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
侠客
侠客
  • UID20187482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198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4380楼#
发布于:2016-03-05 21:4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莉申请签到
2016年3月5日《黄帝内经》第31课心得


肝虚时一般有胸胁苦满,胸痛彻背的现象,因肝阳不足所致。
夏天是心脉。心为南方火,万物生长茂盛,故脉来盛去衰,称钩脉。相反则为病脉。若心脉来大去亦大为太过,(超过正常脉跳次数)病在外。病人会身热肤痛,起浸淫疮,皮肤易红肿化脓。太过为实。母能令子虚,治肝。来弱去盛为不及,病在内,病人会心情烦躁。热上入肺则咳嗽吐痰,热向下则气泻,下痢或下血。寸脉微弱,尺脉盛大为病在内。不及为虚。子能令母实,治肠胃。
秋天为肺脉。秋为西方金,是收获的季节,故脉轻浮于表,来急去散,称浮脉。脉中间坚硬两边虚空为太过,病在外。肺脉太过气会上冲而胸背痛。肺主肃将,常人气向下走。若胸阳太过会令人胸不舒服而想吐。气若上冲不止会咳血。脉形如羽但很微弱为不及,脉动少,病在内。不及则气喘咻咻,咳嗽不断。
血为阴,有阳气固守血才在血管里正常流动。若阳虚了血就会离经叛道,会逆流或出血。大小便带血等很多出血的病都是阳虚所致。血管破裂是因血管内太寒,用温热的药把里寒去掉血就止住了,故中医上有血无止法一说,只要阳回来了,血自动就止了。
冬天为肾脉,肾是北方水,主收藏,故脉深沉有力,名曰“营”。肾脉如石弹又圆又硬为太过,病在外。病人易疲倦,脊背痛且呼吸浅,不爱说话,需治肺。脉去时如几种细脉聚在一起为不及,病在内。病人胸中空乏如饥,腰椎冷且酸痛,下腹胀满,小便不畅,西医称尿毒症,需强肝,同时固心强土。
脾为长夏,中央土,位于四脏中间,其主要功能是对肝、心、肺、肾贯注胃气,是动能的来源。脾正常时看不出来,有病时才反应明显。脾脉像流水般连续不停,为太过,病在外。病人会四肢不举,体重,因脾主四肢、肌肉和少腹。脉像鸟啄物般跳跳停停为不及,病在内。病人会九窍闭塞不通,五脏之气混乱,又名“重强”。
人体内气机流畅运转,周而复始为常态,不能逆反亦不能停顿。新陈代谢一旦受阻要及时使之通顺,等病至再治就失去了最佳时机。
五脏之气源于其所生的脏,若五脏有病没治好会传到其所克之脏。生命的元气居于其所生之脏,断绝于其不能传到之脏。如心病遇到水时最危险,因水克火,心病者大多死于冬天。
气顺行则生,逆行则死。肝气足生心气,再传给脾为正常。若肝气逆传给肾,再逆传到肺,病人必死,其他脏同理。
地盘图:十二时辰里面辰、戌、丑、未为土,寅、卯为木,巳、午为火,申、酉为金,亥、子为水,共划分为五区。十天干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
五脏生病首先影响其所克之脏,在脏间以相克的方式传递,传递完了人就死了。一脏有病,不正确治疗少则3月,多则6月,病人会死。急性病快则3日,慢则6日,传入五脏不治而死。诊脉可根据胃气的盛衰查知病因,也可从五脏阴气的盛衰推断病人的生死之期。
张宏
侠客
侠客
  • UID20183025
  • 粉丝0
  • 关注1
  • 发帖数192
4381楼#
发布于:2016-03-05 21:4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张宏申请签到,2016年3月5日《黄帝内经》第30课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张宏申请签到,201635日《黄帝内经》第30课心得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本篇论述正常人的脉象,以及胃气的重要性。四季诊脉时,均要注意胃气的诊断,诊脉要与四时、阴阳相应,指出多种疾病的诊脉方法,胃之大络虚里之作用等。
阴到了极限要上升时,阳就会浮出来,因此诊脉时,要注意区分阴阳。
人的手臂上青筋很多,代表失血,血不够。
尺脉缓而散,主疲劳倦怠。人有精神,是因阴阳平衡,阴虚会导致没有力量。
平躺诊脉而盛,是脱血的现象,血为阴,脱血为阴虚。阴虚阳会起来。
尺部脉滑,形散,是津液不足所致。
尺部寒而脉细,主下痢不止。尺脉热中,主中焦有热。
热中:肚子大、舌头黃。
天干是天气,地支是地气,五脏与四时、天干地支相应,以五行相生克。因此肝有疾,庚金日为凶,心有疾,壬揆日为凶;脾有疾,甲乙日为凶;肺有疾,丙丁日为凶;肾有疾,戊已日为凶。
人迎脉速度很快,是胸腔有积水;眼袋处水肿如卧蚕,主积水。
小便黄且红,睡眠无问题,是胆有问题,不能睡觉,是肝有问题。因白日为阳,夜晚为阴,因此睡眠没有问题,属阳,是胆有问题;不能睡觉是夜间问题,属阴,肝有疾。因此诊断时,要细分阴阳。
吃了饭马上就饿,是消渴症。分为上消、中消下消。
面部肿是有风证,脚胫肿是水症,面部、脚胫均肿,是水症、风证皆有。
目黄是黄疸,如果女子少阴脉脉动很快,是为孕脉。
如要下针治疗,在手腕处下针时,要避开少阴脉。脉要顺应四时,春夏见秋冬脉,秋冬见春夏脉,是为脉与四时不合,如春夏不见弦、洪,而反见沉、涩。秋、冬不见毛、石,反见浮大。这是与四时相反。病在内,脉应有力,反见脉虚,病在外,脉应浮滑,反见脉涪坚,脉证相反,属难治之病,这就叫做“反四时”,为凶。
胃气之脉来自食物,因脾胃为后天之本,脉无胃气者死。无胃气之脉:肝纯弦、夏纯钩、秋纯毛、冬純石、长夏纯缓。
太阳之脉,是在皮肤表面,太阳病时,脉洪大异常,轻触即得。少阳脉有病时,时大时小,时快时慢。阳明脉有疾,为浮大而短。心脉有疾,脉会弯来弯去,或如S形。心脏快停时,脉形极硬。肺脉如毛,中间有感凸起,两边也有脉感。肺有疾,脉时浮时沉。肝脉正常应为细软有力,一息四至到五至,肝脉变得有力、滑,是肝有疾。脾脉有疾,脉如鸟之啄。肾脉有疾,其脉越按越有。
玉机真脏论第十九

