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楼#
发布于:2015-12-10 17:5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陈丽娟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0日 《针灸大成》第42课心得 二、 足少阴肾经(阴水,流注时间为下午5:00-7:00) a. 巨阙是上纪,管理肚脐以上的上半身的纪律;关元是下纪,主管肚脐以下的下半身的纪律。下针合谷、三阴交、血海、曲池、筑宾可去全身痒。如果有皮肤癣、干癣在委中放血。 10) 阴谷穴:是肾经的合穴,五行属水,是肾经的本穴。取穴时屈膝位于腘中靠腿内侧大筋外侧,与委中,委阳在同一线上。无所谓补泻,引气时即可达到水性。可泻金经(肺经和大肠经)的实症,可补木经(胆经和肝经)的虚症。也是妇科大穴,象治疗白带都可用。 “对称治疗法”:除包含“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也包含以关元为中心的对称,比如右腿痛,可以下左腿的对应位置,也可以下左胳膊的相应位置。 11) 横骨穴:位于曲骨穴外开一寸处,是冲脉、少阴交会的地方。从横骨穴开始冲脉和足少阴肾经两者重叠在一起,冲脉由公孙管。近取穴用于治疗男人失精、梦遗等,配合远取穴效果会更好。 12) 大赫穴:位于中极穴外开一寸处,近取穴用于治疗阴缩、睾丸缩到腹部里面、妇人的赤带、白带等。 13) 气穴:位于关元穴外开一寸处。 14) 四满穴:位于石门穴外开一寸处。近取穴用于治疗泻痢、腹泻、肠鸣等大肠的问题。 15) 中注穴:位于阴交穴外开一寸处。因其靠近肚脐和天枢,可治疗大肠的问题。 16) 肓俞穴: 位于神阙穴外开一寸处。 |
|
511楼#
发布于:2015-12-10 18:0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郝文慧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0日《针灸大成》第42课心得 ⑩阴谷穴 【位置】屈膝时,腘窝内侧两根大筋之间与骨头相交处,与委中穴平。腿伸直时,阴谷、委中、委阳是在一条线上,阴谷在内侧大筋旁靠近委中穴一侧(腿伸直时两条筋变为一条)。 【穴性】肾经的合穴,属水,本穴。 【主治】虚实皆可。妇科大穴,如白带。 【方法】无所谓补泻。 本穴的功能:补泻本经,补子经虚症,泻母穴实症。如肾经的阴谷穴,水会生木,阴谷穴可补肝、胆经的虚症,也可以泻肺、大肠经的实症。 对称治疗法:除了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以外,还有一个对称治疗法则。如a患者右侧委中痛,没有左腿。委中刚好在弯曲的地方,找委中对侧的尺泽或曲泽都可以;b阴谷痛扎少海;c委阳痛扎曲池;d手肘撞到扎对侧鹤顶;e阳池痛扎对侧的解溪;f太渊痛扎对侧太溪;g大鱼际痛扎对侧然谷或公孙。 (11)横谷穴 【位置】耻骨的上方一点是曲骨穴,曲骨旁开一寸。 【穴性】冲脉、少阴交会。从这开始冲脉和肾经重迭在一起,公孙管冲脉。 【主治】男人失精、晚上睡觉梦遗。 【方法】近取穴没有补泻。 (12)大赫穴 【位置】中极旁开一寸。 【穴性】少阴跟冲脉交会。 【主治】阴缩(睾丸缩到腹部里),妇人赤带、白带。 (13)气穴 【位置】关元旁开一寸。 【主治】阴缩(睾丸缩到腹部里),妇人赤带、白带。 (14)四满穴 【位置】石门穴旁开一寸。 【主治】肠子泻痢、腹泻、肠鸣。 (15)中注穴 【位置】阴交穴旁开一寸。 【主治】越靠近肚脐或天枢的地方,都可治疗大肠的问题。 (16)肓俞穴 【位置】神阙旁开一寸为肓俞穴。旁开二寸为天枢穴。 腹痛:足阳明胃经跟任脉中间是肾经。腹痛若不在任脉,又不在胃经,就是在肾经上。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郝文慧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0日《针灸大成》第42课心得 ⑩阴谷穴 【位置】屈膝时,腘窝内侧两根大筋之间与骨头相交处,与委中穴平。腿伸直时,阴谷、委中、委阳是在一条线上,阴谷在内侧大筋旁靠近委中穴一侧(腿伸直时两条筋变为一条)。 【穴性】肾经的合穴,属水,本穴。 【主治】虚实皆可。妇科大穴,如白带。 【方法】无所谓补泻。 本穴的功能:补泻本经,补子经虚症,泻母穴实症。如肾经的阴谷穴,水会生木,阴谷穴可补肝、胆经的虚症,也可以泻肺、大肠经的实症。 对称治疗法:除了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以外,还有一个对称治疗法则。如a患者右侧委中痛,没有左腿。委中刚好在弯曲的地方,找委中对侧的尺泽或曲泽都可以;b阴谷痛扎少海;c委阳痛扎曲池;d手肘撞到扎对侧鹤顶;e阳池痛扎对侧的解溪;f太渊痛扎对侧太溪;g大鱼际痛扎对侧然谷或公孙。 (11)横谷穴 【位置】耻骨的上方一点是曲骨穴,曲骨旁开一寸。 【穴性】冲脉、少阴交会。从这开始冲脉和肾经重迭在一起,公孙管冲脉。 【主治】男人失精、晚上睡觉梦遗。 【方法】近取穴没有补泻。 (12)大赫穴 【位置】中极旁开一寸。 