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
侠客
侠客
  • UID2018789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15
390楼#
发布于:2016-02-02 23:31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20班-河北-张华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日学习《黄帝内经》4课心得
1如果阴太盛,往上走了阳就会从手上溢出来,称为溢脉。如果阴太少了阳就会往下走阴虚称为覆脉。不管是那种都认为是胃气没有的脉。
2吸入因为肝肾为阴,吐出心肺为阳,呼吸中间就是脾,
3阴与寒,阴与薯,阴与湿阴与气,都会伤到阳,有气伤和形伤
4汗遇到湿气就形成疣
5早上运动,晚上不要运动,
6所有肌肉里面的痈狙都是阳气不行
朱素芬
新手
新手
  • UID20185422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9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91楼#
发布于:2016-02-03 09:0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20班朱素芬申请签到
2016-2-2《黄帝内经》第4课心得
四季调神阴阳调和论
春(长夏)夏为阳,秋冬为阴。
1、阴在内,阳固表,阴虚时,阳外浮,至阳过盛。
阳表去掉(阳虚),阴就会外散。
2、春夏养阳,要表。
秋冬养阴,不适合出汗。
顺阴阳则生,逆则死。
3、手腕外侧的高骨为分界,上为阳,下为阴,关上为寸,关下为尺。
阴盛者,脉往上走,则阳溢,溢脉。
阴虚者,脉往下走,超过一寸,则脉浮,称浮脉。
4、吸入(阴)肝肾,呼出(阳)心肺,呼吸之间为脾。
5、(1)、寒会伤阳
小肠火温度不够,里寒,阳气不会上来,也不会外溢,即走表,脉浮动。
(2)、暑会伤阳
过热,则伤精(肺精不够),属阳明症者,即出现纯热症,病在阳明(大肠,胃都是阳明)。
(3)、湿会伤阳
姜绍艳
新手
新手
  • UID2018758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0
392楼#
发布于:2016-02-03 10:3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12班-姜绍艳申请签到
2016-2-2《黄帝内经》第4课心得
1、手腕外侧的高骨为分界,上为阳,下为阴,关上为寸,关下为尺。
阴太盛,脉会往上走,导致阳溢,成溢脉。
阴太虚,脉会往下走,超过一寸,导致脉浮,称浮脉。
不管是哪种,都是胃气没有的脉。
2、吸入为阴,尺部,肝肾,呼出为阳,寸口,心肺,呼吸之间为脾,关位。
3、阴与寒会伤阳。心火、小肠火温度不够时为里寒,阳不固表。
阴与暑会伤阳。病在阳明,出现纯热症,大肠、胃津液损失,干燥。
阴与湿会伤阳。出汗时遇湿气则生疣,遇寒气则生疹。
4、所有肌肉产生的痈疽,都是因为阳不行阴累积造成。
马岩峰
新手
新手
  • UID20185703
  • 粉丝7
  • 关注24
  • 发帖数87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93楼#
发布于:2016-02-03 19:4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2班-山西-马岩峰申请签到
2016-02-03         5、 课学习心得
1、肺藏魄肝藏魂心藏神,神又统领魂魄,背后的俞穴都是阳气走的地方,募穴是阴气运行的地方,俞穴受阻不通畅发为风疾,风为动,抖动都是风的原因,风为百病之始,也是百病之终。
2、腑是宣泄,脏是收藏,阳气衰,阴累积起浊,引发病变。阳气通行,阴就不会累积。
3、天阳运行,日中阳盛,阴之始,晚子时阴盛,阳之始。太极图看一天阴阳二十四时之变化。对应人体,也是阴阳一天的循环。
4、脏和腑,也是阴阳协调平衡的关系,腑为阳脏为阴,阳强而密,阴不耗损,阴阳相互牵制,一旦分开,伤到阳,阴会耗散,伤到阴,阳不守卫。
5、春伤于风,春季受伤于汗出受风,病邪留连不去。夏伤于暑,夏季受暑热所伤,当下不病,秋天会造成咳嗽不止,皆因夏日伤津,肺津不足。秋伤于湿,湿入里与脾湿应和阻于中焦,气机不下,反逆成咳,肌肉萎缩受制于湿。冬伤于寒,冬天不可任意发汗,劳汗出寒邪内侵,当下不病,到了春季会因体内津液不足,造成不见恶寒得热性病。
