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5楼#
发布于:2015-12-25 18:1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教官-孝感-郑其赛3班保发容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5日《针灸大成》57课学习心得 一、留气法、烧针与报刺法。留气法是治疗痞块、硬块、肿瘤方法也是消痞块法。如乳房硬块,在胃经上扎足三里、上巨虚、梁丘,做九次留针,再做六次留针。 二、冶痞:烧针(脂肪瘤、黑痣、化脓 )。治痞块用烧针也叫燔针用火来烧针。常用的时机有二个:第一个用在脂肪瘤、黑痣。良性肿瘤,用手摸圆滑,光滑。恶性肿瘤,表面不规则,不圴匀,粗糙,就是癌。良性的火针好。第二个时机化脓的,脓较多,先用拔火㩲把脓吸出,再用铍针烧针,无耍补泻,手法直接在伤口上下针就是烧针。痞块用三针法:第一针从上往下,第二针从前往后,第三针从后往前刺。烧针方法,用32号针沾点麻油,叫助手烧三次,烧好就刺,一般二天肿块就好。轻骨也可用。 三、治痞:报刺针法。第二种治痞块,良性的,又称飞针引气法。方法一针直刺底部,左右,捻针再把针提回皮层按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针刺治痞块,良性肿瘤、黑痣。治痞块方法留气法用九、六法,也可用报针法,烧针法,灵活使用。 四、运气法与四种痛症。运气法是专门洽疗疼痛方法。痛分四层级:第一层就是痛,属实症,用泻法。第二层痛多酸少,先泻后补。第三层痛少酸多,先补后泻。第四层是酸麻,纯用补法,最难治。运气法是专治疼痛,是強泻手法。如胸项痛,是足阳明胃经,作子母补泻,下针內庭穴、冲阳、丰隆、梁丘根据疼痛部位灵治疗。 五、提气法与中气法。提气法专治顽固冷麻的方法。按照经络取穴。如头痛在胆经,下针侠溪、足临泣子母补泻法,做提气法,取阴数6次,捻转对头痛。 |
|
496楼#
发布于:2015-12-25 20:0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帆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5日《针灸大成》第58课心得。
第58讲 中医针法续 龙虎交战与龙虎升降…… 两法相反时机异,龙九纯阳虎阴六,龙九虎六针刺法。复习三部天人地。 龙虎交战三部里,引气一到提天部,顺着气脉快右转,先做九补再六泻, 依次人部和地部。平日手法一补泻,三部只做一补泻。龙虎交战捻转法。 龙虎升降插提法,针提三部再插入,待气循环停针待,做完补泻气循环。 龙虎交战为止痛,强痛牙头癌症痛,外科伤科严重痛,麻醉止痛无骨裂。 龙虎升降来导气,气卡关节骨脱臼,关节堵塞骨头断,气堵或卡升降法。 待续……@教官-孝感-郑其赛 |
|
497楼#
发布于:2015-12-25 20:3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陶圆红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4《针灸大成》第56课心得
治痞:1、烧针;2、报刺 烧针使用的时机:1、一般的脂肪瘤、黑痣,良性的用烧针(摸到皮肤表面都是光滑的,会长但是没有关系,是良性的);恶性的都是很硬,岩石状,就是癌症;2、化脓,用火罐把脓头抽出来。治脓就是直接在伤口的地方下针;三针法:第一针从上往下刺,第二针从前往后刺,第三针从后往前刺;脓很多的时候烧针效果比较好! 运气法 治疼痛用的,治疗非常强烈的疼痛。 疼痛分四个级别: 第一级:实症,需要泻;第二级:痛多酸少,要先泻后补;第三级:痛少酸多,要先补后泻;第四级:酸、麻,第四级别最难治疗; 运气法是比较特殊的手法,强泻。 胸项痛,在足阳明胃经,下针治疗后还是痛,就可以用运气法,采用阴数6,下针先引气,要逆气而泻,做了6次以后,针转过来,针尖对着痛的方向刺过去。 扪针:泻的时候等一下不要按针孔。补的时候针一出来就按住不要让气出来。 |
|
498楼#
发布于:2015-12-25 20:3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陶圆红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5《针灸大成》第57课心得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甲己一组,乙庚一组,丙辛一组,丁壬一组,戊葵一组,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葵合化火;本穴本身具有五行的属性,但是两个穴道加起来可以强化五行的力量,肝有问题,就去强土,在强水,下胆经的临泣穴、脾经的太白穴强土,再扎足三里开胃口,也可以继续艾灸足三里强土。 治疗急症的时候,首先要恢复胃气! 