本篇论述四时之脉象,气候对于脉象的影响,太过、不及的表现,疾病之传变,真脏脉象,诊断要四诊合参等。
春脉正常为弦脉,春应肝,肝属木,方位东方,春季万物生长,脉气清虚而滑,是以弦。如违反此现象,为病脉。脉气来时实而有力为太过,主病在外。脉来不实而微弱,是为不及,主病在里。太过造成记忆力衰退,精神恍惚,头昏,视物旋转,发生癫痫等,不及会使胸部疼痛,牵连背部,胸胁胀满等。
何媛
贫民
贫民
  • UID20176951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75
4382楼#
发布于:2016-03-05 21:59
29,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二班何媛申请签到,2016年3月5日《黄帝内经》第29课心得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1,脉诊
(1)正常人一息五至。人一呼/吸脉跳动两次,呼吸之余,是为定息。
(2)平人的脉象:一吸脉跳动五次――呼吸较长以尽脉跳余数的缘故――无病之人
(3)诊脉的法则:通常以无病之人的呼吸为标准,来测病人的呼吸至数及脉跳次数。
(4)A,一呼/吸脉各跳动三次且急疾,尺之皮肤发热――温病
B,尺肤不热,脉象滑――受风邪而发生的病变C,脉象涩――痹证。
(6)死脉:一呼一吸脉跳动八次以上――精气衰夺
脉气断绝不至
脉来忽迟忽数,气血已乱
2,春夏秋冬的胃脉
胃为水谷之海,乃人体气血生化之源,摸脉中有胃气为健康人之常气,人无胃气,危险之象,可造成死亡。
(1)春胃脉:弦而柔和的微弦脉,乃是无并之平脉;弦多胃气少――肝病;纯弦而无胃气真脏脉,死脉;有胃气兼见轻虚以浮的毛脉――春见秋脉,秋天要生病,毛脉太甚,则木被金伤,今病,肝
(2)夏胃脉:是钩而柔和,钩多胃少心病;纯钩而无柔和之象的真脏脉,死症;胃气而兼见沉象的石脉,是夏见冬脉,冬天要生病;石脉太甚,则火被水伤,今病。心血脉
(3)长夏胃脉:微弱,无病之平脉,无力而缺少柔和之胃气,脾病;无胃气的代脉,死症;微弱脉兼沉石,长夏见冬脉,火土气衰而水反侮,冬天要生病;土弱火很多,今病。脾肌肉
(4)秋胃脉:轻虚以浮而柔和的微毛脉,无病之平脉;轻虚以浮而缺少柔和之胃气,肺病;纯毛脉而无胃气的真脏脉,死症;毛脉兼弦象,金气衰而木反侮,春天要生病;弦脉太甚,今病。肺气
(5)冬胃脉:沉石而缺少柔和的胃气,肾病;纯石而不柔和的真脏脉,死症;沉石脉中兼钩脉,水气衰而火反侮,夏天要生病;钩脉太甚,今病肾骨
3,“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1)虚里:胃经大络,其络从胃贯膈而上络于肺,其脉出现于左乳下(步廊穴周边),搏动时手可以感觉得到,这是积于胸中的宗气鼓舞其脉跳动的结果。
(2)虚里脉搏动急数而兼有短时中断之象――中气不守的现象,病在膻中的症状
(3)脉来迟而有歇止兼见跳动甚剧而外见于衣――宗气失藏而外泄的现象
4,寸口脉的太过和不及
(1)应指而短,阴盛阳衰而主头痛。
(2)应指而长,阳盛阴衰而主足胫痛。
(3)应指急促而有力,上搏指下即阳欲出难出,主肩背痛。
(4)沉而坚硬,病在内。
(5)浮而盛大,病在外。
(6)沉而弱,寒热、疝少腹疼痛。
(7)沉而横居,胁下有积病或腹中有横积而疼痛。
(8)沉而急促,寒热
王毅泓
会员
会员
  • UID2018246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9
4383楼#
发布于:2016-03-05 22:02
中医经典特训9班3月05日,王毅泓申请签到《黄帝内经》第30集
脉没有力量,脸色苍白无力,脉色和。如脉大,脸色却苍白无力,是快死的回光返照。
如手臂内侧多青脉,是失血的现象。
2、尺脉:
尺脉缓而强,倦怠,人有精神、体力,阴阳平衡。阴虚时,营养不够,病人没有力量。如平躺着,脉盛大,是失血的表现。失血就出现阴虚,阴虚则阳亢。
尺脉濇滑,出现多汗。
尺脉寒、细,下痢不止。
尺脉粗长,热中,中焦热。临床:表现为肚子大,舌黄。
肝有问题的人,在庚辛日(金)死,心脏有病的人壬癸(水)死;脾上有病的甲乙(木)死;肺上有病的人丙丁(火)死,肾见戊己(土)死。人迎脉动的速度很快,说明胸腔有积水。
3、眼袋处肿,像卧蚕状,是水肿,有的眼袋色泽光鲜,无病。如左侧有眼袋,右侧无,只生儿子;如右侧有眼袋,左侧无,只生女儿;如眼袋发黑,有孩子夭折。
小便赤黄能安卧,是黄疸;吃完就饿,是糖尿病,复习上消:喝再多水都渴;中消:食百碗而不饱;下消:阳不举。面部肿是风症,晚上风不能对着脸吹;脚胫肿是水,脸和脚都肿是风和水(水重,沉积在腿上)。眼白黄是黄疸。妇人手少阴脉动,是怀孕(两种怀孕的脉,寸脉分出两条,尺脉有力也是怀孕)。
脉要顺从四时,春夏脉细小,秋冬脉反而浮大,是逆四时为凶。
风热病,脉应浮数,现在脉却是静的,是逆时。
病人泻而脱血,脉应是虚的,反而脉实。
病在中焦,脉应实,摸上去却是虚。
病在外,脉应浮,现脉涩而坚,重按乃得,形又散,是难治。
二、胃气
脉无胃气则亡,无胃气脉就是真脏脉,浮在表面,超过寸,超过尺,脉形硬、无力。
太阳脉(皮肤表面),脉洪大而长,但不是真脏脉,因胃气在。
少阳脉:主门户开阖,时大时小,病在少阳。
阳明脉:短而盛大。
三、诊脉
正常人心脉:滚滚如珠状,触按时如圆珠子在滚动,是正常的心脉。夏天以胃气为本(其余四季都以胃气为本,缓而有力,一息五至)。心脉病,在左寸口形弯过来弯过去或呈“S”形。心脏快停时,纯钩脉,强硬,硬绷绷的,是死脉。
正常人肺脉:像羽毛一般,在右手的寸口。生病时,像鸡羽一般,有时沉,有时浮,不稳定;死脉:像风吹羽毛状,一息9-10下,没有胃气。
正常人肝脉:左关,像细树枝一样,细软有力。生病时,有力、速度快,感觉血液流的很快;肝死:像弦一样绷紧。
正常人脾脉:缓和且柔软,像鸡爪踩地;脾病时,尖锐如鸟嘴,一直往上顶。死脉:像鸟足一样细,像屋檐漏水。
正常人肾脉:左尺,沉在骨边,重按脉就没有,一息五至,是正常的肾脉。病:如葛藤,按之愈坚。死脉:摸上去像石头弹回来。
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一、 春脉
春天是肝气最旺之时,东方属木,其气较软而虚滑,像弦一样。
反脉:太过与不及,春天脉太过,善忘,头脑不清昏昏然,发癫痫、晕厥。因肝络于目、头顶。阳应固守于肝,现上冲出现此症状。不及:表现为胸痛牵引到背部,向下发展为两膝胀满。
治症:太过(实),治疗原则:母能令子虚;实证,用泻心火的药,是实则泻其子。
不及(虚),子能令母实。
贵阳-李广合
侠客
侠客
  • UID2015068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3
  • 社区居民
4384楼#
发布于:2016-03-05 22:0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贵阳-李广合申请签到,
2016年3月5《黄帝内经》第30课心得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二)
注:脉旬顺从阴阳之变化,病易治;脉反逆阴阳不合于四时,病难治;脉 不合四时之变化,又有五脏相克之象,难治。
六、尺脉注意事项:
  1、凡手臂多呈献青色之血管,表示病 人失血过多。
  2、尺部之脉缓而散名之“解口”,即易疲劳倦怠也。
  3、人安卧于床,但脉形却盛大,是“脱血”的现象,人必极虚。
  4、尺脉如按而形散且上下滑动,必因津液不足,故知病人必过量出汗而致。
  5、尺部之肤如冰冷且脉形细小,为里寒湿盛,病人必下痢不止。
  6、尺部之肤若热,且脉又粗大,即热中,就是中焦内热壅盛。
七、真脏脉的死亡日期规律
  1、肝的真脏脉出现,金克肝木,在庚辛日死;
  2、心的真脏脉出现,水克火,在壬癸日死;
  3、脾的真脏脉出现,木克土,在甲乙日死;
  4、肺的真脏脉出现,火克金,在丙丁日死;
  5、肾的真脏脉出现,土克水,在戊已日死。
颈部脉非常搏动,并见喘咳症状,主水病。眼胞浮肿如卧蚕,也是水病。小便黄赤、喜卧,是黄疸病,不喜卧是肝有问题;食后仍觉得饥饿,是胃疸病;面部浮肿为风。足胫肿为水;目珠发黄的是黄疸;妇人手少阴脉动甚的,是怀孕的现象。
八、逆四时脉象
  脉有逆四时的,就是说在应当出现某种脉象的季节里,不但看不到应当出现的脉象,反而看到与之相反的脉象,如春夏的脉象不是浮大而是沉细;秋冬的脉象不是沉细而是浮大,就是叫逆四时。风热的脉应该躁,反见沉静;泄泻脱血的病,脉应浮滑,反见涩坚,这样,病全难治,这叫违反了四时。
人的生命以水谷为本,断了水谷就要死。脉没有胃气,也是要死亡。无胃气就是仅见真脏脉,而没有冲和胃气的脉,所说脉无冲和胃气,就是肝脉不见弦象,肾脉不见石象。
太阳脉至,洪大而长;少阳脉到时,忽快忽慢,忽短忽长;阳明脉到时,浮大而短促。
九、五脏的平脉、病脉和死脉
  1、心脉来时,像一颗颗珠子,连续不断地流转,如抚摩琅玕的圆滑,这是平脉,夏时是以胃气为本的。如果心脏有了病,脉就非常急数,带有微曲之象,这是病脉。如果脉来前曲后居,如执带钩一亲,全无和缓之意,这是死脉。
  2、肺脉来时,轻浮虚软,像吹榆叶一样,这是平脉,秋季是以胃气为本。如果脉来上下,如摩鸡的羽毛一样,毛中含有坚劲之意,这是病脉。如果脉来如草浮在水上,如风吹毛动,像这样的轻浮,就是死脉。
  3、肝脉来时,像举竿子,那竿子末梢显得长而软,这是平脉,春季是以胃气为本。如果脉来满指滑实,像抚摩长竿一样,这是病脉。如果脉来急而有劲,像新张弓弦似的,这是死脉。
  4、脾脉来时,和柔相附有神,像鸡爪落地一样,是缓缓的,这是平脉,长夏季节是以胃气为本的。如果脉来充实而数,像鸡的往来急走,就是病脉。如果脉来如雀啄、如鸟跃跳之数,如屋漏水一亲地点滴无伦,如水溜之速,这是死脉。
  5、肾脉来时,连绵小坚圆滑,按之其坚如石,这是平脉,冬时是以胃气为本的。如果脉来形如牵引葛藤,按之更坚,这是病脉。如果脉来像解索一般,数而散乱,又像弹石一样,促而坚硬,这是死脉。
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
一、四季脉象;
  1、春脉如弦,怎样才算弦呢?答:春脉是肝脉,属东方的木,具有万物生长的气象;因此它的脉气弱软,轻虚而滑,正直而长,所以叫弦。如果与此相违背,就是病脉。怎样才算是违背?答:脉气来时,实而且弦,这叫太过,主病在外;假如脉气来时不实而且微弱,这叫不及,主病在内。太过会使人善忘,发生目弦冒闷头痛;如果不及,会使胸部作痛,牵引背部,向下两胁胀满。
2、夏脉如钩,怎样才算钩呢?答:夏脉就是心脉,属于南方的火,具有万物盛长的气象,因此脉气来时充盛,去时反衰,犹如钩的形象。
张亮荧
会员
会员
  • UID2018715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87
4385楼#
发布于:2016-03-05 22:1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张亮荧申请签到2016-3-5《皇帝内经》第29课心得
1、正常人脉象是一息五至,超过五次是太过,不足五次是不及。一息三至是阳气不足,少气脉弱。一息七至,躁脉,速度快,尺部皮肤较热,是温病。
尺部皮肤不热,脉滑为风病(外感病)。
脉速而脉内出现流动不畅感,是涩脉,有痹病,会麻木不仁。吸四次呼四次至以上者必死,脉时快时慢者死。

