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林波
贫民
贫民
  • UID2017752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2
4095楼#
发布于:2016-03-01 06:1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胡林波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9日《黄帝内经》第24课心得

针刺胸腹注意事项:
       一定要避开五脏,刺到心者一天死,刺到脾者五天死,刺到肾者七天死,刺到肺者五天死,刺到隔膜一年死。
偶刺
       胸腹部某一点痛,在背后找对应点前面扎一针后面扎一针,直刺,但不要刺太深,可用镭射笔找对应点。
摇针注意
       针刺时要严肃,刺肿胀如手肿刺八风要摇针,脚踝裸扭伤刺商丘透丘墟也可摇大针孔,水肿刺三皇穴时也要摇针。刺经络上的针不可摇。

十二经脉断绝产生的问题
        太阳脉气断,病人出现眼睛上翻,人向后翻过去,面色苍白,脸上出油(绝汗就是油),死。
        少阳脉气断,会耳聋,百节皆纵,手无法握,眼睛没办法转动,直视,一日半死,死时先见青白。
        阳明经气绝,口眼乱动,受惊吓,胡言乱语,脸色黄,有一时好转(回光返照)等到手足麻时死。
       少阴脉气绝时,面黑,齿长(因牙龈回缩),大小便不通而死。
      太阴脉气绝时,腹胀,呼吸困难,呕吐,面赤,如呕吐物未排出一样造成大小便不通,不通就面色黑,皮表焦而死。
      厥阴经脉气绝时,中热,口干,小便多,心烦,睾丸挛缩死。
便秘
       一种是肾虚引起,脸色会黑,一种是实。
用药八法
汗:病在皮表用汗法
吐:病在上用吐法
下:大小便不通用下法
和:脏腑,经络,肌肉间的病用和法
胃的保养方式:
       清晨,阴气未尽,阳气未动,饮食未进。人睡眠时的常态是阳在四肢,内脏阴气很重,早晨醒后不起床,阳气未动时用加少量海盐的冷水服六味地黄丸,四肢阳气会瞬间回到胃并蠕动。@教官-徐州-杨诚
王雅斌
新手
新手
  • UID2018492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4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4096楼#
发布于:2016-03-01 07:18
@教官-深圳-李焕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王雅斌申请签到,2016年2月29日《黄帝内经》24课学习心得 。
太阳的脉断掉丧失会出现眼上翻,人反折,面色苍白,胃气已绝。阳明经脉气尽时,口眼乱动,易受惊吓,胡言乱语,面色发黄,在脉气将尽时会出现一时之盛大,但等到手足麻痹时,也会死。少阴经气尽,脸上黑无光,牙齿变长生黄垢,大小便不通而亡。太阴经脉气尽时,腹会胀满,呼吸不畅,噫气,哎吐,呕吐剧烈时,气必上升,病人脸上会出现赤色状。如果呕吐不出秽物,积留体内,造成食物不入,大小便不通最终面色黎黑无光,皮毛干枯无亡。厥阴经气尽时,中焦发热,喉咙苦干,多溺而心情烦燥,严重时舌向上卷,睾丸向上缩入腹而死。
汗、吐、下法,如果是大小便不通要想办法通,如果病在上不管是头面还是鼻子,喉哤,肺上方的,都用吐。如果在皮肤表面,时用汗法,如果在内脏,脏腑之间或者经络之间,或是肌肉与经络之间采取和解的方式,便秘,一定要找到便秘的原因医治,不能看到便秘就通便。
韩松坡
新手
新手
  • UID20187515
  • 粉丝2
  • 关注2
  • 发帖数91
4097楼#
发布于:2016-03-01 07:19
中医魔鬼训练营9班韩松坡申请签到  黄帝内经25课 2016 年2月29日
人正常呼吸一次 脉跳动5下,超过5下为数脉。脉滞则气衰,脉细则气少。
气会收敛,气没有收敛,表示病比较危险,五脏主五色,一脏出现问题,其脏器的颜色出现在脸上。
观察病人  首先听声音,然后看其眼神,如果一个人的神在,形无论多么瘦弱,都可以去治疗。如果一个人的形体很好,但是神不在,那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通常癌症病人,只要神态很好,治疗的时候非常好,如果情志不稳的话,受到惊吓,神在,也有可能会被吓死。
脏器一定要收藏起来,同时要加强其脏器的动能。
人一般讲话都是从丹田发出声音的,有些人由于胃气堵塞,只能从喉咙发声音,发声比较浅。
如果一个人比较饿,发声比较浅,此人为小人,因为心不正,气不能下沉。
有些老人重复讲话,爱忘记事情,那是因为气被夺了。
水田不守者,治疗膀胱。
中医辨证要正,汗尿同源,肺皮毛,运动时候,流出的汗为青色。如果出汗不止的话,那是表阳虚了。
