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洁贞
侠客
侠客
  • UID2017690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44
4080楼#
发布于:2016-02-29 22:35
@教官-石家庄-任红超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钟洁贞申请签到,2016年2月28日《黄帝内经》第23课心得
一、接上一课的内容
1、面部的气色是有一定的法则,如果病色延展方向由下往上是凶兆,反之是良性易治。女人面上病色从左阴走向右阳也是病加重之征,反之是病走浅之征。男人与女人相反,这是因为男人左阳右阴,女人左阴右阳的关系。
2、如果女人病色向右时,表示阳上加阳,名之“重阳”,此即为亢进之象必死。如果女人病色向左发展,此为阴上加阴,名之“重阴”,生机已绝,生命机能停顿下来,故必死。阴阳产生不平衡的现象时,其使阴阳能平衡,就是治疗法则,这就是奇恒,揆度所陈述的。
3、寸关脉是阳,尺脉是阴。尺阴脉越来越小,寸阳脉越来越大,几乎到了皮肤表面来,内脏的阳不断的往外走就是搏脉。当人受到外在的邪侵占身体时,内脏的阳会与之相抗,产生寒热交和相争的症状,赢了就是热,输了就是寒。如果寸阳脉很盛,表示阴气已经消减了。如果尺阴脉很盛,则表示阳气已衰之象,这叫做“孤脉"。
脉形如果中空且无力,血不够了,脉形会变大。手臂尺内侧青筋很多,都是贫血,脸色本应胃气偏黄,现面色黑是气血不足,无论孤阴之脉还是孤阳之脉都很危险,虚脉很好治,孤脉为实脉,虚就是没有,没有长东西。治病回到正常之前会从实脉变成虚脉。
二、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1、农历一月二月天阳之气始变,地阴之气始生,此时人气在肝脏,三月四月,天阳已规律运转,地阴之气向上升,人之气则聚于脾。五月六月天阳之气正盛,地气亦升高,此迹人之气聚在头,七月八月,阴气开始受损,此时人之气在肺中,九月十月阴气开始变冷,地气见渐向下行,此时人之气在心脏。11月12月,寒冷之气与地阴之气合并,此际人之气在肾脏,因为寒冷,动物都需要冬眠,减少消耗身体的能量,人和动物都是按照节气走。
2、春季得病时,刚开始天气地气在变动,病都在皮肤上,肌肉交界的地方,点刺出血就好,如果严重时,在春天一二月会传至内脏,如肝脏。夏天得病,气当旺,可以刺络俞穴,用针刺更细的孙络,末梢地方放点血,病邪就会去,因为人与天地的气一样当旺,病邪的气不容易进入人体,都在皮肤表面。治病诊断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特别针灸,春夏下针浅,秋冬下针深,秋天在皮肤腠理下针,冬天病深,刺后背俞穴为主。病浅下针浅,病重者下針深,这是治疗原则。春天下针在筋上面,夏天在脉搏上面,秋天和冬天在骨头上面。比如春天下针没有在筋上面,而是下在脉搏上,下得不够深,那是不及。下针力量不够,病不但不会好,而且气会乱,下针不及伤到正气的同时病气又没法去掉,并且趁乱而入,导致人不想吃东西,呼吸很短少气。
如果针下得太过,会造成病邪无法尽出,抽筋气不下而上逆为咳嗽,让人受惊吓容易哭。总结出最简单的辨症方法:太过产生的症状是动,不及产生的症状是静。
3、心藏神分为阴阳,阴讲的是魄,阳讲的是魂,神魂魄三者一样都属于神,魄主静,魂主动,孩子晚上睡觉梦游是魂不守,白天藏在衣柜里不愿意见人,是魄的问题。
石丽
侠客
侠客
  • UID2018729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39
4081楼#
发布于:2016-02-29 22:37
@教官-深圳-林金兰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石丽申请签到,2016-2-29《黄帝内经》25课心得
脉要精微论篇十七
诊脉清晨最好。
人的一个呼吸脉动5下。
脉形呈长状则脉气正常,呈短形如缩状则必病,脉跳很快则必是心烦燥,津液不足之象,脉呈大形表示病重了 。如果只有寸脉盛大则表示气向上逆不下;如果尺部盛大则为下腹气胀。
带脉(变更,不稳):气衰。
脉细:气少
濇脉:代表心痛,脉形如呈断断续续,按下去脉跳回来很慢,停滞,感觉没有力量。
脉形如呈泉水涌出且形大而中空, 则表示病况愈沉重,病人必失血色,再如脉呈绵 延不断如弦一样的绷紧,病人必死 。
面色上正常的红光,应如白绢 包着红色 。面白色,应如鹅毛一样白而有光泽。面上青色正常时,应如玉一般润泽。面上正常之黄色须如白绢包着雄黄一样的润 黄。面上的正常黑色须像黑漆一样黑而有光 。一旦见到五臓五色之极不正常时,病人必不久于人世矣 。
眼睛之神在清而且长久。一旦 有神而不持久,或黑白混浊时,表示此人精神已衰矣。
五脏的功能,在固守人之生命泉源也。 吃东西不能吃太饱。发声变浅及小声。中焦部位的湿过盛与食物过多产生于余热混合 成中焦热湿之症 。人说话的声音细微无力,且镇 日重复同样的话,这是气已被夺,内臓功能快停止。如见一人,衣衫不整,睡时狂乱状, 说话内容极尽污秽,不知羞耻时,此人神明已乱, 内脏之神志无法固守于内也 。如果饮食入ロ即出 或吐或下,就如同一家宅没有门户保护一样可 怕,小便汗液尽出无法扼止,这是膀胱无法固守 也。人凡是能守者必生,不能守固者必死。
汗尿同源。正常人喝水入胃,水马上被消化。饮食食物中的水入到小肠,残渣和水进入到大肠,大肠的水被小肠的热气化入肺。金生水,肺的水没有运动发表的水入肾,小肠的热另肾水第一次气化的水上升到脑。