【穴性】少阴跟冲脉交会。 【主治】阴缩(睾丸缩到腹部里),妇人赤带、白带。 (13)气穴 【位置】关元旁开一寸。 【主治】阴缩(睾丸缩到腹部里),妇人赤带、白带。 (14)四满穴 【位置】石门穴旁开一寸。 【主治】肠子泻痢、腹泻、肠鸣。 (15)中注穴 【位置】阴交穴旁开一寸。 【主治】越靠近肚脐或天枢的地方,都可治疗大肠的问题。 (16)肓俞穴 【位置】神阙旁开一寸为肓俞穴。旁开二寸为天枢穴。 腹痛:足阳明胃经跟任脉中间是肾经。腹痛若不在任脉,又不在胃经,就是在肾经上。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郝文慧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0日《针灸大成》第42课心得 ⑩阴谷穴 【位置】屈膝时,腘窝内侧两根大筋之间与骨头相交处,与委中穴平。腿伸直时,阴谷、委中、委阳是在一条线上,阴谷在内侧大筋旁靠近委中穴一侧(腿伸直时两条筋变为一条)。 【穴性】肾经的合穴,属水,本穴。 【主治】虚实皆可。妇科大穴,如白带。 【方法】无所谓补泻。 本穴的功能:补泻本经,补子经虚症,泻母穴实症。如肾经的阴谷穴,水会生木,阴谷穴可补肝、胆经的虚症,也可以泻肺、大肠经的实症。 对称治疗法:除了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以外,还有一个对称治疗法则。如a患者右侧委中痛,没有左腿。委中刚好在弯曲的地方,找委中对侧的尺泽或曲泽都可以;b阴谷痛扎少海;c委阳痛扎曲池;d手肘撞到扎对侧鹤顶;e阳池痛扎对侧的解溪;f太渊痛扎对侧太溪;g大鱼际痛扎对侧然谷或公孙。 (11)横谷穴 【位置】耻骨的上方一点是曲骨穴,曲骨旁开一寸。 【穴性】冲脉、少阴交会。从这开始冲脉和肾经重迭在一起,公孙管冲脉。 【主治】男人失精、晚上睡觉梦遗。 【方法】近取穴没有补泻。 (12)大赫穴 【位置】中极旁开一寸。 【穴性】少阴跟冲脉交会。 【主治】阴缩(睾丸缩到腹部里),妇人赤带、白带。 (13)气穴 【位置】关元旁开一寸。 【主治】阴缩(睾丸缩到腹部里),妇人赤带、白带。 (14)四满穴 【位置】石门穴旁开一寸。 【主治】肠子泻痢、腹泻、肠鸣。 (15)中注穴 【位置】阴交穴旁开一寸。 【主治】越靠近肚脐或天枢的地方,都可治疗大肠的问题。 (16)肓俞穴 【位置】神阙旁开一寸为肓俞穴。旁开二寸为天枢穴。 腹痛:足阳明胃经跟任脉中间是肾经。腹痛若不在任脉,又不在胃经,就是在肾经上。 |
|
512楼#
发布于:2015-12-10 20:3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刘炳环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0号,《针灸大成》第42课心得 1、阴谷穴与横骨穴 阴谷,腿部内侧膝盖处有两条大筋,在两个筋的中间,肾经的合穴,属水,本穴,可治虚、实症,直针入两筋中间(弯腿时),大筋内侧(腿伸直时),平补平泻,妇科大穴,可治白带。 对称治疗,比如脚部或者腿部某一穴位处痛,对侧治疗的法则,应该选择另一腿或脚的穴位治疗,但偏巧此人该部位缺失,那么选择手臂部相似部位的穴道治疗。 横骨,曲骨外开一寸的距离,冲脉、少阴交会的地方,从此开始冲脉和足少阴肾经两者重迭在一起。 近取穴(一般没有补泻)配合远取穴,效果比较好,可治男人失精,晚上睡觉梦遗。 大赫,中极外开一寸,近取穴,可治阴缩,睾丸缩到腹部里面去,妇人的赤带、白带。 气穴,关元外开一寸,治症同大赫类似。 四满,石门外开一寸,可治泻痢、腹泻、肠鸣。 中注,阴交穴外开一寸,治疗大肠的问题,靠近肚脐或天枢的地方,都可治疗大肠的问题。 肓俞,神阙外开一寸就是肓俞。 足阳明胃经跟任脉中间是肾经,腹痛,若不在任脉上面,又不在胃上面,就是在肾经上,而肾经跟冲脉是交接在一起的。 |
|
513楼#
发布于:2015-12-10 20:4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红梅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0日 《针灸大成》第42课心得
10.阴谷穴与横骨穴 【穴位】在脚的内侧两个筋中间是阴谷穴(合穴,属水是肾经的本穴); 【临床表现及运用】肾经本穴治虚实症,可以补木虚症(肝胆),泻金实症(大肠经跟肺经)。 阴谷穴是妇科大穴,治白带可以用。 阴谷下针在腿弯曲的时候下在两条筋中间,腿打直筋蹦紧下在筋内侧。 阴谷、委中、委阳都在一条线上面。 对称治疗:痛在右腿委中扎对侧,病人没有左脚就找委中对侧的尺泽或者曲池下针。腿内侧痛扎少海,外侧痛下曲池。太渊痛,又没左手就扎脚上的太溪。 曲骨外开一寸的距离是横骨穴。是冲脉,少阴交会的地方。从这里开始冲脉和足少阴肾经两者重叠在一起。公孙管冲脉。近取穴没有补泻问题,可直接下针。 11.大赫穴至肓俞穴 【穴位、临床表现及运用】 中极外开一寸是大赫穴,是近取穴。像阴缩,睾丸缩到腹部里面去,妇人的白带,赤带都可以在这里下针。 关元外开一寸是气穴。 石门外开一寸是四满穴,主治肠子泻痢、腹泻、肠鸣在四满下针。 阴交穴外开一寸是中注,越靠近肚脐或者天枢穴治大肠问题。 神阙外开一寸是肓俞穴,外开两寸是天枢穴。 足阳明胃经跟任脉中间就是肾经,肾经跟冲脉是交接在一起的。 |
