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5楼#
发布于:2016-03-03 21:4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刘炳环申请签到
2016年03月03号,《黄帝内经》第27课心得 脉诊注意事项: 1、寸关尺,外侧的为脏,内部靠近大筋的为腑。左手寸关尺,心肝肾,小肠胆膀胱;右手寸关尺,肺脾心包,大肠胃三焦。 2、医者须安静心无杂念 3、春天的脉必须如鱼之游在水面上一样浮,只须稍加一按即可得之。夏日脉必升于皮表,手指与皮肤接触即可得到。秋天摸脉时,须稍重压至里肉际方有脉,好像将冬眠之虫,即将入土不出状。冬天的脉,则须按至骨边才有脉跳,此脉附在骨边如冬藏之虫一样。 心脉呈现搏动坚硬且脉形长者,此阳亢在上而无阴津,故病人必有舌卷不能说话的毛病,如果呈现脉软且形散状,则表示病人口渴饮食量大,但此类消渴必自愈。 肺脉呈搏动坚硬且脉形粗大而长,此亦阳亢在肺,血热过盛必离经叛道,而病人则吐血(实症)。如果肺脉变成软弱而脉形分散状,则病人必已大汗出尽,今日则已无汗可发,肌肉里的津液已经随汗而出,如果此时再继续使用发汗的药,那么筋(筋,要润,需要有很多津液)里面的津液将被发掉,此时病人就会出现抽筋,痉挛。 肝脉(常脉为弦带一点缓,缓指胃气)若搏动坚硬且长大,面色青,则为肝病(面上显示脏器的颜色,则为脏的问题);病人面色不青,必受坠伤或跌打内伤等,因血集结在胁下,造成病人喘息不止,活血化瘀。若脉为软弱而形散,病人面色润泽者,必有溢饮之病。所谓“溢饮”,就是因口渴而暴饮大量之水,水渗出在肌肉皮间及肠胃之外的病名“溢饮”。 如果胃脉呈坚硬且形大,面色发赤红,此人必有骨盆如折断之痛,若脉为软弱无力且形散,就是胃阳不足,故而必消化不好,饮食停留胃中过久而痛或呕吐。 脾脉搏动如坚硬而形大且长,病人面色发黄,必然生喘息不止的病,如脉呈软弱无力状,面色又不润泽而黄黯,必足跗肿胀,好像水肿样。鲜黄大部分都是热症,暗黄大部分都是阴症。 若肾脉搏动强硬而形长,病人面色黄而赤杂,必然有严重的腰痛,如果脉为软弱无力而形散,必有贫血现象而且尚未复原。 心脏脉跳很快为心疝病”,可在下腹部关元位按得硬块形。心脏为里之脏,小肠是它的表腑,因其表里关系,脉数必有积故会在小肠募穴关元之处出现硬块。 所有急脉,均为内有积。 胃脉,实则胀,虚则泄。如果脉形皆缓,一息四至,则脉如实而有物,则为胃肠胀满而便秘,如出现虚脉,则必下痢。 正常人,在胃的下方,永远有五分之一的食物停留在此处。 风邪之病形成,就会出现寒热的现象,如果内热不去,发展下去就会成为饮食再多仍会消瘦的“消中”病,手足厥冷的病不去,日久就演变为癫痫一样的疾病,长时居于风吹之处,必引起慢性下痢,风邪进入经脉中久而不去,则会成为皮肤粗糙化脓的疠病,因此病的变化是无法尽言的。 痰为湿热在中焦。晚上吃过晚饭之后不要再吃东西。 各种痈脓,肿胀,筋挛,骨节痛等因为寒气久居不去而成 的。始因都是由于四季风向异常变化而起的。是因季不同而发生的疾病,只要依据五行的法则,采用克制其时邪的方法,即可治愈。 |
|
4276楼#
发布于:2016-03-03 21:49
@教官-德阳-韩辉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18班-长沙-佘勇辉申请签到,2016-03-3《人纪-内经》第26课心得: 只要知晓面上气色与脉状者,这是最合乎自然的诊断方法,也是吾师所傅予我的。上古时,僦贷季祖师所创立色与脉之规律,方吹来并,故能重点,脉之法之妙这是天远离死『圣明以去八。病形治其内。合于自然且能明确的诊察,把木、火、土水的五行,与四季春、夏、秋、冬,及八
的风,上、下、左、右、前、后方的六合,成于色脉的诊断中,再知其正常规律如何仔细观察出其间变化之奥妙,如此择出其唯色与脉而已。人之气色,对应于日属阳变化是对应于月属阴,所以能察觉出此二要,即可如日月之明一样,洞烛万物之生与死。气色于面之变化配合于四季寒暑之脉形,地间至尊之法,完全合于自然,故此凡能亡,近趋生机知道生命之遒理的,可称为之王」,中古之治病,汤液十日,风五痹之病。十日不已治以草苏草荄之枝为助,标本已得,邪气乃服。暮世之治病不然。治不本四时,不知日月,不审逆从已成,乃欲微针治其外,汤液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 |
