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艳春
贫民
贫民
  • UID2018773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9
4290楼#
发布于:2016-03-03 23:3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焦艳春申请签到2016年03月03日《黄帝内经》第28课心得
季节治病  关节痛,冬天发病,属水,土生水,强土。感冒打喷嚏 春天发病,属木,金克木,治肺。脉象与面色不失于正常的,是新病。脉象与气色均失于正常的是久病。肝肾脉并至,面色青红,主内出血。若有外伤出血,冷水刺激受寒,会使淤血更加严重。尺脉分三位,中部是胁肋位,外侧是肾,内侧是腹。关脉,左手偏外是肝,偏内是横隔,右手关位外侧是胃内侧是脾。寸脉,左右手不同,左手寸脉外侧是心脏,内侧是横膈。右手寸脉外侧是肺,内侧是胸中。寸脉伸向鱼际是胸上喉咙位置,尺脉向尺泽位延伸超过一寸在少腹或足胫部有病变。脉成粗大形,阴之津液不足,阳热有余,为热中。寸脉实而有力,尺脉虚而无力,是阳气盛于上,下焦阴不足,这是手脚冰冷癫痫。脉来缓慢去时快,寸脉弱尺脉强,此人胸阳不足,必恶风,厌恶风吹乃阳不足。所有脉如同时出现沉而形细且数时,是肾脏引起手脚冰冷症,若又出现脉散则心寒热并结。脉浮而散,必生眩易,脉形俱浮,不见烦躁之脉,病必热症,且在消化系统或血脉中,如果有烦躁之脉,则病在手部,所有脉形细而沉骨,病在里在脏,会出现骨病。有躁脉,其病在手。涩脉。阴不足,阳有余。滑脉是阴气有余,脉来时,速度很快。脉象会随人的情志而变动。阳气有余,主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主多汗身寒。阴阳皆有余,主无汗身寒。脉往外推,内而不外,主心腹有积。脉往内推,外而不内,主身有热。脉往上推,上而不下,则寸脉较强,腰部以下发冷。脉往下推,下而不上,则尺脉较强,头项痛。脉按到骨边,脉气少者,主腰脊痛且身体有麻木的现象。
何媛
贫民
贫民
  • UID20176951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75
4291楼#
发布于:2016-03-03 23:39
27,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二班何媛申请签到,2016年3月2日《黄帝内经》第27课心得
一、难经第十八难:三部四经
1,诊脉
(1)左手寸(心小肠)关(肝胆)尺(肾膀胱),右手寸(肺大肠)关(脾胃)尺(心包三焦),其中手臂外侧为阳、脏脉,靠近筋侧为阴、是腑脉。
(2)要求:心平气和、精神集中。
(3)不同季节的脉特点:春季的脉浮而滑利,像鱼儿游在水中;夏季的脉在皮肤上,十分盛大;秋天的脉在皮肤下,冬日的脉要重按到骨边。
(4)脉知五脏的虚实――重按到骨边;表症――轻轻按在皮肤表面。
二,脉诊
(1)心脉
A,心脉博大而长,舌头卷缩不能说话(舌为心之表)
B,心脉软而散,有消渴病,是糖尿病,心气恢复后会好。
C,心脉很快,内有积,病名叫心疝,会在少腹(关元的地方)表现出症状
(2)肺脉
A,博坚而长,吐血或痰中带血
B,肺脉不足,表虚,流汗不止,皮肤和肌肉间津液损失太多,筋上的津液还有。再发汗,筋上的津液损失,痉挛,抽筋
(3)肝脉
A,太过,面青、手赤,肝脏有问题,没有则是外伤,有瘀血停留在两肋之下使气上逆,喘息;
B,肝脉不足,皮肤绷紧光亮,溢饮
C,肝胆脾胃在中膈部位,溢出的水在肝胆附近,所以肝脉有反应。
D,正常肝脉弦中带一点缓(柔和、舒服)而有力,缓是指胃气。
(4)胃脉
A,太过,如果面色发红(火生土,胃土实症时,土反逆火,火色会反逆到脸上),病人应有骨盆如折的症状
B,不足,患食痹症(前一节课有方法)
(5)脾脉
A,太过,又见面色发黄(平常脸上带一点光亮的黄,是正常;鲜黄是热症;暗黄是阴症、重病),说明温热薰蒸,影响脾化生气血
B,不足,小腿内侧及足部内侧(都是脾经经过的地方)肿胀。
(6)肾脉
A,太过,面黄且带红,是土克水心脾之气乘虚影响肾脏的表现,很强腰痛
B,不足,说明病人精血亏损,贫血并且不容易恢复
三,病的形成(寒气聚集,八邪侵犯)及危害
(1)风邪引起的疾病――怕冷发热
(2)停留在身体――脾脏完谷不化的泄泻病
(3)风邪深入血脉――让人皮肤粗糙化脓。
热邪――湿热重之人糖尿病。
周永燕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70
  • 粉丝1
  • 关注4
  • 发帖数168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4292楼#
发布于:2016-03-03 23:4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周永燕申请签到,2016年3月3日《黄帝内经》第27课心得
脉诊:参照难经18难,三部四经:
十八难曰:脉有三部,部有四经,手有太阴阳明,足有太阳少阴,为上下部,何谓也?然:手太阴阳明,金也,足少阴太阳,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足厥阴少阳,木也,生手太阳少阴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为上部。手心主少阳火,生足太阴阳明土,土主中宫,故在中部也。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养者也。
