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保发容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05
  • 粉丝5
  • 关注0
  • 发帖数127
465楼#
发布于:2015-12-22 17:1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教官-孝感-郑其赛3班保发容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3日《针灸大成》55课学习心得
一、八脉代表穴:公孙管冲脉,后溪管督脉,仼脉列缺管,冲脉气冲管,内关阴维管,临泣管胆经连带脉,阳维脉外关管,申脉管阳跷脉,阴跷照海管。
二、呼吸法引气法。针刺手法大多是补泻法。首先是引气,然后是补泻。下针就捻,针眼周边出现粉红色,叫平补平泻。出现青色表明扎到血管。严重虚弱病人引气,可用施术人手按皮肤,轻轻按随自己呼吸引气吐纳运气即可得气。施针者用金针方能导气,因肺属金。
下针时若遇到血管,比如太阳透率谷穴,出现血肿,用手轻按阳气再手上面血肿就散。引气常用针左右捻转就出现、酸、麻、胀感就得气。病人太弱用自己生上的气呼吸引气,下针慢进,随呼进针,吐气时慢出针,即可得气。
     三、烧山火与透天凉。针刺就是大补大泻手法,烧山火是大补,透天凉是热症大泻。烧山火手法:针扎到皮层,再扎深得气后,再把针分三段天、人、地进针数是九。补法是紧按慢提,就是快进慢出。再从天、人、地三部各做九次就叫烧山火。如寒症胃寒用足三里。要选择肉多的地方做。透天凉是
从地、人、天做六次,紧提慢按叫泻法。用于高热实症。如尺泽。
四、阳中引阴与阴中引阳。这两个相对的,烧山火就阳中引阴,透天凉就阴中引阳。阳中引阴就是先寒后热,痛多酸少,针法先泻后补。反之就是阴中引阳。如感冒发热,背痛是膀胱经实症扎束骨,虚症扎委中。酸多痛少,先补后泻。
五、留气法、烧针与报刺法。留气法是治疗痞块、硬块、肿瘤方法也是消痞块法。如乳房硬块,在胃经上扎足三里、上巨虚、梁丘,做九次留针,再做六次留针。
邓小兰
侠客
侠客
  • UID2018701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1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466楼#
发布于:2015-12-22 18:1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邓小兰申请签到
2015年1222日《针灸大成》第54课心得
期门穴
不容穴外开一寸半,第一肋与第二肋骨的中间为日月,再上去一肋骨,为期门穴。期门是肝经的募穴。下针,从侧面斜刺。治肝病时,先去强木、土(期门+章门穴),再去强水
治胸斜苦满、肋下痛、肝藏痛、都可在此下针,和灸,肝主酸,当有问题都会吐酸水。当女人月经来了正好得了感冒伤寒表证,正常奶水往下走,当有伤寒表证时,感冒病毒就会顺着时奶水进入子宫,可喝小柴胡汤,还可以针期门。
奇经八脉
十二正经,每一条经上都有一个络穴。肾主先天、为根,十二正经,全部由根来治。是人体第一个器官,当人体生病时有三种因素:外因(风、寒、暑、湿、热、燥)、内因(情志)
外因:(风、寒、暑、湿、热、燥)外部的因素就会进入到络上再进入腑。如果经常练习五脏逼毒法,病最多能进入腑。人就好一棵树,肾就好比树根,四肢像树叶,当树根有病时也就会影响到树叶,那么当树叶有病时也会慢慢进入到树根,所以经常固肾让树根不烂掉,也要经常运动、活动四肢让经络气血强盛,就不生病。
内因:情志病(喜、怒、恐、思、食、悲、忧)太过会导致人体生病。固肾长寿!
有十二经、十五络穴。
前面鸠尾到后面第十一椎之间有一层膈膜(心气此于膈)当心有郁结时:先针天突、巨阙、关元、最后下当心有郁结时:先针天突、巨阙、关元、最后针第十椎下。郁气就会从第十一椎散出来。
十五络(不分虚(尿频、打哈欠);实(手心热),阳、阴都有络)
手太阴别络:列缺;手少阴心经的别络:通里穴;络心中,系舌本,舌底下有动脉管在下面,木系,实则泻满,虚则不能言,心气虚的时候不能讲话,口不能开。厥阴的别络为:内关穴,胸口、心口痛、头项强痛;手太阳的络:支正,治身上皮肤生很多有疣。手阳明络:偏历
手少阳的络:外关;足太阳的络:飞扬;足少阳的络:光明;阳明:丰隆;
足太阳脾经的络:公孙(冲脉:任何的肠痛、胃痛、呕心治此)足少阴的别络:大钟穴
肝经的别络:蠡沟穴;任脉的别络:鸠尾;督脉的别络:长强;
络有病时胸胁的地方会痛下大包,
奇经八脉:
督脉
源头起于曲骨,任脉在表面时就是走在人体的前面,在人体的后面任脉就在督脉的下面,
任、督脉是相辅相承,任脉是诸阴之海,所有的阴都在管,因此在膀胱经上心肝脾肺肾五脏的俞穴都可以下针通到任脉。任脉和冲脉都起源于胞中(子宫、精宫在膀胱与小肠中间的缝隙)当小肠的温度不够时精液为红色。
任脉
落在喉咙,冲脉从胞中上来时,任脉走中间,冲脉跟着肾经上来跟肾经相交,女人胞宫的病冲、任脉都能够治。冲脉经过胃、心、肺的问题都能在冲脉上治.
带脉(临泣在官)少腹胀满
阳蹻脉(申脉在管,郄穴:跗阳穴)
起于跟中,外踝上,经过申脉上来,走在胆经与膀胱经的中间一直经过背部走到头部,
中风病人:阴缓阳急(脚外翻,阳蹻蹦紧,阴蹻松驰);阴急阳缓(脚内翻,阳蹻松驰,阴蹻蹦紧)外八,内八也是蹻脉的问题。
阴蹻脉(照海在管,郄穴:跗阳穴)
经过缓往前走是阳蹻脉,往后走是阴蹻脉
起于内踝,直上到咽喉跟冲脉有相接,
冲脉、任脉、阴蹻脉咽喉下列缺、照海治疗一切咽喉病。
阳维脉
把所有的阳经都维在一起......
周永燕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70
  • 粉丝1
  • 关注4
  • 发帖数168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467楼#
发布于:2015-12-22 18:4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周永燕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2日《针灸大成》第54课心得
第五章奇经八脉与针刺法
十二经络与十五络脉歌
人身上有经有络,经与经之间靠络彼此联系。
肾是主先天。肾像两个根,全身十二正经全部的根都来自肾脏,它成长的枝叶,遍布到全身四肢末梢。
人患病原因有两种:
一是外因往内:人身体受到外在的风、寒、暑、湿、燥、热。这种来自节气上、来自外在的变化,络感受到(因络是最细的),再传到经上面,经再会传到腑上面,腑再传到脏里面。中医观念,树枝有问题了,也是会传到树根去的。
锻炼脏器脏器官排毒方法:呼、嘘、吹、呬让脏气变强。
二是由内而外:从内往外走,情志过喜、过怒、过忧、过思、过悲、过恐都会造成人生病。还有来自饮食,病由口入。
整个经络学的重心就在脏和腑。所以,把肾脏固好,人就会长寿。经络,总归根就来自肾脏。十二条经好比主干,十五条络好比支干。十二经各有一个络。再加上任脉的络(鸩尾)、督脉的络(长强)、脾之大络(大包),由大包统领诸络,合为十五大络。
横膈:从前面的鸠尾到背后的第十椎下连成一条线就是横膈。心脏在横膈的上方,心气止于膈。所以心气最多到膈。当心气有郁结时,扎天突、巨阙、关元,扎完后心气会集中到第十椎下,再在第十椎下针,因为第十椎后面,正是心气终止的地方,所以郁气会从这散掉。横
膈膜包膜就像心包跟内脏的三焦油网,通通属于三焦跟心包。把心包跟三焦抽出来。再把五
脏五腑放进去,就成五脏六腑。五脏六腑就是这样来的。
诸位看,卷九,八十六页,先看十五个络脉。八十六页最后一行,
十五个络脉:在络穴上治疗时,不分虚症、实症,通通是在络穴治疗。阴经、阳经都有络。实证:手掌过热,用泻;虚则:打哈欠,频尿,用补。
手太阴肺经的别络→是列缺穴;
手少阴心经的别络→是通里穴;心经直接络心中,系在舌本,舌的根部。舌头底下有个脉管在下面,属于心系,实则支满,虚则不能言,心气虚的时候不能讲话,口不能开。
手厥阴心包经的别络→是内关。心实则心痛,胸口痛,虚则头项强痛。
手太阳小肠经的络→是支正穴。支正穴最主要治症是皮肤上生疣。
手阳明大肠经的络→偏历穴。
手少阳三焦经的络→是外关。外关是搭生死桥的地方。虚症、实症都可以在外关下针。
足太阳膀胱经的络→是飞扬。
足少阳胆经的络→是光明。
足阳明胃的络→是丰隆穴。
足太阴脾经的络→是公孙。公孙也主冲脉,由于冲脉直接往上走,所以任何的胃痛,肠痛、腹痛、恶心胃病,通通可以用公孙穴。
足少阴肾经的别络→是大钟穴。
足厥阴肝经的络→是蠡沟穴。
任脉的别络→是屏翳(就是鸩尾)。
督脉的络→是长强。
脾之大络,合为十五络。
当络有病时,全身都痛。若胸胁的地方痛时,就是络。治疗时可以下大包。
如果络脉虚的时候,百节尽纵,手都没有办法握拳。全身是松的。不管虚症、实症,都可以在络脉上下针。
奇经八脉:奇经八脉。主要是一个穴道管一条脉
⑴、督脉。督脉是后溪在管。背后脊椎骨一直到尾椎。督脉全身的阳气都在这里。督脉的脉气源头在曲骨(是男人、女人小便的地方)。
⑵、任脉。任脉是列缺在管。任脉有里和表。任脉在里的时候是走督脉,沿着脊椎骨里面。任脉在表就是在人体正面从曲骨中极关元石门阴交气海一直往上。
督脉和任脉是相辅相成的。任是诸阴之海,所有的阴通通可以管。在膀胱经上面,有心肝脾肺肾。所以五脏的俞都在这个地方,可以在这下针,因为可以通到任脉。这是阴和阳互动的关系。
络脉把经脉连在一起,彼此相辅相成。任脉和冲脉都起于胞中,胞就是女子胞就是子宫,
也是男人的精宫(在膀胱和小肠的中间袋状的缝隙就是精宫的所在)。
饮食进入胃,然后到小肠进行吸收,腑消化后的营养靠三焦系统传入脏,三焦行阳就是运送的动力。
女人:小肠在子宫的后面。奶水往下走到子宫,经过小肠的火烧排出来的月经是红色就是残渣。
男人:男人的精宫在膀胱和小肠的中间,饮食入胃到小肠进行吸收再通过三焦系统络到五脏。精子在下面,精经过提炼后的残渣顺着任脉往上走,到口唇旁边就是胡须。男人一亢奋,五脏六腑的元气进入三焦再进入胞户(男人的精宫),黄色进入到胞户生化以后变成血,血到睾丸温度下降以后就变成了白色。若小肠的温度下降火力不够,出来的就不是精是血。