身体各部位之强弱,端视五臓之强弱。头 部为人精神与智慧所在,如人呈现头歪双目无 神,静止不动,此为精神将去矣,非死即痴。胸 中肺心是阳气所聚之处,其展现阳气足与不足可 在背部察知。如果背驼肩缩,伸展不开状,表示 心肺必衰弱矣。腰部为肾臓之外卫,如果病人无 法摇转腰部自如,乃肾脏疲惫乏力之兆。膝部是 筋所聚之处,一旦膝无法自由屈伸,行路佝偻无 力,此为筋无力也。骨是髓的外都,人如无法久 立,走路则晃动无法控制方向,乃骨将乏力矣。 凡人能得各部位强盛者,必生且长寿。人体各部 位一旦失去强壮,则五脏必病,死不远矣。
人如有与四季节不合之脉或面色出 现时,如果呈现太过者必为精强,如果呈现不及 状则为气消。正常时为稍有过强壮,而无不足状, 此为精,代表健康。如果病人血虚时,应出现不 足之色,反见有余之色,则必已大损矣。一旦人 体中阴阳不容,互相抗争相隔时,此为死兆。
石丽
侠客
侠客
  • UID2018729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39
4082楼#
发布于:2016-02-29 22:41
@教官-深圳-林金兰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石丽申请签到,2016-2-29《黄帝内经》25课心得
脉要精微论篇十七
诊脉清晨最好。
人的一个呼吸脉动5下。
脉形呈长状则脉气正常,呈短形如缩状则必病,脉跳很快则必是心烦燥,津液不足之象,脉呈大形表示病重了 。如果只有寸脉盛大则表示气向上逆不下;如果尺部盛大则为下腹气胀。
带脉(变更,不稳):气衰。
脉细:气少
濇脉:代表心痛,脉形如呈断断续续,按下去脉跳回来很慢,停滞,感觉没有力量。
脉形如呈泉水涌出且形大而中空, 则表示病况愈沉重,病人必失血色,再如脉呈绵 延不断如弦一样的绷紧,病人必死 。
面色上正常的红光,应如白绢 包着红色 。面白色,应如鹅毛一样白而有光泽。面上青色正常时,应如玉一般润泽。面上正常之黄色须如白绢包着雄黄一样的润 黄。面上的正常黑色须像黑漆一样黑而有光 。一旦见到五臓五色之极不正常时,病人必不久于人世矣 。
眼睛之神在清而且长久。一旦 有神而不持久,或黑白混浊时,表示此人精神已衰矣。
五脏的功能,在固守人之生命泉源也。 吃东西不能吃太饱。发声变浅及小声。中焦部位的湿过盛与食物过多产生于余热混合 成中焦热湿之症 。人说话的声音细微无力,且镇 日重复同样的话,这是气已被夺,内臓功能快停止。如见一人,衣衫不整,睡时狂乱状, 说话内容极尽污秽,不知羞耻时,此人神明已乱, 内脏之神志无法固守于内也 。如果饮食入ロ即出 或吐或下,就如同一家宅没有门户保护一样可 怕,小便汗液尽出无法扼止,这是膀胱无法固守 也。人凡是能守者必生,不能守固者必死。
汗尿同源。正常人喝水入胃,水马上被消化。饮食食物中的水入到小肠,残渣和水进入到大肠,大肠的水被小肠的热气化入肺。金生水,肺的水没有运动发表的水入肾,小肠的热另肾水第一次气化的水上升到脑。
身体各部位之强弱,端视五臓之强弱。头 部为人精神与智慧所在,如人呈现头歪双目无 神,静止不动,此为精神将去矣,非死即痴。胸 中肺心是阳气所聚之处,其展现阳气足与不足可 在背部察知。如果背驼肩缩,伸展不开状,表示 心肺必衰弱矣。腰部为肾臓之外卫,如果病人无 法摇转腰部自如,乃肾脏疲惫乏力之兆。膝部是 筋所聚之处,一旦膝无法自由屈伸,行路佝偻无 力,此为筋无力也。骨是髓的外都,人如无法久 立,走路则晃动无法控制方向,乃骨将乏力矣。 凡人能得各部位强盛者,必生且长寿。人体各部 位一旦失去强壮,则五脏必病,死不远矣。
人如有与四季节不合之脉或面色出 现时,如果呈现太过者必为精强,如果呈现不及 状则为气消。正常时为稍有过强壮,而无不足状, 此为精,代表健康。如果病人血虚时,应出现不 足之色,反见有余之色,则必已大损矣。一旦人 体中阴阳不容,互相抗争相隔时,此为死兆。
丁敏
侠客
侠客
  • UID20187671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40
4083楼#
发布于:2016-02-29 22:4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丁敏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9日《黄帝内经》24课学习心得
太阳的脉断掉丧失会出现眼上翻,人反折,面色苍白,胃气已绝。阳明经脉气尽时,口眼乱动,易受惊吓,胡言乱语,面色发黄,在脉气将尽时会出现一时之盛大,但等到手足麻痹时,也会死。少阴经气尽,脸上黑无光,牙齿变长生黄垢,大小便不通而亡。太阴经脉气尽时,腹会胀满,呼吸不畅,噫气,哎吐,呕吐剧烈时,气必上升,病人脸上会出现赤色状。如果呕吐不出秽物,积留体内,造成食物不入,大小便不通最终面色黎黑无光,皮毛干枯无亡。厥阴经气尽时,中焦发热,喉咙苦干,多溺而心情烦燥,严重时舌向上卷,睾丸向上缩入腹而死。
汗、吐、下法,如果是大小便不通要想办法通,如果病在上不管是头面还是鼻子,喉哤,肺上方的,都用吐。如果在皮肤表面,时用汗法,如果在内脏,脏腑之间或者经络之间,或是肌肉与经络之间采取和解的方式,便秘,一定要找到便秘的原因医治,不能看到便秘就通便。
佘勇辉
会员
会员
  • UID2018601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5
4084楼#
发布于:2016-02-29 22:59