|
514楼#
发布于:2015-12-10 22:3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黄萍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0日 《针灸大成》第42课 阴谷穴:是肾经的合穴,五行属水,是肾经的本穴。取穴时屈膝位于腘中靠腿内侧大筋外侧,与委中,委阳在同一线上。无所谓补泻,引气时即可达到水性。可泻金经(肺经和大肠经)的实症,可补木经(胆经和肝经)的虚症。也是妇科大穴,象治疗白带都可用。 横骨穴:位于曲骨穴外开一寸处,是冲脉、少阴交会的地方。从横骨穴开始冲脉和足少阴肾经两者重叠在一起,冲脉由公孙管。近取穴用于治疗男人失精、梦遗等,配合远取穴效果会更好。 气穴:位于关元穴外开一寸处。 四满穴:位于石门穴外开一寸处。近取穴用于治疗泻痢、腹泻、肠鸣等大肠的问题。 中注穴:位于阴交穴外开一寸处。因其靠近肚脐和天枢,可治疗大肠的问题。 肓俞穴: 位于神阙穴外开一寸处。肾经和冲脉一起。 @教官-徐州-杨诚 |
|
515楼#
发布于:2015-12-10 23:3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孙钦粉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0日《针灸大成》第42课心得: 阴谷穴与横骨穴 : 阴谷在两个筋的中间。 阴谷是肾经的合穴,因为阴经是井荣俞经合,属于木火土金水。 合穴是水穴,肾经是水经,所以阴谷是肾经本穴,可以治虚、实症。 肾经的阴谷穴,肾主水,阴谷穴又是水穴, 水会生木,所以当遇到肝、胆的虚症时,阴谷穴可补肝胆, 也可以泻金家大肠经的实症跟肺经的实症。 腿内侧大筋的外面是委阳,内侧这就是阴谷, 阴谷、委中、委阳是在一条线上面的。 要在筋的内侧下针,因为它是本穴,所以无所谓补泻。 引到气,水的性就出来了。 对称治疗法,除了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以外。 委中对侧的尺泽或曲泽都可以下针。 阴谷穴也是妇科大穴,像治白带都可以用。 横骨: 耻骨的上方一点是曲骨穴。从这曲骨外开一寸的距离是横骨穴。 横骨穴是冲脉、少阴交会的地方。从这开始冲脉和足少阴肾经两者是重迭在一起的。 冲脉是公孙在管。近取穴大多数没有补泻的问题。 近取穴若能配合远取穴,效果会更好。 大赫穴至肓俞穴 : 大赫穴在中极外开一寸。这是近取穴,像阴缩,睾丸缩到腹部里面去, 妇人的赤带、白带都可以在大赫穴这下针。 气穴在关元外开一寸。 四满在石门穴外开一寸。石门外开一寸是四满穴。 到了四满的位置,几乎就到了我们的大肠, 所以肠子泻痢、腹泻、肠鸣通通可以在四满下针。 中注就是阴交穴外开一寸。 越靠近肚脐或天枢的地方,都可治疗大肠的问题。 肓俞呢从神阙外开一寸就是肓俞。 神阙外开二寸是天枢穴。足阳明胃经跟任脉中间就是肾经。 |
|
516楼#
发布于:2015-12-11 01:1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薛绍展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0日、 《针灸大成》第42课心得: 10、阴谷穴与横骨穴 阴谷,在脚的内侧缝隙里面有两条筋,两个筋的中间是阴谷穴。阴谷是肾经的合穴,也是肾经本穴,可以治虚、实症。阴谷穴也是妇科大穴,可治白带。 五行的理论:肾经的阴谷穴是本穴,肾主水,水生木,所以肝、胆的虚症时,阴谷穴可补肝胆,也可以泻金家大肠经的实症跟肺经的实症。 萝卜腿通常是牛奶喝太多造成的。阴谷、委中、委阳是在一条线上面的。 在这边下针的时候,脚弯着,下两条筋中间,无所谓补泻。 对称治疗法:除了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以外。如果痛在委中且没有左脚。因为委中刚好是在弯曲的地方,所以找委中对侧的尺泽或曲泽。如果是内侧痛,可以扎少海。外侧痛就下曲池。如果手肘撞到,可以扎对侧的解溪,有人太渊痛,没有左手,就扎脚,下太溪。 横谷穴,曲骨外开一寸处,是冲脉、少阴交会的地方。可以近取穴治疗阴部的疾病,如男人失精梦遗。近取穴大多数没有补泻的问题,近取穴若能配合远取穴,效果会更好。 11、大赫穴至肓俞穴 大赫穴,在中极外开一寸。阴缩,妇人的赤带、白带都可以在大赫穴下针。 气穴,在关元外开一寸。 四满,在石门穴外开一寸。肠子泻痢、腹泻、肠鸣通通可以在四满下针。 中注,阴交穴外开一寸。靠近肚脐或天枢的地方,都可治疗大肠的问题。 肓俞,神阙外开一寸。 |
|
517楼#
发布于:2015-12-11 06:2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胡林波申请签到了 2015年12月10日《针灸大成》第42课心得