注解:脉有三部,寸、关、尺也。部有四经,两寸,心、肺、二肠,两关,肝、胆、脾、胃,两尺,肾、膀胱、心主、三焦也。手太阴肺阳明大肠,金也,右寸。生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水,左尺。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足厥阴肝少阳胆,木也,左关。其实肝脾见于左关,胆胃见于右关。生手太阳小肠手少阴心火,左寸。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为上部。手心主包络少阳三焦,火也,右尺。生足太阴脾足阳明胃土,右关。土主中宫,故在中部也。
图解:

 
是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曰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堂。故曰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此六者,持脉之大法。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其耎而散者,当消环自已。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唾血。其耎而散者,当病灌汗,至今不复散发也。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其耎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其耎而散者,当病食痹。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其耎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肿,若水状也。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其奥而散者,当病少血,至今不复也。
注解:故吾人把脉必须依循一定之道理,本身又须安静心无杂念方可。春天的脉必须如鱼之游在水面上一样浮,只须稍加一按即可得之。夏日脉必升于皮表,手指与皮肤接触即可得到。秋天摸脉时,须稍重压至里肉际方有脉,好像将冬眠之虫,即将入土不出状。冬天的脉,则须按至骨边才有脉跳,此脉附在骨边如冬藏之虫一样。以上是脉之常态,故吾人可知从内部诊断来判断病情时,必须仰赖脉法之规律,如果想从外面观察即知内脏有何问题,则须靠观察面部五色方可知的。如此六者为持脉察色之基本大法也。又如心脉呈现搏动坚硬且脉形长者,此阳亢在上而无阴津,故病人必有舌卷不能说话的毛病,如果呈现脉软且形散状,表示病人口渴饮食量大,然此类消渴必自愈。肺脉呈搏动坚硬且脉形粗大而长,此亦阳亢在肺,血热过盛必离经叛道,而病人则吐血。如果肺脉变成软弱而脉形分散状,则病人必已大汗出尽,今日则已无汗可发了。肝脉若搏动坚硬且长大是实,病人面色不青;(当看到脏色时,代表颜色所对应的脏出问题了),必受坠伤或跌打内伤等(人体往下坠伤到的就是胸腔),因血集结在胁下,造成病人喘息不止。若脉为软弱而形散,就是虚,病人面色润泽者,必有溢饮之病。所谓“溢饮”(满溢出来),就是因口渴而暴饮大量之水,水渗出在肌肉皮间及肠胃之外的病名“溢饮”。如果胃脉呈坚硬且形大,面色发赤红,此人必有骨盆如折断之痛,脉为软弱无力且形散,就是胃阳不足,故而必消化不好,饮食停留胃中过久而痛或呕吐。
脾脉搏动如坚硬而形大且长,病人面色发黄,必然生喘息不止的病,如脉呈软弱无力状,面色又不润泽而黄黯,必足跗肿胀,好像水肿样。若肾脉搏动强硬而形长,病人面色黄而赤杂,必然有严重的腰痛,如果脉为软弱无力而形散,必有贫血现象而且尚未复原。(贫血开补肾的药。心主血,因为有水的制衡,水火同源。水来既火,没有水来既火血就会发散掉。水不够,心火上亢就会贫血。滋补的要味道要淡点)
 
急脉:很强很速,按到骨边还有脉。通通的急脉都是内有积,堵住了。
 
如果按脉察出病人心脏的脉跳的很急,就是“心疝病”,可在下腹部关元位按得硬块形。因为心脏为里之脏,小肠是它的表腑,因其表里关系,脉数必有积故会在小肠募穴关元之处出现硬块。
 
如果按脉察觉脉形如胃之缓脉时是何意呢?
歧伯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泄。
歧伯回答道,如果脉形皆缓,一息四至,则脉如实而有物,则为胃肠胀满而便秘(常人有1/5食物留在胃里,新的食物来更替旧的食物,如此循环),如出现虚脉(细而无力),则必下痢。
 
歧伯曰,风成为寒热,瘅成为消中,厥成为巅疾,久风为飧泄,脉风成为疠。病之变化,不可胜数。
注解:歧伯回答道,风邪之病形成,就会出现寒热的现象,如果内热不去,发展下去就会成为饮食再多仍会消瘦的“消中”病,手足厥冷的病不去,日久就演变为癫痫一样的疾病,长时居于风吹之处,必引起慢性下痢,风邪进入经脉中久而不去,则会成为皮肤粗糙化脓的疠病,因此病的变化是无法尽言的。
痰:湿热中。晚餐后不要吃东西,因为睡觉胃和小肠蠕动缓慢,食物闷在肠胃里,日久就成了痰,再久就成了“中渴”就是糖尿病。糖尿病分12型,1型就是胰岛素依赖型;2型是后天发生的,饮食可以控制的;原因是因为打的疫苗造成的。
 
各种痈脓,肿胀,筋挛,骨节痛等,是因何而起的呢?
