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0楼#
发布于:2016-03-06 17:4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二班王玲萍申请签到,2016年3月6日《黄帝内经》第30课心得
一、1、手臂内有大的青色血管是失血的原因,血脱则气去,气去则寒凝,凝泣则青黑,故臂见青色。2、尺脉缓涩,人易疲劳,尺主阴分,缓为气衰涩为血少,气衰血少故人易疲劳。3、安卧脉盛,谓之脱血,脉盛者邪必盛,邪盛卧必不安,今脉盛而卧安,非阳邪,而为阴虚脱血。4、尺涩脉滑,谓之多汗:尺肤涩,营血少,尺脉滑,阴火盛,阳盛阴虚,故为多汗,阳加于阴谓之汗。5、尺寒脉细,谓之后泄:尺肤寒,脾阳虚,尺脉细,肾主二阴下部,脾肾虚寒故为后泄。6、脉尺粗常热者,谓之热中:尺粗为真阴不足,常热阴火有余,主热在里。 二、肝心脾肺肾,真脏脉出现时,会在它们相克的那天死,如肝的真脏脉会在庚辛金之日死。 三、1、颈脉动喘疾咳,曰水:人迎脉跳动的厉害,同时还气喘咳嗽是水肿病,有水停于内而出现的现象。2、目裹微肿,如卧蚕起之状,曰水:眼睑微微肿起来,像蚕脱了皮亮亮的,是水肿病。3、溺黄赤安卧者黄疸:小便黄红色,病人疲倦,是黄疸病的现象,疸就是热的意思,一般黄疸是由于脾胃湿热,抑郁于内而发黄疸,湿热之病阻滞气机,湿邪粘滞,人体沉重困倦。4、已食如饥者胃疸,吃完饭马上就饿,是胃疸病,是胃热,胃有热,消谷善饥。5、面肿曰风,足胫肿曰水,目黄者曰黄疸。6、妇人手少阴脉动甚是怀孕的表征。 四、脉从四时就是春弦夏洪秋毛冬石,“脉逆四时未有脏形”,没有出现与四时相应的脉象,春夏阳气盛,气血趋向于表,脉应盛而不应瘦,瘦是不足,逆四时的表现。秋冬阳应潜藏,气血应趋向于里或深藏于里,脉象应沉,今不沉反浮,逆四时。“风热而脉静”,风热为阳邪,阳邪扰动气血,其脉象应急疾,快,应躁,但今风热而脉静了,不正常,反映人气血大衰,尽管感受风邪,气血不能与邪气抗争。“泄而脱血脉实”泄而脱血伤其阴,脉宜虚而反实。病在中在里,脉应当沉而实,病在外,脉应当浮数的,但现在正相反,皆为难治之症,因为违反了四时。 五、1、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2、“太阳脉至,洪大以长”,太阳之气王于谷雨后六十日,是时阳气太盛,故其脉洪大而长。“少阳脉至,乍数乍疏,乍短乍长”,少阳之气王于冬至后六十日,是时阳气上微,阴气未退,故长数为阳,疏短为阴,而进退为定也。“阳明脉至,浮大而短”阳明之气王于雨水后六十日,是时阳气未盛,阴气尚存,故脉虽浮大而仍兼短也。 六、1、心的平脉来时盛满滑利,像一颗颗珠子连续不断地流转,如果心脏有病,脉急数,钩多胃少,这是病脉,“其中微曲”,脉来盛去衰,微曲指象去时衰减较明显。摸到寸脉时坚硬不柔和,重取得牢实而不动,如持革带之钩,全失充和之气,但钩无胃,故曰心死。 2、肺的平脉如同榆钱离枝后,似落而翩翩轻飘,似浮却又缓缓而下的轻浮和缓之象,既微毛之义。肺病时脉如同按在鸡的羽毛上,来去有艰涩之感,肺的死脉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散乱无绪,亦但毛无胃之义,故曰肺死。 3、肝的平脉和缓弦长而柔软,如高举的长竿末梢那样长而柔和,肝病脉来时,如摸在长竿上那样弦硬有余,柔和之象不足,死肝脉时脉来弦硬的程度如同新张的弓弦那样又紧又硬,毫无柔和之感。 4、正常脾脉,象鸡徐徐行走那样从容不迫,柔和适宜,脾病脉来弦硬有数,如同鸡举足疾速行走之势,脾脏死脉来时,象乌鸦的嘴,鸟类爪距等的角质部分那样细而坚硬,无柔和之象,如破屋漏水,良久一滴,快慢不匀,像流水一样,一去不返。 |
|
4441楼#
发布于:2016-03-06 19:0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陈丽娟申请签到
2016年03月06日 《黄帝内经》第30课心得 十八、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9. 臂多青脉曰脱血。尺脉缓涩,谓之解亦安卧;脉盛,谓之脱血;尺涩脉滑,谓之多汗;尺寒脉细,谓之后泄;脉尺粗常热者,谓之热中。 a. 手臂内侧青筋很多代表病人有失血多过的现象。 b. 尺脉缓而强时病人有疲劳倦怠的现象;体力好是因为阴阳平衡,当阴虚时会出现无力的现象。当人静卧不动时脉很盛是因为有失血的现象。尺脉涩而滑时是多汗之症。 c. 肚子大舌苔黄的人多半有热中之症。 10. 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脾见甲乙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己死,是谓真藏见者死。 有肝病的人一般在庚辛日(金)死,有心病的人一般在壬癸日(水)死,有脾病的人一般在甲乙(木)日死,有肺病的人一般在丙丁日(火)死,有肾病的人一般在戊己日(土)死。 11. 颈脉动,喘疾咳,曰水;目内微肿,如卧蚕起之状,曰水;溺黄赤安卧者,黄疸;已食如饥者,胃疸;面肿,曰风;足胫肿,曰水;目黄者,曰黄疸。 a. 人迎脉跳动很快代表胸腔里有积水;目带处肿起如卧蚕状代表有水肿;小便红黄但能睡觉是黄疸之症;吃过饭后很快又饿代表是中消之症;面部肿胀是风症;脚腿肿胀是水症;眼白处发黄是黄疸。 b. 面部和脚上同时肿是同时有风症和水症。 12. 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脉有逆从,四时未有藏形,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时也。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涩坚者,皆难治,命曰反四时也。 a. 妇人手少阴脉跳动很快时是有孕。 b. 脉要顺从四时,春夏脉应该大,秋冬应该脉小,如果反之是逆四时,凶险之兆。 c. 风热症应该脉比较浮大,下利同时脱血这症应该是脉比较虚,病在中焦应该脉很实,病在外脉应该虚浮,脉症不符时都是难治之症,叫反四时之脉。 13. 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太阳脉至,洪大以长;少阳脉至,乍数乍疏,乍短乍长;阳明脉至,浮大而短。 