙垢、腹部脹閉,死
太陰經脈氣絕:腹脹閉塞、呼吸不利、常常嘔吐、氣逆面赤;如若不吐,則上下不通,則面色發黑,皮膚汗毛枯焦,死
厥陰經脈氣絕:胸中發熱、咽喉乾燥、小便多、心煩躁,若病重,則舌卷、睪丸上縮(只有肝經會絡到睪丸),死

治病法則:
病在表面,發汗治療;
病在肌肉內臟之間:和解治療;
病在胃、食道:吐法治療
病在腸:下利法

《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

針灸十二刺法:
1、偶刺 ,治療心痺
2、短刺, 治療骨痹,要用毫針,小心不要傷到筋

中醫辨陰陽:陽病好治、陰病難治

人睡覺時陽散布在四肢;陰在內臟,所以要蓋好被子;清晨起來的時候,陽氣還在四肢未被擾動、陰氣在內臟還未散盡,此時喝一杯冷水,身體四肢的陽氣會馬上回到胃里,幫忙蠕動胃,鍛煉胃。清晨起來喝一杯冷水的人,永遠不會得胃病。

六味地黃丸:三補三瀉,一共六味中藥:淮山、山茱萸、熟地、澤瀉、茯苓、丹皮。前一天臨睡前,準備好水,水里撒一點鹽,早晨起床不要動,做起來后馬上喝水和六味地黃丸,此時陽氣回來幫助胃蠕動,此時消化掉的東西是最好的,效果最好
王玲萍
侠客
侠客
  • UID20176952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219
3988楼#
发布于:2016-02-28 13:4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二班王玲萍申请签到,2016年2月28日黄帝内经第23课心得
  1、女人脸左为阴,右为阳,左脸肝的颜色青色一直向右走,阳上加阳,或右脸肺的白色从右往左走,阴上加阴,都是逆症,阴阳必须平衡,比如说肝里当肝阳向外走,阴就会累积在里面形成阴实,肥肉是阴,瘦肉是阴,皮是阴,人体阴阳是要平衡的。
  2、正常寸脉9分为阳,尺脉1寸为阴,阳脉浮,阳脉沉,当尺脉越来越小时阳脉就会越来越大,浮出皮肤表面,阳就是动能,生命力往外走为搏脉。当人受外邪内脏阳会出来相抗(表面阳对付不了外邪)会产生寒热交和相争的症状,相争胜了为热,败了为寒,独盛于寸口,表示阴气已经消减了,独盛于尺,则表示阳气已衰之象,这叫做“孤脉"。脉形如果中空且无力,血不够了(脉会大,里是空的),手内侧青筋很多,血不足,脸色本应胃气偏黄,现面色黑是气血不足,无论孤阴脉还是孤阳脉都很危险,虚脉很好治,孤脉为实脉,虚就是没有,没有长东西。治病回到正常之前会从实脉变成虚脉。
  诊要经终论
  1、农历一月二月天阳之气始变,地阴之气始生,此时人气在肝脏,三月四月,天阳已规律运转,地阴之气向上升,人之气则聚于脾。五月六月天阳之气正盛,地气亦升高,此迹人之气聚在头,七月八月,阴气开始受损,此时人之气在肺中,九月十月阴气开始变冷,地气见渐向下行,此时人之气在心脏。11月12月,寒冷之气与地阴之气合并,此系人之肾气。
  2、春季得病时,病都在皮肤上,肌肉交界的地方,点刺出血就好,如果严重病会传至内脏,如肝脏,夏天得病气当旺,用针刺更细的孙络,微出血即止,针灸春夏下针浅,秋冬下针深,秋天在皮肤腠理下针,冬天病深,刺后背俞穴为主。
  3、心藏神分为阴阳,阴讲的是魄,阳讲的是魂,神魂魄三者一样都属于神,魄主静,魂主动,孩子晚上睡觉梦游是魂不守,白天藏在衣柜里不愿意见人,是魄的问题。
  4、春夏下针浅,秋冬下针深,针下到腹背要避开内脏,现在的针比较细,但也绝对不能碰到心脏,肿的地方下针用摇针来泄气,比如在手的八邪下针。
张华
侠客
侠客
  • UID2018789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15
3989楼#
发布于:2016-02-28 14:01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20班-河北-张华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8日学习《黄帝内经》21课心得
1同样的病有各种不同的治法,吃鱼多使人阴不足阳有于,热中。湿热会比较厉害。
2住在高山的地方,非常冷,臟特别寒我们用灸,南方,人喜欢吃酸,所以皮肤比较细腻
3天气冷的地方用灸会比针多
4治病的重点是看色脉,根据四时颜色看,肝心脾肺肾,青赤黄白黑,弦洪缓浮沉,
5药分外洗,和内服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