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5楼#
发布于:2016-02-28 20:5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管琴歆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8日《黄帝内经》第23课心得 1.女人的脸左边为阴右边为阳,重阴与重阳都是逆症,都不好治。阴阳要平衡。肥肉为阴瘦肉为阳。 皮是阳,阴阳都是一直包在一起的。 2.关脉阳、尺脉阴,正常情况下关脉大,脉形从手腕向后是从浅到深。 如果阴脉越来越小、阳脉越来越大抵到皮肤表面,阳走四肢关节,当人体受到外邪时,身体表面的阳不能抵抗,内脏的阳就会出来抵抗,皮肤有阳,健康的阳足够抵御外邪的入侵,当表邪很厉害时,内脏的阳会出来与外邪相抗,出现即寒热抗争的情况,如果感到寒就是外邪胜,如果感到热就是阳气胜,赢了就是热输了就是寒。独胜于寸口,尺脉没有,说明阴气已经消减,是孤阳脉;独胜于尺,阴脉太大了,说明阳气已经衰减,是孤阴脉。脉形中空没有力量,是血不足,血不够时脉会变大,因为里面是空的,压下去像空的葱一样,孔脉,代表失血,从关的地方到尺泽青筋很多是贫血,看气色正常人脸上都有一点黄色的胃气,如果食物到了胃里没有办法生化成血,都会有血不足的现象,人的面色会很暗。孤阴脉、孤阳脉都是很难治。虚脉很好治,里面没有长东西。病人在病重到正常过程中,脉是由开始的实脉到虚脉到正常。 3.诊断治疗的要领,一月二月的时候天气始发,地气始发人气在肝。 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 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 七月八月阴气始素杀人气在肺。 九月十月,阴气始病(变冷)地气始闭人气在心。 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并,很寒冷,人气在肾,尽量少消耗人体的能量。 春季得病,可用针刺络脉之处及皮肤上肉之交界处,浅刺出血即可,病势严重的会入脏。 夏季得病,用针刺更细的孙络,微出血即止,因为气当旺,人的气和天地的气是相和的,病邪不会深入; 秋季得病,须顺着皮肤腠理的空隙而剌; 冬季得病必深,以背部俞穴为主,病势重下针深,病轻者,针下亦浅,用散剌法即可。 4.心藏神,神分阴阳,处方药有阴有阳,阴是魄阳是魂,魄主静魂主动。小孩梦游是动,不愿意出去玩。躲在柜子里是静魂,喜欢说话好动有斗志是阳,不喜欢说话,不想动没斗志是阴。 5.针下在腹部背部要避开五脏,刺中心脏者一日死,剌中脾五日死,刺中肾脏者七日死,刺中肺脏者五日死。刺中膈膜者,损中气之管道,如病虽治好,不足一年必死。施刺之人,要避免中脏者,要熟悉五脏与膈的部位。心脏痛短刺法,从痛的部位前后短针直刺,阴阳通了,立刻不痛,用两支激光笔对成一条水平直线,让病人站在中间可以精确定位。针刺肿病时,必摇动针柄,使针孔加大;刺经络上穴道时不可摇动针抦。施刺之人必须专心严肃的用针。 |
|
4006楼#
发布于:2016-02-28 21:0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莉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8日《黄帝内经》第25课心得 脉缩短为气病。脉跳很快必有心烦躁,津液不足之状;脉形大为病重。人一呼2至,一吸2至,中间有一停顿(因为脾土)。故人一呼吸之间脉跳5下为正常,超过5下为数。脉的大小与人的体格呈正比。胖人脉较大,瘦人脉较小。数则烦心,大则病进。治疗时病人脉跳次数从小变大或从大变小,均以趋于5至为恢复正常的标准。 寸脉代表胸,尺脉代表腹,关为横膈。寸脉盛大,病人气上逆不下。