 @教官-德阳-韩辉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18班-长沙-佘勇辉申请签到,2016-02-29《人纪-内经》第23课心得:     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五藏之气。故见色青如草兹如坏者如翠羽如豕骨酸味,脾喜甘五味之如青草功能,黄如枳若面色上出现出现像这是病生色。如猪油亮如羽也。以上则是见到病人呈现此五色而知其缟裹红。生于肝,如以缟裹绀。生于脾,如以缟裹括楼实。生于肾,如以缟裹紫。此五藏所生之外荣也。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炱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也。青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所以心喜苦味,肺喜辛味,肝喜味,肾喜咸味,这是五味应合于五脏,精气造成五臓生气之源也。若见病人面色一样,是因为肝巳不受酸味之精气,失去以致应入肝之酸味,上升到面上而呈现木之原色,为大凶之死兆。依此类推,病人面色实一样,呈现深黄而无光泽,也是死症。出现如煤一样黑而无光,也是死症。若面赤红色如坏血一样的黯色,亦为死症。若枯骨一样没有光泽的灰白色,也是死症。人呈现于脸上的五种死色。但如青色而光泽鲜艳,此为生也。赤色如鸡冠之鲜红,也是黄色如蟹黄一样的润泽,也是生色。白色一样的油光,也是生色。黑色时呈现出光毛者必生必生也。生于心,如以缟裹朱。
黄旭红
会员
会员
  • UID20149616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57
4085楼#
发布于:2016-02-29 23:0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黄旭红申请签到,2016年2月28日《黄帝内经》第24课心得: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一、十二经脉的脉气尽绝时的症状~1、太阳经的脉气断绝时,病人目必上翻,角弓反张,手足紧抓不放,面色苍白, 此际津液已亡,唯皮毛上有些微尚存,一旦再汗出如油,乃津液尽矣,病人必死。2、少阳经脉之气尽时,病人必有耳聋现象,全身关节松弛无力,眼目怒睁无法闭合,目睛无法转动时,病人必一日半内死亡,死前色会先呈青色再转白色,后死。3、阳明经脉之气尽时,病人会口眼乱动,易受惊吓,胡言乱语,面色发黄,在脉气将尽时会出现一时之盛大,但等到手足麻痹时,也是死亡之时。 4、少阴经脉气尽时,病人脸黑无光,齿龈退缩而生黄垢,腹部膨胀,食不下咽,大小便不通而死亡。 5、太阴经脉气尽时,腹会胀满,呼吸不畅,善于噫气与呕吐,一旦呕吐剧烈时,气必上升,病人脸上会呈现赤色状。如杲呕吐不出秽物积留体内,造成食物不入,大小便不通,终而产生面色黑无光,皮毛呈现干燥枯萎的现象,而直到死 。6、厥阴经脉气尽时,病人中焦发热,喉咙苦干, 多溺而心情烦燥,严重时舌向上卷。睪丸上缩入腹而死。
二、十二刺法:第一刺,偶刺,治心痹,正面一针后面一针。短刺,治骨痹,哪点痛在骨头上下针直针。
  治病就是分辨阴阳。如青春痘为阳病。阳病好治,阴病(凹进)不好治。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诊脉:一般在清晨日出时为最好,因为此时人初醒乃阴气未起, 阳气聚于体中尚未达于四肢,食物又尚未进入身 体,此际经脉最正常且络脉调和,气血最平稳。有的人起床前就喝冷水是正确的,说明没有胃病。因冷水进入后,四肢的阳迅速回到胃。上用冷开水服用,里面放一点海盐,躺在床上时,不起来,先打开盖子,坐起后立即服用六味地黄丸,能吸收到精华。
黄旭红
会员
会员
  • UID20149616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57
4086楼#
发布于:2016-02-29 23:0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黄旭红申请签到,2016年2月29日《黄帝内经》第24课心得: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一、十二经脉的脉气尽绝时的症状~1、太阳经的脉气断绝时,病人目必上翻,角弓反张,手足紧抓不放,面色苍白, 此际津液已亡,唯皮毛上有些微尚存,一旦再汗出如油,乃津液尽矣,病人必死。2、少阳经脉之气尽时,病人必有耳聋现象,全身关节松弛无力,眼目怒睁无法闭合,目睛无法转动时,病人必一日半内死亡,死前色会先呈青色再转白色,后死。3、阳明经脉之气尽时,病人会口眼乱动,易受惊吓,胡言乱语,面色发黄,在脉气将尽时会出现一时之盛大,但等到手足麻痹时,也是死亡之时。 4、少阴经脉气尽时,病人脸黑无光,齿龈退缩而生黄垢,腹部膨胀,食不下咽,大小便不通而死亡。 5、太阴经脉气尽时,腹会胀满,呼吸不畅,善于噫气与呕吐,一旦呕吐剧烈时,气必上升,病人脸上会呈现赤色状。如杲呕吐不出秽物积留体内,造成食物不入,大小便不通,终而产生面色黑无光,皮毛呈现干燥枯萎的现象,而直到死 。6、厥阴经脉气尽时,病人中焦发热,喉咙苦干, 多溺而心情烦燥,严重时舌向上卷。睪丸上缩入腹而死。
二、十二刺法:第一刺,偶刺,治心痹,正面一针后面一针。短刺,治骨痹,哪点痛在骨头上下针直针。
  治病就是分辨阴阳。如青春痘为阳病。阳病好治,阴病(凹进)不好治。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诊脉:一般在清晨日出时为最好,因为此时人初醒乃阴气未起, 阳气聚于体中尚未达于四肢,食物又尚未进入身 体,此际经脉最正常且络脉调和,气血最平稳。有的人起床前就喝冷水是正确的,说明没有胃病。因冷水进入后,四肢的阳迅速回到胃。上用冷开水服用,里面放一点海盐,躺在床上时,不起来,先打开盖子,坐起后立即服用六味地黄丸,能吸收到精华。
张帆
新手
新手
  • UID20184716
  • 粉丝4
  • 关注0
  • 发帖数91
4087楼#
发布于:2016-02-29 23:0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帆申请签到,2016年2月29日《黄帝内经》第26课心得。

