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5楼#
发布于:2015-11-21 03:2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连永刚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0日《针灸大成》第22课心得
1.足三里之补泻手法 胃经的气是往下走,逆为泻(逆着经气快转,再慢慢回来即为泻)顺为补(顺着经气快转,再慢慢回来即为补) 治疗高血压,中医称为阳亢;足三里下五分斜刺到足三里;阳明热可慢慢泻下来; 常灸足三里健康长寿。中医观念: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不饱不饿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健康的定义不是没有癌细胞,而是它无害,即使有癌细胞,只要是休眠,不去刺激它不醒来不会有危害,怎么知道它无害,就看有没有胃气。 2.阑尾穴:足三里下约一寸 压阑尾穴是否有压痛可诊断盲肠炎。一般盲肠炎病人会像虾一样弯腰。 盲肠炎时,原本肚子巨痛,后来疼痛消失了,但一动就痛,为腹膜炎。确诊腹膜炎:肚子是凉的,但盲肠附近是烫的。 3. 上巨虚 足三里下二寸,治疗乳房硬块; 4. 下巨虚 足三里下六寸,治疗肚脐以下硬块如妇女子宫卵巢肿瘤; 补泻手法做完,往里扎一点就是泻;往外拔一点就是补; 5. 条口穴 下巨虚上一寸,可治疗脚麻; 条口透承山:用三寸针从条口穴透承山穴(膀胱经上),可治糖尿病、肩膀问题例如肩抬不起来。 糖尿病中医治疗:一将水补足,用生津的药,二将陈旧的糖引到身体上去,如果病人不渴,糖尿病缓解。 6.丰隆穴:胫骨骨头突起(胫骨外侧髁)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即外踝尖上8寸;可丰胸,做美容时可隔天扎针;主治祛痰,有名的导痰穴。 导痰:术实症癫痫病人,实是因为有痰饮,可以下针导痰。针扎丰隆得气后,针提到皮下,向身体上方向45度,捻转得气后,再提至皮下,向下45度,下去后,留针20分钟。 7.解溪穴 丰隆穴下来系鞋带的地方,两条大筋之间,属火,胃经之母穴。 母穴的意义是虚症治母穴。 如头疼在胃经好几年,针对侧解溪,顺经络下针。 |
|
496楼#
发布于:2015-11-21 08:0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梁海霞申请
2015年11月20日《针灸大成》第二十二课学习心得 1.足阳明胃经,顺为补,补为单数;逆为泻,泻为双数。新病左转动,引到气,感到酸就是气到;旧病右转动,经络气血流注的方向是这样过去,不要气带回,所以很快过去,慢慢回来。 如高血压在足三里下五分针,斜刺到足三里穴,阳明热就慢慢泻下去。 2.健康长寿常炙足三里,中医观念“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健康的定义:就是看有没有胃气,所以常灸足三里会让胃气很好,不饱不饿,这是最好养之道,饮食要定时定量。 3.奇穴一阑尾六 阑尾穴在足三里不一寸。所有穴位可以帮助诊断,治疗。 如按压病人压痛点,找到压痛点下针,如盲肠炎,我大肠一个募穴天枢,小肠募穴关元。 天枢,关元,足三里,阑尾 都可以下针。 4.上巨虚、条口、下巨虚 足三里下三寸叫下巨虚,治疗子宫卵巢肿瘤,乳房硬块,腹部硬块,采对则治疗。实症,要泻的手法,泻是逆向行针。 5.条口透承山(糖尿病诊治) 条口膀胱经,后面两大肌肉中间,有个穴道是承山。 6.丰隆穴与导痰针灸术 大腿外侧胫骨头凸点与外骨头凸点,两骨头连成一条线中间那点,叫丰隆穴。 适应症:治疗丰胸,实症癫痫病,咳咙有痰,痰湿大。 用针扎到丰隆穴以后,左右转捻针,病人感到酸时,就是气到。气到以后,针慢慢起针,针不要出来,只要提到皮层,再把它倒过来,斜45度,往身体的上方下针,然后再捻针,病人感到酸麻后,再慢慢把针提出来,又到皮层,再往下45度下去,留针20分钟就行。这就是导痰术。 7.解溪与冲阳 在丰隆穴下到脚上摸到有两条大筋,在大筋的中间下针,这就是解溪穴。 解溪是胃经母穴,足阳明经本身属土,足三里是胃经合穴又是本穴。 足阳明胃经母穴如头痛在胃经,找解溪。 在解溪穴下二寸摸到动脉下就是冲阳穴,冲阳是原穴,原穴可补可泻,实症通通可以治疗。 有冲阳代表胃气还在。 |
|
497楼#
发布于:2015-11-21 08:19
中医经典魔鬼特练8班冯羡群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0号《针灸大成》第22课学习得
