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玮
贫民
贫民
  • UID20179351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50
4410楼#
发布于:2016-03-06 07:58
@教官-石家庄-任红超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张洪玮申请签到,2016年3月5日《黄帝内经》第29课心得。
1、正常人一息5至,一呼病人脉跳一下是气虚,气推动无力故脉迟缓。一呼脉跳动三下是躁动,尺肤热说明有热来鼓动气血,是病温。脉数滑而尺不热是邪盛,是风。脉跳的快而涩,是痹证,气血不通之症。一呼脉跳四下,邪气太盛是死症,脉绝不至死。一会儿快一会儿慢,是气血错乱。
2、脉气应当有胃气,如无胃气叫做逆象,能够致死。春脉应是弦脉又有胃气,胃气就是均匀和缓柔和有力,如果脉弦但胃气不够,是肝病。只有弦脉没有胃气是死脉。春脉有胃气,但又有浮脉,金克木,到秋天就会发病,春脉有严重的浮脉,不用等到秋天现在就会发病。春季与肝相通,所以春天脏真之气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夏脉应有胃气如钩,钩脉来盛去衰,如果钩多胃气少是心脏病,但见钩脉无胃气死,夏天脉摸到沉脉,水克火,到冬天就会发病。如沉脉太甚,现在就会发病,夏天是脏真之气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长夏之脉应有胃气,但要柔和而有力,太弱了是脾病,脉弱而无冲和的胃气是脾的真脏脉死。如虽有胃气而兼见石脉,水反侮土,冬天就会发病,若石脉太盛,立即就会发病。长夏的脏真之气濡润天脾,脾藏主肌肉之气。秋天脉象应有胃气,同时有微浮之家,浮的多胃气少就是肺病,只剩浮脉无胃气死,秋脉虽有胃气但摸到弦脉,木反侮金,春天就会得病。如弦脉盛,立即会生病。秋脏真之气高藏于肺,肺主藏皮毛之气。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是水虚火乘,肾水不足,心火亢盛,到夏天就会发病。钩甚今病,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
3、胃经大络虚里,出于左乳下,从横膈上来络到肺,其搏动用手可以按到,是肺之宗气。脉跳的噪盛,脉流粗糙,像猫出气那样呼噜呼噜的,跳跳停停,病在里,是里症。脉跳的时快时慢有时停止,是瘀滞不通的表现,有积块的表现。跳一跳就不再跳了,胃气没有了死症。跳动厉害,衣服都随着动,是宗气失藏而外泄。
4、脉来急促而上部击手者,阳邪盛于上也,故为肩背痛。沉为阳虚,弱为阴虚,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故为寒热也。然沉弱之脉,多阴少阳,阴寒在下,故为疝为瘕,为少腹痛。寸口脉沉而横,胁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沉主在内,横主有积,故胁腹有积而疝。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脉沉而喘,热在内也。脉小弱者气虚,涩者血少,气虚血少,病久而然。滑而浮者,脉之阳也。阳脉而疾,邪之盛也。邪盛势张,是为新病。缓因胃热,滑以阳强,故病热中。盛则中气滞,紧则邪有余,故为胀也。脉顺阴阳,病易痊愈,否则病不容易好,脉与四时相应为顺,即使患病也无危险。
严婷
会员
会员
  • UID2019898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5
4411楼#
发布于:2016-03-06 08:2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严婷申请签到   2016.3.5.《黄帝内经》第29课学习心得:常脉。常脉一呼一吸五至,大于五为过,小于五为不及,一呼脉一动,一息脉一动为气虚;一呼三动一吸三动为躁急;尺热,寸口之脉长,为病温,如尺脉浮起来了就是感冒了;尺不热,脉滑,为病风;脉涩为痹;一呼脉四动一吸脉四动以上,为死症;脉绝不至,不及之极,为死症;乍疏乍数,脉或过或不及,为死症。 春季肝脏代谢最旺盛,胃气一呼一吸五至,稍弦,有胃气为常脉,脉多弦胃气少就是肝病;全弦脉无胃气,死症;胃而有细毛一样的脉,秋季会发病,如果毛脉强,金强,春为木,金克木为肝气不足至金盛,必肝有病。夏季心脏最旺盛,脉洪大带微勾,是常脉,钩过大胃气少,心脏有病;全钩无胃气,死症;如夏天胃气之脉杂有石服,冬天就会发病,如石脉太盛,水强,夏天属火,水强火热必发心脏病。