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友(枫叶情
会员
会员
  • UID2026477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3
5505楼#
发布于:2016-03-27 23:32
腰部骨折后未及时治疗留下后遗症,每逢天气不好时就会痛,这种情况艾灸有效吗?要艾灸什么穴位?
何媛
贫民
贫民
  • UID20176951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75
5506楼#
发布于:2016-03-28 00:00
51,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二班何媛申请签到,2016年3月27日《黄帝内经》第51课心得
1,取穴:脏咳取背部、四肢俞穴,腑咳直刺合穴,面部浮肿,胃气伤,取经穴。
2,艾滋病症在阳明经,不会死,白虎汤。
素问  第三十九篇  举痛论篇
1,经脉中气血流行不止,循环全身永不停顿,寒气入经脉,缓慢凝涩而不能顺行,寒气在经脉外侧则脉管收缩,血少;居于脉中则气不通顺――内脏突然疼痛。
(1)寒气在经脉外,生血脉寒,曲缩身体及筋脉拘急状,拘急不止则牵引外部的孙络,致突然疼痛,热力的熏烤可立刻止痛。
(2)寒气在经脉中,与脉中热气相搏,脉气充满状,气血混乱,疼痛不可按
(3)寒气侵入胃肠之间,三焦腹膜之下,血脉无法流畅而聚此,细小脉络绷急牵引而痛,揉按则血气可以散行,可止痛。
(4)寒气侵入华佗夹脊的深处,即使重按无法触及。
(5)寒气侵入冲脉,冲脉起始于关元,沿任脉而上行,冲脉不畅通,气也不畅通,悸动而手可触及
(6)寒气侵入背俞穴之经脉,血脉凝涩不顺,致血不足,生痛症,所有俞穴经气皆贯注于心,背痛彻心,互相牵引而痛,按揉使经脉之热至,血立通,疼痛止
(7)寒气入侵足厥阴肝经的脉上,其连络阴部,系于肝脏,牵引少妇疼痛,逆气居于阴股之间不去,使寒气上沿少腹中,下部血又不顺畅――腹痛牵引阴股间
(8)寒气客居于肠的三焦油膜之间的血络之中,血凝涩而无法贯注到小肠经脉中,血气无法顺行,腹部生积块。
张君娴
贫民
贫民
  • UID20186917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283
5507楼#
发布于:2016-03-28 00:30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8班张君娴申请签到,2016年3月27日《黄帝内经》第51课心得: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1、人体五脏突然疼痛的原因:
1)知晓天地阴阳之理的人,在诊断时,能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手)触而可得(脉)。可以知道人体五脏突然疼痛的原因。人体经脉的气血是一直向前循环,永不停息,一旦寒气深入经脉中时,会使其缓慢凝涩而不能顺行,如若寒气在经脉外侧,会引起血管收缩,脉管变小,血的循环速度变慢,令人血少。如若寒气入于脉中,则使气不通顺,这会使内臓突然疼痛。
2)此类疼痛有时突然止住,有时痛持续不断,有时据按有时喜按,有时按之无效有时痛伴生喘,有时心痛伴背部牵引痛,有时痛伴呕,有时剧痛昏迷,有时腹痛伴下痢,有时痛伴大便不通,这是与寒气有关。
2、寒气与疼痛:
1)寒气居于体内经脉外:会生血脉寒,会有身体卷缩及筋脉呈拘急状,一旦如此,会牵引外部的孙络,会发生突然疼痛的现象。此痛因中寒而生,必久痛不止。得热气熏烤立可止痛。脉外:分在血脉外,可以使脉管缩小,脉变慢。在脉内的会突然发痛,为寒在脉内经脉外。
2)寒气居于经脉之中:会与体内的热气相争,造成脉气充满,经脉过满就会感覺疼痛不可触摸,因汗水停留在经脉中造成热气上升,使经脉过于胀大,令气血混乱所致。寒气居于肠胃间,三焦腹膜之下:血脉无法流畅而聚此,造成细小络脉牵引腹痛,重按能令气血扩散开,于是会按之痛止(要热的按)。
3)若寒气深入华佗夹夹脊中,因寒气入的太深,所以按之无法触及(不喜按也不拒按)。按也无济于事。若寒气居冲脉之中,冲脉下起关元,沿任脉上升,今有寒气居此,必会造成血行不顺畅,血脉不通气也随之反应出來,就有喘动而手可触及的地方。寒气进入冲脉,会有动脐,肚脐附近跳动,五个位子对应五脏。
4)若寒气居于背部的俞穴之经脉,令血脉凝涩不顺畅,一旦如此血必不足,血不足就发生痛症,所有俞穴的经气皆灌注于心,于是产生背痛彻心的症状。如重按或使经脉热,血立刻通且足,疼痛立止。
5)若寒气居于肝经的经脉上:肝经,连络阴部,系于肝脏,一旦寒气入侵,令人血凝涩经脉拘挛,于是产生肋胁痛,同时牵引少腹痛,若此逆气居于阴股间,寒气会沉少腹中,下部血流不畅,产生腹痛牵引阴股痛的症状。