尺脉盛大病人下腹气胀。脉形断续呈不规则搏动状为“代”,是病人气衰之象。脉细小为气少。脉形涩滞且游转无力为 “涩”,病人会心痛。脉形如泉水涌出,形大而中空为“革”,表示病愈沉重,必失血色。脉延绵不断如紧绷之弦,病人必死。 人的眼神与面上五色是人气的精华所在。面色正常的红色如被白绢包裹一样,深红则不正常。面白但要有光泽,如盐白色即不正常。面青如玉为吉,青中带蓝为凶。黄而润泽为吉,暗黄无光为病色。面漆黑有光泽为吉,无光为凶。 五脏对应五色,一脏有病必会呈现于面。若见人面色极不正常,此人将不久与世。 春为青色,春天脸上显一点青色为正常,尤其是左脸颊见青为好。若春天脸呈白色为克色,凶兆。肺为肝之母,养好肺肝才会好。 眼睛黑白分明,长时间有神才健康。虽有神但不持久或黑白浑浊,表示此人精神已衰。临床上病人形受伤但双目有神,易治;反之难治。治疗要使病人心安而无惧为前提,其次再治其生理之病。 五脏的功能在于固守人的生命之精气。因脏主藏,性要守、强,人才不会生病。饮食过多会增加脏的负担,引发气喘,声音沉闷且浅,为中焦湿热症。人讲话声音浑厚,说明中气顺畅,丹田气足。声音低浅是气被胃堵到了,只能从喉咙发声。小人因心术不正,气无法下沉丹田,讲话声音也低浅。说话声音很小且不断重复,说明气已夺,内脏功能快停止了。 如有人衣被不整,说话不知羞耻,说明其神明已乱,内脏之神无法固守于内。若食物吃下去不是吐就是拉,小便汗液尽出不止,为膀胱无法固守之故。一般吃完就吐说明胃里有东西堵到,吃完就拉出去了说明小肠很冷。能固守则生,不能守则死。 汗、尿本同源。运动出的汗呈白色,说明肺寒。流出的汗有尿味是尿毒症者。夏天出汗多尿液就少,冬天汗少尿变多为常态。皮表有阳固守才不会汗流不止,阳虚者阴津就会外泻,爱流汗。 从人的头、背、腰、膝和骨头就能看出此人五脏的强弱。人头歪目无神,静止不动,其精神将去,非死即痴。心肺之阳气足与否可从其背部察知。背驼肩缩,无法伸展是心肺衰弱的表现。腰为肾之府。若腰不能转动自如,说明肾脏阳不足,需补肾阳。膝盖为筋之所聚。膝无法伸曲,走路佝偻无力是筋衰弱的表现,需强肝。骨为髓之府。人不能久立,走路摇晃不能控制方向是骨乏力的表现,需补肾。内脏强大人长寿,五脏失常必病,死不远矣。 人出现与四季不合的色脉,有余为精,不足为消。正常时稍有过为精强,且无不足状,代表健康。血虚出现不及,反见有余之色为气消,代表人体大损。一旦人体内阴阳不容,相互抗争出现相隔,为死兆。若人夏天面红,但脉沉为肾脉,为病态,可能冬天发病。 |
|
4007楼#
发布于:2016-02-28 21:3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石丽申请签到,2016-2-28《黄帝内经》24课心得
刺肿病时,摇动针柄,使针孔加 大,病邪顺之而出; 凡刺经络上穴道时不可摇动针抦。 外界环境造成的耳聋,同气相求可治。 1)太阳经的脉气断绝时 病人 眼睛上翻,角弓反张,手足紧抓不放,面色苍白, 此际津液已亡,唯皮毛上有些微尚存,再汗出如油,乃津液尽矣,病人必死 2)少阳经脉之气尽时 病人耳聋,关节松弛无力,眼目怒睁无法闭合,俟至目睛 无法转动时,病人必一日半内死亡,死前色会先呈青色再转白色,然后死去。 3)阳明经脉之气尽时 病人会口眼乱动,易受 惊吓,胡言乱语,面色发黄,在脉气将尽时会出 现一时之盛大,但等到手足麻痹时,也是死亡降临之时了。 4)少阴经脉气尽时 病人脸黑无光,齿龈退缩 而生黄垢,腹部膨胀,食不下咽,大小便不通而 死亡。 5)太阴经脉气尽时 腹会胀满,呼吸不畅,善 于噫气与呕吐,一旦呕吐剧烈时,气必上升,病 人脸上会呈现赤色状。如呕吐不出秽物积留体 内,造成食物不入,大小便不通,终而产生面色 黧黑无光,皮毛呈现干燥枯萎的现象;而终至死亡。 6)厥阴经脉气尽时 病人中焦发热,喉咙苦干, 多溺而心情烦燥,严重时舌向上惓。睪丸上缩入 腹而死。 《针灸素难要旨》 十二刺法中: 偶刺用在心痺,短刺用在骨痺 脉要精微论篇17 睡觉时,身体为阴,手脚为阳。早晨醒来,喝淡盐水(冷水)+六味地黄丸。保护胃。 脉长1寸九分 |
