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松坡
新手
新手
  • UID20187515
  • 粉丝2
  • 关注2
  • 发帖数91
4245楼#
发布于:2016-03-03 08:0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韩松坡申请签到,2016年3月2日《黄帝内经》第27课心得
难经18难三部四经
左手寸外为心,靠近筋为小肠;关为肝、胆;尺为肾、膀胱;
右手寸外为肺,内为大肠;关为脾胃,尺为心包、三焦。
脉的深浅:知内脏如何,按到骨边;知外者,轻轻按在皮肤表面。
四季之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
心脉:心脉搏坚而长,舌头卷起不能讲话,为太过;心脉软而散,是消渴(糖尿病),胃口大,人消瘦。
肺脉:右手寸的外侧,大而盛,病人会吐血有实证;软而散会流汗不止。如果表虚再下发汗的药,人会出现抽筋痉挛,筋要润,因肌肉筋无津液润泽所致。一般医生不敢用发汗的药麻黄桂枝。


肝脉: 大而长,面色发青,肝脏有病。无青色,代表内脏问题。可能是受伤,如是下坠一定会损伤胸部,此时血在胁下淤积,使人喘逆。
肝脉软而散,面色反而鲜艳,主得溢饮。病因体内本已湿热极盛,加上暴饮暴食,不能及时疏泄,导致水流入肌肉皮肤之间,脾胃之外而起。
胃脉:  大而长,有痛,且色红,是实证。此是因胃气过盛,上行到心,在面部显示出红色。
胃脉属土,本应平缓,但出现软而散,是胃气不足之象。
脾脉 :大而长,色黄,是实脉,主少气。软而散,是虚证,面色阴暗,病在脚内侧,因此处脾经经过,病多肿胀。
肾脉: 大 而长,其色黄而赤,病为腰痛。软而散,是虚证,主少血。