继续25讲
脉应四季入三焦,冬至夏至水火换。人如三焦气脉走,四季节气十二月。

春温夏热秋肃杀,冬运收藏长夏缓。春脉点点摸得见,冬至阴降阳气升,

夏至节气交换变。脉也调整翘翘板。脉实春得脾土脉,木克土病洪大脉。

春脉本弦稍洪大,息数五至正常脉。阳多阳高冬向夏,四季脉相节气走。

补泻勿失满则溢。阴盛大水阳盛火。阴阳具盛正厮杀。上盛梦飞下盛坠。

饱予饿取五情致,肝盛梦怒肺梦哭,解梦奇恒揆度术,时辰调整透天机。

人面黑色无病态,吃喝正常是灾色。祖孙三代红光面,火灾就要先知者,

上医先知避灾祸,上知天文下地理,中知人事将预知。@教官-孝感-郑其赛
何媛
贫民
贫民
  • UID20176951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75
4088楼#
发布于:2016-02-29 23:15
24,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何媛申请签到,2016年2月29日《黄帝内经》第24课学习心得:
 续:阴陵泉,地机,三阴交:三皇穴,肿胀时可采取摇针法,消肿。
 一、十二经脉的脉气尽绝时的症状:
  1,太阳经
眼珠上翻,角弓反张,手足紧抓不放,面色苍白(无胃气),脸干无油,必死。
  2,少阳经
耳聋:外来的大声震耳聋――实证,这指虚证,同气相求,大音响造成耳聋,慢慢离开现场,OK。
全身关节松弛无力,眼目怒睁无法闭合,眼睛无法转动,直视,病人一日半内死亡,脸色青转白后死
  3,阳明经
口眼乱动,易受惊吓,胡言乱语,面色发青,脉气将尽时会出现一时博大,像回光返照,手足麻痹时,死亡之时。
   4,少阴经
脸黑无光,齿龈退缩牙齿很长生黄垢,腹部膨胀,食不下咽,大小便不通而死。
  5,太阴经
腹会涨满,呼吸不畅,善于噫气和呕吐,呕吐剧烈时气必上升,脸色发红,吐不出秽物积留体内食物不入,大小便不通――皮黑皮毛干燥枯萎而死
  6,厥阴肝经
中焦发热,喉咙苦干,多溺而心情烦躁,严重时舌向上倦,睾丸上缩入腹而死。
  二,汗、吐、下法的治病原则
(1)汗:病邪在皮肤在表
(2)吐:病在上太高了,头面,喉咙,鼻子,肺脏上方
(3)下法:大小便不通
(4)和解:病在内脏脏腑之间,经络之间,肌肉和经络
例:大便不通且脸色发黑,恢复肾脏功能
脸上很鲜红光亮,大肠太干燥造成,因阳明经往下走,结果逆流往上走
  三、《针灸素难要旨》中的卷二中的针灸基本理论与原则的十二刺法
1,偶刺:专门治疗心痹,心痛,正面一针背面一针
2,短刺:骨痹,骨病,风湿关节,骨头痛,扎在骨边上,痛点上,用细针,毫针,粗针易伤筋。直进直出,在痛点的骨头上下针。
  第十七篇  脉要精微论篇
  1.诊脉的时机
(1)以清晨日出最为恰当,清晨时阴气未动,阳气为散,饮食还没有进,此时经脉正常且络脉调和,气血平稳。可诊出“有过的脉”
(2)中医的观点,人睡觉的时,阳气会散至四肢,身体内部阴非常盛――手脚头可露在外面,身体盖被子
(3)诊脉注意点:
细察脉的动静,病人气色的变化知五脏盛衰,查脉过于不及知六腑之强弱,外形荣祜知气血足与不足,以上各种观察来决定病人的生与死。
  2,早起喝冷水性寒,四肢的阳瞬间回胃里0蠕动,早上把冷水杯里放一点盐服用六味地黄丸,睡醒不起床就吃
3,六味地黄丸很温和的补泻方法,三补(熟地,山萸肉,山药)三泻(丹皮,泽泻,茯苓)
钱蔚宏
侠客
侠客
  • UID20183763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201
4089楼#
发布于:2016-02-29 23:1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钱蔚宏申请签到,2016年2月29日《黄帝内经》第24课心得:

治水肿:阴陵泉、地机、三阴交下针,摇针,穴道会排水,病人小便会增加。
 
经脉脉气完全断绝,十二经脉的脉气尽绝时的症状
当太阳经的脉气断绝时,病人目必上翻(戴眼),角弓反张(经脉断则没有收紧的力量),手足紧抓不放,面色苍白(脾气没有),此际津液已亡,唯皮毛上有些微尚存,一旦再汗出如油,乃津液尽矣,病人必死。
少阳经脉之气尽时,病人必有耳聋现象,全身关节松弛无力,眼目怒睁无法闭合,俟至目睛无法转动时,病人必一日半内死亡,死前色会先呈青色(肝脏的阴)再转白色,即脏阴(脏的生命)散,然后死去。
区别于实证耳聋,实证耳聋需同气相求,回到当时耳聋的场景,慢慢回复正常,即愈。
阳明经脉之气尽时。病人会口眼乱动,易受惊吓,胡言乱语,面色发黄,在脉气将尽时会出现一时之盛大(回光返照),但等到手足麻痹时,也是死亡降临之时了。
少阴经脉气尽时,病人脸黑无光,齿龈退缩而生黄垢,腹部膨胀,食不下咽,大小便不通而死亡。
太阴经脉气尽时,腹会胀满,呼吸不畅,善于噫气与呕吐,一旦呕吐剧烈时,气必上升,病人脸上会呈现赤色状。如果呕吐不出秽物积留体内,造成食物不入,大小便不通,终而产生面色黧黑无光,皮毛呈现干燥枯萎的现象;而终至死亡矣。
汗法:用于皮肤表面。
吐法:头、喉等上半身的病,可以用吐法。
下法:如果是脏腑间、经络间的病,可以用下法和解。
找到病因,取适当的治疗法则治疗。如因肾脏问题引起的便秘,不能单纯排便(攻),而应该治疗肾脏问题。
厥阴经脉气尽时,病人中焦发热,喉咙苦干,多溺而心情烦燥,严重时舌向上卷。睾丸上缩入腹而死。
以上是十二经脉气将绝时所出现的现象。临床经验很重要。气脉绝的时候,都有收缩现象,如同腌肉。

《针灸素难要旨》明高武撰述,宏业书局印
卷一 首列九针图,难经文字十八节
卷二 分上下两篇
上篇:灵素三十六节 针灸基本理论与原则
下篇:五十九节 以痛症分目,详述治法,末节专论灸法
卷三 十二经脉、奇经八脉 主病,共十节

十二刺法(卷二上篇)
1、偶刺,专治心痹(正反)。--"偶刺者,以手直心苦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刺此者,傍针之也。"此法以一手按前心,相当胸部募穴等处,一手按其后背,相当于相应的背俞处,当前后有压痛处进针。这种一前一后,阴阳对偶的针法,称为偶刺,又称"阴阳刺"。临床对脏腑病痛以胸腹部募穴和背俞穴相配同刺,即属本法。
2、报刺--"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此法是治游走性病痛的针刺方法,根据病人所报之处下针。施行手法后,询问病人针处是否痛止,另再在其他痛处下针。报,亦作"复"解,即出针后复刺的意思。
3、恢刺--"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这种刺法,是专对筋肉拘急痹痛的部位四周针刺。先从傍刺入,得气后,令病人作关节功能活动,不断更换针刺方向,以疏通经气、舒缓筋急。恢,有恢复其原来的活动功能的意思。
4、齐刺--"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这种针法是正中先刺一针,并于两旁各刺一针,三针齐用,故名齐刺。这种刺法与恢刺相反,恢刺为一穴多刺,或称多向刺;齐刺为三针集合,故又称三刺。治疗病变范围较小而部位较深的痹痛等症。
5、扬刺--"扬刺者,正内一,傍内(纳)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是在穴位正中先刺一针,然后在上下左右各浅刺一针,刺的部位较为分散,故称为扬刺。本法适宜治疗寒气浅而面积较大的痹证。近代梅花针叩刺法,即为扬刺法的演变。
6、直针刺--"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也。"先挟持捏起穴位处的皮肤,然后将针沿皮下刺之。直是直对病所的意思。近代多称作沿皮刺或横刺。这种刺法,进针较浅,治疗浅表络脉等部位的病症。
7、输刺--"输刺者,直入直出,稀发针而深之,以治气盛而热者也。"这种刺法,是垂直刺入较深处候气,得气后慢慢将针退出,乃从阴引阳,输泻热邪的一种手法,以治气盛而热的病症。输指输通,直入直出,以泻病邪,故称输刺。
8、短刺,专治骨痹,也有用刀针治疗。--"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其法是慢慢进针稍摇动其针而深入,在近骨之处将针上下轻轻捻转。短是接近的意思,故称短刺。治骨痹等深部病痛。
9、浮刺--"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此是斜针浅刺的一种方法,故名浮刺。浅刺勿深以治肌肉寒急。近代应用皮内针法,就是本法的演变。浮刺和毛刺、杨刺同属浅刺法,但是毛刺为少针而浅刺,扬刺是多针而浅刺,与本法均有所不同。
10、阴刺--"阴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阴刺是左右两侧穴位同用的刺法。
11、傍针刺--"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这种刺法,多应用在压痛比较明显,而且固定不移,久久不愈的痹证。是先直刺一针,再在近旁斜向加刺一针。由于正傍配合而刺,所以称"傍针刺"。
12、赞刺--"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是谓治痈肿也。"直入直出,刺入浅而出针块,是边续分散浅刺出血的刺法,用治痈肿、丹毒等症。赞是赞助其消散的意思,故称赞刺。