|
4008楼#
发布于:2016-02-28 21:4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郭玉斐申请签到,2016年2月28日《黄帝内经》第23课心得
人脸左为阴右为阳,左肝右肺,气血左青色向右去叫重阳,气血由右肺白色向左走叫重阴,都是死症。阴阳要平衡,肝里有阳,阳外走时阴会累积成阴实,如人身上的肥肉为阴,瘦肉为阳,皮也为阳,阳阴阳。 搏脉,寸脉越来越大,尺脉越来越小,寸脉快穿出皮肤表面,这叫搏脉,身体的阳不足以抵御外邪时阳会出来斗争,如胜利为热,失败为寒。如果只有寸脉表示阴气已没有了,如果只有尺脉表示阳气已无,叫孤脉。血不足时,脉大而空为虚脉,孤阴或孤阳之脉为危脉,虚脉易治,里面没长东西,治病时将实脉治成虚脉为病退。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诊断与治疗的要领:正月二月,人气在肝,三四月在脾,五六月在头,七八月在肺,,九十月在心,十一二月在肾。故春病在皮肤与经络交接的地方,针刺出血即可,严重时会传到内脏,一二月是肝脏,三四月是脾脏,如此。春夏针刺浅,秋冬针刺深。 下针的过与不及,不及时静(如不讲话),过时动(如亢奋),但现在的针细不需要计较。 神分阴阳,阴为魄为静,阳为魂为动。 下针要避开五脏,如刺中心脏一天即死,刺中脾脏五日死,中肾者七日死,中肺者五日死,中膈者一年死。 胸膈痛时,前后胸对痛点短刺,前不过肋骨,痛当即可去。 手肿时从八缝下针,取针时摇针出为泻。 |
|
4009楼#
发布于:2016-02-28 21:5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黄旭红申请签到,2016年2月28日《黄帝内经》第23课心得:
1、女人左为阴,右为阳。左面部为肝,右面部为肺。我们在观察病人气色时,如果肝的青色一直从左向右边去,是阳上加阳,名曰“重阳”!当右部肺的白色一直从右向左边去,是阴上加阴,名曰“重阴”!比如如果肝的动力不夠,浊物就会累积在里面。 2、当我们从侧面看脉时,寸关尺的部位应该是慢慢斜下来的,这就是阳浮阴沉。当寸脉浮的厲害,尺脉向下沉的厲害时,這是内脏中的阳气向外走的表现,脉独胜于寸,我们称之为搏脉。阳主关节四肢,所以搏脉很盛大时,阳向外走,手足就会不遂,身体是寒热交合相争的状态。如若脉独胜于尺,则表示阳气以衰,我们称之为孤脉,孤脉形大中虛,空且软弱无力,表示血气不足了。血不足的時候脉表面上摸着很大,但裡面是空的,压下去什麼都沒有。孤阴之脉和孤阳之脉都比較难治。虛脉是該有的東西沒有,滋补下就行了。 4、疾病进入身体时,人体首先是表阳和疾病做斗争,当表阳的力量不夠时,脏腑裡面的阳气也会來助阵,身体寒热相争是身体在和疾病做斗争,热是身体胜,寒是病邪胜。 诊要经终论篇16诊断和治疗的要领~ 1)正月二月,天阳之气始变,地阴之气始生,此时人气在肝脏。 2)三月四月,天阳已規律运转,地阴之气向上升,人之气聚在脾。 3)五月六月,天阳之气正盛,地气亦升高,此时人之气聚在头。 4)七月八月时,阳气开始受损,此时人气在肺。 5)九月十月,阴气渐盛,地气开始向下行。此时人气在心脏。 6)十一月十二月,寒冷之气与地阴之气合并,此时人之气在肾。故春病针刺在络脉,夏病针刺在孙络,秋病顺着皮肤腠理而刺,冬病刺人体俞穴为主。 春夏病在表者下针浅,秋冬病在脏者下针深。病在表者针下至皮毛,病在骨者针下到骨边。下针要恰到好处,不能太过和不及-太过者伤氣血,并把病邪引入体内。不及者病邪无法尽出体外。下针时,必避开五脏之心肝脾肺肾, 1-如误扎到心脏,一日死。 2-扎到脾脏,五日死。 3扎到肾脏,七日死。 4~扎到肺脏,五日死扎到中膈者,必损中气之管道,病虽愈,但不足一年必死。凡刺實症或身体有积水,肿胀等病,必摇动针柄,使气孔加大,让病邪顺之而出。刺经络上的穴道不可摇动针柄。這是刺法之大要。 |