长夏胃气最旺,土时,脉微软弱,过弱乃胃气少为脾病,脉时有时无,断断续续状为死脉,秋季胃微毛,为常脉。毛脉指脉摸上去如羽毛一般,中间硬硬的像跟骨头。毛多胃少。肺有病;只毛无胃,死症。脏真高于肺,主周身之气,朝百脉,总统气血;冬季胃微石,为常脉。石脉,脉如石沉水底,脉一息五至,重按摸不到。石脉若有钩,夏天会生病,如钩太发,当下发病。脏真下于肾,肾主藏骨髓之气。 总之,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腑为阳,脏为阴,白天为阳晚上为阴,所以腑病治好胃气中午回来,脏病治好胃气半夜回来。五脏之脉,滋生于胃,胃的大络又名,虚症寸口脉之诊断 :寸口脉中手短,寸口是阳脉,头是诸阳之会,阳不足,阴就上升,头就疼。 寸口脉中手长,阳有余,阴上不来,就沉到下面,足胫痛。 寸口脉强,阳出不来,肩背痛。 寸口脉沉而坚,病在中。寸口脉浮而盛,病在外在表。 寸口脉沉而弱,病在寒热,少腹痛,因为阳不够。 寸口脉沉而横,胁下有积,因为阳气下不去。如果寸上寸脉横,说明喉咙部有积。 寸口脉沉而喘,病在寒热。脉的大原则 :脉沉而且小,病在里;脉大而且浮,病在表。但是肝癌肺癌等脉也很大,是因为有阴积,阴很实,阳就浮出来,轻按也脉大,重按也脉大,就是有积。表症轻按有脉,重按为空。脉小弱以涩,为久病,久病之人阳一定虚。 脉浮滑而疾,为新病;脉急为痛症;脉滑为风症;脉涩为痹症;脉缓而滑为热中;脉盛而紧为胀。 脉顺阴阳,病好治;脉逆阴阳,病难治。
李水华
会员
会员
  • UID2018564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40
4412楼#
发布于:2016-03-06 08:3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李水华申请签到,20160305皇帝内径第29课心得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平常人的脉是脉跳五次,如果不足,则阳气不足,吸吐都是三则有急躁的现象,如果大于四,吸吐就大于9则必死,不跳也死,忽快忽慢也死。
人身上的阳气都来源于胃,无胃气则死。
如何诊断胃气有无:春季时肝脏代谢最盛,脉稍弦状既表示有胃气,如果脉多弦,表示胃气已少,就是有肝病了,如果脉呈全弦状,表示胃气已无,病人必死。胃气之脉中如察觉到有如细毛一样的脉,这表示病人在秋季时会发病,如果毛脉已强,表示金气甚强,在春季为木,金克木,肝气不足导致金盛,这是肝有病。
夏季脉洪大,若脉前微屈后又居之为钩象,洪中带钩为正常,如钩盛则则胃气少,就是心脏有病,如全钩则表示胃气已绝,病人无生机。如脉呈石脉,则水汽甚强,夏季为火时,故火气弱至水汽强,故有心脏病。夏季为心气最旺的时候。五脏都禀气于心,五藏内的血脉都来自于心脏,所以有胃气的脉呈微钩状。
长夏为土,胃气正旺,脉为微软弱。如果过弱是为胃气少,脾有病。如果出现脉时有时无,断断续续则是死脉,没有一点胃气。如果软弱之脉兼有沉脉,表示病在冬季时发。微弱至比较严重时,也现在就有病。长夏之季,五藏之气禀受于脾,因脾主肌肉。
秋季,脉为微毛脉。如毛脉过盛,胃气较少,肺有病。如全脉,胃气已失,病人必死。如呈微毛脉中有弦脉,则表示一到春天就会发病。如脉出现弦脉盛时,表示现在肺有问题,因肺属金,如木气过盛就是金气不足。体内五藏之气都是由肺来布施,有了肺之气,全身血液能畅达四肢末梢及脏腑之内。
冬季之脉微沉。如沉脉较深,为胃气已少,肾脏就有病。如脉象石头般沉则死。如沉脉出现有钩,则夏季犯病。如钩脉很明显,则现在已经有病。冬季,五藏的气都来于肾气因肾主骨髓,脉为沉象。
胃的大络,又叫虚里。上贯穿横隔膜与肺相连,再出表面居于左乳之下,摸上去脉跳的很快,这是宗气集聚的地方,也是胃气的根。一旦病人喘息剧烈,完成左乳宗气脉位时常停止,病就在胃之大络中,病邪集聚在这导致的。如宗气脉停止则人死。
要知道寸口的脉是过了还是不及表现出来的病,可按照下面来
1寸部出现短脉,此人必头痛。
2寸脉出现过长之脉,足胫有病。
3寸脉坚而搏出表面时,病人肩背痛。
4脉沉而坚实,,则病在内部。
5寸脉浮在皮表且盛大,病人病在表
6寸脉沉而微弱状,病人免疫系统减弱,经常受寒受热,或下腹疼痛。
7寸脉沉而左右两侧横跳,是肠下有积聚,胸阳无法下去,或者腹中有淤积凝阻之病
8寸脉若沉而急缓不定,是胸阳不足造成的。
何丽苹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84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4413楼#
发布于:2016-03-06 08:3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6年3月5日《黄帝内经》第37课心得