6、五味,酸苦甘辛咸,对应人体肝心脾肺肾,而伤阴也因于此五味中,过食酸,肝中津液过盛,脾因而受损。过食咸,肾气过大,造成骨大脾气易怒,肌肉较短皮肤粗糙,心脏会受到压制。过食甘,胸内苦满胀闷,肾气受制而功能不正常。过食苦,脾脏无法运化营养,肌肉引致衰退,但胃口过盛,造成恶性循环。食过辛辣,人的筋脉会失去力量,精神变差。
姜绍艳
新手
新手
  • UID2018758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0
394楼#
发布于:2016-02-04 09:1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12班-姜绍艳申请签到
2016-2-3《黄帝内经》第5课心得  
    肺藏魄,肝藏魂,心藏神,神统领魂魄。 腑为宣泄,脏为收藏。阳气足就会吸收营养,排泄垃圾,阳不足,阴累积就会生瘤。阳气走背部俞穴,阴气行募穴。俞穴受风,病人发抖,应祛风。风为百病之始,也是百病之终。治病时出现表病或风病提示病退,将要痊愈。
    腑的宣泄,脏的收藏都靠阳气才能运行。阴与阳相互制约,阴不制阳,使阳气亢盛,血流急速,脉搏急迫有力,影响到心脏等部位引起发狂;阳不制阴,会五脏之气不调,九窍闭塞不通。圣人以调和阴阳平衡,筋脉和同,气血皆从。
    阴阳两者不和就如有春无秋,有冬无夏,阳气不够密则耗阴,阴气乃绝。阴和阳互相牵制,阴伤到了会影响阳,阳无法守住,阳伤到了,阴会耗散掉。
    身体暴露在风中,就会产生寒热。春天多风,邪气留连。夏伤于暑,若未生病,秋季会咳嗽不止,肺津不足。秋伤于湿,反逆而咳,肌肉萎缩。冬伤于寒,春必温,发热性病,病人有两种寒,一种是从里面发出,源于饮食不节;另一种就是外面发出的,就是冬伤于寒,所以冬天尽量不要出汗。
    饮食有酸、苦、甘、辛、咸五味,对应肝心脾肺肾,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如过食酸味,肝气津液产生过多伤到土;咸味太重伤到骨骼,肝肾主吸入所以会“气劳”,肾水会影响心脏,心气压抑;甘太盛会伤到肾脏,肾脏受伤营养待不住往外散,看到气色就是黑色,黑的没有光泽,就是肾脏功能受损。五色对应五脏青入肝,黄入脾,赤入心,黑入肾,白入肺。正常人五色存于脏,反应到气色上就是不正常了,谓之过溢,如黑色营养不入肾,反逆出来,心气喘满,肾气不衡。
马岩峰
新手
新手
  • UID20185703
  • 粉丝7
  • 关注24
  • 发帖数87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95楼#
发布于:2016-02-04 20:2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2班-山西-马岩峰申请签到
2016-02-04         6、 课学习心得
1、天地八风,来自四面八方,人体随时沁润在八风之中,当环境突变,起居不正常,情志郁结,饮食不当,身体内阴阳消长不平衡时,病邪会趁虚而入,进入五脏,谓之五风造成病变。
2、四时和五行的关系,春夏秋冬,木火金水,中央属土,谓之长夏。长夏在季节交替时的中间,春季清明后十三日至立夏计十八日,夏小暑后十三日至立秋计十八日,秋寒露后十三日至立冬计十八日,冬小寒后十三日至立春计十八日,这四个时期的十八日,即为长夏,为土,易患脾病的时期,邪风进入位置在背十一十二椎俞穴部位。
3、春天吹东风,伤于此风,病生在肝,邪风进入在颈项。夏季吹南风,伤于此风,病在心脏,邪风进入在胸肋。秋天吹西风,伤于此风,病生在肺,邪风进入在肩背风门,肝俞部位。冬季吹北风,伤于此风,病在肾脏,邪风进入在腰部肾俞。
4、男女身体阴阳之别,女性腹前为阳,背后为阴,男人腹前为阴,背后为阳。
5、人体脏腑与阴阳,三焦分阴阳,上焦为阳,中下焦为阴,上焦和中下焦之间有横隔膜,上焦为清,中下焦为浊,横隔的功能就是分清浊,浊气一旦燥热上冲过横隔膜,会生阳明头疼,也是阴阳失调的概念,阴阳可以不断地切入,脏谓之阴,腑谓之阳,又有阳中之阳,阳中之阴,阴中之阳,阴中之阴,阳中之至阳,阴中之至阴,这些都是阴阳表里的概念。
朱素芬
新手
新手
  • UID20185422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9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96楼#
发布于:2016-02-04 20:3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20班朱素芬申请签到
2016-2-3《黄帝内经》第5课心得
5、
(4)、阴于气会伤阳,会有肿。
五官是因为阳,才有所作为。
第三篇   生气通天论
1、湿热与疣    
皮肤病是流汗时,汗未出透,遇到了湿寒之气。
2、阳气之开合
阳气开合不好,寒气会趁阳虚,传到身体,阳气不守,邪气入。
脉者,脉外是气,脉内是血。柔和最好。