阴病难治,阳病好治。如皮肤上凸病变为阳,下凹病变为阴。

第十七篇:脉要精微论(脉的诊断法)
阴阳调和
诊脉之时机,一般而言在清晨日出时为最恰当,因为此时人初醒乃阴气未起,阳气聚于体中尚未达于四肢,食物又尚未进入身体,此际经脉最正常且络脉调和,气血最平稳,此可诊出“有过的脉”。手指诊脉时,须细察脉之动静,审视病人面部气色如何,如此慎察五色知盛衰,可以知五脏之盛衰,查脉之有过与不及,可以知六腑之强弱,外形之荣祜可以知血气之足与不足,以上各种观察的结果,来决定患者的生与死。

人睡觉时,阳散四肢,阴盛在身,因此睡觉要盖住身体。起床后喝冷水,冷入阴盛,四肢阳瞬间回归身体,保护胃气。
六味地黄丸:淮山、山茱萸、熟地、泽泻、茯苓、丹皮。早起喝冷水后慢慢服下。

脉诊
所谓脉者,乃血之居所也。脉形呈长状则脉气正常,呈短形如缩状则必病,脉跳很快则必是心烦燥,津液不足之象,脉呈大形表示病重了。如果只有寸脉盛大则表示气向上逆不下;如果尺部盛大则为下腹气胀。脉形如呈断断续续不规则的搏动,则是气〈动能)衰弱的表示,脉形呈细小状则为气少状,脉形如呈涩滞状且游转无力,则表示心痛。脉形如呈泉水涌出且形大而中空,则表示病况愈沉重,病人必失血色,再如脉呈绵延不断如弦一样的绷紧,病人必死。
罗红灵
侠客
侠客
  • UID2018227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3
4090楼#
发布于:2016-03-01 00:2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九班罗红灵申请签到2016年2月29日《黄帝内经》第25集心得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脉是血的居所,长则气治,短则气病,
脉速,正常的脉是一呼与一吸都是二至,呼吸间停一下,跳五下,如超过则是跳得过速。
气少脉细,脉变大时,阳气往回逆,脉形如呈泉水涌出且形大而中穴,都表示病越来越严重。因脉是气之所在,收敛在身体里面
脉如弦样绷紧病人必死。正常脉是五至,如跳八、九下或者二、三下治到接近五,都表示病况在恢复,反之恶化


人脸上的气色与眼神是人气的精华所在。
五色显正色,五脏入五色,肝青、心赤、脾黄、肺白、肾黑,如五脏五色显现极不正常态时,病人命将绝。
人眼之神明,黑白分明,一直保持炯炯有神为健态,神若在形弱(瘦)都好治,像有人受到惊吓后神没了也会死亡
所以治疗时常会安抚病人心也是一个治疗法。


五脏的功能 ,其原则要强且固,原则掌握到,脏就不会出问题,所以在开处方或下针时都有固守与增强的药
吃东西保持七分饱,才不会让脏负荷过重,如常期过饱,会喘息不止,发声很沉闷与浅。原因在中焦湿过盛与食物过多产生于
余热混合成中焦热湿之症。
平时讲话是由丹田发出,代表气足,讲话声音浅是从喉咙讲出,原因是气下不去,在胃里堵到。
讲话声音细微无力,整日讲重复的话,一般老年人与吃安眠药的人会出现这种现象,是气被夺,内脏功能快停止
如见一人衣服不穿,乱骂人,这是神明之乱,浊气冲过横膈往上升,内脏神志无法固守于内
饮食入口即吐或下,即下为寒病,汗尿本同源,运动出汗为肺寒。阳虚现象,没法固守,不能固守者,必死。