望诊时要望头、背、腰、膝、骨,可观脏的强弱。头垂下不能抬起,是天柱倾,很危险。背弯曲不起,腑将坏,腰不能左右转动,是肾阳不足,膝不能伸曲,是筋病,不能站立,脚上无力,是骨病。
魏小芳
侠客
侠客
  • UID2017985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24
4098楼#
发布于:2016-03-01 07:2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深圳-魏小芳申请签到 2015-02-29《黄帝内经》第25课时心得
一、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1.脉相
a.数脉。寸为阳脉长九分,尺为阴脉长一寸,脉动超过五次时,名曰数脉。脉数则烦心,是津液不足引起的。
b.短脉。当寸脉的长度小于九分,尺脉的长度小于一寸时,名曰短脉。脉短则气病。
c.脉大。脉大表示病情越来越严重,如果只有寸脉盛大,则表示气向上逆而不下。如果只有尺部脉大,表示下腹气胀。
d.脉代。脉忽大忽小。脉如果断断续续不规则的搏动,则是气衰弱的表示。
e.脉小。脉细则气少。
f.涩脉。摸上去感觉没有力量,就算有力也是形大而中空,表示病人有心痛。
g.脉形如过形大而中空且脉如泉水般涌出,则表示病情越沉重,病人必失血色;脉绵绵不断如弦一样紧绷,病人必死。
2.面色与脉
当色与脉与节气相符合,但脉太过时,为精强;当色与脉与节气相符合,但脉不及时,是因为气消。人如果出现相克的脉和色时,病的比较严重;出现相生的脉和色时,问题不大。
3.面诊
人的眼神与面部五色是人的精华所在,五脏之色应光鲜亮丽,暗而无光者是病色。
正常的红色应如红色裹着白绢,深红则有病;正常的青色应如玉一般,如果青的像蓝一样是凶兆;正常的白色应像鹅毛般有光泽,像盐一样无光是病色;正常的黄应如白绢包着雄黄一样,是润黄。如黄的像泥土一样暗而无光是病色;正常的黑色应像黑漆一样,黑而有光。如像黑土一样黑而无光者为凶兆;
如春天属肝,肝色青,如果在春天看到面部有青色为正常,若出现白色为是贼邪。红色是实邪,黑色是虚邪,黄色是微邪。
4.眼神。人的眼睛必须黑白分明,目之神在清看东西能长久。黑白浑浊时,表示人的精神以衰。
5.诊病
五脏的功能要能收,能藏,能守,能强,人才能健康。眼神可以看出一个人精神与智慧;背部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肺心之阳气的强弱;腰部为肾脏之外卫,腰的灵活度可以看出一个人肾脏的强弱。膝盖部是筋聚集之所,膝盖无法自由伸缩是筋无力,跟肝脏有关。骨是髓的外部,人无法久立,走路摇晃是骨髓将乏力也。
a.吃饭应七分饱。吃太多脏腑就会负担过重,产生喘息不止,易受惊恐,同时声音会变得沉闷且浅,这是中焦的湿过盛,与过多的食物产生的余热混合成中焦湿热之症。
b.说话声音细微无力且一直重复同样的话,这是气已被夺,内脏功能快停的现象。
c.如一个人总是衣衫不整,睡觉时呈狂乱状,同时说话内容极尽污秽,不知羞耻,此人神明以乱,内脏之神无法固守于内也。这是大肠之燥气冲过横隔膜,入脑,使人神智不清。
d.如果人之饮食,入则吐或下,小便或汗无法遏制的出,代表病人肺和膀胱不能固守了。汗尿同源,肺的津液排出就是汗,肺的津液下降到肾,经过肾的气化,膀胱的气化,排出体外就是尿。一个人不停出汗是因为阳气虚而无法固表,肺的津液不断排出。阳固汗不外泄。小便不止是因为小肠火弱,不能气化水液造成的。
e.食物入胃即吐,是因为胃里有东西堵到了。食物入胃不消化,吃什么排什么是因为小肠的火弱,无法消化食物所致。
郝文慧
侠客
侠客
  • UID20187371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0
4099楼#
发布于:2016-03-01 07:3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郝文慧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9日《黄帝内经》第24课心得
4.十二经脉断绝的表现
4.1太阳经脉气绝
眼睛上翻(膀胱经到睛明),角弓反张,手足紧抓不放,气绝后产生紧缩),面色苍白(头为六阳之汇,脾胃之气没有了会出现色苍),汗出如油(乃津液尽,油灯尽枯,皮肤干燥,说明气绝),很快死亡。
4.2少阳经脉气绝
耳聋(虚证),全身关节松弛无力(肝主筋主握),两眼直视无法转动,死前面色青白(肝胆里真正的脏阴的颜色),一日半死。
【引申】耳聋:分为两种,①是外界环境导致的,为实症,如音响、射击声音过大导致耳聋,要再次回到当时的环境,慢慢离开,让耳朵慢慢习惯,就会好;②是由内发的,为虚症,这里与胆经气绝有关。
4.3阳明经脉气绝
口眼乱动,易受惊吓,胡言乱语,面色发黄,脉气将尽时会出现一时之盛大,手足麻痹(归阳明经管)时死亡。
4.4少阴经脉气绝
面色发黑无光,牙长(齿龈退缩)而生黄垢,腹部膨胀,食不下咽,大小便不通(肾司二便)而死亡。