|
4010楼#
发布于:2016-02-28 22:0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陈丽娟申请签到
2016年02月28日 《黄帝内经》第23课心得 十五、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4. 脉痹躄,寒热之交。脉孤为消气,虚泄为夺血。孤为逆,虚为从。 a. 尺为阴脉,寸为阳脉,当出现尺脉微小寸寸脉洪大之势代表内脏的阳气在往外走。一般是身体受到外邪时身体的卫气不足以抵抗外邪时身体的内阳外出的现象,身体表现为寒热之交的状况,病进为寒症,病退为热症。 b. 只有寸脉代表阴气已经消减,只有尺脉代表阳气已经消减,均为孤脉。脉形中空无力时为血不足为芤脉。 c. 在关口至尺泽间看到很多青筋代表贫血,面色发暗代表胃气无法化生成血。 d. 孤脉为重病不好治,虚脉病轻好治。 十六、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1. 黄帝问曰:诊要何如? 岐伯对曰: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故春刺散俞,乃与分理,血出而止,甚者传气,是者环也。夏刺络俞,见血而止,尽气闭环,痛病必下。秋刺皮肤循理,下上同法,神变而止。冬刺俞窍于分理,甚者直下,间者散下。 a. 天气指天阳,地气指地阴。 b. 治病时不要太过。针灸上春夏下针很浅,秋冬下针深。 c. 病深下针深,病浅下针浅。 2. 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春刺夏分,脉乱气微,入淫骨髓,病不能愈,令人不嗜食,又且少气。春刺秋分,筋挛逆气,环为咳嗽,病不愈,令人时惊,又且哭。春刺冬分,邪气著藏,令人胀,病不愈,又且欲言语。 a. 春为筋,夏为血脉。春天下针到脉而未到筋,力量不够,影响到正气病气未去,造成气乱,造成人不想吃东西并且呼吸短促。 b. 春天刺到秋分,秋冬针要下到骨边,春天下针太过,会造成受到惊吓而且容易哭。 c. 过与不及的区别:不及的症状为静,比如少言;过的症状为动,造成情志高亢。 d. 针对过去针太粗而言,现在用的毫针影响不大。 e. 心藏神,神分阴阳,阴指魄,阳为魂。魄主静,魂主动。 3. 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藏。中心者,环死。中脾者,五日死。中肾者,七日死。中肺者,五日死。中鬲者,皆为伤中,其病虽愈,不过一岁必死。 下针时一定要避开五脏。扎到心脏一天内即死,扎到脾脏五天内死,扎到肾七日内死,扎到肺五日内死,扎到横膈膜,即使病愈一年内也会死。 4. 刺避五藏者,知逆从也。所谓从者,鬲与脾肾之处,不知者反之。刺胸腹者,必以布憿著之,乃从单布上刺,刺之不愈复刺,刺针必肃,刺肿摇针,经刺勿摇。此刺之道也。 a. 短刺法:用短针在胸前后下针,针不要超过肋骨就不会伤到内脏。其法刺法在胸前后下针时采用斜刺法。 b. 下针时要严肃。遇到肿症时出针时会摇针以泄气。刺经络上的穴道时不摇针。下针三皇穴治水肿出针时摇针。 |
|
4011楼#
