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郭艳
会员
会员
  • UID2018248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98
4305楼#
发布于:2016-03-04 08:1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郭艳申请签到,2016年3月3日《黄帝内经》27课学习心得
1,骨边主脏,心脏脉,大筋内脉是小肠脉主腑。
2,左外;心,肝,肾。   左内:小肠,胆,膀胱。
3.右外:肺,脾,心包。 右内:大肠,胃,三焦。
4.,心脉搏坚而长,为心阳亢,病人舌卷不能言,因舌为心表。
5.心脉软而散,为消渴。
6.肺脉搏坚而长,为实证,病人必吐血。
7.肺脉软而散,病人必流汗不止,为虚证
肺脉虚而流汗不止者,如继续发汗,不致筋无汗而抽搐。
8.肝脉搏坚而长,如面色青为肝病,如面色正常,为外伤伤肝。肝脉软而散,为虚,病人可溢饮(口渴喝水太快水容易跑到肌肤,伤到肌肤)
9.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主痛极。胃脉软而散,为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每天早上用冷的淡盐水加三十棵六味地黄丸口服)
10脾脉搏坚而长,色黄,当病少气。脾脉软而散,为虚,色不泽者,病人脚内侧必生肿胀。
11.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病人必有强烈的腰痛。肾脉软而散者为虚,主少血,故临床多用补肾药来治疗贫血。使心肾相交,水火即济。
二,任何急脉都主内有积。
1.心脉急者,病为心散,少腹必有形也(为积)。
2.胃脉实,可有宿食为胀,胃脉虚,为下泄。
3.风邪为病生寒热,湿热(痰)盛之人日久可生消中,宿食日久生痰。
4糖尿病遗传纯属无辑之谈,而是属于不良生活习惯而引起,因有相同的生活习惯,故糖尿病可有家族群发现象。
手脚常年发凉之人,日久热可反逆,而生癫疾。此时再开寒凉的药会更严重
常年受风,日久皮肤易化脓。如果再用寒凉的药不会好,此时用炮附子加白术再深的脓跟都可以拔出来。
罗红梅
侠客
侠客
  • UID20181765
  • 粉丝3
  • 关注6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4306楼#
发布于:2016-03-04 08:2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红梅申请签到
  2016年03月03号,《黄帝内经》第27课心得
  脉诊注意事项:
  寸关尺,外侧的为脏,内部靠近大筋的为腑。左手寸关尺,心肝肾,小肠胆膀胱;右手寸关尺,肺脾心包,大肠胃三焦。
     春天的脉必须如鱼之游在水面上一样浮,只须稍加一按即可得之。夏日脉必升于皮表,手指与皮肤接触即可得到。秋天摸脉时,须稍重压至里肉际方有脉,好像将冬眠之虫,即将入土不出状。冬天的脉,则须按至骨边才有脉跳,此脉附在骨边如冬藏之虫一样。
      心脉呈现搏动坚硬且脉形长者,此阳亢在上而无阴津,故病人必有舌卷不能说话的毛病,如果呈现脉软且形散状,则表示病人口渴饮食量大,但此类消渴必自愈。
      肺脉呈搏动坚硬且脉形粗大而长,此亦阳亢在肺,血热过盛必离经叛道,而病人则吐血。如果肺脉变成软弱而脉形分散状,则病人必已大汗出尽,今日则已无汗可发,肌肉里的津液已经随汗而出,如果此时再继续使用发汗的药,那么筋里面的津液将被发掉,此时病人就会出现抽筋,痉挛。
   肝脉(常脉为弦带一点缓,缓指胃气)若搏动坚硬且长大,面色青,则为肝病(面上显示脏器的颜色,则为脏的问题);病人面色不青,必受坠伤或跌打内伤等,因血集结在胁下,造成病人喘息不止,活血化瘀。若脉为软弱而形散,病人面色润泽者,必有溢饮之病。所谓“溢饮”,就是因口渴而暴饮大量之水,水渗出在肌肉皮间及肠胃之外的病名“溢饮”。
  如果胃脉呈坚硬且形大,面色发赤红,此人必有骨盆如折断之痛,若脉为软弱无力且形散,就是胃阳不足,故而必消化不好,饮食停留胃中过久而痛或呕吐。
  脾脉搏动如坚硬而形大且长,病人面色发黄,必然生喘息不止的病,如脉呈软弱无力状,面色又不润泽而黄黯,必足跗肿胀,好像水肿样。鲜黄大部分都是热症,暗黄大部分都是阴症。
  若肾脉搏动强硬而形长,病人面色黄而赤杂,必然有严重的腰痛,如果脉为软弱无力而形散,必有贫血现象而且尚未复原。
  心脏脉跳很快为心疝病”,可在下腹部关元位按得硬块形。心脏为里之脏,小肠是它的表腑,因其表里关系,脉数必有积故会在小肠募穴关元之处出现硬块。
  所有急脉,均为内有积。
  胃脉,实则胀,虚则泄。如果脉形皆缓,一息四至,则脉如实而有物,则为胃肠胀满而便秘,如出现虚脉,则必下痢。
  正常人,在胃的下方,永远有五分之一的食物停留在此处。
  风邪之病形成,就会出现寒热的现象,如果内热不去,发展下去就会成为饮食再多仍会消瘦的“消中”病,手足厥冷的病不去,日久就演变为癫痫一样的疾病,长时居于风吹之处,必引起慢性下痢,风邪进入经脉中久而不去,则会成为皮肤粗糙化脓的疠病,因此病的变化是无法尽言的。
  痰为湿热在中焦。晚上吃过晚饭之后不要再吃东西。
  各种痈脓,肿胀,筋挛,骨节痛等因为寒气久居不去而成 的。始因都是由于四季风向异常变化而起的。
李水华
会员
会员
  • UID2018564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40
4307楼#
发布于:2016-03-04 08:4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李水华申请签到,20160303《皇帝内经》第27课心得
把脉要有一定的道理,本身要安静心无杂念。常脉如春天是浮脉,夏天的脉在表皮,稍微触摸就可以摸到,秋天要稍重压,冬天须按在骨边才有感觉。观察面部五色的变化可知内脏有何问题。
如心脉呈现搏动坚硬且脉形长者,此阳亢在上而无阴津,就会有舌卷不能说话,如果脉软且形散,表示病人口渴饮食量大,这是消渴状。
肺脉搏动坚硬且脉形粗大而长,这是阳亢在肺,血热过盛必离经判道,而病人则吐血,如变成软弱且形散状,病人大汗出完了,已经没有汗可以出了。
肝脉搏动坚硬且长大,病人面色不青,必受内伤,因为血都集聚在胁下。如果脉软弱而形散,病人面色润泽的,是有溢饮得病,就是口渴而大量饮水,水渗出在肌肉皮间及肠胃之外。
如胃脉呈坚硬且形大,面色赤红,这人有骨盆断掉的可能,如果脉软弱无力且形散,就是胃阳不足,消化就不好,饮食停留在胃中过久而痛或呕吐。
脾脉坚硬且形大且长病人面色发黄,必然喘息不止,如脉呈软弱无力状,面色又不润泽,足部就会肿胀,像水肿一样。
肾脉搏动强硬而形长,病人面色黄而红,有严重的腰痛,如果脉软弱无力而形散,有贫血现象而且还没有复原。
如果在下腹部关元出按到硬块,这人心脏的脉跳的很急。因小肠是心脏的腑,脉都呈现在小肠募穴关元处。
如果胃脉是缓脉时,则脉如实物,胃肠胀满而便秘,如出现虚脉则会下利。
风邪就会出现寒热的现象,如果内热不去,发展下去就会成为饮食再多也是消瘦的,这是消中,手足厥冷的病不去,日久变成癫痫,变成慢性下利风邪长期入经脉中不去,皮肤就会粗糙化脓。
各种痈脓,肿胀,痉挛,骨节痛,是因为寒气久居不去行程的,都是因为四季风向变化引起的。要依据五行的法则,采用克制时邪的方法来治愈。
王芬
侠客
侠客
  • UID20187618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11
4308楼#
发布于:2016-03-04 08:59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王芬申请签到,2016年3月3日《黄帝内经》第27课学习心得:  

