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90楼#
发布于:2016-03-09 08:3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2班-山东-姜绍艳申请签到
2016-3-6《黄帝内经》第29课心得 平人气象论 第十八 正常人脉象是一息五至,一息三至是阳气不足,少气脉弱。一息七至,躁脉,尺部皮肤较热是温病,即今夜不足引起热性病。尺部皮肤不热,脉滑为外感风病。吸四次呼四次至以上者必死,脉时快时慢者死。涩脉,有痹病,麻木不仁。 正常人阳气都源生于胃,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春季肝最盛,脉弦中带缓正常(弦多,则胃气少,肝病,更甚全玄弦,无胃气,必死);夏季是洪脉,胃脉中带钩为正常,摸脉有点凸起(钩多,心脏有病,更甚,无胃气必死);长夏为土,胃气正旺。脉呈微软弱为正常(过弱胃气少,脾有病,时有时无时大时小,必死)。软弱之脉比较深,冬季会发病,更严重现在有病;秋季胃脉带点毛(毛脉盛,肺有病,全毛脉无胃气,必死)。微毛脉中有弦脉,春天就会发病。弦脉很盛,现在肺有问题,因为秋属金,木过盛,金克木,必金气不足;冬季沉脉较深,胃气少,肾脏生病。沉脉如石坚,胃气无,必死。沉脉微有钩形之象,夏季必病。钩脉甚为明显,现在已病。 虚里在肾经步廊穴处,是宗气之所在,胃气的根本,称为宗气脉,仅左边有,摸到有脉动跳。 (1)寸口脉短是阳不足,阳不足阴会上来,产生头痛。 (2)寸口脉长是阳有余,阴上不来停在下面,会足胫痛。 (3)寸口脉浮、强(坚,搏出表面),背肩为胸阳之腑,阳出不来,会肩背痛。 (4)寸口脉沉而坚,是阳气在底下出不来,病在中。 (5)寸口脉沉而弱,是阳不足,会有往来寒热,会肠子下坠和少腹痛。 (6)寸口脉沉而横(左右两侧横跳),是腹中有积。 (7)寸口脉沉而濇,濇时小时大,是有寒热,胸阳不足。 (8)脉盛滑且坚硬,病在外,阳气出表与病邪相抗。脉小而坚,病在内。 (9)脉小弱以濇,时强时弱不稳定,重按则四散,是久病,久病必虚,气血两虚。 (10)脉浮,滑,快,是新得之病,病人免疫系统受病激而壮盛之自卫能力表现。 (11)脉急,此病乃疝气或脐之部位疼痛,此阳气受阻于下焦腹部,多因寒致也。 (12)脉出现滑动上下状,风中于表,风病。 (13)脉形重按即散出,有麻木不仁的病。因气血不足,无法润养皮肤关节。 (14)脉形呈缓慢但滑动上下状,内热之病。 (15)脉如盛大而紧,此必有胀满之病。 举凡脉象顺从阴阳之变化,此病易治;脉反逆阴阳不合于四时,此病必难治。脉不合乎四季之变化,又有五臓相克之现象,此病难治。 诊尺脉时须注意: (1)手臂多青色血管,病人失血过多。 (2)尺部解脉(脉缓而散),易疲劳倦怠 (3)人安卧于床,脉形却盛大,此即“脱血”现象,人必极虚。 (4)尺脉如按而形散且上下滑动,必因津液不足,必过量出汗而致。 (5)尺部皮肤冰冷且脉形细小,为里寒已盛,病人必下痢不止。 (6)尺部皮肤若热且脉较粗大,为“热中”,中焦内热壅盛状也。 |
|
4591楼#
发布于:2016-03-09 08:3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2班-山东-姜绍艳申请签到
2016-3-7《黄帝内经》第30课心得 眼袋四周稍肿,有如蚕形横卧状,腹中有水,眼袋光鲜光亮代表子嗣好,如左边没有只有右边眼袋光鲜,没有儿子 ,如右边没有只有左边眼袋光鲜,没有女儿。如黑乎乎,儿子夭折。 看脏知阴阳,病人小便黄且红,仍能安眠,胆的问题,黄疸。小便赤,不能安睡,肝有问题 。如吃完饭就饿,是消中(糖尿病) 。早上起来脸肿是风病(应忌风),脚肿是水病。人目黄浊为黄疸。妇人手少阴脉动,尺脉盛且脉分开,有孕。 脉要顺应四时,春夏脉形瘦,秋冬脉形浮。如春夏摸到秋冬沉脉,为逆,凶。 凡风热症脉浮而大,下痢或失血。病要中焦,脉摸到是虚脉时,脉和色反逆,难治。 胃气脉与三阳脉的关系 胃气来自外,食五谷杂粮而得,常脉是有胃气的脉,一息五至。脉无胃气死。摸脉以胃气为本,一定是缓而有力。正常心脉:来时滚滚如珠状,触按时如圆珠子在转动。心有病,脉为勾,如纯勾脉,无胃气,死;正常肺脉:像羽毛一样。肺有病,脉不上不下,如鸡的羽毛,如一息二至或九至,无胃气,死;正常肝脉:像树枝一样,细软有力。肝有病,脉滑而有力,如脉如弓弦一样绷紧,无胃气,死;正常脾脉:很稳定很柔软。脾有病,脉尖锐如鸡之抬足,如脉如鸟嘴之尖喙,则无胃气,死;正常肾脉:沉脉。肾有病,脉越按弹得越强,如脉摸上去如弹石头一样,则无胃气,死。 春天是弦脉,肝脉太过:病在外,人会健忘,头昏、癫痫,肝实,母能令子虚,泻心火的药。不及:体内有病,胸痛澈背,虚,子能令母实。补心火,补肝的不及。 |
|
4592楼#