冲脉和任脉都起于胞中。任脉直接络到喉咙。冲脉是从胞中沿着肾经上来的,它与肾经是
相交的。为什么一定是肾经?因为冲脉是跟阴经一起的。
冲脉和任脉虽然都是源于胞中,但是有不同的走向。用于帮助诊断和治症。如女人所有妇科的问题,子宫里面的问题(或长东西),通通属于任脉。因为源头一样,冲脉也可取穴。
⑶、冲脉。冲脉是公孙在管,冲脉跟任脉都起于胞中。冲脉正面上顺着脊椎骨里面。表面上是肾经。冲脉起于气冲而源头来自胞中。由于冲脉沿任脉两边上来,直接包到心脏,经过胃、心、肺,所以胃、心、胸。胃的问题、气喘、咳嗽,心痛、心绞痛,通通可以在冲脉上治。冲脉跟肾经有同样的穴道。
⑷、带脉。带脉是足临泣在管。带脉起于季胁(又名软肋,相当于侧胸第1112肋软骨部位)。带脉有三条在腹部。下针的手法,都是扎足临泣。主要的症状是肚子胀满,腰像坐
在水里面。感觉是回身一周如带也。带脉三个穴道是:带脉、五枢、维道。治疗带脉的病就这一个穴道就是临泣穴。
⑸、阳蹻脉。阳蹻脉起于跟中外踝裸申脉上来。申脉在管阳蹻脉。阳蹻脉的郄穴是跗阳穴。蹻脉,阴缓而阳急,何谓阴缓阳急,阳蹻脉在脚外侧,当脚向外翻,就是阴蹻松下来,阳蹻绷紧,使脚掌向外翻过来,这是中风的症状。脚外入或内入,都蹻脉的问题。蹻脉,横跨在胆经跟膀胱经的交接上,一路到背后,再到头部去。如脚痛一条线上去在胆经和膀胱经中间痛,就是阳蹻脉。它不在正经上,是在两经中间,在腿上,就是蹻脉。有时病人陈诉不清楚时就胆经、膀胱经、蹻脉一起治。
⑹、阴蹻脉。照海管阴蹻脉。阴蹻脉从内裸一直上到咽喉。阴蹻脉跟阳蹻脉,正好是一个内一个外。由于有蹻,所以抬腿、左转、右转,都是要靠这个蹻脉。人往前行就是阳;后退就是阴。阳急时阴就缓。走路会往前三步再后退二步,就是阳急阴缓。阴急就是,走一步就退二步,像是倒着走。阳急在阳蹻脉上治疗,阴急就在阴蹻脉上治疗。下针或灸都可以。任脉和阴蹻脉都经过咽喉。所以任何的喉病(如扁桃腺发炎,甲状腺功能亢进)都可以下列缺、照海。
⑺、维脉,有阳维和阴维。阳维脉把所有阳经维在一起。维在内脏上面的就是阴维,维在经络、骨头上面的就是阳维。
阳维脉:阳维脉是外关穴在管。所有的腑都跟阳维是互通声息的。
阴维脉:阴维脉是内关在管,阴维脉是跟内脏随时在沟通的。
在外关和内关下针时,从外关引到气,再透到内关去,阴阳脉生死桥就打开了。阴阳就交合在一起。所以,阴阳分离的时候可以用外关透内关。由于阳维脉它是管外面胸腔这一圈,沿肋骨外面。而下焦这边一圈是带脉在管。所以,若有病人腰痛、胸痛,就下外关临泣。外关、临泣为一组,列缺、照海一起。申脉是阳蹻脉,阳蹻脉一直往上走。后溪管督脉与申脉成一组,是专治项强、脖子僵硬的穴道。阴维围绕着阴脏(就是内脏)。阴维脉在控制内脏里面的协调。内关穴管阴维,阴维脉有问题时,就下内关。如胸痛,痛在肋骨外面就是阳维,在肋骨里面就是阴维。若讲不清楚痛在肋骨里面还是外面,就用外关透内关。
易岚
侠客
侠客
  • UID20185163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29
468楼#
发布于:2015-12-22 18:4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易岚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2日《针灸大成》第54集心得
肾主先天,肾像根,全身十二正经的根全部来自肾脏。人会患病有两种原因,一是外因,是人的身体受到外界的风寒暑湿燥热,由外往内。一是由内而外的部分,外界的情绪如喜怒忧思悲恐和饮食会造成人生病。整个经络的重心在脏和腑,把肾脏固好就会长寿。
十五络,是人身上最主要的支干,十二经各一个络,肺经的络是列缺,大肠经的络是偏历,胃经的络是丰隆,脾经的络是公孙,心经的络是通里,小肠经的络是支正,膀胱经的络是飞扬,肾经的络是大钟,心包经的络是内关,三焦经的络是外关,胆经的络是光明,肝经的络是蠡沟。任脉的络是鸠尾,督脉的络是长强,脾之大络是大包,由大包统领诸络,合为十五大络。络脉虚,百节尽纵,手无法握拳,全身松。当全身痛、胸胁痛,是络有病,下大包,虚实皆治。
奇经八脉。1、督脉,由后溪管,走背后脊椎骨,源头在曲骨。2、任脉,由列缺管,有里和表,任脉在里的时候走督脉,督脉和任脉相辅相成,任脉是诸阴之海。络脉把经脉连在一起,彼此相辅相成。任脉和冲脉都起于胞中,胞是女子胞(子宫),精宫。3、冲脉,由公孙管,顺着脊椎骨,在正面上、表面上,是肾经,冲脉者,起于气冲。4、带脉,由临泣管,只有三个穴道,分别是带脉、五枢、维道,治疗带脉的病下临泣。5、阳跷脉,由申脉管,起于跟中,从外踝裸上来,阳跷脉的郄穴是跗阳。当脚向外翻,或外入、内入,是跷脉的问题。6、阴跷脉,由照海管。阳急阴缓,阴缓阳急,阳急在阳维脉上治疗,阴急在阴维脉上治疗,可针可灸。7、阳维脉,由内关管,把所有的阳经维在里面,经络上面、骨头上面的就是阳维,所有的腑跟阳维是互通声息的。8、阴维脉,由外关管,把所有的阴经维在里面,维在内脏上。从外关引到气再透到内关时,阴阳脉生死桥打开了,阴阳就交合在一起。
莫维春
贫民
贫民
  • UID20185656
  • 粉丝2
  • 关注2
  • 发帖数49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469楼#
发布于:2015-12-22 19:4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 莫维春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 莫维春 2015年12月22日  针灸大成  第54课学习心得
1 奇经八脉与针刺法 十二经络与十五络脉歌