歧伯曰,此寒气之肿,八风之变也。
歧伯回答道,这是因为寒气久居不去而成的。始因都是由于四季风向异常变化而起的。
脓肿:病的很深的脓肿,不能用寒凉解毒的药去治疗,经方用:泡附子、白术。
严婷
会员
会员
  • UID2019898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5
4293楼#
发布于:2016-03-04 00:2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 8班严婷申请签到 2016-3-3 《皇帝内经》第27课
1、 难经第十八难脉的外侧就是查脏病,脉的内侧是查腑病。左手:寸为心-小肠,关为肝-胆,尺为肾-膀胱。右手:寸为肺-大肠,关为脾-胃,尺为心包-三焦。
2、 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要知道内脏如何按到骨边去丈量。
3、 心脉搏坚而长,心脉很大又很坚,代表心脉太过,舌不能说话。心脉软的人,会消渴人很瘦又吃很多。4、 肺脉长而坚,往鱼际穴的地方,太过的脉就是有实症,比如肺癌之类的,咳血吐血,;如果是软散,就是不及,代表里面虚掉了,病人会流汗不止,再开发汗的药津液就没有了。
5、 肝脉搏坚而长,气色出现青色,代表肝病;如果气色不青,是因为坠落受伤,血在胁下,人会喘逆。如果肝的脉软散,会出现口渴的时候喝水太快,跑到肠胃之外就是溢饮。正常的肝脉是弦中带缓(这个缓就是代表胃气)。
6、 摸到胃脉坚长,颜色红,非常的痛就像骨折一样;软而散者,当病食痹。胃本身是土,如果是实症,土会反逆到火,火是赤色的,所以颜色会跑到脸上去。胃脉的正常脉是缓而有力,重按有力。如果是虚症,软而散,消化不好,重按无力。养胃的方法早上吃盐凉白开加六味地黄丸吃三十颗。
7、 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其耎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骨(骨行)肿(脚的内侧脾经经过的地方会肿大),若水状也。平常脸上带一点光亮的黄是正常,鲜黄色是热症。
8、 肾脉坚长,黄红色,很强力的腰痛(土克水);虚脉软而散,病人会少血。所以开补血的要会开到土上面去。心主血是因为有水来积火。所以常常用补肾的要来治疗贫血,所以不能吃太咸。
9、 急脉:很强很数,表示内有积。心脉急,病名心疝,少腹当有形也。胃脉实则胀,虚则泄。正常人五分一的食物会停在这里,其他的往下走,第二天会将头天的食物和新的食物往下走,留五分之一停在胃里。所以七天不吃饭都不会死。比如有人坐在树下食气,不吃不喝也不会死。
10、得到风的病会怕冷,瘅是湿热在中,所以中医认为晚餐以后不要吃东西,因为睡觉以后脏器也运行比较缓慢,日久就会称为瘅,就是糖尿病的消渴症。生活习惯上的遗传,所以小孩子也容易成为糖尿病患者。治疗糖尿病,一定要让晚餐之后不能吃东西。厥成为巅疾,如果手脚常年为冰冷,这个热会反逆,反逆到头上去,就成为巅疾。如果以前的风症没有去掉,停在身体里面,日子久了就会产生问题。久风为飧泄,这个久风是只常常被风吹会下痢。脉风成为疠,风成为寒热一直停留在身体里面皮肤会变的很粗糙还有化脓。
11、所以要掌握八个原则阴阳表里虚实寒热。
12、诸痈肿筋挛骨痛,此寒气之肿,八风之变也。都是由于寒气久居不去,或者天气变化造成的。所以骨头痛都是寒症,需要用炮附子,白术来治疗。
凤翔
贫民
贫民
  • UID2018415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7
4294楼#
发布于:2016-03-04 00:3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凤翔申请签到2016-03-03内经视频第28课心得
前一年冬伤于寒,次年春必温病。季节的病以其所胜来治,如关节炎,冬天才痛,土胜水。春天打喷嚏,金胜木,要治肺,不是什么花粉过敏,要看两者有何不同。
色脉辨久病新病:
所有新病色不会变,心病脉小,脉不变,色变,就是久病,五色都失掉都是久病,肝肾脉并至,表面青红无血,内出血,内外伤忌
洗冷水。脉粗大,阴不足阳有余,不超过一寸九分就是热中,超过就是真藏脉。来快去慢,上实下虚头颠疾,病在上。来慢去快,寸弱尺强,肺中阳不足,恶风,风寒。脉沉细数,在骨边,少阴绝也,如果脉在骨边重按仍在,跗骨脉,内有积,长肿瘤。脉细数散者,寒热,浮而散者,阴盛阳虚,晕眩倒,阳不守。脉浮而不燥,病在阳,一呼一吸共跳七下,燥脉,病在手。细而沉在脚上,骨边,缓脉。速动一代者,变更出现,病在阳,便脓血,阴阳不合阳不守,阴血出。
涩脉阴不足阳有余,脉动的不一样。滑脉阴有余。
望闻问切之道:切而知之谓之巧,早上诊脉比较准,跟情志有关,有不合要舍脉。
阴升阳降,要阴阳平衡,大部分用阳的药,阳固,阴自己回来。阳气有余身热无汗,阴有余多汗身寒,阳不足,毛孔打开多汗。阴阳都有余,无汗。脉外推不动,有积,内推不动,身有热。
耿雪明
侠客
侠客
  • UID20182521
  • 粉丝1
  • 关注2
  • 发帖数215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4295楼#
发布于:2016-03-04 00:5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耿雪明申请签到,2016年3月3日《黄帝内经》第28集心得:
接上集:如何治疗
治疗:由于四时偏胜之邪气所引起的病变,根据五行相生的规律确定治则去治疗就会痊愈。
如:关节炎如果只在冬天发病,就需要用土克水来治疗,冬主肾。
只有在春天发的花粉症,西医称过敏,中医认为春为木,主肝,采用克制其时邪的方法,可以用金克木来治疗。
有旧病从五脏发动,会影响到脉色而发生变化,怎样区别是久病还是新病:
要验看脉色:
如脉虽小而气色正常的,为新病;
如脉象正常,但气色失常的,为久病;
如脉象与气色均失常的,乃久病;
如脉象与面色都正常的,为新病。
脉见沉、弦,是肝脉与肾脉并致(关尺高度一样),正常的脉应关高尺低。病人面色青又红,则必有内伤出血,而外部没有血,或外部已见血,则必是病人伤后洗冷水澡,导致湿滞中焦不去。所以,有外伤和内伤时,最好不洗澡特别是洗冷水澡。
寸关尺和人身的对应统一:
寸位为阳,对应横膈以上,主心、肺,中对腹部脾胃肝,下对肾、膀胱、三焦等。
尺脉中段、左臂的外侧侯于肝脏,内侧侯于膈部;
右臂的外侧乃于胃,内侧侯于脾脏。
尺脉上段,右臂外侧侯于肺脏,内侧侯于胸中;
左臂外侧侯于心脏,内侧侯于膻中。
尺脉部的前面,侯身前即胸腹部;
后面,侯身后即背部。
寸脉向鱼际位伸展,主胸部与喉咙位的疾病;
尺脉向尺泽位延 伸超过一寸以上,主少腹、腰、股、膝、胫、足等处的疾病。
脉诊:
脉象的虚、实:重按按到骨边还有脉为实;重按没有是虚。
如:脉细数,沉在骨边,是肾脏病;如果重按到骨边脉还在,则内有积,有肿瘤或淤血。
脉象洪大的,是由于阴精不足而阳有余,故发为热中之病;脉象来时急疾而去时徐缓,且寸脉实而有力,尺脉虚而无力,表示阳气盛于上,下焦阴却不足,这就是手足冰冷癫痫的疾病;
脉象来时徐缓而去时急疾,寸脉弱尺脉强,这是由于上部虚而下部实,多好发为疠风之病;
患这种病的原因,是因为阳气虚而失去捍卫的功能,所以才感受邪气而发病;
人怕风吹的是因为身体的阳不足。
有两手脉均见沉、细、数的,沉细为肾之脉体,数为热,故发为少阴之阳厥;
如见脉沉、细、数、散,为阴血亏损,多发为阴虚阳亢之虚劳寒热病;
脉浮而散,好发为眩晕仆倒之病;
凡见浮脉而不躁急,其病在阳分,则出现发热的症状,病在足三阴经;
如浮而躁急的,则病在手三阳经;
凡见细脉而沉,其病在阴分,发为骨节疼痛,病在手三阴经;如果脉细沉而静,其病在足三阴经。
发现数动,而见一次停止的脉象,是病在阳分,为阳热郁滞的脉象,可出现泄利或大便带脓血的疾病。
便血是因为阳不守,当阳不守时阴就会离,就会出现便血。
阳要守好阴才能归位。
涩脉:涩脉是脉中的气血有不流畅的感觉,摸上去就像半饱的软水管,水在里面晃来晃去。这是阳有余而津液不足。
诊察到各种有病的脉象而切按时,如见涩脉是阳气有余而津液不足;
滑脉:脉呈滑动如珠转动时,则为阴津有余的现象。
阳气有余, 表固的太强,则会感觉身体热但汗却不出;
阴津有余,阳不足无法固表,则必汗多身冷;
阴阳皆太过时,病人会无汗且恶寒。
手按脉时,用手指推脉向外,但脉不动且附骨,此必胸腹中有积聚;
重按脉时,如向里推,脉会反弹朝外,是身有热病;
如寸口脉较尺部脉强,则腰部以下发冷;
如寸脉不足尺脉反盛,病人必生头痛项强之病;
重按脉至骨边,脉出现无力感,此脉气不足象,病人必腰推痛,且身体有麻木的现象。
9班-河南-耿雪明《黄帝内经》第28集作业
薛绍展
侠客
侠客
  • UID20187774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53
4296楼#
发布于:2016-03-04 02:4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薛绍展申请签到
2016年3月3日、《黄帝内经》第27课心得:
1、 难经第十八难脉的外侧就是查脏病,脉的内侧是查腑病。左手:寸为心-小肠,关为肝-胆,尺为肾-膀胱。右手:寸为肺-大肠,关为脾-胃,尺为心包-三焦。
2、 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要知道内脏如何按到骨边去丈量。
3、 心脉搏坚而长,心脉很大又很坚,代表心脉太过,舌不能说话。心脉软的人,会消渴人很瘦又吃很多。4、 肺脉长而坚,往鱼际穴的地方,太过的脉就是有实症,比如肺癌之类的,咳血吐血,;如果是软散,就是不及,代表里面虚掉了,病人会流汗不止,再开发汗的药津液就没有了。
5、 肝脉搏坚而长,气色出现青色,代表肝病;如果气色不青,是因为坠落受伤,血在胁下,人会喘逆。如果肝的脉软散,会出现口渴的时候喝水太快,跑到肠胃之外就是溢饮。正常的肝脉是弦中带缓(这个缓就是代表胃气)。
6、 摸到胃脉坚长,颜色红,非常的痛就像骨折一样;软而散者,当病食痹。胃本身是土,如果是实症,土会反逆到火,火是赤色的,所以颜色会跑到脸上去。胃脉的正常脉是缓而有力,重按有力。如果是虚症,软而散,消化不好,重按无力。养胃的方法早上吃盐凉白开加六味地黄丸吃三十颗。
7、 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其耎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骨(骨行)肿(脚的内侧脾经经过的地方会肿大),若水状也。平常脸上带一点光亮的黄是正常,鲜黄色是热症。
8、 肾脉坚长,黄红色,很强力的腰痛(土克水);虚脉软而散,病人会少血。所以开补血的要会开到土上面去。心主血是因为有水来积火。所以常常用补肾的要来治疗贫血,所以不能吃太咸。