飞经引气: 四种手法: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 青龙摆尾是补的手法,针下进去后,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足阳明胃经虚症,解溪不好下,就可以下足三里,做青龙摆尾补,下针足三里后引气,青龙摆尾左右摇,就是补,病人会很热,细针好摇,在经络上面用飞的方式补,可以要九下。九是阳数。 白虎摇头是泻法,退方进圆。针扎到穴位后做提拉的时候,退是方形的退,进是圆形的进; 苍龟探穴是补:就好像乌龟进入泥土里,一退三进,针扎到穴道后,引气,做苍龟探穴补,退到皮肤表面,在进去,进去的时候分三次进针,一次比一次深! 赤凤迎源是泻的手法,退方进圆,进圆下针是同时摇动针柄。 下针是用手法做的时候不留针的,直接泻的时候不按针孔,补的时候按住针孔。 龙虎交战:中国人把龙当做阳数9,老虎当作阴数6。三部:天人地,一补一泻,在天部顺着气,右转、快转,用捻转发做九次。 |
|
499楼#
发布于:2015-12-25 21:2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易岚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5日《针灸大成》第57集心得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已 庚 辛 壬 癸 土 金 水 木 火 甲已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天干歌是本穴治疗。本穴,胆:临泣。肝:行间。小肠:阳谷。心:少府。胃:足三里。脾:太白。大肠:二间。肺:经渠。膀胱:通谷。肾:阴谷。五门十变。例:痛在膀胱经,下子穴束骨会很痛,用临泣,身体会产生木,水的实症,用木来泻掉。遇到膀胱经的实证,下临泣。小肠经的虚症,两样下临泣。 该经的本穴可以做子母经的补泻,两个穴位加在一起,可以强化五行的力量。 缓治:当肝有问题时,先强土,再强水。肝没问题时会去生火,有问题时会去克土。所以先强土,实脾,这是基本动作。实脾后再去壮水,让水强起来,这是缓治法。缓治是正常的手法。 急治:肺里有积水,要先排水。因金会克木,木长得太密,要疏木。肝硬块长的很多,要取金,下肝经的行间、大肠经的二间。同时去强土,强土是固定的。 做五门十变时,因为下的是本穴,不管手法,针下去后,左转右转引到气就已经开始补了,但是要两个穴道一起下。 飞经引气的四种手法。一、青龙摆尾。是补的手法,虚症用此。扎到穴位,左右转针,引到气后,将针柄左右摇,摇的时候已经在补了,摇九下,这就是青龙摆尾。 二、白虎摇头。泻法,退方进圆。针扎到穴道后,做插提的时候,退是方形的退,退针出来做补泻。要进针回去的时候,圆形进去。用在肌肉很多的地方,用在原穴或本穴。 三、苍龟探穴。一退三进,针扎到穴道,左右转后气到了,提针到皮肤表面,分三次下针,一次比一次深。手法很强,去积块、痞块都可以用,是补的手法。 四、赤凤摇头。又叫赤凤迎源,是泻。泻的手法是退方进圆,进圆的同时要摇动针柄。 做完手法不留针,补时按针孔,泻时不按针孔。 龙是九,虎是六,龙是阳,虎是阴。龙虎交战在天、人、地部做补泻,下针引到气后,提针到天部,用捻转法,先做九次补,再做六次泻。做完再到人部,同样做九补六泻,最后到地部,同样手补泻。 |
|
500楼#
发布于:2015-12-25 21:4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邓小兰申请签到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邓小兰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5日《针灸大成》第57课心得: 五门十变与天干歌 甲己合化土 乙庚合化金 丙辛合化水 丁壬合化木 戊癸合化火
天干歌就是本穴治疗法,本穴本身有阴阳五行的属性,依据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及五行相生相克,配本经原穴1个单穴即可做子母经的补泻。两个穴位加在一起加强的力量。五门十变取穴简便,根据临床实际灵活运用。 如肝木有问题。1.缓治法 强土+壮水 宜先强土实脾针刺临泣+太白,灸足三里开胃口;再壮水补肾生肝木,生金针行间+二间,生水针阳谷+经渠;水自会生木。2急治法 胸积液+腹水 可针行间+二间(左右共4针) 生金;金克木排水。再强土实脾针刺临泣+太白;针灸足三里壮土。在治疗急症和缓证想尽办法去强脾土。 本穴上下针无所谓补泻手法。左右捻转得气即补。不需要复杂的行针手法,只利用穴性五行生克补泻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飞经引气 包括四个手法:1.青龙摆尾 补法;2.白虎摇头 泻法4个字“退方进圆”;青龙摆尾与白虎摇头补泻手法需要在肉多的原穴本穴上做。不要在肉少易痛的地方做。 3.苍龟探穴 补法 一退三进;4.赤凤迎源 泻法 退方进圆 进圆的同时要摇动针柄。补法按压针孔,泻法不压针孔。 龙虎交战与龙虎升降 两种功效相反,不同使用时机的手法。龙虎交战的目的是麻醉强烈疼痛,用来镇痛 龙9虎6 顺着气脉,右转,快转, 天人地三部各做补泻手法。龙虎交战捻转法补9泻6可治疗强烈的疼痛,如头痛、牙痛、癌痛、意外痛(骨头没有裂开的疼痛可止)。龙虎升降的目的是畅通气机,风湿骨痛及骨头脱臼及断掉。龙虎升降法是进针得气后在天 人地三部每部用插提法一补一泻,做完后将针头上提至天部留针,让气自己循环。紧按慢提,做9次后再上提豆许,气上冲至胸中,补法。先阳后阴,之后行6数后再下插豆许。此为治痞的远取法。近取法用于良性痞块周围。(广州-邓小兰) |
