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5楼#
发布于:2016-02-29 07:4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二班刘婷,2016年2月28日《黄帝内经》第23课心得
1、女人脸左为阴,右为阳,左脸肝的颜色青色一直向右走,阳上加阳,或右脸肺的白色从右往左走,阴上加阴,都是逆症,阴阳必须平衡,比如说肝里当肝阳向外走,阴就会累积在里面形成阴实,肥肉是阴,瘦肉是阳,皮是阴,人体阴阳是要平衡的。 2、正常寸脉9分为阳,尺脉1寸为阴,阳脉浮,阳脉沉,当尺脉越来越小时阳脉就会越来越大,浮出皮肤表面,阳就是动能,生命力往外走为搏脉。当人受外邪内脏阳会出来相抗会产生寒热交和相争的症状,相争胜了为热,败了为寒,独盛于寸口,表示阴气已经消减了,独盛于尺,则表示阳气已衰之象,这叫做“孤脉"。脉形如果中空且无力,血不够了,手内侧青筋很多,血不足,脸色本应胃气偏黄,现面色黑是气血不足,无论孤阴脉还是孤阳脉都很危险,虚脉很好治,孤脉为实脉,虚就是没有,没有长东西。治病回到正常之前会从实脉变成虚脉。 诊要经终论 1、农历一月二月天阳之气始变,地阴之气始生,此时人气在肝脏,三月四月,天阳已规律运转,地阴之气向上升,人之气则聚于脾。五月六月天阳之气正盛,地气亦升高,此迹人之气聚在头,七月八月,阴气开始受损,此时人之气在肺中,九月十月阴气开始变冷,地气见渐向下行,此时人之气在心脏。11月12月,寒冷之气与地阴之气合并,此系人之肾气。 2、春季得病时,病都在皮肤上,肌肉交界的地方,点刺出血就好,如果严重病会传至内脏,如肝脏,夏天得病气当旺,用针刺更细的孙络,微出血即止,针灸春夏下针浅,秋冬下针深,秋天在皮肤腠理下针,冬天病深,刺后背俞穴为主。 3、心藏神分为阴阳,阴讲的是魄,阳讲的是魂,神魂魄三者一样都属于神,魄主静,魂主动,孩子晚上睡觉梦游是魂不守,白天藏在衣柜里不愿意见人,是魄的问题。 4、春夏下针浅,秋冬下针深,针下到腹背要避开内脏,现在的针比较细,但也绝对不能碰到心脏,肿的地方下针用摇针来泄气。 |
|
4036楼#
发布于:2016-02-29 07:49
中医魔鬼训练营9班韩松坡 23课申请签到
女人的脸右边是阳,是肺,左边是阴,是肝,如病色一直往右边去,阳一直往上加是重阳,阳上加阳;如果说是从右边往左边走,那是重阴,阴上加阴,重阳和重阴都逆症。阴阳平衡是常态,如果阳外走,肝里面没阳的时候,阴就会凝聚在里面,久了就成阴实。肥肉是阴,瘦肉是阳,肥肉是包着瘦肉,外面还包着一层皮,皮是阳,阴和阳一层一层保持着阴阳平衡。 如果尺阴脉变的越来越小,寸阳脉变的越来越大,几乎到皮肤表面上来了,即内脏的阳往外走是博脉,脉博动很大时是内脏里面的阳要往外走抗病邪,寒热交合相争的状态,赢了就热,输了就是寒。脉独胜于寸,就是摸脉时,后面的尺脉没有了,是孤阳脉,表示阴气已消减了。阳脉没了,则表示阳气衰竭,阴脉太大,是孤阴脉。两者都是凶脉。脉形大中空无力示血不够,血不足时,看手臂阴尺脉这段,脉就会变大,里面是空的,压下去像空的葱一样。从手腕处关的位置到尺泽这段青筋很多是贫血。看气色,脸上本来是胃气带一点黄,比较暗,胃气看不到,五味入口到胃以后,没有办法化成人血,都会有血不足现象。孤阴之脉或是孤阳之脉都是危象,虚脉很好治。简单讲虚实,摸脉是虚的代表里面没有长东西。阳实和阴实就是实脉,摸到实脉就不好。本是实脉,把病人从实脉治到虚脉这很好。病人在从生病回到正常之前都呈现纯虚症。 正月二月天阳开始变,地阴开始往上升,人气在肝脏。三四月天阳开始运转,地阴之气往上升,人的气要跟时节走,人气聚脾。五六月天阳之气正盛,地气亦升高,此际人气聚在头。七八月主萧杀,阴气开始受损,此际人气在肺中。九十月阳气开始变冷,地气渐渐向下行,此时人气在心脏。十一二月寒冷与地阴之气合并,人气在肾。因为合并,所以很多动物冬眠,尽量不要消耗人体内的能量,收藏起来 |
|
4037楼#
发布于:2016-02-29 07:50
中医魔鬼训练营9班 韩松坡 黄帝内经24申请签到 2016-2-28