脾脏生病时,会在秋季痊愈。秋季没治好,春季来临时会加倍严重,能度过春季不死,夏季时病情不会生变。此病最忌热食与饱食,居住之地过湿或穿湿的衣物。脾病之人可同理推至会在庚辛之日痊愈,若在庚辛之日不愈,则甲乙日会趋严重;能够度过甲乙日不死,则在丙丁日不会生变,在戊已日复发。
脾病在一日中未时会有明显的症状,日出之时会较严重,傍晚时趋于平静。脾气过亢时,立刻给予甘味之物来减缓,甘味可以键脾,苦味可以燥脾之过湿。
肺有病者,会在冬季痊愈,如在冬季没好,则夏季来临时会加倍严重。能度过夏季不死,则在长夏时节不会产生变化,到了秋季病再复发。此病严禁冷食冷饮,衣着过薄。肺病的人会在壬癸日愈,如果壬癸日不愈,则于丙丁日时会加倍严重,能度过丙丁日不死,在戊已日时会保持不变,然俟瘐辛日时病会再复发。
肺病之人,在黄昏时病情会显著,在中午时病情会严重,半夜时会趋于平静。肺阳外出太过须收敛胸中时,须给予酸味之食物或药物来收敛肺。因此酸味能固肺气,辛味能疏散肺气使之下降。
肾脏病的人,会在春天痊愈,如果春天不愈,会在长夏季节加重,能度过长夏不死,则在秋季会保持不变,然后冬季来临时会复发。此病切记不可用火烤热身体及吃过热的食物,不可穿用火烤过的衣服。肾病的人,在甲乙日会痊愈,若甲乙日不愈,则戊已日时会加重,能度过戊已日不死,于庚辛日必保持不变,俟壬癸日来临时,病又复发,凡肾有病之人,其在半夜时症状最明显,于辰、戌、丑、未四时,辰时病情最严重,日落黄昏时则趋平稳。肾脏受到感染,即予病人食苦味之物来清除,所以苦味之物能消炎清利肾脏,咸味能强化肾脏功能。
凡病邪之于人身上,遇到相克之时节会渐深,在相生的时节病会痊愈,遇到所不能胜克的时节病会加重,到了被生旺的时节,病会保持不变也不会恶化,遇到属性相同的节气,则会复发,这是不变的自然法则(人纪)。故吾人诊脉时,必先确定何脏有病,然后可知其在时节中的变化如何,就可以柔和病人生死的时间了。
肝病之人,其症状会使病人两胁肋疼痛并牵引小腹,让人易怒。如果肝虚了,会使人目视昏暗,见物不明,耳听不明,易生恐惧,好像有人要伤害他一样。此时治疗须选择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的穴道。肝气如果上逆,则会令人头痛、耳聋、意识不清、两颊肿胀,此时须从有郁结的血脉来放血治疗。
心脏有病之人,会使人胸口痛,两胁胀满及疼痛,甚而痛到背部或向上痛到肩部,有时两臂之内侧疼痛。若心气不足时(心脏无力),会有胸腹胀大,牵引腰部而疼痛。此时治疗须取用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穴道。舌下之金津、玉液二穴放血,病发急重时,可刺阴郄、养老等穴放血,及中指,无名指尖放血。
脾脏有病时,令人身体感觉沉重,肌肉消瘦萎缩,无法控制双足的行走,容易抽筋,脚下部会疼痛。脾气虚时,病人腹肿满,肠鸣且下痢,饮食入胃不化,此时应取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同时在足少阴肾经上找血郁之处来放血。
肺有病之人,主要症状为呼吸短促,气会上逆,肩背都会疼痛,容易出汗,臀部、阴部、膝盖、大腿、小腿肚。足跟都会疼痛。肺气虚弱,则呼吸浅短无法深呼吸,耳聋咽喉干燥,此时宜选用手太阴肺经及足太阳经外侧背部,穴位,再从足厥阴肝经上找寻郁血之络位放血即可。
肾脏有病的人,会有腹胀水肿的现象,同时喘咳不止,身体沉重倦怠,睡觉时盗汗不止,又压恶风吹,肾气虚时,必胸中疼痛,上下腹俱疼,四肢冰冷,情志郁闷不乐。治疗时必取其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经之穴位,有郁血阻碍与孙络,则采放血的方式。
肝在面上为表,五行中属木,肝主筋,筋急时宜食甘味之物以缓和,诸如糯米、牛肉,红枣、芹菜类等皆为甘物。
心为赤色,属火,心性宜缓,食酸物可使收敛,如小豆、狗肉、李子、韭菜等皆为酸物。
肺为白色,属金,宜食苦味以制金之肃杀,如小麦、羊肉、杏仁、韭白等皆为苦味。
脾为黄色,属土,宜食咸味以制土,如大豆、猪肉、栗子、豆的嫩叶等皆属咸味。
肾为黑色,属水,宜食辛味以润养,如黄黍、鸡肉、桃子、葱类等,皆为辛味之物。
辛味之物其性发散,酸味之物其性收敛,甘味之物其性缓各,苦味之物其性干坚,咸味之物其性坚。药物之毒能攻病邪,五谷之物能营养五脏,五果之物为其辅助,五畜等肉类可益体力,五莱之属可补其不足,使酸苦甘辛咸五味互相调和,如此饮食,则能补充体力精神。其五味各有所属,各有所利。有时须散,有时须收,有时须缓,有时须急,有时须坚,有时须软坚,五脏各应于四时之所须,病的治疗亦须谨慎的考处使用适宜之五味也。
何丽苹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84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4414楼#
发布于:2016-03-06 08:4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6年3月6日《黄帝内经》第38课心得