4.5太阴经脉气绝
腹部胀满,呼吸不畅,呕吐气逆(导致面色发红);如果呕吐不出秽物积留体内,则造成食物不入、大小便不通,最后面色发黑,皮毛干燥枯萎而死。

4.6厥阴经脉气绝
中焦发热,喉咙苦干,多溺而心情烦躁,舌头卷缩,睾丸上缩(肝经络睾丸)。
5.中医的汗、吐、下法
汗:病在皮肤表面,用汗法。
吐:病在上,如头部、喉咙、肺部等,用吐法。
下:大小便不通用下法。
和解:病在内脏、脏腑之间、经络间、肌肉和经络间,用和解的方式。
【临床应用】便秘:分为两种,①肾功能衰退,脸色发黑,这时只能通过恢复肾功能来让大便自己排出,强攻会使肾脏更加衰弱;②大肠干燥,病人脸色红亮(阳明经逆流导致),可以用下法。
6.阳病易治,阴病难治
举例:皮肤上长肿块,如青春痘、脓肿,为阳,好治;如果凹进去,为阴,难治。说话声音洪亮为阳,脸色苍白说话无力为阴。
第十七篇脉要精微论
1.养胃的方法
【方法】床头放一杯水,放一点点海盐,第二天早上一坐起来就喝这杯冷水。
【原理】人睡觉时阳气散到四肢,身体内阴盛。清晨时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冷水性寒,入胃后使四肢阳气立刻回到胃中,使胃产生蠕动,起到按摩作用,这时候消化掉的是最好的东西。
【引申】同时可以吃六味地黄丸以养生(熟地黄,怀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
2.诊脉的方法
理论上是平旦诊脉,清晨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如此慎察五色知盛衰,可以知五脏之盛衰,查脉之有过与不及,可以知六腑之强弱,外形之荣祜可以知血气之足与不足。
3.脉的标准及病脉
3.1脉的标准及定义
(1)深浅:阳脉较浅,阴脉较深。寸部代表人的胸部(为阳),关部代表人的横膈,尺部代表人的腹部(为阴)。
(2)脉长:最好一寸九分,从手腕高骨到手腕横纹头是寸脉九分,关下尺脉一寸比寸脉长一点,代表五脏的气非常平衡。
(3)频率:以医生平静呼吸为一个标准呼吸长,病人心跳一呼二至,一吸二至,一停一至,一次呼吸共五下脉动为正常;超过五下为速;治疗心动异常时,无论是心动过速还是心动过缓,如果脉搏离一息五至越近说明治疗过程正确,反之是病越来越坏。
(4)大小:脉的大小要与人的体形成比例,瘦人的脉比胖人的脉应该小,胖人的脉应该比瘦人的脉大,脉变大则说明病进。
(5)代脉:是指更代、变更,即脉不稳定,大小、速度会变更。
(6)涩脉:指脉停滞,感觉没有力量,摸脉时没有弹回来、或者往旁边跑,不摸脉时有脉搏,主心痛。
3.2病脉
脉长标准表明五脏气血调和,脉短说明为气病;脉数是有热,热则心烦,津液不足;脉大是病越来越严重;寸脉盛,气向上逆不下,胸部堵塞,可见呼吸急促,喘满之症;尺脉盛,腹部堵胀;代脉为气衰弱;细脉,为气少;涩脉且游转无力,主心痛;脉形如呈泉水涌出且形大而中空,说明病越来越沉重(脉为气之所在,要收敛,身体有问题,阳气没办法进去而回逆至体表,说明病重);脉像弦一样崩紧,为气血已绝,生机已断,故主死。
刘婷
会员
会员
  • UID2018252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58
4100楼#
发布于:2016-03-01 07:4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2016年2月29日《黄帝内经》第24课学习心得:
 一、1.阴陵泉,地机,三阴交合称三皇,分别是天人地三皇穴,脾主水,水道的位置,脚水肿时针下去摇一摇出来,会出水,小便的次数也会增加,肿症都可以用摇,病人肿胀的现象就会消失。在其他的经络上下针就不要去乱摇他了,这是刺法大要。整本黄帝内经和针灸是密合的。
 二、十二经脉的脉气尽绝时的症状:
  1.太阳经的脉绝断时:眼珠往上翻,角弓反张,手足紧抓不放,面色苍白,人的头是六阳之会,阳气来自于脾胃很重,脾胃气没有了会有苍白的现象。汗就是脸上的油,也是气,油尽灯枯,整个皮肤干干的摸不到油了,气都没有了,病人必死。
  2.少阳经脉之气尽时,病人会有耳聋的现象,全身关节松弛无力,眼目怒睁无法闭合,目睛无法转动,两眼直视,病人一日半内死亡,死时脸颜色先是青色再转白色,然后死去。
  3.阳明经脉之气尽时,病人会口眼乱动,易受惊吓,胡言乱语,面色发青,在脉气将尽时会出现一时博大,就像回光反照,但等到手足麻痹时,也就是死亡降临之时。
   4.少阴经脉气尽时,病人脸黑无光,齿龈退缩牙齿变的很长而生黄垢,腹部膨胀,食不下咽,大小便不通而死。
  5.太阴经脉气尽时,腹会涨满,呼吸不畅,善于噫气和呕吐,呕吐剧烈时气必上升,病人脸色会发红,如果呕吐不出秽物积留体内,造成食物不入,大小便不通,造成皮黑皮毛干燥枯萎,最终死亡。
  6.厥阴肝经气绝时,病人中焦发热,喉咙苦干,多溺而心情烦躁,严重时舌向上倦,睾丸上缩入腹而死。