|
4277楼#
发布于:2016-03-03 21:51
@教官-深圳-林金兰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石丽申请签到,2016-3-3《黄帝内经》28课心得
因季不同而发生的疾 病,只要依据五行的法则,采用克制其时邪的方 法,即可治愈。 新病,色不会变。久病,颜色才会改变。 脉呈粗大形,则必阴之津液不足,造成阳热有余,此为中焦有热的征候。脉形来时速去时慢。且寸脉实而有力,尺脉虚而无力,表示阳气盛于 上,下焦阴却不足,这就是手足冰冷癫痫的疾病。 脉来缓慢去时速,寸脉上弱尺脉强实,此人胸阳 不足必会恶风也。所以人会厌恶风吹乃因阳不足 也。所有的脉如果同时都出现沉而形细且数时, 就是肾脏引起的手足冰冷症;若又出现脉散状, 则必寒热并结。 出现脉浮而散,必生目眩而易倒的病。脉形俱浮但不见烦躁之脉,此病必属热症,且在消化系统或血脉中。如果有烦躁之脉,则病在手部。 所有脉形细而沉骨,必病在里在脏,出现骨痛。 如果脉属静者,则病在足。 脉形出现脉数有时又一停者,这是表示病在 阳在腑,会有下便脓血的现象或下痢。所有病症 在脉中都可诊察出来。濇脉即是脉中气血有不流 畅的感觉时,这是阳气有余,阴津不足也。脉呈 滑动如珠转时,则为阴津有余的现象。阳气有余, 则会感觉身体热但汗却不出;阴津有余,则必汗 多身冷。阴阳皆太过时,病人会无汗且恶寒。 手按脉时,用手指推脉向外,但脉不动且附 骨,此必胸腹中有积聚也。重按脉时,如向里推, 脉会反弹朝外,此乃身有热病也。如寸口脉较尺 部脉强,乃腰部以下发冷也;如寸脉不足尺脉反 盛,病人必生头痛项强之病也。重按脉至骨边, 脉出现无力感,此脉气不足象,病人必腰推痛而且身体有麻木的现象。 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 为多汗身寒。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 |
|
4278楼#
发布于:2016-03-03 21:5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莉申请签到
2016年3月3日《黄帝内经》第29课心得 重按脉至骨边,感觉脉无力者,病人必腰椎疼痛,身体麻木。因督脉是诸阳之会,阳既是气,阳不足必气不足,腰椎痛。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常脉是一呼一吸5至,曰“平人”,表示健康。超过5至为过,少于5至为不及,要以医生的呼吸为准。不及者阳气不足,过为急躁,都可用药和针灸来调。 尺部皮热为温病,是津液不足引起。尺部不热,脉滑,即脉虽速但感觉脉内气机较快,为风病,即外感病。前状相同但感觉脉内流动不畅,为涩脉,病人必有痹病,身体麻木。 一呼或一吸间脉跳4次以上,或脉不跳者,或脉忽快忽慢者均为死兆。若治疗后脉数趋于常数,说明病在退。轻触皮肤尺脉浮起来,表示病人感冒了。 阳气源于胃,故胃气的正常与否可判断人的健康与否。有胃气生,无胃气死。 诊断脉有无胃气的方法: 春天时脉一呼一吸4至,稍带弦状表示有胃气,正常。因春天肝气最盛,五脏皆秉受于肝,所有脏腑内都有筋膜,故春天常脉带微弦。若脉多弦表示胃气已少,病人有肝病。若脉呈全弦状,病人已无胃气,必死。胃气之脉中摸到细毛一样的脉,表示病人秋季会发病。若毛脉很强,表示金气甚强。金克木,病人必有肝病。 春天摸到秋脉,病人秋天发病;春天摸到夏脉,其夏天发病。春天摸到冬脉,其冬天发病。 夏天脉洪大,洪中带微钩为正常。钩即脉形向前微曲又向后弯成钩状。钩地很说明胃气已少,病在心。脉呈全钩状表示胃气已绝。夏天摸到冬脉,即脉沉,病人冬天会发病。若全脉皆沉,病人当下有心脏病。 长夏胃气最旺,脉形微软弱为正常。脉太弱说明脾脏有问题。脉断断续续,时有时无为死脉,说明病人胃气已无。若脉软弱但杂有石沉之状,病发于冬。脉非常软弱当前就有病。 秋天有胃气之脉为微毛脉(羽毛状)。毛脉太多说明胃气已少,病在肺。脉呈全毛脉,则胃气已尽。若微毛脉中杂有弦脉,病发于春。若脉中弦脉很盛,病人当前有肺病。 冬天脉稍下沉,速度缓而有力且稳定,按到骨边就没有了,为有胃气。按到骨边还有为附骨脉。脉沉地很,说明胃气已少,病人有肾病。若脉沉如石,病人胃气已无。脉沉现微钩形,发病于夏。若钩脉很明显,病人当前有病。 