第18难:三部四经图:诊脉:脏在外,腑在内。
右手脉:寸(外-心,偏内-小肠),
           关(外-肝,内-胆),
           尺(外-肾,内-膀胱),
左手脉:寸(外-肺,内-大肠),
关(外-脾,内-胃),
尺(外-心包,内-三焦)。
两条筋是心包经的位置其内有大陵,内关等,诊脉时,靠近高骨是心脉,靠近大筋是小肠脉;阴和阳是相辅相成的,察脏病的时在脉的外侧,查腑病的时候是脉的内侧靠近大筋的地方。  
2.持脉有道,虚静為保(一定要静下心来,心里没有杂念最好)。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堂(像虫子冬眠)。
3.知内者,按(重按到骨边)而纪之。知外(表证)者,终而始之(轻轻的浮到皮肤表面)。此六者(春,夏,秋,冬,深,浅),持脉之大法。
4.摸心脉时,脉呈现博动坚硬且脉形长者,说明心阳上亢在上面,舌为心之表,舌卷不能说话的是心脉太过。如心脉呈现脉软且形散状,(环消自己)表示病人口渴食量大,消渴病。
5.摸肺脉时,脉形呈搏动坚硬且脉形粗大而长,说明肺的实证在里面,阳亢在肺,血热盛,必离经叛道,病人则吐血。如肺脉变成软弱而脉形分散状,病人流汗不止,则已无汗可发了,身体的筋要润,当身体内的津液受伤过度到筋会引起抽筋。
5.肝脉若搏动坚硬且长、大,病人面色青表示肝脏有问题,面色不青,必受坠伤或跌打内伤等,因血集结在胸膈胁下,造成喘息不止。—个人肝正常时,所有的青色有营养的东西会藏在肝里面,不会外露出来。假如肝长有肿瘤,硬块肝硬化,青色就没办法藏在里面,就会露出来,脸色或手色变青。如果你看见—个人的脸色有变或摸脉时手色有变,代表对方脏有问题。若肝脉为软弱而形散,病人面色润泽,有溢饮之病。(溢饮就是满溢出来了,口渴而暴饮大量的水,水渗出在肌肉皮间及肠胃之外),为什么肝脉可以看到溢饮,肝本身在中隔,水一散出来就在肝的附近,正常的肝脉是弦,弦中带缓而有力,缓就是有胃气,这是常脉。
6.胃脉搏坚而长(长就是从关部脉延伸上去和下来),面色发赤红(胃本身是土,如果是实证,土会反逆到火,火是赤色的,跑到脸上去),患者有骨盆如折断之痛;胃的常脉是缓而有力,这个缓是很柔和的;若脉为软弱无力且形散,就是胃阳不足,原因是患者因消化不好,饮食停留胃中过久而痛或呕吐。
7.脾脉搏动如坚硬而形大且长,病人面色发黄,必然生喘息不止的病。如脾脉呈软弱无力状,面色又不润泽而黄黯,必足跗肿胀,好像水肿样,脚踝脾经经过的地方。
8.肾脉搏动强硬而形长,病人面色黄而赤杂,必然有严重的腰痛。如肾脉软弱无力而形散,必有贫血现象而且尚未复原。贫血开补肾的药,心主血,因为有水,水火济济。血有问题不可太咸,血色有问题。
9.任何地方摸到急脉(很强很速,按到骨边还在那里有)的时候,都是内有积,堵到了。如摸心脉是急脉,这是心疝病,下腹部关元位按得硬块形,因为心脏为里脏,小肠是表腑,因心与小肠是表里关系,因此会在小肠募穴关元之处出现硬块。
10.如摸胃脉是缓脉时,—息四至,如胃脉实(脉强而有力),是胃里有物,患者会胃肠胀满而便秘。如胃脉是虚脉,则必下痢。
11.风邪之病形成,就会出现寒热的现象。中医认为痰是湿或热中造成的,晚餐不能吃得太晚或者晚餐之后不要吃宵夜。如你太晚吃晚餐或常吃宵夜之后就去睡觉,人休息胃也跟着休息,肠胃的消化速度会缓下来,食物会囤在肠胃里,日久会长痰,再日久会得糖尿病。因此治糖尿病的同时要患者改变太晚吃晚餐或常吃宵夜的生活习惯。
12.手足厥冷的病不去,日久就演变为癫痫。风邪进入经脉中久而不去,会得皮肤粗糙化脓的疠疠病。由于四季风向异常变化,如人体的寒气久居不去,就得各种痈脓,肿胀筋挛,骨节痛等病,治时,只要依据五行的法则,采用克制其.
河南-王会玲
侠客
侠客
  • UID2018780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3
4309楼#
发布于:2016-03-04 09:1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河南-王会玲申请签到,2016年3月3日《黄帝内经》第28课心得