全身十二正经全部的根都来自肾脏。肾脏像树的根,全身就像整棵树开满的树枝、树叶,分布到全身上下。所以,中医的观念认为第一个脏是肾脏。由于肾脏管先天,它成长的枝叶,遍布到全身四肢末梢。我们人会患病,有两种原因。一是外因,是人身体或受到外在的风寒暑湿燥热。这种来自节气上的变化,这是来自外在的变化,络感受到,因络是最细的,再传到经上面,在传到经后,再会传到腑上面。
喜、怒、忧、思、悲、恐这些情志也会造成人生病。过喜、过怒、过忧、过思、过悲、过恐都不好,也会造成人生病。还有就是吃东西,来自饮食。比如,你每天打坐,每天心平气和,然后你又练功练得很好,可是你吃的菜,农药很多,最后还是会生病。或是吃到病死猪。上游的死猪经由地下水下来影响下游的菜,这是病由口入。这些都是致病的因素。
下针的地方在第十椎下,就是扎在第十一椎上方。这个横过来的就是我们的横膈。心脏在横膈的上方。所以中医认为,心气止于膈。所以心气最多到膈。当心气有郁结的时候,我们扎天突、巨阙、关元,扎完后心气会集中到第十椎下。
在络穴上治疗的时候,这个络,不管它是虚症、实症,通通是在络穴找,都可以。阴经、阳经都有络。实证,手掌过热,用泻;虚则打哈欠,频尿,用补。
手太阳的络是支正穴,支正穴最主要治症是生疣 ,身上皮肤上生很多疣,可以在支正下针。手阳明的络偏历穴。手少阳的络是外关。外关是我们搭生死桥的地方。虚症、实症都可以在外关下针。足太阳的络是飞扬。足少阳的络是光明。阳明的络是隆穴。这些络通通记载在这。足太阴脾经是公孙,公孙也主冲脉,由于冲脉直接往上走,所以任何的胃痛,肠痛、腹痛、恶心胃病,通通可以用公孙穴。足少阴的别络是大钟穴。肝经的络是蠡沟穴。任脉的别络是屏翳,就是鸩尾。督脉的络之长强。再来就是脾之大络,合为十五络。不管虚症、实症,我们都可以在络脉上下针。