一、足三里:胃经本穴 足三里的补泻手法 新病,用泻法,针下去后手转动,病人感觉酸则气到了,逆为泻,顺为补。然后左腿左转动,再逆向慢慢转回来,即逆着经气快转,再慢慢回来,为泻;顺为补,顺向而转,即顺着经气快转,再慢慢回来,为补;补完后,把针提一点起来,气就到了。补单数。如果是右腿,上述相反。 用途:治血压上升,即阳亢,脸充血;针法:在足三里下五分,斜刺到足三里,阳明热就慢慢泻下来了,脸不红了。 常灸足三里,长寿,因为胃气会很好,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海藻,海带类对人的身体都很好。都是黑色的,黑色入肾。所以肾很重要。 二、奇穴——阑尾穴 所有的穴位,可诊断、治病、验证。 阑尾穴:足三里下约1寸。 诊治盲肠炎:伸腿,男左女右,阑尾穴的上、下找压痛点,如有压痛,百分百盲肠炎。确诊盲肠炎后,下针,引到气,病人的痛马上去掉了,再针大肠募天枢穴和小肠募关元穴以清除大便。如果原来肚子剧烈疼痛,后来痛瞬间消失了,则发展成腹膜炎了。盲肠本来肿很大但没破导致压力很大,所以会很痛;但后来一破,压力没有了所以不痛,但大便都跑到腹腔去了,所以一动就痛。摸肚子凉,但盲肠附近烫,则知道发展成腹膜炎了。 盲肠炎的痛可针:天枢、中脘、关元、足三里。 三、上巨虚、条口与下巨虚 1.上巨虚:足三里下3寸。治:脐上胃经上的硬块,如乳房硬块。以对侧治疗为主。 2.下巨虚:上巨虚下3寸。治:脐下胃经上的硬块,如子宫卵巢肿瘤。以对侧治疗为主。 3.条口:下巨虚上1寸。治脚麻。 4.糖尿病诊治 使用人工酵素或胰岛素后,日积月累,血糖会积在脚底,脚会慢慢硬化,这时只要破一点伤口就不能收口。糖尿病要消渴。 ①第一要务是补足水,中药有很多生津的药。 ②把陈旧的糖导引回身上。中医开始治疗时,有一段时间血糖会变得比较高,是因为沉积在脚底的糖回到血中。 5.条口透承山:专治五十肩。病人肩抬不起来,在对侧条口穴下3寸针,一直透到承山穴,透针时叫病人抬手。 四、丰隆穴与导痰针灸法 丰隆:腿外侧胫骨头凸起处与脚外踝骨头凸处的连线中点。治去痰、丰胸。 实症癫痫是因为有痰。 针丰隆穴导痰:丰隆下针,左右转捻,病人感到酸时就是气到了,这时针慢慢起来,提到皮层,但不要出来;再将针斜45度角对身体的方向下针、捻针,病人感到酸麻后,再慢慢提针,又到皮层,还是不出来,对着脚的方向45度角下针,下去后留针20分钟。 五、解溪穴与冲阳穴 1.解溪:胃经的母穴。母穴治虚症。 |
|
498楼#
发布于:2015-11-21 08:3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严婷申请签到 2015.11.20.《针灸大成》第22课学习心得
足三里之补泻手法 1.逆为泻,顺为补,补用单数。 2.血压上升从足三里下五分往上斜刺到足三里,阳明热就慢慢泻下来了。 3.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常灸足三里可以健康长寿。 4.海带,海藻对人体很好。黑色入肾,肾很重要。 十二.奇穴,阑尾穴: 1.足三里下约一寸是阑尾穴。所有穴道可以帮助诊断、治疗及确定是否病愈,此穴男左女右按压阑尾穴附近找压痛,有压痛100%有盲肠炎,痛的点下针就不痛了。 2.为了大便清出来可以针大肠募天枢,小肠募关元。 3.当腹膜炎症状时,原本肚子巨痛,后来疼痛消失了,但一动就痛,为腹膜炎。 4.中医触诊法,身上、肚子周围凉,病灶处热、烫,就可确诊阑尾炎。 5.如果痛就下针天枢、中脘、关元、阑尾穴。 十三.上巨虚、条口与下巨虚 1.足三里下三寸叫上巨虚,再三寸是下巨虚,下巨虚上一寸是条口。 2.上巨虚治乳房硬块,下巨虚治疗肚脐以下硬块,譬如卵巢肿瘤。 3.硬块局限在阳明胃经上,对侧治疗。 条口透承山穴(糖尿病诊治) 1.条口可治糖尿病的脚麻。 2.糖尿病中医治疗:一将水补足,用生津的药,二将陈旧的糖引到身体上去,如果病人不渴,糖尿病缓解。 3.条口透承山,用三寸针透,治疗五十肩,透针时让病人动肩。 十四.丰隆穴与导痰针灸法 1.外踝骨和胫骨连线中点为丰隆穴。可以丰胸。 2.丰隆穴最有名是祛痰。实症癫痫病人,实则痰饮,可以下针导痰。针扎丰隆得气后,针提到皮下,向身体上方向45度,捻转得气后,再提至皮下,向下45度,下去后,留针20分钟。 十五.解溪穴和冲阳穴 1.解溪穴为胃经的母穴,胃病的虚症在此治疗。譬如头痛在胃经,痛好几年,扎对侧的解溪。在脚上摸到两条大筋,在大筋的中间下针,就是解溪,为胃经的母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经穴,属性是火。 2.冲阳穴:在解溪下二寸,用摸得到动脉下就是冲阳,是胃经的原穴,可以用32号针,治疗胃病的虚实症。因为它是原穴,原穴补泻都可以做,实症、虚症都可以治。 3.有冲阳脉代表胃气还在。 |
|
499楼#
发布于:2015-11-21 15:22
中医经典魔鬼特练8班戴春蓉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1号《针灸大成》第23课学习心得