3、四象------阴阳与时辰的关系
四象:少阴、太阴、少阳、太阳。
脏(阳,宣泄)腑(阴,收藏),二者都靠阳气运行。
阳气24小时,一天一变化。
晨起,阳气升,正午乃阳极,阳气最旺,此时,阴气生。子时乃阴极,阴气最旺,此时阳气少。
阳不盛行,五脏气甚。
阴阳之间相互制约,才能得以平衡。
朱素芬
新手
新手
  • UID20185422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9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97楼#
发布于:2016-02-04 20:3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20班朱素芬申请签到
2016-2-4《黄帝内经》第6课心得
第三篇   生气通天论
4、五味与五脏之气色
肝(青,酸)心(苦,赤)脾(黄,甘)肺(辛、白)肾(咸、黑)。

第四篇  金匮真言论
1、五封与八风
五封:东(颈项,头,生于春,病在肝),南(胸胁,脏,生于夏,病在心),西(肩背,风虐,生于秋,病在肺),北(腰股,主四肢,生于冬,病在肺),脊中(中央,调泄,生于长夏,病在脾)。
八风:弱风、大弱风、谋风、刚风、折风、大刚风、凶风、婴儿风。
2、人身阴阳,脏之阴阳,阴中之阴,阳中之阳
以正常人为例:
(1)、人身阴阳:以横隔膜为分界,上为阳,下为阴;上清下浊。
男(前阴后阳)女(前阳后阴)。
内阴外阳。
(2)、脏之阴阳:心肺为阳,肝脾肾为阴。
(3)、阴中之阴,阳中之阳
肺为阳中之阴,
心为阳中之阳,
肾为阴中之阴,
肝为阴中之阳,
脾为阴中之至阴。
下一节
3、五脏对应,形色气味
张华
侠客
侠客
  • UID2018789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15
398楼#
发布于:2016-02-04 22:06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20班-河北-张华申请签到
2016年2月3日学习《黄帝内经》5课心得
1肺藏魄。肝藏魂,心藏神,背后所有的俞穴都是阳气走的地方,前面的募穴是阴气走的地方,如果说阳气不行的话就会风动,比如抖,风为百病之始,腑主泻,臟主收藏
2温病看上去是温热实际上都起寒症,
3吃东西要五味调和,人就不会有病
张华
侠客
侠客
  • UID2018789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15
399楼#
发布于:2016-02-04 22:09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20班-河北-张华申请签到
2016年2月4日学习《黄帝内经》6课心得
1盲肠炎是因为吃太饱了,阳气不行累计起来压抑到了没办法清走
2春气者病在头,夏天气伤脉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膀,冬气者病在四肢所以四肢关节酸痛都是冬天受风
3男女不一样。男人呢,胸为阴背为阳,女人胸为阳,背为阴,春夏都是阳秋冬都是阴,
4人,心肺,上焦是阳,肝脾肾下焦就是阴,阳是清,阴是浊,
5冬春病都在阴,夏秋都在阳,心就是阳中之阳,肺就是阳中之阴,肾是阴中之阴,肝是阴中之阳,
6阴和阳还跟脉有关系,
7用人体来代表,左手东方是肝为青色,脚南方是心为红色,右手西方是肺为白色,头北方是肾为黑色正中间就是脾为黄色。
姜绍艳
新手
新手
  • UID2018758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0
400楼#
发布于:2016-02-05 08:5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12班-姜绍艳申请签到
2016-2-4《黄帝内经》第6课心得
1、四时和五行的关系
春夏秋冬,木火金水,中央属土,谓之长夏。长夏易患脾病,邪风入背十一十二椎俞穴处。
2、春天伤于东风,病于肝,邪风入颈项。夏季伤于南风,病于心,邪风入胸肋。秋天伤于西风,病于肺,邪风入肩背风门、肝俞部位。冬季伤于北风,病于肾,邪风入腰部肾俞。
3、男女身体阴阳之别,女性腹前为阳背后为阴,男人腹前为阴背后为阳。
4、人体脏腑与阴阳
    三焦分阴阳,横隔膜以上为上焦,上焦为阳、为清,中下焦为阴、为浊,浊气一旦燥热上冲过横隔膜,会生阳明头疼
    脏谓之阴,腑谓之阳,心肺为阳,肝脾肾为阴。
    冬春病都在阴,夏秋病都在阳。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肾为阴中之阴,肝为阴中之阳,脾为阴中之至阴。
马岩峰
新手
新手
