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芬
侠客
侠客
  • UID20187618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11
4365楼#
发布于:2016-03-05 08:57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王芬申请签到,2016年3月4日《黄帝内经》第28课学习心得:  

1、 四时之病,以其胜治之愈也。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前一年的冬天伤于寒春天才会温病。季节的病,以其盛治之,如关节痛,平时不痛只冬季发病,水病,土胜水需强土。 春天打喷嚏,西医说是花粉、灰尘等过敏。中医认为,春天是木,金胜木,应该治肺。 四季不同而发生的疾病,要依据五行的法则,采用克制其时邪的方法,即可治愈。

2、新病脉色正常,脉与色皆变是久病。
 久病在内脏中,引起病人色脉失常与新得之病所引起色脉失常,有所不同。
     细微观察病人之脉,如见脉小面色不变仍正常,为新病。
     如果察肺正常,但病人面色已失其常,为久病。
     如果观察到脉与气色俱失常,为久病兆。察到病人脉与气色都属正常,是新病。
     如果诊脉发现肝眩与肾二脉并至,病人面色青红,必有内伤出血但外面不见血,若是外伤有出血,病人脉如此,则必是病人伤后浴冷水以致湿滞中焦不去。外伤内伤都不可洗冷水。因为受伤后有淤血,洗冷水会有寒。

3、脉形粗大代表阴不足阳有余,称之为热中。
    寸关尺与人的内脏相对应。
尺脉部位可分为三处:尺之中部侧属肋位,尺之外侧为肾脏,尺之内里为腹中部位。
关肺部位左右手不同:左手关部偏外是肝脏,关内侧是横膈位(胆)。
右手关外侧是脾,内侧是胃。
寸脉左右手亦不同:右手寸脉外侧为肺,内侧为胸中(大肠)。
左手寸脉外侧为心脏,内侧为纵隔位(小肠)。
脉越向前,则病前面,脉越向后则病愈后。 寸脉向鱼际位伸展为胸上喉咙病,尺脉向尺泽位延伸超过一寸以上,则必在少腹或足部位生变。 寸脉超过鱼际网上,是病到喉咙,往下是膝盖和脚。 脉呈粗大形,则必阴之津液不足,造成阳热有余,此为中焦有热中征候。
    脉形来(按)时速去(放)时慢,且寸脉大实有力,尺脉虚而无力,表示阳气盛于上,下焦阴气不足,这就是手足冰冷癫痫的疾病。
    脉来缓慢去时速,寸脉上弱尺脉强实,此人胸阳不足必会恶风。所以人会厌恶风吹,因阳不足。
      脉细沉且数,沉到骨边(肾脉),是少阴问题,摸到骨边,脉数,重按脉还在,是有积(长肿瘤),称为跗骨脉。脉按到骨边有是实,没有是虚。

4、脉细数散者,是寒热。
浮而散者,阳浮表面,正常人的脉是斜下来,寸是九分,尺是一寸。脉浮起来是阴盛阳衰。阳往上浮,是阴不能固阳,人会晕倒。出现脉浮而散,必生目眩而易倒的病。
5、脉浮不躁,病在阳。只有躁者病在手,脉细沉到骨,病在脏,出现骨痛,手为阳,脚为阴,脉属静者病在脚。
    如果有烦躁之脉,则病在手部。所有脉细而沉者病在骨,必病在里在脏,出现骨痛。如果脉属静者,则病在足。手是阳,足是阴。 脉有变更现象出现时会有脓血便,病在阳。
 脉形俱浮而不躁之脉,此病必属热症,且在消化系统或血脉中。
   正常脉速度很稳定,突然变快或慢,是病在阳。血归经不溢出,是阴阳能和,阴阳不和血会离经叛道,阳不固守阴会外渗。阳要守,不守就会便脓血,阳虚阴外盛。
        
6、濇脉是阴不足,阳有余,脉中气血不流畅,按到骨边脉左右转动。脉的速度、形状、力量是气。
涩脉是标准的阴不足,脉中气血有不流畅,乱跑之感,是阳气有余,阴津不足。
滑脉是阴气有余,脉来的速度快,有力,气血流动顺畅。寸高尺低,脉有斜度
脉会受情志变化而变化。所以望闻问切不符时,舍脉。

7、阳气有余,身热无汗,阳有余则阴不足,阴升阳降,阳升阴降,阴阳最好平衡。
阳有余时皮肤表会固的很强,太过毛孔(鬼门),闭锁不会透发,所以发热没汗。
阴有余代表阳不足,阳不足皮肤毛孔会打开,流汗,怕冷。
阴阳皆有余时,无汗恶寒,无汗代表阳,寒代表阴。
 
8、手按脉时,手指推脉向外,脉不动,代表内有积。重按向里推,脉不动是身有热。
寸口脉较尺脉强,代表下焦寒;寸脉弱尺脉强,代表头顶会痛。重按到骨边,脉气不足、无力,必腰椎痛,身体有麻木现象。
王芬
侠客
侠客
  • UID20187618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11
4366楼#
发布于:2016-03-05 09:01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王芬申请签到,2016年3月4日《黄帝内经》第28课学习心得:  

1、 四时之病,以其胜治之愈也。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前一年的冬天伤于寒春天才会温病。季节的病,以其盛治之,如关节痛,平时不痛只冬季发病,水病,土胜水需强土。 春天打喷嚏,西医说是花粉、灰尘等过敏。中医认为,春天是木,金胜木,应该治肺。 四季不同而发生的疾病,要依据五行的法则,采用克制其时邪的方法,即可治愈。

2、新病脉色正常,脉与色皆变是久病。
 久病在内脏中,引起病人色脉失常与新得之病所引起色脉失常,有所不同。
     细微观察病人之脉,如见脉小面色不变仍正常,为新病。
     如果察肺正常,但病人面色已失其常,为久病。
     如果观察到脉与气色俱失常,为久病兆。察到病人脉与气色都属正常,是新病。
     如果诊脉发现肝眩与肾二脉并至,病人面色青红,必有内伤出血但外面不见血,若是外伤有出血,病人脉如此,则必是病人伤后浴冷水以致湿滞中焦不去。外伤内伤都不可洗冷水。因为受伤后有淤血,洗冷水会有寒。

3、脉形粗大代表阴不足阳有余,称之为热中。
    寸关尺与人的内脏相对应。
尺脉部位可分为三处:尺之中部侧属肋位,尺之外侧为肾脏,尺之内里为腹中部位。
关肺部位左右手不同:左手关部偏外是肝脏,关内侧是横膈位(胆)。
右手关外侧是脾,内侧是胃。
寸脉左右手亦不同:右手寸脉外侧为肺,内侧为胸中(大肠)。
左手寸脉外侧为心脏,内侧为纵隔位(小肠)。
脉越向前,则病前面,脉越向后则病愈后。 寸脉向鱼际位伸展为胸上喉咙病,尺脉向尺泽位延伸超过一寸以上,则必在少腹或足部位生变。 寸脉超过鱼际网上,是病到喉咙,往下是膝盖和脚。 脉呈粗大形,则必阴之津液不足,造成阳热有余,此为中焦有热中征候。
    脉形来(按)时速去(放)时慢,且寸脉大实有力,尺脉虚而无力,表示阳气盛于上,下焦阴气不足,这就是手足冰冷癫痫的疾病。
    脉来缓慢去时速,寸脉上弱尺脉强实,此人胸阳不足必会恶风。所以人会厌恶风吹,因阳不足。
      脉细沉且数,沉到骨边(肾脉),是少阴问题,摸到骨边,脉数,重按脉还在,是有积(长肿瘤),称为跗骨脉。脉按到骨边有是实,没有是虚。

