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5楼#
发布于:2016-02-29 20:1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易岚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9《内经》第24集心得 三皇,阴陵泉、地机、三阴交,是水道,脚水肿,下针摇一摇,水会出来。在经络上下针不能摇。 十二经脉的脉气尽绝时的症状是怎样的? 膀胱经脉气断时,病人眼睛向上翻,整个人往后反折过去,面色苍白,脸上出汗如出油,津液尽病人亡。少阳脉气断时,耳聋,关节松弛无力,眼目怒睁无法闭合,目睛无法转动,病人一日半内亡,死前色会呈青色再转白色,然后死去。阳明经脉气尽时,病人口眼乱动,易受惊吓,胡言乱语,面色发黄,在脉气将尽时会出现一时的盛大,但等到手足麻痹时,就是死亡时间。少阳经脉绝时,面黑无光,齿龈退缩而生黄垢,腹部膨胀,食不下咽,大小便不通而死亡。太阴经脉气尽,腹会胀满,呼吸不畅,噫气呕吐,一旦呕吐剧烈时,气必上升,病人会显赤色,如果呕吐不出,秽物积留在体内,食物不入,大小便不通,终而产生面色皮黑,皮毛呈干枯,最终身亡。厥阴经脉气尽时,病人中焦发热,喉咙苦干,多溺而心情烦躁,严重时舌向上劵,睾丸上缩入腹而死。 十二刺法。第一刺,偶刺,专治心痞。短刺,治骨痞。 长在皮肤表层的疙瘩是阳病,好治。长在皮肤下面的疙瘩是阴病,不好治。说话声音大,是阳病,好治。说话声音小无力,是阴病,不好治。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脉的诊断法是怎样的? 诊脉以清晨日出最为恰当,此时阳气未动,阴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调和,气血平稳,此时可诊出有过的脉。诊脉时须细察脉的动静,审视病人面部气色如何,查五色知五脏的盛衰,查脉的过与不及,知六腑的强弱,外形的荣枯,可知血气的足与不足,以上各种观察结果,可决定患者的生死。 睡觉时,阳会走到四肢,躯干里是阴。起床后喝杯冷水,四肢的阳会瞬间回到躯干。起床喝冷水的人不会有胃病。 养生方法:睡前倒杯水在床头,手捏一小撮海盐放入。早上醒后在身体没动之前,阳气没回来时,喝下三四十颗六味地黄丸。 |
|
4066楼#
发布于:2016-02-29 20:2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徐淑娟申请签到,2016年2月29日《黄帝内经》第24课学习心得:
一、1.阴陵泉,地机,三阴交合称三皇,分别是天人地三皇穴,脾主水,水道的位置,脚水肿时针下去摇一摇出来,会出水,小便的次数也会增加,肿症都可以用摇,病人肿胀的现象就会消失。在其他的经络上下针就不要去乱摇他了,这是刺法大要。整本黄帝内经和针灸是密合的。 二、十二经脉的脉气尽绝时的症状: 1.太阳经的脉绝断时,病人(戴眼)眼珠往上翻,角弓反张,手足紧抓不放,面色苍白,人的头是六阳之会,阳气来自于脾胃很重,脾胃气没有了会有苍白的现象。(绝汗乃出)汗就是脸上的油,也是气,油尽灯枯,整个皮肤干干的摸不到油了,气都没有了,病人必死。 2.少阳经脉之气尽时,病人会有耳聋的现象,(耳聋有很多,一种是外来的,外来的大声震的耳聋这个时候是实证,和少阳没有关系,这个地方讲的耳聋是虚证,同气相求,如果是大音响造成耳聋,建议你慢慢离开现场,耳聋就会治好)全身关节松弛无力,眼目怒睁无法闭合,目睛无法转动,两眼直视,病人一日半内死亡,死时脸颜色先是青色再转白色,然后死去。 3.阳明经脉之气尽时,病人会口眼乱动,易受惊吓,胡言乱语,面色发青,在脉气将尽时会出现一时博大,就像回光反照,但等到手足麻痹时,也就是死亡降临之时。 4.少阴经脉气尽时,病人脸黑无光,齿龈退缩牙齿变的很长而生黄垢,腹部膨胀,食不下咽,大小便不通而死。 5.太阴经脉气尽时,腹会涨满,呼吸不畅,善于噫气和呕吐,呕吐剧烈时气必上升,病人脸色会发红,如果呕吐不出秽物积留体内,造成食物不入,大小便不通,造成皮黑皮毛干燥枯萎,最终死亡。 6.厥阴肝经气绝时,病人中焦发热,喉咙苦干,多溺而心情烦躁,严重时舌向上倦,睾丸上缩入腹而死。 7.汗、吐、下法的治病原则:a汗:如果病邪在皮肤在表我们就用汗发。b吐:病在上太高了,不管是头面的,喉咙的,鼻子的,还是肺脏上方的我们都用吐。c.下法:如果大小便不通我们想办法让他通。d.如果病在内脏脏腑之间,经络之间,肌肉和经络之间,我们采用和解的方式。如果大便不通且脸色发黑,就去恢复肾脏功能。如果大便不通,脸上很鲜红光亮,是大肠太干燥造成的,因为阳明经应该往下走,结果逆流往上走。所以治便秘时一定要找便秘的原因再下手。 三、针灸素难要旨中的卷二中的针灸基本理论与原则的十二刺法:第一个刺法是偶刺,专门治疗心痹,心痛,正面一针背面一针,我把他讲成短刺,现在更正一下是第1刺偶刺。第9刺是短刺,是治骨痹,。(十二刺用的很多,建议大家买上面的书来看。)短刺是骨痹,骨病,风湿关节,骨头痛,扎在骨边上,痛点上,在骨头上面磨搓,这就会短刺。刀针,很粗像刀子一样,进去做短刺,很痛很容易伤到筋,因为骨边就是筋。做短刺时用细针,毫针就可以了。直进直出,就在痛点的骨头上下针就可以了。 四、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1.诊脉的时机,以清晨日出最为恰当,清晨时阴气未动,阳气为散,饮食还没有进,(中医的观点认为,人睡觉的时候,阳气会散到四肢,身体内部阴非常盛,因此手脚头可以露在外面,身体要用被子盖到,这是常态。)此时经脉正常且络脉调和,气血平稳。诊脉时,要细察脉的动静,还有病人气色的变化知五脏盛衰,查脉过于不及知六腑之强弱,外形荣祜知气血足与不足,以上各种观察来决定病人的生与死。 2.有的人早起喝冷水,这很好。因为喝冷水下去是寒的,四肢的阳瞬间就会回头在胃里面蠕动,所以早起喝冷水的永远没有胃病。六味地黄丸是很温和的补泻方法,有三补(熟地,山萸肉,山药)三泻(丹 |