第二十三篇  宣明五气

五味进入人体,各以其性而各入所应归之脏。酸味入肝,辛味入肺,苦味入心,咸味入肾,甘味入脾,这是五味之入。五脏的气有病时,如心病为噫气,肺为咳气,肝为多话,脾为吞酸或吞苦味,肾为喜欠易嚏。六腑有症状时则会出现,如胃有病则生逆气打嗝,精神易恐。大小肠有病时则生下痢。下焦有病时则生水气肿胀。膀胱有病则小便不通利,如缓弛则尿失禁。胆有病则易怒。这是五种病症。
五脏各有其独立精气,但有时会集中在一起。如精气集中在心则生喜,集中在肺则生悲,集中在肝则生忧,集中在脾则生惧,集中在肾则生恐,这是五气集中时产生的状况。人在虚弱时,气就会集中在虚弱之处,故反之亦可由病人的情志而察觉出何处生病。
五脏各有所恶,即有所伤也。如心会伤于热,肺会伤于寒,肝伤于风,脾伤于湿,肾伤于燥,这是五恶。
又五脏各有所主之津液不同,心之液为汗,肺之液为涕,肝之液为泪,脾之液为涎沫,肾之液为唾液,这是五液。
五味所禁忌的,如辛味能使气散走,故凡气病必不可多食辛味,咸味能使血脓,故凡血病之人不可多食咸味。苦味入骨生燥,故骨病之人不可多食苦味之物。甘味入肌,凡肌肉有病不可过食甘味。酸味走筋,过食酸味伤筋,故凡筋病之人不可食酸物。这是五种禁忌,切不可多食。
五病之所成,凡阴病必发于骨,阳病必发于血,阴病必发于肉。阳病多发于冬季,阴病反发生在夏季,这是五发。
邪入体内造成变乱,如邪进入阳腑则生狂症,邪入阴脏则生痹病。邪与阳气相争,则生癫疾,邪与阴气相争则生瘖哑。病邪由阳进入阴则病静,病邪由阴出入于阳则生怒,这是五乱。
五邪可由脉上察出,春季得秋之毛脉,夏季得冬之沉脉,长夏得春季之弦脉,秋季得夏之洪脉,冬季得长夏之缓脉,皆时节与脉症相克,此名“阴出于阳”,病人善怒且属不治之危症,是故五邪皆同样为不治之症。
五脏中所收藏的精神面,又各有其司,心藏神明,肺藏人之魄,肝藏人之魂,脾藏人之意念,肾藏人之志气,这是五脏各有其藏。
五脏又各有其主要之外象,心主人之血脉,肺主人之皮毛,肝主人之筋,脾主人之肌肉,肾主管人的骨骼,这是五脏各有其所主。
人受五种过劳所伤各有不同,人若久视必伤血,久以懒散必伤气,久坐不起必伤肉,久立工作必伤骨,久行于路必伤筋。这是五种过劳产生的人体伤害。
五脏之脉形各有不同,肝脉如弦,心脉呈长钩状,脾脉如代时缓时速,肺脉如羽毛,肾脉如水中之石。这是五藏之正脉。
陶原
侠客
侠客
  • UID2018322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79
4415楼#
发布于:2016-03-06 08:45
中医经典特训17班陶原申请报到
2016年3月5日黄帝内经29课学习心得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正常人一息五至。人一呼脉跳动两次,一吸脉也跳动两次,呼吸之余,是为定息,若一吸脉跳动五次,是因为有时呼吸较长以尽脉跳余数的缘故,这是平人的脉象。平人就是无病之人,通常以无病之人的呼吸为标准,来测侯病人的呼吸至数及脉跳次数,医生无病,就可以用自己的呼吸来计算病人脉搏的至数,这是诊脉的法则。如果一呼与一吸脉各跳动三次而且急疾,尺之皮肤发热,乃是温病的表现;如尺肤不热,脉象滑,乃为感受风邪而发生的病变;如脉象涩,是为痹证。人一呼一吸脉跳动八次以上是精气衰夺的死脉;脉气断绝不至,亦是死脉;脉来忽迟忽数,为气血已乱,亦是死脉。
 
   健康人的正气来源于胃,胃为水谷之海,乃人体气血生化之源,所以摸脉中有胃气为健康人之常气,人若没有胃气,就是危险的现象,甚者可造成死亡。
 
   春天有胃气的脉应该是弦而柔和的微弦脉,乃是无并之平脉;如果弦象很明显而缺少柔和之胃气,为肝脏有病;脉见纯弦而无柔和之象的真脏脉,主死;若虽有胃气而兼见轻虚以浮的毛脉,是春见秋脉,故预测其到了秋天就要生病,如毛脉太甚,则木被金伤,现时就会发病。肝旺于春,春天脏真之气散于肝,以养筋膜之气。
 
   夏天有胃气的脉应该是钩而柔和的微心脏有病;脉见纯钩而无柔和之象的真脏脉,主死;若虽有胃气而兼见沉象的石脉,是夏见冬脉,故预测其到了冬天就要生病;如石脉太甚,则火被水伤,现时就会发病。心旺于夏,故夏天脏真之气通于心,心主血脉,而心之所藏则是血脉之气。
 
长夏有胃气的脉应该是微耎弱的脉,乃是无病之平脉,如果若甚无力而缺少柔和之胃气,为脾脏有病;如果见无胃气的代脉,主死;若软弱脉中兼见沉石,是长夏见冬脉,这是火土气衰而水反侮的现象,故预测其到了冬天就要生病;如土弱火甚,现时就会发病。脾旺于长夏,故长夏脏真之气濡养于脾,脾主肌肉,故脾藏肌肉之气。
 
   秋天有胃气的脉应该是轻虚以浮而柔和的微毛脉,乃是无病之平脉;如果是脉见轻虚以浮而缺少柔和之胃气,为肺脏有病;如见纯毛脉而无胃气的真脏脉,就要死亡;若毛脉中兼见弦象,这是金气衰而木反侮的现象,故预测其到了春天就要生病;如弦脉太甚,现时就会发病。肺旺于秋而居上焦,故秋季脏真之气上藏于肺,肺主气而朝百脉,乃是无病之平脉;如果脉见沉石而缺少柔和的胃气,为肾脏有病;如脉见纯石而不柔和的真脏脉,主死;若沉石脉中兼见钩脉,是水气衰而火反侮的现象,故预测其到了夏天就要生病;如钩脉太甚,现时就会发病。
 
肾旺于冬而居人体的下焦,冬天脏真之气下藏于肾,肾主骨,故肾藏骨髓之气。
 
故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胃经的大络,名叫虚里,其络从胃贯膈而上络于肺,其脉出现于左乳下(步廊穴周边),搏动时手可以感觉得到,这是积于胸中的宗气鼓舞其脉跳动的结果。如果虚里脉搏动急数而兼有短时中断之象,这是中气不守的现象,是病在膻中的征候;如脉来迟而有歇止兼见跳动甚剧而外见于衣,这是宗气失藏而外泄的现象。
 