  • UID20185703
  • 粉丝7
  • 关注24
  • 发帖数87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401楼#
发布于:2016-02-05 20:3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2班-山西-马岩峰申请签到
2016-02-05         7、 课学习心得

1、五脏对应五色,肝心脾肺肾,青赤黄白黑。望诊和五色,青色为肝脏,病变时也有青色浮现于面。赤色为心,病变时浮现于面的赤红色会不正常。黄色为脾,病变时会有黄色浮现于面。白色为肺,病变时会浮现于面不正常的白色。黑色为肾,病变时会面色发黑等。一般青黑为痛,赤黄为热,白色为寒。
2、五味,味淡入气,为阳。味厚入血,为阴。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辣味入肺,咸味入肾。
3、东方为青色,入肝,通窍在眼,受病味觉上会体现酸味。南方为赤色,入心,通窍在耳,受病先反应在脉上。中央为黄色,入脾,通窍在口,长夏时精藏于脾,脾气最旺,受病必见于舌。西方为白色,入肺,通窍在鼻,秋季藏精于此,受病发在背部,先见于皮毛。北方为黑色,入肾,通窍在二阴(尿口和肛门),冬季藏精于肾,受病先见关节鼠溪部位。
张华
侠客
侠客
  • UID2018789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15
402楼#
发布于:2016-02-05 23:14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20班-河北-张华申请签到
2016年2月5日学习《黄帝内经》7课心得
1病人脸色青黑为痛,赤黄为热,白色为寒,所有的果蔬,味道淡的全部入气氛主水汽,血呢味厚,味厚的入血
2春天主肝,脸色略带青色,肝的数是鸡,肝主筋,所以在抽筋的时候多吃鸡肉,肝藏魂,发病的时候,很容易受到惊吓,味道是酸,髓骨是脉肝的谷类是麦
3,南方赤色,开窍于耳,藏金与心,所以有病时会影脏,味道是苦,其数是羊,所以羊肉滋补,心脏的谷类是蜀红色的米,其数是七,味道是焦,
4中间是黄色,脾开窍于口,味道是甘,厚味都是阴主收藏,其数是牛,其谷是  数是五,味是香
5白色入肺,开窍于鼻,其谷是稻,主皮毛,数是九,味道是腥臭,其数是鱼类
6北方肾主黑色,主大小便,病在呼关节,味道是咸,其谷是豆类,
7心的果是杏,肺的果是水梨,脾脏的果是枣,肾脏的果是坚果
8中医看病一定要懂阴阳
朱素芬
新手
新手
  • UID20185422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9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403楼#
发布于:2016-02-06 08:4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20班朱素芬申请签到
2016-2-5《黄帝内经》第7课心得
第四篇     金匮真言论
3、五脏对应,形色气味
天一生水,地六城之,
天二生火,地七城之,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天四生金,地九城之,
五十为土。
看到术数,来指导生活,用药。 八为阴的极数,九为阳的极数。
(1)、东,肝(阴最深的肝脏),青,属性天然酸,五畜之鸡,五谷属麦。
(2)、南,心,赤,属苦,性热,开窍于耳。五畜之羊,五谷之玉蜀黍。
(3)、西,肺,白,寒,主皮毛,五畜是马,五谷是白米。
(4)、 北,肾,黑,痛,咸,主大小便,五谷豆类,果板栗栗。
(5)、央,脾,黄,热,甘开窍于口,五畜之牛,五谷之小米,果实,红枣。
4、阴阳相生相克,克就是制衡,心脏平衡人体就不生病。
阴过盛则阳病,阳过盛则阴病。
下一节  
第五篇 阴阳应象大论
姜绍艳
新手
新手
  • UID2018758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0
404楼#
发布于:2016-02-06 09:0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12班-姜绍艳申请签到
2016-2-5《黄帝内经》第7课心得
    五脏对应五色,肝心脾肺肾,青赤黄白黑,用于望诊。一般青黑为痛,赤黄为热,白色为寒。
    五脏对应五味,肝心脾肺肾,酸苦甘辛咸。味淡入气,为阳。味厚入血,为阴。
    五脏对应方位时节,肝心脾肺肾,东南中西北,分别通窍于眼、耳、口、鼻、二阴。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