阴谷穴 曲膝,腘横纹内侧,两筋的中间。肾经合穴,因是水穴,肾经是水经,故为肾经本穴。 因是本穴,所以无所谓补泻,引到气,水性就出来了。 跟该经属性相同的穴道就是本穴。 本穴的功能:除治疗本经的虚证,实证外,还可补子经的虚证,泻母经的实证。 阴谷在要下在筋的内侧。阴谷,委中,委阳是在一条线上的。 对称治疗法 除了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外,还可上下肢对称。 例如委中痛,可下对侧委中,也可下对侧上肢相对应部位的尺泽或曲泽。内侧痛下少海,外侧痛下曲池。如手肘痛,下鹤顶,手背脘关节处痛下对侧解溪。太渊痛,下太溪,这就是对称治疗。 阴谷穴也是妇科大穴,像治白带都可以用。 横谷穴 曲谷外开一寸。男人失精,梦遗都可用。 是冲脉,少阴交会的地方,从这里开始冲脉跟肾经两者是重叠在一起的。 冲脉是公孙在管。 近取穴大多数没有补泻的问题,近取穴若能配合远取穴,效果会更好。 大赫穴 中极外开一寸。近取穴治疗缩阴,睾丸挛缩,妇人赤白带等。 气穴 关元外开一寸。治症同大赫。 四满穴 石门外开一寸。到了四满的位置,几乎就到了大肠,所以肠鸣,腹泻,下利等都可在四满下针。 中注穴 阴交外开一寸。越靠近肚脐跟天枢的地方都可治疗大肠的问题。 肓俞穴 神阙外开一寸。 任脉在腹部处,外开一寸是肾经,外开两寸是胃经,外开四寸是脾经。 @教官-徐州-杨诚 |
|
518楼#
发布于:2015-12-11 06:57
中医经典特训17班鞠文盈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0日《针灸大成》42课学习心得: 10、阴谷穴----合穴----本穴 【定位】阴谷在脚的内侧,在腘横纹内侧两条大筋中间是阴谷穴阴谷是肾经的合穴 【主治】可以治虚、实症。肾经的阴谷穴,肾主水,阴谷穴又是水穴,水会生木,所以当遇到肝、胆的虚症时,阴谷穴可补肝胆,也可以泻金家大肠经的实症跟肺经的实症。跟该经属性相同的穴道,就是本穴。阴谷穴也是妇科大穴,像治白带都可以用 。 11、横骨穴 【定位】曲骨外开一寸的距离是横骨穴 【主治】横骨穴是冲脉、少阴交会的地方。所以,从这开始冲脉和足少阴肾经两者是重迭在一起的。冲脉是公孙在管。 对称治疗法:除了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以外。例如有病人他痛在委中。可以选择扎对侧,但偏偏这人没有左脚。怎么办?委中刚好是在弯曲的地方,所以找委中对侧的尺泽或曲泽都可以下针。如果是内侧痛,就可以扎少海。外侧痛就下曲池。穴道就是这样取的。又比如说,手肘撞到,是不是可扎对侧的解溪,对侧治疗就是这样子。例如有人在太渊这地方痛。偏偏这个人没有左手,那就扎脚下针太溪!这就是对称治疗。 12、大赫穴 【定位】大赫穴在中极外开一寸 【主治】这是近取穴,像阴缩 ,睾丸缩到腹部里面去,妇人的赤带、白带 都可以在大赫穴这下针。 13、四满穴 【定位】石门外开一寸是四满穴 【主治】到了四满的位置,几乎就到了我们的大肠,所以肠子泻痢、腹泻 、肠鸣 通通可以在四满下针。 14、中注 【定位】中注就是阴交穴外开一寸。 【主治】越靠近肚脐或天枢的地方,都可治疗大肠的问题。 15、肓俞 【定位】从神阙外开一寸就是肓俞 |
|
519楼#
发布于:2015-12-11 08:1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胡林波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1日《针灸大成》第43课心得
从神阙到心蔽骨属任脉,肾经是外开任脉一寸,肾经的走向正好等于冲脉。 近取穴最简单的记法,就是只要靠近大肠的地方,一般都可治大肠的问题。靠近腹部这边,就是小肠,膀胱,女子胞户,卵巢等,治疗妇科的近取穴,或男人大小便的问题。 接近心脏的,就是治心脏,接近肺脏的就是治肺脏。这是近取穴的关念。 商曲穴 下脘穴外开一寸。 神阙上一寸是水分,例如有个肾脏病人,水肿,下半身肿,甚至小便也滴滴答答,用任脉的水分,关元旁开两寸,足阳明胃经的水道,脚的三皇穴:阴陵泉,地机,三阴交。三皇穴下去,水就开始消。如果是脸肿,正面脸就是足阳明胃经。 石关穴 建里外开一寸。治疗胃的病症。 阴都穴 中脘外开一寸。 通谷穴 上脘外开一寸。治症同上。 幽门穴 巨阙外开一寸。在主力穴道外开的穴道都可辅助主力穴道的治症。 到了胸腔幽门穴以后,就是斜上两寸,从任脉外开两寸是足少阴肾经,外开四寸是足阳明胃经。 乳房硬块,在哪条经上就在哪经治疗。在哺乳期,要加强心脏的力量,加强足阳明胃经的经气。比如说解溪,梁丘,心募巨阙,让奶水集中到乳头来。 三焦行阳,所以奶水是阳,阳就是白色的,黑色是阴,奶水黑色是乳癌。 初期硬块一定是钙等东西累积在那,实际上就是营养留在那里。 其他时间,硬块在哪经就选哪经的穴道治疗,实证下子穴,虚证下母穴。 步廊穴 中庭外开两寸。 两乳中间是膻中,下一寸六是中庭,中庭外开两寸,每隔一个肋骨就有一个穴道。 神封穴 步廊上一肋,膻中外开两寸。治疗咳逆,乳痈。 灵墟穴 神封上一肋,玉堂外开两寸。治咳嗽,胸满。 神藏穴 灵墟上一肋间,紫宫外开两寸。治症同上。 彧中穴 华盖外开两寸。 俞府穴 璇玑外开两寸。 彧中俞府都是在一寸半处向两寸处进针。要下在肋骨交缝的地方。 气喘,咳嗽,几乎都可治,近取穴时,不需管虚实寒热,都可用,因是近取穴。只要知道吸气困难就在肾经治,吐气困难,要在肺上治。 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气血流注在戌时,就是晚上七点到九点。心包经的俞穴等于心包之募,就是膻中穴。 在怀孕最早期,若是受到药物的影响,或是妈妈情绪不好,在这段时间伤到心脏。 心脏有问题是包膜产生的问题而引起心脏病。心包是相火。 今年的夏至到今年的冬至,心包经属火,今年的冬至到明年的夏至,心包经属水。 所以针心包经跟三焦经时要注意,夏至到冬至,属性是相火,心包经跟三焦经的木穴是它的母穴,土穴是它的子穴。过了冬天后,属性是相水,金穴是它的母穴,木穴是它的子穴,半年会换一次。 冬天小便多,夏天出汗多,小便和汗是同源。 按时间发的病叫时症,下心包经的俞穴,荥穴也可以,效果都有,越接近手指越痛。 心包络会在胸腔膻中,下面络到石门穴, |