十二经脉脉气完全断绝时的症状: 太阳经的脉气断绝时,病人目必上翻,角弓反张,手足紧抓不放,面色苍白, 少阳经脉气尽时,会出现耳聋(虚证),全身关节松弛无力,眼目怒睁无法闭合,一日半内死,死前脸色呈青白色 阳明经气脉尽,口眼乱动,易惊,胡言乱语,面色发黄,手足麻痹出现后,死亡降临之际,会出现回光返照的现象。 少阴经脉气尽,脸黑无光,齿龈退缩,腹部胀满,食不下咽,二便不通而死 太阴经及气尽,腹胀满,呼吸不畅,呕吐,食不入,二便不通,面黑无光,至死 厥阴经脉气尽,中焦发热,喉咙苦干,舌头向上卷,睾丸上缩入腹至死 治病法则,有汗、吐、下法,如病在皮肤表面采用汗法,病在上,头面部或者喉咙,都用吐法,二便不通,攻其下法,如在 脏腑或经络之间,肌肉和肌肉中间时,采用和解的方式。 针灸基本理论与原则里提到的十二刺法,偶刺:专治心脾,心痛,在其的正面与背面各一针。 短刺法:治骨头的病,如风湿关节炎,在骨头上面磨搓。 辩阴阳,阴阳可以有很多细分,如脾经在中间,上面长痘,是阳,好治,如痘凹进去,是阴,不好治,药分阴阳,诊断也可以分阴阳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诊脉的时机,在清晨,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因晚上睡觉时阳气会散在四肢,内部身体中阴气聚盛,所以身子盖好,手脚头面露在外头 如此可以找到一个保养身体的方法,在刚醒之际,慢慢起来,即刻喝杯带海盐冷水,吃几粒六味地黄丸 |
|
4038楼#
发布于:2016-02-29 07:5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丁伊申请签到,2016年2月28日《黄帝内经》第24课心得
下肢水肿,针三皇,阴陵泉.地机.三阴交.出针时摇一摇针柄,针孔会出水,缓解胀痛.消肿.小便会增加。 十二经脉的脉气尽绝时的症状 “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緳瘲,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太阳经的脉气断绝时,病人眼睛上翻,角弓反张,手足紧抓不放,面色苍白, 此际津液已亡,唯皮毛上有些微尚存,一旦再汗出如油,乃津液尽矣,病人必死。 “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环绝系,绝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少阳经脉之气尽时,病人先有耳聋现象,全身关节松弛无力,眼目怒睁无法闭合,目睛无法转动时,病人必一日半内死亡,死前色会先呈青色再转白色,然后死去。 “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阳明经脉之气尽时,病人会口眼乱动,易受惊吓,胡言乱语,面色发黄,在脉气将尽时会出现一时之盛大,但等到手足麻痹时,也是死亡降临之时了。 “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少阴经脉气尽时,病人脸黑无光,齿龈退缩而生黄垢,腹部膨胀,食不下咽,大小便不通而死亡。 “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 ”太阴经脉气尽时,腹会胀满,呼吸不畅,善于噫气与呕吐,一旦呕吐剧烈时,气必上升,病人脸上会呈现赤色状。如杲呕吐不出秽物积留体内,造成食物不入,大小便不通,终而产生面色黑无光,皮毛呈现干燥枯萎的现象,而直到死 。 “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厥阴经脉气尽时,病人中焦发热,喉咙苦干, 多溺而心情烦燥,严重时舌向上卷。睪丸上缩入腹而死。 治病法则:有汗、吐、下、和法,病在皮肤表面用汗法;病在上如头、面、喉咙、肺上等用吐法;大小便不通攻其下,用下法。在脏腑或经络之间,肌肉和肌肉之间用和解法。 十二刺法:偶刺:治心痹,心痛,正面一针后面一针。短刺:治骨痹,如风湿性关节炎,哪点痛在骨头上下针,直针。 治病就是分辨阴阳,如青春痘上面长痘为阳病,好治;如痘凹进去为阴,不好治。阳病好治,阴病不好治。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诊脉的时机:在清晨日出时为最好,因为此时人初醒乃阴气未起, 阳气聚于体中尚未达于四肢,食物又尚未进入身 体,此际经脉最正常且络脉调和,气血最平稳, 此可诊出“有过的脉”。手指诊脉时,须细察脉之动静,审视病人面部气色如何,如此慎察五色知盛衰,可以知五脏之盛衰,查脉之有过与不及, 可以知六腑之强弱,外形之荣祜可以知血气之足与不足。睡觉时,阳在四肢,身体阴盛,所以睡觉必须盖住身体,四肢可露在外面。 六味地黄丸:由淮山、山茱萸、熟地、泽泻、茯苓、丹皮组成。晚上床头放杯淡盐水,早上起来慢慢坐起来,用杯里冷水送服六味地黄丸,长年不生胃病。不吃六味地黄丸,只喝冷水也可。 |