发布于:2016-02-28 22:1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黄萍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8日《黄帝内经》第23课: 女人面部的气色和男人相反,男人是左阳右阴,女人是左阴右阳。如果女人面上的病色从左往右走,这是重阳,病情在加重。反之,从右向左移动是走浅。阴阳产生不平衡的现象,使其能平衡就是治疗法则。 重阳和重阴都表示生机已绝。例如,肝脏,肝里面有阴,有阳,阴阳平衡是常态,如果阳外外走,肝里面没我阳的时候,阴就会凝聚在里面,久了就成湿,阴湿很危险。 我们身上皮是阳,肥肉是阴,瘦肉是阳,阴和阳一层一层阴阳平衡。 如果尺阴脉变的越来越小,寸阳脉变的越来越大,几乎到皮肤表面上来了,即内脏的阳往外走,也就是生命力一直往外走是博脉,脉博动很大时,阳主血主四肢关节,身体会发生手足不遂。是表示寒热交合相争的状态,赢了就阳,输了就是阴。 脉独胜于寸,就是摸脉时,后面的尺脉没有了,是孤阳脉。 脉独胜于尺,阳脉没了,则表示阳气衰竭,是孤阴脉。两者都是凶脉。 血不足时,看手臂阴尺脉这段,脉就会变大,里面是空的,压下去像空的葱一样。 从手腕处关的位置到尺泽这段青筋很多是贫血。看气色,脸上本来是胃气带一点黄,比较暗,五味入口到胃以后,没有办法化成人血,都会有血不足现象。 虚脉,摸脉是虚的代表里面没有长东西。阳实和阴实就是实脉。本是实脉,把病人从实脉治到虚脉这很好。病人在从生病回到正常之前都呈现纯虚症。 诊要经终论篇, 一二月天阳开始变,地阴开始生讲的是肝脏。三四月天阳开始运转,地阴往上升,人的气要跟时节走,人气聚脾。五六月天阳之气正盛,地气亦升高,此际人气聚在头。七八月主萧杀,阴气开始受损,此际人气在肺中。九十月阳气开始变冷,地气渐渐向下行,此时人气在心脏。十一十二月寒冷与地阴之气合并,人气在肾。尽量不要消耗人气,收藏起来。 春天得病时是在皮肤肌肉交接之处,浅刺出血即可。夏季得病时针刺更细的孙铬,微出血即可。秋季得病时需顺着皮肤腠理的空隙而刺,病人神色变为正常停止。冬季得病必深,刺法必以背部俞穴为主,病重者针下必深及病处。轻者针下亦浅,用散刺法即可。 诊断和治疗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病在很浅,我们就很浅的治,病的很深,我们就刺的很深。总之就是春夏针浅,秋冬针深。 夏天的时候病在表,春天时针下到脉搏上,没有下到筋,也就是不及,如果力量不够,病不但不好,气还会乱,因为针下去时动到气了,病邪就会趁乱而入。不及产生的症状是静,例人不讲话,懒言少动。太过产生的是动,例,情志很高亢,讲话很多。 心藏神,神阳为魄,阴为魂。阳主静。魂主动,例如,小孩子梦游。 下针胸腹时不要扎的太深,要斜刺一定要避开五脏。肚脐到十四椎以下才用直刺。我们下针度量的方法以横隔为准,横隔有一些在心蔽骨的上面,有一些在肋骨的上面,隔上是心肺,隔下是肝肾脾。以这个做标准。难经上讲短刺,很短的针,心脏痛,前面下一针,后面正对的位置下一针,一般不穿过肋骨叫短刺。刺针时不要裸身要盖布,隔布施刺,无效再刺。施针时我们必须严肃用针。针刺肿病时,针出时必须摇针泻气。凡刺经络上穴道时不可摇动针柄。这是刺法大要。肿的地方一个是形肿,如果手肿起来针下去后摇大针孔。脚踝裸关节肿起来商丘透丘墟摇大针孔都可以。 @教官-徐州-杨诚 |
|
4012楼#
发布于:2016-02-28 22:15
@教官-德阳-韩辉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18班-长沙-佘勇辉申请签到,2016-02-28《人纪-内经》第22课心得: 只要知道春季自何日而始就可以了。春之至,吾人以雨水之日做为基准,自该日起凌晨零之日前,此即提前在克土,必终至。日之严土,结受病。克不足晓气至可预期五运之不正常,必终至病邪内生,而一发不可收拾。少阳气就开始生了。如果尚未到雨水提早发生阳气,天气温和,就是气至过早太过。例如春季为木气所盛之时节,如果冬日而至,金本为克木不使太过,但木气过旺,则金之气必遭反撃而受限制。再者,木本今木气过旺,土会受到更强盛的压力而受种因气太过产生的现象,称之“气淫”。师无法正确区分,则病邪内生而不自知无法控制。又反之,若该至而不至,名曰“不及”例如雨水日后,天气应温而未温,仍为冬寒,此即“不及”。如此一来,木本应克木,因木气不旺,土不受制而无节制的壮盛起果造成木本应生火,而今土过旺,火因而金本克木,今木气不旺,肺金之气必因所而致四散,此名“气迫”。所以要正确的知道气至,只有谨慎的观察天气之变化,即可知之时也。如能谨慎的观察俟时气之至,必疾病之变化。