陷谷、内庭与厉兑穴 足第二趾跟第三趾交缝上五分的地方,可以摸到俩个脚趾骨,在骨头后下针,这个穴道称为内庭。 从内庭上二寸是陷谷,一直到脚趾甲旁边的地方就是厉兑。早上七点到九点是胃经气血流住的时间。 起床脸肿最主要的原因是晚上喝水太多,水气排不掉,胃经走在脸上面,所以会脸肿,可以在陷谷穴下针。只要是时间发生的都可以用俞穴(陷谷)。 内庭穴是胃经的荣穴,主水,厉兑穴是井穴,属金, 足阳明胃经是阳土,土生金,厉兑本身是子穴,但子穴的时候正好是井穴,法则“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荣”遇到要在井穴做补泻的时候,如遇井穴是子穴,没有办法在井穴上补泻就用荣穴,如果井穴刚好是母穴时,我们就补用合穴。 井穴一点是在四肢末梢,内庭穴变成足阳明胃经的母穴,下内庭的时候一定是你逆气下针。逆着经气是泻。 足阳明胃经,头维下关颊车承泣四白巨髎到大迎,一直络在下牙的地方。下牙痛下胃经,上牙痛扎大肠经,所以牙痛合谷出现的时候,一定是上牙,采对侧治疗,门牙痛俩边一起下,若里面化脓发炎就下梁丘,下牙痛扎内庭,全部都痛,内庭合谷俩个都扎。近取穴也可以扎,颊车,下关等。 尸厥放血 尸厥就是昏迷,十宣放血的理论就是井穴在旁边之故。急救要一起放,快。厉兑治心脏病效果很好。井穴和荣穴都是治胃经实证,像牙痛,乳房硬块,乳房胀起来下子穴也可以让他退掉,陷谷是俞穴,也可以,无所谓补泻。 针灸之导引针法 善针着,最好的针灸家,就是会用导引。。高山,丘陵,然后山沟之间,还有深谷,很多穴道的名称就是在告诉你导引。所有穴道的名称其实都有它的意义。 足太阴脾经 中医的脾脏和胰脏合并在一起。脾脏和胃相表里,胃为表,脾为里,所以看胃气,看不到脾脏,这是脏,内脏,胃是腑,腑的定义是宣泻,消化。所以腑会有开口,有进有出,脏像收藏的藏,肉边收藏,藏的意思。中医认为荣是血,卫就是气。所以脾脏有非常多的血,胃有非常多的气在里面。气和血是平衡的状态。 小肠和大肠的津液,都会往上入肺,肺的津液再从口出来时,就是我们的唾液,口水,脾脏和胃流出的涎,中风病人流的口水是涎,是从脾脏流出来的,是甜味的,而胃里的津液是很酸的。 脾脏主四肢,主肌肉,脾味道是甜的,甘味,五行属土。 人工糖是甜的,吃进去是酸的,木克土,对身体有害。小孩胃口不好吃麦芽糖,蔗糖也是甜的,土生万物。方向对,土生万物是有益的,方向错,生出来就是万弊。 |
|
500楼#
发布于:2015-11-21 17:12
中医经典魔鬼特练8班张君娴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1号《针灸大成》第23课学习心得
一、足阳明胃经续 1、冲阳穴:在解溪穴下二寸,此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原穴一般有手三阳足三阳,阳经都有原穴,阴经没有。冲阳脉代表胃气,下针用32号针,虚实都可治。 2、陷谷、内庭与厉兑穴:足第二趾跟第三趾交缝上五分的地方,可以摸到俩个脚趾骨,在骨头后下针,这个穴道称为内庭。从内庭上二寸是陷谷,一直到脚趾甲旁就是厉兑。早上七点到九点是胃经气血流住的时间。起床脸肿最主要的原因是晚上喝水太多,水气排不掉,胃经走在脸上面,故会脸肿,可在陷谷穴下针。 内庭穴是胃经的荣穴,主水,厉兑穴是井穴,属金,足阳明胃经是阳土,土生金,厉兑本身是子穴,但子穴的时候正好是井穴,法则“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荣”遇到要在井穴做补泻的时候,如遇井穴是子穴,没有办法在井穴上补泻就用荣穴,如果井穴刚好是母穴时,我们就补用合穴。井穴一般是在四肢末梢,内庭穴变成足阳明胃经的母穴,下内庭的时候一定是逆气下针,逆着经气是泻。 足阳明胃经,头维下关颊车承泣四白巨髎到大迎,一直络在下牙的地方。下牙痛下胃经,上牙痛扎大肠经,所以牙痛合谷出现的时候,一定是上牙,采对侧治疗,门牙痛两边一起下,若里面化脓发炎就下梁丘,下牙痛扎内庭,全部都痛,内庭合谷2个都扎。近取穴也可以扎,颊车,下关等。 尸厥放血 尸厥就是昏迷,十宣放血的理论就是井穴在旁边之故。急救要一起放,快。厉兑治心脏病效果很好。井穴和荣穴都是治胃经实证,像牙痛,乳房硬块,乳房胀起来下子穴也可以让他退掉,陷谷是俞穴,无所谓补泻,都可以用。 针灸之导引针法 善针者,最好的针灸家,就是会用导引。高山,丘陵,然后山沟之间,还有深谷,比如:承山、阳陵、水沟、陷谷等很多穴道的名称就是在告诉你导引。所有穴道的名称其实都有它的意义。 二、足太阴脾经 1、谏议之官-脾脏: 中医的脾脏和胰脏合并在一起。脾脏和胃相表里,胃为表,脾为里,所以看胃气,看不到脾脏,这是脏,内脏,胃是腑,腑的定义是宣泻、消化。腑会有开口,有进有出,脏像收藏,肉边收藏。中医认为荣是血,卫就是气。脾脏有非常多的血,胃有非常多的气在里面。气和血是平衡的状态。小肠和大肠的津液,都会往上入肺,肺的津液再从口出来时,就是唾液,口水,脾脏和胃流出的涎,中风病人流的口水是涎,是从脾脏流出来的,是甜味的,而胃里的津液是很酸的。 脾脏主四肢,主肌肉,脾味道是甜的,甘味,五行属土。 人工糖是甜的,吃进去是酸的,木克土,对身体有害。小孩胃口不好吃麦芽糖,或蔗糖,土生万物。方向对,土生万物是有益的,方向错,生出来就是万弊。 |