冬伤与寒,春必温之。
丁伊
会员
会员
  • UID2018193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9
4246楼#
发布于:2016-03-03 08:0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丁伊申请签到,2016年3月2日《黄帝内经》第27课心得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脉法诊断脏腑的对应关系可以参考难经第十八難: 三部四經圖
寸关尺为三部
左手:寸:心、靠近筋为小肠。关:肝、胆。尺:肾、膀胱。
右手:寸:肺、大肠。关:脾、胃。尺:心包、三焦。
手的外侧脉为脏为阴,內侧(靠近大筋)脉为腑为阳。
        诊脉有一定方法和要求的,要定心静气,心无杂念,方可保证诊断的正确。
春日,脉弦,脉应浮而在外,如鱼之浮游在水波之中。
夏日,脉洪,洪大而浮泛泛然充于指下,手指与皮肤接触即可得到,就象夏天万物生长的茂盛状态。
秋日,脉浮,处于皮肤以下,就象蜇虫将要伏藏,稍重压方有脉。
冬曰,脉沉在骨,按至骨边才有脉,就像冬眠之虫闭藏不出,人们也深居简出一样。因此,要知道内脏的情况,可以从脉相上区别出来;要知道外部经气的情况,可以经脉循行的经络上诊查尔知其终始。春夏秋冬内外这六个方面是诊脉的大法。
        心脉:呈现搏动坚硬且脉形长者,为阳亢在上而无阴津,必有舌卷不能说话。
如果呈现脉软且形散状,则表示口渴饮食量大(糖尿病),待其胃气恢复,此类消渴必自愈。
       肺脉:呈搏动坚硬且脉形粗大而长,超过九分,直达鱼际,搏击指下,为火邪犯肺,阳亢在肺,当病痰中带血。肺脉变成软弱而脉形分散状,为肺脉不足,必大汗出尽,已无汗可发,不可用发散的方法治疗,会出现抽筋痉挛。
        肝脉:若搏动坚硬且长大,脉应往上也往下,面色当青,如面不青,病非由内生,乃坠伤或跌打搏击所伤,因淤血积于肋下,阻碍肺气升降,而喘息不止,需用活血化瘀的药治疗。若脉为软弱而形散,面色润泽 者,必有“溢饮”之疾。“溢饮”,是因口渴而暴饮大量之水,水渗出在肌肉皮间及肠胃之外 。面色不青,表示肝脏无问题。从高处坠下,必造成胸腔出血。
        胃脉:呈坚硬且形大,从关向上延伸,搏击指下,面色发赤红,必有骨盆如折断之痛,实证,土反逆火。若脉为软弱无力且形散, 是胃阳不足,食物停留胃中过久而痛或呕吐,可每日早晨喝冷开水。
        脾脉:搏动如坚硬而形大且长,为实脉,病人面色发黄,如先黄色为热证,乃脾气不运,当病少气。如脉呈软弱无力状, 面色又不润泽而黄黯,为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足胫浮肿如水状。
        肾脉:搏动强硬而形长,病人面色黄而赤杂,是心脾之邪盛侵犯于胃,肾水受邪伤,腰痛如折,脉大而回逆。若脉为软弱无力而形散,是虚脉,当病经血虚少贫血。贫血光开补血药,会大部分补土,土克水,用补肾药治贫血。
        急脉:强有速,按到骨边还有,说明内有积。心脉急,为心疝,心和小肠互为表里关系,所以腹部出现硬块。
         胃脉:强而有力为实脉,实则邪气有余,腹胀满。胃脉软而无力为虚脉,虚则胃气不足,虚则泄。
        “风成为寒热,瘅成为消中,厥成为巅疾,久风为飧泄,脉风成为疠。病之变化,不可胜数。 ”瘅,中焦湿热。晚上吃太晚,吃完睡觉,睡觉胃的速度减慢,食物留在胃里,时间长产生湿热,久会中焦湿热,而产生糖尿病。手足冷, 日久为癫痫一样的疾病。常常风吹,必引起慢性下痢。风邪进入经脉中久而不去, 会产生皮肤粗糙化脓的疠病。
        各种痈脓,肿胀,筋挛,骨节痛等, 是因寒气久居不去而成的,是八风之变也。应用热药。
丁保华
贫民
贫民
  • UID2018829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35
4247楼#
发布于:2016-03-03 08:06
@-石家庄-任红超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丁保华申情签到        2016年3月2日《黄帝内经》第26课学习心得
1、脉应四季不同而产生变化,天地间在春季时会呈现暖和气候,夏季时会很炎热,秋季时会有肃杀之感,冬季时大地会冰冷异常。四季气候变化,把它配合到人体寸口脉时,春脉圆滑。夏季,脉如矩一样盛大。秋天,脉出现如秤杆一样轻浮。冬天时,脉像称铊一样沉。
2、治病时,有余则泻,不足则补,以二十四节气变化为依据。人的声音要与五音相同,面上的气色须合于五行,手上的脉必须合阴阳消长。
3、阴气盛易梦如涉大川且不时惊醒,阳气过盛则梦见大火烧身炙热之感。阴阳皆盛大时,会梦两人相杀受伤。上焦气盛,则会梦到空中飞行,下焦气盛,则会梦到如坠深谷。人过饱,则梦中施予,受饥,则梦取人财物。肺气过盛,则梦哭。腹中短虫较多,则梦人聚。腹中长蛔虫多,则梦人互殴伤害。
张瑞芝
会员
会员
  • UID2019755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88
4248楼#
发布于:2016-03-03 08:2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张瑞芝申请签到,2016年2月3日《黄帝内经》第5课心得


1,脉,脏病在脉外侧,腑病在脉内测
春天脉如鱼浮水中,夏天脉生于皮表,秋天脉重压至肉际,方有脉,冬天脉需按至骨边才有脉,
都需配合面色
2,①心脉呈现搏动坚而长,为阳亢,在上无津液,必有卷舌不能言,如脉散且软,为病人口渴,饮食量大,此消渴能自愈,
② 肺脉呈现搏动坚而长,阳亢在肺,血热离经,吐血
如大汗果肺脉,软弱分散,出尽,已无药可法,
③肝脉坚且长,面不青,必有伤,病人喘息不止,若脉散弱,但病人面色润泽,必溢饮之病,  溢饮是口渴大量渴,  水在皮肤和肠
4,胃脉坚而大,面赤红,则必盆骨折断名