|
501楼#
发布于:2015-12-25 21:4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 莫维春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 莫维春 2015年12月25日 针灸大成 第57课学习心得 1飞经引气 青龙摆尾是补的手法。什么叫补的手法,我们针下进去,你会用到补,是虚症才会用到补。我们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虚症我们会用这个手法。比如说,我现在是足阳明胃经的虚症,如乳房太小是虚症,太大有硬块就是实症,或者是脸颊痛,偏偏要扎母穴的时候,解溪穴不好下,或者是解溪穴没有了。那你可在足三里上面做,足三里是本穴,虚症、实症都可以用。我们要用青龙摆尾做补。病人正面对着你,他的经络是这样子走的哦。针扎到足三里,左右转针,引到气(这叫捻针)以后,将针柄左右摇。当你在左右摇时,就已经是在补了。这就是青龙摆尾。病人会很热,补的越强,病人就越热。所以,我们用细的针去摇,你摇粗的针的话会更痛。针在身体里面,你摇的时候是引动气,这叫飞经引气。在经络上面,用飞的方式,这是补的手法。你可以摇九下,这是青龙摆尾。 再来是白虎摇头,白虎摇头是泻法。泻的时候我们有歌诀四个字,退方进圆。这个白虎摇头,是摇铃状。当针扎到穴道去以后,做插提的时候,退是方形的退,退针出来做补泻。我们现在做白虎摇头。做补泻的时候,针尾成方形的慢慢出来。出来到了顶了以后,要进针回去的时候,圆形的这样进去。 2 苍龟探穴与赤凤迎源 我这针扎到穴道,然后左右转,气到了,病人感到很酸。这时候你要做苍龟探穴,就是补啊。先退下来,退到皮肤表面。再进去的时候,分三次下针,一次比一次深。比如说,这是皮,这是骨,穴道在这边,这是皮层哦。你先扎到穴道,针扎到穴道以后,再提出来。针先下到穴道后,第一个动作先提到皮肤表面上,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一进、再进、三进。实际上,一进是到这边先等一下,等一下再进一次,然后再第三进。一进、二进、三进。这是一退三进,这是苍龟探穴。当这个人身体有硬块或痞块。我们用报刺法,如果刺完了,硬块虽还在,没有变小,但变软了。 赤凤迎源,这是泻的手法。泻的手法是退方进圆。但是在退方进圆的时候,进圆的同时要摇动针柄。这比较复杂一点。退出来的时候。针是方的出来,进去是圆的进去。同时在下针的时候,要摇动针柄,这就是赤凤迎源,也叫赤凤摇头。这四个飞经引气的方法。 3龙虎交战与龙虎升降 龙虎交战和龙虎升降,这两种是相反的。使用的时机不一样。虎当六。龙是纯阳,老虎是阴数,是六。就是龙九、虎六。这是我们的针刺手法。龙虎交战呢?个龙虎交战在三部,三部就是天、人、地,在这三部上面呢,一补一泻。所谓三部一补一泻就是针在天部里面。这个是皮,这个是骨,这个是皮下到骨边分三个,天、人、地。我们针下去,引到气后,把针提到天部这边,在天部这边,如果顺着气脉,右转,快转,用捻转法。先做九次补,再回头做六次的泻。然后做完以后再到人部,做九次的补、六次的泻,再到地部做九次的补,六次的泻。这是所谓的三部都有一补一泻。那平常在做九、做六真的很复杂,我平常做一啦,一个补完一个泻。这是最快速的方法。 同样的在三部做一补一泻。气至以后,用插提法完了以后,把针提起来,提在天部这个地方,放在那等,让它气一直在那边循环。做完补泻后,气会循环。龙虎交战的目的是止痛。强烈的痛,不管那个痛是头痛,牙痛,癌症的痛,或是意外的痛,通通可以用龙虎交战,这是镇痛的手法。 4五脏交经法(青龙摆尾于本穴) 本穴是与该经属性相同的穴道。如胆经属木,胆经的本穴临泣也属木。在五脏交经上,如果我们要去木生火,要去强心脏,胆是心脏的母亲,也是小肠的母亲,那你一针在临泣上,如果是平补平泻,它对带脉很好,还有呢,对治经络的虚实症也很好。这个针下去,也不用补泻,引到气后,因为它是木,可以泻膀胱的实症,也可以补到小肠经的虚证。像小肠经痛很久,针临泣也可以补啊。 这个经络的气,打到内脏去。就在这个穴道平补平泻,光是引到气就不够了。加强的话,在这个本穴上面再用青龙摆尾的方式,来加强补的力量。 |
|
502楼#
发布于:2015-12-25 23:3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周永燕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5日《针灸大成》第57课心得
五门十变与天干歌