a. 胃气与三阳脉之间的关系:胃气来自水谷,当不食水谷时当死。无胃气者就是真脏脉。肝脉为弦脉,肾脉全为石脉。 b. 太阳脉即病在表,脉应该是洪大而长;病在少阳时脉大时小时快时慢;病在阳明时脉浮大而短。 14. 夫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玕,曰心平,夏以胃气为本。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肺平,秋以胃气为本。病肺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肺病。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平肝脉来,耎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气为本。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平脾脉来,和柔相离,如鸡践地,曰脾平,长夏以胃气为本。病脾脉来,实而盈数,如鸡举足,曰脾病。死脾脉来,锐坚如乌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曰肾平,冬以胃气为本。病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曰肾病。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 a. 心:平脉应该是如连续的珠子。夏天生病时,在左寸处摸到钩脉且稍带弯曲都是心病。当心脏快要停掉时是纯钩脉,脉很硬很强,是心死。 b. 肺:平脉应该象羽毛一样,在皮肤表面,中间硬两边有脉,一息五至,缓而有力。肺有病时,脉如鸡的羽毛,时浮时沉不稳定。肺死时脉不是一息五下,可能是一息一两下,一息八九下。 c. 肝:平脉应该像细细的树枝。肝有病时,脉会变有力变快而且滑。肝死时像绷紧的弓弦一样。 d. 脾:平脉应该像鸡轻踩在地上,摸上去稳定而柔软。脾生病时,脉像鸡抬脚一样。脾死时脉尖锐如鸟之喙。 e. 肾:平脉应该是沉在骨边,重按又没有,一息五至。肾有病时,越按反弹越强,速度加快。肾死时脉像弹石头一样很坚硬。 十九、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1. 黄帝问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 岐伯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耎弱轻虚而滑,端真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 帝曰:何如而反? 岐伯曰: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 帝曰:春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 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胠满。 a. 肝脉为弦脉是因为春天主生发。 b. 肝经络到眼睛后方和头顶的百会穴,当肝气太过(肝实)时,会造成人健忘、头晕、晕眩、发癫痫;当肝气不足(肝虚)时,会造成胸痛引背,两胁胠满。治疗时肝实的法则是采用“母能令子虚”即通过补肾来治肝实,治疗肝虚采用“子能令母实”即通过治心来治肝虚。当采用“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的法则时用泻心火的药治肝实,用补心火的药补肝虚。 c. 肝虚时会有胸胁苦满,会出现胸痛彻背的现象。 |
|
4442楼#
发布于:2016-03-06 19:5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管琴歆申请签到
2016年3月6《黄帝内经》第30课心得 手臂内侧多青脉,病人有失血现象。尺脉缓而强,人非常疲劳。人有精神、体力好,是因为阴阳能平衡,阴虚就营养不够,病人就虚掉了。一个人没有动非常安静却脉盛都是脱血。尺脉涩又滑则多汗,尺寒脉细会下痢不止,尺脉粗而热,则中焦会比较热。 天干是天气,地支是地气。肝有问题到庚辛日大凶,心有问题到壬癸日死,脾有问题到甲乙日死,肺有问题到丙丁日死,肾有a问题到戊己日死。 人迎脉跳的速度很快,胸腔有积水。眼袋呈卧蚕状则为水病。小便黄红,但是睡眠还好,胆有问题。如果小便黄红,睡眠不好,则肝出问题。吃完饭又饿了则糖尿病。早上面肿是风症,脚胫肿是水病,眼睛黄是黄疸,妇人手少阴脉动则怀孕。 脉要顺从四时,春夏脉要浮而大,秋冬脉为沉这是正常。如果秋冬摸到春夏的脉,这是逆,逆都是不好的。风热之症脉反而静,下痢或失血脉实,病发在内而脉却虚而无力,病生在外而脉却重按才得,这都是难治之症,也就是反逆之脉。脉症不符,如便秘是实,本来应该脉大现在却脉很细。症状与节气逆四时都难治。 胃气来自食物,一个人断水不吃五谷杂粮会死,无胃气死。肝全是弦脉,肾全是石脉,没有胃气是真脏脉。病在皮肤表面,太阳脉洪大而长,少阳脉忽快忽慢,时长时短,少阳主开合,阳明脉浮大而短。 摸脉以胃气为本,一定是缓而有力。 正常心脉:来时滚滚如珠状,触按时如圆珠子在转动。心有病,脉为勾,纯勾脉,心死; 正常肺脉:像羽毛一样。肺有病,脉不上不下,如鸡的羽毛,没有胃气肺死;正常肝脉:像树枝一样,细软有力。肝有病:滑而有力,肝死:脉如弓弦一样绷紧; 正常脾脉:很稳定很柔软。脾有病:尖锐如鸡之抬足;脾死:如鸟嘴之尖喙; 正常肾脉:沉脉。肾有病:越按弹得越强,肾死:摸上去如弹石头一样。 常脉与病脉:春天是弦脉,肝脉太过:病在外,人会健忘,头昏、癫痫,肝实,母能令子虚,泻心火的药。不及:体内有病,胸痛澈背,虚,子能令母实。补心火,补肝的不及;泻心火,实则泻其子,肝的实症泻心脏的实。 |
|
4443楼#