   7.汗、吐、下法的治病原则:如果病邪在皮肤在表我们就用汗发。病在上太高了,不管是头面的,喉咙的,鼻子的,还是肺脏上方的我们都用吐。如果大小便不通我们想办法让他通。如果病在内脏脏腑之间,经络之间,肌肉和经络之间,我们采用和解的方式。如果大便不通且脸色发黑,就去恢复肾脏功能。如果大便不通,脸上很鲜红光亮,是大肠太干燥造成的,因为阳明经应该往下走,结果逆流往上走。所以治便秘时一定要找便秘的原因再下手。
  三、针灸素难要旨中的卷二中的针灸基本理论与原则的十二刺法:第一个刺法是偶刺,专门治疗心痹,心痛,正面一针背面一针,我把他讲成短刺,现在更正一下是第1刺偶刺。第9刺是短刺,是治骨痹,。(十二刺用的很多,建议大家买上面的书来看。)短刺是骨痹,骨病,风湿关节,骨头痛,扎在骨边上,痛点上,在骨头上面磨搓,这就会短刺。刀针,很粗像刀子一样,进去做短刺,很痛很容易伤到筋,因为骨边就是筋。做短刺时用细针,毫针就可以了。直进直出,就在痛点的骨头上下针就可以了。
  四、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1.诊脉的时机,以清晨日出最为恰当,清晨时阴气未动,阳气为散,饮食还没有进,此时经脉正常且络脉调和,气血平稳。诊脉时,要细察脉的动静,还有病人气色的变化知五脏盛衰,查脉过于不及知六腑之强弱,外形荣祜知气血足与不足,以上各种观察来决定病人的生与死。
  2.有的人早起喝冷水,这很好。因为喝冷水下去是寒的,四肢的阳瞬间就会回头在胃里面蠕动,所以早起喝冷水的永远没有胃病。六味地黄丸是很温和的补泻方法,有三补(熟地,山萸肉,山药)三泻(丹皮,泽泻,茯苓)。早上把冷水杯里放一点盐服用六味地黄丸,早晨睡醒不起床就吃。当医生一定要气色很好,保持心情愉快。
  3.脉是血之府,男人的手越肥财路越多,女人不可以胖手。阳脉比较表面,阴脉比较沉一点,这是常脉,脉长刚好是九分一寸。高骨到手掌横纹头下一点点为九分,反下来稍微多一点点就是一寸,心里面就这样想,高,矮,小孩子的脉都不一样,基本上就是这样。标准的长度代表五脏的气非常的平
丁伊
会员
会员
  • UID2018193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9
4101楼#
发布于:2016-03-01 07:5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丁伊申请签到,2016年2月29日《黄帝内经》第25课心得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脉,是血之居所。脉形呈长状为正常。短脉必病。脉跳很快是心烦燥,津液不足之象,脉呈大形表示病重了。脉一呼二至,一吸二至,一呼一吸中间停一下,所以人的一个呼吸脉动五下。瘦子脉大,胖子脉细。寸脉为胸,关为横膈,尺脉为腹。如果只有寸脉盛大则表示气向上逆不下;如果尺部盛大则为下腹气胀。
        “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渾渾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代脉,脉形如呈断断续续不规则的搏动,是气衰弱。细脉,脉形呈细小状,是气少状。涩脉,脉形如呈涩滞状且游转无力,是心痛。脉形如呈泉水涌出且形大而中空,是病况愈沉重,病人必失血色。脉呈绵延不断如弦一样的绷紧,病人必死。
        “精明五色在者,气之华也”人的眼神与面上五色,是人气的精华所在。红色,应如白绢包着红色,不能是深红。
白色,应如鹅毛一样白而有光泽,不能像盐一样白而无光。青色,应如玉一般润泽,不能像像蓝色一样深。黄色,应如白绢包着雄黄一样的润黄,不能像泥土一样黄且黯而无光。黑色,应像黑漆一样黑而有光,不能像黑土黯然无光泽。
在当季出现与之相克的色是贼邪,是凶兆。如春天应看到青色,看到的是白色,则是肺白克肝青为賊邪。
        “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黑白,审短长。”人眼睛,是看万物,分辨黑白的、长短。如果把黑的看成白的,把长的看成短的,表示此人精神已衰矣。
        “五藏者,中之守也”五脏,要能够守和强。五脏的功能,固守人之生命泉源。守、强要掌握住,五脏就不会有问题。如果食物过多造成脏负荷过重,发声会变得很沉闷且浅,是中焦部位的湿过盛与食物过多产生于余热混合成中焦热湿之症。人说话声音细微无力,且整日重复同样的话,是气已被夺。如衣衫不整,睡时狂乱状,言语善恶,为人神明已乱。仓禀不藏的,吃的食物脾胃不受纳,吐掉或随大便排出。像没有门户保护一样。水泉不止的,指汗尿不止,是膀胱不藏,汗尿同源。水入胃,水会随三焦油网分布到全身。食物通过胃咀嚼进去小肠,经小肠热化后,残渣和水进去大肠,因小肠的火大肠下中水气化上升进入肺,清气入肺,所以运动后流的汗是来自肺,白汗。如果不流汗,肺水就下到肾里,肾水经小肠火烧,第一次气化的水经骨髓进去脑部,脖子起到冷却管的作用,让进去脑部的水汽不至于过热,第二次气化的水进去肝脏,浊水就进入膀胱。 人凡是能守者必生,不能守固者必死。