昼为阳,夜为阴。腑为阳,脏为阴。腑病恢复在白天中午时分,脏病恢复在半夜时分。 胃的大络是“虚里”,即肾经的步廊穴。把左胸的步廊和膻中观想连线,向下做一三角形,顶点处会有脉动,为宗气聚集之所,也是胃气之根,右边没有。病人气喘剧烈会造成宗气脉位时常停止(即气喘缺氧造成的心脏衰竭),是病邪积留在此而成。宗气脉跳停止为心跳已停,病人必死。宗气脉位触及衣服,是宗气在搏动。 人的气顺经而走为健康,逆经或横行为病态。 寸脉过或不及表现出的病,判断规则如下: 1、寸脉很短为阳不足,病人必头痛。2、寸脉过长,为阳盛于上而不下,病人足胫有病。3、寸脉坚而搏出皮表,病人肩背痛。4、寸脉沉而坚,病在内。5、寸脉浮在皮表且盛大,病在表。6、寸脉沉而微弱,病人免疫系统弱,会往来寒热,下腹痛或肠子下坠。寸脉无而胃脉盛大,说明心阳不足,病人会胃胀,消化不良,日久会得胃下垂。7、寸脉沉且左右两侧横跳,为胁下有积,胸阳无法下达,会得腹内淤积凝阻之病。8、寸脉沉而急缓不定,病人胸阳不足,会往来寒热。9、脉盛大,内滑而坚搏,病在外。10、脉小而坚实,病在内。11、脉小而微弱,重按则四散,为久病,病人气血两虚。久病必虚(阳虚)。阳代表动能、力量。消化力强表示阳气足。12、脉浮、滑而快是新病。13、脉很快,病人疝气或肚脐处疼痛,多因寒致。14、脉上下滑动,为风病。15、脉涩,重按即散,病人有痹病。16、脉缓而上下滑动,为内热病。17、脉盛大而紧,必有胀满病。 脉形符合阴阳变化,易治;脉逆阴阳不合于四时,难治。脉不合四时,又有五脏相克之象,亦难治。 |
|
4279楼#
发布于:2016-03-03 22:0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张亮荧申请签到2016-3-3《皇帝内经》第27课心得
1、诊脉:脏在外,腑在内,左手寸脉属心与小肠,关脉属肝胆,尺脉属肾与膀胱。右手寸脉属肺与大肠,关脉属脾与胃,尺脉属心包与三焦。 2、把脉要静下心和心无杂念。 春脉浮,稍加一按即可;夏脉在皮肤上手指接触即可摸到脉;秋脉在皮肤下,稍重压到肉际方有脉;冬脉要重按到骨边。 3、心脉搏坚而长,心脉变的大和长,正常寸脉九分,长超出九分。代表心阳亢,舌为心表,阳亢舌会卷起来,不能讲话。 心脉软而散,是消渴,类似糖尿病,胃口大,却很瘦。 4、肺脉搏坚而长,脉太长太过,大且盛,是肺里有淤积在里面,实证,会吐血、咳血。肺脉软而散会流汗不止(肺主皮毛),称为灌汗,虚症。流很多汗成表虚,再用发汗药,由表虚变成里虚,流汗不止肌肉与筋的津液没有了,会抽筋,筋拘。 5、肝脉搏坚而长,肝脉往上下冲超过一寸九分,同时脸上显现青色,代表肝病。脉长但脸色不青,是伤科病与内脏无关,如坠伤跌打内伤。从高处往下坠,无论是头还是脚先着地,定伤到胸膈,因肋骨在上,肋骨下就是横膈膜,中间是脊椎,下面是骨盆,震动压下来,大部分会胸腔出血。血在肋下,人会喘逆。 肝脉软而散,虚症,为溢饮。溢饮:喝水太快,水渗入肌肤,跑到肠胃外(正常水在肠胃里)。 6、胃脉搏坚而长,实证,痛的像骨折一样,颜色赤,胃属土,土反应到火(赤色),所以脸呈赤色。胃脉软而散,稍微重按就没脉,无力,会消化不好,可早上和冷水(盐水或六味地黄丸)。 7、脾脉搏坚而长,实证,少气,色黄(鲜黄是热症,暗黄是重病)。脾脉弱而虚,颜色不泽,脚内侧(脾经)必肿胀。 8、肾脉搏坚而长,实脉,有强烈的腰痛,脉气大会回逆,面色黄(土克水)。脉软而散者,虚脉,病人少血、贫血。治贫血,开补血药,大部分以补脾与肾。水火同源,土治水,心能主血是因为水在下面制约,血才不会因太散掉。血有问题,不能吃太咸,咸让血涩,所以有些药要炮制,如滋补药,咸去掉,气会厚。 9、急脉,脉强而速,按到骨边还在,是有内积。心脉跳很快名为心疝,少腹关元位置有硬块,关元是小肠募穴又是心动悸处。 10、胃脉实,强而有力,胀,有宿食。虚是无力,按到骨边脉就没有,会下泻。 得到风邪会有寒有热,痰是湿与热在中焦很盛,日久成为消中,即糖尿病。如:太晚吃宵夜,吃了就睡,胃消化速度会减慢,食物堵在胃里,日久成痰,再久成消中(糖尿病)。 手脚常年冰冷,属寒症,不治好,热下去会反逆到头上形成癫疾。 长久受风吹,迟早会变下泄。风成为寒热,一直没去停在身上久会成为疠病,皮肤粗糙,化脓。 所有痈肿、肿胀、筋挛、节骨痛等都是寒气久居不气,四季风向变化引起。 |
|
4280楼#
发布于:2016-03-03 22:1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山西吴静