6)若寒气居于小肠的三焦油膜之间的血络中:血凝涩而无法贯注大经脉中,血气据此停留无法顺行,日久必生积块在腹中。
郭玉斐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3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85
5508楼#
发布于:2016-03-28 00:3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郭玉斐申请签到,2016年3月27日《黄帝内经》第51课心得
肺咳不已,大肠受之,一咳大便出一点。心咳不已,小肠受之,一咳就放屁。肾咳不已,膀胱受之,一咳小便出来。久咳不已,三焦受之,腹满不欲食。六腑受气皆聚于胃,受于肺,故共同症状为鼻涕痰多,面浮肿气逆呼吸短。
脏咳未传腑,针俞穴,五俞(井荣俞经合)穴的俞穴和脏的俞穴。治腑,刺其合穴。面部浮肿,刺病变经的经穴。
举痛论篇第十九
五脏痛之原因,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为常人,当寒气进入经络使其循环变缓或停滞不前的,寒在经脉外会使血管缩小,如寒在脉里面,会使内脏瞬间阵痛。
脉外寒,人会倦缩,脉很急,外部的孙络会痛,得到热会好。痛久寒重。寒居脉中,寒热相搏,脉气充满,疼痛不可碰,寒气积留,痛不可按。寒气客居肠胃之间,血脉不畅,腹痛用热手按痛止。寒气在华陀夹脊,按不及。寒气居于冲脉,冲脉下起关元,血流不畅,小腹动悸,按脐周方位的动悸确定相应的脏,脐周脾,东肝西肺南心北肾。寒气居于背俞之经脉,俞穴经气皆于心,会背痛彻心,重按使经脉热,血通痛止。寒气居于肝经,肝络阴部,少腹痛,牵引阴股间。寒气居小肠的三焦油膜间,小肠募穴关心,三焦募穴气海。
凤翔
贫民
贫民
  • UID2018415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7
5509楼#
发布于:2016-03-28 00:3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深圳-凤翔,申请签到。2016-03-27,内经视频第52课心得,请教官审阅。
七,肿瘤的成因是寒气积于小肠而成积,小肠热癌细胞就不能生存,脚热小肠热,源头来自心脏。八,寒气克于五脏,阴衰阳难进,痛到忽然晕倒,间歇性晕厥。
寒气克于肠胃,会呕吐。寒气克于小肠,后泻,大便下利腹痛。热气流于小肠,过热,久劳引起热中,焦渴,便秘不出。
五脏六腑都有尽头的地方,五味,面黄赤,身上也黄,热症,白寒症,青黑色有痛。
膀胱经常人是突出的,气血足,摸到有痛点就是有问题。如果脊椎骨突起就是阳气大虚。
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热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怒则气逆,为九气,情志方面。怒则气逆伤肝,会吐血及下虚泻利。喜则气缓开心,喜剧演员都长寿的。
周永燕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70
  • 粉丝1
  • 关注4
  • 发帖数168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5510楼#
发布于:2016-03-28 01:0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周永燕申请签到,2016年3月27日《黄帝内经》第51课心得咳嗽治疗法则:凡治脏咳的,宜取背部该脏的俞穴及四肢上的俞穴;治腑咳者,直刺该病经之合穴;面部有浮肿者表示伤到了胃气,宜剌该病变经之经穴。举痛论篇第十九人体内五臓突然疼痛,是什么原因?经脉中气血是流行不止,循环全身永不停顿的,一旦寒气深入经脉中使其缓慢,凝涩而不能顺行。如果寒气在经脉外侧,则令血少,居于脉中,则使气不通顺,这就会使内臓突然疼痛了,出现突然发痛,就说明寒在脉里面。此类疼痛有时突然自止,有时痛会持续不停,有时痛起来不能用手按压,有时却须按压方可止痛,有时即使按压亦无效果,有时痛会令人生喘,痛动(动迹)处手触可知的,有时会心痛彻背的牵引痛,有时痛会有胁肋位与小腹位互相牵引的痛,有时会腹痛牵引到鼠蹊部,有时痛久后而积聚成块者,有时会突生剧痛而致昏迷不酸的,也有部分会苏醒过来,有时边痛边呕者,有时腹痛之后产生下痢的,有时却腹痛而大便不通的,凡是以上的痛,各有不同的外形症候,如何去分别呢?[图片]寒气入体,居于经脉外的,会生血脉寒,一旦如此则会有屈缩身体及筋脉呈拘急状,经脉一旦拘急不止,就会牵引外部的孙络,会发生突然疼痛的现象,一旦得到热气的熏烤立刻止痛。此痛因中寒而生,必会久痛不止。如果寒气居于经脉之中,会与体内热气相争,造成脉气充满状,经脉过满就会感觉疼痛不可触按,此因汗气停留经脉中,造成热气上升,使经脉过于胀大,致令气血混乱,于是就发生痛不可按的现象。