9、急脉,脉强而速,按到骨边还在,是有内积。心脉跳很快名为心疝,少腹关元位置有硬块,关元是小肠募穴又是心动悸处。

10、胃脉实,强而有力,胀,有宿食。虚是无力,按到骨边脉就没有,会下泻。
得到风邪会有寒有热,痰是湿与热在中焦很盛,日久成为消中,即糖尿病。如:太晚吃宵夜,吃了就睡,胃消化速度会减慢,食物堵在胃里,日久成痰,再久成消中(糖尿病)。
手脚常年冰冷,属寒症,不治好,热下去会反逆到头上形成癫疾。
长久受风吹,迟早会变下泄。风成为寒热,一直没去停在身上久会成为疠病,皮肤粗糙,化脓。
所有痈肿、肿胀、筋挛、节骨痛等都是寒气久居不气,四季风向变化引起。
徐淑娟。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9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88
4297楼#
发布于:2016-03-04 06:0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徐淑娟申请签到,2016年3月3日《黄帝内经》第27课学习心得。
 一、1.第18难:三部四经图:1右手脉:寸(偏外-心,偏内-小肠),关(外-肝,内-胆),尺(外-肾,内-膀胱),两条筋是心包经的位置其内有大陵,内关等,诊脉时,靠近高骨是心脉,靠近大筋是小肠脉;阴和阳是相辅相成的,察脏病的时在脉的外侧,查腑病的时候是脉的内侧靠近大筋的地方。左手脉:寸(外-肺,内-大肠),关(外-脾,内-胃),尺(外-心包,内-三焦)。2.持脉有道,虚静為保(一定要静下心来,心里没有杂念最好)。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堂(像虫子冬眠)。3.知内者,按(重按到骨边)而纪之。知外(表证)者,终而始之(轻轻的浮到皮肤表面)。此六者(春,夏,秋,冬,深,浅),持脉之大法。4.A摸心脉时,脉呈现博动坚硬且脉形长者,说明心阳上亢在上面,舌卷不能说话的是心脉太过。如心脉呈现脉软且形散状,(环消自己)表示病人口渴食量大,示消渴病。B摸肺脉时,脉形呈搏动坚硬且脉形粗大而长,说明肺的实证在里面,阳亢在肺,血热盛,必离经叛道,病人则吐血。如肺脉变成软弱而脉形分散状,病人流汗不止,今日则已无汗可发了,身体的筋要润,当身体内的津液受伤过度到筋会引起抽筋。C肝脉若搏动坚硬且长、大,病人面色不青,必受坠伤或跌打内伤等,因血集结在胁下,造成喘息不止。—个人肝正常时,所有的青色有营养的东西会藏在肝里面,不会外露出来。假如肝长有肿瘤,硬块肝硬化,青色就没办法藏在里面,就会露出来,脸色或手色变青。如果你看见—个人的脸色有变或摸脉时手色有变,代表对方脏有问题。若肝脉为软弱而形散,病人面色润泽,有溢饮之病。(溢饮就是满溢出来了,口渴而暴饮大量的水,水渗出在肌肉皮间及肠胃之外),为什么肝脉可以看到溢饮,肝本身在中隔,水一散出来就在肝的附近,正常的肝脉是弦,弦中带缓而有力,缓就是有胃气,这是常脉。D胃脉搏坚而长(长就是从关部脉延伸上去和下来),面色发赤红(胃本身是土,如果是实证,土会反逆到火,火是赤色的,跑到脸上去),患者有骨盆如折断之痛;胃的常脉是缓而有力,这个缓是很柔和的;若脉为软弱无力且形散,就是胃阳不足,原因是患者因消化不好,饮食停留胃中过久而痛或呕吐。E脾脉搏动如坚硬而形大且长,病人面色发黄,必然生喘息不止的病。如脾脉呈软弱无力状,面色又不润泽而黄黯,必足跗肿胀,好像水肿样。F肾脉搏动强硬而形长,病人面色黄而赤杂,必然有严重的腰痛。如肾脉软弱无力而形散,必有贫血现象而且尚未复原。
 二、1.任何地方摸到急脉(很强很速,按到骨边还在那里有)的时候,都是内有积,堵到了。如摸心脉是急脉,这是心疝病,下腹部关元位按得硬块形,因为心脏为里脏,小肠是表腑,因心与小肠是表里关系,因此会在小肠募穴关元之处出现硬块。2.如摸胃脉是缓脉时,—息四至,如胃脉实(脉强而有力),是胃里有物,患者会胃肠胀满而便秘。如胃脉是虚脉,则必下痢。3.风邪之病形成,就会出现寒热的现象。中医认为痰是湿或热中造成的,晚餐不能吃得太晚或者晚餐之后不要吃宵夜。如你太晚吃晚餐或常吃宵夜之后就去睡觉,人休息胃也跟着休息,肠胃的消化速度会缓下来,食物会囤在肠胃里,日久会长痰,再日久会得糖尿病。因此治糖尿病的同时要患者改变太晚吃晚餐或常吃宵夜的生活习惯。4.手足厥冷的病不去,日久就演变为癫痫。风邪进入经脉中久而不去,会得皮肤粗糙化脓的疠疠病。由于四季风向异常变化,如人体的寒气久居不去,就得各种痈脓,肿胀筋挛,骨节痛等病,治时,只要依据五行的法则,采用克制其
黄萍
贫民
贫民
  • UID20182741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164
4298楼#
发布于:2016-03-04 06:47
@教官-徐州-杨诚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黄萍申请签到
  2016年03月03号,《黄帝内经》第27课心得
  脉诊注意事项:
  寸关尺,外侧的为脏,内部靠近大筋的为腑。左手寸关尺,心肝肾,小肠胆膀胱;右手寸关尺,肺脾心包,大肠胃三焦。
     春天的脉必须如鱼之游在水面上一样浮,只须稍加一按即可得之。夏日脉必升于皮表,手指与皮肤接触即可得到。秋天摸脉时,须稍重压至里肉际方有脉,好像将冬眠之虫,即将入土不出状。冬天的脉,则须按至骨边才有脉跳,此脉附在骨边如冬藏之虫一样。
      心脉呈现搏动坚硬且脉形长者,此阳亢在上而无阴津,故病人必有舌卷不能说话的毛病,如果呈现脉软且形散状,则表示病人口渴饮食量大,但此类消渴必自愈。