发布于:2016-03-06 20:5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张宏申请签到,2016年3月6日《黄帝内经》第31课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张宏申请签到,2016年3月6日《黄帝内经》第31课心得 玉机真脏论第十九 本篇论述四时之脉象,气候对于脉象的影响,太过、不及的表现,疾病之传变,真脏脉象,诊断要四诊合参等。 肝经虚实,有两胁胀满、胸痛的症候,因阳居于胸,阴虚时,导致阳不足,是以胸痛。 夏天的脉象,来盛去衰,如钩之象,是以称为钩脉,也就是洪脉。此为常态。如脉气来去均盛,为太过;主病在外;脉气来时不盛,去时有余,为不及。太过会使人身体发热,皮肤发痛,因热邪成疮。不及会使人心虚烦躁,咳嗽吐痰,下部出现下泄等,治疗时,原则是“母能令子虚,子能令母实”,太过时可治疗肝,不及时,补益肠胃,肠胃调好,心气不足即愈。 秋脉主肺,属金,脉气来时清虚以浮,去时散,因此叫做浮脉。浮软而中间坚,两侧虚,是太过,病主外;脉气来浮软而微,此为不及,病主内。太过使人气逆,背痛,此因背是阳气之所在,肺主华泰,通百脉,阳气太过,肺气不降,是以背痛。不及会使人呼吸短气,气逆吐血,吐血是因为常人阳能守,阴归经,血才能在经络中不逆流,阳不足,经脉会逆流,因此肺阳虚时会吐血。出血时无止血法,只要补足阳气。血自然止住。 腹部动脉破裂好发于55-60岁,此因寒症,祛寒即可。 冬脉是沉脉,主肾脏,脉沉于骨边,有力但不石。病脉如石,为太过,病在外;脉细数,为不及,此为少阴证。治疗的原则仍然是“母能令子虚,子能令母实”,不及治之以肝,有尿毒症时强肝是大原则,并配合强肾、补脾等。 脾脉可以向其余四脉注入胃气。脾主四肢少腹,太过时,会四肢不举,不及则九窍不通。 在学习时要深刻理解五行生克的含义,常人均是五行相生,生生不息,永不停止也是不能回头的,一旦有逆就是病态。一脏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其他脏腑。 常人五行相生,如一脏之气反逆,如心气反逆至肝,再反逆至肾,此时水克火,心火遇肾水,是最危险的。治证时,按照治疗的进程脸色也会有变化,如果按照相生关系变化,证明病情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反之则是凶兆。因此冬季时,亡于心脏病的人最多。 脾主中央,如天干地支。十二时辰中,辰、戊、丑、未属土,寅卯为木,已午为火,申酉为金,亥子为水。 正常人五脏相生,病态相克,相克出现时,如肝有疾,则强脾,这样不会发展,再去治疗病症,其他脏以此类推。如相克五脏传完,即为死证。 知道阴之变化,可知死生,知道阳之变化,可知病从何生。 |
|
4444楼#
发布于:2016-03-06 21:0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祁峰申请签到,2016年3月6日《黄帝内经》30课学习心得:
手内臂多青脉或平卧脉盛者多为失血,尺脉缓而强,示痨疲劳之极。 尺涩脉滑为多汗,尺寒脉细为后泻,尺脉粗长为热中(腹大舌黄)。 脉得四时为顺无病。当阴衰竭之时,阳会突然短时强大,为回光返照,这时,阳无所依,马上会阴阳离绝而亡。 肝病见庚辛日为大凶。 心病见壬癸日为大凶。 脾见甲乙日为大凶。 肺见丙丁日为大凶。 肾见戌乙日为大凶。 一般脏病见相克日主凶。 人有卧蚕为水肿,双侧均有为儿女双全,右侧无无女,左侧无无子.左侧有卧蚕有黑示有子但夭折。 小便黄红,不得安卧,肝有病。 小便黄红,可安卧,病在胆。 饭后饥为消渴。 面肿为风邪作崇,脚肿为水作崇。面,脚都肿为风水相搏。 眼白发黄,为黄疸。 秋冬脉洪浮,夏春脉沉细为逆四时为凶。 风热病而现沉细脉为逆。 下利脱血脉现洪,坚,涩为脉症不符,同样为凶。 人绝五谷无胃气,肝弦,肾实且洪大为凶。 太阳脉浮,洪,大。 少阳脉时大时小。 阳明脉浮大而短。 脉诊都以胃气为本,不管那部脉,洪,坚,大而无胃气,均为死脉。 天人合一,诊脉是同样道理,脉应和四季相对应。 肝气旺,阳外泄,可致善忘,头晕,癫痫。 母能令子虚,子能令母实。 |
|
4445楼#
发布于:2016-03-06 21:1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莉申请签到
2016年3月6日《黄帝内经》第32课心得 人生病原因有三种:一是风邪;二是情志;三是外伤。人体受风寒侵犯会毛孔闭锁,体热无法散出,需用汗法使毛孔打开,汗出则病去。若病邪已侵入肌肉,病人会麻木、肿痛,可用毛巾沾热药汤擦洗痛处,也可火灸或针刺放血来治。 若施治不当,病邪会继续侵入肺成为“肺痹”,病人会咳嗽气逆。再没治好就入肝成为“肝痹”,又名“厥”(冷,反逆之意)。病人胁痛且食入即吐,可施针法。 再没治好会侵入脾,成为“脾风”。病人全身发黄且腹中热盛,烦躁不安,汗或小便甚至呈黄色。此时可内服汤药,或按摩穴位或以热药水浸泡身体。 如施治不当病邪会继续入侵到肾,成为“疝瘕”(jia,腹中有积),又名“蛊”。病人会小腹烦热刺痛,大小便出白浊之物。此时可辩证施药、推拿去除病邪。 人膀胱和小肠之间的膜是女人和男人的生精之所。这里是很纯净的血液,经小肠加热气化后排出的才是白精。 病邪到肾后再治不好会入侵到心脏,成为“瘛”(xi)。病人会手足痉挛而拘急。此时需针灸和汤药并施。如再失去治疗机会,十天后病人就会死亡。这是病邪在人体以相克的方式传递直至人死亡的过程。 慢性病:如肾病传到心,心脏本身不受病,病邪会反传到肺。肺于病初已受损,此际再被侵就会寒热往来,病变得深且顽固,正常可再活三年,这是病势缓时传变的法则。 外伤所致和突发的急性病可不必考虑其传变的法则与治法,因其会受人忧、恐、怒、喜、思等情志影响,不按照传变法则发展。可能本来是小病,因突发事件使情绪骤变,结果病邪乘机而入,造成大病。如人遇喜而心气大虚,肾气会乘虚而入;盛怒时肝气亢奋会影响脾;过悲致肺气张而影响肝;过恐伤肾影响心,脾气乘虚而入;过忧伤肺,心气会乘虚而入。这是情志过度生传变的五种变化。 五脏的病分别有五种相克变化(共25种),这些变化会影响正常的传化,故名“传乘”。 病人体瘦如柴(形伤),胸中气胀,呼吸短促,大小便不利,一呼吸身体就摇晃,最多活6个月。胸为阳之位,胸满气胀为气伤。气、形皆伤病人就危险,形伤气没伤就没关系。 若出现真脏脉,可依据相克的节气预知其死亡时间。症状同上,病人胸内痛而牵引肩头,则其一月内死。再出现真脏脉,必死于被克之日。症状同上,病人身发热,消瘦很快,再现真脏脉,则最多活十个月。 病人肉消骨现,动作缓慢无力,再现真脏脉,则其一年内死。再有真脏色,则死于被克之日。病人瘦成皮包骨,胸中气胀,腹痛不安,肩背热,眼眶凹陷,目不识人,又有真脏脉,马上就要死了。若能识人,于被克之日死。 肝的真脏脉,寸口到尺部中外侧都紧绷如刀刃,按压如琴弦,若面色青白,毛发曲折,病人必死。心的真脏脉坚实有力,按压呈粒状,病人面色赤黑,毛发曲折,必死。 肾的真脏脉跳动力强而有时中止,按之坚硬,病人面黑黄无光泽,毛发卷曲,必死。 脾的真脏脉柔弱无力,忽快忽慢,病人面色黄青无光泽,毛发卷曲,必死。现真脏脉及真脏色都是必死之兆。真脏脉超过标准脉长很多,且很大。 古医书中的心下即指胃,胃实际指小肠。胃是五脏津液的能源所在。五脏的气都因有胃气才输送到肺,再依靠肺经运送才循环流畅。一旦病重,人精气衰弱,胃气无法与脏气同时贯注于肺经,于是就独现真脏脉,说明脏的功能已被完全破坏,人必死。 治病需详查病人的外形、精神与气色之润泽。把脉知何脏为主病,新病还是旧疾,不能错过救治的最佳时机。外形气色均未失常或病色很浅,易治。脉与四季相合,可治。 |