|
501楼#
发布于:2015-11-21 18:05
@南京-教官-李宁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沈莉红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1日《针灸大成》第23课学习心得 1、解溪下两寸是冲阳,摸到动脉,动脉下,约两寸。冲阳脉在,说明胃气还在。 书上写胃经资料,说很多人发狂奔走,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是因为肠胃的问题,大便不通,燥气上冲,将燥矢消导下去,在厉兑和内庭上泻,可以治病。 2、陷谷、内庭、厉兑穴 脚第二、三趾交接的地方,缝上五分,为内庭,内庭是胃经的母穴,,下牙痛用泻法治,上牙痛一般用合谷,当然可以配合颊车、下关。 内庭上两寸是陷谷,陷谷是俞穴,按时辰发病都在此治疗,早上脸肿也可以治。 厉兑是胃经的井穴,井主心下满,治疗动脉血管阻塞。 中医有个治疗法则: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荣。 牙痛、乳房硬块,妇人不打算喂奶,可以在厉兑、内庭和陷谷取穴。 十宣放血:治疗昏迷,十宣放血,取井主心下满之意。 3、针灸之导引针法 善针者,最好的针灸家,就是会用导引,很多穴道以高山,丘陵、山沟、深谷命名,这些名称可以一路导引下去。譬如:承山、阳陵,阴陵,水沟,陷谷,支沟等。 足太阴脾经 1、脾胃是表里关系,荣是血,卫就是气。脾脏非常多血,胃里有非常多的气,气和血是平衡状态,横隔膜在呼吸的时候因气的作用除了推动肝脏外还推动脾脏,胃和脾是互动的。 脾主四肢,脾主肌肉、肝主筋。流延为脾虚。甘味入脾,所以要吃蔗糖和麦芽糖,而不是人工精炼糖。c |
|
502楼#
发布于:2015-11-21 18:4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刘凌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1日《针灸大成》第23集心得。
15)解溪穴位,冲阳穴 1.解溪是胃经的母穴,母穴的意义是虚症治此 2.像头痛在胃经,已痛好几年了,就扎对侧的解溪。 3.冲阳穴是胃经的原穴。原穴补泻都可以做,实症、虚症通通可以治 16)陷谷、内庭、厉兑穴 1. 第二第三两个脚趾交缝上五分的地方,可以摸到两个脚趾骨,内庭。 2. 从内庭上二寸是陷谷。一直到脚趾甲旁边的地方就是厉兑。 3,陷谷是我们足阳明胃经的俞穴 4. 只要是按时间,按时辰发的病(7:00~9:00),都可以下这个胃经的俞穴陷谷 5.内庭穴是胃经的荣穴,他主水 6.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荣”。遇到要在井穴做补泻的时候,如遇到井穴是子穴,没有办法在井穴上补泻就改用荣穴。如果井穴刚好是母穴时,我们就补用合穴。内庭穴变成足阳明胃经的子 穴。我们下内庭的时候一定是逆气下针。逆着经气是泻 7.阳明经,一直络在下牙的地方。下牙痛下阳明经,上牙痛扎大肠经。上牙痛,下牙痛合谷,采对侧治疗,门牙痛两边一起下。若里面化脓发炎就下梁丘。下牙痛扎内庭,全部都痛,内庭合 谷两个都扎。这是牙科,那近取穴也可以扎,像颊车、下关。 8.不喂母乳了,可以用内庭、陷谷、上巨虚 9.针灸之导引针法:山、陵、沟、谷。水一路导下去。 七、足太阴脾经 1)谏议之官:脾脏 1.脾脏跟胃相表里 2. 荣是血,卫就是气 3.脾脏主四肢、肌肉 4.肝主筋、脾主肌肉、 5.中风预兆:拇指、食指和中指麻,六个月内会中风。 |
|
503楼#
发布于:2015-11-21 18:54
中医经典魔鬼特练8班韩玲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1号《针灸大成》第23课学习心得:
1、陷谷、内庭与厉兑穴:足第二趾跟第三趾交缝上五分的地方,可以摸到俩个脚趾骨,在骨头后下针,这个穴道称为内庭。从内庭上二寸是陷谷,一直到脚趾甲旁就是厉兑。陷谷是足阳明胃经的命穴所在,只要是时间发生的都可以用。早上起床脸肿最主要的原因是晚上喝水太多,水气排不掉,胃经走在脸上面,故会脸肿,可在陷谷穴下针。内庭穴在两个脚趾头后面,是胃经的荣穴,主水。厉兑穴是井穴,属金,是子穴,正好是井穴,所以有法则“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荣”遇到要在井穴做补泻的时候,如遇井穴是子穴,没有办法在井穴上补泻就用荣穴,如果井穴刚好是母穴时,我们就补用合穴。井穴一般是在四肢末梢,内庭穴变成足阳明胃经的母穴,在脚趾上,从后面下针,对着胃经下针,就是泻,下内庭的时候一定是逆气下针,逆着经气是泻。