2 奇经八脉

督脉的脉气,它的源头是在曲骨这个地方,就是小便的地方。任脉有里和表。任脉在里的时候是走督脉。这是一个人体剖面图,沿着脊椎骨里面。我们讲的曲骨中极关元石 脾肺肾。所以五脏的俞都在这个地方,你可以在这下针,因为可以通到任脉。这是阴和阳互动的关系。络脉把经脉连在一起,彼此相辅相成。
三焦,因为络过五脏,所以五脏的津液及好的东西,就是将腑消化以后的营养交给脏的。中医的观念里面腑是消化系统。消化以后将营养的交给脏,传递就是靠三焦系统入脏的。三焦是行阳的,就是运送的动力。

这个冲脉。冲脉是公孙在管,督脉是后溪在管,任脉是列缺在管。冲脉跟任脉都起于胞中。冲脉顺着脊椎骨里面,在正面上、表面上,是肾经。所以说冲脉者,起于气冲。而源头跟任脉一样都是来自胞中。带脉是临泣在管,脚的临泣管带脉。带脉起于季胁①。我们临床上看,好像有三条在腹部。下针的手法,都是扎临泣。主要的症状是肚子胀满,腰像坐在水里面。喉咙这边有任脉经过,阴蹻脉也经过。所以我们下列缺、照海,任何的喉病都可以治疗。
阳维脉它是管外面胸腔这一圈,沿肋骨外面。而下焦这边一圈是带脉在管。


3 呼吸法引气法
下针以后,要等气到了,再去做补泻。仅是平补平泻,就是捻捻针放在那边,过几分钟。你就会看到下针的地方,有一圈粉红色,就表示气来了。如果看到一圈青色,你根本就是扎到血管了。你没有看到粉红色,就是气没到。一定要把气引到才有效果。引气就要有引气的手法。
复溜穴,大家都知道复溜穴是肾经的母穴。我要去补肾,就针下复溜穴,去固先天。所以,灸复溜很舒服。我们用生姜在那灸,这是养生的。
针把他收好,用灸比较方便,因病人元气大伤,重病的时候,就引不到气。先要学到引气。
张莉
侠客
侠客
  • UID20187482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198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470楼#
发布于:2015-12-22 22:2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莉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4日《针灸大成》第56课心得

(接上集)
只要有硬块,通用留气法去消。
针法:在同一穴位做,先补后泻,补9泻6。紧按慢提9次后把针稍微提豆许,这是强补。气的力量很强,会冲到胸部将痞块冲开。留针约5分钟后紧提慢按做6次泻,再稍往下推豆许。取针时不按针孔直接出针,此为治痞的远取穴法。
乳房硬块正好在胃经,可在足三里、上巨虚和梁丘下针,补阳数9次;然后用插提法泻6次,一边捻转一边插提更好。
    治痞近取穴法有两种:烧针和报刺法。
五、烧针
烧针又叫燔针,就是用火烧针,痞块、凸的肿块、软骨都可治。
使用时机:1、一般用在治脂肪瘤、黑痣良性的痞块。良性痞块表面光滑,柔软;恶性的很硬,表面粗糙,不规则、不均匀,就是所谓的癌症。
2、化脓脓血很多时。先用火罐把脓头抽出来,脓稠的话用扁的铍(pi)针烧热刺进去。化脓面较大直接烧针。治脓无所谓补泻,直接在伤口下针,病人不会痛。
针法:第一针从上往下刺,第二针从前往后刺,第三针从后往前刺,共三针,常用28号针。针放到麻油里沾一沾,针头倾斜朝下,用火机打着直接烧,如此烧三次。最好请助手帮忙烧好,烧完很快就刺进去,用此法大概二次就消肿了。
六、报刺法
又称飞针引气法,治软骨,脂肪瘤。
针法:针扎到肿块上,下到底端后左右捻针,然后提到皮层,分别往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各刺一针,顺序无所谓。每刺一个方向到边际处捻针后,提针到皮层,再刺另一方向,但不要刺出皮肤来。全部刺完后回到原点,再下针到底部,左右捻捻就完了。用此法肿块消得很快。
七、运气法与四种痛症
运气法专治剧烈的疼痛。痛分四种:第一种就是痛,称实症,要泻它。第二种是痛多酸少,要先泻后补。第三种是痛少酸多,要先补后泻。第四种是酸、麻,最不好治一种,用补法。一般初病只是痛,几年后就酸麻,麻最不好治,耗时较久。
运气法一种强泻手法。取阴数六去泻。针下去后先引到气,用捻转法逆气而泻。做完六次后把针尖对着痛的地方,留针后出针。在络穴丰隆,或郄穴梁丘也可做。
如胸项痛的实症,在胃经就扎内庭。扎内庭后还痛,再扎原穴冲阳。
若左乳房有硬块在胃经上,扎其郄穴梁丘。在梁丘泻六后,针稍微提起来,再转向左乳房那边刺过去,留二十分钟后起针。
一般泻法出针后不按针孔,让气往外走,过一会儿再按揉针孔。
八、提气法与中气法
提气法专治顽固的冷麻,冰麻。
下针按经络取穴。如头麻在胆经,虚症时就在侠溪穴做补。针母穴本身就是补。
运气法、提气法都是子母穴下针后病痛未除,用在其原穴或本穴来加强效果的。
如在临泣上用提气法治左边头麻。也取阴数六,先在穴位上做捻转法六次。因为麻在皮肤表层,做完六次要把针提到皮层,然后针倒过来对着头麻的方向,让气顺进去,停针在那里,留针后出针。
张莉
侠客
侠客
  • UID20187482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198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471楼#
发布于:2015-12-22 22:2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莉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5日《针灸大成》第57课心得