2、正常人阳气都源生于胃,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脉里无胃气是逆,逆为死。春季肝最盛,脉弦中带缓正常;脉弦多,表示胃气少,肝病。脉呈全弦状,表示胃气无,病人必死。

3、胃气之脉有毛脉,在秋季会发病。若毛脉已强,表示金气强,在春季为木,乃为金克木之象。即肝气不足而致金盛,肝有病。春季肝最盛,五臟都受肝管,筋源于肝,所有的脏腑皆有筋膜,所以春天可以查到五脏六腑脉。

4、夏季是洪脉,胃脉中带钩为正常,摸脉有点凸起。钩脉甚胃气少,是心脏有病。
脉呈全钩状,表示胃气无,病人必死。
夏天摸到冬天脉,冬季必生病,五脏内之血脉都来源于心,所以心脏脉可以查到其他脉。

5、长夏为土,胃气正旺。脉呈微软弱为正常。过弱及胃气少,脾有病。长夏出现脉时有时无,时大时小,常变更为死脉。
软弱之脉比较深,冬季会发病。微弱比较严重时现在会有病。脾主肌肉,主五脏内之肌肉,所以长夏可以诊断其他脉。

6、秋季胃脉带点毛,如毛脉盛多胃气少,肺有病。脉呈全毛脉,无胃气,必死。微毛脉中有弦脉,春天就会发病。弦脉很盛时,现在肺有问题,因为秋属金,木过盛,金克木,必金气不足。肺相傅之官,体内五脏之气来自于肺气。

7、沉脉较深,胃气少,肾脏生病。沉脉已如石般坚残,就是胃气无,必死。沉脉出现微有钩形之象,夏季必犯病。钩脉甚为明显,则现在必已病。骨髓之气藏在肾脏,所以内脏都会受影响。

8、虚里在肾经步廊穴处,是宗气之所在,胃气的根本,称为宗气脉,仅左边有,摸到有脉动跳。
寸口脉短是阳不足,头是诸阳之会,阳不足阴会上来,产生头痛。
寸口脉长是阳有余,阴上不来停在下面,会足胫痛。
寸口脉浮、强,是阳出不来,会肩背痛。
寸口脉沉而坚,是阳气在底下出不来,病在中。