十二天干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已脾乡, 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 天干歌﹢本穴治疗(本穴就是与该经属性相同的穴道),称之为五门十变。有十种变化在里面。五个门:第一个,就是该经的本穴可以做子母经的补泻。 第二个是两个穴道加在一起,可以强化五行的力量。 当在做五门十变时,因为下的是本穴,本穴针扎下去,然后左转右转引到气就已经开始补了。 但是二个穴道要一起下。不分先后。用阴阳五行来做补泻,用平补平泻的手法,无所谓补泻,利用穴的性,来生土、生金、生木、生水、生火,或者泻土、泻金、泻水、泻火、泻木。 举例:遇到火的虚症。如手酸,酸在小肠经。因为小肠经属火,就扎后溪。若病人没有腿,所以找临泣,临泣是木,木生火,临泣穴本身是胆经的本穴,它的属性是木,这个临泣就可以治小肠经的虚症,同样临泣穴也可以泻膀胱经实症。如痛在膀胱经。因为,下膀胱经的子穴束骨会很痛,就下对侧临泣穴。因为临泣比较不痛。因为下临泣时,身体会产生木,那水的实症,就可用木来泻掉。所以,遇到膀胱经的实症,可以下临泣。小肠经的虚症,同样可下临泣,这是本穴治疗法。若下临泣,背痛仍在,痛在膀胱经,又是实症,膀胱经是水,木就是膀胱经的子,所以要去强木,丁壬合化木,丁是手的少府穴(手握拳在小指和无名指指尖中间就是少府)壬是通谷穴,这两个穴很痛。所以要灵活。 缓治:如肝有问题,去强土,再强水,这叫做缓治。因肝木有问题,没有问题的时候木去生火,有问题的时候木去克土。所以先强土,强土就是实脾,要先把脾强壮起来。这是基本动作。实了脾以后,再去壮水,让水强起来,这是缓治法。缓治就是正常的手法。先去强土,甲已合化土,下胆经的临泣、脾经的太白,就是强土。再扎足三里,胃口会开。扎完再灸,都是很好的动作。灸足三里可以强土。要壮水时,金生水,就下肝经的行间和大肠经的二间,就会产生金,金就可以生水。要生水可以取小肠的阳谷跟肺经的经渠,水会去生木,这是缓治。 急治:如肺里面已经积水,肚子里面有很多的积水,水要先排掉。因金会克木,肝硬块长的很多,要取它的金,就把肺里面清干净,肺里面没有积水的话,病人就不会积水。要生金,就下针肝经的行间、大肠经的二间。所以两个穴道,左右共下四针。这时,金去制木来排水。同样要再去强土,强土是固定的。在治急症的时候,一定要想尽办法让病人胃气恢复。 如膀胱经背痛,感觉好酸,它酸很久了,膀胱经的虚症。委中不方便下针时,用金生 水,下行间,二间就可以。 飞经引气 飞经引气四种手法:青龙摆尾、赤凤摇头、龙虎交战、龙虎升降。四种手法做完是不留针的。补时针孔按住。泻时针孔不要按,都不留针。 青龙摆尾:《针灸大成》上面写苍龙摆尾。青龙摆尾是补的手法。什么叫补的手法,针下进去,会用到补。虚症才会用到补。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虚症会用这个手法。如现在是足阳明胃经的虚症,如乳房太小是虚症,太大有硬块就是实症;如脸颊痛,可扎母穴解溪穴,若解溪穴没有或不好下针。那可在本穴足三里上面做,本穴,虚症、实症都可以用。要用青龙摆尾做补。正面对着病人,针扎到足三里,左右转针,引到气(这叫捻针)以后,将针柄左右摇。当在左右摇时,就已经是在补了。这就是青龙摆尾。病人会感觉很热,补的越强,病人就越热。所以,用细的针去摇,粗针会更痛。针在身体里面,你摇的时候是引动气,这叫飞经引气。在经络上面,用飞的方式,就是补的手法。可以摇九下吧(补是单数),这是青龙摆尾。 白虎摇头:原名是青龙摇头。白虎摇头是泻法。泻:退方进圆。白虎摇头,是摇铃状。当针扎到穴道以后,做插提时,针尾成方形的慢慢出来。针出到皮层以后,进针回去时,圆形的进去。这种补泻的手法,一定是用在肌肉很多的地方。而且是用在原穴或本穴。因为经的子穴或经的母穴,都在手脚边,做起来会很痛。 苍龟探穴:是补的手法。苍龟探穴就好像乌龟进入泥土里面的“象”。龟在水里、泥巴里,它是无孔不入的。钻进去是进入土的象。苍龟探穴:一退三进。针扎到穴道,然后左右捻转,气至后,做苍龟探穴,就是补。先将针退到皮肤表面。再进针时,从皮层到穴道处分三次下针,一次比一次深。如治硬块或痞块。用报刺法,如果刺完了,硬块还在,没有变小,但变软了。这时就用苍龟探穴去积块,去痞块都可以用,这是个补的手法。 赤凤迎源:又叫赤凤摇头。是泻的手法。泻:退方进圆。退出时。针是方的出来,进去是 圆的进去同时在进针时,要摇动针柄,这就是赤凤迎源,也叫赤凤摇头。 龙虎交战和龙虎升降:这两种是相反的。使用的时机不一样。 龙是纯阳是9,老虎是阴数是6。就是龙9、虎6。这是针刺手法。 龙虎交战法:是用捻转法。在三部(天、人、地),在这三部上面一补一泻。所谓三部一补一泻就是针在天部里面。针下去引到气后,把针提到天部顺着气脉,快速右转,再慢慢转回来,用捻转法。先做九次补,再做六次的泻。天部做完再到人部,做九次的补、六次的泻,再到地部做九次的补,六次的泻。这是所谓的三部都有一补一泻。 龙虎交战是镇痛的手法,目的是止痛。针灸麻醉,针灸的止痛手法。若骨头没有裂的话,用龙虎交战就可以了。如强烈的痛,不管那个痛是头痛,牙痛,癌症的痛,或是意外的痛,通通可以用龙虎交战。 龙虎升降法:就是用插提法。天部、人部、地部各用一次插提法。在三部做一补一泻。气至以后,用插提法以后,把针提到天部,放在那等,让它气一直在那边循环。做完补泻后,气会循环。 龙虎升降的目的是通气(就是气要经过关节,关节卡住了,气过不去)如脱臼或是骨头断了,气过不去。关节有堵塞,就用龙虎升降法让气过去。龙虎升降使用是在外科、伤科,很严重的痛,都是气机堵到时,才会用这种方法。用在关节脱臼或风湿关节肿很大,气过不去时用。 |