(接上集)
如冷麻一直在固定的地方,属里虚,经脉在此是扁的,里面是麻的。这时用提气法泻经气就旺,效果好。
中气法专治累积,积就是实,如积寒,瘀块,肺积水,腹积水,便秘等。
针法:取阴数6,用泻。泻完把针提起来,用逆的方向把积导出去。如要清大肠,支沟、照海,上巨虚、下巨虚都可用,视病人情况取穴。泻后针提起反过来对着身体外面,即跟病灶相反的方向。
痰也是积,用中气法可祛痰。丰隆是治痰名穴,双腿都针。要病人躺下脚放平。捻针引到气后提到皮层,再对着病灶的方向下针,引动痰气。针身以四十五度斜刺进去后,逆针而转泻六次。泻完把针提到皮表立起来,再向下四十五度刺入,把寒引下来。
五门十变与天干歌
天干歌是本穴治疗,本穴本身有阴阳五行的属性。如胆经本穴是临泣,临泣就代表胆木。
脾经本穴太白。肝经本穴行间,大肠经本穴二间,小肠经本穴阳谷,肺经本穴经渠,心经本穴少府,膀胱经本穴通谷,胃经本穴足三里,肾经本穴阴谷。
如背痛在膀胱经的实症,下子穴束骨会很痛,就下对侧临泣。临泣是木可泻水症,也可治小肠经虚症。下临泣背还痛,要想办法强木。丁壬合化木,用心经和膀胱经的本穴合生木。
膀胱经背痛为虚症时,下行间,二间,顺序无所谓,用金生的水去补。
五门十变: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意为两穴合成一新属性,用新属性做其子母经的补泻,平补平泻即可,可强化五行的力量。
肝有问题时,先强土再强水为缓治,也是正治。甲已合化土,下胆经的临泣,脾经的太白就是强土。再扎足三里开胃,然后灸足三里,强土更好。壮水时,乙庚合化金。下肝经的行间和大肠经的二间会生金,金再生水,两穴左右共下四针。还可取小肠的阳谷和肺经的经渠生水,水再生木。
肝硬化引起腹水时先排水清肺为急治。乙庚合化金,用金去制木来排水,接着再强土,想办法让病人胃气恢复。
做五门十变时,因是用本穴,捻针引到气就已经是补了,不用管其他针法。两本穴同下,无谓顺序。此法方便又省时,临床效果也很好。
飞经引气
四种手法: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
青龙摆尾与白虎摇头
青龙摆尾是补法,适合虚症。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足阳明胃经的虚症,可在本穴足三里做青龙摆尾。乳房太小也是虚症。
针法:针扎到穴位,左右捻针引到气后,左右摇动针柄。一般用细针,摇9下。摇的时候会引动气,故为飞经引气。补的越强病人就越热。
白虎摇头是泻法。泻的歌诀:退方进圆。
针法:针入穴后先引气,再退针出来做补泻。针尾画方形慢慢退出来。到皮层后,针画圆形进去。此法用在肉多的地方,且多用于原穴或本穴。
苍龟探穴与赤凤迎源
苍龟探穴为补法,去积块、痞块都可用。
针法:一退三进。针刺入穴后捻针,气至后先退到皮层。再进去时分三次进,一次比一次深。每进一次停一下,再进下一次。治痞块时可从不同角度重复做几次。
赤凤迎源是泻法。针法:退方进圆。退时针画方形出来,进时画圆形进去,同时摇动针柄。
临床上时间紧迫时可用以上针法,补时出针按针孔,做泻直接出针,都不留针。有时间就留针,不需用这么强烈的手法。
龙虎交战与龙虎升降
龙虎交战和龙虎升降相反,使用时机也不同。龙是阳虎是阴,龙九、虎六。
张莉
侠客
侠客
  • UID20187482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198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472楼#
发布于:2015-12-22 22:2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莉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6日《针灸大成》第58课心得

(接上集)
龙虎交战的目的是止痛,是针灸麻醉,止痛手法。若骨头没裂,用此法。
龙虎升降的目的是打通关节堵塞,让气过去,多用在外科、伤科,如关节脱臼,风湿关节肿大,气过不去时用。
龙虎交战用捻转法。针法:在天、人、地这三部,每部都做补泻。下针引到气后,把针提到天部,用捻转法顺着气脉快转慢回,做9次补,再泻6次。然后再到人部,补9泻6;再到地部补9泻6。若没时间每部1补1泻也可。
龙虎升降用插提法。针法:下针气至后做插提法,在天、人、地三部各补1泻1。补泻完针提到天部等片刻,让气在里边循环。
针法:在同一穴位做,先补后泻,补9泻6。紧按慢提九次后把针稍微提豆许,为强补。气的力量很强,会冲到胸部将痞块冲开。留针约5分钟后紧提慢按泻6次,再稍往下推豆许。取针时不按针孔直接出针,此为远取穴法。
治痞近取穴法有两种:烧针和报刺法。
良性的脂肪瘤、黑痣、痞块表面光滑,柔软。
王淑芬
贫民
贫民
  • UID20184635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58
473楼#
发布于:2015-12-23 09:2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王淑芬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3日《针灸大成》第55课心得