|
|
4013楼#
发布于:2016-02-28 22:16
@教官-德阳-韩辉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18班-长沙-佘勇辉申请签到,2016-02-28《人纪-内经》第22课心得: 只要知道春季自何日而始就可以了。春之至,吾人以雨水之日做为基准,自该日起凌晨零之日前,此即提前在克土,必终至。日之严土,结受病。克不足晓气至可预期五运之不正常,必终至病邪内生,而一发不可收拾。少阳气就开始生了。如果尚未到雨水提早发生阳气,天气温和,就是气至过早太过。例如春季为木气所盛之时节,如果冬日而至,金本为克木不使太过,但木气过旺,则金之气必遭反撃而受限制。再者,木本今木气过旺,土会受到更强盛的压力而受种因气太过产生的现象,称之“气淫”。师无法正确区分,则病邪内生而不自知无法控制。又反之,若该至而不至,名曰“不及”例如雨水日后,天气应温而未温,仍为冬寒,此即“不及”。如此一来,木本应克木,因木气不旺,土不受制而无节制的壮盛起果造成木本应生火,而今土过旺,火因而金本克木,今木气不旺,肺金之气必因所而致四散,此名“气迫”。所以要正确的知道气至,只有谨慎的观察天气之变化,即可知之时也。如能谨慎的观察俟时气之至,必疾病之变化。
|
|
4014楼#
发布于:2016-02-28 22:1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丁敏申请签到,2016年2月28日《黄帝内经》第23课心得:
女人左面为阴,右面为阳,左面部为肝,右面部为肺。在观察病人气色时,如肝的青色一直从左向右边去,是阳上加阳(重阳)。当右部肺的白色一直从右向左边去,是阴上加阴(重阴)。重阴重阳都是病情加重,是阴阳失衡。 诊脉时尺为阳,寸为阴,阴脉越来越小,阳脉越来越大,是阳往外走,为搏脉,此时病在表,因有外邪侵袭,体内阳气会出来与之对抗,对抗时会产生寒热交合相争的现象。仅有寸脉,表示阴气消减,仅有尺脉,表示阳气消退,为独脉。脉中空而无力,是血不足。从尺脉到尺泽处如有很多青筋,是贫血。孤阳之脉或孤阴之脉都是重病。脉有虚实,虚脉好治,实脉难治。 正月二月,天阳之气始变,地阴之气始生,此时人气在肝脏。三月四月,天阳已規律运转,地阴之气向上升,此时人之气在脾。五月六月,天阳之气正盛,地气亦升高,此时人之气在头。七月八月时,阳气开始受损,此时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渐盛,地气开始向下行,此时人气在心脏。十一月十二月,寒冷之气与地阴之气合并,此时人之气在肾。 治疗时,要按照四时节气,掌握针刺的深度、力道,如病在皮肤,浅刺即愈,病较重应留针,夏季针刺时,要刺孙络腧穴。 春夏病在表者下针浅,秋冬病在脏者下针深。病在表者针下至皮毛,病在骨者针下到骨边。下针要恰到好处,不能太过和不及-太过者伤氣血,并把病邪引入体内。不及者病邪无法尽出体外。下针时,必避开五脏之心肝脾肺肾,如误扎到心脏,一日死,扎到脾脏,五日死,扎到肾脏,七日死,扎到肺脏,五日死,扎到中膈者,必损中气之管道,病虽愈,但不足一年必死。 短刺止痛法:胸痹疼痛,可在痛点处假想一条直线,在前后各下一针,用短针即可。天冷时下针要注意保温。要严肃手不要抖,如遇到肿症下针出针时要摇针,为泻法,经络上的穴位不可以摇动针柄 |
|
4015楼#