      肺脉呈搏动坚硬且脉形粗大而长,此亦阳亢在肺,血热过盛必离经叛道,而病人则吐血。如果肺脉变成软弱而脉形分散状,则病人必已大汗出尽,今日则已无汗可发,肌肉里的津液已经随汗而出,如果此时再继续使用发汗的药,那么筋里面的津液将被发掉,此时病人就会出现抽筋,痉挛。
   肝脉(常脉为弦带一点缓,缓指胃气)若搏动坚硬且长大,面色青,则为肝病(面上显示脏器的颜色,则为脏的问题);病人面色不青,必受坠伤或跌打内伤等,因血集结在胁下,造成病人喘息不止,活血化瘀。若脉为软弱而形散,病人面色润泽者,必有溢饮之病。所谓“溢饮”,就是因口渴而暴饮大量之水,水渗出在肌肉皮间及肠胃之外的病名“溢饮”。
  如果胃脉呈坚硬且形大,面色发赤红,此人必有骨盆如折断之痛,若脉为软弱无力且形散,就是胃阳不足,故而必消化不好,饮食停留胃中过久而痛或呕吐。
  脾脉搏动如坚硬而形大且长,病人面色发黄,必然生喘息不止的病,如脉呈软弱无力状,面色又不润泽而黄黯,必足跗肿胀,好像水肿样。鲜黄大部分都是热症,暗黄大部分都是阴症。
  若肾脉搏动强硬而形长,病人面色黄而赤杂,必然有严重的腰痛,如果脉为软弱无力而形散,必有贫血现象而且尚未复原。
  心脏脉跳很快为心疝病”,可在下腹部关元位按得硬块形。心脏为里之脏,小肠是它的表腑,因其表里关系,脉数必有积故会在小肠募穴关元之处出现硬块。
  所有急脉,均为内有积。
  胃脉,实则胀,虚则泄。如果脉形皆缓,一息四至,则脉如实而有物,则为胃肠胀满而便秘,如出现虚脉,则必下痢。
  正常人,在胃的下方,永远有五分之一的食物停留在此处。
  风邪之病形成,就会出现寒热的现象,如果内热不去,发展下去就会成为饮食再多仍会消瘦的“消中”病,手足厥冷的病不去,日久就演变为癫痫一样的疾病,长时居于风吹之处,必引起慢性下痢,风邪进入经脉中久而不去,则会成为皮肤粗糙化脓的疠病,因此病的变化是无法尽言的。
  痰为湿热在中焦。晚上吃过晚饭之后不要再吃东西。
  各种痈脓,肿胀,筋挛,骨节痛等因为寒气久居不去而成 的。始因都是由于四季风向异常变化而起的。
胡林波
贫民
贫民
  • UID2017752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2
4299楼#
发布于:2016-03-04 07:2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胡林波申请签到2016年3月3日《黄帝内经》第27课心得
脉位:
难经第十八难:脉的内侧察脏病,脉的内侧察腑病。左手寸关尺外侧为心,肝,肾,内侧为小肠,胆,膀胱。右手寸关尺外侧为肺,脾,心包,内侧为大肠,胃,三焦。此为持脉之大法。

      心脉搏坚而长,为实,当病舌头卷缩,不能讲话,此为心脉太过。脉软而散者,为虚,病消渴。
     肺脉搏坚而长,大且盛,为实,病人吐血,脉软而散,为不足,病人汗流不止。
     肝脉搏而坚长,面色青,有肝病是肝实。脉盛而不见色时,血蓄于下,当病坠伤,若伤及肋骨,胸腔会有淤血,令人喘逆。脉软而散,看到色泽者,当病溢饮。肝气虚而暴渴多饮,以致溢出皮肤肠胃之外。
      胃脉搏坚而长,面色赤,当病折髀,软而散者,当病食痹。
      脾脉搏而坚长,面色黄,为实,湿热太过,当病少气,脉软而散,为不及,当病足胫肿,脚内侧肿胀,因是脾经经过的地方。
      肾脉实,面色黄而赤,当病腰伤,其不及,当病少血,此为肾水不复上心,不能达到水火即济,所以可以用补肾药来治疗贫血。

     遇到急脉,都是内有积。诊得心脉急,病名心疝,形在少腹,可在下腹关元处按得硬块。
     胃脉实是有宿食,则腹胀,虚则泻泄。

病的传变
       得到风病为寒热。
       瘅(胸腹有内热)成为消中(糖尿病),晚饭后加餐,食后睡觉,引起中焦湿热,日久得到糖尿病。
     厥成为巅疾,长期手足逆冷,热传不下去,反逆到头上会产生巅疾。
     久风即常常受风,会成飧泄。
     风症没有去掉,一直停在身体里,为疠病,会化脓。
    病之变化,不可胜数,重点是掌握到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八纲。
     所有的痈肿筋挛骨痛,都是寒气之肿,为寒气久居不去,八风之异常变化而引起。
@教官-徐州-杨诚
魏小芳
侠客
侠客
  • UID2017985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24
4300楼#
发布于:2016-03-04 07:2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深圳-魏小芳申请签到 2015-03-03《黄帝内经》第28课时心得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续)
一、新病和久病的脉与色
1.新病:刚得之病,色不会变,脉小;久病:面色变,脉正常,是久病。面色和脉都不正常,也是久病。
2.诊脉时发现肝弦与肾沉二脉病至,(正常的脉应关高尺低,现在关尺高度一样)病人面色青又红,则必有内伤出血,但外不见血。若外伤有出血,病人脉相如此,则必是病人伤后洗冷水澡以致湿滞中焦不去也。有外伤和内伤时,不要洗冷水澡。
二、诊脉
所有的脉相,重按按到骨边还有脉是实。重按没有是虚症。