2016-3-3学习《黄帝内经》第27课心得 持脉有道,虚静为宝。春日脉从冬藏的时候而逐渐的浮出。夏日在浮,夏日阳气盛,人体气血趋向于表,脉象接近皮肤,浮于肤表。秋日脉象由浮趋沉,在皮肤之下,秋日阳气下沉了,就像冬天的虫子要藏起来了。冬日在骨,冬季自然界阳气潜藏,人的气血也趋向于里,脉象很沉。 如心脉搏动坚硬而长时,为心经邪盛,火盛气浮,舌为心之表,必舌卷不能言,当脉软而的时候,当病消渴,当胃气来时病自愈。如肺脉搏坚而长,火邪犯肺病人痰中带血,其脉软而散的为肺脉不足。肝脉搏坚而长,色应青确不青,其病非由内生。胃脉坚而长,搏击指下,实证,土反逆火,面赤,病人必有骨盆如折断之痛,如其脉软而散,是胃阳不足,故必消化不好。脾脉坚而搏长,面部色黄,乃脾气不运,当病少气,生喘息不止的病,不能运化水湿,足胫浮肿如水状。 肾脉坚而长,搏击指下,其色黄而赤者,是心脾之邪盛侵犯于肾,肾受邪伤,当病腰痛如折,当其脉软而散者,当病精血虚少,有贫血现象,使身体不能恢复健康。 按脉病人心脏脉跳劲急,这叫心疝,下腹关元部位按有硬块。 各种痈肿,筋挛,骨痛的病变是因为寒气聚集和八风邪气侵犯人体后而发生。 |
|
4281楼#
发布于:2016-03-03 22:19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12班-河北-张华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8日学习《黄帝内经》25课心得 1如果脉短是气病,人一个呼吸脉动五下 2眼睛看眼神,如果眼神没有了很危险 3头倾精神将要离开,背是胸中之腑,腰是肾之腑,膝盖是筋之腑,骨是髓之腑, 4人的气色跟脉都要正常,色脉要和 |
|
4282楼#
发布于:2016-03-03 22:37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12班-河北-张华申请签到
2016年2月28日学习《黄帝内经》26课心得 1三焦经由寒慢慢变热它的属性是水,如果由热慢慢变寒,他的属性是火 2阴生阳就要下降 3人的梦很有道理 |
|
4283楼#
发布于:2016-03-03 22:4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8丁敏申请签到,2016年3月3日《黄帝内经》第27课心得
心得把脉须安静心无杂念方可。春天脉须如鱼游在水面上一样浮,只须稍加一按即可得之;夏天脉须升于皮表,手指与皮肤接触即可得到;秋天摸脉时须稍重压至里肉际方有脉,好像将冬眠之虫即将入土不出状;冬天的脉须按至骨边才有脉跳,此脉附在骨边如冬藏之虫一样 诊脉时注意别阴阳,以手上两条大筋为界限(心包经所在),划分脏脉在外,腑脉在内(靠近心包经) 。 左手-寸-心、小肠,左手-关-肝、胆,左手-尺-肾、膀胱。 右手-寸-肺、大肠,右手-关-胃、脾,左手-尺-心包、三焦。 。 心脉搏坚而长(心阳上亢),当病舌卷不能言(舌为心表,舌卷不能说话说明心脉太过),(心脉)其软而散者,当消环自已(消渴,胃口大,吃了却还是瘦)。” “肺脉搏坚而长(脉大而盛,淤积在内的都是实证), 当病唾血(病人会咳血吐血,因为实症在内)。其耎而散者(肺脉不及,提示表虚,表现为流汗不止),当病灌汗,至今不复散发也。”(表虚汗流不止,再用发汗药,津液全伤。筋本要润,发汗会导致筋内润的液体也被发掉,而致抽筋痉挛。) “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脉搏坚而长时,气色伤出现青色代表肝病,没有青色则没有肝病,颜色出现时代表脏有问题),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病人坠伤一定伤胸膈),令人喘逆(此时可用活血化淤药),其耎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水满溢到肌皮肠胃之外)。”肝胆是中膈,脉为弦而缓。 “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其耎而散者(胃脉本应缓而有力,按多重就有多重的力量弹回),当病食痹(胃本身是土,有实证时会反逆到火,表现为赤)。”食痹:不消化。 “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鲜黄-热症,暗黄-阴症),当病少气。其耎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肿,若水状也(脚的内侧肿胀,为脾经经过的地方)。” “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强烈腰痛会引起土克水,胃气回逆,表现为色黄)。 其软而散者,当病少血(贫血现象,所以临床治症光开补血药不会好,光开补血药大部分补在土上,应同时开补肾的药),至今不复也。” 血的成因:水不够就会心火上亢导致贫血。没有水济火,水就会发散掉,水济火为既济卦。滋补药大部分为炮制过,会去掉咸味,保留厚味,才不伤肾。 心脉而急:任何急脉都是内有积。心脏为里之脏,小肠是它的表腑,因其表里关系,脉数必有积故会在小肠募穴关元之处出现硬块。 胃脉实则胀,虚则泄:实,可能有宿食在内。 病的传变:“风(外邪)成为寒热,瘅(胸中有内热-湿热中焦)成为消中,厥成为巅疾(手脚常年冰冷,热下不去,反逆到头上产生癫疾),久风(日常常常受风吹)为飧泄,脉风成为疠(疬:皮肤粗糙化脓)。病之变化,不可胜数(无止无尽)”“各种痈脓,肿胀,筋挛,骨节痛等, 是何而起? 此寒气之肿,八风之变也(寒气久居不去,四季风向异常变化而起的)。”禁用寒凉药去治 |
|
4284楼#
发布于:2016-03-03 22:5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钱蔚宏申请签到,2016年3月3日《黄帝内经》第27课心得:
第十七篇:脉要精微论 第18难:三部四经图 左手:寸-心、小肠;关-肝、胆;尺-肾、膀胱 右手:寸-大肠、肺;关-胃、脾;尺-三焦、心包 脏病查手臂外侧,腑病查手臂内侧。 十八难曰:脉有三部,部有四经,手有太阴、阳明,足有太阳、少阴,为上下部,何谓也?然:手太阴、阳明金也,足少阴、太阳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足厥阴、少阳木也,生手太阳、少阴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为上部。手心主、少阳火,生足太阴、阳明土,土主中宫,故在中部也。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养者也。脉有三部九侯,各何主之?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侯者,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主胸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鬲以下至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审而刺之者也。人病有沉滞久积聚,可切脉而知之耶?然:诊病在右胁有积气,得肺脉,结脉,结甚则积甚,结微则气微。诊不得肺脉,而右胁有积气者,何也?然:肺脉虽不见,右手脉当沉伏。其外痼疾同法耶?将异也?然:结者,脉来去时一止,无常数,名曰结也。伏者,脉行筋下也。浮者,脉在肉上行也。左右表里,法皆如此。假令脉结伏者,内无积聚,脉浮结者,外无痼疾;有积聚脉不结伏,有痼疾脉不浮结。为脉不应病,病不应脉,是为死病也。 故吾人把脉必须依循一定之道理,本身又须安静心无杂念方可。春天的脉必须如鱼之游在水面上一样浮,只须稍加一按即可得之。夏日脉必升于皮表,手指与皮肤接触即可得到。秋天摸脉时,须稍重压至里肉际方有脉,好像将冬眠之虫,即将入土不出状。冬天的脉,则须按至骨边才有脉跳,此脉附在骨边如冬藏之虫一样。以上是脉之常态,故吾人可知从内部诊断来判断病情时,必须仰赖脉法之规律,如果想从外面观察即知内脏有何问题,则须靠观察面部五色方可知的。如此六者为持脉察色之基本大法(六大法:春、夏、秋、冬、深、浅)也。 又如心脉呈现搏动坚硬且脉形长者,此阳亢在上而无阴津,故病人必有舌卷不能说话的毛病(舌为心表),如果呈现脉软且形散状,则表示病人口渴饮食量大,然此类消渴必自愈。肺脉呈搏动坚硬且脉形粗大而长,此亦阳亢在肺,血热过盛必离经叛道,而病人则吐血。