发布于:2016-03-09 08:3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黄旭红申请签到,2016年3月8日《黄帝内经》第32课心得 :一、春天的时候受风最大第一个伤到肝脏,他是百病的源头,源头第一个是外来的风,第二个是内发的,还有一个是外伤。风寒刚进来一定在皮肤表证,刚受到表风是寒是热,毛孔马上就闭起来,可以用发汗法~
1、风寒的时候,病情不在表面跑到肌肉里面去了,用一些汤药外洗就把他去掉或者是用针灸火烧的方法或者去刺他。 2、如果说病都没有治好跑到内脏里面了,病跑到肺里面去的时候肺痹,发咳上气。还没有治好的话肺传到肝脏里面去了,进入肝脏以后肝痹,这个就是厥,就是冷。双胁肋骨痛 ,会吐出来。这个时候会用按摩针刺的方法。 3、肝没有治好传到脾,脾上受风,脾风发瘅,全身发黄,这个时候可以用按摩用药也可以外洗。如果没有好,脾就会传到肾,疝瘕,瘕就是腹中有積,疝瘕就是少腹痛流出的汗都是白色的,小便也是白浊的。女子胞或者是子脏,如果说男人膀胱,膀胱和小肠正中间一个包膜三焦,这个才是男人生精的地方,这个是精纯的血,经过小肠的火加热以后才出来就变成白色的精,女人卵巢的位置就是男人精胞的位置。当病在肾脏的时候我们可以按摩推拿。如果还是治不好就从肾传到心脏里面去了,这个时候可灸可药,如果不治,10天就死掉。当心没有传的地方就又开始进入肺,发寒热,这种病发最多三年死掉。 二、瞬间发的你不必去治。急性病是外来的。病进入是由于情志的关系。一个脏有5种变化。形伤,一个礼拜瞬间少掉了20几斤就是形伤。讲胸中的时候就是阳气的位置,人形伤气在就没有关系,如果气伤形在就有问题。人的形就是阴。你的外形就是你的阴,你的动能就是你的阳。形伤到动伤到阴阳两伤就很危险。如果真脏脉现就快死了。阳气伤到越来越严重就开始痛,死的更快。如果是阴阳两伤的时候就可以算月,真脏脉一现就要算日子了。 意外如果发生的时候西医还可以,西医看形。 比如说是肝病容易在金的时辰容易出事。 真脏脉至,你摸他的脉中外跳像按到琴,毛是气之余,发是血之余,如果是毛弯曲过来了是阳气完全丧失掉了。病人真脏脉出现,心脏出现,看见黑色起,毛一折人就要死掉了的。肺的真脏脉大而且是虚的,所有真脏脉现都是不治之病了。真脏脉长一定是超过寸九分,寸是九分尺是一寸,真脏脉一定是会超过这个长度,而且还大。 五臓的脉气来自于胃气,古代讲胃的地方就是心下,真正讲胃的地方就是讲的小肠,小肠是受盛之官,小肠把食物消化掉,小肠是关元,关元又名丹田。小肠是五臓之本,五臓的气自己不会跑到手太阴肺经那边去了,因为有胃气才会到手太阴肺经,食物里面的水进入大肠,小肠下面火在烧,大肠火克金,大肠里面的水就回到肺里面,这个水会进入我们的血液里面,喝的白开水进入肺下到脾胃,脾胃是土,喝下去就吸收掉了。晚餐以后吃宵夜食物里的水在胃里,食物里面的糖也很多,所以早上起来量血糖就会很高,饭前量血糖比饭后量血糖要高。当脏生病胃气阻绝了他没有办法去供应他,臓脉出现就会在手,所以真脏脉会死就是胃气没有了。小肠不受纳了。 新病旧病不要失掉时机,有治病的法则,看到新病赶快下手就不会成为重病。一般来说皮肤上病变的颜色浮在皮肤比较浅这种病是最好治的,顺时,比如说春天得到冬天的脉这种病都是很好治的。 |
|
4593楼#
发布于:2016-03-09 08:41
@教官-石家庄-任红超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二班袁小玲申请签到,2016年3月8日黄帝内经第32课心得 1、中医认为病的源头有三种,一是外来的风,二是内发的,就是人的喜,怒,忧,思,悲,恐,一天到晚害怕,越怕死的死的越快,伤到人的精神。三是外伤。如果说风寒客于人,刚开始时,风寒进来时,一定在皮肤表症,张仲景说这就太阳症,使人毫毛都竖起来了,毛孔都闭起来了,是感受了风寒自保的表现。皮肤闭而为热,因为人的阳很敏感。一感受到寒气,毛孔马上就闭起来了。但这一闭起来身体自身的热散发不出去了。身体会产生热的现象。当是之时,可汗发之,中医的汗解发表来至这里。所以发表的药都用在太阳症。 2、当病不在表,跑到肌内里去了,就会出现麻痹不仁,肿痛等症壮,此时可用药外敷,火针或灸针刺等方法来治好。如果病没治好,跑入内脏肺里去了。这就是肺痹,发为咳嗽上气。肺如果沒治好,就会跑到肝上去了,这时的病名叫做肝痹,又叫做厥,厥是冷,反逆的意思,肋骨会痛,呕吐,这时我们可以用按摩或针刺都可以; 如果肝沒治好就传到脾,病名叫脾风,就会发生黄疸,腹中热,烦心,小使黄色等症状。这时可用按摩,药物和汤药等方法治疗; 如果这时还沒治好,病气从脾传到肾,这时的病名叫做疝瘕,(瘕: 腹中有积,称为瘕),就会出现少腹冤热而痛,汗出色白,小便白浊等症状,又叫做蛊病。在这个时候,可用按摩,药物等方法治疗。(在男人的膀胱跟小肠之间夹着一个室也是胞膜,其属三焦系统,这个就是男人生精的地方,在这个位置的时候是纯血,无杂质,经过小肠的火气化之后,才会出来变成白色的精。