4、脉细数散者,是寒热。
浮而散者,阳浮表面,正常人的脉是斜下来,寸是九分,尺是一寸。脉浮起来是阴盛阳衰。阳往上浮,是阴不能固阳,人会晕倒。出现脉浮而散,必生目眩而易倒的病。
5、脉浮不躁,病在阳。只有躁者病在手,脉细沉到骨,病在脏,出现骨痛,手为阳,脚为阴,脉属静者病在脚。
    如果有烦躁之脉,则病在手部。所有脉细而沉者病在骨,必病在里在脏,出现骨痛。如果脉属静者,则病在足。手是阳,足是阴。 脉有变更现象出现时会有脓血便,病在阳。
 脉形俱浮而不躁之脉,此病必属热症,且在消化系统或血脉中。
   正常脉速度很稳定,突然变快或慢,是病在阳。血归经不溢出,是阴阳能和,阴阳不和血会离经叛道,阳不固守阴会外渗。阳要守,不守就会便脓血,阳虚阴外盛。
        
6、濇脉是阴不足,阳有余,脉中气血不流畅,按到骨边脉左右转动。脉的速度、形状、力量是气。
涩脉是标准的阴不足,脉中气血有不流畅,乱跑之感,是阳气有余,阴津不足。
滑脉是阴气有余,脉来的速度快,有力,气血流动顺畅。寸高尺低,脉有斜度
脉会受情志变化而变化。所以望闻问切不符时,舍脉。

7、阳气有余,身热无汗,阳有余则阴不足,阴升阳降,阳升阴降,阴阳最好平衡。
阳有余时皮肤表会固的很强,太过毛孔(鬼门),闭锁不会透发,所以发热没汗。
阴有余代表阳不足,阳不足皮肤毛孔会打开,流汗,怕冷。
阴阳皆有余时,无汗恶寒,无汗代表阳,寒代表阴。
 