如果肺脉变成软弱而脉形分散状,则病人必已大汗出尽(灌汗),今日则已无汗可发了。筋要润,否则要抽筋。 肝脉若搏动坚硬且长大,病人面色不青(观色知脏),必受坠伤或跌打内伤等,横隔必受伤,因血集结在胁下,造成病人喘息不止,需要用药君臣佐使在横膈膜处活血散瘀。若脉为软弱而形散,病人面色润泽者,必有溢饮之病。所谓“溢饮”,就是因口渴而暴饮大量之水,水渗出在肌肉皮间及肠胃之外的病名“溢饮”。 肝胆处为横膈。 如果胃脉呈坚硬且形大,面色发赤红,此人必有骨盆如折断之痛,若脉为软弱无力且形散,就是胃阳不足,故而必消化不好,饮食停留胃中过久而痛或呕吐。胃土实症,反噬心火。早上起床喝盐冷水。 脾脉搏动如坚硬而形大且长,病人面色发黄,必然生喘息不止的病,如脉呈软弱无力状,面色又不润泽而黄黯, |
|
4285楼#
发布于:2016-03-03 22:5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张宏申请签到,2016年3月3日《黄帝内经》第28课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张宏申请签到,2016年3月3日《黄帝内经》第28课心得 脉要精微论第十七 本篇讲述脉诊的精要,诊察疾病应以平旦为最佳,在诊脉时要注意察五色,观脏腑,形体强盛衰弱等,讲述脉与四时的关系,五色善恶,是望诊的一个重点等。 四季之病,以五行所克本季之脏者治之。 久病、新病之分:诊其色脉,新病面色不会变,久病面色有变,此为大原则。诊脉时,脉不变,面色变了,是久病。色脉均变,亦为久病。 肝肾脉并至,主内出血。正常的脉,从寸到尺,有一点倾斜度,诊脉时关、尺脉一样高,面色显示青红色,是有内伤。 受伤无论内外伤,都要忌冷水。因冷水刺激受寒,会使淤血更加严重。 寸、关、尺与人的胸腹相对应。寸主心肺,为胸。关脉处为横隔,其下为腹。 脉形很大,主阴不足,阳有余。大是每个脉都很大,脉来得很快,去的慢。 一按即有,松开很小,主上实下虚,头部会有问题。 重按脉小,放开小,寸弱尺强,主上虚下实,胸阳不足,恶风之病。恶风者怕表风的,是阳气受损。 脉沉细,是少阴病,有积,此为附骨脉。 虚脉按到骨边都没有,实脉按到骨边都还有,此为脉之虚实之分。 脉浮起,代表阴盛,造成昏厥等症,因阴盛造成阴部固阳,阳散去不固表。因此处方时让阴阳平衡,立愈。 所有的脉浮而不躁,是阳热。 躁脉:一息七至。有躁脉,其病在手。 脉沉细,其病在脚,因手为阳,脚为阴。 脉跳动不平稳,时有变更,病在阳。 便血:是因为血在经络运行,不会溢出,此为阴阳调和,阴阳失衡时,阳不能固守,造成阴往外渗出,血为阴,因此血会渗出造成便血。便血时,一升的量代表有一个脏结。 涩脉是标准的阴不足。诊断涩脉时,脉不是一条,而是这里有那里没有,主气血流注差,阴不足造成阳盛。 滑脉是阴气有余,脉来时,速度很快。 脉象会随人的情志而变动,因此诊脉时,务必要病人心平气和之时方才准确。 涩脉、滑脉主阴气不足和阴气有余,阴阳平衡是阳升阴降,阴升阳降,因此阴气盛时,不能再滋阴,要用阳要,阳升阴自然就降。 阳气有余,主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主多汗身寒。阴阳皆有余,主无汗身寒。 脉往外推,内而不外,主心腹有积。 脉往内推,外而不内,主身有热。 脉往上推,上而不下,则寸脉较强,腰部以下发冷。 脉往下推,下而不上,则尺脉较强,头项痛。 脉按到骨边,脉气少者,主腰脊痛且身体有麻木的现象。 |
|
4286楼#
发布于:2016-03-03 23:08
@-石家庄-任红超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丁保华申情签到 2016年3月3日《黄帝内经》第27课学习心得