女人的女子胞或者说子脏〈子宫卵巢〉的位置就是男人精包的位置。)如果还没有治好,从肾传到心脏去了,就会出现筋脉相引拘挛的症状,病名叫瘛(读音细),在这个时候可用艾灸,药物来治疗,如果治不好,十天后(有十天的机会)就死了; 倘病邪由肾传行于心,心又反传到肺脏,又发寒热,三年就死了。如果从表经传病,没治好,这样传经,一般传三年就传完了。 3、如果是猝然发病,就不用根据这个传变来治疗了,而且有的人传变也不一定完全依着这个次序;人的忧,恐,悲(思),喜,恕,这五种情志就会使病气不按着这个次序传变,而能够突然发病的。如心过喜伤心,克它的肾就会乘虚而入。盛恕而致肝气亢奋影响到脾;人过悲而肺气张而影响到肝。人过恐而致肾气受损以致脾气乘虚而入;人过忧伤肺(肺气虚损),克它的心气就因而乘之。这就是疾病不依次序传变的规律;所以,人有大病,大病会传经,情至也有影响,本来身体沒什么病的,因为外来的情志造成身体的病变。在配合情志上的忧,思,悲,恐,因而生大病。这是情志过而生传变的五种变化。如果从脏发出的病有五种,再加上相克的5种变化,则有五五二十五种变化产生,此二十五种传乘会影响到正常之传化,故名“传乘”。 4、 如果骨髓內消的时候,就看到皮跟骨是相连的,跟本就没有肉了,这样几天就死了。大骨枯痿了,大肉消陷了,加上胸中气满,腹痛,心里不安,全身发热,胭部破败,肌肉消脱,目眶下陷,像这样见了肝的真脏脉,眼睛不认识人了。就会很快死了。目眶就是胃气,足阳明胃经的地方,目眶下陷是胃气沒有了,不认识人了,就是神也离开了,这人马上就死了。死的时候一般在地支生克的时间。如果发生意外,造成脉道不通,五脏绝闭,这种意外外伤害造成的,如果他的脉来或者是不来,他还是会死的。意外伤害,西医可以,因为西医看的是形,西医急救做的相当不错。 5、肝的真脏脉,肝脉在左手关处,中处都急,就象刀的面,象按到琴弦一样很硬,然后病人的气色,青色带白色,又沒有光译(白色是金)金木相克的颜色 |
|
4594楼#
发布于:2016-03-09 08:4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焦艳春申请签到2016年03月08日《黄帝内经》第33课心得
凡治病,必观察外形精神与气色之润泽,按其脉,知何脏为主,即新旧病情,外形和气色未失真,可治。如病色很浅此病易治。按脉时,脉与四季相何时可治。 如外形消瘦精神不振,是难治病。 脉坚实盛大,病深。 脉逆四时,即春得肺脉,夏季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所有的脉形,紧绷,断绝,深沉,中空无力,且四散者,是返逆四时脉。病情为热症而脉反安静,病人下痢不止而脉大形,大量出血而脉反坚实,病在里而脉却坚实有力,并在外而脉反弱,此皆难治之病,因脉症不和。一至九数与人体气血配合成三部九候:九位为九地,人有九脉与九脏,神藏五脏(肝、心、脾、肺、肾),形藏四脏(头角耳目、口鼻、胸腔)。三部:上、中、下。三部各有三候,以天、地、人区分。上部之天部,足少阳胆经脉气所在曲鬓位。地部,足阳明胃经的人迎脉处。人部,手少阳三焦的耳前动脉位处。中部之天部,手太阴肺经经渠位。地部,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位,人部,手少阴心经神门位。地部之天部,足厥阴肝经太冲位。地部,足少阴太溪脉处。人部,足太阴脾经的箕门位或足阳明胃经冲阳位。三部九候决生死,顺为生,逆为死。 调气脉,把血脉调均,调理虚实,虚补实泻,淤血放出,三部九候脉气均在。内脏病也好了。如胃经虚症扎内庭,再如胆经实症下阳辅,虚证扎太溪。察其经脉知病之所在,察其脏腑定死生之期。如足阳明脉气绝,脚不可伸,因脉气一直到脚上,下面是脉,上面是睛明,眼睛会往上翻 。冬阴夏阳 九候脉细小若有若无,阴脉(纯寒脉)。主冬,阴脉半夜死 。 脉盛而燥,呼吸短促,阳脉,主夏。中午死。往来寒热病在早晨死,中焦热盛但热不寒之病,病死中午。得风病在黄昏死。水病的,半夜死。脉形呈忽快忽慢,时强时弱者为脾气已绝,在辰、戌、丑、未四个时辰转换处死亡。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 |
|
4595楼#
发布于:2016-03-09 08:46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8班 严婷 申请签到2016年3月8日《黄帝内经》第32课学习心得:
1、 一吸一呼四至到五至只要有胃气的脉都是好治的。不管是过胖水肿或者过瘦形气都伤到了,再加上气没有了呼吸很短,喘气,判断阳气够不够判断喘气,颜色失掉了,这种比较难治。脉坚,反逆四时,就不好治。四时者,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比如病人是热症,病人人很静,脉也很静;泻的时候脉大;脱血的时候脉实,这些都是不好治的。色和脉都没了,就比较难治。新病气色是有的,久病气色就没有了。 2、 五实死,五虚死: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这些都是危险的症候。是虚症,如果吃最好消化的米面能吃进去,就可以活下来。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本来是前后不通,大小便之后一发汗就通了,就可以有存活的机会。二十、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1、 天地之至数:天地的至数,始于一终于九。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天地之间有九个访问,所以人有九个脉。上部—头上部:太阳穴上方有个动脉,是少阳胆经的脉气的地方,为天部。脖子人迎脉的地方,是胃气的地方,为地部。耳朵旁边是手少阳三焦经的脉,为人部。中部—胸中部:手太阴的脉为天部,手阳明的脉为地部,手少阴的脉为人部。下部—下部天,足厥阴也,肝经的太冲穴;下部地,足少阴也,肾经的太溪穴;下部人,足太阴也,脾经的期门穴。胃经的冲阳穴,一般查是查冲阳穴。 2、 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如果耳聋掉了,耳朵旁边的脉都没有脉气的。轻轻摸就可以摸到脉在动。 3、 调气脉,脉气一顺,病就好了。 4、 判断生死:形脉不合:比如形瘦脉大,形盛脉细,为不合。比如冲阳脉没了,太溪脉没了,这些都很危险。脉找不出规则有的地方快有的地方慢,不协调。目内陷者死。 5、 三部九候的脉必须要均匀,相同就是正常,不均匀就为病。 6、 脚外踝裸上五寸,绝谷上两寸,弹外踝裸的时候,上五寸有反应,是正常;没有过五寸,为有病;没反应者是死症。 7、 足太阳气绝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 8、 九候之脉皆沉细旋绝者为阴,为纯寒的脉,主冬天,半夜死。盛躁喘数者为阳,主夏,故以日中死。形肉没有伤,就不会死。 |
|
4596楼#
发布于:2016-03-09 08:5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深圳-凤翔,申请签到。2016-03-08,内经视频第33课心得,请教官审阅:
柔,一息五至是胃气,有胃气好治,形气伤掉,咳喘,色没了难治,脉实以坚。反逆四时,难治,要告知病人家属。逆四时者:夏天摸到冬天的脉,春得肺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弦绝沉涩,没有胃气,都是逆四时。春夏脉沉涩,秋天浮大,病人热症反而脉细,静,血脱难治。病人下利脉反大,脉症不实,病在外,脉不坚实,都是脉症不实,难治,色没有了一定是九病。 五实五虚死症: 五实:脉盛洪大,脾热,腹胀,二便不通,眼睛不识人,死症。如果发汗,二便能,实者存活。 五虚:脉细,脾寒,气少,二便失禁,不食,死症。如果能吃东西,有胃气,下利停止的,可活。 第二十篇,三部九候论: 春天之数是一,终于九,天地有九方位,人有九脉,上部天,两额动脉,胆经靠近额角的地方,少阳脉气,上部地,人迎脉,胃脉,上部人,耳边,三焦脉。 中部天,肺经经渠的位置,地在合谷,人在少阴神门位置。 下部天,肝经太冲,肾经太溪,脾经箕门穴,胃经冲阳。 天以候肺,中以候胸中,地候心。天部额部额角气,喉部肺,耳聋耳鸣,一息五至就好了。如果五脏衰,脸上脉没有胃气了,色衰。目的是看胖瘦调虚实,实泻虚补,血脉调均匀就好了人迎脉很大,实则泻其子,扎内庭,胆经实症扎阳府,虚扎侠溪,胃经有瘀脉,放血就好了,调气脉内脏病就好了。 如何决生死,生顺死逆,体壮脉细,少气不足,形瘦脉大,阳气太旺,脉形脉症不和,危险。脉不调合无规则者死。眶内陷无胃气之死。均匀相同的脉好,独大独急独热独寒者病。 脚外踝骨判疾病,踝上五寸,蹻脉,弹之不应者病,过五寸无病,无反应的死症。 中部脉时快时慢,死症,一候相失有病,二候相失严重,三候相失危。足太阳脉气绝,脚不可伸。 冬阴夏阳,九候沉细,纯寒脉,属冬阳半夜死。纯阳燥中午死,寒热病早上死,热中正中死,风夕死。脾时快时慢,辰戌丑未死,形肉已脱,九候虽调者死,七诊,形肉在,重病,九候调,不死,孕妇有吐症,不能当病。 |
|
4597楼#
发布于:2016-03-09 09:02