如果下内庭,足阳明胃经气血,用应随法,迎是泻,随是补,然后再逆转,迎它又用逆转法补泻,最后再往前推一点,这个是三种手法里面最强的补泻。阳明经,头维下关颊车承泣四白巨髎到大迎,一直络在下牙的地方。下牙痛下阳明经,上牙痛扎大肠经,所以牙痛合谷出现的时候,一定是上牙,采对侧治疗,门牙痛两边一起下,若里面化脓发炎就下梁丘,下牙痛扎内庭,全部都痛,内庭合谷2个都扎。走到历兑的时候,历兑是胃经的井穴,有一句话叫“井主心下满”,心下是指心脏的下方,像巨阙这个地方,看起来不是心脏,实际上是心脏的病。病人有心口痛,胃经的下方直接络到肝经,中间经过肾经,治疗心脏动脉血管阻塞,最常用的穴道就是历兑。 2尸厥放血:《针灸大成》所有井穴都在治尸厥,尸厥就是昏迷,十宣放血的理论就是井穴在旁边之故。急救时直接把手一抓,十个手指头尖一起放。心下满时,会胀满闷到,血一放出来,胀满马上就没了。厉兑治心脏病效果很好。井穴和荣穴都是治胃经实证,像牙痛,乳房硬块,乳房胀起来下子穴也可以让他退掉,陷谷是俞穴,无所谓补泻,都可以用。 3针灸之导引针法:《黄帝内经》里有介绍:善针者,最好的针灸家,就是会用导引。高山,丘陵,然后山沟之间,还有深谷,比如:承山、阳陵、水沟、陷谷等很多穴道的名称就是在告诉一路把它引导到河里。 3足太阴脾经:谏议之官-脾脏:中医的脾脏和胰脏合并在一起。脾脏和胃相表里,胃为表,脾为里,所以看胃气,看不到脾脏,这是脏,内脏,胃是腑,腑的定义是宣泻、消化。腑会有开口,有进有出,脏像收藏,肉边收藏。中医认为荣是血,卫就是气。脾脏有非常多的血,胃有非常多的气在里面。气和血是平衡的状态。小肠和大肠的津液,都会往上入肺,肺的津液再从口出来时,就是唾液,口水,脾脏和胃流出的涎,中风病人流的口水是涎,是从脾脏流出来的,是甜味的,而胃里的津液是很酸的。脾脏主四肢,主肌肉,脾味道是甜的,甘味,五行属土。 |
|
504楼#
发布于:2015-11-21 19:2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钱蔚宏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1日《针灸大成》第23课心得:
1、足阳明胃经:->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 (足部) 解溪:脚背和小腿间两条大筋的中间。属性是火,是胃经的母穴,虚症治此。治症多年头痛:顺着经络下针。 冲阳:解溪穴下二寸。摸到脚背动脉,动脉下就是冲阳,是胃经的原穴,补泻都可以做,实症、虚症通通可以治。冲阳穴里面有动脉,摸到冲阳脉时,把脉拨开来下针。有冲阳脉代表胃气还在。 陷谷:内庭上二寸,足阳明胃经的俞穴。不管在哪个经络,只要是戊时发的病(如头痛在每天早上七点到九点),都可以下这个胃经的俞穴。起床脸肿的主要原因是晚上喝水太多,水气排不掉,胃经走在脸上面,所以会脸肿,在陷谷穴下针可治。 内庭:足第二趾跟第三趾交缝上五分,是胃经的荣穴,主水。替代厉兑作为子穴做泻法,逆气下针。用迎随法,迎是泻,随是补;然后再逆转(左脚),迎,又用逆转法泻,最后再往前推一点,三种手法在里面,这是很强的泻法,一次做完。泻法也可以用于退奶。 厉兑:足第二个趾趾甲根外侧,是井穴,属金。 肠胃的病,大便不通,燥气会上冲,让人头昏,发狂奔走、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知道燥矢是如何造成的,可以把它消导下来。 “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荣”:遇到井穴是子母穴,要做补泻的时候,如遇到井穴是子穴,没有办法在井穴上补泻就改用荣穴;如果井穴刚好是母穴时,就补用合穴。 足阳明胃经,从头维下关颊车承泣四白巨髎到大迎,一直络在下牙的地方。下牙痛下阳明经,上牙痛扎大肠经。所以牙痛合谷出现的时候,一定是上牙。采对侧治疗,门牙痛两边一起下。若里面化脓发炎就下梁丘。下牙痛扎内庭,全部都痛,内庭合谷两个都扎。近取穴也可以扎,像颊车、下关等。 “井主心下满”:心下是指心脏的下方,像巨阙这个地方,看起来不是心脏,实际上是心脏病。像心口的闷痛,因为胃经经过胸口下来。病人有心口痛,胃经的下方直接络到肝经,中间经过肾经。治疗心脏动脉血管阻塞,最常用的穴道就是厉兑,下针。厉兑治心脏病效果很好。 尸厥放血:尸厥就是昏迷。所有的井穴本来就是用在急救上面。心下满时会胀满闷到,血一放出来,胀满马上就没了,病人就会醒过来。十宣放血的理论就是井穴在旁边之故。 针灸之导引针法:善针者,善导引也。山->陵->沟->谷,即高山、丘陵、山沟、深谷,水一路导下去。有很多穴道是以山做名称(承山),很多穴道是以陵做名称(阳陵、阴陵),以沟做名称(人中又称水沟,支沟),以谷做名称(陷谷、阴谷、阳谷),穴道的名称就是在告诉你导引,一路导引到河里。例如:病人阳亢一上来,昏迷时,水沟一下针,就会把它导到深谷。所有穴道的名称其实都有它的意义。 