        “五藏者,身之强也”五脏的强弱决定了身体各部位的强弱。
头部,为人的精神与智慧所在,头歪天柱傾,双目无神,静止不动,为精神将去矣,非死即痴。
胸,是肺心的阳气所聚处,其阳气足否看背,背弯曲了,要动肩来呼吸的,为心肺有问题。
腰,有阳有阴,没有阳气动不了腰了,肾有问题。
膝,筋所聚处,无法自由屈伸,走路佝偻无力,是筋里有问题,肝有病了。
骨,髓之所聚,不能支撑身体久立,行走时晃动,都是骨的问题。
        人的气色和脉和四季节相符,稍微强一点正常,当不足时,色和脉要合,不合很危险。例如,夏天的脸应红润,脉是洪脉,但摸到脉是很沉的肾脉,心和肾是相克的,病人冬天必会发病。  
        关格之脉,外关内隔和内关外隔都是真藏脉,有生命危险。
罗红梅
侠客
侠客
  • UID20181765
  • 粉丝3
  • 关注6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4102楼#
发布于:2016-03-01 08:0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黄萍申请签到
  2016年02月29号,《黄帝内经》第24课心得
      凡针刺肿病时,必摇动针柄,使针孔加大,病邪顺之而出;凡刺经络上穴道时不可摇动针柄。
       例:病人水肿,在针天地人三皇穴时,摇一摇针,使针孔加大,此时出针后,出的不是血,而是水,因为针扎在水道上,消肿泄压,水会被导出,小便量增加。
           十二经络脉气消失症状
        太阳经的脉气断绝时,病人目必上翻,角弓反张,手足紧抓不放,面色苍白,此际津液已亡,唯皮毛上有些微尚存,一旦再汗出如油,津液就彻底没有了,病人必死。
        少阳经之气尽时,病人必有耳聋现象,全身关节松弛无力,眼目怒睁无法闭合,至目睛无法转动时,病人必一日半内死亡,死前色会先呈青色再转白色,然后死去。
        耳聋有两种:外来的,外在声音过吵,导致失聪,此为实症;足少阳胆经的虚症导致的失聪。
        阳明经脉之气尽时,病人会口眼乱动,易受惊吓,胡言乱语,面色发黄,在脉气将尽时会出现一时之盛大,但等到手足麻痹时,也是死亡降临之时了。
        少阴经脉气尽时,病人脸黑无光,齿龈退缩而生黄垢,腹部胀,食不下咽,大小便不通而死亡。
        太阴经脉气尽时,腹会胀满,呼吸不畅,善于噫气与呕吐,一旦呕吐剧烈时,气必上升,病人脸上会呈现赤色状。如果呕吐不出秽物积留体内,造成食物不入,终而产生面色黧黑无光,皮毛呈现干燥枯萎的现象;而终至死亡。
       厥阴经脉气尽时,病人中焦发热,喉咙苦干,多溺而心情烦燥,严重时舌向上惓。睪丸上缩入腹而死。
  《针灸素难要旨》中针灸十二刺法
  偶刺,专门治疗心痞(胸口痛),正面一针,反面一针
  短刺,治骨痞,在痛点,在骨头上面磨搓,细针、毫针即可。
  大陆使用的刀针,实际就是短刺,但是因其很粗,很容易伤到筋(骨边为筋)。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脉的诊断法
  诊脉时机:一般而言在清晨日出时为最恰当,因为此时人初醒乃阴气未起,阳气聚于体中尚未达于四肢,食物又尚未进入身体,此际经脉最正常且络脉调和,气血最平稳,此可诊出“有过的脉”。
罗红梅
侠客
侠客
  • UID20181765
  • 粉丝3
  • 关注6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4103楼#
发布于:2016-03-01 08:08
@教官-徐州-杨诚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黄萍申请签到
  2016年02月29号,《黄帝内经》第24课心得
      凡针刺肿病时,必摇动针柄,使针孔加大,病邪顺之而出;凡刺经络上穴道时不可摇动针柄。
       例:病人水肿,在针天地人三皇穴时,摇一摇针,使针孔加大,此时出针后,出的不是血,而是水,因为针扎在水道上,消肿泄压,水会被导出,小便量增加。
           十二经络脉气消失症状
        太阳经的脉气断绝时,病人目必上翻,角弓反张,手足紧抓不放,面色苍白,此际津液已亡,唯皮毛上有些微尚存,一旦再汗出如油,津液就彻底没有了,病人必死。
        少阳经之气尽时,病人必有耳聋现象,全身关节松弛无力,眼目怒睁无法闭合,至目睛无法转动时,病人必一日半内死亡,死前色会先呈青色再转白色,然后死去。
        耳聋有两种:外来的,外在声音过吵,导致失聪,此为实症;足少阳胆经的虚症导致的失聪。
        阳明经脉之气尽时,病人会口眼乱动,易受惊吓,胡言乱语,面色发黄,在脉气将尽时会出现一时之盛大,但等到手足麻痹时,也是死亡降临之时了。