如果寒气客居肠胃之间,三焦腹膜之下,于是血脉无法流畅而聚此,造成细小络脉牵引腹痛,用热手或者热毛巾重按之能令气血扩散开,于是成为按之痛止的现象。若寒气深入华陀夹脊的深处,即令重按之亦无法触及,此即按之亦无益于事也,寒气太深。若寒气客居冲脉之中,因冲脉下起关元,沿腹之任脉而上行,今有寒气居此,必造成血服不通畅,一旦血脉不通则气必随之反应出来,就有喘动而手可触及的症状。若寒气客居背部俞穴之经脉,致令血脉凝涩不顺利,一旦如此就会血不足,血虚就生痛症。所有俞穴经气皆贯注于心,于是产生背痛彻心互相牵引而痛。如重按之使经脉之热至,血立刻通且足,于是疼痛立止矣。若寒气客居足厥阴肝经的脉上,肝经之脉,连络阴部,系于肝臓,一旦寒气入侵到血脉里,造成血凝涩而经脉拘挛,于是产生胁肋部位牵引少腹疼痛。若此逆气居于阴股间不去,会使寒气上沿少腹中,下部血又不顺畅,于是产生腹痛牵引阴股间。
徐淑娟。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9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88
5511楼#
发布于:2016-03-28 05:2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徐淑娟申请签到,20156-3-27《黄帝内经》第51讲学习心得
 一、(接上讲)所以说,久咳的话,可以从表面上的症状推理到原来是什么样的咳嗽,肺咳不已,大肠受之,一咳会大便出来一点点。小肠咳就是放屁。(例如:小肠在中间,大肠围绕着小肠,在辨证的时候,便秘在小肠里面,便秘在大肠里面,便秘在升结肠,便秘在肝曲,便秘在大肠尾〈乙状结肠〉他们的处方不一样,很简单,堵在小肠里面,大肠里面没有东西,一咳就放屁,大肠堵一咳就大便出来,等开始动手治症的时候,所有的症状处方的来源都来自内经)。肾脏的咳久不已,膀胱受之,一咳小便就出来。久咳不已,三焦受之,咳而腹满,没有食欲。六腑受气于胃,五脏咳因于肺,源头在肺上面,肺再移传出来,所有的腑都会集在胃里面,所以咳嗽会让人痰多,面浮气肿,气逆,呼吸比较短。为什么要了解这些,今后处方用药需要用到。黄帝内经和针灸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关系。治则:如果是脏咳,就刺他的俞穴(是五俞穴中的井荣俞经合中的俞,还有背后的俞穴也可以);治腑咳,就治该经的合穴。如果有浮肿的(伤到胃气),该刺其经穴(胃经的经穴)。
 二、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1.做一个“明”的人,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令验于己而发蒙解惑。人体五脏突然疼痛,是因为经脉中气血是流行不止,循环全身永不停顿的,寒气深入经脉中可使其缓解,凝涩而不能顺行。如寒气在经脉外侧,则令血管缩小,因此越冷血管会越来越小,血管中的血就变少了,血的速度就很慢;寒居于脉中,使气不通顺,内脏会突然间疼痛。(动悸,喘动。肚脐中间是脾,左边(东)是肝,下面(南)是心,右边(西)是肺,脐上(北)悸是肾。)
 2.各类疼痛的辩证:寒气入体,居于经脉外的,会生血脉寒,一旦如此则会有屈缩身体及筋脉呈拘急状,经脉一旦拘急不止,就会牵引外部的孙络,会发生突然疼痛的现象,一旦得到热气的熏烤立可止痛。得热就会好。非常严重的寒,如手放在冰块中十五分钟会很痛,放二个小时一直加冰块,那就不一样的这时是很强的寒,形成了冻疮火烤就没有用,也有处方可以治好。痛很久是寒气很重,寒气客于经脉的里面,会与体内热气相争,造成脉气(胀满)充满状,经脉过满就会感觉疼痛拒按,如痛风衣服碰到都会痛(此时时寒热相搏在血脉中。用入血和袪寒的药)。此因寒气停留经脉中,造成热气上升,令气血混乱,会有痛不可按的现象。如果寒气客居肠胃之间,三焦腹膜之下,于是血脉无法流畅而聚此,造成细小络脉牵引腹痛,重按之能令气血扩散开,所以按之痛止的现象。要用热手按。若寒气深入华佗夹脊(督脉)的深处,即令重按之亦无法触及,此处按之亦无挤于事。若寒气客居冲脉之中,因冲脉下起关元,沿腹之任脉而上行,有寒气居此,必造成血不通畅,则气必随之反应出来,就有喘动的症状(喘动应手-动悸)。若寒气客居背部俞穴之经脉,致令血脉凝涩不顺利,就会血不足,即生痛症。所有俞穴经气皆贯注于心,于是产生背痛彻心互相牵引而痛。如重按之使经脉之热至,血通疼痛立止。泡手后用热手按摩很好。若寒气客居足厥阴肝经的脉上,肝经之脉,连络阴部,系于肝脏,一旦寒气入侵,造成血凝涩而经脉拘挛,于是产生胁肋部位牵引少腹疼痛。若此逆气居于阴股间不去,会使寒气上沿少腹中,下部血又不顺畅,于是产生腹痛牵引阴股间。若寒气客居小肠的三焦油膜之间的血络之中,血凝涩而无法贯注大经脉中,血气居此停留无法顺行,日久必生积块于腹中。气海是三焦的元膜,关元是小肠的元膜,络于命门,气海和关元均称丹田。