   切脉要知道寸口脉的太过和不及。寸口脉象应指而短,阴盛阳衰而主头痛。寸口脉应指而长,阳盛阴衰主足胫痛。寸口应指急促而有力,上搏指下即阳欲出难出,主肩背痛。寸口脉沉而坚硬,主病在内。寸口脉浮而盛大,主病在外。寸口脉沉而弱,主寒热、疝少腹疼痛。寸口脉沉而横居,主胁下有积病,或腹中有横积而疼痛。寸口脉沉而急促,主病寒热。脉盛大滑而坚,主病在外。脉小实而坚,主病在内。脉小弱而涩,是为久病。脉来滑利浮而疾数,是为新病。脉来紧急,主疝瘕少腹疼痛。脉来滑利,主病风。脉来涩滞,主痹证。脉来缓而滑利,为脾胃有热,主病热中。脉来盛紧,为寒气痞满,主胀病。脉与病之阴阳相一致,如阳病见阳脉,阴病见阴脉,病好治。如脉与病之阴阳相逆,则病难愈。
罗红梅
侠客
侠客
  • UID20181765
  • 粉丝3
  • 关注6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4416楼#
发布于:2016-03-06 08:4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红梅申请签到
2016年03月05日 《黄帝内经》第29课心得
十八、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
       一呼一吸超过五下是过,不够五下为不及。
     以医生的呼吸为主,医生不生病而去摸病人的脉。脉三至为少气,脉七至为躁。
     尺脉对应膀胱,当尺脉浮起时代表病在表可能是感冒,尺脉不热但滑为风病。
      脉九至为死症,脉跳时快时慢为死症。
     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都平人之常气。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
    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
       人没有胃气就会死。春天胃脉略缓,一息四至为正常胃气之脉。春天时胃气之脉带一点弦为正常。春天摸到秋天的脉,说明现在没病但到秋天会发病。
      五脏六腑皆有筋,均源生于肝,所以春天摸肝脉可察五脏六腑之病。
      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
        夏天摸到的胃脉应该是稍微有点突起,钩太大胃气少为心病,没有胃气为死症。夏天摸到冬天的脉到冬天会发病。
       长夏胃微耎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耎弱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藏真高于肺,以行荣卫阴阳也。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
       脉弱脾脏有问题。脉常变动且无胃气是死症。因为脾管肌肉,而肝心脾肺肾均有肌肉,所以长夏可以诊到其他脏的问题。
       毛脉指中间硬旁边薄而软。毛脉多胃气少是肺之病,只有毛脉而无胃脉为死脉。毛脉带一点弦脉预示来年春天会发病,只有弦脉说明现在就有病。肺为最高的脏,总统所有的气血和阴阳。
       常脉应位于骨与肤之间。冬天之脉应该稍微有点石,同时跳动稳定有力,重按之下又感觉不到。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脏病胃气会在半夜恢复。腑病会在中午恢复。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脉之宗气位于肾经步廊穴之处,是胃气根之所在。
       喘很厉害至昏厥是病在中焦。人正常时气是上下运行的,当横向运行时则为气逆。
       欲知寸口太过与不及。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寸口脉中手长者,曰足胫痛;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背痛;寸口脉沉而坚者,曰病在中;寸口脉浮而盛者,曰病在外;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热及疝瘕少腹痛;寸口脉沉而横,曰胁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寸口脉沉而喘,曰寒热。
        寸口脉指上焦,应为九分。如果脉短即阳不足,头为诸阳之会,阳不足阴会胜而产生头痛。寸口脉过长即阳气有余,阴气会停在下方,会造成足胫痛;寸口脉浮而强是阳欲出而未出的现象,会有肩背痛的现象;寸口脉沉而坚硬,是病在中之现象;寸口脉浮而盛时是病在外;寸口脉沉而弱是寒热加少腹胀闷的现象;寸口脉沉而横向跳动时,是胁中有累积。寸口脉沉且时大时小,是寒热之症。
       心脉软而弱时,再摸脾胃之脉,因为胃位于心脏与小肠中间,当心阳不足时,胃会跟着下降,胃火也不够导致胃寒,其蠕动能力下降即胃下垂。
       寸上寸即为喉,阳上至喉会向旁边转动。
         脉盛滑坚者,曰病在外;脉小实而坚者,曰病在内。脉小弱以涩,谓之久病;脉滑浮而疾者,谓之新病。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脉滑,曰风;脉涩,曰痹;缓而滑,曰热中;盛而紧,曰胀。
       脉浮于表而大为病在表;脉小而实为病在里。
       癌症的脉会浮大,是因为阴积导致脏阳往外走。与伤寒脉之不同是轻按重按脉均很大。
         寸脉小弱并且时大时小是久病之脉,久病必虚即阳虚。
         阳虚即动能、功能、力量不足,比如胃消化功能弱。
       脉跳动很快一般有痛症;脉滑是风,脉涩为气血阻塞不通。脉缓而滑为热中。脉盛而紧为胀。
      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间藏曰难已。
病从阴阳时病好治,逆阴阳难治。
罗红灵
侠客
侠客
  • UID2018227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3
4417楼#
发布于:2016-03-06 08:4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九班罗红灵申请签到2016年3月5日《黄帝内经》第30集心得
阴如升到极限时阳会溢出来,就好像蜡烛烧到最后那一刻亮起来,回光返照,重病的人好久不吃东西突然有一天想吃东西,那就是快死了
脉不合四进之变化,诊尺脉时须注意几项事项
1,手臂内侧有青脉,病人失血过多,2,尺部脉缓而强,阴脉,易疲劳倦怠。人有精神体力好,是阴和阳能平衡,如阴虚,看得到的营养没有了,病人就没力量
3,人躺卧脉盛,失血时血虚,阴虚阳亢。4,如尺脉涩且滑,谓之多汗,因尺主肾与膀胱。5,尺部之肝脉形细小,病人下痢不止。