胃经的井穴:厉兑,金,(子穴) 胃经的荣穴:内庭,水,子穴(替) 胃经的俞穴:陷谷,木 胃经的原穴:冲阳 胃经的经穴:解溪,火,母穴 胃经的合穴:足三里,土,本穴 2、足太阴脾经(土) 谏议之官:脾脏。中医的脾脏,把它跟胰脏(甜肉)合并在一起。脾脏跟胃相表里。胃是表,脾是里,看的到胃,看不到脾脏。胃是腑,腑的定义是宣泄、消化。腑会有开口,有进有出;脏像收藏的藏,月字边(代表肉)收藏,藏的意思。 中医认为荣是血,卫就是气。所以脾脏有非常多的血,胃有非常多的气在里面。气和血是平衡的状态。在呼吸的时候,横膈膜在上下,是因气在推动,除了推动肝脏外,也在推动脾脏。脾被推动,血就受到挤压,脾一充血,胃就被压小,脾和胃就呈现出互动的关系。 唾液和涎的区别: 唾液:小肠大肠的津液,蒸发往上入肺,肺的津液再从口出来,就是唾液、口水。 涎:脾脏和胃流出流出的津液。中风病人的口水,这是涎。因为是脾脏来的,是甜味的;而胃里面的津液是很酸的。 脾脏主四肢,谏议之官就是要谏言,即会告知身体有身上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脾主肌肉,肌肉是脾脏在管。 肌没有力:脾主肌,肌无力是脾脏的问题。 筋没有力:懒的去握拳,会握不起来。肝主筋,不能握拳是肝脏有问题。 骨节没有力:关节整个感觉很酸软。肾主骨,骨节没力是肾脏的问题。 脾甘味,五行里属土。所有的甜味,通通是脾脏管。但现在的人工糖在嘴里是甜的,但吃下去是酸味,木是克土的,表里就不一致,吃人工糖不但不养脾胃,还对脾胃有损害。麦芽糖是甜味,蔗糖是甜味。所以小孩子胃口不开用麦芽糖,天然糖直接入土。 土很重要,因为土生万物,是后天之本。方向对,土生万物是有益的,方向错,生出来就是万弊。 中风预兆: 第一,手前面三个指头麻(大拇指、食指、中指)。这个麻一旦的出现,大概六个月以内会中风。 第二,这个麻是出现在足阳明胃经上,在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麻的时候,可能两个星期内会中风。 |
|
505楼#
发布于:2015-11-21 19:52
医经典魔鬼特练8班丁敏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1号《针灸大成》第23课学习心得、、
、 陷谷、内庭与厉兑穴 内庭 两个脚趾交缝上五分的地方,可以摸到两个脚趾骨。不要在骨头上下针,要在骨头后下针,这个穴道我们称内庭。,内庭穴是胃经的荣穴,他主水。如果你下内庭。足阳明胃经气血是这样下来的,我们用迎随法,迎是泻,随是补。然后再逆转,迎它又用逆转法补泻,最后再往前推一点,这是三种手法在里面,这是很强的补泻。 陷谷 从内庭上二寸是陷谷。陷谷是我们足阳明胃经的俞穴所在,如果按照时辰发病,我们知道足阳明胃经是上午七点到九点,这时间是胃经气血流注的时间。 厉兑穴 脚趾甲旁边的地方就是厉兑 厉兑穴是井穴,属金。足阳明胃经是阳土,土生金,厉兑本身是子穴,但子穴的时候正好是井穴。井穴一定是在四肢末梢,以我们有个法则,叫做“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荣”。 走到厉兑的时候,厉兑是胃经的井穴,我们有一句话叫“井主心下满”,。像心口的闷痛,因为胃经经过胸口这样下来。病人有心口痛,胃经的下方直接络到肝经,中间经过肾经。我们治疗心脏动脉血管阻塞,最常用的穴道就是厉兑,这针一下去,病人会感到好像有扫把在洗刷心脏,这是我们非常好用的穴道。 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都在足阳明胃经上面。在这井穴与荣穴都是胃经实症,像牙痛、乳房硬块。假设妇人不打算喂奶了。现在乳房胀起来。胀起来下时,下子穴也可以让它退掉,陷谷也很好用啊,陷谷是俞穴,无所谓补泻,都可以用。你想让他陷下去,上巨虚也可以用嘛。 尸厥放血 所有井穴都在治尸厥,尸厥就是昏迷。 急救时,少商、商阳等等的井穴直接把手一抓。指头尖一次放完。因为指头放速度比较快,十宣放血的理论就是井穴在旁边之故。 针灸之导引针法 善针着,最好的针灸家,就是会用导引。。高山,丘陵,然后山沟之间,还有深谷,很多穴道的名称就是在告诉你导引。所有穴道的名称其实都有它的意义。 足太阴脾经 脾脏,中医的脾脏,把它跟胰脏合并在一起。脾脏跟胃相表里。胃是表,脾是里。 1脾脏主四肢,四肢的问题通通是脾脏在管。 2脾主肌肉,肌肉是脾脏在管。 3肌肉在萎缩是脾脏 。 那脾味道是甜的,甘味。五行里面属土,味道是甜的。所以所有的甜味,通通是脾脏。 小肠和大肠的津液,都会往上入肺,肺的津液再从口出来时,就是我们的唾液,口水,脾脏和胃流出的涎,中风病人流的口水是涎,是从脾脏流出来的,是甜味的,而胃里的津液是很酸的。 |
|
506楼#
发布于:2015-11-21 20:1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梁海霞申请