钱蔚宏
侠客
侠客
  • UID20183763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201
5512楼#
发布于:2016-03-28 05:4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钱蔚宏申请签到,2016年3月27日《黄帝内经》第51课心得:
 
脏咳之辨证
五臓久咳不愈,就会移转到腑中。
脾咳不已,久而影响胃。胃咳症状,必咳中兼呕吐,呕吐剧烈时,会有吐虫出的症状。
肝咳不已,久而传胆。胆咳之症,必咳时兼吐胆汁之苦水出来。
肺咳不已,久而传大肠,大肠咳状,咳时会遗漏大便出来。因大肠堵住。
心咳不已,久必传入小肠,小肠咳症,咳时必兼有放屁症状。因小肠堵住,大肠空。
肾咳不已,久必传入膀胱,膀胱之咳,咳时兼有遗漏小便。
诸咳久而不愈,必传入三焦,三焦咳的症状,必咳而兼有腹满,没有食欲。
六腑皆受气于胃,五脏咳必因于肺,故其共同之症状为咳时鼻涕出,痰多且面部浮肿里气上逆状也。
咳的处方是一样的,但是附加的药物要根据辨证。
 
针刺咳
凡治脏咳的,宜取背部该脏的俞穴及四肢上的俞穴;治腑咳者,直刺该病经之合穴;面部有浮肿者,宜刺该病变经之经穴。
 
艾滋病病在阳明,腑病不死人。白虎汤治。
 
第三十九篇:举痛论
知晓天地阴阳之理的人,必能在人间得到应验。善于谈论古圣先哲智慧之人,其精神亦必合于今世。能知人善用的,必有厌恶你的人。人能知此三者,则必不会生蒙于外道,不被任何形式所迷惑,这就是“明”意思。要做“明”医。
人言而可知,眼视而可见,手触而可得,如此启蒙,使自己得到验证。
 
五脏卒痛
人体内五臓突然疼痛的原因
经脉中气血是流行不止,循环全身永不停顿的,一旦寒气深入经脉中使其缓慢,凝涩而不能顺行。如果寒气在经脉外侧,则令血少,居于脉中,则使气不通顺,这就会使内臓突然疼痛了。
此类疼痛有时突然自止,有时痛会持续不停,有时痛起来不能用手按压,有时却须按压方可止痛,有时即令按压亦无帮助,有时痛会令人生喘,痛动处手触可知的,有时会心痛彻背的牵引痛,有时痛会有胁肋位与小腹位互相牵引的痛,有时会腹痛牵引到鼠蹊部,有时痛久后而积聚成块者,有时会突生剧痛而致昏迷不酸的,也有部分会苏醒过来,有时边痛边呕者,有时腹痛之后产生下痢的,有时却腹痛而大便不通的,凡是以上的痛,各有不同的外形症候,如何去分别呢?
寒气入体,居于经脉外的,会生血脉寒,一旦如此则会有屈缩身体及筋脉呈拘急状,经脉一旦拘急不止,就会牵引外部的孙络,会发生突然疼痛的现象,一旦得到热气的熏烤立可止痛。此痛因中寒而生,必会久痛不止。
如果寒气居于经脉之中,会与体内热气相争,造成脉气充满状,经脉过满就会感觉疼痛不可触按,此因汗气停留经脉中,造成热气上升,使经脉过于胀大,致令气血混乱,于是就发生痛不可按的现象。

膜原
如果寒气客居肠胃之间,三焦腹膜之下,于是血脉无法流畅而聚此,造成细小络脉牵引腹痛,重按之能令气血扩散开,于是成为按之痛止的现象。
若寒气深入华陀夹脊的深处,即令重按之亦无法触及,此即按之亦无益于事也。
若寒气客居冲脉之中,因冲脉下起关元,沿腹之任脉而上行,今有寒气居此,必造成血脉不通畅,一旦血脉不通则气必随之反应出来,就有喘动而手可触及的症状。
若寒气客居背部俞穴之经脉,致令血脉凝涩不顺利,一旦如此就会血不足,血一不足就生痛症。所有俞穴经气皆贯注于心,于是产生背痛彻心互相牵引而痛。如重按之使经脉之热至,血立刻通且足,于是疼痛立止矣。
若寒气客居足厥阴肝经的脉上,肝经之脉,连络阴部,系于肝臓,一旦寒气入侵,造成血凝涩而经脉拘挛,于是产生胁肋部位牵引少腹疼痛矣。若此逆气居于阴股间不去,会使寒气上沿少腹中,下部血又不顺畅,于是产生腹痛牵引阴股间。

寒客于小肠
若寒气客居小肠的三焦油膜之间的血络之中,血凝涩而无法贯注大经脉中,血气居此停留无法顺行,日久必生积块在腹中了。
张瑞芝
会员
会员
  • UID2019755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88
5513楼#
发布于:2016-03-28 06:2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张瑞芝申请签到,2016年3月28日《黄帝内经》第52课心得
       举痛论篇39
一,8,寒居小肠的三焦油网的血络之间,血凝涩无法贯穿大经脉中,血气停留无法顺行,日久必生积块在腹中
9,寒居五脏中,会手足冰冷,下痢不止,少成津液丧失,而营养又无法吸收,会突发疼痛昏迷若胃气回返,则苏醒
10,若寒居肠胃中,蠕动必缓,饮食不化生痛,浊物无法下行,从口中吐出
11,若寒居小肠中,小肠无法收集营养,会下痢而腹痛
12,若热气居小肠中,必令肠中痛,口干燥咳,饮食秽物,坚硬干燥无法排出,故腹痛而大便不通

三,1,望诊方法
   观面色,如,黄又红表示热盛,白色为寒症,青色为痛
2,从触摸知病情?