9、寸口脉沉而弱者,是阳不足,有寒热,会肠子下坠和少腹痛。
寸口脉沉而横,是腹中有积,阳气上不去。
寸口脉沉而濇,濇时小时大,是有寒热。
脉盛滑且坚硬,病在外。脉小而坚,病在内。
脉小弱以濇,时强时弱不稳定是久病,久病必虚,阳虚。
郭玉斐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3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85
4386楼#
发布于:2016-03-05 22:2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郭玉斐申请签到,2016年3月5日《黄帝内经》第29课心得
常人脉一呼脉两动一吸脉两动,呼吸间共五下,如一呼脉一动,阳气不足,一呼脉三动,有躁热温病,津液不足引起热病。尺脉热病温,尺不热脉滑病风。脉加速时感冒了。脉涩痹病。一呼脉四次以上死脉,脉不跳、脉忽快忽慢也为死脉。
常人气源于胃,有胃气者生,无则死。诊胃气,春脉稍弦有胃气,多弦胃气已少,有肝病,脉全弦胃气无。如胃气脉中有毛脉则秋发病,毛脉强则金气胜,金克木,肝气不足金盛,故肝有病。肝生筋,脏腑都有筋,故春脉可查五脏六腑。夏脉洪中带钩有胃气,钩甚胃气少,心脏有病,脉全钩则胃气无,脉有石,即摸到冬脉则冬必病,如脉皆石,则水强火弱,为心脏病。夏是心气最盛时,五脏血脉皆受于心,故可由心脉诊其他脏的问题。长夏为土,胃气正旺,脉微弱为常人。如过弱胃气少,脾有病。如脉时有时无胃气无,如杂有石脉则冬发病。弱很严重时即现在有病。五脏之气受于脾,主五脏内之肌肉,脉呈微弱之土脉。秋脉为微毛脉为常人,毛脉盛则胃气减少,肺有病。微毛脉中杂有弦脉,则春天发病,弦盛时肺有问题,秋为金,木盛则金不足。五脏之气由肺布施,有肺气血液能通达五脏四肢。冬脉稍沉为常人,如沉较深,则胃气少,肾有病。如沉如石坚胃气无,如石中带钩,则夏天病,如钩脉盛则现在病。冬季时,五脏气受于肾,肾主骨髓,故沉脉为冬脉之常象。
胃之大络,又名虚里,居左乳之下,在肾经步廊的位置,为宗气所在。剧烈运动宗气外泻。宗气无则死。寸口之过与不及:常为九分,短必头痛,长必足胫病。坚而搏出时肩背痛;沉而坚病在中;浮且盛病在表;沉而弱里阳不足,有往来寒热或肠子下坠或下腹痛;沉而左右跳肠下有积胸阳无法下达,或腹中有瘀积凝阻之病;沉而急缓不定胸阳不足往来寒热;盛且内滑而坚搏病必在外,阳气出表与病邪相抗;小而坚实,病生内;小而微弱重按则四散,病久已气血两虚;浮且滑而快,新病,自卫表现;脉急,疝气或脐部痛,阳气受阻于下焦腹部,因寒致;上下滑动为风病,风中于表;脉形重按即散,气血不足无法润养皮肤关节致麻木不仁;脉形缓慢但上下滑动,内热;脉盛大而紧,胀满之病。脉从阴阳病易治,反逆阴阳不合四时病难治。
丁伊
会员
会员
  • UID2018193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9
4387楼#
发布于:2016-03-05 22:3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丁伊申请签到2016年3月5日《黄帝内经》第30课心得          
        “臂多青脉,曰脱血。尺脉缓涩,谓之解亦。安卧脉盛,谓之脱血。尺涩脉滑,谓之多汗,尺寒脉细,谓之后泄”病人手臂多青色血管,表示失血过多。尺脉缓而涩,气血不足,易疲劳倦怠。人有精神,体力才好。安卧于床,脉盛大,人极虚。尺脉涩而滑,津液不足,汗出太过。尺脉寒而细,里寒盛,下利不止。尺脉若热而粗大,是“热中”,中焦内热壅盛。
        肝的真脏脉出现为肝绝,金克木,至庚辛金日死。心的真脏脉出现,水克火,至壬癸水日死。脾的真脏脉出现,木克土,至木气最旺的甲乙日死。肺的真脏脉出现,火克金,至丙丁日死。肾的真脏脉出现,土克水,至戊已日死。这是说的真脏脉见,均主死亡。
         “颈脉动喘疾咳,曰水。目裹微肿如卧蚕起之伏,曰水。溺黄赤安卧者,黄疸。已食如饥者,胃疸。”人迎脉搏动过速,气喘咳嗽,胸中有水。眼睑浮肿如卧蚕,主水病,有眼袋,色泽光鲜无病,如左侧有眼袋右侧无,只生儿子。如右侧有眼袋左侧无,只生女儿,如眼袋发黑,有孩子夭折。小便色黄赤,而且嗜卧,是黄疸病。饮食后很快又觉得饿,是“胃疸”病(糖尿病)。风为阳邪,上先受之,面部浮肿,为风邪引气的风症。水湿为阴邪,下先受之,足胫肿,是水湿引起的水肿病,脸和脚都肿是风和水,水重,沉积在腿上。眼白睛发黄,是黄疸。妇人手少阴心脉搏动明显,是怀孕的征象。脉与四时有相适应,也有不相适应。如春夏不见弦、洪,而反见沉、涩,细、小。秋、冬不见毛、石,反见浮大。这是与四时相反,为凶。风为阳邪脉应浮大,而反沉静,是逆时。泄泻脱血,津血受伤,脉应虚细,今反实大。病在内,在中焦,脉应有力,反见脉虚。病在外,脉应浮滑,反见脉涩坚,重按乃得,形又散,难治。脉证相反,属难治之病,这就叫做“反四时”。
       “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人依靠水谷的营养生存,胃气化生于水谷,脉无胃气也要死亡。无胃气的脉,是单见真脏脉,而不见柔和的胃气脉。太阳主时,脉来洪大而长,少阳主时,忽快忽慢,忽长忽短。阳明主时,脉来浮大而短。正常的心脉,圆润柔滑。夏天以胃气为本。脉柔和而微钩。如脉来喘急促,带微曲之象,是心得病脉。脉前曲回,后则端直,坚硬无和缓,心得死脉。正常的肺脉,轻虚而浮。秋天以胃气为本,脉当柔和而微毛。如脉来不上不下,如抚摩鸡毛一样,是肺的病脉。轻浮无根,如物之漂浮,如风吹毛。散动无根,是肺的死脉。正常的肝脉,柔软而弦长。春天以胃气为本,脉当柔和而微弦。如脉来弦长硬满而滑利,是肝的病脉。脉来弦急而坚劲,是肝的死脉。正常的脾脉,从容和缓。长夏以胃气为本,脉当和缓。如脉来充实硬满而急数,是脾的病脉。如脉来锐坚无柔和,或时动复止而无规律,或脉去而不至,是脾的死脉。正常的肾脉,沉石滑利,按之坚实,有如心之钩脉。冬天以胃气为本,脉当柔软而微石。如脉来坚博牵连,愈按愈坚硬,是肾的病脉。如脉来像夺索一般,长而坚硬劲急,或坚实如以指弹石,是肾的死脉。
        《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
        春天应肝脏,东方之木,万物开始生长,脉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而长,叫做弦脉,如违反了这种现象,就是病脉。其脉气来,应指实而有力,叫做太过,主病在外。如脉来不实而微弱,叫做不及,主病在里。太过会使人记忆力衰退,精神恍惚,头晕而两目视物旋转,而发生巅顶疾病。不及会使人胸部作痛,牵连背部,往下则两侧胸胁部位胀满。治则:太过是实证,母能令子虚。不及是虚证,子能令母实。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
灸友刘炳环
侠客
侠客
  • UID20187358
  • 粉丝3
  • 关注1
  • 发帖数154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4388楼#
发布于:2016-03-05 22:4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刘炳环申请签到
 2016年03月05号,《黄帝内经》第29课心得
 手按脉时,用手指推脉向外,但脉不动且附骨,此必胸腹中有积聚也。重按脉时,如向里推,脉会反弹朝外,此乃身有热病也。如寸口脉较尺部脉强,乃腰部以下发冷也;如寸脉不足尺脉反盛,病人必生头痛项强之病也。重按脉至骨边,脉出现无力感,此脉气不足象,阳气不足,病人必腰椎痛而且身体有麻木的现象。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正常人的脉象:
 正常人每一次吐气,脉跳二次,每一次吸气,脉跳二次,因此一次呼吸脉跳四次;再次呼吸之间有停息叫作定息,此际脉又跳一次,因此呼吸加上定息一共跳五次,维持此脉动的人,名曰“平人”,“平人”就是健康的人,没病的人。
 如果医生吐一次气,病人脉跳一次,吸一次气脉跳一次,这就是阳气不足的现象,医师吐一次气,病人脉跳三次,吸一次气服跳三次,有急躁的现象,如果尺部之皮肤较热,就是温病,也就是津液不足引起的热性病。如果尺之皮肤不热,脉虽速但感觉脉内气机有加速象,此为风病,也就是外感病,感冒。如果同样如此而脉内出现流动不畅之感,也就是涩脉,则病人必有痹病,即麻木不仁。人的一次吐气,脉跳四次以上者必死,脉已不跳动时亦死,脉形忽快忽慢者亦死。
 人身上的阳气都源于胃,所以胃气的正常与否,就是人的健康与否所在。人一旦无胃气,就是“逆”,凡逆者必死。
 诊断脉有无胃气:
 春季时为肝脏代谢最盛之时,脉稍弦状(缓,有力,一呼一吸四至,带一点点弦)即表示有胃气,也就是正常人,如果脉多弦,表示胃气巳少,就是有肝病了,再者,如果脉呈全弦状,表示胃气已无,病人必死。胃气之脉中如察觉到有如细毛一样的脉,这表示病人在秋季时会发病(摸到哪个季节的脉,到哪个季节就会发病),如果毛脉已强,表示金气甚强,在春季为木,乃为金克木之象,即肝气不足而致金盛,故必肝有病。春季为肝气最盛之时,五脏皆禀受于肝,因所有脏腑内皆有筋膜,故正常之脉必带微弦。
 夏季脉较洪大,若脉前微屈后又居之乃为钩象;洪中带微钩此为正常人,胃气充足,一旦钩甚表示胃气已少,就是心脏有病,脉呈全钩状乃示胃气已绝,病人已无生机。夏季胃气之脉如杂有石,表示冬季必生病,如果脉皆呈石脉,则为水气甚强,夏季为火时,故火气弱以致水气过强,故为心脏病。夏季为心气最旺盛的时节。五脏皆禀气于心,五脏内之血脉,皆受于心,所以有胃气之脉必呈微钩状。
 长夏季节为土时,胃气正旺,脉呈微软弱为正常之人。如果过弱乃胃气灭少现象,就是脾有病,此时节如果出现脉时有时无,断断续续状,则为死脉,因全无胃气也。如果软弱之脉杂有石沉之脉,表示病在冬季时发。微弱至比较严重时,为现在即有病。长夏之季,五脏之气禀受于脾。
 秋季时节,有胃气之服为微毛脉,也就是正常人之脉。如果毛脉盛多,则是胃气减少的现象,就是肺有病。如果脉呈全毛脉时,表示胃气已失,病人必死。如果呈微毛脉中杂有弦脉,则表示一到春天就会发病。当脉出现弦脉很盛时,表示现在肺就有问题,因为秋季为肺金之气,如果木气过盛,必是金气不足导致。体内五脏之气皆由最高之肺来布施,有了肺之气,所以全身血液能够畅达四肢末稍及脏腑之内。
 冬季之脉如果呈现稍微沉下之象,此为有胃气人之脉,也就是正常人。如果沉脉较深,为胃气已少的现象,肾脏就生病了。如果沉脉已如石般坚残,就是已无胃气的现象,病人必死。另一方面,如果沉脉出现微有钩形之象,此人夏季必然犯病。如果钩脉甚为明显,则现在必已病。冬季时,五脏气皆禀受于肾气,因肾主骨髓,故脉为沉象。所以沉脉表示正常,也就是有胃气之脉。
 胃的大络,又名“虚里”。其上贯穿横膈膜而与肺相连,再出表面居于左乳之下,其脉动甚而隔衣可见,这是宗气所聚之所,为气之总汇,也是胃气根之所在。一旦病人喘息剧烈,造成左乳下宗气脉位时常停止(现今因气喘缺氧而造成心脏衰竭),就是病在胃之大络中,病邪聚此而积留不去造成的。如果宗气脉位停止搏动,即是心脏已停止,此人已死。因此,左乳下之搏动触及衣物,就是宗气在活动的表现。
 寸口之脉过与不及之病的规则:
 1)寸部脉出现短脉,此人必然头痛。因为寸口为胸阳之所在,如果脉短则胸阳不足,阳气无法入头,头是诸阳之会,今阳气不足,故头痛。
 2)寸脉如出现过长之脉,病人必有足胫之病,此阳盛于上而不下。
 3)寸脉坚而搏出表面时,病人必有肩背痛,因背肩为胸阳之腑,此阳欲出不出受阻之象。
 4)脉沉而坚实,其病在中在内部,此为阳气受阻于中无法出表之象。
 5)寸脉浮在皮表且盛大时,这是病在表,因病人有表症,阳气尽出与之相抗。
 6)寸脉如沈而微弱状,表示病人里阳不足(即免疫系统较弱〉,就会有往来寒热(体能与病邪相抗,时胜时败),或肠子下坠或下腹疼痛。
 例:如果摸心脏脉,软而弱,或者几乎没了,但肝脉很强,脾胃脉很大。胃再心脏与小肠之间,按现代医学,一呼一吸胃上(上部收缩下部臌胀)下(下部收缩上不臌胀)上下蠕动四次,此为正常的胃气的脉。当阳气不足时,胃会下沉,中医称胃寒,胃会胀满,下垂。
 7)寸脉如沉而左右两侧横跳,此必肠下有积聚不去,胸阳无法下达也。或出现腹中有瘀积凝阻之病。
 8)寸脉若沉而急缓不定,也是往来寒热之表现,如第六条,都是胸阳不足造成的。
 9)手部的脉出现盛大且内滑而坚搏者,此病必在外,是阳气出表与病邪相抗之象。
 诊断癌症时,摸到的脉也是浮大,因为有阴积在内,阴(脏)可满不可实,有实就是生病,阴很实,阳无处可藏,就外走,脉浮而大。
 二者区别:
 表症:轻按脉为浮,重按脉空空的,底下就没有了。
 阴积:轻按重按脉都为浮大。
 10)手部脉如出现小而坚实之状,此必病生内,其邪阻阳不使出状。
 11)手部脉呈小面微弱,重按之则四散,此病已久,病人已至气血两虚,久病之人,阳必虚。
 12)手部脉如浮且滑而快者,是新得之病,病人免疫系统受病激而壮盛之自卫能力表现。
 13)手部脉如急状,一般为痛症在身体内。此病乃疝气或脐之部位疼痛,此阳气受阻于下焦腹部,多因寒致。
 14)脉出现滑动上下状,此为风病,风中于表。
 15)脉形重按即散出,衰示病人有麻木不仁的病。因气血不足,无法润养皮肤关节乃致。
 16)脉形呈缓慢但滑动上下状,有内热之病。
 17)脉如盛大而紧,此必有胀满之病。
 脉象顺从阴阳之变化,此病易治;脉反逆阴阳不合于四时,此病必难治。脉不合乎四季之变化,又有五脏相克之现象,此病难治。