如果腰痛,胸痛,下外关,临泣。
后溪申脉治项强。
胸痛肋骨外,外关,胸痛肋骨内,内关。
针刺法
引气,下针气至后才做补泻。下针后针周围皮肤出现粉红色,气到。
引气,施针者手放松,吸气,心中观想气由丹田而出,循施针手臂传至金针上,从而导到病人身上。
如果出针后碰到动脉血管肿起,如何处理?
比如太阳透率谷,出针后太阳处肿起,把手掌轻轻按在肿起处,慢慢深呼吸,阳气行,瘀血行,大概6呼6吸,肿起就可平。
如何引对方的气?针左右捻转,病人感觉酸麻胀就是。一定要气到了才能做补泻。如果捻转后气还未至,该如何?用手慢慢搓下针处皮肤,慢慢的就可以引到气。用自身气引到病人气。
呼吸引气术,病人吸气出针,病人吐气进针。进出针跟着呼吸走,马上就可以引到气。
如果病人重病,元气大伤无论如何都引不到气,该如何?那就不能用针,只能灸了。
烧山火与透天凉。
里寒重,烧山火(强补)。进针后先引气,气到后把针提到皮肤表面,心中观想针头距离骨大概一寸距离,把这一寸距离分为三个等分,按照离骨头距离的远近名为天,人,地。
进针天部,做9次插提。补法,紧按慢提(快按,慢提)
进针人部,做9次插提。紧按慢提
进针地部,做9次插提。紧按慢提
如胃寒痛。胖人可以在中脘做烧山火,瘦人在足三里做(肉多处做)
脚冷可以在三阴交做烧山火。
肾家寒症,复溜做烧山火。
透天凉(大泄)
下针后引到气。手法跟烧山火相反,紧提,慢按,从地部开始做,做6次,然后人部紧提慢按做6次。再在天部紧提慢按做6次。在天部如果不小心把针提出了,不要用手按针孔,让气从针孔出去就可。
扪针法。在做补泻时如果针不小心提出皮肤了该如何处理?如果在补时提出了针,用手把针孔按住,不要泄气。如果在做泻法时出针了,就不要用手按针孔。让气走掉就可。
比如,中消病,透天凉。发烧,大热,尺泽做透天凉。(透天凉和烧山火都要在肉多处做)
阳中引阴:病人先寒后热
阴中引阳:病人先热后寒
寒多热少,(酸多痛少)先补后泻
热多寒少(痛多酸少)先泻后补
比如后背膀胱经上酸痛,酸多痛少,在委中补,在束骨泻。或者在飞扬(络穴)上一针补泻都做完(京骨(原穴)上做补泻也可以)
留气法:治硬块,消痞块法。

陶圆红
新手
新手
  • UID20185733
  • 粉丝3
  • 关注9
  • 发帖数85
474楼#
发布于:2015-12-23 10:2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陶圆红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2《针灸大成》第54课心得
热入血室,妇人月经期间正好感冒了,这时病毒就会顺着奶水进入子宫,就叫做月入血室,可以吃小柴胡汤,嫌小柴胡汤太慢的话可以针期门。
十二正经,经与经之间还有络。人会生病,有外因和内因,外因是人体收到风寒暑湿燥热,这些是节气带来的,最初的感受就是来自络,再传到经上面,再传到腑上面。强肾,就会保证身体根部的质量,可以抵抗病。内因就是自身情绪上的喜怒忧思悲恐惊,都可以导致生病,
但是把肾脏固好,人就会长寿。
心气止于膈,当心气郁结的时候,下针天突、巨阙、关元。
经络治疗的时候,不管是虚症实症都可以在络穴治疗,阴将、阳经都有络穴,实症:手掌过热,用泻法;虚症:打哈欠、频尿,用补法。
足太阳的络是飞扬穴,足阳明的络是丰隆穴,足太阴脾经是公孙,足少阴的别络是大钟穴,肝经的络是蠡沟,任脉的络是屏翳,督脉的络是长强。
奇经八脉:
督脉:全身的阳气会在这里,督脉的源头在曲骨,就是男女小便的地方。任脉和冲脉都起于胞中,女子的胞中就是子宫,男人的胞中是精宫,女人的精向下走所以女人没有胡子,男人的精也向下,但是不是每个月都排,残渣顺着任脉往上走,到达口唇,就是胡须。
任脉有病时,女人妇科问题,子宫长瘤等子宫内的问题都是任脉。
冲脉:公孙在管,督脉是后溪在管,任脉是列缺在管。
中风的病人脚外翻,外八,内八,都是蹻脉的问题。
阴蹻脉,往前行就是阳,往后行就是阴。阳急就是往前三步退两步,倒着走就是阴急。阳急在阳蹻脉治疗,阴急在阴蹻脉。
陶圆红
新手
新手
  • UID20185733
  • 粉丝3
  • 关注9
  • 发帖数85
475楼#
发布于:2015-12-23 10:2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陶圆红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3《针灸大成》第55课心得
外关管阳纬脉,内关管阴纬脉,病人腰痛、胸痛,下外关、临泣,脖子痛就下针后溪、申脉。
呼吸法引气法:
下针后有粉红色,就是气到了,如果是青色就是扎到血管了,肺是金,金可以导气,所以用金属的针;引气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左右捻转,病人有酸麻胀,就是气到了,有的人感觉不到酸麻胀痛,就看针周围的红晕,等气到了才开始做补泻,捻转了气还是不到,说明这个人气很弱,可以用自身的气导引病人的气,在下针部位上下的穴道,稍微推它一下,一推气就会跟着来。呼吸引气的时候,让病人吸气,把针拔出来,吐气把针扎进去,有酸麻胀感觉后在补泻,如果呼吸补泻还没用,就直接灸,说明这个人元气大伤。
烧山火、透天凉:是大补、大泻,病人大热就用透天凉,病人很寒就用烧山火。
烧山火下针时,先引气,下针皮肤到骨头的地方分三段,为天人地,各九次先做天、在做人,在做地,紧按慢提各补九次(补:紧按慢提)。针很快速的下去,慢慢的提。胃痛,胃寒,脸色发青,喝水只喜欢喝热水,就需要在中脘穴烧山火,如果很瘦,肚子是平的,就不适合在中脘做,可以在足三里做,足三里是胃经的本经。
透天凉是大泻,下针后先引气,其他的与烧山火相反,泻的手法:紧提慢按,先做地,在做人,在做天,做六次。
阳中引阴、阴中引阳
阳中引阴:先寒后热;阴中引阳:先热后寒;先寒后热、先热后寒就是先补后泻、先泻后补。
酸多痛少,也是先补后泻。
留气法、烧针、报刺法
留气法用于治疗痞块、硬块、肿瘤。
莫维春
贫民
贫民
  • UID20185656
  • 粉丝2
  • 关注2
  • 发帖数49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476楼#
发布于:2015-12-23 21:0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 莫维春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 莫维春 2015年12月2日  针灸大成  第55课学习心得
1 烧山火与透天凉