发布于:2016-02-28 22:27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20班-河北-张华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8日学习《黄帝内经》21课心得 1同样的病有各种不同的治法,吃鱼多使人阴不足阳有于,热中。湿热会比较厉害。 2住在高山的地方,非常冷,臟特别寒我们用灸,南方,人喜欢吃酸,所以皮肤比较细腻 3天气冷的地方用灸会比针多 4治病的重点是看色脉,根据四时颜色看,肝心脾肺肾,青赤黄白黑,弦洪缓浮沉, 5药分外洗,和内服 |
|
4016楼#
发布于:2016-02-28 22:2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郭玉斐申请签到,2016年2月29日《黄帝内经》第24课心得
肿症可用摇针泻之,如水肿是下水道三皇穴(阴陵泉、地机、三阴交)摇针导水。 经络上下针时不可摇针。 十二经脉之气绝症状:太阳膀胱经脉气绝时,眼上翻,角弓反张,面色苍白,出汗如油,津液尽。少阳气绝时,耳聋(如音响致耳聋不是此,用同气相求法治疗),关节轻开,眼直视,一日半死,脸色先青再转白。阳明气绝,口眼乱动,胡言乱语,面色发黄,手脚麻痹。少阴经气绝,脸黑无光,齿长龈缩,大小便不通,腹胀。太阴脉气绝,腹胀,呼吸不畅,呕吐,面赤。厥阴气绝,中焦发热,喉咙干苦,多溺心烦,严重时舌上卷,睾丸上缩。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更正心痹的短刺,心痹时的刺法为偶刺,骨痹时为短刺,如关节炎,在痛点上磨戳。 阳病好治,阴病不好治,阳在皮外如青春痘,阴在皮内如凹陷的痈。 清晨时阴气未动,阳气未散。人睡觉时阳气散于四肢,身体阴气很盛,如早上眼睛睁开时喝一杯冷水四肢的阳会马上回头到胃里,故此为很好的保健胃的方式,另可在水中加一点盐,再吃上六味地黄丸,不会有胃病。 脉常则气平,寸脉九分,尺脉一寸为常脉。 |
|
4017楼#
发布于:2016-02-28 22:28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20班-河北-张华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8日学习《黄帝内经》22课心得 1中医治病治不好,第一病人不相信中医,第二病在情志第三医生医术不够, 2有些病不是从皮毛进来的二十五阳气衰落而产生的 3我们在四肢末梢也就是井穴放血还有就是四肢有青筋的地方,叫做缪刺法,可以开鬼门也就是皮肤毛孔打开来,可以平五脏,让脏器平衡。 4颜色看到比较深的时候,我们说是21天好,颜色特别深,用酒煮汤药,要治百日以上,如果颜色都没有了那是很危险的,百日之内死掉 5病人燥热口渴,但不想吃喝,就是瘟热, 6脸上的气色都是胃气,病色如果是由上往下的话是病在退,男左为逆右为从,女人跟男人相反 |
|
4018楼#
发布于:2016-02-28 22:3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戴春蓉申请签到,2016年2月28日《黄帝内经》第23课心得
从侧面看脉时,寸关尺的部位应该是慢慢斜下来的,这就是阳浮阴沉。当寸脉浮的厲害,尺脉向下沉的厲害时,這是内脏中的阳气向外走的表现,脉独胜于寸,我们称之为搏脉。阳主关节四肢,所以搏脉很盛大时,阳向外走,手足就会不遂,身体是寒热交合相争的状态。如若脉独胜于尺,则表示阳气以衰,我们称之为孤脉,孤脉形大中虛,空且软弱无力,表示血气不足了。血不足的時候脉表面上摸着很大,但裡面是空的,压下去什麼都沒有。孤阴之脉和孤阳之脉都比較难治。虛脉是該有的東西沒有,滋补下就行了。 疾病进入身体时,人体首先是表阳和疾病做斗争,当表阳的力量不夠时,脏腑裡面的阳气也会來助阵,身体寒热相争是身体在和疾病做斗争,热是身体胜,寒是病邪胜。 诊要经终论篇十六 农历一月,二月,天阳之气始变,地阴之气始生,此时人气在肝脏。 三月四月,天阳已規律运转,地阴之气向上升,人之气聚在脾。 