五脏的强弱决定了身体各部位的强弱。如:
头部,为人的精神与智慧所在,头歪(天柱倾)双目无神,精神不在,非死即痴
胸,是肺心的阳气所聚处,其阳气足否,察背。如驼背,肩必缩,心肺衰弱。
腰,有阳有阴,不能摇转自如,是肾脏的问题。
膝,筋所聚处,无法屈伸,行走无力,筋会阳陵。
骨,髓的外都,无法久立,走路晃动,方向不能控制,都是骨问题
所以,打坐可以控制精神,练功夫让脏强,走路是最好的运动。


关格之脉,外关内格,内关外格都是真脏脉,必死的征兆
严婷
会员
会员
  • UID2019898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5
4091楼#
发布于:2016-03-01 01:0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严婷申请签到2016年2月29日《黄帝内经》第24课学习心得:
水肿:三皇穴:阴陵泉、地机、三阴交,脚可以下针,针进去摇一摇,水出来胀痛会舒解掉。经络上下针不能乱摇。十二条经脉,经脉的脉气完全断绝会产生的现象:太阳的脉膀胱经气断,眼睛往上翻,角弓反张,面色苍白,手足紧抓不放,此际津液已亡,头是六阳之会,阳气来自脾胃,皮肤干干的,气就没了。少阳的脉气尽,必有耳聋现象,全身关节松弛无力眼目怒睁无法闭合,眼睛无法看清,色会先呈青色再转白色,后死去。 耳聋有两种,一种是外来的,用同气相求治好,一种是经脉虚造成的。阳明的脉气尽:口眼乱动,易受到惊吓,脸色发黄。回光返照。少阴的脉气尽:面黑无光,齿龈生黄黃垢,腹部膨胀,食不下咽,大小便不通而亡。满,呼吸不畅,腹胀,呼吸不畅,面部赤色状,呕吐不出积食体内,食物不入,大小便不通,终而产生面色黧黑无光,皮毛干燥枯萎而终至死。厥阴的脉气尽:中焦发热, 喉咙苦干,心情烦燥,睾丸上缩入腹而死。第十七篇   脉要精微论 偶刺(短刺)是正面一针,背面一刺,治骨痹。中医辨阴阳很重要,能辨阴阳就能治病,如病生在皮肤外面是阳,里面是阴,阴病难治。可以大叫是阳,好治。脸色苍白,讲话没有力气是阴,不好治。 诊脉的时机最好在清晨,因为此时人初醒而阴气未起,阳气聚集在体内尚未到达四肢,食物有没有进入身体,此时的经脉最正常且络脉调和,气血最平稳,此时可诊出“有过的脉”。手指诊脉时,须细察脉之动静,审视病人面色气血如何,这样慎察五色知盛衰,可知五脏之盛衰,查脉之有过与不及,可以知六腑之强弱,外形之荣枯可以知血气之足与不足,  早上起床喝冷水,是阴,是寒,可刺激四肢的阳回头,回至胃蠕动。早上起床喝冷水不易得胃病。 六味地黄丸里有淮山、山茱萸、熟地、泽泻、茯苓、丹皮等。早上用冷海盐水吃六味地黄丸很好,可常年不生胃病。
张君娴
贫民
贫民
  • UID20186917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283
4092楼#
发布于:2016-03-01 01:26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君娴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9日《黄帝内经》24课学习心得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续
黄帝问:十二经脉的脉气尽绝时的症状?
岐伯答:1、太阳的脉断掉丧失会出现眼上翻,病目必上翻,角弓反张,手足紧抓不放,面色苍白,此际津液已亡,唯皮毛上有些微尚存,一旦再汗出如油,乃津液尽矣,病人必死,因胃气已绝。
2、少阳经脉之气尽时,病人必有耳聋现象,全身关节松弛无力,眼目怒睁无法闭合,目睛无法转动时,病人必一日半内死亡,死前色会先呈青色再转白色,后死。
3、阳明经脉气尽时,病人会口眼乱动,易受惊吓,胡言乱语,面色发黄,在脉气将尽时会出现一时之盛大,但等到手足麻痹时,也是死亡之时。
4、少阴经脉气尽时,病人脸黑无光,齿龈退缩而生黄垢,腹部膨胀,食不下咽,大小便不通而死亡。
5、太阴经脉气尽时,腹会胀满,呼吸不畅,善于噫气与呕吐,一旦呕吐剧烈时,气必上升,病人脸上会呈现赤色状。如杲呕吐不出秽物积留体内,造成食物不入,大小便不通,终而产生面色黑无光,皮毛呈现干燥枯萎的现象,而直到死。
6、厥阴经脉气尽时,病人中焦发热,喉咙苦干, 多溺而心情烦燥,严重时舌向上卷。睪丸上缩入腹而死。
十二刺法:第一刺,偶刺,治心痹,正面一针后面一针。短刺,治骨痹,哪点痛在骨头上下针直针。
  治病就是分辨阴阳。如青春痘为阳病。阳病好治,阴病(凹进)不好治。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黄帝问:脉的诊断法?
岐伯答:诊脉的时机:一般在清晨日出时为最好,因为此时人初醒乃阴气未起, 阳气聚于体中尚未达于四肢,食物又尚未进入身体,此际经脉最正常且络脉调和,气血最平稳,此可诊出“有过的脉”。如有的人起床前就喝冷水是正确的,说明没有胃病。因冷水进入后,四肢的阳迅速回到胃
薛绍展
侠客
侠客
  • UID20187774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53
4093楼#
发布于:2016-03-01 02:0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薛绍展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9日、《黄帝内经》第24课心得:
一、1.阴陵泉,地机,三阴交合称三皇,分别是天人地三皇穴,脾主水,水道的位置,脚水肿时针下去摇一摇出来,会出水,小便的次数也会增加,肿症都可以用摇,病人肿胀的现象就会消失。在其他的经络上下针就不要去乱摇他了,这是刺法大要。整本黄帝内经和针灸是密合的。
 二、十二经脉的脉气尽绝时的症状:
膀胱经脉气断时,病人眼睛向上翻,整个人往后反折过去,面色苍白,脸上出汗如出油,津液尽病人亡。少阳脉气断时,耳聋,关节松弛无力,眼目怒睁无法闭合,目睛无法转动,病人一日半内亡,死前色会呈青色再转白色,然后死去。阳明经脉气尽时,病人口眼乱动,易受惊吓,胡言乱语,面色发黄,在脉气将尽时会出现一时的盛大,但等到手足麻痹时,就是死亡时间。少阳经脉绝时,面黑无光,齿龈退缩而生黄垢,腹部膨胀,食不下咽,大小便不通而死亡。太阴经脉气尽,腹会胀满,呼吸不畅,噫气呕吐,一旦呕吐剧烈时,气必上升,病人会显赤色,如果呕吐不出,秽物积留在体内,食物不入,大小便不通,终而产生面色皮黑,皮毛呈干枯,最终身亡。厥阴经脉气尽时,病人中焦发热,喉咙苦干,多溺而心情烦躁,严重时舌向上劵,睾丸上缩入腹而死。
十二刺法。第一刺,偶刺,专治心痞。短刺,治骨痞。
长在皮肤表层的疙瘩是阳病,好治。长在皮肤下面的疙瘩是阴病,不好治。说话声音大,是阳病,好治。说话声音小无力,是阴病,不好治。
三、针灸素难要旨中的卷二中的针灸基本理论与原则的十二刺法:第一个刺法是偶刺,专门治疗心痹,心痛,正面一针背面一针,我把他讲成短刺,现在更正一下是第1刺偶刺。第9刺是短刺,是治骨痹,。(十二刺用的很多,建议大家买上面的书来看。)短刺是骨痹,骨病,风湿关节,骨头痛,扎在骨边上,痛点上,在骨头上面磨搓,这就会短刺。刀针,很粗像刀子一样,进去做短刺,很痛很容易伤到筋,因为骨边就是筋。做短刺时用细针,毫针就可以了。直进直出,就在痛点的骨头上下针就可以了。
  四、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1.诊脉的时机,以清晨日出最为恰当,清晨时阴气未动,阳气为散,饮食还没有进,(中医的观点认为,人睡觉的时候,阳气会散到四肢,身体内部阴非常盛,因此手脚头可以露在外面,身体要用被子盖到,这是常态。)此时经脉正常且络脉调和,气血平稳。诊脉时,要细察脉的动静,还有病人气色的变化知五脏盛衰,查脉过于不及知六腑之强弱,外形荣祜知气血足与不足,以上各种观察来决定病人的生与死。
  2.有的人早起喝冷水,这很好。因为喝冷水下去是寒的,四肢的阳瞬间就会回头在胃里面蠕动,所以早起喝冷水的永远没有胃病。
胡林波
贫民
贫民
  • UID2017752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2
4094楼#
发布于:2016-03-01 06:1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胡林波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9日《黄帝内经》第24课心得