|
520楼#
发布于:2015-12-11 08:33
2015年12月10日17班-惠州-赖惠平《针灸大成》第42课心得
(接上) 10.阴谷 膝下内侧两筋中间,合穴,属水,是肾经的本穴。屈膝取穴,可泻金之实证。平补平泻。阴谷穴是妇科大穴,治白带可以用。阴谷下针在腿弯曲的时候下在两条筋中间,腿打直筋蹦紧下在筋内侧。 阴谷、委中、委阳都在一条线上面。 对称治疗:痛在右腿委中扎对侧,病人没有左脚就找委中对侧的尺泽或者曲池下针。腿内侧痛扎少海,外侧痛下曲池。太渊痛,又没左手就扎脚上的太溪。 11.横骨 曲骨外开1寸。是冲脉,足少阴交会的地方。从这里开始冲脉和足少阴肾经两者重叠在一起。公孙管冲脉。近取穴没有补泻问题,可直接下针。 12.大赫 中极外开1寸是,是近取穴。像阴缩,睾丸缩到腹部里面去,妇人的白带,赤带都可以在这里下针。 13.气穴 关元外开1寸。 14.四满 石门外开1寸,主治肠子泻痢、腹泻、肠鸣。 15.中注 阴交穴外开1寸,治大肠问题。 16.肓俞 神阙外开1寸 |
|
521楼#
发布于:2015-12-11 12:3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郝文慧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1日《针灸大成》第43课心得 腹痛:足阳明胃经跟任脉中间是肾经。腹痛若不在任脉,又不在胃经,就是在肾经上。 肾经的走向:肾经在任脉旁开一寸。因为经络一定在肌肉跟肌肉中间,一寸处刚好有肌肉。肾经在腹部的走向正好等于冲脉。这条经上的问题,就在肾经下手,这能帮助你诊断,当然也属于冲脉。 近取穴最简单记的方法:靠近大肠的地方,一般来说都可治大肠的问题。靠近腹部,就是小肠、膀胱、女人的子宫胞户、卵巢,治疗妇科的近取穴,或男人小便问题。接近心脏的,就是治心脏,接近肺的,就是治肺。近取穴都是在附近。 ⑰商曲穴 【位置】下脘穴旁开一寸。 水肿:下半身肿,小便滴滴答答,是肾脏病,用任脉的水分穴,足阳明胃经的水道,三皇穴(阴陵泉、地机、三阴交)。三皇穴下针水就开始消,第二天消了一大半。脸肿,正面的脸是足阳明胃经,诸如此类。 ⑱石关穴 【位置】建里旁开一寸。 【主治】吃不下东西、胃胀。 ⑲阴都穴 【位置】中脘穴旁开一寸。 ⑳通谷穴 【位置】上脘穴旁开一寸。 【主治】胃的停饮,胃不消化,一般的胃病。 20幽门穴 【位置】巨阙穴旁开一寸。 【穴性】主穴旁开的穴道都可以辅助主穴的治症。如下了巨阙,心脏若还闷痛,就在巨阙旁一寸、二寸下针,来加强力量。 21步廊穴 【位置】任脉旁开二寸,到了胸腔肾经是旁开二寸,胃经是旁外开四寸。从中庭旁开二寸为步廊穴,每隔一个肋骨,有一个穴道。 【主治】气喘、痰、胸肋痛。 【方法】一寸半处进针,斜向外刺,下在肋骨交缝。 【临床应用】乳房硬块:要看硬块在哪,在阳明胃经上,就在胃经上治疗,在肾经上,就在肾经上治疗。心包、心经、脾经、肝经也都过乳房。乳房的下方是肝经的所在。如果硬块正好在乳头上,下针在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来治疗。a母乳时,乳房是三焦的气脉集中处,这时加强心脏的力量和胃经的经气,比如说解溪、梁丘(止痛)、心脏的募穴巨阙/心俞,让奶水集中到乳头出来,这个时候以胃经为主,因为在母乳。肾经和胃经之间的经气由三焦联络。三焦行阳,奶水是阳,白色。黑色为阴,是乳癌。小孩子不会吃黑色的。奶水会集中到乳头出来,这时强心脏的话强胃经就可以了。b非母乳,初期硬块是营养累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天应灸,哪边痛,哪边有硬块就灸哪里,灸是找水、化瘀。如果是肾经,在肾经上下针。硬块才一个星期,很痛,实症,下然谷。虚症下复溜。 22神封穴 【位置】膻中旁开两寸,步廊穴上一个肋骨间。 【穴性】很多人乳房硬块累积在神封,在肾经上治疗。 【主治】咳逆 、乳痈(乳房硬块)。 【方法】一寸半处进针,斜向外刺,下在肋骨交缝。 23灵墟穴 【位置】玉堂旁开两寸,神封穴上一个肋骨间。 【主治】咳嗽、胸满。 【方法】一寸半处进针,斜向外刺,下在肋骨交缝。 24神藏穴 【位置】紫宫旁开二寸。 【方法】一寸半处进针,斜向外刺,下在肋骨交缝。 25彧中穴 【位置】华盖穴旁开二寸。 【主治】气喘(吸入困难)、咳嗽。 【方法】一寸半处进针,斜向外刺,下在肋骨交缝。 26俞府穴 【位置】璇玑旁开二寸。 【主治】气喘(吸入困难)、咳嗽。 【方法】一寸半处进针,斜向外刺,下在肋骨交缝。 11. 手厥阴心包经 (1)心包的功能 ①气血流注在戌时,19-21点。 ②募穴是膻中穴。 心包是心脏的外膜,把心脏包住,称为心包。心脏是君主之官,心脏本身不受病。