5,脾脉,坚而长,面黄,必喘不止,如脉软无力,面色暗淡无光,正是足肿胀,
6,肾经硬而长,面黄赤,有严重腰病,如无力而不且散,心贫血没有复原


六、急脉
急脉:强有速,按到骨边还有,说明内有积。
心脉跳动快速,为心疝,在少腹关元部位可按到硬块,因心和小肠互为表里。
胃脉:实且强而有力,则胀,可能有宿食。虚(重按则无),则泻,常人有1/5的食物停留在胃的下方,所以身体允许7天不食只喝水。当被困时,想黄帝内经,真人食气,要心平气和,勿多言多语,静坐呼吸。
七、病之起因
风成为寒热;痰成为“消中”(糖尿病),痰是湿热在中焦,中医认为晚餐后勿食,如食夜宵后即睡觉,食物积在胃内成痰,久之成糖尿病。先天性糖尿病,就是与注射疫苗有关。
手足长年冰凉,热到头上成癫疾;久风(长期处于风吹的环境中)成为疠病,皮肤粗糙易化脓。
河南-王会玲
侠客
侠客
  • UID2018780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3
4249楼#
发布于:2016-03-03 08:2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河南-王会玲申请签到,2016年3月2日《黄帝内经》第27课心得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诊脉:左手寸外为心,靠近筋为小肠;关为肝、胆;尺为肾、膀胱;右手寸外为肺,内为大肠;关为脾胃,尺为心包、三焦; 参考难经十八难,三部四经图。手的外侧脉为脏为阴,內侧(靠近大筋)脉为腑为阳。
          持脉大法:把脉必须依循一定的道理,本身安静、心无杂念才可感知脉之反应情况。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手指与皮肤接触即可得到。秋日皮肤以下,稍重压,就像将冬眠的虫子,即将入土不出状;冬日要按到骨边才有脉,脉附骨如冬藏之虫。
         心脉呈现搏动坚硬且脉形长者,为阳亢在上而无阴津,必有舌卷不能说话的毛病。如果呈现脉软且形散状,则表示口渴饮食量大,此类消渴必自愈。
        肺脉呈搏动坚硬且脉形粗大而长,是阳亢在肺,血热过盛必离经叛道,病人会吐血。如果肺脉变成软弱而脉形分散状,则病人必已大汗出尽,今日则无汗可发。
        肝脉若搏动坚硬且长大,病人面色不青,必受坠伤或跌打内伤等造成病人喘息不止。若脉为软弱而形散,病人面色润泽 者,必有溢饮之病。“溢饮”是因口渴而暴饮大量之水,水渗出在肌肉皮间及肠胃之外 。
       胃脉呈坚硬且形大,面色发赤红,必有骨盆如折断之痛。若脉为软弱无力且形散, 是胃阳不足,消化不好,食物停留胃中过久而痛或呕吐。
      脾脉搏动如坚硬而形大且长,病人面色发黄,必生喘息不止的病。如脉呈软弱无力状, 面色又不润泽而黄黯,必足跗脚肿胀。
      肾脉搏动强硬而形长,病人面色黄而赤杂,必有严重的腰痛,若脉为软弱无力而形散,必有贫血现象尚未复原。一般贫血只开补血药,补到脾上,(脾对应五行当中的土)会大部分补土,土克水,要用补肾药治贫血。,水火同源,用水来济血,血就不发散。血有问题时,不能太咸,所以要用炮制过的药。
     心脉急,为心疝,摸到急脉表示内有积。心和小肠互为表里关系,所以腹部关元出会出现硬块。
     胃脉强而有力为实脉,实则胀,胃肠胀满而便秘。胃脉软而无力为虚脉,虚则下泄。
     风邪之病会出现寒热现象,内热不去,发展下去成为“消中”病。手足厥冷,日久成为癫痫一样的病。,久居风处,常常风吹,必引起慢性下痢。风邪进入经脉中久而不去, 会产生皮肤粗糙化脓的疠病。因此病的变化是无法尽言的。
     诊治之道,八纲之寒热、阴阳、表里、虚实,是必须明确掌握的。所有的痈肿、痉挛、骨痛,都是因为寒气久居不去,四季气候变化异常而起。依据五行的法则,采用克制其时邪的方法,即可治愈。