|
4039楼#
发布于:2016-02-29 07:56
@-石家庄-任红超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丁保华申情签到 2016年2月28日《黄帝内经》第23课学习心得
1、女人的脸右边是阳,左边是阴,重阳和重阴都表示生机已绝。 2、脉独胜于寸,就是摸脉时,后面的尺脉没有了,是孤阳脉。 3、脉独胜于尺,阳脉没了,则表示阳气衰竭,是孤阴脉。两者都是凶脉。 血不足时,阴尺脉这段,脉就会变大,里面是空的,压下去像空的葱一样。 从手腕处关的位置到尺泽这段青筋很多是贫血。 4、看气色,脸上本来是胃气带一点黄,比较暗,五味入口到胃以后,没有办法化成人血,都会有血不足现象。 虚脉,摸脉是虚的代表里面没有长东西。阳实和阴实就是实脉。把病人从实脉治到虚脉这很好。 5、诊要经终论篇,1.2月天阳开始变,地阴开始生讲的是肝脏。3.4月天阳开始运转,地阴往上升,人的气要跟时节走,人气聚脾。5.6月天阳之气正盛,地气亦升高,此际人气聚在头。7.8月主萧杀,阴气开始受损,此际人气在肺中。9.10月阳气开始变冷,地气渐渐向下行,此时人气在心脏。11.12月寒冷与地阴之气合并,人气在肾。尽量不要消耗人气,收藏起来。 6、诊断和治疗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病在很浅,我们就很浅的治,病的很深,我们就刺的很深。总之就是春夏针浅,秋冬针深(天冷的时候下针可以下到骨头的旁边)。 7、夏天的时候病在表,春天时针下到脉搏上,没有下到筋,也就是不及,如果力量不够,病不但不好,气还会乱,因为针下去时动到气了,病邪就会趁乱而入。 不及产生的症状是静,例人不讲话,懒言少动。 太过产生的是动,例,情志很高亢,讲话很多。 临床上不用计较太多,因为以前的针粗,现在的针很细。 8、心藏神,神分阳(魄),阴(魂)。阳主静。魂主动,例如,小孩子梦游。 下针胸腹时不要扎的太深,要斜刺一定要避开五脏,刺到心脏一日便死,刺到脾脏五日便死,刺到肾者七日死,刺到肺者五日死,刺中隔膜就算病好了,也会一年必死。 9、肚脐到十四椎以下才用直刺。 我们下针度量的方法以横隔为准,横隔有一些在心蔽骨的上面,有一些在肋骨的上面,隔上是心肺,隔下是肝肾脾。以这个做标准。 |
|
4040楼#
发布于:2016-02-29 08:0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严婷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8日《黄帝内经》23课学习心得
女人的左边是阴右边是阳,如果说开气色的时候左边脸肝青,青色一直往右边脸去, 阳上加阳重阳,如果说是右边往左边走,右肺一直往左边靠一直白重阴,阴上加阴阳上加 阳都是逆证,阴和阳要平衡,比如说肝脏肝里面有阳有阴,阴阳是平衡的状态之下如果是阳外走,肝里面没有阳以后阴就累积在里面累积久了就变成阴湿,就很危险,所以阴阳要 平衡。 肥肉是阴,瘦肉是阳,人身上是肥肉抱着瘦肉,外面还有脾,阴阳阴阳一直抱着一起 寸脉是阳,关脉是阳,尺脉是阴,如果说阴脉变得越来越小阳脉变得越来越大抵到皮 肤表面上来了,这是阳要出来了,内脏里面的阳要往外走,他的动能生命力一直往外走, 这是搏脉。当我们人受到外界侵犯的时候,我们内脏阳会出来跟他们相抗,如果你是很健 康的阳,足够抵抗外面的侵犯,没有病了,表面的阳没有办法对付外面的侵犯的时候,身体里面的阳会自动跑出来对抗,对抗就产生寒热交合相争的状况之下,赢了就是热,输了就是寒。 脉中空,血不足的时候脉会变大,芤脉就是血不够脉形会变的很大,常常看手臂尺内 ,如果在尺内这一带从关到尺看见青筋很多这是平点。 摸到虚脉,虚就是里面没有东西,实脉就是里面长了东西就不好了。 一月份的时候天气开始走地气。天气讲的天阳,地气讲的是地阴。到了一月二月阳气 开始升了,这个时候讲的就是肝脏。三月四月天阳开始运转,地气由下慢慢往上升,这个 时候人的气应该跟着节气走,这个时候气就聚集在脾臓上面。五月六月天气非常的盛,地 气升的非常的高,这个时候人气最高的地方就是头部。七月八月阴气开始肃杀了,这个时 候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开始变冷,冷的时候地气就慢慢往下走,这个时候人体的气就 在心脏。