烧山火,还有透天凉,是我们大补和大泻的手法。顾名思义,烧山火是补,透天凉是热症。病人大热的时候,我们用透天凉的手法。病人里寒很盛的时候我就用烧山火的手法。针扎到皮层以后,因在皮层引不到气,你就把针扎深一点,还引不到气,你就再深一点。所以,第一个先引气。气一到,皮肤表面一圈会比较红,或病人感觉酸麻胀。气到了以后,开始把针提到皮肤表面。针下去从皮肤到骨头的距离。所以,观想这段距离。 我们下针的人,一定要胆大心细。你不要怕,针要扎进去。有的人很怕,要进又不敢进,结果针下去一点点,反而更痛。所以,神经是在皮下五分的地方,赶快穿过去就不痛了。
透天凉,这是大泻。同样的我们用下针,一定要先引到气,不管是什么补泻。一定要先引到气,没引到气,你补泻个半天也没效。烧山火如果在本穴上,那燥渴、大渴、病人发烧,都可用透天凉。这个发烧咳嗽是实症,那要在哪做呢?尺泽就是很好的穴道。这两个是强补跟强泻。原则是要找肉多的地方做。
2 阳中引阴与阴中引阳

阳中引阴,还有阴中引阳。这两个是相对的,烧山火跟透天凉是一组,阳中引阴、阴中引阳是另一组。
阳中引阴的意思,就是病人先寒后热。那阴中引阳呢?先热后寒。所谓的先热后寒跟先寒后热,实际上就是先补后泻和先泻后补。
3 留气法、烧针与报刺法
留气法是我们治疗痞块、硬块、肿瘤用的。不管肿瘤是生在乳房,子宫,腹部的硬块、皮肤表面上的积瘤、脂肪瘤 等等。只要有硬块,我们通通用留气法,这是消痞块的方法。下针的时候,比如说子宫有硬块、子宫肿瘤,你一摸就知道了,还有乳房硬块,一看这乳房硬块,正好在足阳明胃经上面,正好是胃经经过的地方,那我们可在足三里、上巨虚,或是它的郄穴梁丘下针,都是一样的,这些穴道虚实都可以治。取针的时候,不按针孔,直接拔出来,这是我们治痞的远取穴法。而痞块近取呢,近取有两种。第一种,我们用烧针。第二个,用报刺法。当这个痞块是良性的,摸上去皮肤是滑滑的。如脂肪瘤是滑滑的,良性的才这样做。


4 治痞:烧针(脂肪瘤 黑痣 化脓)
第一个,一般用在脂肪瘤、黑痣 。一般来说,是所谓良性的痞块,我们摸痞块表面的时候,会成圆滑状,非常的光滑,即使会长,也没关系,因为它是良性的。良性的肿瘤上,我们可以做。用触诊就可以知道。如果是恶性癌症的时候,那个硬块就非常硬,而且表面非常粗糙,比较不规则、不均匀,这就是所谓的癌症,用手可以摸到。对癌症、恶性肿瘤就不要用这种刺法。对良性肿瘤效果就非常快。这是第一个使用时机。


第二个时机是当里面有化脓 的时候,脓血很多,我们先用火罐,把脓头抽出来。如果伤口很大,我们就用大的罐子,我们的罐子有不同的大小尺寸,抽出来以后再用烧针。一般比较浓稠的话,我们用铍针刺进去。铍针就是我们介绍九针中间扁扁的那根,像剑一样。那烧针呢?如果化脓的比较大,我们是直接烧针,如果是治脓的话,这倒无所谓补泻。
三针法,第一针从上往下,刺完以后,第二针从前面往后刺,第三针再从后往前刺,刺这三针。正面看的时候,这边一针直下去,另外一针从这下去刺到这个位置,第三针呢,正好这样过来,这样就结束,这就是烧针。
易岚
侠客
侠客
  • UID20185163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29
477楼#
发布于:2015-12-23 21:4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易岚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3日《针灸大成》第55集心得
下针以后,要等气到了,才能去做补泻,有一圈粉红色,表示气到了。如果是一圈青色,就是扎到血管了。当病人严重虚弱气没有到时,需要用自己的气把病从的气引出来,轻握针,全身放松,丹田慢慢的吸气,然后吐气,吐气时,就是灌气的时候,这时用意念观想,气从针穿过到病人的身上。必须用金属针,金可以导气。
下针时碰到动脉血管,会肿很大的包,用手掌轻轻按着那个包,阳气在手上面,阳气一行,血就眼着行,大概六呼,慢慢的整个都平掉了。
引气的方法,最常用的是针左、右捻转,病人有酸、麻、胀、痛的感觉,就是气到了。有人天生只有痛感,没有酸、麻、胀,只要有一圈粉红色,表示气到了。如果捻转了气还没到,表示病人气脉很弱,就针下复溜,固先天。当气引不到时,就上下戳二下,针会有被吸入的感觉,气到了针会很沉。如果这样也不能引到气,表示病人非常虚,就用呼吸法。
呼吸引气:病人吸气,拔针;吐气,慢慢进针。如果还是没有气到,是病人元气大伤,就用灸的方法。
烧山火:是大补手法,病人很寒的时候用。下针时,先引气,气到红晕出。气到后,提针到皮肤表面,观想下面的距离分为三部分,从表皮方向看分别是天、人、地。在天部的地方进针,紧按慢提,快速下去,慢慢起来,是补,数九。做完后在人部同样做九次,再到地部,同样是九次。治疗胃家的寒症、胃痛、呕酸,取中脘、足三里。脚冰冷,取三阴交。肾寒,取复溜或者肾俞。做烧山火后,灸足三里,对身体很好。
透天凉:是大泄手法,病人大热时用。下针时,先引气。气到后,从底部开始做,紧提慢按,快速提起,慢慢推下去,是泄,数六。做完地部做人部。在天部没做完时不小心把针拔出来了,不要堵针孔,让气往外冒,这是扪。治疗壮热,胃口非常强,取足三里、中脘。治疗澡渴、大渴、发烧,取尺泽。
阳中引阴:病人先寒后热。寒比较多,热比较少,先补后泻。酸多痛少,先补后泻。
阴中引阳:病人先热后寒。热多寒少,痛多酸少,先泻后补。
留气法治疗痞块、硬块、肿瘤用。
江陈敏
贫民
贫民
  • UID20185473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96
478楼#
发布于:2015-12-23 23:2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江陈敏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2日《针灸大成》第55课心得
针刺手法
1.引气    下针侯气,气至时可见针处有一圈粉红色。气不到时,医者吸气,吐气时臆想将气灌注到患者体内。当患者有酸麻胀的感觉就是气到了。
2.呼吸法引针   吸气时进针,呼气时拔针。
3.烧山火    大补之法。身体里寒时用。手法紧按慢提。针下得气后,将针提至皮下,此时将针下到骨的地方臆想分成三段,分别是天人地。现在天部做九次紧按慢提,然后是人部,最后是地部。胃寒在足三里,脚冷三阴交,补肾复溜穴。
4.透天凉   大泻之法。手法紧提慢按。先做地部六次,然后人部,最后天部。咳嗽实症,透天凉尺泽穴。
5.阳中引阴,寒多热少,酸多痛少,就先补后泻。阴中引阳,热多寒少,痛多酸少就先泻后补。如感冒发烧,膀胱实症下束骨穴,虚症下委中穴。也可只下飞扬穴。
6.留气法治疗痞块,硬块,肿瘤。
张帆
新手
新手
  • UID20184716
  • 粉丝4
  • 关注0
  • 发帖数91
479楼#
发布于:2015-12-24 10:2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帆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4日《针灸大成》第55课心得。
第55讲  中医针法种种