6,尺部脉粗大,热中,中焦内热,中焦诊断,肚子大,手脚黄,热中。
天干,天气,地支是地气,有纪的日子,如肝脏见到庚辛日,庚辛是金,肝有问题的人到了庚辛日大凶。再加上摸脉是真脏脉,必死
同理,心见壬癸死,脾见甲乙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已死。
颈脉(人迎脉)动喘疾咳,胸中有水。眼袋四周稍肿,有如蚕形横卧状,腹中有水,眼袋光鲜光亮代表子嗣好,如左边没有只有右边眼袋光鲜,没有儿子
如右边没有只有左边眼袋光鲜,没有女儿。如黑乎乎,儿子夭折,白发人送黑发人。
看脏知阴阳,病人小便黄且红,仍能安眠,胆的问题,黄疸。小便赤,安睡,是肝有问题,
如吃完饭就饿,是消中(糖尿病)
早上起来脸肿是风,脚肿是水,开去风的药嘱病人忌吹风才不会再发,有去风和排水药。人目黄浊者为黄疸。妇人手少阴脉动,有孕。另诊尺脉阴脉盛,脉分开,为小孩子的心跳。
少阴有动脉,下针在神门时需逆经而下,避开脉 ,阴经伤到阴不好,不容易恢复,伤到阳无所谓,困阳可固,淤血很快消散。
春夏脉形瘦,秋冬脉形浮。顺应四时,如春夏摸到秋冬沉脉,逆四时,凶。
凡风热症脉浮而大,下痢或失血。病要中焦,脉摸到是虚脉时,脉和色反逆。比如说便秘本身脉要实,结果摸到脉没有力量,难治。
胃气脉与三阳脉的关系
胃气来自外,食五谷杂粮而得,常脉是有胃气的脉,一息五至。脉无胃气死。太阳病在皮肤表面,轻碰得脉洪大而长,。少阳主开合,脉时大时小
阳明脉至浮大而短。
夏天心脉最盛,心有病,脉搏粗大且连续而至,脉行屈曲之状,此为心病,将死之心脉寸口脉曲,而后脉不断拥至。如兵器之长钩
肺脉在右寸,轻摸像羽毛,中间有细梗样。脉缓而有力,病脉不上不下,如鸡的羽毛时浮时现,一息二至或九至,没有胃气
肝脉如树枝样,右边关脉地方,病脉过速
脾脉稳定。肾脉沉脉,左尺为肾。病脉按之如石坚硬。
癫痫:头顶为六阳之会,肝络到眼睛,头顶百会的地方,如肝气太旺,太过会冲到脑部,阳本是固守在肝里面的,现往外泄,故会生痫。
春脉弦,万物始生,病之相反脉,生痫,善忘,头痛。
脉的太过与不及,其掌握的原则是补南泻北的方式,太过为实是,母能令子虚,不及,子能令母实。
实跟盛不一样,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不及是虚,如实的话要泄其子,肝的子是心,所以要用泻心火的药。泻心火与补心火的药同样入心,但功能不一样。
佘勇辉
会员
会员
  • UID2018601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5
4418楼#
发布于:2016-03-06 08:54
@教官-德阳-韩辉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18班-长沙-佘勇辉申请签到,2016-03-5《人纪-内经》第28课心得:精神不进,志意不治, 敌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荣卫不复收。何者嗜 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荥泣卫除,故 神去之而病不愈也。针灸之道理,是要把不正常的气 血,回归于正常,但如病人精神状态不佳,意志 上又不完全配合治疗,所以病无法愈。故一旦精 力已衰神志又不能接受治疗,以致荣卫不调,而 无法收拾也。造成此因,最主要是病人嗜好欲望 无穷,又时怀忧伤悲哀之心情,造成精气耗损, 血枯气衰,这就是神去之而病不愈之意。夫病之始生也,极微极精,必先入结 于皮肤。今良工皆称曰病成名曰逆,则针石不能 治,良药不能及也。今良工皆得其法,守其数。 亲戚兄弟远近音声日闻于耳,五色日见于目,而 病不愈者,亦何暇不早乎?病之初犯人体时,是很微小面不易 察觉的,且病开始是在皮肤上结聚的。但现代被 认为是很高的医师,却都是在病已深入体内,且 已严重的状态时才发现,只能说已患病且病名为 何,却难施治了,针药都不及矣。现在的医师们, 都学有现代的医卫,依据其所学来治病。而亲近 如兄弟父母,远的如病人的朋友们,他们每日都 在接触,医师每天都听到他们的声音,看到他们 的气色。
凤翔
贫民
贫民
  • UID2018415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7
4419楼#
发布于:2016-03-06 08:5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凤翔申请签到2016-03-05内经视频第30课心得
脉很大,脸色苍白,心快完,阴到极限阳就会出来,回光返照一样。
脉得四时之顺,病无。手臂内侧青筋多,血少。尺脉缓而强,人很疲劳,阴虚。安卧脉盛,脱血。尺涩脉滑,多汗,尺寒脉细,后泻。尺粗长热者,热中,中焦热。肚子大,苔黄,热中。
天干,天气,肝病庚辛日大凶,心病壬癸日会死,真藏脉。甲乙脾,肺见丙丁日,肾戊己日。颈脉很快胸腔积液。
面部望诊:眼袋光亮好,左边眼袋右没有,就是有子,黑的话夭折。眼睛卧蚕,有水病,小便黄红,睡的好胆出问题,睡不好,肝有问题。面肿风症,风吹的。脚胫肿是水,都肿就是风水,眼睛黄黄疸,妇人手少阴脉动盛,怀孕,两种孕脉尺脉盛,阳脉分两道。 逆四时脉症不合胃气之脉:春夏脉浮大,秋冬沉细,反过来是逆四时,凶脉,风热病,脉又静下来,泻而脱血,脉又实症,病在外,脉涩沉,都是脉症不符。如便秘的人应该脉实,摸到反而脉虚,不好治。
人不吃五谷没有胃气。真藏脉无胃气,透尺透寸。太阳病在表洪大而长,少阳脉时大时小,阳明浮大而短。
常人脉来如珠子一样,以胃脉为准,缓有力一息五至。夏天心脉左寸形如钩,心快停掉纯钩脉。秋肺脉如羽毛,右寸不上不下如羽毛,一息九至,纯毛脉,死症。肝脉细软,右关实而滑,肝病,弦而浮快肝死。脾脉如鸡轻踩地,病脉会顶上来如鸟啄,漏水一样。左尺肾,越按越强,如石头一样,肾死
十九篇,玉机真藏论:
常脉与病脉:
春脉肝为何为弦?春脉应东方木,万物初生,气软弱,轻虚而弦为常。反脉实而强太过病在外,不及病在胸中。病症善忘而颠疾,肝络眼和百会,太过母能今子虚,脉不及子能令母实,补南泻北,肝实症泻心火。
王芬
侠客
侠客
  • UID20187618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11
4420楼#
发布于:2016-03-06 08:58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王芬申请签到2016-3-5《黃帝内经》第29课心得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1、正常人脉象是一息五至,人一呼脉跳两次,一吸脉跳两次,呼吸之间有停息,脉跳一次,因此一呼吸脉跳五下。维持此脉动的人,是健康的人。以正常人为标准,来诊断病人,把病人的脉回复正常。
如果医生一呼病人脉跳一下,一吸一下,是阳气不足的现象。医生一呼病人脉跳三下,一吸三下,有急躁的现象。如果尺部皮肤较热,是温病。尺部皮肤不热,脉滑,是风病。