灸友50150
侠客
侠客
  • UID2019015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1
4389楼#
发布于:2016-03-05 22:5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惠州-赖惠平2016年3月5日《黄帝内经》第29课心得: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黄帝问曰:平人何如?
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
人一脉一动,吸脉一动,曰少气。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涩曰痹。人一呼吸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
一呼一吸超过五下是过,不够五下为不及。以医生的呼吸为主,医生不生病而去摸病人的脉。脉三至为少气,脉七至为躁。尺脉对应膀胱,当尺脉浮起时代表病在表可能是感冒,尺脉不热但滑为风病。脉九至为死症,脉跳时快时慢为死症。
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 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
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
人没有胃气就会死。春天胃脉略缓,一息四至为正常胃气之脉。春天时胃气之脉带一点弦为正常。春天摸到秋天的脉,说明现在没病但到秋天会发病。五脏六腑皆有筋,均源生于肝,所以春天摸肝脉可察五脏六腑之病。
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
夏天摸到的胃脉应该是稍微有点突起,钩太大胃气少为心病,没有胃气为死症。夏天(就为洪脉)摸到冬天的脉(沉到骨边)到冬天会发病。
长夏胃微耎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弱无胃曰死。软弱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
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脏真高于肺藏皮毛之气也。
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
脉弱脾脏有问题。脉常变动(时大时小时快时慢)且无胃气是死症。因为脾管肌肉,而肝心脾肺肾均有肌肉,所以长夏可以诊到其他脏的问题。毛脉指中间硬旁边薄而软。毛脉多胃气少是肺之病,只有毛脉而无胃脉为死脉。毛脉带一点弦脉预示来年春天会发病,只有弦脉说明现在就有病。肺为最高的脏,总统所有的气血和阴阳。常脉应位于骨与肤之间。冬天之脉应该稍微有点石,同时跳动稳定有力,重按之下又感觉不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脏病胃气会在半夜恢复。腑病会在中午恢复。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脉之宗气位于肾经步廊穴之处,是胃气根之所在。喘很厉害至昏厥是病在中焦。人正常时气是上下运行的,当横向运行时则为气逆。
欲知寸口太过与不及。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寸口脉中手长者,曰足胫痛;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背痛;寸口脉沉而坚者,曰病在中;寸口脉浮而盛者,曰病在外;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热及疝瘕少腹痛;寸口脉沉而横,曰胁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寸口脉沉而喘,曰寒热。脉盛滑坚者,曰病在外;脉小实而坚者,曰病在内。脉小弱以涩,谓之久病;脉滑浮而疾者,谓之新病。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脉滑,曰风;脉涩,曰痹;缓而滑,曰热中;盛而紧,曰胀。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间藏曰难已。
寸口脉指上焦,应为九分。如果脉短即阳不足,头为诸阳之会,阳不足阴会胜而产生头痛。寸口脉过长即阳气有余,阴气会停在下方,会造成足胫痛;寸口脉浮而强是阳欲出而未出的现象,会有肩背痛的现象;寸口脉沉而坚硬,是病在中之现象;寸口脉浮而盛时是病在外;寸口脉沉而弱是寒热加少腹胀闷的现象;寸口脉沉而横向跳动时,是胁中有累积。寸口脉沉且时大时小,是寒热之症。
心脉软而弱时,再摸脾胃之脉,因为胃位于心脏与小肠中间,当心阳不足时,胃会跟着下降,胃火也不够导致胃寒,其蠕动能力下降即胃下垂。寸上寸即为喉,阳上至喉会向旁边转动。
脉浮于表而大为病在表;脉小而实为病在里。癌症的脉会浮大,是因为阴积导致脏阳往外走。与伤寒脉之不同是轻按重按脉均很大。寸脉小弱并且时大时小是久病之脉,久病必虚即阳虚。
阳虚即动能、功能、力量不足,比如胃消化功能弱。脉跳动很快一般有痛症;脉滑是风,脉涩为气血阻塞不通。脉缓而滑为热中。脉盛而紧为胀。病从阴阳时病好治,逆阴阳难治。
吴静
会员
会员
  • UID20187592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45
4390楼#
发布于:2016-03-05 23:0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山西吴静
2016-3-5学习《皇帝内经》第29课心得
        正常人脉象是一息五至一息三至是阳气不足,少气脉弱。一息七至,躁脉,速度快,尺部皮肤较热,是温病。
尺部皮肤不热,脉滑为风病。
       阳气都源生于胃,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春季肝最盛,脉弦中带缓正常;脉弦多,表示胃气少,肝病。脉呈全弦状,表示胃气无,病人必死。胃气之脉有毛脉,在秋季会发病。
        夏季是洪脉,胃脉中带钩为正常,摸脉有点凸起。钩脉甚胃气少,是心脏有病。脉呈全钩状,表示胃气无,病人必死。夏天摸到冬天脉,必生病,五脏内之血脉都来源于心,所以心脏脉可以查到其他脉。
       秋季胃脉带点毛,如毛脉盛多胃气少,肺有病。脉呈全毛脉,无胃气,必死。微毛脉中有弦脉,春天就会发病。弦脉很盛时,现在肺有问题,因为秋属金,木过盛,金克木,必金气不足。肺相傅之官,体内五脏之气来自于肺气。
      沉脉较深,胃气少,肾脏生病。沉脉出现微有钩形之象,夏季必犯病。钩脉甚为明显,则现在必已病。骨髓之气藏在肾脏,所以内脏都会受影响。
      虚里在肾经步廊穴处,是宗气之所在,胃气的根本,称为宗气脉,仅左边有,摸到有脉动跳。寸口脉短是阳不足,头是诸阳之会,阳不足阴会上来,产生头痛。寸口脉长是阳有余,阴上不来停在下面,会足胫痛。寸口脉浮、强,是阳出不来,会肩背痛。寸口脉沉而坚,是阳气在底下出不来,病在中。寸口脉沉而弱者,是阳不足,有寒热,会肠子下坠和少腹痛。寸口脉沉而横,是腹中有积,阳气上不去。寸口脉沉,时小时大,是有寒热。脉盛滑且坚硬,病在外。脉小而坚,病在内。 脉小弱,时强时弱不稳定是久病,久病必虚,阳虚。
孙钦粉
侠客
侠客
  • UID2018490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6
4391楼#
发布于:2016-03-05 23:1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孙钦粉申请签到
2016年3月5日,《黄帝内经》29课心得:
中指按在关脉处,寸脉无而尺脉有,是上部阳气不足,会头项疼痛。重按到骨边才摸到脉,而且脉很细小,是阳气虚,多有腰脊疼痛或身体局部麻木不仁的痹证。