    察病经脉,是否坚硬,何处坚硬,何处淤血何处下陷?都是触摸可得知
3,百病生于气,怒色气上冲,喜则气机和缓,悲则气消弱,恐则气下行,遇寒则心气收敛,热则气四散,惊则气乱,过劳损耗元气,过思则气郁结,此九种气
4,情志的反应?
   大怒则气返
行,严重时吐血及下痢,气更上逆,喜则令气舒畅,气血通利,缓和
  悲则令心脉拘急,肺叶伸张且抬高,以致上焦不通,气血无法消散,热气在中间无法散开,令气消弱
   恐则令人胆怯,使上焦闭塞,令下焦上而复返,会腹胀,气机无法正常运行
   寒气能使毛孔闭塞,阳气无法运行于外,故令其收敛,于内而不出
   热气能令毛孔肌理大开,气血通畅,汗大出,气外泄
   人受惊心已无依靠,神志恍惚,不知所处,谋虑不定,致气机混乱
   思使心有依靠,神智依归,正气因而停留无法正常运行,令气郁结不通
管琴歆
侠客
侠客
  • UID20183087
  • 粉丝5
  • 关注6
  • 发帖数13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5514楼#
发布于:2016-03-28 06:3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管琴歆申请签到
2016年327《黄帝内经》第51课心得
第十九篇 举痛论。
人体五臟突然疼痛的原因:经脉中气血是流行不止,循环全身永不停顿的,—旦寒气深入经脉中使其缓慢,凝涩而不能顺行,如寒气在经脉外侧,则令血少,居于脉中,则使气不通顺,这就是内臟突然疼痛的原因。
如何去分别人体各种疼痛:
久痛不止:寒气入体,居于经脉外的,会生血脉寒,—旦如此则会有拘急不止,就会牵引外部的孙络,会发生突然疼痛的现象,—旦得到热气的熏烤立可止痛,此痛因中寒而生,会久痛不止
痛不可按:如寒气居于经脉之中,会与体内热气相争,造成脉气充满,经脉过满就会感觉疼痛不可触按,此因汗气停留经脉中,造成热气上升,使经脉过于胀大,致令气血混乱,于是就发生痛不可按的现象。
按之痛止:如寒气客居肠胃之间,三焦腹膜之下,于是血脉无法流畅而聚此,造成细小络脉牵引腹痛,重按之能令气血扩散开,于是成为按之痛止的现象。
按之亦无益于事:若寒气深入华陀夹脊的深处,即令重按之亦无法触及,此即按之亦无益于事。
痛会令人生喘,痛动处手触可知:若寒气客居冲脉之中,因冲脉下起关元,沿腹之任脉而上行,今有寒气居此,必造成血脉不通畅,—旦血脉不通则气必随之反应出来,就有喘动而手不可触及的症状。
痛彻背的牵引痛;若寒气客居背部俞穴的经脉,致令血脉凝涩不顺利,—旦如此就会血不足,血不足就生痛症,所有俞穴经气皆贯注于心,于是产生背痛彻心互相牵引而痛,如重按之使经脉的热至,血立刻通且足,于是疼痛立止。
腹痛牵引到鼠蹊部:若寒气客居足厥阴肝经的脉上,肝经的脉连络阴部,系于肝臟,—旦寒气入侵,造成血凝涩而经脉拘挛,于是产生胁肋部位牵引少腹痛,若此逆气居于阴股间不去,会使寒气上沿少腹中,下方血又不顺畅,于是产生腹痛牵引阴股间。
痛久后而积聚成块:若寒气客居小肠的三焦油膜之间的血络之中,血凝涩而无法贯注大经脉中,血气居此停留无法顺行,日久必生积块在腹中。
突生剧痛而至昏迷不知人:若寒气居于五脏之中,会令人手足冰冷且下痢不止,造成津液丧失,而营养又无法吸收,以致会突然生痛而昏迷不知人,如胃气回返,则复苏回来。
边痛边呕:若寒气居于肠胃中,蠕动必缓,饮食不化生痛,浊物无法下行而自口中吐出。
腹痛之后产生下痢:若寒气客居小肠中,小肠就无法收集饮食营养,造成下痢而腹痛。
腹痛而大便不通:若是热气停留小肠中,必令肠中痛,口干燥渴,饮食秽物坚硬干燥无法排出,故成腹痛而大便不通。
丁伊
会员
会员
  • UID2018193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9
5515楼#
发布于:2016-03-28 06:5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丁伊申请签到,2016年3月27日《黄帝内经》第52课心得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若寒气客居小肠的三焦油膜之间的血络之中,血凝涩而无法贯注大经脉中,血气居此停留无法顺行,日久必生积块在腹中。这是肿瘤的来源。所有的肿瘤、肌瘤都和小肠有关,所以要强小肠,不论癌细胞在哪,改变他的环境。脚底板是热的,小肠热;脚底板是冷的,小肠冷。小肠过热也不行,要温度适中,小肠的热源于心脏。
        “寒气客于五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寒气客于五藏,会令人手足冰冷且下痢不止,造成津液丧失,而营养又无法吸收,以致会突然生痛而昏迷不知人,如果胃气回返,则醒回来。