十一月十二月寒冷的气和阴气合并,就是阴寒的地方在肾脏,因为很寒冷尽量少消耗掉人体身体里面的能量。 春季得病的时候是刚开始地气在运动的时候,这个时候病都在皮肤交接的地方,如果 是严重的时候会传到内脏里面去,一二月就是肝脏,三四月是脾臓等等。 夏天得病的时候吃鱼片,放点初血就会好,当望人的气跟节气一起的,这个时候病邪 都不会进入人体,就在皮肤表面,诊断不要太过,病的很浅我们就治浅表,不要跟他治的 很深。我们下针灸的时候春夏比较浅,秋冬的时候下针比较深,因为气节的原因。 秋天的时候病在表的时候可以用针灸,针内脏病力量是不够的,病邪刚进入身体的时 候我们治病如初。 冬天的时候寒气比较重,病会比较深,下针都下在背后的俞穴并且下针一定要深,这 是治疗的原则。 骨头是冬,筋是春,血脉是夏,如果说春天的针下在筋脉上,春天针下在经脉上,不及,所以要下深一点。如果力量不够,病没有好,针一下去病人就开始动,针下到不及的 时候第一个影响到正气,伤到正气,病气也没有去掉。气会乱,病邪就会趁机进入,会造 成人不想吃东西,呼吸很短。春天针灸到春分上面,下针下到骨边。 过后不及,不及的时候产生的症状都是近,太过产生动,会动到内脏的气。 心藏神,神分阴阳,处方药要有阳有阴,针到阴气就是魄,针到阳气就是魂,所以神 魂魄是一样的东西,但是都是出于神,魄带病的时候,魄主静,魂主动。 针要下在胸部背部,一定要避开五臓,如果扎到心脏一天就死掉了,如果扎到脾臓五 天就死掉。下针度量的方法,短刺,比如心脏痛,假想,找到痛点刺到肋骨,不能过肋骨。现在最好不要隔着衣服扎针。针刺一定要严肃。如果遇到肿证,针扎到八风,针出来 要摇针,摇针是泻气。 |
|
4041楼#
发布于:2016-02-29 08:1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河南-王会玲申请签到2016年2月28日《黄帝内经》第24集心得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十二经脉的脉气尽绝时的症状: 太阳经的脉气断绝时,病人目必上翻,角弓反张,手足紧抓不放,面色苍白, 此际津液已亡,唯皮毛上有些微尚存,一旦再汗出如油,乃津液尽矣,病人必死。 少阳经脉之气尽时,病人必有耳聋现象,全身关节松弛无力,眼目怒睁无法闭合,目睛无法转动时,病人必一日半内死亡,死前色会先呈青色再转白色,然后死去。 阳明经脉之气尽时,病人会口眼乱动,易受惊吓,胡言乱语,面色发黄,在脉气将尽时会出现一时之盛大,但等到手足麻痹时,也是死亡之时。 少阴经脉气尽时,病人脸黑无光,齿龈退缩而生黄垢,腹部膨胀,食不下咽,大小便不通而死亡。 太阴经脉气尽时,腹会胀满,呼吸不畅,善于噫气与呕吐,一旦呕吐剧烈时,气必上升,病人脸上会呈现赤色状。如果呕吐不出,秽物积留体内,造成食物不入,,大小便不通,终而产生面色黧黑无光,皮毛呈现干燥枯萎的现象,而终至死 。 厥阴经脉气尽时,病人中焦发热,喉咙苦干, 多溺而心情烦燥,严重时舌向上卷。睪丸上缩入腹而死。 治病法则有汗、吐、下法。如病在皮肤表面采用汗法;病在上,头面部或者喉咙用吐法;二便不通攻其下,用下法。 十二刺法。偶刺:专治心脾,心痛,在其的正面与背面各一针。短刺法:治骨头的病,如风湿关节炎,在骨头上面磨搓。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诊脉的时机:诊脉一般在清晨日出时为最好。因此时人初醒乃阴气未起,阳气聚于体中尚未达于四肢,食物又尚未进入身 体,此际经脉最正常且络脉调和,气血最平稳。 有的人起床前就喝点冷水是正确的,说明没有胃病。因冷水进入后,四肢的阳迅速回到胃。由此可以找到一个保养身体的方法,在刚醒之际,躺在床上时,不起来,先打开盖子,再慢慢起来,即刻喝杯带海盐冷水,吃几粒六味地黄丸(三补三泻,方药组成淮山、泽泻、山茱萸、茯苓、丹皮)。如此坚持下去,不但能吸收到精华,还永不沾胃病。 请教官审核! |
|
4042楼#
发布于:2016-02-29 08:24