脉要精微论第十七
        四季之病,以五行法则所克本季之脏者治之。如前一年冬伤于寒,次年春必温病。季节的病以其所胜来治,如关节炎,冬天才痛,土胜水。春天打喷嚏,金胜木,要治肺。
        色脉可辨久病、新病:
        诊其色脉,新病脉小、面色不会变;诊脉时,脉不变,面色变了,是久病。色脉均变,亦为久病。肝眩脉与肾沉脉并至,表面青又红则必有内伤出血但外不见血。无论内外伤,都要忌冷水。因冷水刺激受寒,会使淤血更加严重,则会湿滞中焦不去。
       寸关尺和人身部位的对应。寸位为阳,对应横膈以上,主心、肺;中对应腹部脾、胃、肝;下对应肾、膀胱、三焦等。尺脉中段、左手关部偏外是肝脏,关内侧是横膈膜位;右手关外侧是胃,内侧为脾脏。右手寸脉外侧是肺脏,内侧为胸中;左手寸脉外侧为心脏,内侧为纵隔膜位。脉向前则病向前,即身前胸腹部;脉向后则病向后,即身后背部。寸脉向鱼际位伸展,主胸部与喉咙位的疾病;尺脉向尺泽位延 伸超过一寸以上,主少腹腔的底部或足胫部的疾病。
       脉象洪大的,是阴不足而阳有余,为热中之病;脉象来时而去时缓,且寸脉实而有力,尺脉虚而无力,表示阳气盛于上,下焦阴却不足,这就是手足冰冷癫痫的疾病;脉象来时徐缓而去时速,寸脉弱尺脉强,这是由于上部虚而下部实,胸阳不足必会恶风。人怕风吹的是因为身体的阳不足。若两手脉均见沉而形细且数时,就是肾脏引起的手足冰冷症。如见脉沉、细、数、散,为阴血亏损,多发为阴虚阳亢之虚劳寒热病。
        脉浮而散,好发眩晕仆倒之病;脉形浮脉而不躁急,其病在阳分,则出现发热的症状;若烦躁之脉,病在手部,病在手三阳经;所有脉形细而沉滑,其病在里在脏,发为骨节疼痛,病在手三阴经;如果脉细沉而静,其病在足三阴经。
       若脉形出现脉数有时见一次停止的脉象,是病在阳在腑,为阳热郁滞的脉象,可出现泄利或大便带脓血的疾病。便血是因为阳不守,当阳不守时阴就会离,就会出现便血。阳要守好阴才能归位。涩脉是阴不足,气血有不流畅的感觉,阴不足而阳有余。滑脉是阴气有余,脉来时,速度很快。脉象会随人的情志而变动,因此诊脉时,病人心平气和方才准确。涩脉、滑脉主阴气不足和阳气有余,阴阳平衡是阳升阴降,阴升阳降,因此阴气盛时,不能再滋阴,要升阳,阳升阴自然就降。阳气有余,则身热无汗。阴气有余,则多汗身寒。阴阳皆有余,则无汗身寒。
       脉往外推,脉不动且附骨,则胸腹有积。重按脉时往内推,脉会反弹朝外,则身有热病。脉往上推,上而不下,寸脉较尺脉强,则腰部以下发冷。脉往下推,下而不上,寸脉不足尺脉较强,则生头项痛之病。重脉按到骨边,脉出现无力感,脉气不足,则腰椎痛且身体有麻木的现象。