8、手按脉时,手指推脉向外,脉不动,代表内有积。重按向里推,脉不动是身有热。
寸口脉较尺脉强,代表下焦寒;寸脉弱尺脉强,代表头顶会痛。重按到骨边,脉气不足、无力,必腰椎痛,身体有麻木现象。
河南-王会玲
侠客
侠客
  • UID2018780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3
4367楼#
发布于:2016-03-05 09:0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河南-王会玲申请签到,2016年3月4日《黄帝内经》第29课心得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正常人的脉象:人一呼气(吐气)脉跳两次,一吸气脉也跳两次,呼吸之间有停息,叫作定息,脉又跳动一次,呼吸加定息脉跳5次;这是平人的脉象。平人就是健康之人。我们以健康人的呼吸为标准,来诊断病人,把病人的脉恢复正常,就是治疗。
       如果病人一呼一吸各跳一次为阳气不足。一呼与一吸脉各跳动三次有急躁现象,尺之皮肤较热,是温病。也是津液不足引起的热性病。如尺肤不热,脉象滑,乃为感受风邪而发生的病变;如脉象涩,是为痹病即麻木不仁。人一呼一吸脉跳动八次以上是精气衰弱的死脉;脉气断绝不至,亦是死脉;脉来忽迟忽数,为气血已乱,亦是死脉。
        人体阳气皆起于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春季有胃气之脉应为微弦脉,如脉弦则胃气少是肝病之象;纯弦是真脏脉,为死证。若是春天摸到了秋天的毛脉,到了秋天就要生病。毛脉太过,是木为金伤,即肝气不足而致金盛,现时就会发肝病。肝主筋,全身所有脏腑中都有筋膜联络,因此春天时,自肝脉中,可以查到所有脏腑的问题。
        夏天之脉为钩脉。钩脉是脉象在诊治时,有一点凸起来。钩脉明显缺少胃气,是心病。脉见纯钩而无柔和之象的真脏脉,主死;若虽有胃气而兼见沉象的石脉,是夏见冬脉,故预测其到了冬天就要生病;如石脉太甚,则火被水伤,现时就会发病。心旺于夏,脏气通于心,心主血脉,心所藏之气则是血脉之气。
长夏有胃气的脉应该是微而弱的脉,乃是无病之平脉;缓脉弱而无力缺少胃气,是脾病。无胃气的代脉主死。若软弱脉中兼见沉石,是长夏见冬脉,这是火土气衰而水反侮的现象,故预测其到了冬天就要生病;
如弱火甚,现时就会发病。脾旺于长夏,故长夏脏真之气濡养于脾,脾主肌肉,故脾脏肌肉之气。
         秋天之脉为毛脉,脉感如鸡毛一般。纯毛脉无胃气是真脏脉,主死。毛脉中缺少胃气,是肺病。毛脉中兼见弦是金气被木气反侮,到了春天会发病。弦脉太盛,现时就会发病。因肺主气,身体营卫之气皆由肺主。冬季之脉为石脉,如石脉缺少胃气,是肾病。纯石脉是死证。石脉中见钩脉,是水气衰被火反侮,夏季会发病。钩脉甚现时就会发病。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治疗腑病,腑属阳,因此胃气恢复会在中午,脏属阴,胃气恢复会在午夜。胃经的大络,名叫虚里,其络从胃贯膈而上络于肺,其脉出现于左乳下,搏动时手可以感觉得到,是积于胸中的宗气鼓舞其脉在跳动。虚里脉搏动急数而兼有短时中断是中气不守,则病在膻中;脉来迟而有歇止兼见跳动甚剧而外见于衣,这是宗气失藏外泄的现象。
        切脉要知道寸口脉的太过和不及。寸口脉象出现短脉,主头痛。因为寸口为胸阳之所在,如果脉短则胸阳不足,阳气无法入头,头是诸阳之会,阳气不足会头痛。寸口脉如出现过长之脉,主足胫痛,此阳盛于上而不下。寸口应指急促而有力,上搏指下,主肩背痛。因背肩为胸阳之腑,此阳欲出不出受阻之象;寸口脉沉而坚硬,主病在内。此为阳气受阻于中无法出表之象;寸口脉浮而盛大,主病在外。因病人有表症,阳气尽出与之相抗;寸口脉沉而弱,表示病人里阳不足,即免疫系统较弱,主寒热(体能 与病邪相抗,时胜时败)、疝、少腹疼痛。寸口脉沉而横居,左右两侧横跳,主胁下有积病,胸阳无法下达,或腹中有横积而疼痛。寸口脉沉而急促,主病寒热。都是胸阳不足造成的。脉盛大滑而坚,主病在外。是阳气出表与病邪相抗之象。脉小实而坚,主病在内。其邪阻阳不使出状。脉小弱而涩,脉呈小面微弱,重按之则四散,是为久病。病人已至气血两虚;脉来滑、利、浮而疾数,是为新病。病人免疫系统受病激而壮盛之自卫能力表现。
脉来紧急,主疝、少腹疼痛。此阳气受阻于下焦腹部,多因寒致。脉来滑利,主病风。风中于表;脉来涩滞,脉形重按即散出,主麻木不仁的痹证。因气血不足,无法润养皮肤关节所致;脉来缓而滑利,为脾胃有热,主病热中。脉来盛紧,为寒气痞满,主胀病。脉与病之阴阳相一致,如阳病见阳脉,阴病见阴脉,病宜愈。脉与四时相应为顺,如春弦、夏钩、秋毛、冬石,即使患病,亦无什麽危险;脉不合乎四季之变化,又有五脏相克之现象,此病难治,皆为危症。
请教官审核!
吴静
会员
会员
  • UID20187592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45
4368楼#
发布于:2016-03-05 09:4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山西吴静
2016-3-4学习《黄帝内经》第28课心得。
       四时之病,用五行来治。
       正常关脉高,肝脉弦,尺脉低,肾脉沉,两脉一样高,脸色青又红,是体内有内伤。脉形粗大代表阴不足阳有余。脉来的快去的慢,是上实下虚。脉细沉且数,沉到骨边,脉数,重按脉还在有积,称跗骨脉。脉细数散者,是寒热。浮而散者,阳浮表面,阴盛阳衰,阳会散掉,必生目眩而易倒之病。
       脉浮不躁,病在阳。阴阳不和血会离经叛道,阳不固守阴会外渗有便脓血或下痢现象。涩脉是阴不足,阳有余,脉中气血不流畅,按到骨边脉左右转动。滑脉是阴气有余,脉来的速度快有力,气血流动顺畅。
      阳有余,身热无汗,阳有余则阴不足。阴有余代表阳不足,阳不足皮肤毛孔会打开流汗怕冷。阴阳皆有余时,无汗恶寒,无汗代表阳,寒代表阴。
      手按脉时,手指推脉向外,脉不动,代表内有积。重按向里推,脉不动是身有热。寸口脉较尺脉强,代表下焦寒;寸脉弱尺脉强,代表头顶会痛。
钟洁贞
侠客
侠客
  • UID2017690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44
4369楼#
发布于:2016-03-05 09:59
@教官-石家庄-任红超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钟洁贞申请签到,2016年3月4日《黄帝内经》第28课心得
一、季节的病依照五行相生相克治疗:
1、用克制其时邪方法治疗。例:关节痛,平时不痛,冬天痛,冬是水,土克水,强土。
2、春天感冒流鼻涕,春天是肝木,治肺而不是吃抗过敏的药,金克木,虚症则补脾益肾。治肺来治花粉过敏。
二、新病脉色较小,面色不变。久病色才会变。脉不变,色变久病。色脉都无是久病。
三、正常肝弦与肾沉二脉一样强,关脉高(肝脉弦)尺脉低(肾脉沉)。发现脸色青又红,是体内有内伤,在外不见血,若外伤有血是伤后洗冷水澡,淤血遇寒所以湿滞中焦不去。外伤内伤忌冷水澡,寒上加寒。
四、不同的脉代表不同的含义
1、中焦有热:脉形大粗,阴不足阳有余,向手掌超过9分到鱼际,向尺泽方向延伸,超过一寸,脉来的急去的慢(你按它它就在的很快,放开来脉变的很小)是上实下虚,寸脉实而有力,尺脉虚而无力,阳盛于上,下焦阴不足,是手足冰冷的癫痫疾病。寸脉弱尺脉强,上虚下实,是胸阳不足,会恶风(怕风)。
2、脉细沉且数,沉到骨边(肾脉),是少阴问题,摸到骨边,脉数,重按脉还在,是有积(长肿瘤),称为跗骨脉。
脉按到骨边有是实,没有是虚。
3、脉细数散者,是寒热。
浮而散者,阳浮表面,阴盛阳衰,阳会散掉,必生目眩而易倒之病。
4、脉浮不躁,病在阳。只有躁者病在手,脉细沉到骨,病在脏,出现骨痛,手为阳,脚为阴,脉属静者病在脚。
正常脉速度很稳定,突然变快或慢,是病在阳。血归经不溢出,是阴阳能和,阴阳不和血会离经叛道,阳不固守阴会外渗
有便脓血或下痢现象。
5、濇脉是阴不足,阳有余,脉中气血不流畅,按到骨边脉左右转动。脉的速度、形状、力量是气。
滑脉是阴气有余,脉来的速度快,有力,气血流动顺畅。
6、阳气有余,身热无汗,阳有余则阴不足,阳有余时皮肤表会固的很强,太过毛孔(鬼门),闭锁不会透发,所以发热没汗。
阴有余代表阳不足,阳不足皮肤毛孔会打开,流汗,怕冷。阴阳皆有余时,无汗恶寒,无汗代表阳,寒代表阴。
7、手按脉时,手指推脉向外,脉不动,代表内有积。重按向里推,脉不动是身有热。
寸口脉较尺脉强,代表下焦寒;寸脉弱尺脉强,代表头顶会痛。重按到骨边,脉气不足、无力,必腰椎痛,身体有麻木现象。
石丽
侠客
侠客
  • UID2018729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39
4370楼#
发布于:2016-03-05 10:03
@教官-深圳-林金兰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石丽申请签到,2016-3-4《黄帝内经》29课心得
脉在寸,尺脉沒有。下焦寒。
尺脉在,寸脉沒有。头项痛。
按到骨边,脉气少。腰背痛,阳不足。
平人气象论十八
正常人的脉,一呼吸加定息共有5次。
以医生为主。多于5次,有急 躁的现象,如果尺部之皮肤较热,就是温病,也 就是津液不足引起的热性病。 如杲尺之皮肤不 热,脉虽速但感觉脉内气机有加速象,此为风病, 也就是外感病。如果同样如此而脉内出现流动不 畅之感,也就是涩脉,则病人必有痹病,即麻木不仁也。人的一次吐气,脉跳四次以上者必死, 脉已不跳动时亦死,脉形忽快忽慢者亦死 。
人身上的阳气都源于胃,所以胃气的正常与 否,就是人的健康与否所在。人一旦无胃气,就 是“逆”,凡逆者必死。
诊断胃气的方法:
1)春天,肝盛,脉稍弦状即表 示有胃气,也就是正常人,如果脉多弦,表示胃 气巳少,就是有肝病了,再者,如果脉呈全弦状, 表示胃气巳无,病人必死。胃气之脉中如察觉到 有如细毛一样的脉,这表示病人在秋季时会发 病,如果毛脉已强,表示金气甚强,在春季为木, 乃为金克木之象,即肝气不足而致金盛,故必肝 有病。春季为肝气最盛之时,五臓皆禀受于肝, 因所有臓腑内皆有筋膜,故正常之脉必带微弦 。
2)夏季脉较洪大,若脉前微屈后又居之乃为钩 象;洪中带微钩此为正常人,胃气充足,一旦钩 甚表示胃气已少,就是心臓有病,脉呈全钩状乃 示胃气已绝,病人已无生机。夏季胃气之脉如杂 有石服,表示冬季必生病,如果脉皆呈石脉,则 为水气甚强,夏季为火时,故火气弱以致水气过 强,故为心臓病。夏季为心气最旺盛的时节。五 脏皆禀气于心,五臓内之血脉,皆受于心,所以 有胃气之脉必呈微钩状。
3)长夏季节为土时,胃气正旺,脉呈微软弱为 正常之人。如杲过弱乃胃气灭少现象,就是脾有 病,此时节如果出现脉时有时无,断断续绩状, 则为死脉,因全无胃气也。如果软弱之脉杂有石 沉之脉,表示病在冬季时发。微弱至比较严重时, 为现在即有病。长夏之季,五臓之气禀受于脾,亦即脾,主五赃内之肌肉,脾脏气盛,则脉就呈 现有微弱之土脉。
4)秋季时节,有胃气之服为微毛脉,也就是正 常人之脉。如果毛脉盛多,则是胃气减少的现象, 就是肺有病。如果脉呈全毛脉时,表示胃气已失, 病人必死。如果呈微毛脉中杂有弦脉,则表示一 到春天就会发病。当脉出现弦脉很盛畤,表示现 在肺就有间题,因为秋季为肺金之气,如果木气 过盛,必是金气不足导致。体内五脏之气皆由最 高之肺来布施,有了肺之气,所以全身血液能够 畅达四肢末稍及臓腑之内也。
5)冬季之脉如果呈现稍微沈下之象,此为有胃 气人之脉,也就是正常人。如杲沈脉较深,为胃 气已少的现象,肾脏就生病了。如果沈脉巳如石 般坚残,就是已无胃气的现象,病人必死。另一 方面,如果沈脉出现微有钩形之象,此人夏季必 然犯病。如果钩脉甚为明显,则现在必已病矣。 冬季时,五脏气皆禀受于肾气,因肾主骨髓:故 脉为沈象。所以沈脉表示正常,也就是有胃气之 脉。
胃的大络,又名“虚里”。其上贯穿横膈膜 而与肺相连,再出表面居于左乳之下,其脉动甚 而隔衣可见,这是宗气所聚之所,为气之总汇, 也是胃气根之所在 。一旦病人喘息剧烈,造成左 乳下宗气脉位时常停止(现今之因气喘缺氧而造 成心臓衰竭),就是病在胃之大络中,病邪聚此 而积留不去造成的。如果宗气脉位停止搏动,即 是心脏已停止,此人已死。 左乳下之搏动 触及衣物,就是宗气在活动的表现。