怀孕最初时是一滴真水,中医认为第一个是肾脏,但看不到肾,只看到水,一周后进入肝脏,再一周后到心脏,西医要到两周后才查到怀孕,就认为人体第一个脏是心脏。中医认为是肾脏,在怀孕最早期,若受到药物影响,或是妈妈情绪不好,在这段时间伤到心脏,得先天性心脏病的最初期的时间,怀孕时被伤到后果很严重。如果孕妇前二周很好,心脏就不受病,下一周的脾脏也不会受病,这是最初期。什么叫先天,这段时间就是先天,所以这段时间非常重要。 心脏有问题是包膜产生的问题而引起心脏病。 ③心包和三焦的属性半年变化一次。 当年夏至到当年冬至,心包经属火。当年冬至到来年夏至,心包经属水。夏天时,身体很热,外面也热,这个时候会过热。心脏的火会把热发散掉,所以夏天会流汗。冬天时冷,要把热内敛在身体中间,所以属性会相水。 在针心包经和三焦经时要注意,夏至到冬至,属性是相火,心包经和三焦经的木穴是母穴,土穴是子穴。冬至以后,属性是相水,金穴是母穴,木穴是子穴。冬天心包相水就把心热集中在中间,汗流不多,心热会往下走,进入小肠。小肠的热会很强,膀胱的水气化得很快。所以冬天小便多,夏天汗多,汗尿同源。 ④时症:每天晚上19-21点心脏最不舒服,下心包经的俞穴或荣穴,都有效果,越接近手指越痛。 ⑤心包络在膻中,下面络到石门穴(三焦之募),是表里。 (2)心包经穴位 ①天池穴 【位置】乳中穴旁开一寸。 【主治】四肢不举 、腋下肿。 【临床应用】乳房硬块在乳中穴旁开一寸,在天应灸,穴道选心包经。母乳期要是在阳明经上治,确保奶水往下走,不会有多余的奶水累积在乳房里。 ②天泉穴 【位置】手臂内侧,腋横纹头下两寸。 ③曲泽穴 【位置】手臂弯起来时中间有一条大筋。大筋的上面(外侧)为尺泽,内侧紧靠大筋处为曲泽,在筋和骨中间。 【穴性】心包经的合穴,属水,冬至后为本穴。 对称治疗:委中、委阳痛在对侧曲泽、曲池这边下针。 心主汗:所以心脏功能恢复时,病人会流汗,要注意病人发汗情况。中风、中脏是心脏有问题,所以舌强不能语,治疗后发汗说明有效果,没有汗就还没恢复。 |
|
522楼#
发布于:2015-12-11 15:5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管琴歆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1日《针灸大成》第43课心得 肾经在胸腹部的穴位在任脉外开一寸,与冲脉复合 心包、心经都过乳房,乳房的下方是肝经的所在。如果硬块正好在乳头上,下针是以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来治疗。 近取穴:穴位有靠近大肠的地方,一般来说都可治大肠的问题;靠近腹部这边,就是小肠、膀胱、女人的子宫胞户、卵巢的穴位,治疗妇科的近取穴,或男人小便问题;接近心脏的,就是治心脏;接近肺的,就是治肺。 1、商曲穴 商曲在下脘穴外开一寸。 *下半身水肿,小便滴滴答答:用任脉的水分穴,足阳明胃经的水道(关元旁开二寸),脚的三皇穴(阴陵泉、地机、三阴交)。针完后第二天,就消了一大半。 脸部水肿,正面的脸是足阳明胃经,取承泣四白巨髎等。 2、石关穴至幽门 石关穴在建里外开一寸。顾名思义石头关到的,是胃方面的问题。 阴都在中脘穴外开一寸。 通谷(腹通谷)在上脘穴外开一寸。有两个通谷,另一个是膀胱经的本穴,就是在至阴的后面那个叫足通谷。治症一样是胃的停饮,胃不消化及一般的胃病。 幽门在巨阙穴外开一寸。 在主力穴外开的穴道都可以辅助主力穴,辅助它的治症。比如说,我们下了巨阙,心脏若还有闷痛,你就在巨阙旁一寸下针,来加强力量,所以它是加强力量用的。 3、步廊穴至俞府 步廊穴至俞府都是任脉外开二寸,到了胸腔幽门穴以后,就是斜上二寸。从任脉外开四寸,就是足阳明胃经。外开二寸是足少阴肾经。 肾经上的乳房硬块 A、 如果正在喂母乳,加强心脏和足阳明胃经的经气,比如说解溪、梁丘(止痛)、心脏的募穴巨阙,让那个奶水集中到乳头出来,因为是在喂母乳(肾经跟胃经之间,里面有三焦在联络)。 B、 如果不是喂母乳,初期硬块用灸。如果是肾经,在肾经上下针。如果硬块才一个星期是实症下然谷穴。如果病很久了就是虚症,就在复溜。 步廊穴在中庭外开二寸治疗胸肋痛。 神封穴与步廊穴往上一个肋间。很多人乳房的硬块是累积在神封这边。 神封穴治咳逆 、乳痈(乳房硬块)。 灵墟穴与神封穴往上一个肋间,玉堂穴外开二寸。治咳嗽、胸满。 神藏穴在灵墟往上一个肋间,紫宫外开二寸。 俞府在璇玑外开二寸。 彧中在华盖穴外开二寸。 扎俞府跟彧中时,从一寸半往二寸扎,扎在两个胳骨中间。 气喘、咳嗽,几乎都可以治。近取穴。气喘若是吸入困难,要在肾治疗。如果是吐气困难,要在肺治疗,以治肺为主。 4、手厥阴心包经 心包经气血流注在戌时(19-21)。心包经的募穴是膻中穴。心包就是心脏的外膜。 心脏有问题是包膜产生的问题而引起心脏病。心脏本身不是火,是心脏跳动产生热心包是相火。 夏至到冬至,心包经属火。天的时候,因为身体很热,外面也很热,所以这个时候会过热。这个时候心脏的火会把热发散掉,所以夏天我们会流汗。 这期间在针心包经跟三焦经时属性是相火,心包经跟三焦经的木穴是它的母穴,土穴是它的子穴。 冬至到来年的夏至把热内敛在身体中间,心包经属水。金穴是它母穴,木穴是它的子穴。心包在中间,汗流不多,心热会往下走,而进入小肠。小肠的热会很强。所以,冬天小便多,夏天流汗多,小便和汗同源。 每天晚上七点到九点心脏不舒服。按照《针灸甲乙经》,下心包经的俞穴,或荣穴。 心包络会在胸腔膻中,下面络到石门穴(三焦的募穴) 5、天池穴至曲泽穴 天池穴在乳中穴旁开一寸。如果天池穴有乳房硬块灸在天应。选择穴道要选心包经。 治症包括:四肢不举、腋下肿。因为这是近取穴。 天泉穴在手臂上横纹头下二寸。 曲泽在手臂大筋的内侧。曲泽穴是心包经的合穴,属水。 冬至至来年夏至曲泽穴是心包经的本穴。 心脏非常容易受到惊吓。心主汗,所以心脏功能回复的话,病人会发汗。 |