请教官审核!
张洪玮
贫民
贫民
  • UID20179351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50
4310楼#
发布于:2016-03-04 09:25
@教官-石家庄-任红超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张洪玮申请签到,2016年3月3日《黄帝内经》第27课心得。
 1、右手脉:寸是心、小肠,关是肝、胆,尺是肾、膀胱,诊脉时靠近高骨是心脉,靠近大筋是小肠脉;脏病在脉的外侧,腑病在脉的内侧靠近大筋的地方。左手脉:寸是肺、大肠,关是脾、胃,尺是心包、三焦。一定要静下心来,心里没有杂念最好。摸心脉时,脉呈现博动坚硬且脉形长者,说明心阳上亢在上面,舌卷不能说话的是心脉太过。如心脉呈现脉软且形散状,表示病人口渴食量大,示消渴病。摸肺脉时,脉形呈搏动坚硬且脉形粗大而长,说明肺的实证在里面,阳亢在肺,血热盛,必离经叛道,病人则吐血。如肺脉变成软弱而脉形分散状,病人流汗不止,今日则已无汗可发了,身体的筋要润,当身体内的津液受伤过度到筋会引起抽筋。肝脉若搏动坚硬且长、大,病人面色不青,必受坠伤或跌打内伤等,因血集结在胁下,造成喘息不止。—个人肝正常时,所有的青色有营养的东西会藏在肝里面,不会外露出来。假如肝长有肿瘤,硬块肝硬化,青色就没办法藏在里面,就会露出来,脸色或手色变青。如果你看见—个人的脸色有变或摸脉时手色有变,代表对方脏有问题。若肝脉为软弱而形散,病人面色润泽,有溢饮之病。溢饮就是满溢出来了,口渴而暴饮大量的水,水渗出在肌肉皮间及肠胃之外,为什么肝脉可以看到溢饮,肝本身在中隔,水一散出来就在肝的附近,正常的肝脉是弦,弦中带缓而有力,缓就是有胃气,这是常脉。胃脉搏坚而长,面色发赤红,胃本身是土,如果是实证,土会反逆到火,火是赤色的,跑到脸上去;胃的常脉是缓而有力,这个缓是很柔和的;若脉为软弱无力且形散,就是胃阳不足,原因是患者因消化不好,饮食停留胃中过久而痛或呕吐。脾脉搏动如坚硬而形大且长,病人面色发黄,必然生喘息不止的病。如脾脉呈软弱无力状,面色又不润泽而黄黯,必足跗肿胀,好像水肿样。肾脉搏动强硬而形长,病人面色黄而赤杂,必然有严重的腰痛。如肾脉软弱无力而形散,必有贫血现象而且尚未复原。
 2、摸到急脉的时候都是内有积,堵到了。如摸心脉是急脉,这是心疝病,下腹部关元位按得硬块形,因为心脏为里脏,小肠是表腑,因心与小肠是表里关系,因此会在小肠募穴关元之处出现硬块。摸胃脉是缓脉时,—息四至,如胃脉实,是胃里有物,患者会胃肠胀满而便秘。如胃脉是虚脉,则必下痢。风邪之病形成,就会出现寒热的现象。中医认为痰是湿或热中造成的,晚餐不能吃得太晚或者晚餐之后不要吃宵夜。如你太晚吃晚餐或常吃宵夜之后就去睡觉,人休息胃也跟着休息,肠胃的消化速度会缓下来,食物会囤在肠胃里,日久会长痰,再日久会得糖尿病。因此治糖尿病的同时要患者改变太晚吃晚餐或常吃宵夜的生活习惯。手足厥冷的病火下不去,日久就演变为癫痫。风邪进入经脉中久而不去,会得皮肤粗糙化脓的病。由于四季风向异常变化,如人体的寒气久居不去,就得各种痈脓,肿胀筋挛,骨节痛等病,治时,只要依据五行的法则,采用克制其时邪方法即可治愈。寒凉的病,用热药才能治好。
袁小玲
会员
会员
  • UID2018553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30
4311楼#
发布于:2016-03-04 09:26
@教官-石家庄-任红超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二班袁小玲申请签到,2016年3月3日黄帝内经第27课心得
1、 把脉一定要安静收无杂念。春天的脉只须稍加一按即可得之;夏日脉必升于皮表,手指与皮肤接触即可得到;秋天的脉须稍重压至肉际方有脉;冬天的脉须按至骨边才有脉。
2、 心脉呈坚且长者,病人必有舌卷不能说话的毛病,如呈脉软且散,则病人有糖尿病。肺脉呈坚且粗大而长,病人则吐血,如肺脉软而开分散,则病人必已大汗出尽,不用开发汗的药。肝脉坚且大,病人面色不青,必受坠伤或跌打内伤等,若病人面色变青,则有肝病;若脉为软而形散,则会“溢饮”。胃脉坚且形大,面色发赤红,此人必有骨盆如折断之痛,若脉软无力且形散,必消化不好。脾脉坚且形大且长,病人面色发黄,必生喘息不止的病,若脉呈软无力,面色又不润泽而黄黯,必水肿。肾脉强而形长,病人面色黄而赤杂,必有严重的腰痛,若脉为软无力而形散,必有贫血现象且尚未复原。
3、 风邪之病形成,会出现寒热的现象,如内热不去,就会得糖尿病,手足厥冷的病不去,日久就演变为癫痫病,长时居于风吹之处,必引起慢性下痢,风邪进入经脉中久而不去,则会成为皮肤粗糙化脓的疠病,因此病的变化是无法尽言的。
4、 各种痈脓、肿胀、筋挛、骨节痛等是由于四季风向异常变化而起的。
灸友106761
会员
会员
  • UID2024676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
4312楼#
发布于:2016-03-04 09:56
我想咨询这些课程是在网上听的吗?哪个网站
文建宁
侠客
侠客
  • UID2018222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20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4313楼#
发布于:2016-03-04 10:42
@教官-伊犁-慕利敏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  文建宁申请签到,2016年3月4日《黄帝内经》第29課心得:


四肢麻木、汗出不止等都是陽不足的表現,而督脈是諸陽之會,所以有些人會表現為腰椎、脊椎的關節痛


《平人氣象論篇第十八》


正常人的脈:一呼兩跳、一吸脈兩跳、呼和吸之間一跳,一個呼吸週期稱為一息,一共5跳
氣虛人的脈:一呼一跳、一吸一跳、
溫病人的脈:一呼三跳、一吸三跳。
必死的脈:一呼買條超過4次以上;脈忽快忽慢;脈中斷不複至
溫病的人:尺膚發熱
風病的人:尺膚不熱


平人的脈氣:來源于胃。平人一息,胃蠕動四次。胃分左右,和心臟一樣,分胃試和胃房,室松房收,室收房松,這樣不停 的蠕動來消化食物。同時也符合的心火小腸火的頻率。脈息如無胃氣,叫做逆象,會死
胃土處於心火和小腸火的中間,如果火不足,剛吃過飯后,胃就會下垂,就會脹。待火足了,胃就不下垂了。
久病必虛,此虛為陽虛,陽就是力量,腸胃蠕動的力量很弱


春天脈象:
弦中帶有沖和的胃氣,叫平脈;
弦多而沖和的胃氣少,是肝病;
有弦脈而無沖和的胃氣,是死症;
有胃氣,同時有毛脈,秋天會生病;
有胃氣,同時毛脈很盛,立刻就會生病;
身體所有的筋,都是由肝而生的。


夏天是的脈象:
鉤中帶有沖和的胃氣,叫做平脈;
鉤多而沖和的胃氣少,是心臟有病;
有鉤脈但無胃氣,是死症;
有胃氣,同時有石脈,這是夏見冬脈,冬天會生病;
有胃氣,同時石脈很盛,立刻會生病;
夏天是養心的時間,心是藏血脈之氣的