@教官-徐州-杨诚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红梅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8日《黄帝内经》第23课: 女人面部的气色和男人相反,男人是左阳右阴,女人是左阴右阳。如果女人面上的病色从左往右走,这是重阳,病情在加重。反之,从右向左移动是走浅。阴阳产生不平衡的现象,使其能平衡就是治疗法则。 重阳和重阴都表示生机已绝。例如,肝脏,肝里面有阴,有阳,阴阳平衡是常态,如果阳外外走,肝里面没我阳的时候,阴就会凝聚在里面,久了就成湿,阴湿很危险。 我们身上皮是阳,肥肉是阴,瘦肉是阳,阴和阳一层一层阴阳平衡。 如果尺阴脉变的越来越小,寸阳脉变的越来越大,几乎到皮肤表面上来了,即内脏的阳往外走,也就是生命力一直往外走是博脉,脉博动很大时,阳主血主四肢关节,身体会发生手足不遂。是表示寒热交合相争的状态,赢了就阳,输了就是阴。 脉独胜于寸,就是摸脉时,后面的尺脉没有了,是孤阳脉。 脉独胜于尺,阳脉没了,则表示阳气衰竭,是孤阴脉。两者都是凶脉。 血不足时,看手臂阴尺脉这段,脉就会变大,里面是空的,压下去像空的葱一样。 从手腕处关的位置到尺泽这段青筋很多是贫血。看气色,脸上本来是胃气带一点黄,比较暗,五味入口到胃以后,没有办法化成人血,都会有血不足现象。 虚脉,摸脉是虚的代表里面没有长东西。阳实和阴实就是实脉。本是实脉,把病人从实脉治到虚脉这很好。病人在从生病回到正常之前都呈现纯虚症。 诊要经终论篇, 一二月天阳开始变,地阴开始生讲的是肝脏。三四月天阳开始运转,地阴往上升,人的气要跟时节走,人气聚脾。五六月天阳之气正盛,地气亦升高,此际人气聚在头。七八月主萧杀,阴气开始受损,此际人气在肺中。九十月阳气开始变冷,地气渐渐向下行,此时人气在心脏。十一十二月寒冷与地阴之气合并,人气在肾。尽量不要消耗人气,收藏起来。 春天得病时是在皮肤肌肉交接之处,浅刺出血即可。夏季得病时针刺更细的孙铬,微出血即可。秋季得病时需顺着皮肤腠理的空隙而刺,病人神色变为正常停止。冬季得病必深,刺法必以背部俞穴为主,病重者针下必深及病处。轻者针下亦浅,用散刺法即可。 诊断和治疗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病在很浅,我们就很浅的治,病的很深,我们就刺的很深。总之就是春夏针浅,秋冬针深。 夏天的时候病在表,春天时针下到脉搏上,没有下到筋,也就是不及,如果力量不够,病不但不好,气还会乱,因为针下去时动到气了,病邪就会趁乱而入。不及产生的症状是静,例人不讲话,懒言少动。太过产生的是动,例,情志很高亢,讲话很多。 心藏神,神阳为魄,阴为魂。阳主静。魂主动,例如,小孩子梦游。 下针胸腹时不要扎的太深,要斜刺一定要避开五脏。肚脐到十四椎以下才用直刺。我们下针度量的方法以横隔为准,横隔有一些在心蔽骨的上面,有一些在肋骨的上面,隔上是心肺,隔下是肝肾脾。以这个做标准。难经上讲短刺,很短的针,心脏痛,前面下一针,后面正对的位置下一针,一般不穿过肋骨叫短刺。刺针时不要裸身要盖布,隔布施刺,无效再刺。施针时我们必须严肃用针。针刺肿病时,针出时必须摇针泻气。凡刺经络上穴道时不可摇动针柄。这是刺法大要。肿的地方一个是形肿,如果手肿起来针下去后摇大针孔。脚踝裸关节肿起来商丘透丘墟摇大针孔都可以。 |
|
4043楼#
发布于:2016-02-29 08:3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胡林波申请签到
2015年2月28日《黄帝内经》第23课心得 女人左边是阴右边是阳,看气色青色从左往右走是阳上加阳,白色从右往左走,是阴上加阴。 肝有阴有阳,阳外走阴就累积,变成阴实,危险。 人身上的肥肉是阴,瘦肉是阳,肥肉包瘦肉,皮是阳,一层一层包裹,讲究阴阳平衡。 所以奇恒跟揆度讲的是阴阳。 摸脉时常脉是寸浮尺沉,阳九分,阴一寸,阳脉变长阴脉变短时即内脏之阳要出来,这是博脉,脉孤为消气,造成手足不遂。 人受外邪入侵,内脏阳会相抗,如果本身外在的阳能够对抗外邪,就不病,表阳无法对抗时内脏阳就会出来相抗,出现寒热交争的状况,你赢了,就是热,输了就是寒。 孤脉 脉独胜于气口,就是说摸到寸脉,尺脉已经没有了,就表示阳气已经衰竭了。反之亦此。 芤脉 血不足脉就会变大,压下去是空的,代表失血。尺内青筋多就代表贫血。 脸色暗,胃气看不到,没办法化生成血,就会贫血。 这就是脉孤为消气,虚泻必夺血,血不够了,孤是逆,虚为从,行奇恒之法,以太阴始。 虚脉好治,孤阴孤阳不好治。 摸到虚脉代表里面没有长东西,摸到实脉长东西。实脉治成虚脉是好,病人生病前都是虚症。 诊要终经论第十六 本章总结前面十二章。 诊断的重点: 一月二月天气开始走,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慢慢升起,(天气指天阳,地气指地阴)人的气要跟着节气走,气在脾脏。五月六月人气在头,七月八月开始受损,人气在肺,九月十月开始变冷,气在心脏,十一月十二月阴寒,气在肾,要避免消耗能量。 