|
4446楼#
发布于:2016-03-06 21:2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郝文慧申请报到
2016年3月6日,《黄帝内经》30课心得 5.脉从阴阳 1)脉象与病症的阴阳性质一致,容易痊愈。如果一个人脉无力,讲话无力、脸色苍白,这是脉证相合,这个病是虚证,好治。 2)脉象与病症的阴阳性质相反,很难痊愈。如果一个人脉很洪大,但讲话无力、脸色苍白,是脉证不合,心脏已经很不好了,病很难治。阴到极致的时候,阳会浮上来,因为阴阳相对应,就像是蜡烛快烧光时最后跳跃增大的火苗,是回光反照。如久病的人突然气色好、胃口好,就是快到生命尽头了。 3)脉象与四时阴阳相应,即使得病也不会有危险;脉象与四时阴阳相反,及不间脏而传变的,很难痊愈。 6.尺脉脉象及病症 1)手臂内侧有多处青筋显露的,是大失血的反映,是血不够的反映。 2)尺肤和尺脉缓涩的,是阴虚,是气血不足的反映,会非常倦怠无力。人有精神、体力好,是因为阴阳平衡,阴虚即营养、肌肉不够,病人没有力量。 3)病人喜欢卧床不起、却脉象盛大像刚跑完步,是脱血证,血为阴,失血即阴虚、阴虚阳就亢、火会旺。 4)尺肤涩而脉滑的,是阴血少而阳热盛的反映,会有多汗症状,因为尺主膀胱。 5)尺肤寒而脉细的,是阳气虚衰的反映,会有腹泻的疾病。 6)尺肤热而脉粗大的,是阳热之邪过盛的反映,多是里热症。热中是中焦热,阴阳交在腹部,望诊时肚子大、舌头黄,就是热中。 7.见五脏的真脏脉,病人就会死于其所不胜之日。 天干是天气、地支是地气。 十天干的五行属性: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 真脏脉就是跳得特别慢或者特别快,没有胃气的和缓。 肝脏出现毫无胃气的真脏脉,即弦多胃少,至庚、辛日就会死亡,因为肝属木,庚日与辛日属金,金克木。 心脏出现毫无胃气的真脏脉,即钩多胃少,至壬、癸日就会死亡,因为心属火,壬日与癸日属水,水克火。 脾脏出现毫无胃气的真脏脉,即过缓或过速,至甲、乙日就会死亡,因为脾属土,甲日与乙日属木,木克土。 肺脏出现毫无胃气的真脏脉,即毛多胃少,至丙、丁日就会死亡,因为肺属金,丙日与丁日属火,火克金。 肾脏出现毫无胃气的真脏脉,即沉多胃少,至戊、己日就会死亡,因为肾属水,戊日与己日属土,土克水。 8.几种病的病症 1)人迎脉搏动太快,并见喘急咳嗽的,是水气上凌于心肺的表现,是胸腔里有积水。 2)小便黄且红,并睡的很好,是胆有病;如果小便黄赤,但睡不好(晚上是阴、是脏),是肝有问题;。 3)吃完饭后又饿了,是糖尿病。消渴分三种:一是大量喝水不解渴;二是吃很多饭还是饿;三性功能丧失。 4)面部浮肿明显的,是风症,是由于晚上睡觉吹风,开祛风的药。(晚上睡觉不要开电风扇、空调) 5)小腿和脚浮肿的,是水症,是水湿之邪侵犯脾肾两经引起,开排水的药。 6)妇女少阴脉搏动过盛,是怀孕。(少阴脉在心经、神门穴附近,神门下针一般向手指方向下针,下针时避开血管,如果伤阴不容易好) 孕脉:阴脉特别大,阳脉变成二条,左男右女,神门旁手少阴心经动脉的搏动是小孩子的脉。 9.望诊 下眼袋像卧蚕、白白的,感觉隔着皮肤都可以看到水,是水肿。 年龄大了都会有眼袋,有的人眼袋光亮、光鲜,两个眼袋都很好,说明子嗣非常好,有儿有女;如果只有右眼袋是有女儿没儿子;如果只有左眼袋是有儿子没女儿;如果在眼袋下再发黑,孩子会夭折(左眼袋下黑是儿子凶、右眼袋下黑是女儿凶)。 白眼珠发黄是黄疸病 10.脉时不符、脉证不符 1)脉与节气相反的,即应该出现某种脉象的季节却没有出现,春夏脉应浮大反而见到沉细的脉,秋冬脉应沉细反而见到浮大的脉,是与四时相逆,是难治的病; 2)脉与证相反的,都是脉象与病症不符,属于难治的病。如风热病,脉应该浮数反而是沉静的;泄泻及失血症,脉应该虚弱反而盛实的;病在中焦,脉应该沉反而浮虚的;病在外,脉应该浮反而坚涩的。例如便秘七天应该脉很大很硬,但是却是软弱无力的脉,不好治。 11.胃气 人的生命饮食水谷为根本,所以当断绝饮食水谷时,人就要死亡。水谷精微是由脾胃产生而到全身,并在脉象中反映出来。所以如果脉象中没有和缓的胃气,人就要死亡。真脏脉就是脉中没有胃气,如春天肝脉太弦、冬天肾脉太沉、或者春天脉不弦、冬天脉不沉等,单纯的弦、单纯的沉且无和缓之象。 12.三阳脉: 太阳脉,脉象应该洪大而长,手指头轻轻一碰上去就可以摸到。 少阳脉,脉象应该时大时小,有时快有时慢,因为少阳主门户的开合,病已经进入少阳。 阳明脉,脉象应该洪大而短。 三阳脉与真脏脉区别:三阳脉是有胃气的,尽管很洪大,但按下去就没有了;而真脏脉没有胃气,透尺透寸,很快很数很长,脉形很硬,按下去不会变化。 13.正常的肝心脾肺肾脉 所有的脉以胃气为本,一定要有胃气,即所有的脉首先要缓而有力,一息五至左右。如果过缓或过速,是胃气要丧失了。 1)心脉 【位置】左寸 【平脉】象一颗颗珠子连续不断地流动,盛满滑利。心脏与夏气相通,脉象中以和缓的胃气为根本,不能太旺盛。 【病脉】急促不稳定,形如钩,在博动中偶尔有一次低陷的脉象。 【死脉】脉起时旺盛不舒展,伏去时没有柔和滑利之象,像摸衣带上的钩子那样。纯钩脉,没有胃气,脉很硬。 2)肺脉 【位置】右寸 【平脉】轻浮虚软,象榆钱飘落一样,肺脏与秋气相通,脉象中以和缓的胃气为根本,不能太轻虚。轻轻就可以摸到,像一根羽毛。 【病脉】往来涩滞,不稳定。 【死脉】象飘浮在水面上样轻浮无根,又像风吹茅草那样散乱无序。不稳定,而且十分数,一息九下十下。 3)肝脉 【位置】右关 【平脉】和缓弦长,长而有弹性。肝脏与春气相通,脉象中以和缓的胃气为根本,不能太弦。细细的树枝、细软有力。 【病脉】充实而滑,坚硬挺长没有柔和之象。有力且滑。 【死脉】急而坚劲,像新张的弓弦,绷急坚硬、毫无和缓之象。一条弦直直地浮在那儿 4)脾脉 【位置】右关 【平脉】从容和缓、节律匀称,从容不迫、轻缓稳当。脾脏与长夏之气相通,脉象中以和缓的胃气为根本。 【病脉】充实而急数、不舒张 【死脉】短硬而尖锐、无伦次,去而不返。 5)肾脉 【位置】左尺 【平脉】圆滑连贯,虽然沉于内却有生动之象,按之仍明显,也就是有根。肾脏与冬气相通,脉象中以和缓的胃气为根本,不能太沉。肾脉在骨边,重按就没有了。 【病脉】越按越坚硬 【死脉】坚硬劲急、毫无和缓之馁,肾功能都没了。 |