请教官审核!
李水华
会员
会员
  • UID2018564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40
4250楼#
发布于:2016-03-03 08:3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李水华申请签到,20160303《皇帝内经》第26课心得
如何从四季的变化测出病在哪里呢?又怎么表明气是有内还是有外而起的呢?
这必须从天地的运转,与人体的变化产生互动关系的角度来看。所有动植物之体外,上下左右前后六合之内,阴阳此消彼长。春天会出现暖和,夏天炎热,秋季肃杀,冬季冰冷。春天寸脉缓和,夏季强有力状,秋季稍按既退较强,冬季脉沉。一旦节气变了,而脉却没有变化,则就会有病,也知道病在哪里。
治病时有余则泄,不足则补,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为依据。高明的医生能知道天地人为一体,从而判断出病人的生死。
所以人的声与五音一样,面色合于五行,手上的脉合于阴阳的消长。阴气盛的人梦不时惊醒,阳气盛的人梦见大火烧身,阴阳都大盛时,梦见两人互相想杀受伤,上焦气盛,梦到在空中飞,下焦气盛,梦到坠入深渊,人过饱梦施人东西,饥饿梦见取人财务,肺气过盛,梦就会哭,腹中短虫多,则梦人聚,长虫多则梦人互相殴打。
黄旭红
会员
会员
  • UID20149616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57
4251楼#
发布于:2016-03-03 08:4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8班黄旭红申请签到,2016年3月2日《黄帝内经》第26课心得:第十七篇[脉要精微论]
一、如何根据四季节气看脉 ~“请言其与天运转大也。万物之外, 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 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 ” 人体三焦系统正常,脉象就会跟着节气走。初步分为春夏秋冬,再分(五分法)为春、长夏、夏、长夏、秋、长夏、冬、长夏、春,再分为12月,再细分就是24节气。这就是齐恒和揆度。要知道如何病发,一定要知道天的运转。四季节气是慢慢转变的。 “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 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脉和阳脉的变动)。阴阳有时, 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 春脉为轻按即取。
二、“田”向下生根就是“甲”,开始弯曲生长了就是“乙”,所以甲乙象征春天,万物复苏。“丙”就像根在下面,上面露出个头,“丁”就是从土壤出来叶子越来越大。干支都是有它的象形性。脉气也是跟节气走的,春天就浮出表面。 所有的脉都是从阴阳开始,当令节气可及其它节气之脉,危险就会在节气交换时发生,这是病态的脉。 实则泻虚则补,这是常态,天地也是这样,水满则溢,不足则补。 从梦里也可以知道,阴盛则梦见大水,快要淹死;阳盛则梦见房子烧着了;阴阳都盛则梦见两人相杀;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坠,年轻时在长,下盛天癸来;吃太饱就会梦见施予;饥饿时会梦见拿人家的东西;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哭;身体里有小的很细的蛔虫则梦人聚;体内有长虫就会梦见相冲突打架。 当一个人面色发黑,但能吃能睡,提示有灾发生。比如发生的时辰在9-11点,可调节成晚上9-11点,晚上在家睡觉,灾会从梦里过去。人是圆周循环的,可利用梦来避灾。上工治未病,上工还以避免准备发生的灾。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世,医道可长久矣。
凤翔
贫民
贫民
  • UID2018415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7
4252楼#
发布于:2016-03-03 08:5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凤翔申请签到2016-03-02内经视频第27课心得
难经第十八难,三部四经图