|
4067楼#
发布于:2016-02-29 20:4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徐淑娟申请签到,2016年2月29日《黄帝内经》第24课学习心得:
一、1.阴陵泉,地机,三阴交合称三皇,分别是天人地三皇穴,脾主水,水道的位置,脚水肿时针下去摇一摇出来,会出水,小便的次数也会增加,肿症都可以用摇,病人肿胀的现象就会消失。在其他的经络上下针就不要去乱摇他了,这是刺法大要。整本黄帝内经和针灸是密合的。 二、十二经脉的脉气尽绝时的症状: 1.太阳经的脉绝断时,病人(戴眼)眼珠往上翻,角弓反张,手足紧抓不放,面色苍白,人的头是六阳之会,阳气来自于脾胃很重,脾胃气没有了会有苍白的现象。(绝汗乃出)汗就是脸上的油,也是气,油尽灯枯,整个皮肤干干的摸不到油了,气都没有了,病人必死。 2.少阳经脉之气尽时,病人会有耳聋的现象,(耳聋有很多,一种是外来的,外来的大声震的耳聋这个时候是实证,和少阳没有关系,这个地方讲的耳聋是虚证,同气相求,如果是大音响造成耳聋,建议你慢慢离开现场,耳聋就会治好)全身关节松弛无力,眼目怒睁无法闭合,目睛无法转动,两眼直视,病人一日半内死亡,死时脸颜色先是青色再转白色,然后死去。 3.阳明经脉之气尽时,病人会口眼乱动,易受惊吓,胡言乱语,面色发青,在脉气将尽时会出现一时博大,就像回光反照,但等到手足麻痹时,也就是死亡降临之时。 4.少阴经脉气尽时,病人脸黑无光,齿龈退缩牙齿变的很长而生黄垢,腹部膨胀,食不下咽,大小便不通而死。 5.太阴经脉气尽时,腹会涨满,呼吸不畅,善于噫气和呕吐,呕吐剧烈时气必上升,病人脸色会发红,如果呕吐不出秽物积留体内,造成食物不入,大小便不通,造成皮黑皮毛干燥枯萎,最终死亡。 6.厥阴肝经气绝时,病人中焦发热,喉咙苦干,多溺而心情烦躁,严重时舌向上倦,睾丸上缩入腹而死。 7.汗、吐、下法的治病原则:a汗:如果病邪在皮肤在表我们就用汗发。b吐:病在上太高了,不管是头面的,喉咙的,鼻子的,还是肺脏上方的我们都用吐。c.下法:如果大小便不通我们想办法让他通。d.如果病在内脏脏腑之间,经络之间,肌肉和经络之间,我们采用和解的方式。如果大便不通且脸色发黑,就去恢复肾脏功能。如果大便不通,脸上很鲜红光亮,是大肠太干燥造成的,因为阳明经应该往下走,结果逆流往上走。所以治便秘时一定要找便秘的原因再下手。 三、针灸素难要旨中的卷二中的针灸基本理论与原则的十二刺法:第一个刺法是偶刺,专门治疗心痹,心痛,正面一针背面一针,我把他讲成短刺,现在更正一下是第1刺偶刺。第9刺是短刺,是治骨痹,。(十二刺用的很多,建议大家买上面的书来看。)短刺是骨痹,骨病,风湿关节,骨头痛,扎在骨边上,痛点上,在骨头上面磨搓,这就会短刺。刀针,很粗像刀子一样,进去做短刺,很痛很容易伤到筋,因为骨边就是筋。做短刺时用细针,毫针就可以了。直进直出,就在痛点的骨头上下针就可以了。 四、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1.诊脉的时机,以清晨日出最为恰当,清晨时阴气未动,阳气为散,饮食还没有进,(中医的观点认为,人睡觉的时候,阳气会散到四肢,身体内部阴非常盛,因此手脚头可以露在外面,身体要用被子盖到,这是常态。)此时经脉正常且络脉调和,气血平稳。诊脉时,要细察脉的动静,还有病人气色的变化知五脏盛衰,查脉过于不及知六腑之强弱,外形荣祜知气血足与不足,以上各种观察来决定病人的生与死。 2.有的人早起喝冷水,这很好。因为喝冷水下去是寒的,四肢的阳瞬间就会回头在胃里面蠕动,所以早起喝冷水的永远没有胃病。六味地黄丸是很温和的补泻方法,有三补(熟地,山萸肉,山药)三泻( |
|
4068楼#
发布于:2016-02-29 20:4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莉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9日《黄帝内经》第26课心得 脉形随四季的变化而不同。春天的脉柔缓;夏天脉强有力;秋天脉如称尾,重按即退;冬天脉如石沉河底。 冬至后的45天,自然界中阳气微出,阴气微退;夏至后的45天阳气微退,阴气微出。 阴阳的变化消长与脉形是吻合的。一旦节气变了,脉形不跟着变,便知病之所在。根据24节气的变化与特点,配合阴阳消长的规律,依据五行生克可知人体健康与否,甚至能诊断出病人的死期。 治病时有余则泻,不足则补,原则是要符合24节气的变化。一个人生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之消长方为正常。 梦可以预警身体的健康状况。体内阴盛易梦见大水且易惊醒,阳盛易梦见大火烧身,阴阳皆盛会梦两人相杀受伤。上焦气盛会梦空中飞行,下焦气盛会梦如坠深谷。过饱会梦施予,饿则梦取人财物。肺气盛多梦悲哭,腹内短虫多会梦人聚,蛔虫多则梦人互殴伤害。 若一人吃喝拉撒睡都正常,脸却发黑,为灾色。中医可采取措施改变其遇灾的时间,如可把白天改为夜晚,从而躲避灾祸的发生。 |