        少阴经脉气尽时,病人脸黑无光,齿龈退缩而生黄垢,腹部胀,食不下咽,大小便不通而死亡。
        太阴经脉气尽时,腹会胀满,呼吸不畅,善于噫气与呕吐,一旦呕吐剧烈时,气必上升,病人脸上会呈现赤色状。如果呕吐不出秽物积留体内,造成食物不入,终而产生面色黧黑无光,皮毛呈现干燥枯萎的现象;而终至死亡。
       厥阴经脉气尽时,病人中焦发热,喉咙苦干,多溺而心情烦燥,严重时舌向上惓。睪丸上缩入腹而死。
  《针灸素难要旨》中针灸十二刺法
  偶刺,专门治疗心痞(胸口痛),正面一针,反面一针
  短刺,治骨痞,在痛点,在骨头上面磨搓,细针、毫针即可。
  大陆使用的刀针,实际就是短刺,但是因其很粗,很容易伤到筋(骨边为筋)。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脉的诊断法
  诊脉时机:一般而言在清晨日出时为最恰当,因为此时人初醒乃阴气未起,阳气聚于体中尚未达于四肢,食物又尚未进入身体,此际经脉最正常且络脉调和,气血最平稳,此可诊出“有过的脉”。
李水华
会员
会员
  • UID2018564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40
4104楼#
发布于:2016-03-01 08:0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李水华申请签到,20160229《皇帝内经》第24课心得
十二经脉的脉气尽绝时的症状:
1病人眼睛向上翻,整个人往后反折过去,面色苍白,脸上汗出如油,津液尽病人亡,这是膀胱经脉气断绝的表现。
2少阳脉气断时,耳聋,关节松弛无力,眼目怒睁无法闭合,目睛无法转动,病人一日半内亡,死前色会呈青色再转白色,然后死去。
3阳明经脉气尽时,病人口眼乱动,易受惊吓,胡言乱语,面色发黄,在脉气将尽时会出现一时的盛大,但等到手足麻痹时,就是死亡时间。
4少阴经脉绝时,面黑无光,齿龈退缩而生黄垢,腹部膨胀,食不下咽,大小便不通而死亡。
5太阴经脉气尽,腹会胀满,呼吸不畅,噫气呕吐,一旦呕吐剧烈时,气必上升,病人会显赤色,如果呕吐不出,秽物积留在体内,食物不入,大小便不通,终而产生面色皮黑,皮毛呈干枯,最终身亡。
6厥阴经脉气尽时,病人中焦发热,喉咙苦干,多溺而心情烦躁,严重时舌向上劵,睾丸上缩入腹而死。
十二刺法。第一刺,偶刺,专治心痞。短刺,治骨痞。长在皮肤表层的疙瘩是阳病,好治。长在皮肤下面的疙瘩是阴病,不好治。说话声音大,是阳病,好治。说话声音小无力,是阴病,不好治。
第九刺是短刺,是治骨痹,骨病,风湿关节,骨头痛,扎在骨边上,痛点上,在骨头上面磨搓,这就会短刺。刀针,很粗像刀子一样,进去做短刺,很痛很容易伤到筋,因为骨边就是筋。做短刺时用细针,毫针就可以了。直进直出,就在痛点的骨头上下针就可以了。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1.诊脉的时机,以清晨日出最为恰当,清晨时阴气未动,阳气为散,饮食还没有进,中医的观点认为,人睡觉的时候,阳气会散到四肢,身体内部阴非常盛,因此手脚头可以露在外面,身体要用被子盖到,这是常态。此时经脉正常且络脉调和,气血平稳。诊脉时,要细察脉的动静,还有病人气色的变化知五脏盛衰,查脉过于不及知六腑之强弱,外形荣枯知气血足与不足,以上各种观察来决定病人的生与死。2.有的人早起喝冷水,这很好。因为喝冷水下去是寒的,四肢的阳瞬间就会回头在胃里面蠕动,所以早起喝冷水的永远没有胃病。
丁保华
贫民
贫民
  • UID2018829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35
4105楼#
发布于:2016-03-01 08:10
@-石家庄-任红超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丁保华申情签到        2016年2月28日《黄帝内经》第23课学习心得
偶刺法治疗真心痛,可以在前胸后背痛点不过肋骨浅刺痛立止。
太阳经脉气绝的时候,病人两目上视,身背呈现角弓反张,手足抽掣,面色发白,出绝汗(汗出如油),绝汗一出,便要死亡了。
少阳经脉气绝的时候,病人耳聋,遍体骨节松懈,两目直视如惊,到了目珠不转,一日半便要死了;临死的时候,面色先见青色,再由青色变为白色,就死亡了。
阳明经脉气绝的时候,病人口眼牵引歪斜而困动,时发惊惕,言语胡乱失常,面色发黄,其经脉上下所过的部分,都表现出盛燥的症状,由盛燥而渐至肌肉麻木不仁,便死亡了。
少阴经脉气绝的时候,病人面色发黑,牙龈收削而牙齿似乎变长,并积满污垢,腹部胀闭,上下不相通,便死亡了。
太阴经脉气绝的时候,,腹胀闭塞,呼吸不利,常欲嗳气,并且呕吐,呕则气上逆,气上逆则面赤,假如气不上逆,又变为上下不通,不通则面色发黑,皮毛枯樵而死了。
厥阴经脉气绝的时候,病人胸中发热,咽喉干燥,时时小便,心胸烦躁,渐至舌卷,睾丸上缩,便要死了。以上就是十二经脉气绝败坏的症候。