呼吸引气法……

古老相传重观念,引气气到再补泻。平补平泻针下初,捻捻停针针下红,

气来一圈色粉红,见青一圈扎血管。引气手法是要有,病人无气医者气。

病人虚弱极严重,医者静静轻握针,关节放松丹田气,慢慢吸气吐灌气,

意念气针传病人。金属针用肺属金,五行金气金通导,施针针体是金属。

动脉血管扎肿包,偏头太阳透率谷,手掌轻按大肿包,阳气在手阳气行,

血随其后六呼吸,慢慢平掉快得很。病人气引左右捻,形容针感酸麻胀,

只觉痛感说不出,医者见针圈粉红,观其气到再补泻,捻转无气气脉弱。

复溜肾经其母穴,针下复溜固先天。复溜养生补姜灸。双脚盘坐灸复溜,

悬灸养生很舒服。复溜两下上下戳,慢慢皮肤推和揉,医者之气导引气。

气到针沉被吸住。捻转引气再不到,上下穴道慢推进,气表轻推戳气到。

引气四法……

捻转不成加推戳,医者呼吸导引气,三法不成呼吸引。病人吸气拔出针,

行似引气到复溜,病人吐气慢进针,吐气进针吸气拔,皮层里面动作做。

病人感慨是好酸,呼吸气到引成功。若无收针艾绒灸,元气大伤为重病。

古书施法写很多,重复施法有很多,脱针等等先不看,之后详解在下文。

烧山火与透天凉……

烧山火补是大补,透天凉泻是大泻。病人盛寒烧山火,病人大热透天凉。

针扎皮层气不到,针深一点再一点,气到针提一寸里,一寸三分天人地。

天部进针数次九,补法紧按慢慢提,例如气筒来打气,按下快速起来慢,

起快行气要回头。天部九次再人部,人部中间三分一,九次行针如天部,

地部再来也九次。火烧山法火很大。胃部寒症脸灰青,不渴饮热望是寒,

中脘上做烧山火。禁忌瘦人中脘弃,胃经本穴足三里,肉多行针天人地。

足阳明胃阳属土,五穴井荣俞经合,穴性土火木水金,厉兑井穴又母穴。

厉兑穴道烧山火,酷刑拷问重犯人。病人要选肉多厚,行针三分行分明。

病人脚冷烧山火,首选穴道三阴交。肾经寒症脸色黑,手脚冰冷母复溜。

神经皮下在五分,快穿不痛莫不敢,强补大寒烧山火,烧后可以再去灸。

透天凉……

补泻动作引气先,胃家寒症足三里,本穴补得胃里热。肾脏复溜可肾俞,

肉多选穴莫涌泉。透天凉泻动作反,地部数六提插法,紧提慢按气不回。

犹如篮球来放气,入底放些再放些。邪气上行提天部,地人天部各六次。

扪法……

天部不幸提针出,莫按针孔其邪出,扪法按孔泻不用,紧提慢按透天凉。

壮热病人胃口强,百碗中消透天凉,针法中脘足三里,发烧咳嗽泻尺泽。

阳中引阴(先寒后热,先泻后补)

阴中引阳(先热后寒,先补后泻)……

阳中引阴寒后热,阴中引阳热后寒。寒多热少补后泻,酸多痛少补后泻。

热多寒少泻后补,痛多酸少泻后补。往来寒热热寒问,一下冷来一下热,

冷多热多病人说。感冒发烧经络痛,背痛实症膀胱经,束骨实症痛得很。

背痛虚症酸很久,委中久病补虚穴。都有可有多时酸,坐着多酸站起痛,

行走痛无酸还在,先补后泻委中补,再扎束骨泻完成。一穴可做皆补泻,

飞扬络穴原穴用,一针双穴灵活用,委中扎完无束骨,飞扬替代全补泻。

留气法,运气法,提气法,中气法,苍龙摆尾,赤凤摇头(历代相传法)

留气法,烧针法,报刺法……@教官-孝感-郑其赛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