|
4069楼#
发布于:2016-02-29 21:3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九班郭新申请签到2016-02-29黄帝内经25课心得
1脉诊 数脉:寸为阳脉长九分,尺为阴脉长一寸,呼吸治疗脉动五次。 当脉动超过五次时,名曰数脉。 脉数则烦心,是津液不足引起的。 短脉:当寸脉的长度小于九分,尺脉的长度小于一寸时,名曰短脉。 脉短则气病。 脉大:脉大表示病情越来越严重,如果只有寸脉盛大,则表示气向上逆而不下。 如果只有尺部脉大,表示下腹气胀。 脉代:脉忽大忽小。 脉如果断断续续不规则的搏动,则是气衰弱的表示。 脉小,脉细则气少。 涩脉:摸上去感覺沒有力量,就算有力也是形大而中空,表示病人有心痛。 脉形如过形大而中空且脉如泉水般涌出,则表示病情越沉重,病人必失血色。 脉绵绵不断如弦一样紧绷,病人必死。 2面诊 人的眼神与面部五色是人的精华所在,五脏之色应光鲜亮丽,暗而无光者是病色。 正常的红色应如红色裹着白绢,深红则有病。 正常的青色应如玉一般,如果青的像蓝一样是凶兆。 正常的白色应像鹅毛般有光泽,像盐一样无光是病色。 正常的黄应如白绢包着雄黄一样,是润黄。如黄的像泥土一样暗而无光是病色。 正常的黑色应像黑漆一样,黑而有光。如像黑土一样黑而无光者为凶兆。 举例:春天属肝,肝色青,如果春天看到面部一点点青色为正常,如果出现白色为金克木,是賊邪。 看到红色是實邪,看到黑色为虛邪,看到黄色为微邪。 人的眼睛必須黑白分明,目之神在清而且看东西能长久。 眼睛随有神但不能长久视物,或黑白浑浊时,表示此人精神以衰。 3五脏的功能要能收,能藏,能守,能强,人才能健康。 吃饭应七分饱,假如吃饭太多脏腑就会负担过重,就会产生喘息不止,易受惊恐,同时声音会变得沉闷且浅,這是因为中焦的湿过盛,湿和过多的食物产生的余热混合成中焦湿热之症。 人說話声音细微无力且一直重复同样的话,這是气以被夺,内脏功能快停的现象。 如一个人總是衣衫不整,睡觉时呈狂乱状,同时說話内容极尽污秽,不知羞耻,此人神明以乱,内脏之神无法固守于内也。(大肠之燥气冲过横隔膜,入脑,使人神智不清) 如果人之饮食,入则吐或下, 小便或汗尽出沒有遏制,代表病人肺和膀胱不能固守了。 人能守者必生,不能守者死。 食物入胃即吐,是因为胃里有东西堵到了。 食物入胃不消化,吃什么排什麼是因为小肠的火弱,无法消化食物所致。 汗尿同源,肺的津液排出就是汗, 肺的津液下降到肾,经过肾的气化,膀胱的气化,排出体外就是尿。 一个人不停出汗是因为阳气虛而无法固表,肺的津液不断排出的結果。阳固汗不外泄。 小便不止是因为小肠火弱,不能气化水液造成的。 5眼神可以看出一个人精神与智慧。 背部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肺心之阳气的强弱。 腰部为肾脏之外卫,腰的灵活度可以看出一个人肾脏的强弱。 膝盖部是筋聚集之所,膝盖无法自由伸缩是筋无力,跟肝脏有关。 骨是髓的外部,人无法久立,走路摇晃是骨髓将乏力也。 6脉诊 当色与脉与节气相符合,但脉太过时,为精强。 当色与脉与节气相符合,但脉不及时,是因为气消。 人如果有与四时节气不合的脉或色出现, 出现相克的脉和色时,斌人病的比較严重。 出现相生的脉和色时,問題不是很大。 |
|
4070楼#
发布于:2016-02-29 21:41
中医经典特训9班2月29日,王毅泓申请签到《黄帝内经》第25集
脉<1.9寸,是短脉,为气病。 脉数:一呼2至,一吸2至,一停1至(因脾土),一次呼吸间共有5次为常数。如>5次,则烦心。 脉呈大形:应和体型成正比, 胖子应脉大,瘦子应脉小。脉呈大者表明病重。 寸盛:寸——代表胸,关——横膈处,阳脉盛,表明气血上逆。 尺盛:下腹气胀。 代脉:脉会变动,忽大忽小,表明气衰。 细脉:气少。 濇脉:主心痛,摸脉似停滞不弹回,或按后往旁边去,无力量。 浑浑革至如涌泉:革是变革,脉如泉水一样,表示病重无血色。因脉是气之所在,最好的气是收敛,如气无法收,往回逆,则脉很洪大。脉如绵延不端如弦一样绷紧,病人必死。 脉:既可以诊断也可以判断转归。如病人本来是8-9次/息治成5-6次/息,说明好转,即异常向正常发展都是正确的。 二、脸之气色与眼之神明 红色:红里带白。白色:像鹅毛有光泽,不要像盐。青色:像玉一样润泽,不能像蓝色。黄色:如白娟包着雄黄,不能像黄土的颜色。 当一个脏器出现问题时,其脏色就到脸上。 春天看到青色为正常,在左脸尤其好。如看到克色,金克木,看到白色,不好是贼邪。 眼睛:当眼睛出现问题时,黑白不分,长短不分。看眼神,神在形不在(双眼有神,虽形体消瘦),好治;形在神不在难治。人要保持情志安逸,有的受到惊吓后,神失一样会死。故看病时要安慰病人,让其不要恐惧。 