寸口之脉过与不及的病:
1)寸部脉出现短脉,此人必然头痛。
2)寸脉如出现过长之脉,病人必有足胫 之病,此阳盛于上而不下也。
3)寸脉坚而搏出表面时,病人必有肩背 痛,因背肩为胸阳之腑,此阳欲出不出受阻之象 也。
4)脉沈而坚实,其病在中在内部,此为 阳气受阻于中无法出表之象。
5)寸脉浮在皮表且盛大时,这是病在表 也,因病人有表症,阳气尽出与之相抗也。
6)寸脉如沈而微弱状,表示病人里阳不足,就会有往来寒热,或肠子下坠或下腹疼 痛。
7)寸脉如沈而左右两侧横跳,此必膓下 有积聚不去,胸阳无法下达也。或出现腹中有瘀 积凝阻之病。
8)寸脉若沈而急缓不定,逭也是往来寒 热之表现,如第六条,都是胸阳不足造成的
9)手部的脉出现盛大且内滑而坚搏者,此病必在外,是阳气出表与病邪相抗之象。
10)手部脉如出现小而坚实之状,此必病 生内也,其邪阻阳不使出状。
11) 手部脉呈小面微弱,重按之则四散, 此病已久,病人已至气血两虚也。
管琴歆
侠客
侠客
  • UID20183087
  • 粉丝5
  • 关注6
  • 发帖数13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4371楼#
发布于:2016-03-05 11:2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管琴歆申请签到
2016年35《黄帝内经》第29课心得
推而上之,只有寸脉没有尺脉,腰足就会疼;推而下之,只有尺脉没有寸脉,头项会痛。
诊脉即诊气,督脉是气之会,诸阳之会,气有问题督脉就有问题,就会生痺,腰椎会痛。