1.寸位为阳,对应到人体是横隔膜上的位置,主心肺和胸中和纵隔膜位;关脉居中,对应到人体是横隔膜以下,肚脐以上中焦的位置,主肝胆脾胃;尺脉为阴,对应到人体是肚脐以下焦的位置,主肾膀胱和少腹。
若寸脉一直向鱼际位发展代表病情一直向胸上喉咙位发展。若尺脉一直向尺泽部位发展,代表病情一直向少腹底部或腿部或足部发展。
2.脉在正常范围内,脉呈粗大形,则是阴不足,阳有余。是阴之津液不足,造成阳热有余。此为中焦有热的症侯。
3.按脉时快去时慢,且寸脉实而有力,尺脉虚而无力,表示阳气盛于上,下焦阴不足,這就是手足冰冷癫痫的疾病。
4.脉来时缓,去时快。寸脉弱尺脉强实,此人胸阳不足,必会恶风。所以人怕风吹的時候是因为身体的阳不足了。
5.所有的脉出现沉而形细且数时,就是肾病引起的手足冰冷症。脉细数沉在骨边,是肾脏病。如果重按到骨边脉還在,表示内有肿瘤或淤血。
6.若出现脉散状,则必寒热并结。
7.脉出现浮而散,必生目眩而易晕倒的病,脉形俱浮但不见烦躁的脉,此病必属热症,且在消化系统或血脉中。脉浮而散是因为阳浮,阴不足不能敛阳,阳就会浮而向上冲,所以人会晕倒。
8.所有的脉形细而沉骨,必病在里在脏,出现骨痛,如果脉静者则病在足。
9.脉形出现脉数,有时又一停者,表示病在阳在腑,会有下便脓血的现象或下痢。便血是因为阳不守,当阳不守时阴就会离经叛道,就会出现便血。阳要守阴才能归位。
10.涩脉。涩脉是脉中的气血有不流畅的感覺,摸上去就像半饱的软水管,水在裡面晃来晃去,这是阳有余津液不足也。
11.滑脉。脉呈滑动如珠转动时,则为阴津有余的现象。阴津有余时,则必汗多身冷,阳不足无法固表。阴阳皆太过时,病人会无汗且恶寒。
12.手按脉时,用手指把脉向外推,脉不动且附骨者,胸腔中必有积聚。
13.重按脉时,用手指把脉向里推,脉如果反弹向外,此乃身中有热病。
14.如寸脉比尺脉强,乃腰部以下发冷也。如寸脉不足,尺脉反盛,病人必生头痛项强之病也。
15.重按脉到骨边,脉出现无力感,此脉气不足,病人必腰椎病而且身体有麻木的现象。
刘婷
会员
会员
  • UID2018252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58
4301楼#
发布于:2016-03-04 07:35
@教官-石家庄-任红超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刘婷,3月3日《黄帝内经》第27课脉诊:
心脉:博大而很长,代表心阳很亢,舌为心表,舌头卷缩起来不能讲话,是心脉太过。心脉变得软而且散,这是消渴,糖尿病。
肺脉:博坚而长,实证病人会吐血,太过的脉,肺有瘀积,是实症在里面。如果软而散,则病流汗不止,知道病人表虚,流汗很多,再重发汗,津液就没了,筋要润,流汗不止,肌肉里的汗流掉了,筋里还是有一点汗,还有津液没有关系,如果还要再发汗,筋里的汗液都发掉了,病人会抽筋、痉挛。
肝脉:正常是弦缓。如果博坚而长,气色上出现青色,代表肝病,气色上没有出现青色,代表内脏没有问题,如果软而散,即溢饮,水渗出到肠胃之外。
胃脉:正常是缓而有力。如果博坚而长,面色发赤红,必有骨盆如折断之痛,如果软而散,胃的消化不是很好,所以早上喝杯凉水。胃是土,如果实症,土会反逆到火,为是赤色的,会跑到脸上。
脾脉:博坚而长,是实脉,颜色是黄的,正常的黄是光亮的,鲜黄是虚症,暗黄是阴症,身体有重病,如果软而散,是虚脉,病在脚的内侧,主要是肿胀。
肾脉:博坚而长,强烈的腰痛回逆土克水,如果软而散,病人贫血,这时如果补血,因为土能制水,补血大部分会补到土上,所以要开补肾的药让水来济火,心主血,是因为有水,水在心的上方,水不够,心火会上亢,血有问题不能吃太咸,太咸会使血涩。
任何脉摸到急脉时,内有积。心脉快速跳动,少腹有硬块,因为心和小肠同在寸的位置。
摸到胃脉强而有力,为实,可能有宿食,虚而无力为虚脉,会下痢。
感受到风会出现寒热,内热不去,则为消中,瘅是湿热。
刘婷
会员
会员
  • UID2018252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58
4302楼#
发布于:2016-03-04 07:36
@教官-石家庄-任红超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刘婷,3月3日《黄帝内经》第27课脉诊:
心脉:博大而很长,代表心阳很亢,舌为心表,舌头卷缩起来不能讲话,是心脉太过。心脉变得软而且散,这是消渴,糖尿病。
肺脉:博坚而长,实证病人会吐血,太过的脉,肺有瘀积,是实症在里面。如果软而散,则病流汗不止,知道病人表虚,流汗很多,再重发汗,津液就没了,筋要润,流汗不止,肌肉里的汗流掉了,筋里还是有一点汗,还有津液没有关系,如果还要再发汗,筋里的汗液都发掉了,病人会抽筋、痉挛。
肝脉:正常是弦缓。如果博坚而长,气色上出现青色,代表肝病,气色上没有出现青色,代表内脏没有问题,如果软而散,即溢饮,水渗出到肠胃之外。
胃脉:正常是缓而有力。如果博坚而长,面色发赤红,必有骨盆如折断之痛,如果软而散,胃的消化不是很好,所以早上喝杯凉水。胃是土,如果实症,土会反逆到火,为是赤色的,会跑到脸上。
脾脉:博坚而长,是实脉,颜色是黄的,正常的黄是光亮的,鲜黄是虚症,暗黄是阴症,身体有重病,如果软而散,是虚脉,病在脚的内侧,主要是肿胀。
肾脉:博坚而长,强烈的腰痛回逆土克水,如果软而散,病人贫血,这时如果补血,因为土能制水,补血大部分会补到土上,所以要开补肾的药让水来济火,心主血,是因为有水,水在心的上方,水不够,心火会上亢,血有问题不能吃太咸,太咸会使血涩。