|
4447楼#
发布于:2016-03-06 21:4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1班文霞申请签到
2016年3月6日《黄帝内经》第30课学习心得 手臂内侧多青脉,病人有失血现象。尺脉缓而强,人非常疲劳。人有精神、体力好,是因为阴阳能平衡,阴虚就营养不够,病人就虚掉了。一个人没有动非常安静却脉盛都是脱血。尺脉涩又滑则多汗,尺寒脉细会下痢不止,尺脉粗而热,则中焦会比较热。天干地支就奇恒揆度,天干是天气,地支是地气。肝有问题到庚辛日大凶,心有问题到壬癸日死,脾有问题到甲乙日死,肺有问题到丙丁日死,肾有问题到戊己日死。人迎脉跳的速度很快,胸腔有积水。眼袋呈卧蚕状则为水病。小便黄红,但是睡眠还好,胆有问题。如果小便黄红,睡眠不好,则肝出问题。吃完饭又饿了则糖尿病。早上面肿是风症,脚胫肿是水病,眼睛黄是黄疸,妇人手少阴脉动则怀孕。脉要顺从四时,春夏脉要浮而大,秋冬脉为沉这是正常。如果秋冬摸到春夏的脉,这是逆,逆都是不好的。风热之症脉反而静,下痢或失血脉实,病发在内而脉却虚而无力,病生在外而脉却重按才得,这都是难治之症,也就是反逆之脉。脉症不符,如便秘是实,本来应该脉大现在却脉很细。症状与节气逆四时都是难治。 胃气脉、三阳脉的关系:胃气来自食物,一个人断水不吃五谷杂粮会死,无胃气死。肝全是弦脉,肾全是石脉,没有胃气是真脏脉。病在皮肤表面,太阳脉洪大而长,少阳脉忽快忽慢,时长时短,少阳主开合,阳明脉浮大而短。摸脉以胃气为本,一定是缓而有力。正常心脉:来时滚滚如珠状,触按时如圆珠子在转动。心有病,脉为勾,纯勾脉,心死;正常肺脉:像羽毛一样。肺有病,脉不上不下,如鸡的羽毛,没有胃气肺死;正常肝脉:像树枝一样,细软有力。肝有病:滑而有力,肝死:脉如弓弦一样绷紧;正常脾脉:很稳定很柔软。脾有病:尖锐如鸡之抬足;脾死:如鸟嘴之尖喙;正常肾脉:沉脉。肾有病:越按弹得越强,肾死:摸上去如弹石头一样。 玉机真脏论:常脉与病脉:春天是弦脉,肝脉太过:病在外,人会健忘,头昏、癫痫,肝实,母能令子虚,泻心火的药。不及:体内有病,胸痛澈背,虚,子能令母实。补心火,补肝的不及;泻心火,实则泻其子,肝家的实症泻心脏的实。 |
|
4448楼#
发布于:2016-03-06 21:47
中医经典特训9班3月06日,王毅泓申请签到《黄帝内经》第31集
治症大法则: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母能令子虚,子能令母实。 夏脉:钩脉实质是洪脉,五脉络五脏,肝为弦,心为洪,脾为缓,肺为浮,肾为沉。万物因热而盛长,脉气来时盛大去时衰弱为钩脉。 太过:一息5-7至,表现为身热,肤痛,化脓红肿,治法:母能令子虚。 不及:心情烦躁,热上入肺,生咳嗽吐痰。治法:子能令母实,再加治土等。 秋脉:肺,天地万物收成,因肺主皮毛,浮于表面。太过:脉呈中央坚,两边虚,令人逆气而背痛。因背是阳气所在,肺是诸阳之会,常人肺气肃降,现阳太过,阳气上冲,则出现想吐,背痛。不及:如羽毛一样微弱,一息3至,病人表现为咳嗽而喘, 咳嗽带血,气若下降则会气喘咻咻。大肠带血,都是虚证。 中医血的观念:常人阳守,阴才能归经,血才会在经脉中不逆流。治法:血无止法,只要让阳回头,血就停住。举例:主动脉夹层瘤,中医认为血管破裂是因为寒,去掉里寒,让血热起来就能止血。 冬脉:沉是因为肾在管,深沉且搏动有力。太过:脉气如石弹一样圆圆硬硬。表现为极易疲劳,呼吸浅,督脉痛;不及:脉气去时如同数种细脉相聚在一起,(脉非常细、小),表现为胸中空空如悬,像饥饿、腹部寒冷,小腹胀满,小便淋漓不尽。 脾脉:中央土,脾主四肢、肌肉、少腹,是个孤脏,对肝、心、肺、肾灌注胃气,是动能之源。生病时才见脾病的脉。 太过:四肢不举;不及:主任九窍不反,如大小便堵塞、失音等。脾一虚,四个脏器一起压下来。 五行:木、火、土、金、水,相生循环,不能逆,不断新陈代谢,生生不息。 常人五行相生,但如心火回逆到肝脏,再回到肾,肾是水,心脏有问题时遇到水就危险。治疗:青、赤、黄、白、黑,如一个人脸色是青色的,经治疗后呈红色是正确的,不能倒着走。 何谓5分,按地支,十二个时辰来区分,分出木、火、土、金、水。长夏在中间。寅卯为木,巳午为火,申酉为金,亥子为水。 巳 午 未(土) 申 辰(土) 酉 卯 戌(土) 寅 丑(土) 子 亥 按天干分: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 五行:正常人相生,病者相克,肝克脾,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死。肝有问题时,先实脾,病不进;如脾有问题时,先实肾;肾已坏,先治心。查阳气变化,知道病从何生,查阴之变化,知死生之期。 |
|
4449楼#
发布于:2016-03-06 21:5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易岚申请签到