五月六月,天阳之气正盛,地气亦升高,此时人之气聚在头。 七月八月时,阳气开始受损,此时人气在肺。 九月十月,阴气渐盛,地气开始向下行。此时人气在心脏。 十一月十二月,寒冷之气与地阴之气合并,此时人之气在肾。 春得病针刺在络脉浅刺出血即可停止,夏季得病针刺在更细的孙络,微出血即可。 秋季中病顺着皮肤腠理的空隙而刺,全是上下都一致如此。 冬季得病必深,故刺以背部俞穴为主,病勢重者针下必深及病处,病轻者,则针下亦浅,用散刺法即可。 春夏病在表者下针浅,秋冬病在脏者下针深。病在表者针下至皮毛,病在骨者针下到骨边。下针要恰到好处,不能太过和不及-太过者伤氣,病人会呈现懒于言语,时易受惊。不及者病邪无法尽出体外,还会气血都伤,造成病人呼吸浅短,精神萎靡,时常动怒的现象。现在是毫针很细,临床上会比较好把握。 扎针一定要避开五脏,《难经》有短刺。如误扎到心脏,一日死。扎到脾脏,五日死。扎到肾脏,七日死。扎到肺脏,五日死扎到中膈膜者,必损中气之管道,病虽愈,但不足一年必死。扎针的要熟悉五脏的位置,要专心严肃的用针。凡刺實症或身体有积水,肿胀等病,必摇动针柄,如手肿,扎八风细针摇动使气孔加大,让病邪顺之而出。 刺经络上的穴道时不可摇动针柄。這是刺法之大要。 @教官-南京-李宁 |
|
4019楼#
发布于:2016-02-28 22:4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王芝申请签到2016年2月28日《黄帝内经》第24课心得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五、十二经脉的脉气尽绝时的症状
1、太阳经的脉气断绝时,病人目必上翻,角弓反张,手足紧抓不放,面色苍白, 此际津液已亡,唯皮毛上有些微尚存,一旦再汗出如油,乃津液尽矣,病人必死。
2、少阳经脉之气尽时,病人必有耳聋现象,全身关节松弛无力,眼目怒睁无法闭合,目睛无法转动时,病人必一日半内死亡,死前色会先呈青色再转白色,然后死去。
3、阳明经脉之气尽时,病人会口眼乱动,易受惊吓,胡言乱语,面色发黄,在脉气将尽时会出现一时之盛大,但等到手足麻痹时,也是死亡降临之时了。
4、少阴经脉气尽时,病人脸黑无光,齿龈退缩而生黄垢,腹部膨胀,食不下咽,大小便不通而死亡。
5、太阴经脉气尽时,腹会胀满,呼吸不畅,善于噫气与呕吐,一旦呕吐剧烈时,气必上升,病人脸上会呈现赤色状。如杲呕吐不出秽物积留体内,造成食物不入,大小便不通,终而产生面色黑无光,皮毛呈现干燥枯萎的现象,而直到死 。
6、厥阴经脉气尽时,病人中焦发热,喉咙苦干, 多溺而心情烦燥,严重时舌向上卷。睪丸上缩入腹而死。
7、治病法则:汗法,病在皮肤表面;吐法,病在上如头、面、喉咙、肺上等;下法,大小便不通。
8、十二刺法:第一刺,偶刺,治心痹,正面一针后面一针。短刺,治骨痹,哪点痛在骨头上下针,直针。
9、治病就是分辨阴阳。如青春痘为阳病。阳病好治,阴病不好治。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一、诊脉:一般在清晨日出时为最好,因为此时人初醒乃阴气未起, 阳气聚于体中尚未达于四肢,食物又尚未进入身 体,此际经脉最正常且络脉调和,气血最平稳, 此可诊出“有过的脉”。手指诊脉时,须细察脉之动静,审视病人面部气色如何,如此慎察五色知盛衰,可以知五脏之盛衰,查脉之有过与不及, 可以知六腑之强弱,外形之荣祜可以知血气之足与不足。
1、睡觉时,阳在四肢,身体阴盛,所以睡觉必须盖住身体,四肢可露在外面。
2、六味地黄丸:淮山、山茱萸、熟地、泽泻、茯苓、丹皮。
3、养生:晚上床头放杯捏点海盐水,和30-40粒六味地黄丸,早上起来慢慢坐起来,用杯里冷水送服,长年不生胃病。不吃六味地黄丸,只喝冷水也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