        “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寒气客于肠胃,蠕动必缓,饮食不化生痛,浊物无法下行而自口中吐出。
        “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寒气客于小肠,小肠就无法收集饮食营养,造成下痢而腹痛。
        “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癉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口干燥渴,饮食秽物坚硬干燥无法排出,故成腹痛而大便不通了。因久劳,小肠才会热。
        “五脏六腑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此所谓视而可见者也。”五脏六腑在面部有一定的部位反应它,黄又赤为热盛;白色为寒症;青黑为痛,这是视而可见的方法。
         “视其主病之脉坚,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扪而得也。”察其主病之经脉是否坚硬,何处坚硬,何处有瘀血,何处呈下陷状。这些都是触摸可得知的。正常,后背的膀胱经比督脉稍微高一点,用手摸感觉不到督脉。若督脉摸上去突出来,膀胱经下陷,则膀胱经的精气没有了,阳气大虚。
黄萍
贫民
贫民
  • UID20182741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164
5516楼#
发布于:2016-03-28 07:05
@教官-徐州-杨诚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黄萍申请签到
       2016年3月27日《黄帝内经》第51课心得
 
        正常状态下人体经脉中的气血是运行不停、循环不息的,经脉只会向前不会向后。如果经络逆行就是病态。
如果寒邪侵入经脉、停留不去,就会使气血运行不畅。
       客于脉外:寒邪在血脉外面,使血管缩小,使血流量和流速减小。
客于脉内:寒邪在经脉内里,使气不通顺,会引起突然的阵痛。
        不荣而痛:如果寒邪侵犯经脉的外面,由于寒性收引,经脉收缩,所供养的组织气血就会减少,可能会导致疼痛发生。
        不通而痛:如果寒邪侵犯到经脉中,由于寒性凝滞,会使气血阻滞不通,可能会导致疼痛发生。
       疼痛的症状
       疼痛忽然停止:寒邪停留在经脉之外,使经脉受寒,就会引起经脉收缩,造成经脉痉挛拘急,病人会蜷缩,脉会非常速,影响脉外的小孙络,而牵引外部的小络而突然发生疼痛。因为在脉外,是孙络,是在四肢末梢。只要得到温暖或加热,经脉就会舒张开,气血运行通畅,疼痛就会立即停止。
      疼痛剧烈而持续:寒邪停留在经脉之外,如果反复感受寒邪,或者很重的寒邪,或者持续很长时间的寒邪,疼痛就会持续的时间长,就会经久不愈。
       疼痛剧烈而不可触按:寒邪侵入经脉中,与经脉中原有的热邪结合在一起,使经脉中的血液运行受阻而使经脉充盈,脉中邪气充实,所以疼痛剧烈,不可触按,连衣服触碰到都会痛,如痛风。是寒热在血脉中相搏,用热药就可以去寒止痛。
      疼痛用热手触按后就会停止:寒邪侵入肠胃之间,油膜之下,导致气血凝滞不能分布散行,细小的络脉痉挛而出现疼痛。用热手或者热物触按局部,可以产生阳热之气,使凝滞的气血分散运行,拘急的络脉得到舒缓,疼痛随之消失。用冷手触按会更痛。
     疼痛触按后不会减轻:如果寒邪侵入夹脊行走的经脉,由于经脉的部位很深,即使用手触按也不能使凝滞的气血布散开,所以触按无效。
     疼痛触按时跳动应手:冲脉从关元穴起,随腹直上,多气血,力量大。如寒邪侵入冲脉,使冲脉中的气血运行不畅,脉气就会搏动,气郁日久、向上逆行,所以病人腹痛,并有腹部感到跳动应手。
     腹诊:以肚脐为中央,左、下、脐周、右、上分别对应东、南、中、西、北,动悸分别由肝、心、脾、肺、肾引起。
        心与背部牵引作痛:寒邪侵入背部五脏俞穴,使脉中气血凝滞,造成血行不畅而见血虚,血虚也会生痛。心主血,如果寒邪侵犯到心,就会出现心和背部互相牵引而痛。用热手按摩后,人会很舒服,痛会减轻。人的温度是最好的按摩的温度。
       胁肋部与小腹部互相牵引作痛:如果寒邪侵入厥阴脉中,厥阴之脉环绕生殖器官,过小腹部,向上和位于胁肋部的肝脏相连。寒邪侵入造成气血凝滞,使经脉痉挛拘急,就会产生胁肋部和小腹相互牵引作痛。
      腹痛放射到大腿内侧痛:如果寒邪侵犯到大腿内侧,并沿着经脉向上入小腹,使气血凝滞,就会出现小腹部位疼痛牵引到大腿内侧。