2016年3月6《内经》第30集心得 脉合阴阳四时的顺序,发病也无危险。如果脉逆四时的顺序,疾病难治愈。手臂多有青色血管,表示病人失血过多。尺脉缓而脉象艰涩,是疲劳的表现。人安卧在床,却脉形盛大,是脱血现象。尺脉形散而上下滑动,是津液不足,可知病人出大量汗所致。尺脉寒脉细小,为里寒,病人会下痢。尺脉热脉粗大,为热中。 肝病见庚辛日会死,庚辛为金,金克木。纯钩之心脉,心脏已衰,遇壬癸日易死。脾气绝,遇甲乙日易死,甲乙属木,木克土。肺气失,遇丙丁日易死,丙丁是火,火克金。肾气绝,遇戊已日易死,戊己属土,土克水。真脏之脉皆为死脉。 人迎脉速动,咳喘,是胸中有水。眼睛四周稍肿,如蚕形横卧,是腹中有水。右边眼袋肿,代表此有没有儿子,反之左眼袋肿是没有女儿,眼袋黑,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病人尿黄且红能安睡的,是黄疸。尿黄具红不能睡,是肝出问题。刚吃了饭又饿者,是胃疸。面肿为风病。足径肿,是水病。面足都肿是风水。眼睛黄是黄疸。妇人心经自通里到神斗处脉动甚者为有子。 脉象有与四时想应的,也有不相应的,在当季没有出现当季的脉,如春夏季没有弦洪的脉,却出现沉涩的脉,秋季没有毛、石脉象,却出现浮大的脉,是与四时相反。 人食水谷为生命的本源,一旦断绝了水谷,就会死亡。脉中无胃气,人也会死。没有胃气的脉是指只见真脏脉,而无和缓的胃气脉。脉不得胃气,肝脉见不到弦脉,肾脉见不到微石脉。 人体阳脉盛时,如见脉形洪大且长形,此为太阳脉,如果脉忽快忽慢,时长时短,此为少阳之脉。如现浮大而形短者,则为阳明之脉。 平常的心脉,如滚珠一样,名为心平。夏季以胃气之脉为本,心脉在夏季最盛,心脏有病时,脉搏粗大且连续而至,脉形屈曲之壮,为心病。将死的尺脉,会出现寸口脉曲,前面弯曲后面端直,如钩子一样,为心死之脉。正常的肺脉,像榆叶飘落,是肺的平脉。秋季的脉以胃气为根本,应当和缓。肺脉不上不下,滞涩像鸡毛一样,是病脉。肺脉像物体飘在水上,像风吹羽毛,轻浮无根,是死脉。正常的肝脉柔和而弦长,如同举起长竿的末端,这是肝的平脉。春季的脉象为胃气为根本。肝脉坚硬而滑利,好像长竹竿一样,是病脉。肝脉弦急,像新的弓弦一样紧绷,是死脉。正常的脾脉,柔和有节奏,像鸡走路一样,是脾的平脉。脉坚实充盈,像鸡举足一样急促,是病脉。脉像鸟嘴尿爪一样坚硬,像屋子漏水不规则,像流水一去不返,是死脉。正常的肾脉,是沉脉,沉在骨边,按到骨边可触及,重按没有,这是平脉。冬季的脉以胃气为根本。肾脉如牵引葛藤,越按越硬,是病脉。脉好像从两侧抢夺的绳索一样,绵长而急促,或如用手指弹石头一样坚硬,是死脉。 玉机直藏论篇第十九 春季时,常人的脉为何是弦脉?春脉就是肝脉,是肝气最旺的时候,属东方属木。天地万物自春天开始生长。因此为生之始。所以气较软而虚滑轻松,故名弦脉。与此相反之脉,为病脉。所谓反胃,是什么样的脉?脉气来时坚实且强,这是太过,病生体外。如果服气来时空虚而微小,这是不及,表示体内有病。春脉太过与不及的症状是什么?肝脉太过,病人善忘,头脑不清昏昏然,眼睛发黑而昏厥。如为不及,会令人胸痛牵引背部,向下发展为两膝位胀满。 |
|
4450楼#
发布于:2016-03-06 22:0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山西吴静
2016-3-6学习《黄帝内经》第30课心得 手臂内有大的青色血管是失血的原因,血脱则气去,气去则寒凝,凝泣则青黑。 肝心脾肺肾,真脏脉出现时,会在它们相克的那天死,如肝的真脏脉会在庚辛金之日死。 人迎脉跳动的厉害,同时还气喘咳嗽是水肿病,有水停于内而出现的现象。小便黄红色,病人疲倦,是黄疸病的现象,疸就是热的意思,一般黄疸是由于脾胃湿热,抑郁于内而发黄疸,湿热之病阻滞气机,湿邪粘滞,人体沉重困倦。吃完饭马上就饿,是胃疸病,是胃热,胃有热,消谷善饥。妇人手少阴脉动甚是怀孕的表征。 心的平脉来时盛满滑利,像一颗颗珠子连续不断地流转。 肺的平脉如同榆钱离枝后,似落而翩翩轻飘,似浮却又缓缓而下的轻浮和缓之象。 肝的平脉和缓弦长而柔软,如高举的长竿末梢那样长而柔和。 正常脾脉,从容不迫,柔和适宜,脾病脉来弦硬有数。 肾的平脉来时连续不断,圆滑流利,向心正常的钩脉,但稍沉有力。 春脉主应肝脏,脉气来时,软弱轻虚而滑,端直而长,所以叫弦,假如违反了这种现象,就叫病。肝气太过会使人怒,精神恍惚,头晕目眩,而发生巅顶疾病,足厥阴肝经会由巅上。 |
|
4451楼#
发布于:2016-03-06 22:2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刘炳环申请签到
2016年03月06号,《黄帝内经》第30课心得 诊尺脉时须注意事项: 1)凡手臂多呈现青色之血管,表示病人失血遇多。 2)尺部之脉缓而散名之“解□”,即易疲劳倦怠,阴虚导致。 3)人安卧于床,但脉形却盛大,此即“脱血”现象,人必极虚也。 4)尺脉如按而形散且上下滑动,必因津液不足,故知病人必过量出汗而致也 5)尺部之肤如冰冷且脉形细小,为里寒已盛,病人必下痢不止。 6)尺部之肤若热,且脉又较粗大,此即“热中”,也就是中焦内热壅盛状,症状:肚子大,舌苔黄。 见到病人之脉为纯弦之象,此为肝绝,因金克木,故病人必于庚辛之金日而死。见到纯钩之心脉,心脏巳衰,病人易死于属水之壬癸日。见到纯代之脉,病脾气已绝,病人常于木气最旺之甲乙日死,因木克土。见到纯毛之肺脉,此肺气已失,病人常于丙丁火气最旺之日死,因火克金。见到纯石之肾脉,为肾气已绝,病人常于戊己之土日死,因土克水。举凡见真脏之脉,皆为必死之象,且由脉状可知何日(相克日)死。 人迎之脉动若速,病人必喘息咳嗽剧烈,此胸中有水。 望诊:目之四周(眼袋处)稍肿,有如蚕形横卧之状,必腹中有水。若病人小便黄且红,仍能安眠者,此为黄疸。刚吃完饭又生饿感者为“胃疸”,胃热过盛状。人面肿者,为风病。足胫生肿者,为水病。人目黄浊者为“黄疸”。妇人心经自通里到神斗处脉动甚者为有子。 年老者,如果眼袋很鲜亮,标示子嗣很顺,如果只有右侧有眼袋,代表只有女儿没有儿子,相反,则表示只有儿子,没有女儿,如果有黑黑的在眼袋上,代表子女夭折,白发人送黑发人。 逆脉,春夏乃生长之时节,脉形反瘦,秋冬为收藏之时节而脉形却反浮而大, 是逮逆四时。病人有风热之症而脉反静,下痢或失血频率反呈实状,病发在内而脉却虚而无力,病生在外而脉却重按乃得而形又散,都是难治之病,是反逆之脉,同时反四时,皆为危症。 脉中无胃气者,即是肝呈全弦无缓之象,肾呈全石无缓之象。 三阳脉: 人体之阳脉盛时,如见脉形洪大且长形,此为太阳脉,脉在表; 如脉现忽快忽散,时长时短,此为少阳之脉。 如现浮大而形短者,则为阳明之脉。 常人之脉(所有诊脉以胃气之脉为本): 平常的心脉,其来时滚滚如珠状,触按时如圆珠子在转动状,这名之为“心平”。夏季时以有胃气之脉为本,心脉在夏季最盛,心有病时,脉搏粗大且连续而至,脉行屈曲之状,此为“心病”。将死之心脉,会出现寸口脉曲,而后脉不断拥至,如兵器中之长钩,此为心死之脉。 正常的肺脉,如榆荚之落地,静静的飘动,软绵绵的,名曰“肺平”。秋季肺气当旺,仍需有胃气之缓象。病肺之脉,无论沈浮,按之如鸡羽一样,无依无靠,不浮亦不下此时脉必然是一呼一吸间两至或八九至,此为“肺病”。