治疗原则: 所以春天刚开始,浅刺就好,夏刺络输,皮表孙络就可以,春夏针浅,秋冬针刺要深。 秋天顺皮肤腠理刺下去,等神气变正常就可以起针,冬天时下针要在背后腧穴,病重下针深,病至下针浅。 春天应刺在春的位置上,(春为肝,肝主筋,要刺到筋)刺到夏分,不但不会好,气还会乱下的不及只伤到正气,造成人不想吃东西,而且少气。 春刺秋分,秋天要下到骨边,春天下到骨边让人受到惊吓,容易哭。 春刺冬分,刺的太深,邪气养藏,令人脏病不愈,又旦欲言语。 过和不及 不及的症状都是静,过的症状都是动,细针不会太伤到,粗针会。 夏刺浅,力量不够,针孔又大,正气会伤到,病气没刺到, 夏刺秋分,病不愈,令人心中欲无言。 心藏神,阳入魂,主动,阴入魄,主静。 |
|
4044楼#
发布于:2016-02-29 08:3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二班郭艳申请签到,2016年2月28日黄帝内经第23课心得
一,区分阴阳 1、女人脸左为阴,右为阳,左脸肝的颜色青色一直向右走,阳上加阳,或右脸肺的白色从右往左走,阴上加阴,都是逆症,阴阳必须平衡,比如说肝里当肝阳向外走,阴就会累积在里面形成阴实,肥肉是阴,瘦肉是阴,皮是阴,人体阴阳是要平衡的。 2、正常寸脉9分为阳,尺脉1寸为阴,阳脉浮,阳脉沉,当尺脉越来越小时阳脉就会越来越大,浮出皮肤表面, a,阳就是动能,生命力往外走为搏脉。当人受外邪内脏阳会出来相抗(表面阳对付不了外邪)会产生寒热交和相争的症状,相争胜了为热,败了为寒, b,独盛于寸口,表示阴气已经消减了,独盛于尺,则表示阳气已衰之象,这叫做“孤脉"。脉形如果中空且无力,血不够了(脉会大,里是空的), c,手内侧青筋很多,血不足, d,脸色本应胃气偏黄,现面色黑是气血不足, e,无论孤阴脉还是孤阳脉都很危险,虚脉很好治,孤脉为实脉,虚就是没有,没有长东西。治病回到正常之前会从实脉变成虚脉。 二 诊要经终论 1、农历一月二月天阳之气始变,地阴之气始生,此时人气在肝脏,三月四月,天阳已规律运转,地阴之气向上升,人之气则聚于脾。五月六月天阳之气正盛,地气亦升高,此迹人之气聚在头,七月八月,阴气开始受损,此时人之气在肺中,九月十月阴气开始变冷,地气见渐向下行,此时人之气在心脏。11月12月,寒冷之气与地阴之气合并,此系人之肾气。 2、春季得病时,病都在皮肤上,肌肉交界的地方,点刺出血就好,如果严重病会传至内脏,如肝脏,夏天得病气当旺,用针刺更细的孙络,微出血即止,针灸春夏下针浅,秋冬下针深,秋天在皮肤腠理下针,冬天病深,刺后背俞穴为主。 3、心藏神分为阴阳,阴讲的是魄,阳讲的是魂,神魂魄三者一样都属于神,魄主静,魂主动,孩子晚上睡觉梦游是魂不守,白天藏在衣柜里不愿意见人,是魄的问题。 4、春夏下针浅,秋冬下针深,针下到腹背要避开内脏,现在的针比较细,但也绝对不能碰到心脏,肿的地方下针用摇针来泄气,比如在手的八邪下针。 |
|
4045楼#
发布于:2016-02-29 08:59
@教官-石家庄-任红超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徐可怡申请签到,2016年02月28日《黄帝内经》第23课学习心得:
1、当摸脉洪大,浮,但病人却没有表症,内脏有病,摸到的脉是沉,但是症状却是表证,这称为脉证不符,死症。 2、正常的脉长一寸九分,小于一寸九分的脉为短脉,阴脉形看起来长,但是气短,沉,阳脉形看起来短,但气长,浮,正常脉阳浮阴沉,阴阳反逆死。 3、孤脉,虚实脉 脉搏动很盛大时,乃身体发生手足不遂,是表示寒热交合相争的状态。脉独盛于寸口,如果在寸口摸到脉,后面的尺脉没有了,则表示阴气已消减了。反过来,脉独盛于尺,则表示阳气衰了,因为阴脉太大了,这叫孤脉。脉形呢,如果中空没有力,血不够。血不足时,脉会变大。 4、使用“奇恒、揆度”之法,都以手大阴肺经寅时为气行之始,周而复始,一旦气行之处无法通过,则为“逆”,逆盛则必死。只要气血能贯注依时而行,不为病邪所阻,则可生存。自然界由八方吹来的风,依循四季变换而改变方向,如此能周而复始,则万物必生。 5、农历一月、二月,天阳之气始变,地阴之气始生,此时人气在肝脏。三月、四月,天阳已规律运转,地阴之气向上升,人之气则聚于脾。五月、六月时,天阳之气正盛,地气亦升高,此际人之气聚在头。七月、八月时,阴气开始受损,此时人之气在肺中。九月、十月,阴气开始变冷,地气渐向下行,此时人之气在心脏。十一月、十二月时,寒冷之气与地阴之气合并,此际人之气在肾。 6、针术于胸腹之部时,必须避免刺到五脏,中心脏者一日死,中脾脏者五日死,中肾脏者七日死,中肺脏者五日死。中膈膜者,必损及中气之管道,如病虽治好,不足一年必死。 7、摇针:治肿病 如果遇到肿证,针出来时要摇针,摇针是泻气,摇大针孔把气泻出去,针针后压力就会放出来,肿痛就会舒缓。 |