正常人—次呼吸脉跳四次加上呼吸之间的定息—次,共跳5次,这就是健康人的脉象。诊断病人,把病人的脉回复正常,这就是治疗原则。
一呼一吸脉跳3次是阳气不足的现象。一呼脉跳三次,一吸脉跳三次,脉势急燥而且尺部的皮肤较热,就是温病。如尺部的皮肤不热,脉虽速但感觉脉内气机有加速象,为风病(外感病)。如脉虽速而脉内出现流动不畅之感,是温脉,病人有痹病(麻木不仁)。全身的麻痹都是阳不足,如腰椎痛就是阳不足。一呼脉跳4次以上者必死,脉形忽快忽慢者亦死。
人身上的阳气都源于胃,人有胃气就有生命迹象,无胃气,人必死。诊断—个人脉有无胃气的方法:
春季肝最盛,脉稍微弦状即表示有胃气。如脉多弦,表示胃气已少,有肝病。如脉呈全弦状,表示胃气已无,病人必死。胃气之脉如察觉到毛脉,病人在秋季会发病。如毛脉已强,表示金气甚强,在春季为木,乃为金克木之象。即肝气不足而致金盛,肝有病。春季肝最盛,五臟都受肝管,因为所有的脏腑皆有筋膜,因此正常的脉会带微弦。
夏季是洪脉,若脉前微屈后又居之乃为钧象,洪中带微钩为正常人。胃气充足,—旦钩甚表示胃气已少,心脏有病。脉呈全钩状,乃表示胃气无,病人必死。夏季胃气之脉如杂有石服,冬季必生病。如脉皆呈石脉,则为水气甚强。夏季为火时,因火气弱以致水气过强,所以有心脏病。夏季心气最旺时,心管五脏。五脏内之血脉皆受于心,所以有胃气之脉必呈微钩状。
长夏为土,胃气正旺。脉呈微软弱为正常人。如过弱及胃气灭少,脾有病。如长夏出现脉时有时无,断断续续状为死脉。如软弱之脉杂有石沉之脉,表示病在冬季时发。微弱至比较严重时,为现在即有病。长夏之季,脾管五脏,主五脏内之肌肉,因此脾脏气盛时,则脉就呈现有微弱之土脉。
秋季胃气之脉为微毛脉。如毛脉盛多。则胃气减少,肺有病。如脉呈全毛脉,病人已无胃气,必死。如微毛脉中杂有弦脉,表示到春天就会发病。当脉出现弦脉时很盛时,肺有问题,因为秋为金,如木过盛,金克木,必金气不足。体内五脏之气来自于肺气,有了肺气,全身血液才能够畅达四肢末稍及脏腑之内。
冬季之脉呈现稍微沉之象,为有胃气人之脉。如沉脉较深,为胃气已少,肾脏生病。如沉脉已如石般坚残,就是胃气无,必死。如沉脉出现微有钩形之象,此人夏季必犯病。如钩脉甚为明显,则现在必已病。冬季肾管五脏,肾主骨髓,故脉为沉脉。
焦艳春
贫民
贫民
  • UID2018773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9
4372楼#
发布于:2016-03-05 13:1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焦艳春申请签到2016年03月05日《黄帝内经》第30课心得
诊脉时注意事项:病人手臂多青色血管,表示失血过多。尺脉缓而涩,气血不足,易疲劳倦怠。人有精神,体力才好,安卧于床,脉盛大,人极虚。尺脉涩而滑,津液不足,汗出太过。尺脉寒而细,里寒盛,下利不止。尺脉若热而粗大,是“热中”,中焦内热壅盛。肝的真脏脉出现,至庚辛日死。心的真脏脉出现,至壬癸日死。脾的真脏脉出现,至甲乙日死。肺的真脏脉出现,至丙丁日死。肾的真脏脉出现,至戊已日死。这是说的真脏脉见,均主死亡。人迎脉搏动过速,气喘咳嗽,胸中有水。眼睑浮肿如卧蚕,主水病。小便色黄赤,而且嗜卧,是黄疸病。饮食后很快又觉得饿,是“胃疸”病(糖尿病)。风为阳邪,上先受之,面部浮肿,为风邪引气的风水病。水湿为阴邪,下先受之,足胫肿,是水湿引起的水肿病。眼白睛发黄,是黄疸。妇人手少阴心脉搏动明显,是怀孕的征象。脉与四时有相适应,也有不相适应。如春夏不见弦、洪,而反见沉、涩。秋、冬不见毛、石,反见浮大。这是与四时相反。风为阳邪脉应浮大,而反沉静,泄泻脱血,津血受伤,脉应虚细,今反实大。病在内,脉应有力,反见脉虚,病在外,脉应浮滑,反见脉涪坚,脉证相反,属难治之病,这就叫做“反四时”。人依靠水谷的营养生存,胃气化生于水谷,脉无胃气也要死亡。无胃气的脉,是单见真脏脉,而不见柔和的胃气脉。太阳主时,脉来洪大而长,少阳主时,忽快忽慢,忽长忽短。阳明主时,脉来浮大而短。正常的心脉,圆润柔滑。夏天以胃气为本。脉柔和而微钩。如脉来喘急促,带微曲之象,是心得病脉。脉前曲回,后则端直,坚硬无和缓,心得死脉。正常的肺脉,轻虚而浮。秋天以胃气为本,脉当柔和而微毛。如脉来不上不下,如抚摩鸡毛一样,是肺的病脉。轻浮无根,如物之漂浮,如风吹毛。散动无根,是肺的死脉。正常的肝脉,柔软而弦长。春天以胃气为本,脉当柔和而微弦。如脉来弦长硬满而滑利,是肝的病脉。脉来弦急而坚劲,是肝的死脉。正常的脾脉,从容和缓。长夏以胃气为本,脉当和缓。如脉来充实硬满而急数,是脾的病脉。如脉来锐坚无柔和,或时动复止而无规律,或脉去而不至,是脾的死脉。正常的肾脉,沉石滑利,按之坚实,有如心之钩脉。冬天以胃气为本,脉当柔软而微石。如脉来坚博牵连,愈按愈坚硬,是肾的病脉。如脉来像夺索一般,长而坚硬劲急,或坚实如以指弹石,是肾的死脉。
玉机真脏论
春天应肝脏,东方之木,万物开始生长,脉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而长,叫做弦脉,如违反了这种现象,就是病脉。其脉气来,应指实而有力,叫做太过,主病在外。如脉来不实而微弱,叫做不及,主病在里。太过会使人记忆力衰退,精神恍惚,头晕而两目视物旋转,而发生巅顶疾病。不及会使人胸部作痛,牵连背部,往下则两侧胸胁部位胀满。治则:太过是实证,母能令子虚。不及是虚证,子能令母实。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
文建宁
侠客
侠客
  • UID2018222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20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4373楼#
发布于:2016-03-05 13:47
@教官-伊犁-慕利敏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  文建宁申请签到,2016年3月5日《黄帝内经》第30課心得:


陰虛,能量不夠,陽不聚,陽亢,人就體弱
熱中:肚子大、舌頭黃


臂上多青脈,就是肝脈,是弦脈,是由於失血的原因 。
尺膚脈緩而澀,主倦怠無力,要多臥,讓血歸肝
尺膚熱而且脈盛,主有大脫血
尺膚澀,脈滑,主多汗
尺膚寒,脈細,主大便瀉泄
尺膚粗,脈熱,主熱在里


肝心脾肺腎五臟真臟脈出現的時候,會在相應的日子死掉。


頸部脈搏動太厲害,但沒有喘咳症狀,是水病;
眼包腹中如蠶眠后的樣子,也是水病;
小便顏色黃赤,喜臥,是黃疸病;
吃過飯后仍感覺沒吃飽,仍感到飢,是胃疸病;
婦人手少陰脈搏動過甚,是懷孕了。


脈逆四時:當其時,卻出現了不當其時的正藏脈,反而見到了相反節氣的脈
春夏脈:應該浮大,可是卻瘦小
秋冬脈:應該細沉,可是卻浮大
風熱脈:應該躁,可是卻沉靜
瀉泄脫血之病:應該虛,可是卻是實脈
病在內:應該是實脈,可是卻虛脈
病在外:應該是浮滑,可是卻澀堅


所有的藏脈中,都應該有沖和胃氣的脈,否則就嚴重了


經脈之氣,應該隨時令變化:
5、6月份,脈象應該洪長而大;
1、2月份,脈象應該忽快忽慢、忽長忽短,以象征陽氣初生而有進退反復
3、4月份,脈象應該浮大而短,以象征陽氣將盛而尚未大盛


第十九篇: 魚際真臟輪
 常脈與病脈;五臟落五脈
 氣之逆行;五分法;天干、地支
 五行相剋、風寒、太陽癥、汗解法
 女子胞、男精
 陰陽與神、逆四時之脈、五實五虛
第二十篇:三部九候論
 三部九候之脈、三部九候之死
 腳外踝骨判疾病;寒熱病、水病、七珍、繆刺法
第二十一篇: 經脈別論--氣血


心脈:象一顆顆珠子,連續不斷;
平脈:撫摸圓滑
心臟病脈:急促不穩定,帶有微曲
死脈:前曲后居,摸上去就合衣服上的鉤子一樣,很硬




肺脈:輕浮虛軟、象風吹榆葉一樣
病脈:如雞的羽毛一樣,毛中含有硬東西
死脈:如草浮在水上、如風吹毛動


肝脈:象釣魚竿一樣,竿子的末梢顯得長軟
病脈:脈來滑實、象撫摩長竿一樣
死脈:急而有勁,象新張的弓弦一樣


脾脈:柔和,就像雞爪子輕緩落地一樣
病脈:充實而數、象雞走的很快一樣
死脈:如雀啄、如鳥很快跳躍、如房子漏水一樣點滴無序、象水流很快一樣


腎脈:連綿小堅圓滑,就像按在石頭上一樣
病脈:就像葛藤一樣,按下去更堅硬
死脈:象解索一樣,速度快而且散亂,又像彈石一樣,速度快而且堅硬


《玉機真臟論篇》


春脈:是肝脈,屬木,直而且長,所以象弦


反脈:包括過與不及;太過=實、不及、虛


太過:實而且弦,病在外;會多怒、目眩頭痛(肝經絡到目,如果太過就會沖到百會穴);治療:母能令子虛,子能令母實,水生木,通過補腎水,可以讓肝虛下來;或者通過瀉心火的藥,來令心虛,然後讓肝木去救火,也可以虛下來;