跟据黄帝内经而来,寸脉脉外侧查脏病心,内侧查小肠腑病,春夏秋冬深浅六大法。心脉太过,舌头尖长卷曲不能言,心脉软散大,糖尿病的由来。肺脉长大而胜,吐血,软而散,大汗,表虚,不能再用发表发汗药。肝脉大而长,气色青色或手很红代表肝病。坠伤震到模膈膜胸腔出血,要用活血化瘀的药,肝脉软而散,看到水溢出来。胃脉大而长,痛。软而散,当痹,消化不好。脾脉,大长,实脉,色黄,脉软而散,脚的内侧肿胀。左尺肾脉大而长,腰痛,软而散,贫血现象,土能治水,心主血是因为有水,水火相济同源,水不够了心火上亢,贫血。遇到急脉内有积,心脉急,形散,少腹有积,看肚脐以下,胃脉实,燥有宿食,脉虚泻下利。风为寒热,湿热日久消中成瘅,糖尿病,宵夜后便睡,食停胃中,不得消化,容易成糖尿病。生活习惯要改变。
手脚常年冰冷,会成颠疾,久风会成下泄,皮肤粗糙化脓。掌握阴阳虚实表里寒热。
所有㢕肿和痉挛骨痛,属寒气久居不去和四时变化而引起。
灸叔
会员
会员
  • UID2024602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
4253楼#
发布于:2016-03-03 10:45
什么时候还有班 我是初学.该选那种班呢?谢谢。
石丽
侠客
侠客
  • UID2018729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39
4254楼#
发布于:2016-03-03 11:23
@教官-深圳-林金兰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石丽申请签到,2016-3-2《黄帝内经》27课心得
难经三部十八难
脉:左:外侧 心, 肝, 肾
            内侧小肠,胆,膀胱
       右:外侧肺,脾,心胞
             内侧大肠,胃,三焦
常脉:
春天的脉必须如鱼之游在水 面上一样浮,只须稍加一按即可得之。
夏日脉必 升于皮表,手指与皮肤接触即可得到。
秋天摸脉 时,须稍重压至里肉际方有脉,好像将冬眠之虫, 即将入土不出状。
冬天的脉,则须按至骨边才有 脉跳,此脉附在骨边如冬藏之虫一样。
心脉呈现搏动坚硬且脉形长者,此阳亢在上而无阴津,故病人必有舌卷不能说话的毛 病,如果呈现脉软且形散状,则表示病人口渴饮 食量大,然此类消渴必自愈 。
肺脉呈搏动坚硬且脉形粗大而长,此亦阳亢 在肺,血热过盛必离经叛道,而病人则吐血。如 果肺脉变成软弱而脉形分散状,则病人必已大汗 出尽,今日则已无汗可发了 。病人会抽筋。
肝脉若搏动坚硬且长大,病人面色变青,坠伤或跌打内伤等,因血集结在胁下,造成病 人喘息不止。若脉为软弱而形散,病人面色润泽 者,必有溢饮之病。“溢饮”,就是因口渴 而暴饮大量之水,水渗出在肌肉皮间及肠胃之外 的病名“溢饮”。
如果胃脉呈坚硬且形大,面色发赤红,此人 必有骨盆如折断之痛,若脉为软弱无力且形散, 就是胃阳不足,故而必消化不好,饮食停留胃中 过久而痛或呕吐。
脾脉搏动如坚硬而形大且长,病人面色发 黄,必然生喘息不止的病,如脉呈软弱无力状, 面色又不润泽而黄黯,必足跗肿胀,好像水肿样。
若肾脉搏动强硬而形长,病人面色黄而赤 杂,必然有严重的腰痛,如果脉为软弱无力而形 散,必有贫血现象而且尚未复原。
摸到急脉都是内积。
春暖花开
会员
会员
  • UID2022707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3
4255楼#
发布于:2016-03-03 13:55
请问楼主广州有培训班吗?
王玲萍
侠客
侠客
  • UID20176952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219
4256楼#
发布于:2016-03-03 14:1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二班王玲萍申请签到,2016年3月3日《黄帝内经》第27课心得
  一、
  1、持脉有道,虚静为宝。
  2、“春日浮,如鱼之流在波",“浮"是从冬藏的时候而逐渐的浮出,不是浮在表面的浮,是从下上升之势,因为春天阳气生,冬藏之阳气逐渐上升,“如鱼之游在波",好像鱼在水波里游动,并没有跃出水面,因阳气初生。
  3、“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夏日阳气盛,人体气血趋向于表,脉象接近皮肤,浮于肤表,盈满指下而洪大,如万物之有余。
  4、“秋日下肤,蛰虫将去",脉象由浮趋沉,在皮肤之下,秋日阳气下沉了,就像冬天的虫子要藏起来了。
  5、“冬日在骨",冬季自然界阳气潜藏,人的气血也趋向于里,脉象很沉,就像在骨头里似的,“君子居堂",作为人的养生,冬天寒冷之气旺盛的时候也应该退藏于室内。
  二、“故曰: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知内者"是指里,知内脏之病,“按"指重按,深按,五脏在里,内脏疾病一般说要稍微重按一些,通过切脉进行诊察找出头绪,“纪"是头绪的意思。要了解表证,病在体表,切脉要“终而始之",“终"是重按,“始"是轻按,先按下去再轻轻抬起来,看脉是不是浮在表。
