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5楼#
发布于:2016-03-06 23:0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黄旭红申请签到,2016年3月6日《黄帝内经》第30集心得:1.臂多青脉,乃血少脉空,代表失血,血不够。
2.尺脉缓而散,主气血不足,多为倦怠懈惰,但欲安卧。阴阳平衡人才有精神,阴虚会导致无力,尺脉发热而脉象盛大,是火盛于内,主脱血。血为阴,脱血为阴虚。阴虚阳会起来。尺脉涩而脉象滑,阳气有余于内,故为多汗。是津液不足所致。尺脉寒而脉象细,阴寒之气盛于内,主下痢不,故为泄泻。脉见粗大而尺脉常热的,阳盛于内,肚子大、舌头黃,为热中。主中焦有热。 3.天干是天气,地支是地气,五脏与四时、天干地支相应,以五行相生克。肝的真脏脉出现:病人之脉为纯弦之象,此为肝绝,因金克木,故病人必于庚辛之金日而死;心的真脏脉出现: 见到纯钩之心脉,心脏巳衰,病人易死于属水之壬癸日;脾的真脏脉出现: 见到纯代之脉,病人脾气已绝,病人常于木气最旺之甲乙日死,因木克土;肺的真脏脉出现:见到纯毛之肺脉,此肺气已失,病人常于丙丁火气最旺之日死,因火克金;肾的真脏脉出现:见到纯石之肾脉,为肾气已绝,病人常于戊己之土日死,因土克水。这是说的真脏脉见,均主死亡,且由脉状可知何日死。 4.颈部人迎之脉搏动快,且气喘咳嗽,主水病,胸腔有积水。眼睑浮肿如卧蚕之状,也是水病。小便颜色黄赤,而且嗜卧,是黄疸病。昼为阳,夜为阴,因此睡眠没有问题,属阳,是胆有问题;不能睡觉是夜间问题,属阴,肝有疾。诊断时,要细分阴阳。吃了饭马上就饿,是消渴症。分为上消、中消下消。风为阴邪,下先受之,面部浮肿,为风邪引起的风水病。水湿为阴邪,下先受之,足胫肿,是水湿引起的水肿病。眼白睛发黄,是黄疸病。妇人手少阴心脉搏动明显,是怀孕的征象。在手腕处下针治疗时,要避开少阴脉。 5.脉与四时有像适应,也有不相适应的,如果脉搏不见本脏脉的正常脉象,春夏而不见弦、洪,而反见沉、涩;秋冬而不见毛、石,而反见浮大,这都是与四时相反的脉象。风热为阳邪脉应浮大,今反沉静;泄利脱血,津血受伤,脉因虚细,今反实大;病在内,脉应有力,乃正气尚盛足以抗邪,今反脉虚;病在外,脉应浮滑,乃邪气仍在于表,今反见脉强坚。以上脉证相反,都是难治之病,叫做“反四时”,主凶。 6.人依靠水谷的营养而生存,所以人断绝水谷后,就要死亡;胃气化生于水谷,如脉无胃气也要死亡。所谓无胃气的脉,就是单见真脏脉,而不见柔和的胃气脉。所谓不得胃气的脉,就是肝脉见不到微弦脉,肾脉见不到微石脉等。胃气之脉:肝纯弦、夏纯钩、秋纯毛、冬純石、长夏纯缓。太阳之脉,是在皮肤表面,太阳病时,脉来洪大而长,轻触即得;少阳之脉,脉来不定,忽快忽慢,忽长忽短;阳明之脉,脉来浮大而短。心脉:正常的心脉来时,圆润象珠子一样,相贯而至,又象安抚琅杆美玉一样的柔滑,这是心脏的平脉。夏天以胃气为本,脉当柔和而微钩。如果脉来时,喘急促,连串急数之中,带有微曲之象,这是心的病脉。将死的心脉来时,脉前曲回,后则端直,脉形坚硬,全无和缓之意,这是心的死脉。肺脉:正常的肺脉来时,轻虚而浮,像榆荚下落一样的轻浮和缓,这是肺的平脉。秋天以胃气为本,脉当柔和而微毛。有病的肺脉来时,不上不下,如抚摩鸡毛一样,这是肺的病脉。将死的肺脉来时,轻浮而无根,如物之漂浮,如风吹毛一样,飘忽不定,散动无根,这是肺的死脉; 肝脉:正常的肝脉来时,柔软而弦长,如长竿之末梢一样的柔软摆动,这是肝的平脉。春天以胃气为本,脉当柔和而微弦。有病的肝脉来时,弦长硬满而滑利,如以手模长竿一样的长而不软,这是肝的病脉。将死的肝脉来时,弦急而坚劲,如新张弓弦一样紧绷而强劲~ |
|
4456楼#
发布于:2016-03-06 23:0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焦艳春申请签到2016年03月06日《黄帝内经》第31课心得
夏为心脉,南方,脉来盛去衰,为钩脉(洪脉)。如脉来大,去亦大,为太过,病生于外。发热、皮肤痛,甚至侵淫疮。脉来补盛,去时反盛,是不及,病在内。心烦,向上咳嗽吐涎,向下生气泄或下血。秋为肺脉,西方,脉来轻浮于肌表,为浮脉。脉来如羽状,中央坚硬两边空虚,是太过。病在外。背痛,欲吐。脉来应手而微弱,是不及,病在体中。气喘,咳血。冬为肾脉,北方,脉来深沉有力,是沉脉。脉来如石一样圆圆硬硬是太过,易疲劳,背脊痛,不爱说话。脉去如细脉相聚,为不及。腰部寒冷,下腹胀满,小便淋漓不畅。脾脉是中央,孤脏。脉来如流水不止,太过。四肢不举、沉重感。脉来如鸟之啄物,跳跳停停,是不及。五官及大小便功能闭塞。常人五行相生,如一脏之气反逆,如心气反逆至肝,再反逆至肾,此时水克火,心火遇肾水,是最危险的。治证时,按照治疗的进程脸色也会有变化,如果按照相生关系变化,证明病情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反之则是凶兆。因此冬季时,亡于心脏病的人最多。脾主中央,如天干地支。十二时辰中,辰、戊、丑、未属土,寅卯为木,已午为火,申酉为金,亥子为水。正常人相生,病者相克,肝克脾,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死。肝有问题时,先实脾,病不进;如脾有问题时,先实肾;肾已坏,先治心。查阳气变化,知道病从何生,查阴之变化,知死生之期。 |
|
4457楼#
发布于:2016-03-06 23:1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黄旭红申请签到,2016年3月6日《黄帝内经》第30集心得:1.臂多青脉,乃血少脉空,代表失血,血不够。