三、五脏之功能 1)守:五脏功能,固守人之生命泉源。吃不能过饱,伤脏器,使中焦湿热。一般发音从丹田而出,如声音很浅,没有深度,没有内发的力量,说明中焦堵。另一种情形是发音浅,问其未进食,是小人,心术不正。 声音很小,终日重复,气被夺。衣被不盖不穿,狂乱,说话内容极尽污秽,神明已乱,可能与大肠之燥气上升越过横膈有关。脾、胃、小肠是仓廪,如不藏,吃下去就吐或泻,吐表明胃内堵,泻表明小肠寒。 水泉不止者,是膀胱。汗尿同源,正常人肺主皮毛,常人饮水入胃,即散,经过三焦分布全身。饮食进入小肠,经火后水和残渣——大肠,大肠内的水气化入肺成津液,只有清气上升,当运动出汗,流出的汗是白色的,是肺汗。如果未流汗,水——肺下达肾,肾经小肠加热后,气化沿脊髓——脑部。第二次气化的水——肝,其余的排出至膀胱。夏天要多汗,冬天要不出汗。当发汗不止或尿出不止时,表明阳虚容易出汗,阳固表,阳不外泄。有的病人没运动也汗出不止称为表阳虚。 2)强:望诊,头,如天柱倾,双目无神,看着深邃,但不认识人,危险。 背:背歪曲,呼吸时要耸动肩,腑坏。 腰:肾之府,肾因有阴阳,很柔软,无阳时僵硬。治法:想办法补肾阳,使腰柔软。 膝:筋之府,不能屈伸,筋会阳陵泉,肝主筋,想办法恢复肝的功能。 骨:髓之府,不能久立,脚无力,补骨,肾主骨,补肾。 强有许多的方法,锻炼打坐等,走路是最好的运动。 如果人的气色和脉与四季相符合,稍强一点为正常;不足时为消,当消时若色脉不和,则危险。举例:夏天病人脸上红润,但摸脉却是肾脉,说明过不了冬天。 关格之脉,外关内格,内关外格都是真脏脉,是要死的征兆。 |
|
4071楼#
发布于:2016-02-29 21:4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1班文霞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9日《黄帝内经》第25课学习心得 寸阳脉9分,尺关脉1寸,这是常脉,标准的长度代表五脏的气非常平衡。正常人一呼一吸,脉跳5下。如果太短了会得气病,脉跳的太快了必是心烦躁,会有津液不足。当脉变大时病会越来越严重。 寸阳脉代表胸部,尺阴脉代表腹部。如果只有寸阳脉盛大,则表示气向上逆不下。如果尺阴脉盛大则为下腹气胀。脉形如断断续续不规则的博动,则是气衰弱的表示。脉形呈细小状则为气少。脉形呈涩滞且游转无力,则表示心痛。脉形呈泉水涌出且形大而中空,则表示病况俞沉重,病人必失血色。脉呈绵延不断如弦一样的绷紧,病人必死。 最好的气是收敛,收敛在身体里。人的眼神与面上五色: 正常的红色,应如白娟包着红色,若红如深红则必有病。白色应该像鹅毛一样白而有光泽,若像盐一样白而无光病色。青色,应如玉一般润泽,若青的像蓝色一样深,必是凶兆。黄色,应如白娟包着雄黄一样的润黄,若像泥土一样黄且暗而无光,就是病色。黑色,像黑漆一样黑而有光,若像黑土一样黑且黯然无光泽必是凶兆。 克色为凶,例如:春天看到一点青色为正常,结果看到的是白色,说明肺白克肝青为賊邪。 眼睛里本来是看万物,分辨黑白的,如果把黑的看成白的,把长的看成短的,混淆不清,这时精神已衰。 五脏的精华吸收进来要能守还要能够强,这两个守强要掌握住,五脏就不会有问题,下处方时有固守的药,有生强的药。 吃东西不要吃太多,如果吃太饱食物不消化脏气会满,就会在中焦部位产生湿热,声音沉闷,讲话很浅,我们平常讲话是从丹田发出来的,有些人讲话很浅是从喉咙发出来的,因为胃被堵到了气下不去。如果一个人衣衫不整,讲话随便骂人,熟人都不认识了。此人神明已乱,浊气上升。 东西吃下去就吐掉,代表胃里面有东西堵到,不受纳。再有东西吃下去青谷就排掉,代表小肠是冷的都不好。小便汗液尽出无法厄止,这是膀胱无发固守。汗尿同源。阳虚汗就出来,汗是肺的津液。能够守住小便,守住汗,汗就是固表,因为人有阳气汗不外泻。脏要强,太弱不行,太强也不行。 看一个人的头背腰膝骨头可以看出这个人脏器的强弱。头,是人的精神与智慧所在。天柱倾头就歪下去了,这个人神要离开了双目失神静止不动不认识人了。 背弯曲了,呼吸的时候要动肩,肺脏太弱了,不动肩的话没办法做一个完整的呼吸,我们平时脏器很强不需要用姿势去帮助呼吸,很正常就能呼吸。 腰部为肾之外卫,肾里面有阴阳才能柔软,现在没有阳不能动了,病人无法摇转腰部自如,说明肾出问题了。要强肾。 膝是筋所聚之处,没有办法伸屈,行路佝偻无力,病人脚不能弯曲是筋病,筋会阳陵泉,阳陵泉就在膝盖的旁边,肝主筋,想办法让肝脏的功能恢复。 骨是髓的外都,人如无法久立,脚没有力量是是骨头的问题,走路则晃动无法控制方向。 所以内脏得强者生,失强者死,内脏一定要强。 打坐能让我们的情志变化降到最低。走路是最好的运动。 如果一个人的气色和脉符合当季的节令,例如,春天脉是弦脉,脸上有一点青色,青带有亮色,精气很强,精气比平常人强一点很好。稍微强一点正常,当不足时,色和脉要合,不合很危险。例如,夏天的脸上红润很好,夏天的时候是洪脉,但摸到脉是很沉的肾脉,心和肾是相克的,病人冬天必会发病。 外关内隔和内关外隔都是真藏脉,很危险。 |
|
4072楼#
发布于:2016-02-29 21:4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惠州-赖惠平2016年2月29日《黄帝内经》第24课心得:
帝曰:愿闻十二经脉之终奈何? 岐伯曰: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绝系,绝系一日阗,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少阴终者,面,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皮毛焦而终矣。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善心烦,甚则舌,卵上缩而终矣。此十二经之所败也。 太阳经脉气绝:两目上视,眼往上翻,角弓反张,手脚抽搐,面色苍白,绝汗如油,脸上无油,很快死亡。少阳经脉气绝:耳聋(虚证),骨节无力,两眼直视,面色青白,很快死亡耳聋分两种:一是实证,如果当时耳朵聋,再次回到现场,慢慢慢离开,让耳朵慢慢习惯,就会好。此时是虚症而发的耳聋。少阳胆经脉气绝:两眼直直,手脚松开。阳明经脉气绝:口眼乱动,胡言乱语,面色发黄,回光返照一次,一时盛大的现象。少阴经脉气绝:面色发黑,齿松牙长牙龈回缩且积满污垢,肾主大小便,大小便不通。 太阴经脉气绝:腹部胀满,大便秘结,呕吐气逆,面色发红,气不上逆,面色发黑。厥阴经脉气绝:胸中发热,咽喉干燥,舌头卷缩,睾丸上缩。 汗、吐、下法: 汗:外邪在表、在上部时,用汗法 吐:在内脏脏腑之间、经络之间,和解法。 下:大小便不通用下法,恢复肾脏功能。 更正上节内容 十二刺法: 偶刺:即直对病痛所在,一刺前,一刺后,于胸脘部及背部进行斜刺。由于这种刺法是前后对偶,因称。 方法:以一手按前心,相当胸部募穴等处,一手按其后背,相当于相应的背俞处,当前后有压痛处进针。 说明:这种一前一后阴阳对偶的针法又称“阴阳刺”。临床脏腑病痛以胸腹部募穴和背俞穴相配同刺即属本法。 短刺指治疗骨痹的针刺方法。其法进针后稍许摇动针柄,逐渐深入至骨所,然后短促提插。故名短刺。 阳病好治,阴病不好治。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黄帝问曰:诊法何如? 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阳气未动,阴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诊脉法:理论上是平旦诊脉,延伸出一个好的保养方式, 常态时,清晨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时,睡觉时身体里阴气很盛,阳在四肢和头。有的人胃很好,天生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是喝杯常温水喝,是对的,因为冷水下肚是寒,四肢的阳迅速从四肢回到胃里,早上起来不想喝水的,基本胃都不好。早上起来喝水的一般不会有胃病。 保养身体方法: 早上用六味地黄丸:熟地黄、怀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早上未起床时用常温淡海盐水冲服。含三补三泻,温和的补泻药。早上放床边一杯冷水,捏一滴海盐,三四克六味地黄丸,盐巴吃太多会让血凝,盐洒在水里,第二天醒来不要动,拿六味地黄丸用盐水冲喝下去。 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胜死生之分。 脉的标准:阳脉比较表面,阴脉比较深。脉长最好一寸九分,从手腕高骨到手腕横纹头是寸脉九分,关下尺脉一寸比寸脉长一点,代表五脏的气非常平衡。 |
|
4073楼#
发布于:2016-02-29 21:5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凤翔申请签到2016-29内经视频第25课心得
短脉,短则气病,脉太速,一呼一吸超过五下,速则烦心,大则病进,胖子气少,上盛则气高胸部,下盛则气胀腹部,代则气衰,脉细气少,涩脉心痛,脉很大如泉水,代表病越来越严重,脉很弦快死了,脉从速到慢,病有转机。 气色红带点白,白色要光亮,青变蓝就有问题了,脏有问题,顔色会到脸上来,狼疮会在脸上很红,干掉了。常色青在左边比较好。克色,春天看到青色正常,看到白色就是克色,凶,贼邪。眼睛无神,精衰,要保持情志安逸。 五脏,藏守,强,脏就没问题,饮食不能太满,气会太盛,发声浅,心不正中气也浅,重复讲话又声音小,气被夺了,不避亲疏不盖被,神明之乱,燥气很多,膈不分清浊,食物不受纳,胃里有东西堵到,小肠太冷。 汗尿同源,膀胱和肺的水同源,发汗不止,小便守不住是很危险的表现,阳虚不能固表。 从人的头背腰膝看脏器的强弱,头,天柱倾,精神要离开了,不识人,背者胸中之腑,背曲肩垂,消化系统将坏,腰者肾之腑,转摇不能,膝盖筋之腑,肝主筋。骨者髓之腑,脚没有力量,内脏得强者生,养生练功打坐也可以,走路是最好的运动。 气脉正确精气就很强,不足就是消,色脉不合就很危险,夏天洪脉变成肾脉很沉,就是色脉不和。关格之脉,真脏脉,危也。 |
|
4074楼#
发布于:2016-02-29 21:5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刘炳环申请签到