针刺胸腹注意事项:
       一定要避开五脏,刺到心者一天死,刺到脾者五天死,刺到肾者七天死,刺到肺者五天死,刺到隔膜一年死。
偶刺
       胸腹部某一点痛,在背后找对应点前面扎一针后面扎一针,直刺,但不要刺太深,可用镭射笔找对应点。
摇针注意
       针刺时要严肃,刺肿胀如手肿刺八风要摇针,脚踝裸扭伤刺商丘透丘墟也可摇大针孔,水肿刺三皇穴时也要摇针。刺经络上的针不可摇。

十二经脉断绝产生的问题
        太阳脉气断,病人出现眼睛上翻,人向后翻过去,面色苍白,脸上出油(绝汗就是油),死。
        少阳脉气断,会耳聋,百节皆纵,手无法握,眼睛没办法转动,直视,一日半死,死时先见青白。
        阳明经气绝,口眼乱动,受惊吓,胡言乱语,脸色黄,有一时好转(回光返照)等到手足麻时死。
       少阴脉气绝时,面黑,齿长(因牙龈回缩),大小便不通而死。
      太阴脉气绝时,腹胀,呼吸困难,呕吐,面赤,如呕吐物未排出一样造成大小便不通,不通就面色黑,皮表焦而死。
      厥阴经脉气绝时,中热,口干,小便多,心烦,睾丸挛缩死。
便秘
       一种是肾虚引起,脸色会黑,一种是实。
用药八法
汗:病在皮表用汗法
吐:病在上用吐法
下:大小便不通用下法
和:脏腑,经络,肌肉间的病用和法
胃的保养方式:
       清晨,阴气未尽,阳气未动,饮食未进。人睡眠时的常态是阳在四肢,内脏阴气很重,早晨醒后不起床,阳气未动时用加少量海盐的冷水服六味地黄丸,四肢阳气会瞬间回到胃并蠕动。@教官-徐州-杨诚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