2.尺脉缓而散,主气血不足,多为倦怠懈惰,但欲安卧。阴阳平衡人才有精神,阴虚会导致无力,尺脉发热而脉象盛大,是火盛于内,主脱血。血为阴,脱血为阴虚。阴虚阳会起来。尺脉涩而脉象滑,阳气有余于内,故为多汗。是津液不足所致。尺脉寒而脉象细,阴寒之气盛于内,主下痢不,故为泄泻。脉见粗大而尺脉常热的,阳盛于内,肚子大、舌头黃,为热中。主中焦有热。 3.天干是天气,地支是地气,五脏与四时、天干地支相应,以五行相生克。肝的真脏脉出现:病人之脉为纯弦之象,此为肝绝,因金克木,故病人必于庚辛之金日而死;心的真脏脉出现: 见到纯钩之心脉,心脏巳衰,病人易死于属水之壬癸日;脾的真脏脉出现: 见到纯代之脉,病人脾气已绝,病人常于木气最旺之甲乙日死,因木克土;肺的真脏脉出现:见到纯毛之肺脉,此肺气已失,病人常于丙丁火气最旺之日死,因火克金;肾的真脏脉出现:见到纯石之肾脉,为肾气已绝,病人常于戊己之土日死,因土克水。这是说的真脏脉见,均主死亡,且由脉状可知何日死。 4.颈部人迎之脉搏动快,且气喘咳嗽,主水病,胸腔有积水。眼睑浮肿如卧蚕之状,也是水病。小便颜色黄赤,而且嗜卧,是黄疸病。昼为阳,夜为阴,因此睡眠没有问题,属阳,是胆有问题;不能睡觉是夜间问题,属阴,肝有疾。诊断时,要细分阴阳。吃了饭马上就饿,是消渴症。分为上消、中消下消。风为阴邪,下先受之,面部浮肿,为风邪引起的风水病。水湿为阴邪,下先受之,足胫肿,是水湿引起的水肿病。眼白睛发黄,是黄疸病。妇人手少阴心脉搏动明显,是怀孕的征象。在手腕处下针治疗时,要避开少阴脉。 5.脉与四时有像适应,也有不相适应的,如果脉搏不见本脏脉的正常脉象,春夏而不见弦、洪,而反见沉、涩;秋冬而不见毛、石,而反见浮大,这都是与四时相反的脉象。风热为阳邪脉应浮大,今反沉静;泄利脱血,津血受伤,脉因虚细,今反实大;病在内,脉应有力,乃正气尚盛足以抗邪,今反脉虚;病在外,脉应浮滑,乃邪气仍在于表,今反见脉强坚。以上脉证相反,都是难治之病,叫做“反四时”,主凶。 6.人依靠水谷的营养而生存,所以人断绝水谷后,就要死亡;胃气化生于水谷,如脉无胃气也要死亡。所谓无胃气的脉,就是单见真脏脉,而不见柔和的胃气脉。所谓不得胃气的脉,就是肝脉见不到微弦脉,肾脉见不到微石脉等。胃气之脉:肝纯弦、夏纯钩、秋纯毛、冬純石、长夏纯缓。太阳之脉,是在皮肤表面,太阳病时,脉来洪大而长,轻触即得;少阳之脉,脉来不定,忽快忽慢,忽长忽短;阳明之脉,脉来浮大而短。心脉:正常的心脉来时,圆润象珠子一样,相贯而至,又象安抚琅杆美玉一样的柔滑,这是心脏的平脉。夏天以胃气为本,脉当柔和而微钩。如果脉来时,喘急促,连串急数之中,带有微曲之象,这是心的病脉。将死的心脉来时,脉前曲回,后则端直,脉形坚硬,全无和缓之意,这是心的死脉。肺脉:正常的肺脉来时,轻虚而浮,像榆荚下落一样的轻浮和缓,这是肺的平脉。秋天以胃气为本,脉当柔和而微毛。有病的肺脉来时,不上不下,如抚摩鸡毛一样,这是肺的病脉。将死的肺脉来时,轻浮而无根,如物之漂浮,如风吹毛一样,飘忽不定,散动无根,这是肺的死脉; 肝脉:正常的肝脉来时,柔软而弦长,如长竿之末梢一样的柔软摆动,这是肝的平脉。春天以胃气为本,脉当柔和而微弦。有病的肝脉来时,弦长硬满而滑利,如以手模长竿一样的长而不软,这是肝的病脉。将死的肝脉来时,弦急而坚劲,如新张弓弦一样紧绷而强劲~ |
|
4458楼#
发布于:2016-03-06 23:2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钱蔚宏申请签到,2016年3月6日《黄帝内经》第30课心得:
阴阳相对称:阴到极限要丧失的时候,阳一定会浮出来。 脉小,说话没有力量,脸色苍白;脉大,说话没有力量而脸色苍白,心脏快不行了,阴将失,回光返照。 脉不合乎四季之变化,又有五臓相克之现象,此病难治。 吾人诊尺脉时须注意下列事项: (一)凡手臂(内侧)多呈现青色之血管,表示病人失血过多。 (二)尺部之脉缓而散名之“脱血”,即易疲劳倦怠也,阴虚阳盛。 (三)人安卧于床,但脉形却盛大,此即“脱血”现象,人必极虚也。 (四)尺脉如按而形散且上下滑动,必因津液不足,故知病人必过量出汗而致也。 (五)尺部之肤如冰冷且脉形细小,为里寒已盛,病人必下痢不止。 (六)尺部之肤若热,且脉又较粗大,此即“热中”,也就是中焦内热壅盛状也。热中:肚大舌黄 肝-金克木,怕庚辛日(金日) 心-水克火,怕壬癸日(水日) 脾-木克土,怕甲乙日(木日) 肺-火克金,怕丙丁日(火日) 肾-土克水,怕戊己日(土日) 见到病人之脉为纯弦之象,此为肝绝,因金克木,故病人必于庚辛之金日而死(肝病人怕庚辛日)。见到纯钩之心脉,心脏已衰,病人易死于属水之壬癸日。见到纯代之脉,病脾气已绝,病人常于木气最旺之甲乙日死,因木克土也。见到纯毛之肺脉,此肺气已失,病人常于丙丁火气最旺之日死,因火克金也。见到纯石之肾脉,为肾气已绝,病人常于戊己之土日死,因土克水也。举凡见真臓之脉,皆为必死之象,且由脉状可知何日死。 面部望诊: 人迎之脉动若速,病人必喘息咳嗽剧烈,此胸中有水也。 [眼袋]目之四周稍肿,有如蚕形横卧之状,必腹中有水。人老有眼袋不是病态。如果只有右眼有鲜亮眼袋而左边没有,只有女儿没有儿子;左眼袋鲜亮没有右眼袋,没有女儿只有儿子。如果眼袋有黑色,代表夭折(白发人送黑发人)。 若病人小便黄且红,仍能安眠者,此为黄疸(胆);如果是小便黄赤而不能睡觉,是肝有病(阴有病)。刚吃完饭又生饿感者为“胃疸”,胃热过盛状。人面肿者,为风病,祛风。足胫生肿者,为水病。如果脸、脚都肿,风水都有病。人目黄浊者为“黄疸”。 [消渴三症]上消:饮水百杯还不止渴;中消:饭食百碗还生饿;下消:阳不举。 [孕脉]1、妇人手少阴心经自通里到神斗处脉动甚者为有子也。2、尺脉盛,阳脉分两个。 逆四时脉症不合 人之脉有违逆四季时节者,也有顺从时节者,从不隐藏其形式也。春夏乃生长之时节,脉形反瘦,秋冬为收藏之时节而脉形却反浮而大,这就是逆四时(凶)。病人有风热之症(浮、速)而脉反静,下痢或失血频率反呈实状,病发在内而脉却虚而无力(病在中焦),病生在外而脉却重按乃得而形又散,此皆难治之病,这就是反逆四时之脉(节气、症状都反逆),皆为危症。 胃气之脉 人所食之五榖为生命的本源,所以一旦水榖缺乏则人必死。如同人之脉中无胃气一样,为必死之兆。所谓“无胃气者”,就是出现真藏之脉象,诸臓皆不受胃纳之精也。脉中无胃气者,即是肝呈全弦无缓之象,肾呈全石无缓之象也。 人体之阳脉盛时,如见脉形洪大且长形,此为太阳脉,如脉现忽快忽散,时长时短,此为少阳之脉。如现浮大而形短者,则为阳明之脉。 表征脉浮,手触皮肤即到脉。 平常的心脉,其来时滚滚如珠状,触按时如圆珠子在转动状,这名之为“心平”。夏季时以有胃气之脉为本,心脉在夏季最盛,心有病时,脉搏粗大且连续而至,脉行屈曲之状,此为“心病”。将死之心脉,会出现寸口脉曲,而后脉不断拥至,如兵器中之长钩,此为心死之脉。 正常的肺脉,如榆荚之落地,静静的飘动,软绵绵的,名曰“肺平”。秋季肺气当旺,仍需有胃气之缓象。病肺之脉,无论沉浮,按之如鸡羽一样,无依无靠,不浮亦不大,此为“肺病”。肺死时,其脉如物之浮水面,如风吹毛发状,此曰“肺死”。 正常的肝脉,搏指软绵,如钓竿末稍般,有弹力中带软象,此曰“肝平”。春季肝木正盛,但仍须带胃气之缓象,才是正常。肝病时,脉形会充实而滑腻,知手按长竿上下移动感,此曰“肝病”。肝将绝死时,脉形必劲急如弓弦一样的绷紧,此曰“肝死”。 正常脾臓之脉,缓和且柔软,好像难足踩地一样柔软有力,此曰“脾平”。长夏之季脾气当旺,仍须有胃之缓和脉为本。病脾时,其脉充实而满且数,如鸡抬足之状,此曰“脾病”。脾死之脉,其形如鸟嘴之尖喙,如鸟足之细,如屋沿漏水下来一样,像水流去一样,此曰“脾死”。 正常肾臓之脉,其形沉而如钩,按之愈坚,此曰“肾平”。冬季肾气当旺,即令肾脉亦不可无胃气之缓象。