肺死时,其脉如物之浮水面,如风吹毛发状,此曰“肺死”。 正常的肝脉,搏指软绵,如钓竿末稍般,有弹力中带软象,此曰“肝平”。春季肝木正盛,但仍须带胃气之缓象,才是正常。肝病时,脉形会充实而滑腻,知手按长竿上下移动感,此曰“肝病”。肝将绝死时,脉形必劲急如弓弦一样的绷紧,此曰“肝死”。 正常脾脏之脉,缓和且柔软,好像难足踩地一样柔软有力,此曰“脾平”。长夏之季脾气当旺,仍须有冑之缓和脉为本。病脾时,其脉充实而满且数,如鸡抬足之状,此曰“脾病”。脾死之脉,其形如鸟嘴之尖喙,如鸟足之细,如屋沿漏水下来一样,像水流去一样,此曰“脾死”。‘ 正常肾脏之脉,其形沈而如钩,按之愈坚,此曰“肾平”。冬季肾气当旺,即令肾脉亦不可无胃气之缓象。肾病时,其脉来如拉长之葛藤一样,按之愈坚,此曰“肾病”。肾死之脉,如拉索一样的绷紧,且急速移动,重按之如石头撞壁 反弹回来的样子,此曰“肾死”。 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春为弦脉,春脉就是肝脉,是肝气最旺之时,其属东方属木,天地万物自春季始生也。因为生之始,故其气较软而虚滑轻松,形如弓弦一样较长且直,故名弦脉。与此相反之脉,则为病脉。 反脉: 脉气来时坚实且强,是太过了,病生体外。如果浮起来时空虚而微小,这就是不及,表示体内有病。 脉呈太过表示病人善忘,头脑不清昏昏然,眼目髪黑而晕厥。如为不及,会人胸痛牵引背都,向下发展为两膝位胀满等症状。 肝络到眼睛,也络(支络)到头顶的百会,肝气太旺时,肝气冲到脑部,阳外走(阳本应该固守在内),就会产生一系列头部问题。 太过时处理原则:补南泄北,母能令子虚。 不及处理原则:子能令母实。 |
|
4452楼#
发布于:2016-03-06 22:3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郭玉斐申请签到,2016年3月6日《黄帝内经》第30课心得
诊尺脉:手臂多表筋,失血;尺脉缓而强,易疲劳倦怠;人安卧脉却盛,脱血极虚;脉滑,津液不足过量出汗而致;尺部皮肤冰冷且脉细小,里寒下痢;肤热脉粗大,热中,肚子大。 肝见庚辛日,心见壬癸日,脾见甲乙日,肺见丙丁日,肾见戊己日,大凶。人迎脉动快,胸腔有积水。眼袋肿胀像卧蚕,水病。小便黄赤,安卧胆有问题,不能安卧肝有问题。吃饭了又饿,胃有问题。面肿,早上起来脸肿,风盛,开去风的药。脚胫肿是水症,面肿脚肿是风水症。眼白黄,黄疸。手少阴脉动很快,孕脉。春夏脉要浮大,秋冬要沉小,为常,逆四时为凶。泄而脱血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濇坚,皆难治,反四时脉包括时间的逆和症状脉的逆。 无胃气得真脏脉,脉不得胃气,肝脉全弦,肾脉全石。太阳脉至洪大长,少阳脉时大时小时快时慢,少阳主开合,阳明脉至脉浮大而短,由脉相得知病走到哪了。 心脉常脉累累为珠,所有的脉以胃气为本,缓而有力为有胃气,心有病时,心脉在寸口左侧,呈钩脉,全钩脉时胃气无。肺有病时,不浮不大,如浮于水面时无胃气。肝脉常为小枝,关脉右侧,病时实而滑。肺脉常脉如羽毛,病时不上不上不稳定。肝脉常如小枝,病时实而滑。脾脉缓而柔,病时实而满且快。肾脉沉在骨边,重按无,病时重按愈坚。 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春脉如弦,实而强时太过,病在外,不实而微时不及,病在内。脉太过时善忘、头昏、癫痫,脉不及时胸痛引背痛、两肋胀满。治症,母能令子虚,子能令母实。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肝的实症泻心实。 |
|
4453楼#
发布于:2016-03-06 22:4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周永燕申请签到,2016年3月6日《黄帝内经》第30课心得 肝见庚辛死(庚辛是金)。心见壬癸死。脾见甲乙死(甲乙是木,相克的日子)。肺见丙丁死(丙丁是火)。肾见戊己死(戊己是土)。是谓眞藏见皆死。 注解:见到病人之脉为纯弦之象,此为肝绝,因金克木,故病人必于庚辛之金日而死。见到纯钩之心脉,心脏巳衰,病人易死于属水之壬癸日。见到纯代之脉,病脾气已绝,病人常于木气最旺之甲乙日死,因木克土也。见到纯毛之肺脉,此肺气已失,病人常于丙丁火气最旺之日死,因火克金也。见到纯石之肾脉,为肾气已绝,病人常于戊己之土日死,因土克水也。举凡见真臓之脉,皆为必死之象,且由脉状可知何日死。 颈脉动喘疾咳曰水。目里微肿,如卧蚕起之状曰水。溺黄赤安卧者,黄疸。已食如饥者,胃疸。面肿曰风。足胫肿曰水。目黄者曰黄疸。。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 注解:人迎之脉动若速,病人必喘息咳嗽剧烈,此胸中有积水。目之四周稍肿(眼袋的地方),有如蚕形横卧之状(白白的通透色),必腹中有水。若病人小便黄且红,仍能安眠者,此为黄疸(胆出问题),若不能安卧就是肝有问题。刚吃完饭又生饿感者为“胃疸”,胃热过盛状。人面肿者(晨起脸感觉肿胀),为风病(不要吹风,吹空调就可以好)。足胫生肿者,为水病(若脸也肿脚也肿就是风水,用排风排水的药)。人目黄浊者为“黄疸”。妇人心经自通里到神斗处脉动甚者为有子也(神门穴旁边一点)。 望诊:眼睛下方眼袋,看到白白的如水,就是有水肿。眼袋光亮光鲜代表子息非常好,若左边没有眼袋,只有右边,代表这个人没有儿子;若左边眼袋光亮,右边没有,就代表这个人生的都是儿子没有女儿;若左边眼袋黑黑的则代表儿子会夭折,白发人送黑发人。 脉有逆从四时,未有藏形,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时也。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濇坚者,皆难治。命曰反四时也。 注解:人之脉有违逆四季时节者,也有顺从时节者,从不隐藏其形式也。春夏乃生长之时节,脉形反瘦,秋冬为收藏之时节而脉形却反浮而大,这就是逮逆四时也。病人有风热(风热:脉浮速)之症而脉反静,下痢或失血(应该是虚症)频率反呈实状,病发在内而脉却虚而无力,病生在外而脉却重按乃得而形又散,此皆难治之病,这就是反逆之脉,同时反四时,皆为危症。