2015年11月21日《针灸大成》第二十三课学习心得 1.陷谷、内庭与厉兑穴 内庭穴:足第二趾跟第三趾交接上五分的地方。 从内庭上二寸是陷谷。 一直到脚趾甲旁边的地方就是厉兑穴。 陷谷是胃经俞穴,胃经流注七点至九点,按照时辰发病,都可以下这胃经俞穴。 内庭:在两个指头后面,是胃经的荣穴,属水。 厉兑穴是井穴,属金,是阳明胃经是阳土,土生金,厉兑本身是子穴,但子穴时候正好是井穴。 “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荣”,原则法。遇到要在井穴做补泻时,如遇到井穴是子穴,没有办法在井穴上补泻就改用荣穴,如井穴刚好是母穴时,就用补合穴。 井穴在四肢未梢,内庭穴变成足阳明胃经的母穴。a.逆着经气是泻。 b.迎随法,迎是泻,随是补。 c.逆转补泻,最后再前推。过三种手法都是很强的补泻。 头维,下关,颊车,承泣,四白,巨髎至大迎。 一直络在下牙处,下牙痛是阳明经,上牙痛圠大肠,所以牙膏合谷出现,釆对侧治疗,门牙两边一起,里面化脓发炎就下梁丘,下牙痛扎内庭全部都痛,内庭,合谷,颊车,下关。 厉兑是胃经的井穴,井穴主心下满,心下是指心脏病,如巨阙,看起来不是心脏,实际上是心脏病,心口闷痛,是因为胃经经过胸口,胃经下方直接络到旰经,中间经过肾经,治疗心脏到动脉血管阻塞,最常用穴道厉兑。 尸厥放血 《针灸大成》所以有井穴都在治尸厥,尸厥就是昏迷,如十宜放血,所有的井穴本来用在急救上面如少商,商阳等井穴直接,心不满时胀满闷,血一放,胀满马上没有了,井穴本身就是它的子穴,经穴。 井穴与荣穴是胃经实症,如牙痛,乳房硬块,乳房胀等…… 陷谷,是俞穴,上巨虚也可用。 针灸之导引针法 如古人以山,陵,沟起穴位名。如承山,陷谷,阴陵泉,阳陵泉,阳谷,支沟很多穴道都有它的意义,人中又叫水沟,急救大穴。 足太阴脾经 1.谏议之官,脾脏 脾脏与胃,相表里 中医认为荣是血,卫就是气,如抽筋,肝主筋,脾主肌,五味属甘味,五行属土。中风有预兆,手前面三指头麻,六个月以内会中风。 |
|
507楼#
发布于:2015-11-21 20:22
中医经典魔鬼特练8班刘灵中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1号《针灸大成》第23课学习心得
一、足阳明胃经续 1、冲阳穴:在解溪穴下二寸,摸到脚背动脉,动脉下就是冲阳此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原穴一般有手三阳足三阳,阳经都有原穴,阴经没有。冲阳脉代表胃气,下针用32号针,虚实都可治。 2、陷谷、内庭与厉兑穴:足第二趾跟第三趾交缝上五分的地方,可以摸到俩个脚趾骨,在骨头后下针,这个穴道称为内庭。从内庭上二寸是陷谷,一直到脚趾甲旁就是厉兑。早上七点到九点是胃经气血流住的时间。起床脸肿最主要的原因是晚上喝水太多,水气排不掉,胃经走在脸上面,故会脸肿,可在陷谷穴下针。 内庭穴是胃经的荣穴,主水,厉兑穴是井穴,属金,足阳明胃经是阳土,土生金,厉兑本身是子穴,但子穴的时候正好是井穴,法则“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荣”遇到要在井穴做补泻的时候,如遇井穴是子穴,没有办法在井穴上补泻就用荣穴,如果井穴刚好是母穴时,我们就补用合穴。井穴一般是在四肢末梢,内庭穴变成足阳明胃经的母穴,下内庭的时候一定是逆气下针,逆着经气是泻。 3.足阳明胃经,头维下关颊车承泣四白巨髎到大迎,一直络在下牙的地方。下牙痛下胃经,上牙痛扎大肠经,所以牙痛合谷出现的时候,一定是上牙,采对侧治疗,门牙痛两边一起下,若里面化脓发炎就下梁丘,下牙痛扎内庭,全部都痛,内庭合谷2个都扎。近取穴也可以扎,颊车,下关等。 4.尸厥放血:尸厥就是昏迷,十宣放血的理论就是井穴在旁边之故。急救要一起放,快。厉兑治心脏病效果很好。井穴和荣穴都是治胃经实证,像牙痛,乳房硬块,乳房胀起来下子穴也可以让他退掉,陷谷是俞穴,无所谓补泻,都可以用。 5.针灸之导引针法:善针者,最好的针灸家,就是会用导引。高山,丘陵,然后山沟之间,还有深谷,比如:承山、阳陵、水沟、陷谷等很多穴道的名称就是在告诉你导引。所有穴道的名称其实都有它的意义。 二、足太阴脾经 1、谏议之官-脾脏。中医的脾脏和胰脏合并在一起。脾脏和胃相表里,胃为表,脾为里,所以看胃气,看不到脾脏,这是脏,内脏,胃是腑,腑的定义是宣泻、消化。腑会有开口,有进有出,脏像收藏,肉边收藏。中医认为荣是血,卫就是气。脾脏有非常多的血,胃有非常多的气在里面。气和血是平衡的状态。小肠和大肠的津液,都会往上入肺,肺的津液再从口出来时,就是唾液,口水,脾脏和胃流出的涎,中风病人流的口水是涎,是从脾脏流出来的,是甜味的,而胃里的津液是很酸的。 2.脾脏主四肢,主肌肉,脾味道是甜的,甘味,五行属土。人工糖是甜的,吃进去是酸的,木克土,对身体有害。小孩胃口不好吃麦芽糖,或蔗糖,土生万物。方向对,土生万物是有益的,方向错,生出来就是万弊。 3.中风先兆:大拇指,食指,中指出现麻,可能六个月内中风。如果麻出现在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麻的时候,有可能两周内会中风。 |