2.脉速而脉内出现流动不畅感,是涩脉,有痹病,会麻木不仁。吸四次呼四次至以上者必死,脉已不跳时亦死,脉形忽快忽慢者亦死。

3.正常人阳气都源生于胃,胃气的正常与否就是人的健康与否所在。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脉里无胃气是逆,逆为死症。春季肝最盛,脉弦中带缓代表有胃气,是正常人。如果脉弦多,表示胃气少,肝病。如果脉呈全弦状,表示胃气无,病人必死。

4.胃气之脉中如果有细毛一样的脉,有毛脉,表示病人在秋季会发病。若毛脉已强,表示金气甚强,在春季为木,乃为金克木之象。即肝气不足而致金盛,肝有病。春季肝最盛,五臟都受肝管,筋源于肝,所有的脏腑皆有筋膜,所以春天可以查到五脏六腑脉。春天摸到冬天的脉,春天会很好,但冬天会生病。肝里有筋膜,正常这脉必带微弦。

5.夏季是洪脉,胃脉中摸上去带一点钩是正常的脉,钩脉摸着有点凸起,钩脉甚胃气少,是心脏有病。脉全部是钩是胃气绝。病人必死。
夏天摸到冬天脉,冬季必生病,夏季为心气最旺盛的时节,五脏内之血脉都来源于心,所以心脏脉可以查到其他脉。

6.长夏为土,胃气正旺。脉呈微软弱为正常。脉过弱及胃气少,脾有病。长夏出现脉不稳定(时快时慢)为死脉。
软弱有石沉的脉比较深,冬季会发病。微弱比较严重时当季会有病。长夏真气藏于脾,脾主肌肉,主五脏内之肌肉,所以长夏可以诊断其他脉。

7.、秋季胃脉带点毛,如毛脉盛多胃气少,肺有病。脉呈全毛脉,无胃气,必死。微毛脉中有弦脉,春天就会发病。弦脉很盛时,现在肺有问题,因为秋属金,木过盛,金克木,必金气不足。肺相傅之官,五脏之气由肺来布施,有肺气血液才能到达全身。

8.沉脉较深,胃气少,肾脏生病。冬天的脉稍微有点石沉,全石脉无胃气是死脉。沉脉出现微有钩形之象,夏天会生病,沟脉严重,当季会生病。冬季精气藏在肾,肾主骨髓,脉为沈象。

9.胃的大络,叫虚里。在左乳头和膻中的倒三角尖上,运动会隔衣可见,这是宗气的所在,是胃气根的地方。病人喘的利害并数次昏厥,是病在胃之大络中,病邪聚此而积留不去造成。如果宗气脉位停止搏动,是心脏已停止,此人已死。左乳下搏动触衣,是宗气在活动的表现。跑步太过,会引起宗气剧烈的跳动。

a,寸口脉短是阳不足,头是诸阳之会,阳不足阴会上来,产生头痛。
b,寸口脉长是阳有余,阴上不来停在下面,会足胫痛。
c,寸口脉浮、强,是阳出不来,会肩背痛。
d,寸口脉沉而坚,是阳气在底下出不来,病在中。