||||||||||||||||
503楼#
发布于:2015-12-26 09:4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 莫维春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 莫维春 2015年12月26日 针灸大成 第58课学习心得 1呼吸补泻法 跟通关交经差不了多少。这是在关节上面做。平常,我们在做补泻的时候,我们使用最多的最强的是呼气补泻。正面,腑会中脘、脏会章门、小肠的募穴关元、膀胱的募穴中极、背后肝胆脾胃三焦肾、心、厥阴俞、督俞、心俞都可以做。做的时候,一般来说,任何的补泻,我们一贯最常用的手法,就是先引气。另外一个泻,我们叫做鼻吐气口吸气,这就是所谓的泻则是正好跟它相反,是紧提慢按。就是他要吐气吐完了,在吐气的时候,等它吐完气,就把针放到底下。 临床上,我们有时不用跟病人讲你用鼻子吐气、吸气。就是呼吸,他在吸气的时后,你把针提起来,然后吸饱了以后,等他吐完气以后,就按下去,就不会影响到气,这是强补。 让他吐气,吐气的时候,你把针慢慢、慢慢刺进去,等他开始呼气的时候,你再把针提起来,跟他的气正好是相撞的,撞在一起,那这是泻法。 2子午捣臼法(九入六出治水胀) 这个最重要的是用在水病。 我们治疗鼓胀的时候哦,鼓胀的人肚子都是水,都是积水。我们用子午捣臼法。治疗水病针水分、水道、关元、中极、还有三皇、阴陵泉、地机、三阴交。我们下在阴陵泉、地机、三阴交的时候,我们用九入六出插提法,这是专门退水用的。在阴陵泉上做,地机上做,三阴交上做都可以。一般来说,我是在阴陵泉上做。尤其是遇到水病的时候,在地机跟三阴交,只是平补平泻。 十二经络的病,很重要,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寒则留之,热则疾之。所谓疾之,就是热症的时候,针下去就出来。一般是不会留针的。寒症我们就留针留在那边。如果看到凹陷的病,肿瘤凹陷下去,就用灸。当我们没有办法区分它的虚实的时候,这时我们就取它的经穴。 3下针八法 如果病在气分,我们知道是在很表面上,我们扎气的时候,就不希望它伤到血。那如果病在荣上面,病就是在血,我们扎针就不希望伤到气。当针进到身体里面去的时候,我们会用到八法。第一个是揣,揣就是用指甲戳一戳它。如果要针下去不伤到气,先用指甲戳一戳,针下去时下的深一点,扎到血脉旁边就好了。比如说伤寒,病人发汗,头痛恶寒发高烧,或是皮肤病,病在表嘛。我们下针就下在气分,就在肌肉和皮肤中间,很浅,这就是不伤血。扎针时,不管这两个,我们都用手揉揉,用指甲按按它。你指甲先要洗干净,不要黑黑的。 扎太渊、经渠、列缺的时候,我们用指甲把血脉掐开一点,针再下进去,扎在动脉的后方。有时用指头把脉轻轻的切开,在针下去以后,再把脉放下来,这个动脉会跟针贴到,你会看到针在跳,这就是点头针。你看下针的高手下针时,就会看到这点头针。 下了本穴胃就不痛了,可是那病人又有牙齿痛,牙齿痛已两三天了,而我又懒得去下子穴,那就直接在足三里这个穴道,同时去胃痛,也同时去牙痛。这时就会有这个弹和摇的手法。弹就是补,摇就是泻。 所谓弹呢,就是用手指头弹那个针,针还在那边弹,这样气就来了,这是弹针法。 4五俞穴治疗与原络治疗 井主心下满”、“荣主身热”、“俞主体重结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泻”,五俞穴的治疗是每一条经,不管是阴经、阳经,都有井荣俞经合。井荣俞经合本身的穴性,就是这五个。有的人是心下满。而心下正好在乳房这边,如果乳房痛,硬块正好在胸口这边。因心下满有胀满的症状,就可以下井。井跟荣大部分是冬天下针。因它在末梢嘛!天气冷越容易受伤的地方就是在脚趾头边或手指头旁边。春夏大部分是在俞、经、合下针。这是一般我们的取穴情形。但是取穴还是要看症。 比如说,这个女人乳癌,有乳房硬块、溃烂流脓、身热。我们不管身热,不管是发炎、溃烂,还是高烧的热,都没有关系,一样取胃经的荣穴内庭穴。看肺为主的时候,像喉咙痛啊,肺主喉咙,手掌发热痰多。我们可以太渊穴。下太渊以后,再下肺经的表里经——大肠经的络穴,偏历穴。除了内科治症以外,这个原络治疗在经络上也可以用。在原络上下针的时候,因为它就是个治疗法则,所以我们没有特殊的补泻,就是捻针,就是左右转,引到气就好了。 若是大肠主,肺为客,大肠有病,扎大肠的原穴,再扎肺经的络穴,来做这个原络治疗,以此类推。 5 俞募治疗与会郄治疗 俞募治疗都在背上,在胸前和背后,叫俞募治疗。因为所有的经及每个内脏都有它的俞穴,每个内脏都有它的募穴,我们同时使用募穴跟俞穴,就是俞募治疗。当内科病显现出来的是热症的时候,热症很多的症状如嘴巴燥渴,喜欢喝冰水,舌头是黄的,全身脸赤红,大便是下利或者是便秘,大便出来的时候很浓臭,便秘又排不出来,小便是黄的,这些都是热症,热症时用针。尤其是在灸毒蛇咬伤的时候、破伤风的时候,针力不及的,用灸的最好。这是俞募治疗。 大肠是不是腑,所以是下中脘穴,中脘又是胃的募穴,又是腑的会穴。所以,我们用会穴同时配合他的郄穴下针。下针的时候,这两个穴道同时用,称之为会郄治疗法。会郄治疗法原则上就是痛症的时候用的,有痛症、炎症时用的。 |