不及:不實而且微弱,病在內;胸部痛、牽引背部、兩脇脹滿
王玲萍
侠客
侠客
  • UID20176952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219
4374楼#
发布于:2016-03-05 17:2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二班王玲萍申请签到,2016年3月5日《黄帝内经》第29课心得
一、1、正常人一息5至,医生以自己的正常呼吸来诊断病人的脉是否正常。
2、医生一呼,病人脉跳一下,是气虚,气推动无力故脉迟缓。一呼脉跳动三下躁动,尺肤热,说明有热来鼓动气血,是病温。脉数滑而尺不热,是邪盛,是风。脉跳的快,但是涩,是痹证,气血不通之症。一呼脉跳四下,邪气太盛死症。脉绝不至死。慢一会儿快一会儿慢,气血错乱,非常危险。
二、脉气应当有胃气,如无胃气叫做逆象,能够致死。
1、春脉应是弦脉又有胃气,胃气就是均匀和缓柔和有力,如果脉弦但蛋胃气不够,是肝病。只有弦脉没有胃气是死脉。春脉有胃气,但又有浮脉,金克木,到秋天就会发病,春脉有严重的浮脉,不用等到秋天现在就会发病。春季与肝相通,所以春天脏真之气散于肝,肝是藏筋膜之气的。
2、夏脉应有胃气微钩,钩脉来盛去衰,如果钩多胃气少是心脏病,但见钩脉无胃气死,夏天脉摸到沉脉,水克火,到冬天就会发病。如沉脉太甚,现在就会发病,夏天是脏真之气通于心,心是藏血脉之气的。
3、长夏之脉应有胃气,但要柔和而有力,太弱了是脾病,脉弱而无冲和的胃气是脾的真脏脉,死。如虽有胃气而兼见石脉,水反侮土,冬天就会发病,若石脉太盛,立即就会发病。长夏的脏真之气濡润天脾,脾是藏主肌肉之气的。
4、秋天脉象应有胃气,同时有微浮之家,浮的多胃气少就是肺病,只剩浮脉无胃气死,秋脉虽有胃气但摸到弦脉,木反侮金,春天就会得病。如弦脉盛,立即会生病。秋脏真之气高藏于肺,肺主藏皮毛之气。
5、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是水虚火乘,肾水不足,心火亢盛,到夏天就会发病。钩甚今病,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
三、胃经大络虚里,出于左乳下,从横膈上来络到肺,其搏动用手可以按到,是肺之宗气。脉跳的噪盛,脉流粗糙,像猫出气那样呼噜呼噜的,跳跳停停,病在里,是里症。脉跳的时快时慢有时停止,是瘀滞不通的表现,有积块的表现。跳一跳就不再跳了,胃气没有了死症。跳动厉害,衣服都随着动,是宗气失藏而外泄。
四、1、“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短为阳不及,阳不及则阴凑之,故头痛。“寸口脉中手长者,曰足胫痛"。长为阴不足,阴不足则阳凑之,故足胫痛。“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背痛"。脉来急促而上部击手者,阳邪盛于上也,故为肩背痛。
2、“寸口脉沉而坚者,曰病在中"。沉为在里,坚为阴实,故病在中。“寸口脉浮而盛者,曰病在外"。浮为在表,盛为阳强,故病在外。“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热及疝瘕少腹痛"。沉为阳虚,弱为阴虚,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故为寒热也。然沉弱之脉,多阴少阳,阴寒在下,故为疝为瘕,为少腹痛。下文曰∶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
3、寸口脉沉而横,曰胁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沉主在内,横主有积,故胁腹有积而疝。仲景曰∶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寸口脉沉而喘,曰寒热"。喘,急促也。脉沉而喘,热在内也。热在内而为寒热。
4、“脉盛滑坚者,曰病在外"。阳脉而坚,故病在外。“脉小实而坚者,病在内"。阴脉而坚,故病在内。“脉小弱以涩,谓之久病"。小弱者气虚,涩者血少,气虚血少,病久而然。“脉滑浮而疾者,谓之新病"。滑而浮者,脉之阳也。阳脉而疾,邪之盛也。邪盛势张,是为新病。
云南—保发容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05
  • 粉丝5
  • 关注0
  • 发帖数127
4375楼#
发布于:2016-03-05 18:1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教官-孝感-郑其赛3班保发容申请签到2016年3月5日《黄帝内经》第30课心得。

        脉形符合阴阳变化,易治;脉逆阴阳不合于四时,难治。脉很小而力。脉不合乎四季的变化,又有五脏相克的现象,此病难治。
诊尺脉需注意事项:
1、凡手臂内侧青血管多,为病人失血多致血少。
2、凡尺脉缓而散,名为解口, 病人易疲劳倦怠。
3、凡 人安卧于床,脉形却盛大为脱血现象,病人极虚。
4、凡 尺脉按而形散且上下滑动,病人出汗过多致津液不足。
5、尺部冰冷且脉形细小,为里寒太盛,病人必下痢不止。
6、尺部皮肤很热,脉形粗大为“热中”,病人中焦内热很盛。其实诊断热中,肚子大或舌苔黄都是热中之症。
病人脉为纯弦脉为肝绝,因金克木,于庚辛之金日死。见到
心脉呈纯钩状,心脏已衰,病人属水壬癸日死。病人纯代脉,说明脾气已绝,见木气最旺 甲乙日死,因木克土。见到纯毛之脉表示肺气已绝,见丙丁日死,因火克金。纯石之肾脉,见戊己日死,因土克水。凡有真脏脉者必死。