肾病时,其脉来如拉长之葛藤一样,按之愈坚,此曰“肾病”。肾死之脉,如拉索一样的绷紧,且急速移动,重按之如石头撞壁反弹回来的样子,此曰“肾死”。 第十九篇:玉机真藏论 常脉与病脉;五脏落五脉 春脉就是肝脉,是肝气最旺之时,其属东方属木,天地万物自春季始生也。因为生之始,故其气较软而虚滑轻松,形如弓弦一样较长且直,故名弦脉。与此相反之脉,则为病脉。 如果脉气来时坚实且强,这就是太过了,病生体外。如果服气来时空虚而微小,这就是不及,表示体内有病。 春之脉如果太过或不及,脉呈太过表示病人善忘,头脑不清昏昏然,眼目髪黑而晕厥。如为不及,会令人胸痛牵引背都,向下发展为两膝位胀满等症状。 夏天是钩脉,夏季为心脉也,心属南方属火,万物因热而盛长,所以脉气必来时盛大去时衰弱,此为钩脉。与此相反表示有病也。 如果脉来盛大,去时亦大,这就是“太过”了,病生于外。如脉来不盛,去时反盛,这就是“不及”,也可说是寸脉微弱,尺脉盛大亦同,其病在体内也。母能令子虚,子能令母实。用泻心火的药。 |
|
4459楼#
发布于:2016-03-06 23:31
30,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二班何媛申请签到,2016年3月6日《黄帝内经》第30课心得
一,尺脉 1、手臂内青筋多――失血过多,血脱则气去,气去则寒凝,凝泣则青黑,故臂见青色。2、尺脉缓而散,人易疲劳,尺主阴分,缓为气衰涩为血少,气衰血少故人易疲劳。 3、人安卧于脉盛大,脱血,极虚,脉盛者邪必盛,邪盛卧必不安,今脉盛而卧安,非阳邪,而为阴虚脱血。 4、尺涩脉滑(按而形散且上下滑动),津液不足,大量出汗;尺肤涩,营血少,尺脉滑,阴火盛,阳盛阴虚,多汗,阳强于阴谓之汗。 5、尺寒(肌肤冰冷)脉细,谓之后泄(里寒比较严重,必下痢不止)――尺肤寒,脾阳虚,尺脉细,肾主二阴下部,脾肾虚寒故为后泄。6、脉尺粗常热者,谓之热中:尺粗为真阴不足,常热阴火有余,主热在里。 二,五脏病的真脏脉出现时常于其相克之人死亡 1,肝:纯弦之脉(真脏脉)――庚辛金日 2,心:纯钩之脉――壬葵日 3,脾:纯代之脉――甲乙日 4,肺:纯毛之脉――丙丁日 5,肾:纯石之脉――戌巳日 三、胃 1,人迎脉跳动的厉害,并气喘咳嗽,胸积水 2,眼睛四周微肿,如卧蚕,腹中有水 3,小便黄红色(睡眠OK是胆问题,不好是肝),易疲倦――黄疸(热)病 缘由:脾胃湿热,抑郁于内而发,湿热之病阻滞气机,湿邪粘滞,人体沉重困倦。 4,吃完饭马上就饿――胃疸病,胃热 5,面肿曰风病,足胫肿曰水病,目黄者曰黄疸。 6,妇人手少阴脉动(心经通里到神斗)――怀孕 7,眼袋的位置白白的透过皮肤可以看到水――水肿;光亮、光鲜――这个人有子女,左边无,右边有眼袋――只有女儿;反之,是只有儿子。左边黑黑的,孩子会夭折。 四、脉要顺从四时 1,正常:春夏脉要浮而大,秋冬脉为沉。 2,秋冬摸到春夏的脉,逆,不好。 例:风热之症脉反而静,下痢或失血脉实,病发在内而脉却虚而无力,病生在外而脉却重按才得――难治之症,反逆之脉。 3,脉症不符,便秘是实,该脉大却脉细。症状与节气逆四时都是难治 4,胃气来着五谷杂粮,无胃气者死 5,病在皮肤表面,太阳脉洪大而长,少阳脉忽快忽慢,时长时短,少阳主开合,阳明脉浮大而短。 五,五脏正常脉与病脉 1,摸脉以胃气为标准,缓而有力。 2(1)正常心脉:来时滚滚如珠状,触按时如圆珠子在转动。 病脉:纯勾脉,心死 (2)正常肺脉:像羽毛一样。 病脉,脉不上不下,肺死――鸡的羽毛,无胃气肺死 (3)正常肝脉:像树枝一样,细软有力 病脉:滑而有力,肝死――脉如弓弦一样绷紧 (4)正常脾脉:很稳定很柔软 病脉:尖锐如鸡之抬足,脾死――如鸟嘴之尖喙 (5)正常肾脉:沉脉。 病脉:越按弹得越强,肾死――摸上去如弹石头一样。 第十九篇 玉机真藏论篇 1、春脉主肝脏,属东方之木,万物开始生长,脉气来时,软弱轻虚而滑,端直而长――弦,违反了这种现象则为病脉。 2、肝气过:春脉来时,实而有力,主病在外,怒,精神恍惚,头晕目眩――癫痫 肝气不及:脉来不时而微弱,主病在里――胸痛背,两侧肋胁部位胀满 |
|
4460楼#
发布于:2016-03-06 23:3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王芝申请签到,2016年3月6日《黄帝内经》第31集心得
《玉机眞藏论篇第十九》 一、 春脉如弦 1、春脉就是肝脉。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 其气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为弦。反此者病。 2、 如脉气来时坚实且强,是太过,病在外。 如脉气来时空虚而微小,是不及,病在内。 3、 太过:表示病人善忘,头脑不清,眼目发黑而晕厥。 因肝络眼睛,络头顶百会肝气太旺,本肝阳应固守,但是外散。 不及:会胸痛牵引背都,向下发展为两膝位胀满等症状。 肝在斜肋的地方,肝虚时,会有胸胁苦满,胸痛彻背。因阳居胸中,肝虚,阳就会不足,就会胸痛彻背。 4、 太过时,为实,母能令子虚,子能令母实,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实证则可泻心火。不及为虚。 5、 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母能令子虚,子能令母实是治病的大原则。 二、 夏脉如钩,也为洪 1、 夏季为心脉,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其气来盛去衰,为钩。反此者病。 2、 夏季反脉 太过:其气来盛,去亦盛,一息6-7至。病在外。会令人身热而肤痛,甚而出现皮化脓红肿的浸淫疮(丹毒)。 不及:其气来不盛,去反盛。病在中。会令人烦心,热上入肺则生咳嗽吐涎,热向下则生气泄或下血等症。 3、 因母能令子虚,子能令母实,太过时可治疗肝。不及时,补土,即调理肠胃。 三、 秋脉如浮 1、 秋脉为肺脉。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顾为浮。反此者病。 2、 秋季反脉 太过:其气来毛而中央坚,两傍虚。病在外。令人逆气而背痛,胸中不舒服而欲吐。因背为阳气所在,肺通百脉,肺主肃降,肺气太过,肺气不降,则会背痛。 不及:其气来毛而微。病在中。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气若上冲不止,会咳血,气若下降则病人会气喘不止。 3、 常人,阳守,阴归经,血才会在经脉中不逆流。当阳不守,阴就会逆流。肺气虚,咳血吐血时,血无法止,阳调回来,血就止了。