平人气象论(十八)
给病人诊脉时,以医生自己的呼吸为准。当脉不正常时,用针灸或药物使脉正常,就是治疗法则。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是不及,是正气不足;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是太过,是躁脉;如果脉数而快,又有尺脉浮,就感冒了。左尺脉是膀胱,即足太阳膀胱经是全身最大的经络。如果脉数而快,又滑,尺部不浮,是风邪引起。
脉急涩,是痹证。一呼脉四动,极数,是阳邪盛极而阴精枯竭,叫死脉。脉搏中断不再来是正气衰竭,是死脉。脉忽快忽慢,是阴阳气血衰败,是死脉。
四季脉气:
正常人的脉气都来源于胃气,用胃气的有无来判断生死。缓而有力就是胃气,是一息五至。人的脉象中如果没有胃气就叫“逆”,就会死。白天是阳、晚上是阴,腑病白天胃气恢复,脏病夜间胃气恢复。
1、春天的脉,弦而且缓,是春天胃气正常的表现,是春天的平脉;如果脉弦而不缓,即弦多胃少,是肝病;如果脉纯弦而不缓,即纯弦无胃,是胃气败绝,是死脉。
如果脉是毛脉(毛脉,像羽毛,是肺脏的症脉,是秋天的脉),到秋天会发病,因为毛脉与秋季相应,五行属金。如果脉毛脉很严重,是由于金气太盛,不到秋天、而在春天立即就会发病。春季的天地之气,与人体中的肝脏相应,五脏精气布散到肝脏,因而肝脏功能比较活跃,有助于对筋膜的滋养。所有的内脏里都有筋,筋源生于肝,所以,摸肝脉可以知道其他脏腑的情况。由脉的胃气的有无可以知道什么时候发病:春天如果摸到夏天的脉(钩脉、洪脉),到夏天就会发病;摸到秋天的脉(毛脉),到秋天会发病;摸到冬天的脉(沉脉),到夏天会发病。
2、夏天的脉,钩脉(夏季正常的脉象。稍坚洪大,来盛去衰,如钩之状)而且缓,是夏天胃气正常的表现,是夏天的平脉。如果脉钩而不缓,是心病;如果脉纯钩而不缓,即纯钩无胃,是胃气败绝,是死脉。如果脉是沉脉(沉到骨边),到冬天会发病,因为沉脉与冬季相应,五行属水。如果脉太沉,是由于寒水之气太盛,而夏季属火,水能克火,所以,不到冬天、而在夏天立即就会发病。
3、长夏的脉,缓中带有软弱之象,这就是有胃气的正常表现,是长夏的平脉。如果长夏胃和缓不足、但是太软弱,是胃气少的表现,是脾病。如果长夏脉只有软弱没有和缓,是胃气绝的表现,是死脉。如果长夏脉软弱和缓但是沉脉,到冬天会发病。因为沉脉与冬相应,五行属水,而长夏属土,现水反克土,说明病人脾土之气不足,寒水之气过盛。
如果长夏太沉,是脾脏极虚,不等冬天,立即就会发病。长夏天地阴阳之气与人体脾脏相应,五脏都有肌肉,五脏的精气濡养于脾,所以脾脏功能比较活跃,有助于对肌肉的滋养。
4、秋季的脉是毛脉(像羽毛,中间有梗、两边毛毛的),浮且和缓,这就是有胃气的正常表现,是秋季的平脉。如果毛脉多、胃脉少,是胃气少的表现,是肺病。
如果纯毛脉、没有胃脉,速度太慢,是胃气绝的表现,是死脉。
如果毛脉加弦脉,到春天会发病。因为弦脉与春相应,五行属木,而秋季属金,现木反克金,说明病人肺气不足、木气偏盛。
秋季天地之气与人体肺脏相应,五脏精气上交于肺,所以肺脏功能比较活跃,有助于体内营卫之气的运行。
肺是相傅之官,统管所有的脏,所以肺脉可以查其他五脏的脉。
5、冬季的脉是沉脉,沉且和缓有力,这是有胃气的正常表现,是冬季的平脉。
如果沉脉多、胃气少,是肾病。如果纯沉脉,没有和缓,是胃气绝的表现,是死脉
如果沉脉加洪脉,到夏天会发病。因为浮脉与夏相应,五行属火,而冬季属水,现火反克水,说明病人肾气不足、火气偏盛。如果脉太洪,那是肾气太虚、火气极盛,所以不到夏天,立即就会发病。正常的脉在皮肤和骨头中间,按到骨边是没有的,如果脉跑到皮肤或骨边都是有病的脉。
寸口脉:
寸口脉是阳脉,指的是上焦,应该长九分。
但有阴实的的脉尽管表面浮、大,却按不下去。脏主收藏可满(充满)不可实(实实在在的东西),腑可实不可满。寸口脉短,是不及,是人体上部阳气不足、阴气就会上来,会头痛。寸口脉长,是太过,是人体阳气有余、阴气上不来就会停在下面,而躯干是阴、四肢是阳,会出现足部及小腿痛。人的阳气从督脉上到头顶要从胃经下来,人的呼吸从督脉下来到肾脏,进入关元,第十四椎与关元中间假想一条斜线,打坐时假想吸气时这条线向上拉,吐气时线向下沉到会阴,气就会到关元。寸口脉浮、强急促有力,是人体上部阳邪过盛,阳要出而出不来,会肩背痛。寸口脉沉而坚硬,阳气在底出不来,病在中,是身体内部的问题。
寸口脉浮而旺盛有力,是阳邪在表寸口脉沉而弱,是阳气不足、阴会堵在内部(寒邪进入体内),腹部会胀痛。如:摸心脏的脉软而弱、甚至摸不到(心阳不够),而脾胃的脉很大(胃在心和小肠的中间,胃气就是来自心和小肠的热量,正常时一吸一呼胃蠕动四下。如果胃寒,就会下垂、胀满)。
寸口脉沉而硬、横于寸部,是胁下有累积、阳气下不去,所以横着走。(如果在鱼际处向外侧转弯走,即寸上寸,是喉咙有问题)
寸口脉沉而时大时小,是热邪积蓄在体内,会发热或怕冷
寸口脉浮、大、按下去没有脉,病在表(伤寒、感冒、发烧);脉沉、小、实的病在里;如果有阴积在内(肝癌、肺癌),即是阴实(阴可满不可实),所以脉向外走,轻按重按脉都大,是重病。
寸口脉小而弱的是气血不足运行不畅,是久病,久病阳必虚,阳是动能、力量、功能,是看不到但存在的东西;寸口脉浮滑而急,是阳气有余、气血未伤、正气未损,是新病。
寸口脉弦急,是邪气在肝经,会累积、少腹痛, 寸口脉急,是痛症。寸口脉滑利,是风邪引起。寸口脉涩,是阴邪阻滞,会发生痹证。
张华
侠客
侠客
  • UID2018789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15
4392楼#
发布于:2016-03-05 23:17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12班-河北-张华申请签到
2016年3月5日学习《黄帝内经》28课心得
1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的病要治五行中克它的
2所有刚得的病脸色都不会变,脉没有改变可是脸上的颜色改变了,都是久病
3平时受伤不要洗冷水
4阳气有余的时候阴不足会发热但是不会有汗,阴气有余阳不足的时候,毛孔就会打开了,出汗,所以病人会生寒,会怕冷,如果阴阳都有余无汗
郝文慧
侠客
侠客
  • UID20187371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0
4393楼#
发布于:2016-03-05 23:3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郝文慧申请签到
2016年3月5日《黄帝内经》第29课心得
第十八篇 平人气象论
1.常人之脉
【原则】给病人诊脉时,以医生自己的呼吸为准。当脉不正常时,用针灸或药物使脉正常。
【常人】一息五至,即一呼脉跳二次,一吸脉跳二次,呼吸之间脉跳一次。正常的脉在皮肤和骨头中间,按到骨边是没有的,如果脉跑到皮肤或骨边都是有病的脉。
【太过】一息超过五至,如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是躁脉。
【不及】低于五至,如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是阳气不足。
【尺脉问题】a尺部皮肤较热,是温病,即津液不足引起的热性病;b如果尺部皮肤不热,又滑,为风病,即外感病。左尺脉是膀胱,即足太阳膀胱经是全身最大的经络。
【涩脉】涩脉则病人有痹病,即麻木不仁。
【死脉】a一呼脉四动以上(一息九至),是阳邪盛极而阴精枯竭;b脉不跳动,阳气衰竭;c脉忽快忽慢,是阴阳气血衰败。
2.四季脉气诊病(胃脉)