@教官-深圳-林金兰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 蔡彩婵 申请签到 2016年3月08日《黄帝内经》第33课心得 7.得胃气者生,无胃气者死。 凡治病必察形气色,按脉知何脏主病,及病之新旧。 形气色皆在、脉气弱但气血流畅者、病色浅皆为易治之症。 逆四时之脉难治。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其至有悬有绝有沉有涩者,命曰逆四时。 病热脉静;泄而脉大;脱血而脉实;病在中,脉实坚;病在外,脉不实坚者,皆难治。 8.虚实以决死生 五实死: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目昏气闷),此谓五实。 五虚死: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 浆粥入胃,泄注(下痢)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大小便通畅),则实者活。 三部九候论篇 1.三部九候 天地之至数始于一而终于九。天地人三者,因而三之,以应九野。故人有三部,部各为三候。上部分天地人三候,上部天,在两额侧足少阳胆经上之悬厘,曲鬓位为足少阳脉气所在。上部地,在两颊下之人迎脉处,为足阳明脉气所行之处。上部人在耳前动脉位处,为手少阳三焦脉气所行之处。 中部天在手太阴肺经经渠位,为肺气之所在。中部地是手阳明经的合谷位,为大肠脉气所在。中部人在手少阴心经之神门位,为心脉之所在。 下部天在足厥阴肝经之太冲位,为肝气之所在。下部地,在足少阴太溪脉之处,为肾气之所在。下部人,在足太阴脾经的箕门位或足阳明胃经之冲阳位,因此下部之天位以诊察肝脏,地部以诊察肾脏,人部以诊察脾胃之功。 2.九脏(九野) 九地合于体内胃九脏,肝心脾肺肾,头角,耳目,口鼻,胸腔。神藏五脏,形藏四脏。面部失于常色,是五脏衰败的症状。 3.诊断 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先去其血脉(瘀血在表),而后调之。 形盛(体形硕大)脉细,呼吸短促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胀满者死。形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有时正常有时失常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度量)者死;中部之候虽独调(正常),与众脏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减(弱)者死;目内陷者死。 4.如何诊断 察九候独小(独有一处)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 可按内踝裸上五寸的地方,一只手弹内踝裸处,如气脉向上冲到五寸处或五寸向上处,似有虫蠕动,不病。如气脉到达不到五寸则病。气脉传达的越短病的越严重。病人中部之脉忽快忽慢者。其脉代而钩者,病在络脉。 5.九候相互协调,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所谓后者,不相应。察其腑脏,以知死生之期。必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真脏脉见者,胜死。足太阳气绝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 |
|
4598楼#
发布于:2016-03-09 09:08
@教官-深圳-林金兰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石丽申请签到,2016-3-9《黄帝内经》34课心得
脉中又无胃气,会出现 打嗝与噫气等症,表示胃气已绝 。皮肤无油光 润泽,摩擦时会涩手指者,此为阴阳俱绝之征, 死亡。 病邪停在奇邪之腑,在奇邪之经脉, 可利用刺在井穴上放血,及四肢青脉放血之缪刺法。 上实下虚的病人,须延着经脉察诊,找出瘀结所 在,针刺放血,以通其气血。眼珠上吊者,表示 太阳经的脉气已绝断,眼球上翻看人的病人,则 是太阳脉气不足。 經脉別論二十一 人情志上的变化与劳动状况。 夜间行房事,其喘息是出于肾脏,过度,病邪入肺。人因堕落而伤身且因极度恐惧而产生的喘息则来自于肝,此时易使病 邪入脾。常易受惊恐之人,其喘息出于肺,病邪极易入心而影响心臓。人过水时跌倒水中因 而喘息,则此出于肾与骨。处于以上状况时,有胆识的人,其气易行,只要气血恢复顺畅病就好 了。相反于胆小之人却令病入体内而生变。所以 诊病之法须视人之胆大或胆小,从骨肉皮肤的状 况即可察知病人属何种人。 人饱食时,汗大量流出,其汗水乃出于胃之 津液。受到惊吓而让人冷汗直冒,此汗乃出于心之液。人持重物远行,所出之汗是由肾脏而出的。 人因恐惧而奔走,所生之汗是来自肝脏之津液。 人因运动或过于劳累,其所生之汗是来自脾脏之 津液。 春夏秋冬四季中,人之所病乃起因于 过于耗损内脏之津液 。常人饮 食入小肠磨碎消化后,把营养精华贯送到肝脏,再由肝把营养分散到筋去滋养 。脾能制水,也能治水。 |