|
523楼#
发布于:2015-12-11 19:2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陶原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1日《针灸大成》第43课心得 从神阙到心蔽骨属任脉,肾经是外开任脉一寸,肚脐旁开二寸是天枢,天枢是足阳明胃经。肾经的走向正好等于冲脉,与冲脉相等。乳房的硬块,在阳明胃经上,就在胃经上治疗,如果在肾经上面,就在肾经上治疗。心包、心经都过乳房,要看硬块在哪。乳房的下方是肝经的所在。如果硬块正好在乳头上,下针是以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来治疗。 近取穴,靠近大肠的地方,可治大肠的问题。靠近腹部,就是小肠、膀胱、女人的子宫胞户、卵巢等,治疗妇科的近取穴,或男人小便问题等。近取穴都是在附近,这是近取穴的观念,接近心脏的,就是治心脏,接近肺的,就是治肺。 商曲穴:下脘穴外开一寸。肚脐(神阙)上一寸是水分,水分外开一寸没有穴道,下脘外开一寸是商曲。肾脏病,水肿,下半身整个是肿的,小便也滴滴答答的,用任脉的水分穴,关元旁开二寸,足阳明胃经的水道,脚的三皇穴,阴陵泉、地机、三阴交。三皇穴下进去,水就开始消,治下半身水肿。脸肿,正面的脸是足阳明胃经,承泣四白巨髎等都在阳明经上面。 石关穴:建里外开一寸。建里上去是中脘,建里外开一寸是石关。治胃方面的问题。 阴都穴:任脉的中脘穴外开一寸。由这些穴道你可知道经络的走向,足少阴肾经的经气流注是由下往上的。气血的方向要知道。穴道的名称记错倒无所谓,因为用的不多。 通谷穴:上脘穴上一寸。有两个通谷,一个在肾经里面,一个是膀胱经的本穴,就是在至阴的后面那个。治症一样是胃的停饮,胃不消化及一般的胃病。 幽门穴:巨阙穴外开一寸。在主力穴外开的穴道都可以辅助主力穴,辅助它的治症。比如说,我们下了巨阙,心脏若还有闷痛,你就在巨阙旁一寸下针,来加强力量,加强力量用的。 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都是外开二寸,胸腔幽门穴以后,就是斜上二寸,下面是一寸。从任脉外开四寸,就是足阳明胃经。外开二寸是足少阴肾经。 乳房硬块,肾经上面,有几种处理的方式: 1喂母乳的时候,我们知道胸部的乳房里面是三焦的气脉集中处,加强她心脏的力量,加强足阳明胃经的经气,比如说解溪、梁丘(止痛)、心脏的募穴巨阙,让那个奶水集中到乳头出来,因为是在喂母乳嘛!因为肾经跟胃经之间,里面有三焦在联络它。 2不是喂母乳,她有个硬块在肾经上面,初期硬块用灸的当然很好啊,灸本来就是找水,如果这化瘀了,初期硬块一定是钙等等的东西累积在那,实际上就是营养留在那里。我们就灸它。如果是肾经,当然在肾经上下针啊。如果硬块才一个星期,又很痛,这是实症。如果是实症的话,在肾经上下针,下涌泉,善就用然谷。如果说是虚症,就在复溜。病很久了,按了很舒服,复溜上下针。 两乳中间是膻中,下一寸六是中庭,中庭外开二寸,每隔一个肋骨,就有一个穴道。隔一个肋骨,就是《针灸大成》上的隔一寸六的单位。中庭外开二寸,就是我们的步廊穴。书上讲胸肋痛等都可以在这治。 神封穴:接近膻中,步廊穴隔一个肋骨。很多人乳房的硬块是累积在神封这边,我们要在肾经上治疗。治硬块初期时,效果非常好。女人初期乳房硬瑰,中药处理得当,就不会得乳癌,一开始就该处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天应灸。治咳逆 、乳痈,乳痈就是乳房硬块。 灵墟穴:神封穴再隔一个肋骨,玉堂外开两寸,治症都是一样,治咳嗽、胸满。 神藏穴:灵墟再往上一个肋间,属于任脉外开二寸的地方,紫宫外开二寸,彼此治症差不多。 俞府穴:璇玑外开二寸,肾经的最后一个穴道。气喘、咳嗽,几乎都可以治。它没有所谓的木火土金水,它没有穴性的问题,它是天应,取近取穴的时候,发气喘时,你不用管它是实的气喘还是虚的气喘,也不用管是热的气喘,冷的气喘,就因为是近取穴的缘故所以用它。但是你唯一要知道的事。他的气喘若是吸入困难,要在肾治疗。如果是吐气困难,要在肺治疗,以治肺为主。 手厥阴心包经 心包经气血流注在戌时。就是晚上七点到九点,肾经是从下午五点到七点。心包经的俞穴等于心包之募,就是膻中穴。心包募是膻中穴。心包经跟心经一样,只有九个穴道。心包就是心脏的外膜,有很多膜把心脏包住,这就是所谓的心包。 心脏:君主之官,心脏本身不受病。怀孕的最初,是一滴真水,这个水就是肾脏,再一个礼拜后进入肝脏,再过一个星期后到心脏。所以在怀孕的最早期,若受到药物影响,或是妈妈情绪不好,在这段时间伤到心脏。这二周保持很好的话,心脏就不受病,心脏一过去,到脾脏就不会受病了。心脏有问题是包膜产生的问题而引起心脏病,这是基本的观念。为什么心脏象火,因为它本身不是火,是心脏跳动产生热,就用火来代表。