       腹痛长时间不好而形成积块:如果寒邪侵入小肠和膜原之间、络脉之中造成络脉的血液凝滞,不能回流进入大的经脉,气血停留在局部无法正常运行,时间长久就会形成积块。
       小肠外面有很多膜原,三焦从此生,联络到后面的命门,并穿过小肠络到关元,关元是冲脉之始,膜原在气海和石门中间。
这是肿瘤形成的原因。所有的肿瘤都与小肠有关,抢小肠,小肠是生命的源头。
罗红灵
侠客
侠客
  • UID2018227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3
5517楼#
发布于:2016-03-28 07:0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九班罗红灵申请签到2016年3月27日《黄帝内经》第52课心得
问诊知晓各种痛证
寒居小肠:三焦油膜间的血络之中,血凝则停,日久生积在腹部。
肿瘤成因,所有的肿瘤、积,都跟小肠有关系。
寒居五脏:手足冰冷且下痢不止,津液失,营养无法吸收,突生痛而昏迷不知人
如胃气返,则复苏
寒居肠胃必缓致食不化,生痛。浊物无法下行必返吐,口吐浊物
寒居小肠:无法吸收营养造成下痢,腹痛
热居小肠:口干燥渴,饮食秽物干燥无法排出。造成腹痛且大便不通。久劳产生。
望诊了解面部五色变化诊断疾病
如黄赤色主色,白色主寒,青黑色主痛。
切诊知病情
背后经脉上有痛点时代表阳气大虚
疾病的产生,由气机失调引起,故要健康必然不过喜过怒过悲过恐过思。
胡林波
贫民
贫民
  • UID2017752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2
5518楼#
发布于:2016-03-28 07:0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胡林波申请签到2016年3月27日《黄帝内经》第51课心得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明医,要知道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的过程,治疗的原则,转归后的情形。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了解掌握病人的情况。
疼痛的原因:
      常态下经脉的气血是流行不止,环流不休的,寒气入侵则血流不畅,客于脉外则脉缩蜷而血少,供养组织的气血减少,为不荣则痛。客于脉中则脉满气不通,侵犯到经脉中气血阻滞,为不通则痛。
疼痛的症状区别:
       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之绌急也脉引小络,故猝然而痛,得热而痛立止。若复感于寒,则阳气受伤,故痛久而不止。得温则热,经脉舒张,气血运行,疼痛会立即停止。反复感受寒邪,疼痛持续时间就长。
       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热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寒气稽留,热气从上,则脉充大则气血乱,故痛甚不可按。是寒热在血脉中相搏,用热药即可去寒。
      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然,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气血散,故按之痛止。
      寒气客于侠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
      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应之,故喘动应手。气血运行不畅,脉动,气郁日久向上逆行,故应手。腹诊应对上北为肾下南为心,左东为肝,右西为肺,中间为脾。
     寒气客于背腧之脉则脉涩,脉涩则血虚,血虚则痛,其腧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心主血,心脉受寒,就会出现心与后背相引而痛。
      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涩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
      厥气系于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涩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