如腹部动脉血管破裂,多发于55-60岁,是因寒,用热药去寒,则血止。 四、 冬脉如营,为沉脉 1、 冬脉为肾脉,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气来沈以搏(沉到骨边却很有力一息4-5至,有力但不能像石头一样有实),为营。反此者病。 2、 太过:其气来如弹石者。病在外。使病人出现极易疲劳 的症状,督脉痛而少气不欲言。母能令子虚,治肺。 3、 不及:其去如数者(脉细细小小的),此谓,病在中。令人心悬如病饥令人胸中空空如悬,好像饥饿一样。腰部寒冷,脊椎酸痛下腹胀满,小便淋沥不畅(就是尿毒)。 尿毒,子能令母实,强肝。还可开温肾的药,子能令母实只是动作,效力不够,因水克火,还要固心脏。 五、 脾脉 1、 脾脉是土,位四脏的中央,主要功用在对肝、心、肺、肾脏贯注胃气,是动能之源。 2、 正常的脾脏,脉摸不到,脾生病可看到。 3、 太过:其来如水之流者。病在外。表示病人四肢不举。 4、 不及:如鸟之喙者,病在中。人九窍(五官及大小便)不通。脾虚,四个脏器一起压下来为重强。 5、 脾主肌肉,主四肢,主少腹,是孤脏。 六、 五行相生,永不停止,也不能回头。如心气反逆至肝,再反逆至肾,此时水克火,心火遇肾水,是最危险的。如一人脸青,治成红,在成黄白,就好了;如治成黑再成白,金克木则死。冬季时,死于心脏病的人最多。即为五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 七、 一天十二时辰,将之分为五区,各主脏气之流注时间,可用此断出生死之早晚也。 地支:辰、戊、丑、未为土,寅卯为木,已午为火,申酉为金,亥子为水。 天干:甲乙为木,丙丁为火,午己为土,庚辛为金,壬葵为水。 八、 正常人五行相生,病者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则死。如肝有问题时,先实脾,病不进因相克,如脾已有问题时,先实肾,肾已坏,先治心。五脏相克传完则死。 九、 查阳气变化,知道病从何生,查阴气的变化,知死生之期。 |
|
4461楼#
发布于:2016-03-06 23:4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张亮荧申请签到2016-3-6《黄帝内经》第30课心得
1、手臂内侧青筋血管多,病人失血多致血少。 尺脉缓而散,名为解口, 病人易疲劳倦怠。 平躺安卧脉形却盛是脱血现象,血为阴,脱血是阴虚,阴虚阳就旺,病人极虚。 凡尺脉按而形散且上下滑动,病人出汗过多致津液不足。 尺部冰冷、脉细小,里寒太盛,会下痢不止。 尺部皮肤很热,脉形粗大为热中,中焦内热很盛。肚子大、舌苔黄都是热中之病。 2、脉是纯弦脉为肝绝,因金克木,于庚辛金之日死。 心脉呈纯钩状,水克火,遇壬癸日死。 纯代脉,代表脾气已绝,木克土,遇木气最旺 ,甲乙日死。 纯毛之脉表示肺气已绝,火克金,丙丁日死。 纯石之肾脉,土克水,戊己日死。凡有真脏脉者必死。 3、人迎的脉速度很快,必气喘咳嗽剧烈,是胸腔内有积水。目四周微肿,眼袋如卧蚕状,有水肿。眼袋光亮有儿有女,左边眼袋光亮有儿子,右边眼袋光亮有女儿,眼袋发黑白发人黑发人。 小便黄且红能安睡,胆问题。小便黄赤,夜不能眠是肝脏问题。 刚吃完就饿为胃疸,又曰消渴症,因胃中热盛。 早起脸肿胀是风症,原因是晚上睡时被风吹所致。足胫肿为水病,脸和脚都肿为风水病。 4、妇人孕脉 一:手少阴经通里至神门处脉动很强、快孕脉。二:尺脉很盛寸脉分成两道孕脉。阴经下针有脉搏处要注意,阴经脉是藏阴处,阴里阳少不易固,阴受伤难恢复。 5、脉要顺从四时。春脉浮,夏脉洪大,秋冬脉深沉。反之春夏脉沉、细小,秋冬脉浮是逆四时为凶兆。 风热病者脉浮、数,若风热症脉反静,是逆四时。 下痢或脱血是虚症而脉却呈实状,强而有力,病在中焦。 病在内而脉却虚而无力,病在外脉却重按乃得且形散,皆为反逆之脉,脉症不符又反四时,危症。 如便秘久为实症,脉却细小无力,是脉症不符,难治。 6、无胃气之脉就是真脏脉。肝脉都是弦脉且大,肾部都是石脉,没胃气是真脏脉。 超过寸脉或尺脉的正常尺寸,脉形不变且很硬,病人必死。表症如感冒初按浮大,重按无。 太阳脉洪大且长,太阳脉在表,病在皮肤表面,轻碰即摸到脉。少阳脉时大时小,时长时短,少阳主开合;阳明脉浮大而短,以上不是真脏脉。 7、正常心脉来时滚滚如珠,触按如珠子转,这是 “心平”。任何脉以胃气为主,即脉跳缓而有力,速度是一息五至。 心脏脉粗大且连续而至,脉形曲屈,呈S型,是心脏病。心脏快停之脉,寸脉弯曲而后脉不断涌至,呈长钩状,即纯钩脉,无胃气。 8、正常肺脉如羽毛状,缓而有力,一息5至,是有胃气,名曰“肺平”。 肺有病之脉,时浮时沉不稳定。 正常肝脉细软有力,一息四至五次,名曰“肝平”。 正常脾脉柔软且有力,曰“脾平”。脾脏有病脉坚往上顶。 正常肾脉沉到骨边,重按没有,一呼一吸5至为有胃气。 肾病之脉,越按弹地越强,速度加快。肾死之脉如弹石头非常硬。 9、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 春脉是肝脉,对应东方属木,万物始生。 肝脉气软而虚滑,形如弓弦,故名弦脉。与其不合之脉为病脉。 肝脉实而强为太过,病在外,肝脉络眼、头顶百会,肝气太旺冲到脑部,阳不固于肝而外走,会善忘,头昏,眼睛发黑而昏厥。 肝脉虚微为不及,病在内,会胸背疼痛,甚者两膝胀满。太过为实,用补南泄北方式,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肝实要泻心火,肝虚要补肾。母能令子虚,子能令母实。 |
|
4462楼#
发布于:2016-03-06 23:56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君娴申请签到,