诊脉通常是以清晨的时间为最好,此时人还没有劳于事,阴气未被扰动,阳气尚未耗散,饮食也未曾进过,经脉之气尚未充盛,络脉之气也很匀静,气血未受到扰乱,因而可以诊察出有病的脉象。
罗红梅
侠客
侠客
  • UID20181765
  • 粉丝3
  • 关注6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4106楼#
发布于:2016-03-01 08:1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红梅申请签到
  2016年02月29号,《黄帝内经》第24课心得
      凡针刺肿病时,必摇动针柄,使针孔加大,病邪顺之而出;凡刺经络上穴道时不可摇动针柄。
       例:病人水肿,在针天地人三皇穴时,摇一摇针,使针孔加大,此时出针后,出的不是血,而是水,因为针扎在水道上,消肿泄压,水会被导出,小便量增加。
           十二经络脉气消失症状
        太阳经的脉气断绝时,病人目必上翻,角弓反张,手足紧抓不放,面色苍白,此际津液已亡,唯皮毛上有些微尚存,一旦再汗出如油,津液就彻底没有了,病人必死。
        少阳经之气尽时,病人必有耳聋现象,全身关节松弛无力,眼目怒睁无法闭合,至目睛无法转动时,病人必一日半内死亡,死前色会先呈青色再转白色,然后死去。
        耳聋有两种:外来的,外在声音过吵,导致失聪,此为实症;足少阳胆经的虚症导致的失聪。
        阳明经脉之气尽时,病人会口眼乱动,易受惊吓,胡言乱语,面色发黄,在脉气将尽时会出现一时之盛大,但等到手足麻痹时,也是死亡降临之时了。
        少阴经脉气尽时,病人脸黑无光,齿龈退缩而生黄垢,腹部胀,食不下咽,大小便不通而死亡。
        太阴经脉气尽时,腹会胀满,呼吸不畅,善于噫气与呕吐,一旦呕吐剧烈时,气必上升,病人脸上会呈现赤色状。如果呕吐不出秽物积留体内,造成食物不入,终而产生面色黧黑无光,皮毛呈现干燥枯萎的现象;而终至死亡。
       厥阴经脉气尽时,病人中焦发热,喉咙苦干,多溺而心情烦燥,严重时舌向上惓。睪丸上缩入腹而死。
  《针灸素难要旨》中针灸十二刺法
  偶刺,专门治疗心痞(胸口痛),正面一针,反面一针
  短刺,治骨痞,在痛点,在骨头上面磨搓,细针、毫针即可。
  大陆使用的刀针,实际就是短刺,但是因其很粗,很容易伤到筋(骨边为筋)。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脉的诊断法
  诊脉时机:一般而言在清晨日出时为最恰当,因为此时人初醒乃阴气未起,阳气聚于体中尚未达于四肢,食物又尚未进入身体,此际经脉最正常且络脉调和,气血最平稳,此可诊出“有过的脉”。
贵阳-李广合
侠客
侠客
  • UID2015068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3
  • 社区居民
4107楼#
发布于:2016-03-01 08:2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贵阳-李广合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9《黄帝内经》第25课心得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二)
血在脉中流动,取决于脉气的推动:脉长说明脉气正常,脉短如缩状则病;脉快说明心烦燥,津液不足之象。脉大说明病重了,上部脉盛是气逆于上,会出现气喘。下部脉盛是气胀于下,出现腹部胀满的症状。代脉(脉形断续不规则)是气衰,脉细小是气少;脉涩是心痛;脉形呈泉水涌出且形大而中空,病况愈重,病人必失血色,脉绵延不断如弦绷紧,病人必死。
  2 察色:面色,精气的外在表现:
  红色:如白绸包朱砂,而不是暗淡红紫,没有光泽。
  白色:如鹅毛,白而光洁,但不是像食盐白而晦暗。
  青色:如碧玉,青而润泽,但不像靛蓝般青而沉着。
  黄色:如罗绢包雄黄明润,但不像黄土略带沉着。
  黑色:如重漆,黑亮,但不像黑土枯暗。
  真脏色现,危。眼之神清而长久,有神而不持久,或黑白混浊时,表示此人精神已衰。
  二、五脏,行使藏精守内职责:
    1、脏气虚满:如腹中胀满,会气喘。
    2、中气受湿邪所侵:说话声瓮声瓮气如密室中发。
    3、正气衰败:讲话声音低微,反复说。
    4、神气紊乱:病人不知道收拾衣被、言语混乱,亲疏不分。
    5、肾虚不约:肠胃不纳藏水谷,大便不禁。
    6、 膀胱不约:小便不禁。
  三、望形
1、精神衰败:头部为精气神明会聚的地方,如头部低垂,眼睛深陷无光。
2、胸部病变:背为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心肺衰弱。
3、肾气衰竭:腰部不能转动。
4、筋疲:膝为筋的表现形式,如果屈伸困难,走路就弓背低头。