【原则】正常人的阳气都来源于胃气,用胃气的有无来判断生死。正常的胃气是缓而有力,速度是一息五至。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白天是阳、晚上是阴,腑病/表症在中午恢复胃气,脏病在半夜恢复胃气。
2.1春天的脉象
【常脉】胃脉稍带弦脉状。春季为肝气最盛之时,五脏皆禀受于肝,因所有脏腑内皆有筋膜,故正常之脉必带微弦。
【病脉】a弦脉:弦多胃少(一息少于五至),表示胃气已少,就是有肝病;全弦脉,表示胃气已无,病人必死。
b毛脉:胃脉中有毛脉,毛脉是秋天的脉,表示病人在秋季时会发病(其它季节类推);如果毛脉很强,表示金气甚强,春季为木,为金克木之象,即肝气不足而致金盛,故春天发肝病。
【肝藏筋膜之气】所有的内脏里都有筋,筋源生于肝,摸肝脉可以知道其他脏腑的情况。春天五脏精气布散到肝脏,因而肝脏功能比较活跃,有助于对筋膜的滋养。
【引申】由胃脉的脉象可以知道什么时候发病:春天如果摸到夏天的脉(钩脉、洪脉),到夏天就会发病;摸到秋天的脉(毛脉),到秋天会发病;摸到冬天的脉(沉脉),到冬天会发病。
2.2夏天的脉象
【常脉】夏季脉较洪大,稍微带一点钩脉(脉有点凸起来的感觉)。夏季为心气最旺盛的时节。五脏皆禀气于心,五脏内之血脉,皆受于心,所以有胃气之脉必呈微钩状。
【病脉】a钩脉:钩多胃少,表示胃气已少,有心脏病,全钩脉表明胃气已绝。
b石脉:胃脉中有石脉(冬天的脉),表示病人在冬季时会发病;如果石脉很强,则为水气甚强,夏季为火时,故火气弱以致水气过强,故夏天发心脏病。
【心藏血脉之气】所有的内脏有血,五脏内之血脉,皆受于心,所以从心脏的脉可以看出其他脏腑的情况。夏季五脏精气入于心脏,所以心脏功能比较活跃,有助于对血脉的滋养。
2.3长夏的脉象
【常脉】缓中带有软弱之象。长夏之季,五脏之气禀受于脾,亦即脾,主五脏内之肌肉,脾脏气盛,则脉就呈现有微弱之土脉。
【病脉】a太弱:弱多胃少,表示胃气已少,即脾有病。
b代脉:如果出现脉时有时无,断断续续,则胃气全无,为死脉。
c石脉:如果软弱之脉杂有石脉,表示病在冬季时发。微弱比较严重时,故长夏天发脾病。因为沉脉与冬相应,五行属水,而长夏属土,现水反克土,说明病人脾土之气不足,寒水之气过盛。
【脾藏肌肉之气】脾主肌肉,五脏都有肌肉,五脏的精气濡养于脾,所以脾脏功能比较活跃,有助于对肌肉的滋养。
2.4秋天的脉象
【常脉】胃脉带一点毛脉状。
【病脉】a毛脉:毛多胃少,表示胃气已少,就是有肺病。如果脉呈全毛脉时,表示胃气已失,病人必死。
b弦脉:如果呈微毛脉中杂有弦脉,则表示到春天会发病。当弦脉很盛时,秋天发肺病。因为秋季为肺金之气,如果木气过盛,必是金气不足导致。
【肺行荣卫阴阳】肺是相府之官,总统所有气血和阴阳,体内五脏之气皆由肺来布施,有了肺气,全身血液才能够畅达四肢末稍及脏腑之内。秋季天地之气与人体肺脏相应,五脏精气上交于肺,所以肺脏功能比较活跃,有助于体内营卫之气的运行。
2.5冬天的脉象
【常脉】胃脉呈稍微沉下之象。冬季时,五脏气皆禀受于肾气,因肾主骨髓:故脉为沈象。
【病脉】a石脉:石多胃少,沉脉较深,表示胃气已少,就是有肾病。如果沉脉已如石般坚残,表示胃气已失,病人必死。
b钩脉:如果沉脉出现微有钩形之象,则夏季必然犯病。如果钩脉很明显,则冬天发肾病。
【肾藏骨髓之气】冬季天地阴阳之气与人体肾脏相应,五脏精气下藏于肾,所以肾脏功能比较活跃,有助于对骨髓的滋养。
3.虚里——胃之大络、脉宗气之所在
【位置】在肾经步廊穴的位置,左乳尖与膻中连线向下等边三角形另一个顶点。左边能摸到动脉的跳动,右边摸不到。
【作用】脉之宗气所在,也是胃气根之所在。从腹腔通过膈肌,向上联络肺脏。
【应用】a运动过后隔着衣服都可以看到脉搏的跳动,说明宗气外泄,不利于健康。b任何内脏的问题,如果宗气脉在,人没问题,宗气脉无,则危险。
【案例】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病人喘息剧烈,造成左乳下宗气脉位时常停止(现今之因气喘缺氧而造成心脏衰竭),就是病在胃之大络中,病邪聚此而积留不去造成的。如果宗气脉位停止搏动,即是心脏已停止,此人已死。
【引申】常人的气脉、经络是上下顺着走的,凡是横逆的走的,都是凶。如女人左边的气往右走是重阳,右边的气往左走是重阴。
4.寸口脉变化及病症
【常脉】寸口脉是阳脉,指的是上焦,应该长九分。
【治病难易】脉象顺从阴阳之变化则易治;脉反逆阴阳不合于四时则难治。脉不合乎四季的变化,又有五脏相克之现象则难治。
【病脉】
(1) 寸口脉短,则头痛。因为寸口为胸阳之所在,如果脉短则胸阳不足,阳气无法入头,阴气就会上来,头是诸阳之会,今阳气不足,故头痛。
(2) 寸口脉长,则足部及小腿痛。是人体阳气有余、阴气上不来就会停在下面,而躯干是阴、四肢是阳。
(3) 寸口脉浮、强急促有力,则有肩背痛。因背肩为胸阳之腑,人体上部阳邪过盛,阳要出却受阻出不来。
(4) 寸口脉沉而坚硬,病在中在内部,此为阳气受阻于中无法出表。
(5) 寸口脉浮而旺盛有力,是病在表也,因病人有表症,阳气尽出与之相抗也。
(6) 寸口脉沉而弱,表示病人里阳不足(即免疫系统较弱)堵在腹部,就会有往来寒热(体能与病邪相抗,时胜时败)或肠子下坠或下腹疼痛。案例:摸心脏脉软而弱、甚至摸不到(心阳不够),而胃在心和小肠的中间,胃气就是来自心和小肠的热量,正常时一吸一呼胃蠕动四下。如果阳不够,则会胃寒,就会下垂、胀满)。
(7) 寸口脉沉而硬、横于寸部,是胁下有累积、阳气下不去,所以横着走。(引申:如果在鱼际处向外侧转弯走,即寸上寸,是喉咙有问题)。
寸口脉沉而硬、横于寸部,是胁下有累积、阳气下不去,所以横着走。(如果在鱼际处向外侧转弯走,即寸上寸,是喉咙有问题)
(8) 寸口脉沉而时大时小,是往来寒热的表现,都是胸阳不足造成的。
(9) 寸口脉盛大且内滑而坚搏者,病在外,如伤寒、感冒、发烧,是阳气出表与病邪相抗之象。
【引申】阴实和表症的区别:表症,如伤寒、感冒、发烧时,为浮脉,按下去没有脉;阴实,如肝癌、肺癌等,轻按重按都有脉。如果有阴积在内即是阴实(脏可满不可实),所以阳不能藏于脏中,就向外走造成浮脉。
(10) 寸口脉脉小实而坚,病在内,其邪阻阳不使出状;
(11) 寸口脉呈小面微弱,重按之则四散,为久病,久病则虚,寸脉为阳,则为阳虚。
(12) 寸口脉浮、滑、快,为新病,病人免疫系统受病激而壮盛后自卫能力表现。
(13) 寸口急状,为疝气或肚脐位置疼痛,此阳气受阻于下焦腹部,多因寒致也。(急都是身体里有痛症)
(14) 寸口脉为滑动上下状,此为风病,风中于表也。
(15) 寸口脉涩,重按即散,会发生痹证、麻木不仁,因为气血阻塞不通,无法润养皮肤关节。
(16) 寸口脉缓而滑,中焦有热。
(17) 寸口脉盛而紧,有胀满病。
【引申】体内阳气的运行:人的阳气从督脉上到头顶要从胃经下来,人的呼吸从督脉下来到肾脏,进入关元,第十四椎与关元中间假想一条斜线,打坐时假想吸气时这条线向上拉,吐气时线向下沉到会阴,气就会到关元。
昆明郭艳
会员
会员
  • UID2018248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98
4394楼#
发布于:2016-03-05 23:3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申请签到2016-3-5《皇帝内经》第29课心得
1、正常人脉象是一息五至,超过五次是太过,不足五次是不及。一息三至是阳气不足,少气脉弱。一息七至,躁脉,速度快,尺部皮肤较热,是温病。
尺部皮肤不热,脉滑为风病(外感病)。
2.脉速而脉内出现流动不畅感,是涩脉,有痹病,会麻木不仁。吸四次呼四次至以上者必死,脉时快时慢者死。