2016年03月06日《黄帝内经》第30课心得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续(平人,正常人) 一、尺口脉过与不及所表现的病: 阴到极限时突然回光返照。 脉与四时相应为顺,如春弦、夏钩、秋毛、冬石,即使患病,亦无什麽危险;如脉与四时相反,及不间脏而传变的,病难愈。 1、手臂多青血管,因失血过多。 2、尺脉缓而散,解口(易疲劳倦怠)。虚阴是看得到营养,营养不够。 3、平卧脉盛为脱血之人,失血阴就会虚,阳就会旺、脉涩脉滑人会多汗,尺部为肾、膀胱主水尺寒脉细,大便就会下利不止;尺脉粗长,中焦就会热(望诊:肚子大,舌苔黄)。 4、尺脉按而散且上下滑动,必津液不足,此必因过量出汗而致。 5、尺部皮肤冰冷且脉细小,因里寒盛,必下痢不止。 6、尺部皮肤热且脉又粗大,为热中(中焦里热壅盛所致)。 二、 下面的真脏脉都是必死脉,有脉象可知死脉。 1、纯脉: 1)纯弦脉,肝绝,金克木,易死于庚辛之金日。(有肝病的人遇到庚辛之金日易死) 2)纯钩脉,心衰,水克火,易死于壬癸之水日。 3)纯代脉,脾绝,木克土,易死于甲乙之木日。 4)纯毛脉,肺绝,火克金,易死于丙丁之火日。 5)纯石脉,肾绝,土克水,易死于戊己之土日。 2、如何诊断 :1)脉动过速,必喘息剧烈咳嗽,胸中有积水。 2)目之四周稍肿,眼袋肿如卧蚕状(白色,隔着皮肤就能看到水),必腹中有水。 也就是说,肝的真脏脉出现,至庚辛(金克木)日死;心的真脏脉出现,至任癸日(水克火)死;脾的真脏脉出现,至甲乙(木克土)日死;肺的真脏脉出现,至丙丁(火克金)日死;肾的真脏脉出现,至戊已(土克水)日死。这是说的真脏脉见,均主死亡。颈部的人迎脉很快,为胸腔里面有积水。两眼袋光亮,代表子息好;只有右边有眼袋(此处若眼袋有黑色,白发人送黑发人),此人生下来都是女儿;只有左边有眼袋(此处若眼袋有黑色,亦白发人送黑发人),此人生下来都是儿子。3、小便黄赤,不失眠,此为黄疸。睡觉不要开空调和风扇。脚肿由水引起的水肿病。(若失眠,肝有问题) 3)刚吃完又觉得饿,此为糖尿病(胃热过盛)。消渴分三种:上消渴水,中消食饿,下消不举。 4)肿病:人面肿,此风病(晚上睡觉吹到风);脚肿,此水病;脸和脚都肿,风水。 5)目黄浊(指眼白黄),此为黄疸。 6)喜脉(有子):①妇人心经从通里到神门处脉动过盛。②尺脉盛,寸脉分两道(如“Y”型)。下针神门要顺经走,避免碰到脉。手少阴,阴经碰到伤恢复得慢,因为里面阳少。 反四时脉(脉与症不符,难治):春夏脉沉细小,秋冬脉浮大;风热(正常是脉浮且快速移动)症脉静;下痢或失血(正常是虚脉)频繁却见实脉;里病却脉虚无力;表病却重按见脉形散。逆四时,脉与季节相反,即不顺应正常季节的脉。为反逆之脉同时反四时,为危脉。 3、胃气脉与三阳脉的关系:食物是生命的源泉,不食水谷人必死。脉无胃气时,肝脉全弦无缓,肾脉全石无缓。人体阳脉盛时:脉洪大且长,此为太阳脉;脉忽快忽散,时长时短,此为少阳脉(少阳主开合);脉浮大且形短(轻触能摸到脉,重按无脉),此为阳明脉。 4、五脏脉: 1)心脉:心平(心常脉),滚滚如珠状,触按时如圆珠在转动,夏季时有胃脉为本,心脉夏季王时。心病时脉搏粗大且连续而至,脉形屈曲。将死之人心脉会出现寸口脉曲,而后脉不断拥至,如长钩。 2)肺脉:肺平(肺常脉),如鸟羽,中间有梗两边羽毛,秋季时有胃脉为本,肺脉秋季王时。肺病时,沉浮不定,按之如鸡羽,无依无靠,不浮亦不大。肺死时,脉如物浮水面,如风吹毛发。 3)肝脉:肝 |
|
4463楼#
发布于:2016-03-07 01:0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耿雪明申请签到,2016年3月6日《黄帝内经》第31集心得:
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 治症大法: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母能令子虚,子能令母实。 春之弦脉: 春脉主应肝脏,属东方之木。在这个季节里,万物开始生长,因此脉气来时,其气较软而虚滑轻松,形如弓弦一 样较长且直,所以叫做弦,假如违反了这种现象,则为病脉。 春之病脉: 春脉太过:其脉气来,应指实而有力,这叫做太过,主病在外;太过会使人记忆力衰退,精神恍惚,头昏而两目视物眩转; 春脉不及:如脉来不实而微弱,这叫做不及,主病在里。不及会使人胸部作痛,牵连背部,往下则两膝位胀满。 夏之钩脉: 夏脉主应心脏,属南方之火,在这个季节里,万物生长茂盛,因此脉气来盛去衰,来时充盛,去时轻微,犹如钩之形象,所以叫做钩脉,假如违反了这种现象,就是病脉。 夏脉太过: 其脉气来盛去亦盛,一息5-7至,这叫做太过,主病在外;如果太过时,今人全身发热而皮肤痛,甚而出现皮广化脓红肿的浸淫疮(丹 毒);治法:母能令子虚。 夏脉不及:如脉气来时不盛,去时反盛,这叫做不及,同于寸脉微弱,尺脉盛大,主病在里。不及时,会今人心情烦躁,热上入肺则生 咳嗽吐涎,热向下则生气泄或下血等症。 心虚作烦,上部出现咳嗽涎沫,下部出现失气下泄。 治疗时,原则是“母能令子虚,子能令母实”,太过时可治疗肝,不及时,补益肠胃,肠胃调好,心气不足即愈。 秋之浮脉: 秋脉主应肺脏,属西方之金,在这个季节里,万物收成,因肺主皮毛,浮于表面,因此脉气来时轻虚以浮,轻浮于皮表,来急去散,所以叫做浮。假如违反了这种现象,就是病脉。 秋脉太过: 其脉气来浮软而中央坚,两旁虚,如按羽状,中央坚硬两边虚空,这叫做太过,主病在外;“太过”的秋脉,病人会气上冲胸而背痛,胸中不舒服而欲吐。因背是阳气所在,肺是诸阳之会,常人肺气肃降,现阳太过,阳气上冲,则出现背痛、欲吐。 秋脉不及: 其脉气来浮软而微,脉形如羽毛一样但应手则微弱,一息3至,这叫做不及,主病在里。“不及”的秋脉,则会发生气喘。呼吸急促且咳嗽不断。气若上冲不止,会咳血,气若下降则病人会 气喘不止,有喘息声音。吐血是因为常人阳能守,阴归经,血才能在经络中不逆流,阳不足,经脉会逆流,因此肺阳虚时会吐血。出血时无止血法,只要补足阳气。血自然止住。 病例:主动脉夹层瘤,中医认为血管破裂是因为寒,去掉里寒,让血热起来就能止血。 冬之沉脉: 冬脉主应肾脏,属北方之水,在这个季节里,万物闭藏,因此脉气来时沉而搏手,深沉且搏动有力,如像耕田一样,所以叫做营。假如违反了这种现象,就是病脉。 冬脉太过: 其脉来如弹石一般坚硬,这叫做太过,主病在外;太过会使人精神不振,极易疲劳,身体懈怠,脊骨疼痛,气短,呼吸很浅,病人不喜发言,懒于说话。 冬脉不及: 如脉去虚数,如同数种细脉相聚在一起,这叫做不及,主病在里。“不及”之脉,则会令人胸中空空如悬,好像饥饿一样。腰部寒冷,脊椎酸痛,下腹胀满,小便淋沥不畅。 脾脉: 脾脉属土,是中央土,位四脏之中央,脾主四肢、肌肉、少腹,为孤脏,灌溉四旁,主要功用在对肝、心、肺、肾脏贯注胃气,是动能之源。 脾脏正常时,为人之常态,一 般无法知道;但脾一旦失去作用,则脉会明显的反应出来。 脾脉太过:其来如流水一样,连续状而不停止,这叫做太过,主病在外; 脾脉不及:其来尖锐如鸟之喙,跳跳停停的,这叫做不及,主病在中。 太过会使人四肢不能举动,不及则使人九窍不通,名叫重强。 常人均应是五行相生循环,不逆、不断,生生不息,有逆即为病态。 一脏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其他脏腑。 例如:心气逆反至肝,再逆反至肾,此时水克火,心火遇肾水,是最危险的。治证时,按照治疗的进程脸色也会有变化,如果按照相生关系变化,证明病情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反之则是凶兆。