5、骨髓衰颓:骨为骨髓的表现形式,如果不能久立,行走摇摆不稳。
关格:邪气盛于正气,脉气本应不足,却反有余;邪气盛血气就消损。这种阴阳不相顺从,气血不调,邪正不相适应而发生的疾病为“关格”。
张亮荧
会员
会员
  • UID2018715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87
4108楼#
发布于:2016-03-01 08:3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张亮荧申请签到2016-2-29《皇帝内经》第24课心得
1、肿症下三皇穴(阴陵泉、地机、三阴交),脾统水,针扎进去摇一摇,会出水,小便量增多。肿症通通可摇针。

2、太阳膀胱经脉气丧失掉,会出现戴眼(眼白上翻,眼珠子往上),因为膀胱经经气到睛明,角弓反张,头是六阳之会,阳气来自脾胃, 面色苍白,代表脾脏胃气没有。绝汗只油,脸上会出油是气,皮肤干干没油是气没有,此为太阳膀胱经气绝症状,一出即死。

3、少阳终者,会耳聋,耳聋有两种情况,一是外因,实证与胆无关,如音响,治疗:回到现场慢慢离开,让耳朵习惯它。二是、内发,虚症。肝病到后面全身松开没力量,无法握拳,因肝胆相表里,肝主握,两眼直视无法转动,这种一天半就死,死时颜色先看到青白。

4、阳明经气尽时,病人口眼乱动,易受惊吓,胡言乱语,脸色发黄,在脉气将尽时会出现一时盛大,等到手足麻时,死亡降临。

5、少阴经脉气绝时,皮肤黑,正常黑藏肾脏里,经气绝黑会往外散。牙齿变长,因为牙龈缩回去而生黄垢,大小便不通。

6、太阴终者,腹部胀满,呼吸不畅,常发噫气和呕吐,严重时造成气往上冲,出现赤色现象,若呕吐浊物还留体内,造成大小便不通,最后面色无光死亡。

7、汗法:用在皮肤表面。
吐法:病在上,如头面、鼻子、喉咙、肺。
下法:用在下,如大小便。
和法:用于病在脏腑,经络,肌肉间。

8、厥阴经气绝时,会中焦发热,喉咙苦干,多溺,心情烦躁,严重时舌会往上卷,睾丸会往上缩,因肝经络睾丸。
9、偶刺专治心痹,前面后面各一针,短刺,直进直出,治风湿关节,骨头病等。

10、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诊脉清晨日出最佳,此时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正常且络脉调和,气血平稳。人睡觉的时,阳气会散至四肢,身体内部阴非常盛,手脚头可露在外面,身体盖被子。
 六味地黄丸是温和的补泻法,(熟地,山萸肉,山药)三补(丹皮,泽泻,茯苓)三泻
  
张洪玮
贫民
贫民
  • UID20179351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50
4109楼#
发布于:2016-03-01 08:33
@教官-石家庄-任红超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张洪玮申请签到,2016年2月29日《黄帝内经》第24课心得。
1、 三皇穴:阴陵泉,地机,三阴交,可以摇针消肿。太阳经眼珠上翻,角弓反张,手足紧抓不放,面色苍白,脸干无油,必死。少阳经外来的大声震耳聋是实证,同气相求,大音响造成耳聋,慢慢离开现场。全身关节松弛无力,眼目怒睁无法闭合,眼睛无法转动,直视,病人一日半内死亡,脸色青转白后死。阳明经口眼乱动,易受惊吓,胡言乱语,面色发青,脉气将尽时会出现一时博大,像回光返照,手足麻痹时,死亡之时。少阴脸黑无光,齿龈退缩牙齿很长生黄垢,腹部膨胀,食不下咽,大小便不通而死。太阴经腹会涨满,呼吸不畅,善于噫气和呕吐,呕吐剧烈时气必上升,脸色发红,吐不出秽物积留体内食物不入,大小便不通,皮黑皮毛干燥枯萎而死。厥阴肝经中焦发热,喉咙苦干,多溺而心情烦躁,严重时舌向上倦,睾丸上缩入腹而死。
 2、汗、吐、下法的治病原则,病邪在皮肤在表用汗法。病在上头面,喉咙,鼻子,肺脏上方用吐法。大小便不通用下法。病在内脏脏腑之间,经络之间,肌肉和经络用和解法。大便不通且脸色发黑,恢复肾脏功能。脸上很鲜红光亮,大肠太干燥造成,因阳明经往下走,结果逆流往上走。
 3、十二刺法,偶刺专门治疗心痹,心痛,正面一针背面一针。短刺骨痹,骨病,风湿关节,骨头痛,扎在骨边上,痛点上,用细针,毫针,粗针易伤筋。直进直出,在痛点的骨头上下针。
 4、诊脉的时机,以清晨日出最为恰当,清晨时阴气未动,阳气为散,饮食还没有进,此时经脉正常且络脉调和,气血平稳。可诊出“有过的脉”。人睡觉的时,阳气会散至四肢,身体内部阴非常盛,手脚头可露在外面,身体要盖被子。查脉过于不及知六腑之强弱,外形荣祜知气血足与不足。
5、早起喝冷水,四肢的阳瞬间回胃里蠕动,早上把冷水杯里放一点盐服用六味地黄丸,睡醒不起床就吃。熟地,山萸肉,山药,丹皮,泽泻,茯苓三补三泻。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