心包是相火。今年的夏至到今年的冬至,心包经属火。今年的冬至到来年的夏至,心包经属水。夏天的时候,因为身体很热,外面也很热,所以这个时候会过热。这个时候心脏的火会把热发散掉,所以夏天我们会流汗。冬天的时候很冷,我们要把热内敛在身体中间,所以属性会相水。所以,在针心包经跟三焦经时要注意,要看夏至到冬至,属性是相火,心包经的木穴跟三焦经的木穴是它的母穴。过了冬天以后,属性是相水,金穴是它母穴,木穴是它的子穴,半年会换一次,这概念像日光节约时间一样要调一下。心包在中间,汗流不多,心热会往下走,而进入小肠。小肠的热会很强。所以,冬天小便多,夏天流汗多,小便和汗是同源,这是初步的概念。 心包络会在胸腔膻中,男的找比较快,两个乳中穴的中间就是膻中,下面络到石门穴,石门穴是三焦之募,三焦的募穴,这两个是表里。石门穴是任脉上的穴道。 天池穴:乳中穴旁开一寸,心包经的第一个穴道。如果乳房硬块,正好在乳中穴外开一寸,那你是不是在心包经下针。灸还是在天应。你在选择穴道时就要选心包经。只有在喂母乳那段时间,是在阳明经上治,这样是确保奶水往下走,就不会有多余的奶水累积在乳房里面。临床上的治症包括:四肢不举、腋下肿。因为这是近取穴。 天泉穴:手臂上横纹头下二寸,近取穴。 曲泽穴:手弯起来中间有一条大筋上面外侧那边,就是尺泽,大筋跨过来这边内侧,就是曲泽。将手臂稍为弯一点,你会看到大筋在这个地方,大筋外侧是肺经。大筋的内侧是心包经。穴道绝不在大筋上面,会在筋和骨中间。像这上面是肺经,下面是心包经。曲泽穴是心包经的合穴。阴经的井荣俞经合,阴经属性是木火土金水。合穴是水穴,阴经就是木火土金水,阳经就是金水木火土。合穴就是水穴,合水马上就出来了。所以说,以后我们有一种叫主客、本穴治疗。本穴,如果心包经在冬天的时候,冬至以后,吃完汤圆了。心包经的曲泽穴是心包经的本穴。这个穴的穴性跟该经的属性相同,这就是我们的本穴。 心脏非常容易受到惊吓。心主汗,所以心脏功能回复的话,病人会发汗。不管是中风、中脏,我们都知道心脏有问题,舌强不能语,发一点点汗,效果就出来了。还没有出汗,就还没回复,就要再治,这是基本常识。 |
|
524楼#
发布于:2015-12-11 19:4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巩菲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1号,《针灸大成》第43课心得 1. 盲俞穴 神阙外开1寸,为盲俞穴。肾经和冲脉走在一起, 乳房有胃经,肾经,心经,心包经走过,乳房硬块在那个经上,就在哪条经上治疗。 乳房下方是肝经的所在。如果硬块正好在乳头上,就在胃经和肝经上下针治疗。 2. 商曲穴 下脘外开1寸。 下半身水肿的穴位: 水分穴,水道穴,三皇穴,阴陵泉,地机,三阴交。 三皇穴下针后,水就开始消。 脸肿的穴位: 正面的脸肿是足阳明胃经,承泣四白巨髎等都在阳明经上。 3. 石关穴 建立外开1寸,就是石关穴。 4. 阴都穴 中脘穴旁开1寸,就是阴都穴。 5. 腹通谷 上腕旁开1寸,是腹通谷。还有一个足通谷穴,在膀胱经上。 6. 幽门穴 巨阙穴外开1寸。在主力学外开的穴道都可以辅助主力穴。例如心脏闷痛,在巨阙下针后,还未减,就可以在幽门穴下针,来加强巨阙穴的作用。 从胸腔开始,外开2寸,是足少阴肾经,再外开2寸,是足阳明胃经。 在哺乳期的乳房肿块,要在足阳明胃经上治疗,加强胃经的经气,确保奶水往下走,不会有多余的奶水累积在乳房里面。 初期的乳房硬块,用艾灸很好,艾是去找水的。 如果硬块长在肾经上,就在肾经上下针,如果才一周,又很痛,这是实证,就在然谷穴下针,如果是虚证,就在复溜穴下针。 7. 神封穴 很多女人的乳房硬块都在神封穴附近,可以用艾灸的方法。哪里痛就灸哪里。 神封穴在往上一个肋骨,是灵墟穴,在玉堂穴外开2寸的位置。治疗咳嗽。胸满。 灵墟穴在往上一个肋骨,属于任脉上的紫宫穴外开2寸的地方,是神藏穴。 俞府穴是璇玑穴外开2寸,是肾经的最后一个穴位。彧中穴是华盖穴外开2寸。 胸部的穴位,都可以治疗肺部的疾病,没有虚实之分。 手厥阴心包经 心包经的气血流注时间是晚上7点到9点。心包经的募穴是膻中穴。心包经和心经一样,有9个穴位。 中医认为,怀孕的最初,是一滴真水,从肾脏开始,然后是肝脏,再是心脏,所以西医要在2个星期以后才能检查到心脏跳动。怀孕初期如果情绪不好,容易造成对胎儿心脏的损伤。 冬天小便多,夏天很多,小便和汗同源: 从夏至到冬至,心包经属火。身体很热,外面也很热,人体的温度会过热,心脏的火会把热散掉,所以夏天我们流汗多。这时心包经和三焦经的木穴都是他们的母穴。金穴是他们的子穴。 从冬至到夏至,心包经属水,冬天很冷,要把热内敛到身体中间。流汗不多,心热会往下走,而进入小肠,小肠的热会很强。所以小便多。这时心包经和三焦经的母穴和子穴会换过来。 每晚7点到9点,如果心脏不舒服,就可以下心包经的俞穴,或者荥穴。 膻中穴落到石门穴,石门穴是三焦之募穴。 1. 天池穴 乳中穴旁开1寸,是天池穴。采用近取穴,可以治疗四肢不举,腋下肿。 2. 天泉穴 在手臂上横纹头下2寸。 3. 曲泽穴 手肘内侧横纹中间。曲泽穴是心包经的合穴。阴经的井荥输经合,属性是木火土金水,合穴是水穴。 如果有人委中痛,委阳痛,就可以在对侧的曲泽穴、曲池穴下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