诊脉要记得阴阳,我们把手大筋中间:左手寸的位置是心和小肠,关的位置是肝和胆,尺的位置是肾和膀胱,以右手为例,靠大筋处侧寸的位置是否大肠和肺,关的位置是胃和脾,尺的位置是三焦和心包。查脏病在脉的外侧,靠大筋内侧查腑病。 四季的脉:春天的脉如鱼之游在水面上一样浮,夏天的脉升于皮表,一摸就摸到,秋天的脉重压到肉际,冬天的脉则重按到骨边。知内者要重按到骨边,知外者知表症如何轻轻浮在表面上。 脉诊:心脉:博大而很长,代表心阳很亢,舌为心表,舌头卷缩起来不能讲话,是心脉太过。心脉变得软而且散,这是消渴,糖尿病。 肺脉:博坚而长,实证病人会吐血,太过的脉,肺有瘀积,是实症在里面。如果软而散,则病流汗不止,知道病人表虚,流汗很多,再重发汗,津液就没了,筋要润,流汗不止,肌肉里的汗流掉了,筋里还是有一点汗,还有津液没有关系,如果还要再发汗,筋里的汗液都发掉了,病人会抽筋、痉挛。 肝脉:正常是弦缓。如果博坚而长,气色上出现青色,代表肝病,气色上没有出现青色,代表内脏没有问题,如果软而散,即溢饮,水渗出到肠胃之外。 胃脉:正常是缓而有力。如果博坚而长,面色发赤红,必有骨盆如折断之痛,如果软而散,胃的消化不是很好,所以早上喝杯凉水。胃是土,如果实症,土会反逆到火,为是赤色的,会跑到脸上。 脾脉:博坚而长,是实脉,颜色是黄的,正常的黄是光亮的,鲜黄是虚症,暗黄是阴症,身体有重病,如果软而散,是虚脉,病在脚的内侧,主要是肿胀。 肾脉:博坚而长,强烈的腰痛(回逆土克水),如果软而散,病人贫血,这时如果补血,因为土能制水,补血大部分会补到土上,所以要开补肾的药(水来济火),心主血,是因为有水,水在心的上方,水不够,心火会上亢,血有问题不能吃太咸,太咸会使血涩。 任何脉摸到急脉时,内有积。心脉快速跳动,少腹有硬块,因为心和小肠同在寸的位置。 摸到胃脉强而有力,为实,可能有宿食,虚而无力为虚脉,会下痢。 感受到风会出现寒热,内热不去,则为消中,瘅是湿热。 |
|
4287楼#
发布于:2016-03-03 23:0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张瑞芝申请签到,2016年3月3日《黄帝内经》第28课心得
一,病症分析 1,风邪病的形成? 会出现寒热现象,如内热不去,会成为吃塞多,也受的 消中 病 手脚冷的病不去,日久成癫痫一样,久居风吹处,皮肤粗糙化脓,成疠病 2,长期痈脓,肿胀,筋挛,骨节痛怎样形成? 是寒气久居不去儿形成,都是由于四季风向变化引起,本来寒引起症 应用热要,泡附子是热药,白竹去湿 治法:用五行法则克制其邪,四时病,如关节痛,夏天不痛只有冬天痛,治法就强土,来制水 如春天打喷气,皮肤痒,病在春天,治肺来克制时邪,让病痊愈 3,久病和新病的区别? 如脉小,面色正常是新病,如脉正常,但面色失常是久病。 如果脉和气色都正常是新病 如肝弦,肾沉,齐至,面青又红,必有内伤出血外无血,若外伤有血,病人如此,是病人伤后冷水洗澡,温滞中焦不去 二 脉和脏腑位置 1,尺脉分三位,中部是肋协位, 尺外侧是肾位内测是腹中位置 2,关脉,左手关部偏外是肝脏,关内测是横隔位,关右手关位,外侧是脾内测是胃 3,寸脉,左右手不同,左手寸脉外侧是心脏,内测是横膈位,寸脉伸向鱼际是喉咙位置 4,寸 关 尺脉想成腹腔,寸位是横膈上心肺,中膈是肝脾胃,膈下是肾 三,①脉成粗大形,阴必津液不足,造成阳热有余,为热中 ②寸脉实而有力,尺脉需虚而无力,是阳气盛于上,下焦阴不足,这是手脚冰冷癫痫 ③脉形来时慢去时快,寸脉弱尺脉强,此人胸阳不足,必会恶风,厌恶风吹乃阳不足 4所有脉如同时出现沉而形细且数时,是肾脏引起的,手脚冰冷症,若又出现脉散则心寒热并结 5,若出现脉浮而散,必生眩易倒病,脉形俱浮,不见烦躁之脉,病必属热症,且在消化系统或血脉中,如果有烦躁之脉,则病在手部,所有脉形细而沉骨,必病在里在脏,会出现骨病, 如脉属静者,则病在足 |
|
4288楼#
发布于:2016-03-03 23:23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8班张君娴申请签到,2016年3月3日《黄帝内经》第27课心得: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续 1、是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 蛰虫将去。冬曰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堂。故曰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意思是说:把脉必须依循一定之道理,本身又须安静内心没有杂念最好。春天脉须如鱼游在水面上一样浮,只须稍加一按即可得之;夏天脉须升于皮表,手指与皮肤接触即可得到;秋天摸脉时须稍重压至里肉际方有脉,好像将冬眠之虫即将入土不出状;冬天的脉须按至骨边才有脉跳,此脉附在骨边如冬藏之虫一样。冬天想知道内脏的问题应重按到骨边,想知道表症情况应轻而取之。