|
4046楼#
发布于:2016-02-29 09:0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耿雪明申请签到,2016年2月28日《黄帝内经》第24集心得:
十二经脉气绝败坏的症候: 太阳经脉气绝:病人两目上视,身背反张,手足抽掣,面色发白,出绝汗,绝汗一出,便要死亡了。 少阳经脉气绝:病人耳聋,遍体骨节松懈,两目直视如惊,到了目珠不转,一日半便要死了;临死的时候,面色先见青色,再由青色变为白色,就死亡了。 阳明经脉气绝:病人口眼牵引歪斜而困动,时发惊惕,言语胡乱失常,面色发黄,其经脉上下所过的部分,都表现出盛燥的症状,由盛燥而渐至肌肉麻木不仁,便死亡了。 少阴经脉气绝:病人面色发黑,牙龈收削而牙齿似乎变长,并积满污垢,腹部胀闭,上下不相通,便死亡了。 太阴经脉气绝:腹胀闭塞,呼吸不利,常欲嗳气,并且呕吐,呕则气上逆,气上逆则面赤,假如气不上逆,又变为上下不通,不通则面色发黑,皮毛枯樵而死了。 厥阴经脉气绝:病人胸中发热,咽喉干燥,时时小便,心胸烦躁,渐至舌卷,睾丸上缩,便要死了。 十二刺法: 偶刺:专治心痹,心痛,在其正面与背面各一针; 短刺:治痹病,治风湿性关节炎,在骨边用浅针直进直出。 中医诊断必分阴阳,如病体外脓肿,向外长是阳,脓肿向里长是阴,阳症好治,阴症难治,中药也分阴阳。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诊脉的方法: 诊脉通常是以清晨的时间为最好,此时人还没有劳于事,阴气未被扰动,阳气尚未耗散,饮食也未曾进过,经脉之气尚未充盛,络脉之气也很匀静,气血未受到扰乱,因而可以诊察出有病的脉象。 在诊察脉搏动静变化的同时,还应观察目之精明,以候神气,诊察五色的变化,以审脏腑之强弱虚实及形体的盛衰,相互参合比较,以判断疾病的吉凶转归。 9班-河南-耿雪明《黄帝内经》第24集作业 |
|
4047楼#
发布于:2016-02-29 10:17
@教官-石家庄-任红超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二班袁小玲申请签到,2016年2月27日黄帝内经第22课心得 1、 古时制作出汤液及酒,因其时之人满足于现状,即令有病,亦必甚浅,只为预防万一也。今世因为心已乱,环境污染,病邪必盛,必齐毒药攻其中,加上针刺艾灸治其外也。 2、 针灸之道理,是要把不正常的气血,回归于正常,但病人精神状态不佳,意志上又不完全配合治疗,所以病无法愈。 3、 造成因肺阳气不下而反散出体外,肾阳不上升反隔于内,阴阳相隔,上下不交的治疗方法:先使四肢末稍皆能活动,再使全身周围温暖起来,以助气血流畅,再利用缪刺法来疏通有瘀血或有阻碍之处,使全身上下气血加速流走,毛孔打开,使能正常的发汗,再促进肠胃及膀胱作用,使腑内无浊物堆积,利用汤药,调理五腑之通与不及,助其恢复正常功能,使精气自生。 4、 揆度者,度病之深浅也。奇恒者,言奇病也。 5、 人体内异常的变化,都会在脸上呈现上下左右不同色泽。如果病色延展的方向是由下往上的,此凶兆;如病色是由上往下发展,则是良性易治之病。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二班袁小玲申请签到,2016年2月28日黄帝内经第23课心得 1、 女人面上病色如从左向右的方向进行,也是病加生之征;男人也女人正好相反,这是因为男人左阳右阴,女人左阴右阳的关系。所以女人病色向右时,表示阳上加阳,名“重阳”,女人病色向左发展,此为阴上加阴,名“重阴”。阴阳产生不平衡的现象时,其使阴阳能平衡,就是治疗法则。 2、 脉搏动很盛大时,身体发生手足不遂,是表示寒热交合相争的状态。 3、 农历一月、二月,天阳之气始变,地阴之气始生,此时人气在肝脏。三月、四月,天阳已规律运转,人气聚于脾。五、六月人气聚在头。七、八月人气在肺。九、十月,人气在心。十一、十二月,人气在肾。 4、 春夏秋冬四季气候不同,针刺手法也不一样,春夏应下针较浅,秋冬下针较深。凡施用针术于胸腹之部时,必须避免刺到五脏。凡针刺肿病时,必摇动针柄,使针孔加大 ,病邪顺之而出;凡刺经络上穴道时不可摇动针柄,这是刺法之大要也。 |
|
4048楼#