長夏的脈象:
微軟弱而有胃氣,叫做平脈;
軟弱多而胃氣少,是脾臟有病;
有軟弱脈而無胃氣,是死症;
軟弱脈同時有石脈,冬天就要生病;
軟弱脈太弱了,立刻就生病
長夏是養脾的時間,脾是主肌肉之氣的


秋時的脈象:
微毛且有胃氣,是平脈;
毛脈多而胃氣少,是肺臟有問題;
有毛脈而無胃氣,是死症;
毛脈中有弦脈,來年春天會生病;
有毛脈膽弦脈很盛,立刻就會生病;
秋天是養肺的時間,肺臟是主皮毛之氣的


冬天的脈象:
有石脈有胃氣,是平脈;
石脈多而胃氣少,是腎臟有病;
有石脈無胃氣,是死症;
石脈中有洪脈,來年夏天會生病;
有石脈但洪脈太盛,立刻生病。
冬天是養腎臟的好時間,腎是主骨髓之氣的。


胃經的大絡是虛里,在左乳下,劇烈運動后會劇烈跳動,會把衣服也撐起來一起跳,這樣會生病的。


診斷村口的過與不及:
寸口脈短,病在頭;(陽虛陰盛導致)
長,足脛痛(陽盛陰虛,陰無法上行)
沉而且緊,病在中;
輕浮而且緩大,病在表;
沉于下且微弱,主寒熱及疝瘕積聚于少腹;
沉緊且橫斜,主脇下、腹中有橫積作痛;
浮博,病發寒熱;
盛滑而緊,病在外;
小實而堅,病在內,是五臟有病;
脈來小若而澀,是久病;
脈來浮滑而疾,是新病;
脈來繃急的,是疝瘕少腹作痛;
脈來滑利,主病風邪;
脈來澀滯不暢,主病痹;
脈來緩滑,病熱中;
脈來盛緊,主病腹脹。


如果脈與四時相應,陰升陽降,就不會生病,即使生病了,也很快就好了。
孙钦粉
侠客
侠客
  • UID2018490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6
4314楼#
发布于:2016-03-04 11:3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孙钦粉申请签到

201634日《黄帝内经》第28课心得: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季节的病以其胜来治之可以痊愈。
关节炎痛,平日不发只有冬季才痛,冬为水,土克水,强脾土治疗冬天发的关节炎。
春天过敏打喷嚏,春为木,金克木,强肺金治疗春天过敏打喷嚏。
把病人与常人的不同找出来,对症下药。
久病与新病的区分:新病色不变、脉改变,或者色脉都不变;久病色变、脉没变,或者色脉都改变。
内出血:
肝脉和肾脉同样的大小、同样的强度,正常时左手关脉比左手尺脉高一点,并且脸色青色和红色,是身体里有内伤,外面看不到。平时受伤无论外伤还是内伤最好不要洗澡,用热毛巾把身上擦一下就好;千万不要洗冷水澡,受外伤一定在内部有瘀血,洗澡受的寒后,瘀血更不容易清除。
脉象诊病:
1、脉很粗、脉形很大、脉长一寸九分,阴不足而阳有余;如果脉形长超过一寸九分是真脏脉。是热中(里热)。
2、脉来急去缓,即按时脉速度快、松开时脉速度慢,是上实下虚,病人头部会有问题。如果寸脉向上冲得很大,尺脉正常,也是上实下虚,是头巅疾。
3、脉来缓去急,按时脉速度慢、松开时脉速度快,是上虚下实,是胸阳不足,病人恶风,怕风直接对着吹。如果寸脉正常,尺脉向下冲得很大,也是上虚下实,病人恶风。
病人恶风、怕表风的,是人体上部阳气受到伤害。
4、脉细小、数、沉,沉在骨边,骨就是肾,病在足少阴肾经;如果脉细、数、沉在骨边,重按(指头与骨头接触)时脉还在,叫跗骨脉,有积在里面,如长肿瘤。如果是肝脉摸到附骨脉,是肝上长肿瘤。虚脉重按到骨边没有,实脉重按到骨边还在;阴阳由寸、尺脉的比较来确定。
5、脉细、数、沉而且散乱(不固定在一个地方),是虚劳寒热。脉浮且散乱(不固定在一个地方),是阴盛阳虚,阴不能固阳,阳向上浮,阳不守,造成人晕眩。阴阳平衡就会好。
6、脉浮但不躁,一息五至是正常,一息七至是躁,即一吸三至、一呼三至、一停一至,病邪在表,病在足三阳经,多发热。脉浮而且躁,病邪在表,病在手三阳经。脉细而且沉,病邪在里,多为骨节疼痛,病在手三阴经。脉细而且静(缓),病邪在里阴,病在足三阴经。
7、脉动不是一直一个速度、而是偶然有速度的变化,是病邪阻在三阳经,多为腹泻及大便脓血。阴血在血脉里流动是因为阴阳相和,阳固在经脉外面,如果阴血跑出来,是因为阴阳不和,是阳虚、阳不守。阳虚出血,如果一个脏郁结,出血一升(40CC),两个脏郁结,出血二升,三个脏郁结,出血三升。8、涩脉(脉左右转动,象软管中流水但水压不够,水会左右摆动着流),不像正常脉是一条,会乱跑,是阴气不足、阳气有余,病人会身热无汗。因为阳气有余,皮肤表会固得比较厉害,毛孔闭锁,汗不会透发。阳有余一定是阴不足,阴有余一定是阳不足。
9、滑脉(脉速度很快,很流畅)阴有余、阳不足,病人会多汗恶寒怕冷。因为阳气不足,表不固,毛孔打开,容易流汗。阴阳都有余时,无汗身寒。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一般情况下望闻问时已经知道病的原因了,用切脉来验证自己的判断。当脉诊与望闻问不符时,舍掉切脉的结果,取症状为主。因为脉会跟着情志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平旦脉最准。阴阳律:阴升阳降,阳升阴降。
10、把脉向外推,脉还是在内而不会跟着手指向外牵动,是心腹有积的里证;把脉向内推,脉还是在外而不会跟着手指向内牵动,是邪气在表的反应,多为发热恶寒的表证;中指按在关脉处,寸脉有而尺脉无,是下部气虚,下焦寒,是腰部及脚清冷。
何丽苹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84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4315楼#
发布于:2016-03-04 12:0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6年3月4日《黄帝内经》第36课心得