|
504楼#
发布于:2015-12-26 14:01
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易岚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6日《针灸大成》第58集心得 龙虎升将法,用插提。同样在三部做一补一泻,气至以后,用插提法完了以后,把针提到天部,放在那里等,让气一直在那里循环。 龙虎交战的目的是止痛,止强烈的痛,头痛、牙痛、癌症的痛,意外伤痛。 龙虎升降的目的是让气过去,当关节卡住、脱臼或是骨头断掉,气过不去时用龙虎升降。 |
|
505楼#
发布于:2015-12-26 17:3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邓小兰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6日《针灸大成》第58课心得:
龙虎交战与龙虎升降 两种相反不同结果不同使用时机的手法。 龙虎交战(捻转法)(龙9虎6):目的是麻醉强烈疼痛,用来镇痛 , 将下针的距离分为:天人地,三部,(不包括皮层距离),下针引到气以后提到天部顺着气脉快转为补做9次,逆着气脉做6次, 天人地三部各做补泻手法(每部做9次补,做6次泻)。可治疗强烈的疼痛,如头痛、牙痛、癌痛、意外痛(骨头没有裂开的疼痛可止)。 龙虎升降:(插提法)的目的是畅通气机,风湿骨痛及骨头脱臼及断掉。龙虎升降法是进针得气后在天人地三部每部用插提法一补一泻,做完后将针头上提至天部留针,让气自己循环。紧按慢提,做9次后再往上提豆许,强补法,气上冲至胸中。等五分钟左右,采用泻法(紧提慢按),做阴数6次,把气导回来,再下插豆许。取针时不按针孔,此为治痞的远取法。近取法用于良性痞块周围。 |
|
506楼#
发布于:2015-12-26 18:4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教官-孝感-郑其赛3班保发容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6日《针灸大成》58课学习心得 一、龙虎交战与龙虎升降。这两个是相反的,使用时机不一样,龙是九,虎是六,龙纯阳虎阴数,是针刺手法,在三部天人地做一䃼一泻,就是龙虎战。龙虎升降就是做插提,同样在三部一补一泻。 二、龙虎升降就是插法,目的是止痛,如头痛,牙痛,癌痛,意外痛是镇痛手法。龙虎升降主要用于外科,伤科,骨头断,关节痛是麻醉手法。进针得气在天人地三部插提一补一泻,再提到天部做提豆法,紧提慢按做六次,出针不按针孔,为痞治远取法。近取法良性痞块治疗。 |
|
507楼#
发布于:2015-12-26 20:4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帆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6日《针灸大成》第60课心得。
第60讲 中医针刺手法续 五脏交经法…… 青龙摆尾本穴找,本穴本经同属性。胆经木属临泣木,五脏交经木生火, 胆木心妈小肠妈,平补平泻针临泣,带脉经络虚实症,不补不泻木引气, 膀胱实泻补小肠,小肠痛久临泣补。本穴经气内脏入,无效平补和平泻, 强补青龙摆尾法,保留此法用不多。脱衣不便露营雨,腹穴不便手脚扎。 五脏交经法用时,本穴补泻力通内。痞块硬块腹部时,如是子宫有肿瘤, 五脏交经三阴交,痛经血海三阴交,痛去瘤在如何去,三阴交? 通关交经骨头断,脱臼接骨扎膝关,足膝手肘扎曲池,关节本身扎对侧, 加强力量用通关。赤凤摇头通关泻。 全撒隔角交经心脏病,心痛心肥先治金,金强病止不恶化,隔角补泻取生克。 呼吸补泻法…… 肉多脏腑之俞穴,腑会中脘脏章门,小肠关元膀中极,肝胆脾胃三焦肾, 心俞督俞厥阴俞,引气必在补泻先,感觉酸到即气到,鼻吸提针口吐停, 吐完推针要快速,紧按慢提呼吸间。吐气停瞬无气动,推针底部补气法, 泻法鼻吐口吸气,紧提慢按与补反。足三里例鼻子吸,嘴巴吐气做补法, 反泻嘴吸鼻子吐。补法是想气冲饱。临床只称为呼吸,吸提饱气吐按下, 强补动作吸是提,吐气慢刺呼提起,气力相撞是泻法,泻法针拔不按它。 子午捣臼法…… 子午捣臼用水病,鼓胀腹部满积水,水分水道和关元,中极三皇治水病。 阴陵地机三阴交,九入六出插提法,地机三阴平补泻,阴陵重针九进快, 慢提快进是补法,九补做完再六泻,补泻同穴引动气,三焦气滞水累积, 三焦行阳布全身,九宫六数补泻法,阳气退进旺周身,阴阳平衡失阴阳。 直接水道三皇穴,一样有效此快强,立竿见影迟一天。实则泻之虚则补, 寒则留之热则疾。热症不留针即出。凹陷肿瘤就用灸。无力区分虚或实, 取其经穴例膀胱,虚补其阳阳出井。不虚不实扎经穴,昆仑经穴膀胱经。 下针八法(揣,爪,搓,弹,摇,循(迎),捻(随),)…… 首一为揣荣卫观,病在气分于表面,扎气躲避不伤血,荣上病血不伤气。 指甲戳穴下针深,气推一旁再深针。平常不忌指甲按,伤寒头痛和发烧, 发汗恶寒皮肤病,表病气分肌皮间,卫病浅浅荣痛深,基本观念要理清。 