(简单讲就是:脉和症状不相符) 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眞臓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太阳脉至,洪大以长。少阳脉至,乍数乍疏,乍短乍长。阳明脉至,浮大而短。 注解:人所食之五榖为生命的本源,所以一旦水榖缺乏则人必死。如同人之脉中无胃气一样,为必死之兆。所谓“无胃气者”,就是出现真藏之服象,诸臓皆不受胃纳之精也。脉中无胃气者,即是肝呈全弦无缓之象,肾呈全石无缓之象也。人体之阳脉盛时,如见脉形洪大且长形,此为太阳脉,如脉现忽快忽散,时长时短,此为少阳之脉。如现浮大而形短者,则为阳明之脉。 夫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矸,曰心平。夏以胃气为本。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 注解:平常(正常人)的心脉,其来时滚滚如珠状,触按时如圆珠子在转动状,这名之为“心平”。夏季时以有胃气之脉为本,心脉在夏季最盛,心有病时,脉搏粗大且连续而至(心脏脉在左手寸口),脉行屈曲之状,此为“心病”。将死之心脉,会出现寸口脉曲,而后脉不断拥至,如兵器中之长钩,此为心死之脉。 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揄荚,曰肺平。秋以胃气为本。病肺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肺病。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 注解:正常的肺脉,如榆荚之落地(轻轻就能摸到脉,脉形如羽毛,肺脉在右手寸口),静静的飘动,软绵绵的,名曰“肺平”。秋季肺气当旺,仍需有胃气之缓象。病肺之脉,无论沈浮,按之如鸡羽一样,无依无靠,不浮亦不大,此为“肺病”。肺死时,其脉如物之浮水面,如风吹毛发状,此曰“肺死”。 平肝脉来,耎弱招招,如揭长竿末稍,曰肝平。春以胃气为本。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 注解:正常的肝脉,搏指软绵,如钓竿末稍般(肝木,脉如同树枝),有弹力中带软象,此曰“肝平”。春季肝木正盛,但仍须带胃气之缓象,才是正常。肝病时,脉形会充实而滑腻,知手按长竿上下移动感,此曰“肝病”。肝将绝死时,脉形必劲急如弓弦一样的绷紧,此曰“肝死”。 平脾脉来,如柔相离,如鸡践地,曰脾平。长夏以胃气为本。病脾脉来,实而盈数,如鸡举足,曰脾病。死脾脉来,锐坚如鸟之喙,如乌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 注解:正常脾臓之脉,缓和且柔软,好像难足踩地一样柔软有力,此曰“脾平”。长夏之季脾气当旺,仍须有冑之缓和脉为本。病脾时,其脉充实而满且数,如鸡抬足之状,此曰“脾病”。脾死之脉,其形如鸟嘴之尖喙,如鸟足之细,如屋沿漏水下来一样,像水流去一样,此曰“脾死”。 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左边的尺部是肾脉),按之而坚,曰肾平。冬以胃气为本。病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曰肾病。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 注解:正常肾臓之脉,其形沈而如钩,按之愈坚,此曰“肾平”。冬季肾气当旺,即令肾脉亦不可无胃气之缓象。肾病时,其脉来如拉长之葛藤一样,按之愈坚,此曰“肾病”。肾死之脉,如拉索一样的绷紧,且急速移动,重按之如石头撞壁反弹回来的样子,此曰“肾死”。 玉机眞藏论篇第十九:常脉和病脉 春季时,常人之脉为何如弓弦一样呢? 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耎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 注解:春脉就是肝脉,是肝气最旺之时,其属东方属木,天地万物自春季始生也。因为生之始,故其气较软而虚滑轻松,形如弓弦一样较长且直,故名弦脉。与此相反之脉,则为病脉。 什么是反脉? 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歧伯答道,如果脉气来时坚实且强,这就是太过了,病生体外。如果服气来时空虚而微小,这就是不及,表示体内有病。 春之脉如果太过或不及,又代表什么病状呢?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胠满。注解:脉呈太过表示病人善忘,头脑不清昏昏然,眼目髪黑而晕厥。如为不及,会令人胸痛牵引背都,向下发展为两膝位胀满等症状。(治症:太过就是实,母能令子虚,肝的子是心,要用泻心火的药;不及时,子能令母实) |
|
4454楼#
发布于:2016-03-06 23:04
@教官-德阳-韩辉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18班-长沙-佘勇辉申请签到,2016-03-6《人纪-内经》第29课心得: 一旦钩钩状乃脉如杂脉。五之血脉,皆受于心,所以有软弱为绩状,杂有石沉之脉,表示病在冬季时发。微弱至比较严重时,为现在即有病。长夏之季,五臓之气禀受于脾,也就是正常人,如果脉多弦,巳少,就是有肝病了,再者,如果脉呈表示胃气巳无,病人必死。胃气之脉中如察觉到有如细毛一样的脉,这表示病人在秋季时病,如果毛脉已强,表示金气甚强,在春乃为金克木之象,即肝气不足而致金盛,有病。春季为肝气最盛之时,五臓皆禀受因所有臓腑内皆有筋膜,故正常之脉必带夏季脉较洪大,若脉前微屈后又居之乃为钩象;洪中带微钩此为正常人,胃气充足,甚表示胃气已少,就是心臓有病,脉呈全示胃气已绝,病人已无生机。夏季胃气之有石服,表示冬季必生病,如果脉皆呈石为水气甚强,夏季为火时,故火气弱以致水气过强,故为心臓病。夏季为心气最旺盛的时脏皆禀气于心,五臓内胃气之脉必呈微钩状。长夏季节为土时,胃气正旺,脉呈微正常之人。如杲过弱乃胃气灭少现象,就是脾有病,此时节如果出现脉时有时无,断断续则为死脉,因全无胃气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