人体中太阳经的脉气如果独行,会造成病人手足冰冷,气逆上而呼吸粗大,这是阴津不足,阳气有余的现象。此时当施用表里俱泻之法,不须补阴津,故当取足下通谷与太溪二穴。如果是阳明经的脉气独行,这是阳气相重垒之象,吾人当泻阳而补阴,故取足下之陷谷与太白二穴。如果是少阳经的脉气独行,则必是气之逆行产生,会造成阳蹻脉的前部肿胀,此时须取足下之临泣穴,因为少阳之独至,只是一阳经之太过而造成的。
太阴之脉气至时,须细心诊察是否为真藏脉气,因为太阴之脉至,表示五脏之气已少,肾气也呈现不足之状,这时宜取足下之陷谷与太白,用补阳泻阴之法来治。如果少阳之脉气独盛,这是少阳之脉气逆行所致,阴气不得上行,而阳气必独盛于上,如此会使肺、心、脾、肝四脏之脉绷张起来,过剩之气又进入肾,此时之治宜在经络上施用泻阳补阴的刺法来调和。如果是厥阴的脉气单独而至,须治在厥阴脉上,此时必有因肝气虚弱造成心痛如有寒气入心的感觉,表面上可见病人冷汗不断,此时须调和饮食与对症下药,用针则取足下之太冲穴。
黄帝问,太阳经脉的显现是何现象呢?
歧伯回答,因为是三阳之最表,故会见浮脉。
黄帝问,少阳经脉又有何现象呢?
歧伯答道,因为是一阳之属,其脉为滑但中不甚实。
黄帝问,阳明又有何现象呢?
歧伯曰,因阳明是重阳,故脉必大而浮数。再说太阴之脉气搏动须沉浮状,令人如感其有不搏之时,少阴之脉气至肾脏,故为沉而不浮状。