2016年02月29号,《黄帝内经》第24课心得 凡针刺肿病时,必摇动针柄,使针孔加大,病邪顺之而出;凡刺经络上穴道时不可摇动针柄。 例:病人水肿,在针天地人三皇穴(阴陵泉、地机、三阴交)时,摇一摇针,使针孔加大,此时出针后,出的不是血,而是水,因为针扎在水道上,消肿泄压,水会被导出,小便量增加。 十二经络脉气消失症状 太阳经的脉气断绝时,病人目必上翻,角弓反张,手足紧抓不放,面色苍白,此际津液已亡,唯皮毛上有些微尚存,一旦再汗出如油,津液就彻底没有了,病人必死。 少阳经之气尽时,病人必有耳聋现象,全身关节松弛无力,眼目怒睁无法闭合,至目睛无法转动时,病人必一日半内死亡,死前色会先呈青色再转白色,然后死去。 耳聋有两种:1)外来的,外在声音过吵,导致失聪,此为实症;2)足少阳胆经的虚症导致的失聪。 阳明经脉之气尽时,病人会口眼乱动,易受惊吓,胡言乱语,面色发黄,在脉气将尽时会出现一时之盛大(回光返照),但等到手足麻痹时,也是死亡降临之时了。 少阴经脉气尽时,病人脸黑无光,齿龈退缩而生黄垢,腹部膨胀,食不下咽,大小便不通而死亡。 太阴经脉气尽时,腹会胀满,呼吸不畅,善于噫气与呕吐,一旦呕吐剧烈时,气必上升,病人脸上会呈现赤色状。如果呕吐不出秽物积留体内,造成食物不入,大小便不通(肾主大小便),终而产生面色黧黑无光,皮毛呈现干燥枯萎的现象;而终至死亡。 厥阴经脉气尽时,病人中焦发热,喉咙苦干,多溺而心情烦燥,严重时舌向上惓。睪丸上缩入腹而死。 《针灸素难要旨》中针灸十二刺法 1)偶刺,专门治疗心痞(胸口痛),正面一针,反面一针 2)短刺,治骨痞,在痛点,在骨头上面磨搓,细针、毫针即可。 大陆使用的刀针,实际就是短刺,但是因其很粗,很容易伤到筋(骨边为筋)。 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一曰偶刺,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刺此者傍针之也。二曰报刺,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三曰恢刺,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四曰齐刺,齐刺者,直入一,旁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以治痹气小深者也。五曰杨刺,杨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大博大者也。 六曰直针刺,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七曰输刺,输刺者,直入直出,稀发针而深之,以治气盛而热者也。八曰短刺,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置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九曰浮刺,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十曰阴刺,阴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十一曰傍针刺,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十二曰赞刺,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是谓治痈肿也。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脉的诊断法 诊脉时机:一般而言在清晨日出时为最恰当,因为此时人初醒乃阴气未起,阳气聚于体中尚未达于四肢,食物又尚未进入身体,此际经脉最正常且络脉调和,气血最平稳,此可诊出“有过的脉”。 在中医看来,清晨,阴气未动,阳气未散,未进饮食。人在睡觉时,阳气散到四肢,身体内阴气很盛。清晨醒来时,一杯凉水(性寒),此时四肢的阳气会感受到身体突然受寒,会迅速自四肢回返体内,还可服用六味地黄丸。此法可使胃部不生病。 |
|
4075楼#
发布于:2016-02-29 22:16
@教官-徐州-杨诚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黄萍申请签到 2016年02月29号,《黄帝内经》第24课心得 凡针刺肿病时,必摇动针柄,使针孔加大,病邪顺之而出;凡刺经络上穴道时不可摇动针柄。 例:病人水肿,在针天地人三皇穴时,摇一摇针,使针孔加大,此时出针后,出的不是血,而是水,因为针扎在水道上,消肿泄压,水会被导出,小便量增加。 十二经络脉气消失症状 太阳经的脉气断绝时,病人目必上翻,角弓反张,手足紧抓不放,面色苍白,此际津液已亡,唯皮毛上有些微尚存,一旦再汗出如油,津液就彻底没有了,病人必死。 少阳经之气尽时,病人必有耳聋现象,全身关节松弛无力,眼目怒睁无法闭合,至目睛无法转动时,病人必一日半内死亡,死前色会先呈青色再转白色,然后死去。 耳聋有两种:外来的,外在声音过吵,导致失聪,此为实症;足少阳胆经的虚症导致的失聪。 阳明经脉之气尽时,病人会口眼乱动,易受惊吓,胡言乱语,面色发黄,在脉气将尽时会出现一时之盛大,但等到手足麻痹时,也是死亡降临之时了。 