|
508楼#
发布于:2015-11-21 20:23
中医经典魔鬼特练8班王岩龙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1号《针灸大成》第23课学习心得
1.七点到九点是胃经气血流住的时间【只要是与时辰相关发生的症状都可以用俞穴解决】。起床脸肿最主要的原因是晚上喝水太多,水气排不掉,胃经走在脸上,所以会脸肿,可以在陷谷穴下针。再比如每天在这个时辰发脾气、头痛等均取陷谷。 2.足阳明胃经是阳土,土生金,厉兑本身是子穴,但子穴的时候正好是井穴,法则“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荥”遇到要在井穴做补泻的时候,如遇井穴是子穴,没有办法在井穴上补泻就用荥穴,如果井穴刚好是母穴时,我们就补用合穴。内庭穴变成足阳明胃经的母穴,下内庭的时候一定是你逆气下针。逆着经气是泻。 3.足阳明胃经络在下牙的地方。下牙痛下胃经,上牙痛扎大肠经,所以牙痛合谷出现的时候,一定是上牙,采对侧治疗,门牙痛俩边一起下,若里面化脓发炎就下梁丘,下牙痛扎内庭,全部都痛,内庭合谷俩个都扎。近取穴也可以扎,颊车,下关等。 4.尸厥放血:尸厥就是昏迷,十宣放血的理论就是井穴在旁边之故,且较井穴放血来的快。急救要一起放。厉兑治心脏病效果很好【因为胃经经过胸口,直接络到肝脏,中间经过肾脏,治疗心脏动脉阻塞,最常用的穴道就是厉兑】。井穴和荥穴都是治胃经实证,像牙痛,乳房硬块,乳房胀起来下子穴也可以让他退掉,陷谷是俞穴,上巨虚也可以,无所谓补泻。 5.针灸之导引针法:善针着,最好的针灸家,就是会用导引。高山,丘陵,山沟之间,还有深谷,很多穴道的名称就是在告诉你导引。所有穴道的名称其实都有它的意义。 足太阴脾经 1.中医的脾脏和胰脏合并在一起。中医认为营是血,卫就是气。所以脾脏有非常多的血,胃有非常多的气在里面。气和血是平衡的状态。 2.小肠和大肠的津液,都会往上入肺,肺的津液再从口出来时,就是我们的唾液,口水;脾脏和胃流出的是涎,中风病人流的口水是涎,是从脾脏流出来的,是甜味的,而胃里的津液是很酸的。脾脏主四肢,主肌肉,脾味道是甜的,甘味,五行属土。人工糖是甜的,吃进去是酸的,木克土,对身体有害。小孩胃口不好吃麦芽糖,蔗糖也是甜的,土生万物。方向对,土生万物是有益的,方向错,生出来就是万弊。 3.中风预兆:手前三个指头麻→约6个月内会中风;足阳明胃经上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麻→约2周内中风→艾灸足三里灸到不麻为止可以预防。 |
|
509楼#
发布于:2015-11-21 20:2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梁海霞申请
2015年11月21日《针灸大成》第二十三课学习心得 1.陷谷、内庭与厉兑穴 内庭穴:足第二趾跟第三趾交接上五分的地方。 从内庭上二寸是陷谷。 一直到脚趾甲旁边的地方就是厉兑穴。 陷谷是胃经俞穴,胃经流注七点至九点,按照时辰发病,都可以下这胃经俞穴。 内庭:在两个指头后面,是胃经的荣穴,属水。 厉兑穴是井穴,属金,是阳明胃经是阳土,土生金,厉兑本身是子穴,但子穴时候正好是井穴。 “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荣”,原则法。遇到要在井穴做补泻时,如遇到井穴是子穴,没有办法在井穴上补泻就改用荣穴,如井穴刚好是母穴时,就用补合穴。 井穴在四肢未梢,内庭穴变成足阳明胃经的母穴。a.逆着经气是泻。 b.迎随法,迎是泻,随是补。 c.逆转补泻,最后再前推。过三种手法都是很强的补泻。 头维,下关,颊车,承泣,四白,巨髎至大迎。 一直络在下牙处,下牙痛是阳明经,上牙痛圠大肠,所以牙膏合谷出现,釆对侧治疗,门牙两边一起,里面化脓发炎就下梁丘,下牙痛扎内庭全部都痛,内庭,合谷,颊车,下关。 厉兑是胃经的井穴,井穴主心下满,心下是指心脏病,如巨阙,看起来不是心脏,实际上是心脏病,心口闷痛,是因为胃经经过胸口,胃经下方直接络到旰经,中间经过肾经,治疗心脏到动脉血管阻塞,最常用穴道厉兑。 尸厥放血 《针灸大成》所以有井穴都在治尸厥,尸厥就是昏迷,如十宜放血,所有的井穴本来用在急救上面如少商,商阳等井穴直接,心不满时胀满闷,血一放,胀满马上没有了,井穴本身就是它的子穴,经穴。 井穴与荣穴是胃经实症,如牙痛,乳房硬块,乳房胀等…… 陷谷,是俞穴,上巨虚也可用。 针灸之导引针法 如古人以山,陵,沟起穴位名。如承山,陷谷,阴陵泉,阳陵泉,阳谷,支沟很多穴道都有它的意义,人中又叫水沟,急救大穴。 足太阴脾经 1.谏议之官,脾脏 脾脏与胃,相表里 中医认为荣是血,卫就是气,如抽筋,肝主筋,脾主肌,五味属甘味,五行属土。中风有预兆,手前面三指头麻,六个月以内会中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