|
4599楼#
发布于:2016-03-09 09:09
@教官-深圳-林金兰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石丽申请签到,2016-3-9《黄帝内经》34课心得
脉中又无胃气,会出现 打嗝与噫气等症,表示胃气已绝 。皮肤无油光 润泽,摩擦时会涩手指者,此为阴阳俱绝之征, 死亡。 病邪停在奇邪之腑,在奇邪之经脉, 可利用刺在井穴上放血,及四肢青脉放血之缪刺法。 上实下虚的病人,须延着经脉察诊,找出瘀结所 在,针刺放血,以通其气血。眼珠上吊者,表示 太阳经的脉气已绝断,眼球上翻看人的病人,则 是太阳脉气不足。 經脉別論二十一 人情志上的变化与劳动状况。 夜间行房事,其喘息是出于肾脏,过度,病邪入肺。人因堕落而伤身且因极度恐惧而产生的喘息则来自于肝,此时易使病 邪入脾。常易受惊恐之人,其喘息出于肺,病邪极易入心而影响心臓。人过水时跌倒水中因 而喘息,则此出于肾与骨。处于以上状况时,有胆识的人,其气易行,只要气血恢复顺畅病就好 了。相反于胆小之人却令病入体内而生变。所以 诊病之法须视人之胆大或胆小,从骨肉皮肤的状 况即可察知病人属何种人。 人饱食时,汗大量流出,其汗水乃出于胃之 津液。受到惊吓而让人冷汗直冒,此汗乃出于心之液。人持重物远行,所出之汗是由肾脏而出的。 人因恐惧而奔走,所生之汗是来自肝脏之津液。 人因运动或过于劳累,其所生之汗是来自脾脏之 津液。 春夏秋冬四季中,人之所病乃起因于 过于耗损内脏之津液 。常人饮 食入小肠磨碎消化后,把营养精华贯送到肝脏,再由肝把营养分散到筋去滋养 。脾能制水,也能治水。 |
|
4600楼#
发布于:2016-03-09 09:3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红梅申请签到
2016年3月8《黄帝内经》第32课心得 风邪是百病之始,病的源头有三种,风邪,内在五情、外伤。风邪入表,令人的皮毛直竖,毛孔闭,体热充斥于内无法散出,是人体自保抵抗的现象,是太阳证,可以用发汗的方法,病邪就会离开身体。病邪已离表深入到肌肉,则会成为麻木不仁或生肿痛,此时当以热药烫布或火灸来熨贴,或用针刺放血。如果施治不当,病邪会居于肺中,病名肺痹,病人咳嗽气逆不下。再不治愈,病邪就会传到肝上,这就是肺金克肝木,病名肝痹,又名为厥,病人胁痛及呕吐,可按症状取用穴道,施用针术。未及治愈,再传到脾,病名脾风,病人会全身发黄且腹中热盛,烦躁不安,汗黄或小便黄。用汤药内服或按摩穴位或以热药水浸泡身体。施治不当,传肾,病名疝瘕,症状为小腹烦热而刺痛,大小便出白津,可按症施药去除病邪。如果治疗失当,再传心,病人会手足痉挛而拘急,病名瘛,可用针灸药物并施。如再失去治疗时机,只须满十日,必造成死亡。若病邪属慢性疾病,肾病传入心,心为君主之官不受病,病邪再反转回归肺中,肺于始病时即已受损,此时病又传回肺,肺病发寒发热,病已深且顽固,正常可再活三年,这是病势较缓时所传变的法则。一些突发的急性病,则不须考虑其传变的法则与治法,因为有时它会不按照传化的顺序来发展病情,受忧恐悲喜怒等情志上的影响。改变正常顺序,一发就是重病。膀胱后面是小肠,膀胱与小肠中间有胞膜,属于三焦经,是男人生精的地方,在这里是纯血,小肠加热后,变成白色的精。 遇喜心气大虚,肾气乘虚而入。盛怒致肝气亢奋影响到脾,过悲而肺气张影响到肝,过恐致肾气受损致脾气乘虚而入,忧致肺气虚损心气乘虚而入。这是情志过劳而生的五种变化。脏中发出的病有五种,再加上相克的五种变化,五乘以五倍的二十五种变化产生,此二十五种传乘会影响到正常传化,名传乘。 病人呈现消瘦骨枯,皮骨相连外形,是形伤,先天之本肾脏和后天之本脾脏衰弱的表现;胸中气胀,呼吸短促大小便不利,ー呼吸身体动摇不定,是气伤,形伤气在或者形在气伤都好治,因为形为阴、气为阳,形气两伤,就危险,胸中是阳气的位置,阴阳两伤剩下的日子按月数,真脏脉剩下的日子按日数,如果出现真脏脉,可依据相克节气而预知其死亡。如果是同样症状,但病人胸内痛而牵引肩头,预期一月之内死。如果同一症状出现,加上病人身发热,肌肉消失。如果肉消骨现,皮骨相连,病人动作缓慢无力,再有真脏之脉,如此可断言病人一年内死。又如病人骨消肉陷,胸肋背脊外现,胸中气胀,腹中疼痛,情锗不安,肩背生热,形消肉脱,目眶凹陷,又有真脏之脉,目已不识人,立即死亡。如果能看见人,所被克之日死。突然身中他物,造成五脏不受胃气津液,血脉水道阻塞不通,无法正常呼吸,例如高处坠下或溺水中,不可预期死亡。有脉停止不来,或人一呼吸间脉来五、六次,而病人饥肉皆实,又不见真脏脉,而却死亡的。 肝的真脏脉,是由寸口到尺部都绷紧如刀刃,按压时如按到琴弦一样,病人面色青白不光泽,皮肤毛发枯焦的时候,体毛是气之余、是阳,发为血之余、是阴,就会死亡。