因此冬季时,亡于心脏病的人最多。 例如,肝受病气于心脏,而又传行于脾脏,其病气留舍于肾脏,传到肺脏而死。 心受病气于脾脏,其病气留舍于肝脏,传到肝脏而死。 肺受病气于肾脏,传行于肝脏,病气留舍于脾脏,传到心脏而死。 五分:以一日一夜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属五脏,就可以推测死后的早晚时间。 按地支,十二个时辰来区分:分出木、火、土、金、水。 长夏在中间。寅卯为木,巳午为火,申酉为金,亥子为水。 巳 午 未(土) 申辰(土) 酉卯 戌(土)寅 丑(土) 子 亥 按天干分: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 五脏是相通连的,病气的转移,都有一定的次序。 正常人五脏相生,病态相克,相克出现时,如肝有疾,则强脾,这样不会发展,再去治疗病症,其他脏以此类推。如相克五脏传完,肝克脾,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为死证。 肝有问题时,先实脾,病不进; 如脾有问题时,先实肾; 肾已坏,先治心。 能辨别三阳的,可以知道病从何经而来; 能辨别三阴的,可以知道病的死生日期。 9班-河南-耿雪明《黄帝内经》第31集作业 |
|
4464楼#
发布于:2016-03-07 02:0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薛绍展申请签到
2016年3月6日、《黄帝内经》第30课心得: 脉合阴阳四时的顺序,发病也无危险。如果脉逆四时的顺序,疾病难治愈。手臂多有青色血管,表示病人失血过多。尺脉缓而脉象艰涩,是疲劳的表现。人安卧在床,却脉形盛大,是脱血现象。尺脉形散而上下滑动,是津液不足,可知病人出大量汗所致。尺脉寒脉细小,为里寒,病人会下痢。尺脉热脉粗大,为热中。肝病见庚辛日会死,庚辛为金,金克木。纯钩之心脉,心脏已衰,遇壬癸日易死。脾气绝,遇甲乙日易死,甲乙属木,木克土。肺气失,遇丙丁日易死,丙丁是火,火克金。肾气绝,遇戊已日易死,戊己属土,土克水。真脏之脉皆为死脉。人迎脉速动,咳喘,是胸中有水。眼睛四周稍肿,如蚕形横卧,是腹中有水。右边眼袋肿,代表此有没有儿子,反之左眼袋肿是没有女儿,眼袋黑,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病人尿黄且红能安睡的,是黄疸。尿黄具红不能睡,是肝出问题。刚吃了饭又饿者,是胃疸。面肿为风病。足径肿,是水病。面足都肿是风水。眼睛黄是黄疸。妇人心经自通里到神斗处脉动甚者为有子。 脉要顺从四时,春夏脉要浮而大,秋冬脉为沉这是正常。如果秋冬摸到春夏的脉,这是逆,逆都是不好的。风热之症脉反而静,下痢或失血脉实,病发在内而脉却虚而无力,病生在外而脉却重按才得,这都是难治之症,也就是反逆之脉。脉症不符,如便秘是实,本来应该脉大现在却脉很细。症状与节气逆四时都是难治。 胃气脉、三阳脉的关系:胃气来自食物,一个人断水不吃五谷杂粮会死,无胃气死。肝全是弦脉,肾全是石脉,没有胃气是真脏脉。病在皮肤表面,太阳脉洪大而长,少阳脉忽快忽慢,时长时短,少阳主开合,阳明脉浮大而短。摸脉以胃气为本,一定是缓而有力。正常心脉:来时滚滚如珠状,触按时如圆珠子在转动。心有病,脉为勾,纯勾脉,心死;正常肺脉:像羽毛一样。肺有病,脉不上不下,如鸡的羽毛,没有胃气肺死;正常肝脉:像树枝一样,细软有力。肝有病:滑而有力,肝死:脉如弓弦一样绷紧;正常脾脉:很稳定很柔软。脾有病:尖锐如鸡之抬足;脾死:如鸟嘴之尖喙;正常肾脉:沉脉。肾有病:越按弹得越强,肾死:摸上去如弹石头一样。 玉机真脏论:常脉与病脉:春天是弦脉,肝脉太过:病在外,人会健忘,头昏、癫痫,肝实,母能令子虚,泻心火的药。不及:体内有病,胸痛澈背,虚,子能令母实。补心火,补肝的不及;泻心火,实则泻其子,肝家的实症泻心脏的实。 |
|
4465楼#
发布于:2016-03-07 05:3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九班罗红灵申请签到2016年3月6日《黄帝内经》第31集心得
春脉太过表示病人善忘,头脑不清,眼目发黑。不及会让人胸痛牵引背部。两膝胀满 夏脉如钩是常脉,钩为洪,心络洪脉,任何脉都有胃气,如心脉太过,母能令子虚,治肝时把心脏的实太过的亢降下来。 不及会令人心情烦躁,咳嗽,气泄下血等症,心气不实的时候,子能令母实,因心虚,治它的肠胃,肠胃调好了,心脏也就好了 秋脉太过气上冲胸而背痛,欲吐。不及时,气喘。呼吸急促且咳嗽不断。咳血。中医对血的观念,阳能守阴归经才不会逆流。 当阳不守,阴就会逆流。肺气虚,咳血吐血时,血无法止,阳调回来,血就止了。如腹部动脉血管破裂,是因寒,用热药去寒,则血止。 冬脉太过病人易疲劳,背脊痛,不喜言,不及饥饿样,腰寒冷,脊椎痛下腹胀,小便淅沥(尿毒症) 尿毒症时,用其原则,子能令母实,强肝。还可开温肾的药,土克水,然效力不够,因水克火,还要加固其的心脏 脾是中央土,所以其对四个脏都能贯气,正常的脾脏存在任何地方,摸不到,有胃气则是脾脏,当得病时才摸得到。其来如水之流,脾主四肢,肌肉,少腹 太过令人四肢不举,不及九窍不通,五脏之气混乱、 五色脉,阴阳五行,春夏秋冬,五行相生,顺经而走一直循环,一旦逆经而行,病人则死。肝反逆于肾,又传到肺,凶。 如五色,青赤黄白黑,脸青治成红,再成黄是顺,结果逆成青变黑,再变白,金克木,则死。所以冬天脸红有问题,心脏病会发在冬季。因气的逆行 天干,其中辰、未、戌、丑四个字为土,卯寅为木,已午是心,申酉为金,子亥为水,一天十二个时辰,五个区,主脏气之流注时间,断生死之时。 五脏相通,正常人相生,病态相克,肝有问题实脾,如没办法先治肾,再不行治心,五脏传完相克则死。查阳气知病因,阴气变化,知死生之期。病所克的时间知道什么时辰结束生命 |
|
4466楼#
发布于:2016-03-07 05:3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徐淑娟申请签到,2016年3月7日《黄帝内经》第30讲学习心得:
一、1.观察患者说话有没有力量,脸色比较苍白,脉,色是合的即阴阳是合的。如果脉很大像钩一样,同时见脸色苍白,说话没有力气,心气快完了。因此阴到极限时,阳一定跑出来,就好像蜡烛燃烧到最后要灭时,火苗要突然变大一样,回光返照,病人要亡的症状。(脉象顺从阴阳之变化,此病易治;脉反逆阴阳不合于四时,此病必难治。)2.(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见脏,曰难已)脉合乎四季的变,没有病;反之,又见五脏相克之象,此病难治。反和正的关系。 二、诊尺脉注意事项:1.凡手臂多呈现青色之血管(看内侧),表示病人失血的现象,血不够的现象。2.尺部之脉缓而名之“解㑊”,即易疲劳倦怠也引,尺脉本身是阴脉,人有精神,体力好,是阴和阳的平衡,阴都虚掉了,阴本身是肌肉看的到的,阴虚了,营养不够就没有力量。3.人平躺安卧于床,但脉形却盛大(像刚刚跑完步之后的脉象),此即“脱血”现象,血是阴,失血后,阳就亢奋起来,人必极虚也。4.尺脉如按而形散且上下滑动,必因津液不足,故知病人必过量出汗而致也。5.尺部之肤如冰冷且脉形细小,为里寒巳盛,病人必下痢不止。6.尺部之肤若热,且脉又较粗大,此即“热中”,也就是中焦内热壅盛状也。 三、我们只要讲到干支,天干,地支是奇恒,葵度。天干是天气,地支是地气,有记忆的日子。1.(肝见庚辛死)有肝病的人在庚辛日(属金日)大凶。庚辛日是肝病刑克的日子。2.(心见壬癸死)见到纯钩之心脉,心脏巳衰,病人易死于属水之壬癸日。3.(脾见甲乙死)见到纯代之脉,病脾气已绝,病人常于木气最旺之甲乙日死,因木克土。4.(肺见丙丁死)见到纯毛之肺脉,此肺气已失,病人常于丙丁火气最旺之日死,因火克金。5.(肾见戊己。是谓真藏见皆死)见到纯石之肾脉,为肾气已绝,病人常于戊己之土日死,因土克水。 举凡见真脏之脉,皆为必死之象,且由脉状知何日死。 四、1.颈脉就是人迎脉。人迎之脉动若速,病人必喘息咳嗽剧烈,此胸中有积水。2.目之四周稍肿(眼袋),有如蚕形横卧之状,必腹中有水;有的人眼袋很光亮光鲜,代表子嗣非常好,和病没有关系,年龄大的人都会有眼袋,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左边没有眼袋,只有右边有,此人没有儿子,只有女儿;如右边没有。左边有鲜亮的眼袋,那此人生有儿子没有女儿;如果眼袋出现黑黑的,示天折,白发,送黑发人。3.若病人小便黄且红,仍能安眠者,此为胆出问题,如果小便很黄而且红,不能睡。肝出问题了。4.刚吃完饭又生饿感者为“胃疸”,胃热过盛状,消中,糖尿病。消渴分三种:大量引水不解渴,吃了一百碗饭肚子还是饿,还有一种就是性功能没有了。5.晨起面肿者,为风症,嘱病人晚上睡觉不开风扇和冷气。足胫生肿者,为水病。脸肿脚也肿是风水。正常到脸上的水是气,吐气的时候是很热的热气。气没有了,变成水,所以脚就肿6.人目黄浊者为“黄疸”。7.妇人手少阴心经自通里到神斗处脉动甚者为有孕也。还有尺(阴)脉盛,阳脉分两道也为有孕的脉,小孩子有心跳。因为有少阴的脉动,下针的时侯很容易伤到血管,因此下神门针的时侯,斜着向手掌的方向下针,不向上臂走,逆着走。阴经的脉是阴,藏阴的地方,伤到阴不大好,伤阳无所谓了,因为阳可以固,瘀血消的很快;阴伤到了,里面的阳比较少,因此尽量避免损伤阴经。8.(脉有逆从四时,未有藏形,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时也。)脉要顺从四时,春夏的时候脉应该浮比较大,春天阳气刚好发起来,秋冬的时侯脉应该沉细,现在反过来了。春夏摸到秋冬的细小的脉,秋冬摸到春夏的浮大脉, |
|
4467楼#
发布于:2016-03-07 06:2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九班郭新申请签到2016-03-06黄帝内经第31课心得
1玉机真藏论篇十九 春之脉应肝,肝属东方木,天地万物自春季始生,因为是生发的开始故其气比較软而虛滑轻松,形如弓弦一样比較长且直,故多弦脉。 假如脉气坚实且强,這是太过之脉,病生体外。病人会出现善忘,头脑不清,昏昏然,眼目发黑而晕厥。(因肝之气落在眼后的大筋,还会入脑里直通百会穴,当肝气太旺时,本該固守在体内的阳气会随肝气上升入脑,使人产生健忘等症状) 假如脉来时空虚而微小,這是不及表示病生体内。病人会出现胸肋痛牵引背部,向下发展则为两膝位胀满等症状。 肝太實时用泻南补北的方法,母能令子虛,子能令母實。 夏天之脉应心,心为南方火,夏天时万物因热而盛长,所以脉来时盛大,去时衰弱,故多钩脉(也就是洪脉)。 假如心脉来之太盛,去时亦盛,表示心脉太过,病在表。 病人会出现身热,皮肤痛,皮肤化脓红肿的疮(丹毒)。 假如心脉其气來不盛,去时反盛,表示心脉不及,病在体内。(寸脉微弱尺脉盛大,病也在内) 病人会出现心烦,咳嗽吐延下泄。热上入肺则生咳嗽且吐,热向下则生气泄或下血。 秋脉应肺,肺为西方金,此时为天地万物收成之季节,故此脉气來时,必轻浮于皮表,且其势來急去而散也,故多浮脉。 假如肺脉來时如按羽状,中间坚硬,两边虚空,表示脉太过病生体外,病人会出现气上冲胸而背痛,胸中不舒服而欲吐。(因肺为阳中之阳,督脉为诸阳之会,肺阳太过时,引起背痛。正常的肺气应向下降,当肺气不降时就会想吐)。 假如肺脉形如羽毛一样,摸上去感覺微弱,這是不及,病在体中。病人会出现气喘,呼吸急促且咳嗽不断,气若上冲不止,会咳血。气若下降则病人会气喘,咻咻不止。(正常人阳守阴归位,当阳不守时,阴就会到处乱跑,就会咳血,或大便带血,這都是阳虛引起的。血管破解引起的出现是因为里寒太盛,中医认为血无止法,我们去里寒同时让阳回头,血自然就止住了)。 冬天之脉应肾,肾为北方水,此季节天地万物收藏不出,因此冬之脉必深沉且搏动有力,就像耕田一样,故名为“营”。 假如肾脉來时如石弹一样,圆圆硬硬的,是为脉太过,病生体外,病人会出现极易疲劳的症状,督脉痛且呼吸很浅,病人不喜发炎。 假如肾脉去时如同数种细脉聚在一起者,为不及,病在体内。 病人会出现胸中空空,好像饥饿一样,腰部寒冷,背锥酸痛,下肢胀满,小便淋漓不畅。 脾脏为中央土位,位于四脏之中央,主要功能是对其它四脏灌注营养,這是其它四脏的力量之源,脾脉正常时不见,一但出现表示病人出問題了。 假如脾脏脉出现像流水一样,连续状而不停止,是脾脉太过,病在体外,病人会四肢不举,有沉痛感。 假如脾脉如鸟啄物,跳跳停停,是不及,病在内,病人会出现九窍不通,五官和大小便皆失去功能,会令人五脏气乱。(脾虛时四个脏腑会一齐压下来,名曰重强) 2地支 一天之中,丑,辰,未,戌,四时主土。寅卯主木,巳午主火,申酉主金,亥子主水。 对应到五脏就是肝心脾肺肾,五脏相生无病,相克即死。 举例:肝受气于心,传气于脾,是为相生。当心气反逆回肝,再从肝反逆到肾,是为死。 |
|
4468楼#