      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涩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也。小肠外有很多膜原,三焦从此生,联络到后面的命门,穿过小肠络关元,关元为冲脉之始,膜原在气海与石门中间。这是肿瘤行成的原因,所有的肿瘤都与小肠有关,只要提高小肠的温度,癌细胞就没有生存的环境。@教官-徐州-杨诚
孙钦粉
侠客
侠客
  • UID2018490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6
5519楼#
发布于:2016-03-28 07:1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孙钦粉申请报到
2016年3月27日,《黄帝内经》51课心得:
治疗五脏咳:
多取各脏的俞穴治疗,可以是五腧穴,也可以是背腧穴
膀胱咳:咳嗽时小便失禁。肾咳长久不愈,膀胱就会受到影响而发病。
三焦咳:三焦无所不到。咳嗽的同时又见腹部胀满,没有食欲。
六腑各种咳嗽如果长久不愈,都有可能使三焦受到影响而发病。
治疗六腑咳:取各腑的合穴。
最早咳嗽源于肺咳,各种咳嗽均可最终影响到脾胃,并上关于肺,出现咳嗽气逆,鼻涕和痰液多,面部浮肿。如果病人有浮肿,分别取各脏腑经穴进行治疗。
艾滋病人不会死,大多病人全是病在阳明症,白虎汤可解。阳明无死症。
举痛论(第三十九篇)
医生要做一个“明”医,心理清楚疾病发生的原因、发展的过程、治疗的法则、病情好转的情形。医生通过望诊、闻诊、问诊、切脉就可以来了解和掌握病人的病情。
疼痛的原因和机理:
正常状态下人体经脉中的气血是运行不停、循环不息的,经脉只会向前不会向后。如果经络逆行就是病态。
如果寒邪侵入经脉、停留不去,就会使气血运行不畅。
客于脉外:寒邪在血脉外面,使血管缩小,使血流量和流速减小。
客于脉内:寒邪在经脉内里,会引起突然的阵痛。
不荣而痛:如果寒邪侵犯经脉的外面,由于寒性收引,经脉收缩,所供养的组织气血就会减少,可能会导致疼痛发生。
不通而痛:如果寒邪侵犯到经脉中,由于寒性凝滞,会使气血阻滞不通,可能会导致疼痛发生。
疼痛的症状、
疼痛忽然停止:寒邪停留在经脉之外,使经脉受寒,就会引起经脉收缩,造成经脉痉挛拘急,病人会蜷缩,脉会非常速,影响脉外的小孙络,而牵引外部的小络而突然发生疼痛。因为在脉外,是孙络,是在四肢末梢。只要得到温暖或加热,经脉就会舒张开,气血运行通畅,疼痛就会立即停止。
2、疼痛剧烈而持续:寒邪停留在经脉之外,如果反复感受寒邪,或者很重的寒邪,或者持续很长时间的寒邪,疼痛就会持续的时间长,就会经久不愈。冻疮
3、疼痛剧烈而不可触按:寒邪侵入经脉中,与经脉中原有的热邪结合在一起,使经脉中的血液运行受阻而使经脉充盈,脉中邪气充实,所以疼痛剧烈,不可触按,连衣服触碰到都会痛。是寒热在血脉中相搏,用热药就可以去寒止痛。(痛风)
4、疼痛用热手触按后就会停止:寒邪侵入肠胃之间,油膜之下(即三焦系统),导致气血凝滞不能分布散行,细小的络脉痉挛而出现疼痛。用热手或者热物触按局部,可以产生阳热之气,使凝滞的气血分散运行,拘急的络脉得到舒缓,疼痛随之消失。用冷手触按会更痛。
5、疼痛触按后不会减轻:如果寒邪侵入夹脊行走的经脉,由于经脉的部位很深,即使用手触按也不能使凝滞的气血布散开,所以触按无效。
6、疼痛触按时跳动应手:冲脉从关元穴起,随腹直上,多气血,力量大。如寒邪侵入冲脉,使冲脉中的气血运行不畅,脉气就会搏动,气郁日久、向上逆行,所以病人腹痛,并有腹部感到跳动应手。以肚脐为中央,左、下、脐周、右、上分别对应东、南、中、西、北,动悸分别由肝、心、脾、肺、肾引起。
7、心与背部牵引作痛:寒邪侵入背部五脏俞穴,使脉中气血凝滞,造成血行不畅而见血虚,血虚也会生痛。心主血,如果寒邪侵犯到心,就会出现心和背部互相牵引而痛。用热手按摩后,人会很舒服,痛会减轻。人的温度是最好的按摩的温度。
8、胁肋部与小腹部互相牵引作痛:如果寒邪侵入厥阴脉中,厥阴之脉环绕生殖器官,过小腹部,向上和位于胁肋部的肝脏相连。寒邪侵入造成气血凝滞,使经脉痉挛拘急,就会产生胁肋部和小腹相互牵引作痛。
9、腹痛放射到大腿内侧痛:如果寒邪侵犯到大腿内侧,并沿着经脉向上入小腹,使气血凝滞,就会出现小腹部位疼痛牵引到大腿内侧。
10、腹痛长时间不好而形成积块:如果寒邪侵入小肠和膜原之间、络脉之中造成络脉的血液凝滞,不能回流进入大的经脉,气血停留在局部无法正常运行,时间长久就会形成积块。
小肠外面有很多膜原,三焦从此生,联络到后面的命门,并穿过小肠络到关元,关元是冲脉之始,膜原在气海和石门中间。
这是肿瘤形成的原因。所有的肿瘤都与小肠有关,抢小肠,小肠是生命的源头。只要提高小肠的温度,癌细胞就没有生存的环境。
游客

返回顶部