心的真脏脉形,坚实而有力,按上如摸薏苡子一样,一粒粒的感觉,病人面色赤且黑,皮肤毛发枯焦的时候,就会死亡。肺的真脏脉,其形大而中空无力,像羽毛触到人的皮肤一样,病人面色白且红,无光泽,皮肤毛发枯焦的时候,就会死亡。肾真脏脉,其跳时力强而有时中止,按之有如用指头去弹石子一样,病人面色黑且黄,无光泽,皮肤毛发枯焦的时候,就会死亡。脾的真脏脉,柔弱无力,忽快忽慢,面色会有黄青色,且无光泽,皮肤毛发枯焦的时候,就会死亡。所有五脏受气于胃,胃气失去、阴阳分隔,只剩脏的脉气,真脏脉出现不治。 五脏皆受气于胃,胃,为五脏津液能源所在。五脏其气血流注之时,都来自手太阴肺经运送,一旦病邪严重,人精气必衰弱。严重的病人,胃气必然无法与脏气同时贯注于手太阴肺经中,于是真脏之气独现。真脏脉,病邪已完全破坏脏的功能,所以人就要死亡了。 |
|
4601楼#
发布于:2016-03-09 11:1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山西吴静
2016-3-8学习《黄帝内经》第32课心得 春天的时候,受风最大伤到的就是肝脏。是百病之首,病的源头。中医认为病的源头有三种,一是外来的风,二是内发的,就是人的喜,怒,忧,思,悲,恐,三是外伤。 形伤,突然瘦了很多斤肉。气伤胸中气满,喘息不安,一呼吸则身体动摇不定,像这样大约六个月就会死。形气两伤就寿命不长。人的形就是阴,气就是阳。只要见了真脏脉,就可预知死的日期了。如果同样是形伤,胸中气满,喘息不变,病到肩项这里就是阳气伤的越来越严重了。一个月就死了。只要阴阳两伤,就要算月了,如真脏脉出现了,就要算日子死了。 如果骨髓内消的时候,就看到皮跟骨是相连的,跟本就没有肉了,这样几天就死了。大骨枯痿了,大肉消陷了,加上胸中气满,腹痛,心里不安,全身发热,胭部破败,肌肉消脱,目眶下陷,像这样见了肝的真脏脉,眼睛不认识人了。就会很快死了。目眶就是胃气,足阳明胃经的地方,目眶下陷是胃气沒有了,不认识人了,就是神也离开了,这人马上就死了。死的时候一般在地支生克的时间。如果发生意外,造成脉道不通,五脏绝闭,这种意外外伤害造成的,如果他的脉来或者是不来,他还是会死的。 肝的真脏脉,肝脉在左手关处,中处都急,就象刀的面,象按到琴弦一样很硬,然后病人的气色,青色带白色,又沒有光译,金木相克的颜色。汗毛都弯曲起来了。这个人就死了。病人心脏的真脏脉,坚而搏,象薏米一样硬硬的一粒一粒,面色又是黑色,沒有光绎,“赤黑”色是水火相克的颜色,同时发生在脸上,汗毛弯起来了,阳气沒有了也是死症。肺的真脏脉大,而且虚,且脸上的颜色白赤,不泽,毛折,也是死。肾的真脏脉来的时候,搏而绝,硬邦邦的沉在骨边,脸上的颜色黑黄不亮泽,这是肾跟脾的本色,是相克的颜色,毛折,阴阳都失掉了,那是要死了。脾脏的真脏脉来的时候,软弱并且忽数忽散,面色显黄青而不润泽,毫毛也枯损不椹,那是要死亡了。总而言之,凡是见了真脏脉,都是不治的死证。 治病要先诊察病人的外形怎样,色绎如何,以及脉的虚实,病的新旧,然后才进行治疗。千万不能错过时机。 |
|
4602楼#
发布于:2016-03-09 11:3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6年3月9日《黄帝内经》第41课心得黄帝 ,但如真气与邪气相搏杂,居于经脉之内,脉气又不发生变化时,如何察出呢?歧伯回答,此际则须仔细按察三部九候之脉,视其脉气盛衰来调各之,再细察左右之盛衰,上下不调和在何处,以及脏气减弱者,察出病居何脏,乃知其何时必出。凡不知三部九侯者,就无法分别阴阳,好像天地不分一样。天、地、人三部各司其脏及经络,有一定之规则,再随时注意调和其胃气,来安定三部,则必不生大患。所以刺法有云,凡针刺之术,不明了三部九侯之脉气,必无法预先察出病邪之居处,如此即使有高明之医师,也无法遏制病情之扩大。针刺不得正法,导致伤及真气,必使病情混淆不清,名之“大惑”。严重时反会造成主经脉之气伤,终使真元之气无法恢复。把实症误诊为虚症,把邪气误以为正气,用针之法又不知规矩,反致邪气炽盛,伤人元气。以为顺治反为逆法,令病人血气混乱,真气丧失,邪独居体内,终使生命受到威胁,使人短夭。不知三部九侯之医师,必无法令人长寿,不知人体配合四季及阴阳五行的动转者,反导致其互相攻讦,放任邪气侵犯正气,徒令人短寿而已。外邪始犯人体,尚未居于定位,此际利用针法推之使前,导引使其停止不动,逢其居经络所造成瘀血处,以针刺来放血,必可使病立愈,永无大害矣。第二十八篇 通评虚实论黄帝问道,虚实如何解释呢?歧伯答道,血气盛大则名“实”,人体精气被夺为“虚”。黄帝问,虚实的状况又如何呢?歧伯答道,气虚,即主气之肺虚也。气逆时,肺之阳气不无法肃降,足会发冷。以四季及五行来说,凡非克肺之时节则生,遇相克之时节则死,其余各脏依此类推。黄帝问,什么是“重实”?