  三、1、如心脉搏动坚硬而长时,为心经邪盛,火盛气浮,舌为心之表,必舌卷不能言,当脉软而的时候,当病消渴,当胃气来时病自愈。
  2、如肺脉搏坚而长,火邪犯肺病人痰中带血,其脉软而散的为肺脉不足,当病汗出不七,不可再用发散的方法治疗。
  3、肝脉搏坚而长,色应青确不青,其病非由内生,当为跌坠或搏击所伤,淤血积于肋下,阻碍肺气升降,使人喘逆。如其脉软而散,面色鲜泽,当发溢饮病,口渴爆饮,因水不化气,水容易流入肌肉皮肤之间,胃肠之外所引起。
  4、如果胃脉坚而长,搏击指下,实证,土反逆火,面赤,病人必有骨盆如折断之痛,如其脉软而散,是胃阳不足,故必消化不好,食物久留胃中而痛或呕吐。
  5、脾脉坚而搏长,面部色黄,乃脾气不运,当病少气,生喘息不止的病。如其脉软而散,面色不泽暗黄,为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足胫浮肿如水状。
  6、肾脉坚而长,搏击指下,其色黄而赤者,是心脾之邪盛侵犯于肾,肾受邪伤,当病腰痛如折,当其脉软而散者,当病精血虚少,有贫血现象,使身体不能恢复健康。
  四、1、按脉察出病人心脏脉跳劲急,这叫心疝,下腹关元部位按有硬块,心与小肠相表里,心为里脏,小肠为表腑,病传于腑,小肠受之,为疝而痛,故会在小肠处有病形。
  2、胃脉实则邪气有余,出现胃肠胀满而便秘,胃脉虚则胃气不足,出现泄泻病。
  3、因于风邪可变为寒热病,如内热不去,发展下去会成为饮食再仍会消瘦的“消中"病,气逆上不已,手足厥冷的病不去,会演变成癫痫一样的疾病,风通于肝,风邪经久不愈,木邪侮土,可成为飧泄,风邪客于脉,留而不去成为疠风病。
  4、各种痈肿,筋挛,骨痛的病变是因为寒气聚集和八风邪气侵犯人体后而发生的病变。
蔡彩婵
侠客
侠客
  • UID2014470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5
4257楼#
发布于:2016-03-03 14:5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 蔡彩婵申请签到
2016年03月03日《黄帝内经》第28课心得
15.诸痈肿筋挛骨痛,因何而起?
此寒气之肿,八风之变也。
治之奈何?
四时之病,以其胜治(按五行克制其邪)之愈也。
注:如冬必发关节痛,属季节性,冬为水,土制水,故强土以治此冬季关节痛,为以其胜治。
如春季爱打喷嚏,春为木,胜木者金(肺主鼻),。
脏久病引起色脉之变,脉正常,其色夺者,此久病也;脉与五色俱夺者,此久病也。
新病,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脉与五色俱不夺者,新病也。
肝弦脉与肾沉脉并至,其色苍赤,必是内伤外不见血,已见血则是病人伤后冷浴令湿滞中焦。
16.寸关尺共长1寸9分,分三等份。左手外侧由上往下为心肝肾,内侧靠近中间心包经是小肠胆膀胱;右手外侧是肺脾心包,内侧是大肠胃三焦。脉愈向前,则病前面,脉愈向后则病愈后。寸脉向鱼际位伸展为胸上喉咙位也,尺脉向尺泽位延伸超过一寸以上则必在少腹腔的底部或足胫部位生变。
17.脉症
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来疾去徐(按脉来时速去时慢),上实下虚(寸脉实而有力,尺脉虚而无力,阳盛于上而下焦阴不足),为厥(冰冷)巅疾。来徐去疾,上虚下实,阳气不足为恶风也。寸脉尺脉皆沉细数,肾脏引起手足冰冷。沉细数散者,寒热并结。浮而散者,易目眩易倒。诸浮不躁者,热症在消化系统或血脉中;其有躁者在手。诸细而沉者,皆在阴(病在脏),则为骨痛;其有静者在足。数动一代(停)者,病在阳之脉也,下痢或下便脓血。涩脉,有血气不流畅之感,阳气有余而阴不足也;滑者,滑动如珠转,阴气有余也。
阳气有余身热无汗,阴气有余多汗身寒。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
按脉往外推,脉不动且附骨,有心腹积也;按脉往内推,脉反弹朝外,身有热也;按脉往上推,寸脉强于尺脉,腰足发冷。尺脉强于寸脉,头项痛也。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18.舍脉
脉变化较快,随情志变化,故曰晨醒时诊脉最准,故当脉色不合时,舍脉。
文建宁
侠客
侠客
  • UID2018222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20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4258楼#
发布于:2016-03-03 15:5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  文建宁申请签到,2016年3月3日《黄帝内经》第28課心得:


癰腫筋攣骨痛是由於寒氣聚積,風邪侵入所導致的。


春天得了溫病,是因為上一年的冬天傷于寒。


冬天腿疼,冬天屬水,土可以克水,所以冬天的腿疼病要在長夏來強土;春天打噴嚏,春天屬木,應該來治肺,因為金克木


脈不差、色不差:新病
脈小、色不差:新病
脈不差、色差:久病
脈差、色差:久病


肝脈、腎脈:有沉弦脈、皮色青紫色、這是由於內傷出血或外傷所致,形體腫,屬於瘀血腫脹,盡量不要洗澡,避免風吹。


前臂從手腕到手肘的這一段叫一尺,這一段內側皮膚叫尺膚。尺膚脈兩旁可以反映兩肋脇的情況。


脈粗大洪大:是陰不足而陽由於,見於熱中之癥
脈來急而去緩:是上部實而下部虛,見於頭痛、癲癇癥
脈來緩而去急:是上部虛而下部實,見於惡風之病,怕風,不喜歡吹風。怕風,是因為陽氣受損了,可以升陽扶陽來治療
脈沉細數:是足少陰腎臟之病
脈沉細散:是寒熱之病
脈浮散:是眩暈仆倒治病,隨時會倒地。這是寸脈沖的太高到頭頂的原因,可以經方滋陰,讓陰升陽降
脈浮躁:病在表,會發熱
脈浮而躁疾:也是病邪在表,但是是在手三陽經
脈細沉:病在里,會骨節疼痛
脈細沉而靜:病在足三陰經
數脈而中間有停止:病在三陽經,會溏泄及大便膿血
脈澀象:陽氣由於
脈滑象:陰氣由於


陽氣有餘:身熱無汗(陽氣由於就會固住毛孔,不讓汗發)
陰氣有餘:多汗身冷(陽氣不足,無法固汗)
陽氣陰氣有餘:無汗發冷
贵阳-李广合
侠客
侠客
  • UID2015068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3
  • 社区居民
4259楼#
发布于:2016-03-03 17:1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贵阳-李广合申请签到,
2016年3月3《黄帝内经》第28课心得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四)
九、新病与旧病
  如何区分新病与旧病,验脉色就能区别:如脉虽小而气色不失正常,乃久病;如脉色象与气色均失于正常状态的,也是久病;如脉色都不失正常的,为新病。肝肾脉同时出现沉弦的现象,皮肤呈青红色,内伤出血不见血或外伤出血,其脉必滞,血气必凝,血凝经滞,形体必肿。
十、心肤诊法
  尺分三处:尺肤脉两旁是季胁,里是腹,外是肾。
  左关:外肝、内膈
  右关:外胃、内脾
  左寸:外心、内纵膈
右寸:外肺、内胸中
尺肤部前面,候身前胸腹部;后面,后身候背部;尺肤上段直达鱼际处,主胸部与候中的疾病;尺脉向心泽方向,候少腹、底部或足胫部。
十一、脉象与疾病
  脉象洪大的,是由于阴精不足而阳热不余,此为中焦有热的征候。即热中病。
  脉来时速去时慢,且寸脉实而有力,尺脉虚而无力,阳气盛于上或气逆于上,上实下虚,手足冰冷癫痫的征候。
  寸弱尺强,上虚下实,胸阳不足必恶风,原因是阳气虚而推动捍卫的功能。
  两手脉均见沉细数时的,沉细为肾之脉体、数为热,故发少阴之阳厥,就是肾脏引起的手足冰冷症;若再出现散,为阴血亏损,多发为阴虚阳亢之虚劳寒热病。
  脉浮而散,好发为眩晕仆倒之病。
  脉浮而不躁急,其病在阳分,则出现发热的症状,病在足三阴经;如脉浮而躁急的,则病在手三阳经。
  凡见细脉而沉或大便带脓血的疾病,诊察到各种有病的脉象而切按时,如见涩脉是阳气有余则多汗而身寒,阴气阳气均有余,则无汗而身寒。按脉浮取不见,沉取则脉浮数不沉,是病在外而不在内,当有深发热之症,凡诊脉推求于下部,只见于下部,而上部脉弱的,是上虚下实,故出现头项疼痛之症;若重按至骨,而脉气少的,是生阳之气不足,故可以出现腰脊疼痛及身体痹症。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