人迎的脉跳很快,病人必气喘咳嗽剧烈,为胸内积水。目四周稍肿,眼袋如卧蚕状,腹内必有水。双眼袋光亮儿孙满堂,左边有眼袋有儿子,右边有眼袋有女儿,眼袋发黑白发人黑发人。若小便黄且红还能安睡者,为黄疸。目黄浊者也为黄疸。晚上不能安眠是脏有问题。刚吃完就饿为胃疸,又曰消渴症,因胃中热盛。人面肿为风病,睡时被风吹所致。足胫肿为水病,脸和脚都肿为风水病。妇女心经通里到神门处脉动很强为有孕在身。尺脉很盛寸脉分成两道也为孕脉。
下针神门一般对着少府方向,这样不易伤动脉。因阳受伤恢复快,阴受伤不易恢复。
人的脉形应顺从四时。春脉浮、大为常脉,夏脉洪大,秋冬脉深沉。若春夏脉形瘦小,秋冬脉形反浮大皆为凶兆。
一般得风热病者脉浮、数。若风热症脉反静,下痢或脱血者脉呈实状,病在内而脉却虚而无力,病在外脉却重按乃得且形散,以上皆为反逆之脉。脉症不符又反四时,均为危症。如便秘已久本为实症,脉却细小无力,属脉症不符,难治。
真脏脉即无胃气之脉。超过寸脉或尺脉的正常尺寸,脉形不变且很硬,病人必死。感冒等表症初按浮大,重按即消失。
太阳脉脉形洪大且长,少阳脉时大时小,时长时短;阳明脉浮大而形短。以上不是真脏脉。
正常心脉来时滚滚如珠,触按如珠子转,这是 “心平”。不论何季,不论何脉,一定得有胃气,即脉跳缓而有力,速度是一呼一吸5至左右。若心脉粗大且连续而至,脉形曲屈,呈S型,为心病。将死之心脉,寸脉弯曲而后脉不断涌至,呈长钩状,即纯钩脉。
正常肺脉如羽毛状。脉跳缓而有力,一次呼吸5至,名曰“肺平”,是有胃气之脉。病肺之脉如鸡羽忽上忽下不稳定,为“肺病”。将死之肺脉,如物浮水面,风吹毛发,名为“肺死”。
正常肝脉,软绵如钓鱼竿末端,有弹力且软,名曰“肝平”,也要缓而有力为常。肝病之脉形充实而滑腻,此曰“肝病”。脉形劲急如紧绷之弦为“肝死”。
正常脾脉缓和柔软且有力,好像足踩地一样柔软有力,曰“脾平”。长夏脾气当旺,仍需有胃之缓和脉为本。脾病之脉充实而满、数,曰“脾病”。脾死之脉如水流去,曰“脾死”。
正常肾脉沉至骨边,重按即无,为“肾平”,一呼一吸5至为有胃气。肾病之脉像拉长的葛藤,越按弹地越强,此为“肾病”。肾死之脉如紧绷的绳索,急速移动,重按如石撞壁反弹回来。
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
春脉如弓弦?
春脉即肝脉,属东方属木,万物始生。故其气软而虚滑,形如弓弦,故名弦脉。于此不合之脉均为病脉。肝脉实而强为太过,病在外,会使人善忘,头昏,眼睛发黑而昏厥。肝脉虚微为不及,病在内,人会胸背疼痛,甚者两膝胀满。太过为实,实则泻其子,肝实要泻心火。不及为虚,虚则补其母,肝虚要补肾。还可用泻南补北法,母能令子虚,子能令母实。
祁峰
侠客
侠客
  • UID20185808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68
4376楼#
发布于:2016-03-05 19:4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祁峰申请签到,2016年3月5日《黃帝内经》29课学习心得:
诊脉以诊气为主,但以阳气更为重要。
正常人脉动一息五至为平人,无过和不及。
尺脉为浮主表,病人一息九至为死症,脉绝不至和乍疏乍数均为死症。
胃气为全身气之来源,所以胃气的有无可决断人之生死,人无胃气逆者死。
春天脉,弦多胃少主肝病。但弦无胃为死症。胃而有毛为秋天发病。毛强为今病,夏天胃微钩为正常,钩多胃少心病,但钩无胃为死症。
胃而有石为冬病,石甚为今病。长夏胃微弱为正常。弱多胃少为脾病。但代无胃为死症。秋天毛脉有胃为正常。有毛无胃为死症。毛多胃少为肺病,毛而有弦秋天发病,毛太强今发病。冬天石而有胃为正常。石而有钩为夏天发病。钩盛者为今病。
胃之大络名虚里,为诊察中气盛衰之所在,为胃气之根。
没有过度运动而见虚里波动为中气外泄。
中气脉在为顺,中气脉无死症。
寸短为阳不足,阴胜而致头痛。
寸长为阳太足,阴不足而致足痛。
寸口脉浮强为肩背痛。
寸口脉沉坚为病在中。
寸口脉浮而甚者病在外。
寸口脉沉有弱者为寒热,有少腹痛。
寸口脉弱而小者.而脾胃脉(.关部)洪大,为胃寒胀满。
寸口脉沉而横,示胁下有积,腹中有积痛,沉而时大时小为寒热。
寸口脉盛而滑坚,病在外。
体内有癌肿时,脉为浮大坚。
脉小弱以强,为久病,因久病必虚。
脉急示痛,脉滑为风,脉涩主气血瘀滞,脉缓而滑者为热中。
脉逆阴阳主危。
陈丽娟
侠客
侠客
  • UID2018769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7
4377楼#
发布于:2016-03-05 20:4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陈丽娟申请签到
2016年03月05日 《黄帝内经》第29课心得
十八、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1. 黄帝问曰:平人何如?
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人一脉一动,吸脉一动,曰少气。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涩曰痹。人一呼吸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
a. 一呼一吸超过五下是过,不够五下为不及。
b. 以医生的呼吸为主,医生不生病而去摸病人的脉。脉三至为少气,脉七至为躁。
c. 尺脉对应膀胱,当尺脉浮起时代表病在表可能是感冒,尺脉不热但滑为风病。
d. 脉九至为死症,脉跳时快时慢为死症。
2. 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都平人之常气。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
a. 人没有胃气就会死。春天胃脉略缓,一息四至为正常胃气之脉。春天时胃气之脉带一点弦为正常。春天摸到秋天的脉,说明现在没病但到秋天会发病。
b. 五脏六腑皆有筋,均源生于肝,所以春天摸肝脉可察五脏六腑之病。
3. 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
夏天摸到的胃脉应该是稍微有点突起,钩太大胃气少为心病,没有胃气为死症。夏天(就为洪脉)摸到冬天的脉(沉到骨边)到冬天会发病。
4. 长夏胃微耎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耎弱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藏真高于肺,以行荣卫阴阳也。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
a. 脉弱脾脏有问题。脉常变动(时大时小时快时慢)且无胃气是死症。因为脾管肌肉,而肝心脾肺肾均有肌肉,所以长夏可以诊到其他脏的问题。
b. 毛脉指中间硬旁边薄而软。毛脉多胃气少是肺之病,只有毛脉而无胃脉为死脉。毛脉带一点弦脉预示来年春天会发病,只有弦脉说明现在就有病。肺为最高的脏,总统所有的气血和阴阳。
c. 常脉应位于骨与肤之间。冬天之脉应该稍微有点石,同时跳动稳定有力,重按之下又感觉不到。
d.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脏病胃气会在半夜恢复。腑病会在中午恢复。
5.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a. 脉之宗气位于肾经步廊穴之处,是胃气根之所在。