任何脉摸到急脉时,内有积。心脉快速跳动,少腹有硬块,因为心和小肠同在寸的位置。
摸到胃脉强而有力,为实,可能有宿食,虚而无力为虚脉,会下痢。
感受到风会出现寒热,内热不去,则为消中,瘅是湿热。
罗红灵
侠客
侠客
  • UID2018227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3
4303楼#
发布于:2016-03-04 07:4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九班罗红灵申请签到2016年3月3日《黄帝内经》第28集心得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天受到伤寒的时候,春天才会有温病产生,像“南方无伤寒”这说法都是错误的
春天打喷嚏,西方医学说的花粉过敏,全身皮肤痒,都是因春属肝木,金胜木,不能光治鼻子,要去治肺,治之可痊愈
久病与新病的区别,久病是光泽改变脉没有改变。新病是光泽没有改变,脉改变了。
四时病,以其胜来治之,比如关节只在冬天的时候痛,土胜水,要强土
平时,内伤或外伤都禁忌洗冷水澡,脉形很粗大,是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
寸关尺与人的胸腔正对,寸脉往鱼际方向走,是喉咙 问题,尺脉往下走是脚的位置。寸脉摸下去在较高的位置,尺脉较低,脉是斜的。
肺管胸腔,病人恶风,都是阳气受到损害,脉细数到骨边,少阴问题,骨边的脉指头重按下去还是在表层,说明有积在里面,称为跗骨脉(也是长肿瘤的症状)
辩论证虚实,实脉是重按有是实,虚脉是按到骨边没有了。
脓血,是阳不能固守,阴往外盛,血溢出会离经判道。阳不守会变脓血。
濇脉是脉中气血不流畅 ,阳气有余,阴不足,滑脉是摸脉下去如珠转动时,阴太盛,阳不足。阴阳太过时,病人会无汗且恶寒。
手按脉时,用手指推脉向外,但脉不动且附骨,此必胸腹中有积聚也。重按脉时,如向里推,
脉会反弹朝外,此乃身有热病也。望闻问切中,最后一个切脉与情志有关系,如脉与色不合时,要把脉舍掉
如寸口脉较尺部脉强,乃腰部以下发冷也;如寸脉不足尺脉反盛,病人必生头痛项强之病,重胺脉至骨边,脉出现无力感,此脉气不足象,病人必腰椎痛且身体有麻木现象。
丁伊
会员
会员
  • UID2018193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9
4304楼#
发布于:2016-03-04 08:0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丁伊申请签到2016年3月3日《黄帝内经》第28课心得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由于四时偏胜之邪气所引起的疾病,根据五行相生的规律治疗,如关节炎在冬天发病,冬为肾为水,强土治水。春天花粉病,春为木,主肝,用克制时邪的方法,用金克木。
        病从五脏发动,会影响到脉色发生变化。新病,脉小且面色正常,脉和面色均正常。
久病,脉正常但面色失常,脉和面色均不正常。
       脉见沉、弦,是肝肾脉并至,关尺高度一样,正常脉应关高尺低。病人面色青又红,则必内出血,若外伤出血,则必是病人伤后浴冷水致湿滞中焦不去,所以有内外伤时,最好不洗澡特别是冷水澡。
        寸关尺和人体的对应统一
        尺:肾、胁肋、腹中;
        关:左手:肝、横膈膜;右手:胃、脾。
        寸:左手,心、纵隔膜;右手,肺、胸中。
寸脉向鱼际位伸展为胸上喉咙位,尺脉向尺泽位延伸超过一寸以上为少腹腔的底部或膝足胫部位疾病。
        脉诊:脉相的虚实:重按按到骨边还有脉为实,重按没有是虚。
脉细数,沉在骨边,是肾脏病;如果重按到骨边脉还在,内有积,是肿瘤或淤血。脉相洪大粗大,阴不足,阳有余,故发为热中之病也。
脉相来疾去徐,寸脉实而有力,尺脉虚而无力,表示阳气盛于上,下焦阴不足,上实下虚,为手足冰冷的癫痫。
脉相来徐去疾,寸脉弱尺脉强,上虚下实,多好发为疠风,厌恶风吹。恶风者,是因阳气不足,阳气虚而失去捍卫的功能,感受邪气而发病。来,是按脉;去是放开脉。
两手脉均有沈、细、数者,沉细为肾之脉体,数为热,故发为少阴之阳厥。
若脉沉细数散者,为阴血亏损,多发为阴虚阳亢之虚劳寒热病。
脉浮而散,必生目眩并容易倒。
脉浮不躁急者,其病在阳分,则为热,病在足三阴经。
如浮而躁急者,病在手三阳经。燥:如脉一息7至。
所有脉细而沉,其病在阴分,皆在阴则为骨痛,病在手三阴经。如脉细沉而静(脉稳)者,病在足三阴经。
脉形出现脉数有时又一停者,表示病在阳分,为阳热於滯的现象,病在阳在腑,会出现下便脓血或下痢。
脉濇,是脉中的气血不流畅的感觉,摸上去就像半饱的水管,水在里面晃来晃去,这是阳气有余而津液不足。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
脉滑,脉滑动如珠转动,为阴津有余,为多汗身寒。阴津有余,阳不足无法固表,则必汗多身冷。阴阳皆太过时,会无汗且恶寒。
脉往外推,脉不动且附骨,必胸腹有积。
脉往内推,脉会反弹朝外,是身有热病。
脉往上推,上而不下,则寸脉较强,腰部以下发冷。
脉往下推,下而不上,则尺脉较强,必生头项痛之病。
脉按到骨边,脉气少者,脉出现无力感,脉气不足,必有腰脊痛且身体有麻木的现象。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