次爪同揣指甲切,针下太渊切一旁,回复脉贴针在跳,点头针下高手法。 三搓左右是捻转,四弹五摇轻补泻,子母补泻是为重,例弹直针足三里, 本穴治胃又牙痛,一穴解决弹气来,引水如拍池塘水,弹针气来补上来, 摇摇针头非针柄,提非补泻提豆许。如例针提足三里,气留弹补摇来泻。 弹摇最浅补泻法,针提做法退豆许,是为容豆气留许,补泻提豆容豆许。 五俞穴治疗与原络治疗…… 五穴井荣俞经合,此地井主心下满,荣主身体在发热,俞主体重关节痛, 经主喘咳和寒热,合主逆气而泻之,五穴治疗本穴性,阴阳井荣俞经合。 心下乳房心下满,下井乳痛和心满,井荣末梢冬下针,天冷手脚易受伤。 取穴看症是首要,如例发烧头好晕,太阳症下荣通谷。当经病变莫下荣。 十二经络十二荣,乳房溃烂脓身热,不论发炎和高烧,胃经荣针内庭穴。 感冒病起关节痛,后颈经络膀胱胆,膀胱胆经双俞穴,痛风风湿关节痛, 拇指肺经俞穴针,无补泻捻平补泻。咳嗽气喘用合穴,逆泻隔逆吐泻屁。 主客治疗(原络治疗)…… 主客病经表里经,主经原穴客取络。三焦行阳阳络原,原穴络得三焦经。 三焦不管阴经病,因为阴经无原穴。用之阴经俞穴替,原络治疗也可行。 足太阴脾太白俞,手太阴肺太渊俞。肺与大肠相表里,病肺大肠络穴助。 肺主喉痛手掌热,痰多太渊偏历络。内科治症经络治,肺经实症舍尺泽, 原络治疗原和络。内脏病症咳嗽症,不分左右两面下,法则平常是补泻, 捻转左右引气到。大肠为主肺为客,大肠原穴肺络穴,原络治疗此类推。@教官-孝感-郑其赛 |
|
508楼#
发布于:2015-12-27 07:4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 莫维春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 莫维春 2015年12月27日 针灸大成 第57课学习心得
1九针之使用时机 第一个是镵针,看起来头像剑一样,专门刺热用的。所谓刺热就是放血的意思,点刺放血的意思。镵针,像个剑头一样。现在拿放血针就很好用,刺破挤一点点血出来就好了。这是刺热,刺热只是放血,你千万不能把那么粗的针留在那边二十分锺,这就痛死啦。这是不对的。 第二个针是圆针,为什么叫措摩分肉用?这是说,我们用这个圆针呢,不是扎进去,在肌肉中间、筋骨中间。如果在两个筋的中间,我们用这个圆的针,不是扎进去,而是在两个筋的中间,去消导它,顺着经来搓它的时候,顺着经就是补,逆着经就是泻。鍉针呢?针非常的长。一般是透针用的。透穴的时候,比如说养老透间使、太阳透率谷,阴陵泉透阳陵泉,绝骨透三阴交,有很多的透法。透针的时候,一般是气足的时候才透,气虚的人我们不透,透也没有用啊。 蜂针,就是所谓的三棱针。三棱针也是放血、放脓用的。所以,镵针跟蜂针不一样的是我们用在头面上,因为头面上怕一针就刺到骨头了。所以用剑头,这个针头很小,不容易扎很深。而这个三棱针,就很锐利,非常的锐利,我们是在四肢末梢放血,或在背后上放血。蜂针像个扁钻一样,三角形的。 毫针也是长针,针很细的,像毫毛一样。一般是治内科,用在病比较深的时候,我们用长针。有一种透法,当下半身麻痹,我们从脊椎骨旁边透。这长针呢,没有说一定要七寸。 最常用的就是毫针和圆利针,因为它比较细。三棱针就是放血用的。最后是火针。这九针法,买这些针也不方便。市面上最常买到毫针,一寸、一寸半、二寸、四寸等都有,还有放血的三棱针。现在三棱针也不用了,因为三棱针用了要消毒,不想那么麻烦,现在都用放血片了。 灵龟八法就是用八卦。温针呢?就是针放到嘴巴里面,等到温度够了再下针。现在不要这样做了,不然病人都跑走了,会吓死人的,没有消毒的观念。我们的治疗法则仍是一样的。在治疗后,不同的病也都好了。 同时,在治疗这主要的病好后,旁边附带的病也治好了,这就是中医。很多附带的病,实际上是病根没有去,而产生的副症。所以,中医是立证再法则,而不是立病。所以不要看到病名再下针。要会法则,我们的法则就是依据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决定下针及临床辨证。 2 针灸治症系列 梅花针(治皮肤病麻痹症) 梅花针的前头,有七支针在前面,使用的时机,第一个,皮肤病 ,就是说用梅花针来拍击放血,因为区域很大,如果用三棱针,有时会扎的太深,有时又太浅,所以可用梅花针来拍击。 梅花针就像个榔头一样,诸位要买时买牛角的最好,另一种是钢的,敲的很痛,所以牛角的比较好。拍击的时候,轻的话它血出不来,所以要重一点,像皮肤癣,委中放血,然后再下针。比如说合谷、曲池、三阴交、血海、筑宾,都可以。第二种情形是麻痹 ,所谓麻痹的时候,就是手脚没有感觉。麻痹的时候,我们用梅花针放血。让它能活血,梅花针的好处是它的针头很短,不会伤到元气,这是主要的使用时机。 治症,中医不叫治病,叫治症。 3 头部与脑瘤治症 百会,人有一种头痛 ,全头痛,整个头都痛。我们头有手三阳,足三阳经过共六条阳经(依子母法)。百会针下去,头还痛,怎么办,扎涌泉,针一下去,头痛马上好,感觉会很清凉,那个病人在头痛时,痛得已经受不了,偏头痛是在胆经上面,所以我们治症,一定在胆经上面治,首先呢,我们要下对侧的合谷。对侧的合谷,我痛右边,你扎左边合谷,痛左边、扎右合谷,然后呢,同侧,直接太阳透率谷。