b. 喘很厉害至昏厥是病在中焦。人正常时气是上下运行的,当横向运行时则为气逆。
6. 欲知寸口太过与不及。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寸口脉中手长者,曰足胫痛;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背痛;寸口脉沉而坚者,曰病在中;寸口脉浮而盛者,曰病在外;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热及疝瘕少腹痛;寸口脉沉而横,曰胁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寸口脉沉而喘,曰寒热。
a. 寸口脉指上焦,应为九分。如果脉短即阳不足,头为诸阳之会,阳不足阴会胜而产生头痛。寸口脉过长即阳气有余,阴气会停在下方,会造成足胫痛;寸口脉浮而强是阳欲出而未出的现象,会有肩背痛的现象;寸口脉沉而坚硬,是病在中之现象;寸口脉浮而盛时是病在外;寸口脉沉而弱是寒热加少腹胀闷的现象;寸口脉沉而横向跳动时,是胁中有累积。寸口脉沉且时大时小,是寒热之症。
b. 心脉软而弱时,再摸脾胃之脉,因为胃位于心脏与小肠中间,当心阳不足时,胃会跟着下降,胃火也不够导致胃寒,其蠕动能力下降即胃下垂。
c. 寸上寸即为喉,阳上至喉会向旁边转动。
7. 脉盛滑坚者,曰病在外;脉小实而坚者,曰病在内。脉小弱以涩,谓之久病;脉滑浮而疾者,谓之新病。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脉滑,曰风;脉涩,曰痹;缓而滑,曰热中;盛而紧,曰胀。
a. 脉浮于表而大为病在表;脉小而实为病在里。
b. 癌症的脉会浮大,是因为阴积导致脏阳往外走。与伤寒脉之不同是轻按重按脉均很大。
c. 寸脉小弱并且时大时小是久病之脉,久病必虚即阳虚。
d. 阳虚即动能、功能、力量不足,比如胃消化功能弱。
e. 脉跳动很快一般有痛症;脉滑是风,脉涩为气血阻塞不通。脉缓而滑为热中。脉盛而紧为胀。
8. 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间藏曰难已。
病从阴阳时病好治,逆阴阳难治。
姜绍艳
新手
新手
  • UID2018758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0
4378楼#
发布于:2016-03-05 20:4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2班-山东-姜绍艳申请签到
2016-3-4《黄帝内经》第27课心得
难经三部十八难
    脉:左手:外侧(骨边)依次心, 肝, 肾 ,是脏的脉;内侧(筋边)依次小肠,胆,膀胱 ,是腑的脉。右手:外侧依次肺,脾,心胞 ; 内侧依次大肠,胃,三焦 。
    常脉: 春天脉浮, 夏日脉升于皮表, 秋天脉稍稍重压可得, 冬天脉则须按至骨边才有。
    心脉:若搏坚且长,此阳亢在上而无阴津,病人必舌卷不能说话。若脉软且形散,则病人口渴饮食量大,然此类消渴必自愈 。
    肺脉:若搏坚且长,肺有淤积,会吐血。如果肺脉软而散,表虚症,病人必已大汗出尽,不可再发汗,否则抢到筋的津液,会抽筋。
    肝脉:正常为弦中带缓,若搏坚且长,病人面色变青,坠伤或跌打内伤等,因血集结在胁下,造成病人喘息不止。若脉为软而形散,病人面色润泽者,必有溢饮之病。(因口渴而暴饮后,水渗出在肌肉皮间及肠胃之外)。
    胃脉:正常为缓而有力,若搏坚且长,面色发赤红,必有骨盆如折断之痛。若脉软且形散,胃阳不足,消化不好,饮食停留胃中过久而痛或呕吐。
    脾脉:搏坚且长,病人面色发黄,必然生喘息不止的病。如脉软且散,面色又不润泽而黄黯,必脚内侧肿胀(脾经所至处)。
     肾脉:搏动强硬而形长,病人面色黄而赤杂,必然有严重的腰痛。如果脉软而散,必有贫血现象且尚未复原。
    摸到急脉都是内积。
胃脉急脉,脏内实症,可能有宿食。若脉无力,则为虚症,会下泻。
痰,湿热,中焦。
    晚上吃宵夜,入睡,肠胃也入睡,食物积于胃内,湿热集于中焦,日久,生痰,再日久,生糖尿病。
   手脚常年冰冷,寒症时,热下不去,会反逆在头上,会产生癫疾。
   受风吹,久会下泻,若果风没去,一直停留身体,会痢病。
易岚
侠客
侠客
  • UID20185163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29
4379楼#
发布于:2016-03-05 21:1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易岚申请签到
2016年3月5《内经》第29集心得
     如寸口脉较尺部脉强,腰部以下发冷。如寸脉不足尺脉反盛,病人必生头痛项强之病。重按脉至骨边,脉出现无力感,此脉气不足象,病人必腰推痛而且身体有麻木的现象。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正常人的脉象是怎样的?人一呼脉跳两次,一吸脉跳两次,呼吸之间有停息,脉跳一次,因此一呼吸脉跳五下。维持此脉动的人,是健康的人。以正常人为标准,来诊断病人,把病人的脉回复正常。如果医生一呼病人脉跳一下,一吸一下,是阳气不足的现象。医生一呼病人脉跳三下,一吸三下,有急躁的现象。如果尺部皮肤较热,是温病。尺部皮肤不热,脉滑,是风病。同样的脉出现流动不畅,病人有痹病。人的一呼,脉跳四次以上者必死。脉已不跳时亦死,脉形忽快忽慢者亦死。
正常人的气来源于胃,胃气的正常与否就是人的健康与否所在。人无胃气叫逆,是死症。春天的脉为弦脉,代表有胃气,是正常人。如果弦多胃气少是有肝病,如果是全弦,表示胃气无,现人毕死。胃气之脉中如果有细毛一样的脉,表示病人在秋季会发病,如果毛脉已强,表示金气甚强,在春季为木,为金克木,是肝气不足而致金盛,故必肝有病。春天摸到冬天的脉,春天会很好,但冬天会生病。肝里有筋膜,正常这脉必带微弦。夏天的脉摸上去带一点钩是正常的脉,钩多胃气少是心脏有病。脉全部是钩是胃气绝。夏天摸到冬天的脉,冬天会发病,夏季为心气最旺盛的时节,所有内脏都有血,都受于心。长夏季节为土时,胃气正旺,脉呈微软弱为正常,脉太弱是脾有问题,脉不稳定为死脉,软弱有石沉的脉,冬天会生病。微弱严重时,当季就有病。长夏真气藏于脾,脾管里肌肉。秋季脉带一点毛,毛多多胃脉少是肺病,全毛脉时是死脉。毛脉中有弦,春天会生病,弦多代表当季会生病。五脏之气由肺来布施,有肺气血液才能到达全身。冬天的脉稍微有点石沉,全石脉无胃气是死脉。石脉有钩脉,夏天会生病,沟脉严重,当季会生病。冬季精气藏在肾,肾主骨髓,脉为沈象。
胃的大络,叫虚里。在左乳头和膻中的倒三角尖上,运动会隔衣可见,这是宗气的所在。是胃气根的地方。病人喘的利害并数次昏厥,是病在胃之大络中,病邪聚此而积留不去造成。如果宗气脉位停止搏动,是心脏已停止,此人已死。左乳下搏动触衣,是宗气在活动的表现。跑步太过,会引起宗气剧烈的跳动。
寸口之脉过与不及所表现出来的病,依以下规则来看。脉太短,脉是阳,阳不足,阳降阴会上来会头痛。寸口脉太长,代表阳气有余,阴气上不来,脚会出问题。寸口脉浮、强,肩背会痛。脉沈而坚实,表示阳气在下面无法出来。寸脉浮在皮表且盛大,这是病在表。脉沈而弱,表示阳不足,会有寒热,下腹痛。脉横着跳,是肠下有积,胸阳无法下。脉沈而急缓不定,是往来寒热的表现。脉盛大且内滑,是病在外。脉小而坚实,病生内。脉小而微弱,重按则四散,是久病。脉急,是新病。脉急,腹痛,多因寒。脉上下滑动,此为风病。脉顺应阴阳变化,易治。脉逆阳阳变化,难治。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