第二十二篇  脏气法时论

黄帝问道,把人体内的构造机能与天地四时配合起来,用此为规矩,来实行治疗,应如何才能适应于天理,如何作会违反天理,其间的得失如何?
歧伯回答道,这就是五行木火土金水的道理,依此理来治疗则合于天理,五行间的盛衰,可以决断病人的生死,是否能调合它们是治病成败的关键,如果其中一样呈亢盛状态,从此处可推知病人的生与死。
黄帝说,希望你能一一为我说明。
歧伯回答,肝与春日一样,是由足厥阴与足少阳经所主治,天干中属甲乙之日为木,与肝同,当肝病时,病人发生痉挛的痛苦时,立刻给予甘甜之物来缓和,这是肝病为木克土,食甘强土 ,使木不制土。
心脏与夏季同,治由手少阴与太阳二经,天干中,丙丁日与其同性,心气无力且减缓时,立刻给予酸物来收敛它,这是酸生木,而木能生火使心脏强壮也。
脾与长夏通,治由足太阴与足阳明二经,其天干中与戊已日同属。脾必受难于湿盛,立刻给予苦味的药来干燥它。这是苦主心,心主火,火又生土而致此。
肺与秋季合,治由手太阴与手阳明二经,天干中庚辛之日与其同属性。气不下而反逆必伤肺,立刻给予苦味之药来降气向下,因为苦入心,心主火,火能制金也。
肾与冬季相合,治由足少阴与足太阳二经。天干中之壬癸日与其同属水。过燥之气必伤肾,立刻给予辛味之药来润养,如此水份充足,肌理必顺达,津液也可以自由出入不致生阻碍了。这是因为辛主肺属金,金生水,故可强肾。
如果病生在肝,到了夏季会痊愈。若夏季不愈,到了秋天必更严重,能够在秋季不死,可延续到冬天,俟春季来时又会复发,此病最忌当风。同理肝病会在丙丁日愈,若丙丁日不愈,必严重在庚辛日;能够度过庚辛日不死,则不变于壬癸日,会在甲乙日来临时复发。
肝病之人在清晨时,症状会很明显,傍晚时会很严重,半夜时趋于平静。肝有病气郁不散时,应给予辛味之药物予以发散,所以治肝之法在用辛味物来散其郁结,用酸味物来收敛辅强肝脏。
心脏有病时,会在长夏季节痊愈,如果长夏时节没有治好,在冬季会很严重,能度过冬季不死,在春季来时会持恒不生变,俟夏季来时又复发,此病严禁热食厚衣,不可让身体过暖。心脏之病依理可知会在戊已日愈,戊已日不愈,壬癸日会严重;能度过壬癸日不死,甲乙日不生变化,会在丙丁日复发。心脏之病在中午时会有明显之症状出现,到半夜会很严重,在清晨时会很平静。心脏亢进时,立予咸味的药物来缓和它,用甘甜之物来活动心脏。
袁小玲
会员
会员
  • UID2018553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30
4316楼#
发布于:2016-03-04 14:00
@教官-石家庄-任红超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二班袁小玲申请签到,2016年3月4日黄帝内经第28课心得
1、 若因季节不同而发生的疾病,要依据五行的法则,如关节痛:平时不痛,冬天才痛,要强土才能好。春天打喷嚏,春是木,所以要治肺。
2、 如何区分旧病与新病:要细察病人的色脉,如脉小色正常,为新病;如脉正常,色色则为久病;如脉与色俱失常,则为久病。
3、 脉粗大,则阴之津不足,造成阳热有余,此为中焦有热之症。脉形按下去急,放开时慢,且寸脉实有力,尺脉虚而无力,表示阳气盛于上,下焦阴却不足,这是手足冰冷癫痫的冷热的疾病。脉按下去慢,放开急,寸脉上弱尺脉强实,此人胸阳不足必会恶风。
4、 脉浮而散,必生目眩而易倒的病。脉形浮但不烦躁,必属热症,且在消化系统或血脉中。如有烦躁之脉,则病在手部,脉形细而沉骨,必病在脏,出现骨痛。脉属静者,则病在足。
5、 阳气有余,身体热但汗不出;阴有余,则必汗多身冷。阴阳皆太过,病人会无汗且恶寒。
6、 手按脉时,用手指推脉向外,但脉不动且附骨,此必胸腹有积聚。重按脉时,如向里推,脉会反弹朝外,此身有热病也。
王玲萍
侠客
侠客
  • UID20176952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219
4317楼#
发布于:2016-03-04 15:4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二班王玲萍申请签到,2016年3月4日《黄帝内经》第28课心得
  一、“比四时之病,以其胜治之愈也"关节痛,春夏秋不发病,只有冬天发病,冬天五行为水,土胜水,强土就会好,春天流鼻涕,打喷嚏,全身痒,春天为木,金克木,治肺才会好。
  二、1、“有故病,五脏发动,因伤脉色,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故病就是旧病,五脏发动是指新邪触动旧邪导致五脏病发。因伤色脉指脉也受伤,面色也会改变。“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怎样区分什么样是久病,什么样的是心病,“暴”是突然,指心病。
  2、“征其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征"观察,检验,“夺”是夺取,改变,内脏的病反应在色泽上,疾病变化反映在经脉上,脉小,脉改变了而颜色未变,说明经脉变化了而内脏还没有发生病变,所以说是新病,内脏病在里,经脉的病偏表,病比较轻。
  3、“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脉象没有大的改变,但面色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变,说明是久病,旧病。脉主经络,色主内脏,内脏发生病变,病位比较深,所以说是久病。
  4、“征其脉与五色俱夺者,此久病也",检验到脉与面色都有明显的变化了,说明是久病,征其脉与五色俱不夺者,新病也。
  5、“肝与肾并至,其色苍赤,当病毁伤",肝脉弦,肝主筋,肾脉沉,肾主者,苍者,肝肾之色,青而黑也,赤者,心火之色,心主血也。脉见弦沉而色苍赤者,筋骨血脉俱病,肝与肾并至指弦,沉之脉象并至,毁伤指跌打损伤,毁伤筋骨。“不见血,己见血",有内出血或外出血,出现这样的面色,说明内有内伤,而且血有瘀滞,而且疼痛,脉弦脉紧往往是痛症的表现。“湿若水中也“不管见血还是不见血,一般的话出现浮肿或如湿气在经,而同于中水之状也。“若”或者。“中水”被水邪所伤。
  三、尺脉两旁的内侧候于季胁部,外侧候于肾脏,中间候于腹部。尺肤部的中段、左臂的外侧候于肝脏,内侧候于膈部;右臂的外侧候于胃腑,内侧候于脾脏。尺肤部的上段,右臂外侧候于肺脏,内侧候于胸中;左臂外侧候于心脏,内侧候于膻中。尺肤部的前面,候身前即胸腹部;后面,候身后即背部。从尺肤上段直达鱼际处,主胸部与喉中的疾病;从尺肤部的下段直达肘横纹处,主少腹、腰、股、膝、胫、足等处的疾病。
  四、1、脉象洪大的,是由于阴不足而阳有余,故发为热衷治病,脉象来时急疾而去时徐缓,上实下虚,气逆于上,多好发为癫仆一类疾病。脉象来徐缓而去时急疾,寸脉弱尺脉强,上虚下实,胸阳不足必恶风,患这种病的原因是因为阳气虚而失去捍卫的功能,所以才感受邪气而发病。
  2、两手脉均见细数沉,沉细为肾之脉,数为热,是肾脏引起的手足厥冷症,如见脉沉细数散,为阴血亏损,多发为阴虚阳亢之虚劳寒热病。脉浮而散,好发卫眩晕仆倒之病。脉形浮,但不见烦躁之脉,此病必属热症,且在消化系统或血脉中,如果有烦躁之脉,则病在手部。所有脉形细而沉骨,病在脏,出现骨痛,如果脉属静者,则病在足。数动者,阳脉,数动一代者,阳邪伤其血气,故为泄及便脓血。
  3、“诸过者切之,涩者阳气有余也,滑者阴气有余也",阳有余则血少,故脉涩,阴有余则血多,故脉滑。
  4、阳有余者,阴不足也,故身热无汗,阴有余者,阳气不足,故多汗身寒。阳余无汗,表实,阴余有寒,阴盛,阴阳有余,无汗而寒。
  