10.寸口脉沉而弱者,是阳不足,有寒热,会肠子下坠和少腹痛。
a,寸口脉沉而横,是腹中有积,阳气上不去。
b,寸口脉沉而濇,濇时小时大,是有寒热。
c,脉盛滑且坚硬,病在外。脉小而坚,病在内。
d,脉小弱以濇,时强时弱不稳定是久病,久病必虚,既阳虚。阳虚胃气弱,一个人如果消化好说明此人阳气旺。
魏小芳
侠客
侠客
  • UID2017985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24
4421楼#
发布于:2016-03-06 10:0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深圳-魏小芳申请签到 2015-03-05《黄帝内经》第30课时心得
平人气脉论篇第十八(续)
一、尺脉
1.手臂内侧多青色的血管,表示失血过多,血不够。
2.尺脉缓而散,人会容易疲劳倦怠。
3.静卧时尺脉形盛大,失血之症,阴虚则阳盛。阴虚时阳会向外走,脉就会大。
4.尺脉按之形散且上下滑动,表示津液不足,是因过量出汗而致也。
5.尺部皮肤冰冷且脉形细小,为里寒盛,必下痢不止。
6.尺部之皮肤热且脉粗大,为热中,是中焦内热,症状为肚子大舌苔黄。
二、真脏脉
【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脾见甲乙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己死。是谓真脏脉皆死。】
如庚辛日属金,金克木,则肝见庚辛日死。
全弦脉时,必于庚辛之日死;脉全钩时,会在壬癸日死;纯代脉会在甲乙日死;纯毛脉会在丙丁日死;纯石之脉,病人会在戊巳日死;
三、病症
1.若人迎脉动速,则必喘息咳嗽剧烈,为胸中有水。
2.若眼袋稍肿,有如蚕形横卧之状,必腹中有水。
3.若小便黄且红,能安卧者,为黄疸,胆有问题;不能安睡着,肝有问题。
4.若刚吃完饭又饿的为胃疸,可能会发展为消渴症。
5.人面肿者,为风病。足胫生肿者,为水病。面和足都肿为风和水病。
6.眼白处黄浊者为黄疸。
7.妇人神门处有脉跳动甚者为有子;当尺脉盛,寸脉分成两条向上行者,也是孕脉。
8.春夏的脉瘦,秋冬的脉浮大,为违逆四时之象。
四、五脏之脉相
1、正常的心脉为钩,其来时滚滚如珠状,触按时如圆珠子在转动状。心有病时,脉搏粗大且连续而至,脉行屈曲之状。寸口脉曲,而后脉不断拥至,如兵器中之长钩,为心死之脉。
2、正常的肺脉应像羽毛,摸上去感觉脉在皮肤表面,像羽毛一样中间高一点细细的,两边平平。同时一呼一吸之间五至,缓而有力。肺有病时,不论脉沉还是脉浮,摸上去如鸡羽一样无依无靠。不浮也不大,此为肺病。脉如物之浮水面,如风吹毛发状,为肺死之脉。
3、正常的肝脉为弦。如树枝最细那,搏指软绵,如钓竿末稍般,有弹力中带软象,此曰“肝平”。肝有病时,脉形会充实而滑腻血液跑动很快的感觉,如手按长杆上下移动感。脉形必劲急如弓弦樣紧绷,为肝死之脉。
4.正常脾脉为缓且柔软,好像难足踩地一样柔软有力。脉充实而满且数,如鸡抬足之状,为脾病。脉形如鸟嘴之尖喙,如鸟足之细,如屋沿漏水下来一样,像水流去一样,为脾死之脉。
5、正常肾脉为沉,其形沈而如钩,按之愈坚。脉来如拉长之葛藤一样,按之愈坚,此为肾病。脉如拉索一样的绷紧,且急速移动,重按之如石头撞壁反弹回来的样子,为肾死之脉。
文建宁
侠客
侠客
  • UID2018222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20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4422楼#
发布于:2016-03-06 10:33
@教官-伊犁-慕利敏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  文建宁申请签到,2016年3月6日《黄帝内经》第31課心得:


夏脈:洪大如鉤,來時充盛,去時反衰
太過:來時盛去時也盛,病在外;發熱、骨痛、發浸淫瘡,
不及:來時不盛,去時盛,病在內;心煩、虛氣上逆咳唾


心脈:洪=鉤
心虛的時候,可以通過“子能令母實”來調理,強土就可以了


內臟出血治療:是陰盛陽虛之癥,只要強陽、扶陽就可以止血了;如果血管破裂,就如同冬天的水管被凍裂,是因為病人里寒所造成的,此時只要用熱藥把里寒去了,血就止了


秋脈:浮脈、肺脈,來時輕虛且浮,來急去散,
太過:來時浮軟而中央堅實,兩旁虛空,病在外;使人氣逆、背部作痛、鬱悶不舒適
不及:來時浮軟而微,病在里;使人喘呼咳嗽,在上部會氣逆出血,胸下部可以聽到喘息聲


冬脈:石脈、腎脈。來時沉而濡潤
太過:來時如彈石擊手,病在外;使人身體倦怠、腹痛、氣短、不願意多說話
不及:脈象浮軟,病在里;使人的心想飢餓時一樣心慌慌、虛懸、肋下空軟部位清冷、脊骨痛,小腹脹滿、小便黃赤


脾脈:土脈,正常的脾脈看不出來
太過:來時如水的流動,病在外;使人四肢沉重不能舉動
不及:來時如鳥啄食,病在里;使人九竅壅塞不通(大小便不通、不能說話)


五臟的病氣來源于它所生之臟,傳給它所克之臟,留止在生己之臟,死于克己之臟。當病到了要死的時候,必先傳到克己之臟,病人才死,這就是病氣逆行。病氣沿著相生的反方向    
比如:
肝受病氣于心,傳行到脾(正常順序),其病氣留止于腎,傳到肺就死了(逆行、相剋致死);
心受病氣于脾,傳行到肺(正常順序),其病氣留止于肝,傳到腎就死了(逆行、相剋致死);
脾受病氣于肺,傳行到腎(正常順序),其病氣留止于心,傳到肝就死了(逆行、相剋致死);
肺受病氣于腎,傳行到肝(正常順序),其病氣留止于脾,傳到心就死了(逆行、相剋致死);
腎受病氣于肝,傳行到心,其病氣留止于肺,傳到脾就死了。


長夏:穿插於所有兩個季節交接的時候


根據五臟相生相剋的順序,可以判斷病人的死期。
雪中迷
会员
会员
  • UID2024814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42
4423楼#
发布于:2016-03-06 11:06
雪中迷
会员
会员
  • UID2024814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42
4424楼#
发布于:2016-03-06 11:07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