少阴经脉气尽时,病人脸黑无光,齿龈退缩而生黄垢,腹部胀,食不下咽,大小便不通而死亡。 太阴经脉气尽时,腹会胀满,呼吸不畅,善于噫气与呕吐,一旦呕吐剧烈时,气必上升,病人脸上会呈现赤色状。如果呕吐不出秽物积留体内,造成食物不入,终而产生面色黧黑无光,皮毛呈现干燥枯萎的现象;而终至死亡。 厥阴经脉气尽时,病人中焦发热,喉咙苦干,多溺而心情烦燥,严重时舌向上惓。睪丸上缩入腹而死。 《针灸素难要旨》中针灸十二刺法 偶刺,专门治疗心痞(胸口痛),正面一针,反面一针 短刺,治骨痞,在痛点,在骨头上面磨搓,细针、毫针即可。 大陆使用的刀针,实际就是短刺,但是因其很粗,很容易伤到筋(骨边为筋)。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脉的诊断法 诊脉时机:一般而言在清晨日出时为最恰当,因为此时人初醒乃阴气未起,阳气聚于体中尚未达于四肢,食物又尚未进入身体,此际经脉最正常且络脉调和,气血最平稳,此可诊出“有过的脉”。 |
|
4076楼#
发布于:2016-02-29 22:2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张瑞芝申请签到,2016年2月29日《黄帝内经》第25课心得
2,脉…是血居之所,①脉形长状是正常,脉形短如缩状则必病, ②寸脉盛大表示气向上逆不下,尺脉盛大也为下腹气胀,脉形如断续,不规则博动则是气(动能)衰弱的标志,脉形成细小状,则为气少状,脉形成泉水涌且形大中空,表示病越沉重,病人失血色,再如弦一样绷紧,必死 3,有光色的白色是正常色,盐白色是病色。 脸正常青色似玉一般润泽,像蓝色深青是凶兆,。脸正常黄色如白娟包雄黄色,如泥土黄而无光是病色,黑色正常色黑而有光,无光为凶兆, 五脏之色,不正常时,必不久于世,一旦有神而不持久,或黑白浑浊,表示精神已衰 4, 五脏如果食物过多使脏负荷过重,必喘息不止,易受惊恐状,且声音沉闷而浅,是中焦湿过盛,食物过多产生余热,成中焦湿热之症,人说话细微无力,常说同样的话,是气已被夺,是内脏功能停止现象 5,如人生睡狂乱状,语言无悔,不知羞耻,此人神以乱,内脏之神智,无法固守于内,如食入口既出或呕吐,小便汗液无法遏制,是膀胱无法固守,人能守者生,不能守着死 6,身体各部强弱,反应五脏的强弱,①人头双目精神智慧所在,如头歪双目无神,是静,是精神去,非死既痴 ②肺心是胸中阳气聚集之地,不足之状,背部察知,如驼背肩缩,伸展不开,表示肺必衰,③腰是肾外围,腰无法自由转动,乃肾疲劳无力,④膝是筋之聚,膝无法屈伸,行走佝偻无力,为筋无力,⑤肾为髓外都,无法久站,走路晃动,无法控制方向,是骨将乏力, ⑥凡人各部旺盛者,必长寿,人各部一旦失强则五脏病,死不远了 |
|
4077楼#
发布于:2016-02-29 22:2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2班-山东-姜绍艳申请签到
2016-2-29《黄帝内经》第23集心得 玉版论要篇 第十五 从侧面看脉,寸关尺位置应自表往里倾斜,即阳浮阴沉。 搏脉:当寸脉浮的厉害,越来越大,尺脉向下沉的厉害,越来越小,是内脏的阳气向外走,是搏脉。脉搏动很大时阳主血主四肢关节,出现手脚不遂,为寒热交合相争。 孤阳脉:脉独胜于寸,即只剩阳脉,尺脉没有了,为孤阳脉。 孤阴脉:脉独胜于尺,阳脉没有了,为孤阴脉。 孤阴之脉和孤阳之脉都很难治。 血不足时,尺脉很大,但里面很空。贫血时,关到尺泽间青筋很多。 实脉:阳实和阴实。 虚脉:脉虚,里面没有长东西,好治。病人从病到正常,中间都有经历虚脉。 诊要经终论篇 第十六 正月二月,天阳之气始变,地阴之气始生,此时人之气在肝脏。三四月,天阳已运转,地阴上升,人之气聚脾。五六月,天阳之气正盛,地气亦升高,此时人之气聚在头。七八月主肃杀,阳气开始受损,此时人气在肺。九十月,阴气渐盛,地气开始向下行,此时人气在心脏。十一、十二月,寒冷之气与地阴之气合并,此时人之气在肾。所以春病针刺在络脉(皮肤肌肉交界处,浅刺出血),夏病针刺在孙络,微出血,秋病顺着皮肤腠理空隙而刺,冬病刺必深,以刺背部俞穴为主。 下针要恰到好处,太过伤气血,同时会将病邪引入体内,不及则无法祛除病邪。病在表下皮毛,病深下深,大概春夏浅秋冬深。春夏病在表者下针浅,秋冬病在脏者下针深。 下胸腹针时,要斜刺避开五脏(心肝脾肺肾)。误扎心脏,一日死。误扎脾脏,五日死。误扎肾脏,七日死。误扎肺脏,五日死。误扎中膈,必损中气之管道,病虽愈,但不足一年必死。 刺法大要:凡是实症或者肿胀、积水等,必摇针泄气;而刺经络上的穴道不可摇动针柄。 |
|
4078楼#