发布于:2016-03-07 06:3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孙钦粉申请签到 2016年3月6日,《黄帝内经》30 课心得: 脉象与病症的阴阳性质一致,容易痊愈。如果一个人脉无力,讲话无力、脸色苍白,这是脉证相合,这个病是虚证,好治。脉象与病症的阴阳性质相反,很难痊愈。如果一个人脉很洪大,但讲话无力、脸色苍白,是脉证不合,心脏已经很不好了,病很难治。阴到极致的时候,阳会浮上来,因为阴阳相对应,就像是蜡烛快烧光时最后跳跃增大的火苗,是回光反照。如久病的人突然气色好、胃口好,就是快到生命尽头了。脉象与四时阴阳相应,即使得病也不会有危险;脉象与四时阴阳相反,及不间脏而传变的,很难痊愈。 尺脉脉象及病症: 1、手臂内侧有多处青筋显露的,是大失血的反映,是血不够的反映。 2、尺肤和尺脉缓涩的,是阴虚,是气血不足的反映,会非常倦怠无力。人有精神、体力好,是因为阴阳平衡,阴虚即营养、肌肉不够,病人没有力量。 3、病人喜欢卧床不起、却脉象盛大像刚跑完步,是脱血证,血为阴,失血即阴虚、阴虚阳就亢、火会旺。 4、尺肤涩而脉滑的,是阴血少而阳热盛的反映,会有多汗症状,因为尺主膀胱。尺肤寒而脉细的,是阳气虚衰的反映,会有腹泻的疾病。尺肤热而脉粗大的。热中是中焦热,阴阳交在腹部,望诊时肚子大、舌头黄,就是热中。 天干是天气、地支是地气。 肝脏不好的,弦多胃少,至庚、辛日就会死亡,肝属木,庚日与辛日属金,金克木。 心脏有问题的,钩多胃少,至壬癸日就会死亡,心属火,壬日与癸日属水,水克火。 脾脏有问题,过缓或过速,至甲、乙日就会死亡,脾属土,甲日与乙日属木,木克土肺脏不好至丙、丁日就会死亡,因为肺属金,丙日与丁日属火,火克金。肾脏不好至戊、己日就会死亡,因为肾属水,戊日与己日属土,土克水。 望诊:下眼袋像卧蚕、白白的,感觉隔着皮肤都可以看到水,是水肿。有的人眼袋光亮、光鲜,两个眼袋都很好,说明子嗣非常好,有儿有女;如果只有右眼袋是有女儿没儿子;如果只有左眼袋是有儿子没女儿;如果在眼袋下再发黑,孩子会夭折(左眼袋下黑是儿子凶、右眼袋下黑是女儿凶)。白眼珠发黄是黄疸病。 小便黄且红,并睡的很好,是胆有病;如果小便黄赤,但睡不好(晚上是阴、是脏),是肝有问题;吃完饭后又饿了,是糖尿病。消渴分三种:一是大量喝水不解渴;二是吃很多饭还是饿;三性功能丧失。 面部浮肿明显的,是风症,是由于晚上睡觉吹风,开祛风的药。晚上睡觉不要开电风扇、空调。脸肿脚也肿,是水症,是水湿之邪侵犯脾肾两经引起,开排水的药。眼白黄的是黄疸。妇女少阴脉搏动过盛,是怀孕。孕脉:阴脉特别大,阳脉变成二条,左男右女,神门旁手少阴心经动脉的搏动是小孩子的脉。 脉时: 脉与节气相反的,即应该出现某种脉象的季节却没有出现,春夏脉应浮大反而见到沉细的脉,秋冬脉应沉细反而见到浮大的脉,是与四时相逆,是难治的病; 脉与证相反的,都是脉象与病症不符,属于难治的病。如风热病,脉应该浮数反而是沉静的;泄泻而脱血,脉应该虚弱反而盛实的;病在中焦,脉应该沉反而浮虚的;病在外,脉应该浮反而坚涩的。例如便秘七天应该脉很大很硬,但是却是软弱无力的脉,不好治。 胃气脉与三阳脉: 真脏脉就是脉中没有胃气,如春天肝脉太弦、冬天肾脉太沉、或者春天脉不弦、冬天脉不沉等,单纯的弦、单纯的沉且无和缓之象。太阳脉,脉象应该洪大而长,手指头轻轻一碰上去就可以摸到。少阳脉,脉象应该时大时小,有时快有时慢,因为少阳主门户的开合,病已经进入少阳。阳明脉,脉象应该洪大而短。 三阳脉与真脏脉区别:三阳脉是有胃气的,尽管很洪大,但按下去就没有了;而真脏脉没有胃气,透尺透寸,很快很数很长,脉形很硬,按下去不会变化。 正常的肝心脾肺肾脉: 所有的脉以胃气为本,一定要有胃气,即所有的脉首先要缓而有力,一息五至左右。如果过缓或过速,是胃气要丧失了。 心脉:心脏有问题,急促不稳定,形如钩,在博动中偶尔有一次低陷的脉象。死脉:脉起时旺盛不舒展,伏去时没有柔和滑利之象,像摸衣带上的钩子那样。纯钩脉,没有胃气,脉很硬。正常脉象一颗颗珠子连续不断地流动,盛满滑利。心脏与夏气相通,脉象中以和缓的胃气为根本,不能太旺盛。 肺脉:轻浮虚软,象榆钱飘落一样,肺脏与秋气相通,脉象中以和缓的胃气为根本,不能太轻虚。轻轻就可以摸到,像一根羽毛。 有肺病时往来涩滞,不稳定。 肝脉:和缓弦长,长而有弹性。肝脏与春气相通,脉象中以和缓的胃气为根本,不能太弦。细细的树枝、细软有力。肝病脉充实而滑,坚硬挺长没有柔和之象。有力且滑。 死脉急而坚劲,像新张的弓弦,绷急坚硬、毫无和缓之象。一条弦直直地浮在那儿 脾脉:从容和缓、节律匀称,从容不迫、轻缓稳当。脾脏与长夏之气相通,脉象中以和缓的胃气为根本。死脉短硬而尖锐、无伦次,去而不返。 肾脉:圆滑连贯,虽然沉于内却有生动之象,按之仍明显,也就是有根。肾脏与冬气相通,脉象中以和缓的胃气为根本,不能太沉。肾脉在骨边,重按就没有了。 生病的脉越按越硬,死脉坚硬劲急、毫无和缓之馁,肾功能都没了。 诊病时要把天地季节同时看,才能真的治好病。 |
|
4469楼#
发布于:2016-03-07 06:4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贵阳-李广合申请签到,
2016年3月6《黄帝内经》第31课心得 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二) 如与此相反即是病脉。何为反?答:脉来盛去也盛,为太过;主病在外。如来时不盛去时盛,为不及;主病在内。夏脉太过会使人发热、骨痛、发浸淫疮;不及会使人心烦,热上入肺则发生咳嗽吐涎,热向下则气泄或下血等症。 3、秋脉如浮,怎样才算浮?答:秋脉是肺脉,属西方金,万物收成之气象;因此脉气来时,轻虚而浮,来急去散。与此违背即病脉。怎样才是违背?答:脉气来时浮软而中央坚实,两旁是虚空的,叫太过,主病在外;其脉气来浮软而微,叫不及,主病在里。秋脉太过与不及:太过会使人气逆,背部作痛,郁闷而不舒畅;如果不及,会使人喘呼咳嗽,在上部会发生气逆出血,在下的胸部则可以听到喘息的声音。 4、冬脉如石,怎样才算石呢?答:冬脉是肾脉,属于北方水,具有万物闭藏的气象;因此,脉气来时沉而濡润。与此违背即病脉。怎样才算违背?其脉来时如弹石击手,叫太过,主病在外;如脉象浮软,叫不及,主病在里。太过与不及:太过会使人身体倦怠,腹痛、不愿说话;不及会使人的心像饥饿时一样感到虚悬,季肋下空软部位清冷、脊骨痛、小腹胀满、小便变色。 二、脾脉脉象 1、脾脉应对哪个季节?答:脾属土,是个独尊之脏,它的作用是用来滋润四旁的其他脏腑。 2、脾正常与否,可以看得出来吗?答:正常的脾脉看不出来,但病脉是可以看得出来的:其脉来时,如水的流动,叫太过,主病在外;其脉来时,如鸟啄食,叫不及,主病在里。太过会使人四肢不能举动;不及会使人九窍不通,身重而不自如。 三、五脏病气的传导 五脏所受的病气来源于它所生之脏,传给它所克之脏,留在生已之脏,死于克已之脏。当病到了要死的时候,必先传到克已之脏,病人才死,这就是病气逆行的情况。举例:肝受病气于心,传行到脾,其病气留止于肾,传到肺就死了。如此类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