歧伯答道,所谓“重实”者,在有表热病时,不但表热且脉气充满又大,这就是“重实”。黄帝问,如果经脉和络脉充满之时,会有何症状呢?其治法又如何?歧伯回答道,若经与络皆实,则必寸脉会数而尺脉缓,此治之时机也。所以若为滑脉则病为顺,如果为涩脉则病情必逆。凡虚实之产生,必来自同属性脏内,因此若一人之五脏与骨肉间之气血通畅流利,病邪必无法侵犯,此人必能长寿也。黄帝问,如果是络脉之气不足,而经脉之气有余,又如何呢?歧伯回答,若是络气不足,经气有余,则会出现寸口脉为热脉较速,尺脉及皮肤会现寒象。若是在秋冬季节出现此脉,主病进。若是春夏时节出现此脉,则是正常。治法在何处有病邪,治何处即可。黄帝问,若是经脉空虚,络脉充实之人又如何呢?歧伯回答道,经脉虚,络脉满之人,其脉必尺部呈现脉朋且肤热的现象,寸口脉则为寒象,脉细小且涩。此种状况,如在春夏季节则主死,适逢秋冬则生。黄帝问,治此之法如何?歧伯回答,络脉气满,经脉气虚,必灸阴经脉,针针刺阳经脉。若经脉气满,络脉反虚,则必灸阳经,针刺阴经。黄帝问,“重虚“是什么意思呢?歧伯回答,寸口之脉气虚弱,尺部亦虚弱,就是“重虚”。黄帝问,如何分别呢?歧伯回答,气虚之人,言语不清状,尺脉虚,即下焦虚,其人步行蹒跚胆怯状,凡脉呈虚脉,并非阴虚也,乃是阳虚的表现,故脉内气血流滑利者生,止涩艰辛者死。黄帝问,若寒气自手足四肢向头面胸部逆行而上,寸口之脉又充实者,会如何呢?歧伯回答,如果脉实但脉中气血滑利则生,脉充实绷紧手足逆冷必死。黄帝问,如果脉呈实而满,又手脚冰冷,只有头热,那会如何呢?歧伯回答道,若逢春秋二季则生,逢冬夏季则死,此当时令也。但如在春秋季时,脉呈现浮而涩,兼有身热手足逆冷者死。黄帝问,若全身都肿满者又如何?若身形胀满如肿的,脉呈现急数又大而坚硬,尺部脉郄软涩不与其合应,这样的人,若是从则生,逆则死。黄帝问,什么是“从则生,逆则死”?从者就是手足温暖,血液能达四肢末稍也。逆者,就是才足寒冷到极点也。
|
|
4603楼#
发布于:2016-03-09 11:4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张亮荧申请签到2016-3-8《黄帝内经》第32课心得
1、春天受风最大第一伤到肝脏,肝是百病之源,病之源头有三个,一是外来的风,二是内发的情志,三是外伤。 风寒开始时在皮肤表证(太阳症),皮肤刚受到表风无论是寒、热,毛孔马上就闭起来,是身体自然抵抗动作,用汗法,如汗药,发表药。 2、风寒不在表面跑到肌肉里面,肌肉麻痹肿痛,用汤药外洗或针灸火烧、针刺法。 病都没有治好到内脏里,肺里,肺痹,会咳嗽气逆不下。 还没有治好肺传到肝脏里,肝痹,厥是冷、反逆。双胁肋骨痛 ,呕吐,用按摩针刺的方法。 肝没有治好传到脾,名脾风,脾风发瘅,全身发黄,烦躁不安,小便黄,用按摩,内服汤药也可以外洗。 没有好,脾会传到肾,疝瘕,瘕是腹中有積,疝瘕就是少腹痛,汗是白色,小便白浊。 3、女子胞(子脏),男人膀胱和小肠正中间有个包膜三焦,是男人生精的地方,是最精纯的血,经小肠的火加热后才出来变成白色的精,女人卵巢的位置就是男人精胞的位置。当病在肾脏时用按摩推拿方法。 如果还是治不好从肾传到心脏,出现手足痉挛而痉挛,此时可灸可药,如果不治,10天就死掉。从肺金克肝木,肝木克脾土,脾土克肾水,肾水克心火有十天机会。 心没治好传回肺,发寒热,最后精神离开身体最多三年死掉。 4、瞬间发的病不必去治它的传,如急性病吃坏肚子上吐下泻,是外来的。病进是由于情志的关系。 过喜心气大虚,肾气趁虚而入;盛怒致肝气亢盛影响脾;过悲肺气虚影响肝;过恐肾气受损脾气乘虚而入;过忧致肺气虚心气乘虚而入。 5、形伤,如瞬间体重变轻是形伤。胸中阳气的位置,形是阴。动能是阳。 形伤气在没事,气伤形在有问题 ,形气(阴阳两伤)危险。阴阳两伤算月,真脏脉要算日子。 如肝病在金的时辰容易出事。 真脏脉至,尺脉中外跳像按到琴弦,毛是气之余,发是血之余,如果毛弯曲过来是阳气完全丧失掉。 心的真脏脉现,面色赤且黑色,毛折曲,必死。 肺的真脏脉大且虚,所有真脏脉现都是不治之病。真脏脉长一定超过一寸九分,且大。 6、 五臓脉气来自于胃,古代讲胃的地方就是心下,胃的地方是小肠,小肠是受盛之官,小肠把食物消化掉,小肠是关元(又名丹田)。小肠是五臓之本,五臓的气因为有胃气才会到手太阴肺经,食物里面的水进入大肠,小肠火在下面烧,大肠火克金,所以大肠里的水回到肺,进入血液,喝的白开水进入肺下到脾胃直接吸收。宵夜食物里的水在胃里,食物里面的糖很多,所以早上起来血糖就会很高,饭前量血糖比饭后量血糖要高。 脏生病胃气阻绝没法去供应他,臓脉出现就会在手,所以真脏脉会死是胃气没有,小肠不受纳。 新病及时治疗就不会成为重病。一般皮肤上病变的颜色浮在皮肤较浅这种病是最好治,顺时,如春天得到冬天的脉好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