以上是脉之常态,故可知从内部诊断来判断病情时,必须仰赖脉法之规律,如果想从外面观察即知内脏有何问题,则须靠观察面部五色方可知的。此六者,持脉之大法(持脉大法:春、夏、秋、冬、深、浅)。 《难经》第18难中《三部四经》里说:诊脉时注意别阴阳,以手上两条大筋为界限(心包经所在),划分脏脉在外,腑脉在内(靠近心包经)左手-寸-心、小肠,左手-关-肝、胆,左手-尺-肾、膀胱。 右手-寸-肺、大肠,右手-关-胃、脾,右手-尺-心包、三焦。 2、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其软而散者,当消环自已。肺脉搏坚而长, 当病唾血。其耎而散者(表现为流汗不止),当病灌汗,至今不复散发也。(表虚汗流不止,)又如心脉呈现搏动坚硬且脉形长者,此阳亢在上而无阴津,故病人必有舌卷不能说话的毛病说明心脉太过(舌为心表),如果呈现脉软且形散状,则表示病人口渴饮食量大,然此类消渴必自愈。肺脉呈搏动坚硬且脉形粗大而长,此亦阳亢在肺(脉大而盛,淤积在内的都是实证),血热过盛必离经叛道,而病人则吐血(因为实症在内)。如果肺脉变成软弱而脉形分散状,肺脉不及,表示表虚,则病人必已大汗出尽(灌汗),今日则已无汗可发了。再用发汗药,津液全伤。筋本要润,发汗会导致筋内润的液体也被发掉,而致抽筋痉挛。 肝脉若搏动坚硬且长大,病人面色不青(观色知脏),必受坠伤或跌打内伤等,横隔必受伤,因血集结在胁下,造成病人喘息不止,需要用药君臣佐使在横膈膜处活血散瘀。若脉为软弱而形散,病人面色润泽者,必有溢饮之病。所谓“溢饮”,就是因口渴而暴饮大量之水,水渗出在肌肉皮间及肠胃之外的病名“溢饮”。 当病食痹(胃本身是土,有实证时会反逆到火,表现为赤)。”食痹:不消化。 “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鲜黄-热症,暗黄-阴症),当病少气。其耎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肿,若水状也(脚的内侧肿胀,为脾经经过的地方)。”如果胃脉呈坚硬且形大,面色发赤红,此人必有骨盆如折断之痛(胃脉本应缓而有力,按多重就有多重的力量弹回),若脉为软弱无力且形散,就是胃阳不足,故而必消化不好,饮食停留胃中过久而痛或呕吐。胃本身是土,有实证时会反逆到火,表现为赤,反噬心火。早上起床喝盐冷水。 脾脉搏动如坚硬而形大且长,病人面色发黄(鲜黄-热症,暗黄-阴症),必然生喘息不止的病,如脉呈软弱无力状,面色又不润泽而黄黯,当病足□肿,若水状也(脚的内侧肿胀,为脾经经过的地方)。 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强烈腰痛会引起土克水,胃气回逆,表现为色黄)。 其软而散者,当病少血(贫血现象,所以临床治症光开补血药不会好,补血药大部分补在土上,应同时开补肾的药),至今不复也。 4、血的成因:水不够就会心火上亢导致贫血。没有水济火,水就会发散掉,水济火为既济卦。滋补药大部分为炮制过,会去掉咸味,保留厚味,才不伤肾。 |
|
4289楼#
发布于:2016-03-03 23:2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2班-山东-姜绍艳申请签到
2016-3-3《黄帝内经》第26课心得 三焦经的属性,从冬至到夏至,天气由寒慢慢变热,属性是水;由夏至到冬至,从热慢慢变成冷,属性是火,所以三焦经的子穴、母穴每半年换动一次。因为我们有三焦系统,三焦络到所以得脏腑,分布于全身,三焦系统很正常的时候,我们的气脉跟着节气走。 冬至开始,阴气下降,阳气上升,阳脉处于一年中最深位置;夏至开始阳气下降,阴气上升,阳脉处于最浅位置。这两个节气是阴阳交换的节气。 梦中知阴阳。 阴盛则梦如涉大川且不时惊醒。阳盛则梦大火烧自己的房子。阴阳都盛则梦两人相杀受伤。上焦气盛则梦空中飞行。下焦气盛则梦如坠深谷(长身体时会有比梦)。其饱则梦予。其饥则梦取。肺气过盛则梦悲哭。腹中短虫多则梦人聚。腹中长蛔虫多则梦互起冲突。 可利用梦来避灾,调整应灾时间,将本来白天要发生的灾祸,时间调整到晚上睡觉时,通过做梦来规避。齐恒和揆度受伤的灾可以避掉,上工治未病,未发生的可以避掉,准备发生的灾也可以避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