发布于:2016-02-29 10:4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张亮荧申请签到2016-2-28《皇帝内经》第23课心得
1、博脉 寸脉为阳、浮,迟脉为阴、沉,阴脉变小,阳脉变大,大到皮肤表面,是内脏阳出来,阳外走,称为博脉。 外邪入侵时,表面阳无法对抗外来病邪,内脏阳会出来对抗,对抗时会产生寒热交合相争状态,赢是热,输是寒。外阳足够抵抗外邪时是没病的。 2、孤脉 独盛于寸口,只摸到寸口脉,尺脉没有,表示阴已消竭。反之脉独盛于迟,表示阳气衰,因为阴脉过大,这叫孤脉。 3、脉形是中空,压下去像葱身,中间是空的,代表失血,血不够(脉形会变很大),手前臂内侧青筋很多是贫血。孤脉(实)危险,虚脉(没长东西)好治,治疗中脉由实变虚是好转。 4、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十二月的节气与阴阳变化,一二月份,阳气开始动,地气开始往上升,人气是肝脏。天气是天阳,地气是地阴。三四月份,天阳开始运转,地气由下慢慢往上升,人气聚在脾脏。五六月份,天气非常盛,地气升的非常高,人身上最高是头,人气在头。七八月份阴气开始肃杀、受损,人气在肺。九、十月阴气变冷,地气往下走,人气在心脏。十一、十二月寒冷的气与地气并合,阴寒的地方在肾脏。 5、春天是病之始,天气与地气在变动,病在皮肤肌肉间,浅刺出血,严重会传入内脏。 夏天得病,刺孙络细小的地方,在四肢末梢放血。因气当旺,人气与天气一样,病邪不易进入体内,在体表。下针是春夏针浅,秋冬针深,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秋天顺皮肤腠理空隙而刺。冬天寒气重,病深,针背后腧穴。 6、春天是筋,夏天是血脉、脉搏,秋冬是骨,如春天时针下到脉搏上,没下到筋,是不及,力量不够,病不但不好,气还会乱,因为针下去时动到气了,病邪就趁乱而入。 不及产生的症状是静:不讲话,懒言少动 少气。太过产生的是动:情志由平静变很高亢,话多。 7、心藏神,神分阳(魄),阴(魂)。阳主静。魂主动,如,小孩子梦游(魂)。 下针胸腹背时不要扎太深,要斜刺避开五脏,刺到心脏一日便死,刺到脾脏五日便死,刺到肾者七日死,刺到肺者五日死,刺中隔膜就算病好了,也会一年死。 8、心脏病在前胸痛点与正对后面背部,前后各下一针,下针不要超过肋骨,叫短刺。 针刺肿病时,针出时必须摇针泻气(摇针是泄气)。刺经络上穴道时不可摇动针柄。 形肿,如手肿针下去后摇大针孔。脚踝裸关节肿商丘透丘墟摇大针孔。 |
|
4049楼#
发布于:2016-02-29 10:4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2班-山东-姜绍艳申请签到
2016-2-28《黄帝内经》第22集心得 汤液醪醴论 十四篇 现代人杂念多,环境污染,病邪必盛,必须内攻强烈汤药,外使针刺艾灸才能治好。 某些病人这样也治不好,反而形体弊坏,气血竭尽,根本原因是病人不相信,以致精气败坏,卫气失去作用。病在横隔膜以上,治后会吐,病在以下治后会泻。 初病时,在皮肤表症,在十二俞穴和354穴道反应,此时不是病,调理好为上工,到现在基本都是得病后才开始治。有的病是由皮毛入里,有的病是因为五脏阳气衰弱而生的。肺气主肃降,少腹积液多,则堵塞肺阳气不下而反散出体外,病人逐渐消瘦,肾阳不上升反隔拒于内,阴阳相隔上下不交。治症:肺主皮毛,缪刺法,井穴放血(四肢末梢,青筋点刺放血,静脉曲张处),疏通瘀血、阻碍之处。缪刺可使全身上下气血加速流走,毛孔打开,发汗,促进肠胃及膀胱作用,促使排出腑内浊物,这时脏内的精气就会趋于稳定。 玉版论要: 《撰度》度量疾病深浅,《奇恒》说明异常疾病,《五色》《脉变》《揆度》都是观察色脉之间有无神色。 人体内不同的变化都在脸上显现。病色浅的用五谷汤十天可治愈。病色较深时,二十—曰内治愈。 病色过深而色黯,用药酒煮汤药治疗—百天治愈。面脱,油光没有了,很多灰尘一样,到—百天就死亡。短脉(阳气短,阴阳脉反逆),病温(燥热口渴又不想喝水),都是死症(脉正是合的好治,脉反逆不好治,如是表症脉,必定有表症,如果没有表症,则是脉反逆,危险)。 整个脸色如以胃气来观测,胃气上移为逆,凶(头为阳之极,阳极生阴,向下走为常态,反逆为凶);下移为顺,良。女子病色在右侧的为逆,左侧为顺,男子相反,如果病色变顺为逆,在男子则为阳,在女子则为阴,皆是死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