耳后痛,耳朵后面痛,我们只有这一条经过耳朵后面,就是三焦经,初痛,我们扎天井,久痛就扎三焦经的中渚穴。印堂这痛,额头这里痛,这个额头痛怎么扎,就扎中脘,中脘是很有名治前额痛的穴道,快到什么程度,扎下去一感到酸,痛就去掉了。 病人眉棱骨头,在眉毛下方的骨头痛,我们扎奇穴,在对侧的阴陵泉下一寸的肾关穴。比如说痛在左边,就下右边。两边都痛,就扎两边。后脑痛,头痛在脑后面,或者是颈项的地方。就在天应穴下针,同侧天柱的地方,这是近取穴,那如果是初痛,在背后膀胱经上,就扎束骨穴,久痛,我们针委中,委中是膀胱经的母穴。 诊断脑部有脑痿缩掉了,老人痴呆症,脑部长东西(里面长肿瘤),我们在绝骨穴会找到压痛点。绝骨又名悬钟,在胆经上,在外踝骨上三寸,绝骨压下去很痛,这是脑部有问题。 当你脑痿缩时这是虚症,但脑里面长东西,这是实症,这两个症状,在绝骨穴都会有压痛。唯一的差异,实症的话,在身体后面,第十四椎命门穴会有压痛点,命门旁边是肾俞,肾主脑,第十四椎压痛点,代表脑里面长东西。那如果是脑部痿缩,在第十四椎找不到压痛点。 命门上一个骨间,第十三椎外开三寸半,我们称之为痞根。痞根穴也可以找到压痛点。我们十二经络的起源地,就是肾脏,肾脏像树根的根茎一样,到处散枝叶,肿瘤也有根。 |
|
509楼#
发布于:2015-12-27 10:3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莉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8日《针灸大成》第60课心得 (接上集) 五脏交经法 五脏交经是用青龙摆尾,在本穴治疗。胆为心(小肠)之母亲,针临泣用平补平泻对带脉很好。如要用一个本穴把气打到内脏,还需在本穴上用青龙摆尾来加强力量,此法多用在下针不方便的场合。 治症:治痞块、硬块、腹部积块。如子宫肿瘤,就可取三阴交用此法治。 通关交经常用于骨头断裂或关节脱臼的情况,用赤凤摇头的针法去泻。 一般膝关节病可扎膝关治,手肘受伤扎曲池。若关节本身受伤,就扎对侧关节。若还没治好,就用通关交经。 膈角交经:治心脏病时先强金,病就不会再恶化,然后再强肝。目的是不让病再前进。 呼吸补泻法 呼吸补泻法平常用地最多,力量最强,用在肉多的穴位,如脏腑的俞穴等。 补法:鼻吸口吐,紧按慢提。下针到底部,引到气后要病人用鼻吸气,吸的时候把针慢慢提起,边吸边提,最好吸完气正好到顶端,让气达到最饱满。再让其口吐气,吐气时针不动,一直等到气吐完了,快速把针推至穴位。一般做三次气就满了,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 泻法:鼻吐口吸,紧提慢按。下针引到气后,让病人用鼻吐气,边吐边把针慢慢刺进去,气吐完时针正好到底部。口吸气时针不动,等吸满了气快速把针提到皮层。一般连做两三次,出针后不按针孔。 子午捣臼法 子午捣臼用于治水病。比如治积水,可针水分、水道、关元、中极和三皇穴。 九入六出插提法专门退水,原则是取大穴,常在阴陵泉做,加强进针效果。 进针时一寸的距离,紧按慢提补九次;然后紧提慢按泻六次。 在同一穴做补泻是为引动三焦的气,三焦气通了,水就排出去了。因为三焦是“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治热症一般不留针,寒症留针。凹陷的病如肿瘤凹陷下去,灸治好。虚实分不清取经穴治。 下针八法 卫病较浅,荣病较深。病在气,扎针尽量不要伤到血。病在血,扎针尽量不要伤到气。 揣针,同爪切,就是先用指甲掐一掐,按一下再下针。如伤寒时,头痛恶寒发高烧,病在表。下针就下在肌肉和皮肤中间,浅就不会伤血。 针扎到血脉旁边,深一点不会伤气。如扎太渊、经渠、列缺时,先用指甲把血脉拨开再下针,扎在动脉后方。动脉跟针贴到就成点头针。 搓针指左右捻针。 弹针指用指头弹针,把气引过来。 摇针是轻摇针柄。弹针为补,摇针为泻,常用在子母补泻或本穴,都是最轻的补泻手法。 如病人胃痛,牙痛,又不想扎太多针,就可先扎足三里,再轻摇针就是泻了。 提豆许,是指引到气后往上退一点,让气好停留在下面,然后再弹针或摇针,跟补泻的“提豆许”不同。 循和捻同于迎随法。 五俞穴治疗与原络治疗 每条经都有五俞穴。井主心下满、荣主身热、俞主体重结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泻。 根据穴性取穴。如乳房痛,有硬块,属心下满的症状,下井穴。井、荣穴大多是冬天下针。俞、经、合穴一般春夏下针。 取穴还要看症。如高烧头昏属热症,下膀胱经的荣穴通谷。 治症主要看病灶所属的经。如乳癌硬块在胃经,可不管症状取胃经荣穴内庭来治。 如感冒引起后颈痛,就下膀胱经和胆经的俞穴,专治体重节痛。 若风湿性关节痛正好在大指关节处,属肺经,就下肺经俞穴,平补平泻即可。 咳嗽,气喘用合穴。逆气而泻,如嗝逆,上吐下泻,不断打嗝、放屁都用合穴治。 主客治疗,亦称原络治疗。主是病变经,客是表经或里经。在主经取原穴,客经取络穴,同时施针,平补平泻引到气即可。 若肺是主、大肠是客,病在肺,可用大肠经的络穴辅助治疗。如喉咙痛,手掌发热,痰多,属肺经,下太渊后再下大肠经络穴偏历同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