管琴歆
侠客
侠客
  • UID20183087
  • 粉丝5
  • 关注6
  • 发帖数13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4318楼#
发布于:2016-03-04 16:5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管琴歆申请签到
2016
34日《黄帝内经》第28课心得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季节的病,以其盛治之,如关节痛,平时不痛只冬季发病,水病,土胜水需强土。 春天打喷嚏,春天是木,金胜木,应该治肺。
四时之邪所引起的疾病,用五行的法则,采用克制其时邪的方法,即可治愈。
新病:脉小气色正常者或脉与气色都属正常。
久病:脉没变,色改变了或脉与色俱失常。
内出血:诊脉发现肝脉弦,肾脉沉,面色青又红。
不管内伤还是外伤出血,最好不要洗澡,用毛巾浸热水擦拭身体即可,最忌洗冷水。 受外伤内部一定有瘀血,洗澡受的寒后,瘀血更不容易清除。
脉呈粗大形,脉没有超过脉长一寸九分,是阴不足而阳有余,是热中,如果上下都大是真脏脉。脉形来时速去时慢,寸脉实而有力,尺脉虚而无力,表示上实下虚,如果寸脉向上冲得很大,尺脉正常,也是上实下虚,这就是手足冰冷癫痫的疾病。脉来缓慢去时速,寸脉上弱尺脉强实,是上虚下实,此人胸阳不足必会恶风,人会厌恶风吹,因阳不足受到伤害。脉细、数、沉,沉在骨边,骨就是肾,病在足少阴,就是肾脏引起的手足冰冷症,脉细、数、沉在骨边,重按下去脉还在骨边,叫跗骨脉,有积在里面。虚脉重按到骨边没有,实脉重按到骨边还在;若脉细、数、沉又出现脉散状,不固定在一个地方,则必寒热并结。出现脉浮而散,是阴盛阳虚,阴不能固阳,阳向上浮,必生目眩而易倒的病。脉形俱浮但不躁,一息五至是正常,一息七至是躁,此病必属热症,病在足三阳经,在消化系统或血脉中。如有烦躁之脉,病在手部。脉形细而沉骨,病在里在脏,出现骨痛。如果脉属静者,则病在足。手是阳,足是阴。脉很稳,变快,变慢,产生变更,这是表示病在阳在腑,以速度来论,速度是论气,会有下便脓血的现象或下痢,阳虚出血,一个脏郁结,出血一升,两个脏郁结,出血二升,三个脏郁结,出血三升,血归经时不应该溢出来,因为阴阳要合,阴阳不合血就会离经叛道,阳虚阴盛就会往外走,阳要守,不守就会便脓血。涩脉是阴不足阳有余,脉中气血有不流畅的感觉,脉左右转动,阳气有余。脉呈滑动如珠转时,则为阴有余阳不足。阳气有余,则会感觉身体热但汗却不出;阴有余,则必汗多身冷。阴阳皆太过时,病人会无汗且恶寒。
一般诊断的时候望闻问时已经知道病因了,用切脉来验证自己的判断。当脉诊与望闻问不符时,舍掉切脉,因为脉会跟着情志而变化。阳有余一定是阴不足,阴有余一定是阳不足,阴升阳降,阳升阴降,大原则是阳固住,阴自然回来。
手按脉时,用手指推脉向外,但脉不动且附骨,胸腹中有积聚。重按脉时,如向里推,脉还是在外,有热病。
钟洁贞
侠客
侠客
  • UID2017690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44
4319楼#
发布于:2016-03-04 17:22
@教官-石家庄-任红超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钟洁贞申请签到,2016年3月3日《黄帝内经》第27课心得
 一、1.第18难:三部四经图:1左手脉:寸(外-心,内-小肠),关(外-肝,内-胆),尺(外-肾,内-膀胱),两条筋是心包经的位置其内有大陵,内关等,诊脉时,靠近高骨是心脉,靠近大筋是小肠脉;阴和阳是相辅相成的,察脏病的时在脉的外侧,查腑病的时候是脉的内侧靠近大筋的地方。右手脉:寸(外-肺,内-大肠),关(外-脾,内-胃),尺(外-心包,内-三焦)。
2.心平气和、精神集中。不同季节的脉特点:春季的脉浮而滑利,像鱼儿游在水中;夏季的脉在皮肤上,十分盛大;秋天的脉在皮肤下,冬日的脉要重按到骨边。
3.知内脏的虚实重按到骨边。表证者轻轻的浮到皮肤表面。
二、1、摸心脉时,脉呈现博动坚硬且脉形长者,说明心阳上亢在上面,舌卷不能说话的是心脉太过。如心脉呈现脉软且形散状,(环消自己)表示病人口渴食量大,示消渴病。
2、摸肺脉时,脉形呈搏动坚硬且脉形粗大而长,说明肺的实证在里面,阳亢在肺,血热盛,必离经叛道,病人则吐血。如肺脉变成软弱而脉形分散状,病人流汗不止,今日则已无汗可发了,身体的筋要润,当身体内的津液受伤过度到筋会引起抽筋。
3、肝脉若搏动坚硬且长、大,病人面色不青,必受坠伤或跌打内伤等,因血集结在胁下,造成喘息不止。—个人肝正常时,所有的青色有营养的东西会藏在肝里面,不会外露出来。假如肝长有肿瘤,硬块肝硬化,青色就没办法藏在里面,就会露出来,脸色或手色变青。如果你看见—个人的脸色有变或摸脉时手色有变,代表对方脏有问题。若肝脉为软弱而形散,病人面色润泽,有溢饮之病。(溢饮就是满溢出来了,口渴而暴饮大量的水,水渗出在肌肉皮间及肠胃之外),为什么肝脉可以看到溢饮,肝本身在中隔,水一散出来就在肝的附近,正常的肝脉是弦,弦中带缓而有力,缓就是有胃气,这是常脉。
4、胃脉搏坚而长(长就是从关部脉延伸上去和下来),面色发赤红(胃本身是土,如果是实证,土会反逆到火,火是赤色的,跑到脸上去),患者有骨盆如折断之痛;胃的常脉是缓而有力,这个缓是很柔和的;若脉为软弱无力且形散,就是胃阳不足,原因是患者因消化不好,饮食停留胃中过久而痛或呕吐。
5、脾脉搏动如坚硬而形大且长,病人面色发黄,必然生喘息不止的病。如脾脉呈软弱无力状,面色又不润泽而黄黯,必足跗肿胀,好像水肿样。
5、肾脉搏动强硬而形长,病人面色黄而赤杂,必然有严重的腰痛。如肾脉软弱无力而形散,必有贫血现象而且尚未复原。
三、1.任何地方摸到急脉的时候,都是内有积,堵到了。如摸心脉是急脉,这是心疝病,下腹部关元位按得硬块形,因为心脏为里脏,小肠是表腑,因心与小肠是表里关系,因此会在小肠募穴关元之处出现硬块。2.如摸胃脉是缓脉时,—息四至,如胃脉实(脉强而有力),是胃里有物,患者会胃肠胀满而便秘。如胃脉是虚脉,则必下痢。3.风邪之病形成,就会出现寒热的现象。中医认为痰是湿或热中造成的,晚餐不能吃得太晚或者晚餐之后不要吃宵夜。如你太晚吃晚餐或常吃宵夜之后就去睡觉,人休息胃也跟着休息,肠胃的消化速度会缓下来,食物会囤在肠胃里,日久会长痰,再日久会得糖尿病。因此治糖尿病的同时要患者改变太晚吃晚餐或常吃宵夜的生活习惯。4.手足厥冷的病不去,日久就演变为癫痫。风邪进入经脉中久而不去,会得皮肤粗糙化脓的疠疠病。由于四季风向异常变化,如人体的寒气久居不去,就得各种痈脓,肿胀筋挛,骨节痛等病,治时,只要依据五行的法则,采用克制其时邪方法即可治愈。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