发布于:2016-02-29 22:2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王芝申请签到2016年2月29日《黄帝内经》第25课心得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二、脉,是血之居所。 1、脉形呈长状为正常。短脉必病。 2、脉跳很快是心烦燥,津液不足之象,脉呈大形表示病重了。脉一呼二至,一吸二至,一呼一吸中间停一下,所以人的一个呼吸脉动5下。瘦子脉大,胖子脉细。寸脉为胸,关为横膈,尺脉为腹。 3、如果只有寸脉盛大则表示气向上逆不下;如果尺部盛大则为下腹气胀。 4、代:脉形如呈断断续续不规则的搏动,是气衰弱。 细:脉形呈细小状,是气少状。 濇:脉形如呈涩滞状且游转无力,是心痛。 脉形如呈泉水涌出且形大而中空,是病况愈沉重,病人必失血色。 脉呈绵延不断如弦一样的绷紧,病人必死。 三、人的眼神与面上五色,是人气的精华所在。 1、红色,应如白绢包着红色,不能是深红。 白色,应如鹅毛一样白而有光泽,不能像盐一样白而无光。 青色,应如玉一般润泽,不能像像蓝色一样深。 黄色,应如白绢包着雄黄一样的润黄,不能像泥土一样黄且黯而无光。 黑色,应像黑漆一样黑而有光,不能像黑土黯然无光泽。 五臓五色之极不正常时,病人必不久于人世矣。 如春天应看到青色,,看到的是白色,则是肺白克肝青为賊邪。 2、人眼睛,是看万物,分辨黑白的、长短。如果把黑的看成白的,把长的看成短的,表示此人精神已衰矣。 四、五脏,要能够守和强。五脏的功能,固守人之生命泉源。守、强要掌握住,五脏就不会有问题。 1、如果食物过多造成脏负荷过重,发声会变得很沉闷且浅,是中焦部位的湿过盛与食物过多产生于余热混合成中焦热湿之症。 2、人说话声音细微无力,且整日重复同样的话,是气已被夺。 3、如衣衫不整,睡时狂乱状,言语善恶,为人神明已乱。 4、仓禀不藏的,吃的食物脾胃不受纳,吐掉或随大便排出。像没有门户保护一样。 5、水泉不止的,指汗尿不止,是膀胱不藏,汗尿同源。水入胃,水会随三焦油网分布到全身。食物通过胃咀嚼进去小肠,经小肠热化后,残渣和水进去大肠,因小肠的火大肠下中水气化上升进入肺,清气入肺,所以运动后流的汗是来自肺,白汗。如果不流汗,肺水就下到肾里,肾水经小肠火烧,第一次气化的水经骨髓进去脑部,脖子起到冷却管的作用,让进去脑部的水汽不至于过热,第二次气化的水进去肝脏,浊水就进入膀胱。 6、人凡是能守者必生,不能守固者必死。汗, 四、从头背腰膝骨看脏器强弱 1、天柱傾,头歪双目无神,静止不动,为精神将去矣。 2、背弯曲了,要动肩来呼吸的,为心肺有问题。 3、腰不能转摇了,没有阳气动不了腰了,肾有问题。 4、膝无法自由屈伸,走路佝偻无力,是筋里有问题,肝有病了。 5、骨头不能支撑身体久立,行走时晃动,肾主骨,是肾有问题。 五、人的气色和脉和四季节相符,稍微强一点正常,当不足时,色和脉要合,不合很危险。例如,夏天的脸应红润,脉是洪脉,但摸到脉是很沉的肾脉,心和肾是相克的,病人冬天必会发病。 外关内隔和内关外隔都是真藏脉,很危险。 |
|
4079楼#
发布于:2016-02-29 22:3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张宏申请签到,2016年2月29日《黄帝内经》第25课心得
脉要精微论第十七 本篇讲述脉诊的精要,诊察疾病应以平旦为最佳,在诊脉时要注意察五色,观脏腑,形体强盛衰弱等,讲述脉与四时的关系,五色善恶,是望诊的一个重点等。 脉短不足,是气不足,脉数(正常脉为一息四至或五至,吸二至,呼二至,停一至),超过为数,主热证。大脉代表病势正在发展,上部脉盛,阳脉大,浮起,代表胸部有疾,下部脉盛代表腹部。结代脉是气衰,细脉气少,涩脉是脉会停滞,没有力量,主心痛之证。脉来大而如泉水上涌,代表病势愈沉,因脉是气之所在,正常情况下气是收敛的,因病气不能收敛,气往外走,造成脉大。脉如弓弦,断绝而去,为气血绝主死。如脉本大数,治疗后变小,代表好转,脉小逐步向正常发展,是在恢复的中间。 人面部是气之浓华之地,五脏主五色,当季的色,应当是红色中带有一点白,白色要有光亮,青色润泽,黄色明润,黑色光彩而润。脏出现问题,其中的营养会向面部走,从而出现相应的色,土黄是脾有问题,黑色无光亮是肾有问题。 在当季出现与之相克的色是贼邪,是为凶兆。 望诊时要看眼神,没有眼神非常危险,神在形去好治,反之难治。因此人要保持精神安逸,不惧不怕,以养神志。 脏意收藏,要能守住精华,因此脏要强,掌握这个原则,脏就不会出问题。因此饮食不要太饱,太饱则腑满,造成气不能下中焦,形成湿热,人能够讲话是因为中气很顺,讲话浅是因为中气不顺,中焦堵住了不能气沉丹田,讲话重复,声音很小,是气夺,胡言乱语,不穿衣衫,是精神错乱,其原因是大肠的沼气通过隔膜进入上焦,影响心神。 吃完就吐,胃有东西堵住,吃了就泻,没有消化,说明小肠很冷。 汗水与尿同源,小肠相火,温度很高,人的饮食、饮水进入小肠,随即汽化,汽化后进入肺,肺主皮毛,因此汗水白色,没有流汗水会进入肾,肺金肾水,金生水,此时小肠再次汽化水,进入脑部,在脖子处进行冷却,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中的水经过汽化,有用的进入循环,无用的形成尿液。因此汗出如泄,小便不止,都是危险之象。 有阳固表,汗不外泄,阳虚时不能固表,造成阴外泄,因此汗出如泄。因此表也分阴阳。 脏要强,脏弱则死,脏不守也死。 望诊时要望头、背、腰、膝、骨,可观脏的强弱。头垂下不能抬起,是天柱倾,很危险。背弯曲不起,腑将坏,腰不能左右转动,是肾阳不足,膝不能伸曲,是筋病,不能站立,脚上无力,是骨病。 内脏一定要强,强内脏有多种方法,如运动,走路是最好的运动。 精气不足为消,色脉不合,非常危险,关格是真脏脉,是为死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