3.正常人阳气都源生于胃,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脉里无胃气是逆,逆为死。春季肝最盛,脉弦中带缓正常;脉弦多,表示胃气少,肝病。脉呈全弦状,表示胃气无,病人必死。

4.胃气之脉有毛脉,在秋季会发病。若毛脉已强,表示金气强,在春季为木,乃为金克木之象。即肝气不足而致金盛,肝有病。春季肝最盛,五臟都受肝管,筋源于肝,所有的脏腑皆有筋膜,所以春天可以查到五脏六腑脉。

5.夏季是洪脉,胃脉中带钩为正常,摸脉有点凸起。钩脉甚胃气少,是心脏有病。
脉呈全钩状,表示胃气无,病人必死。
夏天摸到冬天脉,冬季必生病,五脏内之血脉都来源于心,所以心脏脉可以查到其他脉。

6.长夏为土,胃气正旺。脉呈微软弱为正常。过弱及胃气少,脾有病。长夏出现脉时有时无,时大时小,常变更为死脉。
软弱之脉比较深,冬季会发病。微弱比较严重时现在会有病。脾主肌肉,主五脏内之肌肉,所以长夏可以诊断其他脉。

7.、秋季胃脉带点毛,如毛脉盛多胃气少,肺有病。脉呈全毛脉,无胃气,必死。微毛脉中有弦脉,春天就会发病。弦脉很盛时,现在肺有问题,因为秋属金,木过盛,金克木,必金气不足。肺相傅之官,体内五脏之气来自于肺气。

8.沉脉较深,胃气少,肾脏生病。沉脉已如石般坚残,就是胃气无,必死。沉脉出现微有钩形之象,夏季必犯病。钩脉甚为明显,则现在必已病。骨髓之气藏在肾脏,所以内脏都会受影响。

9.虚里在肾经步廊穴处,是宗气之所在,胃气的根本,称为宗气脉,仅左边有,摸到有脉动跳。
a,寸口脉短是阳不足,头是诸阳之会,阳不足阴会上来,产生头痛。
b,寸口脉长是阳有余,阴上不来停在下面,会足胫痛。
c,寸口脉浮、强,是阳出不来,会肩背痛。
d,寸口脉沉而坚,是阳气在底下出不来,病在中。

10.寸口脉沉而弱者,是阳不足,有寒热,会肠子下坠和少腹痛。
a,寸口脉沉而横,是腹中有积,阳气上不去。
b,寸口脉沉而濇,濇时小时大,是有寒热。
c,脉盛滑且坚硬,病在外。脉小而坚,病在内。
d,脉小弱以濇,时强时弱不稳定是久病,久病必虚,既阳虚。阳虚胃气弱,一个人如果消化好说明此人阳气旺。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